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著名教育家代表作及重要教育思想概述中国篇

古今著名教育家代表作及重要教育思想概述中国篇
古今著名教育家代表作及重要教育思想概述中国篇

古今著名教育家代表作及重要教育思想概述

(中国篇)

汤永胜

1、孔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人。孔子是儒学的创始人,也是私学的创始人。孔子的教育思想集中反映在《论语》一书中。

孔子的教育思想:一、“性相近”,“习相远”的教育作用论。认为人的先天素质差别很小,人性的差别主要是由教育和习染的不同而造成的,肯定了教育的作用。二、“有教无类”的教育对象论。孔子适应当时新兴士阶层的政治要求,创设私学,把以前贵簇独占的文化传授给平民,只要“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扩大了教育的对象。三、“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的教育价值论。教育的价值在于:“克已”、“复礼”、“当仁”。却克制自己的欲求,按照周礼行事,最后当于“仁”。四、诗、书、礼、乐的教育内容说。其中,孔子特别强调了学《诗》的重要性,认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五、教学方法论。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与思结合、身体力行等几个方面反映的都是孔子在教学方法上的创造。因材施教讲的是要根据学生个性才能的特点来讲来施教。启发诱导了学生在认识活动中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学与思结合的名言。身体力行则强调了为学的功效,不在于言辩,而在于躬行,躬行的严格、要求则是“择善而从”、“过,则勿惮改”。

六、“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学境界论。

2、孟子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孟子受业于子思(孔丘之孙,名伋)之门人,其思想学说成为战国时期儒家八派中的一个重要派别——思孟学派。孟子持“性善说”,宣扬“王道”,倡言“仁政”。孟子持性善论,此其教思想之理论基础。

人性本善,善有“四端”,即为:“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 、“是非之心”。这是人与生俱来的,是人与非人的界线。“恻隐之心,人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此四“善端”扩而充之,便形成仁、义、礼、智“四德”。“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因为是我所固有,所以不学而会,不学而能,是谓“良知”、“良能”。“四德”以“仁”、“义”的节文,“智”是对“仁”、“义”的了解与自觉。讲仁义,目的在实施“仁政”、达于“王道”。“王道”与“霸道”对立,故“仁政”重教:“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教得民心”。“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得民心者得天下。人性虽善,可后天的教育还是重要的。四端“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不过,孟子所说的教育主要在于“反求诸已“的自我教育、自我修养。”“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在教学思想上,孟子主张坚持标准,主动自得。“诲人必以规矩,学者亦必以规矩”,这是讲标准、规矩;“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这是强调为学贵在主动自得。在教学方法上,孟子也提出了“言近而指远”、“守约而施博”,以及“盈科而后进”等思想。

3、荀子

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时人尊而号为“卿”,又称孙卿,战国末赵人。《劝学》篇较系统地阐述了荀子的教育思想。荀子首先提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观点:人的知识与才能不是先天就具备的,而是后天“善假于物”以及“教使之然”的结果。由此肯定环境和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的巨大作用。蓬能长直、白沙变黑、香芷发臭,均是受所处环境的影响。而自然现象的启示就是:“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劝学》篇指出教育的目的是“成人”,途径是坚持“德操”。《劝学》篇也提示了学习上的一些规律,例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即是说,学习从前人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出发,完

全超过前人。另外,《劝学》篇还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教育方法和治学方法,例如,“积善成德”、“用心专一”、“锲而不舍”、“学莫便乎近其人”、“好其人”的思想,等等。

《性恶》篇专论人性问题,集中批判孟轲的“性善论”,系统地阐述了荀况自己的“性恶论”的基本主张。孟子认为:“人皆可以为尧舜”;荀子也说,“涂之人可以为禹”。孟子主张只要扩充人性中原有的“善端”,即可成为“圣人”;而荀子强调人的本性中虽无“善端”,但有学习“礼义”的能力。既然“仁义”的能力。既然“仁义法正有可知可能之理”,那么,涂之人也当有“可以为禹”之可能。但是,可以为禹,却未必能为禹。“然则能不能之与可不可,其不同远矣”。变可能为现实,关键在后天的努力。所以,荀子鼓励、告诫人们要“伏术为学,专心一志”。

4、《礼记》

《礼记》又称《小戴记》或《小戴礼记》,为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礼记》详细记录了秦儒家的重要思想,对古代教育制度、教育理论、教育思想乃至妇幼教育等,均作了全面总结,对我国古代教育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礼记》中的《学记》为战国后期思孟学派的作品,其中也包含荀子的思想影响。《学记》对我国先秦时期的教育和教学,第一次从理论上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总结,是我国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教育专著。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是故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7]。”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学记》开宗明义地提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化民成俗,其必由学”的思想,明确了教育的目的的作用。此外,《学记》也分析了教与学之间关系的问题,并且提出了“教学相长”的命题,深化了古代的教学思想。从《学记》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的教学体制已相当完备,教学规则也相当周密,教学内容丰富,且有严密的考核制度。

《礼记》中的《中庸》(节选)也是思孟学派的作品。其中有些地方概括并发展了先秦儒家的教育思想,含有积极的因素。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中庸》的核心是解释儒家的中庸之道。《中庸》把学习过程分为由知到行的五个步骤: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前四者为“达知”,后者为“践行”。《中庸》把“知”分为三种:“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三者所代表的智力和身份不同,知的程度亦有深浅,但其“知之”的目的“一也”。

《礼记》中的《大学》一般认为也是儒家思孟不派的作品,但其中也有荀况学派的影响。《大学》通篇的主旨在于说明“大学之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起句即点明了大学教育的三纲领。“明明德”,就是要通过存养的工夫,把天生的“明德”发扬光大,达到修已之目的。修已为治人,所以要“亲民”,“亲民”体现了儒家德治与仁政思相;朱熹作“新民”,意为推已及人,亦全乎儒家“修已治人”思想。“止于至善”则昌最高目标。何谓“至善”?即:“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昌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这也是先秦儒家论理思想的总结和概括。为实现三纲领,《大学》推出了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目的关键在修身。因为儒家认为修已才能治人,统治者必须先修其身,才能治国平天下。在此,《大学》首次明确指出了家庭教育与国家、社会的关系,并突出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国治而后天下平”,“平天下在治其国”。欲平天下,须讲“絜矩之道”。所谓“絜矩之道”,就是“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一句话,也就是儒家所提倡的身教原则和所谓“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恕道。只要君子有“絜矩之道”。即可做到上下相安,秩序稳定,国治而天下平

5、董仲舒

董仲舒西汉广川(今河北景县)人。三大文教思想:其一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他从“天人感应”的观点出发,认为是至上的主宰,王权是天授的,所以王者须“承天意以从事”。儒家强调正定名分,最适合中央集权政体的需要,所以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其二是兴太学以养士。实行有为政治的另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是人才。其三是重视选举,任贤使能。董仲舒提出了加强选举、合理任用人才的主张,荐贤者赏,荐不肖者罚,官吏的任用和升迁要遵循“量材而授官,录德而定位”的原则,使真正的人才得到合理的使用。

6、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郡望昌黎,人称昌黎先生,唐代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南)人。因官至吏部待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唐代文学家、教育家。著作家。著作主要有《昌黎先生集》。

韩愈把性和情加以明确区分,提出了“性三品”说。上品的人是善的,中品的人可导而上下,下品的人是恶的。上品之人经过学习和教育,其善性便可以更加发扬光大,学习与教育不仅是需要的而且是行之有效。中品的人可塑性比较大,可引导他向上品升华,也可以引导他向下品堕落,教育对这部分人的人性改造因此显得尤为重要这部分人又占社会的大多数,封建统治者应按封建的道德标准来教育改造这部分人,使之顺性克情,向上品的人靠拢。对于下品的人来说,教育对他们起的作用虽然微小,但是他们“畏威而寡罪“,可以通过刑威来辅教化之不足。所以教育对下品之人的”恶性”,仍具有重大的改造作用。

《师说》:关于教师的作用,韩愈指出:“古之学者必有师。”“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这就是说,人没有“生而知之”的先知先觉者,所以不可能没有疑难问题;有了疑难问题不去请教老师,这种人是一辈子也聪明不起来的。在这里,他充分肯定了学习的重要和老师的作用。关于老师的任务,文章明确提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还就建立合理的师生关系提出了自己

的见解,认为师生关系并非绝对的、固定不变的,“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进学解》:“业精于勤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贪多务得,细大不捐。”全文记述了师生之间的一场对话,在这场看似交锋的对话中,韩愈对治学方法进行了阐释。首先,他认为学业的精进在于勤勉。他说“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学业的精进在于勤奋刻苦,而其荒废在于嬉戏游乐;为人行事的成功在于深思熟虑,而其败毁在于因循荀且。其次,文章还提出为学要在博的基础上求精。韩愈在教学实践中领悟到了博与精的辩证关系,认为博与精是对立的统一,没有博,就不可能有精;没有精,博也只不过是一种大杂烩。韩愈一方面强调博学,提出“贪多务得,细大不捐”,“俱收并蓄,侍用无遗”。学业的精深要以广博地掌握和积累知识为基础,否则知识浅薄,孤陋寡闻,要想达到精深的地步是不可能的。另一方面,韩愈又要求精约,提出读书要“提其要,钩其玄”。这就是说,在博学的基础上,还要精益求精,抓住重点,掌握关键,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他反对“学虽勤而不繇其统,言虽多而不要其中”的学习方法。

7、张载

张载字子厚,北宋唯物主义思想家、教育家。世称横渠先生。

《经学理窟》(节选):关于学习方法。张载主要有四点主张:一是立志,“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无成”,求学要先立定志向,有了坚定的志向,才有勇往直前的决心,才能达到最后的成功,志向要远大,“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二是勤勉,学习过程是艰苦细致的脑力劳动,必须勤勉努力,才能有所收获。“学之不勤者,正犹七年之病不蓄三年之艾。今之于学,加工数年,自是享之无穷”,如果停止学习,就如同活人中断人生命,成了木偶人;三是虚心,虚心向他人求教是自我提高的重要手段,“假使今日问于人,明日胜于人,有何不可”,虚心还可以避免学习中形成先入为主的观念,“心既虚则公平,公平则是非较然易见”;

四是存疑,“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读书学习要善于发现和提出疑问,不仅要在可疑处知疑,还要在看似疑处求疑。

8、朱熹

朱熹字元晦,别号紫阳。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南宋理学家、教育家。

〈〈白鹿洞书院揭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博学之,审问之,谨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已。首先,它提出了教育的根本目的的是“明人伦”,即封建纲常的“义理”,并用之于身心修养,以达到人人自觉维护封建制度的最终目的,其次,它要求学者按学、问、思、辨、行的“为学之序”去穷理、笃行。再次,空指明了修身之要,处世、接物之要,并把它们作为实际生活和思想修养的准绳。

〈〈学校贡举私议〉〉:在这篇文章中,朱熹对南宋的学校教育和科举制度作了严厉的批评并提出了改革的建议。对于科举制度,朱熹认为,科举考试内容和科目设置存在着极大的弊端,当时的科举考试不重德行义理,而重空言诗赋,往往使人们忘记了“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求学之本,而去追名逐利,导致社会风气的败坏,无益于社会和国家的发展。因此,科举制度必须改革,改革的核心内容有:一是设立会德行之科,取消诗赋之科。二是改革经义进士科考内容,提出将诸经、子、史、时务分科分年考试的设想,并根据不同的考试形式采取不同的命题要求。为学须是痛切恳恻做工夫,使饥忘食,渴忘饮,始得。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读书,须要切已体验。不可作文字看,又不可助长。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先进。朱熹认为为学之道,必须从读书入手,读书即是穷理,是求学的不二法门,对于如何读书,他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见解,后来他的门人将其归纳为六点:第一,要“循序渐进”。第二,要“熟读精思”。“泛观博取,不若熟读而精思。”第三,要虚心涵泳。所谓“虚心”,是指读书时要虚怀若谷,静心思虑。

第四,要“切已体察”。读书不能只在纸面上做功夫,还需领会书中的精神实质,要超出书本,身体力行,与实践相结合,第五,要“着紧用力”。读书要抓紧时间,发奋刻苦,饥忘食,渴忘饮。读书就像逆水行舟,需要着紧用力,不可放松,“放退一步,则此船不得上矣!”第六,要“居敬持志”。“居敬”就是读书时注意力高度集中,全神贯注。“读书须将心贴在书册上,逐句逐字,各有着落,方始好商量。”而“持志”就是读书治学要有远大的志向,宏伟的目标,并能以顽强的毅力求其实现。

9、陆九渊

陆九渊字子静,自号存斋,学者称象山先生。南宋思想家、教育家。

〈〈语录〉〉:一、教育的目的在于明理、立心、做人。明理,就是确认世界都是“理”的产物或表现。立心,即体认万事万物皆由心所生,要自作主宰,不要执著于一事一物,不要被外面的事物所役使和干扰。二、学者须先立志。“人惟患无志,有志无有不成者”,求学之所以要立志,是因为常人被声色富贵所陷,良心善性都蒙蔽了,只有立志才能有所成,“无志则不能学,不学则不知道”。三、优游读书。读书不必贪多求快,应以精熟为贵,不懂的地方也不必穷索,可以暂且放过,继续往下看,平易读之,先看能明白的地方,多次读后,不懂处自会豁然贯通,涣然冰释。

四、勇于存疑。读书不能盲信,要发挥敢于怀疑、独立思考的精神,大胆怀疑。“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

10、王守仁(王阳明)

王守仁字伯安,号阳明,浙江余姚人。明朝中期思想家、教育家。

〈〈教约〉〉:从教学程序来讲,他将每日功课分成考德、背书诵书、习礼或课艺、再诵书讲书、歌诗等五节。从教学方法与教学组织形式来讲,考德是教师在每日清晨用与学生谈话方式进行,目的是检查学生在家的一言一行有无过失,“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歌诗则采用观摩竞赛等方法,每日轮值一班歌诗,其余学生则静听,每五日各班互唱,每月初一和十五学生合唱于书院。习礼采取了与歌诗相类似的办法,每日轮值一班,其余学生旁观,每月初一和十五学生则全习于书院;与歌诗稍有不同的是每十

日各班互习。,诵书讲书则要求学生“不在徒多,但贵精熟”。这些教学方法与组织形式可加强师生间的互动交流,促进学生间的竞争。

11、蔡元培

蔡元培(1868—1940),字鹤卿,号子民,浙江山阴(今绍兴)人。近代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家、教育家、其著述汇编为《蔡元培全集》等〈〈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文中对北大学生提出了3点希望:一、“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二、“砥砺德行”,注重品德修养,“不惟思所以感已,更必有以励人”,“以正当之娱乐,易不正当之娱乐”;

三、“敬爱师友”,对教员“以诚相待,敬礼有加”,对同学“互相亲爱”、“道义相勖”。这3点也是蔡元培为北大学子修身为学提出的具体要求。〈〈新教育与旧教育之类岐点〉〉:在本文中,蔡元培首先论证了新旧教育的不同。其次,文章介绍了当时国外重视发展儿童个性的教育思潮及其成果,批判了国内教育界“尚牢守几本教科书,以强迫全班之学生”的注入式教学法。为此,他提倡实验教育学,建议“第一,须设实验教育之研究所。第一,教员须有充分之知识,足以应儿童之请益与模范而不匮。第二,则供给教育品者,亦当有种种参考之图画与仪器,以供教员之取资。”

蔡元培的“发展个性,崇尚自然”的教育思想:主张解放学生个性,反对封建教育对学生的摧残,在当时是相当进步的。他倡导按照儿童的身心发展进行教育实验;在教学中反对注入式,提倡启发式;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这些思想对于当前教育改革与发展仍有极大的启发意义。

12、陶行知

陶行知原名文濬,后改名为知行、行知,安徽歙县人,近代教育家,他毕生致力于教育和社会改革事业,留下大量著述,汇编为《陶行知全集》等。

《中华教育改进社会改造乡村教育宣言书》:在本文中,陶行知明确指出:乡村教育的目的是要“为我们三万万四千万农民服务”。这里所谓的“服务”,不是像此前在城市里的平民识字运动一样单纯地教农民子弟基本的文化知识技能,而是把乡村教育作为改造整个乡村生活的策源地,

也就是“要乡村学校做改造乡村生活的中心,乡村教师做改造乡村生活的灵魂”,要使乡村教育真正实现这个使命,其前提就是不能将城市里的那套思路简单挪用到乡村,而是要从乡村管理生活的实际出发,“由乡村实际生活产生乡村中心学校,由乡村中心学校产生乡村师范”;同时,乡村教师也不能是传统意义上的“书生型”教师,而必须具有“农夫身手、科学头脑、改造社会精神”,可以说是改造乡村、生活的实干家。他相信,实施符合乡村生活需求的教育以改造好整个农村社会,是中国立国的根本大计。

《试验乡村师范学校答客问》:陶行知认为,生活本身就是教育,过好的生活就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就是受坏的教育,而教育的根本意义在于促使生活的变化。学校的培养目标之所以要确定为“第一有农夫的身手,第二有科学的头脑,第三有改造社会的精神”,就是为了让乡村教师不但能适应乡村生活,而且能成为“改造乡村生活的灵魂”。在课程设置上也打破了学科课程观,“全部课程就是全部生活”,“没有课外的生活,也没有生活外的课。

在这种新课程观的指导下,教学方法也必须在根本的变革。陶行知创造性地提出了“教学做合一的”方法——“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子。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也就是说,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以“做事”为中心,教和学都统一在生活实践上。在这样的教学理念下,教师的角色也有质的变化。在学校里“各科教师都称为指导员,不称为教员。他们指导学生教学做,他们与学生共教、共学、共做、共生活”。

《教学做合一》:他认为“教学做合一”实际包括三层意思:一是指方法,“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二是指关系,“一个活动对事说是做,对已说是学,对人说是教”;三是指目标,“教育不是教事,而”做“在其中尤为重要,它是根本,又是中心。

陶行知强调“做”的主张异常明确,他反复申述此意:生活教育必须“在做上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说,做便是学;先生作拿做来教,方是真教,

学生拿做来学,方是真学;不在做上用功夫,则教固不成教,学也不成学”。“教学做合一”的理论,表达了陶行知“生活教育”论的基本方法,也表达了“生活教育”论的教学方法,并且在晓庄师范加以试验;“教学做合一”既是晓庄师范的校训,同时也是晓庄师范学校教育的思想基础。

《手脑相长歌》:“人生两个宝,双手与大脑,用脑与用手,快要被打倒。用手不用脑,饭也吃不饱,手脑都会用,才算是开天辟地的大好佬。”在诗中,陶行知用“用手”来比喻“劳力”,用“用脑”来比喻“劳心”,把两者都视为人生不可缺的工具。他热切地呼唤所有的人手脑并用,把劳力与劳心相结合,成为开辟中国新天地的“大好佬”。在本文中陶行知指出,无论是“物质的创造”还是“心理的创造”,一切创造都是从辞去中来的,所谓创造的过程,就是一个“由行动而发生思想,由思想产生新价值”的过程。他提出了一个与王阳明的命题相反的命题:“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由此,陶行知形成了一个科学的思想认识过程:行动生困难,困难生疑问,疑问生假设,假设生试验,试验生断语,断语又生行动。如是演进,人的思想认识教程便不断深化,以至于无穷。所以,“行动是老子,思想是儿子,创造是孙子”。至此,陶行知明确了创造教育的逻辑起点和终点:“手和脑在一块儿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

中国当代十六位著名教育家

中国当代十六位著名教育家 魏书生:男,生于1950年5月4日,河北省交河县人。辽宁省盘锦市教育局局长,中学特级教师,当代著名教育改革家。因在教育教改中的突出成绩,先后荣获省功勋教师、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班主任、全国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首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等殊荣。兼任全国教育科研规划领导小组成员、中国中学学习科学研究会理事长、全国中语会副理事会长。著有《语文教学探索》、《班主任工作漫谈》、《家教漫谈》等书。他说:“有作为的人,每天都在塑造着新我,每天都从一个新的角度去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设计自我。他的心灵像电闪雷鸣,不断放射出新的光芒和声音”。 教育思想:民主教育。 顾泠沅:男,生于1944年,江苏吴江人。196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数学系,1993年获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学位。现任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在上海青浦县主持了长达15年的数学教育改革实验,并进行了近十年的后续研究。对中国数学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作了系统的总结与提炼。多次被评为上海市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并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是上海市首届教育功臣、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主要著述有《学会教学》、《教学实验论》《当代教学策略》《寻找中间地带》《教学改革的行动诠释》等。 教育思想:行动教育。 张思明:男,汉族。出生于1957年10月。籍贯:上海。数学特级教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北京附属中学副校长。曾荣获“北京市十大杰出青年”“全国优秀教师”“苏步青数学教育奖”一等奖、胡楚南优秀教学成果奖等荣誉。他的“中学数学建模和导学探索的教学模式”在中学数学界引起了极大的反响。他讲究教育的科学性、实效性和及身性,注重思想教育与科学知识的结合和无形教育环境的创设,特别注意培养学生对集体、民族、国家和社会的责任心和自身的进取精神。 教育思想:成长教育。 张化万:男,1945年9月出生,江苏扬州人。中共党员。1963年毕业于杭州师范学校。特级教师,曾获“全国曾宪梓先进教师”二等奖,省优秀教研员。曾任杭州第五六届政协常委,浙江省副会长,杭州上城区教师进修学校书记兼副校长。从1981年开始语文最优化研究,创设“谈天说地”、“玩玩说说”“科学实验作文”等新课型,倡导在书中学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注重课内积极的情感交流,实施个体、小组、班级学习形式的优化组合,创设有弹性的差异作业,教学成绩斐然。所负责的课题9次获省市教学科研奖。专著《现代小学写话与习作教学》是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教材。 教育思想:个性教育。

中国近现代著名教育家张雪门复习要点.doc

中国近现代著名教育家张雪门复习要点 识记:1,幼稚园教育的目的 2, 幼稚园行为课程教学法的要点 领会:1,幼稚园行为课程的基本精神 2, 幼稚园师范办学的基本经验 1. 20世纪30、40年代我国幼教界“南陈北张”的“北张”指的是 张雪门。 2. 张雪门,创立了当地第一所中国人自办的星荫幼稚园。 3. 张雪门,倡导以改造中华民族为目标的幼稚教育。 4. 张雪门,《增订幼稚园行为课程》,1966年初步形成“行为课程” 的理论和实践体系。 5. 张雪门“生活就是教育,五六岁的孩子们在幼稚园生活的实践, 就是行为课程。” 7. 张雪门认为任为课程的教学法应当是起于活动,终于活动的有计 划的设计。— 8. 张雪门的幼稚园行为课程的基本精神就是“生活即教育”、“行为 即课程”。 — 9张雪门,“骑马者应从马背上学”,采取半日授课半日实习,始终突 出见习和实习的地位。 10.张雪门,的实习计划称为:“有系统有组织的实习”。 ▲名词解释:行为课程 1?我国近代著名幼教专家张雪门,《增订幼稚园行为课程》,初步 为课程”。 3. 生活和实际行动是行为课程的两大因素。首先,这种课程完全 根植于生活。其次,课程注意实际行为,生活和行为是相互联系的 整体。 4. 行为课程应自然地融合在儿童的生活中;应注意 实际行为, 并把生活和行动看作相互联系的整体。 简答1?张雪门根据教育目标,把幼稚教育分为哪几类? 2, 以培养宗教信徒为目标的幼稚教育。 3, 以发展儿童个性为目标的幼稚教育。 4, 以改造中华民族为目标的幼稚教育。 简答2?简述张雪门提出的改造民族的幼稚教育目标。 1, 铲除我民族劣根性。2,唤起我民族自信心。3.养成劳动与客 观的习惯态度。 4,锻炼我民族斗争为争中华民族之自由平等而向帝国主义作奋斗 之决形成“行为课程”的理论和实践体系。 2, “生活就是教育;五六岁的孩子们在幼稚园生活的实践,就是行

中外教育家的教育思想 (1)

一、中国教育家 1.孔丘的教育思想 (1)“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 (2)“庶、富、教”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教育的社会作用); (3)“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与教育的个体发展作用; (4)“有教无类”与教育对象和有教无类的作用; (5)“学而优则仕”与教育目的及其历史意义; (6)教学内容:“六艺”。其中他特别注重的思想品质和道德教育,把道德教育作为其教育思想的核心,特点在于偏重文事,偏重社会人事,忽视了自然知识和科学技术的传播,鄙视生产劳动的知识技能。 (7)教学方法: ①学--思--行并重 ②因材施教 ③启发诱导(世界上第一个提出启发式教学的人) (8)道德教育: ①以“仁”为核心,“仁”(内发)和“礼”(外烁)为主要内容; ②道德教育原则(立志、克己、力行、中庸、自省、改过) (9)论教师: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热爱学生;以身作则;教学相长; 2.孟轲的教育思想 (1)“性善论”与教育作用:“四善端”(恻隐之心为仁之端,羞恶之心为义之端,恭敬之心为礼之端,是非之心为智之端),教育的作用在于“求放心”; (2)“明人伦”与教育目的:“五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3)“大丈夫”的人格理想:“大丈夫”有崇高的精神境界----浩然之气; (4)道德修养的方法:持志养气、动心忍性、存心养性、反求诸已 (5)教学方法:深造自得、循序渐进、因材施教、专心致志 3.荀况的教育思想 (1)“六经传人”、先秦儒家学派之集大成者; (2)“性恶论”:“性伪之分”说明教育的必要性,“性伪之合”说明教育的可能性,教育作用在于“化性起伪”; (3)以“大儒”为培养目标:教育培养人才的基本层次为“贤能之士”,理想层次在于培养“圣人”,把当时的儒者分为几个层次(俗儒、雅儒、大儒) (4)以儒经为教学内容:以《礼》为重点; (5)“闻见知行”结合的教学方法:提出“虚一而静”的学习心理状态; (6)论教师:维护教师尊严和学术统一,“天地君亲师”的观点即出自《荀子·礼论》。提出对教师的要求为“尊严有惮,耄艾有信,诵说不陵不犯,知微而论”; 4.墨家的教育思想 (1)“农与工肆之人”的代表:其思想以兼爱、非攻为核心,以尚贤、节用为基本点(2)“素丝说”与教育作用; (3)以“兼士”为培养目标:兼士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 (4)以科技和思维训练为特色的教育内容:

中国当代十六位教育家

中国当代十六位教育家 关键词:劳动模范特级教师津贴当代教育智慧 1、魏书生:辽宁省盘锦市教育局局长,中学特级教师,当代教育改革家。因在教育教改中的突出成绩,先后荣获省功勋教师、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班主任、全国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首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等殊荣。兼任全国教育科研规划领导小组成员、中国中学学习科学研究会理事长、全国中语会副理事会长。著有《语文教学探索》、《班主任工作漫谈》、《家教漫谈》等书。教育思想:教育民主、科学管理。 2、李吉林:江苏南通师范第二附属小学任教。江苏省首批特级教师、名教师。现任江苏省情境教育研究所所长,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教育思想:情境教育。 3、李镇西:教育学博士,现任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校长。著有《青春期悄悄话〉、《爱心与教育》、《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民主与教育》等。教育思想:教育民主、法治。 4、顾泠沅:江苏吴江人。现任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在上海青浦县主持了长达15年的数学教育改革实验,并进行了近十年的后续研究。多次被评为上海市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并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是上海市首届教育功臣、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主要著述有《学会教学》、《教学实验论》《当代教学策略》《寻找中间地带》《教学改革的行动诠释》等。教育思想:行动教育。 5、张思明:数学特级教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北京附属中学副校长。曾荣获"北京市十大杰出青年""全国优秀教师""苏步青数学教育奖"一等奖、胡楚南优秀教学成果奖等荣誉。他的"中学数学建模和导学探索的教学模式"在中学数学界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6、张化万:特级教师,曾获"全国曾宪梓先进教师"二等奖,省优秀教研员。曾任杭州第五六届政协常委,浙江省副会长,杭州上城区教师进修学校书记兼副校长。从1981年开始语文化研究,创设"谈天说地"、"玩玩说说""科学实验作文"等新课型,倡导在书中学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注重课内积极的情感交流,实施个体、小组、班级学习形式的优化组合,创设有弹性的差异作业,教学成绩斐然。所负责的课题9次获省市教学科研奖。专著《现代小学写话与习作教学》是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教材。 7、刘彭芝:中国人民大学附中校长,北京市数学特级教师。第十届北京市政协委员,中国数学奥林匹克高级教练员。荣获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

外国著名教育家的主要思想

马卡连柯的教育思想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1888-1939)是集体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主要著作有教育诗篇》(1925-1935)《塔上旗》(1938)、《父母必读》(1937)等。 (一)、论集体和集体教育原则 1、论集体 马卡连柯认为,"教育任务就是要培养集体主义者。"而要完成这个任务,苏维埃教育所需要的第一个形式就是集体。因此,马卡连柯强调说:"公社的教育方针概括地说来就是,建立合理的集体,建立集体对个人的合理影响." 2、论集体教育原则 (1)尊重与要求相结合原则。有人曾问马卡连柯他的教育经验的本质是什么,马卡连柯回答说,"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在他看来,要求与尊重是一回事。对此,他解释说:"我们对个人所提出的要求,表现了对个人的力量和可能性的尊重;而在我们的尊重里,同时也表现出我们对个人的要求。"马卡连柯认为,在集体教育过程中,要求是必须的,否则就不可能建立集体和集体纪律。他指出,"要求"可以分为3个阶段:在第一个阶段,即在集体初建时期,领导者应当以"不许反对的方式"提出要求。当然领导者所提出的要求必须是合乎情理并能实现的。在第二个阶段,集体的领导者周围已出现了一批自觉维护纪律的积极分子,他们所组成的核心会用自己的要求支持教师的意见。在第三个阶段,集体本身能向其成员提出要求。这时,教师己无需要再提要求了,因为集体往往己向个人提出了过多的要求。在谈到"尊重"的时候,马卡连柯指出,"尊重并不是尊重外表的什么东西,并不是尊重脱离社会面独立存在的东西"…。这是对那些参加我们的共同劳动、共同工作的同志的一种尊重,这是对活动家的一种尊重。" (2)平行教育影响原则。马卡连柯认为,集体教育过程应当遵循"在集体中通过集体为集体"的原则。在他看来,集体首先是教育的基础。他说:"只有当一个人长时间地参加了有合理组织的、有纪律的、坚忍不拔的和有自豪感的那种集体生活的时候,性格才能培养起来。"其次,集体是教育的手段。他强调说,"集体是个人的教师"。教师必须通过集体来教育个人。最后,集体是教育的目的和对象。马卡连柯认为,集体与个人两者关系密切,"在苏联不可能有置身集体以外的个人"。因此,教育个人和教育集体既可以同时作为教育目的,个人和集体又可以同时作为教育对象。他说:"每当我们给个人一种影响的时候,这影响必定同时应当是结集体的一种影响。相反地,每当我们涉及集体的时候,同时也应当成为对于组成集体的每一个个人的教育。"马卡连柯后来用"平行教育影响"来概括他的上述思想,强调教育个人与教育集体的活动应同时进行,每一项针对集体开展的教育活动应收到既教育集体又教育个人的效果。 (3)前景教育原则。马卡连柯认为,集体的生命活力在于不停滞地前进。他说,"一个自由的人类集体的生活方式就是向前行进,它的死亡的方式就是停滞。"因此,马卡连柯要求教师不断地向集体提出新的奋斗目标来刺激集体的活力。这种新的目

西方著名教育家教育思想是什么.doc

西方著名教育家教育思想是什么 西方著名教育家教育思想 布鲁纳的教育思想 布鲁纳(1915-)是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结构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主要著作有:《教育过程》(1960)、《论认知》(1962)、《教学论探讨》(1966)、《教育的适合性》(1971)等。 布鲁纳认为,学习一间学科不仅是学会什么,更重c要的是知道怎样处理,即学会如何学习。他指出,我们教一门科目,并不希望学生成为该科目的一个小型图书馆,而是要他们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学习是一种过程,而不是结果。在布鲁纳看来,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探索知识的过程。他强调说: 人类学习中似乎有个必不可少的成分,它像发现一样,是尽力探索情景的机会。因此,应该把发现学习作为儿童教学的主要方法,以鼓励儿童去发现知识的奥秘,去掌握学科的结构。 关于发现学习,布鲁纳指出,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形式都可以称为发现学习。但学校中的发现学习不局限于对未知世界的发现,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凭借自己的力量对人类文化知识的再发现。其实质就是把现象重新组织或转换,使人能超越现象进行再组合,从而获得新的领悟,包括寻我正确结构和意义。总之,在布鲁纳看来,发现学习就是在学校条件下,引导儿童从所见的事物的表面现象去探索具有规律性的潜在结构的一种学习途径。 布鲁纳进一步研究并提出了促进发现学习的方法,一是鼓励儿童积极思考和探索。布鲁纳认为,儿童是发现学习的主体,因此,应鼓励儿童相信并依靠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发现和解决问题。二是激发儿童学习的内在动机。布鲁纳认为,内在动机,特别是能力,是儿童学习的推动力,应启发儿童把学习与日后的生活联系起来,以发现为奖励,自主地学习,逐步培养和形成学习的行为和习惯。三是注意新旧知识的相容性。布鲁纳认为,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创造良好的学习情景,促使学生发现新

中国著名教育家及其主要教育思想-外国著名教育家教育思想

中国著名教育家及其主要教育思想|外国著名教育家教育思想中国著名教育家及其主要教育思想 1. 孔子(公元前 551 —前 479 ) 孔子名丘,是我国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伟大的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将毕生精力从事教育事业的教育家。他提出了“ 有教无类“ 的办学方针,并兴办私学。他“ 有教无类“ 的理论基础,是“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更可贵的是他的“ 庶、富、教“ 思想。他直观地看到了发展教育事业和社会物质条件的关系,并把教育的地位摆得较为恰当。他在教育工作中特别注意研究学生,他对学生个性特征有深刻的观察和分析。由于他的教育因人而异,宋代朱熹把这种教育原则概括为“ 孔子教人,各因其材“ 。后人就简称为“ 因材施教“ 。在中国教育史上,孔子是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原则的人。他说:“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 孔子很重视立志教育,立志就是确立目的和理想。一个人有明确的努力方向,才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他说:“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他要求学生立志于学和道。他还重视学行结合、言行一致,对夸夸其谈、巧言令色的作风表示深恶痛绝。他最注意“ 行“ ,提倡“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 耻其言而过其行“ 。他认为评价一个人要“ 听其言而观其行“ 。他还认为一个人犯了错误不要怕批评,提出了“ 过则勿惮改“ 的名言。他也非常重视道德信念的培养和意志性格的锻炼,要求做到“ 磨而不磷“ ,“ 涅而不缁“ ,“ 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不因困难、仓卒而违背道德标准;要“ 宁死善道“ ,在必要时宁愿“ 杀身以成仁“ ,也要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这说明孔子把意志性格的锻炼已经提到为道德献身的高度。

中国教育家的品质

中国教育家的品质 对中国来说,20世纪上半叶显然是一个教育家群星璀璨的时代:严复、蔡元培、陶行知、晏阳初、张伯苓、陈鹤琴、叶圣陶、黄炎培、经亨颐、钱穆……60多年过去了,这些教育家的思想一直还影响着我们,他们思想的光辉至今还照耀着中国教育。比如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比如晏阳初的“平民教育”…… 相比之下,中国20世纪下半叶则是呼唤教育家的时代,这种呼唤一直延续到现在。今天,全国上下都在呼唤教育家,连国务院前总理温家宝也多次呼吁“教育家办学”,于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也推出了诸如“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之类的举措。 蔡元培、陶行知们当然不可再生,所以,人们呼唤教育家,其实是呼唤更多具有教育家品质的人。说到教育家的品质——也可以换一个词,叫“素养”。这当然又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很难统一,更不可能通过“红头文件”来规定。但关于“教育家”,总还是有一些约定俗成的公认标准的。 在我看来,教育家首先是教育者但又不是一般的教育者,也就是说,他除了应该拥有爱心、理想、激情、责任感、扎实的学科知识、过硬的教学技能等一般教育者起码的素质之外,还应该具备成长为教育家所特有的一些品质。纵观大家所公认的教育家,我认为,他们至少应该有以下几个品质—— 有超越世俗的高远追求。把教师当作职业还是事业?这是教育家与一般教育者最根本的区别。教育家对教育有一种宗教般的情怀。“人生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陶行知不但是这样说的,他更是以自己身体力行的实践,向孩子们也向他所热爱的老百姓捧出了他的一颗心。作为曾师从杜威的留洋学生,他本来已是一位大学教授、教务主任,但为了要改造中国的教育,为了“要使全中国人民都受到教育”,他毅然脱下西装革履,抛弃大学教授的优裕生活,穿上布衣草履,奔赴乡村,面向中国最广泛的社会生活为中国最下层的劳动人民从事着他最神圣的教育事业。他说:“只要是为老百姓造福,我们吃草也干。”这种面向社会底层而又超越世俗的精神,正是陶行知之所以成为教育家的原因之一。 有富有创见的教育思想。无论是严复、蔡元培,还是张伯苓、晏阳初,可以说所有真正的教育家首先是思想家。创新是教育永恒的主题,而“创新”首先是“思想创新”。只有个性才能造就个性,只有思想才能点燃思想。让没有思想的教师去培养富有创造性素质的一代新人,是不可思议的;而没有自己的思想的教育者要成为教育家,更是不可能的。作为教育者,我们在尊重并继承古今中外一切优秀教育理论与传统的同时,理应以追求科学、坚持真理的胆识,辨析其中可能存在的错误之处;即使是向当今公认的教育专家学习,也不应不加分析地盲目照搬,而应经过自己的头脑,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消化、吸收;甚至对一些似乎已有定论的教育结论,我们也可以根据新的实际、新的理论予以重新的认识与研究,或修正,或补充,或发展。乐于思考,敢于怀疑,不迷信权威,是教育家不可缺乏的思想素质。 有百科全书式的学识素养。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现在的中青年教育者普遍存在着知识结构和文化底蕴先天不足的弱点,无论是对传统的国学精华还是对当代的世界文化,都缺乏深厚的功底。的确,就学养而言,我们现在很难找到一位蔡元培式的校长、朱自清式的中学教师或叶圣陶式的小学教师了。这也是我国60多年来至今没有涌现出一流教育家的原因之一。一位真正的教育家,同时应该一棵“文化大树”。回望民国时期的教育家,他们的学养堪称“百科全书”。他们往往能够担任中小学几乎所有课程的教学。那时候,一个小学教师去教大学,或者说一个大学教师去教小学,进退自如——一来不

认真的拜读了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读后感 ---------张静 认真的拜读了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一书,读后感触颇深。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实践经验的教育理论家。读着此书,就好像有一位智者站在你面前,他循循善诱,给你排解烦恼,给你指点迷津,又犹如一位和蔼可亲而又博学的老人,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及时给我以帮助,让你有着自信。很难想像几十年前的教育理论在二十世纪的今天在这个日新月异的年代还有如此深刻的教育实用意义。难怪他要成为广大教师心中追寻的偶像,成为心中的指明灯。 书中给教师提出了一百条建议,每一条建议谈一个问题,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娓娓道来,有益于教师开阔眼界,提高水平,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读后感。感受颇深,启发非浅。教师的语言素养是上好课的关键,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谈话的术。"教师的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语言表达能力,这就给教师的语言修养提出很高的要求。教师的语言是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符合教育教学需要、遵循语言规律的职业语言。书中每一条谈一个问题,都有生动的实际事例,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娓娓道来。书中众多理论对我影响深远,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二条“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一看着题目我就被深深吸引了。是啊!一昼夜只有24小时,每天在单

位工作的时间只有8小时,而且这8小时是排得满满的:备课、上课、、准备上课的材料,照顾孩子的学习生活、还要接待家长、处理学生之间发生的摩擦,另外搞好班级的环境布置等等,已经是有点应接不暇,还要抽出时间来学习,以便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晚上回到家还要忙着家中琐碎的事情。带着这个问题与烦恼我仔细阅读了这一章节。书中写到: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对啊!这段话发人深省,让我从本质领悟了一些教育技巧的奥秘。我不应该总是抱怨没有时间,抱怨事情太多,我应当在自己所教学的学科中,使教材里包含的那点科学基础知识,成为入门的常识,在科学知识的大海里,我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那点基础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之一粟。明白了这些道理,一切抱怨都抛到了一边。书中所举的那个历史教师的例子就是最好的证明。他的成功之处就是用他的终身的时间在扩大自己的知识海洋,持之以恒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技巧。教师的时间问题是与教育过程的一系列因素密切相关的。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怎样使这些小溪永远保持活力,有潺潺不断的流水,这是我们安排时间时应该首先考虑清楚的! 古人云:“开卷有益”。读《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让我的眼前一亮,让我的心陡然地开阔,我将继续地研读下去,它将是我教育生活的引路人。

世界著名教育家及其思想含一览表

世界着名教育家及其思想 一、苏霍姆林斯基 1.简介:苏联最有名望的教育家,1948年起至去世,担任他家乡所在地的一所农村完全中学——巴甫雷什中学的校长 2.着作:《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帕甫雷什中学》、《公民的诞生》等教育专着。 3.主要教育理念(核心思想)①提倡全面和谐的教育。认为没有和谐的教育工作就不能达到理想个性的和谐发展。所谓和谐发展,就是各方面互为条件、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地发展。所谓和谐的教育,就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等,既相对独立,又相互渗透、相互促进。他反对妨碍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重智轻体、重才轻德的倾向。②重视学生的精神生活和精神需要,认为丰富多彩、文明幸福的学校精神生活,是使儿童获得全面和谐发展的最好途径。③认为德育在全面发展的教育中是起决定作用的、主导的成分。要求自然科学知识传授与道德教育同时并重。④终身致力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4.经典教育名言:

①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不得在进行的心灵的接触。(《给教师的建议》第315页--论学生学习) ②一本智慧丰富的、有鼓舞力的书,往往能决定一个人的命运。(《教育的艺术》第178页---论学生阅读) ③课,就是教育思想的源泉;课,就是创造活动的源头,就是教育信念的萌发园地。(《苏霍姆林斯基选集》第四卷596页---论课堂教学) ④学校应当像一块磁石,以自己有趣而丰富的生活吸引学生。(《苏霍姆林斯基选集(一)》第527页---论学校教育) ⑤人在为他人的幸福着想的同时也享受到了快乐。(《苏霍姆林斯基选集(五)》第797页---论道德品质)⑥真正的教师必是读书爱好者:这是我校集体生活的一条金科玉律,而且已成为传统。(《帕夫雷什中学》第28页---论教师读书) ⑦请你记住,你不仅是自己学科的教员,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给教师的建议》第97页---论教师素质)

陶行知先生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

陶行知先生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位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他毕生致力于我国的教育事业,他的人格魅力和教育思想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宝贵财富和重要资源。他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三大教育思想使我备受启迪。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我知道语文学科不仅关系着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而且关系着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提高,它是学生学好各科的前提。语文教学生活化,不仅能够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语文成绩,而且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多年来,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努力践行着他的教育思想,努力让语文教学更加生活化,让生活渗透到语文教学之中。 一、师生关系生活化 要实现语文教学生活化,必定要构建生活化的师生关系。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没有师生关系的生活化就没有生活化的语文教学。如今的学生民主平等意识普遍增强,陈腐的教师权威已然不再适应新的形势,因此构建生活化的师生关系成了真正教书育人的前提。 作为教师,一要了解学生。包括学习成绩、在校表现、兴趣爱好及、家庭情况及内心世界等。现在大多数的学生是独生子女,几代人宠着,七八个人围着,在家都是“小皇帝”“小公主”,那么他们的行为习惯、生活自理能力和我们那一代人相比定会有所不如,这就要求我们不能苛求,用成人的心理和眼光对待他们,保持一颗童心,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这样才容易被学生接受。这是构建生活化师生关系的基础。二要尊重学生。教师对学生的尊重表现在一言一行中,教师的点滴言行都会影射在学生的心里,通过和老师的接触,学生能深切地感受到老师是否关注自己,尊重自己。“严师出高徒”这句话从古自今对人们的影响就很大,如今看来不免有简单粗暴之嫌,往往不知不觉就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造成学生对老师的教育产生反感。三要宽容学生,青春期的初中生生理心理发育还没完全成熟,犯错在所难免。学生犯错正是教师施行教育的最佳时机,但得注意方式方法,惩罚是教育,宽容也是教育,而且宽容往往比惩罚更有收获。当然,遇到原则性问题一定要做到宽而有度,这样才能让学

现代教育家陶行知的事迹和理念

现代教育家陶行知的事迹和理念 陶行知生于1891年10月18日(清光绪十七年九月六日)安徽歙县的一个清苦农家。他自幼聪明好学,邻村的一位塾师认定这孩子长大后必然能成就大事,就让他免费入塾读书。有一天下大雪,当他赶到塾馆时老师已经开讲,他硬是站在门外专心致志地听老师把课讲完。这种学习精神感动了塾馆里的每一个人。1906年,他进入本县的教会学校崇一学堂免费读书,在这里学习英文、数学、理化等课程,开始接受西方资产阶级的新教育。但由于他一直生活在中国社会的底层,所以从童年时代起就对民间的疾苦有深切的感受。他尤其关注中国的农村,立志为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和广大中国农民受剥削压迫的悲惨处境去奋斗。因此,在崇一学堂读书的时候,就写下了“我是一个中国人,要为中国作出一些贡献来”的座右铭。 当陶行知1914年以名列第一的优异成绩在南京金陵大学文科毕业后,便远渡重洋赴美国留学。最初攻读市政,后来觉得没有真正的大众教育,就不能有真正的新共和,于是便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主攻教育,期望通过教育来救国救民。 当陶行知于1917年学成归国的时候,正值国内发起了以民主和科学为旗帜的新文化运动。陶行知满怀热情地在这场运动中奔走呼号,积极提倡新教育,改革旧教育。为此,他一方面介绍西方的教育理论,另一方面也反对盲目“仪型他国”,提出要以科学方法进行教育改革和创新,为实现中国教育的普及化和近代化踏出一条新路。 最初,陶行知以主要精力从事平民教育。这期间他深切感到中国教育改造的根本问题在农村。他说:“中国以农立国,住在乡村的人占全国人口85%。平民教育是到民间去的运动,就是到乡下去的运动。”要想普及教育,就必须使平民教育下乡,开展乡村教育运动。 但是,开展乡村教育决非易事,它需要有一批有志之士全心全意地为之奋斗。因此,陶行知号召人们加入这个运动,“一心一意地为中国乡村开创一个新生命。”他还立下宏愿,要排除各种困难,筹措一百万元基金,征集一百万位同志,提倡一百万所学校,改造一百万个乡村。他为了建立一支合格的乡村师资队伍,1926年与东南大学教授赵叔愚等人一起筹建乡村师范学校,校址选在南京远郊偏僻荒凉的晓庄(原名小庄)。这就是后来驰名中外的晓庄师范,由陶行知亲自担任校长。 1932年,陶行知通过总结晓庄师范的经验,在上海创办了上海工学团。工学团是一个社会教育组织,它既是学校,又是工厂,也是一个小社会。它制定了“工以养生,学以明生,团以保生”的宗旨,招收当地农民子弟入团,上午学习文化知识,下午参加生产劳动。晚上由儿童团员请当地农友到工学团办的茶园里谈论天下大事,还由儿童团员讲故事,当小先生。后来这种“即知即传”的小先生制在全国的二十多个省市中广泛推行,在本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普及教育和扫除

中国教育家顾明远简介

中国教育家顾明远简介 你是否对顾明远这位中国教育家有所了解呢?那么你知道他是怎样的一个人吗?他的生平经历又是怎样的?如果你想知道这些答案,可别错过为大家整理的这篇文章哦,希望这些资料对你有所帮助! 顾明远,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院长,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院长,男,1929年10月生,江苏江阴人。中共党员。苏联国立莫斯科列宁师范学院毕业。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教育管理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北师大珠海分校教育学院名誉院长兼首席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 人物评价比较教育研究之父 提及顾明远,很多人都会肃然起敬。著名教育学者朱永新教授曾说他是中国教育的“大哥大”,是一个没有争议的人物、一个慈祥的老人。“如果顾明远先生把家中的聘书堆起来,肯定会比他本人高得多。” 这样一位堪称中国“比较教育研究之父”的教育家,第一份工作竟是在上海一所小学代课。 顾明远祖籍江苏江阴,9岁丧父,幼时家境贫寒,上高中时靠亲戚的资助才得以完成学业。加之时局动荡,他历尽生活的艰辛。1948年,中学毕业后想做建筑工程师的顾明远报考了清华大学建筑系。然而好梦难圆,他落榜了。当年才19岁的他,到了上海容海小学任教。

顾明远说:“我年轻的时候,起初并不想当老师!”可当一群天真活泼的孩子走近他后,他开始爱上了教师生活。1949年,他报考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并被录取。1951年,他被派往苏联留学,赴莫斯科列宁师范学院教育系学习。 5年后,顾明远学成回国,在北师大附中工作了四年。他认为,这四年是其真正走上教育探索之路的开始。在这里,他接触了很多优秀的教师,并认识到教育是艺术,是创造性的活动,还总结了关于教育的两条真理: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 1962年,他回到北师大,开始从事教育学的教学,并在1964年参与了《外国教育动态》(后改名为《比较教育研究》)的创刊和编辑,因此走上了比较教育研究的道路。“文革”期间,他被下放山西劳动。在他看来,下放不但锻炼了身体,还让他认识了劳动。 三大贡献 “文革”结束后,顾明远针对“教育是阶级斗争的产物”的极左观点,提出“现代教育是现代生产的产物”;针对当时流行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社会主义的教育原则”提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现代教育的普遍规律”,批驳了教育理论的极左思潮,在全国引起很大轰动,对推动教育界的拨乱反正起到了巨大作用。很多专家认为:现代教育理论、“主体客体统一论”、“比较教育理论”,是顾明远对中国教育理论的三大贡献。 开创性研究

2020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三十多年教育实践经验的教育理论家

假期,我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三十多年教育实践经验的教育理论家,读着他的《给老师的建议》一书,就好像有一位智者站在面前,他循循善诱,给我排忧解难,给我指点迷津;又犹如一位和蔼可亲而又博学的老者,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及时给我帮助,让我充满信心…… 书中既有生动的实际事例,又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娓娓道来,我觉得找到学生和老师发生的现象的根源,有益于我们开阔眼界。 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有两点,第一点是第二条“老师的时间从那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一看这题目我就被深深吸引了。是啊,我们经常这样谈论“老师也是人,老师的压力也是相当大的,应付学校各种各样的检查,做课题,搞教研、进修、培训、评职称、提高教学质量、白天要上课,晚上有时还要加班……忙了一天,只想坐下来看看电视、聊聊天,放松放松,哪有精力读书?教师的时间到底从哪里来呢?带着这样的问题和烦恼,我仔细阅读了这一章节。书中写到:“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天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望。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扣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对啊!这段话发人深省,让我从本质上领悟了一些教育技巧的奥秘。我不应该总是抱怨没有时间,抱怨事情太多,我应该在自己所教学的数学这门学科中,使学校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科学基础知识,成为入门的常识,应该只是沧海一粟。明白了这些道理,一切抱怨都抛到了一边。书中所举的那个历史教师的例子就是最好的证明。那位老师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不过,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或者说现场准备,只用了大约15分钟。”这段答话给我启开了一个窗口,使我窥见了教育技巧的一些奥秘。他的成功之处就是用他的终身的时间在扩大自己的知识海洋,持之以恒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技巧。教师的时间问题是与教育过程的一系列因素密切相关的。常读书和常思考会使我们勇于和善于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做出严格的反省,既不惮于正视自己之短,又要努力探究补救途径,更要擅于总结自己或同行的成功经验,从中提炼出可借鉴的精华,为理论的突破夯实基础。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怎样使这些小溪永远保持活力并有 潺潺不断的水流,这就是读书,读书,再读书。要把读书当作第一精神需要,当作饥饿者的食物。要有读书的兴趣,要喜欢博览群书,要能在书本面前坐下来,深入地思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才能在教学时游刃有余,才能不断地补充自己的知识储备,才能使自己的知识海洋变得越来越宽广。 第二点是书中第二十二条讲到“争取学生热爱你的学科”。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只有学生喜欢上了某一学科,那么这些学生的天赋素质才会得到发展,他们的爱好、禀赋、才能、志向才能建立起来。我们也可以从图书、报纸的种种事实可以看到,一个人最终的研究或发展方向,都可能与他小时候所喜爱的那门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啊,作为老师,最希望的就是学生热爱你的学科,只有这样,学生才有兴趣学才可能学好! 如何让学生喜欢你的学科呢?它所需要的条件太多了,教师靠高尚的人品,积极的智慧,高超的教育艺术吸引了学生,学生喜欢你,自然会爱乌及屋,从而喜欢了你教的这门学科。在这里,苏霍姆林斯基也提出了一些很好的建议,他希望你去争取自己学生的思想和心灵,跟你的同事们——其他学科的教师来一番竞赛。在我们的教学中,总能看到这样的情景,上

世界著名教育家的教育理念和思想

40名世界级教师的教学建议 21、不过于注重学生的分数 求知是人世间最大的欢乐,只要给予合适的环境运用正确的方法,每一个学生都能去快乐读书。对一个学生来说,最关键的是快乐的生活,而不是分数和名次,更重要的是得到这种快乐生活的能力,而学生的能力并不以考试的分数来衡量。 ——铃木镇一(日本优秀教师,接触的教育家和小提琴演奏家。他提倡“合格教育”,是为了让学生拥有更多的自由支配时间。) 22、捕捉学生的兴趣所在 兴趣是学习的良师益友,很好地撇杨学生的学习的兴趣,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个人在学习兴趣的引导下学习,自觉性和创造性便会得到最大限度的激发,学习效率也会有大幅度的提高,进而就会更加热爱学习,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原田(日本静冈县一所小学的优秀教师) 23、保持和发展学生的兴趣 我们的教学不是进行死板的、僵化的、俗套的课堂教学,而是让学生融入自然中去,从他们感兴趣的事物中寻找教育的机会。我的教学需要启发式的,而非灌输式的,首先从尊重孩子的天性出发,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求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使他们一直处在对知识的渴求状态中。 ——安妮.莎莉文(美国盲人女作家、教育家海伦.凯勒的老师) 24、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要尽量使学生在快乐中掌握知识,使求知成为快乐而非苦恼的事。教师应

该引导学生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让学生即使无人监督,也能自学不辍。教师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 ——赫伯特.斯宾塞(英国优秀教师、著名教育家、哲学家和心理学家) 25、让学生的智慧在指尖灵动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既是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又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了发展。因此,教师必须要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操作时间,让他们既动手又动脑,这样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便会大大提高。 ——多美尼克(法国优秀教师、教育专家) 26、培养和保护学生的创造欲 艺术的真正意义在于使人幸福,使人得到鼓舞和力量。在艺术创作中,我们应该充分相信学生,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的创作成果,应最大限度为学生提供宽松的环境,释放出学生的“第三只手”,创造一个又一个生命奇迹。 ——海顿(奥地利一位优秀教师、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 27、将学生的“错误”视为一种教育契机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懂得:孩子的人生才刚刚开始,以往的过错和耻辱只能代表过去,真正代表一个人一生的,是他现在和将来的所作所为。每个人都不是完人,连伟人也有过错。从过去的阴影里走出来吧,从现在开始,努力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你们都将成为了不起的优秀人才...... ——菲拉(美国新泽西州市郊一所小学的优秀教师) 28、通过劳动发展学生的才能与爱好 我们的学生就是在这种创造性劳动的气氛中生活的。各种各样的创造性劳动好比是引力各不相同的磁石:磁石的引力超强,学生参加的劳动就越有趣,他们在这种劳动方面的能力就发展得越明显。

中外著名教育家简介

中外著名教育家简介 镇康县第一中学罗自良整理 一、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 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 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 中国春秋末期思想家和教育 家、儒家学派的创始者,儒家 教育理论的奠基人。教育思想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德育论思想:立志有恒; 克已内省;改过迁善;身体力 行。 教学论思想:勤于学习, 广于见闻;学而时习,温故知新;学思并重,学以致用;虚心求学奋发不息;启发思维,举一反三;因材施教,实际出发。 教师论思想: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爱护学生,无私无隐;讲究教法,循循善诱。 古人认为孔子曾修《诗》《书》《礼》《乐》,序《周易》(称《易经》十翼,或称易传),撰《春秋》。《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二、孟子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 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 舆,战国中期鲁国邹(今山 东邹县东南部)人。中国战 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 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 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 孟子的教育思想是继承孔子 的教育思想而加以发展的。 1.他提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明人伦”的君子和大丈夫。 2.关于教育的作用。他强调内心的道德修养,但同时也不否认后天环境对人性的影响。 3.他注意道德教育的培养和道德意志的锻炼。 4.在教学方法上。他主张包括深造自得、专心有恒、循序渐进、重思存疑、因材施教等。重要著作《孟子》。 三、荀子 荀子(约公元前325年-公元前238 年),名况,字卿。战国时期赵国猗氏(今 山西临猗)人,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文学 家、政治家,儒家重要代表人物,时人尊称 “荀卿”。 荀子重视教育和学习功能。他认为,学

中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

中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教育思想三论 中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教育思想三论 陶行知是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和实践是中国人民极为珍贵的精神财富。他在长期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充分吸收中外古今各种教育思想的精华和总结自己教育实践的宝贵经验,创建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现代教育理论体系。这个体系不仅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而且对今天教育的改革仍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试从国情论,发展论和体系论三个角度分别概括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基本特征。 一、国情论 陶行知是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最早从中国国情出发探索教育道路的教育家之一。他在平民教育运动时期就对中国学制改革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 1922年1月,他在《中国建设新学制的历史》中深刻指出,中国的新教育开始以来,先是仿效西方,继而学习日本,取法德国,后来又照搬美国,这都不是正确的倾向,学来学去,总是“三不像”。他认为应当以科学的方法和态度,考察社会需要、个人能力、基础准备,制定一个适用的学制。对于外国的经验,则根据它适于中国的国情与否来取舍。这样“才能制成独创学制——适合国情、适合个性、适合事业学问需求的学制”。从这个原则出发,陶行知创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多轨学制,以便于劳动人民及其子女受教育,并可以根据才能差异随时调换轨道。他提出的多轨制,在小学中体现最为明显。例如他主张“小学校或全日、半全日,或二小时,或一小时,根据各地情况而定,不拘一法”。 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陶行知深刻认识到,中国人民特别是农民深受“三座大山”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在文化教育上也毫无地位,而中国以农立国,农业人中占总人口的百分之八十五,农民的地位与处境如何,对国家和社会的变革,民族的兴衰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中国教育的重点在农村。要改革中国社会,必先改造乡村社会;要想改造乡村社会,必须使教育下乡,在乡村生根,力好乡村教育,“用教育的力量,来唤醒老农民,培养新农民”,与工人一起担负起建设新中国的伟大使命。他深信乡村教育是改造中国社会的最重要事业,是“立国之大本”,是关系到全世界五分之一人民幸福的伟大事业。陶行知将普及教育的重点放在乡村,正是基于这种对中国国情深刻认识的基础上。 近百年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极为贫困。穷国能不能办教育?怎样办教育?陶行知认为,穷不是没有办法,最怕的是穷而又不去想办法。在这方面,陶行知有许多精辟见解和行之有效的经验。他创办的晓庄师范、山海工学团、育才学校、社会大学等都是用穷办法办起来的,而且各有特色,卓有成效,在国内外有广泛影响。在创办晓庄师范时,从四个帐蓬开始,后来发展到30个茅草棚;办山海工学团时,连一个茅草棚也没有,他竞以工学团为中心,把教育推广到25里范围的农村,并进而发起了全国的普及教育运动。在陶行知看来,有钱办学不算稀奇,把没钱的学堂办得精彩才是真本领。他反对不顾中国国情,办起学校来动辄圈上几千亩地,花上几百万元钱,盖上几座皇宫式的楼房的错误作法。他批评那些洋化教育家不考虑人民负担和国家财力,盲目地照搬西洋的形式在中国办教育,就如同“没有洋抽水马桶就拉不出屎来”。 在办学形式和教学内容方面,陶行知也是处处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他创造了“即知即传人”的小先生制,以求“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少的经费,实行免费的全民教育”。为了使中国的劳苦大众及子女易于受教育,他专门编写了《平民千字课》、《老少通千字课》等内容与人民大众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