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各地市人文发展水平差异的统计分析

河南省各地市人文发展水平差异的统计分析
河南省各地市人文发展水平差异的统计分析

河南各地市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河南各地市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河南省各地市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了河南省各地市的经济发展情况.首先依据恰当的原则,建立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利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对经济发展水平作出大致的分类.最后,分别选用TOPSIS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各地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作了综合评价,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得出最终结论. 关键词:综合评价;聚类分析;TOPSIS法;主成分分析法 1 引言 近年来,河南省的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较之前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在经济繁荣的背后也隐藏着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各地市的综合经济实力如何?发展是否均衡?分别有什么优势和劣势?解决这些问题能够使人们清楚认识经济发展现状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为行政部门提供一定的决策依据,对河南省今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主要研究了河南省各地市的经济发展状况,首先从GDP总量、人均GDP 等经济指标出发,对河南省经济发展状况作出定性分析.为了对各地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我们选取了四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构建了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在研究过程中,本文主要选用了聚类分析、TOPSIS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各地市的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得出:郑州市以绝对的优势领跑全省;济源市、三门峡市、洛阳市分列二到四位,处于第二集团,较其他

城市有较大的优势;其余城市的发展还有待努力. 图1论文结构图 2 河南省经济发展概况 2.1 河南省历年GDP增长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目前,河南已成为我国中西部地区的首位经济大省,也是全国最重要的经济大省之一. 图2河南省历年GDP增长趋势 从图2中可以看出,在上世纪90年代之前,河南省的经济总量维持在一个缓慢增长的状态,GDP总量低于1000亿元;之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开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我省的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加快,于2000年突破5000亿元的大关;进入21世纪,国家先后提出了中原崛起和建设中原经济区战略,以此为契机,我省的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增长,GDP总量突破两万亿,仅次于广东、

郑州市商圈调查分析

郑州市商圈分析

郑州市区商业概况 根据统计资料显示,目前郑州人均商业面积为0.7平方米左右,而发达国家或地区人均一般为1.2平方米,从数字上来看,郑州人均商业面积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或地区,处于较低水平状态。由此看来,郑州的商业地产存在很大市场。 郑州住宅密集区自发形成的商业形态,没有集中、统一的规划,无论从经营载体——住宅底商的硬件环境,到软件服务品质,均无法满足部分对购物环境、消费品质要求较高的消费者的需求,这就推动着城市商业形态的发展、变化—从自发式零散街铺,逐渐向人为规划的社区中心商场、主题商业步行街及专业商业城过渡,并逐渐走向成熟。郑州目前多数区域都缺乏高品质主题商业物业来提升区域的商业消费品质。而高品质商业地产分为住区中心商场、特色步行街、主题式大商场等等,各区域可结合区域商圈的差异,选择不同类型的主题商业地产开发。 现今,郑州市较突出的商圈范围内的购物中心、专业专卖店等新型业态不断涌现;连锁超市经营领域正在拓宽;丹尼斯、沃尔玛、易初莲花、家乐福、家世界、世纪联华等国内外大型流通企业涌入郑州。如火如荼的商业氛围的造势让投资者和消费者觉得前景一片大好。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将郑州分为二七商业圈、火车站商业圈、国贸中心商业圈、紫荆山商业圈、碧沙岗商业圈、郑东新区商业圈。

1、二七商圈——城市形象门户商圈 二七区是郑州市的商贸中心区,具有悠久的商贸业发展历史。随着1903年京汉铁路开通和1905年德化街建成,这里的商贸业就逐渐兴起和繁荣。经过100年的风雨历程,二七区的商业不断发展壮大。上世纪90年代,由亚细亚等几大商场参与的全国著名的郑州商战曾在这里爆发,引发了郑州乃至全省的商业变革。经过一轮又一轮的新旧更迭,二七区逐步形成了以零售业为主的“二七商圈”。 形成因素: 一、大型零售商云集,商业街规模 庞大。 “二七商圈”已建成了中原地区 第一个集购物、娱乐、餐饮为一体的 步行商业街——德化步行商业街,汇 集了世界500强之首——商业零售巨 头沃尔玛公司、金博大购物中心、北 京华联、上海世纪联华、天津家世界 等数十家大型商业企业和百年德化购 物公园、正弘国际名店、国美家电等 大批商家,商业氛围浓厚。涵盖了传统 百货、超市零售、商业步行街、批发等 形态。也是郑州商业业态最为丰富配套 最为全面的区域。 因二七与火车站相距很近,而两个 商圈可以说是郑州商业的发源地,经过历史变迁和城市发展以及经济水平的提高,二七商圈与火车站商圈的服务半径分别有了扩大,甚至是慢慢的有融为一体的倾向。如德化步

公司数据统计分析人员报表管理制度

1.总则 ●明确报表接口人员与相关职责,保持统计分析的稳定性。 ●确定报表数据种类,统一报表统计口径,保证报表数据统一性。 ●制定报表开发与作业流程,保证报表工作有序性。 ●规范报表周边信息以及报表归档工作,确保报表数据的可查性和追溯性。 2.细则 2.1 统计分析人员职责要求 2.1.1统计分析人员职责描述 ●负责与市场部、财务部等部门共同确定报表统计口径与固定报表体系。 ●负责制作财务报表、集团报表、经营分析报表等固定报表。 ●负责提取统计分析类临时数据。 ●负责统计分析类报表数据的稽核、报送及归档工作。 ●负责就统计分析类报表相关事宜与业务部门进行沟通。 ●负责统计分析类报表问题的核查与处理。

2.1.2 统计分析人员职责分工 ●需设立统计分析岗与统计分析稽核岗,即填表人与审核人。 ●填表人负责报表的制作与报送工作,审核人负责报表的稽核与归档工作。 ●填表人与审核人不能为同一个人,可采取交叉复核的方式,即此报表的填表 人可作为另一份报表的审核人。 ●填表人和审核人均确认后方可报送,由填表人和审核人共同承担责任。 2.1.3 对统计分析报表接口的规定 ●对于各业务部门需要省公司或分公司定期提供的数据,业务部门把已审批的 《统计数据需求登记表》报表需求给信息部,由支撑共享中心负责人审批后交统计分析岗处理。 ●对于业务需求,若不需系统开发的,转由统计分析岗处理,对于需系统开发 的,则由需求管理员安排厂家开发。 ●财务部在统计数据中若有程序开发或改动的需求,在办公软件中向信息部需 求管理员提出需求,由需求管理员安排厂家处理。 ●各业务部门须指定统计分析报表接口人。统计分析人员直接向报表接口人提 供报表和有关信息,由报表接口人向对应分公司或部门发布。 2.2 相关报表规范 2.2.1 统一报表统计口径 ●报表统计口径由集团信息中心与相关业务部门共同确定,一般在一年内不作

应用文-统计学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分析

统计学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分析 '学在 中的作用分析 引言 统计源于国情调查,后来被 在国家各项 的实际效果分析方面。我们常见的应用在国情调查方面的统计包括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科学。本文探讨的统计学,是对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科学的结合应用的探索。 一、经济发展中的统计学应用 1.统计学的主要应用领域 统计学应用在政府经济控制中,表现为对 经济发展各个方面的数据收集和统计分析,例如,对工业、 、商业的经济收入增长值的计算、对国家各行业 增长比率的计算等;统计学应用在企业经济发展中通过财务核算和 工作,对企业运营的成本以及利润进行计算,对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各项业务的盈利情况以及企业在人力资源 等工作方面的投入。 2.统计学应用的特征 统计学包括了统计资料、统计工作和统计科学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的应用是相辅相成的,无论是在政府经济管理中的应用还是在企业经济行为中的应用,统计学的这三个方面的应用都表现出相同的特征。第一,统计学实际的工作对象是数字,通过数字对经济发展状况的总体状态进行描述,能够保证经济情况的客观性;第二,统计学应用的基础是大量的数据调查,一切统计结论的生成都必须是基于大量调查的,科学地编制问卷并选择合适的统计方法,是统计学应用发挥作用的依据。 3.探讨统计学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的必要性 无论对于政府经济管理还是企业经济活动,统计学的统计资料、统计工作和统计科学都影响着统计学应用的结果,不同的数据来源、本文由 联盟 收集整理不同的统计方法以及不同的统计员理会形成完全不同的统计结果,所展示出的经济发展状况也就完全不同。政府和企业要充分了解经济发展状况,就必须先明确统计工作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对统计学应用加以重视,才能保证社会经济发展的数据是真实的、可靠的,才能保证政府对经济的管理行为和企业实施的经济发展决策是科学的。 二、统计学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统计学影响政府的经济政策 统计工作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而且已经成为当前我国政府经济工作中不可替代的存在。当前的统计工作能够将国家生产力发展质量充分地展现出来。其中,既包括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与生活状况,又包括城乡居民的人均收入以及出水平等社会广泛关注的经济发展问题;同时,还可以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指导依据,从而使政府的宏观经济决策更加高效。由此可知,统计工作已经涉及到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并对各领域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作用。 2.统计学为国家和企业的经济决策提供建议 统计学的应用还能够为国家和企业的经济决策提供建议。例如,统计数据表示出一城一乡的民众经济水平的差异,结合城乡发展的战略目标制定以及城市政府的能力,政府就可以根据统计数据表现出城乡差异的原因进行经济决策的制定,以此实现城乡共同进步的执政目

河南县域经济发展状况

[摘要]县城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具有基础性地位。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步伐,对于繁荣农村经济,推动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发展县城经济首先要着力发展工业,工业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点,同时县城工业的发展也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河南省县城经济发展中仍存在一些“瓶颈”问题,抓住重点才能真正实现经济的飞跃。 [关键词]县城经济;问题;对策 县域经济是一种区域经济,是在县级行政区划(包括县级市)范围内,以县城为中心、以乡镇为纽带、以农村为腹地、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乡镇企业为重点,城乡一体、工农并进、由各种经济成分和不同产业构成的区域经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步伐,对于繁荣农村经济,推动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河南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 以2004年河南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为例,分析其特点 1综合实力显着增强。2004年全省县域经济完成GDP5965.45亿元,比上年增长15.9%,占全省总量的67.7%。县域地方财政收入实现160.54亿元,比上年增长25.7%,占全省的37.4%;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656.98亿元,比上年增长14.4%,占全省的59.0%;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2778.18亿元,比上年增长15.5%,占全省的49.5%。2004年全省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超亿元的县市达65个,比上年增加15个,其中超3亿元的11个,增加8个。其他一些重要指标也均占全省的较大比重。县域经济已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对全省迈上人均GDPl000美元的战略新起点作出了巨大贡献,2工业经济成为县城经济支柱。2004年,全省县域工业完成增加值2632.91亿元,比上年增长18.8%,在GDP总量中,工业增加值所占比重已达到44.1%。工业经济已成为各县(市)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全省绝大多数县(市)已摆脱主要依靠农业来推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县域地方财政收入及农民收入的增长更多得益于非农产业特别是工业的发展。 3农村经济成效明显。2004年,全省县域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531.44亿元,比上年增长15%。粮食产量创历史新高,总产4260万吨,新增粮食产量居全国首位。畜牧业产值1116亿元,占农业产值的比重达到39%。棉花、油料、肉类、水产品等主要农产品产量都有较快增长。农业产业化经营快速推进,骨干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品牌优势进一步显现,各具特色的专业化生产区域逐渐形成。 4投资保持强势增长。2004年,全省县域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56.70亿元,比上年增长39%,占全省的29%。其中,投资额超过20亿元的县(市)有20个,超过30亿元有12个,超过50亿元有1个。投资增幅超过全省平均的县(市)有57个,投资增幅在40%以上的有44个。 5非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突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发生重大转换,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角。全省进入2004年全国百强县的巩义、偃师和非公有制经济比较发达的长垣、许昌等县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不论是对一些工业基础比较好的县,还是对一些农业县的经济社会发展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6扩权县(市)继续领跑县域经济。35个县(市)扩权试点的实践表明,扩权极大地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扩权县(市)成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的领头兵。河南县域经济虽然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县域经济整体发展水平较低。全省县域平均人口74.16万,GDP平均规模43.19亿元,分别是全国县域经济平均值的1.63倍、1.35倍,而地方财政平均收入为1.2亿元,人均GDP6312元,仅为全国县域经济平均值的0.99倍、0.93倍。人口多,总量大,但人均低、实力弱的特点十分明显。二是生产要素聚集困难。当前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最大障碍是资金、技术、土地等生产要素聚集困难,在不

经济统计学专业就业方向与就业前景分析

经济统计学专业就业方向与就业前景分析 经济统计学专业就业方向与就业前景分析 经济统计学就业方向可以面向金融,统计,经济,会计这四个大方向。而经济统计学毕业生中大部分人成为了会计,其次是数学教师,然后是银行等金融机构。金融统计学最好的就业方向就是进入 事业单位,但这些单位往往很少招本科的学生,一般都是要求硕士 以上学历。因而,对于本科生来说,经济统计学由于所学范围宽广,知识涉及学科较多,学得广而不精,所以在就业的时候就存在一个 转向的问题。但数据处理是统计学的优势所在,是会计,经济等专 业都没有的优势,所以不必为就业的问题担心。 经济统计学专业能在企事业单位和经济、金融和管理部门从事统计调查、统计信息管理、数量分析、市场研究、质量控制以及高新 技术产品开发、研究、应用和管理工作,或在科研教育部门从事研 究和教学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统计学不仅要注重与其它学科的结合,统计学自身在统计原理、统计技术、统计方法等领域也要谋求 创新和突破。 一直以来,政府统计、部门统计在统计学生的就业中占有较高的比重。然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的完善,随着中国全球化贸易的发展,民间统计越来越热。民间统计是政府统计之外的涉及市场调研、统计分析、预测和决策等内容的`一系列统计活动,包括各类统计调 查公司、统计信息咨询中心、统计师事务所、统计研究所,以及把 统计方法运用于企业决策和管理的企业管理咨询公司等,是介于市 场和企业、居民之间的一个桥梁,主要为企业和居民提供市场微观 信息。民间统计机构,由于其服务的多样性、形式的灵活性,目前 在我国获得大幅度的发展,已经逐渐为广大统计学生提供广阔的就 业机会。随着民间统计机构的持续发展,民间统计机构必将成为统 计学生就业的主要渠道之一。

河南经济发展定位与战略

河南经济发展定位与战略 一、经济发展阶段定位:由规模扩张阶段向产业升级阶段推进 400多年前,法国人蒙田说过这样一句话:风不会对漫无目的者有所青睐。这句话反过来理解就是,假如你有坚定的方向和目标,整个大自然都会帮助你。由此可见,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明确发展方向和目标是何等重要。对自身的发展阶段进行科学的定位正是为了进一步明确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 学术界认为,我国整个开放型经济已经经历和即将经历的阶段主要有三个,即规模扩张阶段、产业升级阶段和要素优化阶段。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整体上正处于由规模扩张阶段向产业升级阶段转变的过程中,同时,部分地区和产业正在积极发展创新产品和创新产业,提前向要素优化阶段迈进。 由河南省经济发展呈现的特征(从主要经济指标的增长状况看,现阶段的规模扩张特征十分明显;依据产业、产品结构状况分析,现阶段的劳动、资源密集特征比较突出;依据经济主体的行为模式分析,现阶段以学习、吸收、模仿为主的特征十分突出)判断,目前河南省经济整体上还处于规模扩张阶段。从河南省经济发展现状、发展需要以及当前的国内外经济环境看,我们不能继续停留在规模扩张阶段,我们面临的重要任务就是要尽快把整个经济发展由规模扩张阶段向产业升级阶段推进。为了完成这个任务,当前迫切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防止在“保增长”名义下对落后生产力的保护,发挥市场的作用淘汰落后产能 根据2009年9月26日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可知,目前我国不少领域的产能过剩、重复建设问题很突出。不仅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煤化工等产能过剩的传统产业仍在盲目扩张,而且风电设备、多晶硅等新兴产业也出现了重复建设倾向,同时电解铝、造船、大豆压榨等行业产能过剩矛盾也十分突出。一些地区违法、违规审批,未批先建、边批边建现象又有所抬头。河南省的一些产业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新形势下这个问题再度凸显,与“保增长”面临的压力是有关系的。面对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保增长”的严峻局势,是捡起落后的产能,还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推动产业升级,已经成为摆在大家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建议适当弱化对短期经济增长目标的追求,防止在“保增长”名义下对“两高一资”类落后生产企业和项目的保护,注重用市场的力量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使优化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实现产业升级成为“保增长”的重要前提。 (二)形成有利于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进产业升级的压力和推动力 调整产业结构、推进产业升级,关键是政府部门要下定决心,要有明确的政策导向。 首先,在领导干部评价考核指标体系方面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创新,形成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推进产业升级的“压力”。评价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不仅要看GDP、销售收入、出口规模、利用外资规模等数量指标,更要注重对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产业竞争力、环境保护、社会福利水平等指标的考核和评价。广东省在实行“双转移”经济新政过程中,规定了明确的衡量产业优化升级的量化考核指标,要求产业转出地(珠三角地区)人均GDP增长率要高于GDP总量增长率两个百分点,以促使转出地将原有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变为技术密集型产业。这些做法值得河南借鉴。 其次,从舆论引导、工作部署、财政支持等各方面为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形成足够的“推动力”。广东省为了实行“双转移”经济新政,省财政5年内要拿出500亿元作为“双转移”的补贴,每个省级示范性产业转移园都可以获得5亿元的扶持资金;转出地与转入地之间实行GDP分成,转出地主动给转出的企业赠送“陪嫁”等[1]。河南省也应以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为重要突破口,研究制定推进全省产业升级的政策和措施。 (三)把构建区域自主创新体系、培育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推进产业升级的关键举措 要处理好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和承接产业转移之间的关系。积极承接经济发达国家和国内经济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是河南省推动产业升级的正确选择,但是,对承接产业转移不能寄予过高的期望。从国际上看,通过承接产业转移促进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是有可能的,但完全依靠承接产业转移实现产业升级、带动经济起飞则是比较困难的。在当前发达国家普遍对高技术产品出口实行严格管制的情况下就更是如此。这也正是中央一再强调要建立创新型国家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国内看,中西部地区通过承接沿

经济统计学的发展

统计学发展方向及趋势 随着现代社会发展中数字应用,统计学应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企业经营管理中统计学方法、理论、软件的应用为企业提高市场掌控能力奠定了基础,统计学通用方法论的应用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奠定了基础。通过统计学的应用使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统计学这一实质性研究学科对经营管理工作的帮助,使企事业单位认识到了统计学应用对信息整理与分析的帮助。 纵观统计学的发展状况,与整个科学的发展趋势相似,统计学也在走与其他科学结合交融的发展道路。归纳起来,有两个基本结合趋势。 (一)统计学与实质性学科结合的趋势 统计学是一门通用方法论的科学,是一种定量认识问题的工具。但作为一种工具,它必须有其用武之地。否则,统计方法就成为无源之水,无用之器。统计方法只有与具体的实质性学科相结合,才能够发挥出其强大的数量分析功效。并且,从统计方法的形成历史看,现代统计方法基本上来自于一些实质性学科的研究活动,历史上一些著名的统计学家同时也是生物学家或经济学家等。同时,有不少生物学家、天文学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人口学家、教育学家等都在从事统计理论与方法的研究。他们在应用过程中对统计方法进行创新与改进。另外,从学科体系看,统计学与实质性学科之间的关系绝对不是并列的,而是相交的,如果将实质性学科看作是纵向的学科,那么统计学就是一门横向的学科,统计方法与相应的实质性学科相结合,才产生了相应的统计学分支,而这些分支学科都具有"双重"属性:一方面是统计学的分支,另一方面也是相应实质性学科的分支,所以经济统计学、经济计量学不仅属于统计学,同时属于经济学,生物统计学不仅是统计学的分支,也是生物学的分支等。这些分支学科的存在主要不是为了发展统计方法,而是为了解决实质性学科研究中的有关定量分析问题,统计方法是在这一应用过程中得以完善与发展的。21世纪的统计学依然会采取这种发展模式,且更加注重应用研究。这个趋势说明:统计方法的学习必须与具体的实质性学科知识学习相结合。必须以实质性学科为依据,因此,财经类统计专业的学生必须学好有关经济类与管理类的课程,只有这样,所学的统计方法才有用武之地。统计的工具属性才能够得以充分体现。 (二)统计学与计算机科学结合的趋势 纵观统计数据处理手段发展历史,经历了手工、机械、机电、电子等数个阶段,数据处理手段的每一次飞跃,都给统计实践带来革命性的发展。上个世纪40年代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诞生,给统计学方法的广泛应用创造了条件。近年来电子计算机技术的诞生与发展,使得复杂的数据处理工作变得非常容易,那些计算繁杂的统计方法的推广与应用,由于相应统计软件的开发与商品化而变得更加方便与迅速,非统计专业的理论工作者可以直接凭借商品化统计分析软件来处理各类现实问题的多变量数据分析,而无需对有关统计方法的复杂理论背景进行研究。计算机运行能力的提高,使得大规模统计调查数据的处理更加准确、充分与快捷。目前企业经营管理中建立的决策支持系统(DSS)更加离不开统计模型。最近国外兴起的数据挖掘(Datamining,又译"数据掏金")技术更是计算机专家与统计学家共同关注的领域。随着计算机应用的越来越广泛,每年都要积累大量的数据,大量信息在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信息过量,难以消化;信息真假,难以辨识;信息安全,难以保证;信息形式不一致,难以统一处理;于是人们开始提出一个新的口号"要学会抛弃信息"。人们考虑"如何才能不被信息淹没,而是从中及时发现有用的知识,提高信息利用率?"面对这一挑战,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DMKD)技术应运而生,

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原崛起、河南经济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原崛起、河南经济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一、河南省情与中原经济区建设 河南地处中原,是我国的农业大省、农业强省。具有多种矿产资源储量居全国前列,产业开发组合条件好,区位优势突出,交通地位重要,处于承东启西、联南通北的重要枢纽作用。此外,这里文化底蕴丰厚,旅游资源独特,在全国和世界上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中原地区是我国粮食、能源、原材料、劳动力的集中供应区域,又是连接我国东西部的重要经济区域,具有独特的资源和区位优势,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把这个区域作为一个经济区,作为整体来布局和谋划,对于实现该区域内及我国区域间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加快该区域发展,对于缩小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二、建设中原经济区对河南经济发展的的意义 河南所处的中原地区是中国农业要素聚集程度最高而工业化水平又较低的地区,在某种意义上说,这一类地区农业要素被吸纳的程度和工业化的进展程度会直接影响整个中国的工业化进程。该地区具有鲜明的特点:首先这一地区是中国的粮食主产区,具有保障中国粮食安全的意义;其次是中国农民人口聚集最多的地区,也是农民问题最突出的地区;第三是城镇化水平低;第四是中国工业化由东向西推进过程的支点,也是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重要地域。因此,建设中原经济区必将为整个中国农民问题的解决提供重要的区域支撑。所以,建设中原经济区并上升为国家战略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根据河南的省情特点,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核心问题还是“三化”协调发展问题。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心由东向西转移和中部崛起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尤其是作为第一粮食产量大省和第一人口及农民大省的河南,既要承担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责任,又面临着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土地就成了工业化发展的硬约束。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构建中原经济区并将其上升为国家层面的发展战略,不仅有利于加快这个地区“三化”进程,促使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再上新台阶,为加快中部崛起提供支撑;还可以连通周围其他重要区域发展板块,使我国区域经济整体格局更加完善,促进区域经济协调持续发展具有战略意义。同时,也有利于进一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统筹解决“三农”问题,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产业结构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破解资源环境瓶颈约束,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利于保护、开发、弘扬优秀的历史文化,发挥中原文化的影响力、支撑力和带动力,提升我省文化软实力。 三、中原经济区的战略定位与切入点 构建中原经济区,首先要确定好中原经济区的功能定位:以保障农业和国家粮食安全为前提,立足城乡统筹,努力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这样的定位,有利于上升为国家战略。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必须把握好切入点。具体应在以下4个方面狠下工夫: 第一,要建立合理的城镇体系。一是坚持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以省辖市为中心,形成辐射能力强的城市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二是大力发展县域中心城市,将一批有条件的县城发展成为20万人以上的城市。三是大力培育特色中心镇,区分不同情况,把一些重点镇建设成为城市组团、小城市和新型农村服务社区等。

统计学数据分析报告记录

统计学数据分析报告记录

————————————————————————————————作者:————————————————————————————————日期:

统计学数据分析报告 一、调查研究方案的设计与组织实施 (一)调查目的 (1)描述和反映本校商学院14级金融系学生对于毕业去向的意向,分析并 研究各意向的分布情况; (2)在专业,性别,家庭因素,个人因素等方面对毕业意向的分布进行研 究,探究这些因素对于毕业意向分布的影响。 (3)分析和解释形成毕业意向分布差异的因素和原因; (二) 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 本次调查的基本调查对象是本校商学院金融类的部分同学。 调查单位为此范围内的每一个同学。 在此基础上,在每个专业内随机抽取样本进行抽样调查,进而对整体进行推断。 (三)调查的组织和实施方法获取资料的方法:问卷法、文献法 本小组采用的基本方法为问卷法,发放问卷60份,收回问卷54份。 辅助方法为文献法,通过图书馆和网络获取相关背景资料,对研究素材进行丰富和补充。 调查方法:抽样调查 抽样方法:分层抽样 将调查对象按专业分为金融工程、金融学和信用管理三个类别,然后从各个类别中随机抽取组成样本,用于对整体进行推断。 数据资料整理结果如下:

在全部被调查对象中,男生23人,占43%,女生31人,占57%,金融学18人,占总体1/3,信用管理18人,占总体1/3,金融工程18人,占总体 1/3。选择考研的有14人,占总体的26%。选择出国深造的有1人,占总体的2%。选择自主创业的有3人,占总体6%。选择直接就业的有29人,占总体54%。选择考公务员的有7人,占总体12% 。 (四)调查时间和调查期限 调查时间:2016年5月9日 调查期限:2016年5月9日―2016年5月14日 (五)调查项目和调查表 调查项目:性别年级专业毕业意向家庭收入情况性格特点就业优势 调查表如下: 毕业意向 专业性别 考研出国深造自主创业直接就业考公务员金融工程男7 0 0 0 6 1 女11 2 0 0 8 1 金融学男8 2 1 0 4 1 女10 6 0 1 2 1 信用管理男8 1 0 1 5 1 女10 3 0 1 4 2 合计54 14 1 3 29 7 二、统计数据的整理和分析

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报表分析

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公布 2003年,全国各族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沉着应对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多种自然灾害和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带来的严峻困难和挑战,万众一心,奋力拼搏,实现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国民经济较快增长,运行质量明显提高,经济活力进一步增强;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改革开放稳步推进;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取得新成绩;城乡居民生活继续改善。 一、综合 国民经济较快增长。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1669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1%,加快1.1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247亿元,增长2.5%,减慢0.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61778亿元,增长12.5%,加快2.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37669亿元,增长6.7%,减慢0.8个百分点。在第三产业中,金融保险业增长6.9%,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增长6.6%,房地产业增长5.3%。 价格总水平有所上涨。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2%。其中,城市上涨0.9%,农村上涨1.6%(见表1)。居民消费价格中,食品价格上涨3.4%,服务价格上涨2.2%。商品零售价格下降0.1%。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2.3%。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4.8%。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2.2%。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4.4%,其中,谷物上涨2.3%,棉花上涨35.3%,油料上涨19.4%,畜产品上涨1.8%。 表1:2003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情况

就业人数增加。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443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92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25639万人,增加859万人。全年有440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比上年末上升0.3个百分点。 国际收支状况良好。全年对外贸易顺差255亿美元,比上年减少49亿美元。利用外资继续增加。外汇储备大幅度增长,年末国家外汇储备达到4033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1168亿美元。人民币汇率保持基本稳定。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就业和社会保障任务较重;能源、交通供需关系紧张;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偏大,部分行业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比较

河南省经济文化

河南省文化厚重,山河壮丽,旅游资源丰富.早在改革开放初期,一部《少林寺》的电影,启动了河南旅游,上世纪90年代,就有了中国旅游看“三南”/9海南,云南,河南)的说法,表明河南省很早就进入了中国旅游发展的第一方强省跨越,旅游产业在实施经济强省和文化强省跨越,由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旅游产业在实施经济强盛和文化强省战略中,都具有重要的地位.现今,略有也已经成为一个新兴的国民经济产业.发展旅游业可以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提高人民收入,同时旅游业的发展可以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发展旅游业有利于扩大区域间的经济合作与交流等等.发展旅游业在当今社会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改革开放以来,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也推动了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旅游也已经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和非贸易创汇的重要产业,并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显示出重要作用.截至现在,我国已经有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决定把旅游业当作本地的重点产业,或支柱产业,龙头产业来发展,旅游业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表现得淋漓尽致,旅游业的有效性正从旅游部门,旅游研究者的话题发展成为各级党政机关关注的工作议题,各级领导者和广大老百姓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认同旅游业,支持旅游业,正是因为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交通,通讯,建筑等行业的发展,促进了旅游设施的建设并使之不断完善. 许多国家发展旅游业的经验证明,发展旅游业在增加国民收入,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方面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旅游业同那些需要高度技

术和大量资金的其他经济部门相比,通过发展旅游业来促进发展经济,具有更加明显的优势,近几年河南经济高速增长,这与河南的旅游业蓬勃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近几年来河南经济高速增长,这与河南的旅游业蓬勃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河南省委省政府实施大旅游战略,始终将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支柱产业重点加以扶持,坚定不移地走产业化道路,是河南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有力的推动了旅游经济的快速增长,旅游业成为我国第三产业中最活力的行业之一,同时也成为国民经济发张最快的行业之一,因此旅游产业的发展必将对河南经济增长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旅游业带动整个河南的经济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旅游业是一项劳动密集型产业,它的发展需要宾馆,旅行社,交通,邮政,电力,购物等配套设施为其服务,这些设施都将需要大量的从业人员来支撑其运作,这就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旅游业属于服务业,它具有服务业吸纳劳动力的优势,同时旅游业对于就业的贡献超过了一般就业机会,世界旅游组织认为:旅游业每增加一个直接就业人员,就能为社会创造5个以上的简介就业机会,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通过旅游业使之发挥出就业效应.增加就业人数往往是取得旅游收入之外的最重要的目的. 2.优化结构经济发展的过程表明,产业结构合理的变化方向是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总产值中的比例大幅上升,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比例逐年下降,而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龙头行业,关联性强,对相邻产业具有很强的先导带动功能,有促进其他经济部门发展,改善国民经济

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统计分析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毕业论文(设计) 届专业班级 题目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统计分析姓名王玉婷学号 指导教师刘党社职称 年月日

内容摘要 改革开放之后,河南省的经济有了快速的提高,但是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很多不同因素导致河南省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很多学者也对此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但是至今不同地区经济的差异还是很严重,并对河南省整体的经济发展有了负面的影响,所以研究河南不同地区的经济差别有很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探讨不同地区经济有差别的原因,并根据研究结果给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本文笔者首先总结了以往学者对河南省不同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的研究,得出河南省经济的现状以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根据以往研究人员对差异研究的指标选取的优点借鉴和不足的补充,同时根据自己对经济差异的理解并权衡了指标的代表性和全面性考虑选取了科技、固定资产、教育的投入方面,人口素质,城镇化率,外贸和就业等几个方面的因素。最终通过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区域经济进行研究得出所选指标因素的影响程度,并根据得出的结果对河南的经济平衡发展提出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 河南省;区域经济;经济差异;主成分分析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Difference of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Henan Author:Yuting Wang Tutor: Dangshe Liu Abstract After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economy of Henan province has increased greatly, but in the process of economic growth, many different factors lead to imbalance in different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Henan province.Many scholars have done some research,but thedifference in regional economy is very serious, and have a negative impact on the overall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Henan Province, so research the economic difference of different regions of Henan has very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auses of the different regional economic difference, and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results give thecorresponding solution. In this paper,the author firstly learn from the former scholars research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different regions in Henan Province and know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roblems According to the advantages of selection of difference research index researchers reference and supplement at the same time, according to author’s understanding ofthe economic

河南开封市商业市场分析报告

市商业市场调研报告第一部分市经济环境概况 一、经济发展状况 二、汴一体化政策对商业地产影响 第二部分主要商业街道和主要商业设施调研 一、市商业格局 二、商圈动态预计 三、重点商圈、街道概况 四、市现有商业设施 五、大型综合商业体概况 六、商业现状分析 七、专业卖场概况、分析 第三部分市写字楼调研分析 一、写字楼概况 二、分析 第四部分市三星级以上酒店调研分析 一、星级酒店概况 二、分析 第五部分总结 结合本项目得到的启示

第一部分市经济环境概况 >简介:古称东京(亦有汴梁、汴京之称),简称汴,位于省东部,在中国版图上处于豫东大平原的中心位置。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城、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也是省中原城市群和沿黄“三点一线”黄金旅游线路三大中心城市之一。其中耕地面积363.4千公顷,市区面积359平方公里,市区人口100万,辖尉氏县、杞县、通许县、县、县五县和鼓楼区、龙亭区、禹王台区、顺河回族区、金明区五区。 是中原地区黄河沿线重要的旅游城市,2001年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积淀,使享有七朝都会、文化名城、大宋故都、菊城之盛名。遍布市县的名胜古迹,依稀可寻的古城风貌,特色浓郁的民俗文化,绚丽多姿的秋菊,显示了古都的风韵和魅力。拥有众多旅游景点创造和打破了中国世界纪录协会多项世界纪录、中国纪录,获得多项世界之最、中国之最。 一、经济发展状况 1、经济总量及产业结构 全市生产总值完成930.2亿元,增长12.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9.3亿元,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400.7亿元,增长14.9%;第三产业增加值310.2亿元,增长14.5%。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7亿元,增长25.3%;其中市本

公司数据统计分析人员报表管理制度(20210214190453)

1. 总则 明确报表接口人员与相关职责,保持统计分析的稳定性。 确定报表数据种类,统一报表统计口径,保证报表数据统一性。 制定报表开发与作业流程,保证报表工作有序性。 规范报表周边信息以及报表归档工作,确保报表数据的可查性和追溯性。 2. 细则 2.1 统计分析人员职责要求 2.1.1 统计分析人员职责描述 负责与市场部、财务部等部门共同确定报表统计口径与固定报表体系 负责制作财务报表、集团报表、经营分析报表等固定报表。负责提取统计分析类临时数据。 负责统计分析类报表数据的稽核、报送及归档工作。 负责就统计分析类报表相关事宜与业务部门进行沟通。 负责统计分析类报表问题的核查与处理。

2.1.2 统计分析人员职责分工 需设立统计分析岗与统计分析稽核岗,即填表人与审核人。填表人负责报表的制作与报送工作,审核人负责报表的稽核与归档工作。填表人与审核人不能为同一个人,可采取交叉复核的方式,即此报表的填表人可作为另一份报表的审核人。 填表人和审核人均确认后方可报送,由填表人和审核人共同承担责任。 2.1.3 对统计分析报表接口的规定 对于各业务部门需要省公司或分公司定期提供的数据,业务部门把已审批的《统计数据需求登记表》报表需求给信息部,由支撑共享中心负责人审批后交统计分析岗处理。 对于业务需求,若不需系统开发的,转由统计分析岗处理,对于需系统开发的,则由需求管理员安排厂家开发。 财务部在统计数据中若有程序开发或改动的需求,在办公软件中向信息部需求管理员提出需求,由需求管理员安排厂家处理。 各业务部门须指定统计分析报表接口人。统计分析人员直接向报表接口人提供报表和有关信息,由报表接口人向对应分公司或部门发布。 2.2 相关报表规范 2.2.1 统一报表统计口径 报表统计口径由集团信息中心与相关业务部门共同确定,一般在一年内不作 改动。

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情况 (2005-10-17 10:38) ---------------------------------------------------------------------------------------------------------------------- 河南省位于中国中部。全省现有18个省辖市、159个县市区, 省域面积16.7万平方公 里,2004年底全省总人口9717万。河南是我国第一人口大省,也是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发展中经济大省。全省经济总量、利税总额、财政收入、存贷款余额、发电量等主要经济指标均居中西部地区首位。2004年全省生产总值完成8815亿元,居全国第5位,占全国的比重达到6.4%,人均生产总值已超过1000美元。第二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突破50%, 工业增加值达到3862亿元,居全国第6位。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2652亿元,居全国第8位。今年上半年经济发展继续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全省生产总值达到4863亿元,同比增长143%,为1997年以来最高增幅。夏粮产量260921万吨,创历史最高水平。前8个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35%,居全国第3位; 城镇固定资产同比增长46.8%,居全国第2位;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增长14.6%,居全 国第5位;外贸出口增长37.4%,居中西部首位。总体上看,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区位优势非常突出。河南地处中原,承东启西、连南贯北,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在中国产业布局由东向西的梯度转移和西部大开发中,河南既是梯级发展的重要承接带,又是西部地区向中东部地区开放的跳板和桥头堡。河南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已初步形成了铁路、公路、航空、内河航运互为补充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o区位优势非常明显。河南地处全国铁路网中心,京广、陇海、焦枝、京九、宁西等14条干支线铁路在境内交汇,与地方铁路共同形成了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铁路网,截止2004年底,国家铁路通车里程达3410公里,地方铁路正线里程达1204公里。郑州至西安高速铁路客运专线,郑州至北京、至武汉高速铁路客运专线也将在"十一五"期间投入使用,届时郑州至北京、西安、武汉等地的时间仅需3个小时左右。去年末,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758公里,居全国第4位。到今年底将达到2500公里以 上,2007年将超过4000公里。目前,河南已开辟航线76条,其中国际和地区航线9条,国内航线67条。郑州新郑机场可起降波音747飞机,年发送旅客250万人。现在正在进行改造扩建,到"十一五"末可形成发送旅客500万人。河南的公用电信网在全国也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截止目前,省内已形成四纵四横的信息高速框架,公用电信网光缆长度为19万公里,居全国第4位。郑州铁路东站、郑州新郑国际机场两个国家一类口岸已经开通,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获准设立国家级出口加工区。 二是资源禀赋条件较好。河南地处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带,适宜于多种农作物生长和畜禽饲养,是全国重要的农产品、畜产品生产基地之一。河南粮食总产量常年稳定在4000万吨以上,小麦产量连续八年保持全国第一;玉米、大豆、棉花、油料、肉类等产量稳居全国前3位,烟叶、禽蛋、奶类等产量也位居全国前列。全省矿产资源比较丰富,已发现矿产资源154种,在已探明储量的81种矿产资源中,铝、天然碱、水泥用粘土等8种居全国首位。石油、煤炭、天然气、玻璃用凝灰岩、锐、鸽、组、铝土矿等71种居前10位。河南横跨黄河、淮河、长江、海河四大流域,水资源相对丰富,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源头。 三是劳动力资源丰富且价格低廉。2004 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6%,普通高校在校生达到7028万人。河南城乡从业人员总数达到5550万人,居全国首位,其中城镇从业人员850万人, 职工年平均工资1295美元。可以说,河南省具有近乎无限供给的、比全国平均成本低得多的劳动力资源优势。 四是市场潜力巨大。河南人口接近1个亿,本身就是一个庞大的市场。200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808亿元,占全国的55%左右。随着人民生活从基本实现小康向更加宽裕的小康社会迈进,巨大的市场潜力将进一步转化为现实购买力。目前,河南已建成各类商品交易市场6000多个,其中年交易额超过1亿元的商品交易市场138个,大型零售市场已超过100个。郑州商品交易所形成的"郑州价格"是中国粮油市场的重要指导价格,也是世界粮油市场的重要参考价格。以郑州为中心、辐射全国的流通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国家支持河南加快郑州现代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