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154井钻井液设计(2)

玛154井钻井液设计(2)
玛154井钻井液设计(2)

3.5钻井液和油气层保护设计

3.5.1钻井液完井液设计

新疆油田公司2014年3月25日

新疆油田公司2014年3月25日

(续表)

新疆油田公司2014年3月25日

3.5.2钻井液材料用量设计

2)备用堵漏剂按1:1储备综合堵漏剂和核桃壳。

3.5.3油气层保护设计

1) 本井采用屏蔽暂堵技术保护油气层,钻井完井液配方设计为井浆加3%白沥青、

2%QCX-1和1%WC-1。目的层钻井严格按设计要求加入屏蔽暂堵材料,并在钻进过程中随时补充,确保屏蔽暂堵材料在钻井完井液中的含量达到设计要求,以形成致密高强度的“屏蔽环”,防止钻井完井液对目的层造成伤害。

2) 要求目的层段钻井中严格控制钻井完井液API滤失量不大于5ml,HTHP滤失

量应控制在12ml/30min之内。

3) 钻井完井液添加剂须有合格检验报告,对质检不合格的钻井完井液处理剂严禁入

井。

4) 加强固控设备的使用和维护,严格控制无用固相含量和含砂量,目的层钻进含

砂量控制在0.5%以内。

5) 钻开目的层后提下钻操作要平稳,减小井底压力激动,避免井漏及井喷事故发

生。

6) 快速钻穿目的层,提高裸眼井段电测一次成功率,快速完井,尽可能缩短钻井

完井液对油气层的浸泡时间,减少钻井完井液对目的层的污染。

7) 严格按固井设计施工,水泥浆API滤失量必须达到设计要求,防止发生水泥浆

漏失而造成目的层的永久性损害。

8) 其它方面严格按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钻井液技术规范(试行)》有关内容执

行。

间31井钻井液技术

间31井泥浆技术报告 1概况 间31井地理位置:河北省河间市时村乡李安庄村;构造位置:冀中坳陷饶阳凹陷马西洼槽间31断块;钻探目的:预探马西洼槽间31断块沙1段含油气性;井型为直井;设计井深:2600米;实际井深:2600米;目的层:Ed、Es1段。间31井钻井周期19天9:30小时,建井周期26天15:00小时,平均机械钻速9.58M/H,固井质量、井身质量全部合格,符合甲方要求。 2工程简况 一开: Φ444.5mm×184.6m+Φ339.7mm×183.33m 二开:φ215.9mm×2600m 3泥浆措施 本井一开用般土浆开钻,泥浆性能为:比重1.05,粘度28秒。二开预处理采用大、中、小分子复配的方法,加入K-PAM和NPAN,控制泥浆粘度和失水。二开后,随着井深的增加及时补充K-PAM和NPAN,保持其在泥浆中的含量。进入馆陶组前加入一定量的SMP和FT-103改善泥饼质量,同时加足K-PAM和NPAN以控制造浆和失水,保证了第一趟钻的起下顺利, 并且为转型做好了基浆准备。馆陶组底部加入足量SMP和FT-103,将聚合物泥浆转型为聚磺泥浆。进入东营段后,每班将K-PAM和NPAN按1:2的比例配成胶液以细水长流的方式补充,同时加足SMP和FT-103,以控制造浆、中压失水和高温高压失水,提高泥饼质量。本井沙一段有一段油页岩,为了防止油页岩垮

塌,根据设计在打开油页岩前加入一定量的HY-212。在以后钻进过程中,及时补充SMP、FT-103、NPAN、K-PAM等处理剂,确保了全井泥浆性能稳定,特别是泥浆的失水得到了很好的控制,进入油层的中压失水、高温高压失水都在设计范围内,从而保证了钻进顺利和井下的安全。完钻后,调整好泥浆,首先进行了短起下,到底后大排量充分循环钻井液,直至振动筛没有砂子,打入一段重塞对油页岩段进行了封堵以后,方起钻电测,电测一次成功。 4电测情况 本井泥浆性能符合设计要求,全井没有因泥浆性能引起的井下复杂和井下事故,起钻电测前,首先进行了短起下,反复刮拉井壁,到底后采用大排量充分循环钻井液,用重塞对油页岩段进行封堵后,起钻电测,电测一次到底。 5小结 本井泥浆性能较好,各项性能符合设计要求,进入油层段后的失水特别是高温高压失水控制得较好,有效的降低了井下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每次起下钻都很顺利,钻进周期相对缩短,减少了泥浆对油层的浸泡时间。全井没有因泥浆性能而引起的井下事故和井下复杂。值得注意的是该地区明化镇和东营段的严重造浆,以及沙一段的特殊岩性。在明化镇和东营段必须把大分子的量加足,用好固控设备,降低泥浆的固相含量;进入沙一前把失水控制好。

水平井剖面设计(第二章)

第二章 水平井剖面设计 第一节 水平井剖面的设计内容 1、水平井剖面设计原则 水平井剖面的设计一般依据下面的几点: ● 根据地质提供的入靶点止靶点三维坐标数据,计算水平段长,水平段稳斜角及设计方位角; ● 确定剖面类型,考虑是否需要第一稳斜段,并考虑第一次增斜角的范围; ● 确定水平井钻井方法及造斜率,选择合适的靶前位移; ● 初步计算井身剖面分段数据,根据水平井剖面设计中可供选择的五个基本参数(即造斜点,第一稳斜角,第一稳斜段长度及第二造斜率),选择其中的任意三个,求出其它两个参数后,再进行井身剖面分段数据计算; ● 对初选剖面进行摩阻、扭矩计算分析,通过调整设计的基本参数,选取摩阻及扭矩最小的剖面; ● 根据初定剖面的靶前位移及设计方位角,计算出井口坐标,并到施工现场落实井位; ● 复测井口坐标,对设计方位角及剖面数据进行微调,完成剖面设计。 2、水平井剖面设计的原理和方法 2.1 水平段的数据计算 假设水平段入靶点为A 点,止靶点为B 点,X 为南北坐标(纵标),Y 为东西坐标(横标),A 点垂深为H a ,B 点垂深为H b (以转盘面为基准),地质提供的三 维坐标可表示为A 点坐标(X a ,Y b ,H a ),B 点坐标(X b ,Y b ,H b ) ● 水平段垂深(H ?)的计算 H ?=H b 一H a 若H ?>0,说明水平段井斜角?90max α。油藏程—完井方法 若H ?=0,说明水平段井斜角?=90max α。井身结构—井笛剖面—钻具组合 若H ?>0,说明水平段井斜角?90max α。地面情况(钻机) ● 水平段平增(S ?〉的计算 ()()22a b a b Y Y X X S -+-= ?

水平井钻井技术经验概述

第一章定向井(水平井)钻井技术概述 第一节定向井、水平井的基本概念 1.定向井丛式井发展简史 定向井钻井被(英)T.A.英格利期定义为:“使井筒按特定方向偏斜,钻遇地下预定目标的一门科学和艺术。”我国学者则定义为,定向井是按照预先设计的井斜角、方位角和井眼轴线形状进行钻进的井。定向井相对与直井而言它具有井斜方位角度而直井是井斜角为零的井,虽然实际所钻的直井它都有一定斜度但它仍然 石油管理局的河50丛式井组,该丛式井组长384米,宽115米,该丛式井平台共有钻定向井42口。 2.定向井的分类 按定向井的用途分类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普通定向井 多目标定向井 定向井丛式定向井 救援定向井 水平井 多分枝井(多底井) 国外定向井发展简况

(表一)

10.井眼尺寸不受限制 11.可以测井及取芯 12.从一口直井可以钻多口水平分枝井 13.可实现有选择的完井方案 (4).短曲率半径水平井的优缺点 优点缺点 1.井眼曲线段最短1.非常规的井下工具 2.侧钻容易2.非常规的完井方法 3.能够准确击中油层目标3.穿透油层段短(120—180米)4.从一口直井可以钻多口水平分枝井4.井眼尺寸受到限制

5.直井段与油层距离最小5.起下钻次数多 6.可用于浅油层6.要求使用顶部驱动系或动力水龙头 7.全井斜深最小7.井眼方位控制受到限制 8.不受地表条件的影响8.目前还不能进行电测 第三节定向井的基本术语解释 1)井深:指井口(转盘面)至测点的井 眼实际长度,人们常称为斜深。国外 称为测量深度(MeasureDepth)。 2)测深:测点的井深,是以测量装置 率是井斜角度(α)对井深(L?)的一阶导数。 dα Kα=─── dL 井斜变化率的单位常以每100米度表示。 8)井深方位变化率:实际应用中简称方位变化率,?是指井斜方位角随井深变化的快慢程度,常用KΦ表示。计算公式如下: dΦ KΦ=─── dL

第6章钻井液设计

第8章钻井液设计 本章主要介绍了新疆地区常用的钻井液体系,结合A1-4井及探井资料,设计了A区块井组所使用的钻井液体系、计算了所需钻井液用量,提出了钻井液材料计划等。 8.1 钻井液体系设计 钻探的目的是获取油气,保护地层是第一位的任务,因此,搞好钻井液设计,首先必须以地层类型特性为依据,以保护地层为前提,才能达到设计的目的。 新疆地区常用钻井液体系简介[16]: (1)不分散聚合物钻井液体系:不分散聚合物钻井液体系指的是具有絮凝及包被作用的有机高分子聚合物机理的水基钻井液。该体系的特点是:具有很强的抑制性;具有强的携沙功能;有利于提高钻速;有利于近平衡钻井;可减少对油气层的伤害。 (2)分散性聚合物体系(即聚合物磺化体系):聚合物磺化体系是指以磺化机理及少量聚合物作用机理为主配置而成的水基钻井液。该体系的特点是:具有良好的高温稳定性,使用于深井及超深井;具有一定的防塌能力;具有良好的保护油层能力;可形成致密的高质量泥饼,护壁能力强。 (3)钾基(抑制性)钻井液体系:该体系是以聚合物的钾,铵盐及氯化钾为主处理剂配制而成的防塌钻井液。它主要是用来对付含水敏性粘土矿物的易坍塌地层。该体系特点:对水敏性泥岩,页岩具有较好的防塌效果;抑制泥页岩造浆能力较强;对储层中的粘土矿物具有稳定作用;分散型钾基钻井液有较高的固相容限度。 (4)饱和盐水钻井液体系:该体系是一种体系中所含NaCl达到饱和程度的钻井液,是专门针对钻岩盐层而设计的一种具有较强的抑制能力,抗污染能力及防塌能力的钻井液。该体系特点:具有较强的抑制性,由于粘土在其中不宜水化膨胀和分散,故具有较强的控制地层泥页岩造浆的能力;具有较强的抗污染能力,由于它已被NaCl所饱和,故对无机盐的敏感性较低,可以抗较高的盐污染,性能变化小;具有较强的防塌能力,尤其再辅以KCL对含水敏性粘土矿物的页岩具有较强抑制水化剥落作用;可制止盐岩井段溶解成大肚子井眼。由于钻井液中氯化钠已达饱和,故钻遇盐岩时就会减少溶解,以免形成大井眼;缺点是腐蚀性较强。 (5)正电胶钻井液体系是一种以带正电的混合层状金属氢氧化物晶体胶粒(MMH或MSF)为主处理剂的新型钻井液体该体系的特点:具有独特的流变性;有利于提高钻井速度;对页岩具有较强的抑制性;具有良好的悬浮稳定性;有较

第二章井身结构设计

第二章井身结构设计 井身结构设计是钻井工程的基础设计。它的主要任务是确定套管的下入层次、下入深度、 水泥浆返深、水泥环厚度、生产套管尺寸及钻头尺寸。基础设计的质量是关系到油气井能否安 全、优质、高速和经济钻达目的层及保护储层防止损害的重要措施。由于地区及钻探目的层的 不同,钻井工艺技术水平的高低,国内外各油田井身结构设计变化较大。选择井身结构的客观 依据是地层岩性特征、地层压力、地层破裂压力。主观条件是钻头、钻井工艺技术水平等。井身结构设计应满足以下主要原则: 1.能有效地保护储集层; 2.避免产生井漏、井塌、卡钻等井下复杂情况和事故。为安全、优质、高速和经济钻井 创造条件; 3.当实际地层压力超过预测值发生溢流时,在一定范围内,具有处理溢流的能力。本章着重阐明地下各种压力概念及评价方法,井身结构设计原理、方法、步骤及应用。 第一节地层压力理论及预测方法 地层压力理论和评价技术对天然气及石油勘探开发有着重要意义。钻井工程设计、施工中,地层压力、破裂压力、井眼坍塌压力是合理钻井密度设计;井身结构设计;平衡压力钻井;欠平衡压力钻井及油气井压力控制的基础。 一、几个基本概念 1.静液柱压力 静液柱压力是由液柱自身重量产生的压力,其大小等于液体的密度乘以重力加速度与液柱垂直深度的乘积,即 P h = 0.00981 rH (2-1) 式中:P h――静液柱压力,MPa;

r -- 液柱密度,g/cm 3 ; H ——液柱垂直高度, m 。 静液柱压力的大小取决于液柱垂直高度 H 和液体密度r ,钻井工程中,井愈深,静液柱压 力越大。 2.压力梯度 指用单位高度(或深度)的液柱压力来表示液柱压力随高度(或深度)的变化。 P h G h — 0.00981 H 式中:G h ――液柱压力梯度,MPa/m ; P h ――液柱压力,MPa ; H ——液柱垂直高度, m 。 石油工程中压力梯度也常采用当量密度来表示,即 P h 0.00981H 式中:r ——当量密度梯度,g/cm 3 ; 3?有效密度 钻井流体在流动或被激励过程中有效地作用在井内的总压力为有效液柱压力,其等效(或 当量)密度定义为有效 密度。 4. 压实理论 指在正常沉积条件下,随着上覆地层压力 P 0的增加,泥页岩的孔隙度 f 减小,f 的减小量 与P o 的增量dP o 及孔隙尺寸有关,即: (2-2) (2-3)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钻井液技术规范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钻井液技术规范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钻井液技术是钻井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钻探工程的成败和效益。为提高钻井液技术和管理水平,保障钻井工程的安全和质量,满足勘探开发需要,特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主要内容包括:钻井液设计,现场作业,油气储层保护,钻井液循环、固控和除气设备,泡沫钻井流体,井下复杂的预防和处理,钻井液废弃物处理与环境保护,钻井液原材料和处理剂的质量控制与管理,钻井液资料管理等。 第三条本规范适用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所属相关单位的钻井液技术管理。 第二章钻井液设计 第一节设计的主要依据和内容 第四条钻井液设计是钻井工程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依据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方面: 1、以钻井地质设计、钻井工程设计及其它相关资料为基础,依据有关技术规范、规定和标准进行钻井液设计。 2、钻井液设计应在分析影响钻探作业安全、质量和效益等因素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钻井液技术措施。主要有:地层岩性、地层应力、地层岩石理化性能、地层流体、地层压力剖面(孔隙压力、坍塌压力与破裂压力)、地温梯度等信息;储层

保护要求;本区块或相邻区块已完成井的井下复杂情况和钻井液应用情况;地质目的和钻井工程对钻井液作业的要求;适用的钻井液新技术、新工艺;国家和施工地区有关环保方面的规定和要求。 第五条钻井液设计内容主要包括:邻井复杂情况分析与本井复杂情况预测;分段钻井液类型及主要性能参数;分段钻井液基本配方、钻井液消耗量预测、配制与维护处理;储层保护对钻井液的要求;固控设备配置与使用要求;钻井液仪器、设备配置要求;分段钻井液材料计划及成本预测;井场应急材料和压井液储备要求;井下复杂情况的预防和处理;钻井液 HSE 管理要求。 第二节钻井液体系选择 第六条钻井液体系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满足地质目的和钻井工程需要;具有较好的储层保护效果;具有较好的经济性;低毒低腐蚀性。 第七条不同地层钻井液类型选择 1、在表层钻进时,宜选用较高粘度和切力的钻井液。 2、在砂泥岩地层钻进时,宜选用低固相或无固相聚合物钻井液;在易水化膨胀坍塌的泥页岩地层钻进时,宜选用钾盐聚合物等具有较强抑制性的钻井液。 3、在地层破裂压力较低的易漏地层钻进时,宜选用充气、泡沫、水包油等密度较低的钻井液;在不含硫和二氧化碳的易漏地层钻进时,也可采用气体钻井。

伊犁盆地伊3井煤层气井钻井液设计与应用

伊犁盆地伊3井煤层气井钻井液设计与应用摘要:对伊3井煤层气井钻井液的设计、技术思路、现场应用及复杂情况处理进行了论述和分析。钾基两性离子聚磺防塌钻井液对井眼清洁、井眼稳定、减阻防卡、防漏堵漏、防塌等性能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煤层气, 粉煤层, 聚磺防塌, 伊3井 abstract: iraq 3 cbm well drilling fluid design, technical ideas, the application situation and the complicated treatment were discussed and analyzed. potassium base zwitterion together the collapse of well drilling fluid sulfonylurea eye cleaning, borehole stable friction reduction, the card, plugging, prevent the collapse, such as performance was summarized. 【 key words 】 cbm, adding layer, and gather the sulfonylurea collapse, the iraq 3 wells 中图分类号: p618.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随着煤层气勘探开发的领域不断扩展,煤层气钻井过程中遇到的地层越来越复杂、储层越来越深,出现的井内复杂情况更加难以预料,处理的难度也在不断增加。因此需要我们对煤层气井钻井液技术要不断研究、完善。 一、地质与井身结构概况

647.2-2013_页岩气水平井钻井作业技术规范_第_2_部分:钻井作业(出版稿)

Q/SYCQZ 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SYCQZ 647.2—2013 页岩气水平井钻井作业技术规范 第2部分:钻井作业 2013-12-22发布2014-01-22实施

目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钻井工程设计 (1) 4 井眼轨迹控制 (2) 5 防碰作业 (3) 6 水平段安全钻井 (3)

前言 《页岩气水平井钻井作业技术规范》分为五个部分: ——第 1 部分:丛式井组井场布置; ——第 2 部分:钻井作业; ——第 3 部分:油基钻井液; ——第 4 部分:水平段油基钻井液固井; ——第 5 部分:井控。 本部分为第 2 部分。 本标准按 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 1 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进行编写和表述。 本标准由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钻井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钻采工程技术研究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川东钻探公司、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川西钻探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德军、赵晗、卓云、叶长文。

页岩气水平井钻井作业技术规范第2部分:钻井作业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页岩气丛式井组钻井工程设计、井眼轨迹控制、防碰作业、水平段安全钻井等内容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川渝地区页岩气井的钻井作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SY/T 1296 密集丛式井上部井段防碰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SY/T 5088-2008 钻井井身质量控制规范 SY/T 5416 定向井测量仪器测量及检验 SY/T 5435-2003 定向井井眼轨迹设计与轨迹计算 SY/T 5547 螺杆钻具使用、维修和管理 SY/T 5619 定向井下部钻具组合设计方法 SY/T 6332-2004 定向井轨迹控制 SY/T 6396 钻井井眼防碰技术要求 Q/SYCQZ 001 钻井技术操作规程 Q/SYCQZ 372-2011 丛式井井眼防碰技术规程 3 钻井工程设计 3.1 井身结构 3.1.1 表层套管应封隔地表漏层和垮塌层,相邻两井表层套管下深错开20 m以上。 3.1.2 水平井技术套管下入位置井斜应不低于60°,若井下出现严重垮塌、钻遇高压油气,可提前下入技术套管。 3.1.3 油层套管尺寸不小于 11 4.3 mm,抗内压强度与增产改造施工压力之比>1.25。 3.1.4 水平段长度宜控制在800 m ~ 1400 m。 3.2 靶区 3.2.1 靶区半径设计符合SY/T 5088-2008的规定,且满足井眼轨迹控制要求。 3.2.2 水平段井眼方向与地层最小主应力方向的夹角不小于 15°。 3.3 井眼轨道 3.3.1 每口井地下靶心与井口位置连线相互之间不宜空间交叉。

钻井液技术规范

附件 钻井液技术规范 (试行)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二○一○年八月

目录 第一章总则┄┄┄┄┄┄┄┄┄┄┄┄┄┄┄┄┄┄┄┄3第二章钻井液设计┄┄┄┄┄┄┄┄┄┄┄┄┄┄┄┄┄┄3第一节设计的主要依据和内容┄┄┄┄┄┄┄┄┄┄┄┄3 第二节钻井液体系选择┄┄┄┄┄┄┄┄┄┄┄┄┄┄┄4 第三节钻井液性能设计项目┄┄┄┄┄┄┄┄┄┄┄┄┄5 第四节水基钻井液主要性能参数设计┄┄┄┄┄┄┄┄┄7 第五节油基钻井液基油选择和主要性能参数设计┄┄┄11 第六节油气层保护设计┄┄┄┄┄┄┄┄┄┄┄┄┄┄12 第七节钻井液原材料和处理剂┄┄┄┄┄┄┄┄┄┄┄13 第八节钻井液设计的管理┄┄┄┄┄┄┄┄┄┄┄┄┄13 第三章钻井液现场作业┄┄┄┄┄┄┄┄┄┄┄┄┄┄┄14第一节施工准备┄┄┄┄┄┄┄┄┄┄┄┄┄┄┄┄┄14 第二节预水化膨润土钻井液与处理剂胶液的配制┄┄┄14 第三节淡水钻井液的配制┄┄┄┄┄┄┄┄┄┄┄┄┄15 第四节盐水钻井液的配制┄┄┄┄┄┄┄┄┄┄┄┄┄15 第五节水包油钻井液的配制┄┄┄┄┄┄┄┄┄┄┄┄16 第六节油基钻井液的配制┄┄┄┄┄┄┄┄┄┄┄┄┄16 第七节钻井液性能检测┄┄┄┄┄┄┄┄┄┄┄┄┄┄17 第八节现场检测仪器┄┄┄┄┄┄┄┄┄┄┄┄┄┄┄18 第九节现场钻井液维护与处理的基本原则┄┄┄┄┄┄20 第十节水基钻井液性能维护与处理┄┄┄┄┄┄┄┄┄20 —1 —

第十一节油基钻井液性能维护与处理┄┄┄┄┄┄┄┄23 第四章油气层保护┄┄┄┄┄┄┄┄┄┄┄┄┄┄┄┄┄24 第五章循环净化系统┄┄┄┄┄┄┄┄┄┄┄┄┄┄┄┄25 第一节设备的配套、安装与维护┄┄┄┄┄┄┄┄┄┄25 第二节钻井液净化设备的使用┄┄┄┄┄┄┄┄┄┄┄27 第六章泡沫钻井流体┄┄┄┄┄┄┄┄┄┄┄┄┄┄┄┄28 第一节一次性泡沫钻井流体┄┄┄┄┄┄┄┄┄┄┄┄28 第二节可循环泡沫钻井流体┄┄┄┄┄┄┄┄┄┄┄┄29 第三节压井液和压井材料的储备┄┄┄┄┄┄┄┄┄┄31 第七章井下复杂事故的预防和处理┄┄┄┄┄┄┄┄┄┄31 第一节井壁失稳的预防与处理┄┄┄┄┄┄┄┄┄┄┄31 第二节井漏的预防与处理┄┄┄┄┄┄┄┄┄┄┄┄┄┄33 第三节卡钻的预防和处理┄┄┄┄┄┄┄┄┄┄┄┄┄35 第八章废弃钻井液处理与环境保护┄┄┄┄┄┄┄┄┄┄37 第九章钻井液原材料和处理剂的性能评价与储存┄┄┄┄37 第一节技术标准与性能评价┄┄┄┄┄┄┄┄┄┄┄┄38 第二节钻井液原材料和处理剂的储存┄┄┄┄┄┄┄┄38 第十章钻井液资料收集┄┄┄┄┄┄┄┄┄┄┄┄┄┄┄39第十一章附则┄┄┄┄┄┄┄┄┄┄┄┄┄┄┄┄┄┄39 附录┄┄┄┄┄┄┄┄┄┄┄┄┄┄┄┄┄┄┄┄┄┄┄40 —2 —

钻井设计基本原则

钻井设计基本原则 1.钻井的目的:是为勘探和开发油气田服务。 2.钻井设计必须国家及政府有关机构的规定和要求,保证钻井设计的合法性。 3.钻井设计的主要依据: 3.1.地质设计是钻井设计必须遵循的主要依据。地质部门至少应在开始钻井作业前75 天,向钻井部门提供地质设计,并应在该设计中尽可能地提供所钻之井的地质情况(包括地层孔隙压力、破裂压力等),以及提出地质上要求的资料。 3.2.井场调查资料和邻井的钻井资料,也是进行钻井设计的主要依据。地质部门至少应 在钻井作业开始前45天做完井场调查,并将获得的各有关资料(包括井位自然环境、土壤情况、浅层气等)尽快交给钻井部门;同时,还应收集全邻井的钻井资料(包括复杂情况的处理、钻井液密度的使用情况等)。 3.3.钻井部门应根据地质部门提供的资料和邻井资料,认真分析,作好钻井设计。如存 在由于目前技术水平、设备的限制,保证不了钻井作业在安全情况下进行,或钻井作业结果达不到地质设计的要求,应尽早明确提出,以便地质部门修改地质要求或调整井位位置。 4.钻井设计应体现安全第一的原则。大到井身结构,小到每一项作业程序,都要重视安全, 既要重视井下安全,也要重视地面安全,把安全第一的原则贯穿到整个设计中。对于重大的作业和风险大的作业,还应制定相应的安全应急程序。 5.设计钻井液密度的原则。钻井液密度必须大于地层孔隙压力当量密度,小于地层破裂压 力当量密度。钻井液密度对地层孔隙压力的安全附加值,用压力表示,油井为 1.5~3.5MPa,气井为3.0~5.0MPa。 6.井身结构的设计,是钻井设计的关键内容,必须遵循下述几点: 6.1.保证井眼系统压力平衡,不出现喷漏同在一裸眼中,即钻下部高压地层时用的较高 密度的钻井液产生的液柱压力,不会压漏上部裸露的地层。 6.2.井内钻井液液柱压力和地层压力之间的压差不宜过大,以免发生压差卡钻。 6.3.为保证安全钻进,必须用套管封住复杂地层井段,如易漏、易垮塌、易缩径和易卡 钻等井段。 6.4.探井,特别是地层压力还没有被掌握的井,应设计一层套管作为备用,以保证井眼 能够钻到设计的深度。 6.5.对钻探多套压力系统的井,应采用多层套管程序,以保护油气层不受钻井液污染和 损害。

第二章井身结构设计

第二章 井身结构设计 井身结构设计就是钻井工程得基础设计。它得主要任务就是确定套管得下入层次、下入深度、水泥浆返深、水泥环厚度、生产套管尺寸及钻头尺寸。基础设计得质量就是关系到油气井能否安全、优质、高速与经济钻达目得层及保护储层防止损害得重要措施。由于地区及钻探目得层得不同,钻井工艺技术水平得高低,国内外各油田井身结构设计变化较大。选择井身结构得客观依据就是地层岩性特征、地层压力、地层破裂压力。主观条件就是钻头、钻井工艺技术水平等。井身结构设计应满足以下主要原则: 1.能有效地保护储集层; 2.避免产生井漏、井塌、卡钻等井下复杂情况与事故。为安全、优质、高速与经济钻井创造条件; 3.当实际地层压力超过预测值发生溢流时,在一定范围内,具有处理溢流得能力。 本章着重阐明地下各种压力概念及评价方法,井身结构设计原理、方法、步骤及应用。 第一节 地层压力理论及预测方法 地层压力理论与评价技术对天然气及石油勘探开发有着重要意义。钻井工程设计、施工中,地层压力、破裂压力、井眼坍塌压力就是合理钻井密度设计;井身结构设计;平衡压力钻井;欠平衡压力钻井及油气井压力控制得基础。一、几个基本概念 1.静液柱压力 静液柱压力就是由液柱自身重量产生得压力,其大小等于液体得密度乘以重力加速度与液柱垂直深度得乘积,即 0.00981h P H (2-1) 式中:P h ——静液柱压力,MPa; r ——液柱密度,g/cm 3 ; H ——液柱垂直高度,m 。 静液柱压力得大小取决于液柱垂直高度H 与液体密度r ,钻井工程中,井愈深,静液柱压力越大。 2.压力梯度 指用单位高度(或深度)得液柱压力来表示液柱压力随高度(或深度)得变化。 ρ00981.0== H P G h h (2-2) 式中:G h ——液柱压力梯度,MPa/m; P h ——液柱压力,MPa; H ——液柱垂直高度,m 。 石油工程中压力梯度也常采用当量密度来表示,即

苏里格气井水平井钻井液技术方案

苏里格气井水平井钻井液技术方案苏里格气井水平井钻井液最关键的技术是井眼净化、大斜度井段“双石层”和水平段泥岩的垮塌、预防PDC钻头的泥包、润滑性、产层保护等。 1 基本情况 直井段:保持了本区块直井、定向井钻井液方案。 斜井段: 继续采用强抑制无土相复合盐钻井液体系。 水平段:采用无土相酸溶暂堵钻井液体系。 2 技术难点 2.1 苏里格区块直井段安定底直罗组、延长底部纸纺组顶部易垮塌。 2.2苏里格区块刘家沟组与石盒子组地层承压能力低,普遍存在渗透性漏失和压差性漏失。 尤其是苏5区块漏失最为频繁。 2.3“双石层”、煤层和水平段泥岩的垮塌,是导致水平井易发生复杂和故障的致命的因素。 2.4如何优化钻井液体系、性能、组分,通过钻头选型,水力参数优化,是预防PDC钻头泥包和提高斜井段机械钻速的关键。 2.5 如何通过改善泥饼质量,提高钻井液的润滑性是水平井钻井液防卡润滑的关键。 3 技术方案 3.1表层技术方案 3.1.1表层钻井液配方 表层及导管钻进严格按《苏里格气田表层钻井液技术》执行,打导管采用白土浆小循环,导管打完后固定、找正、坐实、水泥回填,侯凝2-3小时,开钻过程中监控导管情况。 若流砂层未封住(流沙层50米以上),采用白土浆钻井,0.1%CMC+5-6%白土,密度:1.03---1.05g/cm3,粘度:40-50s ;钻穿流沙层50-80米之后,采用低固相钻井液体系,密度:1.01---1.03g/cm3,粘度:31-35s。 若流砂层已完全封住,用清水聚合物钻井液体系,配方为0.2%CMP +0.2%ZNP-1。钻井液性能:密度:1.00---1.02g/cm3,粘度:31-32s。 3.1.2下表层表套前技术措施 打完表层后配白土浆(约40-50方)密度:1.03-1.05g/cm3,粘度:40-50s,采用地面小循环清扫井底后打入井里封固裸眼井段,起钻连续灌白土浆,确保井口流沙层段为白土浆,防止下表套过程中流沙垮塌。

钻井液技术总结

钻井液技术总结 《钻井液技术总结》的范文,。篇一:钻井液施工技术总结TH12533井钻井液技术总结 一、工程概况 1.基本情况: TH12533井是位于库车县境内阿克库勒凸起西北斜坡构造的一口三开结构制的开发井,地面海拔高度958.316m,设计井深6591m,目的层位奥陶系一间房组。 该井于20XX年8月25日8:00一开,20XX年9月3日7:00二开,20XX年11月4日00:00三开,20XX年11月6日7:00完钻,完钻井深6591m。钻井周期72.96天,平均机械钻速 9.72m/h。二开井径平均扩大率3.6%,最大井斜1.69°。三开井径平均扩大率0.15,最大井斜1.84°。井身质量优、固井质量合格,试压合格,无任何人身、设备事故发生。2.井身结构: 二、钻井液技术难点及重点 1.钻井液技术难点: (1) 一开、二开井段重点解决:①大井眼携砂问题;②上部交接疏松,地层欠压实钻井液渗透性漏失;③由漏失引起井壁形成厚泥饼造成缩颈问题;④提高地层承压减少复杂。 2+ (2)康村组与吉迪克组存在石膏,钻进时加强钻井液性能检测,特别是Ca离子的检测,并防止和及时处理石膏污染钻井液。

(3)侏罗系、三叠系、二叠系、石炭系和泥盆系易剥蚀掉块、坍塌,形成不规则井径,增大钻井液的携屑难度,造成起下钻阻卡、电测阻卡、影响固井质量等问题。应使用与地层温度匹配的沥青类防塌剂、聚合醇等,同时加入足量的抗高温处理剂,范文写作严格控制高温高压滤失量,充分保证钻井液的防塌性能。 (4)本井二叠系火成岩(5540~5688.5m)段长140m,易发生井漏、井塌,易造成卡钻,并严重影响下套管、固井施工。钻遇二叠系前,应调整好钻井液性能,适当降低排量,采用超细碳酸钙、单向压力封闭剂、随钻堵漏剂等封堵地层裂缝,降低井漏风险;同时严格控制高温高压滤失量,加足防塌剂,将钻井液密度控制在设计上限,适当降低转速,保持井壁稳定。 (5)石炭系卡拉沙依组深灰、灰黑色泥岩,灰色、褐色泥岩(胶粘性很强),易造成PDC钻头泥包,对机械钻速和施工进度造成较大影响。应使用好固控设备尽可能清除无用固相,适当降低钻井液粘切,提高大分子聚合物包被剂用量,使用润滑剂降低泥岩对钻头及扶正器的黏附,同时增大泵排量,提高钻头清洗效果,防止钻头泥包。 (6)泥盆系东泥塘组岩性以灰白色细粒砂岩为主,渗透性好,地层压力低,易发生粘卡。应调节好钻井液流变性,加足抗温材料,严格控制高温高压滤失量,使用超细碳酸钙、高软化点沥青、聚合醇、润滑剂等封堵、润滑材料,改善泥饼质量,降低

苏里格气井水平井钻井液技术方案设计

里格气井水平井钻井液技术案 里格气井水平井钻井液最关键的技术是井眼净化、大斜度井段“双层”和水平段泥岩的垮塌、预防PDC钻头的泥包、润滑性、产层保护等。 1 基本情况 直井段:保持了本区块直井、定向井钻井液案。 斜井段: 继续采用强抑制无土相复合盐钻井液体系。 水平段:采用无土相酸溶暂堵钻井液体系。 2 技术难点 2.1 里格区块直井段安定底直罗组、延长底部纸纺组顶部易垮塌。 2.2 里格区块家沟组与盒子组地层承压能力低,普遍存在渗透性漏失和压差性漏失。尤其是 5区块漏失最为频繁。 2.3“双层”、煤层和水平段泥岩的垮塌,是导致水平井易发生复杂和故障的致命的因素。 2.4如优化钻井液体系、性能、组分,通过钻头选型,水力参数优化,是预防PDC钻头泥包和提高斜井段机械钻速的关键。 2.5 如通过改善泥饼质量,提高钻井液的润滑性是水平井钻井液防卡润滑的关键。 3 技术案 3.1表层技术案 3.1.1表层钻井液配 表层及导管钻进格按《里格气田表层钻井液技术》执行,打导管采用白土浆小循环,导管打完后固定、找正、坐实、水泥回填,侯凝2-3小时,开钻过程中监控导管情况。 若流砂层未封住(流沙层50米以上),采用白土浆钻井,0.1%CMC+5-6%白土,密度:1.03---1.05g/cm3,粘度:40-50s ;钻穿流沙层50-80米之后,采用低固相钻井液体系,密度:1.01---1.03g/cm3,粘度:31-35s。 若流砂层已完全封住,用清水聚合物钻井液体系,配为0.2%CMP +0.2%ZNP-1。钻井液性能:密度:1.00---1.02g/cm3,粘度:31-32s。 3.1.2下表层表套前技术措施 打完表层后配白土浆(约40-50)密度:1.03-1.05g/cm3,粘度:40-50s,采用地面小循环清扫井底后打入井里封固裸眼井段,起钻连续灌白土浆,确保井口流沙层段为白土浆,防止下表套过程中流沙垮塌。

冀东油田水平井钻井液技术重点

第22卷第4期钻井液与完井液Vol.22No.4 2005年7月DRILLINGFLUID&COMPLETIONFLUIDJul12005 文章编号:100125620(2005)0420072202 冀东油田水平井钻井液技术 邓增库左洪国夏景刚杨文权赵增春蒋平 (华北石油管理局第三钻井工程公司,河北河间) 摘要针对水平井钻井要求和冀东油田的地层特点,采用强包被、、,定向井段和水平井段采用聚磺硅氟乳化原油钻井液。该钻井液中PMHA与JJ能力;GT298、KJ21与NPAN,L21与JGWJ复配使用可以提高钻井液的封堵能力,。现场应用表明,该钻井液具有较强的防塌能力、,解决了上部地层和水平井段砂岩储层的井塌以及大斜度井段、水平井段的携砂、,完全满足了冀东地区垂深小于3000m水平井的钻井需要。 关键词聚磺硅氟钻井液井眼净化井眼稳定防止地层损害水平钻井冀东油田中图分类号:TE254.3 文献标识码:A 钻井液性能优良是水平井井下安全的重要保证。为满足水平井钻井要求,对水平井钻井液技术进行了调研,结合冀东油田的地层特点,从钻井液的抑制防塌能力、流变性、润滑性、油层保护等方面进行室内评价,优选出了聚磺硅氟乳化原油钻井液配方,并首次在G362P4井进行试验,获得了成功。随着水平井钻井液技术的不断完善,22口水平井实践表明,聚磺硅氟乳化原油钻井液具有较强的防塌能力、良好的流变性和润滑性,油层保护效果好,满足了冀东油田垂深小于3000m的水平井钻井需要。 砂带来困难;水平段处于砂岩产层,钻速快(钻时为0.8~2min/m),钻井液中岩屑浓度大;一般水平井段的井径比常规井径大,同时钻具不能居中,在重力作用下,岩屑在运移过程中产生沉降,在钻具周边淤积。如果钻井液携砂能力较弱,或工程措施不当,极易形成岩屑床,造成卡钻。113润滑防卡 由于油层埋深较浅,井眼轨迹半径较小,造斜率有时达30°/100m以上,大斜度井段地层较软,地层与钻具接触面大,固相润滑作用小,主要依赖液相润滑,增加了润滑防卡难度。114油层保护 1技术难点 111井壁稳定 该油田馆陶组下部地层存在不同厚度的玄武 岩,胶结物少,地层破碎,表现为大块塌落;东营组泥页岩地层易吸水造成不均质剥落坍塌;储层砂岩胶结性差,返出岩屑类似流砂,储层砂岩裸露段长达几百米,上层井壁

井控设计规范

井控设计规范 第八条井控设计是钻井地质和钻井工程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港油田地质、工程设计部门要严格按照井控设计的有关要求进行井控设计。 第九条进行地质设计前应对井场周围2000米范围内的居民住宅、学校、厂矿(包括开采地下资源的矿业单位)、国防设施、高压电线、水资源情况和风向变化等进行勘察和调查,并在地质设计中标注说明;特别需标注清楚诸如煤矿等采掘矿井坑道的分布、走向、长度和距地表深度;江河、干渠周围钻井应标明河道、干渠的位置和走向等。 第十条地质设计书中应明确所提供井位符合以下条件: 油气井井口距离高压线及其它永久性设施不小于75m;距民宅不小于100m;距铁路、高速公路不小于200m;距学校、医院、油库、河流、水库、人口密集及高危场所等不小于500m。若安全距离不能满足上述规定,由油田公司与油田集团公司安全主管部门组织相关单位进行安全和环境评估,按其评估意见处置。含硫油气井的应急撤离措施,执行SY/T 5087《含硫油气井安全钻井推荐作法》有关规定。 第十一条地质设计书应根据物探资料及本构造邻近井和邻构造的钻探情况,提供本井全井段预测的地层孔隙压力和地层破裂压力剖面(裂缝性碳酸盐岩地层可不作地层破

裂压力曲线,但应提供邻近已钻井地层承压检验资料)、浅气层资料、油气水显示和复杂情况。 第十二条在已开发调整区钻井,地质设计书中应明确提供注水、注气(汽)井分布及注水、注气(汽)情况,提供分层动态压力数据。 第十三条在可能含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的地区钻井,地质设计应对其层位、埋藏深度及含量进行预测,并在工程设计书中明确应采取的相应的安全和技术措施。 第十四条工程设计书应根据地质设计提供的资料进行钻井液设计,钻井液密度以各裸眼井段中的最高地层孔隙压力当量钻井液密度值为基准,另加一个安全附加值: 一、油井、水井为0.05g/cm3~0.10g/cm3或增加井底压差1.5MPa~3.5MPa; 二、气井为0.07g/cm3~0.15g/cm3或增加井底压差 3.0MPa~5.0MPa。 具体选择钻井液密度安全附加值时,应考虑地层孔隙压力预测精度、油气水层的埋藏深度及预测油气水层的产能、地层油气中硫化氢含量、地应力和地层破裂压力、井控装置配套情况等因素。含硫化氢等有害气体的油气层钻井液密度设计,其安全附加值或安全附加压力值应取最大值。 第十五条工程设计书应根据地层孔隙压力梯度、地层破裂压力梯度、岩性剖面及保护油气层的需要,设计合理的

水平井钻井液

水平井钻井液 前言 水平井钻井是钻井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和钻直井相比涉及到新的工艺和新的技术措施,它对钻井液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水平井钻井液的设计和施工中,必须把握好钻井液的特性、分优钻井液性能、钻井液参数的优选,这样才能安全、顺利的完成钻井任务,才可能取得更高的经济效益。从胜利油田钻水平井的发展历史来看,套管结构在不断的简化,钻井周期在不断的降低,成本在不断的减少,当初钻二千来米的水平井需三开完钻,现在钻将近五千米的水平井也只下两层套管,所取得的技术和经济效益是相当可观的。所钻地层也由当初的较稳定的地层到现在的低压易漏失地层;钻井液的发展经历了水基、油基到现在的泡沫钻井液,水平井钻井液技术的持续、稳定发展,使我油田目前能钻各种类型、各种难度、不同井深的水平井。 一、水平井钻井液的发展 为提高水平井钻井液的携岩洗井效果,只有提高钻井液粘度和动切力,降低钻屑的下滑速度,避免岩屑床的形成,但粘度太高不利于钻井的施工,提高动切力是有效的方法。为达到这个目的,胜利油田在最初的几口水平井用聚腐粉JFF来改善钻井液这方面的性能,但JFF有它的局限性,作用时间不能持续长久,处理量大时易使粘度迅速上升,在此基础上采用正电胶MMH来改善钻井液流变参数,可以大大地提高动切力,施工方便、快捷。这两者处理剂实际上都是改善钻井液中粘土的性质,不同的只是JFF在施工时就已对粘土进行了处理,加入时同时会增加泥浆中的般土含量;而MMH是在施工之中进行,不可能增加钻井中的般土含量,且作用时间长。润滑剂的种类可根据地质需要而选择不同的类型。 二、钻屑在井下的运移状态 分析钻屑的运移情况,必须从钻井液的流变参数,当动切力越小,流型越显尖峰型,动切力越大,则呈现平板型层流,以宾汉模式计算,钻井液的临界环空返速 321.49 (Do+Di)(PV+(PV2+YP(Do-Di)2D) 1/2 Qc= D 7716 式中:Do井眼直径(米) Di 钻杆内径(米) D 钻井液密度(Kg/m3) PV 钻井液塑性粘度(PaS) YP 钻井液动切力(Pa)

钻井液设计

1基础资料 井位 构造位置:位于阿克库勒凸起东南斜坡部钻井性质:探井 1.2钻井地质任务: 1) 探索阿克库勒凸起东边缘寒武系建隆性质,储层发育特征及含油气性。为进一步研究寒武系-奥陶系的地层,沉积特征及储层发育,储层的成因机制提供基础资料; 2) 取全,取准岩芯,测井,测试等基础资料,为储量计算提供准确资料; 4之下各反射波的地质属性提 3) 验证地震波组的地质属性,为准确标定T 7 供基础资料; 4) 为进一步分析,研究油气运移,聚集规律等提供基础资料; 5) 为测试,采油提供合格的井眼条件。 1.3 设计井深:8000m(钻台面算起) 1.4 完钻原则 1) 钻到设计井深,进入建隆体1的顶225m完钻。 2) 如寒武系钻遇好的油气显示(如井漏,井涌等油气显示井段),强钻8-10米后,经测试获高产油气流,可提前完钻。 1.5 完钻方式:裸眼或套管完井。 塔深1井钻遇地层预测表

4386 注:深度均从台板起算。 目录 1、塔河油田超深井钻井液技术难点

2、国内外高温超深井钻井液状况 3、塔深1井钻井液体系配方选择、性能要求及维护处理要点 4、风险分析 5、超深井钻井液配套工艺技术 1、塔河油田超深井钻井液技术难点 1.1 钻井液处理剂高温高压失效问题。 1.2 钻井液高温流变性的控制问题。 1.3 钻井液高温滤失造壁性的控制问题。 1.4 抗高温钻井液的护胶问题。 1.5 超深井段地层破碎,白云岩地层防塌问题。 1.6 超深井段地层破碎,防漏堵漏问题。 1.7 超深井奥陶系、寒武系地层为防塌防漏寻找一个安全钻井液密度窗口的问题。 1.8 超深井可能存在的高压问题。 1.9 超深井钻井液润滑性问题。 1.10 超深井钻井液陈化问题。 1.11 超深井膏盐层问题。 1.12 硫化氢、二氧化碳污染问题 技术难点 在塔河油田,按正常地温梯度2.2-2.3℃/100m计算,井深8000m的超深井,井底温度可达170-200℃左右,井底循环温度在150-170℃左右,所用钻井液体系必须能抗200℃左右的高温.在超深井的钻进中,可采用抗高温的钻井液体系有

第二章井身结构设计

第二章 井身结构设计 井身结构设计是钻井工程的基础设计。它的主要任务是确定套管的下入层次、下入深度、水泥浆返深、水泥环厚度、生产套管尺寸及钻头尺寸。基础设计的质量是关系到油气井能否安全、优质、高速和经济钻达目的层及保护储层防止损害的重要措施。由于地区及钻探目的层的不同,钻井工艺技术水平的高低,国内外各油田井身结构设计变化较大。选择井身结构的客观依据是地层岩性特征、地层压力、地层破裂压力。主观条件是钻头、钻井工艺技术水平等。井身结构设计应满足以下主要原则: 1.能有效地保护储集层; 2.避免产生井漏、井塌、卡钻等井下复杂情况和事故。为安全、优质、高速和经济钻井创造条件; 3.当实际地层压力超过预测值发生溢流时,在一定范围内,具有处理溢流的能力。 本章着重阐明地下各种压力概念及评价方法,井身结构设计原理、方法、步骤及应用。 第一节 地层压力理论及预测方法 地层压力理论和评价技术对天然气及石油勘探开发有着重要意义。钻井工程设计、施工中,地层压力、破裂压力、井眼坍塌压力是合理钻井密度设计;井身结构设计;平衡压力钻井;欠平衡压力钻井及油气井压力控制的基础。 一、几个基本概念 1.静液柱压力 静液柱压力是由液柱自身重量产生的压力,其大小等于液体的密度乘以重力加速度与液柱垂直深度的乘积,即 0.00981h P H (2-1) 式中:P h ——静液柱压力,MPa ; ——液柱密度,g/cm 3 ; H ——液柱垂直高度,m 。 静液柱压力的大小取决于液柱垂直高度H 和液体密度,钻井工程中,井愈深,静液柱压力越大。 2.压力梯度 指用单位高度(或深度)的液柱压力来表示液柱压力随高度(或深度)的变化。 ρ00981.0== H P G h h (2-2) 式中:G h ——液柱压力梯度,MPa/m ; P h ——液柱压力,MPa ; H ——液柱垂直高度,m 。 石油工程中压力梯度也常采用当量密度来表示,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