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围墙的世界哈佛大学哲学课《公正》笔记

没有围墙的世界哈佛大学哲学课《公正》笔记
没有围墙的世界哈佛大学哲学课《公正》笔记

序言:没有围墙的世界

——哈佛大学哲学课《公正》笔记

去年年初,一门名叫“Justice(公正)”的哈佛大学政治哲学公开课视频开始在网上流行。虽然早就对美国教育的先进理念有所熟悉,也非常憧憬,但刚看到第一节课的视频时,我的心中还是非常震撼,对美国教育的精髓也有了更多的理解。得益于今日学堂刘明慧老师的分享,我下载了全部视频。由于种种原因,只看了几集。最近,今日学堂将这门公开课列入教学课程,看了张校长精彩的讲课记录,遂决定充分利用这一宝贵资源,认真学习这门课程。

美国教育的核心精神是什么呢?我想以哈佛的校训为例,说说我的一点理解。哈佛大学的校训是: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更重要的,与真理为友。(Amicus Plato,Amicus Aristotle,sed Magis Amica VERITAS.)显然,哈佛大学精神的核心就是四个字——追求真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的大哲,代表着西方文明的渊源和传统。在哈佛校训里,他们是真理和智慧的化身,但是,他们并不等同于真理,对哈佛人而言,大师固然值得尊敬和学习,传统文化固然值得继承,但真理更重要。而且,这样强调还不够,哈佛人干脆把“真理(VERITAS)”一词直接搬上了校徽,显示出哈佛人仰望星空、独步天下的不凡气概。

真理面前人人平等。既然要追求真理,就必然要允许独立思考和自主人格的存在。因此,哈佛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理性思考的精神和独立自主的人格,这也正是美国教育的精髓所在。

美国教育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对人性的尊重和个体价值的重视。在这种教育里,人的天性得到尊重,每个人被鼓励去发掘自己的兴趣爱好,去发现真实的自我,按照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方式来生活。无论选择是什么,选择的结果如何,个体的意志都会得到尊重。这种教育价值观,培养了一大批具有独立人格的高素质公民,让美国社会充满了活力和创造力。

反观中国教育,实在令人忧心。中国教育问题之多,积弊之深,祸害之烈,流毒之广,一言难尽。这里,我只想结合个人经历,就通识教育谈谈我的看法。

通才还是专才?

前几天元旦,去北京玩了几天,和同学故人叙旧畅谈,收获良多。乘火车回来的途中,遇到了一位社会阅历丰富的年轻人。旅途漫长单调,于是聊起天来。谈到教育问题,他认为中国教育是通才教育,而美国教育是专才教育。理由是,中国学生在中小学阶段要学很多课程,比如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等,门门都要学,而美国学生很早就定了型,特别是进入大学之后,就只专攻一门了。这种观点很具有代表性,但实际上只看到了问题的表面。

记得去年周立波在电视节目中谈到教育问题时,认为西方教育是专才教育,小学让你快乐,初中让你发现兴趣,高中发现兴趣和培养兴趣,而大学宽进严出,走专才道路。中国教育是全才教育,学什么都要学到底,直到把人学傻掉,而且学的知识无用,对人才、对教育资源都是一种极大的浪费。

周立波的观点,虽然还有待商榷,但基本上点中了中国教育的死穴。

我认为,美国教育是通才教育,在此基础上,也培养了一大批专才。而中国教育既不是通才教育,也不是专才教育,它只是一个无根无心、什么也不是的怪胎。看看当今中国大学生群体的现状,就可略知一二。

如果说中国教育是通才教育,那么学理工科的,对人文、社科和艺术有多少了解?对这个社会有多少了解?对人性、人心和自己的内心有多少了解?学文科的,对真正的科学精神有多少了解?对科技文明和工业社会的本质有多少了解?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多少了解?

如果说中国教育是专才教育,那么有多少人真正明白自己的专业兴趣所在?有多少人理解自己的专业对于社会的意义?有多少人清楚自己的社会角色和人生定位?有多少人真正精通自己的专业?又有多少人能在专业领域里有所创造发明?

其实,所谓的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之争,只是问题的表面。问题的根源在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上。举个例子,80后的韩寒,高中时

七门课考试成绩全挂,刚出道时,很多人说他是一个专才、偏才,但他不仅小说、杂文写得好,还成功地成为一名优秀的赛车手,而且还会唱歌,打台球,踢足球,长跑,修电器。你说,他是专才还是通才?

再看看很多大学生,在接受了长达16年甚至更长的“素质教育”、“全面教育”后,不仅专业素质欠缺,而且视野狭窄,独立思考能力和思维水平低下,不会做事,也不会做人,甚至不会生活。毕业之后,就业面狭窄,找不到本专业的工作,就只能失业,沦为社会变革和利益分配格局调整的牺牲品。全面教育,最后变成了全面平庸。

我认为,中国教育的问题在于,不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和独特性,用分数这把标准的尺子来衡量、塑造和修理学生,压抑他们的个性,扼杀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典型的教育法西斯主义。其实,有没有标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标准由谁来制定?是否合乎孩子的天性?是否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而在中国,教育基本上被专制权力垄断了。政府教育部门,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食利阶层。教育测评的标准,掌握在一小批思想陈腐、自以为是、不甘寂寞、喜欢折腾的“专家”手里。为了维护既得利益,满足自己的私欲,他们顽固地维护着这个落后的教育体制,不惜牺牲整个民族的未来。

我相信很多人也意识到了教育问题的严重性,但他们往往会一脸无奈地说:“啊哟,整个体制如此,我有什么办法呢?大家都这样,我也改变不了什么!”

但是,我想问的是:

1、体制是什么?体制难道不是由千千万万的个人所组成的吗?没有我们的参与,中国应试教育这个庞然大怪能运转得起来吗?

2、即使要参与,那么,游戏规则应当由谁来制定?是由不懂教育的领导和寄生于权力的专家来制定,还是应当由民众来制定?就算我们没有主导权,难道我们就没有任何发言权和改变的空间了吗?

3、如果不参与这个体制,难道就真的没有办法来改变现状了吗?

“大家都这样,我也改变不了什么!”是的,那些贪婪、专制而且愚蠢的教育官员和专家就等你这句话,就希望你不管、不闻、不问、不关心、不思考、不行动,就希望你不去触动这个让他们的利益最大化、让你的利益受损的体制,就希望你做体制的奴隶、看客和帮凶,直到有一天你和你的孩子也成为受害者。中国的应试教育,就是要培养不会独立思考,即使思考了也没有勇气行动,只知道忍耐与服从的奴隶和看客。奴隶们无怨无悔地等着被宰割,帮凶们在背后举起鞭子和屠刀,看客们则在一旁麻木地围观和嘲笑。

你,真的要这样吗?

恰同学少年

看到这里,有人也许会说,你很愤青哟!是的,我很愤青,有的人只想当奴隶和看客,我尊重并理解他们的人生选择。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不论对个体、社会,还是国家,过去的一切,无不在当下打下烙印。就我个人而言,我今日所持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未来所做的人生选择,无不与我个人过去的历史息息相关。过去的一切,不论是欢乐或是痛苦,迷茫或是清醒,彷徨或是奋进,成功或是失败,都熔铸成今日完整之我。

苏格拉底说过,未经反省的人生是不值得活的。我希望,通过内心不断的回顾与反思,我能对现在的我和我生活的世界有一个更清醒的认识,不断发现自我和创造自我,有力地面对未来的世界。

我出身于湖北省的一个农村家庭,父母很早的时候就在外经商。小学二年级的时候,为了我和哥哥能接受更好的教育,全家搬到了当地的镇上。由于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我从小就对大自然有着强烈的亲近感和好奇心。小学和初中阶段,我的兴趣爱好非常广泛,也很喜欢看各种课外书。学习之余,我经常做各种小实验,观察大自然的各种神奇现象。此外,我还很喜欢钻研数学问题,甚至去办数学报纸。那段时期,光是研究各种数学问题的笔记,我就记了好几本。当时的我,梦想就是长大后能做一名数学家。由于对读书有兴趣,所以在小学和初中阶段,我的学习成绩一直都很好,课余时光也很快乐。

初中毕业之后,我考上了当地最好的高中。在高中阶段,我仍然保持着对读书的爱好,只不过兴趣渐渐从自然科学转移到了文学。我开始大量阅读中国古典名著。高一的时候,我定下宏愿:以后如有机会,要读完诸子百家、唐诗宋词、二十四史和明清小说等中国文史哲

经典。但是,我发现,高中前的那种自由学习的机会已经渐渐离我而去。我的生活,充斥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听课、做题、考试、听课、做题、考试……班上的气氛很沉闷、很冷漠,同学之间除了学习之外,似乎再也没有什么好交流的。一切生活,只剩下考试。对这种压力巨大、单调刻板的生活,我渐渐无法适应。由于我自小体质就不太好,在学校里又没有注意锻炼,我开始经常生病,这对我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我的成绩开始大幅度下滑。进入高三,我对学习和考试越来越厌恶,心理上感到非常压抑、迷茫和痛苦,最后高考失利。后来经过复读,我才考上了大学。

“焦首朝朝又暮暮,煎心日日复年年”,高中阶段那种牢狱般的生活,是我人生至今最为苦闷的一段日子。那种生活,容不下梦想,容不下个性,容不下人性中所有美好的东西。在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我的心里没有丝毫的喜悦,只有解脱后的空虚和麻木。如果能够的话,我愿意将高中三年的时光从我的人生中砍掉。

刚进大学,我还无意识地延续着高中时代的惯性,努力去做一个标准的“好学生”,同时,我也开始了自己的探索。由于体质不太好,进入大学之后,我开始注意加强锻炼。我感觉自己很幸运:我所在的班级,体育活动的氛围非常浓厚,篮球、足球和自行车远征,在班上都很流行。在这种氛围的熏陶下,我开始变得热爱运动,身体渐渐好起来,心里的阴影也逐渐散去。

但是,对于大学,对于人生,我依然存在着许多困惑。同很多人一样,我对大学抱有过憧憬,对未来抱有过种种美好的想象。但是我发现,大学生活和高中相比,并没有多大区别,很多人依然按部就班,重复着上课、做题和考试的单调生活。“成绩好”,依然是很多人追求的目标。而学习的目的,似乎只是为了拿奖学金,评优评干,保研出国,或是将来找个好工作而已。很多人还将大把大把的时间花在考证、考级上。为了争夺各种奖学金和荣誉,同学之间明争暗斗,甚至不惜挥刀相向,血溅当场。本应纯净的大学校园,俨然一个丛林法则盛行的角斗场。而与此相对的,是另外一幅图景:在课堂上,老师重复着单调无趣的讲课,学生们则整排整排地睡大觉;在课后,很多学生宅在宿舍里,整天足不出户,上网、玩游戏,在虚拟的世界里消磨自己的青春;要交作业了,就抄袭别人的了事,有的“好学生”还以提供抄袭的“版本”为荣;要考试了,就准备好小纸条和电子设备,集体作弊,还美其名曰“team work”。忙盲茫,实用主义,急功近利,颓废堕落,寂寞空虚,价值观的混乱与虚无,自杀,……种种乱象,充斥着中国的大学校园。

一个个前所未见的问题纠缠着我,噬咬着我,逼迫我去思考,去行动。慢慢地,我不再为名利所缚,为教条所缚,为专业所缚,将宝贵的青春消耗在考证考级上,消耗在争夺毫无意义的名次、奖学金和荣誉上。我开始追随自己的内心,大量阅读,听讲座,参加各种社团和社会实践活动,努力突破应试教育带给自己的思维局限,用心来感受这个多彩的世界。

大三的时候,我加入了学校的人文学社,这是我大学期间最重要的一段经历。在学社里,我们办起了自己的报纸。一群专业背景迥异、胸怀大志、充满活力和干劲的青年,开始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对这个时代发声,传达出我们这一代的思考和主张。借助学社这个平台,我不仅担任了社刊的编辑,还参与到学校人文讲座的海报宣传和现场主持工作,这使得我有机会接近国内外的许多学者名流,聆听他们的声音,和他们进行交流。余秋雨、梁文道、贺卫方、于建嵘、彭林、于丹、朱学勤、易中天、赵林、韩德强、李开复、邓晓芒、范忠信……一场场精彩的讲座,一次次激动人心的对话,激发着内心追求真知的渴望,打开了认识社会和自我的心门。

在学社,我还结识了很多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同学。我们一起举办读书讨论会、学者座谈会,互相交流读书心得,就各种话题展开探讨、辩论。这些活动,大大地扩展了我的视野,加深了我对很多人生和社会问题的认识。每当回首这段大学生活,我都会联想起冯友兰在抗战期间关于西南联大的一段话:

我们在衡山只住了大约四个月,一九三八年春迁往昆明,最西南的边陲。在衡山只有短短的几月,精神上却深受激励。其时,正处于我们历史上最大的民族灾难时期;其地,则是怀让磨砖作镜,朱熹会友论学之处。我们正遭受着与晋人南渡、宋人南渡相似的命运。可是我们生活在一个神奇的环境:这么多的哲学家、著作家和学者都住在

一栋楼里。遭逢世变,投止名山,荟萃斯文:如此天地人三合,使这一段生活格外地激动人心,令人神往。(《中国哲学简史》)晚清重臣李鸿章曾言,近代中国,处于“三千余年一大变局也”,如今的中国,还是如此。在这个时代,我有幸认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我们聚在一起,讨论关于国家、社会和人生的种种问题。这段“天地人三合”的充满梦想与激情的时光,我至今记忆犹新。

我们的时代

当今的中国,正在由传统的农业专制社会向现代化文明国家艰难转型。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整个社会的物质财富大大增加,但同时,国民的信仰和精神世界却出现了种种危机,最明显的,是优秀传统文化的消亡和社会价值取向的功利化。比如,很多人喜欢谈“成功”,而且也很努力地去追求“成功”。但是,这个社会普遍认可的“成功”,其形式可能有很多样,但从本质上来讲,可以归结为两样东西:金钱和权力。而中国的教育,向来都是鼓励学生对外在世界的索取,而很少引导他们去关注自己的内心,关注自己真正想要什么,想过什么样的生活。

曾经看过这样一则报道:2005年,中央电视台“对话”节目举行了一个中美高中学生的理想和追求的比较,提出了五个“人生理想”让学生们选择,分别是:真理,智慧,美丽,财富,权力。结果是中国学生除一个人选择了“美丽”外,其他人无一例外选择了“财富”和“权力”。

而美国学生没有一个人选择这些中国学生迷恋的东西,他们全部选择了“真理”和“智慧”!(转引自张健柏《缺乏常识的中国教育体系培养出来常识缺乏的优秀人才》)

追求财富和权力,显然是缺乏常识的体现,因为基本的常识是:财富和权力是追求真理和智慧的自然结果,而且,对真理和智慧的追求,能让人生变得更幸福、更快乐。如果舍本逐末,就会产生完全相反的结果。当今的社会,正承受着常识缺乏和价值观扭曲带来的种种病痛。缺乏真理和智慧的权力,让政府的行为变得功利化、暴力化,带来了诸多社会问题,如腐败蔓延、贫富分化、暴力拆迁、群体性事件频发等等。缺乏智慧地去追求财富,不法分子才会在牛奶里掺毒,才会滥用激素、抗生素和农药,才会使用地沟油,才会生产假药、假疫苗,才会为了一点短期效益肆无忌惮地污染环境,不断透支后代人的生存空间。缺乏智慧地去追求成功,很多人才会像无头苍蝇一样找不到北,盲目地去追求并不能真正为自己带来幸福和快乐的东西,在忙盲茫的状态中虚耗自己的人生。

据去年公布的一项调查,2009年,中国人平均每天读书不足15分钟。从读书量来看,中国人年均读书4.5册,韩国人为11册,日本人为40册,而以色列人为64册。此外,中国人读书更偏重功利性和实用性,在各大书店,销量最高的,往往是那些实用型图书。浅阅读和各种垃圾文化,充斥着国人的精神世界。

我们的国民,不仅在精神生活上贫乏空虚,在身体健康状况上,也不容乐观。据近期《南方周末》报道:“中国虽然在亚运会199金遥遥领先,但我国国民体质10年来却不断下降,有1.6亿人患高血压、1.6亿人患高血脂,有2亿人超重或肥胖,75%的国民处在亚健康状态。国民肥胖率、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国民亚健康比率在世界上均高居前列。”

不注重健康和养生,娇喘微微,气若游丝,常跑医院,是很多国人的生活常态。我所在的集团公司,是一家大型央企。公司项目部的领导,刚到中年,正处在人生和事业的巅峰期。整个人红光满面,声如洪钟,看上去非常健康,可在几个月前的一次体检中,被查出患有脂肪肝、高血压和肾结石三种慢性病。当时知道这个情况后,我的心里不禁为之一冷:如果说辛辛苦苦奋斗一二十年,好不容易才换来一个中层领导的地位,却付出了宝贵的健康,那我宁愿不做领导,不要这种“成功”!而看看部门的其他同事,年纪轻轻就患有慢性病的,不乏其人。他们的身体状况,实在堪忧。

前些天的一次周末,项目部的同事一起去滑雪。到了滑雪场,大多数人只滑了一个小时左右,就回到屋里,抽烟,斗地主,打麻将,看电视,整个房间烟雾缭绕、乌烟瘴气。我滑了一上午,回到房间,看着玩得乐不可支的同事,实在是想笑:要斗地主,打麻将,看电视,到哪儿不可以?何必要坐来回三个小时的车程,花一大笔钱跑到滑雪度假区来玩?这种既浪费时间,又浪费金钱的愚蠢行为,值得吗?不

过感慨归感慨,他们不玩,我去玩。到了下午,我又去滑了一个多小时。偌大的滑雪场,就我一个人,独自享受着开阔的空间和运动的乐趣,玩得不亦乐乎。

身体上懒惰放纵,精神上贫乏空虚,生活上单调无趣,就是这个社会中很多人的生存状态。

我认为,教育和文化的畸形,是导致当今社会诸多问题的最重要原因。在这个时代,充满了太多太多的迷茫、浮躁、焦虑和痛苦。要解决各种社会问题,走出人生的陷阱和迷局,必须靠教育,靠精神世界的提升。

为中国进步求答案

既然问题在教育和文化,那么,什么是教育?教育的社会功能是什么?中国教育为何如此扭曲变态?中国文化的传统和现状如何?什么是现代化?中国要和平崛起,应当如何充分利用古今中外的各种文化资源?

这些问题都太大,非三言两语所能道尽。我想就教育问题来简单分析一下,毕竟一切问题都可归结为人的问题,而人又是由教育塑造的。

现行的中国应试教育,与古代的思想专制主义和科举制度渊源颇深。从本质上讲,应试教育是与中国传统农业专制社会对受教育者的

要求相适应的,即培养人的奴性、依赖性和被动性。因此,这种教育强调死记硬背,不提倡理性思考;强调规驯服从,不提倡独立人格;强调标准划一,不提倡个性发展。所有这些,符合专制统治者的利益需要,但与受教育者的天性,却是背道而驰的。

自近代国门大开、西学东渐以来,中国已经走过了一百多年的近现代化历程。由于历史和文化的种种原因,中国人不仅没有真正吸收并推广西方先进的教育思想,还将传统教育思想中的精华丢得一干二净。而传统文化中的毒素,还在持续地发挥其负面作用,引发一系列教育问题。这些毒素主要表现为:个体对群体过于依赖,缺乏独立性,做事习惯随大流,出现问题之后又不愿承担责任;个体陷于各种社会关系之中,不讲原则,不讲理性,人与人之间以“情感”和“爱”的名义进行情感控制;追求形式主义,爱面子,好攀比,讲排场,慕虚荣。这些在传统农业专制社会里形成的文化行为模式,极大地干扰了中国教育的良性发展,阻碍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在当代中国,传统的群体主义人格已不再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市场经济的本质,是将个人从对群体的非理性依赖中剥离出来,去参与各种市场竞争,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在市场经济中,每个人都是尽一切可能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人”,这就要求每个个体必须具备理性思考和独立自主的能力。要在市场竞争中胜出,必须做到差异化,做到与众不同,差异化程度越高,竞争能力也就越强,这就必然要强调个性和个人特色。千人一面,千人同技,参与同质化的

竞争,不仅会很累,而且也很难获得较高的经济回报。西方教育强调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重视个体的价值和独立性,与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是分不开的。

明白了问题的关键所在,如何改变个人的处境和社会的现状,也就非常清楚了。对个人来讲,是跳出应试教育带给自己的思维局限,追随内心,保持一颗开放的心灵,充分吸收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精华,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性思考能力和独立自主人格的现代公民。在此基础上,支持或成为上层社会有理想的精英,推动教育和政治改革,上下合力,实现中国社会的进步。

如何学习公开课

有句话讲,当学生准备好了,老师就出现了。对于真正想学习的人,在哪儿都可以学到东西,并不一定需要大师来亲自教诲。没有大师,就读大师的著作,与古圣时贤神交;没有学友,就上网去结识,主动和别人交流;不能上名校,就看名校的公开课视频,与一流的教授和学生对话。

创立“心学”,与程朱理学对抗的王阳明,是明代伟大的哲学家、教育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他在贵州龙场悟道,探得宇宙人生的大本大源,是在极为艰苦的外部条件下进行的。那时候,没有网络,没有电视,没有报纸,没有公共图书馆,没有便捷的信息交流渠道,和他相比,天之于我辈,可谓厚矣!

那么,如何学习哈佛大学的公开课视频呢?这就要首先领会美国教育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教育思想已经在前面谈过了,这里主要说一下教学方法。

美国教育提倡“苏格拉底教学法”,即以问题为中心,通过不断地提问、应答、反驳和追问,提高学生的理性思考能力和思维水平。而教学的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相关。哈佛大学商学院、法学院采用的案例教学法,就是以现实生活的实例为题材,通过讨论和交流,逐步抽象出一般性的原则和方法,而非从书本到书本,玩一些虚浮空泛的概念。即使是像哲学课这样高度抽象的课程,也很注重与实际结合,桑德尔教授的《公正》课,即是如此。

对学生而言,要学好课程,就要带着问题,提前做好准备,大量阅读相关的书籍,做读书笔记,得出自己的思考,然后参与课堂讨论,在与老师和同学的对话交流中,理清自己的思路,深化对问题的认识,提高理性思考能力和思维水平。我们在学习哈佛大学公开课时,可以借鉴这种积极主动的学习方式。

对长期接受应试教育,信奉标准答案,不会独立思考的人来说,要接受西方式的学习方法,会有一个很艰难的适应过程。很多人看公开课视频,只是出于对名校课堂的好奇,看看热闹罢了,并没有弄懂别人真正在讲什么,是否可以为我所用。还有的人虽然看的比较认真,但采用的还是被动接受的方式,事前也不进行必要的准备,傻乎乎地看,然后记下一大堆别人的名言、名句和结论,在大脑里塞入很多似

是而非、自己也说不清所以然的“知识”。划重点,记结论,不注重思考过程的应试学习方式,已经将他们的思维彻底固化了,使他们再也无法吸收新的知识,掌握更有效的思维和学习方式。

与中国大学的高墙大院不同,美国大学很多都是没有围墙的。21世纪信息时代的到来,又将各种无形的围墙一一拆除。在这个资讯发达、信息通畅的时代,让我们与外界隔绝的,不再是各种有形的墙,而是应试教育强加给我们的落后低效的思维方式。王阳明说:“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同样,在网络时代,翻墙易,翻心中墙难。但是,如果想不断提升自我,除了去翻,别无他法。别人可以指路,但却无法代替你去走。因此,问题就变成了:

在这个没有围墙的世界,你还要画地为牢、自我设限吗?

上接:序言:没有围墙的世界——哈佛大学哲学课《公正》笔记按:阅读思考:

1、知识和思维的关系是什么?在这个信息化时代,哪一个更重要?

2、中美教育有哪些关键性区别?为什么说中国没有真正的大学?

3、为什么中国很多大学生只会纸上谈兵,不会做事?如何把专业与专业之间,读书与做事之间打通?

4、据去年公布的一项调查,2009年,中国人平均每天读书不足15分钟。从读书量来看,中国人年均读书4.5册,韩国人为11册,日本人为40册,而以色列人为64册。为什么中国人讨厌读书,讨厌学习,精神世界贫乏空虚?

按:括号里的文字,是我看视频时假想身处现场对问题的回答。

讲课一开始,教授虚拟了一个电车司机和工人的故事。

教授:假设你是一个电车司机,你的电车在轨道上以每小时60英里的速度飞驰前行,在轨道的尽头,你发现五个工人在轨道上工作。你尝试刹车,但力不从心,刹车失灵了。你感到绝望,因为你知道:如果你冲向这五个工人,他们必死无疑。假设你清楚地知道这一点,所以你感到很无助,直到你看到,在轨道的右侧,另一条铁轨的尽头,只有一个工人在工作。你的方向盘还能用,所以你可以把车转向,如果你愿意,你可以转到岔道,撞死这个工人,但拯救了另外五个人。究竟怎么做,才是正确的选择?

(转向)

学生的反应分成两派:多数人选择转向,少数人选择一直往前开。

教授:为什么你会这么做?理由是什么?

(转向能将伤亡人数减至最小)

多数派的理由与我的类似,且看少数派的回答。

学生1:我觉得这和对种族灭绝和极权主义的诡辩相似——为了拯

救一个种族,你消灭另一个种族。

这个学生指出了多数派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可能会导致的问题:种族灭绝。每个人、每个种族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不能认为多数人比少数人更重要,一个种族比另一个种族更重要。但是果如此,在承认每个个体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的前提下,拯救更多的人是一个相对更合理的选择。此外,这个学生的类比还有两个漏洞:

1、种族灭绝是一个种族为了生存去消灭另一个种族,而在例子里,并没有提到两队工人是否属于同一个种族。

2、即使同属一个种族,行为的选择权在第三方——司机手里,他选择牺牲掉一个工人,与五个工人为了生存而杀死另外一个工人是有区别的。

接着,教授变换情景。

教授:让我们考虑另一个电车事故,来看看你们这些占多数的人还会不会坚持原则“牺牲一个人总好过撞死五个人”。这一次,你不再是电车司机,你是一个旁观者,你站在桥上俯瞰轨道。此时,电车沿着轨道驶来,轨道尽头有五名工人在干活。电车刹车失灵了,就快要撞上他们了,把他们杀死。现在,你不是电车司机,所以你真的感到无能为力,直到你看到,在你身旁,有一个非常肥胖的人倚在桥边。你可以推他一把,他会从桥上摔下来,正好掉到轨道上,使那辆车停住。这样他肯定活不成了,但他将挽救那五个人。现在,有多少人会去推桥上的胖子?

(不会)

多数人选择不会。

教授:“牺牲的人越少越好”,这条在第一种情况下几乎每个人都赞同的原则,出了什么问题?谁在两种情况下都站在多数的一方?你如何解释两者之间的区别?

(区别在于:在第一种情况下,无论怎么选择,司机的行为都是合法的,而在第二种情况下,作为一个旁观者,尽管他的行为达到了相同的效果,但行为本身变成了谋杀。)

学生2:第二个例子,我认为涉及到一个主动选择的问题。对被推下去的人来说,他本来与这件事情无关,而我们替他作了选择,把他卷入进来。但在第一个例子里,三方——司机和两队工人,已经身处这起事故中了。

教授:但是那个在铁轨上单独工作的家伙,他没有选择牺牲自己的生命,而胖子也是这样,不是吗?

学生2:是的,但是他已经在铁轨上了,而且……

教授:但那个胖子也已经在桥上了啊?

学生2:……

这个学生认为胖子与事件无关,我们不能替他作出选择,把他卷入进来。但是,“是否卷入了事件”的判定标准是可以讨论的,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教授发现他的思维漏洞,顺着他的思路走:“那个工人也没有选择卷入进来啊?”让他无以应对。不进行正面回应,而是“就你的锅,下你的面”,“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是高手常用的思维方式。

徐志摩选集 读书笔记

徐志摩当初之所以走上文学之路,全是由于爱神的拨弄,是爱情的力量使他成了一位诗人,我们也才有机会读到他留给我们的那么多美丽的诗文。 徐志摩在24岁以前,对于诗远不如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更感兴趣。他父亲希望他出洋留学以后,进入金融界;而他自己,则想要做一个中国的汉密尔顿,当一个哲学家。可是,当他1921年在伦敦认识了才貌双全的林徽因之后,他立刻觉得“我吹着了一阵奇异的风,也许照着了什么奇异的月色,从此起我的思想就倾向于分行的抒写。一份深刻的忧郁占定了我;这忧郁,我信,竟至于渐渐的潜化了我的气质。”于是,他的诗情,就“像是山洪暴发,不分方向的乱冲”(《猛虎集·序》),而终于以10年的时间,成就了这位有影响的诗人。 人艳如花的林徽因,打动了徐志摩的心,使他写下了《志摩的诗》中许多表现真挚热烈的爱情和追求理想、自由、个性解放的诗篇。然而,当他解除了与原配张幼仪的婚姻之后,林徽因却未有与之成婚的可能。在这时候,他认识了陆小曼。在追求陆小曼的日子里,作为诗人“生活上的又一个较大的波折的留痕”,他创作了第二本诗集《翡冷翠的一夜》。后来,他又陆续出版了《猛虎集》、《云游》两部诗集。 林徽因使徐志摩发现了诗;陆小曼则使他在诗的殿堂里得到新的收获与发展。然而,在同徐关系最近的3个女人当中,最爱徐的乃张幼仪。“因为她对徐志摩的爱是没有任何附加条件的,甚至不管徐志摩爱不爱她。”(韩石山《徐志摩与张幼仪情感揭秘》)但是,假如徐志摩终生守着张幼仪过日子,而不对其他女人发生情愫,那么,可以肯定,

他是写不出这几部优美的爱情诗来的。因为,他从没爱过张幼仪,而若没有那爱力的推动,他便不会遇见诗神了 爱情是许多诗人创作的动力与源泉,对于画家、音乐家来说,也同样如此。俄国作曲家柴科夫斯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柴科夫斯基在经济拮据之际,结识了既可以在经济上给予他资助,又能够欣赏他新异的、充满激情的音乐的梅克夫人。自结识梅克夫人之后,柴科夫斯基就向她表示:“从今以后我写下的每一个音符都将奉献给您。”果然,怀着对梅克夫人的爱,他于1877年创作了著名的第四交响曲和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他为这两部作品的完成“感到无比的喜悦”。他说:“我觉得,在这两部作品中我向前迈进了一步,而且是一大步。我感到幸福,因为春天即将来临……” 徐志摩与柴科夫斯基的爱情故事,以及他们由此而在诗或音乐的领域里所取得的非凡成就,至少向我们传达了这样一个信息:真挚的爱情是一切文学艺术之花赖以生长、开放的阳光和雨露。对于一个作家、艺术家来说,那个女人是否爱她并不是最重要的,关键的问题是,他必须很深的、很真的爱着那个女人。那么,当一个有着文学或艺术潜质的女人,很真、很深地爱上了一个男人的时候,这爱是否也会促使她成就一番事业呢?回答是肯定的。英国女诗人布朗宁夫人和她著名的《葡萄牙十四行诗》,就是一个世人皆知的好例子。 一个人对于异性的爱既有如此的伟力,其对于祖国和人民的爱则有更为巨大的力量。自古至今,无数献身于祖国和人民事业的仁人志士、英雄豪杰,正是在这种博大之爱的驱使下,以他们各自的成就与建树,

哈佛大学公开课《公平与正义》

哈佛大学公开课《公平与正义》全12集 标题:哈佛大学公开课《公平与正义》全12集115网盘下载,英文对白中文字幕。 ◎片名 Justice What's The Right Thing To Do ◎译名公平与正义 ◎年代 2009 ◎影片类型纪录片/讲座 ◎片长 60Mins ×12 ◎国家美国 ◎对白语言英语 ◎字幕中文简/繁/英 ◎编码 x264 + AAC ◎视频码率 520 kbps ◎音频码率 48 kbps ◎视频尺寸 640 x 352 ◎文件大小 225MB×12(每集2讲) ◎片源 720P ◎简介 该讲座以哈佛教授Michael Sandel的《关于公平和正义的入门课》为基础,是对道德和政治哲学的系列入门介绍。 这套讲座共有12集,邀请观众们带着批判的观点来思考正义,公平,民主和公民权等基础问题。在哈佛大学,每星期都有一千多名学生去听教授兼作家的Michael Sandel开设的这门课程,渴望藉此扩充对政治和道德哲学的理解,并从中检验长期秉持的信仰。学生们学到了过去的伟大哲学家们的哲学理论-亚里士多德,康德,穆勒,洛克--再把学到的东西运用来思考复杂且动荡不定的现代社会的种种问题,包括反歧视行动,同性婚姻,爱国主义,忠诚和人@权。

演讲者:Michael Sandel (哈佛大学哲学教授) 第一集下载地址:https://www.360docs.net/doc/b417458250.html,/file/f5d9c24195 第1讲:《杀人的道德侧面》 如果必须选择杀死1人或者杀死5人,你会怎么选?正确的做法是什么?教授Michael Sandel在他的讲座里提出这个假设的情景,有多数的学生投票来赞成杀死1人,来保全其余五个人的性命。但是Sandel提出了三宗类似的道德难题-每一个都设计巧妙,以至于抉择的难度增加。当学生站起来为自己的艰难抉择辩护时,Sandel提出了他的观点。我们的道德推理背后的假设往往是矛盾的,而什么是正确什么是错的问题,并不总是黑白分明的。 第2讲:《同类自残案》 Sandel介绍了功利主义哲学家Jeremy Bentham(杰瑞米·边沁)与19世纪的一个著名案例,此案涉及到的人是4个失事轮船的船员。他们在海上迷失了19天之后,船长决定杀死机舱男孩,他是4个人中最弱小的,这样他们就可以靠他的血液和躯体维持生命。案件引发了学生们对提倡幸福最大化的功利论的辩论,功利论的口号是“绝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 第2集下载地址:https://www.360docs.net/doc/b417458250.html,/file/f58830c3d8 第3讲:《给生命一个价格标签》 Jeremy Bentham(杰瑞米·边沁)在18世纪后期提出的的功利主义理论-最大幸福理论 -今天常被称为“成本效益分析”。Sandel举出企业运用这一理论的实例:通过评估衡量一美元在生活中的价值来作出重要的商业决定。由此引起了功利主义的反对观点的讨论:即使当多数人的利益可能是卑鄙或不人道的时候也强调绝大多数人的利益,这样是否公平? 第4讲:《如何衡量快乐》 Sandel介绍另一位功利主义哲学家J.S. Mill(穆勒,也译作“密尔”)。他认为,所有人类的体验都可以量化,但某些快乐是更值得

哈佛公开课:幸福课 第一集 笔记(April记录)

哈佛公开课:幸福课 Harvard Open Course : Positive Psychology 背景: “幸福课”是2010年哈佛最受欢迎的选修课是,听课人数超过了王牌课《经济学导论》。教这门课的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年轻讲师,泰勒?本-沙哈尔。他的课程使得他成了“哈佛红人”。他提出:幸福,是可以通过学习和练习获得的。”他的课程目标在于把艰深的积极心理学学术成果简约化、实用化,让学生懂得自我帮助。 第一课什么是积极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课程由来 首先,解释自己为什么想开这门课“因为这是我自己想上的一门课”,然后叙述自己走入积极心理学研究的过程。——当自己刚进入哈佛,一切都仿佛很好,但他却不快乐。于是他想解决这个问题,于是慢慢从计算机走入心理学领域。(好棒的跨度,在国外因为想了解一样东西而跨专业好像蛮common的) 然后介绍了他逐渐从8个人的讨论组到850个人的大课的过程,写到达到850人后,引起了媒体的兴趣,然后描述了媒体采访他的时候,总是提出的一个问题“你比我们想象的更内向”,作为一个joke,1米7不够资格传授快乐吗?(good joke point,并且不光是joke,是发人深思的一种现象)但点出了他最后反思而得:因为他们想给自己一个答案:为什么这个课这样流行,唯一解释就是导师乐观开朗、高大。但他们关注错了,他们应该关注信息,而非传达者。因为这个课程遍及全国,以及全球。(这样引入幸福课的普及,远较直接说XX学校也开了XX好得多) 各个大学开设此课程,各国政府也是,为什么?因为它有效。幸福感这一领域,此前一直被心理自助运动统治,心理自助运动带来什么?热情外向的宣讲者,常具领袖气质,吸引大众参加他们的讲座,但常常言过其实。(通过描述相对立的一种心理学运动来映衬积极心理学) 再来说说学术界——(引入人们对学术界知之甚少,但学术界有好东西,又用了一个比较):有多少人度过最近12期的《个性与社会心理学》?大多数人甚至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我博士班的班主任估计过,学术期刊上一篇文章的读者只有7个人,甚至包括作者的母亲。(用具体的人代替somebody,令人更有亲切感,母亲的joke两个亮点)总结:作为学者,我觉得这很可悲,因为这些研究非常精彩、非常重要,但是晦涩难懂,所以我们需要积极心理学的课程,在象牙塔和大众之间搭建桥梁。(又落脚到主题,本课程的意义)

哲学读书笔记

读后感 通过对马哲这门课程的学习,我接触到了很多自己以前不太熟悉的理论,尤其是哲学部 分,并且对其对事物本质的解释感到十分钦佩,闲暇之余,找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大 致看了一下,有一些较为浅显的感触。 读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后,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个神圣而抽象的名词在我的脑海里 逐渐清晰起来,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有了更全面的懂得和更深一层的体会.其实如果我们每 一个了解这些思想的人都能把这些哲学原理与自己的实际联系起来,并且用来解释自己的生 活,而不是仅仅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仅仅定义成一种神圣而不可侵犯的理论,我们将会从中受 益很多,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将发挥他自己应有的作用。 首先,我对于事物的必然性和偶然性有些感想。就拿我们人类自身来说,因为人的有机 体需要能量输入,所以人要吃饭。要吃饭,那是“必然”的;吃什么饭,什么时候吃,吃多 少则是偶然的。同样,因为人是有机体生命,而有机体生命总会经历生长、成熟、衰弱、死 亡这样的进程(自然法则),所以人总是要死的。人要死是必然的,什么时候死,以什么方法 死则是偶然的。今天早晨起来发明路面是湿的(结果),我们便能够推测昨天晚上可能下雨 了,但是也有可能是被人用水浇的(偶然);假如昨天晚高低了一场大雨,我们会用肯定的语 气说今天早上的路面一定是湿的(必然)。我们习惯在一件事情上找出原因,如果可能的话, 最好找到最终的原因。人天性上有一种对事情穷根究底的求知,古希腊人面对纷纷芜杂的世 界想找出这个世界存在的最终解释,从泰勒斯的世界起源于水到柏拉图的理念,人们不满足 于对事件的经验解释,希望找到一个最终的必然的并经得起理性考验的解释。 辩证法大师黑格尔对偶然和必然及其关系的演绎达到了辩证逻辑的顶峰“偶然的东西正 因为是偶然的,所以有某种根据,而且正因为是偶然的,所以也就没有根据;偶然的东西是 必然的,必然性自己规定自己为偶然性,而另一方面,这种偶然性又宁可说是绝对的必然性。” 马克思主义继承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成为自身哲学的方式论基本。对偶然和必然的认识 自然也有了更加纯熟的解释。但是有一点不足之处是,在历史观领域,经济决定论的思想也 时常为世人所诟病。 经济决定论的思想,给人一种的历史主义印象。经济无疑是强有力的推动历史前进的物 质基本,但是历史事件的发生充满了不以物质多寡为条件的变数,心理的,外在因素的,传 统习俗的,伟大人物的个人作为都是相当不可忽视的因素。历史必然性的说法往往会引起人 们的厌恶之感,因为必然性漠视了个体的作为,个体的意义。 人类社会正在走向全球化,这是后现代的一种趋势。人类开始从狭小的个人空间中走向 一种彼此交往更加密切频繁的信息化时代。偶然性的因素正在增多,必然性的说教越来越得 不到认同。在必然性居安排位置的时代,人们谈理想,谈人生意义,所指向的是一个永恒的 必然领域:真理的,价值所在的世界,必然性起安排作用的理念世界。现在的人还相信这样 的永恒世界恐怕不多了,那么人生到底如何才有意义呀?(面对着必死的人生)我的回答是: 活在真实的偶然中,并用自己的全身心去体验那偶然向自己昭示的那个世界的样子。没有必 要去相信这个世界必然要发生什么——因为那是虚假不可信的——,也没有必要去追求一种 所谓永恒不变的真理——因为基本没有不变的、永恒的真理——,必然的真理只是偶然的事 实而已,在生活中被偶然的揭示出来而已,并没有什么大不了。 然后,纵观历史,横看世界,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最科学最严谨最完整最具有生命力理论体 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引导时代前进又随着时代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就是以科学的 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马克思主义哲学必定随时代实践和科学发展而不断发展 .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原理和具体结论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马克思主义是个发展着的理 论,是开放着的体系.它总是把掌握客观情况的变化,总结国民群众的新鲜经验,汲取当代科学

哈佛公开课·Justice——视频观后感

Justice-what to do is a series of open courses on philosophy and morality given by Professor Michael J. Sandel from Harvard University. It consists of twelve parts, each of which is defined with two themes in the style of a question, a case name or a pair of antonyms, like Who owns me, For sale motherhood, Free Vs Fit. Most impressive of all is that each course is unfolded in the follow steps: case introduction, then question raising, and at last heated discussion or debate. And if necessary, Professor Sandel will have core explanation on the famous theories discovered by the philosophers, Aristotle, Bethem, Kant, Rawls and Locke, and so on. The whole series of courses are organized in a progressive structure, which comparably leads us to be thoughtful, and furthermore think morally. Some of the contents will be summarized as follow

哈佛大学:幸福课(全23集,115盘下载)

哈佛大学:幸福课13(1).mp4 https://www.360docs.net/doc/b417458250.html,/file/e6rtxoa1# 哈佛大学:幸福课22.mp4 https://www.360docs.net/doc/b417458250.html,/file/e6rtxosv# 哈佛大学:幸福课21.mp4 https://www.360docs.net/doc/b417458250.html,/file/dn9mu7pm# 哈佛大学:幸福课20.mp4 https://www.360docs.net/doc/b417458250.html,/file/e6rtxq0b# 哈佛大学:幸福课19.mp4 https://www.360docs.net/doc/b417458250.html,/file/dn9mu5yc# 哈佛大学:幸福课18.mp4 https://www.360docs.net/doc/b417458250.html,/file/bh0gvlvl# 哈佛大学:幸福课17.mp4 https://www.360docs.net/doc/b417458250.html,/file/clo36msl# 哈佛大学:幸福课16.mp4 https://www.360docs.net/doc/b417458250.html,/file/e6rtxhp1# 哈佛大学:幸福课15.mp4 https://www.360docs.net/doc/b417458250.html,/file/bh0gv89g# 哈佛大学:幸福课13.mp4 https://www.360docs.net/doc/b417458250.html,/file/dn9mtmc7# 哈佛大学:幸福课14.mp4 https://www.360docs.net/doc/b417458250.html,/file/clo350ja# 哈佛大学:幸福课11.mp4 https://www.360docs.net/doc/b417458250.html,/file/aqaul593# 哈佛大学:幸福课12.mp4 https://www.360docs.net/doc/b417458250.html,/file/e6rt9g6e# 哈佛大学:幸福课08.mp4 https://www.360docs.net/doc/b417458250.html,/file/e6rt9acf# 哈佛大学:幸福课09.mp4

哈佛大学:幸福课04.mp4 https://www.360docs.net/doc/b417458250.html,/file/bh0goy8n# 哈佛大学:幸福课07.mp4 https://www.360docs.net/doc/b417458250.html,/file/bh0gouxf# 哈佛大学:幸福课06.mp4 https://www.360docs.net/doc/b417458250.html,/file/dn9mtgkm# 哈佛大学:幸福课05.mp4 https://www.360docs.net/doc/b417458250.html,/file/bh0go0d2# 哈佛大学:幸福课03.mp4 https://www.360docs.net/doc/b417458250.html,/file/clo35txn# 哈佛大学:幸福课02.mp4 https://www.360docs.net/doc/b417458250.html,/file/clo35qv4# 哈佛大学:幸福课01.mp4 https://www.360docs.net/doc/b417458250.html,/file/clo35gmc# 哈佛大学:幸福课.mp4

民主主义与教育 读书笔记

民主主义与教育 [美]约翰杜威著王承续译 一、序言 滕大春先生(1909.10.13-2002.12.16),1928年在北京接受高中教育。1929年考入北京大学教育系,受到北大伟大爱国精神和严谨治学传统的影响,在做人和求学的志趣上深受启发。1933年北京大学毕业后,赴济南任山东省立第一乡村师范学校教员兼附属小学主任。除在师范部任课外,主要精力投入附小改革工作,把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的“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改造”和“从做中学”的理论落之于实际。1986年,获得全国外国教育史专业第一个博士学位授权点,任河北大学教育系外国教育史专业博士生导师。 滕大春先生在教育史学界享有崇高的声誉。曾任中国教育学会理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理事,全国教育史研究会副理事长,全国比较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河北省社科联副主席,河北省教育学会副会长,河北省高教研究会副理事长,河北省老年教授协会名誉会长等职。滕大春先生在教育史研究领域辛勤耕耘近70载,声名远播,建树非凡。在外国古代(东方)教育史、美国教育史、卢梭教育理论研究领域均有卓越成果,著述丰硕。出版了《美国教育史》《今日美国教育》《卢梭教育思想述评》等专著,《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德国教育史》等译著;主编多部著作,主要有《外国古代教育史》《外国近代教育史》《外国教育通史》(共六卷)。此外,还曾任《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外国教育”分支主编和《教育大辞典·外国教育史》分卷主编。[1] 该书要把民主社会的意义、生物进化论的观点、产业革命带来的变化以及科学实验的方法,贯串一起,从而论证新教育的本质、目的、方法、内容和评断一些彼此矛盾的教育理论问题和实施问题。研究这本巨著必须掌握这一点。[2] 本书共分26章。依杜威在第24 章的划分, 约含3个部分。实际上,最初数章从非形式的教育谈到学校的兴起,概述了教育的社会职能和效用,指出了当前学校的严重缺陷以及改革的方向。其后各章便阐述民主社会的教育性质,明确教育即是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的意义,并借着对过去各种教育理论的批判来反证民主教育的正确性和优越性。此外,这几章还说明民主教育的目的是获得更多更好的教育,别无其他目的,这就是教育无目的论。再后各章系以实用主义教育哲学来理顺长期存在的兴趣和努力、经验和思想、劳动和休闲、个人和自然界、教育和职业等等矛盾,并给课程、教材和教法作出新的解释。最末两章则分别论述实用主义的真理论和道德论。书中涉及的方面极为广泛,但对每项问题都从社会、历史和哲学的角度层层剖析和深入论证。[3] 看书不应仅仅从细节进行揣摩,因而在看书之前,对这本书的整体框架进行把握也非常重要。我们首先要学会顺着作者的角度去阅读这本著作。 杜威理解中的民主社会: 他说衡量社会不能单凭主观臆想来制定标准,应以社会成员共享利益的多寡为尺度,还应以本社会和其他社会能否交流互惠为尺度。优良社会应当便于和善于与其社会交通,是开放型而非封闭型的社会,是人类共存、共利和共赖的社会。杜威认为民主社会既要冲破阶级的和种族的界限,还要冲出国界,使人类出现与日俱多的接触点和互惠点。[4] [1]https://www.360docs.net/doc/b417458250.html,/view/454001.htm?fr=ala0_1_1 [2] [美]约翰?杜威著.民主主义与教育[M]. 王承绪译.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12. [3] [美]约翰?杜威著.民主主义与教育[M]. 王承绪译.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12.

哈佛大学公开课《公平与正义》第2集中英文字幕

Funding for this program is provided by: 本节目的赞助来自... ... Additional funding provided by: 另外的赞助来自... ... Last time, we argued about 上次,我们谈到 the case of The Queen v. Dudley & Stephens, 女王诉Dudley和Stephens案件, the lifeboat case, the case of cannibalism at sea. 那个救生艇上,海上吃人的案件. And with the arguments about the lifeboat in mind, 带着针对这个案件所展开的一些讨论 the arguments for and against what Dudley and Stephens did in mind, 带着支持和反对Dudley和Stephens所做的吃人行为的讨论, let's turn back to the philosophy, the utilitarian philosophy of Jeremy Bentham. 让我们回头来看看Bentham的功利主义哲学. Bentham was born in England in 1748. At the age of 12, he went to Oxford. Bentham于1748年出生于英国.12岁那年,他去了牛津大学. At 15, he went to law school. He was admitted to the Bar at age 19 15岁时,他去了法学院.19岁就取得了律师资格 but he never practiced law. 但他没有从事于律师行业. Instead, he devoted his life to jurisprudence and moral philosophy.

哈佛幸福课笔记-完美主义

完美主义 完美主义的定义:一种充斥在我们生活中的对失败的失能行恐惧,尤其是在我们最在意的方面。所谓“失能行”,是指一种让我们在面对问题的时候,裹足不前的畏惧。 追求卓越的人明白,当他进步的时候,不可避免地会遭遇失败;一个追求卓越的人明白,有时候他不能拿到他想要的分数,但他会吸取教训;也明白在恋爱关系中,根本就没有完美的恋爱关系;所以,他会犯错,她也会犯错,但他们都会不断吸取教训,然后他们的感情不断加固;追求卓越的人明白,他需要不断失败,五次、十次、一万次,直到他们达到目的。一样的野心勃勃,但基模有所不同。 特征:自卫性 他们一直关注未能达成的事情,关注潜在的可能失败或者真正的失败。追求卓越的人关注已经有了的那半杯子,因为他既享受达成目标,又学会享受过程中的每一步,那就是旅途。即使失败也可能是机遇。完美主义者会过度一般化、夸大化问题,非黑即白,我要么是完美的,要么一无是处。 完美主义者只能感受的,最多也只是,暂时性的放松。他们会感受的持续的压力,达到目的后,他们感到了轻松。这就是典型的逐利者。 完美主义者只是专注于失败,而追求卓越的人会发现路途上每一步都有成功的机会,甚至在失败中也有这样的机会。完美主义者常常将时间浪费在必须讲清楚每一个字,要么全部,要么没有。有些地方我们确

实需要完美主义,但大部分时候不需要,它甚至会伤害我们。all or nothing 自尊的第一个基础是自我接受,完美主义者是不会自我接受的。完美主义者总会遇到长期且不可避免的失败,因为他们将目光放在失败或可能的失败上。完美主义损伤人际关系,因为自卫性,不能接受批评,很难形成亲密关系。如果我从对方身上期待的是完美,我肯定会失望的,会引起沮丧,会引发对伴侣的不认可。理想的人际关系不是没有失败,没有不和。理想的人际关系在包含众多积极因素的同时,也包含不和、失望和争吵。完美主义会导致焦虑和压力,总有对失败的恐惧,而不是兴奋。 完美主义者不会享受持续性的成长,因为他们不允许休整和偏离,所有东西都是不变的,如同一台机器。追求卓越的人有所偏离,有所中断,也有休整,相比来说更加可持续。丘吉尔说完美主义让人瘫痪。当我们被失败所困扰的时候,我们就不会付诸行动。完美主义是事情耽搁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对失败的失能行恐惧,因为只要我们不行动,我们就不会失败。 比别人更有幸运的原因,似乎是一件很神秘的事情,但其实也可以用科学的方法解释,其中之一就是尝试新事情、小事情。即使是你在每天去食堂的路上,找一条和你每天所走的那条路有些许不同的路线,这些小事就可以改变我们的生活,这些小小的偏离就可以给我们带来幸运,因为我们开始看见以前没见过的东西。完美主义者只有一条路,没有偏离,没有进步,没有自发性,这些让我们不那么幸运。

哈佛公开课《幸福课》(积极心理学)有关笔记(无顺序)

哈佛公开课《幸福课》(积极心理学)有 关笔记(无顺序) 话题:适应力现实教育学习 一、这个世界需要具有实践精神的理想主义者。据调查,成功的大学生具有强烈的使命感,想做伟大的事,让世界变得更美好。“我该怎样使这个世界变得更好?”这不是空话,无论在学术还是实践工作中,他们勇往直前,做到了了不起的事,充满热情的理想主义者,特别善良。有些人只是“自我”的一代,这一代人所关心的一切只是“我要多赚点钱”,“我要买套更大的房子”,“我要变得成功,取得更多赞誉”,“变得更有威望”。但有这种想法的人,他们的错误在于,他们只看到了这些。他们也不如有崇高使命感的人成功。二、有时,光有美好愿望,我们还是无法发挥全部潜能,甚至有些情况下造成的伤害多于帮助。理想主义远远不够,往往使对方陷入被动受害者地位,而不是帮助产生积极的主导心态。(皮格马利翁)赞扬别人,赞扬小孩,是有害的。如果没有分辨地夸奖别人,从长远角度讲,实际上害人比帮助人更多,无论是身心健康还是成功等方面。三、“如果我们对自身的培养

不够,对各种人际关系培养不够,就会发生个人成长失败。” 四、心理学家证实了培养乐观精神能预防儿童和成人的抑郁和焦虑,约能将他们两年内患病率减半。人类有些因素可以抵制精神疾病:勇气、面向未来、乐观、人际技巧、信仰、职业道德、希望、诚实、毅力、心胸和洞察力等。培养自身优势、培养能力、关注健康、信仰、乐观、自信等等,能更好面对生活困难。四、冥想可以极大程度上改变我们的大脑,可以帮助产生积极的情绪,而在痛苦面前变得更坚定。每周三次锻炼,每次三十分钟,效果与现有最有效的心理药物是一样的。五、相信改变是可能的。当内部(大脑的想法)与外部(现实)不一致时,我们会感觉不舒服。改变的方法:1、更新基模2、忽略外部信息3、主动寻找证据4、创造新的现实。运动员跑跑,开始都不相信4分钟跑完1公里,直到一人提出可以,并且做到,之后很快很多人都可以做到。 六、学会失败,从失败中学习。史上最成功的人,通常也是失败最多的人。(爱迪生发明灯泡)七、成功别无他法,成功没有捷径。八、悲观者:短期目标、长期目标都很现实。乐观者:短期目标不现实,长期目标现实。因为乐观者的短期目标总是很乐观,如第一个提出可以4分钟跑完1公里的人。但最后他实现了,所以,长期目标就成了现实。八、高的期望导致失望。越战战俘,生存者有两个特点:1、相信能重获自由。2、看中现实,正确估计形势,正视残酷现实。

《蔡元培传》读书笔记

《蔡元培传》读书笔记 生平梳理: 1868年1月11日,生于浙江绍兴,从小乖巧,父亲是钱庄经理。 11岁时,父亲病逝,家道中落。 1886年初春,母亲病故。 1889年,中第23名举人。(“怪八股”“文妖”) 1890年,第81名贡士。 1892年,补殿试,考取二甲第34名进士,后经朝考,被点为翰林院庶吉士。 1894年,散馆考试,授为翰林院编修。 甲午之后,研究新学,后学习日文。

1898年10月,请假离京,举家南归。 回乡后,出任绍郡中西学堂总理(校长)。 1900年,夫人王昭病逝。 1901年,黄世振结为伉俪。 1902年4月,与蒋智由等人发起成立中国教育会,选为事务长(会长)。暑假,赴日游历。回国后,南洋公学退学风潮。创办爱国学社,推为学社总理(校长)。9月,正式成立爱国女学,蒋智由选为校长,后由蔡元培接替。 1904年11月,发起组织光复会,推为会长。 1905年夏,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孙中山委任蔡元培为上海分会主持人。 1907年,随同前往赴任驻德公使的孙宝琦,留学德国。 1908年,进入莱比锡大学,学习哲学、教育学、音乐、美术、美学等诸多课程,后逐渐集中于美学方面。 1910年4月,出版《中国伦理学史》,成为中国近代

伦理学领域的开山之作。 1912年,出任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普通教育暂行办法》:学堂改成学校…… 教育部特设社会教育司,与普通、专门三足鼎立。 《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隶属于政治与超轶于政治;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 1912年9月,辞职携眷赴德。翌年“宋案”,应召回国。后又第三次旅欧法国巴黎。 1916年6月,任华法教育会中方会长。10月,启程回国。12月26日,就任北京大学校长。 面对腐败,力求革新,学术至上,聘任贤能。 1918年5月底,进德会成立,选为会长。 教授治校:校评议会统领校政,建立教授会,设立教务长、总务长,教授出任。

哈佛大学公开课 –公正 迈克尔

哈佛大学公开课–公正迈克尔.桑德尔教授主讲-<<杀人道德的侧面>> 由Graywolf_Robbie整理 这段时间一直在学习著名大学的公开课程,如哈佛大学的[该如何是好],[幸福课],[心理学],耶鲁大学的[金融市场],[博弈论],[心理学导论][死亡],普林斯顿大学的[领导能力简介],[人性],还有斯坦福大学的[经济学],[商业领袖和企业家].等等,下载了很多视频,上班看,下班也看,感觉著名大学授课方式与理论水平真不是盖的.一听就上瘾了.所以就想把视频里面的资料再取出来再复习一下,温故而知新.以下本文取自[该如何是好]课程的第一课.我觉得非常精彩. 这是一门讨论公正的课程,我们以一则故事作为引子: 假设你是一名电车司机,你的电车以60km\小时的速度形式在轨道上飞驰,突然发现在轨道的尽头有五名工人在施工,你无法令电车停下来,因为刹车坏了,此时你极度绝望,因为你深知,如果电车撞向那五名工人,他们会全部死亡。假设你对此确信无疑,你极为无助,直到你发现在轨道的右侧还有一条侧轨,而在侧轨的尽头,只有一名工人在那里施工,而你的方向盘并没有坏,只要你想,就可以把电车转到侧轨上去,牺牲一个人而挽救五个人. 下面是我们的第一个问题:何为正确的选择?换了你会怎么做?我们来做个调查,有多少人会把电车开到侧轨上去?有多少人会让电车继续往前开?选择往前开的,请不要把手放下. 测试结果表明:只有少数人选择继续开下去,而大部分人都选择转弯。我们先来听听大家的想法,探究一下原因?你们会认为这是正确的选择。先从大多数选择了转向侧轨的同学开始,为何要这样选择?理由是什么?有没有自告奋勇的. 学生A:我认为当可以只牺牲一个人时,牺牲五个人是不正确的选择。 教授:当可以只牺牲一个人时,牺牲五个人是不正确的选择,这理由不错,还有其他理由吗?人人都赞成这个理由吗? 学生B:我认为这和9.11的时候是一种情况,那些让飞机在宾州坠毁的人,被视为英雄,因为他们选择牺牲了自己,而不是让飞机撞向大楼牺牲更多的人。 教授:这么看来这条原则和9.11是一样的,虽然是悲剧,但牺牲一个人保全五个人依然是更正确的选择。这就是大多数人选择把电车开到侧轨上去的理由吗?现在我们来听听少数派的意见。那些人选择不转弯的. 学生C:我认为这与种族灭绝和极权主义正名是同一种思维,为了一个种族生存下来,以灭绝另一个种族为代价。 教授:那换了是你在这种情况下会怎么做?为了避免骇人听闻的种族灭绝,你打算直接开上去把这五个人撞死吗? 学生C:大概会吧。 教授:我们来考虑一下另一种情况下的例子,看看你们大多数人会不会坚持刚才的原则(即牺牲一个人保全五个人是更好的选择),这次你不是电车司机,只是一名旁观者,你站在桥上俯瞰电车轨道,电车沿轨道从远处驶来,轨道尽头有五名工人,电车刹车坏了,这五名工人将被撞死,但你不是电车司机,你真的爱莫能助,但是你真得不是电车司机,直到你发现,在你的旁边靠着桥站着一个超级大胖子,你可以选择推他一把,他就会摔下桥,正好摔在轨道上挡住电车,他必死无疑,但是可以拯救五个人的生命。 现在,有多少人愿意选择把胖子推下去?有多少人不会?通过举手调查结果,大多数人没有选择推胖子下去,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出现了我们“牺牲一个人保全五个人”的这条原则,到底出了什么问题?第一种情况的时候,大多数人会赞成的这条原则怎么了,两种情况下你们都属于多数派,你们是怎么想的?应该如何来解释这两种情况的区别? 学生D:我认为第二种情况牵涉到主动选择推人,而被推的这个人本来和这件事情一点关

哈佛幸福课心理笔记

哈佛幸福课心理笔记 第五课你相信,确信的东西会自信 当你习惯地相像快乐的事时,你的神经系统就会习惯地令你处在一个快乐的心态。所以,美国的心理学家威廉斯说:“无论什么见解,计划,目的,只要以强烈地信念和期待进行反复的思考,那它必然会置于潜意识中,成为积极行动的源泉。” 只要周围的人相信,确信你是优秀的,你就会真的变得优秀---这是心理学反复验证的事实。所以,你不仅要相信自己,而且也要让周围的人对自己有信心。如此一来,你就拥有了幸福生活的坚实基础。 要维持信心,必须要有三个条件,缺一不可:那就是积极地态度,对工作的热情和努力工作的行动。 无论是追求幸福,还是追求成功,都要相信自己的力量,努力地为之改变。 保持自信状态的三个技能: 技能一:行动。最正确的做法是不断地行动,并且在行动中不断地发现自我,对自己做出最有肯定意义的评价。 技能二:想象成功。很多研究成果表明:在取得成功德所有因素当中,其中有56%都是由自信所决定的。在美国曾经有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说明想象成功对自信的影响,这个故事叫魔术手套。(杰姆) 想象成功为何如此重要呢?这是由人的大脑决定的,因为人的大脑是无法分辨出真实存在的和大脑中映像的区别。当一个人在不断地想象成功,不断地在模仿真实的场景时,大脑就会出现相应的反应。 技能三:认知疗法。认知疗法的理论基础是:认知决定一个人行为;当一个事件(Event)发生时,人们就会对此作出判断(Evaluation),并且产生情绪(Emotion),继而导致行动。比如说,当有一条鲨鱼袭来的时候,首先人们判断它是吃人的,接下来就会产生情绪上的害怕,所以就会采取行动赶快逃跑。 第六课你在关注什么,决定你能否幸福 幸福取决于我们关注事情的哪一面。幸福感取决我们选择什么来关注;幸福不是建立在我们的社会地位或银行存款等外在事物上,而是取决于我们对它的认知。一个人看待事物的角度比客观事物本身更重要。痛苦,在更大程度上是来自于自身对痛苦的关注,而并非痛苦这件事情本身。比如,对于存有一半水的瓶子,关注未满部分的人会因为水未满而失望,而关注现有半瓶水的人会因为拥有而快乐。 人生的成长和飞跃,就是经常发生在你觉得非常痛苦的时刻。 关注当下---幸福就在你身边 每个人天生都有适应性,即调整自己来适应这个世界。 人常常为幸福的假象所蒙蔽。总以为幸福在未来,自己眼前的努力为的是明天的幸福,但是从来没有感觉到今天就是幸福的。珍惜当下,活在当下,我们才能感受到最真实的幸福。 第七课练习感恩 每天记录五件值得感恩的事情 英国著名作家萨克雷说过:生活就像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也会对你哭。 爱默生曾经说过:如果星星一千内才闪耀一次,当它闪烁时,所有的人都会仰望,

哈佛幸福课中文字幕笔记_第四讲

幸福课第四讲 大家好!我们是“哈佛召回“组合,想向教员和同学们传达一份特殊的情人节讯息。 早上好!请他们献歌时,本来想选另一首歌,但是…算了吧。我们确实爱你们!今天课程的内容是上节课的延续,是这门课的基本前提“我们来自哪里,我们将去哪里”从各个方面展开论述螺旋的基础。我们将在本学期一起创建它! 上次我们讲到改变有多么困难。我们谈到“双胞胎研究”。举例说明了Lykken和Tellegen提出的“也许改变我们幸福水平和试图改变身高一样困难和徒劳无功”。然后谈到这些研究学者们犯的一般性的失误和错误,误解改变的本质。因为如果一个人在改变,问题已不再是“是否可能改变?”而是“怎样才可能改变”。还谈到剑桥-萨默维尔研究,证明劳斯莱斯干预彻底失败。五年来,剑桥、哈佛和麻省理工的顶尖科学家、研究人员、精神病专家和心理学家沥尽心血,带着美好的意图实施改变,但最终失败。不仅没有实现正面的改变,实际上是带去了负面的改变。 还记得吗?干预组的酗酒比例和对照组相比是增加的。未参与干预的对照组更有可能在二三十年后获得升职。改变是困难的,但我们又说“Marva Collins实现了改变,所以改变是可能的”Martin Seligmen 和Karen Reivich 及大量学者都成功地实现改变。困难在于,如果我们想成为实践理想主义者,就要理解是什么带来改变然后去做,传播理念、传播研究的理念。即使研究并非总是传达好消息,它传达的是

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为的方式而不是空洞的梦想、渴望、希望、愿望,那远远不够。好的意愿、理想主义、好的意图是不够的。我们需要扎根于研究。这正是Maslow的想法。当他谈及类似的曼哈顿计划时。科学家、积极心理学家、当时的心理学家、社学科学工作者聚在一起,在流行学术领域中挑选出几种观念、几个有效的项目,再复制它们,研究最好的。正如Mariam同学课后找到我时说的“流行学术其实是要将杰出大众化”我喜欢这个说法。 将杰出大众化,研究最好的再应用在其他人身上。我们有了这样一个伟大的计划,有了Maslow创造类似曼哈顿计划的伟大想法。但是如果我不想参与计划?不想成为学者?只想做自己的事,我能否实现改变?答案是,绝对能够。人若想在世间有所为,真正实现改变,面对的最显著障碍之一是他们低估自己实现改变的能力。心理学界有很多研究。爱默生和莫斯科维奇是先驱。他们和其他学者都证明少数人,经常是一个人,如何实现重大改变,能实现显著的改变。爱默生说“人类历史是少数派和一个人的少数派的权力记录。”很多社会科学研究支持这个观点。人类学家Margaret Mead说“永远不要怀疑一小群,有思想,坚定的市民可以改变世界。事实上,正是这群人改变着世界”。所有改变从一个人或一小众人的思想开始,然后不断扩大。问题是“它如何扩大”以及为什么我们难以理解我们能够做出改变这个事实。并接受“被同化以及据此生活。”如果我们能了解我们需要理解的,是改变如何发生,改变以指数级发生,我们与其他人的联系及他们与更多人的联系,形成了一个指数函数。可以用你们熟习的“蝴蝶效应”

哈佛公开课-公正课中英字幕_第一课

制作人:心舟 QQ:1129441083 第一讲《杀人的道德侧面》 这是一门讨论公正的课程This is a course about justice 我们以一则故事作为引子and we begin with a story. 假设你是一名电车司机\Suppose you're the driver of a trolley car 你的电车以60英里小时的速度\and your trolley car is hurtling down the track 在轨道上飞驰\at 60 miles an hour. 突然发现在轨道的尽头\And at the end of the track you notice 有五名工人正在施工\five workers working on the track. 你无法让电车停下来\You try to stop but you can't 因为刹车坏了\your brakes don't work. 你此时极度绝望\You feel desperate 因为你深知\because you know 如果电车撞向那五名工人\that if you crash into these five workers 他们全都会死\they will all die. 假设你对此确信无疑\Let's assume you know that for sure. 你极为无助\And so you feel helpless 直到你发现在轨道的右侧until you notice that there is off to the right 有一条侧轨\ a side track 而在侧轨的尽头\and at the end of that track 只有一名工人在那施工\there is one worker working on the track. 而你的方向盘还没坏\Your steering wheel works 只要你想\so you can turn the trolley car 就可以把电车转到侧轨上去\if you want to onto the side track 牺牲一人挽救五人性命\killing the one but sparing the five. 下面是我们的第一个问题:\Here's our first question: 何为正确的选择\what's the right thing to do? 换了你会怎么做\What would you do? 我们来做个调查\Let's take a poll. 有多少人会把电车开到侧轨上去\How many would turn the trolley car onto the side track? 请举手\Raise your hands. 有多少人会让电车继续往前开\How many wouldn't? How many would go straight ahead? 选择往前开的请不要把手放下\Keep your hands up those of you who would go straight ahead. 只有少数人选择往前开\A handful of people would 绝大多数都选择转弯\the vast majority would turn. 我们先来听听大家的说法\Let's hear first 探究一下为何\now we need to begin to investigate the reasons 你们会认为这是正确的选择\why you think it's the right thing to do. 先从大多数选择了转向侧轨的同学开始\Let's begin with those in the majority who

哈佛幸福课笔记-爱情

爱情 第一部分。通常人们认为选择合适的对象是重要的,其实更重要的是如何经营你选择的爱情。就像我们找到理想的工作一样,如果我们每天翘着二郎腿,是不可能成功的。同样的,如果我们在一段恋情中抱有寻找心态(以为只要找到爱情就能幸福的生活下去),我们的恋情也不会成功。 第二部分。我们要被了解,而不是被认可。表达自己,而不是被粉饰自己,坦开心扉,坦诚自己的弱电、优点、渴望、热情、恐惧与不安。这样的爱情,恋爱中的双方如果这样做了,会渐渐变得更加亲密、更加快乐,激情不衰。 第三部分。冲突时不可避免的。我们往往认为,理想的爱情没有冲突,但这是不可能的,除非双方都在刻意躲避严重问题。当然在一段恋情中,我们的挑战就是要让积极大于消极,而且要学会如何应对分歧,应对冲突。 第四部分。积极认知。不但要做优点感知者,还要创造优点。在真正的朋友身上,我寻找的不是盲目的让步、对我千依百顺的人,我寻找的是一个美丽的敌人,能挑战我,敦促我,帮助我寻求真相。美丽的敌人是指爱我们、关心我们,所以要和我们针锋相对的人。 我们常常追寻真相,当真相叩响我们的大门时,我们却说,“走开,我寻求的是真相”。提出积极正向的问题。我们需要问的问题,应该是

积极的:我的伴侣有哪些优点?经常这么问很重要,尤其是遇到矛盾时。因为总有些东西值得我们欣赏,如果我们不懂得欣赏,那些优点就会贬值。第二个问题:我们的关系有什么美妙之处?我们是怎样走在一起的?我爱他的哪一点?当我们欣赏这些好的方面时,它就升值了。 多沟通正面的东西。不要把分歧上升到认知层面,不要把分歧恶化为感情上的分裂。要针对实在的行为,而不是针对人和感情。一对情侣如何沟通积极事件,比起如何沟通消极实践,更能预测到这段感情能否天成地久。事情顺利时,比事情不顺时,更能预测婚恋关系能否长久而甜蜜。所以我回家后会告诉我太太:“今天我做了这件事,太棒了!”或者“我看了这部电影,太激动人心了。”我的太太如何回应,能预测到这段感情能否长久。 幸福的爱情,健康的爱情,没有捷径,如果你想成功,就要努力,跟生活中其他领域一样。但不是说努力是痛苦的,它可以意义非凡而充满乐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