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上胸椎正骨手法

简介手法如下,手法运用熟练后,可以:熟练,自如的矫正C6---T5的胸椎肋椎,胸肋关节,胸廓等的偏歪旋转不对称等,有些手法很多朋友平时也常用,但似乎效果并不像我说的那么好,
手法应用后效果不好,有时是手法本身应用时的问题,比如手法的选择,发力的角度和疾病的问题,但更多的是对疾病本身的认识导致手法应用不准确,选择不合理,虽然是看起来小小的几节椎体的问题,但从运动力学和生物力学以及患者的诸多情况看,常常需要的是2个或者3个手法的组合应用,有些人在坛子大谈基础,基础,说出来的确实和实际临床完全脱节的所谓基础,让人莫衷一是,更有的大师狂谈法无定法法聪手出之类的,如要让其谈及其高深手法则一副高深莫测舍我其谁的态度。

法不误人,其实是人自误,我在上胸椎的治疗上或者是颈椎的治疗上,临床颈椎加胸椎不过是6个手法,加一个小小的牵引,根据患者椎体的侧歪,反弓反曲,而自由组合,3个或4个组和应用,有规律可循,有窍诀可言。即便是一个环枢关节的复位,也有数个手法的组合应用,绝非哪些大师所谓的一个旋转或者这个那个手法可调整。

以后有时间会慢慢向各位介绍,只是要打破某些大师的神秘光环或者蛊惑人心的东西,我曾有一篇帖子说过手法是可以速成的,遭到很多人的反对,其实各位想想,学了那么多大师的手法,买了那么多书,为什么临床常常是顾此失彼?很多人也许有过亲身的体会,就是有时下中药时,有时一个病人,一样的方子用药,有时只是君臣佐使彼此搭配的不同,而效果确实天上地下,你参加了了那么多学习班,买了N多书,可否有人告诉不同的情况下不同的手法组合?

坛子也好,大师也好,最津津乐道得是某手法治疗某移位,椎体有某某移位,看某移位摸某移位也学了,也操作了,为何一遇陈年久病特效手法不特效了,非得刀子针子锥子凿子锤子一通上去才可能搞定?

陈年者往往都是铰链状的复合移位,上下交锁,需要仔细寻找关窍之处2个或三个四个手法配合方可收效,过分强调单一椎体的旋棘突旋,左右偏歪前俯后仰,并试图用某针对单一椎体的复位手法,急性期或初次发病尚可,对慢性期,久病,复杂的颈胸腰椎疾病只是隔靴搔痒,事倍功半。

这几个手法可依个人操作习惯选择2个或3个每次,属模糊类的智能万能手法,利用关节锁定后人体的失稳后锁住关节以下人体三分之二近百斤的体重的牵引和肌肉的拉力拉开关节,促使不同角度不同方式的移位回味,就像捉蛇,把住蛇尾一抖,蛇得浑身

关节随即抖开。

手法很普
通,也很常见,只是有些手法平日看到时没有详细介绍其原理功用被大家忽视而已,所以有些文字就照搬或略作修改某书或某大师之处,皆非本人原创某某手法。

1 挺胸端提法
患者正坐,双手抱头,医者站与患者背后,一脚踩与患者所做凳子边缘,膝盖顶与患处,一般直接顶T5或T6,无需定点TI或T几,双手穿过病人双臂间向下抱托与患者下胸椎或软肋,患者后仰放松,医者顺势往斜上一拉,无需太多力气,关节锁住,病人完全仰躺医者顶膝(很重要,否则病人会被膝盖顶的背痛),顺势一拉即可,一般即可听到T5以上胸椎噼啪逐节复位声。
膝顶可顶椎体,也可椎旁,自行调整。做的正确一般即可闻到从T5依次往上的劈啪声,有时可到C6或C7,患者要坐凳子前缘,医者脚踩后缘,要完全放松。

2 拢胸上提法

患者站位或坐位均可,以站位为例,患者双手十指交叉抱与颈后,颈67左右的位置,胖人搭在一起即可,不必交叉抱住,医者站与患者背后,双手由两侧环抱患者臂膀,双手与患者肘部相扣,以胸部或斜向左侧或右侧胸顶在患者T5椎体或椎旁,抱患者后仰患者放松失稳时寸劲斜上抱提,可闻数声乃至十几声二十几声咔哒声。
这个手法很有意思,不做解释。

3 抱颈提胸法

患者坐位站位均可,以站位为例,患者双手抱头,医者站患者背后,双臂从患者腋下穿过十指交叉抱与患者颈椎,其余同上,发寸劲上提,可闻一声或数声咔哒声,有时可达到患者C567,有时也甚至可继续往上。

4 挺胸扶臂端提

患者坐位双手抱头,医者坐或站与患者背后,双手从患者腋下与颈椎两侧穿过,握住患者左右上臂,胸部顶住患者胸椎56左右,患者后仰放松医者顺势向斜上提。






熟练掌握后即可随心整复上胸椎的各类关节移位,我不用卧位的冲压之类的手法,坐位的和站位的做好了很轻巧,也很巧妙,可定点也可不定点。

我自己有时不舒服,就教给来推拿的患者,指点几次患者立马即可掌握,且做的也相当好,坐位膝顶抱提的那个,即便是诊所的小护士也可立马掌握,熟练应用,呵呵。

另如看不明白,第三个手法坛子里有发郝长海教授的视频的,里面有,第四个就是医者手的位置不同,其余同上。

剩下的请参阅苟亚伯的那个手疗法大全,有类似的可触类旁通。

截了几张手疗法里的图,主要是看类似的地方。手疗法一书里有的是站位,这个是可站可做。

我这个手法其实除了第一个剩下的差不多,不过是为了运用着依个人习惯给个选择的余地而已。
但这套手

法的最大好处是不定位,不管什么方向角度的,尤
其是针对上胸椎侧弯的,且其还有自动令颈椎复位的功能。
我个人无论上胸椎何种移位,还是侧弯,还是为了让颈椎自动复位,就其中很固定的2个手法。病人在软组织充分松解的情况下,有时咔哒声可是C345都可以出来。
另外还有个最大的好处,可以直接对环枢关节起到调整作用。
管他什么毛病上来一提一拉,嘿嘿即可。巧劲很安全,诊所里的小姑娘给示范2遍就可把我160斤体重做的咔咔响。另外我曾有贴提到反弓的病人可迅速回复曲度,我这个胸椎的手法就有关键的解锁颈椎的作用,对颈椎侧弯反弓变直,环枢关节有解锁自动调整颈椎的作用,这不是单一的胸椎复位手法可比的。我提到的组合运用就是为了对颈椎的自动调节作用。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