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数学模型(完整版)

电机数学模型(完整版)
电机数学模型(完整版)

电机数学模型

以二相导通星形三相六状态为例,分析BLDC 的数学模型及电磁转矩等特性。为了便于分析,假定:

a)三相绕组完全对称,气隙磁场为方波,定子电流、转子磁场分布皆对称; b)忽略齿槽、换相过程和电枢反应等的影响; c)电枢绕组在定子内表面均匀连续分布; d)磁路不饱和,不计涡流和磁滞损耗。 则三相绕组的电压平衡方程可表示为:

(1)

式中:为定子相绕组电压(V)

;为定子相绕组电流(A);

为定子相绕组电动势(V);L 为每相绕组的自感(H);M 为每相绕组间的

互感(H);p 为微分算子p=d/dt 。

三相绕组为星形连接,且没有中线,则有

(2) (3)

得到最终电压方程:

(4)

c

e c

图.无刷直流电机的等效电路

无刷直流电机的电磁转矩方程与普通直流电动机相似,其电磁转矩大小与磁通和电流幅值成正比

(5)

所以控制逆变器输出方波电流的幅值即可以控制BLDC 电机的转矩。为产生恒定的电磁转矩,要求定子电流为方波,反电动势为梯形波,且在每半个周期内,方波电流的持续时间为120°电角度,梯形波反电动势的平顶部分也为120°电角度,两者应严格同步。由于在任何时刻,定子只有两相导通,则:

电磁功率可表示为:

(6)

电磁转矩又可表示为:

(7)

无刷直流电机的运动方程为:

(8)

其中

为电磁转矩;为负载转矩;B 为阻尼系数;为电机机械转速;J 为电机的转动惯量。

传递函数:

无刷直流电机的运行特性和传统直流电机基本相同,其动态结构图可以采用直流电机通用的动态结构图,如图所示:

图2.无刷直流电机动态结构图

由无刷直流电机动态结构图可求得其传递函数为:

式中:

K1为电动势传递系数,,Ce 为电动势系数;

K2为转矩传递函数,,R 为电动机内阻,Ct 为转矩系数;

T m为电机时间常数,,G 为转子重量,D 为转子直径。

基于MATLAB的BLDC系统模型的建立

在Matlab中进行BLDC建模仿真方法的研究已受到广泛关注,已有提出采用节点电流法对电机控制系统进行分析,通过列写m文件,建立BLDC仿真模型,这种方法实质上是一种整体分析法,因而这一模型基础上修改控制算法或添加、删除闭环就显得很不方便;为了克服这一不足,提出在Matlab/Simulink中构造独立的功能模块,通过模块组合进行BLDC建模,这一方法可观性好,在原有建模的基础上添加、删除闭环或改变控制策略都十分便捷,但该方法采用快速傅立叶变换(FFT)方法求取反电动势,使得仿真速度受限制。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BLDC建模方法,将控制单元模块化,在Matlab/Simulink建立独立的功能模块:BLDC本体模块、电流滞环控制模块、速度控制模块、参考电流模块、转矩计算模块和电压逆变模块,对这些功能模块进行有机整合,即可搭建出无刷直流电机系统的仿真模型。在建模过程中,梯形波反电动势的求取方法一直是较难解决的问题[27,28],本文采用分段线性法成功地化解了这一难点,克服了建模方法存在的不足。

Matlab6.5针对电气传动控制领域所设计的工具箱SimPowerSystemToolbox2.3已提供了PMSM的电机模型,但没有给出BLDC的电机模型。因此,本文在分析无刷直流电机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借助于Matlab强大的仿真建模能力,在Matlab/Simulink中建立了BLDC控制系统的仿真模型。BLDC建模仿真系统采用双闭环控制方案:

下即为BLDC建模的整体控制框图,其中主要包括:BLDC本体模块、电流滞环控制模块、速度控制模块、参考电流模块、转矩计算模块和电压逆变模块。BLDC本体结构

(1)BLDCM本体模块

在整个控制系统的仿真模型中,BLDCM本体模块是最重要的部分,该模块根据BLDC电压方程式(4)求取BLDC三相相电流,结构框图如图所示

图.BLDCM本体模块结构框图及其封装形式

在整个控制系统的仿真模型中,BLDC本体模块是最重要的部分,该模块根据BLDC电压方程式(2-4)求取BLDC三相相电流,而要获得三相相电流信号ia,ib,ic,必需首先求得三相反电动势信号ea,eb,ec控制框图如图2-11所示。而BLDC 建模过程中,梯形波反电动势的求取方法一直是较难解决的问题,反电动势波形不理想会造成转矩脉动增大、相电流波形不理想等问题,严重时会导致换相失败,电机失控。因此,获得理想的反电动势波形是BLDC仿真建模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采用了分段线性法,如图2-12所示,将一个运行周期0°~360°分为6个阶段,每60°为一个换相阶段,每一相的每一个运行阶段都可用一段直线进行表示,根据某一时刻的转子位置和转速信号,确定该时刻各相所处的运行状态,通过直线方程即可求得反电动势波形。分段线性法简单易行,且精度较高,能够较好的满足建模仿真的设计要求。因而,本文采用分段线性法建立梯形波反电动势波形。

理想情况下,二相导通星形三相六状态的BLDC定子三相反电动势的波形如图2-12所示。图中,根据转子位置将运行周期分为6个阶段:0~π/3,π/3~2π/3,2π/3~π,π~4π/3,4π/3~5π/3,5π/3~2π。以第一阶段0~π/3为例,A相反电动势处于正向最大值Em,B相反电动势处于负向最大值-Em,C相反电动势处于换相阶段,由正的最大值Em沿斜线规律变化到负的最大值-Em。根据转子位置和转速信号,就可以求出各相反电动势变化轨迹的直线方程,其它5个阶段,也是如此。据此规律,可以推得转子位置和反电动势之间的线性关系,如表2-1所示,从而采用分段线性法,解决了在BLDC本体模块中梯形波反电动势的求取问题。

Em e a 图.三相反电动势波形

Em Em -Em

-Em -Em e b e c

转子位置和反电动势之间的线性关系表

表中:K 为反电动势系数(V/(r/min),pos 为角度信号,w 为转速信号,转数per=fix(pos/(2*pi))*2*pi ,fix 函数是实现取整功能。

根据上式,用M 文件编写反电势系数的S 函数如下: 反电动势 S 函数(emf.m)

%========================================================= %BLDCM 模型中反电动势函数

%========================================================= function [sys,x0,str,ts] =emf(t,x,u,flag)

switch flag

case 0, %初始化设置

[sys,x0,str,ts]=mdlInitializeSizes;

case 3, %输出量计算

sys = mdlOutputs(t,x,u);

case {1,2,4,9} %未定义标志

sys = [];

otherwise%错误处理

error(['unhandled flag = ',num2str(flag)]);

end

%========================================================= %mdlInitializeSizes 进行初始化,设置系统变量的大小

%========================================================= function [sys,x0,str,ts]=mdlInitializeSizes()

sizes = simsizes; %取系统默认设置

sizes.NumContStates = 0;

sizes.NumDiscStates = 0;

sizes.NumOutputs = 3;

sizes.NumInputs = 2;

sizes.DirFeedthrough = 1;

sizes.NumSampleTimes = 1;

sys = simsizes(sizes);

x0 = [];

str = [];

ts = [-1 0];

%========================================================= %mdlOutputs 计算系统输出

%========================================================= function sys=mdlOutputs(t,x,u)

global k;

global Pos;

global w;

k=0.060; % V/(r/min)反电动势系数

w=u(1); % 转速(rad/s)

Pos=u(2); % 角度(rad)

if Pos>=0 & Pos<=pi/3

sys=[k*w,-k*w,k*w*((-Pos)/(pi/6)+1)];

elseif Pos>=pi/3 & Pos<=2*pi/3

sys=[k*w,k*w*((Pos-pi/3)/(pi/6)-1),-k*w];

elseif Pos>=2*pi/3 & Pos<=pi

sys=[k*w*((2*pi/3-Pos)/(pi/6)+1),k*w,-k*w];

elseif Pos>=pi & Pos<=4*pi/3

sys=[-k*w,k*w,k*w*((Pos-pi)/(pi/6)-1)];

elseif Pos>=4*pi/3 & Pos<=5*pi/3

sys=[-k*w,k*w*((4*pi/3-Pos)/(pi/6)+1),k*w];

else Pos>=5*pi/3 & Pos<=2*pi

sys=[k*w*((Pos-5*pi/3)/(pi/6)-1),-k*w,k*w];

end

转矩计算模块

根据BLDC数学模型中的电磁转矩方程式,可以建立图5.7所示的转矩计算模块,模块输入为三相相电流与三相反电动势,通过加、乘模块即可求得电磁转矩信号Te 。

转矩计算模块结构框图及其封装形式

转速计算模块

根据运动方程式(2.4),由电磁转矩、负载转矩以及摩擦转矩,通过加乘、积分环节即可得到转速信号,求得的转速信号经过积分就可得到电机转角信号,如图

转速计算模块结构框图及其封装形式

电流滞环控制模块

在这个仿真模块中采用滞环控制原理来实现电流的调节,使得实际电流随跟定电流的变化。模块结构框图如图5.10所示[40],输入为三相参考电流和三相实际电流,输出为PWM逆变器控制信号。

电流滞环控制模块结构框图及其封装

参考电流模块

参考电流模块的作用是根据电流幅值信号Is和位置信号给出三相参考电流,输出的三相参考电流直接输入电流滞环控制模块,用于与实际电流比较进行电流滞环控制。转子位置和三相参考电流之间的对应关系如表所示,参考电流模块的这一功能可通过S函数编程实现,程序如下

参考电流S 函数(mod.m)

function [sys,x0,str,ts] =mod(t,x,u,flag)

switch flag

case 0,

[sys,x0,str,ts]=mdlInitializeSizes;

case 3,

sys = mdlOutputs(t,x,u);

case 2,

sys = [];

case 9,

sys = [];

otherwise

error(['unhandled flag = ',num2str(flag)]); end

function [sys,x0,str,ts]=mdlInitializeSizes() sizes = simsizes;

sizes.NumContStates = 0;

sizes.NumDiscStates = 0;

sizes.NumOutputs = 1; sizes.NumInputs = 1; sizes.DirFeedthrough = 1;

sizes.NumSampleTimes = 1;

sys = simsizes(sizes);

x0 = [];

str = [];

ts = [-1 0];

function sys=mdlOutputs(t,x,u)

global Pos;

global w;

global Theta;

Theta=u;

b=fix(Theta/(2*pi));%取整

if Theta==0

sys=0;

else if (Theta/(2*pi))==b

sys=2*pi;

else

sys=Theta-b*2*pi;

end

end

Pos=sys; %位置

表5.2 转子位置和三相参考电流之间的对应关系表

5.2.5 位置计算模块

电机转角信号到电机位置信号的转换可通过S函数编程实现,程序如下位置计算S 函数(is.m)

function [sys,x0,str,ts] =is(t,x,u,flag)

switch flag

case 0,

[sys,x0,str,ts]=mdlInitializeSizes;

case 3,

sys = mdlOutputs(t,x,u);

case 2,

sys = [];

case 9,

sys = [];

otherwise

error(['unhandled flag = ',num2str(flag)]);

end

function [sys,x0,str,ts]=mdlInitializeSizes()

sizes = simsizes;

sizes.NumContStates = 0;

sizes.NumDiscStates = 0;

sizes.NumOutputs = 3;

sizes.NumInputs = 2;

sizes.DirFeedthrough = 1;

sizes.NumSampleTimes = 1;

sys = simsizes(sizes);

x0 = [];

str = [];

ts = [-1 0];

function sys=mdlOutputs(t,x,u)

global Is;

global Pos;

Is=u(1); %电流

Pos=u(2);%位置

if Pos>=0& Pos<=pi/3

sys=[Is,-Is,0];

elseif Pos>=pi/3& Pos<=2*pi/3

sys=[Is,0,-Is];

elseif Pos>=2*pi/3& Pos<=pi

sys=[0,Is,-Is];

elseif Pos>=pi& Pos<=4*pi/3

sys=[-Is,Is,0];

elseif Pos>=4*pi/3& Pos<=5*pi/3

sys=[-Is,0,Is];

else Pos>=5*pi/3& Pos<=2*pi

sys=[0,-Is,Is];

end

5.2.6 电压逆变器模块

逆变器对BLDC来说,首先是功率变换装置,也就是电子换向器,每一个桥臂上的一个功率器件相当于直流电动机的一个机械换向器,还同时兼有PWM

电流调节器功能。对逆变器的建模,本文采用Simulink的SimPowerSystem工具箱提供的三相全桥IGBT模块。由于在Matlab新版本(如Matlab7.0)中SimPowerSystem工具箱和Simulink工具箱不可以随便相连的,中间必须加上受控电压源(或者受控电压源、电压表、电流表)。本文给IGBT的A、B、C三相加三个电压表,输出的Simulink信号可以与BLDC直接连接,如图5.11所示。逆变器根据电流控制模块所控制PWM信号,顺序导通和关断,产生方波电流输出。

电压逆变器模块结构框图及其封装

基于Matlab/Simulink建立了BLDC控制系统的仿真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了BLDC双闭环控制系统的仿真。仿真中,BLDC电机参数设置为:定子相绕组电阻R=1Ω,定子相绕组自感L=0.02H,互感M=-0.061H,转动惯量J=0.005kg·m2,阻尼系数B= 0.0002N·m·s/rad,额定转速n=1000r/min,极对数p=1,220V直流电源供电。

总体模型:

存在问题:仿真速度慢,且示波器值均为0

2.1同步发电机数学模型及运行特性

2.1同步发电机数学模型及运行特性 本节主要阐述同步发电机稳态数学模型及运行特性:包括向量图、等值电路与功率方程以及功角特性。 2.1.1 同步发电机稳态数学模型 理想电机假设: 1)电机铁心部分的导磁系数为常数; 2)电机定子三相绕组完全对称,在空间上互差120度,转子在结构上对本身的直轴和交轴完全对称; 3)定子电流在空气隙中产生正弦分布的磁势,转子绕组和定子绕组间的互感磁通也在空气隙中按正弦规率分布; 4)定子及转子的槽和通风沟不影响定子及转子的电感,即认为电机的定子及转子具有光滑的表面。 同步电动机是一种交流电机,主要做发电机用,也可做电动机用,一般用于功率较大,转速不要求调节的生产机械,例如大型水泵,空压机和矿井通风机等。近年由于永磁材料和电子技术的发展,微型同步电机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同步电动机的特点之一是稳定运行时的转速n与定子电流的频率f1之间有严格不变的关系,即同步电动机的转速n与旋转磁场的转速n0相同。“同步”之名由此而来。 同步发电机是电力系统中的电源,它的稳态特性与暂态行为在电力系统中具有支配地位。虽然在电机学中已经学过同步电机,但那时侧重于基本电磁关系,而现在则从系统运行的角度审视发电机组。 1.同步发电机的相量图 设发电机以滞后功率因数运行,三相同步发电机正常运行时,定子某一相空载电势Eq,输出电压或端电压U和输出电流I间的相位关系如图2-1所示。δ是Eq领先U的角度,称为功角,是功率因数角,即U与I的相位差, Eq与q轴(横轴或交轴)重合,d为纵轴或直轴。U和I的d、q分量为: 图 2-1电势电压相量图 电机学课程中已经讨论过,端电压和电流的分量与Eq间的关系为: (2-3)

同步电机数学模型地建立和仿真

同步电机数学模型的建立和仿真 :包邻淋 专业:控制工程 学号:1402094

摘要 (3) 1同步电机数学模型的建立 (4) 1.1模型的导出思路 (4) 1.2变量置换用的表达式 (5) 1.4电机实用模型 (6) 1.5电机实用模型的状态空间表达式 (8) 1.6电机模型参数的确定 (10) 2 同步电机数学模型的仿真 (13) 2.1同步发电机仿真模型 (13) 2.2不同阶次模型的仿真分析 (14) 参考文献 (17)

摘要 一般发电机存在临诸多问题,建立精确地描述同步发电机的数学模型是十分必要的[1]。电力系统数字仿真因具有不受原型系统规模和结构复杂性限制,能保证被研究系统的安全性,且具有良好的经济性、方便性等优点。 常用的同步发电机数学模型由同步发电机电路方程及转子运动方程两部分组成。同步发电机电路方程又分为基本方程和导出模型两类[4]。对于不同的假设条件,同步发电机模型可作不同程度的简化,因此同步发电机的导出模型也有不同的形式。同一假设条件下,不同的同步发电机数学模型,其主要区别在于电机的转子绕组数,有d,q,f,D,Q5个绕组的电压方程和磁链方程,外加2个转子运动方程,则称之为转子7阶模型[5]。如果转子绕组数减少,则发电机方程组的阶数也相应减少。 本文通过MATLAB/simulink进行仿真计算,比较采用不同的同步发电机模型时,对系统的稳定性分析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在不同情况下进行电力系统仿真计算选取同步发电机数学模型的方法。

1同步电机数学模型的建立 1.1模型的导出思路 由于定转子间的相对运动,基于空间静止不动的三相坐标系所建立的原始方程,磁链方程式中会出现变系数,这对方程组的求解和模型的建立造成了很大的困难。现在通用的方法是对原始方程做d q变换(又称为派克变换),将原方程从a b c三相静止不动坐标系变为与转子相对静止的d q坐标系。 基本方程中有d,q,f,D,Q5个绕组的电压方程和磁链方程,外加2个转子运动方程,若设,则原方程为5阶,若转子运动方程为,;所含变量为,。。在化为实用模型时 和保留,用取代,再用5个磁链方程消去3个转子电流,以及2个定子磁链,而 则用实用变量代替。 经过上述思路导出的实用模型,除了以及引入的等效实用变量之外方程中系数都是同步电机技术参数中的电抗和时间

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动态模型仿真

课程名称:电力传动与控制 学院:电控学院 专业:导航、制导与控制姓名:马生涛 学号:2015132040 指导教师:王飚 完成时间:2016-7-18

摘要 交流异步电动机是一个高阶非线性、强耦合的多变量系统,如果忽略其非线性、多变量、强耦合的条件,近似求出线性单变量动态结构,然后采用直流调速系统的分析及设计方法得到的控制系统动态性能往往不高。要设计具有优良动态性能的异步电动机调速系统,必须要了解异步电动机动态数学模型。为了使分析简化,常采用坐标变换的方法加以改造。本文在此基础上利用仿真软件MATLAB/SIMULINK建立一个通用的仿真模型。

目录 1 引言 (4) 2 三相异步电动机动态数学模型 (4) 2.1 异步电动机动态数学模型 (6) 2.2 坐标变换 (8) 2.3 三相-静止两相变换(3s/2s变换) (9) 2.4 静止两相-旋转正交变换(2s/2r变换) (10) 2.5 静止两相坐标下的动态数学模型 (12) 2.6 旋转正交坐标下的动态数学模型 (13) 3 三相异步电动机仿真模型建立 (14) 4 仿真分析 (18) 4.1 电动机空载启动和空载运行有关特性曲线 (18) 4.2电动机带负载起动运行有关特性曲线 (19) 5结语 (19)

1 引言 稳态数学模型的异步电动机调速系统虽然能够在一定范围内实现平滑调速,然而,对于高动态性能的对象,稳态数学模型就不满足要求了,因此对于的异步电动机的动态数学模型的设计就很有必要,但是由于异步电动机的非线性,强耦合以及多变量性,必须设计一套高动态调速系统,为了使分析简化,采用坐标变换的方法设计出简化动态数学模型,并用MATLAB进行仿真实现。 2 三相异步电动机动态数学模型 (1) 异步电机变压变频调速时需要进行电压和频率的协调控制,有电压和频率两种独立的输入变量。在输出变量中,除转速外,磁通也得算一个独立的输出变量。因为电机只有一个三相输入电源,磁通的建立和转速的变化是同时进行的,为了获得良好的动态性能,也希望对磁通施加某种控制,使它在动态过程中尽量保持恒定,才能产生较大的动态转矩。由于这些原因,异步电机是一个多变量(多输入多输出)系统,而电压(电流)、频率、磁通、转速之间又互相都有影响,所以是强耦合的多变量系统,可以先用下图来定性地表示: 图1 异步电机的多变量、强耦合模型结构 在异步电机中,电流乘磁通产生转矩,转速乘磁通得到感应电动势,由于它

无刷直流电机数学模型(完整版)

电机数学模型 以二相导通星形三相六状态为例,分析BLDC的数学模型及电磁转矩等特性。为了便于分析,假定: a)三相绕组完全对称,气隙磁场为方波,定子电流、转子磁场分布皆对称; b)忽略齿槽、换相过程和电枢反应等的影响; c)电枢绕组在定子内表面均匀连续分布; d)磁路不饱和,不计涡流和磁滞损耗。 则三相绕组的电压平衡方程可表示为: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1) 式中: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为定子相绕组电压(V);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为定子相绕组电流(A);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为定子相绕组电动势(V);L为每相绕组的自感(H);M为每相绕组间的互感(H);p为微分算子p=d/dt。 三相绕组为星形连接,且没有中线,则有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2)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3) 得到最终电压方程: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4) e c c 图.无刷直流电机的等效电路 无刷直流电机的电磁转矩方程与普通直流电动机相似,其电磁转矩大小与磁通和电流幅值成正比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5) 所以控制逆变器输出方波电流的幅值即可以控制BLDC电机的转矩。为产生恒定的电磁转矩,要求定子电流为方波,反电动势为梯形波,且在每半个周期内,方波电流的持续时间为120°电角度,梯形波反电动势的平顶部分也为120°

电角度,两者应严格同步。由于在任何时刻,定子只有两相导通,则:电磁功率可表示为: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6) 电磁转矩又可表示为: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7) 无刷直流电机的运动方程为: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8) 其中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为电磁转矩;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为负载转矩;B为阻尼系数;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为电机机械转速;J为电机的转动惯量。 传递函数: 无刷直流电机的运行特性和传统直流电机基本相同,其动态结构图可以采用直流电机通用的动态结构图,如图所示: 图2.无刷直流电机动态结构图 由无刷直流电机动态结构图可求得其传递函数为: 式中: K1为电动势传递系数,错误!未找到引用源。,Ce 为电动势系数; K2为转矩传递函数,错误!未找到引用源。,R 为电动机内阻,Ct 为转矩系数;T m为电机时间常数,错误!未找到引用源。,G 为转子重量,D 为转子直径。基于MATLAB的BLDC系统模型的建立 在Matlab中进行BLDC建模仿真方法的研究已受到广泛关注,已有提出采用节点电流法对电机控制系统进行分析,通过列写m文件,建立BLDC仿真模型,

最新异步电机数学模型

异步电机的数学模型是一个高阶、非线性、强耦合的多变量系统[1]。在研究异步电机的多变量数学模型时,常作如下假设: (1)三相绕组在空间对称互差ο120,磁势在空间按正弦分布; (2)忽略铁芯损耗; (3)不考虑磁路饱和,即认为各绕组间互感和自感都是线性的; (4)不考虑温度和频率变化对电机参数的影响。 异步电机在两相静止坐标系上的数学模型: 仿真的基本思想是利用物理的或数学的模型来类比模仿现实过程,以寻求过程和规律。在实际过程中,系统可能太复杂,无法求得其解析解,可以通过仿真求得其数值解。计算机仿真是利用计算机对所研究系统的结构、功能和行为以及参与系统控制的主动者——人的思维过程和行为,进行动态性的比较和模仿,利用建立的仿真模型对系统进行研究和分析,并可将系统过程演示出来。 系统仿真软件MATLAB 不但在数值计算和符号计算方面具有强大的功能,而且在计算结果的分析和数据可视化方面有着其他类似软件难以匹敌的优势。界面友好,编程效率高,扩展性强。MATLAB 提供的SIMULINK 是一个用来对动态系统进行建模、仿真和分析的软件包。SIMULINK 的目的是让用户能够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模型设计本身。它提供了一些基本的模块,这些模块放在浏览器里面,用户可以随时调用。当模型构造之后,用户可以进行仿真,等待结果,或者改变参数,再进行仿真。异步电机的动态数学模型是一个高阶、非线性、强耦合的多变量系统,其动态和静态特性都相当复杂。以下将介绍用SIMULINK 如何来建立三相异步电机的计算机仿真模型,为以后的系统仿真做好准备。 经过三相静止/两相静止坐标变换及两相旋转/两相静止坐标变换,可得异步电机在两相静止坐标系上的数学模型。 电压方程: ?????? ? ???????????????????+--+++=??????????????βαβαβαβαωωωωr r s s r r r m m r r r r m r m m S m S r r s s i i i i P L R L P L L L P L R L P L P L P L R P L P L R u u u u 22110000

无刷双馈电机的数学模型和基于Simulink4的仿真

第27卷第4期2004年8月 鞍山科技大学学报 Jou rnal of A n shan U n 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 echno logy V o l.27N o.4 A ug.,2004无刷双馈电机的数学模型和 基于Si m u link4的仿真 陈海朋1,李 岩1,韩 伟2 (1.鞍山科技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辽宁鞍山 114044;2.鞍山供电公司,辽宁鞍山 114001) 摘 要:无刷双馈电机是一种在许多方面都有着很好应用前景的新型电机.本文重新推导了无刷双馈电机的数学模型,并在M A TLAB S I M UL I N K环境下建立了仿真模型,为进一步构成控制系统,进行系统分析与设计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级联式双馈电机;数学模型;仿真 中图分类号:TM30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410(2004)0420273205 双馈电机又称异步化同步电机[1],与变频器一起可以实现机电系统的柔性连接,对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有重要意义.双馈电机可以在各种负荷下实现大范围的无级调速,将其用于风机、泵类负载时,具有显著的节能效果,同时也大大降低了所需变频器的功率.在可调速的电气转动方式中,这种调速方式的效率很高[2].特别是无触点双馈电机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目前国内外对无刷双馈电机的研究已从对电机结构的改进阶段发展到建立比较准确的实用模型阶段.可以看出,现有的无刷双馈电机的数学模型大多建立在d q0坐标轴系基础之上[3],并且在把电机内的电量折算到d q0坐标轴系时,往往取其综合矢量方向为q轴方向,这与当前教材不一致.而且,以往对无刷双馈电机的仿真程序大部分是用C或FO R TAN语言编写,这些语言对编制和调试矩阵运算、微分方程解法等程序很不方便. 针对上述情况,本文重新推导了无刷双馈电机的数学模型.并且以该数学模型为基础,利用M A TALB S I M U L I N K中的S函数和电源模块集(Pow er system b lock set),建立了无刷双馈电机的仿真模型,实现了该仿真模型与电源模块之间的耦合. 1 无刷双馈电机与级联式双馈电机的工作原理 级联式双馈电机(CD FM)与无刷双馈电机(BD FM)的结构相似,都相当于2台绕线式异步电机串级而成,具有2套分离的定子绕组,2套转子绕组.只是无刷双馈电机相当于2台绕线式异步电机同轴串级而成,并且2套转子绕组反相序联接,其结构如图1所示. 为分析方便,假定无刷双馈电机由极对数分别为p A,p B的绕线式异步电机A和B组成.电机A的定子直接与三相工频电网相连,电机内部磁场相互作用关系如图2所示.图中f A,f B分别为两定子绕组的供电频率,H z;f r A,f r B分别为两转子绕组感应电势的频率,H z;n为转子转速,r m in. 稳态运行时,无刷双馈电机的转速为 n=60(f A-f B) (p A+p B)(1) 收稿日期:2004203211. 作者简介:陈海朋(1978-),男,黑龙江兰西人,2001级研究生.

三相感应电机仿真

三相感应电动机起动动态过程仿真软件的开发及应用

摘 要:本文利用MATLAB 语言强大的计算功能和计算结果可视化功能,对电动机起动动态过程进行仿真软件的开发,通过对一台投入使用中的电机进行起动动态过程的仿真,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 关键词:感应电动机,软件开发,动态仿真 Abstract : Using the calculating and consequence visualization functions of MATLAB ,this article developed a simulation softwares for start dynamic processes of motor ,simulated dynamic processes for one working motors and analysised the consequences. Key words : Induction Motor ,Software Development , Dynamic Analysis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机已成为提高生活效率和科技水平以及提高生活质量的主要载体之一,这就要求我们对电机的运行特性有进一步的了解与掌握。本文主要针对感应电动机的起动动态过程进行仿真软件开发及仿真。 1 仿真软件开发 将电机的数学模型与MATLAB 语言的功能相结合,来编制电机在起动工况下的动态仿真软件。在simulink 中建立感应电机的仿真模型,随后在MATLAB 的工作空间调用龙格-库塔函数,即可得到电机在起动条件下的仿真结果,再应用plot( )命令,得到感应电机的起动仿真曲线。仿真程序流程图如图1所示。 对仿真软件的开发,主要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1参数的选定 为了编制程序的方便(包括界面可视性效果)及验证程序的正确性,首先选定一台由我公司制造的已知电机作为原型机,用其参数进行仿真软件的开发及模拟。 输入的参数包括:额定功率1800=N P KW ,额定转速1491/min N n r =,定子绕组接线系数0=k (星接),定子绕组相电 阻Ω=08999.0s R ,转子绕组相电阻Ω=10999.0r R ,定子绕组相漏抗Ω=0858.0ls X ,转 子 绕 组 相 漏 抗 Ω=1405.0lr X ,定 子 绕 组 激 磁 电 抗 Ω=2895.3m X ,转子外径m D 65.02=,铁芯 长m L t 83.0=,转动惯量24.113m Kg J m ?=,旋转阻力系数rad s m N Roma /0225.0??=,定子绕组每相串联匝数1801=ω,定子绕组系数936.01=ωK ,转子槽数472=Z ,电机极对数 2=p ,额定电压V U N 6000=,频率Hz f 50=。 输出的数据包括:不同的时间t 时,定、转子的三相电流A i 、B i 、C i 、a i 、b i 、c i ; 转子导条电流、电机转速及电磁转矩等数据。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建模与仿真分解

运动控制论文 课题:异步电动机数学模型和电压空间矢量PWM控制技术研究 姓名:xxxxxxxxx 专业:电气工程及自动化 班级:电097 学号:0912002167 日期:2013年3月30日

摘要 由于直流调速的局限性和交流调速的优越性,以及计算机技术和电力电子器件的不断发展,交流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技术正在快速发展之中。目前广泛研究应用的交流异步电动机调速技术有恒压频比控制方式,矢量控制,直接转矩控制等。本论文中所讨论的异步电动机调速技术叫做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方法(SVPWM)。相对于直接转矩控制,它有可连续控制,调速范围宽等显著优点。 本文首先对交流异步电动机的数学模型的建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阐述,通过对交流异步电动机的动态电磁关系的分析以及坐标变换原理概念的介绍,逐步引出了异步电动机的数学模型和在不同坐标系上的数学模型表达方程式,指出了异步电动机的模型特点是一多变量、强藕合的非线性系统。采用MATLAB /SIMULINK软件包,实现异步电动机动态数学模型的仿真。仿真研究显示,该方法简洁、方便、实时交互性强,能充分融合到其它控制系统中,并具有良好地扩展性。 其次阐述了异步电动机电压空间矢量PWM控制技术的原理和矢量变换方法实现的步骤,据交流电机坐标变换及矢量控制理论提出了异步电机在任意同步旋转坐标系下仿真结构图的建模设想,得出了一种按转子定向磁场下的动态结构图,利用该结构图可以方便的构成电机的仿真模型,进行仿真计算。然后运用MATLAB软件搭建模型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电机有良好的稳、动态性能。 通过对仿真软件的应用也表明在进行复杂系统设计时运用仿真工具对设计进行仿真分析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以提高系统设计效率,缩短系统设计时间,并能够较好的进行系统优化。经试验表明,空间电压矢量调制的方法正确可行, 可调高电压利用率和系统精度。 关键词:异步电动机;矢量控制;数学模型;仿真

第06章-交流电机的数学模型及参数关系

电力电子与交流传动系统仿真 第6章交流电机的数学模型及参数关系 (1) 6.1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数学模型 (2) 6.2 三相同步电动机的数学模型 (5) 6.3 永磁同步电动机的数学模型 (8) 6.4 无刷直流电动机的数学模型 (14) 6.5 交流电机的参数计算 (17) 6.5.1 笼型绕组的多回路模型 (17) 6.5.2 电感参数的解析计算 (19) 6.5.3 磁路饱和问题的处理 (25)

第6章 交流电机的数学模型及参数关系 在第5章坐标变换与电机统一理论的基础上,本章针对现代交流传动控制系统中常用的三相异步电动机、三相同步电动机、永磁同步电动机和无刷直流电动机进行数学建模和参数分析,为后续的系统仿真奠定基础。下面首先阐述电机建模的三个共性问题。 1. 正方向的规定 交流电机的数学模型由电机绕组的电压方程(包括磁链方程)和电机转子的运动方程(包括转矩方程)组成。由于是对电力传动系统进行分析,考虑的都是电动机,所以采用电动机惯例列写电压方程和运动方程,即在电磁系统方面,以外加电压u 为正,线圈流入正向电流i 时,产生正值磁链ψ;同时,在机械系统方面,电机的电磁转矩em T 为驱动性质,与转子转速Ω同向,而外加负载转矩L T 为制动性质,与转子转速Ω反向,如图6-1所示。 u R L 图6-1 正方向的规定 2. 基本假设 交流电机的定子一般采用三相对称绕组,为简化问题,同时又不影响数学模型的精度,常作如下假设: 1) 定子内壁、转子外表面光滑,不计齿槽效应。 2) 气隙磁密按正弦规律分布,不计空间高次谐波。 3) 铁芯磁路为线性,不计磁饱和效应。 3. 转子运动方程 各类交流电机的转子运动方程都是一样的,即 ?? ??? = ++=t p t J R T T d d d d 0ΩL em θΩΩΩ (6-1) 式中,Ω为转子机械角速度,θ为转子位置角,0p 为电机极对数,J 为转动部分的转动惯量,ΩR 为机械阻尼系数。其区别仅在于电磁转矩em T 的不同计算。

变压器与远距离输电电路动态分析+Word版含解析

1.变压器联系着两个电路:原线圈电路、副线圈电路.原线圈在原线圈电路中相当于一用电器.副线圈在副线圈电路中相当于电源. 2.远距离输电示意图中涉及三个电路,在中间的远距离输电线路中升压变压器的副线圈、导线、降压变压器的原线圈相当于闭合回路的电源、电阻、用电器. 1.(多选)(2019·山东泰安市3月第一轮模拟)如图1,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分别接有额定电压相同的灯泡P和Q.当输入电压U为灯泡额定电压的8倍时,两灯泡均能正常发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1 A.原、副线圈匝数比为1∶7 B.原、副线圈匝数比为7∶1 C.此时P和Q的电功率之比为7∶1 D.此时P和Q的电功率之比为1∶7 2.(多选)(2019·四川广元市第二次统考)如图2所示,一小型发电机与理想变压器连接给两只完全相同的灯泡P、Q供电,电流表A为理想电表,线圈和导线的电阻不计,开关S闭合时两灯泡正常发光.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开关由闭合到断开.则() 图2 A.电流表的示数不变,P中电流的频率变为原来的2倍 B.电流表的示数变为原来的一半,P中电流的频率不变 C.带动发电机线圈转动的外力的功率变小,且P灯亮度不变 D.带动发电机线圈转动的外力的功率变大,且P灯变亮 3.(多选)(2020·广东深圳市调研)如图3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1∶2,正弦交流电源电压为U=12 V,电阻R1=1 Ω,R2=2 Ω,滑动变阻器R3最大阻值为20 Ω,滑片P 处于中间位置,则()

图3 A.R1与R2消耗的电功率相等 B.通过R1的电流为3 A C.若向上移动P,电源输出功率将变大 D.若向上移动P,电压表读数将变大 4.(多选)(2019·湖北4月份调研)如图4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n1∶n2=2∶1,输入端接在u=302sin 100πt(V)的交流电源上,R1为电阻箱,副线圈连在电路中的电阻R=10 Ω,电表均为理想电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4 A.当R1=0时,电压表的读数为30 V B.当R1=0时,若将电流表换成规格为“5 V 5 W”的灯泡,灯泡能够正常发光 C.当R1=10 Ω时,电流表的读数为1.2 A D.当R1=10 Ω时,电压表的读数为6 V 5.(2020·重庆一中月考)调压变压器就是一种自耦变压器,它的构造如图5所示,线圈AB绕在一个圆环形的铁芯上,CD之间加上输入电压,当滑动触头P转动时,改变了副线圈匝数,从而调节输出电压.图中A为交流电流表,V为交流电压表,R1、R2为定值电阻,R3为滑动变阻器,C、D两端接恒压交流电源,变压器可视为理想变压器,则() 图5 A.当滑动变阻器滑片向下滑动时,电压表读数变大 B.当滑动变阻器滑片向下滑动时,电流表读数变小 C.当变压器滑动触头P逆时针转动时,M、N之间的电压变大 D.当变压器滑动触头P顺时针转动时,变压器输出功率变大 6.(2019·河南名校联盟高三下学期2月联考)在海外旅游时,某游客从J国带回一把标有“110 V60 Hz880 W”的电咖啡壶,该电咖啡壶利用电热丝加热.在我国,为使电咖啡壶能正常工作,需要通过变压器与市电相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经典-同步电机模型的MATLAB仿真h

安徽工业大学工商学院课程设计(论文)同步电机模型的MATLAB仿真 学生姓名:李春笋 学号:111842161 专业班级:气1142 指导教师:范国伟 2013年12月20日

摘要 采用电力电子变频装置实现电压频率协调控制,改变了同步电机历来的恒速运行不能调速的面貌,使它和异步电机一样成为调速电机大家庭的一员。本文针对同步电机中具有代表性的凸极机,在忽略了一部分对误差影响较小而使算法复杂度大大增加的因素(如谐波磁势等),对其内部电流、电压、磁通、磁链及转矩的相互关系进行了一系列定量分析,建立了简化的基于abc三相变量上的数学模型,并将其进行派克变换,转换成易于计算机控制的d/q坐标下的模型。再使用MATLAB中用于仿真模拟系统的SIMULINK 对系统的各个部分进行封装及连接,系统总体分为电源、abc/dq转换器、电机内部模拟、控制反馈四个主要部分,并为其设计了专用的模块,同时对其中的一系列参数进行了配置。系统启动仿真后,在经历了一开始的振荡后,各输出相对于输出时间的响应较稳定。关键词:同步电机 d/q模型 MATLAB SIMULINK 仿真。 The Simulation Platform of Synchronous Machine by MATLAB Abstract: The utilization of transducer realizes the control of voltage’s frequency. It changes the situation that Synchronous Machine is always running with constant speed. Just like Asynchronous Machine, Synchronous machine can also be viewed as a member of the timing machine. This thesis intends to aim at the typical salient pole machine in Synchronous Machine. Some quantitative analysis are made on relations of salient pole machine among current, voltage, flux, flux linkage and torque, under the condition that some factors such as harmonic electric potential are ignored. These factors have less influence on error but greatly increase complexity of arithmetic. Thus, simplified mathematic model is established on the basis of a, b, c three phase variables. By the Park transformation, this model is transformed to d, q model which, is easy to be controlled by computer. Simulink is used to masking and linking all the parts of the system. The system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main parts, namely power system, abc/dq transformation, simulation model of the machine and feedback control. Special blocks are designed for the four parts and a series of parameters in these parts are configured. The results of simulation show that each output has a satisfactory response when there is disturbance. Key Words: Synchronous Machine Simulation d/q Model MATLAB SIMULINK

基于Matlab的交流电机矢量控制系统仿真..

基于MATLAB交流异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建 模与仿真 摘要:在分析异步电机的数学模型及矢量控制原理的基础上,利用MATLAB,采用模块化的思想分别建立了交流异步电机模块、逆变器模块、矢量控制器模块、坐标变换模块、磁链观测器模块、速度调节模块、电流滞环PWM调节器,再进行功能模块的有机整合,构成了按转子磁场定向的异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转速动态响应快、稳态静差小、抗负载扰动能力强,验证了交流电机矢量控制的可行性、有效性。 关键词:交流异步电机,矢量控制,MATLAB 一、引言 交流电动机由于动态数学模型的复杂性,其静态和动态性能并不是很理想。因此在上世纪前期需要调速的场合下采用的都是直流电动机,但是直流电动机结构上存在着自身难以克服的缺点,导致人们对交流调速越来越重视。从最初的恒压频比控制到现在的直接转矩控制和矢量控制,性能越来越优良,甚至可以和直流电机的性能相媲美。 本文研究交流异步电机矢量控制调速系统的建模与仿真。利用MATLAB中的电气系统模块构建异步电机矢量控制仿真模型,并对其动、静态性能进行仿真试验。仿真试验结果验证了矢量控制方法的有效性、可行性。 二、交流异步电机的矢量控制原理 矢量控制基本思想是根据坐标变换理论将交流电机两个在时间相位上正交 的交流分量,转换为空间上正交的两个直流分量,从而把交流电机定子电流分解成励磁分量和转矩分量两个独立的直流控制量,分别实现对电机磁通和转矩的控制,然后再通过坐标变换将两个独立的直流控制量还原为交流时变量来控制交流电机,实现了像直流电机那样独立控制磁通和转矩的目的。 由于交流异步电机在A-B-C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比较复杂,需要通过两次坐标变换来简化交流异步电机的数学模型。一次是三相静止坐标系和两相静止坐标系

同步电机数学模型的建立和仿真

同步电机数学模型的建立和仿真 姓名:包邻淋 专业:控制工程 学号:1402094

摘要 (3) 1同步电机数学模型的建立 (4) 1.1模型的导出思路 (4) 1.2变量置换用的表达式 (5) 1.4电机实用模型 (6) 1.5电机实用模型的状态空间表达式 (8) 1.6电机模型参数的确定 (10) 2 同步电机数学模型的仿真 (13) 2.1同步发电机仿真模型 (13) 2.2不同阶次模型的仿真分析 (14) 参考文献 (17)

摘要 一般发电机存在临诸多问题,建立精确地描述同步发电机的数学模型是十分必要的[1]。电力系统数字仿真因具有不受原型系统规模和结构复杂性限制,能保证被研究系统的安全性,且具有良好的经济性、方便性等优点。 常用的同步发电机数学模型由同步发电机电路方程及转子运动方程两部分组成。同步发电机电路方程又分为基本方程和导出模型两类[4]。对于不同的假设条件,同步发电机模型可作不同程度的简化,因此同步发电机的导出模型也有不同的形式。同一假设条件下,不同的同步发电机数学模型,其主要区别在于电机的转子绕组数,有d,q,f,D,Q5个绕组的电压方程和磁链方程,外加2个转子运动方程,则称之为转子7阶模型[5]。如果转子绕组数减少,则发电机方程组的阶数也相应减少。 本文通过MATLAB/simulink进行仿真计算,比较采用不同的同步发电机模型时,对系统的稳定性分析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在不同情况下进行电力系统仿真计算选取同步发电机数学模型的方法。

1同步电机数学模型的建立 1.1模型的导出思路 由于定转子间的相对运动,基于空间静止不动的三相坐标系所建立的原始方程,磁链方程式中会出现变系数,这对方程组的求解和模型的建立造成了很大的困难。现在通用的方法是对原始方程做d q变换(又称为派克变换),将原方程从a b c三相静止不动坐标系变为与转子相对静止的d q坐标系。 基本方程中有d,q,f,D,Q5个绕组的电压方程和磁链方程,外加2个转子运动方程,若设,则原方程为5阶,若转子运动方程为,;所含变量为,。。在化为实用模型时 和保留,用取代,再用5个磁链方程消去3个转子电流,以及2个定子磁链,而 则用实用变量代替。 经过上述思路导出的实用模型,除了以及引入的等效实用变量之外方程中系数都是同步电机技术参数中的电抗和时间

异步电动机动态数学模型的建模与仿真.docx

目录 1 设计意义及要求 (3) 1.1设计意义 (3) 1.2设计要求 (3) 2 异步电动机动态数学模型 (4) 2. 1 异步电动机动态数学模型的性质 (4) 2. 2 异步电动机的三相数学模型 (5) 2.3坐标变换 (7) 2. 3.1坐标变换的基本思路 (7) 2. 3.2三相 - 两相变换( 3 / 2 变换) (7) 2. 3.3静止两相 - 旋转正交变换( 2 s / 2 r 变换) ...................................... 2.4状态方程 (10) 3 模型建立 (12) 3. 1 ACMo t o r 模块 (12) 3.2坐标变换模块 (13) 3. 2.1 3/ 2 t r a n s f o r m 模块 (13) 3. 2.22s/2rtransform 模块 (13) 3. 2.32r / 2s t r an s f or m 模块 (14) 3. 2.4 2/ 3 t r a n s f o r m 模块 (15) 3. 2.5 3/ 2 r t r a ns f o r m 模块 (16) 3.3仿真原理图 (17) 4 仿真结果及分析 (20) 5 结论 ........................................................ 参考文献..................................................... 摘要 对一个物理对象的数学模型,在不改变控制对象物理特性的前提下采用一定的变换手段,可以获得相对简单的数学描述,以简化对控制对象的控制。对异步电机的数学分析也不例外,在分析异步电机的数学模型时主要用到的是坐标变换。

交流电动机参数测试技_图文(精)

交流电机动态参数分析与故障诊断研究受周围冷却介质的影响。有交变磁场的地方,不能采用水银温度计。电阻法测取绕组温度时,冷热态电阻必须是在相同的出线端上测量的。绕组的平均温升Δθ ( K 按公式(2-35)计算:Δθ = RN ? R1 ( K1 + θ1 + θ1 ? θ a R1 (2-35 式中 RN ——额定负载热试验结束时的绕组端电阻,单位为欧姆(Ω ) R1 ——温度为θ1 时的绕组初始端电阻,单位为欧姆 (Ω )θ a ——热试验结束时的冷却介质温度,单位为摄氏度(℃)θ1 ——测量初始端电阻 R1 时的绕组温度,单位为摄氏度(℃) K1 ——对铜绕组,为 235;对铝绕组,为 225,除非另有规定由于测量电阻的微小误差在确定温度时会造成较大误差,所以测量绕组电阻的双臂电桥或单臂电桥,或数字式微欧计测量,准确度应不低于 0.2 级。埋置检温计法是指用装在电动机内的热电偶或电阻式温度计测量温度。专门设计的仪表应与电阻式温度计一起使用,以防止在测量时因电阻式温度计的发热而引入显著的误差或损伤仪表。许多普通的电阻式测量器件可能不适用,因为在测量时可能有相当大的电流要流过电阻原件。 2-2-9-2 温度读数以上三种温度测量方法,用以测定电动机的绕组、定子铁心、进入冷却介质以及受热后排出的冷却介质的温度,每种测量方法都有其特点,适用于测量电动机特定部件的温度。若采用温度计测量电动机温度需要测量以下部件的温度:(如有规定可在停机后的测量)定子线圈,至少在两个部位;定子铁心,对大、中型电动机,至少在两个部位;环境温度;从机座或排气通风道排出的空气或者带循环冷却系统的电动机排到冷却器入口处的内部冷却介质;机座;轴承。应将温度敏感原件放置于能测得最高温度的部位,对于进、出气流的空气或其他冷却介质的温度,敏感原件应放置于测得平均温度的部位。绕组装有埋置检温计的电动机热试验时,应用埋置检温计法测定绕组温度并写入报告。通常不要求停机后再取读数。用电阻法测量定子绕组温度时应在电动机出线端处直接测量任意两线端间的电阻,此电阻已测量了初始值和初始温度。 2-2-9-3 试验结束时冷却介质温度的确定对连续定额和断续周期工作制定额的电动机,试验结束时的冷却介质温度应取在整个试验过程最后的 1/4 时间内,按相同时间间隔测得的几个温度计读数的平均值。对短时定额的电动机,试验结束时的冷却介质温度,若定额为 30min 及以下,取试验开始与结束时的温度计读数的平均值;若定额为 30min ~ 90min,取 1/2 试验时

清华大学电力系统 同步发电机的数学模型21

长江三峡水电枢纽

同步汽轮发电机的转子同步水轮发电机的转子气隙 定子 同步发电机的FLASH.SWF 11

定子上3个等效绕组 a 相绕组 b 相绕组 c 相绕组 转子上3个等效绕组 同步发电机简化为:定子3个绕组、转子3个绕组、气隙、定子铁心、转子铁心组成的6绕组电磁系统励磁绕组 d 轴等效的阻尼绕组轴等效的阻尼绕组Q 15d 轴 q 轴120度 120度 120度 定子、转子铁心同轴(忽略定、转θ sin )M F =磁动势零点 θ 的,无饱和,无磁滞和涡流损耗,

19 磁链与电流、电压的参考正方向 1、设转子逆时针旋转为旋转正方向; 3、定子三相绕组端电压的极性与相电流正方向按发电机惯例来定义,即 正值电流i a 从端电压u a 的正极流出发电机,b 、c 相类似。 定子绕组的正电流产生负的磁链!! 2、定子三相绕组磁链ψa ,ψb ,ψc 的正方向与a 、b 、c 三轴正方向一致; + -21 5、d轴上的励磁绕组f、阻磁链正方向与d轴磁链正方向与q轴的正方向一致;正电流由端电压,因此绕组电阻: a 相绕组 b 相绕组 c 相绕组 +

26 励磁绕组d 轴阻尼绕组 轴阻尼绕组 绕组、 28 绕组的磁链方程-6个 定子绕组的磁链a 相绕组的磁链= a 相绕组电流产生的自磁链+ b 相绕组电流产生的互磁链+ c 相绕组电流产生的互磁链+励磁绕组电流产生的互磁链+D 绕组电流产生的互磁链 + Q 绕组电流产生的互磁链

31 转子绕组的磁链励磁绕组的磁链= a 相绕组电流产生的互磁链+ b 相绕组电流产生的互磁链+ c 相绕组电流产生的互磁链+励磁绕组电流产生的自磁链+D 绕组电流产生的互磁链+ Q 绕组电流产生的互磁链 36 a 相绕组磁路磁阻(磁导)的变化与转子d 轴与a 相绕组轴线的夹角θa (=ωt )有关 磁路的磁导λaa ,自感L aa 为θa 的周 期函数,周期为π。 θa θa =±π/2 磁路磁导最小,自感最小 a θa =0,π磁路磁导最大,自感最大 a

最新6.5-异步电动机的动态数学模型和坐标变换

6.5 异步电动机的动态数学模型和坐标变换 本节提要 异步电动机动态数学模型的性质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多变量非线性数学模型 坐标变换和变换矩阵 三相异步电动机在两相坐标系上的数学模型 三相异步电动机在两相坐标系上的状态方程 一、异步电动机动态数学模型的性质 2. 交流电机数学模型的性质 (1)异步电机变压变频调速时需要进行电压(或电流)和频率的协调控制,有电压(电流)和频率两种独立的输入变量。在输出变量中,除转速外,磁通也得算一个独立的输出变量。因为电机只有一个三相输入电源,磁通的建立和转速的变化是同时进行的,为了获得良好的动态性能,也希望对磁通施加某种控制,使它在动态过程中尽量保持恒定,才能产生较大的动态转矩。 多变量、强耦合的模型结构 由于这些原因,异步电机是一个多变量(多输入多输出)系统,而电压(电流)、频率、磁通、转速之间又互相都有影响,所以是强耦合的多变量系统,可以先用图来定性地表示。

图6-43 异步电机的多变量、强耦合模型结构 模型的非线性 (2)在异步电机中,电流乘磁通产生转矩,转速乘磁通得到感应电动势,由于它们都是同时变化的,在数学模型中就含有两个变量的乘积项。这样一来,即使不考虑磁饱和等因素,数学模型也是非线性的。 模型的高阶性 (3)三相异步电机定子有三个绕组,转子也可等效为三个绕组,每个绕组产生磁通时都有自己的电磁惯性,再算上运动系统的机电惯性,和转速与转角的积分关系,即使不考虑变频装置的滞后因素,也是一个八阶系统。 总起来说,异步电机的动态数学模型是一个高阶、非线性、强耦合的多变量系统。 二、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多变量非线性数学模型 假设条件: (1)忽略空间谐波,设三相绕组对称,在空间互差120°电角度,所产生的磁动势沿气隙周围按正弦规律分布; (2)忽略磁路饱和,各绕组的自感和互感都是恒定的; (3)忽略铁心损耗; (4)不考虑频率变化和温度变化对绕组电阻的影响。

同步电机数学模型

同步电机的基本方程式及数学模型 派克方程 1.1 理想电机假设 (1)电机磁铁部分的磁导率为常数,因此可以忽略掉磁滞、磁饱和的影响,也不计涡流及集肤效应作用等的影响; (2)定子的三个绕组的位置在空间互相相差120°电角度,3个绕组在结构上完全相同。同时,他们均在气隙中产生正弦分布的磁动势; (3)定子及转子的槽及通风沟等不影响电机定子及转子的电感,因此认为电机的定子及转子具有光滑的表面; 为了分析计算,还需要设定绕组电流、磁链正方向。 1.2 abc 坐标下的有名值方程 同步电机共有6个绕组分别为:定子绕组a,b,c ,转子励磁绕组f ,转子d 轴阻尼绕组D 以及转子q 轴阻尼绕组Q 。需要求出每个绕组的电压、电流和磁链未知数,因此一共需要18个方程才能求解。 电压方程: 00 a a a a b b b b c c c c f f f f D D D D Q Q Q Q u p r i u p r i u p r i u p r i u p r i u p r i ψψψψψψ=-?? =-??=-?=-?? =-≡??=-≡? D 绕组与Q 绕组均为无外接电源闭合绕组,因此电压均为0,从而上式中一共有8个方 程。 磁链方程: 11a a aa ab ac af aD aQ b b ba bb bc bf bD bQ c c ca cb cc cf cD cQ f f fa fb fc ff fD fQ Da Db Dc Df DD DQ D D Qa Qb Qc Qf QD QQ Q Q i L L L L L L i L L L L L L i L L L L L L i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i L L L L L L i L ψψψψψψ-???? ??????? ?-??????????-??????=? ????? ?????? ??????????????? ????? =(33)12(33)21(33)22(33)abc fDQ i L L L i ????-???????????? 在电感矩阵中(针对凸极机),定子绕组自感和互感参数是随转子位置而变化的参数, 而在转子绕组中,转子的自感和互感参数均为常数,而且D 轴与Q 轴正交,则D 轴绕组与Q 轴绕组互感为0。定子与转子之间的互感参数显然是随转子位置变化的参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