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加剂标准及取样方法-文库

外加剂标准及取样方法-文库

外加剂采用标准及取样方法注:红字为质量验收必检项目

混凝土外加剂检测方法

1.引用标准 GB8074 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勃氏法) GB8075 混凝土外加剂的分类、命名与定义 GB8076 混凝土外加剂 GB5001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T176 水泥化学分析方法 GB/T1345 水泥细度检验方法(80μm筛筛析法) GB/T1346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GB/T12573 水泥取样方法 GB/T17671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 GB/T8077 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 GB/T50080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T50081 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T4357 碳素弹簧钢丝 GB/T14684 建筑用砂 GB/T14685 建筑用卵石、碎石 GBJ82 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 JGJ55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63 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 JC473 混凝土泵送剂 JC474 砂浆、混凝土防水剂

JC476 混凝土膨胀剂 JC477 喷射混凝土用速凝剂 JC/T420 水泥原料中氯的化学分析方法 3 术语 3.0.1引气高效减水剂 兼有引气和高效减水功能的外加剂。 3.0.2引气缓凝高效减水剂 兼有引气、缓凝和高效减水功能的外加剂。 3.0.3 高温缓凝剂 在温度35±3℃,相对湿度60±10%的条件下,按标准GB8076第5.5.4条进行试验,能延长混凝土凝结时间的外加剂。 3.0.4聚羧酸盐高效减水剂 以羧酸类梳形接枝共聚物为主体的外加剂。 3.0.5 抗裂防水剂 兼有抗裂防渗、高效减水和膨胀性能的多功能外加剂。 3.0.6混凝土膨胀剂 其定义见JC476,其余混凝土外加剂的定义见GB8075。 3.0.7基准水泥 符合标准GB8076附录A要求的、专门用于检验混凝土外加剂性能的水泥。 3.0.8 基准混凝土 按照本标准试验条件规定配制的不掺有外加剂的混凝土。 3.0.9 受检混凝土

第六章混凝土外加剂试验

6.1 范围 本方法规定了用于水泥混凝土中外加剂的匀质性和掺外加剂混凝土性能试验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普通减水剂、高效减水剂、缓凝高效减水剂、早强减水剂、缓凝减水剂、早强剂、缓凝剂、引气剂、泵送剂、防水剂、防冻剂、膨胀剂和速凝剂共十四种混凝土外加剂。 6.2 一般规定 1)每项试验次数规定为两次.用两次试验平均值表示测定结果. 2)本标准所列允许差为绝对偏差 6.3 固体含量测定 主要用于测定混凝土外加剂的固体物质的百分含量。 6.3.1 仪器设备 1)分析天平——称量200g,感量0.1mg; 2)恒温干燥箱——能控温在0~200℃范围内; 3)带盖称量瓶——容积25mm×65mm; 4)干燥器——内盛变色硅胶等干燥剂。 6.3.2试验步骤 1)将洁净的带塞称量瓶在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称其质量,(m ); 2)称量固体试样1~2g或液体试样3~5g,装入已经恒重的称量瓶内,盖好盖子称出 试样及称量瓶的总质量,(m 1 ); 3)将盛有试样的称量瓶打开盖子,放入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在干燥器内 冷却至室温后,称量其质量。(m 2 )。 6.3.3结果计算 固体物含量按1-1式计算。 m 2-m X 固= ×100% …………………………………1-1 m 1 -m 式中 X 固 ——固体物含量,%; m ——称量瓶的重量,g; m 1——称量瓶和试样的质量,g; m 2 ——称量瓶和试样烘干至恒重后的质量,g。 固体含量试验结果取两个试样测定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试值,结果精确至0.01%。 6.3.4 允许差

室内允许差为0.30%. 室间允许差为0.50%. 6.4 pH值测定 6.4.1 pH值测定原理 pH值根据奈斯特(Nernst)方程E=E 0+0.05915×log[H+],E=E -0.05915pH,利用 一对电极在不同pH值溶液中能产生不同的电位差,这一对电极由测试电极(玻璃电极)和参比电极(饱和甘汞电极)组成。在25℃时每相差一个单位pH值时产生59.15mV的电位差,pH值可在仪器的刻度表上直接读出。 6.4.2仪器设备 1)酸度计; 2)甘汞电极; 3)玻璃电极。 6.4.3试验步骤 1)直接用原液测定. 2) 电极安装:把电极夹子夹在电极杆上,将已在蒸馏水中浸泡24h的玻璃电极和甘汞电极夹在电极夹上,并适当的调整两支电极的高度和距离,将两支电极的插头引出线分别正确地全部插入插孔,以便紧固在接线上; 3) 校正:将适量的标准缓冲液注入试杯,将两支电极浸入溶液;将温度补偿器调至在被测缓冲溶液的实际温度位置上;按下读数开关,调节读数校正器,使电表指针指在标准溶液的pH值位置;复按读数开关,使其处在开放位置,电表指针应退回pH=7处;校正至此结束,用蒸馏水冲洗电极,校正后不要再旋转校正器,否则要重新校正; 4) 测量:手执滤纸片的一端,用另一端轻轻把附在电极上的剩余溶液吸干,或用被测溶液洗涤电极,然后将电极浸入被测溶液中,轻轻摇动试杯,使溶液均匀;把温度器拨在被测溶液的温度20±3℃位置上,按下读数开关。电表指针所指示的值即为溶液的pH值;测量完毕后,复按读数开关,使电表指针退回pH=7的位置,用蒸馏水冲洗电极,以待下次测量。 5) 测试结果:测试结果取两个试样测定数据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试值,精确至0.1。 6.4.4 允许差 室内允许差为0.2。室间允许差为0.5。 6.5 氯离子含量测定 6.5.1测定原理:用电位滴定法,以银电极为指示电极,其电势随Ag+浓度而变化。以甘

混凝土外加剂取样方法

混凝土外加剂取样方法 一、引用标准 GB8076—1997《混凝土外加剂》 GB12573—90 《水泥取样方法》 JC473—2001 《混凝土泵送剂》 JC476—2001 《混凝土膨胀剂》 JC475—1992 《混凝土防冻剂》 JC477—1992 《喷射混凝土用速凝剂》 JC474—1999 《砂浆、混凝土防水剂》 GB/T1596-2005《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 二外加剂取样批次及样品数量 1 、普通减水剂、高效减水剂、早强减水剂、缓凝减水剂、缓凝高效减水剂、引气减水剂、缓凝剂、早强剂、引气剂。 (1)以上九种外加剂按掺量划分检验批 ①掺量大于1%(含1%)同品种外加剂每100吨为一批; ②掺量小于1%,同品种外加剂每50吨为一批; ③不足100吨或50吨的亦按一个检验批计。 (2)样品数量 ①每个检验批取样数量不少于0.2吨水泥所需用量的外加剂量。 ②外加剂试样必须在同一生产厂生产的同一品种的不同部位抽取,取样至 少在10个以上不同容器中等量采集,并将所取试样混合均匀。 2 、混凝土泵送剂 (1)同一生产厂、同牌号、同一编号泵送剂为一个检验批,不足50吨

亦按一个检验批计。每批取样数量不少于0.2吨水泥所需用的泵送 计量。 (2)每一个检验批从10个不同容器中抽取等量的泵送剂试样混合均匀,分为两等份。一份由施工单位会同见证人一起陪同送往检验部门检 验,另一分封存半年,以备复检或仲裁。 3 、混凝土膨胀剂 (1)同一生产厂生产的,同一品种、同一编号膨胀剂每200吨为一个抽样批,不足200吨时亦作为一批计。 (2)抽样应有代表性,可以连续取样,也可以从20个以上的不同部位中抽取等量的膨胀剂试样,每批抽样不少于10kg。将抽取的试样混合均匀, 分为两等份,一份由施工单位会同见证人一起陪同送往检验部门检验。 另一份密封保存三个月,以备有疑问时交国家指定的检验机构进行复 检或仲裁。 4 、混凝土防冻剂 (1)同一生产厂同一品种防冻剂,每50吨为一批,不足50吨也可作为一批。 (2)每批取样数量不少于0.15吨所需用的防冻剂量(以其最大掺量计)。(3)防冻剂试样必须在同一品种的不同部位抽取,取样至少在10个以上包装袋中等量抽取,并混合均匀,分为两等份,一份由施工单位会同见 证人一起陪同送往检验部门检验,另一分封存半年,以备复检或仲裁。 5 、砂浆、混凝土防水剂 (1)同一生产厂,同一品种防水剂每30吨为一批,补足30吨也可作为一批。

常见8大材料检测取样方法

常见8大材料检测取样方法

常见8大材料检测取样方法 一、钢筋 钢筋进场时的验收: 钢筋进场时,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钢筋砼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等的规定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必须符合有关标准规定。 验收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 取样方法:按照同一批量、同一规格、同一炉号、同一出厂日期、同一交货状态的钢筋,每批重量不大于60t为一检验批,进行现场见证取样;当不足60t也为一个检验批,进行现场见证取样。试样分为抗拉试件两根,冷弯试件两根。实验室进行检验时,每一检验批至少应检验一个拉伸试件,一个弯曲试件。 试件长度:冷拉试件长度一般 ≥500mm(500~650mm),冷弯试件长度一般

≥250mm(250~350mm)。(备注:取样时,从任一钢筋端头,截取500~1000mm的钢筋,再进行取样。) 冷拉钢筋:应进行分批验收,每批重量不大于20t的同等级、同直径的冷拉钢筋为一个检验批。 取样数量:两个拉伸试件、两个弯曲试件。 二、钢筋焊接 钢筋焊接在建筑施工中一般分为:闪光对焊、电阻点焊、电弧焊、电渣压力焊、预埋件T 型接头埋弧压力焊、钢筋气压焊。 取样方法: 1、闪光对焊:在同一工作班内,由同一焊工完成的300个同级别、同直径钢筋焊接接头应作为一检验批。当同一台班内不足300个接头时也作为一个检验批。 其机械性能试验包括拉伸试验和弯曲试验,应从每批成品中切取6个试件,3个作拉伸试验,3个作弯曲试验。拉伸试件长度一般

≥500mm(500~650mm);冷弯试件长度一般 ≥250mm(250~350mm)。 验收方法: (1)接头处不得有横向袭纹; (2)与电极接触处的钢筋表面,Ⅰ~Ⅲ级钢筋焊接时不得有明显烧伤;Ⅳ级钢筋焊接时不得有烧伤;负温闪光对焊时,对于Ⅱ~Ⅳ级钢筋,均不得有烧伤; (3)接头处的弯折角不得大于4。 (4)接头处的钢筋轴线偏移,不得大于0.1倍钢筋直径,同时不得大于2mm。 2、电阻点焊:凡钢筋级别、直径及尺寸均相同的焊接制品,即为同一类型制品,每200件为一批。 热轧钢筋点焊做抗剪试验,试件为3件,长度一般≥600mm;拔低碳钢丝焊点,除作抗剪试验外,还应对较小钢丝做拉伸试验,试件为3件,试件长度一般≥500mm(500~650mm)。

混凝土外加剂的选用原则

一、混凝土外加剂的选用原则 由于外加剂的应用,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新工艺如泵送、喷射等才能实现;特殊工程需要的如特殊防水混凝土、流态混凝土、速凝混凝土、高强混凝土等才可能出现;同时为结构轻质高强开辟了途径;为大面积的现浇和结构大型化创造了条件。几乎各种混凝土都可以掺用外加剂,但必须根据工程需要、施工条件和施工工艺等选择合适的外加剂。对一般混凝土主要采用普通减水剂,配早强、高强混凝上时采用高效减水剂;在气温高时,掺用引气性大的减水剂或缓凝减水剂,在气温低时,一般不用单一的引气型减水剂,多用复合早强减水剂;为了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一般要掺引气减水剂;湿热养护混凝土多用非引气型高效减水剂。北方低温施工的混凝土要采用防冻剂,有防水要求时需采用防水剂、抗渗剂,高层建筑、大体积结构采用泵送混凝土时应使用泵送剂等。根据不同混凝土施工及性能要求选用外加剂种类,各种外加剂有各自的特点,不宜互为代用,如将高效减水剂作普通减水剂用,普通减水剂当早强减水剂用都是不合适的,也是不经济的。 商品混凝土搅拌站使用的大部分外加剂是复配制成的水剂产品,有些是外加剂生产厂直接生产的水剂产品,有些是较远的厂家提供粉剂产品由搅拌站自行在站内复配。由于搅拌站自行复配受场地、设备、技术力量的限制,专业化及多品种复配往往难以实现,看起来节约成本实际上可能得不偿失。外加剂使用不当而造成的危害和经济损失远远大于其本身价值。因此选择一家或几家生产稳定、在附近有水剂生产厂或复配站的供应商尤为重要。太远的水剂供应不经济,就近选择水剂厂具有便捷性、经济性。如上海泰标建材厂在多个大城市建立了水剂复配站,并派技术人员驻地指导,实时调配,给搅拌站提供优质服务就是很好的模式。满足规模、稳定、就近几个条件的外加剂品牌产品就可以取样(送样)试用。 外加剂还存在与水泥相容性、适应性问题。不同品种的水泥,其矿物组成、调凝剂、混合材及细度等各不相同,若在外加剂和掺量均相同的情况下,则应用结果(减水率、坍落度、泌水离析等)会有差别。在初步选用外加剂品牌后,就要进行水泥与外加剂适应性试验。外加剂适应性试验方法及步骤:(见GB50119-2003《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

外加剂试验方法

一、定义 1 1 外加剂 混凝土外加剂的定义见GB 8075-87《混凝土外加剂分类、命名与定义》。 1 2 基准水泥 符合本标准附录A“混凝土外加剂性能检验用基准水泥技术条件”要求的、专门用于检验混凝土外加剂性能的水泥。 1 3 基准混凝土 按照本标准试验条件规定配制的不掺外加剂的混凝土。 二、技术要求 2 1 掺外加剂混凝土性能指标 掺外加剂砼性能指标应符合表1的表示。 外加剂种类普通减水剂高效减水剂早强减水剂 性能指标 试验项目一等品合格品一等品合格品一等品合格品减水率,% ≥8 ≥5 ≥12 ≥10 ≥8 ≥5 泌水率比,% ≤95 ≤100 ≤100 ≤100 ≤95 ≤100 含气量,% ≤3.0 ≤4.0 ≤3.0 ≤4.0 ≤3.0 ≤4.0 -60~-60~-60~-60~-60~-60~ 凝结时间之差初凝+90 +120 +90 +120 +90 +120 min 终凝-60~-60~-60~-60~-60~-60~ +90 +120 +90 +120 +90 +120

1D - - ≥140 ≥130 ≥140 ≥130 3D ≥115 ≥110 ≥130 ≥125 ≥135 ≥120 抗压强度比,% 7D ≥115 ≥110 ≥125 ≥120 ≥120 ≥115 28D ≥110 ≥105 ≥120 ≥115 ≥110 ≥105 90D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收缩率比,% 90D ≤120 ≤120 ≤120 相对耐久性指标,% 钢筋锈蚀应说明对钢筋有无锈蚀危害 缓凝减水剂引气减水剂早强剂缓凝剂引气剂 一等品合格品一等品合格品一等品合格品一等品合格品一等品合格品 ≥8 ≥5 ≥10 ≥10 - - - - ≥6 ≥6 ≤95 ≤100 ≤70 ≤80 ≤100 ≤100 ≤100 ≤110 ≤70 ≤80 ≤3.0 ≤4.0 3.5~5.5 3.5~5.5 - - - - 3.5~5.5 3.5~5.5 +60~ +60~ -60~ -60~ -60~ -60~ +60~ +60~ -60~ -60~ +210 +210 +90 +120 +90 +120 +210 +210 +60 +60 ≤+210 ≤+210 -60~ -60~ -60~ -120~ ≤+210 ≤+210 +60~ -60~ +90 +120 +90 +120 +60 +60 - - - - ≥140 ≥125 - - - - ≥110 ≥100 ≥115 ≥110 ≥130 ≥120 ≥100 ≥90 ≥95 ≥80 ≥110 ≥110 ≥110 ≥110 ≥115 ≥110 ≥100 ≥90 ≥95 ≥80 ≥110 ≥105 ≥110 ≥110 ≥100 ≥100 ≥100 ≥90 ≥90 ≥80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取样方法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取样方法 第一章常用建筑材料质量检验取样方法 第一节水泥取样方法 一、主要水泥品种、强度等级、代号 1、硅酸盐水泥分42.5、 42.5R、52.5、52.5R、62.5、62.5R六个强度等级,两种类型。不掺加混合料的称I类硅酸盐水泥,代号为P·I,掺不超过水泥质量5%石灰石或粒化高炉矿渣混合材料的称Ⅱ型硅酸盐水泥,代号P·Ⅱ。 2、普通硅酸盐水泥分为32.5、32.5R、42.5、42.5R、52.5、52.5R六个强度等级,代号为P·O。 3、矿渣、火山灰、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分为32.5、32.5R、42.5、42.5R、52.5、52.5R六个强度等级,代号为P·S、P·P、P·F。 二、引用标准 GB12573—1990《水泥取样方法》 GB175—1999《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 GB1344—1999《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 GB12958—1999《复合硅酸盐水泥》 三、标志 水泥袋上应清楚标明:产品名称、代号、净含量,强度等级,生产许可证编号、生产者名称和地址、出厂编号、执行标准号,包括年、月、日。掺火山灰混合材料的矿渣水泥还应标上“掺火山灰”的字样。包装袋两侧应印有水泥名称和强度等级。矿渣水泥的印刷采用绿色;火山灰和粉煤灰水泥采用灰色;硅酸盐和普通硅酸盐水泥采用红色。散装运输时应提交与袋装标志相同的卡片。 四、验收批 检查数量:按同一生产厂家、同一等级、同一品种、同一批号且连续进场的水泥,袋装不超过200t为一批,散装不超过400t为一批(即验收批),每批抽样不少于一次。 当在使用中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超过一个月)时,应进行复验,并按复验结果使用。 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严禁使用含氯化物的水泥。

混凝土外加剂技术规范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 GB50119-2003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公告 第146号 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的公告 现批准《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119-2003,自2003年9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2.1.2、6.2.3、6.2.4、7.2.2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J119-88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建设部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2003年4月25日 目次 1 总则 2 基本规定 2.1 外加剂的选择 2.2 外加剂掺量 2.3 外加剂的质量控制 3 普通减水剂及高效减水剂 3.1 品种 3.2 适用范围 3.3 施工 4 引气剂及引气减水剂 4.1 品种 4.2 适用范围 4.3 施工 5 缓凝剂、缓凝减水剂及缓凝高效减水剂 5.1 品种 5.2 适用范围 5.3 施工 6 早强剂及早强减水剂 6.1 品种 6.2 适用范围 6.3 施工 7 防冻剂 7.1 品种 7.2 适用范围 7.3 施工 7.4 掺防冻剂混凝土的质量控制 8 膨胀剂 8.1 品种

8.2 适用范围 8.3 掺膨胀剂混凝土(砂浆)的性能要求 8.4 设计要求 8.5 施工 8.6 混凝土的品质检查 9 泵送剂 9.1 品种 9.2 适用范围 9.3 施工 10 防水剂 10.1 品种 10.2 适用范围 10.3 施工 11 速凝剂 11.1 品种 11.2 适用范围 11.3 施工 附录A 混凝土外加剂对水泥的适应性检测方法 附录B 补偿收缩混凝土的膨胀率及干缩率的测定方法 附录C 灌浆用膨胀砂浆竖向膨胀率的测定方法 本规范用词用语说明 条文说明 1 总则 1.0.1为了正确选择和合理使用各类外加剂,使之掺入混凝土中能改善性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普通减水剂、高效减水剂、引气剂、引气减水剂、缓凝剂、缓凝减水剂、缓凝高效减水剂、早强剂、早强减水剂、防冻剂、膨胀剂、泵送剂、防水剂及速凝剂等十四种外加剂在混凝土工程中的应用。 1.0.3 外加剂混凝土的制作与应用,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 基本规定 2.1 外加剂的选择 2.1.1外加剂的品种应根据工程设计和施工要求选择,通过试验及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2.1.1严禁使用对人体产生危害、对环境产生污染的外加剂。 2.1.3掺外加剂混凝土所用水泥,宜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和复合硅酸盐水泥,并应检验外加剂与水泥的适应性,符合要求方可使用。 2.1.4掺外加剂混凝土所用材料如水泥、砂、石、掺合料、外加剂均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的规定。试配掺外加剂的混凝土时,应采用工程使用的原材料,检测项目应根据设计及施工要求确定,检测条件应与施工条件相同,当工程所用原材料或混凝土性能要求发生变化时,应再进行试配试验。 2.1.5不同品种外加剂复合使用时,应注意其相容性及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使用前应进行试验,满足要求方可使用。 2.2 外加剂的掺量

试验室资质评审混凝土外加剂试验作业指导书

混凝土外加剂试验作业指导书 1.依据标准: 1.1 GB8076-2008<<混凝土外加剂>> 1.2 GB23439-2017<<混凝土膨胀剂>> 2.试验目的及适用范围: 2.1目的:为了规范试验室对外加剂检验的工作程序,实现标准化操作,特制定此作业指导书。 2.2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混凝土、砂浆用普通减水剂、高效减水剂、缓凝高效减水剂、缓凝减水剂、早强剂、防冻剂、缓凝剂、防水剂等外加剂的进货检验。 3.试验环境:进入试验室内先检查温湿度仪,并在记录中注明试验时室内的温湿度。 4.试验准备: 4.1仪器设备 4.2试件制备 4.2.1水泥: 应采用基准水泥,若无此种水泥时,可以采用熟料中C3A含量在5%~8%并以二水石膏作调凝剂(若用硬石膏时其掺量不得超过调凝剂总量的1/2)的5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 4.2.2砂:采用细度模数为2.6~2.9的砂,其质量应符合JGJ52-2006《普通混

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4.2.3石子:采用粒径为5~20mm 的卵石或碎石,其质量应符合JGJ52-2006《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采用二号级配,其中 5~10mm 占45%,10~20mm 占55%。 4.2.4水:采用清洁的饮用水。 4.2.5外加剂:减水剂、高效减水剂、缓凝高效减水剂、缓凝减水剂、早强剂、防冻剂、缓凝剂、防水剂 5.试验步骤: 5.1减水率测定 减水率为坍落度基本相同时基准混凝土和掺外加剂混凝土单位用水量之差与基准混凝土单位用水量之比。按下式计算. W 0 - W 1 W R = ——————×100 % W 0 式中:W R —减水率,%; W 0—基准混凝土单位用水量,kg/m 3; W 1—掺外加剂混凝土单位用水量,kg/m 3. 5.2泌水率比检验: 按下式计算,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数。 B t B B = ——————×100 % B c 式中:B B —泌水率之比,% B t —掺外加剂混凝土泌水率,% B c —基准混凝土泌水率,% 泌水率的检验和计算方法如下: 先用湿布润湿容积为5L 的带盖筒(内径为185mm ,高20mm ),将混凝土拌合物一次装入,在振动台上振动20s ,然后用抹刀轻轻抹平,加盖以防水分蒸发。试样表面应比筒口边低约20mm 。自抹面开始计算时间,在前60min ,每隔10min 用吸液管吸出泌水一次,以后每隔20min 吸水一次,直至连续三次无泌水为止,每次吸水前5min ,应将筒底一侧垫高约20mm ,使筒倾斜,以便于吸水。吸水后,将筒轻轻放平盖好。将每次吸出的水都注入带塞的量筒,最后计算出总泌水量,准确至1g ,并按下式计算泌水率。

混凝土外加剂的取样

四、混凝土外加剂的取样 1、混凝土外加剂 混凝土外加剂按GB8076-1997分为九大类:普通减水剂、高效减水剂、早强减水剂、缓凝减水剂、缓凝高效减水剂、引气减水剂、早强剂、缓凝剂和引气剂。 生产厂应根据产量和生产设备条件,将产品分批编号,掺量大小于1%(含1%)同品种的外加剂每一编号为100吨,掺量小于1%的外加剂每一编号为50吨,不足100吨或50吨的也可按一个批量计,同一编号的产品必须是混合均匀的。 每批取样量不少于0.2吨水泥所需用的外加剂量。 每一编号取得的试样应充分混匀,分为两等份。一份按GB8076-1997标准规定方法与项目进行试验;另一份要密封保存半年,以备有疑问时交国家指定的检验机构进行复验或仲裁。如生产和使用单位同意,复验和仲裁也可现场取样。 2、混凝土泵送剂 每50吨泵送剂为一批,不足50吨也作为一批。每批取样量不少于0.5吨水泥所需用的泵送剂量。 每一批取得的试样应充分混匀,分为两等份。一份按JC473-92《混凝土泵送剂》进行试验;另一份封存半年,以备有疑问时交国家指定的检验机构进行复验或仲裁。 如生产和使用单位同意也可在现场取平均样,但事先应在供货合同中裁定。 3、混凝土膨胀剂 每60吨为一批,不足60吨时也作为一批。 抽样应有代表性,可以连续取样,也可以从20个以上的不同部位取等量样品,每批抽样总量不小于10kg。

每一批取得的样品应充分混合均匀,分为两等份。一份按《混凝土膨胀剂》(JC476-92)进行试验;一份密封保存三个月,以备有疑问时交国家指定的检验机构进行复验或仲裁。 4、混凝土防水剂 年产500吨以上的,每50吨为一批;年产500吨以下的,每30吨为一批。同 批的产品必须是均匀的。每批取样量不少于0.2吨水泥所需的防水剂量。 每批取得的试样应充分混合均匀,分为两等份。一份按《砂浆、混凝土防 水剂》(JC474-92)标准进行试验;另一份密封保存一年,以备有疑问时交国家指定的检验机构进行复验或仲裁。 5、混凝土防冻剂 同一品种防冻剂,每50吨为一批,不足50吨也可作为一批。每批取样量不 少于0.15吨水泥所需用的防冻剂量(以其最大掺量计)。 每批取得的试样应充分混匀,分为两等份。一份按《混凝土防冻剂》 (JC475-92)进行试验;另一份密封保存半年,以备有疑问时交国家指定的检验机构进行复验或仲裁。 6、混凝土速凝剂 每20吨为一批,不足20吨也可作为一批。每一批应从16个不同点取样,每 个点取样250g,共取400g,将试样充分混匀。每批取得的试样应充分混匀,分 为两等份。

取样方法

取样方法及试验方法 混凝土取样:每个墩台的每个桩取砼试验块2组(一组为7天,一组为28天)监理要求见证取样10%。 一、水泥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水泥进场时,必须按批次运载其品种、级别、包装或散装仓号、袋装质量、出厂日期等进行验收,并对其强度、安定性进行试验,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1、每检验批由同厂家、同品种、同批号、同等级、同出厂日期水泥组成。散装水泥每 500T为一批,袋装水泥每200T为一批。不足上述数量时,亦按一批计。20袋水泥取样12kg 2、每批应进行强度、安定性、凝结时间试验,其取样及试验方法应符合国家标准《硅 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GB1346)和《水泥细度检验方法》(GB1345)的有关规定。 3、出厂日期超过3个月,应按上述规定复验,并按复验的结果安排使用。 二、外加剂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混凝土用外加剂进场时,必须按批对减水率、凝结时间差、抗压强度比进行检验,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8076)、《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和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 1、同一生厂家、批号、品种、出厂日期且连续进场的外加剂,每50T为一批,不足50T亦 按一批计。 2、施工单位每批抽检一次做减水率、凝结时间差、抗压强度比试验。 三、细骨料 细骨料检验数量为:同产地、品种、规格且连续进场的细骨料,每400m3或600T为一批,不足400m3或600T也按一批计。施工单位每批抽检一次。 检验方法为:试验室试验。 检验内容为;筛分曲线、细度模数、含泥量、有机物含量等。其颗料级配、细度模数、坚固性指标按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的规定执行,其他指标应符合表的规定。 天然砂中有害物质含量

外加剂管理办法

聚羧酸系减水剂管理办法 根据公司关于物资采购与验收的管理规定及混凝土企业内控标准,针对聚羧酸减水剂的技术特性,为保持中建材韶关公司集中管理的持续有效,达到工艺控制指标统一,规范验收行为与确保减水剂质量稳定的目的,制定如下管理办法。 一、制定依据 1、商混企业质量内控标准 2、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JG/T 223) 3、混凝土外加剂(GB 8076) 4、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GB/T 8077) 5、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0) 6、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1) 7、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 52) 8、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方法(GB/T 2419) 9、混凝土泵送剂(JC 473) 二、技术指标要求 1、减水率:20%±1%;(掺量为1.5%时) 2、抗压强度比:135%±5%;(3d) 130%±5%;(7d) 125%±5%.(28d) 3、胶砂减水率: 16%±1%(掺量为1.5%时) 4、净浆流动度: 220mm±20mm(掺量为1.5%时) 5、混凝土含气量:2.5%~4%; 6、PH值: 6.3±2; 7、氯离子含量: 0.06%±0.01%; 8、饱和点(拐点)掺量: X+0.3%;(注:在混凝土达到和易性要求后增

加0.3%掺量不产生离析、板结、泌水泌浆) 9、凝结时间可调,存放过程中不得产生沉淀物; 10、坍落度经时损失: 20 mm±10 mm(60min)。 三、技术指标项目检测要求 1、在进行采购招标技术测评时对上述指标全检,个别检测项目因试验能力所限的,委托第三方进行检验; 2、在日常验收过程中,除了减水率、氯离子含量及抗压强度比为抽检项目外,其余为必检项目; 3、当在使用过程中对技术指标疑有较大波动时,必须进行全面检验。 四、采购招标的技术测评管理要求 1、采购招标的技术测评由中建材韶关公司分管采购领导牵头,生产技术部负责组织相关技术人员按上述标准规范,在上述有关人员及投标单位人员的共同见证下进行,并对测评结果确认,具名备案。 2、采购招标的技术测评由中建材韶关公司中心试验室实施,不对外委托第三方进行检验,测评结果作为采购招标的标的质量指标依据; 3、各级领导与有关部门对技术测评实施过程不得干预; 4、技术测评实施过程不受公司干预、参与技术测评的人员不参与商业谈判,不单独与投标单位接触,不利用通讯手段向投标单位提供与投标有关的信息; 5、技术测评工作拥有相对独立的试验检测的权利;负有接受过程监督的义务,并对检测结果负责; 6、技术测评结论,作为公司商务谈判的主要依据; 7、技术测评结论在成员企业具有权威性,成员企业须认同并执行上级公司据此作出的决策,不得推诿; 8、中建材韶关公司根据企业经营的实际情况将定期或者不定期组织聚羧酸减水剂的采购招标技术测评。 五、技术测评试验方案要求

混凝土外加剂的减水率试验操作步骤

混凝土外加剂的减水率试验操作步骤 一、试验目的: 减水剂室指加入到混凝土混合料中以后,能够在保持混凝土工作性能相同的情况下,显著降低混凝土水灰比的减水剂,降低水灰比可以改善混凝土各方面的性能。通过测定混凝土减水剂的减水率,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提供依据,以便制定合理的配合比。 减水率室指混凝土的坍落度在基本相同的条件下,掺用外加剂混凝土的用水量与不掺外加剂基准混凝土的用水量之差,与不掺外加剂基准混凝土用水量的比值。减水率检验仅在减水剂和引气剂中进行检验,它是区别高效型与普通型减水剂的主要技术指标之一。 二、试验原理 减水剂为表面活性剂,具有亲水和憎水两个基团,能够改变水与气体的表面张力和水与固体的界面张力。加入减水剂后,可以使水泥在拌合物中形成的絮凝结构分散,释放出里面包裹的游离水,从而降低混凝土拌合物达到工作性要求所需要的水灰比。 减水剂的减水率用掺减水剂混凝土和基准混凝土的单位用水量之差与基准混凝土单位用水量之比表示。减水剂按下式计算: 1000 10?-=m m m w R 式中:R w —减水率,%; 0m —基准混凝土单位用水量,3 /m kg ; 1m —掺外加剂混凝土单位用水量,3/m kg 。 三、仪器设备 60L 自落式混凝土搅拌机。 四、材料准备 (1)水泥 (2)砂:符合国家标准《建筑用砂》(GB/T14684-2001要求的细度模数为2.6-2.9的中砂)。 (3)石子:符合国家标准《建筑用卵石、碎石》(GB/T14684-2001粒径为4.75~19mm (方孔筛);采用二级配,其中4.75~9.5mm 占40%,9.5~19mm 占60%。如有争议,以卵石试验结果为准。 (4)水:符合《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1989)要求。 (5)外加剂:所检测的外加剂。 2、配合比 (1)基准混凝土配合比:按《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1)进行设计。掺非引气剂型减水剂混凝土和基准混凝土的水泥、砂、石的比例不变。 (2)水泥用量:采用卵石时,(310±5)3/m kg ;采用碎石时,(330±5)3/m kg 。 (3)砂率:基准混凝土和掺减水剂混凝土的砂率均为36%~40%,但掺引气减水剂的混凝土砂率应比基准混凝土低1%~3%。 (4)减水剂掺量:按科研单位或生产厂推荐的掺量。 (5)用水量:应使混凝土坍落度达(80±10)mm 。 3、搅拌

外加剂检验实施细则资料

(一)减水率 一、依据标准 GB8076-2008 《混凝土外加剂》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普通减水剂(早强型、标准型、缓凝型)、高效减水剂(标准型、缓凝型)、高性能减水剂(早强型、标准型、缓凝型)、引气减水剂、泵送剂、早强剂、缓凝剂和引气剂共八类混凝土外加剂。 三、仪器设备: 1、混凝土单卧轴强制式搅拌机 48转/分 HJW—3060型 2、混凝土振动台 50Hz 振幅0.5mm J02—31—4型 3、恒温恒湿全自动设备温度表±0.1℃湿度表±1% HWB—6型 4、坍落度筒上、下筒内径为100mm、200mm,高300mm 5、压力试验机 0~2000kN 精确度5kN NYL-2000型 6、天平 0~20kg 精确度1g SA130型 7、容量筒 5L(内径与内高186±2mm,筒壁厚3mm) 四、材料要求: 1、水泥:基准水泥 2、砂:符合GB/T14684要求的细度模数为2.6~2.9的二区中砂,含泥量小于1%。 3、石子:符合GB/T14685要求粒径为5~20mm(圆孔筛)的碎石,采用二级配,其中5~10mm占40%,10~20mm占60%,满足连续级配要求,针片状物质含量小于10%,空隙率小于47%,含泥量小于0.5%。如有争议,以碎石结果为准。

4、水:符合JGJ63混凝土拌合用水的技术要求。 5、外加剂:需要检测的外加剂。 五、取样规定: 生产厂应根据产量和生产设备条件,将产品分批编号,掺量大于等于1%(含1%)同品种的外加剂每一编号为100t,掺量小于1%的外加剂每一编号为50t,不足100t或50t的可按一个批量计算,同一编号的产品必须混合均匀。 每一编号取样量不少于0.2t水泥所需用的外加剂量。 每一批取样应充分混匀,分为两等份,其中一份按照规定的项目进行试验,另一份保存半年,以备有疑问时,提交国家指定的检验机关进行复验或仲裁。 六、分类: 混凝土外加剂按其主要使用功能分为四类: 1、改善混凝土拌合物流变性能的外加剂,包括各种减水剂和泵送剂等。 2、调节混凝土凝结时间、硬化性能的外加剂,包括缓凝剂、促凝剂和速凝剂等。 3、改善混凝土耐久性的外加剂,包括引气剂、防水剂、阻锈剂和矿物外加剂等。 4、改善混凝土其他性能的外加剂,包括膨胀剂、防冻剂、着色剂等。 七、相关定义: 1、外加剂:在混凝土拌和过程中掺入的,并能按要求改善混凝土性能的,一般掺量不超过胶凝材料重量5%的材料称为混凝土外加剂。 2、基准混凝土:按GB 8076-2008规定配制的不掺外加剂的混凝土。

常用建筑材料取样方法及频率

常用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质量检测取样 建筑材料见证取样方法 目录 第一章建设部关于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实行见证取样和送检的规定第二章工程质量检测见证取样基础知识 第三章常用建筑材料质量检测取样方法 第一节:混凝土取样方法 第二节:建筑砂浆取样方法 第三节:水泥取样方法 第四节:建筑用砂、石取样方法 第五节:钢筋机械性能检测取样方法 第六节:墙体材料取样方法 第七节:建筑石灰取样方法 第八节:粉煤灰取样方法 第九节:混凝土外加剂取样方法 第十节:埋地排水管取样方法 第十一节:井盖、井箅取样方法 第十二节:路面砖、路缘石取样方法 第十三节:土工合成材料 第十四节:沥青及沥青混合料取样方法 第十五节:土工及无机结合料试验取样方法 第十六节:混凝土、砂浆配合比检测 第十七节:工程结构混凝土质量检测(回弹法、钻芯法) 第一章建设部文件 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实行见证取样和送检的规定

建建【2000】211号 第一条:为规范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中涉及结构安全的试块、试件和材料的见证取样和送检工作,保证工程质量,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凡从事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的新建、扩建、改建等有关活动,应当遵守本规定。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见证取样和送检是指在建设单位或工程监理单位人员的见证下,由施工单位的现场试验人员对工程中涉及结构安全的试块、试件和材料在现场取样,并送至经过省级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其资质认可和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对其计量认证的质量检测单位(以下简称“检测单位”)进行检测。 第四条: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全国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的见证取样和送检工作统一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的见证取样和送检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第五条:涉及结构安全和试块、试件和材料见证取样和送检的比例不得低于有关技术标准中规定应取样数量的30%。 第六条:下列试块、试件和材料必须实施见证取样和送检: (一)用于承重结构的混凝土试块; (二)用于承重墙体的砌筑砂浆试块; (三)用于承重结构的钢筋及连接接头试件; (四)用于承重墙的砖和混凝土小型砌块; (五)用于拌制混凝土和砌筑砂浆的水泥; (六)用于承重结构的混凝土中使用的掺和剂;

混凝土外加剂检测试题

nidanping2010-03-01 17:59 混凝土外加剂考试题 混凝土外加剂考试题 一、名词解释: 1、缓凝高效减水剂: 兼有缓凝和大幅度减少拌和水用量的外加剂。 2、无氯盐防冻剂: 氯离子含量≤%的防冻剂称为无氯盐防冻剂。 3、混凝土膨胀剂: 与水泥、水拌和后经水化反应生成钙矾石、钙矾石和氢氧化钙或氢氧化钙,使混凝土产生膨胀的外加剂。 4、基准水泥: 符合GB8076规定,专门用于检验混凝土外加剂性能的水泥。 5、基准混凝土: 按照标准试验条件规定配制的不掺外加剂的混凝土。 6、受检混凝土: 按照标准试验条件规定配制的掺外加剂的混凝土。 7、砂浆、混凝土防水剂: 能降低砂浆、混凝土在静水压力下的透水性的外加剂。 8、防冻剂: 能使混凝土在负温下硬化,并在规定养护条件下达到预期性能的外加剂。 9、减水率: 坍落度基本相同时基准混凝土和掺外加剂混凝土单位用水量之差与基准混凝土单位用水量之比。 10、收缩率比: 龄期28d掺外加剂混凝土与基准混凝土干缩率的比值。

11、抗压强度比: 抗压强度比以受检混凝土与基准混凝土同龄期抗压强度之比表示。 12、室内允许差: 同一分析试验室同一分析人员(或两个分析人员),采用标准方法分析同一试样时,两次分析结果的允许偏差。 13、室间允许差: 两个试验室采用标准同一方法对同一试样各自进行分析时,所得分析结果的平均值之差的允许值。 14、坍落度增加值: 水灰比相同时受检混凝土与基准混凝土坍落度的差值。 15、受检负温混凝土: 按照标准规定的试验条件配置掺防冻剂并按规定条件养护的混凝土。 二、填空: 1、混凝土外加剂检验用砂应采用符合GB/T 14684 要求的细度模数为 ~的中砂。 2、混凝土外加剂检验用石子应采用符合GB/T 14685 粒径为5mm~20mm,采用二级配,其中5mm~10mm占40%,10mm~20mm占60%。如有争议,以卵石试验结果为准。 3、混凝土防冻剂按其成分可分为氯盐类、氯盐阻锈类、无氯盐类。 4、测定收缩率比,应拌和三批混凝土,每批混凝土拌合物取一个试样,以三个试样收缩率的算术平均 值表示。 5、测定混凝土防冻剂收缩率,受检负温混凝土,在规定温度下养护7d ,拆模后先标养3d ,从标养室取出后移入恒温恒湿室内3h~4h 测定初始长度,再经28d后测量其长度。 6、防水剂检验混凝土配合比用水量混凝土坍落度可以选择(80土10)mm 或(180土 10)mm 。 7、防冻剂基准混凝土试件和受检混凝土试件混凝土坍落度均为80±10mm 8、掺膨胀剂的混凝土以水泥和膨胀剂为胶凝材料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设基准配合比中水泥用量为mCO,膨胀剂取代水泥率为K,则膨胀剂用量为mE=mCO?K ,水泥用量为mC=mCO-mE 。

最新混凝土外加剂实验流程资料

精品文档 外加剂实验流程 一:实验原材料 水泥:采用本标准附录A规定的水泥 砂子:符合GB/T1 4 6 8 4中H区要求的中砂‘但细度模数为2.6?2 .9,含泥量小 于1%。 石子:符合GB/T14685要求的公称粒径为5mm?20mm 的碎石或卵石,采用二级配,其中5mm?1 0mm占4 0%/L0mni?20mm占60%, 满足连续级配要求,针片状物质含量小于1 0%, 空隙率小于 4 7%,含泥量小于0 .5%。 水:符合JGJ63混凝土拌和用水的技术要求。 外加剂:北京诚凯利CKL-3泵送外加剂(掺量2.5%、含固量%、净浆流动度220-230) 二:实验用配合比 基准: 受检: 三:实验外加剂性能指标

四:试配容量1基准

精品文档 泌水试验:5L=0.005m3 收缩试块三组:3*0.1*0.1*0.515=0.015 m 3 塌落度试验:0.012 m3 基准试验共计:34升富裕系数:34*1.15=39.1升 2:受检 抗压试块两组:2*0.1*0.1*0.1 =0.002 m3 泌水试验:5L=0.005m 3 收缩试块三组:3*0.1*0.1*0.515=0.015 m 3 塌落度试验:0.012 m3 基准试验共计:34升富裕系数:34*1.15=39.1升 五:实验流程 1 :坍落度和坍落度1小时经时变化量测定(实验标准参照GB 8076-2008) 实验要点:基准混凝土加水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 基准混凝土塌落度:mm 受检混凝土加水时间: _______________ 受检混凝土初始塌落度:_____________________ mm 受检混凝土1h时间: _______________ 受检混凝土1h经时损失:___________________ mm 2 :减水率测定 减水率为坍落度基本相同时,基准混凝土和受检混凝土单位用水量之差与基准混凝土单 位用水量比。应精确到0.1 %。 实验要点:基准混凝土用水量:_________________ 受检混凝土用水量:________________ 外加剂减水率为: _____________ 3:泌水率比测定(实验标准参照GB 8076-2008 ) 实验要点:基准混凝土拌合物试样质量:_____________________ g 基准混凝土泌水总质量:g 基准混凝土拌合物的用水量: _________________ g 基准混凝土拌合物的容重: ___________________ g 基准混凝土泌水率计算为: ___________________ % 受检混凝土拌合物试样质量: _________________ 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