现实主义 基本的创作方法之一

现实主义 基本的创作方法之一
现实主义 基本的创作方法之一

现实主义基本的创作方法之一。它是文艺家按照现实生活的具体状貌及本来特征,通过形象的真实描写,注重揭示现实生活内在特征的一种创作方法,用一句话来说就是揭示现实生活真实的一种创作方法。它作为文艺表现中的实践原则,是与文艺同生的,即文艺产生以后,它就出现了;迄今为止,古今中外的现实主义在原则上有大同之处,在思潮上又有独自特点。作为创作方法的现实主义,其特点有:(一)在题材上注重对象的现实性。现实主义的方法,就所反映的内容来说,是现实的,它以再现现实的基本特征为追求目标,有明确的选择对象。这个对象使它可以是很丰富的,但方法本身又限制它表现的题材着重于现实生活,因此,这个丰富性只是现实生活的丰富性。因为使用这种方法的作者,是为现实而艺术,写现实的艺术形象。这种美学原则决定,作者要反映生活的本来的样子,而不是反映理想应有的样子,这就是描写对象的现实性。(二)在主客体的关系上注重客观性。创作主体对于形象表现在态度上的客观性,是说能使艺术的反映最大限度地与客观对象相一致。现实主义在艺术形象的表现中强调客观的真实,不同于浪漫主义追求理想的真实。这个强调以表现客观为宗旨的作品群,特别注意在艺术表现过程中抑制自己的主观情态,目的也是为了防止用作家的主观意愿去代替生活的客观面貌。福楼拜就主张作者不应该在艺术中暴露自己,说“艺术家不该在他的作品里面露面,就像上帝不该在自然里面露面一样”。现实主义原则的客观真实的首要表现,是作家的客观态度,它使作家在创作过程中注重对生活做到精密细致地观察,表现人物关系时,尊重生活的逻辑,

并不超出真实具体生活事件本身的意义去追求某种理想性的东西。现实主义原则注重态度的客观性,还体现为它反映的生活可信性是非常强的。所谓文艺是生活风俗的“镜子”,就是说它可以观照现实,生活中有这种被反映的形象原型,它的反映是对于客观现实进行艺术概括,不是按作者的理想愿望去随意改铸现实。当然现实主义的真实描写不是机械照相式地,而是对本质真实的某种概括。(三)在艺术表现上注重描写的真实性。真实描写首先在于细节。因为只有凭借真实的细节才能显示生活存在的具体面貌,才能使艺术形象如生活实际一样的可感,使艺术本身具有高度的认识意义,并使艺术形象准确细致。其次是关于人物关系的真实再现。作为社会关系中的人,每个人都不可能是纯粹独立自在的,他总是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从一定的方面受制于这种关系,并且是作为一定关系中一定方面的利害的承担者的实际地位而存在的。现实主义文学正是通过社会关系中多方制约的现实具体的人,反映真实的社会生活。最后是关于人物个性的细致刻划。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对于社会现实关系的描写,自然要注意表现人物的个性。因为在社会关系中人是中心,而个性鲜明的人物描写,正是加强中心表现的重要手段。所以,没有真实的充分个性描写,就很难充分而具体地反映现实关系。

40种创意方式

40种创意原则 一、头脑风暴法(BS法) 所谓头脑风暴最早是精神病理学上的用语,指精神病患者的精神错乱状态而言的,现在转化为无限制的自由联想和讨论。其目的在于产生新观念,或激发创造性设想的产生。由头脑风暴一词可想而知允许自由联想的程度以及创造者须将创造力(确切地说应是想象力、联想力)激发到何种程度。 这种集体自由联想方式可以创造知识互补、思维共振、相互激发、开拓思路的条件。 BS法的原则: 1、禁止批判(褒贬)原则 2、自由奔放原则 3、先求设想数量 4、借题发挥规则 规则:5-10人,其中一人为主持人,1-2名记录员(最好不是正式参加会议的人员),人人参与;会议时间为1小时之间,地点不受外界干扰,自由奔放,严禁批判(延迟评价原则),求数量,善于利用别人的想法开拓自己的思路。试验:在1000多公里外的电话线被雾淞所损害,无法进行远距离通讯联络,怎样在最短时间内修复。参与者为飞行员,他们想到第36个主意才是使用直升机。 头脑风暴会还有几种变异形式: 1、默写式头脑风暴法(西德人鲁尔巴赫所创)6(人)3(个主意)5(分钟)法(用卡片)2、卡片式头脑风暴法 ⑴、CBS法(日本人创) 最初10分钟,各人在卡片上写设想,接下去30分钟,轮流发表设想,余下20分钟,与会者相互交流探讨,以诱发新设想。 ⑵、NBD法 5-8人参加,每人提5个以上设想,一张卡片上写着一个设想。会议开始后,各人出示自己卡片,并说明。若有新设想立即写下来。将所有卡片集中分类,并加标题,然后再讨论。分项检查法 ⑶、多路思维方法 一个方面一个方面地想问题,Why→Where→Who→Whom→What→How,二战中,美军使用这种方法改善了许多兵工厂的工作。有无其他用途,加减,综合(组合)。例如,改变光线波长,发明了紫外线灯、红外线加热灯、灭菌灯。 ⑷、类比、联想创新法 ⑸、信息交合法 二、强制联想法 强制联想法就是强制人们运用联想思维,充分激发人的大脑的想像力和联想力,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从而产生有创造性的设想的方法。强制联想法可以迫使人们去联想那些根本联想不到的事物,从而产生思维的大跳跃,跟踪逻辑思维的屏障而产生更多的新奇怪异的设想,而有价值的创造性设想就孕育在其中。 这是以丰富的联想为主导的创意方法系列,其特点是创造一切条件,打开想象大门;提倡海阔天空,抛弃陈规戒律;由此及彼传导,发散空间无穷。虽然从方法层次上看属于初级层次,但它是打开因循守旧堡垒的第一个突破口,因此极为重要。"头脑风暴法"是联想系列方法的典型代表。它所规定的自由思考、禁止批判、谋求数量和结合改善等原则,都是为丰富的想象创造条件。

中国现实主义绘画了解

我所见的中国现实主义绘画 现实主义绘画,即写实主义绘画,是在19世纪80年代,法国的后印象主义、新印象主义和象征主义画家们提出的“艺术语言自身的独立价值”、“绘画不作自然的仆从”、“绘画摆脱对文学、历史的依赖”、“为艺术而艺术”等观念,其中,现实主义理论家尚弗勒里早在1855年发表的著名的现实主义宣言中,提出艺术应真实地表现当代生活,之后还宣称:“现实主义就其本质来说是民主的艺术”。库尔贝等所提倡的现实主义既反对僵化了的新古典主义,也反对追求抽象理想的浪漫主义。他们认为现实生活本身便是最适当的题材来源,无须进行粉饰。他们坚持表现当代生活,并以人文关怀的姿态描绘社会底层的人物形象。 现实主义作为一种美学观念自20世纪传入中国,虽然它传入的时间并不长,但它已牢牢的生根于中国社会和文化之中,并伴随着中国在20世纪不同时期的社会变革和文化思潮而发生侧重面与内涵的变化。 首先是在思想方面的重大改变,20世纪之初,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豁然醒悟:社会发展乃至整个客观世界,都可以实证地认识、科学地把握。这正如李大钊等人介绍的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社会形态是有规律地发展和演进的。这种思想渗透到当时中国文化的各个领域。由此,具有科学和民主思想内核的写实绘画在中国盛行就尤其具备了合理性。 1917年,康有为在《万木草堂藏画目》中发出的疾呼“中国画学

至国朝而衰敝极矣”、“合中西而为画学新纪元者,其在今乎”,是20世纪最早对中国画进行清算和讨伐的文字,也是最早在美术上提出向西方画学学习的文献。该文通过为作者自己的“万木草堂”藏画编目作笔记的形式,对中国历朝画作的发展作了梳理和品评。文章从《尔雅》、《广雅》和《说文》等上古文献中释读“画”作为“存形”的文字本义始,进而论证所谓图画之制,就是“非取神即可弃形,更非写意即可忘形也”,这是康有为提出向西方画学科学性造型体系学习的逻辑起点。而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鼓吹者,陈独秀理所当然地把改良中国画作为新文艺运动的一部分,他在《美术革命》这篇文章中更加鲜明地提出了美术革命的任务就是改良中国画,而改良中国画就是要采用洋画的写实精神②。因此,他比康有为更为猛烈地抨击所谓“王画”,指责它们是“临”、“摹”、“仿”、“抚”中国恶画的“总结束”,他提倡的是能够自由发挥、抒写个性、不断创造的新美术。可以说,革“王画”的命,冲破文人画的禁锢,倡导写实精神,是新文化运动“科学”与“民主”精神在美术革命中的体现。 在此,徐悲鸿是一个不得不提及的人物,1917年负笈日本的徐悲鸿,又于1919年赴法留学,《中国画改良论》一文即发表于他留法的第二年。在中西画法的比较上,在中西美术道路的选择上,他都有了更为深切的体味,因此,该文开篇就提出了民族振兴与画学的关系。画学上所谓的“颓坏”,其实是“守旧”和“学术不独立”的结果,他为画学的振兴开出了“中国画改良”的方案:一方面他看到“西方画乃西方之文明物,中国画乃东方之文明物”,都有各自存在的价值,

现实主义创作视野下的贾樟柯电影王博

120 贾樟柯曾说:“常有人说我的剧情片像纪录片,我的纪录片像剧情片。在拍故事片的时候,我往往想保持一种客观的态度,并专注于人的日常状态的观察。在拍纪录片的时候,我往往会捕捉现实中的戏剧气氛,并将我的主观感受诚实地表达出来。”[1]十几年来,贾樟柯的电影始终关注着中国巨大社会变迁背后那些平凡质朴的人,用一种介于客观纪录与不断地主观介入之间的表现方式,向观众讲述他们的内心故事。贾樟柯的电影反映中国社会现实,具有强烈的人文关怀,其构筑的影像世界不仅逐步成为了解中国的一种特殊方式,也在不断地重新诠释着中国电影的现实主义创作。 一、现实主义创作视野下的创作语境 自1895年12月28日,法国人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一家咖啡馆的地下室里公开放映《工厂大门》、《婴儿喝汤》和《水浇园丁》等影片开始,这些从现实生活中捕捉自然景观的影片便与现实主义创作结下了不解之缘,也为后来电影中的纪实美学奠定了基础。早期的中国电影人在经过短暂的探索后,开始把电影当作“改良社会、教化民众的工具”[2],他们以“含有褒善贬恶之意义”[3]为影片的主旨,注重电影环境造型的指示性和摄影造型的展现性。这些创作观念不仅呈现出明显的现实主义创作特征,也使现实主义创作方法逐渐延伸并贯穿于整个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之中,从而成为对中国电影史最有影响力的范畴之一。 近年来,中国电影产业和市场迅速发展,不仅观众大量进入影院,院线不断兴建,明星、导演倍受追捧,而且国外资金也逐渐进入中国电影的制作和发行领域。2011年,国内票房突破了131.15亿,这也说明了中国电影正逐步走向繁荣。可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在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和消费主义盛行的今天,电影的制片商往往为追求商业利润而忽视社会效益,发行方则垄断院线,利用媒体进行炒作,这些都致使电影创作良莠不齐,粗制滥造、低级媚俗的影片接连涌现。许多影视作品要么脱离现实,要么粉饰现实,远远脱离了大众的现实生活。中国电影的创作环境看似歌舞升平,实则危机重重。 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观念前卫、艺术创造力丰富的“第六代”导演们,凭借自己独特的生活体验,开始在电影创作的舞台上大显身手。他们往往着眼于日常生活的“原生态”写实,以个人化视角关注那些被置于传统文艺视野之外的边缘人物和边缘心态。他们的作品虽然过多专注于个人生命体验,视野狭窄,但却不乏观众认同。他们以自己独特的艺术感知力和生命力给中国电影注入了新的血液,也为电影中现实主义创作的回归奠定了基础。 贾樟柯既是新生代导演的代表,也是这个群体中的异类。当许多新生代导演倾心于都市题材的创作时,他却对(小)城镇生活及来自(小)城镇的人给予了更多关注,认为广大农村及中小城镇才是真实的中国。因此,他的电影正在逐步成为理 现实主义创作视野下的贾樟柯电影 文/王博 从1994年的《有一天,在北京》到1996年的《小山回家》,从1998年的《小武》到2010年的《海上传奇》,贾樟柯始终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影像风格创作着自己的每部电影。十几年来,他的影片一次次获得国际知名大奖,他本人也无数次集聚了世界的目光。贾樟柯的电影反映中国社会现实,具有强烈的人文关怀,其构筑 的影像世界不仅逐步成为了解中国的一种特殊方式,也在不断地重新诠释着中国电影的现实主义精神。 影视传播

创意的200种方法

创意的200种方法 1.倒置 2.舒展 3.收缩 4.换色 5.放大 6.缩小 7.成圆形 8.成方形9拉长 10.缩短 11.使之可见 12.尽力挖掘 13.运用语言 14.运用音乐 15.结合语言和音乐 16.结合语言.音乐.图象 17.结合图象.音乐18.除去语言 1 9.除去图象 20.使之安静.重复 21.使之立体 22.使之平面 23.改变部件24.变形 25.成套 26.使之成为收藏家的列物27.以订购方式销售 28.只以订购方式销售 29.使之活泼 30.机械化31.电化 32.使运动 33.使颠倒 34.使之貌 35.给予结构 36.别物37.使之浪漫38.加入怀乡的吸引力 39.使之看似怀旧 40.使之看似未来 41.使之成为另一物的一部分 42.使之更强大 43.使之更精久耐用 44.运用象征记号 45.现实 46.采用新的艺术风格 47.换成摄影 48.换成图景 49.换成铅字体 50.用图注叙述情节 51.使广告看似社论 52.似社论看广告 53.采用新的广告媒介 54.发明新的广告媒介 55.加热 56.冷却 57.添加香味 58.改变香味 59.除去气味 60.使之吸引小孩 61.使之吸引妇女 62.使之吸引男子 63.降价 64.提价 65.改变成分 66.添加新成分 67.扭曲 68.使透明 69.使不透明70.用一种不同的背景 71.用一种不同的环境 72.使之勉力 73.运用光学效果 74.采用另一种材料 75.加入人情味 76.改变一致性 77.放入另一个容器 78.改变包装 79.使包装紧密 80.微缩 81.放至最大 82.消去 83.使之便携 84.走极端 85.使之折叠 86.使之夏季化87.使之冬季化 88.使之个性化 89.变暗 90.照亮 91.使灼热 92.使闪烁 93.使发光 94.使最亮 95.带微光 96.加重 97.减轻 98.与促

现实主义创作视野下的贾樟柯电影

现实主义创作视野下的贾樟柯电影 文/王 博 【期刊名称】美与时代(下旬刊) 【年(卷),期】2013(000)001 【总页数】4 从1994年的《有一天,在北京》到1996年的《小山回家》,从1998年的《小武》到2010年的《海上传奇》,贾樟柯始终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影像风格创作着自己的每部电影。十几年来,他的影片一次次获得国际知名大奖,他本人也无数次集聚了世界的目光。贾樟柯的电影反映中国社会现实,具有强烈的人文关怀,其构筑的影像世界不仅逐步成为了解中国的一种特殊方式,也在不断地重新诠释着中国电影的现实主义精神。 贾樟柯曾说:“常有人说我的剧情片像纪录片,我的纪录片像剧情片。在拍故事片的时候,我往往想保持一种客观的态度,并专注于人的日常状态的观察。在拍纪录片的时候,我往往会捕捉现实中的戏剧气氛,并将我的主观感受诚实地表达出来。”[1]十几年来,贾樟柯的电影始终关注着中国巨大社会变迁背后那些平凡质朴的人,用一种介于客观纪录与不断地主观介入之间的表现方式,向观众讲述他们的内心故事。贾樟柯的电影反映中国社会现实,具有强烈的人文关怀,其构筑的影像世界不仅逐步成为了解中国的一种特殊方式,也在不断地重新诠释着中国电影的现实主义创作。 一、现实主义创作视野下的创作语境 自1895年12月28日,法国人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一家咖啡馆的地下室里公开放映《工厂大门》、《婴儿喝汤》和《水浇园丁》等影片开始,这些从现实生活中捕捉自然景观的影片便与现实主义创作结下了不解之缘,也为后来电影中的纪实美学奠定了基础。早期的中国电影人在经过短暂的探索后,开始把电影当作“改良社会、教化民众的工具”[2],他们以“含有褒善贬恶之意义”[3]为影片的主旨,注重电影环境造型的指示性和摄影造型的展现性。这些创作观念不仅呈现出明显的现实主义创作特征,也使现实主义创作方法逐渐延伸并贯穿于整个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之中,从而成为对中国电影史最有影响力的范畴之一。 近年来,中国电影产业和市场迅速发展,不仅观众大量进入影院,院线不断兴建,明星、导演倍受追捧,而且国外资金也逐渐进入中国电影的制作和发行领域。2011年,国内票房突破了131.15亿,这也说明了中国电影正逐步走向繁荣。可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在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和消费主义盛行的今天,电影的制片商往往为追求商业利润而忽视社会效益,发行方则垄断院线,利用媒体进行炒作,这些都致使电影创作良莠不齐,粗制滥造、低级媚俗的影片接连涌现。许多影视作品要么脱离现实,要么粉饰现实,远远脱离了大众的现实生活。中国电影的创作环境看似歌舞升平,实则危机重重。

创意的一百种方法

本文整理自刘静锋和梁佐林老师博客,创意训练的100个方法系列!不仅告诉你怎么训练,还告诉你为什么这么训练的良心干货! 1.发散类: 如果God is a girl(上帝是个女孩),会怎么样? 请写出你的设想,越多越好。注意,在写的时候,不要一行一行的写。请使用思维布赞术的方法:在中间写上你要想的主要想法(main idea),然后拉出线,写出你的想法,参考下面这个草图。 这个方法叫做科幻小说式训练法,它的基本公式是:如果……会怎样?你也可以自己想一些“如果……会怎样?”来训练自己的创意。 这个训练法的原理是:当有了一个不可能的假设后,人们就可以突破常识、常规、常理,而有些超乎寻常的想法! 与之类似的训练方法还有托氏训练法 - 空铁罐的用途:写出关于空铁罐的各种可能的用途,越多越好。 在写的时候,请用上面所提到的那样的草图的方法,每个想法拉出一条线。这个项目的四个评分标准: 流畅性——想出大量点子的能力,也就是一共想出多少个? 灵活性——不同类型的点子,也就是空铁罐的不同类型用途,如当容器、当玩具、当通信器材等涉及到这样不同的类型。 原创性——如果总是想到空铁罐的典型用途,就得不到这个分数。 衍生性——你果你的点子是需要把空铁罐熔化、磨成粉末、涂上油漆或与另一个罐子组合起来,才得到这个分数。 发散过后还有,奥斯本检核表法,通过9大问题来发散思维,检验创意是否全面。 基本做法是:首先选定一个要改进的产品或方案;然后,面对一个需要改进的产品或方案,或者面对一个问题,从下列角度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并由此产生大量的思路;第三,根据第二步提出的思路,进行筛选和进一步思考、完善。 一.可以引入吗?是否能够从其他领域、产品、方案中引入新的元素,新的材料、新的造型、新的原理、新的工艺、新的思路,以改进现有的方案或产品 二.可以替换吗?是否能够用其他东西或替代现有的产品、方案或其一部分 三.可以添加、增加、扩大吗?是否能够增加一些元素,或者使现有的元素的数值增加,比如新的材料、色彩、加大 四.可以减少、缩小吗?是否能够通过缩小某一要素的数值,比如长度、体积、大小、容量,或者减少一部分成分,来实现改进 五.可以引出吗?可以将该产品或方案的原理、结构、材料、成分、思路等用于其他地方吗? 六.可以改变吗?可以改变该产品的名词、动词、形容词属性和特征,以实现改进吗? 七.可以逆反吗?能否在程序、结构、方向、方位、上下、左右等方面逆反,以实现更好的效果八.可以组合吗?能否把现有的产品或方案,与其他产品或方案组合起来,以形成新的思路? 九.可以用于其他领域吗?本产品或方案,能否用于其他领域,扩大用途,或者稍作变化后用于其他领域或其他用途 利用奥斯本检核表法,可以产生大量的原始思路和原始创意,它对人们的发散思维,有很大的启发作用。 2.联想类: 电影后想法 看完一部电影,和朋友相互提问,关于一些关于画面上很细节的问题,看看自己能记得多少。每部电影都可以这样来训练和温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首先,我们需要细节,因为细节是创意的材料。而且,细节往往是画面思维,而不是文字思维所能提供的。 因此,这样做可以不断训练你对画面的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为创意积累原料,等到创意时就有源源不绝的素材啦:) 电影前想法

论电影中的现实主义表演创作-2019年文档资料

论电影中的现实主义表演创作 美国著名戏剧理论家贝克说过:一部戏的永久价值在于人物塑造。电影人物形象的塑造通常有三个层次的创作,才得以与观众见面。首先,剧本创作。编剧在剧本创作时,就已为电影人物 形象奠定了基调。其次,导演的创作。电影是以导演创作为中心的艺术,导演调动摄影机的运动方式、景别、光影、色彩等电影表现手 A I Z 段,形成作品统一的风格。在这个过程中,导演为了让人物形象与镜头语言形成统一的风格,往往对演员表演予以指导,人物形象的塑造,在某种程度上,是导演综合处理的结果。最后,演员的表演。演员在导演的指导下,在理解文学性描述的基础上,融合个人的表演技巧,最终在电影视听手段综合处理的前提下,其扮演的角色才是观众所欣赏到的银幕形象。可见,银幕形象的塑造最终还是依托演员的表演来展现。因此,编剧和导演的创作思路最终要通过演员的表演来体现。演员的表演是银幕形象创作的最后一个层次。 电影表演是演员在摄影机前以自身为造型手段来体现影 片内容、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 [1] 演员在影片整体视听风格的统一下,按照剧本提供的人物基调,融合导演的创作意图,在掌握表达人物内心情感的创作技巧的基础上,调动个人的生活体验、社会经验以此理解角色,积极调动个人的想象力和联想力以此丰富人物形象,通过外部肢体动作、表情、声音等,将剧本中

文字描述的静态的人物形象, 演绎为银幕上可见可闻的、 比文学 众面前。因此,演员的表演是电影塑造人物形象的重中之重。 电影表演依托电影艺术的发展而发展, 在电影向其他艺术门 类借鉴经验的同时,电影表演向其血缘关系最为密切的戏剧表演 艺术借鉴经验。戏剧表演作为同是表演艺术的共同性, 其戏剧表 演理论为电影表演借鉴。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戏剧表演理论 为电影表演所运用,也因此创作出了诸多优秀的作品和演员。 但 从艺术媒介决定论的基点出发, 电影的传播媒介是运动的声画影 媒介,决定了两者的艺术特性和美学原则也是不尽相同的。 从艺术媒介决定论出发,表现媒介的不同是七大艺术之所以 成为独立艺术门类的根本,电影区别于其他艺术门类的根本特性 在于其媒介是“运动的声画影像”。 “‘运动的声画影像'的生 动、直观、具体性” [2] ,表明了电影艺术与现实生活的关系, 这也就对电影表演艺术的要求有了新标准。 电影演员在塑造银幕 角色时,虽然也是用现实主义表演体系的创作方法, 以“内心体 为基础,通过“有意识的心理技术达到有机天性的下意识动 ,实现角色的创作,但依据电影的特性,演员在镜头前的表 、电影的表现媒介决定表演“逼真性”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早期理论中曾提到, 演员在舞台上塑造 角色时, 要像在现实生活中一样去生活。 这就是对演员表演的真 实性提出标准。但在实践中,演员在进行戏剧表演时,会有意地 夸大外部肢体动作和表情,以实现观众的观赏。 这是因为演员的表演在剧场舞台上始终处于观众视觉“全 景”的位置, 且是不变范围的“画框”。 为让观众席上的观众看 清表演,演员要夸大肢体动作和表情,凸显角色的性格特征,完 成人物的心理刻画。 而电影拍摄过程中, 摄影机的参与改变了观 众的视点范围。摄影机的运动方式、景别的运用,限制了观众的 欣赏范围,演员的表演也发生了变人物性格更为丰满、形象更为立体的动态的银幕形象, 展现在观 像,戏剧的传播媒介是演员的外部肢体动作和语言, 不同的传播 验” 作” 演, 在运用现实主义表演创作方法上有了不同。

《文学概论》部分作业参考答案(4)

《文学概论》部分作业参考答案(4) 一、填空 1、“创作方法”这一概念最早是由德国作家歌德提出的。 2、“创作方法”是指作家在进行文学创作时,基于一定的文学观念,处理创作与现实关系所依据和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1855年,法国画家库尔贝以“现实主义绘画”为题举办画展,现实主义作为一个术语正式登场。 4、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是盛行于17世纪至19世纪初欧洲的文学创作方法。 5、自然主义是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以法国的雨果的理论与创作为代表的创作方法。 6、自然主义强调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和客观描述的眼光描绘人物,否定对作品人物进行艺术概括。 7、理想主义最突出的特征是富于理想主义精神,表现作家对理想的热烈追求。 8、真正使象征主义走向独立的是美国诗人爱伦·坡和法国诗人夏尔·波德莱尔。 9、现代主义是20世纪末至20世纪中叶,特别是一次大战以来在西方文学中出现的一种非理性主义哲学的文学思潮。 10、从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我国先后出现了以下几种文学思潮:伤痕文学、反思学、改革文学。 11、90年代以后,中国文坛上出现了以“冷面书写生存真实的原生态”为标榜的多元化文体。 二、选择题 1、最早提出“创作方法”这一概念的是(A) A:歌德 B:库尔贝 C:“拉普派”作家 D:席勒 2、现实主义与批判现实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B) A:批判现实主义描写更真实 B:批判现实主义能够塑造典型环境当中的典型人物 C:批判现实主义批判现实的力量更强 D:批判现实主义描写更冷静、更成熟 3、主张恪守戏剧创作的“三一律”的原则的创作方法是 (A) A:古典主义 B:人文主义 C:浪漫主义 D:现实主义 4、把文学创作当成一种科学活动,要求纯客观再现生活的文学思潮是(A) A:现实主义B:批判现实主义 C:自然主义 D:浪漫主义 5、鲁迅的《狂人日记》采用了下列那种创作方法(A) A:现实主义 B:批判现实主义 C:自然主义 D:象征主义 6、人文主义最早从下列哪个国家兴起(C) A:法国 B:英国 C:德国 D:意大利 7、古典主义作为一种文学思潮,在下列哪个国家表现最为典型(A) A:法国 B:英国 C:德国 D:意大利 三、判断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 1、在文学理论的概念范畴中,所谓创作方法就是创作手法。

常用思维方法有哪些创意练习方法.doc

常用思维方法有哪些创意练习方法 六种常用的思维方法 (1) 相似法。现实世界中,从宇宙星系到原子内部运动都存在着种种相似之处。例如,植物界普遍存在构造与功能相似的叶绿素;动物界普遍存在构造与功能相似的血红素。而叶绿素与血红素之间又有相似之处,即都是叶啉络合物。叶绿素是叶啉结合了镁元素,而血红素是叶啉结合了铁元素。这种相似的根源来源于植物的共同祖先核前生物体。请看,因为相似关系竟将表面看来毫无关联的不同事物连成一个完整的封闭性系统了。又如,人类科技发展史和社会发展史很相似。许多民族都不约而同地经过了石器时代、陶器时代、铜器时代、铁器时代,同时这些民族的社会也经过原始公社、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几乎完全同步前进。 再如,科学理论方面也存在着相似内容。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天文学、遗传学、声学等学科,因内部构成都起源于量子,于是产生量子学的各种不同分支:量子物理学、量子化学、量子生物学、射电天文学、量子遗传工程学、量子声学等等。 但是,相似不等于相同。相似是客观事物存在的相同和变异的矛盾的统一。因此,我们在学习过程中,既可以通过相似法中的相同部分看到事物前后之间的承袭关系,又可以通过变异部分看到事物前后之间的差异及发展关系。 (2)相反法。事物之间不仅存在着相似现象,而且还存在着相反现象。有大必有小;有强必有弱;有虚必有实;有吸收必有排泄;有吸引必有排斥;有聚合必有分离;有守恒必有不守恒等等。在学习过程中,许多问题都可以从反而去剖析、反证、推理、理解、概括、设想、加深、巩固和扩展对下面知识领域的认识与把握。 (3)破析法。任何一门科学知识都有它的逻辑性、系统性,往往给初学者带来很大的思想压力。这么厚一大本书,怎么读呀?或者,这么多公式、定律、规律、原理,怎么记得住呀?这时,我们就应该运用破析法去对付它们。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流派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流派肖璐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创作原则:抵抗运动和意大利解放为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电影创作,提供了最初的主要的题材。因为,解放对于意大利人“并非意味着恢复不久以前的自由,而是意味着政治革命、盟军占领、经济与社会的.动荡。此外,解放的进程是缓慢的,经历着延绵无尽的岁月。它深刻地影响了意大利的经济、社会生活和道德面貌”。同时,也必然影响到文艺创作。意大利电影的创作,正如我们在前面曾经讲到的那样,是所有艺术中最为迅速地作出反映的一种艺术。因此,新现实主义的美学价值便首先表现在他们的题材、容上。对于这一点《大英百科全书·电影艺术部分》也d曾作了具体的分析,并提出了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主要表现了人类对于生存的四个基本问题的思考:1、反对战争,以及侵入他们国家的那种致命的政治混乱;2、反对饥饿;3、反对贫困和失业所造成的困境;4、反对家庭解体和堕落。由于新现实主义是关于这样一些容的表现和对于诸方面问题的思考,因而也就决定了它的影片的风格与形态。这便使得新现实主义电影与占据世界银幕的好莱坞电影形成了鲜明的比较:新现实主义强调贫困,而不是好莱坞影片的魅力;强调丑陋的贫民茅棚,而不是洁净的时髦公寓;强调表现普通人、世俗无礼的人,而不是理想、完美的绅士等等。新现实主义因此强调了那个不公正的社会结构,以及被那个社会所扭曲了的人的基本关系。新现实主义赋予影片以深刻的现实意义,并同时在与好莱坞电影市场的抗衡中,以一种艺术影片,

赢得了那一时期具有审美能力和具有道德修养的人,以及更为广泛的观赏者们的兴趣。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形式特征: 一、纪录性 新现实主义的电影艺术家们,对于现实的密切关注,并在电影作品中忠实于真实事件与人物的再现,使文学故事性消失在如同新闻报道的实际生活的叙事状态之中。《偷自行车的人》和《罗马十一时》都是这方面最为突出的例子。而《罗马十一时》一片由于有了新闻记者在叙事上的参与,而更像是一部新闻工作者的一次报道。 意大利电影工作者的摄影机也如同“新闻片摄影机的人性,它与手和眼密不可分,几乎与人体等同,随时配合摄影师的注意力”。客观的尽可能不侵蚀原有物质的全貌,在观众的脑海中,将银幕现实的表象与真实的现实合二为 一。巴赞称新现实主义的影片的纪录性,具有极为特殊的美学价值。 二、实景拍摄 这是新现实主义“纪录性”的一部分体现。这样一种拍摄方法,将真实的社会环境与人物的命运在视象上紧密地结合起来。新现实主义电影工作者的口号是:将摄影机搬到大街小巷上去,在实际空间中进行拍摄。而在此之中,摄影机跟随着人物在实际空间中的运动,正是电影在空间观念上的突破,它自然使得传统的场面调度的观念随之消失,而使更为电影化的真实的空间形式得以表现出来。同时,实景拍

电影与现实主义

现实主义电影的主要思潮及其特点 现实主义电影30代意利批电影代表发起电影运第二世界战结束社各面陷于崩溃民主运高涨形势现意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展现现实社标志批判社良现象具体拍摄手采用自光运用简单电影语言原本真世界·(注:欧洲处于经济危机社荡安·战经济转新浪潮电影运兴起·现实主义电影仍占定位)现意利新现实主义电影 发展编辑 30年代以意大利一批电影人为代表发起的电影运动,以展现现实社会生活为标志,批判社会不良现象,具体拍摄手法为采用自然光,运用简单电影语言,还原最本真的世界. (注:当时欧洲处于经济危机时,社会动荡不安.战后经济好转,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兴起.但现实主义电影仍占一定地位) 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编辑 罗西里尼 罗西里尼,意大利著名导演,重要作品《罗马,不设防的城市》——二战电影最大杰作,新现实主义的奠基作。《罗维雷将军》(General della Rovere)获得了第二十四届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狮奖,与朱赛普·德·桑蒂斯、卢切诺·维斯康蒂、维托里奥·德·西卡同被誉为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四大主将。 维托里奥·德·西卡 维托里奥·德·西卡,男,导演,演员,编剧。生于意大利,是二次世界大战后意大利新写实主义复兴中重要导演,而且是一位极具才干与魅力的演员。他早年致力于演戏,1923年首次在舞台上作职业性演出,二十年代时是一位相当受欢迎的舞台偶像与歌星。三十年代后,他又兼做导演。1942年导演的《孩子看着我们》一片在他的导演生涯中有着重大的意义,被称为意大利新写实电影的先驱作品。 1948年的《偷自行车的人》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经典代表作,也是维托里奥享誉最隆的一部电影。故事背景是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罗马,在百废待兴之际,男主角好不容易才找到一份张贴海报的工作,不料第一天上班便被人偷了他工作上必须的自行车,于是跟他的小孩子到处找车,最后无可奈何地下手偷了别人的自行车,却被逮个正着。本片是对战后意大利劳工阶级生活的深入研究,体现出一种自然风格。他在当时所具有的意义,从历史的观点来说是相当重要的。非职业演员的两父子演得十分生活化,好些场面令人感动得无话可说。除了节奏稍慢之外,本片在半个世纪之后欣赏仍然受得住考验。

现实主义绘画

现实主义油画是继法国浪漫主义之后,出现了以赞美大自然,描写现实普通人们生活的现实主义美术运动。现实主义绘画是指表现生活真实的艺术,用忠实于对象的手法描写自己眼界所及的事物,是透过现象反映事物的本质。现实主义绘画是由“巴比松画派”的风景画家以柯罗为代表,“农民画家”为称号的米勒,以“现实主义画家”自称的库尔贝和一些政治讽刺画家,特别是杜米埃的创作为代表所形成的。 1.现实主义是19世纪从日本翻译过来的,也称写实主义.从技巧、技法上讲是写实主义,从意识形态和观念上讲是现实主义。 现实主义应该是关注人生、关注生活、关注现实。从具体技法上讲是要求写实的,是写实主义而不是抽象主义。20世纪50年代法国的新现实主义文学家、艺术家就提出过无边的现实主义。现实主义是无边的,即从观念上、从表意形态上讲可以是无边的,这一提法扩充了现实主义的内涵,赋予了新的内容。 现实主义是艺术发展进程中一种独特的艺术现象,指19世纪产生的艺术思潮,又称之为“写实主义”,这个流派是使用现实主义艺术创作方法的,现实主义艺术家赞美自然,歌颂劳动,深刻而全面地展现了现实生活的广阔画面,尤其描绘了普通劳动者的生活和斗争,此时劳动者真正成为绘画中的主体形象,大自然也作为独立的题材受到现实主义画家青睐。 2.列昂纳多·达·芬奇,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也是整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完美的代表。他是一位思想深邃,学识渊博,多才多艺的画家、寓言家、雕塑家、发明家、哲学家、音乐家、医学家、生物学家、地理学家、建筑工程师和军事工程师。 达·芬奇发扬了古希腊艺术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提高和丰富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创造和发展了绘画技法。这一位以发明家自居的天才,十分尊重客观实际,认为"自然是一切大师的最高的指导者";他无视一切恶意的诽谤,反对依赖前人和模仿前人,认为因袭成规是使艺术衰颓的重要原因。即使是对待宗教的题材,他也不被中世纪以来的成规所束缚,不把神当作没有人性的怪物,不把艺术的造形当成某种教义的符号。他反复地观察、研究了现实的人,并辛勤地探求着与内容相适应的表现形式,因而创造了真实的艺术的形象,改变了中世纪以来那种垂死的公式主义的创作作风。他的著名的杰作《最后的晚餐》,就是使惯用的宗教题材获得了崭新面貌的典型例子,同时也就是使思想、感情与形象取得无间的统一的现实主义艺术的典范。 3. 列宾是十九世纪后期伟大的俄罗斯批判现实主义绘画大师。列宾在充分观察和深刻理解生活的基础上,以其丰富、鲜明的艺术语言创作了大量的历史画、肖像画,他的画作如此之多、展示当时俄罗斯社会生活如此广阔和全面,是任何一个画家都无法与之比拟的。 他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是其现实主义绘画杰出的代表作之一,也是画家的成名之作。画面上展示的是:烈日酷暑下,漫长荒芜的沙滩上,一群衣衫褴褛的纤夫拖着货船,步履沉重地前进着。列宾在油画中塑造了11个纤夫,他们的年龄、身材、性格、体力、表情各不相同,我们从他们身

《追求生活的真实──欧洲现实主义美术》说课稿

《追求生活的真实──欧洲现实主义美术》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专家,您们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追求生活的真实──欧洲现实主义美术》。我主要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说教学方法与策略、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等几个步骤向大家详细地讲解我对这节课的安排。 一、教材分析 本课着重欣赏对我国美术曾经产生重要影响的欧洲现实主义美术的一些经典作品。分成“现实主义的旗手──库尔贝”、“表现农村和农民生活的画家们”、“以罗丹为代表的现实主义雕塑”三部分,另有“相关链接”,介绍同时期的其他重要的现实主义美术代表人物和代表作。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感受19世纪欧洲现实主义美术的主要特点及其主要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初步掌握欣赏现实主义美术作品的方法。 二、学情分析 按照时间顺序,学生已经对古希腊古罗马美术、中世纪的宗教建筑、文艺复兴美术、巴洛克到浪漫主义美术有了大概的了解,能够记住一些代表作品,了解欧洲美术发展与时代的联系。学生对劳动的艰辛都有不同程度的认识,这对正确认识现实主义绘画很有帮助,在欣赏时,教师可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感受。 三、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并感受19世纪欧洲现实主义美术的主要特点及其主要代表人物和代表作。 过程与方法:初步掌握欣赏和分析现实主义美术作品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悟现实主义画家赞美自然、讴歌劳动的思想情感和现实主义绘画的审美观念。 四、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并掌握19世纪欧洲现实主义美术的主要成就和主要特点,能对一些经典作品进行比较深入的分析研究。 教学难点: 19世纪欧洲现实主义美术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现实主义美术与浪漫主义美术的主要区别。 五、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继法国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绘画之后,严酷的社会现实和激烈的阶级斗争现实,促使艺术家对社会现实进行客观的评价与深刻的认识,对浪漫主义的空幻理想也进行深刻的反思。他们抛弃官方学院派绘画的僵化形式和宫廷绘画的艳俗内容,把赞美自然、讴歌劳动,作为艺术表现的主题,形成了强大的现实主义艺术潮流。(板书课题)(二)、教学过程 1、现实主义 原是指文艺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课文里是指19世纪中期前后欧洲流行的文学艺术思潮。美术中的现实主义(或称“写实主义”),是以法国为中心,影响遍及全欧洲。1850年左右,法国画家库尔贝等人首先使用“现实主义”(也有译成“写实主义”)这一名词来标明当时的新型文艺,并于1856年创办了一种名为《现实主义》的刊物。刊物发表了库尔贝的文艺宣言,主张艺术家要“研究现实”,如实描写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不美化现实”。这种以如实描写现实生活,揭露和批判社会黑暗的创作思想,便是现实主义艺术思潮的重要特征。这一艺术思潮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这是因为,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英、法等西欧国家的资本主义制度已经确立并得到了巩固,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矛盾和各种社会弊端也随之日益显露和激化,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积极鼓吹的“自由、平等、博爱”并未得到实现。这就促使人们不得不开始用冷静的眼光来观察周围的现实。与此同时,19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和唯物主义思想以及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广泛传播,也促使人们打破传统的观念和幻想,开始用比较客观的眼光观察世界,研究社会现实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对浪漫主义一味强调主观情感和主观理想的抒发,忽视以致脱离社会现实的创作思想表示不满,从而逐渐转向现

电影剧作现实主义价值

电影剧作现实主义价值 中国电影的历史是时代变迁造就的阶段递进的历史,与艺术的演进和 时代人心的起伏息息相关。在形成中国民族电影传统的轨迹中,在追 寻中国电影重要阶段的标志性作品中,夏衍电影创作是不可忽略的重 要存有。本文正是从梳理中国电影的历史进程、放眼时代风潮的起伏 变化中考察夏衍电影的价值与意义。 谈论夏衍的电影剧作,和通常意义上的创作研究不同,因为夏衍创作 已不是孤立的作家创作,他的作品包容了远为广泛的时代风潮和历史 机缘,就历史价值来说,他是一个时代潮流和历史发展要求的代表。 在中国社会重要历史转折阶段,夏衍以其出色的创作成为中国电影的 标志性存有。 夏衍电影创作的价值主要体现为中国现实主义艺术的倡导和丰富化。 现实主义电影是中国电影影响最为长远的一个重要传统,在中国电影 近百年历程中,只有20世纪80年代的第五代电影的“影像美学”运 动可堪比拟,夏衍在倡导和推动中国电影现实主义运动中起着举足轻 重的作用,他一生最为优秀的剧作都是与现实主义精神紧密联系的。 一倡导之功 现实主义是一种创作方法,也是一种观察社会、理解人生的思想方法,而在美学形态上则与纪实美学互为体用。在中国电影的发展演变中, 第一个成为具有历史美学价值的就是20世纪30年代的现实主义电影。但现实主义的出现却和时代潮流与左翼倡导密不可分。从时代发展的 背景来观照,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中国电影曾有一次比较兴盛的“热潮”,在电影数量与电影类型上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准。舶来的新型 “娱乐”艺术从简单模仿、缺乏影响力到开始有了自己的市场位置和 艺术号召力。不过,这种“热潮”对电影本身来说固然难得,却只对 社会起了某种观赏作用,也仅仅被人们认可为一种新的玩意。整个20 世纪20年代风云迭起的社会浪潮,在电影的表现、观点和电影人的创 作上都没有明显的呼应,反倒是避世的情绪、追逐商业利润的本能、

创意设计14个方法

创意设计14个方法 创意设计14个方法作者:佚名 时间:2008-10-20 浏览量: 摘要:创意设计的十四种方法 关键词:创意设计 .直接展示法 这是一种最常见的运用十分广泛的表现手法。它将某产品或主题直接如实地展示在广告版面上,充分运用摄影或绘画等技巧的写实表现能力。细臻刻划和着力渲染产品的质感、形态和功能用途,将产品精美的质地引人入胜地呈现出来,给人以逼真的现实感,使消费者对所宣传的产品产生一种亲切感和信任感。 这种手法由于直接将产品推向消费者面前,所以要十分注意画面上产品的组合和展示角度,应着力突出产品的品牌和产品本身最容易打

动人心的部位,运用色光和背景进行烘托,使产品置身于一个具有感染力的空间,这样才能增强广告画面的视觉冲击力。 2.突出特征法 运用各种方式抓住和强调产品或主题本身与众不同的特征,并把它鲜明地表现出来,将这些特征置于广告画面的主要视觉部位或加以烘托处理,使观众在接触言辞画面的瞬间即很快感受到,对其产生注意和发生视觉兴趣,达到刺激购买欲望的促销目的。 在广告表现中,这些应着力加以突出和渲染的特征,一般由富于个性产品形象与众不同的特殊能力、厂商的企业标志和产品的商标等要素来决定。 突出特征的手法也是我们常见的运用得十分普遍的表现手法,是突出广告主题的重要手法之一,有着不可忽略的表现价值。 3.对比衬托法

对比是一种趋向于对立冲突的艺术美中最突出的表现手法。它把作品中所描绘的事物的性质和特点放在鲜明的对照和直接对比中来表现,借彼显此,互比互衬,从对比所呈现的差别中,达到集中、简洁、曲折变化的表现。通过这种手法更鲜明地强调或提示产品的性能和特点,给消费者以深刻的视觉感受。 作为一种常见的行之有效的表现手法,可以说,一切艺术都受惠于对比表现手法。对比手法的运用,不仅使广告主题加强了表现力度,而且饱含情趣,扩大了广告作品的感染力。对比手法运用的成功,能使貌似平凡的画面处理隐含着丰富的意味,展示了广告主题表现的不同层次和深度。 4.合理夸张法 借助想象,对广告作品中所宣传的对象的品质或特性的某个方面进行相当明显的过份夸大,以加深或扩大这些特征的认识。文学家高尔基指出:“夸张是创作的基本原则。”通过这种手法能更鲜明地强调或揭示事物的实质,加强作品的艺术效果。

现实主义绘画

现实主义油画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现实主义油画 继法国浪漫主义之后,出现了以赞美大自然,描写现实普通人们生活的现实主义美术运动。现实主义绘画是指表现生活真实的艺术,用忠实于对象的手法描写自己眼界所及的事物,是透过现象反映事物的本质。现实主义绘画是由“巴比松画派”的风景画家以柯罗为代表,“农民画家”为称号的米勒,以“现实主义画家”自称的库尔贝和一些政治讽刺画家,特别是杜米埃的创作为代表所形成的。 目录 基本简介 1代表画家柯罗(1796~1875) 1米勒(1814~1875) 1库尔贝(1819~1877) 1杜米埃(1808~1879) 流派介绍 1代表作品《画室》 1《奥尔南的葬礼》 意义影响 在中国 展开 编辑本段基本简介 首先表现出现实主义精神的是巴比松画派。这个画派出现于19世纪30~40年代。他们的创作活动与成果标志了欧洲风景画发展的新阶段。在距法国巴黎十几里的枫丹白露森林附近有个叫巴比松的小村,在这里群集了许多画家,他们在此描绘原始荒凉的自然风貌,感受着逃离闹市的惬意,这些画家被称为“巴比松画派”。巴比松画派的

画家是一人一个绘画面貌,他们相互之间不把艺术上的主义或信条强加于他人,因而容纳了种种倾向的画家,而其中柯罗是今天最有名的一位。 编辑本段代表画家 柯罗(1796~1875) 法国19世纪现实主义风景画的杰出代表。他提出的“面向自然,对景写生”的口号成为19世纪风景画创作所遵循的方向。在他的风景画中追求的是真挚、纯洁的情趣。柯罗的风景画结构严谨,调子轻松,用色巧妙,光与空气表达得充分。他的艺术总是给人一种柔和、高雅的感觉。他能够忠实地描绘大自然,同时又加入柔和的感情,产生出诗一样的韵味。柯罗的风景画极少表现被强烈的光照射下的风景,而大多表现傍晚、早晨、大自然物体带有温和情趣的风景。看他的作品,树木好像在烟雾迷离之中,仿佛在半梦幻般的世界里。画面上流露出一种诗意,使观赏者产生对田园美景的爱。 米勒(1814~1875) 法国现实主义画家,巴比松画派的代表人物。米勒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后定居在巴黎以南的巴比松村,一生画了许多描写田园风景和农民生活的作品,被誉为伟大的农民画家。米勒的画风质朴、凝重,所创造的形象严整、崇高,富有纪念性,有一种雕塑的感觉。为了寻求画面的整体和谐统一,他极力追求浑然一体的效果。他的艺术语言十分平静,造型单纯、情调含蓄、旋律稳健。在油画笔法上朴实沉着,色调处理上浑厚调和,充满真挚的感人力量。欣赏他的作品常常能使人陶醉于一种苍茫沉寂的意境之中。米勒的代表作品是《拾穗者》《晚钟》《牧羊女》等。 库尔贝(1819~1877) 19世纪法国现实主义美术运动中的重要画家,曾担任巴黎公社革命政府美术委员会主席。库尔贝1819年生在法国东部奥尔良的一个富裕农民家庭。早年学习过法律,后又进美术学院学习绘画。他一直都是一位具有民主思想的艺术家。在艺术上,他反对当时那种脱离社会生活的学院派风气,而重视创作的社会意义,并力图在自己作品中加以实现。库尔贝在他的作品和宣言中确立了以生活真实为创作依据的原则。他曾宣布:“我要根据自己的判断,如实地表现我所生活的时代的风俗和思想面貌。”在艺术上他倡导反映现实生活和劳动人民的艺术。《打石工》《筛麦的农妇》是体现他艺术主张的代表作品。库尔贝的画风力求写实,造型明确,色彩沉着,用笔宽畅,不拘细节,画面有庄重厚实感。另外,在油画技法上,库尔贝经常不用画笔,而用调色刀,画出带有彩色大理石般肌理效果的表面。 杜米埃(1808~1879) 19世纪法国具有战斗精神的讽刺艺术的画家,也是法国19世纪现实主义美术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不像米勒那样避开敏感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而是积极地投身到社会之中,把握时代的脉搏,创作了大量的政治讽刺画,嘲讽丑恶,揭露时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