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英文医学科研论文主体部分的写作

浅谈英文医学科研论文主体部分的写作
浅谈英文医学科研论文主体部分的写作

浅谈英文医学科研论文主体部分的写作

英文医学科研论文主体部分,一般包括引言、方法、结果、讨论和结论等部分。下面,医刊汇编译依据多年的服务经验,分析了此类论文的结构与特点,总结了英文医学科研论文主体部分的写作方法。

一、引言,这部分一般采用漏斗式的顺序来撰写,从宽泛的研究话题逐渐过渡到本研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从整体上来说,引言一般包括三部分,即拟研究问题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研究目的。首先,阐述拟研究问题的定义、范围及现状,突出该研究的重要性;其次,综述相关研究的进展,包括当前研究成果、存在的不足和未解决的问题,提出该研究的必要性和研究假说;最后,根据拟解决的问题提出研究目的并细化,分类别或分步骤提出拟实施的研究框架。

二、研究方法,这部分内容缺乏科学依据或表述不当是造成稿件被拒的主要原因之一。正确撰写研究方法的诀窍是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尽可能详细具体地描述整个研究开展的条件和过程。研究方法的写作一般以时间顺序展开,首先提供一个总体研究框架,包括研究设计的内容、实验流程或者现场调查过程;然后描述开展研究所需材料的详细信息;接下来描述该研究的技术和步骤,选择某一技术的理论依据或建模方法也需阐明。

在研究开展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医学伦理问题。如果研究涉及到人,需在方法部分提供研究对象知情同意的相关声明;若涉及动物,需在此部分陈述关于对此研究道德批准的声明。如果方法中涉及实验设计,建议提供技术路线图,清楚简洁地表述研究设计全貌。若

方法部分较为复杂,可分部分来撰写,每个部分提供一个小标题。

三、研究结果,以研究目的为导向,总结研究成果,阐明各分支研究的关系,描述发展趋势。撰稿人要高度凝练对实验或观察结果的描述,突出具有代表性和科学意义的数据。主要数据通常以图表的形式呈现,为了让图表具有自明性,可以在图表下附上说明性文字。以研究成果的重要性或产出时间为顺序,围绕研究假说和拟解决的问题,从方法部分的几个研究指标来陈述研究结果。结果分析还可将某些指标变化进行不同时段或不同区域间的比较,这样使结果更为丰富。而现场实验研究则必须阐明样本数量,分散度指标和集中趋势指标等关键统计数据。

四、讨论和结论,如果论文引言部分是点明某一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讨论部分则主要论证该研究结果的科学性与推广意义,一般主要分三步进行论证。首先,根据研究目的总结主要研究结果,解释这些结果的意义和重要性;其次,与其他已发表结果进行比较或对比,解释本研究的不同之处和独特意义,说明本研究的局限性;第三,总结回应研究的问题、假说或目的,表明本研究结果的实用价值,对实际工作的启示和对整个领域研究的影响。

英文科研论文的结论部分更要围绕研究目的来总结,对研究目的作出明确的回应,重申研究成果及新增的科学意义,阐明应用价值或提出对今后工作建议。因此,结论需要简洁、明确、有针对性。

总的来说,在英文医学科研论文的主体部分,应当围绕研究目的展开,背景是阐述开展研究的原因,材料与方法是描述实现研究目的

的方式,结果是呈现本研究的新发现,讨论和结论以目的为导向、以新发现或新数据为支撑讨论该研究成果的实际意义和推广价值。引言、方法、结果、讨论和结论这五个部分要按照清晰的逻辑关系来展开,才能形成一篇严谨的科研论文,使研究成果具有说服力。发挥其科学价值。

生物医学陈述(英文)

美国留学:生物医学专业的个人陈述英文范文两篇 下面是我们搜集的几篇美国生物医学专业的个人陈述英文范文,希望对大家的美国留学申请个人陈述写作有所帮助,我们提供的个人陈述英文模板仅供参考,请大家不要照搬。 范文一: Ever since I looked at my first organism down a microscope I have had this arge to know what else is around me that I was not able to see with my naked eyes.The fascination of looking down a microscope and discovering many small organisms living without us knowing their presence makes one want to learn more about them.Know how they survive, how to destroy them,if they are hameful to us, and even know how to prevent them from coming back.This and the fact that there has being a growing number of deaths caused by cancer,a disease am sure that a cure will be found, one can’t stop and see what its doing to peoples lives.I believe studying this course will enable me to be close to finding its cure so as to bring joy to others. I chose to study in the United Kingdom because of its reputation of having the top research institute for diseases, IBMS. Education wise United Kingdom has the top universites of the world. While studying in the United Kingdom I also have a chance to improve my English language by intreracting and communicating with differnt international students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I am currently studying a Univesity Foundation Programme at David Game College. I am taking Pure Maths, Statistics, followed by my major modules in Chemistry, Biology, Physics. The course will benefit me to succeed at university. After eventually gaining a Bachelor Degree in Biomedical Science, this will also enable me in furthering my degree by doing Biomedical Engineering because I find the joining of engineering and life facinating. Both of this courses strongly appeal to me. Not only will both of this courses help me in the way of possibly completing my goal, I believeit will also help me as a person. In my spare time I enjoy reading a good medical mystery noval,drawing whatever I can, I play sports like basketball, football and a bit of tennis now and then.Even though some of my spare time activities do not deal with my course am ready to learn. At being social I would say am average. At times I do visit museums with my sister so as to get a feel of science.

英文医学论文摘要书写

科技论文英文摘要的撰写 ★ 7654321(金币+1):thanks,发贴请注明:已搜索,无重复 科技论文英文摘要的撰写 0 引言 摘要的定义为:“以提供文献内容梗概为目的, 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 简明、确切地记叙文献重要内容的短文”。由于大多数检索系统只收录论文的摘要部分,或其数据库中只有摘要部分免费提供, 并且有些读者只阅读摘要而不读全文或常根据摘要来判断是否需要阅读全文, 因此摘要的清楚表达十分重要。好的英文摘要对于增加论文的被检索和引用机会、吸引读者、扩大影响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1 摘要的类型与基本内容 1.1 摘要的类型 根据内容的不同, 摘要可分为以下三大类:报道性摘要、指示性摘要和报道-指示性摘要。 (1)报道性摘要(informative abstract):也称信息型摘要或资料性摘要。其特点是全面、简要地概括论文的目的、方法、主要数据和结论。通常, 这种摘要可部分地取代阅读全文。 (2)指示性摘要(indicative abstract):也称为说明性摘要、描述性摘要(descriptive abstract)或论点摘要(topic abstract)。一般只用二、三句话概括论文的主题, 而不涉及论据和结论, 多用于综述、会议报告等。此类摘要可用于帮助读者决定是否需要阅读全文。 (3)报道-指示性摘要(informative-indicative abstract):以报道性摘要的形式表述一次文献中信息价值较高的部分, 以指示性摘要的形式表述其余部分。 传统的摘要多为一段式, 在内容上大致包括引言(Introduction)、材料与方法(Materials and Methods)、结果(Results)和讨论(Discussion)等主要方面, 即IMRAD(Introduction, Methods, Results and Discussion)结构的写作模式。 1980年代出现了另一种摘要文体, 即“结构式摘要”(structured abstract), 它是报道性摘要的结构化表达,强调论文摘要应含有较多的信息量。结构式摘要与传统摘要的差别在于,前者便于读者了解论文的内容, 行文中用醒目的字体(黑体、全部大写或斜体等)直接标出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等标题。 1. 2 摘要的基本结构和内容 摘要本质上是一篇高度浓缩的论文, 所以其构成与论文主体的IMRAD结构是对应的。摘要应包括以下内容梗概:(1)目的:研究工作的前提、目的和任务, 所涉及的主题范围;(2)方法:所用的理论、条件、材料、手段、装备、程序等;(3)结果:观察、实验的结果、数据、性能等;(4)结果的分析、比较、评价、应用, 提出的问题, 今后的课题, 假设、启发、建议、预测等;(5)其它:不属于研究、研制、调查的主要目的, 但具有重要的信息价值。 一般地说, 报道性摘要中(2)、(3)、(4)应相对详细, (1)和(5)则相对简略。指示性摘要则相反。结构式摘要与传统一段式摘要的区别在于,其分项具体, 可使读者更方便、快速地了解论文的各项内容。统计表明, MEDLINE检索系统所收录的生物医学期刊目前已有60%以上采用了结构式摘要。我国有些医学类期刊在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采用结构式摘要, 并对其使用效果和进一步优化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医学科研设计与论文写作

科研选题原则1〉科学性原则 2〉先进性原则3〉可行性原则 4〉创新性原则①原始创新:在所研究领域基本概念上的建立和突破,新方法的建立或在新领域内的拓展,即前认为尝试过的探索。它对科学和社会的贡献较大,难度也较高; ②次级创新:对现有概念、理论、方法等的补充和改良。2.科研设计 3.实施方法:调查法;实验法;观察法。观察法:研究者不能主动地控制研究因素。在自然状态下,观察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特点和规律,以阐述疾病的分布特征,认识疾病的病因和影响因素的研究方法,为观察法,包括描述性研究和分析性研究。4.统计分析 5.归纳总结:常用方法 1.求同法;2.求异法;3.求同求异共用法;4.共变法;5.剩余法; 6.类推法。基本要素:处理因素、受试因素(敏感、稳定)、实验效应观察指标应具有客观性、特异性、敏感性。医学科研设计的一般过程: 1.原始想法或问题的提出; 2.假设的形成;3.科研论证与分析性文献综述;4.方案的确定;5.实验、调查观察及搜集资料;6.数据处理与分析; 7.结果解释与论文写作。医学科研设计的原则:1.对照原则:对照是比较的基础,要确定被试因素与实验效应的关系就必须设立对照。1〉要求:遵循均衡原则。 2〉意义:鉴别处理因素与非处理因素的差异,消除和减少试验误差。3〉形式、措施:历史、自身、相互、空白、标准对照、安慰剂对照。安慰剂:一种外形与实验药物完全相同但内容是无治疗效果的物质或用标准药物,不易识别。2.重复原则: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多次观察,即要求各组的实验单位都要有一定的数量,要考虑样本含量的大小。作用:控制试验误差和抽样误差。确定样本含量:可根据有关公式或表格估算。参考值:干预措施实施前后研究人群中疾病的治愈率或有效率;显著性水平α;检验效能(1-β);合并标准差或合并阳性率;两个率或平均数显著差别时的最小差值。确定样本含量的方法:①两样本均数比较。②估计样本例数、计算检验效能和推算差值的公式。③样本拘束和总体均数比较。3.随机化原则随机抽样、随机化分组1〉概念:每一个受试对象都有相等的概率被分入各组。2〉意义:使组间非处理因素均衡一致,使不可控制的因素在实验组与对照组中的影响较为均衡。 3〉方法:随机化数字表和随机化排列表。 4.盲法原则:1〉定义:临床试验中,如果试验的研究者或受试者都不知道试验对象分配所在组,接受的是试验措施还是对照措施,这种试验方法称为盲法试验。 2〉意义:为了有效地避免研究者或者受试者的测量性偏倚和主观偏见。3〉分类:单盲试验、双盲试验及双盲、双模拟试验。除开放性试验或某些不宜设盲的试验如外科手术、引起生活方式改变等干预试验外,如条件许可,均应采用盲法试验。双盲实验:执行医疗措施的医护人员和病人读不知道每个病人接受何种治疗,这样可以使医生对每个患者询问、检查同样认真负责、实事求是。4〉注意点:盲法的原则应自始至终地贯彻于整个试验之中。a、安慰剂:应与所模拟的药品在剂型,外形等方面完全一致,并不含有任何有效成份。b、胶囊技术:将试验药与对照药装入外形相同的胶囊中以达到双盲目的的技术。因改变剂型可能会改变药代动力学或药效学的特性,因此,需有相应的技术资料支持。c、药品编盲与盲底保存:由不参与临床试验的人员根据已产生的随机数对试验用药进行分配编码的过程称为药品编盲。随机数、产生随机数的参数及试验用药编码统称为双盲临床试验的盲底。盲底应一式二份密封,交主要研究单位的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和申办者保存。 d、应急信件与紧急揭盲:应急信件内容为该编号的受试者所分入的组别及用药情况。在发生紧急情况,由研究人员按试验方案规定的程序拆阅。一旦被拆阅,该编号病例将中止试验,研究者应将中止原因记录在病例报告表中。 e、揭盲规定:试验方案中,当试验组与对照组的例数相等时,一般采用两次揭盲法。两次揭盲都由保存盲底的有关人员执行。5.均衡原则:齐同对比1>实验设计要求各处理组非试验因素的条件基本一致,以消除其影响,称为均衡。意义:在实验中,要求受试对象除了要观察的某种被试因素不同外,其他一切条件应尽可能与对照组相同或相近,以消除非被试因素对实验效应的影响。方法:了解总体分布的大致情况,找出影响实验结果的非被试因素,将其中的重要影响因素分层,再在分层的基础上,层内随机抽样进行实验对象分配。至于次要影响因素,按随机化原则处理。误差:研究所获得的实际测定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别。系统误差:在调查或测量中,由于某种确定的原因(如方法不当)引起调查结果偏大或偏小。随机误差:由于偶然的原因(如实验室的温度变化)引起的结果变化。偏倚:研究中(从设计到执行的各环节)的系统误差以及结果解释、推论中的片面性,使得研究结果与真实值出现倾向性的差异,从而导致错误的结论。分类①选择偏倚:在对样本进行研究时,入选的研究对象与总体之间的某些特征具有较大的差别,导致样本不能代表总体,因而使样本的研究结果与总体真实值之间有差别。方法:正确拟定观察对象的纳入排除标准;分层抽样;正确设立对照,贯彻随机化原则。②信息偏倚:对研究组和对照组进行观察或测量时存在频度和(或)强度的差异,其结果是错误地划分被研究对象的暴露(研究因素)和疾病的状态。分5类:回忆偏倚、暴露怀疑偏倚、诊断怀疑偏倚、说谎偏倚、诱导偏倚。方法:提高资料搜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盲法; 签订科研合同;检查依从情况;加强教育注意医 德;定期检查研究记录;对每种实验方法、诊断 标准重复判断一致性。依从性:研究对象对干预 措施的执行、服从态度,包括服药、接受调查、 回答问题等。提高依从性方法:1.统计实际服药 片占应服药片之比了解依从性的情况;2.观察药 物的副作用估计依从性的高低;3.测定体内的药 物浓度的水平来考核依从性;并将测定结果及时 反馈给患者以提高依从性;4.询问病人也可找到 线索,设法改进依从性。③混杂偏倚:混杂因 子存在时,在分析结果时可能错误地把某一因素 当成某一结果的原因,即是存在混杂偏倚。方法: 限制、随机化、配比、统计学处理(标准化方法、 分层分析、多因素分析技术)。配比控制混杂 偏倚的常用方法。指按照病例组(或暴露组)人 群混杂因素的分布情况选择对照组人群,使得对 照组的常见混杂因素分布与病例组(或暴露组) 相同。配比又分为个体匹配和频数匹配两种方法。 方差分析:基本思想:将全部观察单位的总变异, 按照需要和设计分成两个或以上的组成部分。其 自由度也分享应的部分,每部分表示一定的意义, 其中至少有一部分表示各组均数间的变异,一部 分表示误差。应用条件:随机样本、正态总体、 方差齐性。方法:完全随机设计:总=组间+组内 随机区组设计:总=处理+单位+误差拉丁方设 计:总=处理+行+列+误差。实验性研究:概念: 采用随机化分配的方法,将来自总体的代表性样 本(研究对象)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然后接 受相应的实验措施,在一致的条件下观察,并用 客观的效应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得出试验措施的 效果评价。临床试验:以病人为研究对象比较和 评价干预及对照措施疗效的前瞻性研究。特点: 实验措施分组(研究者决定,遵循随机化原则) 研究的真实性高(有效控制了选择和混杂偏倚) 有效控制人为因素的影响(盲法、安慰剂)。多 因素设计类型:析因设计:将两个或多个因素的 各水平分别组合,交叉排列惊醒实验的实验性研 究。可检验每个因素各水平间的差异及各因素间 的交互作用。特点:工作效率高,计算量大。交 叉设计:样本分配按异体配对方式,用两种处理 先后交叉进行观察,即在前一处理作用完全消失 后给与另一处理,最后比较分析。是RCT的一种 特例,要用盲法,适合某些病程较长的疾病。缺 点:两次实验之间要有间隔。优点有:节约样本 含量;能够控制时间因素及个体差异对处理方式 的影响;均等地考虑了每个患者的利益。正交设 计:按正交表和相应的交互表进行设计,对多因 素多水平进行非全面实验设计,不仅能了解各因 素的作用程度,还能知道各因素存在的低阶交互 作用,找出诸因素各水平的最佳搭配。特点:整 体考虑,综合比较,避免了析因设计的全面试验 工作量大的弊病。步骤:①确定观察指标②拟定 可能影响观察指标的因子和水平③根据所拟定的 因子以及打算要分析的各因子间的交互作用作表 头设计④按设计要求进行试验,收集数据⑤对数 据作方差 分析,获 得结论。 重复测量 设计原 则:对照、 随机、盲 法。完 全随机设计概念:用随机化方法将受试者随机 分配为几组,然后依实验的目的对各组实施不同 的处理。优点:简单易行,统计分析简单,医学 科研中最常用的一种实验设计,适应面广,不论 组数、不论样本间含量等或不等,均可采用缺点: 要求实验单位间有较好的同质性,需要注意在小 样本实验时,受试对象完全按随机分配,可能造 成较大的抽样误差,因此,设计的效率低于配对 设计,从而要求样本含量相对较多。配对设计: 条件相同才能配对。配伍组设计(随机区组设 计)。概念:按照一定的条件,将几个条件相 同的受试对象划成一个配伍组或区组,而后在每 个区组内部按随机原则,将每个受试对象分配到 各组,对每组分别施与不同的处理,然后对其结 果进行方差分析。缺点:区组单位数与处理数相 同,不能有缺失值。优点:区组内各单位有较好 的同质性,减少误差,提高试验效率。拉丁方设 计三因素的水平数是相等的。随机对照试 验设计(RCT设计) RCT将研究人群随机分为试 验组与对照组,将研究者所控制的措施给予试验 人群后,随访并比较两组人群的结果以判断措施 的效果。特点:①主动干预试验措施②前瞻性③ 试验同步,条件一致④结果到结束才获得。原则: 实行盲法实验;有足够的样本例数;随机化分组; 保持组间的均衡性。序贯试验设计对试验 对象逐个试验、逐个分析,一旦得出结论就立即 停止的试验。具有减少样本含量的特点,常用于 实验研究和临床试验研究。较快获得结果。医学 调查研究方法调查设计的基本内容计划:调 查计划,整理分析计划。调查方法:普查;抽样 调查;典型调查;病例对照调查;定群调查。横 断面研究定义:按照事先设计的要求在某一人 群中应用普查和抽样调查的方法搜集特定时间内 疾病的描述性资料,以描述疾病的分布及观察某 些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联。特点:开始时一般 不设有对照组;特定时点;在确定因果关系时受 到限制;对不会发生改变的暴露因素,可以作因 果推论;在一定条件下用现在的暴露(特征)来 代替或估计过去的情况。 分类:普查;抽样调查(单纯随机抽样;系统 抽样;整群抽样;分层抽样)。前瞻性研究:由 因索果定义:选定可能的暴露危险因素,追踪 观察暴露与未暴露人群的发病结局,从而判断暴 露与疾病的关联。方法:从人群中抽出一定的 研究对象,按目前或过去某个时期内是否暴露于 危险因素或不同的暴露水平,而将研究对象分成 不同的组,比较发病率或死亡率。差异显著,就 可以估计暴露于发病及死亡间的联系。优点:偏 倚较小,结果可信。缺点:所需观察的人群样本 很大,观察时间长,花费大,影响可行性。偏倚: 选择、信息、混杂、随访偏倚。资料分析指标: 率:发病率IR,死亡率MR,标准死亡率SMR。关 联强度:RR相对危险度AR特异危险度。 ARP特 异危险度百分比PAR人群特异危险度。队列研 究---属于前瞻性研究特点:①设立对照组②由 因及果(前瞻性)③属于观察法④能确证暴露与 结局的因果联系。设计方法①确定研究目的②选 择研究方法③研究对象的选择④资料搜集和随访 (基线资料的获取、随访的对象和内容、观察终 点和终止时间、失访及其处理)⑤质量控制。队 列研究中研究对象原则及来源研究对象是人 群,一个范围明确的人群。包括暴露组和对照组。 原则为:暴露组和非暴露组必须有可比性,非暴 露组应该是除了未暴露于某因素之外,其余各方 面都尽可能与暴露组相同的一组人群。暴露人群 包括一般人群和特殊人群。特殊人群包括有组织 的人群团体、职业人群和特殊暴露人群等。对照 人群分为内对照、外对照、总人口对照和多重对 照。回顾性研究:由果溯因定义:从某种欲 研究的疾病出发,去回顾探索危险因素的既往暴 露史,从而判断关联。优点:省时、省力、出 结果快。缺点:因资料积累时受研究者控制, 所以内容上未必符合要求。偏倚:选择、信息 (回忆偏倚)、混杂。率:AR 关联性:比值比 OR:病例组暴露与对照组暴露的比值,OR>1,暴 露是疾病的危险因素,越大,关联性越强。 病例对照研究----属于回顾性研究定义:选定 一组患有某病的病人,再按某种条件(如年龄、 性别…)选一组健康人或未患该病的其他病人, 调查两组人既往某些因素的暴露史,如某种暴露 的频率和数量在两组间无差别,那么这一暴露与 该病无联系,否则则有联系。特点:优点①简 便,省时、省力、费用低,效率高;②适宜发病 率很低的疾病病因研究;③可研究一种疾病与多 种暴露的关系;④可初步验证已明确的病因假设, 亦可广泛探索众多因素与某种疾病的关系,用以 建立病因假设。缺点:①容易受偏倚的影响;② 不能得到疾病的发病率;③在病因研究方面说服 力有限。应用:病因学研究、预防和治疗的研 究、预后研究。队列研究和病理对照研究的区 别与关联区别: 1>.观察人数与完成时间:病 例对照研究需要观察的人数较少,时间短,不需 随访。 2>.研究因子的数目:病例对照研究在一 个研究中可同时调查多个因子与一种疾病的关 系。队列研究则可同时调查一个因子与多种疾病 的关系。对于一种危险作用广泛的因子,只有通 过前瞻性队列研究才能全面揭露其效应,特别是 长期健康效应。 3>.发生偏倚的可能性:⑴选择 偏倚:病倒对照研究发生选择偏倚的可能较大。 队列研究也有可能发生。⑵信息偏倚:病例对照 法需要被调查者回忆过去对若干因素的暴露史, 出现回忆偏倚的可能较大;队列研究因随访时间 较长,可能出现失访偏倚。4>.率与联系指标: 病例对照研究一般不知道总人口中的病例数和未 病者人数,所以不能计算发病率、死亡率、RR和 超额危险度。但可计算OR、 PAR。病例对照研究 虽可判断暴露与疾病之间是否存在有统计学上的 联系,但不易作出有因果联系的结论。从前瞻性 队列研究结果较易作出是否有因果联系的结论, 其说服力仅次于实验研究结果。联系:一般把 病例对照研究用于筛选可疑病因,建立假设,作 为病因研究的第一阶段,而把队列研究用于检验 假设,作为第二阶段。新近的趋势是主张在队列 研究中嵌进一个病例对照研究,以兼取两者之长。 但实际上仍须很大的规模,一般难以做到。诊 断性试验定义:一种准确、安全、简便易行的 新法代替或淘汰诊断旧法的实验性研究。设计步 骤:①确定金标准②选择研究对象③同步盲 法测试金标准医学界公认的最可靠的、准确度 相当高的诊断方法,作为比较的统一标准,能正 确区分有病与无病或阳性与阴性。指标:1〉可 靠性指标2〉真实性指标:会计算①敏感度SN=A/ (A+C)真阳性率,指筛检方法将实际有病的人正 确判为患者的比例。②特异度SP=D/(B+D)真 阴性率,指筛检方法将实际无病的人正确判定为 非患者的比例。③似然比LR=真阳性率/假阳性 率=真阳性率/1-真阴性率④Youden指数:一个 诊断方法的正确诊断指数。可用于比较两个诊断 方法,它表示诊断方法的真实度。Yi=(灵敏度 +特异度)-1= a/(a+c) + d/(b+d)-1⑤一致 率=(a+d)/(a+b+c+d)SN+假阳性率(误诊率) =SP+假阴性率(漏诊率)=1。论文资料 的处理:1.围绕论文题目的假说集中取舍材料; 2.保持材料之间的层次及内在联系; 3.科学的处 理阴性和不显著材料。格式及内容前置部分 题目特色:与众不同;新意:突出创造性;切 题:对象、干预措施、结果;具体:不夸大;简 明:<20字, 一般不加副标题;勿用化学结构式、 非习用缩略语与符号。 署名凡参与了研究的实质性工作者,都具有 作者资格,仅筹集资金、收集少量资料、提出一 般性的建议或仅为有关的主管领导,都不足以成 为作者,但可在文末对他们予以致谢按贡献大小 排列,应征得同意,第一作者是主要负责者。摘 要简短,有相对独立性,可单独引用,但应包 括关键性资料和数据,力戒空泛。目的是便于读 者概略的了解全文内容。<300字(结构式)目的、 材料与方法、结果、结论。目的(可简要交代研 究的背景);基本步骤(包括材料及方法,如研究 对象选择、分组方法、观察和分析的方法)。主 要的结果和发现(应尽量提供具体的数据及其统 计学意义);主要的结论及其意义(着重描述有创 新或较重要的内容)关键词能代表文章主要 内容或主题的词或词组 3-5个。正文部分引 言研究的动机、目的、内容和意义,可适当介 绍背景和理论依据。开门见山、引人入胜、实事 求是、精练(一般<300字)。材料与方法说 明研究所用的材料、方法和研究的基本过程,以 便读者了解论文的研究设计的可靠性,也为别人 重复提供资料①研究对象;②研究方法;③实 验因素;④效应指标;⑤统计方法。结果核 心部分指标明确可靠,数据准确无误,文字描 述言简意明,图标设计正确合理,由此引出推理 和结论。一般资料(基线资料):例数、年龄、性 别、分期、病理等研究结果:文字、数字、表、 图、照片。例数前后呼应、流失者的说明与分 析、副反应、并发症、法定计量单位、注意有效 数字、精确度的一致、图表必要的文字解释。讨 论对结果进行解释;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可靠 性;分析内在的联系、规律、现象;探讨其机制, 上升到理论;额外的发现;副反应、并发症的分 析;与其它结果的比较;推广范围、可行性;临 床意义、结论;不足、可改进之处;进一步研究 方向。致谢不一定要,应征得书面同意。参 考文献

医学博士英语考试写作 的 原则和规律

一般来说博士的英语作文一般都是给阐述或陈述问题的文章写摘要,如“吃早餐有利于身体健康”、“吸烟有害健康”、“中国大学生越来越能接受心理咨询”、或“医疗体制的现状”等等这样文章,可使用以下的模版: 陈述问题型文章,分三种类型: 一、正面陈述问题 “吃早餐有利于身体健康”就是只从正面陈述问题; 二、负面陈述问题 如“吸烟有害健康”这样的文章,就是一般只说明吸烟是有害的,只说负面影响。 三、客观的陈述问题(正负面都有的) 如“医疗体制的现状”等问题,因为这样的文章有好也有坏的方面,也就是有正面也有负面的问题。又如04年的博士论文,就是对医院问题的陈述,文章分别从洋医院、民营医院和公立医院几个方面来阐述,分别说明这几种医院各自的优点和缺点,所以这样的文章就是典型的客观陈述事实的文章。 首先看看是什么样的文章,再确定用什么模版来套用。(各个类型我都做一套模版) 但是不管是哪个类型的文章都不外乎这几个步骤,切记,不要觉得无所谓啊!!!! 一般这个题目可以和中文标题的翻译一样,应该是陈述性的词组,用“of” 、“and” 或“N 词组加介词短语” (1) 如文章是陈述的一个事情或问题,那就用什么的什么(sth1of sth2) 如中国医疗体系的现状:The State of Arts of Chinese Medical Care System 或医疗制度的改革:Reform of Chinese Medical Care System (2) 讲到一个负面的问题,一般都是和健康有关系的,就可以说sth1and Health 如吸烟和健康,早餐和健康等等 (3)如果本文只讲到了一件事情,那么可以用介词短语 如A Blind Zone in Child-nutrition, (小孩营养问题的盲区) 等等 注意:1、第一个词和所有的实词大写,介词和冠词(The, a an)等虚词小写

【综述专题】生物医学SCI论文医学综述的写作步骤

【综述专题】生物医学SCI论文医学综述的写作步骤 医学综述的写作是生物医学SCI论文写作的一部分,通常要遵循一下几个步骤: 1.选定题目选定题目对综述的写作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选题首先要求内容新颖,只有新颖的内容才能提炼出有磁石般吸引力的题目。选题还应选择近年来确有进展,适合我国国情,又为本专业科技人员所关注的课题,如对国外某一新技术的综合评价,以探讨在我国的实用性;又如综述某一方法的形成和应用,以供普及和推广。选题通常有几种:一种是与作者所从事的专业密切相关的选题,对此作者有实际工作经验,有比较充分的发言权;一种是选题与作者专业关系不大,而作者掌握了一定的素材,又乐于探索的课题;还有一种是医学科学情报工作者的研究成果。 2.题目不要过大,过大的题目一定要有诸多的内容来充实,过多的内容必然要查找大量的文献,这不但增加阅读、整理过程的困难,或者无从下手,或顾此失彼;而且面面俱到的文稿也难以深入,往往流于空泛及一般化。实践证明,题目较小的综述穿透力强,易深入,特别对初学写综述者来说更以写较小题目为宜,从小范围写起,积累经验后再逐渐写较大范围的专题。此外,题目还必须与内容相称、贴切,不能小题大作或大题小作,更不能文不对题。好的题目可一目了然,看题目可知内容梗概。 查阅文献题目确定后,需要查阅和积累有关文献资料。对初学者来说,查找文献往往不知从哪里下手,一般可首先搜集有权威性的参考书,如专着、教科书、学术论文集等,教科书叙述比较全面,提出的观点为多数人所公认;专着集中讨论某一专题的发展现状、有关问题及展望;学术论文集能反映一定时期的进展和成就,帮助作者把握住当代该领域的研究动向(sci发表QQ1026593760)。其次是查找期刊及文献资料,期刊文献浩如烟海,且又分散,但里面常有重要的近期进展性资料,吸收过来,可使综述更有先进性,更具有指导意义。查找文献资料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根据自己所选定的题目,查找内容较完善的近期(或由近到远)期刊,再按照文献后面的参考文献,去收集原始资料。这样“滚雪球”式的查找文献法就可收集到自己所需要的大量文献。这是比较简便易行的查阅文献法,许多初学综述写作者都是这样开始的。另一种较为省时省力的科学方法,是通过检索工具书查阅文献。常用的检索工具书有文摘和索引类期刊,它是查阅国

《医学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练习题和答案-(全)

科研设计 一共6道题,每页6道题 单选类型试题: 1) 下面哪项不是实验性研究的优点: A. 可比性好,基线一致 B. 应用的普遍性好 C. 防止选择性偏倚好 D. 高质量的实验性研究是系统评价的可靠资源 2) 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最佳分配比例是: A. 1:1 B. 2:1 C. 1:2 D. 3:2 3) 下面对于选择研究对象需遵循的原则描述错误的是: A. 选择对干预措施有效的对象 B. 选择预期发病率较高的对象 C. 选择干预对其影响较大的对象 D. 选择能将实验坚持到底的对象 4) 下面对类实验研究的描述错误的是: A. 具备有人为地施加影响因素的特点 B. 同实验性研究的根本区别是:或者没有相等的对照,或者不是用随机的原则分的组 C. 类实验性研究的最大优点是在实际人群中进行人为干预因素研究的可行性高 D. 类实验性研究在回答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关系时,比实验性研究的可信度高 5) 双盲实验中不知道病人所用药物是试验药还是对照药的是: A. 研究者 B. 病人 C. 监查员 D. 以上均是 6) 实验设盲是为了避免: A. 医生的偏性 B. 病人的偏性 C. 评定者的偏性 D. 以上均是

论文材料的搜集一共6道题,每页6道题 单选类型试题: 1)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属于: A. 参考数据库 B. 全文数据库 C. 语言数据库 D. 压缩数据库 2) 目前世界上最大和最广泛使用的学位论文数据库是: A. 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CDMD) B. 万方学位论文 C. ProQuest博硕士论文数据库 D. 中国知网 3) 文献检索时应当先检索: A. 电子文献 B. 印刷版文献 C. 中文文献 D. 英文文献 4) 资料搜集时应注意: A. 正确确定检索途径 B. 检索课题主题概念的提取要准确、全面 C. ?检索策略要适时地加以调整 D. 以上都是 5) 国内最大型的学术期刊数据库为: A. 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 B.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C. 万方数字化期刊 D. 中国知网 6) 百科全书属于: A. 检索类工具书 B. 参考性工具书 C. 语言性工具书 D. 管理性工具书

医学英文论文的翻译方法

医学英文论文的翻译方法 来源:医学论文发表——辑文编译 辑文编译小编告诉大家英文医学文献翻译除应透彻理解原文以外,还要考虑到医学本身的特点,即翻译时要正确选择词语,更要注意对一些常用句型如被动语态、各种从句以及长句和图像资料的处理。完全拘泥于原文的对号人座式的翻译是译不出高质量的译文的。那样译出的文章必然刻板、生硬,甚至文不从,意不顺。英文论文翻译要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就要注意中文和英文之间的某些细微而又非常重要的差别,并掌握一些基本的翻译方法和技巧。 (一)透彻理解原文 这是翻译原文的前提。对原文理解得透彻与否,对表达原文的意思至关重要。翻译时,要把原文先看二三遍,做到:1.弄清原文的主题思想,明确原作者的写作目的。主题、目的明确了,才能从总体上把握译文,不会出现大的偏差,也才能使译文连贯通顺。2.弄清原文的文体风格。文体风格明确了,才能使译文的文体接近原文的文体,将原作者的风格再现。3.弄清原文的整体结构,由哪几部分组成,每部分主要表达什么意思以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如何。弄清了以上几点,再着手翻译,这样头脑里有了文章的全局和整体概念,以此来指导具体翻译,才有可能译出高质量的译文。 (二)正确选择词语 英译中词语的正确选择取决于对原文词义的确切理解,而对原文词义的确切理解又取决于对原文上下文的反复推敲。有些词看起来很简单,其实除了用在普通英语外,还有专业意义,如the first attack不是“首次攻击”,而是“初次发病”,又如 a change of air不是“空气变化”,而是“转地治疗”。Influenza is an acute self-limited infection and is characterized by constitutional symptoms, although the infection is restricted to the respiratory tract普通词self-limited“自身限制的”,在这里要加以引伸,译为“定期自愈的”,此句可译为:流感是一种定期自愈的急性传染病,虽然传染只限于呼吸道,但其特征却是全身性症状。以上实例说明,只有正确选择词语,才能正确表达原文的内容。 (三)被动语态的翻译 英文医学文献常出现被动语态的句子,而中文较少采用被动语态,故多将被动语态译为主动语态,但在有些情况下,也可把英文的被动语态译为中文的被动语态。具体翻译时,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译为中文主动句 如果英文被动句的主语(即受动者)为无生命的东西,而施动者又不十分具体时,就宜直接译为中文主

医学科研方法及论文写作教学大纲

《医学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教学大纲 第一章医学科学研究方法及思维方式 一、掌握内容 1、医学科学实验研究的程序 ⑴科研选题 ⑵实验设计 ⑶实验实施 ⑷数据资料处理,得出结论 ⑸撰写论文、申报专利或转化成生产力等 2、选题的原则 ⑴科学性 ⑵创新性 ⑶适用性 ⑷可行性 3、实验设计的原则 ⑴对照原则 ⑵随机化原则 ⑶重复原则 ⑷盲法 二、熟悉内容 1、医学科学研究的类型及其特点 ⑴基础研究 ⑵应用研究 ⑶实验发展 2、医学研究的基本程序 ⑴研究问题的提出 ⑵假设的建立与设计 ⑶科学实验与验证 ⑷实验结果的分析、综合与处理 ⑸建立新的理论或实际应用与推广 3、医学科研选题种类 ⑴调查研究 ⑵实验观察 ⑶资料分析 ⑷经验体会 4、临床实验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⑴对照组的盲实验问题 ⑵动物实验结果与临床应用问题 ⑶安全性与伦理道德问题

三、了解内容 1、医学科学发展的几个重大前沿领域 ⑴人类基因组计划 ⑵ DNA芯片技术 ⑶克隆技术 ⑷组织工程 ⑸朊病毒 ⑹蛋白质组学 2、医学科学研究思维方式 ⑴创造性思维的特点、①独立性、②连续性、③多向性、④跨越性、⑤综合性 ⑵直觉—模型 ⑶归纳—演绎 ⑷想象—验证 ⑸相似思维 ⑹求异思维 ⑺系统思维 第二章实验的基本要素及误差控制 一、掌握内容 1、医学实验的基本要素 ⑴处理因素、①处理因素的数目与水平、②处理因素的标准化、③混杂因素及其控制 ⑵实验对象 ⑶实验效应 ⑷选择指标的依据、①客观性、②特异性、③灵敏性、④精确性 2、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的特点 3、误差的控制 ⑴随机化 ⑵均衡化 ⑶交叉的原则 ⑷重复实验 二、熟悉内容 1、误差的类型及其控制 ⑴抽样误差 ⑵感官误差 ⑶条件误差 ⑷分配误差 ⑸非均匀性误差 ⑹顺序误差 ⑺过失误差 ⑻估计误差 三、了解内容 1、实验类型

生物医学英语论文的语言特征及写作技巧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生物医学英语论文的语言特征及写作技巧 作者:王亚娜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外语教研培训中心,510089 刊名: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MEDICAL SCIENCES) 年,卷(期):2009,30(6) 被引用次数:2次 参考文献(6条) 1.Day RA How to write and publish a scientific paper 1998 2.Lund JM;Hsing L;Pham Tr Coordination of early protective immunity to viral infection by regulatory T cells 2008(5880) 3.Cartron G;Lu ZY;Baudard M 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potentiates rituximab in patients with relapsed follicular lymphoma:results of a phase Ⅱ study 2008(16) 4.Fang XS;Tang WC;Sun SJ Mechanism by which activation of δ-opioid receptor reduces the severity of postresuscitation myocardial dysfunction[外文期刊] 2006(10) 5.Yu FY;Yao HR;Zhu PC let-7 regulates self renewal and tumorigenicity of breast cancer cells 2007 6.Alawi A;Alsheikh-Ali;Prasad V Effect of the magnitude of lipid lowering on risk of elevated liver enzymes,rhabdomyolysis,and cancer[外文期刊] 2007(05) 本文读者也读过(6条) 1.张晓枚医学英语论文的时态用法[期刊论文]-文教资料2006(28) 2.梁少兰中国医学作者撰写的英文研究性论文前言部分的体裁分析[学位论文]2005 3.刘曦.王玉云.曾俐萍.LIU Xi.WANG Yu-yun.ZENG Li-ping英语医学论文写作模式分析[期刊论文]-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9,6(3) 4.陈建军医学英语文体特征及对翻译教学的启示[期刊论文]-卫生职业教育2010,28(9) 5.陈望忠.宋建武.王征爱.CHEN WangZhong.SONG JianWu.WANG ZhengAi医学英文论文中with使用的常见问题及其修改[期刊论文]-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7,18(3) 6.张宏医学英语论文题名的写作方法[期刊论文]-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2) 引证文献(2条) 1.朱荔芳对比语言学视角下的英语医学论文写作行为研究[期刊论文]-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2011(5) 2.隋滨滨.马军.袁菁.张巍.汤劼医学英语教学中学生科研读写能力的培养[期刊论文]-西北医学教育 2011(6) 本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b511071863.html,/Periodical_zsykdxxb200906033.aspx

生物医学SCI论文的写作方法

生物医学SCI论文的写作方法 生命科学类医学研究工作文件记录和生命科学研究工作的总结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生物医学研究论文主要报道医学领域;是科学家的努力工作的结晶,是人类的发展和进步,医学科学。特别是生物医学SCI论文,使结果为后人对人类有益的参考文献研究国际社会的结果,为科学研究的利润。因此,一个更深远的意义和价值。 从事医学研究工作的同志,经常医学论文写作,不仅可以扩大视野,掌握国内外各领域研究的发展趋势,也是提高研究设计和研究的能力,专业技能。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如果研究能力和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提高,成绩显著,但也能写出高质量的生物医学SCI论文。论文可以得到社会的认可后,但项目也可以是认证的社会和有关部门提高科学研究机构的重要途径。 因此,医学论文像一面镜子,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省,一个地区,一个单位的医学科学水平和工作作风,更好地反映了多少人才和水平。如何编写高质量的医学论文,广大医务工作者应掌握的基本技能,而且还获得教育,学位,职称晋升的必要条件。 作为生命科学的研究工作者,我个人认为写生物医学SCI论文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个主要元素:中心突出,揭示思想论文探索性很强的项目总结,其目的是探索未知,特别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即那些前人没有提出的问题,解决前人没有解决的问题。为了体现党和国家卫生政策的同时,实行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政策的理论与实践,反映医学科学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医学界的学术交流。在医学科研工作中,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尊重科学,强调道德,反对欺诈,反对抄袭。让经济发展医疗技术工作,为国家经济建设。所以一个好的文章必须有好的思想结论好的题目后的好文章。 第二个主要因素:创新,只有不断创新,人类社会将医学的进步也不例外。 所谓的创新是提出了前人没有实现的意见,以前的发明至今发现的结果,而不是简单地重复他人的研究工作。所谓的新指的是提供生物医学SCI论文是鲜为人知的信息,非公开的公共知识,非剽窃,指的是医疗的研究课题,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医学领域的三边。 此外,研究所谓的提升:在这样的研究中,如果它是模仿和重复他人或研究课题应在打的模仿,淘汰新。作者应该在他人研究的基础上有自己的新思路,产生一个新的理论或技术,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的创新,一个新的视角,将反映新的成就。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等的推广和应用,以及新与旧的药物,古老的康复与其他项目,还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医学等交叉领域的推广和应用的三个主题。 第三大因素:科学论文的前提下测量的第一个条件是论文的科学水平。在论文评价,主要是看是否严谨的科学研究和合理的设计方法是正确的,是否全面、可靠的信息,根据精度和满足统计要求,是否科学严谨的结果,得出的结论是适当的和充分的依据等。学术论文的

写作指导:医学论文的撰写格式与方法

医学论文的撰写格式与方法 医学论文的撰写格式与方法 编辑部每年都会收到上千篇的热情、献身于口腔医学的撰稿人的来稿,编委们、审稿专家、编辑每年都要审阅、修改大量的稿件。其中很多来稿都已刊出,但也有相当数量的稿件不符合发表要求。花费了不少的心血写出的文章被否定了,原因是什么? 有的作者手中有大量的病例,但由于平时没有严谨的观察和登记制度,原始材料残缺不全,综合分析时东拼西凑,不能说明问题,难以立论;有的论文原始资料尚完整,由于不善表达,所写文章目的不明确,条理紊乱,有价值的见解都埋没在乱糟糟的文字中。帮助作者写好论文,使作者的经验、成果有更多的机会与读者见面,是编辑不可推卸的责任。关于医学科研的设计和统计学处理讲座已于2003年各期中陆续刊出。应广大读者的要求,我刊自2006年第1期开始,连续刊出系列讲座———如何撰写医学论文,它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医学论文的撰写格式与方法;第二部分———英文摘要的撰写技巧和要点。希望通过系列讲座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按照国际医学期刊的惯例要求,临床科研论文的撰写格式如下:论文题目、作者署名、论文摘要、关键词、导言、材料和方法、结果、讨论、志谢、参考文献。下面就按论文书写格式讲解各部分的要求。

一、医学论文的文题 文题是文章的窗口,读者一定是先看文题再看文章全文,检索者也同样。尤其是在日新月异、科技论文量大增的今天,读者往往是浏览杂志的目录后,然后再通读感兴趣的全文。所以文题简明新颖,无疑容易得到读者的青睐,其内容、结论被转载,引用的可能性自然也相对增加。同样,文章内容很好,也可因其文题臃肿平淡,而失去不少凸现其价值的机会,甚至是转载的机会,所以文题一定要仔细斟酌,言简意赅,立意新颖。要能反映出研究的目的及其重要意义。举例:“亚历山大矫正技术减数4个第一前磨牙治疗后的稳定性研究”,因为正畸的减数治疗原则就是拔除第一前磨牙,实质是文字重复,题目累赘,应改为:“亚历山大矫正技术减数治疗后的稳定性研究”。 1. 要注意以下几点: (1)题目不要过大,即过于笼统:题目与内涵要一致。如文题“成釉细胞瘤”,实际报告的内容是“成釉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分型与预后的关系”,则前者的文题过大。 (2)科技论文尽可能不使用副标题。 (3)文题中尽量不用中、英文缩略语,以免产生歧义。 (4)文题字数在20~25个字以内,删除不必要的字、词,高度精练,题达文意。 (5)不可滥用“研究”一词。不用“研究”二字也不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