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实验知识重点

大学物理实验知识重点
大学物理实验知识重点

本学期实验知识重点

液体粘度的测定

液体表面张力

旋转液体表面特性

误差理论,长度测量与数据处理示波器的原理与应用

气垫摆测转动惯量

耦合摆实验

拉伸法集成霍耳开关传感器与简谐振动惠斯通电桥测电阻

伏安法测电阻

电位差计的使用

电表的改装与校验

等厚干涉现象与应用

导热系数的测定

自组望远镜与显微镜

液体粘度的测定

1、液体粘滞力的特点,它的数值大小与哪些量有关,方向如何。

2、粘度系数的单位,与温度的关系。

3、小球在油中匀速下落,受几个力作用,落球法测粘度系数的原理。

4、如何知道水平叉丝与镜筒的运动方向平行,如不平行应如何调节。

5、读数显微镜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它与螺旋测微器相比有何特点。

6、如何保证小球下落能将激光线挡住进行测量时间,如何调节。

7、推导出一级和二级粘度系数的表达式,与理想情况相比有什么差别。

8、推导合成不确定度公式,在测量数据中任取一次进行误差计算。

液体表面张力

1、总体要求:了解位移力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学习对力敏传感器进行定标及用脱拉法测

量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方法。

2、为何要读出液膜断裂瞬间的电压示数?

3、开始对霍尔传感器进行定标为什么要对仪器进行调零?调零的步骤是什么?各是什么

原理?

4、想一想金属圆环的厚度对实验误差的影响,影响来自于什么原因?圆环的厚度越大对实

验所得的液体表面张力示数的影响误差是增大了还是减少了?

液膜断裂时悬挂在环上液体的多少将会影响实验结果。

5、 若金属圆环底部不严格水平----不严格平行于液面,会对实验结果带来什么样的误差?

这样实际的环与液体接触实际上偏大。

6、 想一想温度对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影响,温度升高了,系数应当偏大了还是偏小了?具

体的原因是什么?

液体表面张力系数与温度呈负相关,且近似为线性关系,即温度越高,表面张力系数越小。具体的原因是界面上的分子能量增大,更易于摆脱液体表面张力的束缚。

7、 浓度的影响:在纯液体中加入杂质时,体系的表面张力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根据试验,稀

溶液的表面张力和浓度的关系大致可分为3 类: 第一类的特征是浓度增加时,溶液的表面张力随之下降,大多数非离子型的有机物如短链脂肪酸、醇、醛类的水溶液都有此行为。第二类溶液的特征是,当溶质的浓度增加时,溶液的表面张力随浓度上升。第三类的特征是,它与第一类曲线不同,当溶液很稀时, σ随浓度的增加而急剧下降, 随后σ大致不随浓度而变。

在液体中加入某些杂质会显著改变液体的表面张力,表面活性物质通过减小液体表面自由能从而减小其表面张力系数。肥皂水的表面张力系数大大低于纯净水,增加肥皂水浓度,其表面张力系数减小,但减小幅度不大。

在实践中。液体自发收缩成球状的现象有时对工农业生产是不利的。例如,在喷洒农药时, 药液在液面上收缩成液滴将影响叶片对农药的吸收,因此必须减小液滴的表面张力系数使液滴在液面上呈延展分布。

8、 处理要求:

对霍尔传感器进行定标的时候,会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处理数据。进行求解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时候可以先求平均,因为后续的关系皆为线性关系。

旋转液体表面特性

1、 高度差法测重力加速度计算公式

h T D g ?=

2222π 2、 无论液体转速为多少,在2R

x =处液面的高度将始终保持不变。

3、 平行入射法测重力加速度计算公式 g = k R 222π = θ

πtan T 222D

4、抛物液面焦距f的测定思路:首先设法确定光轴位置,然后观察一条平行于光轴入射的

激光束的反射光线,它和光轴的交叉点即是抛物面焦点。

5、抛物面反射成像规律:当屏在焦点以内、焦点处、焦点以外时,所看到的像的大小、方

向会按什么规律变化。

6、调整激光器姿态,使液面反射的光点与激光器出光孔重合,则激光束与转动盘转轴平行、

垂直于水平面。

7、测焦距时,为什么转速太大则反射光点不会出现在观察屏上?

8、在观察屛上如何区分液面上表面和下表面反射光点?

误差理论,长度测量与数据处理

1、改正下列表达式的错误

①d=12.435±0.02(cm)

②R=6371km=6371000m=637100000(cm)

③θ=60 ±2′

q(1.61248±0.28765)×10-19C

2、测量金属环的内径D1=2.880±0.004(cm),外径D2=3.600±0.004(cm), 厚度h=

2.575±0.004(cm)。试求环的体积V和测量结果。

3、零差和仪器误差有何区别?

4、简述:计算直接测量与间接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时的异同点。

5、螺旋测微计尾部稍细的螺杆应如何使用?

6、试读出讲义中的图1-14所示的角游标读数

7、操作:试测量盲管内孔深度,并按规定格式写出测量结果

8、操作:测量求出小钢球的体积,按规定格式写出测量结果

示波器的原理与应用

1、在示波器上观察到的信号波形不断向右或向左移动,这是什么原因?调节什么旋钮才能

使波形稳定?

2、示波器产生“黑屏”的原因有那些?

3、当示波器已经正常显示波形时,将扫描速度开关SWEEP TIME/DIV 位置从0.5ms位

置转到0.1ms位置,屏上显示波形是增多还是减少?

4、用示波器定量测量波形幅度和周期时,要获得精确的读数应注意?

5、为什么观察扫描现象时,必须在X偏转板加锯齿波电压?加恒值电压行不行?

6、测量电学实验黑匣子信号输出口B输出信号的峰峰值和周期,并计算出电压有效值和频

率值。

7、利用信号发生器调节出频率350Hz、1500Hz和15KHz的正弦波信号。

8、调出通道一和通道二两个输入通道输入的信号频率比2:3的李萨如图形。

气垫摆测转动惯量

1、转动惯量的物理含义及定义式?何为“转轴平移原理”?

2、为什么该实验采用“气垫”技术?

3、该实验把测转动惯量转化成测什么物理量?

4、该实验让摆转转动的角度过小可以吗?为什么?过大呢?

5、如果摆轮被“垫”过高或过低,通过什么来调节?

6、实验前,要调节什么来使水平仪气泡处于中央?

7、实验时,摆轮刚起振就开始测可以吗?

8、放置小圆柱时,除了要使小圆柱的圆心离摆轮圆心等距之外,为什么还要求对称?

耦合摆实验

1、耦合摆实验的实验目的是要研究什么。

2、请解释耦合长度L

3、实验所用的计时器可以自动对周期性的振动计时,但为什么不能用计时器来测量拍振

周期?

4、耦合摆同振幅同方向振动时,简谐频率是否和耦合长度L有关?为什么?

5、耦合摆运动有两种主要的简谐振动模式,分别是哪两种模式?

6、耦合摆的受力分析图中,为什么不考虑支持力?

7、在耦合摆实验中,为什么我们认为弹簧的弹力是近似水平的?

8、耦合摆实验中,一个拍振周期指的是哪段时间?

拉伸法

1、杨氏模量Y是由什么定律得出的表达式?

2、用什么仪器测量钢丝直径?

3、什么是光杠杆常数?

4、如何测光杠杆常数?

5、用什么工具测量光杠杆常数?

6、简述实验中的注意事项。

7、望远镜中叉丝作用是什么?

8、逐差法测量实验数据的优点?

集成霍耳开关传感器与简谐振动

1、如何利用胡克定律测量弹簧的倔强系数?

2、利用胡克定律测量弹簧的倔强系数实验,如何利用游标卡尺测量弹簧的伸长量?

3、如果不考虑弹簧的质量和任何形式的摩擦力与阻力,写出简谐振动的振动周期表达式;

4、简叙什么是集成型霍耳开关传感器的工作点和释放点?

5、简叙如何测量得到集成型霍耳开关传感器的工作点和释放点的磁感应强度?

6、为什么在测量集成霍耳开关传感器的电压时,要把电压调整到2.5V?

7、为什么在利用集成霍耳传感器与简谐振动实验仪测量周期时,要求指示灯在每一个周期

都要有亮暗变化?

8、现有一个水箱,有一个水管不停地向水箱里加水,另有一个阀门。试设计一个电路,控

制水箱的水位。要求这个电路必须用到集成霍耳开关传感器。画出该电路图,并加上适当的文字,说明该电路的工作原理。

惠斯通电桥测电阻

1、请画出电桥测电阻的电路图,并在图中标出比例臂、比较臂。

2、如何适当选取比例臂?

3、电源E与检流计G的位置互换,是否会影响电桥的平衡,为什么?

4、在电桥测量中,你认为哪些因素影响测量精度?

5、使用检流计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6、请写出电桥灵敏度的定义式。

7、对于五环电阻,请说明五条线分别代表什么意义。

8、惠斯通电桥测电阻主要适用于测量高值,中值,还是低值电阻?

伏安法测电阻

1、伏安法测电阻选用限流电路或分压电路的原则。

2、电流表内接或外接的原则。

3、某毫安表,表盘共100格,选用100mA的量程进行测量,若指针指在87.7格处,则毫

安表读数为:,若选用50mA的量程进行测量,若指针指在45.7格处,则毫安表读数为:。

4、电表的最大可能误差如何计算?

5、电表的准确度等级分为7级分别是,举例说明其

表示什么意义?

6、作图法图解法的注意事项。

7、伏安法测电阻电流表内外接的修正公式,以及如何对系统误差进行修正。

8、伏安法测电阻选择电表的合适量程有哪两个原则。

电位差计的使用

1、电位差计是精密测量电压的仪器,请说出测量精度高的原因。

2、画出电位差计的工作原理图,并说明图中电阻、电源和仪表的用途。

3、电位差计是精密测量电压的仪器,但可以用来测量电阻,请问借助于标准电阻,如何用

电位差计测量电阻的阻值。

4、简述用电位差计测量电源电动势的操作流程。

5、简述标准电池的构成,并说明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6、操作:采用标准电池、检流计、直流电源、电位差计调出电位差计的标准化工作电流。

7、操作:对标准电池的电动势进行温度校正。

8、操作:利用电位差计校正毫安表。

电表的改装与校验

1、磁电式电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改装成电流表的原理和电压表的原理。

3、电表的校正曲线内容,如何通过曲线得到校正值。

4、在实验中,改装成电流表中,采用何种电路形式,如何调节电阻,使表头与标准表同时

满偏,原因何在。

5、在实验中,改装成电压表中,采用何种电路形式,如何调节电阻,使表头与标准表同时

满偏,原因何在。

6、电表的等级K的定义,如何确定改装表的等级。

7、如何设计一个多量程的电流表,有几种方案,比较优劣。

8、为什么改装为电流表的准确度要比电压表的准确度低。

等厚干涉现象与应用

1、牛顿环是怎样形成的?它是什么性质的干涉条纹?

2、试解释为什么牛顿环愈向外,干涉条纹间距愈密?

3、牛顿环与劈尖干涉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之处?

4、在实验所用钠光照射下,牛顿环为何能形成干涉条纹?

5.有时牛顿环中央是一亮斑,这是由于平凸透镜与平板玻璃没有紧密接触而致。试进行理论分析,并推导此时的曲率半径计算公式。

6.利用透射光观测牛顿环与用反射光观测有什么区别?

7.实验中为什么要测量多组数据和分组处理所得的数据?

8.牛顿环实验中,若平玻璃上有微小凸起,这时的干涉条纹在局部是凸向外还是向内环,为什么?

导热系数的测定

1、导热系数的的定义及物理意义。

2、什么是稳态?如何判定稳定状态。

3、简述加热速率、传热速率、散热速率、冷却速率之间的关系。

4、测冷却速率时,为什么要在稳态温度T2 附近选值?如何计算冷却速率。

5、热电偶测量温度的基本原理,用热电偶测温有什么优点。

6、分析本实验中各物理量的测量结果,哪一个对实验误差影响较大。

7、YBF-2型导热系数测定仪的结构及工作原理描述。

8、试用作图法求散热盘的冷却速率。

9、实验装置的安装操作:1、安装圆筒、圆盘、材料样品(要求紧密接触),热电偶的安装(抹硅脂,热端插入小孔底部,冷端插入冰水混合物)。

10、仪器的稳态值测量操作:要求:1:操作步骤规范;2:数据记录准确、详实;

11、下铜板冷却曲线的测量及画图求解:

1) 操作步骤规范;2) 数据记录准确;3) 画图准确规范;4) 数据结果真实可靠

自组望远镜与显微镜

1、通过两个透镜观察物体:

(1)、以凹透镜为目镜,以焦距较大的凸透镜为物镜,调节二者间的距离,观察

远处的物体,你看到的像是________________。

(2)、以焦距较小的凸透镜为目镜,以焦距较大的凸透镜为物镜,调节二者的距

离,观察远处的物体,你看到的像是________________。

(3)、以焦距较大的凸透镜为目镜,以较小的凸透镜为物镜,调节两者间的距离,观察近处的物体,你看到的像是________________。

2、一般天文望远镜的目镜和物镜使用的都是镜,镜的焦距较大。当被观察物

体在物镜两倍焦距以外时,物体成一个别的像(填“放大”或“缩

小”,“实”或“虚”),然后这个像再经过目镜_____(填“放大”或“缩小”),观

察者就能看清楚远处的物体。

3、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使用的都是镜,镜的焦距较大。当被观察物体在物镜的

一倍焦距和两倍焦距之间时,物体通过物镜成一个的

像,然后这个像位于目镜的一倍焦距以内,物体通过目镜成一

个,这样我们就能看清楚很微小的物体。

4、绘制显微镜的实验原理图。

5、绘制望远镜的实验原理图。

6、推导开普勒望远镜的计算放大率公式。

大学物理 光学答案

第十七章 光的干涉 一. 选择题 1.在真空中波长为λ的单色光,在折射率为n 的均匀透明介质中从A 沿某一路径传播到B ,若A ,B 两点的相位差为3π,则路径AB 的长度为:( D ) A. 1.5λ B. 1.5n λ C. 3λ D. 1.5λ/n 解: πλπ ?32==?nd 所以 n d /5.1λ= 本题答案为D 。 2.在杨氏双缝实验中,若两缝之间的距离稍为加大,其他条件不变,则干涉条纹将 ( A ) A. 变密 B. 变稀 C. 不变 D. 消失 解:条纹间距d D x /λ=?,所以d 增大,x ?变小。干涉条纹将变密。 本题答案为A 。 3.在空气中做双缝干涉实验,屏幕E 上的P 处是明条纹。若将缝S 2盖住,并在S 1、S 2连线的垂直平分面上放一平面反射镜M ,其它条 件不变(如图),则此时 ( B ) A. P 处仍为明条纹 B. P 处为暗条纹 C. P 处位于明、暗条纹之间 D. 屏幕E 上无干涉条纹 解 对于屏幕E 上方的P 点,从S 1直接入射到屏幕E 上和从出发S 1经平面反射镜M 反射后再入射到屏幕上的光相位差在均比原来增π,因此原来是明条纹的将变为暗条纹,而原来的暗条纹将变为明条纹。故本题答案为B 。 4.在薄膜干涉实验中,观察到反射光的等倾干涉条纹的中心是亮斑,则此时透射光的等倾干涉条纹中心是( B ) A. 亮斑 B. 暗斑 C. 可能是亮斑,也可能是暗斑 D. 无法确定 解:反射光和透射光的等倾干涉条纹互补。 本题答案为B 。 5.一束波长为λ 的单色光由空气垂直入射到折射率为n 的透明薄膜上,透明薄膜放在空气中,要使反射光得到干涉加强,则薄膜最小的厚度为 ( B ) A. λ/4 B. λ/ (4n ) C. λ/2 D. λ/ (2n ) 6.在折射率为n '=1.60的玻璃表面上涂以折射率n =1.38的MgF 2透明薄膜,可以减少光的反射。当波长为500.0nm 的单色光垂直入射时,为了实现最小反射,此透明薄膜的最小厚度为( C ) A. 5.0nm B. 30.0nm C. 90.6nm D. 250.0nm 选择题3图

商品学大作业服装类商品知识

商品学大作业服装类商品知识

————————————————————————————————作者:————————————————————————————————日期:

广州松田职业学院(2011国贸专业) 商品学大作业 服装类商品知识 2012年12月16日

商品学大作业分工明细表 学号姓名小组职务主要工作

前言 (1) 商品分类 (1) 品质标志 (2) 储存要求 (4) 质量 (5) 包装 (7) 商品物流 (9) 创作总结 (11)

服装,既作为人类文明与进步的象征,同时也是一个国家、民族文化艺术的组成部分,因此对一个民族对服装来说,是随着民族文化的延续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它不仅具体地反映了人们的生活形式和生活水平,而且形象地体现了人们的思想意识和审美观念的变化和升华。现在服装行业的发展越来越繁盛,我们应该对其有更多的了解,所以这是一份有关服装的商品知识。 一.商品分类 按服装行业习惯,服装可分为上装和下装两大类。每类服装又有许多品种,常见的服装如下表所示: 类别特点部分品种名称 大衣 (包括长上衣)长度从肩缝起至手的中 指尖以下的所有服装 长大衣、中大衣、短大衣、 风衣、雨衣、裘皮大衣、 长毛绒大衣、披风、皮里 大衣长外套、旗袍、连衫 裙 上衣(包括背心)穿在上身的服装,长度在 中指尖以上 中山服、单便服、夹克衫、 西装、猎装、旅游服、中 式和中西式棉袄、两用 衫、礼服、背心 罩衫为防污、防尘罩在棉袄外 的上衣 中式、西式和中西式罩衫 以及其他各类罩衫 内衣(包括衬衫)贴身穿的衣服(不包括针 织内衣和汗衫) 衬衫(包括长、中、短袖)、 晨衣、浴衣、长衬裤 裤子和裙子穿在腰部以下的服装旗袍裙、夹克裙、喇叭裙、打褶裙、裙裤、短裤、中裤、马裤、普通裤、直筒

大学物理实验心得体会篇一

大学物理实验心得体会 大学物理实验心得体会(一) 为期七周的的大学物理实验就要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了,回顾这七周的学习,感觉十分的充实,通过亲自动手,使我进一步了解了物理实验的基本过程和基本方法,为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实验基础。 物理学从本质上说就是一门实验的科学,它以严格的实验事实为基础,也不断的受到实验的检验,可是从中学一直到现在,在物理课程的学习中,我们都普遍注重理论而忽视了实验的重要性。本学期的大学物理实验,向我们展示了在物理学的发展中,人类积累的大量的实验方法以及创造出的各种精密巧妙的仪器设备,让我们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在喟叹先人的聪明才智之余,更激发了我们对未知领域的求知与探索。 大学物理实验是我们进入大学后受到的又一次系统的实验方法与实验技能的培训,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和对物理量的测量,使我们进一步加深了对物理学原理的理解,培养与提高了我们的科学实验能力以及科学实验素养。特别是对于我们这样一批工科的学生,仅有扎实的科学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科学实验是科学理论的源泉,是自然科学的根本,也是工工程技术的基础。一个合格的工程技术人员除了要具备较为深广的理论知识,更要具有较强的实践经验,大学

物理实验为我们提供了这样的一个平台,为我们动手能力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除次之外,大学物理实验使我们认识到了一整套科学缜密的实验方法,对于我开发我们的智力,培养我们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我们科学的逻辑思维的形成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感谢大学物理实验,让我收获了许多。 大学物理实验心得体会(二) 本学期我们生科专业开设了3门实验课,在实验课中,我学到了很多在平时的学习中学习不到的东西,尤其是物理光学实验。它教会我更多的应该是一种态度,对待科学,对待学习。为期七周的的大学物理实验就要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了,回顾这七周的学习,感觉十分的充实,通过亲自动手,使我进一步了解了物理实验的基本过程和基本方法,为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实验基础。 我很感谢能够有机会学习物理实验,因为每一位老师都教会了我很多。每次上实验课,老师都给我们认真的讲解实验原理,轮到我们自己动手的时候,老师还常常给予我们帮助,不厌其烦地为我们讲解,直到我们做出来。有的同学在实验过程中出现了问题,就耽误了时间,老师也总是陪着我们直到最后一名同学做完实验。

中药商品学知识点总结

一.名词解释: 1.中药:是指在中医药理论和临床经验指导下用于防治疾病和医疗保健的药物,包括 中药材、饮片和中成药。 2.中药材:是天然来源未经加工或仅经过简单产地加工的药物,常分为植物药、动物 药和矿物药等三类。 3.饮片:是药材经净制、切制或炮炙处理后,供中医临床调剂及中成药生产的配方原 料。 4.中成药:是以中药饮片及其炮制品为原料,根据临床处方的要求,采用相应的制备 工艺和加工方法,制备成的随时可以应用的剂型。 5.中药商品:是指在医药市场流通、交换和经营中的特殊商品,也是国家及有关药品标 准中规定使用的所有中药。 6.中药商品学:是以中药商品质量和经营管理为核心内容的鉴别特征和使用价值的一 门应用学科。 7.重要商品名:是指在中药材市场上流通的中药商品别名。 8.中药商品规格名:是指在中药商业行业内部使用的中药别名,是全国药材市场通用的 行话。 9.特定药用部位检测:对药材商品某些特定的药用部位在总药材中所占比例的检测。 10.统货:药材的品质基本一致,或好、次差异不明显,常不分规格、等级,称为统货。 11.品别:只不同品种、不同生境、不同产地的药材类别,其下划分规格、等级。 12.水试:利用某些药材在水中或遇水产生的特殊现象。 13.火试:指药材火烧时,产生的气味、颜色、烟雾、闪光和响声等特殊现象。 14.松泡:指药材质地质轻而松、断面多裂隙,如南沙参。 15.粉性:富含淀粉,折断时有粉尘散落,如山药。 16.油润:质地柔软,含油而润泽,如当归。 17.角质:质地坚硬,断面半透明状或有光泽,如郁金。 18.四大藏药:冬虫夏草、雪莲花、炉贝母、西红花。 19.四大南药:槟榔、砂仁、巴戟天、益智仁。 20.四大怀药:指生产于河南的药材,怀地黄、怀牛膝、怀山药、怀菊花。 21.浙八味:杭白术、杭白芍、杭菊花、杭麦冬、浙玄参、浙贝母、温郁金、延胡索。 22.GS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23.条痕:是指矿物类药材在毛瓷板上划过后留下的粉末痕迹。 24.凤丹皮:生产于安徽铜陵凤凰山的丹皮。 25.枫斗:指铁皮石斛剪去部分须根后,边炒边拧成螺旋形或弹簧状,烘干,习称枫斗。 26.疙瘩丁:白芷根部明显突起的横生皮孔。 27.280:指每500克280粒以内的枸杞子等级。 二.选择题/简答题/填空题: (一)1.烘干法适用于(不含或少含挥发性成分的商品药材)的水分测定;甲苯法(含挥发性成分的);气相色谱法(含微量水分的);减压干燥法(含挥发性成分的贵重中药商品)2.位于安徽17个中药材专业市场之一的是(亳州药市);山东(垔城药市);四川(荷花池药市)3.重要商品的质量标准包括(国家药品标准;省自治区直辖市中药材标准)4.中药材的质量管理标准包括(重要购销质量管理;中药贮藏质量管理;中药运输质量管理)5.出口由经贸部签发许可证的中药材为(麝香;甘草;杜仲;厚朴)6.目前我国野生资源急剧减少的中药材商品有(甘草;川贝母;石斛;蟾酥)7.商品特征的描述包括(形状;大小;色泽;表面;质地;断面;气味);观察内容(形状;切面;边缘;气味;类型)8.既有国产又有

大学物理光学练习

单元四 (二) 杨氏双缝实验 一、填空题 1. 相干光满足的条件是1)频率相同;2)位相差恒定;3)光矢量振动方向平行,有两束相干光, 频率为ν,初相相同,在空气中传播,若在相遇点它们几何路程差为r r 21-,则相位差 )r r (c 212-= πν ??。 2. 光强均为I 0的两束相干光相遇而发生干涉时,在相遇区域内有可能出现的最大光强是 0I 4。可能出现的最小光强是0。 3. 在真空中沿Z 轴负方向传播的平面电磁波,O 点处电场强度)3 t 2cos(300E x π πν+ = (SI),则O 点处磁场强度:)3 t 2cos(300 H 00y π πνμε+-=。用图示表明电场强度、磁场强度和传播速度之间的关系。 4. 试分析在双缝实验中,当作如下调节时,屏幕上的干涉条纹将如何变化? (A) 双缝间距变小:条纹变宽; (B) 屏幕移近: 条纹变窄; (C) 波长变长: 条纹变宽; (D) 如图所示,把双缝中的一条狭缝挡住,并在两缝垂直平分线上放一块平面反射镜: 看到的明条纹亮度暗一些,与杨氏双缝干涉相比较,明暗条纹相反; (E) 将光源S 向下移动到S'位置:条纹上移。 二、计算题 1. 在双缝干涉的实验中,用波长nm 546=λ的单色光照射,双缝与屏的距离D=300mm ,测得中央明条纹两侧的两个第五级明条纹之间的间距为1 2.2mm ,求双缝间的距离。 * 由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亮条纹的位置由λk d D x = 来确定。 用波长nm 546=λ的单色光照射,得到两个第五级明条纹之间的间距:λ?10d D x 5= ) 4(填空题) 3(填空题

《商品学》考试知识点

评价型质量监督:是指国家商品质量监督机构通过对企业的产品质量和质量保证体系进行检验和检查,考核合格后,以颁发产品的质量证书、标志等方法确认和证明产品已经达到某一质量水平,并向社会提供质量评价信息,实行必要管理的一种质量监督活动。 商品质量商品的一组固有特性满足明确规定的和通常隐含的需求或期望的程度。线分类法:是将分类对象按照选定的若干分类标志,逐次地分成若干层级,每个层级又分为若干类目,排列成一个有层次的、逐级展开的分类体系。 面分类法:又称平行分类法,是把分类对象按选定的若干的分类标志划分成彼此没有隶属关系的若干组独立的类目,每组类目构成一个“面“,再按一定的顺序将各个”面“平行排列。 商品检验:指商品的供货方、购货方或者第三方在一定条件下,借助某种手段和方法,按照合同、标准和国内外有关法律、法规、惯例,对商品的质量、安全及卫生性能、规格、质量、数量以及包装等方面进行检查,并做出合格与否或通过验收与否的判定或为维护买卖双方合同法权益,避免或解决各种风险损失和责任划分的争议,便利商品交接结算而出具各种第三方有关证书的业务活动。 商品标准的分级:从世界范围来说,标准通常被分为国际标准、区域标准、国际标准、行业或专业团体标准:我国的标准划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四级。 产品责任:指由于产品质量问题而使消费者受到人身、财产的损害时,该产品的生产者及销售者应对被害人负有的法律责任。 商品交换使用价值与消费使用价值:商品又不同于一般的物,它是通过交换满足他人或社会消费需要的劳动产品。因此,商品对于其生产者、经营者来说,没有直接的消费使用价值,但有间接地使用价值,即可以用它来进行交换而获得所需的货币,商品成为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成为企业效益的源泉。马克思把这种使用价值称为形式使用价值。为了反映这种使用价值的客观存在及其本质,我们把它称为商品的交换使用价值。在商品的交换使用价值中,政治经济学意义上的价值充当了自己的对立物一使用价值的角色,价值作为特殊的有用性,满足了商品生产者、经营者的交换需要。马克思吧商品对其消费者、用户所具有的直接的消费使用价值称为实际使用价值。它是由具体劳动赋予商品以各种有用性而产生的,是由商品的有用性在实际消费中所表现出来的满足消费者需要的作用而形成的。我们把这种使用价值称为商品的消费使用价值。 商品标识信息和商品分类信息:商品分类信息:反映了商品项目在分类体系中的位置;商品标识信息:反映了某代码与某商品项目的一对一关系 商品质量监督:商品质量监督是根据国家的质量法规和商品的技术标准由国家指定的商品质量监督机构对商品的生产、流通的商品质量保证体系进行监督的活动ISO9000族标准;ISO 9000族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颁布的在全世界范围内通用的关于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方面的系列标准。 商品条码:由国际物品编码委员会(GPI)规定的,用于表示零售商品、非零售商品、物流单元和位置的标识代码的条码。(P35) 商品代码:是为了便于识别、输入、存储和处理,用来表示特定商品项 目一定信息的一个或一组有规律排列的符号。(P21) 商品使用价值:指商品对于人或社会的正面意义或积极作用,或者指商品具有满 足人或社会需要的能力。 过程与过程方法:过程:活动和相关的资源。任何使用资源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活动

理工科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附件2: 理工科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的基本结构、基本运动形式、相互作用及其转化规律的自然科学。它的基本理论渗透在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应用于生产技术的许多部门,是其他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基础。 在人类追求真理、探索未知世界的过程中,物理学展现了一系列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刻影响着人类对物质世界的基本认识、人类的思维方式和社会生活,是人类文明的基石,在人才的科学素质培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物理学本质上是一门实验科学。物理实验是科学实验的先驱,体现了大多数科学实验的共性,在实验思想、实验方法以及实验手段等方面是各学科科学实验的基础。 一.课程的地位、作用和任务 物理实验课是高等理工科院校对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基本训练的必修基础课程,是本科生接受系统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训练的开端。 物理实验课覆盖面广,具有丰富的实验思想、方法、手段,同时能提供综合性很强的基本实验技能训练,是培养学生科学实验能力、提高科学素质的重要基础。它在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活跃的创新意识、理论联系实际和适应科技发展的综合应用能力等方面具有其他实践类课程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课程的具体任务是: 1.培养学生的基本科学实验技能,提高学生的科学实验基本素质,使学生初步掌握实验科学的思想和方法。培养学 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使学生掌握实验研究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 2.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积极主动的探索精 神,遵守纪律,团结协作,爱护公共财产的优良品德。 二、教学内容基本要求 大学物理实验应包括普通物理实验(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实验)和近代物理实验,具体的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如下: 1.掌握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具有正确处理实验数据的基本能力。 (1)测量误差与不确定度的基本概念,能逐步学会用不确定度对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的结果进行评估。 (2)处理实验数据的一些常用方法,包括列表法、作图法和最小二乘法等。随着计算机及其应用技术的普及,应包括用计算机通用软件处理实验数据的基本方法。 2.掌握基本物理量的测量方法。 例如:长度、质量、时间、热量、温度、湿度、压强、压力、电流、电压、电阻、磁感应强度、光强度、折射率、电子电荷、普朗克常量、里德堡常量等常用物理量及物性参数的测量,注意加强数字化测量技术和计算技术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3.了解常用的物理实验方法,并逐步学会使用。 例如:比较法、转换法、放大法、模拟法、补偿法、平衡法和干涉、衍射法,以及在近代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中的广泛应用的其他方法。 4.掌握实验室常用仪器的性能,并能够正确使用。 例如:长度测量仪器、计时仪器、测温仪器、变阻器、电表、交/直流电桥、通用示波器、低频信号发生器、分光仪、光谱仪、常用电源和光源等常用仪器。 各校应根据条件,在物理实验课中逐步引进在当代科学研究与工程技术中广泛应用的现代物理技术,例如,激光技术、传感器技术、微弱信号检测技术、光电子技术、结构分析波谱技术等。 5.掌握常用的实验操作技术。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 制流电路、分压电路和电学实验基础知识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制流电路、分压电路和电学实验基础知识 姓名:_______柳天一__________ 学号:______2012011201 _______ 实验组号:____3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计科1204_________ 日期:______2013.3.23__________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 制流电路、分压电路和电学实验基础知识 【实验目的】 1、了解电学实验的要求、操作规程和安全知识。 2、学习电学实验中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 3、学习连接电路的一般方法,学习用变阻器连成制流电路和分压电 路的方法。 【实验原理】 制流电路的特性: 制流电路如图3所示,图中E 为直流(或交流)电源;R 1为滑线变阻器,A 为电流表;R 2为负载(本实验采用电阻);K 为电源开关。它是将滑线变阻器的滑动头C 和任一固定端(如A 端)串联在电路中,作为一个可变电阻,移动滑动头的位置可以连续改变AC 之间的电阻R AC ,从而改变整个电路的电流I 。 (a ) (b ) 1.分压电路的特性: 分压电路如图4所示,图中E 为直流(或交流)电源,滑线变阻器两个固定端A 、B 与电源E 相接,负载R 2接滑动端C 和固定端A (或B )上,当滑动头C 由A 端滑至B 端,负载上电压由0变至E ,调节的范围与变阻器的阻值无关。 (a ) (b ) 2.制流电路与分压电路的选择: 图3 制流电路 图4 分压电路

(1) 调节范围 分压电路的电压调节范围大,可从E →0;而制流电路电压调节范围小,只能从 E E R R R →?+1 22。 (2) 细调程度 当2/21R R ≤时,在整个调节范围内调节基本均匀,但制流电路可调范围小;负载上的电压值小,能调得较精细,而电压值大时调节变得很粗。 (3) 功率损耗 使用同一变阻器,分压电路消耗电能比制流电路要大。基于两电路的差别,当负载电阻较大,调节范围较宽时选分压电路;反之,当负载电阻较小,功耗较大,调节范围不太大的情况下则选用制流电路。若一级电路不能达到细调要求,则可采用二级制流(或二段分压)的方法以满足细调要求。 【实验器材】 万用电表(指针式、数字式各一块),低压电源(直流型、交流型各一台),滑线变阻器,电阻箱,导线。 3.滑线变阻器: 滑动变阻器是根据接入电路的金属丝长短来改 变阻值大小,来达到控制电流的。 滑动片左右滑动即是在改变接入电路的金属丝 长短。 因为已知金属材料的电阻丝,其阻值跟电阻丝的 长度,横截面积,还有材质有关系。长度越长,阻值 越大;截面积越大,阻值越小,阻值与该种材料的阻 值系数成正比。 滑动电阻器结构图[1] 注意事项: 注意:要选择合适的滑动变阻器,每个变阻器都有规定的最大电阻和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使用时要根据需要进行选择,不能使通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超过它允许通过电流的最大值,否则会烧坏变阻器。使用前应该将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值调到最大。接法:不管是有几个接线柱的滑动变阻器,在连入电路时,可采用“一上一下”的连接方法。“一上” 指上面金属棒两端的任一接线柱连入电路,“一下”指把下面线圈两端的任一接线柱连入电路中。 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值大小的判断,可采用“近小远大”的判断方法。即如果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移动过程中逐渐接“近”连入电路的下接线柱,则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将逐渐减“小”,灯泡就越亮,反之,若滑片移动过程中逐渐“远”离连入电路的下接线柱,则连入电路的阻值将逐渐增“大”,灯泡就越暗。 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是:(1)保护电路,即连接好电路,电键闭合前,应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使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部分的电阻最大。(2)通过改变接入电路部分的电阻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从而改变与之串联的导体(用电器)两端的电压。在连接滑动变阻器时,要求:一上一下,各用一个接线柱;实际连接应根据要求选择下面的接线柱。 4.电阻箱:

大学物理光学实验

大学物理光学实验 平行光管的调整及使用 1.测量凸透镜及透镜组的焦距 1)平行光管调整后,拿下平面镜,将被测凸透镜置于平行光管的前方,在透镜的前方放上测微目镜,调节平行光管、被测凸透镜和测微目镜,使它们大致在同一光轴上,尽量让测微目镜拉近到实验人员方便观察的位置。 2)将平行光管的十字分划板换成玻罗板,并拿下高斯目镜上的灯泡,放在直筒形光源罩上,然后装在平行光管上。 3)转动测微目镜的调节螺丝,直到从测微目镜里面能看到清晰的叉丝、标尺为止。 4)前后移动凸透镜,使被测凸透镜在平行光管中的玻罗板成像于测微目镜的标尺和叉丝上,表明凸透镜的焦平面与测微目镜的焦平面重合。 5)用测微目镜测出玻罗板像中10毫米两刻线间距的测量值y,读出平行光管的焦距实测值'f和玻罗板两刻线的实测值'y(出厂时仪器说明书中给定),重复五次,将各数据填入自拟表中。 2.用平行光管测凸透镜的鉴别率 (1)取下玻罗板,换上3号鉴别板,装上光源。 (2)将测微目镜、被测透镜、平行光管依次放在光具座上。 (3)移动被测透镜的位置,使被测透镜在平行光管的3号鉴别率板成像于测微目镜的焦平面上。用眼睛认真地从1号单元鉴别率板上开始朝下看,分辨出是哪一个号数单元的并排线条,记下号码。 (4)在表4-4-1中查出条纹宽度a值及鉴别率角值,也可将a、'f(平行光管焦距,出厂的实测值)代入(4-4-3)式,求出鉴别率角值 。

光的干涉实验 若将同一点光源发出的光分成两束,在空间各经不同路径后再会合在一起,当光程差小于光源的相干长度时,一般都会产生干涉现象。干涉现象是光的波动说的有力证据之一。“牛顿环”是一种分振幅法等厚干涉现象,1675年,牛顿首先观察到这种干涉,但由于牛顿信奉光的微粒说而未能对其作出正确的解释。干涉现象在科学研究和工业技术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测量光波波长,精确测量微小长度、厚度和角度,检验试件表面的光洁度,研究机械零件内应力的分布以及在半导体技术中测量硅片上氧化层的厚度等。 【实验目的】 1. 观察光的等厚干涉现象,加深对干涉现象的认识; 2. 掌握读数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并用牛顿环测量平凸透镜的曲率半径; 3. 学习用逐差法处理实验数据。 【实验原理】 在一块平滑的玻璃片B 上,放一曲率半径很大的平凸透镜A(图1),在A 、B 之间形成一劈尖形空气薄层。当平行光束垂直地射向平凸透镜时,可以观察到在透镜表面出现一组干涉条纹,这些干涉条纹是以接触点O 为中心的同心圆环,称为牛顿环(图2)。牛顿环是由透镜下表面反射的光和平面玻璃上表面反射的光发生干涉而形成的,两束反射光的光程差(或相位差)取决于空气层的厚度,所以牛顿环是一种等厚条纹。 设透镜的曲率半径为R ,与接触点O 相距为r 处的空气膜厚度为e ,则2222222)(r e eR R r e R R ++-=+-=由于e R >>,式中可略去2e 得到: R r e 22 = (1) 两束相干光的光程差为 2 2λ +=?e (2) 其中2/λ是光从空气射向平面玻璃反射时产生的半波损失而引起的附加光程 图1 牛顿环实验装置

大学物理实验电子书

绪论 物理实验的地位和作用 实验是人们认识自然规律、改造客观世界的基本手段。借助于实验,人们可以突破感官的限制,扩展认识的境界,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近代科学历史表明,自然科学领域内的所有研究成果都是理论和实验密切结合的结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实验的运用日益广泛和复杂,实验的精确程度越来越高,实验环节在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中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大。 物理实验是科学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物理实验本质上是一门实验科学。在物理学的发展中一直起着重要的作用。物理概念的确立、物理规律的发展、物理理论的建立都有赖于物理实验,并受物理实验的检验。物理学是一切自然科学的基础,人类文明史上的每次重大的技术革命都是以物理学的进步为先导的,物理实验在其中起着独特的作用。如,法拉第等人进行电磁学的实验研究促使了电磁学的产生与发展,导致了电力技术与无线电技术的诞生,形成了电力与电子工业;放射性实验的研究和发展导致原子核科学的诞生与核能的运用,使人类进入了原子能时代;固体物理实验的研究和发展导致晶体管与集成电路的问世,进而形成了强大的微电子工业与计算机产业,使人类步入信息时代。 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学科互相渗透、交叉与综合为特征。物理实验作为有力的工具,其构思、方法和技术与其他学科的相互结合已经取得巨大的成果。不容置疑,今后在探索和开拓新的科技领域中,物理实验仍然是有力的工具。 物理实验的任务和目的 物理实验是对工科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基本训练的一门独立的必修基础课程,是学生进入大学后受到系统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训练的开端,是工科类专业对学生进行科学实验训练的重要基础。 本课程的具体任务是: (1)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和对物理量的测量,学习物理实验知识,加深对物理学原理的理解。 (2)培养与提高学生的科学实验能力。其中包括: ① 能够自行阅读实验教材或资料,作好实验前的准备。 ② 能够借助教材或仪器说明书正确使用常用仪器。 ③ 能够运用物理学理论对实验现象进行初步分析判断。 ④ 能够正确记录和处理实验数据,绘制曲线,说明实验结果,撰写合格的实验报告。 ⑤ 能够完成简单的设计性实验。 (3)培养与提高学生的科学实验素养。要求学生具有理论联系实际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主动研究的探索精神和遵守纪律、爱护公共财产的优良品德。

大学物理实验习题和答案(整理版)

第一部分:基本实验基础 1.(直、圆)游标尺、千分尺的读数方法。 答:P46 2.物理天平 1.感量与天平灵敏度关系。天平感量或灵敏度与负载的关系。 答:感量的倒数称为天平的灵敏度。负载越大,灵敏度越低。 2.物理天平在称衡中,为什么要把横梁放下后才可以增减砝码或移动游码。 答:保护天平的刀口。 3.检流计 1.哪些用途?使用时的注意点?如何使检流计很快停止振荡? 答:用途:用于判别电路中两点是否相等或检查电路中有无微弱电流通过。 注意事项:要加限流保护电阻要保护检流计,随时准备松开按键。 很快停止振荡:短路检流计。 4.电表 量程如何选取?量程与内阻大小关系? 答:先估计待测量的大小,选稍大量程试测,再选用合适的量程。 电流表:量程越大,内阻越小。 电压表:内阻=量程×每伏欧姆数 5.万用表 不同欧姆档测同一只二极管正向电阻时,读测值差异的原因? 答:不同欧姆档,内阻不同,输出电压随负载不同而不同。 二极管是非线性器件,不同欧姆档测,加在二极管上电压不同,读测值有很大差异。 6.信号发生器 功率输出与电压输出的区别? 答:功率输出:能带负载,比如可以给扬声器加信号而发声音。 电压输出:实现电压输出,接上的负载电阻一般要大于50Ω。 比如不可以从此输出口给扬声器加信号,即带不动负载。 7.光学元件 光学表面有灰尘,可否用手帕擦试? 答:不可以 8.箱式电桥 倍率的选择方法。 答:尽量使读数的有效数字位数最大的原则选择合适的倍率。 9.逐差法 什么是逐差法,其优点? 答:把测量数据分成两组,每组相应的数据分别相减,然后取差值的平均值。 优点:每个数据都起作用,体现多次测量的优点。 10.杨氏模量实验 1.为何各长度量用不同的量具测?

大学物理光学实验报告材料

实验十:光栅衍射 一、实验目的 1.观察光线通过光栅后的衍射光谱。 2.学会用光栅衍射测定光波波长的方法。 3.学会用光栅衍射原理测定光栅常数。 4.进一步熟悉分光计的调整和使用方法。 二、实验仪器 分光计 光栅 钠光灯 平面反射镜 三、实验原理 光栅是有大量的等间隔、等宽度的狭缝平行放置组成的一种光学元件。设狭缝宽度(透光部分)为a ,不透光部分为b ,则a b +为光栅常数。 设单色光垂直照射到光栅上,光透过各个狭缝后,向各个方向发生衍射,衍射光经过透镜后会聚后相互干涉,在焦平面上形成一系列的被相当宽的暗区分开的明亮条纹。 衍射光线与光栅平面的夹角称为衍射角。设衍射角为θ的一束衍射光经透镜会聚到观察屏的点。在P 点出现明条纹还是暗条纹决定于这束衍射光的光程差。 由于光栅是等宽、等间距,任意两个相邻缝的衍射光的光程差是相等的,两个相邻狭缝的衍射光的光程差为()sin a b θ+,如果光程差为波长的整数倍,在P 点就出现明条纹,即 ()sin a b k θλ+=± (0,1,2,)k = 这就是光栅方程。 从上式可知,只要测出某一级的衍射角,就可计算出波长。 四、实验步骤 1、调整分光计。 使望远镜、平行光管和载物台都处于水平状态, 平行光管发出平行光。 2、安置光栅 将光栅放在载物台上,让钠光垂直照射到光栅上 。 可以看到一条明亮而且很细的零级光谱,左右转动望远 镜观察第一、二级衍射条纹。 3.测定光栅衍射的第一、二级衍射条纹的衍射角θ,并记录。 五、数据记录 ()

'111[()θθθ=-(右边读数)+'11()θθ-(右边读数)]/4 '222[()θθθ=-(右边读数)+'22()θθ-(右边读数)]/4 六、数据处理 将上表中的1θ、2θ分别代入光栅方程()sin a b k θλ+=计算出6个波长,(1 300 a b mm += ) 1λ= 2λ= 3λ= 4λ= 5λ= 6λ= 计算平均波长:λ= 绝对误差:λ?= (取平均波长与6个波长的差中的最大者) 相对误差:100%E λλ λ ?= ?= 结果表示:()nm λλλ=±?= nm 。 七、思考题

商品学 期末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 商品学的研究对象:商品学是研究商品使用价值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商品学的研究内容:以商品体为基础,以商品——人——环境为系统,以商品使用价值在质和量上的表现形式——商品质量和商品品种为中心,以商品属性不断满足商品交换和消费需要以及其他社会需要为主线, 具体包括: 商品的成分、结构、性质;商品分类与编码;商品品种及其演变规律; 商品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商品质量管理、质量监督、质量与安全认证;商品标准与标准化; 商品检验;商品包装与商标;商品储运与养护;商品与资源、环境; 新商品开发;商品消费心理;商品广告;商品文化;商品美学;商品法规;商品地理;各类商品营销学;商品消费科学与教育等。 第二章 商品分类的内涵:商品分类是指根据一定的管理目的,为满足商品生产、流通、消费活动的全部或部分需要,选择适当的商品属性或特征作为分类标志,将一定范围内的商品集合体科学、系统地逐次划分为大类、中类、小类、细类,乃至品种、细目(如规格、花色、品级等)的过程。 商品分类的方法: 选择商品分类标志的基本原则: 目的性原则,稳定性原则,唯一性原则,逻辑性原则,包容性原则 常用的商品分类标志: 1.以商品的用途作为分类标志 2.以原材料作为商品的分类标志 3.以加工工艺作为分类标志 4.以商品的化学成分作为分类标志 5.以商品的产地作为分类标志 商品代码是指为了便于识别、输入、存储和处理,用来表示商品一定信息的一个或一组有规律排列的符号。商品标识代码的编制原则:唯一性原则,稳定性原则,无含义性原则 商品编码方法:1.顺序编码法2.系别顺序编码法3.层次编码法4平行编码法

● 零售商品的标识代码采用EAN/UCC —13, EAN/UCC —8和UCC —12(用于北美地区)代码。 ● 非零售商品的标识代码采用EAN/UCC —14, EAN/UCC —13和UCC —12(用于北美地区)代码 EAN/UCC —13 中国大陆前缀码690~695 EAN/UCC —14比EAN/UCC —13之前多了一个指示符(1~8用于定量,9用于非定量) 商品条码的种类 目前我国商店采用的店内码是EAN 推荐的EAN-13(标准版) 结构 厂商识别代码(前三位前缀码) 商品项目代码 校验码 一 N1~N7 N8~N12 N13 二 N1~N8 N9~N12 N13 消费单 EAN/ UPC 条码 厂家条码 店内条码 ITF-14条码 货运单 储运单 商品定量消费单元的标识 商品变量消费单元的标识 UCC / EAN-128条码

大学物理实验理论考试题及答案

一、 选择题(每题4分,打“ * ”者为必做,再另选做4题,并标出选做记号“ * ”,多做不给分,共40分) 1* 某间接测量量的测量公式为4323y x N -=,直接测量量x 和y 的标准误差为x ?和y ?,则间接测 量量N 的标准误差为?B N ?= ; 4 322 (2) 3339N x x y x x x ??-= =?=??, 333 4 (3) 2248y N y y y y x ??= =-?=-??- ( ) ( ) []2 1 2 3 2 2 89y x N y x ? +?=? 2*。 用螺旋测微计测量长度时,测量值=末读数—初读数(零读数),初读数是为了消除 ( A ) (A )系统误差 (B )偶然误差 (C )过失误差 (D )其他误差 3* 在计算铜块的密度ρ和不确定度ρ?时,计算器上分别显示为“8.35256”和“ 0.06532” 则结果表示为:( C ) (A) ρ=(8.35256 ± 0.0653) (gcm – 3 ), (B) ρ=(8.352 ± 0.065) (gcm – 3 ), (C) ρ=(8.35 ± 0.07) (gcm – 3 ), (D) ρ=(8.35256 ± 0.06532) (gcm – 3 ) (E) ρ=(20.083510? ± 0.07) (gcm – 3 ), (F) ρ=(8.35 ± 0.06) (gcm – 3 ), 4* 以下哪一点不符合随机误差统计规律分布特点 ( C ) (A ) 单峰性 (B ) 对称性 (C ) 无界性有界性 (D ) 抵偿性 5* 某螺旋测微计的示值误差为mm 004.0±,选出下列测量结果中正确的答案:( B ) A . 用它进行多次测量,其偶然误差为mm 004.0; B . 用它作单次测量,可用mm 004.0±估算其误差; B = ?==? C. 用它测量时的相对误差为mm 004.0±。 100%E X δ= ?相对误差:无单位;=x X δ-绝对误差:有单位。 6* 在计算数据时,当有效数字位数确定以后,应将多余的数字舍去。设计算结果的有效数字取4位,

光纤光学大学物理实验讲义.doc

光纤通信实验 光纤通信就是利用光纤来传输携带信息的光波以达到通信的目的。光纤通信是现代通信网的主要传输手段,主要通过在发送端把传送的信息(如话音)变成电信号,然后调制到激光器发出的激光束上,使光的强度随电信号的幅度(频率)变化而变化,并通过光纤发送出去;在接收端,检测器收到光信号后把它变换成电信号,经解调后恢复原信息。 因此构成光纤通信的基本要素是光源、光纤和光检测器。 半导体激光器可以作为光纤通信的主要光源,其具有超小型、高效率和高速工作的优异特点,到如今,它是当前光通信领域中发展最快、最为重要的激光光纤通信的重要光源.光纤是光导纤维的简写,是一种利用光在玻璃或塑料制成的纤维中的全反射原理而达成的光传导工具。前香港中文大学校长高锟和George A. Hockham 首先提出光纤可以用于通讯传输的设想,高锟因此获得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光检测器:把光发射机发送的携带有信息的光信号转化成相应的电信号并放大、再生恢复为原传输的信号的器件。 【实验目的】 1. 了解和掌握半导体激光器的电光特性和测量阈值电流 2. 了解和掌握光纤的结构和分类以及光在光纤中传输的基本规律。 3. 对光纤本身的光学特性进行初步的研究,对光纤的使用技巧和处理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4. 了解光纤通信的基本原理。 【实验仪器】 导轨,半导体激光器+二维调整,三维光纤调整架+光纤夹,光纤,光探头+二维调整架,激光功率指示计,一维位移架,专用光纤钳、光纤刀,示波器,音源等。 【实验原理】 一、半导体激光器的电光特性 实验采用的光源是半导体激光器,由于它的体积小、重量 轻、效率高、成本低,已进入了人类社会活动的多个领域。 因此对半导体激光器的了解和使用就显得十分重要。本实验 对半导体激光器进行一些基本的实验研究,以掌握半导体激

大学物理上实验报告(共2篇)

篇一:大学物理实验报告 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报告 院系名称:勘察与测绘学院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辉光盘 【实验目的】: 观察平板晶体中的高压辉光放电现象。 【实验仪器】:大型闪电盘演示仪 【实验原理闪电盘是在两层玻璃盘中密封了 涂有荧光材料的玻璃珠,玻璃珠充有稀薄的 惰性气体(如氩气等)。控制器中有一块振荡 电路板,通过电源变换器,将12v低压直流 电转变为高压高频电压加在电极上。 通电后,振荡电路产生高频电压电场, 由于稀薄气体受到高频电场的电离作用二产 生紫外辐射,玻璃珠上的荧光材料受到紫外 辐射激发出可见光,其颜色由玻璃珠上涂敷 的荧光材料决定。由于电极上电压很高,故 所发生的光是一些辐射状的辉光,绚丽多彩,光芒四射,在黑暗中非常好看。 【实验步骤】: 1. 将闪电盘后控制器上的电位器调节到最小; 2. 插上220v电源,打开开关; 3. 调高电位器,观察闪电盘上图像变化,当电压超过一定域值后,盘上出现闪光; 4. 用手触摸玻璃表面,观察闪光随手指移动变化; 5. 缓慢调低电位器到闪光恰好消失,对闪电盘拍手或说话,观察辉光岁声音的变化。 【注意事项】: 1. 闪电盘为玻璃质地,注意轻拿轻放; 2. 移动闪电盘时请勿在控制器上用力,避免控制器与盘面连接断裂; 3. 闪电盘不可悬空吊挂。 辉光球 【实验目的】 观察辉光放电现象,了解电场、电离、击穿及发光等概念。 【实验步骤】 1.将辉光球底座上的电位器调节到最小; 2.插上220v电源,并打开开关; 3. 调节电位器,观察辉光球的玻璃球壳内,电压超过一定域值后中心处电极之间随机产生数道辉光; 4.用手触摸玻璃球壳,观察到辉光随手指移动变化; 5.缓慢调低电位器到辉光恰好消失,对辉光球拍手或说话,观察辉光随声音的变化。

《大学物理实验A》教学大纲

《大学物理实验》(A类)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大学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编号:实验学时:实验学分: 面向专业:非物理学本科 一、本实验课的性质、任务与目的 (一)课程性质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是高等工科院校的一门必修课,是一门独立的、实践性很强的基础课,是学生进入大学后,受到系统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基本训练的开端,是理工科类专业对学生进行科学实验训练的重要基础。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和物理理论教学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它们既有深刻的内在联系,又有各自的任务和作用。 (二)课程的任务与目的 1、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和物理量的测量,学习物理实验知识,加强对相关物理学原理的理解。 2、培养与提高学生的科学实验能力: ①能自行阅读实验教材或资料,作好实验前的准备; ②借助教材或仪器说明书能正确使用仪器; ③能够运用物理理论对实验现象进行初步分析; ④能正确记录数据,掌握列表法、作图法和遂差法等数据处理方法,初步具备处理数据、分析 结果、用不确定度表示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的能力,能撰写完整规范的实验报告;了解 并学会使用本课程的网上教学系统。 ⑤能够完成简单的设计性实验。 3、培养与提高学生的科学实验素质,要求学生具有理论联系实际和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主动研究的探索精神和遵守纪律、爱护公共财产的优良品质。 4、掌握实验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为后继的实验课程的学习打下必备的基础。二、本实验课的基本理论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是高等工科院校的一门必修课,是国家教育部规定的一门独立的实验课程,本实验课是基于大学物理理论的重于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训练的实验课程。 (一)误差基本理论(在绪论课中介绍,并在各实验的学习中逐步掌握): 1、测量与误差的基本知识 2、测量的不确定度和测量结果评定 3、有效数字 4、数据处理方法(列表法、作图法和逐差法) (二)各实验原理所依据的物理理论知识 1、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以及近代物理的基本知识 2、各实验的设计思想和基本原理 三、实验方式与基本要求 实行分层次教学:基础(必做)实验教学→开放(选做)实验教学 1、基础实验教学 为了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知识和基本实验操作能力,对于基础(必做)实验的教学要求: (1)由指导教师讲解实验的基本原理、基本要求、目的、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 (2)分组实验,循环进行,基本实验每人一套设备,每位教师同时指导学生人数一般为20-25人,每个实验3学时,由教师指导、学生独立操作完成。 (3)要求学生课前预习,并撰写实验预习报告,遵守实验课守则,认真实验,按时完成实验报

商品学知识

一)食品商品的储存性能 食品商品可分为天然食品和加工食品,他们的储存性能是有一定差异的。 1、天然食品的储存性能 天然食品的耐储性能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品种、产地、饲养和栽培条件和收获季节等。 2、加工食品的储存性能 加工食品是指以天然食品为原料再经加工而得到的产品。加工食品大多数由于加工处理和具有完善的包装,其储存性能都优于天然食品。 (二)食品在储存过程中的质量变化 1、食品在储存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和生物学变化 (1)呼吸作用 是粮食、水果、蔬菜等有生命商品生理活动的主要标志。旺盛的呼吸能加速商品成分的分解,引起品质劣变。商品的呼吸作用在有氧和缺氧的条件下均能进行。在有氧条件下,商品进行有氧呼吸时,基本的成分变化是淀粉分解为葡萄糖,葡萄糖被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并产生热量。商品外于缺氧条件下,进行缺氧呼吸,商品中葡萄糖分解为酒精、二氧化碳,并产生热量。这个化学反应过程与发酵酒一样,因此又把它看成发酵作用。旺盛的有氧呼吸和缺氧呼吸均不利于商品品质,故采取适宜措施,抑制商品的呼吸作用,使商品的呼吸作用外于微弱状态,既可止商品品质劣变,又能保持商品的天然耐储性。 (2)后熟作用 是菜果采收后其成熟过程的继续。主要发生在果品、瓜类及果菜类产品的贮藏中。经过后熟作用果蔬改变颜色,改进风味,提高食用品质。后熟过程是有机体生理衰老的阶段,当菜果完成后熟时已处于生理衰老的阶段,因而失去耐贮性,进而腐坏变质。因此,作为贮藏的菜果应控制贮藏条件来延缓其后熟与衰老过程的进行。 (3)萌发与抽苔 是二年生或多年生蔬菜产品打破休眠状态,由营养生长期进入生殖生长期时出现的一种生物学现象。萌发是蔬菜休眠芽开始发芽生长,而抽苔则是花茎生长的结果。高温、高湿、充分的氧气及日光照射等条件,均能促进蔬菜的萌发和抽薹。 (4)僵直和软化 僵直又称尸僵,是指畜、禽、鱼死后一段时间内发生的生化和形态上的变化,促使肌肉纤维收缩,肉体呈僵直状态。 软化是指畜禽肉在僵直达到最高点以后进一步的变化。 2、食品储存中由微生物引起的变化 (1)霉腐性 有机物商品在微生物作用下而改变其原有的外观、强度、气味、食用品质等所表现出来的性质。微生物以有机物商品作为基质,附于其上生长繁殖,直接破坏商品的质量,而且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分泌物和毒素也严重影响商品的使用价值。微生物对有机性商品的危害是严重的,但微生物需一定条件才能生存和繁殖从而危害有机性商品。在不适宜条件,它的生命活动会被抑制,甚至被杀灭,故创造不适宜微生物生存的条件是保证有机性商品品质安全的重要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