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泰姬陵的建筑格局介绍

印度泰姬陵的建筑格局介绍
印度泰姬陵的建筑格局介绍

印度泰姬陵的建筑格局介绍

印度泰姬陵的建筑格局介绍

泰姬陵整个陵园是一个长方形,长576米,宽293米,(另一资料:陵区南北长580米,宽305米)总面积为17万平方米。四周被一道红砂石墙围绕。正中央是陵寝,在陵寝东西两侧各建有清真寺和答辩厅这两座式样相同的建筑,两座建筑对称均衡,左右呼应。陵的四方各有一座尖塔,高达40米,内有50层阶梯,是专供穆斯林阿訇拾级登高而上的。大门与陵墓由一条宽阔笔直的用红石铺成的甬道相连接,左右两边对称,布局工整。在甬道两边是人行道,人行道中间修建了一个十字形喷泉水池。

陵园分为两个庭院:前院古树参天,奇花异草,芳香扑鼻,开阔而幽雅;后面的庭院占地面积最大,由一个十字形的宽阔水道,交汇于方形的喷水池。喷水池中一排排的喷嘴,喷出的水柱交叉错落,如游龙戏珠。后院的主体建筑,就是著名的泰姬的陵墓。陵墓的基座为一座高7米、长宽各95米的正方形大理石,陵墓边长近60米,整个陵墓全用洁白的大理石筑成,顶端是巨大的圆球,四角矗立着高达40米的圆塔,庄严肃穆。象征智慧之门的拱形大门上,刻着《古兰经》。中央墓室放着泰姬和沙贾汗的两具石棺,宝石闪烁。

寝宫居于陵墓正中,四角各有一座塔身稍外倾的圆塔,以防止地震塔倾倒后压坏陵体。寝宫的上部为一高耸饱满的穹顶,下部为八角形陵壁,上下总高74米,用黑色大理石镶嵌的半部古兰经的经文置于4扇拱门的门框上。寝宫内有一扇由中国巧匠雕刻得极为精美的门扉窗棂。寝宫共分宫室5间,宫墙上有构思奇巧的用珠宝镶成的繁花佳卉,使宫室更显光彩照人。中央八角形大厅是陵墓的中心,在墙上镶嵌着浅浮雕和精美的宝石。中心线上安放着泰姬的墓碑,国王沙贾汗的墓碑则位于其旁边。

竣工后的泰姬陵全长583米,宽304米,四周是红砂石墙紧紧包围。整座陵墓占地17万平方米。陵寝居中,东西两侧各建有式样相同的建筑:一是清真寺,一是答辩厅。陵的四方各有一座高达40米的尖塔,内有50级阶梯。此塔专供穆斯林教徒们

每天拾级而上,登高朗诵《古兰经》,已及祈祷朝拜之用。

泰姬陵最引人瞩目的是用纯白大理石砌建而成的主体建筑,皇陵上下左右工整对称,中央圆顶高62米,令人叹为观止。四周有四座高约41米的尖塔,塔与塔之间耸立了镶满35种不同类型的半宝石的墓碑。陵园占地17公顷,为一略呈长形的圈子,四周围以红沙石墙,进口大门也用红岩砌建,大约两层高,门顶的背面各有11个典型的白色圆锥形小塔。大门一直通往沙杰罕王和王妃的下葬室,室的中央则摆放了他们的石棺,庄严肃穆。

花园中间是一个大理石水池,水池尽头则是陵墓,内有两座空的石棺,棺木一大一小,沙贾汗王及皇后葬于空棺处地下的土窖内。陵墓主殿四角都有圆柱形高塔一座,每座塔均向外倾斜12度。墓室中央有一块大理石的纪念碑,上面刻著几行波斯文:封号宫中翘楚泰姬玛尔哈之墓。站在陵墓旁边回廊中央的石块上,可以感受到强烈的回音,令人迷蒙不已。后方草坪为当时宫殿的葡萄园。主体建筑外观以最高级纯白大理石打造,内外镶嵌美丽的宝石(水晶、翡翠、孔雀石),陵墓的每一面都有33米高的拱门,陵前水池中的倒影,看起来好像有两座泰姬陵。这些镶嵌的经文中,以邀请心地纯洁者,进入天堂的花园这句最负盛名。陵寝内还有一扇精美的门扉窗棂,传说是出自中国明代工匠的雕刻。在中央的宫室里则设有一道雕花的大理石围栏,里面放着的就是世界闻名的沙贾汉和泰姬的两座大理石棺椁,但这两座石棺却不是真的,因为真棺安放在地底下的另一间地下室内。棺椁上以翡翠、玛瑙、水晶、珊瑚、孔雀石等20余种价值连城的宝石镶嵌出精致的茉莉花图案,其工艺之精细、色彩之华丽,可谓巧夺天工,无与伦比。从外表上看,由于整座陵墓系由纯白大理石砌成,因此,一日之中,随着晨曦、正午和晚霞三时阳光强弱的不同,照射在陵墓上的光线和色彩就会变幻莫测,呈现出不同的奇景。每逢花好月圆之夜,景色更为迷人。正如沙贾汉在建好之初所说:如果人世间有天堂与乐园,泰姬陵就是这个乐园。

泰姬陵在早中晚所呈现出的面貌各不相同,早上是灿烂的金色,白天的阳光下是耀眼的白色,斜阳夕照下,白色的泰姬陵从灰黄、金黄,逐渐变成粉红、暗红、淡青色,而在月光下又成了银白色,白色大理石映著淡淡的蓝色萤光,更给人一种恍若仙

境的感觉。有人说,不看泰姬陵,就不算到过印度;不在月光下来到泰姬陵,就不算到过泰姬陵。2004年11月27日,泰姬陵有条件的对游客开放夜游,门票高达1500卢比,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早中晚游览票价不一样的景点。

陵园无论构思还是布局都是一个完美无缺的整体,它充分体现了伊斯兰建筑艺术的庄严肃穆、气势宏伟的独特魅力。凡到此陵参观过的游客,无不感叹。

印度泰姬陵的风格介绍

泰姬陵的构思和布局充分体现了伊斯兰建筑艺术庄严肃穆、气势宏伟的特点,整个建筑富于哲理,是一个完美无缺的艺术珍品。所有游客都把印度人民的这一非凡杰作称为印度的奇珍。

这座伊斯兰风格的建筑外形端庄宏伟,无懈可击,寝宫门窗及围屏都用白色大理石镂雕而成,墙上用各色宝石镶嵌出色彩艳丽的花朵。

泰姬陵及其色彩关系

泰姬陵及其色彩关系 一、泰姬陵色彩构成 泰姬陵,全称为泰姬·马哈尔泰姬陵,是用从322公里外的采石场运来的大理石建造的。就色彩构成而言,这种大理石呈纯白色,占去了整个建筑色彩的百分之60以上,其宝石和半宝石镶嵌在大理石在表面,在阳光的照耀下泰姬陵的视觉效果更能体现陵墓的神秘与高贵。 1.本体色彩关系:就色彩关系上来看,主色调的白色间有黑色、红色、金黄色、绿色等等纯度很高的色彩的搭配,在白色一统全局的局面下,使得泰姬陵获得了整体的视觉和谐。就正面上看,泰姬陵的主体色调是白色,大面积的白色构成了一种超凡脱俗的视觉感受,从侧面来看,红色占据了很大一部分面积,使得白色中显得更加活跃,严整中流露出一些热情。从建筑内部看来,更能够感觉到整体色调的平衡,虽然在正面和在侧面看有所不同,但是也达到了一种整体效果的统一。 2.自然色与泰姬陵的色彩关系:严格说来,一切视觉表象都是由色彩和亮度产生的,泰姬陵作为人工建筑形式从而构成人工色彩的基础上,与周围自然色也取得了美的平衡,因为,泰姬陵的白色调、背景天空的纯蓝色、以及周围植物的色彩,无论是春、夏、秋、冬、还是刮风下雨,阴晴天气、泰姬陵都和其周边自然色取得了统一,当然这种统一是在视觉上的,并不涉及心理的因素,因为,在阴天的时候看泰姬陵,那么给人的感觉就不会那么畅快,而是深沉的沉默,似乎要将一种悲哀诉诸于世,而这也正是达到了建造这栋建筑者的主要心里诉求。 3.人工色与泰姬陵色彩关系:人工色的布置取决于主体建筑——泰姬陵的主色调配置。它为周围建筑形式提供了一种基调。大而积的白色中融入了少许红色不仅在面积上造成一种强烈的反差,而且也在心理上形成一种张力,一种紧扣心弦的审美意识。从而在视觉上造成了有强有弱、有虚有实的视觉特征。而作为静态建筑的泰姬陵,在和正前面的人工建筑的结合上充分利用了小喷泉和水池的互为观照,一动一静、一虚一实、夸张与含蓄等等特色得以呈现。 二、泰姬陵色彩构成的节奏与韵律 从音乐学上来看,作为静态艺术的建筑艺术——泰姬陵,以一种冷静的姿态屹立于印度大地上,虽然在地域维度上,它是静止的,但在时间和空间的表现上,泰姬陵的色彩有一种动态的节奏与韵律,而这种节奏与韵律展现了泰姬陵的色彩变化的情感特征,在早晨,它是班得瑞的心境物语。而到了中午时分,它是贝多芬的交响乐,充斥着自由与激情,同样到了傍晚,泰姬陵的心声得以在夜幕降临前诉说,它是舒伯特的小夜曲。因此,静态的建筑演变成了动态的音乐,在时间和空间中唱颂心声。 三、泰姬陵建筑形体造型与色彩关系 毫无疑问,泰姬陵是世界上完美艺术的典范。其最引人瞩目的是用纯白大理石砌建而成的主体建筑,皇陵上下左右工整对称,中央圆顶高六十二米,令人叹为观止。造型上的工整与用色上的单纯在视觉上营造了一种震撼人心的效果,

泰姬陵的建筑造型艺术分析

泰姬陵的建筑造型艺术分析 , 泰姬陵是莫卧尔王朝第五代皇帝沙贾汗为其爱妻泰姬·玛哈尔修建的陵墓。它始建于1631年,每天动用2万名工匠,历时22年才完成。 陵墓的四周砌有长576米、宽293米的红砂石围墙,陵园占地17万平方米,其中间有一个十字形水池,中心为喷泉。从陵园大门到陵墓,有一条用红石铺成的直长甬道,甬道尽头就是全部用白大理石砌成的陵墓。 陵墓建筑在一座7米高、95米长的正方形大理石基座上,寝宫居中,四周各有一座40米高的圆塔。寝宫高74米,上部为一高耸的穹顶,下部为八角形陵壁。宫内墙上,珠宝镶成繁花佳卉,光彩照人。寝宫分五间宫室,中央宫室里置放着泰姬和沙贾的大理石石棺。陵墓的东西两侧屹立着两座形式相同的清真寺翼殿,用红砂石筑成。 泰姬陵建筑的艺术水平很高,集中了印度、中东及波斯的艺术特点。整座建筑体形雄浑高雅,轮廓简洁明丽。由于它坐落在具有一片常绿的树木和草坪的陵园内,在碧空和草坪之间,洁白光亮的陵墓更显得肃穆、端庄、典雅。纯白色的泰姬陵均壮丽无比,造型完美,加上陵前水池中的倒影,就像有两座泰姬陵互相辉映,难怪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观之一。

建筑风格 泰姬陵的构思和布局充分体现了伊斯兰建筑艺术庄严肃穆、气势宏伟的特点,整个建筑富于哲理,是一个完美无缺的艺术珍品。所有游客都把印度人民的这一非凡杰作称为印度的奇珍。 这座伊斯兰风格的建筑外形端庄宏伟,无懈可击,寝宫门窗及围屏都用白色大理石镂雕成菱形带花边的小格,墙上用翡翠、水晶、玛瑙、红绿宝石镶嵌着色彩艳丽的藤蔓花朵。 工艺成就 泰姬·玛哈尔的工艺成就首先在于建筑群总体布局的完美。布局很单纯,陵墓是唯一的构图中心,它不象胡玛雍陵那样居于方形院落的中心,而是居于中轴线末端,在前面展开方形的草地,它的构图稳重而又舒展:台基宽阔,和主体约略成一个方锥形,但四座塔又使综轮廓空灵,它的比例和谐:主要部分之间有大体相近的几何关系,陵墓方形的主体和浑圆的穹顶在形体上对比很强,但它们却是统一的:它们都有一致的几何精确性,主体正面发券的轮廓同穹顶的相呼应,立面中央部分的宽度和穹顶的直径相当。同时,主体和穹顶之间的过渡联系很有匠心:主体抹角,向圆接近;在穹顶的四角布置了小穹顶,它们形成了方形的布局;小穹顶是圆的,而它们下面的亭子却是八角形的,同主体呼应。四个小穹顶同在穹顶在相似之外好包含着对比:一是体积和尺度的对比,反衬出大穹顶的宏伟;二是虚实的对比,反衬出大穹顶的庄重。细高的塔同陵墓本身形成最强的对比,它们把陵墓映照得分外端遍地开花宏大。同时,它们之间也是统一的:它们都有相同的穹顶,它们都是简练单纯的,包含着圆和直的形式因互;而且它们在构图上联系密切,一起被高高的台基稳稳托着,两座塔形成的矩形同陵墓主体正立面的矩形的比例是相似的,等等。除了对比着各部分有适当的联系、呼应、相似和彼此渗透之外,它们之间十分明确的主从关系保证了陵墓的统一完整的。

泰姬陵赏析

泰姬陵赏析 从数不清的照片中,人们瞧到它立刻就想到就就是印度。它就就是被誉为“完美建筑”, 印度知名度最高的古迹之一----泰姬陵。 泰姬陵,全称为“泰吉?玛哈尔陵”, 就是伊斯兰教建筑中的代表作,亦就是世界八大奇迹之一。它在今印度距新德里200多公里外的阿格拉城内,亚穆纳河右侧。就是莫卧儿王朝第5代皇帝沙贾汗,为了纪念她已故皇后阿姬曼?芭奴而建立的陵墓。作为一座爱情的丰碑,泰姬陵以其富丽堂皇跻身于人类建筑艺术殿堂之最顶峰,亦为世界上最优雅、最富浪漫风格的建筑之一。泰姬陵的整个建筑通体用白色大理石砌成,外形端庄华美,无懈可击,寝宫门窗及围屏都用白色大理石镂雕成菱形带花边的小格,墙上用翡翠、水晶、玛瑙、红绿宝石镶嵌着色彩艳丽的藤蔓花朵,光线所至,光彩夺目,璀璨犹如天上的星辉。几百年来,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为泰姬陵所折腰,写下无数动人的诗篇。但就是,但您真的站在它面前时,才会深深体会到,泰姬陵之美,原来就是任何文字都无法书写的。泰戈尔说,泰姬陵就是“永恒面颊上的一滴眼泪”。一个如此凄美的比喻,必然连着一个美丽而又凄凉的故事。泰姬陵因爱情而生,这段爱情的生命也因泰姬陵的光彩被续写。它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因为她不仅超越着简单的建筑学意义,默默地美丽着,为的就是世人心中那一点对爱情的美好向往。 伟大的建筑往往形神兼备---泰姬陵百瞧不厌之外仍旧能使人惊讶。它在一天里不同的时间与不同的自然光线中显现出不同的特色。虽然它就是一座陵墓,可它却没有通常陵墓所有的冷寂。相反您感到它似乎在天地之间浮动。它的与谐对称、花园与水中倒影融合在一起创造了令无数参观者惊叹不已的奇迹。 泰姬陵的构思与布局充分体现了伊斯兰建筑艺术庄严肃穆、气势宏伟的特点,整个建筑富于哲理,就是一个完美无缺的艺术珍品。所有游客都把印度人民的这一非凡杰作称为印度的奇珍。 这座伊斯兰风格的建筑外形端庄宏伟,无懈可击,寝宫门窗及围屏都用白色大理石镂雕成菱形带花边的小格,墙上用翡翠、水晶、玛瑙、红绿宝石镶嵌着色彩艳丽的藤蔓花朵。 泰姬陵就是用从322公里外的采石场运来的大理石造的,但它却不就是有些照片里的那种纯白色建筑。成千上万的宝石与半宝石镶嵌在大理石表面,陵墓上的文字就是用黑色大理石做的。从一道雕花的大理石围栏上可以瞧到出色的手艺。阳光照射在围栏上时,它投下变化纷呈的影子。从前曾有银制的门,里面有金制栏杆与一大块用珍珠穿成的布盖在皇后的衣冠冢上(它的位置在实际埋葬地之上)。窃贼们偷去了这些珍贵的东西,许多人曾企图挖取镶嵌在大理石栏上的宝石,但泰姬陵的雄伟壮丽仍使人为之倾倒。 绝代有佳人,遗世而独立。俏立于亚穆纳河畔那个洁白晶莹、玲玲剔透的身影,秀眉微蹙,若有所思。朝霞升起时分,初升的一轮红日伴着朱木拿河袅袅的晨雾,仿佛要将泰姬陵从睡梦中唤醒,此时的它显得静静的。中午时分,泰姬陵头顶蓝天白云,脚踏碧水绿树,在南亚一向耀眼的阳光映衬下,更出落得玲珑剔透,光彩夺目。傍晚,泰姬陵迎来了它一天中最妩媚的时刻,斜阳夕照下,白色的泰姬陵开始从灰黄、金黄,逐渐变成粉红、暗红、淡青色,随着月亮的冉冉升起,最终回归成银白色。在月色朦胧中,泰姬陵显得格外高雅别致与皎洁迷人,犹如美人泰姬在含情沉思。据称,泰姬陵最美丽的时候,就是朗月当空的夜晚。白色的大理石陵寝,在月光映照下会发出淡淡的紫色,清雅出尘,美得仿佛下凡的仙女。 这些展现都无疑展现出泰姬陵在世界高超的建筑设计水平,体现了最佳的建筑艺术与风格。泰姬陵在总体结构布局上非常完善,以单纯的布局凸显了陵墓这一构图中心。它不像胡玛雍陵那样居于方形院落的中心,而就是居于中轴线末端,在前面展开方形的草地,因之,一进第二道门,有足够的观赏距离,视角良好,仰角大约就是1:4、5。建筑群的色彩沉静明丽,湛蓝的天空下,草色青青托着晶莹洁白的陵墓与高塔,两侧赭红色的建筑物把它映照得格外如冰如雪。倒影清亮,荡漾在澄澈的水池中,当喷泉飞溅,水雾迷时,它闪烁颤动,倏整倏散,飘忽变幻,

泰姬陵赏析

泰姬陵赏析 —中外传统建筑赏析结课报告 学院:交通运输学院 学号:10255005 姓名:纪少华

泰姬陵赏析 —中外传统建筑赏析结课报告一座浮动在天地间的建筑,约有2万名工匠参与建造,历时22年完成。没有一位建筑师被记录肯定参与了陵寝的建造——这对这个建筑物是很适宜的,因为建造它的本意在于让人们只记住在陵寝里的人,这个建筑是泰姬陵。 朝霞升起时分,初升的一轮红日伴着朱木拿河袅袅的晨雾,仿佛要将泰姬陵从睡梦中唤醒,此时的它显得静静的。中午时分,泰姬陵头顶蓝天白云,脚踏碧水绿树,在南亚一向耀眼的阳光映衬下,更出落得玲珑剔透,光彩夺目。傍晚,泰姬陵迎来了它一天中最妩媚的时刻,斜阳夕照下,白色的泰姬陵开始从灰黄、金黄,逐渐变成粉红、暗红、淡青色,随着月亮的冉冉升起,最终回归成银白色。在月色朦

胧中,泰姬陵显得格外高雅别致和皎洁迷人,犹如美人泰姬在含情沉思。泰姬陵最美丽的时候,是朗月当空的夜晚。白色的大理石陵寝,在月光映照下会发出淡淡的紫色,清雅出尘,美得仿佛下凡的仙女。 泰姬陵整个陵园是一个长方形,长576米,宽293米,总面积为17万平方米。四周被一道红砂石墙围绕。正中央是陵寝,在陵寝东 西两侧各建有清真寺和答辩厅这两座式样相同的建筑,两座建筑对称均衡,左右呼应。陵的四方各有一座尖塔,高达40米,内有50层阶梯,是专供穆斯林阿訇拾级登高而上的。大门与陵墓由一条宽阔笔直的用红石铺成的甬道相连接,左右两边对称,布局工整。在甬道两边是人行道,人行道中间修建了一个“十”字形喷泉水池。泰姬陵的前面是一条清澄水道,水道两旁种植有果树和柏树,分别象征生命和死亡。 陵园分为两个庭院:前院古树参天,奇花异草,芳香扑鼻,开阔而幽雅;后面的庭院占地面积最大,由一个十字形的宽阔水道,交汇于方形的喷水池。喷水池中一排排的喷嘴,喷出的水柱交叉错落,如游龙戏珠。后院的主体建筑,就是著名的泰姬的陵墓。陵墓的基座为

建筑美学论文 印度泰姬陵

印度泰姬陵 ——一滴爱的泪珠 摘要:泰姬陵是莫卧尔王朝第五代皇帝沙阿·杰汗为他的宠后泰姬·玛哈尔修建的,它是伊斯兰建筑的代表作,融合了波斯风格和印度教风格,是世界七大建筑奇迹之一。其和谐完美的布局、独特的艺术装饰和色彩的幻化,构造了这个宏伟壮观,美丽优雅的古典印度建筑。 关键字:伊斯兰风格,凄美爱情,装饰元素,对称,色彩 印度泰姬陵是世界闻名的印度伊斯兰建筑的代表作,位于离新德里200多公里的阿格拉城内,亚穆納河右侧。它始建于1632年,到1653年才完工,工期长达22年,动用几万工人,耗资巨大。泰姬陵是全印度乃至世界最有名的陵墓,被世人称为人间建筑的奇迹。印度诗翁泰戈尔说,泰姬陵象“一滴爱的泪珠”。 1.诞生文化背景 11世纪,阿拉伯人占领地区的印度文化在各个方面都伊斯兰化了,建筑也受伊斯兰教建筑的影响,脱离了古老的传统,接近中亚和伊朗,呈现出新的面貌。 印度教建筑从远处总体观察,轮廓模糊不清、纷乱不清,但它有丰富细致的三维细部。伊斯兰教建筑与此相反,轮廓起伏清晰,有着几何纹样装饰的二维彩色图案。由于伊斯兰教不崇拜偶像,在清真寺中没有雕像和壁画,其内部

空间明亮、开放。随着伊斯兰教在印度的不断传播,上述两种截然相反的建筑艺术逐步相互融合。统治者使用当地工匠,甚至原有建筑的材料。就如我们现在所说的蒙塔兹·玛哈尔。 在沙阿·杰汗时期(1627-1658)印度建筑臻于完美,建筑风格的融合也趋于完美,建造了人间建筑奇迹之美称的泰姬陵。泰姬陵大门的内凹拱门是波斯风格的,其上的透空圆顶(chnatri)却是印度教的风格。这种建筑艺术加强了装饰技巧和追求豪华奢侈的倾向,建筑宏伟壮观,优雅美丽,经过金饰玉镶的白色大理石已成为惯用的材料。 2.凄美的白色恋曲 3.独特的建筑特色 泰姬陵,这座雪白的陵墓和它的基座屹立在巨姆河边,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河畔红色砂岩的挡土墙和两座相对称的三重穹顶建筑——东面的客房和西面的清真寺,这种对比手法首次使用于伊特提马德·道拉墓。整座建筑由一座桥

泰姬陵

泰姬陵(波斯语,乌尔都语: ??????),全称为“泰吉·玛哈尔陵”,又译泰姬玛哈,是印度知名度最高的古迹之一,在今印度距新德里200多公里外的北方邦的阿格拉(Agra)城内,亚穆纳河右侧。是莫卧儿王朝第5代皇帝沙贾汗为了纪念他已故皇后阿姬曼·芭奴(????????)而建立的陵墓,被誉为“完美建筑”。它由殿堂、钟楼、尖塔、水池等构成,全部用纯白色大理石建筑,用玻璃、玛瑙镶嵌,绚丽夺目、美丽无比。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是伊斯兰教建筑中的代表作。2007年7月7日,成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中文名称: 泰姬陵,全称为泰姬·马哈尔陵 英文名称: Taj Mahal 波斯语,乌尔都语: ?????? 国家: 印度 所属洲: 亚洲 1983年根据文化遗产评选标准C (I) 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评为遗产的报告:世界遗产委员会第7届会议报告。是北京时间2007年7月8日凌晨公布的“新七大奇迹”之一。 从数不清的照片中使人非常熟悉的泰姬陵的外形被作为饭店的标志、酸辣酱和调味品的商标,实际上它被用在随便什么地方,人们看到立刻就想到是印度的地方。尽管如此,很少有人看了泰姬陵感到失望的。 泰姬陵百看不厌,它仍旧能使人惊讶。它在一天里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自然光线中显现出不同的特色。虽然它是一座陵墓,可它却没有通常陵墓所有的冷寂。相反你感到它似乎在天地之间浮动。它的和谐对称、花园和水中倒影融合在一起创造了令无数参观者惊叹不已的奇迹。估计有2万名工匠参与了泰姬陵的建造,历时22年才完成。据说一位法国人和一位威尼斯人参与了工程的部分工作。至今没有一位建筑师被记录肯定参与了陵墓的建造——这对这个建筑物是很适宜的,因为建造它的本意在于让人们只记住在陵墓里的人。朝霞升起时分,初升的一轮红日伴着朱木拿河袅袅的晨雾,仿佛要将泰姬陵从睡梦中唤醒,此时的它显得静静的。中午时分,泰姬陵头顶蓝天白云,脚踏碧水绿树,在南亚一向耀眼的阳光映衬下,更出落得玲珑剔透,光彩夺目。傍晚,泰姬陵迎来了它一天中最妩媚的时刻,斜阳夕照下,白色的泰姬陵开始从灰黄、金黄,逐渐变成粉红、暗红、淡青色,随着月亮的冉冉升起,最终回归成银白色。在月色朦胧中,泰姬陵显得格外高雅别致和皎洁迷人,犹如美人泰姬在含情沉思。据称,泰姬陵最美丽的时候,是朗月当空的夜晚。白色的大理石陵寝,在月光映照下会发出淡淡的紫色,清雅出尘,美得仿佛下凡的仙女。 建筑历史 泰姬陵于1631年(另一资料:1632年)开始动工,历时22年(另一资料:18年),每天动用2万役工。除了汇集全印度最好的建筑师和工匠,还聘请了中东、伊斯兰地区的建筑师和工匠,更是耗竭了国库(共耗费4000

泰姬陵赏析论文

泰姬陵赏析 从数不清的照片中,人们看到它立刻就想到就是印度。它就是被誉为“完美建筑”,印度知名度最高的古迹之一----泰姬陵。 泰姬陵,全称为“泰吉?玛哈尔陵”,是伊斯兰教建筑中的代表作,亦是世界八大奇迹之一。它在今印度距新德里200多公里外的阿格拉城内,亚穆纳河右侧。是莫卧儿王朝第5代皇帝沙贾汗,为了纪念他已故皇后阿姬曼?芭奴而建立的陵墓。泰戈尔说,泰姬陵是“永恒面颊上的一滴眼泪”。一个如此凄美的比喻,必然连着一个美丽而又凄凉的故事。泰姬陵因爱情而生,这段爱情的生命也因泰姬陵的光彩被续写。它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因为她不仅超越着简单的建筑学意义,默默地美丽着,为的是世人心中那一点对爱情的美好向往。 伟大的建筑往往形神兼备---泰姬陵百看不厌之外仍旧能使人惊讶。它在一天里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自然光线中显现出不同的特色。虽然它是一座陵墓,可它却没有通常陵墓所有的冷寂。相反你感到它似乎在天地之间浮动。它的和谐对称、花园和水中倒影融合在一起创造了令无数参观者惊叹不已的奇迹。 朝霞升起时分,初升的一轮红日伴着朱木拿河袅袅的晨雾,仿佛要将泰姬陵从睡梦中唤醒,此时的它显得静静的。中午时分,泰姬陵头顶蓝天白云,脚踏碧水绿树,在南亚一向耀眼的阳光映衬下,更出落得玲珑剔透,光彩夺目。傍晚,泰姬陵迎来了它一天中最妩媚的时刻,斜阳夕照下,白色的泰姬陵开始从灰黄、金黄,逐渐变成粉红、暗红、淡青色,随着月亮的冉冉升起,最终回归成银白色。在月色朦

胧中,泰姬陵显得格外高雅别致和皎洁迷人,犹如美人泰姬在含情沉思。据称,泰姬陵最美丽的时候,是朗月当空的夜晚。白色的大理石陵寝,在月光映照下会发出淡淡的紫色,清雅出尘,美得仿佛下凡的仙女。 这些展现都无疑展现出泰姬陵在世界高超的建筑设计水平,体现了最佳的建筑艺术和风格。泰姬陵在总体结构布局上非常完善,以单纯的布局凸显了陵墓这一构图中心。它不像胡玛雍陵那样居于方形院落的中心,而是居于中轴线末端,在前面展开方形的草地,因之,一进第二道门,有足够的观赏距离,视角良好,仰角大约是1:4.5。建筑群的色彩沉静明丽,湛蓝的天空下,草色青青托着晶莹洁白的陵墓和高塔,两侧赭红色的建筑物把它映照得格外如冰如雪。倒影清亮,荡漾在澄澈的水池中,当喷泉飞溅,水雾迷时,它闪烁颤动,倏整倏散,飘忽变幻,景象尤其魅人。为死者而建的陵墓,竟洋溢着乐生的欢愉气息。 它的第二个成就是创造了陵墓本身肃穆而又明朗的形象。它熟练地运用了构图的对立统一规律,充分体现了伊斯兰建筑艺术庄严肃穆、气势宏伟的特点:台基宽阔,和主体约略成一个方锥形,但四座塔又使综轮廓空灵,同青空相穿插渗透透。它的体形洗练:各部分的几何形状明确,互相关系清楚,虚实变化肯定,没有过于琐碎的东西,没有含糊不清的东西,诚朴坦率。它的比例和谐:主要部分之间有大体相近的几何关系,例如,塔高(连台基)近于两塔间距离的一半,主体的立面的中央部分的高近于立面总宽度的一半,立面两侧部分的

泰姬陵英文介绍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taj mahal Taj Mahal is regarded as one of the eight wonders of the world, and some Western historians noted that its architectural beauty has never been beyond. 泰姬陵被认为是世界的八大奇迹之一,和一些西方历史学家指出,其建筑美从未被超越 The Taj is the most beautiful monument built by an Emperor Shah Jahan in the memory of his dear wife and queen Mumtaz Mahal at Agra, India. 泰姬陵是最美丽的纪念碑建筑,由印度皇帝沙贾汗为了纪念他亲爱的妻子——泰姬女王而下令建造。 Taj Mahal is built entirely of white marble.Its stunning architectural beauty is beyond adequate description, particularly at dawn and sunset. The Taj seems to glow in the light of the full moon. 泰姬陵是完全由白色大理石建成。其惊人的建筑美是足够的描述之外,尤其是在黎明和日落。泰姬陵似乎披上一层美丽的纱、 Taj Mahal was constructed over a period of twenty-two years, employing twenty thousand workers. It was completed in 1648 at a cost of 32 Million Rupees(about3.2 million RMB) 泰姬陵是二十二年的建造在一段时间内,雇佣二万名工人。它完成1648年花费3200万卢比,约400年前的300万人民币。 The Taj stands on a raised, square platform (186 x 186 feet) with its four corners truncated, forming an unequal octagon.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uses the interlocking arabesque concept, in which each element stands on its own and perfectly integrates with the main structure. 泰姬陵站在提高,广场平台(186 x 186英尺)四角截断,形成一个不平等的八边形。建筑设计采用联锁燕式概念,站在自己的每个元素和完全集成的主要结构。 Its central dome is fifty-eight feet in diameter and rises to a height of 213 feet. 中央穹顶直径58英尺,上升到213英尺的高度。 It is flanked by four subsidiary domed chambers. The four graceful minarets are 162.5 feet each. 它是在四个子公司圆顶室。四个优雅的尖塔是162.5英尺。 The mausoleum is decorated with inlaid design of flowers and calligraphy. 整个陵墓装饰着鲜花和书法的镶嵌设计 The main archways, chiseled with passages from the Holy Qur’an and the bold scroll work of flowery pattern, give a captivating charm to its beauty.

趣味阅读 印度泰姬陵

【趣味阅读】世界八大奇迹之一——印度泰姬陵印度泰姬陵,全称为“泰吉·玛哈尔陵”,是印度知名度最高的古迹之一,在今印度距新德里200多公里 外的阿格拉(Agra)城内,是莫卧儿王朝 第五代皇帝沙·贾汗为纪念他已故皇后 阿姬曼·芭奴而建的陵墓,由殿堂、钟楼、 尖塔、水池等构成,全部用纯白色大理 石建筑,用玻璃、玛瑙镶嵌,绚丽夺目、美丽无比,是伊斯兰教建筑中的代表作,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被誉为“完美建筑”。据说沙·贾汗的宠妃阿姬曼·芭奴是一位具有波斯血统的绝世美女,性情温柔,擅诗琴书画。她二十一岁时与当时为贾汗吉尔国王的三王子库拉姆结婚。她婚后与库拉姆同甘共苦,行影相随,足迹遍布疆场。一六二八年,库拉姆经过一场血战继承王位,给自己取名沙·贾汗,意为世界之王。宠妃阿姬曼·芭奴也因此得到宫中最高头衔——泰姬·马哈尔。但是好景不长,一六三一年,阿姬曼·芭奴在跟随沙·贾汗南征时,因难产而死。当时年仅三十九岁。在她婚后十八年里,共为沙·贾汗生下十四个子女。存活的只有四男三女。阿姬曼·芭奴之死,令沙·贾汗伤心欲绝,他决定为宠妃建造一座全世界最美丽的陵墓,以表达他对宠妃的思念之情。同时,下令宫廷为她致哀两年,禁止一切娱乐活动。1650年,泰姬陵建成。时至今日,已经三百多年了,但它的辉煌和气派未减,它展现了世界高超的建筑设计水平,体现了最佳的建筑艺术和风格。它在一天里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自然光线中显现出不同的

特色:朝霞升起时分,初升的一轮红日伴着朱木拿河袅袅的晨雾,仿佛要将泰姬陵从睡梦中唤醒,此时的它显得静静的。中午时分,泰姬陵头顶蓝天白云,脚踏碧水绿树,在南亚一向耀眼的阳光映衬下,更出落得玲珑剔透,光彩夺目。傍晚,泰姬陵迎来了它一天中最妩媚的时刻,斜阳夕照下,白色的泰姬陵开始从灰黄、金黄,逐渐变成粉红、暗红、淡青色,随着月亮的冉冉升起,最终回归成银白色。在月色朦胧中,泰姬陵显得格外高雅别致和皎洁迷人,犹如美人泰姬在含情沉思。据称,泰姬陵最美丽的时候,是朗月当空的夜晚。白色的大理石陵寝,在月光映照下会发出淡淡的紫色,清雅出尘,美得仿佛下凡的仙女。虽然它是一座陵寝,可它却没有通常陵寝所有的冷寂。相反你感到它似乎在天地之间浮动。它的和谐对称、花园和水中倒影融合在一起创造了令无数参观者惊叹不已的奇迹。

印度泰姬陵的建筑格局介绍

印度泰姬陵的建筑格局介绍 印度泰姬陵的建筑格局介绍 泰姬陵整个陵园是一个长方形,长576米,宽293米,(另一资料:陵区南北长580米,宽305米)总面积为17万平方米。四周被一道红砂石墙围绕。正中央是陵寝,在陵寝东西两侧各建有清真寺和答辩厅这两座式样相同的建筑,两座建筑对称均衡,左右呼应。陵的四方各有一座尖塔,高达40米,内有50层阶梯,是专供穆斯林阿訇拾级登高而上的。大门与陵墓由一条宽阔笔直的用红石铺成的甬道相连接,左右两边对称,布局工整。在甬道两边是人行道,人行道中间修建了一个十字形喷泉水池。 陵园分为两个庭院:前院古树参天,奇花异草,芳香扑鼻,开阔而幽雅;后面的庭院占地面积最大,由一个十字形的宽阔水道,交汇于方形的喷水池。喷水池中一排排的喷嘴,喷出的水柱交叉错落,如游龙戏珠。后院的主体建筑,就是著名的泰姬的陵墓。陵墓的基座为一座高7米、长宽各95米的正方形大理石,陵墓边长近60米,整个陵墓全用洁白的大理石筑成,顶端是巨大的圆球,四角矗立着高达40米的圆塔,庄严肃穆。象征智慧之门的拱形大门上,刻着《古兰经》。中央墓室放着泰姬和沙贾汗的两具石棺,宝石闪烁。 寝宫居于陵墓正中,四角各有一座塔身稍外倾的圆塔,以防止地震塔倾倒后压坏陵体。寝宫的上部为一高耸饱满的穹顶,下部为八角形陵壁,上下总高74米,用黑色大理石镶嵌的半部古兰经的经文置于4扇拱门的门框上。寝宫内有一扇由中国巧匠雕刻得极为精美的门扉窗棂。寝宫共分宫室5间,宫墙上有构思奇巧的用珠宝镶成的繁花佳卉,使宫室更显光彩照人。中央八角形大厅是陵墓的中心,在墙上镶嵌着浅浮雕和精美的宝石。中心线上安放着泰姬的墓碑,国王沙贾汗的墓碑则位于其旁边。 竣工后的泰姬陵全长583米,宽304米,四周是红砂石墙紧紧包围。整座陵墓占地17万平方米。陵寝居中,东西两侧各建有式样相同的建筑:一是清真寺,一是答辩厅。陵的四方各有一座高达40米的尖塔,内有50级阶梯。此塔专供穆斯林教徒们

泰姬陵教案

泰姬陵宏伟壮观,以纯白大理石砌建而成的主体建筑令人心醉神迷,四座长长的尖塔、皇陵前方的清澈水道、偌大的花园,使它盛名响遍环宇,成为各国游客神往的旅游点。 这座世界七大建筑奇迹背后其实有一段哀怨缠绵的历史,了解它的历史的背景,确能增加观赏泰姬陵的趣味。17世纪莫卧儿帝国第五代皇帝沙杰汉为纪念其爱妃泰姬·玛哈尔,动用了数万名工人,以宝石镶饰修建陵寝,图案之细致令人叫绝。沙杰汗建造了许许多多的传世建筑,而这座为其宠妃所造的陵墓是最得意的作品,也是为后世赞颂最多的精典之作,人称“大理石上的诗”。 泰姬陵呈长方形,占地万平方米,东西宽304米,南北长583米,以红砂岩围墙环护。东西围墙中央开波斯式半穹窿形门殿,南墙中央开拱形大门。陵墓整体分三大部分,南区为大门、花木庭院、院落和附属建筑物,中区为正方形的花园,北区为陵墓。一条宽阔的红石甬道从大门穿过前院、花园、直通陵墓。 南区的庭院正面宽161米,深123米,里面铺着草坪,栽满树木。穿过林荫甬道,走到庭院尽头就是第二道大门,这是一个尖券大龛式的大院落,门楣和照壁刻着古兰经文,镶满不同颜色的云母片和宝石。 出第二道大门豁然开朗,眼前是一个梦幻般的花园。一条十字水渠将花园一分为四,水渠交点是个大理石砌成的方形水池。每片花园又有一个十字小径一分为四,合计16个方形园圃,里面栽满奇花异木。 花园尽端就是陵园最引人瞩目的主体建筑,用纯白大理石砌建而成。陵墓建在一个高米、边长95米的正方形大理石平台上。寝宫平面为八角形,直径米,连同平台通高74米,接近美国国会大厦圆穹高度(米)。 寝宫内部为正方形,四壁各有一扇拱门,大拱门两侧整齐地排列着24扇小拱门,门、窗、屏风均以缕空的大理石镶嵌琉璃、玛瑙,局部还镶以贵重的宝石,组成荷花、百合花图案和古兰经文。寝宫中央上空是个直径米的圆穹窿,顶端离地61米,使人一入内即有空旷、肃穆的感觉。 中央大圆穹的四周环绕着四座土耳其式的小圆穹,五穹直插蓝天,显得饱满有力。登顶即可览阿格拉城全景。平台四角各立一座圆形细塔,塔顶都有小圆穹,高41米,俗称邦克楼,是阿訇召唤信徒祈祷的宣礼塔。圆穹群如众星拱月,纤细的圆塔将寝堂主体烘托得更加雄伟、庄重。平台两侧各有一个水池,池侧各建一座相同的建筑物,一为清真寺,一为讲堂。 进入尖券大龛式的寝门,内有五间墓室,其中只有正中一间被使用,八扇大理石屏风围着两具镶金玉的空石棺,其中一具略小,两具大小真棺放在地下室,有金门、银吊灯,金箔贴壁,富丽无比。 亚穆纳河的寝宫墙下缓缓流过,陵园倒影映入河中,诗情画意难以尽说。

印度泰姬陵的工艺成就

印度泰姬陵的工艺成就 泰姬陵的构思和布局充分体现了伊斯兰建筑艺术庄严肃穆、气势宏伟的特点,整个建筑富于哲理,是一个完美无缺的艺术珍品,下面是由为你提供的印度泰姬陵的工艺成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 印度泰姬陵的工艺成就建筑群总体布局完善:布局很简明,陵墓是唯一的构图中心,它不像胡玛雍陵那样居于方形院落的中心,而是居于中轴线末端,在前面展开方形的草地,因之,一进第二道门,有足够的观赏距离,视角良好,仰角大约是1:4.5。建筑群的色彩沉静明丽,湛蓝的天空下,草色青青托着晶莹洁白的陵墓和高塔,两侧赭红色的建筑物把它映照得格外如冰如雪。倒影清亮,荡漾在澄澈的水池中,当喷泉飞溅水雾迷时,景象尤其魅人。为死者而建的陵墓,竟洋溢着乐生的欢愉气息。 陵墓肃穆明朗构图稳重舒展:台基宽阔,和主体约略成一个方锥形,但四座塔又使综轮廓空灵,同青空相穿插渗透。它的体形洗练:各部分的几何形状明确,互相关系清楚,虚实变化肯定,没有过于琐碎的东西,没有含糊不清的东西,诚朴坦率。它的比例和谐:主要部分之间有大体相近的几何关系,例如,塔高(连台基)近于两塔间距离的一半,主体的立面的中央部分的高近于立面总宽度的一半,立面两侧部分的高近于立面不计抹角部分的宽度的一半,其余的大小、高低、粗细也各得其宜。它的主次分明:穹顶统率全局,尺度最大;正中凹

廊是立面的中心,尺度其次;两侧和抹角斜面上凹廊反衬中央凹廊,尺度第三;四角的共事尺度最小,它们反过来衬托出中央的阔大宏伟。此外,大小凹廊造成的层次进退、光影变化、虚实对照,大小穹顶和高塔造成的活泼的天际轮廓,穹顶和发券和柔和的曲线,等等,使陵墓于肃穆的纪念性之外,又具有开朗亲切的性格。 熟练运用构图的对立统一规律:陵墓方形的主体和浑圆的穹顶在形体上对比很强,但它们却是统一的:它们都有一致的几何精确性,主体正面发券的轮廓同穹顶的相呼应,立面中央部分的宽度和穹顶的直径相当。同时,主体和穹顶之间的过渡联系很有匠心:主体抹角,向圆接近;在穹顶的四角布置了小穹顶,它们形成了方形的布局;小穹顶是圆的,而它们下面的亭子却是八角形的,同主体呼应。 四个小穹顶同在穹顶在相似之外好包含着对比:一是体积和尺度的对比,反衬出大穹顶的宏伟;二是虚实的对比,反衬出大穹顶的庄重。细高的塔同陵墓本身形成最强的对比,它们把陵墓映照得分外端遍地开花宏大。同时,它们之间也是统一的:它们都有相同的穹顶,它们都是简练单纯的,包含着圆和直的形式因互;而且它们在构图上联系密切,一起被高高的台基稳稳托着,两座塔形成的矩形同陵墓主体正立面的矩形的比例是相似的,等等。除了对比着各部分有适当的联系、呼应、相似和彼此渗透之外,它们之间十分明确的主从关系保证了陵墓的统一完整。 印度泰姬陵的建筑传说凄美的爱情传说;泰戈尔说,泰姬陵是“永恒面颊上的一滴眼泪”。一个如此凄美的比喻,必然连着一个美丽而

泰姬陵

议印度多元传统文化下的伊斯兰建筑--泰姬陵 摘要 印度传统文化因为受到地理环境、宗教传统、种姓制度、村社结构、语言断裂等的影响,具有着多元复杂性、浓厚宗教性以及极大的包容性等特征。它博大精深, 底蕴丰厚,带着浓重的异域色彩进入了我们的视野,而在这庞杂的文化体系中吸引笔者目光的是它的建筑文化,其中首当其冲被关注的便是印度最伟大的建筑----泰姬陵。泰姬陵的诞生对印度的伊斯兰建筑风格乃至其它各国的建筑风格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带着它的神秘来向我们展示它独一无二的美学价值以及印度多元的传统文化。 关键词:印度建筑传统文化泰姬陵美学价值

正文 印度是世界上发祥最早的文明古国之一,印度人民所创造的灿烂文化有着自己独特的民族性格。然而印度这种独特民族性格的文化却有很好的包容性,在建筑的世界舞台上,近百年来由于历史的原因处于闭关自守的东方建筑文化不断受到西方建筑文化与艺术的冲击,以至于它的民族性格也在全球范围内一点一点趋同。但在这种趋同的走向中,民族性格并没有失去了它的历史作用,时至今日它仍然在深深地影响着印度人民的生活以及印度社会的发展,因为建筑是民族心灵的物态化和结晶体,民族性格赋予了建筑很丰富的文化内涵,它带给人的是一种旋律似的审美感受以及一种宏伟的历史感,恰恰这一点也能在印度的建筑文化领域得到充分的体现,被誉为‘完美建筑’的泰姬陵正是这一领域中最优秀的范本,也是印度文化最确切的象征,它既不是西式的, 也与多数东方建筑有着巨大差别,它所带来的美感是前所未有的。 印度在历史上至少有两次大的变革,其中一次是在莫卧儿王朝时期,产生了把印度教和伊斯兰教交融的印度---萨拉森文化。而在十五世纪到十九世纪进行统治的莫卧儿王朝时的印度---萨拉森文明,成为印度的主要民族传统,泰姬陵就是诞生在这个时期的的经典之作,它是莫卧儿王朝第五代皇帝沙贾汗为了纪念他已故皇后阿姬曼·芭奴而建造的陵墓式建筑,体现了穆斯林文化的本土服务性。泰姬陵的全称为‘泰姬·玛哈尔陵’,它在印度或许可以说是全世界都有极高的知

凡尔赛宫泰姬陵赏析(1)

凡尔赛宫 形式风格:规则式 特点:凡尔赛宫花园总体规划对称严谨,规模宏大,体现君权统一。宫殿以东西为轴,南北对称,中轴线的两侧分布着大小建筑、树林、草坪、花坛和雕塑。 造型素材: 水体:凡尔赛宫中的水景类型包括运河、水渠和泉、池。正是这些水体将凡尔赛宫划分了若干区域,达到了改变空间指向的目的。如图所示,运河是整个凡尔赛宫园林中最壮观的水景,也是园林空间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十字形的运河将整个区域划分为了四部分。两边是多样化的道路,使整个场地得到了丰富。但是正是丰富的场地容易带给人们空间上的迷惑感,此时,十字形的运河又充当了指向作用。水渠是由修道院或蔬菜园里起灌溉作用的水道演变来的,同样起到了划分空间的作用。泉、池虽然体量较小,但是由于形式和造型气到了标志性的作用,给单调的景观增强了装饰效果。其中最起眼的是阿波罗泉池。在凡尔赛的园林中还能看到很多配合水景处理空间的实例,泉池周围的刺绣花坛,水镜面的深远的背景,大运河两侧的密林,这些景物突出了水景与环境体量的差异,强化了水景对于实际空间的作用。 从宫殿到运河端点总长为3000m,沿着轴线的布局最远处是阿波罗泉池和大运河,大台阶上是拉东娜泉池,终点处是宫殿前平台上矩形抹角的大型水池。开阔的水面产生了倒影,扩大了整个空间,形成了水天一色的景观。凡尔赛宫在水景处理上以几何形式为主,配合了建筑规则地块、刺绣花坛等景物形成规律的、而人工气息浓厚的外环境。 建筑:凡尔赛宫底座平面采用基本的矩形图案,东南,西北向与西南,东北向的建筑交错排列,拼凑出一幅美丽的图案。凡尔赛宫宫殿为古典主义风格的欧式建筑,立面为标准的古典主义三段式处理,即将立面划分为纵、横三段,建筑左右对称,造型轮廓整齐、庄重雄伟,被称为是理性美的代表。其内部装潢则以巴洛克风格为主,少数厅堂为洛可可风格。其内部陈设及装潢更富于艺术魅力,室内装饰极其豪华富丽是凡尔赛宫的一大特色。宫殿西面是一座风格独特的法兰西式大花园,风景秀丽,其中轴线长达三公里,大小道路都是笔直的,与花草、水池、喷泉、柱廊组成几何图案,被称为“跑马者的花园”。在夏季,宫内的庭园有特别的喷水表演。 植物:园林设计钟情于几何图形的魅力,极其讲究几何图形化以及对称。植物修剪常用黄杨篱组成刺绣图案,使用花卉装点。 地形:位于丘陵地带,主轴线垂直于等高线布置,使轴线两侧的地形基本持平,便于布置对称的要素,获得均衡统一的构图。轴线垂直于等高线,地势的变化就会反映在轴线上,因而主轴线是一条跌宕起伏的轴线,从而使圆领空间也是一系列的跌宕起伏、处于不同高度差上的空间。 路径:轴线、路径交叉点常用喷泉、雕塑、建筑小品装饰。 造景手法:(1)主配手法。创造了统一、均衡、壮观的整体构图,核心在于中轴的加强,使所有要素均服从于中轴,按主次排列在两侧。 (2)主体升高。宫殿在中轴线一端,是整个广场中最高大的建筑,突出了凡尔赛宫殿的高

世界文化遗产之泰姬陵

世界文化遗产之泰姬陵 泰姬陵,全称为“泰吉?玛哈尔陵”,又译泰姬玛哈,是印度知名度最高的古迹之一,在今印度距新德里200 多公里外的阿格拉城内,亚穆纳河右侧。是莫卧儿王朝第5 代皇帝沙贾汗,为了纪念他已故皇后阿柔曼?芭奴而建立的陵墓,被誉为“完美建筑”。作为一座爱情的丰碑,泰姬陵以其富丽堂皇跻身于人类建筑艺术殿堂之最顶峰,亦为世界上最优雅、最富浪漫风格的建筑之一。它由殿堂、钟楼、尖塔、水池等构成,全部用纯白色大理石建筑,用玻璃、玛瑙镶嵌,绚丽夺目、美丽无比。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是伊斯兰教建筑中的代表作。1983 年根据文化遗产评选标准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2007 年7 月7 日,成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 人文方面:作为莫卧儿王朝最伟大的陵墓,它既是印度建筑中最著名的,也是印度文化融合不同传统影响的体现。泰姬陵是世界奇迹之一。它展现了世界高超的建筑设计水平,体现了最佳的建筑艺术和风格。沙贾汗煞费苦心不惜一切为宠妃建造了如此宏伟、富丽堂皇的陵墓,说明他当时对宠妃的爱有多么深。沙贾汗在泰姬陵建成不久便被儿子废除了王位,被囚禁在阿格拉城堡,晚年靠每天远望泰姬陵度日,直至伤心忧郁而死。他死后,与宠妃一起被葬在泰姬陵。泰姬陵是一座伟大的爱情纪念碑,它是一代君王爱情的见证,向世人讲述着他们的爱情故事。 自然方面:这座伊斯兰风格的建筑外形端庄宏伟,无懈可击,寝宫门窗及围屏都用白色大理石镂雕成菱形带花边的小格,墙上用翡翠、水晶、玛瑙、红绿宝石镶嵌着色彩艳丽的藤蔓花朵。建筑群的色彩沉静明丽,湛蓝的天空下,草色青青托着晶莹洁白的陵墓和高塔,两侧赭红色的建筑物把它映照得格外如冰如雪。倒影清亮,荡漾在澄澈的水池中,当喷泉飞溅,它闪烁颤动,倏整倏散,飘忽变幻,景象尤其魅人。为死者而建的陵墓,竟洋溢着乐生的欢愉气息。泰姬陵在早中晚所呈现出的面貌各不相同。朝霞升起时分,初升的一轮红日伴着朱木拿河袅袅的晨雾,仿佛要将泰姬陵从睡梦中唤醒,此时的它显得静静的。中午时分,泰姬陵头顶蓝天白云,脚踏碧水绿树,在南亚一向耀眼的阳光映衬下,更出落得玲珑剔透,光彩夺目。傍晚,泰姬陵迎来了它一天中最妩媚的时刻,斜阳夕照下,白色的泰姬陵开始从灰黄、金黄,逐渐变成粉红、暗红、淡青色,随着月亮的冉冉升起,最终回归成银白色。在月色朦胧中,泰姬陵显得格外高雅别致和皎洁迷人,犹如美人泰姬在含情沉思。泰姬陵最美丽的时候,是朗月当空的夜晚。白色的大理石陵寝,在月光映照下会发出淡淡的紫色,清雅出尘,美得仿佛下凡的仙女。 人文与自然的统一:自然奇观与人文景观相得益彰,一轮满月挂在印度阿格拉的泰姬陵上空。陵墓方形的主体和浑圆的穹顶在形体上对比很强,但它们却是统一的。在泰姬陵当中,除了各部分有适当的联系、呼应、相似和彼此渗透

泰姬陵的来历

印度的泰姬陵,这座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宏伟陵墓,正如万里长城一样,浓缩着一个伟大民族和文明古国数千年的灿烂文化。 有人说,不看泰姬陵就不算到过印度。的确,在世人眼中, 泰姬陵就是印度的代名词。无论国际政要还是普通游客,但凡来到印度,哪怕日程再忙,都要挤出时间去瞻仰一下这座举世闻名的爱情丰碑。 泰姬陵是莫卧儿王朝第五代君主沙加汗为宠姬泰吉〃马哈尔修筑的陵墓,整个建筑通体用白色大理石砌成,外形端庄华美,无懈可击,寝宫门窗及围屏都用白色大理石镂雕成菱形带花边的小格,墙上用翡翠、水晶、玛瑙、红绿宝石镶嵌着色彩艳丽的藤蔓花朵,光线所至,光华夺目,璀璨犹如天上的星辉。几百年来,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为泰姬陵折腰,写下无数动人的诗篇。但是当你真正站在她面前时,才会深深体会到, 泰姬陵之美,原来是任何文字都无法书写的。绝代有佳人,遗世而独立。俏丽于亚穆纳河畔那个洁白晶莹、玲珑剔透的身影,秀眉微蹙,若有所思。 泰戈尔说, 泰姬陵是“永恒面颊上的一滴眼泪”。一个如此凄美的比喻,必然血肉相连着一个凄美的故事。泰吉〃马哈尔,这个来自波斯的女子,美丽聪慧,多才多艺,入宫19年,用自己的生命见证了沙加汗的荣辱征战。沙加汗封她为“泰吉〃马哈尔”,

意为宫廷的皇冠,这真是集三千宠爱于一身。红颜自古多是薄命,泰姬在生下第14个孩子后死去。死讯传来,沙加汗竟然一夜白头。在战场上弛骋的帝王也有脆弱无力的时候,可以在挥手间令万众臣服,却留不住枕边水样的温柔。于是一个悲痛的丈夫,动用了皇族的特权,倾举国之力,耗无数钱财,用22年时间为爱妻写下了这段瑰丽的绝响。痴情的沙加汗本想在河对面再为自己造一个一模一样的黑色陵墓,中间用半黑半白的大理石桥连接,穿越阴阳两界,与爱妃相对而眠,可惜梦想在皇室的纷争中戛然断裂。泰姬陵完工不久,他的儿子弑兄杀弟篡位,沙加汗也被囚禁在阿格拉堡。此后整整八年里,阿格拉堡宫殿的每个月夜,透过一块水晶石的折射,都有一个伤心的丈夫痴痴地凝望着数千米外月光如洗中爱人的陵墓。 泰姬陵因爱情而生,这段爱情的生命也因为泰姬陵的光彩被续写,光阴轮回,代代不息。尽管有人说,沙加汗只是一个好大喜功的暴君,根本不是多情种子; 尽管有人说,泰姬陵美轮美奂的脚下不知堆砌着多少人的鲜血甚至生命。但是我们似乎更愿意相信这世上真的有情深义重的男子,有穿越时空的思念,有生死相随的爱情。泰姬陵依然超越着简单的建筑学意义,默默地美丽着,不为别的,只为人们心中那一点对爱情的美好向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