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小肠的结构教案

观察小肠的结构教案
观察小肠的结构教案

观察小肠的结构实验教案

教师:李秀蓉

一、教材分析及设计思路

“观察小肠的结构”是在学习了消化系统的组成、胃的结构与功能的基础上学习的,由于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因此,在讲述小肠的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之前,先安排观察小肠绒毛的实验,让学生根据实验指导的要求,边动手边进行观察。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独立实验的能力、阅读能力和观察能力,还可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为理解小肠的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奠定了基础。在此基础上,讲述小肠绒毛的结构特点、功能和意义。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小肠的结构与功能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小肠的结构挂图,培养观察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观察对比,体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方法

1、情景设置法:充分利用插图和实验创设情景,使学生

很自然融入到课堂上来。

2、观察讨论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充分发挥

集体的智慧,共享合作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

四、教学重点:小肠的结构与功能。

五、教学难点:小肠的结构与功能。

六、教具准备:1、教师准备:新鲜的猪小肠、放大镜、试管。

2、学生准备:课前预习

七、教学呈现:

1、导入。

教师提问胃的结构与功能有关问题,很自然的引到小肠的结构与功能是什么呢?

【设计意图】通过对胃有关知识的学习,很容易激发学生对小肠有关知识的学习兴趣。

2、呈现过程

环节一、小肠长(利用消化系统挂图就可看出);

图1 消化系统的组成

环节二、小肠内表面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绒毛(实验观察),这种结构特点——面积大决定着食物在小肠中停留的时间较长,消化更

充分;

图2实验观察小肠绒毛

【设计意图】利用实物创设情景,使学生很自然融入到课堂上来,激发学生对这节课的兴趣。

环节三、绒毛壁和毛细血管的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课

本插图),这种结构特点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进而强调生物学中“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图3小肠皱襞和小肠绒毛

【设计意图】

教学反思:本案例运用实验和课本插图两种方法来加深学生对小肠结构特点的认识和理解。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小肠、肝组织构造观察

实验6:小肠、肝组织构造观察 目的要求:了解小肠管壁的分层结构和肝脏的组织结构特点。 内容: 一.小肠:管壁由四层结构组成,由内向外依次为:黏膜、黏膜下层、肌层和外膜。 1、黏膜: (1)上皮:单层柱状上皮,由柱状细胞、杯状细胞和少量的内分泌细胞组成。柱状细胞占上皮细胞的90%,高柱状,核椭圆形,位于细胞基部,表面有薄层红染的纹状缘,就是电镜下所看到的微绒毛,柱状细胞之间夹杂一些分泌黏液(润滑和保护作用)的杯状细胞和一些内分泌细胞。 (2)固有层:分布于肠腺之间和构成肠绒毛的中轴,是一层疏松结缔组织。上皮和固有层向肠腔内突出形成的细小突起,称肠绒毛,绒毛上皮由柱状细胞、杯状细胞、内分泌细胞构成。肠绒毛中轴的固有层结缔组织内有1-2条纵行的毛细淋巴管,称中央乳糜管,中央乳糜管周围有丰富的有孔毛细血管网,上皮在固有层内下陷形成肠腺,肠腺上皮由柱状细胞、杯状细胞、内分泌细胞、潘氏细胞和未分化细胞构成。 (3)黏膜肌层:内环、外纵两薄层平滑肌。 2、粘膜下层:疏松结缔组织。十二指肠的黏膜下层内有黏膜下腺,又称十二指肠腺,分泌物为含有黏蛋白的碱性液体,保护肠黏膜免受酸性胃液的侵蚀。 3、肌层:内环、外纵两层平滑肌,其间有肌间神经丛,可促进和调节肌层的收缩,使消化管产生蠕动。 4、外膜:结缔组织覆以间皮构成的浆膜,浆膜湿润而光滑,可减少脏器间的摩擦。图1 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的部位,所以它有与功能相结合的结构特点。 (1)皱襞:是由小肠粘膜和部分粘膜下层向肠腔内突出形成。 (2)肠绒毛:是粘膜表面的粘膜上皮和固有层向肠腔内突出形成的细小突起。 (3)微绒毛:粘膜上皮中柱状细胞的游离面有发达的微绒毛。 皱襞、肠绒毛、微绒毛的存在极大地扩大了粘膜的表面积。 (4)小肠腺:是绒毛基部的上皮下陷至固有层内形成的管状结构,又称肠隐窝。小肠腺细胞有柱状细胞、杯状细胞、潘氏细胞、未分化细胞和内分泌细胞组成。 二.肝 1、被膜:浆膜,结缔组织在肝门处向实质内伸入将其分成若干个肝小叶,伸入的结缔组织叫小叶间结缔组织。小叶间结缔组织内含门静脉、肝动脉、肝管的分支及淋巴管和神经等,肝小叶的境界清晰与否随动物种类不同而异。猪、猫和骆驼的清晰,其他动物的不清晰。 2、实质:实质被小叶间结缔组织分成很多肝小叶,肝小叶是肝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由中央静脉、肝细胞、肝板(肝细胞索)、肝血窦(窦状隙)和胆小管等构成。 ?(1)中央静脉:由内皮和少量的结缔组织构成。 ?(2)肝索(或肝板):由排列不整齐的单行肝细胞构成。相邻肝板有分支吻合,形成迷路样结构 ?(3)肝细胞:体积较大,呈多边形;细胞核大呈圆形,位于中央,可见双核或多倍体核,可见核仁;细胞质呈粉红色。相邻肝细胞之间本应有胆小管存在,但在此标本中不能显示出来。每个肝细胞与周围有三种不同的邻接面:即血窦面、胆小管面和肝细胞连接面。 ?(4)肝血窦:为肝板之间的空隙,窦壁衬以内皮。内皮细胞核呈扁圆形,突入血窦腔内。在

《实验报告》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活动三 观察鸡小肠的结构

活动三观察鸡小肠的结构 日期:____年____月____日小组成员:_____________ 活动准备 一、探究目的 1.通过实验,掌握解剖小肠的方法。 2.使用放大镜观察小肠内壁的形态和结构。 3.能根据实验描述小肠内壁的结构特点,并说明这些结构与吸收功能的关系。 4.培养实事求是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二、材料用具 鸡小肠、清水、解剖剪、培养皿、。 活动过程 一、方法步骤 1. 将一段鸡小肠用清水洗净,用肉眼观察小肠横切的内侧面的结构。 2. 用解剖剪将小肠纵向剖开,放入装有清水的培养皿中,轻轻摇动培养皿。 3. 用放大镜进一步仔细观察小肠内表面的结构。 二、注意事项 1.解剖小肠的过程中要小心谨慎,不要伤到自己和别人。 2.在用放大镜观察小肠内表面的结构之前,一定要将小肠充分浸泡在水中。 3.实验过程中,注意随时作好记录。 三、实验记录 将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 。 四、实验结论 小肠内表面的结构特点是 。 五、疑惑与讨论 1. 你对实验方案的设计是否满意?有什么更好的改进方法吗?

2.小肠的结构特点与小肠的吸收功能有什么关系? 跟踪练习 一、选择题 1.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的主要器官是() A.口腔B.胃 C.小肠D.大肠 2.下列不是与小肠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是() A.小肠的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 B.皱襞表面有小肠绒毛和微绒毛 C.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 D.小肠壁上有肠腺 3.下列各结构中,与小肠的吸收功能无适应关系的是() A.小肠内壁上有皱襞和绒毛 B.小肠绒毛壁上有微绒毛 C.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D.小肠内有肠腺,能分泌多种消化液 4.吸收营养物质种类最多的器官是() A.口腔 B.胃 C.小肠 D.大肠 5.只有吸收功能而没有消化功能的结构是() A.食管 B.胃 C.小肠 D.大肠 6.小肠长且内表面积大,与其相适应的功能是()A.稀释食物 B.搅拌食物 C.消化和吸收 D.储存食物二、填空题

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初中生物实验教案)

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 实验目的: 1、观察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动。 2、尝试分辨血管的种类以及血液在不同血管类的流动情况 实验器材:显微镜显微镜,培养皿,滴管,棉絮,载玻片 ,清水,尾鳍色素少的活的小鱼 实验设计: (1)、用浸湿的棉絮将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部包裹起来,露出口和尾部。 (2)、将小鱼平放在培养皿中,使尾鳍平贴在培养皿上。 (3)、将培养皿放在载物台上,用低倍显微镜观察尾鳍血管内血液的流动情况。 (4)、找到管径最小的血管,注意观察血液在这种血管中的流动情况。 (5)、注意观察管径最小的血管是由什么血管分支而来的,它最终又汇入什么血管中。 交流评估: 1.你观察到了几种血管,这些血管的流速一样吗? 2.毛细血管中,红细胞是_____________通过,毛细血管壁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膝跳反射 实验目的:尝试做膝跳反射实验,举例说明什么是反射 实验器材:椅子、小木锤 实验设计: 1、每两位同学一组,两人轮换进行实验。 2、一位同学作为受试着坐在椅子上,一条腿着地,另一条腿自然地搭在这条腿上。 3、另一位同学用小木锤子的边缘,迅速叩击一下受试同学上面的那条腿膝盖下面的韧带。 思考: 1、叩击韧带时,小腿有什么反应? 2、膝跳反射受大脑控制吗?为什么

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 实验名称: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 实验目的:认识红细胞和白细胞 实验器材:显微镜、人血的永久涂片 设计并进行试验: 1.将人血的永久涂片放在低倍显微镜下进行观察。 2.对照书上的图,认识红细胞、白细胞,比较他们的形态和数目。思考: 1、人血永久涂片中数量中最多的是___________细胞。 2、怎样区别红细胞和白细胞? 3、红细胞的功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细胞的功能

初中生物《花的结构》优质课教案、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花的结构和类型 1、学会解剖和识别花的各个部分,认识完全花。 2、概述花的主要部分是雄蕊和雌蕊的理由。 3、认同花的结构与其功能的适应。 4、尝试解剖与探究,提高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严密的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解剖和识别花的各个部分,认识完全花。 教学难点: 概述花的主要部分是雄蕊和雌蕊的理由。 教学准备: 课前由实验小组的同学与教师共同进行 (1)体型较大的完全花、放大镜、镊子、解剖刀、白纸 (2)学生分实验小组,选出组长,实验员,发言人,填写实验记录单。 教学手段: 实验设计,动手操作,教学课件。 教学形式: 小组合作讨论,看书自学,动手实验,及时练习落实知识,教师参与,适时引导。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多媒体播放欣赏花的视频后,展示一株结果的番茄植株。 教师引导学生提问:1、番茄花开花落,开花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呢? 2、花为什么能产生果实和种子呢? 学生活动:学生观看、欣赏 二、学习新课 (一)花的结构 1、引导探究 展示一朵完整花的结构示意图 教师活动:通过同学们的展示,我们可以知道,一朵完整的花一般都具有以下结构:展示一朵完整花的结构示意图,请学生填图 学生活动:学生个别回答填图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展示,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交流的平台,既让学生展示了自我,又提供了一个思维碰撞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应便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思维能力。 2、了解花的结构 师:现在大家已经很好地掌握了花各部分的结构名称,但你们能说出花的哪部分结构与果实有关呢? 学生讨论,交流得出答案 展示(完整花)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总结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观察花的结构 学生进行解剖一朵花

(七年级生物教案)花的结构和花序2

花的结构和花序2 七年级生物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识别花的模式结构;会解剖观察和描述花的各个部分,说明雄蕊和雌蕊是花的主要结构的理由; 2、了解花的种类及雌雄同株植物、雌雄异株植物的概念。了解花序的概念及种类。 能力目标 1、通过解剖和观察花的基本结构,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2、通过识别不同种植物花的特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花的结构及其主要功能”及“花的种类”等知识,使学生树立“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辩证观点。 教学建议 知识体系图解 教材分析 1、“花的结构”是本节教学内容的重点。前面几章的教学讲的是植物的营养器官。植物生长到一定时间就要进行繁殖。花、果实、种子是植物的繁殖器官。只有把花的结构弄清楚,才能更好地理解植物开花后才能结果,种子怎样才能形成。 观察实验材料的准备,是本节教学的难点。讲桃花的结构时,新鲜的桃花已经过季,这就需要教师在春天的时候,准备好秋季用的桃花,并把它们浸泡在福尔马林或酒精溶液里备用。也可以事先培养白菜花或油菜花进行教学。 解剖花也是本节教学的难点。桃花也好、白菜花也好,对于学生来说,操作起来都显得小了。学生进行解剖时,往往显得“笨手笨脚”,容易弄丢一个部分或弄断一个结构,所以要注意提醒学生,认真谨慎地从外至内地一层层把花的各部分用镊子摘取下来,放在一个固定的位置。 2、花蕊是花的最主要的结构。花若无花蕊就不能称其为花。因此,根据花中花蕊的种类而定名的单性花和两性花是最基本的两类花。只有理解了这两类花的区别,才能明白雌雄同株和雌雄异株的概念。学生很容易把单生花和单性花弄混,所以在讲解时要注意强调。 花序的概念是对单生花而言的,理解了花序的概念,才能更好地理解总状花序、头状花序等各种植物的花序。要让学生明白头状花序不是一朵花。

小肠切片观(精制研究)

小肠切片观察 观察单层柱状上皮组织 1.肉眼观察取小肠切片标本,标本一侧起伏不平, 被染成蓝紫色,为小肠环状皱襞,其上有丰富的小 肠绒毛。 2.低倍镜观察找到小肠绒毛,其表面 覆盖有一层单层柱状上皮,多数为柱状细胞,其中 夹有杯状细胞。 3.高倍镜观察柱状细胞密集排 列,核为椭圆形,近基底部被染成蓝紫色,细胞的 游离面有一层粉红色膜状结构,称纹状缘,电子显 微镜下称微绒毛。杯状细胞呈高脚酒杯状,细胞上 端膨大,下端细小,核呈三角形或半圆形,位于细胞酒杯状的底部,其杯内积有大量的粘液颗粒,镜下由于标本处理的原因粘液颗粒丢失而呈空泡。 图片名称:小肠绒毛(人空肠)图片描述:空肠材料人空肠方法HE 高倍1、肠绒毛(1)上皮绒毛表面被覆有单层柱状上皮,柱状细胞表面可见一条染成深粉色的纹状缘。柱状上皮细胞之间夹有杯细胞,由于胞质中的粘原颗粒在制片过程中被溶解,故呈空泡状。

图片名称:小肠绒毛(人空肠)图片描述:空肠材料人空肠方法HE 高倍(2)绒毛中轴肠绒毛中轴是固有层的结缔组织,其中可见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散在纵行的平滑肌纤维,较多的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巨噬细胞等。有时可见中央乳糜管。 图片名称:小肠腺(人空肠)图片描述:空肠材料人空肠方法HE 高倍2、小肠腺是单管状腺,镜下可见各种断面。从相邻的绒毛根部找一肠腺的纵切面,注意观察肠腺的各种细胞。(1)吸收细胞和杯状细胞与绒毛上皮相同。(2)潘氏细胞呈锥体形,常三五成群位于小肠腺的基部,细胞顶部胞质内含有嗜酸性分泌颗粒。

图片名称:十二指肠腺(人十二指肠)图片描述:人十二指肠材料人十二指肠方法HE 镜下十二指肠腺为粘液腺。由粘液性腺细胞构成,腺细胞呈柱状,胞质染色浅;细胞核扁圆形,位于细胞的基部。有明可见腺导管开口于小肠腺的底部。 图片名称:回肠(人)图片描述:回肠材料人回肠方法HE 低倍集合淋巴小结有固有层中明显可见,有时侵入到粘腊下层,小结并向肠腔面突出,该处绒毛少而矮。

《实验:观察草履虫》的教学设计-观察草履虫实验

《实验:观察草履虫》的教学设计I观察草 履虫实验 . 《实验:观察草履虫》的教学设计一、设计思路本节实验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草履虫的形态结构,了解草履虫的生活,认识到单细胞生物依靠一个细胞就能够完成它的各种生命活动,从而理解细胞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因此,我的设计思路是:首先给学生草履虫培养液,让学生运用已有知识探讨如何观察草履虫; 接着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临时装片,观察草履虫的运动及形态结构,形成草履虫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单细胞生物的概念; 然后通过视频展示和课本中草履虫的结构图,让学生知道草履虫是怎 样取食、呼吸、排出废物的; 最后引导学生分组设计探究实验,证明草履虫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二、实验内容分析由于单细胞生物个体极小,通常用肉眼无法观察它们的结构,而且它们是通过一个细胞完成生命活动,七年级的学生对这些内容是比较陌生的。因此,依据生物课标要求的“通过观察某种原生动物(例如草履虫)的取食、运动、趋性,说明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的活动建议,本节实验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观察草履虫的形态结构,了解草履虫的生活,认同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基于以上考虑我设计出本实验课一共有四个内容:1、探讨如何观察草履虫,由此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2、制作临时装片,观察草履虫的运动及形态结构。这样设计主要基于两点考虑:一是由于学生刚刚制作过动植物细胞的临时装片,并利用显微镜观察了动植物细胞,学生已初步具有了制作临时装片,操作显微镜及观察的技能,所以观察草履虫不是很困难; 二是七年级的学生正处在青春发育时期,思维活跃,喜欢参与,乐于动手,而且有极强的求知欲和探究欲,可以在观察草履虫的实验中提供给他们动手操作和独立思考的机会。只是由于草履虫是活的小生物,运动速度很快,这样不利于观察,还需要老师的进一步的指导。另外当学生制作临时装片,观察草履虫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提供制作临时装片的操作步骤和草履虫的显微图片,帮助每一个学生学会操作并观察到草履虫的运动及形态结构,从而落实“面向全体学生” 的课程理念。 3、通过视频展示和草履虫的结构图,了解草履虫的取食、呼吸、排泄等生理活动。学生通过显微镜观察草履虫毕竟是有限的,尤其是有关草履虫的取食、呼吸、排泄等生理活动,通过视频展示和草履虫的结构图可以更好、更直观地帮助学生掌握有关知识。 4、设计实验,证明草履虫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在原本课本的实验设计中,只要求学生进行草履虫的形态及运动观察,有条件者可做外界刺激对草履虫的反应。我这样设计,既可以加深了学生对草履虫作为一个单细胞生物,个体虽小,但可独立完成生命活动的印象,又能培养学生实验探究的能力,充分体验探究的乐趣和成功的快乐。 三、实验目标知识目标: 1、说出草履虫的形态结构和生理活动。

花的结构

初一生物教案 第七章开花结果和营养繁殖 第一节花的结构 佛山市二中谢晓霜 教学目的1、掌握花的基本结构,认识到花的主要部分是花蕊。 2、学会解剖和观察花的基本结构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雌蕊、雄蕊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难点学生实验的组织教学。 教具准备投影仪、摄像枪、电视机、板书设计投影片、桃花的挂图、雄蕊和雌蕊结构投影片、昆虫采集花粉花蜜录像片 段、花的基本结构图投影片。 实验材料大红花、白合花、黄菊花、白菊花、红.黄.粉色玫瑰、白菜花、紫罗兰。 实验用具解剖针、镊子、刀片、放大镜、透明胶、白纸。 教学方法讲述法与演示观察法相结合。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1、地球上分布最广、种类最多的植物是什么? 2、绿色开花植物由哪些器官构成? 3、哪些是生殖器官?哪些是营养器官? 学生回答:地球上分布最广、种类最多的植物是绿色开花植物;绿色开花植物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构成;其中,根、茎、叶属于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与植物繁殖后代有关属于生殖器官。 (引入新课)提问:谁能讲讲绿色开花植物一生的历程呢? 学生回答:植物由种子——幼苗——长大——开花——结果(内含种子可繁殖下一代) 讲述:回答的很好。绿色开花植物由种子繁殖,长到一定时候就会开花,开花是该植物走向成熟的标志。花谢后就结果(即平时所说的开花结果),果实内含种子,所以,花、果实、种子与植物繁殖后代有直接关系。那么,花为何能产生果实和种子呢?这就与花的结构有关,今天我们就讲讲这方面的内容。

(投影)第七章开花结果和营养繁殖 第一节花的结构 (出示各种各样的花,让学生观察) 问:同学们看看这花瓶里的花都有些什么颜色? 学生答:有红、黄、粉色的玫瑰;白色、黄色的菊花;橙红色的合花;紫色的紫罗兰。 问:它们的大小、形状、颜色是否一样? 答:不一样 讲述:各种植物的花虽然大小、形状、颜色各不相同,但它们的结构却是基本相同的。现在我们以大家较熟悉的大红花为例来研究花的基本结构。 (投影)一、花的基本结构 (在摄像枪下演示讲解):请同学们看看我手里拿的是大红花的什么部位? 答:花柄 问:大家看看花柄是什么颜色、在花的什么位置?(花柄是绿色,在花朵的最下方) (出示一长有大红花的枝条)提问:花柄的作用是什么?(连接花和茎、支撑花朵) (投影) 1、花柄:(1个)连接花茎、支撑花朵 观察提问:顺着花柄往上看,较膨大的部分就是花托,花托是什么颜色、呈什么形状、有何作用?(绿色、呈杯状,作用不清)讲述:花托位于花柄顶端,花托上生长着花的各部分。 (投影)2、花托(1 个):着生花的各部分 让学生从下向上观察花的结构,指着花托边缘两圈绿色的结构告诉学生这些是花萼,组成花萼的每一片叫萼片。大红花的两圈绿色结构分别是副萼和花萼,其他的花一般只有一圈花萼。 问:数一数花萼和副萼有几片?呈什么颜色?(5 片、呈绿色)讲述:副萼位于下方,共5 片萼片,花萼基部合生,上有5 个裂片 (投影)萼片 3、花萼 副萼 (演示)教师用镊子把萼片一片片去掉,露出花冠。 讲述:花冠是由于它像帽子而得名的。 (投影) 4、花冠:由花瓣组成 问:花冠由什么组成?共几片?什么颜色?有何作用?(由5片红色花瓣组成,它的作用是吸引昆虫传粉)

观察草履虫实验教案

观察草履虫实验教案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观察草履虫实验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教学设计 (1)描述观察到的草履虫的形态结构,说明草履虫整个身体只由一个细胞构成。 (2)认同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技能目标: (1)熟练使用光学显微镜,学会制作草履虫临时装片的技能。 (2)尝试利用光学显微镜跟踪观察活体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 力。 (3)探究草履虫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学习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培养设计对照实验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对草履虫生命活动的观察和学习,感受微观生命的美妙,培养学生热爱生命,敬畏自然的健康心态;同时,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识别草履虫的形态结构,解释草履虫的生命活动。 难点:1、把握草履虫的结构与生命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认同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2、探究草履虫应激性实验的设计

教学方法:讨论法、谈话法、实验法 教学工具:显微镜、放大镜、多媒体 教学实验设计思路 新的课程标准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重点,倡导探究性学习,而实验教学是进行探究性学习的重要途径。本节课从课前培养草履虫入手,通过课上实际观察,逐步展开对核心问题的探究。同时,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还补充了探究草履虫应激性实验。以利于每个学生的发展。学生在不断的发现问题、寻求解决办法的过程中,逐渐转变学习方式,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一、实验目的 1、初步学会草履虫的采集与培养方法,并熟悉草履虫的形态结构。 2、观察草履虫的取食、运动和趋性。 3、认识和理解原生动物的单个细胞是一个完整的能独立生活的有机 体。 二、实验器材 显微镜、放大镜、镊子、滴管、载玻片、盖玻片、牙签、小麦胶体液、白糖、盐、醋酸、牛肉汁、面巾纸、培养皿、小烧杯、碘酒 三、实验操作步骤 1、草履虫的采集和培养。 采集:选择有枯草腐烂的稻田或池塘,进行舀水采集。 培养:取干稻草切成小段,和水样一起放入瓶中,放在阳光下即可,温度22-28℃。

小肠的结构和功能

小肠得结构与功能(图) 小肠全长约3~5米,盘曲于腹腔内,上连胃幽门,下接盲肠、就是食物消化吸收得主要场所、 小肠全长约3~5米,盘曲于腹腔内,上连胃幽门,下接盲肠、就是食物消化吸收得主要场所、 结构 小肠,一般根据形态与结构变化分为三段,分别为十二指肠、空肠与回肠。 十二指肠位于腹腔得后上部,全长25厘米、它得上部(又称球部)连接胃幽门,就是溃疡得好发部位、肝脏分泌得胆汁与胰腺分泌得胰液,通过胆总管与胰腺管在十二指肠上得开口,排泄到十二指肠内以消化食物、 空肠连接十二指肠,占小肠全长得2/5,位于腹腔得左上部。回肠位于右下腹,占小肠全长得3/5、空肠与回肠之间没有明显得分界线。功能

小肠得功能主要分为四部分,分别就是:消化功能、吸收功能、分泌功能与运动功能。 消化功能:小肠就是食物消化得主要场所。 其消化过程为:肝脏分泌得胆汁与胰腺分泌得胰液经导管流入小肠,与分布在肠壁内得许多肠腺分泌得肠液,共同作用,将食物进一步消化。胆汁不含消化酶,但能将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增加脂肪与消化酶得接触面积,有利于脂肪得消化。胰液与肠液中都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与脂肪得酶,能将食物中复杂得有机物分解成简单得营养成分。 吸收功能:小肠就是营养吸收得主要部位。 小肠能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甘油与脂肪酸,以及大部分得水分、无机盐与维生素。 各种营养物质在小肠内得吸收位置不同,一般地,糖类、蛋白质及脂肪得消化产物大部分在十二指肠与空肠内吸收,到达回肠时基本上吸收完毕,只有胆盐与维生素B12在回肠部分吸收。 分泌功能:小肠可以分泌小肠液、 小肠不仅具有吸收功能,而且还具有分泌功能—它能分泌小肠液、小肠得分泌功能主要就是由小肠壁粘膜内得腺体(十二指肠腺与肠腺)完成得。正常人每天分泌1~3升小肠液。 小肠液得成分比较复杂,主要含有多种消化酶、脱落得肠上皮细胞以及微生物等、消化酶对于将各种营养成分进一步分解为最终可吸收得产物具有重要作用。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单细胞生物

课题第四节单细胞生物课型新授课授课教师侯苗苗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 举例说明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二、能力目标 1、举例说出单细胞生物对外界刺激产生反应。 2、制作临时装片,观察草履虫的外形和运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观察草履虫”培养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 2、通过学习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激发学生热爱生物学的情感,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与人类的生活有着密切关系。教学难点1、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2、使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 情景导入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除了病 毒之外,几乎所有的生物都是由细胞构 成的,并且绝大多数生物是由多个细胞 所构成的。例如,在我们校园里种植的 各种植物,就是由多个细胞所构成的; 又如我们人类,同样也是由多个细胞所 组成的。那么在自然界中,有没有一个 细胞所组成的生物呢? 回顾旧知识 回答问题 激发学习 的兴趣 单细胞生物 联系生活让学生举例说说自己知道 的单细胞生物都有哪些? 出示单细胞生物的图片──酵母 菌、草履虫、衣藻、眼虫、变形虫。观 察以下生物,想一想它们有什么共同特 点? 观看图片,了 解常见的单 细胞生物。 总结单细胞 生物的共同 特点 让学生对 单细胞生 物有初步 的认识

观察草履虫实验 单细胞生物仅由一个细胞构成,那 他们是否能依靠自己的结构特点来完成 各项生命活动呢?今天,我们就以草履 虫为代表来进行探讨。 1.从草履虫的培养液的表层吸一滴培养 液,放在载玻片上,用肉眼和放大镜观 察草履虫。 2.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的形态和运动。 播放“观察草履虫”视频 问题1:为什么从草履虫培养液的表层 吸一滴培养液? 问题2:为什么在载玻片的培养液的液 滴上放几丝棉花纤维? 问题3:你认为草履虫只有一个细胞 吗?依据是什么? 阅读教材P67 观察草履虫 实验 观看视频同 时思考问题 讨论回答幻 灯片的问题 肉眼观察 培养液上 层游动的 小白点,认 识草履虫 的个体大 小。 看到草履 虫的细胞 结构,明确 认识草履 虫是单细 胞生物 草履虫如何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出示草履虫的结构图片。 让学生阅读教材P68的图2-20 草 履虫的结构示意图,各小组分角色说说 各个结构的功能。 (1)草履虫如何运动?在草履虫 表膜上面有许多纤毛,这些纤毛就相当 于草履虫的“脚”,靠纤毛不断的摆动 而在水中旋转前进。纤毛的作用是:运 动。 草履虫的运动不是随机的,也会觅 食和逃避敌害,也就是可以对外界刺激 做出反应。 (2)草履虫如何获取营养呢?草 履虫具有口沟,可以从环境中获取食 阅读教材P68 图2-20草履 虫的结构示 意图 各小组分角 色展示 分析并总结 草履虫的生 理功能 初步理解 单细胞生 物可以独 立完成生 命活动

(七年级生物教案)花的结构

花的结构 七年级生物教案 教学目的 1.掌握花的基本结构,理解花的主要部分是花蕊。 2.学会解剖和观察花的结构的方法,进一步培养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 3.通过学习花的结构及其各部分的作用,认识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相统一的观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雄蕊和雌蕊的结构和功能;解剖和观察花的方法。 教学准备 桃花(或一朵完全花)的挂图、模型。新鲜的桃花(或其它完全花)或浸泡的花(或花的解剖塑封标本)。放大镜、镊子、解剖针、刀片、白纸、胶水。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1.一株绿色开花植物体是由哪些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构成的? 2.为什么把花、果实、种子叫做生殖器官? 引言:花、果实、种子与植物繁殖后代直接有关,所以属于生殖器官。绿色开花植物在开花之后,一般都能结出果实和种子,这是为什么呢?通过观察、研究花的结构和功能,就会逐步明白。 一、花的基本结构(以桃花为例) 教师组织学生观察花的外形,然后指导学生按要求逐步解剖并观察花的各部分结构。 (一)观察花的外形 教师结合挂图,指导学生参照课本上“花的基本结构图”,有步骤地观察以下内容: 1.花柄:它的颜色、着生的部位。想一想它有什么作用。 2.花托:它的形状、颜色。想一想它的作用。 3.花萼:由萼片组成。数一数萼片的数目,着生在哪里。 4.花冠:由花瓣组成。注意它的颜色和数目。 完成上述观察,由一位同学归纳小结,然后教师再作补充性讲述,指出: 花柄紫红色,一端着生在茎上,另一端连接着花朵。它支撑着花朵,使它展放在空间。顺着花柄往上看,可看到略为膨大,呈杯状,紫红色的部分,这是花托,花的各部分着生在

花托上。在花托的边缘上着生有萼片,共5片,它们组成了花萼。在花萼的内侧有花瓣,粉红色,5片,它们组成花冠。花萼和花冠合称花被。 (二)解剖并观察花的结构 结合挂图,教师指导学生依次解剖花,观察其内部结构,并将花的各部分粘贴在白纸上制成标本。 1.用镊子将萼片摘下,并粘贴在白纸上。 2.用镊子将花瓣摘下,依次粘贴在白纸上。 3.观察雄蕊:摘去萼片、花瓣后,露出雄蕊和雌蕊于它们合称为花蕊。先观察雄蕊,注意下列几个问题: (1)桃花的雄蕊有多少枚。每一朵都一样吗? (2)每枚雄蕊由哪两部分组成,各有什么作用。 (3)取一张白纸放在桌子上,将雄蕊的花药在纸上来回摩擦,能看到有黄色粉末散落吗?这是什么? (4)观察完成后,用镊子摘下部分雄蕊,粘贴在白纸上。 4.观察雌蕊:摘去全部雄蕊,这时在花托的顶部只剩下1枚雌蕊了。 (1)观察雌蕊由哪三部分组成。 (2)同桌的两位同学互相配合,用刀片分别将子房作横切和纵切。然后用放大镜观察横、纵切面,注意看看有几个胚珠。 完成上述观察后,组织同学讨论归纳花的结构。花的主要结构是什么?接着教师进行总结性讲述,指出:花蕊是花的主要部分,它包括雄蕊和雌蕊。雄蕊由花丝和花药组成,花药里有花粉。雌蕊由柱头、花柱、子房三部分组成。子房里有胚珠(桃花只有一个胚珠)。花开放后,花粉落到柱头上,经过一系列复杂变化,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这些变化今后再研究)。由此看来,只有花蕊与结出果实、种子有关,所以它是花的主要部分。 二、花的其他结构 有些植物的花(如桃花)除了上述的基本结构外,还有其他一些结构,例如蜜腺。 用放大镜观察子房的基部,看到有小突起,这叫做蜜腺。蜂蜜采集的花蜜就是由蜜腺产生的: 有些植物的花,能散发出芳香的气味,它是花瓣里的一些细胞分泌出来的物质。这些物质容易挥发成气体,从而使花散发出香气。人们利用它可制取香精,如玫瑰花、桂花。 花的颜色、香气、花蜜都能吸引昆虫前来帮助传粉。 由此看来,花的结构与其功能是相适应的。小结如下:

人民教育出版社《生物学》七年级上册《观察草履虫》实验创新说课稿

观察草履虫的实验创新说课 一、本课题实验在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 本实验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章第四节《单细胞生物》依据课标要求的“通过观察某种原生动物(例如草履虫)的取食、运动、趋性,说明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的活动建议,安排了本次实验。学生通过实验收集事实,并学会记录、对比、归纳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 由于刚刚制作过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临时装片,并利用显微镜观察了动植物细胞,所以具备了观察草履虫的实验技能。但是由于草履虫运动快,在显微镜下观察到运动的草履虫对学生来讲有一定困难,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如何限制草履虫运动范围便于观察。 二、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1.说出草履虫的形态结构和运动方式,认同单细胞生物可以单独完成生命活动 2.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了解草履虫具有趋向有利刺激,逃避有害刺激的特性 4.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1.学生通过显微观察说出草履虫的形态结构和运动方式 2.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思考限制草履虫运动的 方法,在通过实践验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通过分组探究草履虫对多种刺激物的反应,了解草履虫具有趋向有利刺激,逃避有害刺激的特性,同时通过对数据及现象的分析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让学生体验到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感受到合作的魅力,尝试到自己获得知识的快乐 2.通过草履的应激实验,培养学生健 康生活习惯 3.用辩证的态度说出单细胞生物与人 类的关系,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 三、实验器材 草履培养液、银耳溶液(1%浓度)、冰块、50℃以上的热水、食盐、牛肉汁、酒精、烟草浸出液、电路装置、擦镜纸、巴氏微量滴管、载玻片、微型凹槽的载玻片、盖玻片、玻璃管、胶头,手机、固定装置、镊子、解剖针 四、实验改进要点

花的结构教案

花的结构 一、教材分析 “开花”是绿色植物一生中非常重要的时期,是形成果实和种子的前提,对学生全面认识绿色开花植物起着关键作用,也为将来学习第八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中的植物的有性生殖学习做了铺垫,因此,本节在章节中是一个重点。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科学》课程以及日常生活中对花已经有所了解,但对于其生物学的结构组成的没有完整的认识。本节课涉及的有关花的结构的生物学概念较多,内容较枯燥。针对初一学生善于探究、好动好奇的特点,在设计本堂课时,主要通过解剖、观察等活动来调动学生的主动探究、合作学习。 三、教学设计 本节课突出学生科学方法的训练,强调科学结论出现在探究活动之后。因此,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采用“问题一探究”模式,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实验、观察、讨论、交流、展示等活动。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沿着问题进行探究,最后归纳得出结论。 通过学生“采花─识花─贴花─画花─护花”等系列学习活动,给学生充分的活动空间、思维空间,让学生体验知识获得的过程,感悟科学探究、合作探究的乐趣,并在活动中培养爱花护花、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感。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识别花的各部分结构,并能描述其生理功能。 2、初步学会解剖花的基本方法,并会使用解剖镜观察花的形态结构。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解剖、观察花的结构的活动,感受生物学实验观察的科学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花的各部分结构与功能的学习,逐步形成“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生物学观点。 三、重点和难点 重点:1、花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 2、解剖和观察花的方法。 难点:解剖镜下观察花的结构 四、教学准备 (一)教师准备: 1、花的结构PPT课件; 2、实验材料和用具:各种鲜花(桃花、油菜花、樱花、百合花等),解剖镜、培养皿、

观察草履虫实验教案

观察草履虫实验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教学设计 (1)描述观察到的草履虫的形态结构,说明草履虫整个身体只由一个细胞构成。 (2)认同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技能目标: (1)熟练使用光学显微镜,学会制作草履虫临时装片的技能。 (2)尝试利用光学显微镜跟踪观察活体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探究草履虫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学习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培养设计对照实验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对草履虫生命活动的观察和学习,感受微观生命的美妙,培养学生热爱生命,敬畏自然的健康心态;同时,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识别草履虫的形态结构,解释草履虫的生命活动。 难点:1、把握草履虫的结构与生命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认同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2、探究草履虫应激性实验的设计 教学方法:讨论法、谈话法、实验法 教学工具:显微镜、放大镜、多媒体 教学实验设计思路 新的课程标准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重点,倡导探究性学习,而实验教学是进行探究性学习的重要途径。本节课从课前培养草履虫入手,通过

课上实际观察,逐步展开对核心问题的探究。同时,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还补充了探究草履虫应激性实验。以利于每个学生的发展。学生在不断的发现问题、寻求解决办法的过程中,逐渐转变学习方式,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一、实验目的 1、初步学会草履虫的采集与培养方法,并熟悉草履虫的形态结构。 2、观察草履虫的取食、运动和趋性。 3、认识和理解原生动物的单个细胞是一个完整的能独立生活的有机体。 二、实验器材 显微镜、放大镜、镊子、滴管、载玻片、盖玻片、牙签、小麦胶体液、白糖、盐、醋酸、牛肉汁、面巾纸、培养皿、小烧杯、碘酒 三、实验操作步骤 1、草履虫的采集和培养。 采集:选择有枯草腐烂的稻田或池塘,进行舀水采集。 培养:取干稻草切成小段,和水样一起放入瓶中,放在阳光下即可,温度22-28℃。 2、草履虫活体观察和实验。

初中生物《花的结构》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花的结构和类型 教学目标: 1、学会解剖和识别花的各个部分,认识完全花。 2、概述花的主要部分是雄蕊和雌蕊的理由。 3、认同花的结构与其功能的适应。 4、尝试解剖与探究,提高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严密的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解剖和识别花的各个部分,认识完全花。 教学难点: 概述花的主要部分是雄蕊和雌蕊的理由。 教学准备: 课前由实验小组的同学与教师共同进行 (1)体型较大的完全花、放大镜、镊子、解剖刀、白纸 (2)学生分实验小组,选出组长,实验员,发言人,填写实验记录单。 教学手段: 实验设计,动手操作,教学课件。 教学形式: 小组合作讨论,看书自学,动手实验,及时练习落实知识,教师参与,适时引导。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多媒体播放欣赏花的视频后,展示一株结果的番茄植株。 教师引导学生提问:1、番茄花开花落,开花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呢? 2、花为什么能产生果实和种子呢? 学生活动:学生观看、欣赏 二、学习新课 (一)花的结构 1、引导探究 展示一朵完整花的结构示意图

教师活动:通过同学们的展示,我们可以知道,一朵完整的花一般都具有以下结构:展示一朵完整花的结构示意图,请学生填图 学生活动:学生个别回答填图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展示,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交流的平台,既让学生展示了自我,又提供了一个思维碰撞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应便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思维能力。 2、了解花的结构 师:现在大家已经很好地掌握了花各部分的结构名称,但你们能说出花的哪部分结构与果实有关呢? 学生讨论,交流得出答案 展示(完整花)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总结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观察花的结构 学生进行解剖一朵花 提醒学生实验时的注意以下问题: ①观察时应按照怎样的顺序进行?为什么?②你观察到了花的哪些结构?③请你描述各部分的排列具有什么特点?④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⑤你认为花的主要结构是什么?为什么?⑥注意安全。 注意事项: (1)学生解剖的情况要做具体了解,解剖不规范的情况要更正; (2)对于有解剖单性花的学生也要作出解答; (3)学生的解剖方向若有不同(横剖和纵剖),都要作出相应的解释。 (4)对于各部分的功能先让学生尝试解释,然后分析、总结; (5)花的主要部分一定要让学生理解原因。 组织学生分析、讨论。 提问并总结: 1)、花的基本结构包括:花托、花萼、花冠、雄蕊(花药、花丝)、雌蕊(柱头、花柱、子房)2)、花蕊是花的最重要的部分。雄蕊的花药中有花粉,当花开后,花粉落在柱头上后,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变化,雌蕊的子房中胚珠才能发育成种子,而整个子房就发育成果实。所以雄蕊和雌蕊是花的重要结构。 检查:组织个别同学进行指图的活动,巩固所学的知识。 三、课堂小结 四、巩固练习

花的结构和花序教案示例

第六章第一节花的结构和花序教案示例 教学目标 1.掌握花的基本结构及其主要功能,明确花蕊是花的主要部分。2.了解花的种类及雌雄同株植物、雌雄异株植物的概念。了解花序的概念及种类。 3.通过解剖桃花和观察各种植物的花,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4.通过识别不同种植物花的特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5.通过学习“花的结构及其主要功能”,使学生树立“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辩证观。 6.通过学习“花的种类”,继续树立“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重点、难点分析 1.“花的结构”是本节教学内容的重点。因为: (1)前面几章的教学讲的是植物的营养器官。植物生长到一定时间就要进行繁殖。花、果实、种子是植物的繁殖器官。只有把花的结构弄清楚,才能更好地理解植物开花后才能结果,种子才能形成。(2)花实际上是变态的枝条。花的各部分与枝条的组成从来源上讲是一致的。通过“花的结构”的教学,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前后联系及进一步探讨事物从一般到特殊的辩证关系,都是有帮助的。 2.观察实验材料的准备,是本节教学的难点。因为:讲“桃花的结构”时,新鲜的桃花已经过季,这就需要教师在春天的时候,准备好秋季用的桃花,并把它们浸泡在福尔马林或酒精溶液里备用。也可以事先培养白菜花或油菜花进行教学,北方的冬天吃完的白菜留下的“白菜疙瘩”种在花盆里或浸泡在水中,一个月左右就能抽出花莛、开花。还可以选择一些秋季盛开的花卉备用。 3.解剖花并做成粘贴花标本,也是本节教学的难点。因为: (1)桃花也好、白菜花也好,对于学生来说,操作起来都显得小了。学生进行解剖时,往往显得“笨手笨脚”,容易弄丢一个部分或弄断一个结构,所以要注意提醒学生,认真谨慎地从外至内地一层层把花

草履虫的形态结构与生命活动

一、目的与内容 (一)目的 1.学习对运动活泼的微型动物的观察和实验方法。 2.通过实验,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原生动物的单个细胞是一个完整的能独立生活的动物有机体。 3.认识原生质具有应激性;了解草履虫的科学研究价值。 (二)内容、 1.草履虫活体观察和实验。 2.生殖装片的观察。 二、材料与用品 (一)材料 大草履虫培养液,草履虫横分裂及接合生殖的装片。 (二)用品 显微镜、体视显微镜、秒表、镊子、漏斗架、试管架、载玻片、盖玻片、试管、滴管、毛细滴管、玻棒、烧杯、量筒、1ml移液管(吸管)、漏斗、滤纸、精密pH试纸(pH值范围0.5一5.0和5.0一7.0)、吸水纸、脱脂棉、橡皮吸球。 蓝黑墨水、冰醋酸、5%醋酸、洋红粉末(天然品、非化学合成)、1%氯化钠溶液、蒸馏水。 三、操作与观察 (一)草履虫的形态结构与运动 1.草履虫临时装片的制备

为限制草履虫的迅速游动以便观察,先将少许棉花纤维撕松放在载玻片中部,再用滴管吸取草履虫培养液滴1滴在棉花纤维之间,盖上盖玻片,在低倍镜下观察。如果草履虫游动仍很快,则用吸水纸在盖玻片的一侧吸去部分水(注意不要吸干),再进行观察。 2.草履虫的外形与运动 在低倍镜下,将光线适当调暗点,使草履虫与背景之间有足够的明暗反差。可见草履虫形似倒置草鞋底,前端钝圆,后端稍尖,体表密布纤毛,体末端纤毛较长。从虫体前端开始,体表有一斜向后行直达体中部的凹沟称口沟,口沟处有较长而强的纤毛。 游泳时,草履虫全身纤毛有节奏地呈波状依次快速摆动,由于口沟的存在和该处纤毛摆动有力,而使虫体绕其中轴向左旋转,沿螺旋状路径前进。★当遇到阻挡物时,虫体如何游动? 3.内部构造 选择1个比较清晰而又不太活动的草履虫转高倍镜观察其内部构造。虫体的表面是表膜,★注意当草履虫穿过棉花纤维时,其体形可否改变,为什么?紧贴表膜的1层细胞质透明无颗粒,称外质,外质内有许多与表膜垂直排列的折光性较强的椭圆形刺丝泡;外质以内的细胞质多颗粒,称为内质。 虫体腹面口沟末端有一胞口,胞口后连一深人内质的弯曲短管,称胞咽,胞咽壁上生有由长纤毛联合形成的波动膜。★注意观察口沟纤毛和胞咽波动膜的波动,其波动有何功用? 内质内大小不同的圆形泡,多为食物泡。在虫体的前、后端各有

观察小肠的结构教案

观察小肠得结构实验教案 教师:李秀蓉 一、教材分析及设计思路 “观察小肠得结构”就是在学习了消化系统得组成、胃得结构与功能得基础上学习得,由于小肠就是消化食物与吸收营养物质得主要器官,因此,在讲述小肠得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得特点之前,先安排观察小肠绒毛得实验,让学生根据实验指导得要求,边动手边进行观察。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独立实验得能力、阅读能力与观察能力,还可以增加学生得感性认识,为理解小肠得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得特点奠定了基础。在此基础上,讲述小肠绒毛得结构特点、功能与意义。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小肠得结构与功能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小肠得结构挂图,培养观察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观察对比,体验实事求就是得科学态度。 三、教学方法 1、情景设置法:充分利用插图与实验创设情景,使学生 很自然融入到课堂上来。 2、观察讨论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充分发挥 集体得智慧,共享合作得乐趣,感受成功得喜悦。

四、教学重点:小肠得结构与功能。 五、教学难点:小肠得结构与功能。 六、教具准备:1、教师准备:新鲜得猪小肠、放大镜、试管。 2、学生准备:课前预习 七、教学呈现: 1、导入。 教师提问胃得结构与功能有关问题,很自然得引到小肠得结构与功能就是什么呢? 【设计意图】通过对胃有关知识得学习,很容易激发学生对小肠有关知识得学习兴趣。 2、呈现过程 环节一、小肠长(利用消化系统挂图就可瞧出);

图1 消化系统得组成 环节二、小肠内表面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绒毛(实验观察),这种结构 特点——面积大决定着食物在小肠中停留得时间较长,消化更充分;

图2实验观察小肠绒毛 【设计意图】利用实物创设情景,使学生很自然融入到课堂上来,激发学生对这节课得兴趣。 环节三、绒毛壁与毛细血管得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课本插图),这种结构特点有利于营养物质得吸收。进而强调生物学中“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得观点。 图3小肠皱襞与小肠绒毛 【设计意图】 教学反思:本案例运用实验与课本插图两种方法来加深学生对小肠结构特点得认识与理解。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得观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