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夔的诗词全集

姜夔的诗词全集

姜夔的诗词全集

姜夔,是我国古代着名的词人。他的很多诗都入选了中小学课本。下面小编带你了解一下姜夔的生平及诗词全集。

1作者简介姜夔(生卒年约在1155—1221间),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鄱阳(今属江西)人。南宋文学家、音乐家。人品秀拔,体态清莹,气貌若不

胜衣,望之若神仙中人。他少年孤贫,屡试不第,终生未仕,一生转徙江湖,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姜夔词题材广泛,有感时、抒怀、咏物、恋情、写景、记游、节序、交游、酬赠等。他在词中抒发了自己虽然流落江湖,但不忘君国的感时伤世的思想,描写了自己漂泊的羁旅生活,抒发自己不得用世及情场失意的苦闷心情,以及超凡脱俗、飘然不群,有如孤云野鹤般的个性。

[1]曾着《大乐议》,宁宗时献于朝。姜夔往来鄂、赣、皖、苏间,晚居西湖,卒葬西马塍。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续书谱》、《绛帖平》等书传世。其中《白石道人歌曲》是其自度曲附有旁谱。

1姜夔的诗词全集《嘲林可山称和靖七世孙》和靖当年不聚妻,因何

七世有孙儿。若非鹤种并龙种,定是瓜皮搭李皮。《菖蒲》岳麓溪毛秀,湘滨玉水香。灵苗怜劲直,达节着芬芳。岂谓盘盂小,而忘臭味长,拳山并勺水,所至水能量。《陈君玉以小集见归用余还诚斋朝天续集韵作七字夔报贶》笔陈无功汗左轮,而今老去不能军。水边白鸟闲于我。窗外梅花疑是君。欲向江湖行此话,可无朋友咤斯文。新篇大是相料理,因忆西山扬子云。《浣溪沙》丙辰岁不尽五日,吴松作。雁怯重云不肯啼,画船愁过石塘西,打头风浪恶禁持。春浦渐生迎棹绿,小梅应长亚门枝;一年灯火要人归。《点绛唇》燕雁

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

才子词人姜夔简介

[键入文字] 才子词人姜夔简介 姜夔 南宋绍兴年间,江西鄱阳出了一位大才子姜夔。他诗词、散文、书法、音律无所不精,可惜时乖运蹇,身后凄凉。姜夔,字尧章,绍兴二十五年(1155 年)出生于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一个破落的官宦之家。在他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 他的父亲叫姜噩,是绍兴十八年进士,起初做过县丞,后来病逝在知县任上。孤苦无依的姜夔只有去找已经嫁到汉川的姐姐,在姐姐家一直寄住到成年。在此期间,他曾四次回家乡参加科举考试,但都没有考上。 虽然姐姐是亲人,但是寄人篱下的日子并不好过。成年后的姜夔知道不能再寄住在姐姐家,于是开始了四处漂泊的生活。淳熙十二年(1185 年),而立之年的姜夔来到湖州乌丞县。乌丞县令姓萧,名德藻,字东夫,是与中兴四大诗人齐名的人物。绍兴三十一年(1161 年),萧德藻与杨万里在湖南零陵旅舍中结识。 二人相谈甚欢,一见如故,遂定交为友。第二天萧德藻要动身离去,临行前对杨万里说:我们定交有如订婚一样,应各留一诗为证。从此二人成为诗友。后来杨万里曾推荐萧德藻做广西提点刑狱。当时的宰相王淮说:我深知萧东夫的性格,他不喜欢做官。他只爱乌丞县的风光,自号千岩老人。我曾请他做杭州太守,他还称病不来,更不必说那么远的广西了。杨万里对萧德藻的诗十分推崇,曾将他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并举,称为四诗翁四诗将。宋人方回说:如果萧不早死,即杨万里犹出其下。 萧德藻作为诗坛名士,对姜夔的才华十分欣赏,与他结为忘年之交,并且将自己的侄女许配给姜夔。次年冬天,萧德藻调官湖州,姜夔携妻随行。途经杭州时,萧德藻将姜夔介绍给了杨万里。杨万里对姜夔的诗词大为赞叹,称他为文无所不工,也和他结为忘年之交。之后杨万里还专门写信,把姜夔推荐给范成大。范成大读了姜夔的诗 1

10首白石道人姜夔诗词

10首白石道人姜夔诗词 扬州慢·淮左名都 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此词在表现姜夔的词风清雅空灵上非常突出。运用“清”“寒”“空”“波心”“冷月”等词极力表现语言上清雅空灵。同时,用“犹厌言兵”表现兵燹之后的残破;用杜牧名句表现扬州昔日的繁华;用“二十四桥”“波心荡”“冷月无声”表现清幽伤感的气氛;用“桥边红药”表现“寂寞开无主”的荒凉,这些造境都是用来表现意境上清雅空灵。词人的笔法是清雅空灵的,却寄寓深长。用低婉的声调,清刚峭拔之势、冷僻幽独之情,写出了战争带给扬州城万劫不复的灾难。 鹧鸪天·元夕有所梦 肥水东流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思。梦中未比丹青见,暗里忽惊山鸟啼。 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 这首词以清健之笔来写刻骨铭心的深情,别具一种峭拔隽永的情韵。全篇除“红莲”一词由于关合爱情而较艳丽外,都是用经过锤炼而自然清劲的语言,可谓洗净铅华。词的内容意境也特别空灵蕴藉,纯粹抒情,丝毫不及这段情缘的具体情事。所谓“意愈切而词愈微”,“感慨全在虚处”,正是此词的特点。 暗香·旧时月色 辛亥之冬,余载雪诣石湖。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征新声,作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使工妓隶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王国维人间词话经典语录

王国维人间词话经典语录 王国维人间词话经典语录 [一]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 [二]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 [三]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 [四]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 [五]自然中之物,互相关系,互相限制。然其写之于文学及美术中也,必遗其关系限制之处。故写实家亦理想家也。又虽如何虚构之境,其材料必求之于自然,而其构造亦必从自然之法律。故理想家亦写实家也。 [六]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七]“红杏枝头春意闹”,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云破

月来花弄影”,着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 [八]境界有大小,不以是而分优劣。“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何遽不若“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宝帘闲挂小银钩”,何遽不若“雾失楼台,月迷津渡”也? [九]严沧浪《诗话》谓:“盛唐诸公唯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澈玲珑,不可凑拍,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影,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余谓北宋以前之词亦复如是。然沧浪所谓“兴趣”,阮亭所谓“神韵”,犹不过道其面目,不若鄙人拈出“境界”二字为探其本也。 [十]太白纯以气象胜。“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寥寥八字,遂关千古登临之口。后世唯范文正之《渔家傲》、夏英公之《喜迁莺》,差足继武,然气象已不逮矣。 [十一]张皋文谓飞卿之词“深美闳约”,余谓此四字唯冯正中足以当之。刘融斋谓“飞卿精艳绝人”,差近之耳。 [十二]“画屏金鹧鸪”,飞卿语也,其词品似之。“弦上黄莺语”,端己语也,其词品亦似之。正中词品,若欲于其词句中求之,则“和泪试严妆”,殆近之欤。 [十三]南唐中主词“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大有众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感。乃古今独赏其“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生寒”,故知解人正不易得。 [十四]温飞卿之词,句秀也;韦端己之词,骨秀也;李重光之词,神秀也。 [十五]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

扬州慢 (姜夔)

《扬州慢》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宋词婉约派风格特点:情景交融、低沉伤感、讲究和谐 2、掌握虚实结合写作方法 3、体味伤古怀今情感及“清冷”意境 4、与辛弃疾词《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比较阅读,体味豪放派与婉约派不同风格 【教学重、难点】 抓词眼“空城”,分析景物“清冷”特点,体味《黍离之悲》感情 【教学设想】努力贯彻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思想,指导学生对《扬州慢》进行个性化解读。 【教学步骤】 一、导入语 中国有一个城市被称为“中国的月亮城”,因为这里的月亮最多情,这里的月光最温柔,这里的月色最蒙胧,这个城市叫“扬州”。正所谓“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800多年前,有一位年仅21岁的词人经过扬州时却有着不同的感受,别有一番滋味,这位词人叫姜夔,之后写下一首词叫《扬州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别是一番滋味的词。 二、解题及背景介绍 “慢”指慢曲,依曲调舒缓的慢曲填写词,一般比较长,同长调一样在91字以上。 这首词写于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冬至曰,即金兵第二次南侵后的第十五年。词前的小序对写作时间、地点及写作动因均作了交待。姜夔因路过扬州,目睹了战争洗劫后扬州的萧条景象,抚今追昔,悲叹今曰的荒凉,追忆昔曰的繁华,发为吟咏,以寄托对扬州昔曰繁华的怀念和对今曰山河残破的哀思。 三、作者简介 姜夔(约1155-1221),字尧章,别号白石道人。鄱阳(今波阳县)人。南宋著名诗词作家、音乐家。是南宋唯一词调曲谱传世的杰出音乐家。他的书法也为当时人所称道。 姜夔少年丧父,曾随姊生活。得亲友介绍,就学于诗词名流千岩老人萧德藻夔为人清高,不汲汲于功名,一生困顿。终其身为布衣;但以诗词、音乐及书法与人交往。自青年时期起广为交游,往反羁滞于江淮湖杭之间;结识了当时宿儒名士如范成大、杨万里、辛弃疾等人。

姜夔词作的艺术特点

姜夔词作的艺术特点 商学院金融08 ZWN 自从柳永变雅为俗以来,词坛上一直是雅俗并存。无论是苏、辛,还是周、秦,都既有雅调,又有俗词。姜夔则彻底反俗为雅,下字运意,都力求醇雅。这正迎合了南宋后期贵族雅士们弃俗尚雅的审美情趣,因而姜夔词被奉为雅词的典范,于辛弃疾之外别立一宗,自成一派。 姜夔词在题材上并没有什么拓展,仍是沿着周邦彦的路子写恋情和咏物。他的贡献主要在于对于婉约词的表现艺术进行改造,建立起新的审美规范。北宋以来的恋情词,情调软媚或思想轻浮,虽经周邦彦雅化却仍然有大量媚俗的残余。姜夔的恋情词,则往往过滤省掉缠绵温馨的恋爱情节,只表现离别后的苦恋相思,并用一种独特的冷色调来处理炽热的柔情,从而将恋情雅化,赋予柔思艳情以高雅的情趣和超尘脱俗的韵味。如: 燕燕轻盈,莺莺娇软。分明又向华胥见。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别后书辞,别时针线。离婚暗逐郎行远。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 此词虽是怀念恋人,但只字未提二人相遇、相守时的美好回忆,而只有魂牵梦绕、刻骨铭心的忆恋。其中“淮南皓月冷千山”,创造出罕见的凄冷浩大之境。 苏轼首开以诗为词的风气后,经由辛弃疾的发展,词与诗在表现题材和抒情手法上的界限已经经本消失。姜夔接受辛弃疾的影响,也移诗发如词。但姜夔移诗发如词,不是要进一步夸大词的表现功能,而是而是使词的语言风格雅化和刚化。他秉承周邦彦字炼句啄的创作态度,借鉴江西诗派清劲瘦硬的语言特色来改造传统艳情词华丽柔软的语言基调,而创造出一种清刚醇雅的审美风格。以词的语言说, 姜夔词善于以硬笔写柔情, 语言极有张力与强度, 往往给人以振荡之感。如“春渐远, 汀洲自绿, 更添了、几声啼。”(《琵琶仙》) 、“阅人多矣, 谁得似长亭树, 树若有情时, 不会得青青如此”、“算空有并刀, 难剪离愁千缕(《长亭怨慢》) , 如此等等, 都是以硬笔写柔情, 尤其是转折拗怒, 能引起感情的振荡。这是姜夔词不同于其他婉约词人词风的一个很重要的特色, 表现出他特有的艺术个性。 姜夔的词境独创一格,艺术思维方式和表现手法也别出心裁。他善于用联觉思维,利用艺术的同感将不同的生理感受连缀在一起,表现出某种特定的心理感受,写景状物时又善于侧面描写,虚处传神。《扬州慢》即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此词上片写景, 写他初到扬州时对这座名噪千古的历史名城的印象。词人写扬州的荒凉、残破以及战争给人们造成的深重灾难, 是用了虚笔,采用了以虚写实的手法, 但给人的印象却极深刻,这是因为他成功地使用了烘托与陪衬等修辞手段的缘故。下片抒情, 以假设之辞, 写出了今日扬州的残破在心目中留下的极为深刻的印象。以无情写有情, 情感更深, 情绪更烈。此词以虚写实, 以无写有, 并将抒写的笔触深入到历史的长河, 有种强烈地纵深感, 并给人留有较大的思索空间。总之, 此词写得境界开阔而又空灵, 表现的感情跳荡而又深厚, 是很典型的清空词风。 姜夔在艺术上追求全词意境的浑成,情感基调和语言色泽的一致,对后世词坛颇有影响。南宋末期的吴文英、王沂孙、涨炎等都是姜夔的追随者,他们以姜夔的“雅词”为典范,注重炼字炼句,协守音律,追求高雅脱俗的艺术情趣,题材以咏物为主,讲究寄托。这些以“雅”作为艺术追求的词人共同构成了宋末的“雅正”词派。“雅正”词派为词坛提供了一种新的审美规范,丰富了词的表现意境,也为我们带来了许多细腻深切的阅读感受

王国维“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

王国维《人间词话》三、四条。 三 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1〕“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2)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3)“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4)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①故物皆著我之色彩。②无我之境,以物观物,③故不知何者为我,④何者为物。⑤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⑥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⑦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 汇校 ①手稿无“以我观物”四字。 ②“故物皆”,手稿作“物”前原有“外”,删去。 ③手稿无“以物观物”四字。 ④此句和前面一句,手稿皆无“故”字。 ⑤此句后手稿尚有“此即主观诗与客观诗之所由分也。”一句。 ⑥手稿原作“多写有我之境”,再改成此句。 ⑦“未始”,手稿作“非”。 注释 (1)冯延巳《鹊踏枝》(一作欧阳修《蝶恋花》):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2)秦观《踏莎行》: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3)陶潜《饮酒》二十首之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4)元好问《颍亭留别》 故人重分携,临流驻归驾。乾坤展清眺,万景若相借。北风三日雪,太素秉元化。九山郁峥嵘,了不受陵跨。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怀归人自急,物态本闲暇。壶觞负吟啸,尘士足悲咤。回首亭中人,平林澹如画。 汇评 朱光潜《诗的隐与显(关于王静安先生的〈人间词话〉的几点意见)》(《人世间》第1期,1934年4月) 王先生在这里所指出的分别实在是一个很精微的分别,不过从近代美学观点来看,他所用的名词有些欠妥。他所谓的“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就是近代美学所谓“移情作用”。“移情作用”的发生是由于我在凝神观照事物时,霎时间由物我两忘而至物我同一,于是以我的情趣移注于物。换句话说,移情作用就是“死物的生命化”,或是“无情事物的有情化”,这种现象在注意力专注到物我两忘时才发生。从此可知王先生所说的“有我之境”,实在是“无我之境”。他的“无我之境”的实例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都是诗人在冷静中所回味出来的妙境,都没有经过移情作用,所以其实都是“有我之境”。我以为与其说“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不如说“超物之境”和“同物之境”。“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徘徊花上月,虚度可怜宵”,“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都是同物之境。“鸢飞戾天,鱼跃于渊”,“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兴阑啼鸟散,坐久落花多”,都是超物之境。 王先生以为“有我之境”(其实是“无我之境”,即“同物之境”)比“无我之境”(其实是“有我之境”,即“超物之境”)品格较低。但是没有说出理由来。如“超物之境”所以高于“同物之境”者,就由于“超物之境”隐而深,“同物之境”显而浅。在“同物之境”中物我两忘,我设身于物而分离其生命,人情和物理相渗透而我不觉其渗透。在“超物之境”中,物我对峙,人情和物理猝然相遇,默然相契,骨

论姜夔的爱情词

论姜夔的爱情词 颍上县八里河中心学校肖方全邮编:236200 姜夔处于南宋后期这一令人灰心失望的年代,但苟安后的平静,使词坛出现了骚雅的风气。姜夔正是适应了这种风气的需要,而开辟了清雅词派。其较有代表的爱情词更体观了他创造的清空醇雅的词境,为后世带来了一阵快意的凉风。下面就其爱情词的表现内容和艺术成就加以论述。 一、从爱情词的表现内容上看 爱情这一亘古不变的话题是中国诗词的滥觞。从《诗经》名篇《关瞧》开始,“关关瞧鸣,在河之洲。窥窕淑女,君子好逑。”《蒹葭》中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方”。都是吟唱相思相恋之情的。楚辞中的《湘君》、《湘夫人》也是男女深切企盼对方,思慕哀怨。其后,汉乐府缘情而发,南北朝民歌,唐人的浪漫生活都从男欢女爱中获得无穷的灵感,写下无数脍炙人口的爱情佳作。至北宋,林逋的“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末成”(《长相守》),晏殊的“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蝶恋花》),欧阳修的“寸寸柔肠,盈盈粉泪”《踏莎行》,“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生查子》,柳永的“无语凝噎”《雨霖铃》“衣带渐宽《风栖梧》”苏轼的“相顾无言,惟有泪干行”《江城子》,周邦彦的,“人入风后入江云,惰似雨馀黏地絮《玉楼春》”。词至南宋,有李清照的“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一剪梅》),辛弃疾的“旧恨春江流不尽,断恨云山干叠(《念奴娇》)”。以上关于爱情的辞意举不胜举。 诗歌贵于真情,爱情又是有恒久迷人的魅力,所以,爱情的话题千百年来被人传嘱,千万诗人以独有的枝艺倾吐心声,这是真情的呼唤,是心底的呐喊。其诉诸于文字也风格各异,有的似大河奔涌,汪洋恣肆;有的如花前月下,小桥流水。不管形式如何,正如王国维所说:“爱情词应占一席之地。”①白石词似乎从中悟出了抒写爱情的真谛,词作更让人回味无穷。 1、布衣出身而形成的爱情观。 姜夔从青年时期流宦两湖之间,到中老年依附名流宅院,一生末举。旷达任意,潇洒出尘的生活态度,却偏偏只能寄人篱下,其忧怨之情多有表露,但忧怨改变不了生活,他一度过着贫病交加的生活,这种潦倒的生活状况决定了他的爱情观必然是低微的。出入于烟花坊陌,青楼妓馆,与各色俗流女子交结,他师法周邦彦,歌舞风流,定会惹得无数女子为其倾倒,20岁时结交合肥妓,一往情深,以至于几十年后都不能忘记,“肥水东流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思。”思念之情一天天在噬咬着词人的心,于是后悔当初就不该种下这种相思,由此可见词人对此女子动了真情,然而动了真情的何止一位? 那是作名36岁时寄居范成大石湖居所,临分别时范成大将歌女赠给了他,唤名小红。二人同归湖州的路上,他曾写过一 首《过垂虹》诗曰:自作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萧。曲终过尽松陵路,回首烟波十四桥。②真是一唱一和,千般风情,万般旖旎,那种惬意真让他意荡神摇,最终小红还是离他而去。五年后,作者由苏州石湖到浙江湖州的路上,雪夜经过垂虹桥时,百感交集: 双浆微拔,一衰松雨,愁绪渐满空阔。呼我盟鸥,,翩翩欲下,背人还过木未。那回归去,荡云雪、孤舟夜发。伤心重见,依约眉山,黛痕低压。 采香径里春寒,老子婆娑、自歌谁答? 垂虹西望,飘然引去,比兴平生难遏,酒醒脚左,正凝想、明裆素袜,如今安在? 唯有阑干,伴人一霎。

10句惊艳千年的古诗词美得令人心碎

10句惊艳千年的古诗词美得令人心碎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许浑· 《谢亭送别》 “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很多时候,离别的那一刻并不是最令人伤悲的。最伤悲的,是你自酒醉中醒来,自与友纵饮欢歌的快活中醒来,暮色沉沉,满天风雨,友人已远。你伫立原地怅惘良久,而后独自走下西楼...... 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张可久· 《人月圆·山中书事》 有谁的心中没有一个桃源梦,没有一个归隐深山的愿望呢? 松花酿酒,春水煎茶。我们都在人世间匆匆地走,为着生存的压力,可心中总藏着一片寂静的空山。 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 ——范成大《车遥遥篇》 多么祈望我是星星,而你是明月,在每一个夜里,我俩光明洁白的光彩辉映着。明月有暂时晦暗的时候,被掩在云堆深处,而星星却是永远辉映着,高挂在夜空。每天每日,期待着那十五月圆盈满之时,你我星月皎洁辉映共成天地佳偶。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是在烟雨朦胧的江南,一夜里,春雨淅淅沥沥,不曾停息。清晨醒来,诗人立在小楼上,打开窗户,听着从幽幽小巷中传来的卖杏花的吆喝声声。那一刻,心间是无比的清新沉静。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夏日里,暮色沉沉,诗人散发坐在小院里乘凉。徐徐山风,轻轻拂过荷塘和竹林,带来阵阵幽香和竹露的清响。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韦庄· 《菩萨蛮·其二》 许多人的心中,许都有一个江南梦。杏花烟雨江南,如诗的景致,如画的女子。春水澄澈碧蓝,枕在小小的画船间,听着淅沥雨声沉入梦间。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 静夜里的荒村,陋室内的贫士,寒雨中的黄叶,昏灯下的白发,若干意象交织成一副凄凉萧飒的画面。 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刘过《唐多令·芦叶满汀洲》 诗人说,想要买上桂花,带上美酒一同去水上泛舟逍遥,却已没有了少年时那种豪迈的意气。 我们总是喜欢说——愿你千帆过尽,归来仍是少年。可我们又不得不无奈地承认,没有谁可以永远少年。

浅谈姜夔的词与周邦彦的词的区别

浅谈周邦彦的词与姜夔的词的区别 摘要:姜夔词与周邦彦词相较,周词的语言色泽艳丽,如春日牡丹;姜词的语言色调清幽,似雪中寒梅。周词多融化前人诗句,用的是江西诗派“点铁成金”的方法;姜词则是自铸新辞,吸取的是江西诗派清刚峭拔的精神,改变了历来“婉约”词语言软媚柔弱的原质。 关键词:语言形式结构江西诗派婉约豪放比较清幽柔弱 周邦彦,号称清真居士,他的一生没有遭受到沉重的打击迫害,曾被提拔为大晟府——即最高音乐机构长官。他的主要工作是研究音乐的创作和发展,成了名重一时的“御用文人”,“宫廷词人”。不过他任期两年,一生大部分时间放外,即便滞留京城,也只做个芥豆小官。但周邦彦才华横溢,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多才多艺,周邦彦被公认为是“负一代词名”的词人,在宋代影响甚大。邦彦词多写男女恋情,咏物怀古,羁旅行役,内容较窄,境界不高。但在艺术创意上堪称大家,其词善于铺叙,即在写景抒情中,成曲折回环,开阖动荡,抑扬顿挫之势,发展了柳永、张先的慢词。加之语言工丽,多用典故,形

成了浑厚、典雅、渗入述事,造成另一境界。而姜夔,号白石道人,他是一位浪迹江湖、寄食权门的游士。青年时代,曾出游扬州,旅食江淮一带。又南历潇湘,后客居合肥、湖州和杭州。他多才多艺,诗词而外,还擅长书法、精通音律。他并不是从一开始就绝意仕途,也抱有政治理想。姜夔两次向朝廷进乐谱,希望获得机会。后一次还获诏允许他破格参加进士考试,但没有考中。此后,他清贫自守,以文艺创作自娱。姜夔词在题材上并没有什么拓展,仍是沿着周邦彦的路子写恋情和咏物。他的贡献主要在于对传统婉约词的表现艺术上进行改造,建立起新的审美规范。 首先,在语言上,姜夔词与周邦彦词相较,周词的语言色泽艳丽,如春日牡丹;而姜词的语言色调清幽,似雪中寒梅。周词多融化前人诗句,用的是江西诗派“点铁成金”的方法;姜词则是自铸新辞,吸取的是江西诗派清刚峭拔的精神,改变了历来“婉约”词语言软媚柔弱的原质。周邦彦是北宋时期婉约词风的“集大成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说:“词至美成,大宗。词人以来,不得不推为巨擘。后之为词者,亦难出其范围。然其妙处,亦不外沉郁顿顿挫则有姿态,沉郁则极深厚。既有姿态,又极深厚,词中三昧亦尽于此矣。”评价是相当高的。以周邦彦为首的大晟词人是北宋后期最有影响的创作群体。 其次,在内容题材上,姜夔词在题材上并没有什么拓展,仍是沿着周邦彦的路子写恋情和咏物。他的贡献主要在于对传统婉约词的表现艺术上进行改造,建立起新的审美规范。北宋以来的恋情词,情调软媚或失于轻浮,虽经周邦彦雅化却仍然不够。姜夔的恋情词,则往

宋词故事:姜夔的合肥之恋

宋词故事:姜夔的合肥之恋 宋词故事:姜夔的合肥之恋 陈友冰 姜白石,名夔,字尧章,生于南宋高宗绍兴二十五年乙亥(公元一一五五年),卒于宋宁宗嘉定十四年(一二二一年)。享年六十七岁。因他曾居住过弁山(在今浙江吴兴)的白石洞下,所以又称“白石道人”。他是南宋著名的词人,为人风流自任,布衣终身。他的词作,格调高妙,清空峭拔,对南宋以后的雅词影响甚着,清初的浙西词派更奉为圭臬。在姜夔的一生行迹中,与今天的安徽省省会合肥市曾结下不解之缘。 姜夔原籍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市),自幼随父亲宦游于湖北汉阳。父亲死后,他流寓湘、鄂之间。当时在湖北做官的名诗人萧德藻(千岩)赏识姜夔的才华,就把侄女嫁给他,并且带他到湖州居住(今浙江吴兴);因此他经常往来江淮之间杭州、苏州、金陵、合肥等地。又经萧德藻的介绍,他结交了当时的名诗人杨万里、范成大、辛弃疾。三十岁之前,他寓居合肥赤兰桥边西风门巷时,结识了赤兰桥边两位琵琶艺妓,遂结良缘而且一往情深。在以后的二十多年中,他写了近二十首怀念这两位情人或咏歌合肥风物的词章,占他的全部词作约四分之一;而他对发妻萧氏,却无一

语提及,可见他情有独钟。 合肥,顾名思义就是肥水汇合之地。肥水,又作“淝水”,所以在欧阳修编的《新五代史》上,合肥又作“合淝”。合肥在秦汉之际(公元前二〇六年)建县,属九江郡。合肥地处巢湖、瓦埠湖之间,向南可经巢湖入长江,与长江沿岸各城镇交通;向北与瓦埠湖相隔仅百里,可朝发而夕至。经瓦埠湖可入淮河,又与沿淮河的城镇相通。由于合肥处在长江水系和淮河水系的衔接处,自然成为当时水陆交通的枢纽。司马迁在他的《史记·货殖列传》中写到:“合肥受南北朝,皮革、鲍、木,输会也。”正因为它是商货集散中心,所以在西汉初年就以一个县城跃为全国十大商业城市之一,由县升为郡治,称合州。隋代又改合州为庐州。以后,从唐代直到清代,行政上皆无很大的变化。一九四五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合肥又成为安徽省的省会,一直至今。 合肥的城区,历代也有变迁:汉代的合肥,在今市区的西北角,大蜀山下的董铺水库附近。三国时,魏、吴争夺合肥,反复鏖战多年。东吴几次围合肥,皆仗水军从所控制的巢湖沿南淝河达城边。为改变城在水边被动挨打的局面,魏将满宠将合肥城址迁往城西三十里的鸡鸣山下,使吴军无法发挥水军的优势。西晋统一后,又迁回合肥旧址。到唐太宗贞观年间(六二七——六四九),大将军尉迟敬德(五八五——六五八)鉴于旧城地势低洼,又在城东的淝河南岸高地

姜夔《姑苏怀古》诗词鉴赏

姜夔《姑苏怀古》诗词鉴赏 姜夔,南宋文学家、音乐家。人品秀拔,体态清莹,气貌若不胜衣,望之若神仙中人。往来鄂、赣、皖、苏、浙间,与诗人词家杨万里、范成大、辛弃疾等交游。庆元中,曾上书乞正太常雅乐,他少年孤贫,屡试不第,终生未仕,一生转徙江湖,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有《白石道人歌曲》等。姜夔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下面是无忧考网为大家带来的姜夔《姑苏怀古》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姑苏怀古 宋代:姜夔 夜暗归云绕柁牙,江涵星影鹭眠沙。

行人怅望苏台柳,曾与吴王扫落花。 译文 在朦胧的夜色中,一片片云儿,急遽地掠过船旁。清澈的江水,静静地流淌;天上的星辰,在水波中荡漾,闪耀着光芒。沙滩上的白鹭,早已睡熟,没一点声响。 我默默地望着姑苏台,带着几分惆怅:那迷濛的柳树,经历了多少年的风霜?是它,曾用低垂的细条,为吴王扫拂着满地飘坠的花瓣。 注释 姑苏:苏州西南有姑苏山,因而苏州也别称姑苏。 柁(duò)牙:船柁。柁,同“舵”。牙,牙樯。杜甫《秋兴》诗:“锦缆牙樯起白鸥。”仇注引《埤苍》:“樯尾锐如牙也。”樯即桅竿。 诸本并作“鹭眠”。夏校本记:“曹元忠校:‘《鹤林玉露》引作

“雁团”。’”杜牧《九日齐山登高》:“江涵秋影雁初飞。” 苏台:姑苏台,即吴宫。故址在苏州西南灵岩山。李白《乌栖曲》:“姑苏台上乌栖时,吴王宫里醉西施。”又《苏台览古》:“归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姜夔翻为新意。怅望,惆怅地看望或想望。 吴王:指春秋吴国之主。亦特指吴王夫差。 鉴赏 少年姜夔在目睹江淮一带地方生产凋敝、风物荒凉,曾发出“徘徊望神州,沉叹英雄寡”(《昔游诗》)的慨叹,扬州慢、凄凉犯一类词也颇有“禾黍之悲”,而在这首诗里,昔日的愤懑和忧虑化作了淡淡的惆怅,仿佛若有所失。后两句使人愀然动色,杨万里极喜诵之,或是其中蕴涵的历史沧桑感和某种个人情愫的积淀与之心境契合,但仅如此不足以跳出李白《苏台览古》的窠臼,此诗妙处实在一、二句。起句疏宕,不涉题旨,欲抑先扬。写晚云悠闲、白鹭自适、星斗灿烂、山川依然,说景微妙,相形之下“怅望苏台柳”就流露出了一种苦涩的况味,怀古伤今之情纡徐委折。景物的渲染与感慨的抒发相得益彰,物是人非的历史感更加厚重,此诗兴味深厚而笔致飘逸,具蕴藉空灵

王国维与[人间词话]

王国维与[人间词话] 《人间词话》,是王国维的一部著名的文学诗词评论,1908年在《国粹学报》上公开发表,一直以来,该著作极受学术界重视。 王国维,字静安,晚号观堂,浙江海宁人。生于清光绪三年,卒于1927年(1927年的初夏,阴历五月初三,想不开的王国维,转了两圈,看看周遭无人,一头栽进颐和园昆明湖。那时,颐和园门票昂贵,要大洋一元,因而游人甚少,待救起时,已断气身亡。他的死,为后人所遗憾。),享年51岁。王国维为近代博学通儒,功力之深,治学范围之广,对学术界影响之大,为近代以来所罕见。其生平著作甚多,身后遗著收为全集者有《王忠悫公遗书》,《王静安先生遗书》,《王观堂先生全集》等数种。《人间词话》一书,乃是王国维接受了西方美学思想的洗礼后,以崭新的眼光对中国旧文学所作的评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向来极受学术界重视。王国维的代表诗词有: 《虞美人》 碧苔深锁长门路,总为蛾眉误。自来积毁骨能销,何况真红,一点臂砂娇。妾身但使分明在,肯把朱颜悔?从今不复梦承恩,且自簪花,坐赏镜中人。犀比六博消长昼,五白惊呼骤。不须辛苦问亏成。一霎尊前了了见浮生。 笙歌散后人微倦,归路风吹面。西客落月荡花枝。又是人间酒醒梦回时。 金鞭珠弹嬉春日,门户初相识。未能羞涩但娇痴,却立风前散发衬凝脂。 近来瞥见都无语,但觉双眉聚。不知何日始工愁,记取那回花下一低头。 杜鹃千里啼春晚,故国春心折。海门空阔月皑皑,依旧素车白马夜潮来。 山川城郭都非故,恩怨须臾误。人间孤愤最难平,消得几回潮落又潮生。 《临江仙》 过眼韶华何处也?萧萧又是秋声。极天衰草暮云平。斜阳漏处,一塔枕孤城。独立荒寒谁语?蓦回头宫阙峥嵘。红墙隔雾未分明。依依残照,独拥最高层。闻说金微郎戍处,昨宵梦向金微。不知今又过辽西。千屯沙上暗,万骑月中嘶。郎似梅花侬似叶,朅来手抚空枝。可怜开谢不同时。漫言花落早,只是叶生迟。《鹊桥仙》 沉沉戍鼓,萧萧厩马,起视霜华满地。猛然记得别伊时,正今日、邮亭天气。北征车辙,南征归梦,知是调停无计。人间事事不堪凭,但除却、无凭两字。绣衾初展,银釭旋剔,不尽灯前欢语。人间岁岁似今宵,便胜却、貂蝉无数。霎时送远,经年怨别,镜里朱颜难驻。封侯觅得也寻常,何况是、封侯无据。《苏幕遮》

略论姜夔词的艺术特色

略论姜夔词的艺术特色 辛弃疾去世后的南宋词坛,出现了两代词人,一为江湖词人群,一为遗民词人群,从而形成了两大创作阵营,一为辛派后劲,一为姜夔的追随者,其中追随姜夔者主要是以其“雅词”为典范,注重炼字琢句,审音守律,追求高雅脱俗的艺术情趣,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姜夔对后世词风的影响,下面我们就略论姜夔词的艺术特色。 姜夔(约1155-1221)江西鄱阳人,字尧章,号白石道人。他多才多艺,是南宋有名的诗人,书法家,音乐家,而词的成就最为突出。姜夔词流传到今天,有80多首,名为《白石道人歌曲》。姜夔在词史上的地位或许还不能和温庭绮、柳永、苏轼、周邦彦、辛弃疾等人相媲美,但他的词代表着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而他本人正是这种风格的主要代表和创始人。人们论及姜夔,虽然在总体评价上不如温柳苏周辛等大家,但在一些具体方面则有着其不可替代的独特魅力。 姜夔词的题材主要是恋情、咏物和亡国之痛,并没有什么拓展,他的主要贡献主要在于对传统婉约词的表现艺术进行改造,建立起新的审美规范。北宋以来的恋情词,情调软媚或失于轻浮,虽经周邦彦雅化却仍然不够。姜夔的词风因为求雅,同时也求“刚”一点,“生”一点,极力摆脱晚唐,五代到北宋以来那种浮浊、柔媚、甜熟的词风,则往往过滤省略掉缠绵温馨的爱恋细节,只表现离别后的苦恋相思,并用一种独特的冷色调来处理炽热的柔情,从而将恋情雅化,赋予柔思艳情以高雅的情趣和超尘脱俗的韵味,如《踏莎行·自沔东来丁未元日至金陵江上感梦而作》,此词虽是怀念合肥恋人,但并未写艳遇的旖旎风情,而只有魂牵梦绕、铭心刻骨的忆恋。其中“淮南皓月冷千山”一句,更创造出词史上少见的冷境。意境清幽,情味含蓄深婉。 姜夔接受辛弃疾的影响,也移诗法入词。但姜夔移诗法入词,不是要进一步扩大词的表现功能,而是使词的语言风格雅化和刚化。他禀承周邦彦字炼句琢的创作态度,借鉴江西诗派清劲瘦硬的语言特色来改造传统艳情词、婉约词华丽柔软的语言基调,而创造出一种清刚醇雅的审美风格。 姜夔的咏物词,往往别有寄托。他常常将自我的人生失意和对国事的感慨与咏物融为一体,写得空灵蕴藉,寄托遥深。如咏梅名作《暗香》:

古典诗词鉴赏之姜夔篇:《探春慢》

古典诗词鉴赏之姜夔篇:《探春慢》 【年代】:宋 【作者】:姜夔——《探春慢》 【内容】 予自孩幼从先人宦于古沔,女须因嫁焉。中去复来几二十年,岂惟姊弟之爱,沔之父老儿女子亦莫不予爱也。丙午冬,千岩老人约予过苕霅,岁晚乘涛载雪而下,顾念依依,殆不能去。作此曲别郑次皋、辛克清、姚刚中诸君。 衰草愁烟,乱鸦送日,风沙回旋平野。 拂雪金鞭,欺寒茸帽,还记章台走台。 谁念漂零久,漫赢得幽怀难写。 故人清沔相逢,小窗闲共情话。 长限离多会少,重访问竹西,珠泪盈把。 雁碛波平,渔汀人散,老去不堪游冶。 无奈苕溪月,又照我扁舟东下。 甚日归来,梅花零乱春夜。 【鉴赏】: 这首词是叙写友情、慨叹飘泊之作。白石一生举功名而不第,布衣终身,以清客身份依居于名公臣卿之间,交游既广,辗转亦多,天涯羁旅之叹,飘泊江湖之感,皆融于与友人的依依惜别之中。淳熙十三年丙午,姜夔回到了他幼年生

活过的湖北汉阳。 他是为了去探望嫁在汉阳的姐姐和郑次皋等朋友们的。 据《白石道人诗说自序》:“淳熙丙午立夏,余游南岳,至云密峰。”之后,在秋天来到汉阳。他这次在汉阳逗留的时间不很长,而感情上却眷恋很深。他因应千岩老人也就是他的叔岳萧德藻之约,在年底就冒雪乘舟顺江而下转浙江湖州了。这首词是临别前与朋友们叙别之作,时约三十二岁。 词的开头,是对临别时汉阳冬天风景的描写。“衰草愁烟,乱鸦送日,风沙回旋平野。衰草云烟发愁,乌鸦向夕阳送别,风沙在平野回旋。”愁“、”送“二字,下语工妙,以拟人化的手法写出了恙草与乌鸦的忧愁和惜别之情,意境凄迷,气象阔远,一下子把人带入孤独忧伤的情绪之中。正是以愁人观物,物皆着愁之色彩。这时的姜夔已是人到中年,尽管他多才多艺,仍然是功不成,名不就,长期过着飘泊江湖天涯羁旅的生活。从这首词可以看出,他对江湖游士、豪门清客的生活,已有些厌倦了,然而他无法改变现状,无可奈何之情已隐约暗现。 接着是对自己往事的回忆:“拂雪金鞭,欺寒茸帽,还记章台走马。”章台“:汉朝长安有章台街,是妓女居住的地方。后来章台便成为妓女住所的代称。 姜夔以自己的诗才,结识了著名诗人萧德藻,萧并把侄女嫁给了他。萧德藻与尤袤、范成大、陆游齐名,有“尤萧范

王国维诗词

王国维诗词 王国维,字伯隅、静安,号观堂、永观,浙江海宁人,是晚清及近代中国著名学者,杰出的古文字、古器物、古史地学家,诗人,文艺理论学,哲学家,国学大师。王国维词有自定稿《观堂长短句》1卷,存词仅23阕。又有《苕华词》(一名《人间词》),收词92阕。自言"虽所作尚不及百阕,然自南宋以后,除一二人外,尚未有能及余者"。王国维的著作有《观堂集林》24卷、《观堂别集》4卷、《静安文集》1卷、《续集》1卷,合其他学术著作,刊为《海宁王静安先生遗书》,共43种,104卷。其中包括词学研究方面的著作:《清真先生遗事》1卷、《唐五代二十一家词》20卷、《后村别调补遗》1卷。 观堂长短句 少年游 垂杨门外疏灯影里上马帽檐斜紫陌霜浓青松月冷炬火散林鸦 酒醒起看西窗上翠竹影交加跌宕歌词纵横书卷不与遣 年华

阮郎归 美人消息隔重关川途弯复弯沉沉空翠厌征鞍马前山复山浓泼黛缓拖鬟当年看复看只余眉样在人间相逢艰复艰虞美人 碧苔深锁长门路总为蛾眉误自来积毁骨能销何况真红一点臂砂娇 妾身但使分明在肯把朱颜悔从今不复梦承恩且自簪花坐赏镜中人 浣溪沙 六郡良家最少年戎装骏马照山川闲抛金弹落飞鸢 何处高楼无可醉谁家红袖不相怜人间那信有华颠 点绛唇 厚地高天侧身颇觉平生左小斋如舸自许回旋可 聊复浮生得此须臾我乾坤大霜林独坐红叶纷纷堕 蝶恋花 满地霜华浓似雪人语西风瘦马嘶残月一曲阳关浑未彻车声渐共歌声咽 换尽天涯芳草色陌上深深依旧年时辙自是浮生无可说人间第一耽离别 蝶恋花 斗觉宵来情绪恶新月生时黯黯伤离索此夜清光浑似昨不辞自下深深幕

何物尊前哀与乐已坠前欢无据他年约几度烛花开又落人间须信思量错 蝶恋花 百尺朱楼临大道楼外轻雷不间昏和晓独倚阑干人窈窕闲中数尽行人小 一霎车尘生树杪陌上楼头都向尘中老薄晚西风吹雨到明朝又是伤流潦 蝶恋花 黯淡灯花开又落此夜云踨知向谁边著频弄玉钗思旧约知君未忍浑抛却 妾意苦专君苦博君似朝阳妾似倾阳藿但与百花相斗作君恩妾命原非薄 浣溪沙 掩卷平生有百端饱更忧患转冥顽偶听啼鴂怨春残 坐觉无何消白日更缘随例弄丹铅闲愁无分况清欢 清平乐 垂杨深院院落双飞燕翠幕银灯春不浅记得那时初见 眼波靥晕微流尊前却按凉州拚取一生肠断消他几度回眸浣溪沙 漫作年时别泪看西窗蜡炬尚泛澜不堪重梦十年间 斗柄又垂天直北官书坐会岁将阑更无人解忆长安 谒金门

从柳永_周邦彦_姜夔恋情词看宋词中女性形象之流变

[收稿日期] 2011-04-12[作者简介]王梦(1989—),女,河南安阳人,研究方向为唐宋文学。 从柳永、周邦彦、姜夔恋情词看宋词中女性形象之流变 王 梦 (中南大学文学院,湖南长沙410000) [摘要]在宋词中柳永、周邦彦、姜夔恋情词中女性形象的流变反映了宋词流变的趋势。女性主体对象由“写实”、“唯美”到“抽象”,女性形象所寄托的情感由“单调”向“复调”、“个人化”向“时代化”转变,艺术手法呈现出描写的遗形取神,语言避俗求雅,叙事时空逐渐交错叠合,情感表达渐曲渐涩的变化。女性形象的流变体现了宋词词体的演进过程,反映了词体的雅化进程。 [关键词]宋词;女性形象;柳永;周邦彦;姜夔[中图分类号]I206.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1-5330(2011)03-0083-04本文选取柳永、周邦彦、姜夔作为分析的对象。在已有的宋词女性形象的研究中,柳永词中女性形象的研究成果最多。袁行霈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学史》第三卷中,将柳永词的表现内容分为了四类,其中有三类都与女性形象有关,包括表现世俗女性大胆而泼辣的爱情意识的,表现被遗弃或失恋女子的痛苦心声的以及表现下层妓女的不幸和她们从良愿望的。[3](P34) 以后的研究者也基本上都采用了这一分类标准。透过柳词中展现的女性形象,研究者看到柳永对于下层女子最大限度的同情,宋代商业经济繁荣下女性意识的觉醒以及少有的人文关怀。对于周邦彦和姜夔恋情词中的女性形象研究较少。周邦彦词的研究总体上重艺术轻内容,对其词中女性形象的分析往往从审美价值的角度进行。姜夔在创作的题材上主要为咏物和恋情两方面,后人对于姜夔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他的咏物词以及艺术技巧上。探究女性形象的流变,一方面为周词和姜词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宋词的整体发展。 从宋词中女性形象的流变入手看宋词的发展,可以从 表现主体、 表现情感、表现手法三个层次考察。一、主体对象的转变柳永、周邦彦、姜夔恋情词中展现的女性主体对象经历了“写实”、“唯美”到“抽象”的转变。柳永一生与烟花相伴,有艳名在外,自然被当时崇尚雅正的士大夫甚至统治者所忌,仕途上始终郁郁不得志, 宋仁宗甚至明确表达了对柳永的态度:“此人风前月下,好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且去填词。”仕途的坎坷刺激柳永 更投身于烟柳之中寻找心灵上的安慰,对下层人民生活的熟悉为柳永在创作上提供了素材。 柳永词中的女性形象是极为丰富生动的。根据人物的身份不同,可以将她们分为平民女子和烟花女子两类。 在平民女子中又可以根据表达情感的不同分为:表达相思 之情的,表达因相思而生积怨和怨恨的,表达被遗弃或失恋女子的痛苦的。而烟花女子的形象也可以分为素描式叙写的女子,与情人分别时的女子,相思的女子,别后重逢时的女子, 感叹身世的女子五个类型。柳永笔下女子的形象不仅丰富多彩,而且是真实可感的,通过他的笔,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体女性形象,她们有自己 的喜好、 自己的特长、自己的心思和情感,如:“秀香家住桃花径。算神仙、才堪并。层波细翦 明眸,腻玉圆搓素颈。爱把歌喉当筵逞。”(《昼夜乐》 )[4](P15) “英英妙舞腰肢软。章台柳、昭阳燕。锦衣冠盖,绮堂筵会,是处千金争选。顾香砌、丝管初调,倚轻风、佩环微颤。乍入霓裳促遍。逞盈盈、渐催檀板。慢垂霞袖,急趋莲步,进退奇容千变。算何止、倾国倾 城,暂回眸、万人断肠。”(《柳腰轻》)[4](P15) “有美瑶卿能染翰。千里寄、小诗长简。想初襞 苔笺,旋挥翠管红窗畔。”(《凤衔杯》)[4](P18) “嫩脸修蛾,淡匀轻扫。最爱学、宫体梳妆,偏能 做、文人谈笑。”(《两同心》)[4](P19) 《昼夜乐》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明眸善睐、娇声细语 名叫秀香的女孩子,她的歌唱得不太好听,但是她却非常喜欢在宴会上当着众人的面展示自己的歌喉;《柳腰轻》中的英英极善舞蹈,她柔如细柳、轻如飞燕,于华堂盛宴之中盈盈独立, 吸引了无数的王公子孙,而在她凌波间的回眸,更使万人肠断;《凤衔杯》中的美瑶善诗文,是一位时常安坐于桌边认真裁剪苔笺,舞动袖管作诗的典雅女子; 《两同心》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位蛾眉精致、淡妆素雅、梳着宫中发髻式样的女孩子,她不仅能歌善舞,还能像文人般谈笑风生,怎不让人心生怜爱。这样的女子在柳词中还 3 82011年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王国维人生三境界的感悟

王国维人生三境界的感悟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第一境界”原出自晏殊的《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王国维以这句话形容学海无涯,只有勇于登高远望者才能寻找到自我要到达的目标,只有不畏怕孤独寂寞,才能探索有成。 “第二境界”两句原出自柳永的《凤栖梧》:“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王国维以这句话比喻为了寻求真理或者追求自我的理想,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就是累瘦了也不觉得后悔。 “第三境界”原出自辛弃疾的《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它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王国维用这句话比喻经过长期的发奋奋斗而无所收获,正值困惑难以解脱之际,突然获得成功的情绪。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乃恍然间由失望到愿望达成的欣喜。 这三段名句,被王国维信手拈来,赋予它们全新的含意,贴切生动地描绘了人们这三个阶段的思想感受与心路历程。可见,王国维精通中国古典诗词,阅读过超多作品,并烂熟于心,故能准确地选用其中思维特征与艺术形象最恰当的传世名句,寥寥数语,就点透了三种境界,给人留下了难以忘怀的深刻印象。真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同时,使得此三境界之说富有鲜明中国特色与浓郁的艺作为一位富有创新精神的学术大师,人生三境界说确实鹤立鸡群,登上了高峰,对确立他在美学界的泰斗地位,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人生有三重境界,这三重境界可以用一段充满禅机的语言来说明,这段语言便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这就是说一个人的人生之初纯洁无瑕,初识世界,一切都是新鲜的,眼睛看见什么就是什么,人家告诉他这是山,他就认识了山,告诉他这是水,他就认识了水。 随着年龄渐长,经历的世事渐多,就发现这个世界的问题了。这个世界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经常是黑白颠倒,是非混淆,无理走遍天下,有理寸步难行,好人无好报,恶人活千年。进入这个阶段,人是激愤的,不平的,忧虑的,疑问的,警惕的,复杂的。人不愿意再轻易地相信什么。人这个时候看山也感慨,看水也叹息,借古讽今,指桑骂槐。山自然不再是单纯的山,水自然不再是单纯的水。一切的一切都是人的主观意志的载体,所谓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一个人倘若停留在人生的这一分阶段,那就苦了这条性命了。人就会这山望了那山高,不停地攀登,争强好胜,与人比较,怎么做人,如何处世,绞尽脑汁,机关算尽,永无满足的一天。因为这个世界原本就是一个圆的,人外还有人,天外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