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3案例: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教师用)

地理必修3案例: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教师用)
地理必修3案例: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教师用)

高二文科地理导学案

班别____________ 组号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必修3第二章案例: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

{考点要求}

1、(我国西北)土地荒漠化的成因、危害、治理措施。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危害、治理措施。

3、土地盐碱化的成因、危害、治理措施。(我北平原、西北的灌溉农业区-河西走廊、河套平原、平原常见)(形成盐碱土要有两个条件:一是气候干旱和地下水位高(高于临界水位,也与人为的不合理灌溉有关);另一是地势低洼,没有排水出路。地下水都含有一定的盐份,如其水面接近地面,而该地区又比较干旱,由于土壤毛细管作用上升到地表的水蒸发后,便留下盐分:日积月累,土壤含盐量逐渐增加,形成盐碱土;如是洼地,且没有排水出路,则洼地水份蒸发后,即留下盐份,也形成盐碱地)

第一课时

课前预习学案

一、土地荒漠化(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1、西北地区的围,包括的省区:

课探究学案

一、土地荒漠化的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1)分析问题的方法步骤:在哪里(位置、围)--有什么问题(土地荒漠化)---为什么(产生原因、危害)----怎么办(综合治理措施)。

(2)西北地区的位置、荒漠化原因、危害、整治措施

我国荒漠化地区分布围要比世界同类地区纬度偏高且面积大。主要原因:西北地区位于亚欧大陆中部,属西风带控制地区,西风受天山、阿尔泰山阻挡很难到达;而湿润的夏季风受地形阻隔,又不易到达;北部地形虽较开阔,但受到干冷气流影响,导致气候异常寒冷干燥,荒漠广布。

反馈练习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是我国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地区,据此回答1~6题。 1、西北地区的气候特点是( )B

A.位于非季风区,基本不受季风的影响

B.温带大陆性气候,东西有显著差异

C.大陆性季风气候,降水少且集中在夏季

D.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年降水量都在200毫米以下 2、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东向西,植被由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原因是( ) A .主要由于水分差异造成 B .主要由于热量差异造成

C .主要由于地形差异造成

D .主要由于人类耕作方式的不同造成 3、关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常年受副热带高压的控制是主要成因

B .过度放牧、开垦、樵采是造成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C. 实施跨流域调水是治理荒漠化的主要途径 D .建国以后,该地区荒漠化已得到了有效控制 4. 我国西北地区形成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的主要原因是( )C

A.地处副热带高气压带,常年以下沉气流为主

B.在北纬40以北,纬度偏高

C.深居陆,受海洋影响小

D.山地高原地形,地势高 5. 在能源缺乏的地区,荒漠化的主要成因是( )A A.过度樵采B.过度放牧C.过度农垦D.工矿开发

6、下列地区中,依靠冰雪融水和地下水灌溉,发展成我国著名灌溉农业区的是( )C A.河套平原 B.平原 C.河西走廊 D.平原

读20世纪下半叶我国强沙尘暴发生频率与土地沙化统计表,回答3—4题。

3.A .我国气候有变干的趋势 B .西北干旱地区生态环境恶化 C .南方北回归线附近出现沙化区 D .长江中上游地区毁林现象严重

4.为了制止强沙尘暴次数增多和沙化速度加快的趋势,应该采取的积极有效措施是( )C

A .开采地下水灌溉,变沙地为耕地和草场

B .降低干旱地区农业人口比例,就地转化为非农业人口

C .在干旱地区减少耕地,扩大牧场,合理发展畜牧业

D .国家有计划地组织向东部移民,减轻干旱地区的人口和生态压力

7.(2012·百校联盟模拟)读影响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扩大的因素

统计图,回答问题。

(1)图中显示导致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扩大的各因素中,影

响程度最大和最小的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2)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土地面积扩大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________。绿洲土地荒漠化的最主要人为原因是________、

________。

(3)针对我国草原地区过度开垦、过度放牧现象,我们应采

取哪些有效措施来防止日渐严峻的土地荒漠化形势?

解析第(1)题,根据图示即可作答。第(2)题,西北地区荒漠化扩大的自然原因是干旱,绿洲土地荒漠化的人为原因是过度樵采和水资源利用不当。第(3)题,针对土地荒漠化的人为原因,应采取的措施主要有退耕还草、确定合理载畜量等。

答案(1)过度放牧城市交通建设

(2)干旱过度樵采水资源利用不当

(3)退耕还草;确定合理载畜量;划区轮牧;建设人工草场等。

第二课时

预习容:

二、水土流失(以我国黄土高原为例):

1、黄土高原的围、包括的省区:

2、水土流失的含义:是指在水力、重力、风力等外营力作用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破坏和损失,包括土地表层侵蚀和水土损失,亦称水土损失。

课探究:

项目南方低山丘陵黄土高原

原因(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文、人类活动等方面回答)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集中;

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形坡度较大;

人为原因:乱砍乱伐、毁林开荒,采石、

修路等破坏植被,加剧水土流失。

土壤:黄土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

气候: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夏季多暴雨,冲刷能力强。

地形:从平原向山地高原过渡,地形坡度大。

植被:从森林向草原过渡,植被覆盖率低。

人为原因:过度放牧、过度开垦(如轮荒)、过度樵采、开矿、

采石、修路等破坏植被,加剧水土流失。

根本原因人口增长过快和贫困

危害土壤肥力流失,土地生产力下降;淤积江河湖库,加剧旱涝灾害,生态恶化;;

措施1、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

2、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山区立体农业。

3、多途径解决能源问题,如:营造薪炭

林、发展沼气、发展山区小水电等。

4、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1、加强小流域的综合治理,有如下措施:

(1)生物措施:植树种草

(2)工程措施:打坝淤地、修筑梯田、平整土地、修建水库、抽引水灌溉等

(3)农业技术设施:科学施肥、深耕改土、选育良种、地膜覆盖、轮作套种等

2、调整农业结构,退耕还林还草,合理放牧。

3、多途径解决能源问题,如:营造薪炭林、发展沼气、开发

太阳能和风能等。

4、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不同点(1)从经济角度看,南方丘陵山区水土流失造成的损失更大。原因:

①南方丘陵山区人均土地少,每单位土地的生物生长量和产值较高;

②南方丘陵山区多石质山地,一旦表土蚀去,恢复更加困难;

③地处江河下游地区,多为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基地和经济中心,水土流失会造成更大损失。

反馈练习:

1、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是:B

A、东部丘陵地带

B、黄土高原

C、华北平原

D、西北地区

2、黄土的特性,正确的叙述是:C

A、黄土一般呈灰黄色,以粘土为主

B、黄土无层理,垂直节理不发育

C、黄土土质疏松,碳酸钙含量高

D、黄土以粉砂颗粒为主,碳酸钙含量较低

3、关于黄土高原位置和降水的特点,正确的叙述是:C

A、黄土高原地处陆,降水较少,季节变化也较小

B、黄土高原位于中国东部季风区的中纬度地带,地理位置处在沿海向陆、高原向平原过渡的区域

C、黄土高原降水集中在夏季,多暴雨

D、黄土高原多数地区年降水量在600毫米以上,主要集中在7、8、9三个月

4、下列说确的是:B

A、黄土高原新构造运动强烈,表现为大面积的水平运动

B、早期的黄土高原大部分地区属于森林和森林草原景观

C、由于水土流失严重,导致黄土高原大面积的森林和草原被毁

D、历史上发生过的多次强烈地震是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根本原因

5、下列属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的是:D

①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②过度放牧和采樵③城市化④陡坡开垦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图3为“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地形结构和农业用地结构的饼状图”。对比分析回答6-7题。

6.造成该地农业用地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是:A

A.过度开垦 B.过度放牧 C.过度围垦 D.过度养殖

7.该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D

A.缓坡退耕,发展大牧场放牧业B.修建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C.全面封山育林,改善生态环境D.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立体农业

据报载,省东南部山区出现了大片的“红色荒漠”,据此判断8-10题。

8、“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C )

A、风化作用

B、风蚀作用

C、水蚀作用

D、沉积作用

9、“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A )

A、滥伐森林

B、过度放牧

C、开山取石

D、环境污染

10.根据丘陵山区自然条件的特点,对“红色荒漠”进行治理工作应当先做好的工作是() B

A.大力开荒种田,保持植物覆盖率 B.农业生产加强综合开发

C.发展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生产 D.彻底退耕还林

11.读我国部分地区图,并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近年来,图示地区甲、乙两河流域“水多、水少、水

脏、水浑”四大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制约地区经济发展。“水多、水

少”指旱涝灾害频繁,“水脏、水浑”则与污染和水土流失密切相

关。

材料二据统计,图中A省现已有水土流失面积达2.64万平方千

米,占该省总面积的19%,主要集中在A省西部和南部地区。这些地

区由于人多地少,毁林开荒和陡坡种植现象普遍。据不完全统计,A

省现有坡耕地814万亩,其中坡度在25°以上的有178万亩。

(1)A省为我国粮食生产大省,其南部地区主要的农业生产地域

类型属于________,简述该农业地域类型的生产特点。

(2)甲、乙两河流域是我国旱涝灾害的多发地区。试分析甲、乙两河流域易发生旱涝灾害的主要自然原因。

(3)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现状多是人多地少,生活贫困。试从地形、降水、植被的角度分析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4)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角度看,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应如何因地制宜,提高经济效益,带动地区脱贫致富?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部分地区的水土流失问题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从图中可知,甲河是指长江,乙河是指淮河,两河流域的水污染和水土流失都较严重,与人类的不合理的活动密切相关;图中A省是我国的省,是农业大省,以水稻种植为主。

答案(1)水稻种植业小农经营;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低;水利工程量大;科技水平低等。(答出3点即可)

(2)气候因素:受夏季风活动强弱的影响,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大。夏季风活动较弱的年份,锋面雨带在两河流域滞留时间较长,降水量大,常形成涝灾;夏季风活动较强的年份,锋面雨带在两河流域滞留时间短,降水量小,常出现旱灾。地形因素:中下游地区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3)地形:丘陵山地地区,地势起伏大。

降水:山地对暖湿气流有抬升作用,降水量和降水强度大且集中。

植被:自然植被遭到破坏(毁林开荒和陡坡种植等),覆盖率降低,地表裸露。

(4)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农、林、牧、渔等多种经营。山区应按照农作物的生态适应性,发展立体农业。

第三课时

【考点拓展】:荒漠化、水土流失:

1、世界上土地荒漠化的气候多分为两类:一种是温带_______________气候,气候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地区;一种是热带____________气候,气候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地区。所以土地荒漠化的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往往沙漠地区蕴藏着丰富的__________(矿产)资源。当进行人类农业活动(种植业)时,必须选择有________的地方进行,名称叫做_______农业(在沙漠中也叫________农业)。在这些地方种植的农作物品质较好,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是在我国西北地区就分布在山前_____________(某一类地形区名称)。该类农业在生产过程中如果灌溉不当,就会引发_________________(某一环境问题)。治理此种环境问题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土地荒漠化地区最常见的是________(自然灾害),多发生在_______季节。原因是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除上述出现土地荒漠化问题外,还有像海拔地区高的如我国青藏高原,会出现高寒荒漠化现象。

答案:大陆性气候;深居陆,远离海洋,气候干旱;如我国西北、中亚等地区;沙漠,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如南北回归线通过的大陆部和西岸;地表有深厚的沙质沉积物,大风日数多且集中,气候干旱少雨,人为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采地下水和人类不当的工矿用地、居住用地和交通建设等;油气;水源;灌溉(绿洲);光热充足,睛天多,昼夜温差大;山前冲-洪积扇;土地盐碱化,种植耐碱作物,合理排灌,引淡水洗盐;沙尘暴,冬春;地表有深厚沙质沉积物,大风日数多,气候干旱。

2、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为_____________,此外还有_____________地区(此地区严重的称为红漠化,原因是此地区的土壤为________,还有______________地区(此地区严重的称为石漠化,因为此地区多为_______________地貌)。此外还有盆地边缘、东北黑土的水土流失等。所以发生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包括自然和人为原因)。会带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危害;治理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黄土高原、东南丘陵(包括两广丘陵、浙闽丘陵和江南丘陵),土壤;云贵高原;降水集中、土质疏松(或土层薄,一般山地丘陵地区)、地形坡度较大、植被少(人为过度、开矿、交通用地等;后面略)

3、土地盐碱(渍)化(人为原因造成的一般也叫次生盐碱(渍)化),多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候区;成因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候条件下,由于人类

___________________导致地下水位上升,造成盐分在___________集聚的现象,多发生在我国_____

_________和___________地区。

(干旱、半干旱、半湿润;气候干旱,蒸发量大,不合理灌溉,地表,西北、华北)

例:(28分)省是我国植物种类最丰富的省份,也是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省份。根据

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4)题

材料一:省简图

材料二:省六大流域水土流失的分布状况

5101520253035404550长

江流

江流

江流

河流

江流域伊洛瓦底江

流域面积(万平方千米)

水土流失面积(万平方千米

水土流失面积占流域面积(%)

(1)从、外流区的类型看,省为______区。的省会A 夏季凉爽,其原因是____。省地势的基本特点是__

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8分)

(2)省六大流域中,水土流失面积最大的是________,水土流失面积占流域总面积比例最高的是_____

___流域。(4分)

(3)分析省植物种类丰富的自然原因。(8分)

(4)为了治理水土流失,省可以采取哪些措施?(8分) 41.(28分)(1)外流;纬度低,海拨高;西北高,东南低;河流由西北流向东南(8分) (2)长江流域;红河(4分)

(3)原因:北回归线穿过;地跨热带、亚热带;夏季风影响大,降水丰富;西部有高大山脉;垂直地域分异显著;气

候类型多种多样等。(角度:位置、气温、降水、地形、地域差异,8分) (4)治理对策:①(封山育林)保护植被;②退耕还林还草(增加地表植被覆盖);③建设水土保持工程;④调整农

业结构;⑤实施生态移民。(8分)

反馈练习

读全球荒漠分布示意图,回答1~2题。

1.全球荒漠分布地区主要受哪几种气候类型控制( )B

①热带季风气候 ②热带沙漠气候 ③温带大陆性气候 ④亚热带季风气候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目前,全球荒漠化土地面积约3600万平方千米,而且呈扩大和加剧的趋势,其影响因素中不包括( ) A

A .地震、火山、泥石流频发

B .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C .乱垦滥伐、砍伐森林

D .全球CO2排放量增加

(2012·模拟)下图为我国荒漠化土地成因比例图。读图回答

如何解决中国土地沙漠化

如何解决中国土地沙漠化,干旱,水土流失,沙尘暴,空气污染等问题 解决中国土地沙漠化,干旱,水土流失,沙尘暴,空气污染等问题,唯一途径就是全国各地进行大规模植树造林运动,严禁乱砍乱伐,破坏森林,草原,湿地,利用一切可利用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到全国各地植树造林运动,经过几代乃至几十代人的努力,提高中国森林覆盖率,北方宜种植榆树,胡杨,梭梭等耐旱植物,南方适合种植各类乔木。一旦中国森林覆盖率达到百分之五十,中国土地沙漠化,干旱,水土流失,沙尘暴,空气污染等问题随之解决,中国必将风调雨顺,人民安居乐业,自然灾害日益减少。 生态专家指出,目前,中国荒漠化面积有262.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3%,每年还新增2460平方公里,遍布东经74度到119度、北纬19度到49度的广阔空间,涉及18个省、471个县(尤以西北及内蒙古6省区最为严重,占全国荒漠化面积的71.1%)。受荒漠化影响,全国40%的耕地在不同程度地退化,其中800万公顷危在旦夕,1.07亿公顷草场也是命若游丝。荒漠化深重地影响着4亿人的现在和未来,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有541亿元之巨,相当于西北5省3年的财政收入。 未来土地资源、粮食、水资源、能源、森林资源等均是制约我们中华民族腾飞的重要因素。过去由于乱砍乱伐导致暴雨泥石流、高温、干旱、沙尘暴等气候灾害,使我国成为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年造成的直接损失已经超过2000亿人民币了。要使降水趋于均匀和谐变害为利,只有仰仗足够量的森林、湿地、灌丛和草地等天然植被的庇护。 我们爱护森林应该象爱护人类自己一样。森林植被具有水土稳固的作用,就好象一个大型的绿色水库,把水份吸收在树木的身体中和根系上。通过森林的蒸

高考地理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答题要点

水土流失: 我国典型地区:黄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地区 原因: 自然:黄土特性垂直节理-遇水容易崩解;降水集中,多暴雨7、8月降水变率大---冲刷地质构造新构造运动强烈-多地震、滑坡;植被稀少,土壤偏碱性 人为:根本原因,人口增长—人均耕地不断减少,人口与土地矛盾: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开矿—开挖原生地面—植被破坏;排弃土石—新物源,滩地开矿—泥沙入河。 历史上:营造宫殿,过渡樵采,毁林开荒,战争,轮荒。 危害:1土壤肥力下降,土地减产(暴雨冲刷-裸露坡地-表层土壤流失-肥力下降-农业减产)2加剧沟壑发展—威胁工矿设施,引发泥石流,崩塌 3生态环境恶化,水文-泥沙淤积;地貌-沟壑;土壤侵蚀;植被退化;气候变化 4淤积下游江河湖泊,加剧洪涝—地上河 5影响水资源合理利用,蓄清排浑--汛期排出"浑水"(实际上是排沙),汛后蓄满"清水"。措施:生物: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矿区的复垦 工程:水库,打坝淤地—拦沙,防护林(生物)--固沟;封坡育林育草,修水平梯田-护坡;平整土地,营造防护林网(生物) 农业技术措施:平整土地、栽培种植,田间管理,轮耕套种,选育良种,地膜覆盖,喷灌滴灌,科学施肥 调整农业结构:压缩农业用地,扩大林、草种植面积。 控制人口—生态移民 与南方丘陵比不同: 南方丘陵降水丰富,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南方丘陵造成的经济损失更大:人均土地少;多为较薄的石质山地,恢复困难;重要的工农业生产中心。 荒漠化: 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自然+人文 表现: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云贵(岩石地带的植被破坏,而形成岩石裸露的地表,在水、风的侵蚀、搬运等外力作用下,使该地水土流失、沙化的现象。);次生盐碱化 原因: 自然:干旱环境 气候:1干旱、风力强劲2气候异常,降水变率大 地形:地处内陆,山脉盆地相间分布-加剧干旱 水文:河流欠发育,流水作用微弱 植被:稀少 土壤:疏松沙质沉积物 人为:人口增加—不合理利用资源 水资源不合理利用-过度用水;过度放牧;过度开垦;过度樵采;灌溉次生盐碱化;工矿建设不注意环保 措施: 控制人口增长 合理利用水资源-合理灌溉-节水农业,上中下游水资源合理分配;减少水井。 植物固沙:沙障,防护林,封沙育草

高考地理人教第一轮复习限时规范训练:荒漠化与水土流失(含解析)

一轮复习限时规范训练:荒漠化与水土流失 时间:45分钟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下图示意我国现有主要盐碱地占耕地面积比例。读图,完成1~2题。 1.A、B两地耕地中盐碱地所占的比重大,其共同原因主要是( ) ①灌溉措施不当,蒸发旺盛,盐分易在地表聚集②土壤贫瘠,化肥使用量大③降水量少,盐分随季节变化小④人口密度小,开发程度低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答案:B 解析:A、B两地位于西北内陆,气候干旱,耕作业主要依靠灌溉水源。灌溉措施不当,导致地下水位上升,由于地表水分蒸发旺盛,盐分在地表积累而成次生盐碱地,故①正确;气候干旱,年降水量很少,雨水淋盐作用弱,盐分随季节变化小,③对。 2.C地盐碱地占耕地比重较大,主要自然原因是( ) A.人类不合理灌溉 B.降水集中,盐分随季节变化小 C.地势低平,沿海地区海水浸渍 D.夏季风强劲 答案:C 解析:C地位于东部沿海,盐碱地主要是海水浸渍的结果,地势越低洼越明显,故C正确。人类不合理灌溉不是自然原因,A错。降水对土壤盐分具有淋溶作用,降水量大且集中,则盐分随季节变化大,B错。夏季风强劲,带来降水多,淋溶作用强,会减弱盐碱化,故D

错。 黄土高原地区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为了保持水土,当地采取了一系列工程与生物措施,下图是黄土高原中的某小流域剖面图。读图回答下面3-4题。 3.下列措施与该流域中字母所示地对应正确的是( ) A.A、E两处营造护田林网 B.B处打坝建库,营造防护林 C.C处封坡育林育草 D.D处建林果基地、水平梯田 解析:A、E两处为塬,营造护田林网可以保塬,防止水土流失,A项正确;B处为缓坡,不能打坝建库,要营造防护林或修建梯田护坡,B项错误;C处为沟,不是封坡育林育草,C项错误;D处陡坡,不能修建水平梯田,D项错误。 答案:A 4.黄土高原地区通过小流域综合治理,对下游地区产生的影响有( ) ①降低下游河床 ②减轻下游的土地盐碱化 ③减轻下游洪涝灾害 ④增加河流入海口处的渔业资源 ⑤使河口三角洲沉积速度变慢 ⑥减少地下水漏斗区 A.①②③④⑤⑥B.②③⑤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选对点训练: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

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 表1为我国某区域2019年主要土地覆被类型的面积。图1示意该区域1~9年土地覆被类型面积变化率,正值表示增长,负值表示减少。该区域生态环境已呈退化趋势。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表1 1.改善该区域生态环境首先应() A.治理盐碱地 B.退耕还草 C.保护沼泽地 D.植树造林 2.该区域可能位于() A.云贵高原东部 B.松嫩平原中部 C.黄土高原中部 D.内蒙古高原西部 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坡耕地上的切沟由流水侵蚀而成,下图为切沟景观。 指出切沟对坡耕地的危害,并提出防止措施。 4.近年来,我国道路施工愈加注重保护环境。喀斯特地区土层薄,保护土壤尤为重要。在南方喀斯特地区修建公路,开挖石料和堆放弃料前后需采取必要的措施,以在工程结束后,仍在原地维持土壤的生产功能。 指出为达到保护土壤的目的,在南方喀斯特地区开挖石料和堆放弃料前后应采取的措施,并简述理由。 5.下图是我国水土流失重点区和生态安全战略工程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水土流失重点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共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位于地势二、三级阶梯的交界处 b.气温年较差大 c.降水集中 d.植被破坏严重

(2)以流水作用为主的侵蚀区界线以西的主要外力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3)对减轻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旱涝灾害都有重要意义的生态安全战略工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图中代号)。①工程所在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 (4)分别从地形和气候两方面比较分析①、④建设防护林的条件。 6.黑龙江省黑土区是我国重要粮食产区,随着人口的增长和过度开垦,严重的水土流失已使黑土厚度由20世纪50年代的60cm变为现在的20 cm。下图示意该区域1950~2019年水土流失面积演变。 (1)说出1950~2019年该区域水土流失的变化特点,并简述水土流失对当地农业生产造成的危害。 (2)简述该区域防治水土流失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7.我国东南丘陵区地处亚热带湿润地区,但在部分山区常会发现大片“红色沙漠”,这些地区表层土壤遭受严重侵蚀,红色砂岩裸露,土地退化成类似荒漠景观,植被难以生存,严重影响到当地的农业生产。 简述我国东南丘陵区“红色沙漠”形成的原因。 8.石漠化,即石质荒漠化,主要是指地表森林植被遭破坏,土壤严重侵蚀,基岩大面积裸露,类似荒漠景观的土地退化过程。云贵高原是我国石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试分析云贵高原石漠化严重的原因。 9.贵州省某喀斯特山区石漠化严重。农民在山上放牧、砍柴、找土种玉米,当地农民反映,山上的土一年比一年薄,一发大水,土全被冲走了,玉米也被冲走了,石头越来越多,最后连玉米也无法种了,生活越来越困难。 简述为改善环境并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当地政府应采取的具体措施。 10.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红水河流城内山岭连绵,地形崎呕,水能资源十分丰富,它的梯级开发已被我国政府列为国家重点开发项目。红水河的红色来自上游的红土地,其含沙量居广西诸大江河之首。 材料二红水河流城开发图。 根据图文材料,并提出红水河上游水土流失的治理对策。 1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石漠化是发生在喀斯特地貌分布区的土地退化现象,表现为土壤严重流失,基岩大面积裸露或砾石堆积。这种现象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地区,尤以贵州省最为严重。下图为贵州省不同程度石漠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项训练:荒漠化与水土流失

高考一轮复习专项训练:荒漠化与水土流失基础落实练 1.沙漠中植被的出现可对沙丘产生一定的影响。其主要作用机制是() A.降低风速进而增加风沙流对地表的侵蚀 B.增加风沙流中颗粒物的含量而减少堆积 C.促进风沙流携沙能力的增强而增大侵蚀 D.拦截风沙流中的悬浮颗粒物并形成沉降 答案D 解析沙丘属于风力堆积地貌。沙漠中的植被能够防风固沙,从而利于静止沙丘形成和流动沙丘转化为静止沙丘。其主要作用机制是降低风速,降低风的携沙能力,促使风沙流中的悬浮颗粒物沉降,减少风沙流中的颗粒物含量。 读“我国新疆(土地面积约166万km2)荒漠化情况统计数据表”,回答2~3题。 表1新疆荒漠化土地类型(万km2) 表2新疆荒漠化土地形成因素(万km2) 2.下列关于新疆土地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荒漠化土地面积小于非荒漠化土地面积 B.荒漠化主要是由滥伐林木造成的 C.保护草地、合理利用草场资源是治理荒漠化的主要手段 D.荒漠化主要发生在有人类活动的地区 3.下列关于新疆土地荒漠化形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主要是由人类不合理农牧活动造成的 B.荒漠化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农田灌溉不合理 C.只要人类改变了粗放经营的活动方式,就不会形成荒漠化 D.新疆荒漠化形成的主要动力是近地面水平气流和地表径流 答案 2.C 3.D

解析第2题,由题干可知,我国新疆土地面积约166万km2,由表1可知,新疆荒漠化土地总面积是111.32万km2,由此判断荒漠化土地面积大于非荒漠化土地面积,故A错误;由表2可知,荒漠化的主要成因是风蚀,故B错误;保护草地、合理利用草场资源是治理荒漠化的主要手段,故C正确;由表1可知,有人类活动的耕地、林地、草地荒漠化面积相对较小,未利用土地荒漠化面积较大,由此判断荒漠化大部分发生在无人类活动的地区,故D错误。第3题,由表1可知,荒漠化面积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是未利用土地,说明荒漠化的主要原因不是人类活动,故A、B、C错误;由表2可知,荒漠化形成的主要因素是风蚀和水蚀,即和近地面的水平气流(风)和地表径流(水)的侵蚀有关,故D正确。 下图为“非洲大陆荒漠化示意图”。读图,完成4~5题。 4.非洲荒漠化严重区主要出现在() A.热带雨林带B.热带草原带 C.热带荒漠带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5.造成非洲荒漠化的主要人为原因有() ①人口增长——荒漠化面积与人口密度呈正相关 ①过度砍伐——大约600万公顷的森林遭到砍伐 ①过度放牧——大约2.4亿公顷的草场遭到破坏 ①过度开垦——耕地面积扩大是荒漠化的首要因素 A.①① B.①① C.①① D.①① 答案 4.B 5.A 解析第4题,注意阅读图例,联系非洲气候的分布可知,热带草原气候区是非洲荒漠化严重的地区。第5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人口密度越大荒漠化的面积越大,二者呈正相关;过度放牧是荒漠化扩大的首要因素;从柱状图可以看出,大约2.4亿公顷的草场遭到破坏。6.下图是“我国水土流失重点区和生态安全战略工程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水土流失重点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共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a.位于地势二、三级阶梯的交界处 b.气温年较差大 c.降水集中 d.植被破坏严重 (2)以流水作用为主的侵蚀区界线以西的主要外力作用是________。 (3)对减轻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旱涝灾害都有重要意义的生态安全战略工程是________、

湘教版 高二地理 必修三 2.1荒漠化和水土流失(附答案)

2.1 荒漠化与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现象在我国十分严重,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水土流失类型分布图”,完成1-2题。 1.曾导致A地区水土流失状况比B地区更严重的自然原因有() ①地表多疏松的沉积物②植被覆盖率低 ③地壳活动更活跃④河流的流量更大,流速更快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2.C地区曾是我国洪涝灾害的多发地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河道弯曲,支流多②洪涝集中于春季和夏季 ③通过绿化工程将地表水转化为地下水④清淤河道,加固堤坝减轻洪涝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降雨侵蚀力,是指降雨引起土壤侵蚀的潜在能力。闽东南地区是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降雨侵蚀力是该地区引起水土流失的重要外在驱动力。下图为闽东南月均降雨侵蚀力与降雨量的年内分布图。读图回答3-5题。 3.该地区地带性植被类型为() A. 热带季雨林 B.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C.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 温带落叶阔叶林 4.7月降雨侵蚀力较6月小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 东南风势力较往年弱 B. 雨带已经推移到北方 C. 受信风控制时间较长 D. 该月植被覆盖率极高 5.引起图中降雨侵蚀力最大的降水类型是() A. 对流雨 B. 地形雨 C. 台风雨 D. 锋面雨 水土流失是影响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生态问题之一,对水土流失形成机制和综合治理的研究已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读坡度—侵蚀强度关系示意图,完成6-7题。 坡度—侵蚀强度关系示意图 6.关于坡度与侵蚀强度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坡度20°时,坡面侵蚀强度最大 B. 坡度在20°~40°,坡面侵蚀强度随坡度的增加而降低 C. 坡度在40°左右,坡面侵蚀强度最大 D. 坡度越大,坡面侵蚀强度越大 7.坡度在40°~90°,坡面侵蚀强度随坡度的增加而减小,其原因是() A. 植被破坏的程度较轻 B. 降水量少且强度小 C. 坡面径流流速小 D. 受雨面积减小,使坡面径流量减小 .湖南省是我国水土流失较严重的省区之一,结合湖南省地图,回答8-9题。 8.湖南省水土流失的形成原因包括() ①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 ②全年降水丰沛 ③土质疏松,多黄土 ④不合理的开垦与砍伐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9.图中甲湖泊周边地区耕地不足,人地矛盾尖锐。从可持 续发展的角度考虑,该湖泊周边地区应()

地理必修3案例: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教师用)

高二文科地理导学案 班别____________ 组号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必修3第二章案例: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 {考点要求} 1、(我国西北)土地荒漠化的成因、危害、治理措施。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危害、治理措施。 3、土地盐碱化的成因、危害、治理措施。(我国华北平原、西北的灌溉农业区-河西走廊、河套平原、宁夏平原常见)(形成盐碱土要有两个条件:一是气候干旱和地下水位高(高于临界水位,也与人为的不合理灌溉有关);另一是地势低洼,没有排水出路。地下水都含有一定的盐份,如其水面接近地面,而该地区又比较干旱,由于土壤毛细管作用上升到地表的水蒸发后,便留下盐分:日积月累,土壤含盐量逐渐增加,形成盐碱土;如是洼地,且没有排水出路,则洼地水份蒸发后,即留下盐份,也形成盐碱地) 第一课时 课前预习学案 一、土地荒漠化(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1、西北地区的范围,包括的省区: 课内探究学案 一、土地荒漠化的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1)分析问题的方法步骤:在哪里(位置、范围)--有什么问题(土地荒漠化)---为什么(产生原因、危害)----怎么办(综合治理措施)。 (2)西北地区的位置、荒漠化原因、危害、整治措施 我国荒漠化地区分布范围要比世界同类地区纬度偏高且面积大。主要原因:西北地区位于亚欧大陆中部,属西风带控制地区,西风受天山、阿尔泰山阻挡很难到达;而湿润的夏季风受地形阻隔,又不易到达;北部地形虽较开阔,

但受到干冷气流影响,导致气候异常寒冷干燥,荒漠广布。 反馈练习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是我国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地区,据此回答1~6题。 1、西北地区的气候特点是( )B A.位于非季风区,基本不受季风的影响 B.温带大陆性气候,东西有显著差异 C.大陆性季风气候,降水少且集中在夏季 D.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年降水量都在200毫米以下 2、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东向西,植被由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原因是( ) A .主要由于水分差异造成 B .主要由于热量差异造成 C .主要由于地形差异造成 D .主要由于人类耕作方式的不同造成 3、关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常年受副热带高压的控制是主要成因 B .过度放牧、开垦、樵采是造成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C. 实施跨流域调水是治理荒漠化的主要途径 D .建国以后,该地区荒漠化已得到了有效控制 4. 我国西北地区形成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的主要原因是( )C A.地处副热带高气压带,常年以下沉气流为主 B.在北纬40以北,纬度偏高 C.深居内陆,受海洋影响小 D.山地高原地形,地势高 5. 在能源缺乏的地区,荒漠化的主要成因是( )A A.过度樵采B.过度放牧C.过度农垦D.工矿开发 6、下列地区中,依靠冰雪融水和地下水灌溉,发展成我国著名灌溉农业区的是( )C A.河套平原 B.宁夏平原 C.河西走廊 D.成都平原 读20世纪下半叶我国强沙尘暴发生频率与土地沙化统计表,回答3—4题。 3.A .我国气候有变干的趋势 B .西北干旱地区生态环境恶化 C .南方北回归线附近出现沙化区 D .长江中上游地区毁林现象严重 4.为了制止强沙尘暴次数增多和沙化速度加快的趋势,应该采取的积极有效措施是( )C A .开采地下水灌溉,变沙地为耕地和草场 B .降低干旱地区农业人口比例,就地转化为非农业人口 C .在干旱地区减少耕地,扩大牧场,合理发展畜牧业 D .国家有计划地组织向东部移民,减轻干旱地区的人口和生态压力 7.(2012·百校联盟模拟)读影响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扩大的因素统计图,回答问题。 (1)图中显示导致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扩大的各因素中,影响程度最大和最小的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2)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土地面积扩大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中图版)2020高考总复习 地理:第1课时 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

第1讲区域环境问题及开发与保护 第1课时 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最新考纲核心素养定位考情报告 区域存在的环 境与发展问题 以及有关的治 理保护措施 1.理解水土流失、荒漠化的形成过 程,能够从自然和人为两方面分析 其形成的原因。(综合思维) 2.能结合具体区域分析水土流失、荒 漠化的危害及治理措施。(综合思维、 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 以文字材料、区域图、统 计图等呈现信息,考查水 土流失、荒漠化等生态环 境问题的成因、危害及防 治措施。考查形式多样, 频率较高。 [梳理知识体系] [再现基础知识] 一、水土流失 读黄土高原区域图,回答问题。

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2.水土流失的危害 3.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

【疑难辨析1】(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是流水侵蚀作用的结果。( √ ) (2)梯田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的典范,在黄土高原缓坡上修筑反坡梯田的优点是保水、保土效果更好。( √ ) (3)不同的社会阶段影响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导因素不同。( √ ) (4)黄土高原是我国唯一水土流失的地方。(× ) 二、土地荒漠化 读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示意图,回答问题。 1.认识荒漠化 2.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1)西北地区的区域差异 植被景观:图中①为温带草原,②为荒漠草原,③为荒漠。 年降水量:图中A为400,B为200,C为50。 本区自东向西随距海里程的增加而降水递减,干旱程度增加,土地的自然产出和载畜量也随之减少。 (2)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

(3)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气候异常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 3.荒漠化的人为因素 人为因素 所占比例 主要分布地区 过度樵采 干旱区的能源缺乏地区 过度放牧 半干旱的草原牧区 过度开垦 干旱、半干旱沙质土壤地区,特 别是沙区边缘 水资源利用不当 内陆河流和山麓冲积扇地区 工矿交通建设中不注意环保 邻近城镇或者工矿开发区 4.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1)荒漠化的危害 土地自然生产力日渐丧失,影响区域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威胁当地甚至其他地区人们的生存环境。 (2)荒漠化防治的内容和原则 ①内容???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 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 ②原则:坚持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治山、治水、治碱(盐碱)、治沙相结合的原则。 (3)西北地区荒漠化的防治措施 ①合理利用水资源。 ②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③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④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⑤控制人口增长。

03 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和荒漠化

植被破坏、水土流水与荒漠化 1.植被在生态系统中有哪些重要的作用? 答:植被是全球或某一地区内所有植物群落的泛称。植被是生态系统的基础,为动物或微生物提供了特殊的栖息环境,为人类提供食物和多种有用物质材料。植被还是气候和无机环境条件的调节者,无机和有机营养的调节和储存者,空气和水源的净化者。植被在人类环境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既是重要的环境要素,又是重要的自然资源。 2.植被破坏能带来哪些危害? 答:植被破坏不仅极大地影响了该地区的自然景观,而且会带来一系列的严重后果,比如生态系统恶化,环境质量下降,水土流失,土地沙化以及自然灾害加剧,进而更进一步引起土壤荒漠化。土壤的荒漠化又会加剧水土流失,以致形成生态环境的恶性循环。 3.试述造成森林破坏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造成森林破坏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人们只把看作是生产木材和薪柴的场所,对森林在生态环境中的重要作用缺乏认识,长期过量地采伐,使森林的消耗速度远远超过其生长速度。其次,现代农业的有计划垦殖以及城市建设占用土地使部分森林永久性地变成农田或城市,这也造成森林面积的减少。 4.试述造成草场退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长期以来对草原资源采取自然粗放式经营,过度放牧,重用轻养,乱开滥垦,使草原破坏严重,以致造成草场退化,沙化和盐碱化的面积日益扩大,生产力不断降低。此外,牧民还将将原本不适宜用于耕种的草原转化为耕地,造成草场面积损失。 5.什么是水土流失? 答:水土流失是指在水流作用下,土壤被侵蚀、搬运和沉淀的整个过程。在自然状态下,纯粹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地表侵蚀过程非常缓慢,常与土壤形成过程处于相对平衡状态,这种侵蚀称为自然侵蚀,也称为地质侵蚀。在人类活动影响下,特别是人类严重地破坏了坡地植被后,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地表土壤破坏和土地物质的移动,流失过程加速,即发生水土流失。

2021高考新人教版地理一轮复习练案(30)荒漠化和水土流失的成因与防治措施

练案[30]第1讲荒漠化和水土流失的成因与防治措施(2019·潍坊市二模)灌丛荒漠往往呈带状分布于山麓地带和绿洲边缘。灌丛植物能够阻挡风沙,并将其固定在周边形成灌丛沙堆。若干旱加剧或者地下水位下降,灌丛植物根系无法再获取水分就会死亡,最终形成流动沙丘。图甲示意某区域植被分布,图乙示意灌丛沙堆景观。据此完成1~3题。 1.影响该区域植被分布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C ) A.热量和光照B.地形和降水 C.热量和水分D.土壤和水分 2.图中无植被区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D ) A.人类不合理活动造成植被破坏 B.海拔高,气温低,生长条件差 C.降水少,气候干旱,土壤贫瘠 D.多砾石、粗砂,孔隙大,水分渗漏严重 3.若农田大量引水灌溉,会导致荒漠化加剧的地区是( A ) A.绿洲东部灌丛荒漠区B.绿洲植被灌丛荒漠区 C.无植被区西侧灌丛荒漠区D.无植被区 [解析] 第1题,灌丛荒漠往往呈带状分布于山麓地带和绿洲边缘,灌丛植物能够阻挡风沙,并将其固定在周边形成灌丛沙堆,影响该区域植被分布差异的主导因素是热量和水分。第2题,干旱加剧或者地下水位下降,灌丛植物根系无法再获取水分就会死亡,最终形成流动沙丘,无植被区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多砾石、粗砂,孔隙大,水分渗漏严重。第3题,读图可知,根据图中两块农田分布可确定河流自西向东经过两地。绿洲东部灌丛荒漠位于农田下游,农田大量引水,地下水位下降,灌丛植物根系无法再获取水分就会死亡,最终形成流动沙丘,A正确;绿洲西部灌丛荒漠区和无植被区西侧灌丛荒漠区位于流经农田河流的上游,农田大量用水对此地的地下水影响不大,B、C错误;农田水对无植被区无影响,D错误。 (2019·湖南省株洲市二模)为了解不同植被坡耕地水土保持情况,分三组观测:Ⅰ组植被覆盖度约95%,Ⅱ组约75%,Ⅲ组为裸地。下表为某年5月和8月各选三场的降雨过程及水土流失数据,甲、乙、丙分别对应三个观测组。结合相关地理知识,完成4~5题。 降雨月份降雨降雨量降雨强度土壤流失量(g)

2020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限时规范训练30荒漠化与水土流失-精装版

教学资料范本 2020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限时规范训练30荒漠化与水土流失- 精装版 编辑: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精选】20xx最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限时规范训练30荒漠 化与水土流失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读某区域1985年和20xx年环境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两题. 1.图示地区出现的环境问题是( ) A.水土流失B.土地荒漠化 C.土壤盐碱化D.水污染 解析:由图可知,30年间该区域沙漠面积在不断扩大. 答案:B 2.造成该环境问题的原因是( ) A.过度砍伐森林B.过量引水灌溉 C.过度开发沼泽D.城市化过度发展 解析:由图可知,沙漠面积随着森林面积的减小而扩大. 答案:A 黄土高原地区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为了保持水土,当地采取了一系列工程与生物措施,下图是黄土高原中的某小流域剖面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3.下列措施与该流域中字母所示地对应正确的是( ) A.A、E两处营造护田林网 B.B处打坝建库,营造防护林 C.C处封坡育林育草 D.D处建林果基地、水平梯田

解析:A、E两处为塬,营造护田林网可以保塬,防止水土流失,A项正确;B处为缓坡,不能打坝建库,要营造防护林或修建梯田护坡,B项错误;C处为沟,不是封坡育林育草,C项错误;D处陡坡,不能修建水平梯田,D项错误. 答案:A 4.黄土高原地区通过小流域综合治理,对下游地区产生的影响有( ) ①降低下游河床 ②减轻下游的土地盐碱化 ③减轻下游洪涝灾害 ④增加河流入海口处的渔业资源 ⑤使河口三角洲沉积速度变慢 ⑥减少地下水漏斗区 A.①②③④⑤⑥B.②③⑤ C.③④⑤⑥ D.③⑤ 解析:通过小流域治理,下游河床抬升速度会减慢,但不能降低下游河床,也不能减轻下游的土地盐碱化,由于治理后河流入海泥沙减少,带来的营养物质也会减少,因此河流入海口处的渔业资源会减少;河流下游地下水漏斗区主要是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造成的,与河流含沙量关系不大;经过治理后一方面会减少下游河床淤积,减轻洪涝灾害,另一方面泥沙来源少了使河口三角洲沉积速度变慢,D项正确. 答案:D 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为了减轻水土流失,有人建议在黄土高原地区变外环式梯田为内环式梯田.内环式梯田是

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和湿地萎缩教学设计21

“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和湿地萎缩”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如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和湿地萎缩等发生的原因,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的措施。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结合实例,分析区域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成因,简述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 2. 结合实例,分析区域湿地萎缩原因,简述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 过程与方法: 1.学会结合案例,分析图表、文字等相关资料的方法。 2.熟练地进行小组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认识人地关系,认识区域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增强生态环境的忧患意识,树立正确的环境观。 【教学重、难点】区域生态环境分析一般思路的应用。 【教学方法】读图法、讲授法、讨论法、比较法等。 【教学工具】PPT、白板、投影仪等。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播放“区域生态环境破坏”的微视频 和2018年“世界环境日”主题宣传 材料。观看微视频和宣传材料,思 考视频中出现了几种环境 问题。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地 理规律、原理解决实际问 题,以感性材料让学生明 白环境问题的危害性,引 起学生学习的欲望。 活动一1.利用课件展示“我国西北地区的范 围”和“土地荒漠化形成过程”图片。 2.利用课件展示“土地沙漠化、石质 荒漠化、土壤次生盐碱化”的图片。 3.利用课件展示下图,请学生辨别 A、B、C、D、E处分别是什么环境 问题,完成考题督查。 4.利用课件展示“世界主要荒漠地带 的分布”图。1.背诵知识点1、2,根据 图片思考: ①荒漠化的类型?在我国 主要分布地区? ②我国土地荒漠化主要发 生的地区?分析该地区荒 漠化的原因、危害、治理措 施。 2.概念辨析:沙漠化就是荒 漠化吗? 3.写出C处的环境问题及产 生的原因和治理措施。 4.试分析这些地区荒漠化 共同的自然原因是什么? 1.以图片增强学生对荒 漠化形成的感性认识,强 化学生知识的系统化。 2.让学生明确沙漠化只 是荒漠化的一种,通过对 概念的辨析,克服学生的 思维定势,加深对地理概 念的理解。 3.本部分知识前面刚刚 背过,采用考题督查,引 导学生从图上获取信息, 深化所学内容。 4.通过这样的比较,使学 生明确干旱地理特征与 荒漠化之间的关系,进一 步加深对土地荒漠化的 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