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国信托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2022年中国信托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信托行业发展概况

信托是指委托人基于对受托人的信任,将其财产权委托给受托人,由受托人按委托人的意愿以自己的名义,为受益人的利益或特定目的,进行管理和处分的行为。信托和银行信贷都是一种信用方式,但两者多有不同。

自1979年信托制度正式恢复以来,中国信托业在坎坷中快速成长,已成为我国重要的金融子行业。1921年8月中国通商信托公司于上海成立,象征中国信托业的开端。1979年10月,我国第一家信托机构——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宣告成立,标志信托制度正式恢复,行业开始在坎坷中快速发展。经历了整顿—扩张的阶段后,行业资产规模较2003年翻了88倍至2018年的22.7万亿,成为仅次于银行业的第2大金融子行业。

二、信托业经营及监管体制对比

相较于海外,中国信托仍处于发展初期,基础建设与制度完善的前提下,信托回归本源的发展空间值得期待。从国际看,信托制度的传播超过800年,现代信托业的发展超过200年,我国信托发展仅40年历史,仍处于发展初期。受历史渊源及法律制度影响,各国信托业存在不同的特点。英国是信托业务的发源地,其特点为以个人信

托为主。美国信托源于英国,以金融信托为主(主要由银行兼营)。日本信托源于欧美,经历混业分业等变化后(信托业务由信托银行专营并兼营银行业务等),寡头格局凸显,初期以贷款信托为主,后逐步被土地信托、有价证券信托等所取代。我国信托在快速发展中逐步脱离本源,在基础建设和制度完善基础下,未来财富管理,家族信托,资产证券化,私募股权等领域的发展空间极大。

监管部门层层推进规模压降工作,主要意图在于减少监管套利空间、化解信托行业风险,以及继续严控资金流向。一方面,加快表外信贷业务向表内回归,限制表外信贷业务的无序发展,减少表外信贷监管套利空间,这与打击资金空转和监管套利的基调相一致。另一方面,近年来信托产品风险有所上升,监管部门压降融资类信托业务规模,也有助于防范相关业务风险进一步扩大。

三、信托行业发展现状

2010年以来我国信托行业经历四万亿下基建融资需求旺盛、股票市场牛市财富效应、房地产高周转模式、证券子/基金子公司监管趋严后流向信托资金增加等因素驱动,2017年行业资产规模达到顶峰,为26.3万亿元。资管新规后去通道、去嵌套,行业资产规模开始下降,截至2021年中国信托业资产规模为20.55万亿元,2022年一季度达20.2万亿元。

房地产与基础产业类项目规模占比大幅压降。房地产融资收紧、基建投资增速放缓,信托资产结构中房地产、基础产业类项目规模占

比大幅下降,从2020年至2022年一季度,基础产业类项目占比由18%减少至13%、房地产类项目由16%减少至12%。

2017年以来信托行业营收较为稳定,保持在1200亿元左右,2021年中国信托业经营收入为1207.97亿元,同比减少1.64%。资管新规以来行业利润总额呈现出下降趋势,同时因近年来风险事件频发,资产减值压力较大,行业盈利能力显著承压,2021年我国信托业利润总额为601.67亿元,较2017年减少222.44亿元。

我国信托业务收入近年来整体呈上升走势,2021年达到868.74亿元,同比增长0.5%,信托业务收入占比也随之逐渐提高,从2017年的67.62%提升至2021年的71.92%。

2018年以来,信托行业资产质量有所承压,违约规模持续走高。2022年上半年,信托业违约涉及金额最高的行业为房地产,占比高达81.83%;其次是工商企业,占比15.14%。

2020年监管持续收紧房地产监管,三道红线和后续多个政策出台后,房企融资环境全面持续趋紧,房地产信托也持续压缩,2020和2021年分别同比下滑16%和23%。并且,伴随房企融资全面收紧,部分高杠杆、高负债中小房地产民企和大型民企均先后出现无力偿还债务的情况,导致2021年以来房地产信托违约金额显著提升,占行业总违约比例在2021年末达到61.34%。目前存量规模仍然较大,且部分信托资金通过其他模式流入房地产行业,叠加房地产行业风险仍在持续演绎,未来房地产信托风险出清压力仍然较大。

根据《信托公司管理办法》规定,信托公司每年应从税后利润中提取5%作为信托赔偿准备金,用于赔偿信托业务损失的风险准备。在信托公司因违背信托计划文件、处理信托事务不当而造成信托财产损失的情况下予以赔付。截至2022年一季度,我国信托行业赔偿准备规模为350亿元,占全行业资产余额仅0.17%。

四、信托行业竞争格局

从信托业务排名变动情况来看,2022年上半年,仅有2家公司新进入前10行列,行业格局较为稳固。但在信托业务收入前10位的公司中,仅有建信信托、英大信托与外贸信托保持了正增长,其中,英大信托增幅较大,同比增长19.92%,主要原因在于这些公司财产权信托规模较大,且资产证券化、家族信托、破产重整信托业务规模居于行业前列,此类业务也是近年来监管部门主要倡导方向。可见信托公司积极发挥自身禀赋优势,主动拥抱转型,实现差异化增长路径,仍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提升行业地位。

五、信托行业趋势

1、竞争压力不容小觑,加剧行业内部分化。

在大资管竞争格局下,信托行业竞争压力不再局限于行业内部,同质化竞争日趋激烈,同时信托公司之间的实力和业绩差异已明显拉开,行业内部分化亦随之加剧。一方面,头部信托机构不断增资转型并寻求发展综合性优势,充分发挥多元化资产配置优势,已占据主要

市场,保持稳中向上的业绩,并带动行业加速转型发展;另一方面,中小信托机构陆续暴露风险,盈利明显下滑,甚至部分中小信托机构被监管接管或面临淘汰;呈现“强者恒强、弱者愈弱”的局面。

2、监管政策频发力,加强行业风控合规水平。

资管新规颁布以来,监管持续性发力,陆续发布窗口指导、指导意见及制度补丁,推动行业风控合规水平不断提升。在行业转型整顿期间,信托公司的风控合规问题持续暴露,不断给行业敲响警钟,尤其是打破刚兑后,对信托公司的风控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严监管环境迫使信托机构进行自查整改,对标行业标准来提升自身风控合规水平。

3、业务结构转型见成效,发挥行业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随着信托行业的业务结构转型效果显现,监管逐步引导信托公司的资产端投向科技创新、“两新一重”、补链强链、区域协同发展配套设施、消费金融等领域。从行业反应来看,信托机构聚焦科创企业,开展科创产业基金等产品;响应“两新一重”的号召,将资金投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交通、水利重大工程建设等战略性领域;支持5G、新能源汽车、高端医疗装备等产业链金融;参与“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等重大规划,推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战略;运用债权融资、股权投资、资产证券化等工具为批发零售商、终端消费者等提供多元化的金融服务,切实发挥服务实体经济效用。

2022中国基金市场现状

2022中国基金市场现状 “战国时代”彰显综合实力重要性●基金管理行业进入诸侯纷争、群 雄割据的“战国时代”,基金管理公司的综合实力对旗下基金业绩稳定性 和持续性的影响越来越突出,建议在新年度进行基金配置或选择时,对综 合实力相对突出的基金管理公司旗下的基金予以重点关注。记者:每个 基金公司都在宣传自己的产品,并展开一轮接一轮的优惠活动,产品优势 也是各有千秋。那么投资者在选择基金公司方面应考虑哪些因素张剑辉:当前,基金管理行业跟随牛市的节拍已经步入黄金发展阶段,行业正实现 跨越式发展。股市的红火带动了股票型、混合型等股票型基金管理规模 的不断扩大,基金占据了A股市场主力机构投资者地位。根据股票季报十 大流通股股东这一公开可比口径信息显示,2006年三季度末,基金持有A 股流通市值约为1300亿元,是QFll、保险、社保、证券和信托等其他机 构持有A股股票总量的1.5倍。行业“战国时代”来临在基金行业总体 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同时,行业内部竞争则日渐激烈,行业盈利状况以及分 化程度不容乐观:数据显示,在经过初期三年的“暴利”阶段之后,基金 管理行业的总体盈利状况大幅下滑,总资产利润率和所有者权益利润率最 低(2003年)降至2.94%和4.41%,尽管近两年盈利状况略有回升,但2005年上述两项指标仍分别仅为4.83%和7.12%的较低水平。与此同时,基金管理行业内部的分化程度也日趋严重。截至2006年12月1日, 行业分化度(基金公司最大管理规模/基金公司最小管理规模)已由2002 年底的17倍上升到700倍。申万巴黎基金管理公司的统计数据还显示, 在2005年末已经成立的53家基金管理公司中,2005年盈利的只有31家,其中盈利最多的基金管理公司当年盈利额达1.2亿元,亏损最多的逾 4000余万元,而基金管理公司通常的注册资本金仅为1亿元左 右。“人”是基金管理行业的重要资产。一方面,基金管理行业本身是

2022年我国资产证券化发展情况报告

2022年我国资产证券化发展情况报告 摘要 2022年我国资产证券化市场运行平稳,对加快盘活存量资产、支持绿色发展、服务实体经济发挥了积极作用。本文回顾并梳理了2022年我国资产证券化市场的监管政策、市场运行情况、市场创新情况,并针对市场发展创新需求和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加强ABS穿透式信息披露、加快信贷ABS发展、建立多层次REITs市场体系、推进绿色ABS市场建设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资产证券化ABS穿透式信息披露绿色ABS REITs 2022年,我国资产证券化市场发行各类资产证券化产品1.97万亿元,年末存量规模接近5.24万亿元。市场运行平稳,发行利率震荡下行,流动性同比下降。租赁资产支持证券(以下简称“租赁资产ABS”)发行规模领跑,绿色资产支持证券(以下简称“绿色ABS”)稳步发展,基础资产类型不断丰富。政策推动租赁住房投资信托基金(REITs)市场快速发展,对加快盘活存量资产、支持绿色发展、服务实体经济发挥了积极作用。 下一步,建议加强资产证券化产品的穿透式信息披露,加快信贷资产支持证券(以下简称“信贷ABS”)市场发展,建立多层次REITs市场体系,从制度规范、穿透式登记、环境效益披露、标准认定等角度推进绿色ABS市场建设,推动资产证券化市场高质量发展。 一、监管动态 (一)鼓励通过资产证券化方式盘活存量资产 2022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积极探索通过资产证券化等市场化方式盘活存量资产。6月,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关于进一步发挥资产证券化市场功能支持企业盘活存量资产的通知》,要求创新拓展资产证券化盘活存量方式,完善资产证券化投资者保护机制,优化强化资产证券化市场支持举措。 (二)推进REITs各项基础制度改革创新

2022年中国信托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2022年中国信托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信托行业发展概况 信托是指委托人基于对受托人的信任,将其财产权委托给受托人,由受托人按委托人的意愿以自己的名义,为受益人的利益或特定目的,进行管理和处分的行为。信托和银行信贷都是一种信用方式,但两者多有不同。 自1979年信托制度正式恢复以来,中国信托业在坎坷中快速成长,已成为我国重要的金融子行业。1921年8月中国通商信托公司于上海成立,象征中国信托业的开端。1979年10月,我国第一家信托机构——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宣告成立,标志信托制度正式恢复,行业开始在坎坷中快速发展。经历了整顿—扩张的阶段后,行业资产规模较2003年翻了88倍至2018年的22.7万亿,成为仅次于银行业的第2大金融子行业。 二、信托业经营及监管体制对比 相较于海外,中国信托仍处于发展初期,基础建设与制度完善的前提下,信托回归本源的发展空间值得期待。从国际看,信托制度的传播超过800年,现代信托业的发展超过200年,我国信托发展仅40年历史,仍处于发展初期。受历史渊源及法律制度影响,各国信托业存在不同的特点。英国是信托业务的发源地,其特点为以个人信

托为主。美国信托源于英国,以金融信托为主(主要由银行兼营)。日本信托源于欧美,经历混业分业等变化后(信托业务由信托银行专营并兼营银行业务等),寡头格局凸显,初期以贷款信托为主,后逐步被土地信托、有价证券信托等所取代。我国信托在快速发展中逐步脱离本源,在基础建设和制度完善基础下,未来财富管理,家族信托,资产证券化,私募股权等领域的发展空间极大。 监管部门层层推进规模压降工作,主要意图在于减少监管套利空间、化解信托行业风险,以及继续严控资金流向。一方面,加快表外信贷业务向表内回归,限制表外信贷业务的无序发展,减少表外信贷监管套利空间,这与打击资金空转和监管套利的基调相一致。另一方面,近年来信托产品风险有所上升,监管部门压降融资类信托业务规模,也有助于防范相关业务风险进一步扩大。 三、信托行业发展现状 2010年以来我国信托行业经历四万亿下基建融资需求旺盛、股票市场牛市财富效应、房地产高周转模式、证券子/基金子公司监管趋严后流向信托资金增加等因素驱动,2017年行业资产规模达到顶峰,为26.3万亿元。资管新规后去通道、去嵌套,行业资产规模开始下降,截至2021年中国信托业资产规模为20.55万亿元,2022年一季度达20.2万亿元。 房地产与基础产业类项目规模占比大幅压降。房地产融资收紧、基建投资增速放缓,信托资产结构中房地产、基础产业类项目规模占

2023年租赁行业现状

租赁行业现状 2022年一季度我国融资租赁进展展望指数环比下降15.37%,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明显。对比国际先进租赁市场,我国的融资租赁行业仍旧有着很大的进展空间。以下对租赁行业现状分析。 据2022年5月9日中国融资租赁(西湖)论坛发布的“中国融资租赁2022年一季度进展展望指数”,2022年一季度我国融资租赁进展展望指数终值为44.56,环比下降15.37%。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明显。 融资租赁是与银行信贷、直接融资、信托、保险并列的五大金

融形式之一,在拉动社会投资、加速技术进步、促进消费增长以及在完善金融市场、优化融资结构、降低金融风险方面具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在国际上已进展成为仅次于资本市场、银行信贷的第三大融资方式。现从三大市场状况来分析租赁行业现状。 近年来我国融资租赁行业企业数量持续增加,业务规模快速增长。依据中国租赁联盟公布数据,2022年中国融资租赁企业(不含单一项目公司、分公司、SPV公司、港澳台当地租赁企业和收购海外的企业)总数约为12130家,较2022年增加了353家,增长2.91%。 我国融资租赁行业企业数量持续增加,2022年企业总数约为12130家。我国融资租赁行业市场规模总体呈波动增长态势,2022年融资租赁合同余额约为66540亿元。2022年我国融资租赁行业市场渗透率为12.07%,总体呈逐年增长态势,但仍较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 2022-2022年期间我国融资租赁行业市场规模总体呈波动增长态势。据中国租赁联盟数据,截至2022年12月底,全国融资租赁合同余额约为66540亿元,比2022年底的66500亿元增加约40亿元。 总体而言,我国融资租赁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市场容量相当丰富,且增速也在逐年加快。将来,融资租赁也将在中国供应侧结构性改革中充分发挥行业作用,助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服务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进展,特殊是助力优质装备制造业“走出去”,扶持中国优质产能走出国门。

2022年类REITs市场分析报告

2022年类REITs市场分析报告 一、市场概况 2022年类REITs市场经历了持续增长的趋势。REITs,即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是一种通过投资不动产来获取收益的金融工具。在2022年,类REITs市场成为投 资者关注的焦点,吸引了大量资金流入。本文将对2022年类REITs市场进行详细 分析,包括市场规模、投资趋势、行业分布等方面。 二、市场规模分析 2022年类REITs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根据数据统计,2022年全球类REITs市 场规模达到X万亿美元,较去年增长了X%。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投资者对于不动产投资的兴趣增加,以及市场对于类REITs的认可度提高。 三、投资趋势分析 1. 区域投资趋势 2022年,类REITs市场的投资趋势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亚洲地区成为最 受投资者青睐的区域,其市场规模占据全球类REITs市场的X%。亚洲地区的投资 者对于不动产市场的信心增加,推动了类REITs市场的快速发展。同时,欧洲和 北美地区的类REITs市场也保持了稳定增长。 2. 行业投资趋势 在2022年,不同行业的类REITs表现出不同的投资趋势。其中,商业地产类REITs是最受投资者青睐的行业之一,其市场规模占据了全球类REITs市场的X%。商业地产的投资回报率相对稳定,吸引了大量资金流入。此外,住宅地产类REITs、工业地产类REITs等行业也获得了投资者的关注。 四、行业分布分析

2022年类REITs市场的行业分布呈现出一定的特点。商业地产行业是市场规 模最大的行业,占据了全球类REITs市场的X%。其次是住宅地产行业,占据了X%的市场份额。工业地产、办公楼和医疗设施等行业也有一定的市场份额。 五、风险与挑战 2022年类REITs市场面临一些风险与挑战。首先,宏观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 可能对市场造成一定的影响。其次,政策调整和监管力度的增加也可能对市场产生一定的压力。此外,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投资者风险偏好的变化也是市场面临的挑战。 六、未来发展趋势展望 展望未来,2022年类REITs市场有望继续保持稳定增长。随着投资者对于不 动产投资的兴趣不断增加,类REITs市场将继续受到关注。同时,随着技术的发 展和金融创新的推动,类REITs市场可能会出现更多新的投资机会和业务模式。 另外,政策的支持和监管的规范也将有助于市场的健康发展。 七、结论 综上所述,2022年类REITs市场经历了持续增长的趋势,市场规模扩大,投 资趋势呈现区域差异和行业差异。商业地产行业是市场规模最大的行业,亚洲地区是最受投资者关注的区域。然而,市场仍面临一些风险与挑战,需要投资者和监管部门共同努力。展望未来,类REITs市场有望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并出现更多新 的投资机会和业务模式。

2022年我国信托行业现状分析

2022年我国信托行业现状分析2022年,信托行业传统业务困难,转型的创新模式却尚未成熟。详细请看以下内容,以下是2022年我国信托行业现状分析:五年来资产规模 首次负增长 依据中国信托业协会数据,2022年三季度末,信托全行业管理的信托资产规模为15.62万亿元,较2022年三季度的12.95万亿元,年度同比增长20.62%,信托资产规模同比增幅明显回落;较2022年二季度的15.87万亿元,季度环比下降1.58%。从季度环比增速看,2022年前三季度的环比增速分别为:一季度3.08%,二季度10.13%,三季度-1.58%,信托资产自2022年一季度来首次消失环比负增长。 一家中型信托公司业务人士表示,目前大量信托公司转向浮动收益产品和资本市场业务,主要是由于传统业务已经无法开展,地产风险过大,政府平台融资成本下降过快,信托公司转型是主动规避风险以及传统业务萎缩状况下的被动选择。 业务转型探究中 信托行业转型刻不容缓。但由于惯性,2022年传统业务可能照旧是信托公司收入的主要来源。国投泰康信托讨论进展部总经理和晋予表示,优质资产的削减,使得信托行业竞争激烈,催生传统业务的升级。比如,在信证合作业务上,将来可能会进一步开展PPP项目

合作模式、市政水电气等优质资产的ABS业务、成立股权投资优质平台以及挖掘地方政府债务置换中的机会等。 在创新方面,信托转型方向可以归纳为投行化、去信托化。目前在市场上,信托一般是融资方,将来它们可能会扮演更多角色,供应更多特色服务,比如投行。实际上四川信托、中融信托已经有了一些尝试,它们已经领先进军资本市场业务,主要包括定向增发、并购重组等方面。 随着信托公司竞争和转型需要,信托将来可能“去信托化”,成立子公司,并推出契约式私募基金等多种形式产品,供应专业服务。目前银监会鼓舞信托成立自己的子公司。这一方面有助于信托公司绕开特地针对信托的监管政策,另一方面,专业子公司实行股权激励机制,更加简单引入专业性人才。 紧跟国家政策 行业的进展离不开政策的引导。人民币国际化的推动促使了信托业对国际化业务的开展,国家对小微金融的鼓舞也使得消费信托、小额资产证券化等信托零售业务应运而生。 随着人民币加入SDR,很多信托公司表示国际化业务将被放在2022年进展的重要位置。2022年2月,中信信托成为我国第一家可以从事人民币跨境业务的信托公司。目前,中国信托公司国际化业务开展主要有三种模式:一、借助QDII、QDIE、QDLP和人民币借贷等业务资质开展境外投资。国内信托公司的国际化主要以QDII模式为主。二、借助QFII、RQFII和QFLP海外募资进行境内投资。三、借

中国信托业走向探索

中国信托业走向探索 近年来,中国的信托业发展迅速,逐渐成为了金融行业的重要一环。然而,随着市场的不断变化和监管政策的调整,中国信托业的未来走向仍然充满了未知数。本文将就中国信托业的发展现状、趋势和挑战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读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启示。 一、中国信托业的发展现状 自2007年以来,中国的信托业经历了飞速的发展。截至2022年初,全国共有58家信托公司,管理的信托资产规模已经超过了14万亿元人民币。这个数字虽然相较于银行业和证券业还有一定差距,但是信托业的增速却非常显著。 在这个背景下,信托公司的业务范围也在不断扩大。除了传统的信托业务之外,很多信托公司还开始涉足证券投资、股权投资、资产证券化等领域。这些业务的开展不仅增加了信托公司的收入来源,也提高了其市场竞争力。 二、中国信托业的发展趋势 1、主动管理能力不断提升

随着监管政策的不断加强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信托公司对于主动管理能力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在这个背景下,很多信托公司开始加大对于研究和开发的投入,提高自身的投资研究能力和产品设计能力,以便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 2、数字化转型加速 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了金融行业的普遍趋势。信托公司也不例外。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信托公司可以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来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提升客户体验和忠诚度。 三、中国信托业面临的挑战 1、风险管理能力需要加强 虽然中国的信托业发展迅速,但是在风险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一些信托公司的风险管理能力相对较弱,对于风险的识别、评估和控制还不够完善。这种情况下,一旦出现风险事件,可能会对信托公司的经营产生重大影响。 2、监管政策的不确定性 中国金融监管政策的不确定性一直是中国金融市场面临的主要风险

2023年融资租赁行业现状

融资租赁行业现状 在经受初创、迅猛进展、清理整顿后,我国融资租赁业渐渐走向规范、健康进展的轨道。截止2022年我国融资租赁合同余额约63850亿元人民币,融资租赁企业数量达到9090家,以下是融资租赁行业现状分析。 随2022年《金融租赁公司管理方法》颁布,银行、大型央企等参加金融租赁公司的重组与建设。其中银行作为股东的金融租赁公司凭借银行母公司的融资支持和项目支持,公司规模快速扩大。同时,2022年的4万亿投资增加社会整体融资需求,融资租赁行业业务规模、企业数量均呈现快速增长。据融资租赁行业分析数据,2022年我国租赁行业合同余额总计6.06亿元。 2022年,我国融资租赁合同余额约53300亿元人民币,比2022年底的44400亿元增加约8900亿元,增长20%。融资租赁行业现状指出,其中:金融租赁约20400亿元,增加3100亿元,同比增长17.9%;内资租赁约16200亿元,增加3200亿元,同比增长24.6%;外商租赁约合16700亿元,增加2600亿元,同比增长18.4%。 2022年,我国社会融资(企业)平均融资成本为7.60%,银行贷款平均融资成本为6.6%,承兑汇票平均融资成本为5.19%,企业发债平均融资成本为6.68%,融资性信托平均融资成本为9.25%,融资租赁平均融资成本为10.7%,保理平均融资成本为12.1%,小贷公司

平均融资成本为21.9%,互联网金融(网贷)平均融资成本为21.0%,上市公司股权质押的平均融资成本为7.24%。 内资租赁:2022年,天津、陕西、沈阳、广东等地自贸区连续审批内资企业开展融资租赁业务试点。截止至12月底,我国内资融资租赁企业总数为397家,较上年底的280家增加了117家,增长41.8%; 外资租赁:2022年,天津、广东、上海、辽宁、陕西等地外资租赁企业连续增加。截至12月底,我国共11311家,较上年底的9327家,增加了1984家,增长21.3%。 估计将来3年我国经济增速平稳进展和融资租赁行业渗透率仍存在提升空间的考虑下,估计2022年融资租赁行业业务量将从目前的6万亿上升至9万亿。我们同时采纳固定资产渗透率及GDP渗透率两种思路,2022年第一季度两种思路的渗透率分别为9.6%、7.3%。估计将来三年固定资产渗透率及GDP渗透率仍有2-3%的增长空间,即2022年固定资产渗透率及GDP渗透率分别为12%-9%,2022年融资租赁行业业务量将从目前的6万亿上升至9万亿,2022-2022年融资租赁行业业务量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5%左右。 融资租赁行业现状指出,尽管我国融资租赁业务快速进展,但行业渗透率(租赁资产总值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例)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旧处于较低水平。依据世界租赁年鉴统计,美国租赁渗透率在金融危机之后仍维持在20%以上的水平;德国租赁市场渗透率也始终较高,长年来稳定在15%至20%。据统计,2022年美国、英国和德国

2022年我国担保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分析

2022年我国担保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分析据宇博智业市场讨论中心了解,近年来融资性担保公司破产阴霾已呈现全国扩散之势。2022年以来,四川省有12家担保公司因不合格被注销,23家担保公司需整改;广东已有30多家担保公司退出了融资性担保市场;乌鲁木齐市公安部门已查封近90家投资担保公司。此外,浙江、江苏、河南、湖北等地也消失了类似状况。业内人士估计,今年担保行业将面临严峻的大洗牌过程,估计今年就将有超1/3的担保公司会被清理掉。 2%的收益承接100%的风险 四川俨然成为担保行业的重灾区。据宇博智业市场讨论中心发布的《2022-2022年中国担保市场全景调研与投资战略讨论询问报告》分析显示在2022年的企业年检中,四川省数十家融资性担保公司陷入破产深渊;有12家担保公司被列为不合格公司,并一律注销经营许可证,不得连续开展融资性担保业务;另有23家公司被列为整改类公司。 “担保公司近几年的盲目扩张埋下了危机的伏笔。”中科创金融控股集团总裁常虹称,随着金融脱媒的不断推动、民间融资市场的不断扩容,如雨后春笋般生长的民间金融机构难免良莠不齐,更多资质不高的担保公司的倒闭已无可避开。知名财经评论员宋清辉称,消失大规模融资担保公司倒闭的现象和行业洗牌有其必定性。主要缘由有三方面:一是前几年行业超常规进展后的自然淘汰;二是行业的

体制性缘由;三是经济下行前提下,小微企业贷款意愿大幅度下降,银行也变相提高了担保门槛。 温州就是一个例子,实体企业破产潮的背后,是超九成担保公司的关门倒闭。业内推断,今年的状况可能会更糟糕。 “担保公司大规模倒闭,盈利模式是重要缘由,2%的收益不足以承接100%的风险。”常虹称,一般而言,担保公司利润来自担保额2%左右的佣金收入和存入银行的保证金利息收入,但却要掩盖100%代偿风险,收益与风险严峻不匹配。 “多数倒闭的担保公司,并非不情愿偿还贷款,而是没有力量偿还。”深圳另一家融资性担保公司负责人称,细追整个担保链条,无论是担保资金还是出借资金大部分都来自于民间借贷,一旦资金链断裂,破产倒闭几乎是唯一的选择。 上市难解隐忧 一面是全国多地担保业遭受寒流,另一面却是担保公司热火朝天赴港上市。 宇博智业市场讨论员认为,继广东担保公司集成金融集团胜利在香港联交所挂牌后,来自重庆的担保公司瀚华金控19日也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扣除上市费用后募集资金总额17.39亿港元(合13.98亿元人民币)。瀚华金控旗下有融资担保和小额贷款两大平台,本次上市募集的资金将有约20%用作信用担保业务。 但市场对于这家公司的将来前景好像并不乐观。齐鲁国际在研报中指出,假如经济持续下滑,贷款减值及违约风险将会增加,加上

2022年理财市场行情分析-银行理财产品结构生变

2022年理财市场行情分析:银行理财产品 结构生变 在2022年纷繁简单的理财市场实现稳定盈利,一般投资者感觉“压力山大”。2022年开局,投资理财市场扑朔迷离。 就在投资者迟疑时,理财市场早已经呈现了“年底行情”,银行纷纷推出理财产品,从回报率和期限看,都很“给力”。 常言道,“你不理财,财不理你”。2022年理财市场整体行情将会如何演绎?银行、信托、保险等主要理财门类又有哪些新产品值得期盼? 理财市场这盘菜怎么吃 银行理财:产品结构生变 “收益率持续下滑”,这是人们对2022年银行理财产品的深刻印象。新年伊始,银行理财在收益率、资产配置、期限、产品类型上可能消失哪些变化? “2022年上半年,平均预期收益有可能进一步下滑至4%左右。”银率网理财分析师闫自杰对《经济日报》记者表示,从中长期看,经济增速下行压力仍存、优质基础资产难寻、货币政策维持适度宽松这 3个主要因素变数不大,因此银行理财产品收益下跌的趋势也较难得到根本改观。

收益率凹凸谁说了算?当然是由理财产品所配置的基础资产结构打算的。中国银行业协会理财业务专业委员会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11月份,利率、债券依旧是银行理财的主要配置方向,占比分别为34.62%和27.5%。 证券分析师猜测,2022年银行理财债券投资占比仍将提升,受债券投资利率、同业存款利率下行影响,银行理财的基础资产收益率将进一步下降。 尽管如此,对于缺乏专业投资技能的个人投资者来说,银行理财仍是2022年较为稳健的投资方式。更多最新银行理财产品德业市场分析信息请查阅发布的银行理财产品德业市场调查分析报告。 “购买中长期理财产品是目前最优的策略配置,一般中长期理财收益高于短期理财收益,并且可提前锁定高收益。”中国银行业协会理财业务专业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说。 闫自杰表示,从产品期限来看,目前1至6个月的产品数量是理财市场的中坚力气,2022年占比基本上保持在80%左右,估计2022年仍将保持这一占比。 除了收益率、资产配置、期限变化,多位银行资管部人士认为,2022年银行理财市场最明显的转变应是产品结构,即由期次型向净值型转变,开放式净值型产品将是今后的主流。 与传统的期次型产品相比,净值型产品采纳开放式管理,不设预期收益,非保本浮动,通常商定最短持有期,期满后投资者可在产品每周或每月固定的开放期内进行申购、赎回,从而提升资金的流淌

信托公司参与特殊资产业务探析

信托公司参与特殊资产业务探析 作者:张良 来源:《今日财富》2022年第14期 特殊资产行业在2021年迎来非银金融机构参与等政策红利。2022年,各国央行放水、大宗商品价格暴涨、供应链阻断、疫情加剧等因素持续影响,经济下行压力有所上升,房地产等领域的金融风险仍将会有一定的释放,预计特殊资产行业供给仍有较大空间。新一轮政策宽松刺激下,中国经济增长预期有望回暖,特殊资产交易需求将继续恢复。信托行业因强监管等因素进入深度调整期,参与特殊资产不仅可以提升信托公司主动管理能力、拓宽业务渠道,也符合信托公司回归业务本源、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转型方向。 一、目前特殊资产面临的环境特征 (一)经济运行压力 2021年十二月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当前经济形势作出研判:需求萎缩、供应冲击和预期转弱。主要数据显示:GDP同比增速从一季度的18.3%,降至四季度的4.4%;消费从一季度的33.9%降到了四季度的4.7%;投资从一季度的25.5%降至四季度的5.5%;出口由一季度的48.8%降至四季度的25.7%;PPI指标从一季度到四季度分别为2.1%、8.2%、9.7%和13.1%。 展望2022年,依然存在疫情冲击、产业链重构和流动性压力的挑战。2022年,各国央行放水、大宗商品价格暴涨、供应链阻断等因素持续影响,可能形成长期性全球大通胀;另外,奥密克戎变异毒株形成的冲击,对世界经济复苏再添变数。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GDP增速5.5%左右,国内经济仍面临一定下行压力,稳增长需求上升。 (二)债务风险压力 2021年,我国国内债务风险仍居高不下。2021年,国内信用债市场违约常态化,至少有174只信用债发生债券违约事件,较2020年未见明显改善;房地产领域债务风险事件频发,以恒大为代表的多个大中型房地产企业出现美元债违约、银行贷款违约等债务风险事件,进一步恶化了房地产企业的融资环境;地方融资平台债务风险未实质性缓释,地方城投平台结构化融资隐含风险较大,部分平台公司的债务面临一定的违约风险。 (三)政策环境助推特殊资产处置 监管部门积极探索创新试点。2021年1月,中国银保监会下发《关于开展不良贷款转让试点工作的通知》,批复同意试点开展单户对公不良贷款转让和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首批参与试点的銀行包括6家国有大行和12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参与试点的不良贷款收购机构

金融理财市场2022年度报告

金融理财市场2022年度报告 金融理财市场2022年度报告 金融理财市场年度报告 银行 理财收益率先抑后扬 从投资期限来看,1-3个月、3-6个月期限产品依然是市场主流,合计占比近8成。 从投资对象来看,债券与货币市场类和组合投资类产品合计占比超9成。从收益上看,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摆脱2022年全年单边下行走势,以6月为分界点,2022年呈现出明显的“先抑后扬”行情。 银行理财规模爆发式增长,使得监管措施持续跟进。监管部门对非标准资产进行控制,以8号文为标志,突破以往叫停某一类投资方式或者合作方式的局限,在承认该类银行理财产品投资方向的基础上,有效防范和控制非标准化债权资产业务的风险,引导理财市场的规范发展,进而为理财产品转向真正的“代客理财”奠定了制度基础。 金融产品权威研究机构:普益财富提供信托 金融业“二当家”增速放缓据中国信托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信托业管理资产规模达10.13万亿元,稳坐金融业第二把交椅,仅次于银行。但不可忽视的是,信托业资产规模季度环比增速却出现“三连降”:一季度达16.86%,二季度8.3%,三季度仅7.16%;与此同时,信托产品前三季度的产品平均年收益分别为8.99%、8.64%、8.77%,而去年四个季度信托产品的平均年收益均超过9%。数据反映了当前券商资管等机构通道业务对信托的冲击。 过去信托产品的标的资产集中于房地产、能源等领域,这些行业在经济上行的时候利润率很高,可以接受高成本的融资方式,但较难获得商业银行系统内比较廉价的资金。不过,经济增速下行,信托业原有的基础资产溢价降低,实业企业利润的高增长难以为继,信托产品获取高回报的大环境已经改变。 信托第三方权威调查机构:用益信托提供保险

2022年行业分析从紧货币政策下的商业银行发展情况分析

从紧货币政策下的商业银行发展情况分析从紧货币政策为银行业的经营供应了一些有利条件,但同时也带来了不行忽视的压力和挑战。商业银行应从合理把握信贷投放节奏、调整资产负债结构、进展综合经营、加强风险管理等方面着手,乐观应对 近年来,货币政策主要是数量型工具和价格型工具并用,以数量型工具为主,其内容主要是三项:调整存款预备金率、发行央行票据和信贷规模管理。而从2022年年底以来,其特点则明显地表现为数量型工具占主导地位,利率工具基本不用。在这样的货币政策背景下,银行经营具备哪些有利条件,有些什么机遇,受到哪些负面影响,有哪些压力,2022年银行业的运行态势如何,这些问题引人关注。 从紧货币政策有利于形成银行业稳健经营的良好环境 首先,从紧货币政策有助于商业银行获得健康运营的经济环境。过去商业银行之所以积累了许多不良资产,与经济的大起大落有很大关系。国民经济过热时对贷款的需求大,银行业贷款增长速度特别快;经济运行下滑时,运转不良的公司破产倒闭,导致银行不良资产大量增加。所以,商业银行最重要的就在于经营稳健,而经营稳健特别重要的一个前提就是要有平稳运行的经济环境。当前从紧货币政策的目的是避开经济消失过热。一方面要避开经济过度的增长,另一方面也要避开物价上涨得太快。因此,从紧货币政策的实施有助于整个中国经济的平稳运行。这样的一个良好环境不仅在当前而且在今后都对银

行业大有裨益。 其次,从紧货币政策有助于商业银行尽快强化或者是坚固树立稳健的经营理念和风险偏好。商业银行尤其是几家大型商业银行通过深化股份制改革之后,获得了快速的进展,2022年和2022年银行业的规模扩张和贷款增长都比较明显,而其中也存在着一些规模扩张冲动情结下的资产不合理增长,从而影响了商业银行的稳健经营。从紧的货币政策有助于商业银行强化稳健经营的理念,避开追求规模的过度扩张。 再次,从紧货币政策有助于促成商业银行加快调整经营策略。前几年,商业银行已经开头经营策略的调整,加快进展中间业务和资金业务,以改善其业务结构和收入结构。在从紧的货币政策下,信贷增长受到了明显的抑制,这就促使商业银行加快进展非信贷业务,进一步改善业务结构和收入结构。 最终,从紧货币政策有利于商业银行提高风险管理的力量。商业银行为应对从紧的货币政策,一是必需加强流淌性管理,合理支配资金配置与使用,提高资金使用的效率,留意监控流淌性风险;二是必需优化资产负债管理,科学地匹配资产负债的期限结构,减轻宏观调控对银行经营的冲击,掌握利率波动带来的各种市场风险。 综上所述,从紧货币政策为银行业的经营供应了一些有利条件,但同时我们也必需看到,从紧的货币政策对商业银行经营也产生了不行忽视的压力和挑战。

2022年金融行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2022金融行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金融业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在经济社会进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大力进展金融业,是促进我市经济更好更快进展的重要保障。今年上半年,我们组织局部政协委员,对我市金融业进展状况进展调研。在市政协副主席储昭平的带着下,调研组听取了有关部门的状况通报,先后召开了金融界人士座谈会、企业家座谈会、金融专家座谈会,并实地走访了有关金融机构,了解我市金融业进展取得的成绩,查找存在的问题和缺乏,乐观提出加快进展的建议。现将有关状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金融业进展的根本状况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固树立和落实科学进展观,仔细贯彻中心宏观调控政策,乐观调整产业构造,大力进展金融效劳业,努力支持金融机构改革,促进了金融业的全面进展,发挥了金融在经济社会进展中的支撑和保障作用。 1、金融工作明显加强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金融工作,出台了《关于印发合肥市加快进展现代效劳业的若干政策(试行)》、《关于推动中小企业振兴打算、解决企业流淌资金问题的若干政策》等政策措施,激发和调动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进展的乐观性和主动性,引导和支持金融企业做大做强。建立了与金融监管部门、金融机构协调机制,定期召开会议,讨论分析形势,协调解决

问题。银政企沟通机制更加畅通、更加亲密,金融与地方经济互动融合、相互促进的局面进一步形成。今年3月,我市成立了金融工作办公室,其主要职责是协调驻肥金融监管机构和驻肥金融机构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落实中心金融政策,推举公司上市,协同有关部门推动金融体制改革。金融工作办公室的成立及其职能的发挥,必将对我市金融业的统筹协调进展起到有力的促进作用。 2、金融总量快速壮大 调研中了解到,近年来我市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增长快速。截至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为2752.7亿元和2678.7亿元。4月末,我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为3416.51亿元和3098.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5.5%和36.5%,创历史新高。资本市场融资力度加大。全市17家上市公司发行股票19只,从资本市场募集资金83亿元。9月以来,市建投集团、海恒集团共发行企业债37亿元,市国资公司申请发行10亿元企业债正在办理股权质押登记手续,另有40亿元企业债的发行正在申请之中。信托租赁典当融资及小额贷款快速进展。兴泰租赁累计向全市200户中小企业供应17亿元租赁融资,兴泰信托新增信托规模43.94亿元。全市典当总额22.54亿元,年末典当余额5.74亿元。小额贷款公司自去年试点以来,已放贷1.44亿元。 3、金融体系不断完善 目前,全市有政策性银行2家,国有控股商业银行6家,股份制银行

600816安信信托2022年财务分析报告-银行版

安信信托2022年财务分析报告 一、总体概述 从这三期来看,安信信托资产总计持续下降。2021年资产总计为1,696,132.45万元,比2020年下降14.90%,而2022年资产总计为 1,644,733.53万元,比2021年又下降了3.03%。 从这三期来看,安信信托负债总计持续下降。2021年负债总计为1,600,472.86万元,比2020年下降12.69%,而2022年负债总计为 1,558,835.57万元,比2021年又下降了2.60%。 安信信托2022年营业收入为19,486.78万元,营业收入增长46.22%。从这三期来看,企业已扭亏为盈,并且盈利有所增加。 从这三期来看,安信信托的净利润一直保持减亏态势,但2022年的增长速度比上一期有所下降。2022年的净利润为负104,343.4万元,比2021年增长7.65%,低于2021年83.23%的增长速度。 三期资产负债率分别为91.97%、94.36%、94.78%。 经营性现金净流量三期分别为47,728.35万元、14,811.43万元、10,737.85万元。 关键财务指标表

二、资产规模增长匹配度 2022年资产增长率与负债增长率差距不大,资产增长率为-3.03%,负债增长率为-2.6%。收入与资产变化不匹配,收入增长46.22%,资产下降3.03%。净利润与资产变化不匹配,净利润增长7.65%,资产下降3.03%。 资产总额有所下降,营业收入却出现了大幅度增长,亏损减少。资产和收入变化不匹配但可以理解。 资产规模增长匹配情况表 三、负债规模增长 从三期数据来看,负债呈持续下降趋势。总负债分别为1,833,153.17万元、1,600,472.86万元、1,558,835.57万元,2022年较2021年下降了2.6%,主要是由于短期借款等科目减少所至。 从三期数据来看,营业收入呈持续增长趋势。营业收入分别为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