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产品馏程测定法

石油产品馏程测定法
石油产品馏程测定法

实验指导书

实验项目名称:石油产品馏程测定法

实验项目性质:验证

所属课程名称:石油加工工程

实验计划学时:5

一、实验的目的

油品的馏程是汽油、煤油、柴油的重要质量指标,又是工艺计算的重要基础数据,在生产中常用作控制操作条件的依据。

二、实验内容和要求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发动机燃料、溶剂油和轻质石油产品的馏分组成。它是一种间歇式的渐次气化过程。

在一定压力下加热纯物质时,其蒸汽压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当蒸汽压与外界压力达到相等时,液体开始沸腾,此时温度称为沸点。纯物质的沸点是压力的单值函数,与测定方法无关。石油及其产品是烃类和非烃类的复杂混合物,它被加热蒸馏时,沸点较低的组分最先汽化馏出,此时的温度称为初馏点(IBP)。在不断加热的情况下,蒸出来的组分的沸点由低逐渐升高,直到最高的组分被蒸馏出来为止,此时温度称为终馏点(EBP)。初馏点到终馏点代表油品的沸点范围,称为沸程或馏程。不同的方法测得的油品沸程是有差别的(为什么)?因而测定馏程时必须严格按照规定方法进行。

三、实验主要仪器设备和材料

1. 石油产品馏程测定器:符合SH/T 0121-92(2004)《石油产品馏程测定装置技术条件》的各项规定。见图3-3-1。

2. 温度计:符合GB/T 514-83(91)《石油产品试验用液体温度计技术条件》。

3. 秒表。

4. 配有自耦变压器的电炉或喷灯。

5. 量筒:0~100mL,刻度1mL。

图3-3-1 馏程测定器图3-3-2 温度计插入1-冷凝管;2-冷凝器;3-进水支管;4-排水支管; 位置示意图

5-蒸馏烧瓶;6-量筒;7-温度计;8-石棉垫;9-上罩;

10-喷灯;11-下罩;12-支架;

四、实验方法、步骤及结果测试

1. 试样如含水,试验前应先脱水(为什么?)。实验室中一般采用在试油中加入无水氯化钙,摇动10~15min,静置后把澄清部分经过干燥滤纸过滤,即可供试验之用。

2. 蒸馏前,用缠在金属丝上的软布或棉花擦试冷凝管的壁,以除去上次蒸馏遗留的液体或空气中冷凝下来的水分。擦试方法是将金属丝上缠有布片的一端由冷凝管上端插入,当金属丝从冷凝管下端穿出时,将金属丝连同布片一起由下端拉出来。

3. 蒸馏汽油时,为保证油蒸汽全部冷凝,冷凝器水槽中应装满冰块或雪,再加入冷水,使水面达到排水支管4的高度,蒸馏时水温必须保持在0~5℃,必要时可添加水雪。

4. 在装试样前,蒸馏烧瓶必须洗净、干燥。如瓶底有少许积炭,对蒸馏没有影响,并能防止突沸,所以每次蒸馏后不必都把积炭除净。如积炭很厚,可用铬酸洗液或碱洗液洗涤除去,用过的蒸馏瓶先用轻汽油洗涤,再用空气吹干

或烘干。

5. 测定试样温度如不在20±3℃范围内,应将试样放在水浴中,使其温度为20±3℃。

6. 用清洁干燥的的100mL量筒取20±3℃的试油100mL,体积按凹液面的下边缘计算,试样在注入蒸馏烧瓶时,拿蒸馏烧瓶时注意应使支管向上,以免试油从蒸馏烧瓶支管中流失。

7. 向蒸馏烧瓶中放入数粒无釉碎瓷片或封口的玻璃毛细管,以免蒸馏时产生突沸(如烧瓶底部有少量积聚的焦炭,则不必加瓷片)。

在蒸馏烧瓶口上紧密的塞上插有干净温度计的软木塞,使温度计与蒸馏烧瓶的轴心线相重合,并使水银球的上边缘与支管焊接处的下边缘在同一水平面。如图3-3-2所示。

8. 装有汽油的蒸馏瓶安装在30mm孔径的石棉垫上。

9. 蒸馏瓶支管用软木塞与冷凝器上端相连接。支管插入冷凝管内长度为25~40mm,注意不要与冷凝管的内壁相接触。安装时注意切勿折断支管。

10. 在软木塞连接处都用火棉胶封住,火棉胶涂得越薄越好,如仪器安装本身是紧密的,可不必封口,以免引起拆卸困难。

将上罩9放在石棉垫上罩住蒸馏瓶。

11. 量取试油的量筒不需经过干燥,就放在冷凝管下面,使冷凝管插入量筒不少于25mm,也不低于100mL的标线。冷凝管下端不要接触量筒内壁,以便观察初馏的第一滴液体下落。量筒口都要用棉花或厚纸塞好。以减少轻组分的挥发和防止冷凝管上凝结的水珠落入量筒中。

12. 检查仪器安装合乎标准后,先记录大气压力,接上电源,用自耦变压器调节电流,开始加热,同时开动秒表记录时间。调节电流大小使加热能满足下述要求:蒸馏汽油时,从开始热到落下第一滴馏出液的时间为5~10min,蒸馏航空汽油为7~8min,蒸馏喷气燃料、煤油、轻柴油为10~15min,蒸馏重柴油或其他重质油料为10~20min。

假如第一次未能掌握好这一时间,不应半途而废,继续进行蒸馏,并记录数据,以这次为练习,为下次试验打好基础。如中途停止,也未必能使下次试验完全做好。

第一滴馏出液从冷凝管滴入量筒时,记录此时的温度作为初馏点。

13. 得到初馏点后,移动量筒,时其内壁与冷凝管未端接触,让冷凝液沿量筒壁流下,以便读取量筒内体积。

得到初馏点后使注意馏出速度应控制在每分钟馏出4~5mL,如开始时馏出速度过快,可将电流适当调小,随着沸点升高,根据馏出速度大小,再逐渐加大电流。大约每隔20~30mL便需将电流稍稍调大一些。

14. 记录初馏点及开始加热到初馏点的时间,随后每馏出10%(即10mL)记录一次温度和时间。

15. 蒸馏汽油时,当量筒中馏出液达到90mL时,立即最后一次加大电流,要求在3~5min内达到干点。如果这段时间超过规定,实验无效。记录到达干点的时间及干点。

干点定义为温度计的水银柱在继续加热的情况下停止升高并开始下降时的最高温度。干点与油品最后馏分的沸点及瓶底的加热强度有关,因此达到干点时间必须符合规定。

在达到干点前瓶内尚有微量液体烃类和胶状物质,因局部过热而分解。生成的气体与烃类蒸汽在瓶内形成白雾,并在瓶底下沉积一些炭渣。

到达干点后,立即停止加热,让冷凝管中液体流出5min后,记录量筒中的总体积作为总馏出量。

16. 蒸馏时,所有读数必须准确到0.5mL、1℃和10s。

17. 试验结束时,取出上罩,让蒸馏瓶冷却5min后,从冷凝管上卸下蒸馏瓶,取下瓶塞和温度计。将蒸馏瓶中热的残留物仔细倒入5mL或10mL的量筒内,冷至20±3℃时,记下残留物体积,准确至0.1mL。在蒸馏瓶支管中的液体亦应倒入这个量筒中。

试油100mL减去馏出液和残留物的总体积之差就是蒸馏损失。其中蒸馏瓶与冷凝管内壁沾去的部分损失是固定的,其他部分损失是汽油中含有的石油气体与轻组分在蒸馏时未冷凝造成的,另一部分是干点时油品分解引起的。

五、实验报告要求

1) 明确实验目的意义

2) 工艺实验装置原则流程框图

3) 原始实验数据记录表

4) 实验数据处理

5)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6) 实验结论

7)实验报告工整

六、思考题

1. 试油必须不含水分,否则水分导致测定时产生突沸冲油,并影响温度计指示失真(为什么?)

酸值方法的正确选用

酸值方法的正确选用 由于原油普遍颜色较深,采用常规的GB/T264测定酸值,在判断滴定终点时,颜色不易判断。且在酸值含量较高时,由于与乙醇互溶不够往往使得抽提不完全,造成结果偏低。而我们采用GB/T7304(电位滴定法)不但操作简单,终点敏锐,而且干扰因素较少,测定结果非常准确。为进一步提高原油酸值分析准确度,本文对GB/T264与GB/T7304进行探讨和摸索,从而确定准确测定原油酸值的最佳方法和条件。 酸值是指中和1克油样中的氢氧化钾的毫克数。它是石油及石油产品的一项重要指标,主要用来反映石油及石油产品在开采、运输、加工及使用过程中对金属的腐蚀性及油品的精制深度或变质程度。 电位滴定法(GB/T7304) 试验装置:DL-53自动电位滴定仪,由梅特勒公司生产制造。 试验过程:试样溶解在含有少量水的甲苯异丙醇混合溶剂中,以氢氧化钾异丙醇标准溶液为滴定剂进行电位滴定,所用的电极对为玻璃指示电极一甘汞参比电极。在手绘或自动绘制的电位一滴定剂量的曲线上仅把明显突跃点作为终点;如果没有明显突跃点,以相应的新配非水酸性或碱性缓冲溶液的电位值作为滴定终点。 两种方法的比较: GB/T264(指示剂法)与GB/T7304(电位滴定法)在原理,适用范围及终点判断上有诸多不同,详见下表: 表1 GB/T264与GB/T7304方法对照

GB/T7304方法操作步骤: 在250 mL的烧杯中称取试样,在烧杯中加人125 mL滴定溶剂,将烧杯放在滴定台上并确定其合适的位置,使电极的下半部分浸人液面以下。开始搅拌,用氢氧化钾异丙醇标准溶液为滴定剂进行电位滴定,记录下终点电位及滴定体积,并计算出酸值。 每次滴定用125mL滴定溶剂进行空白滴定,记录下空白值。 4.2 GB/T7304方法 酸值 = (A 一B) × M×56.1 W A—滴定试样至终点或非水碱性缓冲溶液电位值时,所用的氢氧化钾异丙醇标准溶液的体积,m L ; B—相应于A 的空白值,mL; M—氢氧化钾异丙醇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W—试样的质量,g; 实验验证 以不同的样品验证GB/T 7304方法 表2酸值实验结果 表3 酸值重复性要求

石油产品凝点测定法 GB 510-83 Microsoft Word 文档

石油产品凝点测定法 依据GB 510-83 一、方法概要 测定方法是将试样在规定的试管中,并冷却到预期的温度时,将试管倾斜45度经过1分钟,观察液面是否移动。 二、准备工作 1、含水试样实验前需要脱水,(对于含水多的试样应先静置,取其澄清部分来进行脱水。对于容易流动的试样,脱水处理是在试样中加入新煅烧的粉状硫酸钠或小粒状氯化钙,并在10-15分钟内定期摇荡,静置,用干燥的滤纸滤取澄清部分。对于粘度大的试样,脱水处理是将试样预热到不高于50℃,经食盐层过滤。食盐层的制备时在漏斗中放入金属网或少许棉花,然后在漏斗上铺以新煅烧的粗食盐结晶。试样含水多时需要经过2-3个漏斗的食盐层过滤。)但在产品质量验收试验及仲裁试验时,只要试样的水分在产品标准允许范围内,可以直接进行实验。 2、在干燥、清洁的试管中注入试样,使液面满到环形刻线处。用软木塞将温度计固定在试管中央,使水银球距管底8-10mm。 3、装有试样和温度计的试管,垂直地浸在50±1℃的水浴中,直至试样的温度达到50±1℃为止。 三、实验步骤 1、从50±1℃水浴中取出装有试样和温度计的试管,擦干外壁,用软木塞将试管牢固地装在套管中,试管外壁与套管壁要要处处距离相

等。 2、装好的仪器垂直地固定在支架的夹子上,并放在室温中静置,直至试管中的试样冷却到35±5℃为止。然后将这套仪器浸在装好冷却剂的容器中。冷却剂的温度要比试样的预期凝点低7-8℃。试管(外套管)浸入冷却剂的深度不少于70mm。 3、冷却试样时,冷却剂的温度必须准确到±1℃。当试样温度冷却到预期凝点时,将浸在冷却剂中的仪器倾斜成为45度,保持1min,但仪器的试样部分仍要浸没在冷却剂内。此后,从冷却剂中小心取出仪器,迅速地用工业乙醇擦拭套管外壁,垂直放置仪器并透过套管观察里面的液面是否有过移动的迹象。 4、当液面位置有移动时,从套管中取出试管,并将试管重新预热至试样达50±1℃,然后用比上次实验温度低4℃或其他更低的温度重新进行测定,直至某实验温度能使液面位置停止移动为止。 5、当液面的位置没有移动时,从套管中取出试管,并将试管重新预热至试样达50±1℃,然后用比上次实验温度高4℃或其他更高的温度重新进行测定,直至某实验温度能使液面位置有了移动为止。 6、找出凝点温度范围(液面位置从移动到不移动或从不移动到移动的温度范围)之后,就采用比移动的温度低2℃,或采用比不移动的温度高2℃,重新进行实验。如此重复实验,直至确定某实验温度能使试样的液面停留不动而提高2℃又能使液面移动时,就取使液面不动的温度,作为试样的凝点。 7、试样的凝点必须进行重复测定。第二次测定时的开始实验温度,

检测方法

粘度检测方法: 目前我国运动粘度测定方法的国家标准有GB/T265-1988和GB/T11137-1989.其中GB/T265-1988方法是使用品氏粘度计测定透明石油产品的运动粘度,GB/T11137-1989方法是使用逆流式粘度计测定不透明的深色石油产品和使用后的润滑油品的运动粘度。相应的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的运动粘度测定标准是ASTM D445-96. 运动粘度的测定采用毛细管法。其操作方法是在恒定的温度(如常用20℃、40℃、100℃)下,测定一定体积的液体在重力的作用下流过一个经标定的玻璃毛细管粘度计的时间。这个时间与毛细管粘度计标定常数的乘积即为该温度下测定液体的运动粘度。测定运动粘度时,首先必须控制好被测油品的温度,控温精度要求达到±0.5℃。其次则是根据被测油品的粘稠特性选择恰当的毛细管内径尺寸,保证被测油品流经毛细管粘度计的时间在规定的范围内。另外,测定过程中毛细管粘度计必须保持垂直;毛细管粘度计常数须定期重新标定。粘度指数检测方法: 粘度指数是一个比较值。它是用粘温性能较好(粘度指数定为100)和较差(粘度指数定为0)的两种润滑油为标准油,以40℃和100℃时的粘度为基准进行比较而得出的。 为了计算石油产品的粘度指数,国际标准化组织石油产品技术委员会专门制订了石油产品粘度指数计算方法ISO2909-1998.我国也参照采用ISO2909-1981制订了国家标准GB/T1995-1998。该标准规定了石油产品从其40℃和100℃运动粘度计算粘度指数的两个方法。七种方法A适用于粘度指数低于100的计算,方法B适用于粘度指数为100或高于100的计算。 水分的测试方法: 水分的测定标准为GB/T260-1977,也等效于ASTM D95。测试原理是将一定量的试样与无水溶剂物混合,在规定的仪器中进行加热蒸馏。溶剂和水一起被蒸发并冷凝到一个计算接受器中,而且溶剂和水不断分离。由此从润滑油样中分离出水并并测定水分含量。GB/T260-1977方法的水分含量(体积分数,后同)最小计量值为0.03%。若水分含量大于0.00%小于0.03%则称为痕迹;而ASTM D95方法的水分含量最小计量值为0.05%。 闪点测定方法: (1)开口闪点测定方法:按GB/T267-1988执行,其基本操作步骤是先把试样装入內坩埚中到规定的刻线,其次快速升温,然后缓缓升温,当接近闪点时恒速升温。在规定的温度间隙下,用点火器火焰按规定掠过试样表面。以点火器火焰使试样表面上的蒸汽发生闪火的最低温度作为该样品的开口闪点。 (2)闭口闪点测定方法:按GB/T261-1983执行。其基本方法是把试样加入封闭的加热杯内,在连续搅拌下用很慢的恒定速度加热。在规定的温度间隙和同时中断搅拌的情况下,将一小火焰引入杯内。试验火焰引起试样上的蒸汽闪火时的最低温度即为闭口闪点。 凝点和倾点的测定方法: (1)凝点的测定方法按GB/T510-1983进行。测定样品凝点时,将试样装在规定的试管中。 在冷却到接近预计温度时,将试管倾斜45°。经过1min后,观察页面是否移动。 记录试管内液面不流动时的最高温度作为凝点。 (2)倾点的测定方法按GB/T3535-1983进行,等效于ISO3016方法。

酸值的测定方法

酸值的测定方法 5.1 酸值测定 5.1.1 原理 中和1g样品中游离的脂肪酸所需要的氢氧化钾毫克数。 5.1.2 试剂和试液 a. 95%乙醇; b. 氢氧化钾标准溶液〔c(KOH)=0.05mol/L〕:称取3g氢氧化钾溶于1000mL蒸馏水中,静置一周,取上层清液摇匀,参照 GB 601标定; c.酚酞指示液:1g/L乙醇溶液; d.中性乙醇:以酚酞为指示剂,用氢氧化钾标准溶液(5.1.2b)将95%乙醇(5.1.2a)调至微红色。 5.1.3 试验步骤 称取3g样品(准至0.000 2g)于锥形瓶中,加50mL中性乙醇(5.1.2d),在水浴上加热溶解后放至室温,加1滴酚酞指示剂(5.1.2c),用氢氧化钾标准溶液(5.1.2b)滴至微红色,10s不褪色为终点。 5.1.4 结果计算 酸值X1(mgKOH/g)按式(1)计算: c·V×56.1 X1= ━━━━━━ (1) m 式中:c——氢氧化钾标准溶液浓度,mol/L; V——样品消耗氢氧化钾标准溶液体积,mL; 56.1——与1.00毫升氢氧化钾标准溶液〔c(KOH)=1.000 mol/L〕相当的氢氧化钾的质量,mg; m——试样质量,g。 产品名称:全自动酸值测定仪(萃取法) 产品型号:ADS-2932 单位:台 库存:有货 购买数量: 1 、需要联系18874 起订数量: 1 购买 802728 全自动酸值测定仪(萃取法)SH/T 长沙艾迪生仪器设备有限公司平价供应

适用范围 全自动酸值测定仪是按国家标准GB/T264、GB7599-87规定设计制造的,主要用于绝缘油、汽轮机等石油产品的酸值测量。仪器集光学、电子、机电、化学等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产品,具有测量速度快、准确、可靠、重复性好的特点。 功能特点 1、大屏幕液晶显示、中文菜单提示功能、无标识按键; 2、自动换杯、自动检测、自动储存、自动打印检测结果; 3、仪器可对六个油样进行检测; 4、创新引进美国进口XECOM数据处理芯片,对数据进行快速精确的处理; 5、采用进口VERDER精确进样系统,精密控制结果的进度; 技术参数 1、电源电压:~220V±10% 50Hz 2、最大耗电功率:﹤100W 3、酸值测定范围:0.001~0.999 mgKOH/g 4、最小分辨率: 0.001 mgKOH/g 5、测量准确度:酸值<0.1时 ±0.02 mgKOH/g :酸值≥0.1时 ±0.05 mgKOH/g 6、重复性: 0.004 mgK

石油产品馏程测定实验

石油产品馏程测定实验 恩氏蒸馏装置实图 一、馏程测定法(GB/T 255-88) 此法适用于测定发动机燃料、溶剂油和轻质石油产品的馏分组成。 石油产品馏程测定器如图1所示。

测定时,用清洁、干燥的量筒量取100ml脱水试样注入洗净、吹干的蒸馏烧瓶中,按规定条件安装好仪器。在蒸馏汽油时,用冰水混合物冷却,水槽温度保持在0~5℃,验收试验可用冷水冷却;蒸馏溶剂油、喷气燃料、煤油时,用冷水冷却。调节流出水温不高于30℃;蒸馏凝点高于-5℃的含蜡液体燃料时,控制水温在50~70℃。用插好温度计的软木塞,紧密地塞在盛有试样的蒸馏烧瓶口内,使温度计和蒸馏烧瓶的轴心线互相重合,并且使水银球的上边缘与支管的下边缘在同一平面(见图2-2)。选择合适的石棉垫。蒸馏汽油或溶剂油时用直径为30mm内孔径的石棉垫;蒸馏煤油、喷气燃料或轻柴油时用直径为50mm的内孔的石棉垫。蒸馏重柴油或其他重质油料时用直径为40和50mm合成的内孔石棉垫;蒸馏烧瓶的支管用软塞与冷凝管上端连接。支管插入冷凝管内的长度要达到25~40mm,但不能与冷凝管内壁接触。在各连接处涂上火棉胶之后, 将瓶罩放在石棉垫上,罩住蒸馏烧瓶。量取过试样的量筒不需经过干燥直接放在冷凝管下面,并使冷凝管下端插入量筒中(暂不互相接触)不得少于25mm,也不得低于100ml的标线。量筒的口部要用棉花塞好。蒸馏汽油时,要保证馏出物的温度在20±3℃。 装好仪器之后,先记录大气压力,如果大气压力高于770mmHg(102.66kPa)或低于750mmHg(100.0kPa)时。馏出温度要进行修正。 对蒸馏烧瓶均匀加热,蒸馏汽油或溶剂油时,从开始加热到冷凝管下端滴下第一滴馏出液所经过的时间为5~10min;蒸馏航空汽油时,为7~8min;蒸馏喷气燃料、煤油、轻柴油时,为10~15min;蒸馏重柴油或其他重质油料时,为10~20min。 第一滴馏出液从冷凝管滴入量筒时,记录此时的温度作为初馏点。初馏点之后移动量筒,使其内壁接触冷凝管末端,让馏出液沿着量筒内壁流下。此后,蒸馏速度要均匀,每分钟馏出4~5ml,相当于每10s馏出20~25滴。试验时要记录初馏点、10%、20%、30%、40%、50%、60%、70%、80%、90%、终馏点(干点)。如果试样有技术标准时就按标准记录好温度和量筒中的相应馏出液体积,但事先应根据温度计检定证上的修正数和受大气压力的影响进行修正。在蒸馏汽油或溶剂油的过程中,当量筒中的馏出液达到90ml 时,允许对加热强度作最后一次调整,要求在3~5min内达到干点,2~4min 内达到终点。在蒸馏喷气燃料、煤油或轻柴油的过程,当量筒中的馏出液达到95ml时,不要改变加热强度,从95ml到终点所经过的时间不超过3min。蒸馏时,所有读数都要精确至0.5ml和1℃。 试验结束时,取出瓶罩,让蒸馏烧瓶冷却5min后,将残留物倒入5ml

第二章石油产品馏程测定

第二章石油产品馏程测定 第一节概述 一、馏程的概念与原理 液体加热到其饱和蒸气压和外部压强相等时的温度,液体便产生沸腾。这时的温度叫做液体的沸点,液体的沸点随外部压强的增高而增高。石油是由各种不同烃类及很少量非烃类组成的复杂混合物,不仅含有不同种类的烃,而且在同一类烃中含碳原子数多少也是不同的。因此石油没有固定的沸点,而只能测出其沸点范围,即从最低沸点到最高沸点范围。 馏程是指在专门蒸馏仪器中,所测得液体试样的蒸馏温度与馏出量之间以数字关系表示的油品沸腾温度范围。常以馏出物达到一定体积百分数时读出的蒸馏温度来表示。馏程的蒸馏过程不发生分馏作用。在整个蒸馏过程中,油中的烃类不是按照各自沸点的高低被逐一蒸出,而是以连续增高沸点的混合物的形式蒸出,也就是说当蒸馏液体石油产品时,沸点较低的组分,蒸气分压高,首先从液体中蒸出,同时携带少量沸点较高的组分一起蒸出,但也有些沸点较低的组分留在液体中,与较高沸点的组分一起蒸出。因此,馏程测定中的初馏点、干点以及中间馏分的蒸气温度,仅是粗略确定其应用性质的指标,而不代表其真实沸点。 对于蜡油、重柴油、润滑油等重质石油产品,它们的馏程都在350℃以上的温度,当使用常压蒸馏方法进行蒸馏,其蒸馏温度达到360~380℃时,高分子烃类就会受热分解,使产品性质改变而难于测定其馏分组成。由于液体表面分子逸出所需的能量随界面压力的降低而降低,因此可以降低界面压力以降低烃类的沸点,避免高分子烃类受热分解,保证原物质的性质。在低于常压的压力下进行的蒸馏操作就是减压蒸馏。用减压蒸馏方法测得的石油产品馏出百分数与相对应的蒸馏温度所组成的一组数据,称为石油产品减压馏程。减压蒸馏在某一残压下所读取的蒸馏温度,用常、减压温度换算图换算为常压的蒸馏温度,而馏出量用体积百分数表示。 二、测定馏程在生产和应用中的意义 馏程是评定液体燃料蒸发性的重要质量指标。它既能说明液体燃料的沸点范围,又能判断油品组成中轻重组分的大体含量,对生产、使用、贮存等各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测定馏程可大致看出原油中含有汽油、煤油、轻柴油等馏分数量的多少,从而决定一种原油的用途和加工方案;在炼油装置中,通过控制或改变操作条件,使产品达

常压下石油产品蒸馏标准试验方法

常压下石油产品蒸馏标准试验方法 ASTM D86-03 1 范围 1.1本测试方法使用实验室间歇式蒸馏装置对石油产品进行常压蒸馏来定量确定诸如以下产品:天然汽油、轻中质馏分油、汽车火花点燃式发动机燃料、航空汽油、航空涡轮燃料、1-D和2-D常规和低硫柴油燃料、特种石油溶剂油、石脑油、白色油漆溶剂油、煤油以及等级为1、2的燃烧器燃料的沸程特性。 1.2本测试方法适用于分析馏分燃料,它不适合于分析含有数量可观的残留物的产品。 1.3本测试方法的仪器手动和自动都有。 注1---在过去的几年中,用CS92规程各实验室都得到了一致性的试验结果。但对于1994--1998年间用此规程得到的数据,有关其手动和自动方法统计学上的一致性尚在研究之中。 1.4除非另有说明,以SI单位为标准单位。括号中给出的值只作参考。 1.5本标准并不包括所有安全事项,所包括的只是和其使用有关的内容。在使用前,本标准的用户要建立相应的安全及健康规章制度并确定所订规章的适用范围。 2 参考资料 2.1所有的标准都可能作修改,在本测试方法上达成协议的各方都将使用以下最新版的标准,除非另有说明,例如在合同协议或管理法则中,可能需要确定的版本较早的方法。 2.2ASTM标准: D97 石油产品凝固点的测试方法 D323 石油产品蒸汽压的测试方法(雷德法) D2892 原油蒸馏试验方法(15-理论塔板) D4057 石油及石油产品手工取样规程 D4177 石油及石油产品自动取样规程 D4953 汽油及汽油含氧调合物蒸汽压的测试方法(干燥法) D5190 石油产品蒸汽压测试方法(自动法) D5191 石油产品蒸汽压测试方法(微型法) D5482 石油产品蒸汽压测试方法(微型法-常压) D5949 石油产品凝固点测试方法(自动压力脉冲法) D5950 石油产品凝固点测试方法(自动倾斜法) D5985 石油产品凝固点测试方法(旋转法) E1ASTM 温度计规格 E77 温度计检查、确认试验方法 E1272 化验室带刻度玻璃量筒的规格 E1405 化验室玻璃蒸馏烧瓶的规格 2.3IP标准 IP69 蒸汽压的测定-雷德法 IP123 石油产品-蒸馏特性的测定 1

石油产品酸值测定法之令狐文艳创作

汽油、煤油、柴油酸度测定法 (GB/T258—77) 令狐文艳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油品酸度的测定原理与实验方法。 2、掌握油、水分离操作技术。 二、方法概要:用沸腾的乙醇抽出试样中的有机酸,然后用氢氧化钾-乙醇溶液进行滴定。 三、酸度:中和100毫升石油产品中的酸性物质所需的氢氧化钾的毫克数,单位为mgKOH/100毫升。 四、仪器与试剂 1、仪器: 锥形瓶:250 mL;球形回流冷凝管:长约300 mm;量筒:25 mL、50mL、100mL;微量滴定管:2 mL,分度为0.02mL;或5 mL,分度为0.05 mL;小热板或水浴。 指示剂: 2、试剂 95%乙醇:AR;氢氧化钾:AR,配成0.05mol/L氢氧化钾乙醇溶液;碱性蓝6B:称取碱性蓝1 g,称准至0.01 g,然后将它加在50 mL煮沸的95%乙醇中,并在水浴中回流1h,冷却后过滤。必要时将煮热的澄清滤液用0.05mol/L氢氧化钾乙醇溶液或0.05mol/L盐酸溶液中和,直至加入1~2滴碱溶液能使指示剂溶液从蓝色变成红色,而在冷却后又能恢复成为蓝色为止;甲酚红:称取甲酚红0.1 g,称准至0.001g,研细后溶入100mL 95%乙醇中,并在水浴中煮沸回流5min,趁热用0.05mol/L氢氧化钾乙醇溶液滴定至甲酚红溶液由橘红色变为深红色,而在冷却后又能恢复成橘红色为止;酚酞:配成1%乙醇溶液。 碱性蓝6B:适用于测定深色石油产品 酚酞:适用于测定无色石油产品或滴定混合物中

容易看出颜色的石油产品 五、试验步骤: 1、驱除二氧化碳取95%的乙醇50毫升注入清洁无水的 锥形烧瓶内,用装有回流冷凝管的软木塞塞住锥形烧瓶后,将95%的乙醇煮沸5分钟。 2、中和抽提溶剂在煮沸过的95%的乙醇中加入0.5 毫升的碱性蓝溶液(或酚酞溶液)后,在不断摇荡下趁热用0.05M的氢氧化钾乙醇溶液滴定,直至锥形瓶中混合物的颜色由蓝色变为浅红色或滴至浅玫瑰红色为止。 3、取样汽油或煤油取50 mL,柴油取20 mL(均在 20℃±3℃温度范围内量取)将试样注入中和过的热的95%乙醇中。 4、滴定操作将球形回流冷凝管装到锥形瓶上之后, 将锥形瓶中的混合物煮沸 5 min,对已加有碱性蓝6B 溶液或甲酚红溶液的混合物,此时应再加入0.5 mL的碱性蓝6B溶液或甲酚红溶液,仍需在不断摇荡下趁热用0.05 mol/L氢氧化钾乙醇溶液滴定,直至95%乙醇层的碱性蓝6B溶液从蓝色变为浅红色(甲酚红溶液从黄色变为紫红色)为止;或对已加有酚酞溶液的混合物,此时应再加入1~2滴酚酞溶液,按上述操作直至95%乙醇层的酚酞溶液呈现浅玫瑰红色为止。 五、计算公式 X=100V×56.1×C/V1 V—滴定时所消耗的氢氧化钾乙醇溶液的体积,ml; C—氢氧化钾乙醇溶液的浓度,mol/l; V1---试样的体积,ml; 56.1---氢氧化钾的摩尔质量。 取平行测定两个结果的算术平均值,做为试样的酸度。 六、精密度 重复测定两个结果的差值,不应超过下列数值

石油产品分析教案

第七章石油产品分析 教学目标: 掌握石油的组成,油品的基本理化特性;了解油品的理化特性测定基本方法;熟悉油品质量、安定性、腐蚀性等主要指标的表示方法和测定方法。教学重点: 油品基本理化特性、低温流动性、燃烧性能、安定性及腐蚀性的表示及测定方法。 教学难点: 苯胺点、辛烷值、品度值等系列概念的理解和区分。 §概述 一、石油产品分析测定的目的和意义 1、油品分析的概念:用统一规定的或公认的标准试验方法,分析检验油品的理化性质、使用性能和化学组成的分析测试方法。 2、油品分析的目的: (1)对石油加工的原料油和原材料进行检测,制定生产方案,为建厂设计提供依据。 (2)对各炼油装置的生产过程进行分析控制,系统检验各馏出口的中间产品和产品的质量,从而对各生产工序及操作进行及时调整,以防止事故,保证安全生产和产品质量。 (3)对出厂油品进行全分析,为提高产品质量,改进生产工艺、增加品种,提高经济效益提供依据。 (4)对油品使用性能进行评定。 (5)对油品质量进行仲裁。 3、油品分析的意义:油品分析是进行生产装置设计,保证安全生产、提高产量、增加品种、改进质量、完成生产计划的基础和依据,也是储运和使用部门制定合理的储运方案、正确使用油品、充分发挥油品最大效益的依据。 二、石油的组成 1、石油的元素组成 石油的主要组成元素是C和H,其中C含量一般为%~%,H含量为%~%,C、H质量比为~。 2、石油的化合物组成 (1)烃类有机物 (2)非烃类有机物 (3)无机物 三、主要石油产品的组成和特性 我国石油产品按特征分为6类:燃料F、溶剂和化工原料S、润滑剂和有关

产品L、蜡W、沥青B、焦C。 主要的三类产品:燃料类、溶剂和化工原料类、润滑剂和有关产品 四、石油产品分析前的准备和数据处理 五、石油产品分析的特点和标准化的意义 油品分析多为条件性试验方法,即在分析时必须严格按照方法中规定或限制的条件进行测定,所得数据才有意义并具有可比性,才能被公认,否则毫无意义。 石油产品试验方法标准是指对试验方法的适用范围、方法概要、使用的仪器、试剂、测定条件、试验步骤和方法、计算公式和精密度等所作的技术规定。 石油产品试验方法标准技术等级分为5类:国际标准、地区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 §原油的评价 在实验室条件下对新开采的原油进行一系列的分析、试验,以掌握原油性质,叫原油评价。 一、原油评价的内容 常规的原油评价包括:原油性质分析、原油实沸点蒸馏、馏分油和渣油的性质分析。 二、原油的分类 现在世界上比较常用的分类方法是以美国石油学会制定的API度作为指标,将原油分为九类。 按此法对中国原油进行分类时,补充了硫含量的说明,原油硫含量小于%称为低硫;介于%~%的称含硫,大于%称高硫。 三、原油评价的内容分类 1、原油性质分析 2、简单评价 3、常规评价 4、综合评价 §烃类组成的测定(不要求) §非烃类组成的测定 一、石油的非烃组成 石油中的非烃化合物主要指含硫、氮、氧的化合物。大部分集中在重质馏分和残渣油中。 1、含硫化合物

运行中变压器油汽轮机酸值测定法(BTB法)

运行中变压器油.汽轮机酸值测定法(BTB法) 1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运行中变压器油、汽轮机油的酸值。 该法是采用沸腾乙醇抽出试油中的酸性组分,再用氢氧化钾乙醇溶液进行滴定,中和1g试油酸性组分所需要的氢氧化钾毫克数称为酸值。 2 试验性质 预试、交接、大修 3试验方法 3.1 仪器 3.1.1 锥形烧瓶:200~300ml。 3.1.2 球形或直形回流冷凝器.:长约30mm。 3.1.3 微量滴定管:1~2ml 分度0.02ml。 3.1.4 水浴。 3.2 试剂 3.2.1 氢氧化钾溶液:配成0.02~0.05mol/L氢氧化钾乙醇溶液。 3.2.2 嗅百里香草酚蓝(BTB)指示剂:取0.5g嗅百里香草酚蓝(称准至0.01g)放入烧杯内,加入100ml无水乙醇,然后用0.1mol/L氢氧化钾的溶液中和至pH为5.0。 3.3 试验步骤 3.3.1 用锥形烧瓶称取试油8~10g (准至0.01g)。

3.3.2 量取无水乙醇50ml倒入有试油的锥形烧瓶中,装上回流冷凝器,于水浴上加热,在不断摇动下回流5min,取下锥形烧瓶加入0.2ml BTB指示剂,趁热以0.02~0.05mol/L 的氢氧化钾乙醇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黄色变成蓝绿色为止,记下消耗的氢氧化钾乙醇溶液的毫升数。 BTB指示剂在碱性溶液中为蓝色,因试油带色的影响,其终点颜色为蓝绿色。 在每次滴定时,从停止回流至滴定完毕所用时间不得超过3min.。 3.3.3 取无水乙醇50ml按第二步骤进行空白试验。 3.4计算 试油的酸值按下式计算: m C V V V X ?? -= 1. 56 )0 1 ( 式中:X—试油的酸值,mgKOH/g; V1—滴定试油所消耗0.02~0.05mol/L氢氧化钾乙醇溶液的体积,ml; V0—滴定空白所消耗0.02~0.05mol/L氢氧化钾乙醇溶液的体积,ml; C—氢氧化钾乙醇溶液的浓度,mol/L; 56.1—氢氧化钾分子量; m—试油的质量,g。

实验3 石油产品凝点的测定

教学内容与课时安排 实验3 石油产品凝点的测定3课时 教学过程: [板书] 实验3 石油产品凝点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讲述] ①掌握凝点的测定方法和操作技能。 ②了解凝点对油品生产及使用的重要性。 [板书]二.方法概要 [讲述] 将装在规定试管中的试样冷却到预期温度时,倾斜试管45°经过1 min,观察液面是否移动。冷却到液面停止移动时的最高温度,以℃表示。 [板书]三.仪器与试剂 [讲述] (1)仪器石油产品凝点试验器 圆底试管:高度160 mm±10 mm,内径20 mm±1 mm,在距管底30 mm的外壁处有一环形标线;圆底玻璃套管:高度130 mm±l0 mm,内径40 mm±2 mm; 温度计:供测定凝点低于-35℃石油产品使用,最小分度l℃;水浴。 (2)试剂无水乙醇(化学纯); [板书]四.实验步骤 [讲述] (1)仪器预热,设置冷槽温度打开仪器电源开关,设置试验冷槽的温度比试样预期凝点低7~8℃。 (2)试样脱水若试样含水量大于标准允许范围,必须先行脱水。脱水时加入新煅烧的粉状硫酸钠或小粒氯化钠,定期振摇10~15min,静置,用干燥的滤纸滤取澄清部分。 (3)在干燥清洁的试管中注入试样使液面至环形刻线处,用软木塞将温度计固定在试管中央,水银球距管底8~10 mm。 (4) 预热试样将装有试样和温度计的试管垂直浸在50℃土1℃的水浴中,直至试样温度达到50℃±1℃为止。 (5)冷却试样取出试管,擦干外壁,将试管安装在套管中央,垂直固定在支架上,在室温条件下,使试样冷却到35℃±5℃为止。然后将试管放入已恒温的实验冷槽的铜制套管中。 (6) 测定试样凝点范围当试样冷却到预期凝点时,将凝点试管倾斜45°保持1 min,然后小心取出仪器,迅速地用工业酒精擦拭套管外壁,垂直放置仪器,透过套管观察试样液面是否有过移动。 当液面有移动时,从套管中取出试管,重新预热到50℃±1℃,然后用比前次低4℃的温度重新测定,直至某试验温度能使试样液面停止移动为止。 当液面没有移动时,从套管中取出试管,重新预热到50℃±1℃,然后用比前次高4℃的温度重新测定,直至某试验温度能使试样液面出现移动为止。 (7) 确定试样凝点找出凝点的温度范围(液面位置从移动到不移动或从不移动到移动的温度范围)之后,采用比移动的温度低2℃或比不移动的温度高2℃的温度,重新进行试验。如此反复试验,直至能使液面位置静止不动而提高2℃又能使液面移动时,取液面不动的温度作为试样的凝点。 (8) 重复测定试样的凝点必须进行重复测定,第二次测定时的开始试验温度要比第一次测出的凝点高2℃。

石油及石油产品酸值测定方法的比较

石油及石油产品酸值测定方法的比较 田松柏,马秀艳 (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3) 摘要介绍了国内外测定石油及石油产品酸值的主要标准方法,比较了它们的特点、差别,并提出了根据不同样品选择不同方法的原则。采用与国际标准相应的GB/T12574测定喷气燃料酸值,采用GB/T4945测定润滑油的酸值,采用GB/T7304测定原油、渣油和其它石油产品的酸值。在我国的汽油、柴油产品标准还没有与国际接轨以前,暂时采用GB/T258测定汽油、柴油产品的酸度。 关键词:石油石油产品酸值标准方法 1前言 石油和石油产品的标准试验方法在石油和石油产品的贸易、加工、评定等各方面占有重要地位。在标准方法的制订和执行过程中,应该认真研究国际上通用的标准方法,以增强我国在石油和石油产品分析方面数据的可比性。目前,我国有些石油及石油产品的标准与国际不接轨,或者有了与国际接轨的标准,但未严格按照该标准进行操作,使国内企业与企业之间、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之间的分析数据不一致。这种现象将严重影响我国石油、石化企业相互间的交往以及与国外企业的交往。石油及石油产品中酸值的测定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国内外测定酸值的标准方法较多,由于方法选择不当带来的问题也较多。本文结合实验数据,比较了各种酸值标准试验方法的特点、差别,

提出了根据不同的样品选择不同方法的原则。 2国内外酸值的主要测定方法 酸值是中和1g油样中的酸性物质所需要的氢氧化钾的毫克数。它是石油及石油产品的一项 重要指标,主要用来反映石油及石油产品在开采、运输、加工及使用过程中对金属的腐蚀性及油品的精制深度或变质程度。油品中的酸性物质既包括环烷酸,又包括其它有机酸(脂肪羧酸、酚类化合物、硫醇等)、无机酸(二氧化碳、硫化氢等)、酯类、内酯、胶质、重金属盐、铵盐以及其它弱碱、多元酸的酸式盐等。这些物质既有原油中固有的,也有在 储存和使用条件下产生的,甚至包括添加剂及其变化产物。虽然产品的酸值和产品的腐蚀性并不存在简单的定量关系,但因其测定比较容易,在石油和石油产品的腐蚀性和质量表征中仍被广泛使用。世界各国,尤其是一些发达国家以及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了一系列石油及石油产品酸值的标准试验方法。本文以权威的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ASTM)标准以及我国现行的酸值测定标准为例,对有关标准进行讨论。ASTM测定酸值的主要标准有ASTMD664、ASTMD974、ASTMD3339、ASTMD5770及ASTMD3242,其主要内容见表1。按照终点判断的方法,可将它们分成电位滴定法和指示剂法两类。这些方法使用的滴定剂都是KOH的异丙醇溶液,滴定溶剂为甲苯、异丙醇和水的混合物。我国目前测定酸值的方法有GB/T264、GB/

聚醚多元醇酸值测定方法

聚醚多元醇酸值测定方法 酸值的定义:中和1g样品所需氢氧化钾的质量(mg),以mgKOH/g表示。一般情况下聚醚多元醇酸值极低,在校正羟值时可忽略不计,而聚酯多元醇由于使用有机酸原料往往会给产品带有少量酸性化合物的残留,使其有一定酸值。聚酯多元醇中酸值必须小于2mgKOH/g,否则,将给工艺和材料性能带来不利影响,因为原料的酸碱度直接影响异氰酸酯的反应活性,并且可能对羟值的测定值产生或低或高的影响,所以对于偏酸性的聚酯多元醇的羟值测值要加以校正,即校正羟值等于测定羟值与酸值之和。事实上,大多数工业产品多元醇都偏酸性,样品以测定酸值居多数。本法适用于聚酯或聚醚多元醇酸值测定 (1)仪器微量滴定管1~2mL;分度0.02mL;磨口锥形瓶100~250mL。 (2)试剂无水乙醇(分析纯),95%乙醇(分析纯),甲苯(分析纯),异丙醇(分析纯)。 (3) 溶液O.05mol/L KOH乙醇标准溶液,1%酚酞乙醇溶液。 (4) 分析步骤精确称取5?10g试样于锥形瓶中,加入500mL混合溶剂聚醚多元醇,可加入甲苯:异丙醇:乙醇体积比为1 :1 :1的混合溶剂使之溶解,若溶解不完全可微微加热使其溶解完全,加入5滴酚酞指示剂,用0.05mol/LK OH乙醇标准溶液滴定至粉红色出现15s不变为终点,同时做空白试验。酸值计箅如下式。 Av=56.1c(Vs-Vo)/m 式中 Av----样品酸值; C-----标准KOH-乙醇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Vs,Vo----样品和空白消耗的标准溶液体积,mL; m-----取样量,g。 在上述操作中,当加入指示剂酚酞溶液后,若试样溶液呈粉红色,表明溶液为碱性,可用0.05mol/L HCL溶液滴定,用类似公式计算碱值。

石油产品凝点及倾点试验器操作方法与规程

SYP1008-V 石油产品凝点(倾点)试验器操作规程 1.本仪器符合以下标准: GB/T 510-83 《石油产品凝点测定法》, ASTM D2386《石油产品凝点测定法》, 2.主要技术参数: 控温范围:0∽- 54 ℃ 控温精度:±0.5℃ 额定功率:650W 电源电压:209-242 V 使用环境:A.环境温度:5℃∽35℃ B.相对湿度:≤85% 3. 温控仪的开启 3.1 打开仪器后部的电源开关,仪器通电后,温控仪即开启。 3.2 仪器进入工作状态后,温控仪上排显示窗口显示试验冷浴的实际温度,下排窗口显示试验冷浴的目标温度。 3.3 目标温度的设定 按以下键,下排窗口的最后一位数字开始闪烁,此时按(︽)或(︾)可以修改该位数值。 3.4 依次设置各位数后,按键,下排窗口的数值停止闪烁,目标温度设 置完成。

4. 准备工作 4.1 在干燥清洁的试管中注入试样,使液面满到环形标线处。用软木塞将温度计固定在试管中央,使水银球距离管底8∽10毫米。 4.2 装有试样和温度计的试管,垂直地放置在50±1℃的水浴中,直至试样的温度达到50±1℃为止。 5. 试验步骤 5.1 从水浴中取出装有试样和温度计的试管,擦干外壁,用软木塞将试管牢固地装在套管中,试管外壁与套管内壁要处处距离相等。 5.2 装好的试样试管要垂直地固定在夹子上,并放在室温中静置,直至试管中的试样冷却到35±5℃为止,然后将这套试管放在冷浴中。 5.3 采用倾斜试管法测定,以一定的程式降温,温度降至预期倾点以上9 ℃时开始, 每降低3 ℃检测一次试样表面的流动性:取出并倾斜试管,观察试样表面的流动性,若液面没有流动迹象,则水平放置5 s ,把记录观察到的试样能流动的最低温度作为倾点。把记录观察到的试样不能流动的最高温度作为凝固点。观测试样表面流动性时要求操作要平稳、迅速。倾斜试管法倾点测试均采用分级降温方式。 5.4 试样的凝点必须进行重复测定。 6. 注意事项 本仪器应用上海神开石油仪器有限公司的专利低温技术--间冷式快速制冷技术,可以迅速将试验冷浴槽的温度控制在0 ∽- 54 ℃或0 ∽- 75 ℃,不需加入乙醇或其他制冷方式即可直接测试产品的凝点(倾点)。 7. 劳防用品佩戴要求

SYD-255石油产品馏程试验器

SYD-255型 石油产品馏程试验器 使用说明书

目录 一、用途及适用范围 (2) 二、主要技术指标和参数 (2) 三、仪器结构 (2) 四、仪器的安装与调整 (5) 五、操作步骤 (5) 六、注意事项 (6) 七、仪器成套及技术文件 (6) 本仪器为精密测试仪器, 使用前请务必详阅使用说明书,谨慎操作!

SYD-255石油产品馏程试验器(一体机)一、用途及适用范围 SYD-255石油产品馏程试验器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GB/T255《石油产品馏程测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SH/T 0121《石油产品馏程测定装置技术条件》规定的要求设计制造的,适用于按GB/T255标准规定的测定方法测定液体燃料、溶剂油和轻质石油产品的馏分组成。 二、主要技术规格与参数 1、工作电源:AC220V±10%,50Hz。 2、蒸馏烧瓶:用硬质玻璃制成,耐热500℃以上。瓶体球径为Ф69㎜±1mm,瓶体颈粗Ф16㎜±1mm,支管和瓶颈成75°±3°的角度。 3、温度计:0℃~360℃,分度1℃,符合国标GB/T 514的要求。 4、冷凝槽:不锈钢材料制成,长180mm×宽100mm×高150mm。冷凝管用ф16㎜×1㎜黄铜管精制,内表面平滑,内表面镀Ni及Cr与水平面成15°倾角,冷凝管长度若自外表面下部测量为555㎜±3mm,出水口成圆弧形,出水接头高度高出冷凝管上端不少于10mm,保证有较好的冷却效果。 5、加热调节:由加热装置、可控硅调温电路和控制面板组成。加热装置由电炉组成,功率为1000W/220V,加热升温速率连续可调。 6、量筒及压铁:量筒分10毫升、100毫升两种。10毫升量筒分度为0.1毫升,100毫升量筒分度为1毫升。压铁系炭钢制造,外表涂层为Cu,Ni,Cr在水中不锈,压在量筒底座上,足以使100毫升空量筒不从玻璃缸的水中浮起。 7、工作环境:环境温度-10℃~+35℃;相对湿度≤85%。 8、整机功耗:不大于1100W。 三、主要结构 格莱莫SYD-255石油产品馏程试验器为一体化结构的新型仪器,主要结构见图1所示。

GB510石油产品凝固点测定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UDC 655.5 :536.423 石油产品凝点测定法GB/T 510-83 Petrolum products-detmination of 代替GB 510-77 solidification point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石油产品的凝点. 润滑油及深色石油产品在试验条件下冷却液面不移动时的最高温度,称为凝点. 1 方法概要 测定方法是将试样装在规定的试管中,并冷却到预期的温度时,将试管倾斜45度经过1分钟, 观察液面是(移动. 2 仪器与材料 2.1仪器 2.1.1圆底试管: 高度160±10毫米, 内径直20±1毫米, 在距试管底30毫米的外壁处有一环形标线. 2.1.2圆底的玻璃套管: 高度130±10毫米, 内径40±2毫米. 2.1.3装冷却剂用的广口保温瓶或筒形容器: 高度不少于160毫米, 内径不少于己于人20毫米, 可以用陶瓷、玻璃、木材, 或带有绝缘层的铁片制成. 2.1.4水银温度计:符合GB 514-75《石油产品试验用液体温度计技术条件》的规定,供测定凝点高于-35℃的石油产品使用。 2.1.5液体温度计: 符合GB 514-75的规定, 供测定凝点高于-35℃的石油产品使用. 2.1.6任何型式的温度计: 供测量冷却剂温度用. 2.1.7支架: 有能固定套管、冷却剂容器和温度计的装置。 2.1.8水浴。 2.2 材料 2.2.1 冷却剂: 试验温度在0℃用水和冰; 在0~-20℃用盐和碎冰或雪; 在-20℃以下用工业乙醇(溶剂汽油、直馏的低凝点汽油或直馏的低凝点煤油)和干冰(固体二氧化碳). 注: 缺乏干冰时, 可以使用液态氮气或液态空气或其他适当的冷却剂, 也可使用半导体致冷器(当用液态空气时应使它通入旋管金属冷却器并注意安全). 3 试剂 3.1无水乙醇: 化学纯 4 准备工作 4.1 制备含有干冰的冷却剂时, 在一个装冷却剂用的容器中注入工业乙醇, 注满到器内深度的2/3处. 然后将细块的干冰放进搅拌着的工业乙醇中, 再根据温度要求下降的程度, 逐渐增加干冰的量. 每次加入干冰的时, 应注意搅拌, 不使工业乙醇外贱或溢出. 冷却剂不再剧烈冒出期体之后, 添加工业乙醇达到必要的高度. 注: 使用容剂汽油制备冷却剂时, 最好在通风橱中进行. 4.2无水的试样直接按本方法4.3开始试验. 含水的试样试验前需要脱水, 但在产品质量验收试验及仲裁试验时, 只要试验的水分在产品标准允许范围内, 应同样按本方法4.开始试验. 试样的脱水按下述方法进行, 但是对于含水多的试样应先经静置,取其澄清部分来进行脱水. 对于容易流动的试样, 脱水处理是在试样中加入新煅烧的粉状硫酸钠或小粒状氧化钙,并在10~15分钟内定期摇荡,静置,用干燥的滤纸滤去澄清部分。 对于粘度大的试样,脱水处理是将试样预热到不高于50℃,经誓言层过滤。食盐层的制备是在漏斗中放入金属网或少许棉花,然后在漏斗上铺以新煅烧的粗食盐结晶。试样含水多时需要经过2~3个漏斗的食盐层过滤。 1

石油产品密度测定仪

此仪器符合GB/T 1884-2000方法要求,采用了高性能微处理器,彩色触摸液晶显示器及PID自整定控制技术,使仪器具有温控精度高,性能可靠、操作方面等优点,是石油、电力、化工等行业替代进口产品的仪器。 产品参数 1、显示器:彩色触摸显示器 2、控温范围:0-100℃ 3、控制精度:±0.05 ℃ 4、加热功率:1500W 5、加冷却介质:水或乙醇 6、冷浴孔数:2孔 7、电源:AC220V±10% 8、频率:50Hz±2.5Hz

产品简介 酸值是中和1克油品中的酸性物质所需要的氢氧化钾毫克数,用mgKOH/g 油表示,它是油品质量中应严格控制的指标之一。石油产品酸值全自动测定仪是根据GB/T264-83标准研制生产的, 适用于检测变压器油,汽轮机油及抗燃油等样品的酸值分析测量。该产品通过机械、光学以及电子等技术的综合运用,采用先进的微处理器,能够自动实现多样品切换、滴定、判断滴定终点、打印测量结果等功能,该系统稳定可靠,自动化程度高。可广泛运用于电力、化工、环保等领域。 仪器特点 仪器采用了功能强大的新一代处理器及全新的外围电路,使得测量精确,定位精度高,滴定终点准确可靠,实验结果重复性好。 主要有以下功能特点: 1、采用320x240图形点阵液晶显示屏、全屏触摸按键,人机界面友好; 2、采用中和滴定法原理,用微机控制在常温下自动完成加液、滴定、搅拌、判断滴定终点,液晶屏幕显示测定结果并可打印输出。 3、颜色传感器配合检测滴定终点,结束条件判断可靠。 4、无需废液杯。 5、萃取液与中和液由蠕动泵控制加入,计量精度高。 6、历史记录查询,仪器对实验结果有自动记忆功能,自动存储带时间标记的历史纪录,并且数据掉电后不丢失,可以保存10年以上,以备日后查询打印。 7、带温度补偿的日历时钟,走时准确,自动记录测定的日期和时间,在掉

酸度测定方法

酸度测定方法 1、原理 在水中,由于溶质的解离或水解(无机酸类硫酸亚铁和硫酸铝等)而产生氢离子,它们与碱标准溶液作用至一定pH值所消耗的量,定为酸度。酸度数值的大小,随所用指示剂指示终点pH值的不同而异。滴定终点的pH 值有两种规定,即8.3 和3.7。用氢氧化钠溶液滴定到pH8.3(以酚酞作指示剂)的酸度,称为“酚酞酸度”,又称总酸度,它包括强酸和弱酸。 2、试剂 无二氧化碳水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 酚酞指示剂 邻苯二甲酸氢钾 3、实验仪器 50mL碱式滴定管 250mL锥形瓶 20mL移液管 100mL量筒 铁架台 4、实验内容和步骤 (1)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标定 称取在105~110℃干燥过的基准试剂级苯二甲酸氢钾(KHC8H4O4)约0 5g(称准至0.0001g)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无二氧化碳水l00mL使之溶解,加入4滴酚酞指示剂,用待标定的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浅红色为终点。同时用无二氧化碳水做空白滴定按下式进行计算。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浓度 c (mol/L) = m×1000 / [ (V1-V0)×204.23 ] 式中m——称取苯二甲酸氢钾的质量(g) V0——滴定空白时所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体积(mL) V1 ——滴定苯二甲酸氢钾时所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mL) 204.23——苯二甲酸氨钾(KHC8H4O4)摩尔质量(g/mol)

(2)测定酸度 取水样20mL于250mL锥形瓶中,用无二氧化碳水稀释至100mL,加入4滴酚酞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标淮溶液滴定至溶液刚变为浅红色为终点记录用量V2。 5、结果计算 酚酞酸度(总酸度CaCO3,mg/L)= c×V2×50×1000 / V 式中:c——标准氢氧化钠溶液浓度(mol/L) V2———用酚酞作滴定指示剂时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mL) V——水样体积(mL) 50——碳酸钙(1/2CaCO3)摩尔质量(g/mol) 附:碱式滴定管使用方法 (1)试漏。给碱式滴定管装满水后夹在滴定管架上静量1-2分钟。若有漏水应更换橡皮管或管内玻璃珠,直至不漏水且能灵活控制液滴为止。 (2)滴定管内装入标准溶液后,要将尖嘴内的气泡排出。方法是:把橡皮管向上弯曲,出口上斜,挤捏玻璃珠,使溶液从尖嘴快速喷出,气泡即可随之排掉。 (3)进行滴定操作时,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捏住玻璃珠靠上部位,向手心方向捏挤橡皮管,使其与玻璃珠之间形成一条缝隙,溶液即可流出。 使用滴定管时及注意事项 (1)滴定管使用前和用完后都应进行洗涤。管中注入水后,一手拿住滴定管上端无刻度的地方,一手拿住橡皮管上方无刻度的地方,边转动滴定管边向管口倾斜,使水浸湿全管。然后直立滴定管,打开旋塞或捏挤橡皮管使水从尖嘴口流出。滴定管洗干净的标准是玻璃管内壁不挂水珠。 (2)装标准溶液前应先用标准液涮洗滴定管2-3次,洗去管内壁的水膜,以确保标准溶液浓度不变。装液时要将标准溶液摇匀,然后不借助任何器皿直接注入滴定管内。 (3)滴定管必须固定在滴定管架上使用。读取滴定管的读数时,要使滴定管垂直,视线应与弯月面下沿最低点在一水平面上,要在装液或放液后1-2分钟进行。每次滴定时均应记录开始刻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