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热式燃烧处理设备原来是这样的

蓄热式燃烧处理设备原来是这样的
蓄热式燃烧处理设备原来是这样的

广州和风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https://www.360docs.net/doc/b510543484.html,/

蓄热式燃烧处理设备原来是这样的

更多有关废气处理核心技术,请百度:和风环境技术。我们都知道,蓄热式催化氧化是在催化氧化的基础上,结合蓄热式燃烧的有点而研发的,适用于三苯、酮、酯、醛、酚等各种工业排放的有机废气和异味恶臭气体。其原理是通过催化氧化的方法将污染物彻底氧化为CO2和H2O,同时利用蓄热材料反复回用反应产生的热量,达到减少运行费用的目的。

蓄热式催化氧化主要结构由燃烧室、陶瓷填料床、催化剂和切换阀等组成。

RCO设备特点

本设备采用一体化设计,具有如下优点:

①反应温度低。蓄热燃烧反应器(RTO)需要较高的热氧化反应温度(>800℃),与之相比,RCO的催化氧化反应温度明显降低(200-400℃),可减少NOx的产生。

②热回收效率高。传统的带换热器的催化燃烧反应设备的热量回收效率为30%-50%,与之相比,RCO的热回收效率在90%以上。净化后的废气出口温度近略高于进口温度。

③操作弹性大。可避免废气中VOCs浓度的波动导致的出口污染物浓度超标。在合适的废气浓度条件下(一般>2?3g/m3,视VOC的热值而定)无需添加辅助燃料而实现自供热操作;

④维护工作量少、操作安全可靠;有机沉积物可周期性地清除,蓄热体可更换;

⑤装置使用寿命较长,催化剂可更换。

RCO工作原理

废气经收集后,通过旋转阀门进入事先蓄热的蓄热层,蓄热层将热量传递给废气,废气达到反应温度后,在催化剂层上发生氧化反应,反应后的气体通过另外一个蓄热层,将热量传递给该蓄热层,气体得到冷却,蓄热层温度得到升高。到达一定程度的时候,气体流向发生反转,未处理的低温废气进入上一循环已蓄

广州和风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https://www.360docs.net/doc/b510543484.html,/

热的蓄热层,然后发生催化反应后,又将热量传递给上一循环冷却的蓄热层。如此循环操作,实现污染物的催化氧化反应和热量的循环。

1. 蓄热原理

蓄热蜂窝陶瓷具有大的热容(大于1000J/kg·k),大的比表面积(大于1000m2/m3),也具有良好的传热性能(导热系数,大于3w/m·k)。当常温空气经过一个蓄热室内的蓄热体等时被加热,在极短时间内常温空气被加热到接近催化反应温度;与此同时反应后的烟气经过另一个蓄热室排入大气,反应后的高温热烟气通过蓄热体时将显热传递给蓄热体,然后以50-70℃的低温排出。气体进出口阀门以一定的频率进行切换,使蓄热体处于蓄热与放热交替工作状态,实现热量的储存和释放,达到节能的效果。

2. 催化剂工作原理

催化燃烧是借助催化剂在低温(200~400℃)下,实现对有机物的完全氧化,因此,能耗少,操作简便,安全,净化效率高,在有机废气特别是回收价值不大的有机废气净化方面,比如化工,喷漆、绝缘材料、漆包线、涂料生产等行业应用较广。

催化剂定义:催化剂是一种能提高化学反应速率,控制反应方向,在反应前后本身的化学性质不发生改变的物质。

(2)催化作用机理:催化剂本身参加了反应,使反应改变了原有的途径,使反应的活化能降低,加速了反应速度。例如反应A+B→C是通过中间活性结合物(AB)过渡而成的,即:A+B→[AB]→C其反应速度较慢。当加入催化剂K后,反应从一条很容易进行的途径实现:A+B+2K→[AK]+[BK]→[CK]+K→C+2K 如需了解更多的废气处理相关知识,可以咨询广州和风环境技术有限公司,一家以环保工程、产品制造与技术服务三大价值链为核心,以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为支撑的产业构架体系,业务范围已涉及给排水、废气、噪音治理、环境影响评价、能源报告书、节能工程等工程承包及运营管理、设备制造、安装调试、验收一条龙服务等多个领域,形成环境规划与咨询、项目咨询、设计、建设、设备制造及设施运营完整的环保产业链。鼻尖下的健康,环境保护刻不容缓,国能创新科技一家致力于节能减排的企业,专注于有机废气处理,VOCs废气处理,公

广州和风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https://www.360docs.net/doc/b510543484.html,/

司有一批有梦想,敢拼敢做的同事们,大家想法一致就是在从事一项造福社会的行业,做一家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与梦想同行,感恩有你,和风帮助您。更多有关废气处理核心技术,请百度:和风环境技术。

蓄热式燃烧技术目前存在的几点不足(分享)

蓄热式燃烧技术目前存在的几点不足(分享) 目前,我国的资源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迫切要求高能耗行业全面推行高效、清洁的燃烧技术。蓄热式燃烧技术,又称高温空气燃烧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在发达国家开始推广的一项新型的燃烧技术,它具有高效烟气余热回收、空气和煤气预热温度高以及低氮氧化物排放的优越性,主要用于钢铁、冶金、机械、建材等工业部门中,并已出现迅猛发展的势头。至今我们已有了自己的一些专利,并且在国内有了相对广泛的应用,取得了相当的经济效益。 关键部件 1 蓄热体 蓄热体是高温空气燃烧技术的关键部件,其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1)蓄热能力:单位体积蓄热体的蓄热量要大,这样可减小蓄热室的体积,需要通过材料的比热CP来衡量。(2)换热速度:材料的导热系数λ可以反映固体内部热量传递的快慢,导热系数大可以迅速地将热量由表面传至中心,充分发挥蓄热室的能力;高温时,材料辐射率可表征气体介质与蜂窝体热交换的强弱。(3)热震稳定性:蓄热体需要在反复加热和冷却的工况下运行,在巨大温差和高频变换的作用下,很容易脆裂、破碎和变形等,导致气流通道堵塞,压力损失加大,甚至无法继续工作。(4)抗氧化和腐蚀性:有些材料在一定的温度和气氛下发生氧化和腐蚀,会堵塞气体通道,增加流通阻力。(5)压力

损失:在气体通过蜂窝体通道时,会产生摩擦阻力损失,在流经两块蜂窝体交界面时因流通面积突变和各个通道之间可能发生交错而产生局部阻力损失;前者对传热有利,后者对传热是不利的,因此应尽力减少局部阻力损失来降低风机的动力消耗。(6)经济性:它是一个重要的指标,一种蜂窝体如果各种性能都好,但成本很高,推广和应 用会受到限制。 2 换向阀 由于必须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内实现空气、煤气与烟气的频繁切换,换向阀也成为与余热回收率密切相关的关键部件之一。尽管经换热后的烟气温度很低,对换向阀材料无特殊要求,但必须考虑换向阀的工作寿命和可靠性。因为烟气中含有较多的微小粉尘以及频繁动作,势必对部件造成磨损,这些因素应当在选用换向阀时加以考虑。如果出现阀门密封不严、压力损失过大、体积过大、密封材料不易更换、动作速度慢等问题,会影响系统的使用性能和节能效果。 3 烧嘴 烧嘴的设计原则是不能让空气和煤气混合得太快,这样容易形成局部高温,但也不能混合得太慢,防止煤气在蓄热室出现“二次燃烧”甚至燃烧不充分。为了保证燃料在低氧气氛中燃烧,必须在设计其供给通道时,考虑燃料和空气在空间的扩散、与炉内烟气的混合和射流的角度及深度,而这些参数应根据加热装置尺寸、加热工艺要求、燃料

活性炭吸附与催化燃烧装置

LF-VB 型有机废气净化装置 (漆雾过滤+活性炭吸附浓缩+低温催化分解) 9.系统风机 3.活性碳吸俯床 1.漆雾过滤床吸附过程脱附过程 8.补冷器 2.吸附电动风阀12.PLC电控柜 11.避雷针4.脱附电动风阀10.烟囱 5.脱附手动风阀 6.脱附风机 7.催化分解床 工艺流程示意图 一.设备特点: 1. 适合处理常温、大风量、中、低浓度的有机废气; 2. 不产生二次污染,设备投资及运行费用低; 3. 吸附剂选用优质蜂窝状活性炭,具有使用寿命长、运行阻力低、净化效率高的特点; 4. 催化低温分解,预热时间短,能耗低,催化剂使用寿命长,催化分解净化率高达97%; 5. 设备运行稳定,可靠,活动件少,检修系统配备完善,操作维修方便; 6. 整个运行过程中实现全自动化PLC 控制,方便,可靠; 7. 系统安全设施完善,配有阻火器,泄爆口,运行时出现的异常情况将报警并 自动停机。

LF-VC型直接催化分解氧化装置 一.原理说明 将有机废气直接引入催化燃烧装置,在开始阶段需通过电加热器将其温度升高至反应需要的温度,废气在催化催化剂作用发生氧化放热反应生成无害的 H 2O和CO 2 ,分解后释放出的热量通过热交换器加热进入催化床的有机废气,当有 机废气的浓度达到一定的浓度时,放热和热交换所需要热量达到平衡,无需电加热,通过自身平衡处理掉高浓度有机废气。上述过程可通过PLC系统控制柜全自动操作。 催化分解法已成为净化高浓度有机废气的有效手段,特别适宜治理喷涂、油墨印刷等在烘干过程中排出的高浓度有机废气。因烘干废气温度和有机物浓度都较高,对分解反应及热量回收有利,减少设备运行及投资费用。 二.设备特点 1.适合处理高温、高浓度、连续性产生的有机废气 2.不产生二次污染,设备投资及运行费用低; 3.催化低温分解,预热时间短,能耗低,催化剂使用寿命长,催化分解净化率高达97%以上; 4.设备运行稳定,可靠,活动件少,检修系统配备完善,操作维修方便;5.整个运行过程中实现全自动化PLC控制,方便,可靠; 6.系统安全设施完善,配有阻火器,泄爆口,运行时出现的异常情况将报警并自动停机。

详解RTO蓄热式焚烧炉的原理及应用(废气处理)

RTO蓄热式焚烧炉 一、RTO热力焚烧炉概述 RTO又称蓄热式热力焚烧炉,是一种借助热能将废气直接燃烧的环保设备,可处理喷漆、烤漆、印刷、塑胶、化工、电泳、涂装、电子等几乎所有行业的废气。对于浓度在100-3500mg/m3范围内的废气,RTO具有其他净化技术无法企及的效果,此外高浓度有机废气也可通过吸附浓缩后通入RTO 直燃装置中! RTO蓄热式热力焚烧炉主体结构由燃烧室、陶瓷填料床和切换阀等组成。陶瓷填充床可使热能得到极大限度的回收,经热量监测后回收率达到了95%,所以在使用RTO处理工业有机废气(VOCs)时,需求方可节省大量的燃料消耗,降低废气净化成本,轻松过环评。 RTO结构图

二、RTO焚烧炉工作原理 RTO将有机废气加热到760℃以上,有机废气会发生热氧化反应生成无毒的CO2和H2O,从而达到净化废气的效果。 RTO在工作的过程中全程回收热量,热能回收率达到了95%以上,实现了废气净化和环保节能的双重目的,是处理中高浓度挥发性有机废气的极佳选择。 RTO蓄热式热力焚烧炉工作原理:对有机废气进行预处理操作后,将其通入炉体内,加热至一定温度(通常为730-780℃),使废气中的有机成分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小分子无机物(如CO2、H2O),经风机、烟囱排入大气。氧化产生的高温气体流经陶瓷蓄热体,使陶瓷体升温开始“蓄热”,用于处理后续进入的有机废气,从而节省了大量的燃料。 RTO系统中设置了多个蓄热室,以保证每个蓄热室依次经历蓄热-放热-清扫等程序,周而复始,连续工作。蓄热室“放热”后应引入洁净空气对室内进行清扫,待清扫完成后方可进入“蓄热”程序,否则残留的废气分子随烟囱排入大气中,从而降低了处理效率。 RTO主体结构图 三、RTO热力燃烧技术特点 将有机废气流经蓄热陶瓷体,经加热后,温度迅速提升,在炉膛内温度可达到800℃,有机废气中的VOCs在此高温下直接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形成无毒、无味的高温烟气。 混合气体流经温度稍低的蓄热陶瓷,大量热能即从烟气中转移至蓄热体,用来加热下一次循环的有机废气,高温烟气的自身温度大幅度下降,再经过热回收系统和其他介质发生热交换,烟气温度进一步降低,最后排至室外大气。 四、RTO蓄热式燃烧适用范围 (1)适应行业范围:烘炉废气、化工电泳、涂装、喷漆、印刷、电子等行业的废气处理。

蓄热式燃烧炉

一,设备简介 蓄热式燃烧器是在极短时间内把常温空气加热,被加热的高温空气进入炉膛后,卷吸周围炉内的烟气形成一股含氧量大大低于21%的稀薄贫氧高温气流,同时往稀薄高温空气附近注入燃料,燃料在贫氧(2%~20%)状态下实现燃烧。同时,炉膛内燃烧后的热烟气经过另一个蓄热式燃烧器排空,将高温烟气显热储存在另一个蓄热式燃烧器内。工作温度不高的换向阀以一定的频率进行切换,常用的切换周期为30~200秒。两个蓄热式燃烧器处于蓄热与放热交替工作状态,从而达到节能目的。 1.实现了蓄热体温度效率、热回收率和炉子热效率三高 作为一个回收烟气余热的燃烧系统,温度效率、热回收率和炉子热效率可以说是衡量它热工性能优劣的主要指标。国内外大量生产实际的测试数据表明,在适当的换向周期下,经过蓄热体后的高温空气温度和进入蓄热体的烟气温度十分接近,仅差100℃左右,温度效率高达95%左右,热回收率为80%左右。炉子热效率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2 . 加热质量好,氧化烧损小

由于高温空气燃烧技术是属于低氧空气燃烧范畴,而且助燃空气的切入点和燃料切入点与传统的燃烧方法不一样,从而避免了高温火焰过分集中造成的炉内各区域温差大的弊病,同时也减少了高温氧化烧损的可能性。由于炉温的均匀程度大大提高,被冶炼的物料加热质量得到了充分保证。 3.节能效果显著 蓄热式燃烧系统与传统燃烧系统比,热回收率大大提高,节能效果特别明显,其节能率往往达到40~50%。这对于传统燃烧系统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 4.适用性较强,能用于多种不同工艺要求的工业炉 由于蓄热式燃烧系统的炉温均匀性好,炉温波动小,不存在高温区过分集中及火焰对工件的冲刷等问题,所以它的适用范畴较宽。目前己在大中型推钢式及步进式轧钢加热炉、均热炉、罩式热处理炉、辐射管气体渗碳炉、钢包烘烤炉、玻璃熔化炉、熔铝炉、锻造炉等工业炉上使用。不论是采用蓄热式燃烧器的炉子或蓄热式工业炉,在实际运行中都比较稳定可靠,取得了比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KROM蓄热式烧嘴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KROM蓄热式烧嘴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KROM蓄热式烧嘴是一种通过蓄热球从窑炉烟气中回收热量来预热空气以此达到交替燃烧均匀加热目的的烧嘴。蓄热式烧嘴主要应用于工业燃气加热领域,降低NOx排放,很高的燃烧热效率著称。它是继自身预热式烧嘴后的又一大技术进步。 什么是蓄热式烧嘴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高温空气燃烧技术的主要特点是:(1)采用高温空气烟气余热回收装置,交替切换空气与烟气,使之流经蓄热体,能够在很大上回收高温烟气的显热,即实现了极限余热回收;(2)将燃烧空气预热1000℃以上的温度水平,形成与传统火焰(诸如扩散火焰与预混火焰等)迥然不同的新型火焰类型,创造出炉内优良的均匀温度场分布;(3)通过组织贫氧状态下的燃烧,避免了通常情况下,高温热力氮氧化物NOx的大量生成.因此,这项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蓄热式烧嘴的结构 蓄热式烧嘴是由耐高温的全陶瓷烧嘴和蓄热式陶瓷换热器两大部分构成。将换热系统与烧嘴相连后并安装在炉窑侧壁上,再通过换向滑阀,成对操作。 蓄热燃烧技术原理如图所示:当常温空气由换向阀切换进入蓄热室1后,在经过蓄热室(陶瓷球或蜂窝体等)时被加热,在极短时间内常温空气被加热到接近炉膛温度(一般比炉膛温度低50~100℃),高温热空气进入炉膛后,抽引周围炉内的气体形成一股含氧量大大低于21%的稀薄贫氧高温气流,同时往稀薄高温空气附近注入燃料(燃油或燃气),这样燃料在贫氧(2-20%)状态下实现燃烧;与此同时炉膛内燃烧后的烟气经过另一个蓄热室(见图中蓄热室2)排入大气,炉膛内高温热烟气通过蓄热体时将显热传递给蓄热体,然后以150~200℃的低温烟气经过换向阀排出.工作温度不高的换向阀以一定的频率进行切换,使两个蓄热体处于蓄热与放热交替工作状态,常用的切换周期为30~200秒. 简单说,就是先将蓄热体加热后,再通入空气,并将空气加热到高温,送入炉内与烟气混合(为降低氧气含量,目的是降低氧化氮的含量)后,再与燃料混合燃烧. 蓄热式烧嘴的工作原理 一套蓄热式烧嘴系统至少包括两个烧嘴,两个蓄热器,一个热能回收系统以及相应的控制装置。烧嘴和蓄热器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直接连接在一起或选择用耐火材料浇注的管道连接在一起。当一个烧嘴利用蓄热器里的热空气进行燃烧时,另一个烧嘴

3000陶瓷球蓄热式燃烧器及其应用

陶瓷球蓄热式燃烧器及其应用 杨志宏 (锦州奥和汽车电器有限公司辽宁锦州121000) 摘要:介绍了目前工业窑炉现状,陶瓷球蓄热式燃烧器的合理性;从设计原理、陶瓷球蓄热式燃烧器的特点上加以深入说明这种技术能提高工业窑炉的热效率,并能有效地降低环境污染;本文详细的阐述陶瓷球蓄热式燃烧器的工作原理,以及陶瓷球蓄热式燃烧器中陶瓷球的填充高度及陶瓷球的直径大小对燃烧器的影响等。 关键词:工业窑炉陶瓷球蓄热式燃烧器烟气余热减低排放 1.引言 建国初期,我国工业窑炉热效率经热工测试表明平均在30%以下,大量的燃烧热通过烟气、窑墙等消耗于大气中,这不仅使有效热量得不到充分利用,还给空气与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到了六七十年代末期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节能措施应用于窑炉改进,达到减少热损失并能较多的利用烟气余热,能使窑炉的效率提高到40-50%左右。直到八十年代初,蓄热式陶瓷燃烧器问世,并成功地在工业炉上使用,这种燃烧技术可使工业窑炉的热效率提高到70%以上。目前已成功地开发出了各种型式的蓄热式烧嘴,其中陶瓷球型蓄热燃烧器是单预热陶瓷球蓄热式燃气烧嘴,实践证明这种燃烧器比较经济实用。 2.蓄热燃烧器设计原理 蓄热式燃烧器的设计遵循了高温低氧空气燃烧的基本技术原理,即高效回收烟气余热,大 的排放。蓄热式燃烧器采用燃气和空气双预热的设计方式。空气和燃气幅减少污染物特别是NO X 经蓄热体与其进行热交换后将其预热到较高的温度(900℃以上)并使其在烧嘴横断面上对角线位置喷向燃烧装置内,而燃烧产物烟气也在烧嘴横断面上另一对角线位置由引风机经蓄热体进行热交换后抽出,其排放温度在150℃左右,这样的设计使燃烧区有大量的高温烟气掺混,这样既可使燃烧区的氧浓度大幅降低,又不会造成燃烧温度的降低,从而提高燃料燃烧热效率。 3.燃烧器组成 蓄热式燃烧器有壳体、烧嘴砖、装球口,格栅、保温层、陶瓷球、卸球口、纤维板、纤维棉、连接件、观火孔、点火长明灯及燃气接口等部分组成,其内腔装填蓄热陶瓷球。 4.燃烧器工作原理 陶瓷球型蓄热式燃烧器又称单预热陶瓷球蓄热式燃气烧嘴。是用陶瓷作蓄热体和烧嘴的燃

蓄热式燃烧技术原理

蓄热式燃烧技术原理 当常温空气由换向阀切换进入蓄热室后,在经过蓄热室(陶瓷球或蜂窝体等)时被加热,在极短时间内常温空气被加热到接近炉膛温度(一般比炉膛温度低 50~100℃),高温热空气进入炉膛后,抽引周围炉内的气体形成一股含氧量大大低于21%的稀薄贫氧高温气流,同时往稀薄高温空气附近注入燃料(燃油或燃气),这样燃料在贫氧(2-20%)状态下实现燃烧;与此同时炉膛内燃烧后的烟气经过另一个蓄热室(见图中蓄热室2)排入大气,炉膛内高温热烟气通过蓄热体时将显热传递给蓄热体,然后以150~200℃的低温烟气经过换向阀排出。工作温度不高的换向阀以一定的频率进行切换,使两个蓄热体处于蓄热与放热交替工作状态,常用的切换周期为30~200秒。 简单说,就是先将蓄热体加热后,再通入空气,并将空气加热到高温,送入炉内与烟气混合(为降低氧气含量,目的是降低氧化氮的含量)后,再与燃料混合燃烧。 要注意的是,蓄热燃烧,蓄热室必须是成对的,其中一个用来加热空气,而另一个被烟气加热。经过一个周期后,加热空气的蓄热室降温,而被烟气加热的蓄热室却升高温度,这样,通过换向阀,使两个蓄热室作用交换,这时原来是排烟口的,现在变成了烧嘴,而原来是烧嘴的,现在变成了排烟口。 高温空气燃烧技术的主要特点是:(1)采用高温空气烟气余热回收装置,交替切换空气与烟气,使之流经蓄热体,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回收高温烟气的显热,即实现了极限余热回收;(2)将燃烧空气预热1000℃以上的温度水平,形成与传统火焰(诸如扩散火焰与预混火焰等)迥然不同的新型火焰类型,创造出炉内优良的均匀温度场分布;(3)通过组织贫氧状态下的燃烧,避免了通常情况下,高温热力氮氧化物NOx的大量生成。因此,这项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蓄热燃烧技术又称高温空气燃烧技术,全名称为:高温低氧空气燃烧技术(High Temperature and Low Oxygen Air Combustion-HTLOAC),也作HTAC(High Temperature Air Combustion)技术,也有称之为无焰燃烧技术(Flameless Combustion)。通常高温空气温度大于1000℃,而氧含量低到什么程度,没有人去划定,有些人说应在18%以下,也有说在13%以下的。 蓄热燃烧技术原理如图所示:当常温空气由换向阀切换进入蓄热室1后,在经过蓄热室(陶瓷球或蜂窝体等)时被加热,在极短时间内常温空气被加热到接近炉膛温度(一般比炉膛温度低50~100℃),高温热空气进入炉膛后,抽引周围炉内的气体形成一股含氧量大大低于21%的稀薄贫氧高温气流,同时往稀薄高温空气附近注入燃料(燃油或燃气),这样燃料在贫氧(2-20%)状态下实现燃烧;与此同时炉膛内燃烧后的烟气经过另一个蓄热室(见图中蓄热室2)排入大气,炉膛内高温热烟气通过蓄热体时将显热传递给蓄热体,然后以150~200℃的低温烟气经过换向阀排出。工作温度不高的换向阀以一定的频率进行切换,使两个蓄热体处于蓄热与放热交替工作状态,常用的切换周期为30~200秒。 简单说,就是先将蓄热体加热后,再通入空气,并将空气加热到高温,送入炉内与烟气混合(为降低氧气含量,目的是降低氧化氮的含量)后,再与燃料混合燃烧。

催化燃烧废气处理设备技术说明

喷漆工位漆雾废气经干式喷漆柜处理后,固体颗粒残留很少一部分,相对洁净的有机废气再经催化燃烧前处理吸附,然后进入吸附单元进行吸附和浓缩,基本达到饱和状态后对吸附单元进行加热来脱附有机废气,吸附单元的活性炭因此也可实现再生。脱附出来的废气进入催化氧化床进行燃烧,由于催化剂的作用, 燃烧过程低温、快速、无焰,废气因而得到净化。燃烧产生的热气体可进行回收

循环使用,再次回用于脱附环节和燃烧氧化过程。该处理方法具体流程包括预处理、吸附、脱附-催化燃烧三个过程,工艺流程如图示意。 吸附浓缩+催化燃烧工艺流程图 1、预处理 涂装过程少量油漆被废气带走,经空气冷凝形成漆雾粉尘。这些粉尘具有粒径小、废气中含量少等特点,大部分在10um以下,若这些废气直接进入活性炭进行吸附,将导致活性炭微孔堵塞,最终将导致活性炭失活。因此,废气必须经 过过滤处理才能进入后续吸附阶段。 2、吸附装置(吸附单元) 吸附单元的核心是活性炭,本公司采用的是碘值900—1200的优质防水活性炭,从而保证了吸附单元的稳定性。 经过预处理后的有机废气,在风机的作用下引入吸附单元,将其均匀的分布

在活性炭的表面,依靠活性炭复杂的内部结构体系及超强大的表面积,活性炭将有机废气吸附在其表面,此过程耗时较少,但时间越长吸附越彻底(设计风速不超过0.8m/s)。并且两者之间不会发生化学反应,有机废气由此而达到净化的效果。净化后的洁净气体可达到相关大气污染物排放法律标准。每套废气净化处理系统设有多套吸附单元,其中一套用于脱附,其余用于吸附,多台吸附单元轮流工作,有plc自动控制切换。 3、脱附-催化燃烧 催化燃烧法是利用催化剂做中间体,使有机气体在较低的温度下,变成无害的水和二氧化碳气体,即: C n H m+(n+1/4m)O2催化剂200~300℃nCO2+1/2mH2O 当吸附单元的活性炭吸附至饱和的程度后,该吸附单元切换为脱附单元,脱附需要外加热量,加热装置设在燃烧炉内,将其开启后同时预热催化剂,燃烧炉达到设定温度后将热空气引入脱附床,有机废气在加热作用下从活性炭表面解吸 出来。由于温度会使活性炭内部结构会变化,所以在吸附脱附单元都设置热电偶 温度传感器,温度偏高时及时调节补冷风系统,即能保证最优的脱附效果,又给活性炭提供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即使温度传感器发生异常,吸附单元还设置有物理消防设施。 高浓度的有机废气在脱附风机作用下进入燃烧炉,在贵金属铂合金的催化作用下,燃烧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废气由此而得到净化。该燃烧过程低温、快速、无焰,并伴随产生大量的热量,可再次回用于有机废气的脱附过程和燃烧氧化过程,因此能够显著的减少能源消耗成本。 当有机废气浓度较大时,燃烧产生的热量过多会导致催化氧化床温度过高, 影响整套废气治理系统的安全性,因此系统配有冷空气补充装置引入新鲜空气来 降低反应温度,保证设备的安全性。 4、活性炭吸附净化装置 吸附箱采用碳钢制作,表面涂装,内部装有一定量的活性炭,并设置高温检

蓄热式陶瓷燃烧器

蓄热式陶瓷燃烧器 蓄热式陶瓷燃烧器的系统主要包括:用蜂窝陶瓷或蓄热小球等做成的蓄热体,燃烧器,空气和烟气的切换装置(换向阀)及其相应的控制系统,如下图所示: 一个蓄热式燃烧单元至少有两个燃烧器本体、两个体积紧凑的蓄热室、换向阀和与之配套的控制系统组成,即应用蓄热式(高温空气)燃烧技术的炉子燃烧器需成对安装,可在同一侧,亦可相对放置。当燃烧器A工作时,产生的大量高温烟气经由燃烧器B排出,与蓄热体换热后,可将排烟温度降到200℃以下,一定时间间隔后,切换阀使助燃空气通过B的蓄热体,空气将立刻被预热到烟气温度的80%~95%以上。燃烧器B启动的同时,燃烧器A停止工作,转为排烟和蓄热装置。通过这种交替运行方式,实现“烟气余热的极限回收”和“助燃空气的高温预热”。 如上图所示,高效蓄热体材料特性、燃烧器、换向阀的质量及换向时间的长短是保证高温空气燃烧的关键。 (1)蓄热体

蓄热体是高温空气燃烧技术中最关键的部件。在与燃烧空气或高温燃烧废气进行直接接触的过程中,蓄热体就是一个热交换器,因此,要求蓄热体具有较大的传热面积和持久的传热性能。此外,尽可能选用报废后不会污染环境的材料。目前蓄热体一般采用陶瓷小球或蜂窝陶瓷。 (2)燃烧器 蓄热式陶瓷燃烧器(RCB)好比均热炉的一个燃烧通道,结构简单也可做成燃烧器。煤气喷嘴从燃烧器后部插入,此时由于燃烧器中温度很高,在排烟状态下,需对煤气喷嘴进行冷却,由于空气(或煤气)已被预热到很高的温度,故空气与煤气间不需要布置混合装置就能很好的燃烧。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一个燃烧器配一个蓄热室,也可多个燃烧器共用一个蓄热室。 如上图所示,模式A表示燃烧器A处于燃烧状态,燃烧器B处于排烟状态。燃烧所需空气经过换向阀,再通过燃烧室A,被其预热后在燃烧器A中与燃料混合,燃烧生成的火焰加热物料,高温废气通过燃烧器B进入蓄热室(B处于排烟状态),将其中的蓄热球加热,

蓄热式燃烧技术(插图)

蓄热式燃烧技术 一、前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资源和环境问题日显突出.工业炉做为能源消耗的大户,如何尽快推行高效、环保的节能技术成为重中之重。 蓄热式燃烧技术从根本上提高了加热炉的能源利用率,特别是对低热值燃料(如高炉煤气)的合理利用,既减少了污染物(高炉煤气)的排放,又节约了能源,成为满足当前资源和环境要求的先进技术。另外,蓄热式燃烧技术的采用又强化了加热炉内的炉气循环,均匀炉子的温度场,提高了加热质量,效果也非常显著. 二、发展历史 蓄热式燃烧方式是一种古老的形式,很早就在平炉和高炉上应用。而蓄热式烧嘴则最早是由英国的Hot Work与British Gas公司合作,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研制成功的。当初应用在小型玻璃熔窑上,被称为RCB型烧嘴,英文名称为Regenerative Ceramic Burner。由于它能够使烟气余热利用达到接近极限水平,节能效益巨大,因此在美国、英国等国家得以广泛推广应用。 1984年英国的Avesta Sheffild公司用于不锈钢退火炉加热段的一侧炉墙上,装了9对,其效果是产量由30t/h增加到45t/h,单耗为1.05GJ/t。虽然是单侧供热,带钢温度差仅为±5℃。 1988年英国的Rotherham Engineering Steels公司在产量175 t/h的大方坯步进梁式炉上装了32对RCB烧嘴,取代了原来的全部烧嘴,600℃热装时单耗0.7GJ/t,炉内温度差±5℃。 日本从1985年开始了蓄热燃烧技术的研究。他们没有以陶瓷小球作蓄热体,而是采用了压力损失小、比表面积比小球大4—5倍的陶瓷蜂窝体,减少了蓄热体的体积和重量。 1993年,日本东京煤气公司在引进此项技术后作了改进,将蓄热器和烧嘴组成一体并采用两阶段燃烧以降低NOx值,其生产的蓄热式烧嘴称FDI型。开始用于步进梁式炉,锻造炉,罩式炉以及钢包烘烤器等工业炉上。 日本NKK公司于1996年在230t/h热轧板坯加热炉(福山厂)上全面采用了蓄热式燃烧技术,使用的是以高效蜂窝状陶瓷体作蓄热体的热回收装置和喷出装置一体化的紧凑型蓄热式烧嘴,烧嘴每30s切换一次。投产后,炉内氧浓度降低、NOx大幅度减少,炉内温度均匀,效率提高。 在中国,早期的蓄热式燃烧技术应用于钢铁冶金行业中的炼钢平炉和初轧均热炉上。然而,由于当时所采用的蓄热体单位比表面积小,蓄热室结构庞大,换向阀安全性能差、造价高,高温火焰温度集中,技术复杂等诸多原因,导致了其难以在其他加热炉和热处理炉上使用。 80年代后期,我国开始了陶瓷小球蓄热体蓄热式燃烧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当时,结合我国广泛使用低热值燃料,特别是大量高炉煤气被放散的实际情况,我国的热工研究者开发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独具特色的蓄热式高温燃烧技术软硬件系统,并逐步应用于均热炉、车底式退火炉、加热炉等各种工业炉窑上。 三、基本原理及特点 1、蓄热式燃烧装置的原理 1.1动漫效果 1.2蓄热式燃烧装置原理见下图1.(a) (b) (c)

催化燃烧装置

催化燃烧 可燃物在催化剂作用下燃烧。与直接燃烧相比,催化燃烧温度较低,燃烧比较完全。催化燃烧所用的催化剂为具有大比表面的贵金属和金属氧化物多组分物质。例如家用负载Pd或稀土化合物的催化燃气灶,可减少尾气中CO含量,提高热效率。负载0.2%pt的氧化铝催化剂,在500℃下,可将大多数有机化合物燃烧,脱臭净化到化学位移σ=1以下。催化燃烧为无焰燃烧,因此适用于安全性要求高的场合,如以H2和O2为原料的燃料电池、用汽油或酒精为原料的怀炉(催化剂为浸Pt石棉)等。如消除化工厂NOx的烟雾,可加燃料到烟雾中,通过负载型铂和钯催化剂,催化燃烧使NOx转化为N2气。 采用适当的催化剂,使用有害气体中的可燃物质在较低的温度下分解、氧化的燃烧方法。 催化燃烧设备 1.概述: HC型系列有机气体催化装置目前第六代产品已被国内外用户广泛地使用,取得了显著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该产品采用了IEC—439国际标准生产。该产品以优良的性能、可靠的质量,获得了众多的殊荣,深受新老用户的一致好评。 2.产品结构特点: HC型系列产品设计独特,布局合理、被广大用户和专家总结出以下特点:

2.1 操作方便:设备工作时,实现自动控制。 2.2 能耗低:设备启动,仅需15~30分钟升温至起燃温度,耗能仅为风机功率,浓度较低时自动补偿。 2.3 安全可靠:设备配有阻火除尘系统、防爆泄压系统、超温报警系统及先进自控系统。 2.4 阻力小,净化率高:采用当今先进的贵金属钯、铂浸渍的蜂窝状陶瓷载体催化剂,比表面积大。 2.5 余热可回用:余热可返回烘道,降低原烘道中消耗功率;也可作其它方面的热源。 2.6 占地面积小:仅为同行业同类产品的70%~80%,且设备基础无特殊要求。 2.7 使用寿命长:催化剂一般8000小时更换,并且载体可再生。 3.设备应用范围 3.1 可用于有机溶剂的净化处理(苯、醇、酮、醛、酯、酚、醚、烷等混合有机废气)。 3.2 适用于电线、电缆、漆包线、机械、电机、化工、仪表、汽车、自行车、摩托车、发动机、磁带、塑料、家用电器等行业的有机废气净化。 3.3 可用于各种烘道、印铁制罐、表面喷涂、印刷油墨、电机绝缘处理、皮鞋粘胶等烘干流水线,净化各工序产生的有机废气。 4.工艺流程示意图: 本装置是利用催化剂做中间体,使有机气体在较低的温度下,变

华龙15吨蓄热式燃烧系统合同

佛山市扬戈炉业有限公司设备订购合同 合同编号:YG-XRS-Q13-20140116A 签订地点:甲方厂内 买方:佛山市华龙铝业有限公司 (下称甲方) 卖方:佛山市扬戈炉业有限公司 (下称乙方) 为明确甲、乙双方的权利和责任义务,依据《合同法》及有关法律、法规之规定,本着自愿、互利、公平、诚信的原则,经甲、乙双方友好协商达成一致,签订本合同,以便共同遵守。 一、方案参考数据: 1. 熔铝炉子使用燃料:天然气 2. 天然气热值:8.4MJ/m3N 3. 炉子使用形式:24小时连续生产 4. 原料结构:70%铝锭+30%废料 二、项目及造价:

三、项目造价说明: 15吨熔铝炉的改造以原有的炉体不改变为主要内容,对燃烧系统进行改造。 1. 蓄热式整体新装(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A.天然气燃烧系统。 B.蓄热桶。 C.循环风管、三通阀、弯头等。 D.燃烧及循环风机。 E.天然气点火枪组和配套阀路、管路。 F.电器控制系统。 2. 浇注燃烧口(与炉体配接的地方按设计要求重新浇注)。 四、报价范围: 1.燃烧系统的整体设计和制造。 2. 燃烧系统以及配备件的制作、安装。(包括主燃烧器、控制装置、燃烧送、引风机、燃烧风管、控制柜、点火枪等) 3. 燃烧系统的涂漆施工。 4. 烧嘴口重新浇注(不含其它部位)。 5. 试运转调试及运转指导。

6. 运费。 五、报价范围外: 1. 基础施工(如需要做基础)。 2. 旧设备拆迁和设备系统外周围配置的施工。 3. 燃烧系统所需的供气及设施的施工。(气源按要求接至乙方指定的接口位置) 4. 主供电路(或电源)施工。 5. 主供水、气路(或水、气源)施工。 6. 设备控制柜至主电路的电气线路施工。 7. 厂房相关设施施工(如有需要)。 8. 现场施工用的水、电、叉车、起重设备等便利条件。 9. 提供施工材料的存放场地。 10. 烘炉用材料、备品、操作工具等。 11.税金。 五、付款: 1.合同签定后,甲方支付合同总金额的30%。款到乙方帐户合同生效。 2. 设备在乙方厂内完成制作,甲方初验货合格10天内,甲方支付合同总金额的65%,款到发货。

催化燃烧脱附装置参数

催化燃烧脱附的实质是利用催化燃烧的热空气加热活性炭中被吸附的有机溶剂,使之达到 溶剂的沸点,使有机溶剂从活性炭中脱附出来,并且把这高浓度的废气引入到催化燃烧反 应器中。在~250℃的催化起燃温度下,通过催化剂的作用进行氧化反应转化为无害的水 和二气化碳排入大气。是一个化学反应过程。并非明火的燃烧,且能彻底解决脱附时的二 次污染。 活性炭吸附—催化燃烧脱附是把以上两者的优点有效地结合起来。即先利用活性炭进行吸 附浓缩,当活性炭吸附达到饱和时,利用电加热启动催化燃烧设备,并利用热空气局部加 热活性炭吸附床,当催化燃烧反应床加热到~250℃,活性炭吸附床局部达到60~110℃时, 从吸附床解吸出来的高浓度废气就可以在催化反应床中进行氧化反应。反应后的高温气体 经换热器的换热,换热后的气体一部分回用送入活性炭吸附床进行脱附,另一部分排入大 气。脱附出来的废气经换热器换热后温度迅速提高了。这样能使催化燃烧装置及脱附达到 小功率或无功率运行。 吸咐工作间断时,进行再生脱附。 废气处理净化装置: 1 活性炭吸附净化装置处理风量5000m3/h 10000m3/h 15000m3/h 外形尺寸2500×1500×1850 3000×2500×2900 4200×3000×3600 装机功率0.75kw 0.75kw 1.1kw 2 催化燃烧脱附净化装置处理风量1000m3/h 2000m3/h 3000m3/h 外形尺寸 1050×800×1730 1450×800×1980 1650×1350×2430 装机功率27kw 39kw 49.5kw 3 吸附风机型号4-68No4.5A 4-68No6.3C 4-68No6.5C25 功率7.5kw 11kw 15kw 4 脱附风机型号Y6-30No4.8C Y6-30No6.5C y5-48No5C 功率3kw 5.5kw 7.5kw 5 空气加热器型号 1350×800×750 1750×800×800 1950×1350×1000 功率18kw 24kw 27kw

VOCs 废气处理用催化燃烧装置应用分析与研究

VOCs 废气处理用催化燃烧装置应用分析与研究韦征北极星VOCs在线 摘要 介绍了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废气处理用催化燃烧装置的结构与工作原理,并结合装置的应用实例来对催化燃烧设备进行分析与研究。根据现行相关大气标准的要求与实际工况,对催化燃烧装置在废气处理过程中所体现的优势与尚需改进之处进行了总结。 挥发性有机化物(VOCs)是指沸点在50~260℃之间,室温下饱和蒸汽压超过133.3 Pa的易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包括苯、甲苯、二甲苯等常规烃类化合物,硫氨有机化合物等[1]。有机废气容易与大气中的氮氧化物反应生成O3并形成光化学烟雾,会对人体健康产生有害影响,因此VOCs 废气的处理受到了各国的高度重视,发达国家近年陆续颁布了相关的法令以限制VOCs 的排放。 2017年VOCs的排放量已超过3100 万t [2],其来源主要有固定源与移动源2 种。移动源排放主要集中在汽车、轮船和飞机等以石油产品为燃料的交通工具的排放气。固定源的种类很多,主要为石油化工工艺过程和储存设备等的排出物及各种使用有机溶剂的场合,如喷漆、印刷、金属除油和脱脂、黏合剂、制药、塑料和橡胶加工等。全国各地对于VOCs废气的排放有着严格的控制,

陆续公布了最新的VOCs 排放标准。常规处理VOCs 废气采用前端回收技术或后端氧化分解2种方式,前者采用物理方法,在一定温度与压力下,通过冷凝、吸收剂、吸附剂或具有选择性的膜对VOCs进行分离;而氧化分解技术则是通过生化法,利用光、热、催化剂或微生物对VOCs进行氧化分解,并生成CO2与H2O。氧化分解VOCs的方法一般有直接燃烧法、蓄热式燃烧法、催化燃烧法等。其中,催化燃烧法的原理是通过使加热至一定温度的VOCs 废气与装置内的贵金属催化剂进行接触并发生催化氧化反应,将有机物氧化生成无害的CO2与H2O,达到除去VOCs目的的一种设备与工艺。 1 催化燃烧装置介绍 催化燃烧装置是一种通过氧化催化剂对加热至一定温度的废气催化氧化,使其生成无害的CO2与H2O 的工艺设备。与传统蓄热燃烧、直燃式热氧化炉相比,具有热耗低、处理效率高(≥95%)的特点。常用的催化燃烧装置根据氧化催化剂的最佳工作温度(250~400 ℃),可实现低温氧化废气中的VOCs,并大大节省处理废气的运行成本。 1.1 催化燃烧装置原理 催化燃烧装置的结构及处理流程如图1 所示。含VOCs 废气进入装置入口,经过滤器过滤后进入换热器室进行热交换,再进入燃烧器室对废气进行预加热(燃烧用氧气为废气中所含有的空气,也可通过旁路风阀补充空气),待加热至350 ℃后由送风机将预

RTO蓄热式焚烧炉

RTO蓄热式焚烧炉: 排放自工艺含VOCs的废气进入双槽RTO,三向切换风阀(POPPET VALVE)将此废气导入RTO的蓄热槽(Energy Recovery Chamber)而预热此废气,含污染的废气被蓄热陶块渐渐地加热后进入燃烧室(Combustion Chamber),VOCs在燃烧室被氧化而放出热能于第二蓄热槽中之陶块,用以减少辅助燃料的消耗. 陶块被加热,燃烧氧化后的干净气体逐渐降低温度, 因此出口温度略高于RTO入口温度. 三向切换风阀切换改变RTO出口/入口温度. 如果VOCs浓度够高,所放出的热能足够时, RTO即不需燃料. 例如RTO热回收效率为95%时,RTO出口仅较入口温度高25℃而已. 蓄热式催化剂焚烧炉(RCO) 排放自工艺含VOCs的废气进入双槽RCO,三向切换风阀(POPPET VALVE)将此废气导入RCO的蓄热槽(Energy Recovery Chamber)而预热此废气,含污染的废气被蓄热陶块渐渐地加热后进入催化床(Catalyst Bed),VOCs在经催化剂分解被氧化而放出热能于第二蓄热槽中之陶块,用以减少辅助燃料的消耗. 陶块被加热,燃烧氧化后的干净气体逐渐降低温度, 因此出口温度略高于RCO入口温度. 三向切换风阀切换改变RCO出口/入口温度. 如果VOCs浓度够高,所放出的热能足够时, RCO即不需燃料. 例如RCO热回收效率为95%时,RCO出口仅较入口温度高25℃而已. 催化剂焚烧炉( Catalytic Oxidizer ) 催化剂焚烧炉的设计是依废气风量,VOCs浓度及所需知破坏去除效率而定.操作时含VOCs的废气用系统风机导入系统内的换热器,废气经由换热器管侧(Tube side)而被加热后,再通过燃烧器,这时废气已被加热至催化分解温度,再通过催化剂床,催化分解会释放热能,而VOCs被分解为二氧化碳及水气.之后此一热且经净化气体进入换热器之壳侧(shell side)将管侧(tube side)未经处理的VOC废气加热,此换热器会减少能源的消耗,最后,净化后的气体从烟囱排到大气中. 直燃式焚烧炉( Thermal Oxidizer ) 直燃式焚烧炉的设计是依废气风量,VOCs浓度及所需知破坏去除效率而定.操作时含VOCs的废气用系统风机导入系统内的换热器,废气经由换热器管侧(Tube side)而被加热后,再通过燃烧器,这时废气已被加热至催化分解温度(650~1000℃),并且有足够的留置时间~秒).这时会发生热反应,而VOCs被分解为二氧化碳及水气.之后此一热且经净化气体进入换热器之壳侧(shell side)将管侧(tube side)未经处理的VOC废气加热,此换热器会减少能源的消耗(甚至于某ㄧ适当的VOCs浓度以上时便不需额外的燃料),最后,净化后的气体从烟囱排到大气中. 直接燃烧焚烧炉( Direct Fired Thermal Oxidizer-DFTO ) 有时直接燃烧焚烧炉源于后燃烧器(After-Burner), 直接燃烧焚烧炉使用经特别设计的燃烧器以加热高浓度的废气到ㄧ预先设的温度,于运转时废气被导入燃烧室(Burner Chamber). 燃烧器将VOCs及有毒空气污染物分解为无毒的物质(二氧化碳及水)并放出热,净化后的气体可再由一热回收系统以达节能的需求. 恩国直接燃烧焚烧炉可达99%碳氢化合物破坏去除率,为达此去除率,高温的废气区在炉内保持一定的滞留时间.在入口处也须让废气有足够的扰流和

有机废气催化燃烧装置

详细信息 有机气体吸附·催化净化装置 发布日期:[12-09-28 15:20:41] 点击数:[1616 ] 一、概述 HXC型系列有机气体吸附·催化净化装置是我公司积累多年来的废气治理经验,研制成功的高效节能、无二次污染的新型系列产品。经几十家用户使用,确认达到国内同类产品的领先水平。 二、用途 本净化装置主要用于涂装、印刷、机电、家电、制鞋、塑料及各种化工车间里挥发或泄漏出的有害有机废气的净化及臭味的消除,最适用于较低浓度的、不宜采用直接燃烧或催化燃烧和吸附回收处理的有机废气,尤其对大风量的处理场合,均可获得满意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工作原理 本装置根据吸附(效率高)和催化燃烧(节能)两个基本原理设计,采用双气路连续工作,一个催化燃烧室,两个吸附床交替使用。先将有机废气用活性炭吸附,当快达到饱和时停止吸附,然后用热气流将有机物从活性炭上脱附下来使活性炭再生;脱附下来的有机物已被浓缩(浓度较原来提高几十倍)并送往催化燃烧室催化燃烧成二氧化碳及水蒸气排出。当有机废气的浓度达到2000PPm以上时,有机废气在催化床可维持自燃,不用外加热。燃烧后的尾气一部分排入大气,大部分被送往吸附床,用于活性炭再生。这

样可满足燃烧和吸附所需的热能,达到节能的目的。再生后的可进入下次吸附;在脱附时,净化操作可用另一个吸附床进行,既适合于连续操作,也适合于间断操作。 四、技术性能及特点 1.该设备设计原理先进、用材独特,性能稳定,结构简便,安全可靠,节能省力,无二次污染。设备占地面积小,重量轻。吸附床采用抽屉式结构,装填方便,便于更换。 2.采用新型的活性炭吸附材料—蜂窝状块形活性炭,极适用于大风量下使用。 3.催化燃烧室采用蜂窝陶瓷状为载体的贵金属催化剂,阻力小,活性高。当有机蒸气浓度达到2000PPm 以上时,可维持自燃。 4.耗电量小,由于床层阻力小,用低压风机就可以工作,不但耗电少而且噪音低。催化燃烧时,需电加热启动。有机物在催化床催化燃烧开始后,其燃烧热可足以维持其反应所需的温度,此时电加热停止,启动电加热时间大约为1小时左右。 5.吸附有机物废气的活性炭床,用催化燃烧后的废气进行脱附再生,脱附后的气体再送催化燃烧室进行净化,不需外部能量,运行费用低,节能效果显著。 性能参数 型号HXC-200 HXC-300 HXC-500 HXC-1000 HXC-1500 处理风量(m3/h) 2000 3000 5000 10000 15000 有机废气浓度<1000mg/m3 进气温度≤50℃ 净化效率≥90% 装机功率(Kw) 18 20 36 46 54 安装尺寸(m) 6×4×3 6.5×4×37.5×4.5×38×5×3.28×5×3.5 进口尺寸(mm) 300×300400×400450×450550×550700×700 管道尺寸(mm) Φ300 Φ360 Φ400 Φ500 Φ610 型号HXC-2000 HXC-3000 HXC-5000 HXC-8000 HXC-10000 处理风量 20000 30000 50000 80000 100000 (m3/h) 有机废气 <1000mg/m3 浓度 进气温度≤50℃ 净化效率≥90% 装机功率 60 80 110 160 240 (Kw)

蓄热式燃烧技术存在的问题

我国蓄热式燃烧技术目前存在的几点不足 目前,我国的资源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迫切要求高能耗行业全面推行高效、清洁的燃烧技术。蓄热式燃烧技术,又称高温空气燃烧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在发达国家开始推广的一项新型的燃烧技术,它具有高效烟气余热回收、空气和煤气预热温度高以及低氮氧化物排放的优越性,主要用于钢铁、冶金、机械、建材等工业部门中,并已出现迅猛发展的势头。至今我们已有了自己的一些专利,并且在国内有了相对广泛的应用,取得了相当的经济效益。 关键部件 1 蓄热体蓄热体是高温空气燃烧技术的关键部件,其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1)蓄热能力:单位体积蓄热体的蓄热量要大,这样可减小蓄热室的体积,需要通过材料的比热CP来衡量。(2)换热速度:材料的导热系数λ可以反映固体内部热量传递的快慢,导热系数大可以迅速地将热量由表面传至中心,充分发挥蓄热室的能力;高温时,材料辐射率可表征气体介质与蜂窝体热交换的强弱。(3)热震稳定性:蓄热体需要在反复加热和冷却的工况下运行,在巨大温差和高频变换的作用下,很容易脆裂、破碎和变形等,导致气流通道堵塞,压力损失加大,甚至无法继续工作。(4)抗氧化和腐蚀性:有些材料在一定的温度和气氛下发生氧化和腐蚀,会堵塞气体通道,增加流通阻力。 (5)压力损失:在气体通过蜂窝体通道时,会产生摩擦阻力损失,在流经两块蜂窝体交界面时因流通面积突变和各个通道之间可能发生

交错而产生局部阻力损失;前者对传热有利,后者对传热是不利的,因此应尽力减少局部阻力损失来降低风机的动力消耗。(6)经济性:它是一个重要的指标,一种蜂窝体如果各种性能都好,但成本很高,推广和应用会受到限制。 2换向阀 由于必须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内实现空气、煤气与烟气的频繁切换,换向阀也成为与余热回收率密切相关的关键部件之一。尽管经换热后的烟气温度很低,对换向阀材料无特殊要求,但必须考虑换向阀的工作寿命和可靠性。因为烟气中含有较多的微小粉尘以及频繁动作,势必对部件造成磨损,这些因素应当在选用换向阀时加以考虑。如果出现阀门密封不严、压力损失过大、体积过大、密封材料不易更换、动作速度慢等问题,会影响系统的使用性能和节能效果。 3烧嘴 烧嘴的设计原则是不能让空气和煤气混合得太快,这样容易形成局部高温,但也不能混合得太慢,防止煤气在蓄热室出现“二次燃烧”甚至燃烧不充分。为了保证燃料在低氧气氛中燃烧,必须在设计其供给通道时,考虑燃料和空气在空间的扩散、与炉内烟气的混合和射流的角度及深度,而这些参数应根据加热装置尺寸、加热工艺要求、燃料种类、烧嘴大小、预热温度和空煤气压力等因素来确定。 蓄热式燃烧技术又被称为“高温稀薄燃烧”技术。实现这种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