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庙集镇黄岭茶场生态茶园建设项目实施方案详解

武庙集镇黄岭茶场生态茶园建设项目实施方案详解
武庙集镇黄岭茶场生态茶园建设项目实施方案详解

固始县武庙集镇黄岭茶场生态茶园建设项目

实施方案

一、建设背景

生态茶园是指以茶树为主要物种,遵循生态农业的要求建设起来的茶园。建立生态茶园,可以提高生物圈内生命体间相互促进的能力,为茶树生长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茶树的光能利用率,促进茶叶产量和质量的提高;可以促进生态系统循环,使茶园内的物种更加丰富。

二、项目选址

生态茶园的园地应尽量避开都市、工业区和交通要道,选择空气清新、水质纯净、土壤未受污染、生态环境良好、能满足茶树生长需要的园地或山地。园地空气、水质和土壤的各项污染物质的含量限值均应符合农业部行业标准NY5020-2001的要求。

根据要求,地块要求立地条件好,交通方便,年平均气温13℃以上,决对低温-3℃以上,绝对高温40℃以下,年活动积温5000—6000℃,年降雨量1000mm,空气湿度70%以上,海拔在1900m 以下,茶园坡度在30度以下,具有灌溉条件;有效土层深厚疏松,耕作层比较厚,心土层和底土层稍紧而不实,土体结构良好,质地不过粘过砂,既能通气透水,又能保水蓄肥;酸性反映强烈,盐基含量适度,有机质和其它养分含量丰富,土壤PH值在4.5—

5.5之间;作为土壤肥力四因子的水、肥、气、热彼此协调,水源、空气无污染;园地背荫朝阳,云雾多,空气湿度大,散射光强,相对规模连片在500亩以上。

本项目选择在固始县南部山区的武庙集镇黄土岭村,生态茶园建设面积500亩,其中新开茶梯120亩

三、茶园规划

园地规划要合理全面,统筹安排,土地利用要有远景规划和全局观点,在规划时要以现代农业为出发点;以茶树良种化、茶园水利化、生产机械化、栽培科学化出发;按照实际情况对区、块划分道路网、排灌系统,行道树、防护林带等设置,做好勘察设计工作,以茶、林、道、渠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治山、治水、治土为中心,实现山、水、园、林、路综合治理,从茶园外貌看,茶树成片,道路成网,园地成块,茶行成条,林木成行,区格分明;对保持水土,涵养和水源,提高湿度,调节气温,改变茶园区域气候,避免茶树遭受气象灾害都起到较好的作用,对于千亩以上茶园还要规划好茶厂的建设用地等,绘制出整块茶园规划图。

1、道路设置、划区分块

茶园道路应由主干道、支道、步道、环园道几部分组成;要从长远考虑,一切布局和设施应适宜于机械化,便于机械行驶和车辆运输,也要有利于水土保持,同时要坚固美观。干道为整个茶园的交通要道,对内是各个生产区的纽带,对外与公路相衔接;

小面积1000亩以下茶园和公路贯穿,茶园内不设主干道。干道设置路宽4—6m,纵度小于6度,两边种植树木,开设水沟。支道按地形和茶园面积而设置,是园内运输的主要道路,同时也可以作为茶园划区分块的界线,要求宽3—5m,纵度小于8度,视山形及茶园面积而开筑。步道为茶园划区分块的界线,是从支道通向茶园地块的道路,与茶行垂直或成一定角度相接,路宽1.5m,两条道路距离不宜过大,以便作业,以40—60m之间为宜;横步道以10—15行茶树设一条为宜。环园道设在茶园四周边缘,为茶园与农田(地)的分界,可与干道、支道、步道相结合。

2、因地制宜,建立蓄、排、灌水利系统

根据茶树生物学特性,既喜湿又怕渍的特点,茶园规划设计时水利系统设置,应以适宜水利化,统筹安排,合理设计,将各种水利设施配套成龙,以利科学调配水利资源,做到遇涝能排,遇旱能灌,“蓄雨季之余,补旱季之不足”,“调河溪之水,为茶园之所用”,避免水土流失,同时茶园水利系统与道路相连系,做到路路相连,沟渠相通。

茶园蓄排水沟,要求能蓄水保墒,保持水土,排除渍水,旱季引水入园,不妨碍机械作业;平地茶园要以排水沟为主,排蓄结合,坡地及梯地茶园要以蓄水沟为主,蓄排结合。水沟系统一般由截洪沟(隔离沟)、横水沟(竹节沟)、纵水沟组成;截洪沟是为了防止茶园上方的洪水、杂草、泥石等物侵入茶园而设置,

一般设置在环园路内侧,深50—100cm,宽40—60cm,视当地条件而定。横水沟主要是减缓径流,积留表土,防止水从梯面侵出,避免冲刷;设置于梯面内侧。纵水沟主要是排除园内多余的水分,设置于各片茶园之间,道路两旁或园中地形地势低的积水线上,要求沟深20—30cm,宽40—50cm,坡度大的地方要设置消力池。

3、植树造林、绿化环境

在人行道旁、主渠道旁、陡坡和沟谷边水土易冲刷的地方,进行植树,固实路、沟防止水土流失,绿化环境,以每亩20株左右为宜,沟旁以1.5—2m植一株为宜。在有害性干寒风袭的地方进行营造防护林带,要达到防御灾害,绿化环境,又不妨碍交通;以几层林木(乔木、灌木)组成,且结构疏松为宜,一般要求种植乔木型树种4—6行,行距2—3m,种植灌木型树种2—4行,行距2m。树种选择要求生长快,抗风力强,适宜当地气候、土壤条件要求,且与茶树无共同病虫害的乔木和灌木树种。覆荫树种植要求以不影响茶叶产量、质量为原则,建于温凉地带且雾多的茶园,覆荫树不宜种植过多,以每亩5株左右为宜,如果土壤干燥、湿度低的地方,视其情况适当增多。

四、茶园开垦

茶园地块选择和规划就绪,即可进行园地开垦;由于园地开垦破坏了地面原有的植被,极易引起水土流失,所以在开垦时,要按照茶园的设计总体规划,以水土保持为中心;根据不同的坡

度,充分利用地形地势,合理利用土地;在清理地面障碍物时,应根据障碍的情况和当地条件,进行不同程度的清理,如地面原生杂草不多,可不必砍除,在开垦时埋入种植沟内,以腐化后提高土壤肥力;若杂草繁茂高大,则应砍除,用以制造堆肥或烧焦成泥灰充作茶园肥料。在清理地时,不影响茶园道路、排灌系统和茶园规划布置的情况下,应保留好道路、沟渠旁的林木以及茶地边缘不宜种植茶树地块的树木。

在茶园地块开垦时,由自下而上的施工,又从上而下地整理;一般要求梯面宽1.7—2m之间,梯层等高,环山水平,大弯随势,小弯取直,心土筑埂,表土回沟,外高内低,外埂内沟,梯梯接路,沟沟相通。首先挖出最底的第一梯梯面,再挖种植沟,挖种植沟要求深宽60×60cm,土层板结地带应酌情加深,种植沟上沟边离上梯埂脚为梯面总宽的1/3处进行开挖;第一梯种植沟开好后再开第二梯,首先把第二梯应占面积上的杂草、草皮削下放入第一梯种植沟沟底,接着把土壤熟化层铲下放入第一梯种植沟内,把杂草、草皮盖严,再把第二梯梯面整平,方法如第一梯开挖种植沟,以此类推地逐一往上开挖。整片茶园开挖完成后,使心土进行一定时间的充分晒垡后,再进行整理。

五、园地整理

1、茶梯整理

茶园开垦结束,心土进行一定时间的充分晒垡,种植沟内土壤也得到沉降,恢复土壤毛细活动后,至茶苗定植前10天左右开始整理平梯;首先每亩施入符合有机茶园、绿色食品茶园和无公害茶园要求的复合肥40Kg,磷钾肥40Kg以及1500—2000Kg有机肥;各种肥料施入后,充分与种植沟内的腐熟土壤搅拌混合均匀,然后从最上梯开始,逐一往下回平,梯面外高内低,一般斜角在5度左右为宜。

2、修建保水、保肥、保土的高标准“三保”茶园

生态茶园建设,应做好“园、林、水、路”的合理规划。茶园要建成等高梯田,园地土壤要深挖60cm,园面呈外高内低,内侧开设蓄水沟,山顶、山凹及道路两侧修建排水沟,排水沟要与蓄水沟相连接,并在连接处挖积沙坑,以实现小雨、中雨雨水不出园,大雨、暴雨积沙走水不冲园。

3、采用良种良法

生态茶园的茶树品种应选择抗性强的良种,这是减少茶园病虫害、提高茶叶品质、增加经济效益的前提条件。同时,还需采取合理密植、适时采摘和适当修剪树冠等措施,防止病虫发生和蔓延,降低为害程度。

4、绿化园区、建立人工复合生态茶园

可在茶园地形最高处、外围四周和有害性风口设置防护林,主林带种植2-3行高大常绿乔木,两侧配以2-3行灌木。在园内

的道路、水沟两旁种植行道树;园中适当套种遮荫树,每亩6-8株;行道树和遮荫树以种植豆科树种(如银合欢)或落叶果树(如银杏、油柿)为好,不宜种植与茶树抢水、抢肥或病虫害互为寄主的树种。此外,茶园梯壁可以种植匍匐性作物(如爬地兰),在园内空地或幼龄茶园中可以套种矮杆的豆科作物(如花生、大豆、紫花扁豆、印度红豆、绿豆和黑豇豆等),既可起到保护梯壁的作用,又可割青埋压作绿肥,以园养园,降低生产成本。

通过建立以茶树为主的人工复合生态茶园,在垂直结构上,形成由“乔木灌木”和“树木茶树豆科作物”组成的多种不同生态位,使光能和土培营养得到充分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同时又起到上层树木调控下层作物生态因子的积极作用,大大改善了茶园的生态条件,从而提高了茶叶的产量和品质。

六、建设内容及工程投资

通过项目实施新开茶梯120亩,人工砍伐树木403棵,如果挖树根410棵,砍伐灌木林40850平方米,平整土地80000平方米,土地翻耕8公顷。工程总投资270000元

附件:工程预算表

工程量预算表项目名称:固始县武庙集镇黄岭茶场生态茶园建设项目

茶园进行改造的可行性报告

茶园进行改造的可行性报告 一、总论 1、项目名称:鲜花村茶园改造项目 2、项目法人:麻埠镇鲜花村民委员会 法人代表: 3、项目建设地点: 4、建设性质:改造 5、投资规模:xxx万元 6、建设内容、规模:低产茶园改造100亩。 二、项目背景及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在我镇“六安瓜片”茶叶产业蓬勃发展的大好形势下,我村现有茶园500亩中有近60%的面积是属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前遗留下来,这一部分茶园分布面较广、相对零星分散、多数建在高山坡地地带,有的种在30度以上的陡坡上,水土保持力差、土层瘠薄,茶树营养跟不上,导致茶园效益低下。由于茶园中茶树零星分散、缺株断行严重,茶树树冠覆盖度小、土地利用低,茶树品种混杂,茶叶采期不一致、品质良莠不等原因影响产量,从而影响茶农收益,因此只有通过改造茶园来增加茶园产量提升茶叶品质,提高土地产出率。这不仅是农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农产品市场竞争和农民增加收入的需要,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三、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项目区内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茶园改造涉及到项目区内200多户群众的切身利益,再加上周边的村已有成功的先例,村民早想改变过去经营理念,改造低产茶园,建自己绿色有机无公害高效茶园,一是苦于财力不够,希望上级部门扶持资金,二是村里没有人领头组织。如今项目确定,村民积极性高,在实施过程中会全力支持,项目建设工作易协调。 2、项目实施成本低 茶园改造虽然涉及到项目区内每家每户,但工程所需的人工由每家每户自行解决,村委会只要负责组织好即可。另工程所需材料可就地取材,节省开支,项目总体成本比较低。 四、项目规划及主要措施 1、改园:主要将茶园在15度以上的坡地改成水平梯地,要求梯面宽1.5—1.8米,改梯时实行生土垒埂,熟土覆面,以提高茶园保水保肥能力,有利培肥土壤,达到长效高产。 对不规则型单株、稀缺茶园改成条形合理密度种植,如补植空缺地段,要求实行开槽挖换肥土,槽宽60—80厘米、深50厘米,双行种植、行距35—45厘米,塘距45—50厘米,每塘施肥1—2市两,植茶1—2株。 2、改树:在5月中旬至7月中旬,对密度低、树势衰老的茶园进行台刈,台刈后必须经过一年以上的封园蓄养。对具有一定密度的茶园通过重修剪的方法来清除茶园寄生物和病虫,剪后两个月发新梢5—30个,在其中选留壮枝3—4个,经二、三两次定型修剪后投入采摘。

重点学科建设实施方案

山东工商学院文件 院发〔2009〕59号 印发《山东工商学院 重点学科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院、部、处、室,直属单位: 《山东工商学院重点学科建设实施方案》已经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二〇〇九年六月二十九日

山东工商学院重点学科建设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做好重点学科建设工作,构筑优势学科创新平台,促进我校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持续发展、特色发展和快速发展,顺利实现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规划目标,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学校学科发展总体目标 通过3年时间的建设,使我校20余个二级学科在人才队伍、研究水平和办学条件等方面进入省级先进行列,强化建设的一级学科达到省内领先水平、国内先进水平,全面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培养和造就一批不同层次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教授达到130人以上,博士达到260人以上。学科对应的本科专业建设取得较大进展与突破,新增立项建设省级质量工程20-27项,国家级质量工程1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科学研究在总体上实现倍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达到30-38项以上,国务院各部门项目达到55项以上,省级项目达到120项以上,获发明专利6项,进账科研经费达到3000万元;权威期刊450篇,SCI、EI、ISTP收录600篇以上;出版学术著作及译著160部以上,出版教材55部以上;获省部级奖50项以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1项,国家级奖1项;省部级研究基地(工程中心等)达到5个。条件建设满足学科发展的需要。 二、重点学科建设理念

(一)树立大学科建设理念。应强调学科建设的全局性和综合性,积极探索和推行科学研究、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学位点(专业学位点)、研究基地、实验室、图书资料、网络信息、外部资源整合等要素统筹协调发展的学科建设模式;学科建设相关职能部门要围绕学科建设的要求,创新思路,创新管理模式,完善规章制度,做到统筹协调协作、提高效益效率、加强合作交流、降低院系壁垒,确保学科建设的龙头地位。 (二)树立为教师定位的理念。教师应根据本学科建设的要求,对自己的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进行定位和设计,明确自己在本学科建设中的位置,承担起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的双重任务,形成本学科教学科研成果,为本学科建设在不同层面上发挥应有的作用。学科建设职能部门及各教学单位应把培养、遴选合格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帮助教师设计自己的研究方向、建设合格的学术梯队作为重要任务。 (三)树立特色建设理念。注重建设管理学科,使管理学科由优势学科提升为强势学科。突出煤炭经济、半岛经济、劳动经济等研究特色,形成独特的研究领域和研究群体;加快数学、计算机科学、法学与管理学、经济学的交叉与融合。鼓励和支持用新的研究方法改造现有研究方向,提高研究水平;鼓励相关学科内容的结合,创新学科体系,推进学科发展;鼓励和支持以科研项目和专题研讨班为纽带,跨学科和跨院系整合研究力量,构建复合型研究群体。

茶园提升扩建计划书

茶园提升扩建计划书 导语:计划书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对今后一段时间的工作、活动作出预想和安排的一种事务性文书。为避免工作的盲目性,必须前有计划、后有。以下是整理茶园提升扩建计划书的资料,欢迎阅读参考。 摘要 云龙县腾龙茶叶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对联合开发下属五大茶厂及周边茶农基地生态茶园建设项目的调查、研究、论证、分析,云龙县旧州茶区地理位置、气候、海拔独具,自然条件较好,非常适宜种植发展云南大叶种茶树,在现有“绿色食品”“云腾”牌“天池碧绿茶”的基础上,大胆科技创新,保持独特传统的加工工艺,引进先进的加工设备和高新技术,不断提高产品质量,研制开发新产品,大胆的名牌创新,增加市场竞争力,扩大市场占有率,创出云龙自己的茶叶品牌,使茶叶产业成为云龙县一大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带动山区人民脱贫致富,增加收入。项目计划投资3136.5万元,公司自筹856.5万元,茶农投工投劳自筹780万元,引进资金1500万元。 该项目如能按计划投入,并能实现预计的目标,就优质中档干茶一项,按每亩生产干茶60公斤计算,年产量为600吨,年可实现

产值2400万元,可实现税利1080万元(其中:税收按13计算,则312万元,纯利786万元),项目实施结束四年后可全部收回投资,茶农收入也相当可观;若将高档茶及末茶的开发充分利用,则效益更可观。从此该项目成为云龙县旧州地区一项永续利用的绿色支柱产业,将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第一章企业基本情况 一、公司宗旨 “以质量求生存,以效益求发展。”采用高新加工技术及设备结合传统手工加工技术生产出纯天然绿色食品“云腾”牌“天池碧绿茶”系列产品,以满足现代人“回归自然,享受健康”的心理和生理保健需求,立志为中国农业产业化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二、公司简介 公司注册名称:云龙县腾龙茶叶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法定地址:云龙县旧州镇 注册资金:200万元人民币 本公司是在云南省大理州云龙县登记注册的民营有限责任公司,主要进行制茶业、种植业的经营,兼营农副土特产品的加工、销售。 三、组织机构及人员 目前公司有正式员工66人,季节性用工平均每天在200人以上,其构成为:拥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4人,中专文化程度10人,拥有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3人,其中下岗员工10人。组织机构

生态茶园实施方案

镇2014年生态茶园建设 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生态茶园建设的实施意见》精神,牢固树立“生态立县,绿色崛起”的发展理念,精心谋划,真抓实干,现结合我镇茶园实际,特制定2014年生态茶园建设实施方案。 一、建设任务及地点 2014年,生态茶园建设任务2500亩。一是生态茶园1900亩,。二是在村老地块建设以台茶系列(台茶1号)为主的乌龙茶特色基地600亩(套种覆荫树),其中镇级特色基地500亩,村级特色基地100亩。 二、建设内容 2014年我镇生态茶园建设内容以套种云南樱花为主的覆荫树,共种植覆荫树2500亩,种植覆荫树20000株。在每亩种植9棵覆荫树的基础上(覆荫树每亩种植云南樱花树苗7株,坚果树苗种植2株),动员群众按标准放养茶树160株,积极改善生态环境。 三、技术要求 一是每亩按行距9米,株距8米的规格种植苗高不低于1.5米的覆荫树,二是按照行距1.5米,株距2.8米的规格每亩放养茶树160株,放养茶树要有标识。 四、政策补助 一是农户每户每亩在7月28日前打足40厘米×40厘米9个种植坑塘后,由镇人民政府补助苗高不低于1.5米的树苗,由农户在领到树苗的2天内完成种植,并进行管护。二是通过适当修枝或插标示物等形式,农户每亩按标准完成放养茶树160株。 农户完成以上两项建设内容后,并经县、镇两级验收通过,待县级拨付补助资金后,镇人民政府用县级拨付兑现我镇的生态茶园建设资金一次性补助农户每亩100元作为管护费。 五、时限要求 7月25日完成宣传动员和组织打塘工作;7月31日前完成每亩9株覆荫树种植;8月20日完成每亩160株茶树放养。 六、保障措施 (一)成立工作领导小组 为组织推进我镇2014年生态茶园建设,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其成员为: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二)加强苗木筛选和采购工作。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各种会议、宣传材料、宣传栏、参观学习等多种形式,对生态茶园建设的目标任务积极意义进行广泛宣传,做到家喻户晓,并指定专人负责把好苗木的选择和采购关,保证在7前31前按时种植。 (三)相关要求。各工作组要进村入组做好群众宣传动 员工作,按技术要求督促好覆荫树套种、茶树放养工作,并做到底数清,面积实。此次抽调工作时限至8月30日。 此方案,遵照执行。篇二:xxxx乡生态茶园建设实施方案 xxx乡生态茶园建设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好2012年市、县茶产业暨生态茶园建设推进会精神,高起点、高标准推进生态茶园建设,确保我乡生态茶园建设目标任务 顺利完成,特制订《xxx乡生态茶园建设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茶叶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2009年万源市茶叶生产基地建设 实施方案 一、目的意义 建设安全高效茶叶及标准化茶叶生产基地就是利用我市的生态自然优势,按照国家、省颁布制定的无公害茶叶产品标准和生产技术规程,来逐步规范我市茶叶基地的建设,并以此促进我市茶叶产品质量的无公害化和标准化,最终达到整个产业的安全高效,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发展。 二、建设目标 2009年,全市茶叶生产基地建设目标是建设安全高效茶叶生产基地25000亩,其中新建标准化茶叶生产基地15000亩,改造低产茶园10000亩。完成茶树良种苗木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在茶叶生产、加工过程中实施无公害茶叶生产技术规程,既注重生产方式与生态环境协调,又注重产品安全性与附加值的增加;既改善茶园生态环境,又增加单位面积产出,以实现茶业与相关产业协调发展,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良性循环。 三、实施单位 承担单位:万源市农业局 实施单位:万源市茶叶局 四、实施地点

建设地点选择自然生态环境条件好,具有良好种茶习惯的基地乡镇进行规划实施。安全高效茶叶及标准化茶叶生产基地目标任务分别落实到全市25个重点茶叶基地乡镇(详见附表)。 五、实施时间及进度 1、2009年1-2月,规划项目实施地点、目标任务。 2、2009年3-4月,对茶叶生产加工企业进行无公害茶叶和有机茶加工技术培训,企业生产加工实行标准化。 3、2009年5-6月,进行低产茶园改造技术培训,采用改园、换种、重剪和台刈等方法改造低产茶园1万亩生产基地。 4、2009年7-8月,按照无公害茶园生产技术规程,进行新建标准化茶叶生产基地的土地整治和培肥。 5、2009年9-11月,选择无性系优质良种茶苗进行栽植,建设标准化茶叶生产基地15000亩目标。 6、2009年12月,加强冬季管理,并对茶叶基地建设进行检查验收。 六、技术措施 (一)茶叶生产基地建设 1、技术培训。项目计划举办集中培训会2次,开展巡回现场培训50余次,印发技术资料2万份,培训农户2万余人次。具体培训技术包括幼龄茶园管护技术、无公害茶叶生产及有机茶生产加工技术、低产茶园管理技术、茶园机械管理技术、无性系良种茶园建设技术等茶叶生产先进实用技术。

高中化学课程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高级中学高中化学课程基地建设 实 施 方 案 二0一四年六月

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高级中学 高中化学课程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为促进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进一步推进我校素质教育的实施,全面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根据我校教育改革的实际,决定开展“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高级中学江苏省高中化学课程基地”创建工作。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与工作目标 1.指导思想:以国家、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指针,以创建“高中化学课程基地”为载体,深化课程改革,改进教学方式,破解教学难点,凝练办学特色;创设新型教学环境,研究核心内容建模;创立新型学习平台,开发化学课程资源;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探寻创新教育路径,实现学生、教师、课程共同成长。 2.工作目标:以江苏省教育厅、财政厅《关于启动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建设的通知》及相关文件精神为指导,以申报“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高级中学高中化学课程基地”为契机,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化学学科教研能力、水平,着力培养学科特色,努力打造品牌学科;大力推进课程基地的建设,建立并健全化学课程基地建设的实践和研究机制,进一步推动学校素质教育的整体发展,提升办学品位。 二、项目基础 1.师资与学科优势 我校化学教师团队由南师大派驻我校的副校长陆真博士领衔,化学学科是扬州市同类学校中的品牌学科。团队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其中有硕士研究生1人,扬州市学科带头人2人,扬州市(仪征市)中青年教学骨干2人、扬州市(仪征市)教学能手2人,校级教学骨干2人,扬州市(仪征市)核心备课组成员2人等。他们课程改革意识强,基本功扎实,科研能力强,承担课程基地建设任务的愿望强烈,能积极探索课程基地建设的途径和方法;他们均主持或参与国家、省、市级课题研究,开展过研究性学习和校本课题研究与开发,有较强的课程开发与实践基础。化学组多次获得扬州市、仪征市优秀教研组、优秀备课组等称号,多人(次)获得扬州市、仪征市化学教学先进个人等称号,学校化学学科高考成绩名列扬州市同类学校前列。 学校专题成立课程基地专家指导委员会。我校是南京师范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化工大学、南京林业大学等高校的优秀生源基地,他们为我校课程基地的建设提供专家资源,专家们学识渊博,视野开宽,经验丰富,关心学校的各方面发展,对学校化学课程基地研究工作倾注了大量心血和热情。仪化公司、化化公司研究院、扬州化工园区专家及硬件资源等,将为课程基地建设和实施提供强大的设备、技术支持。 2、化学教学的实践基础 长期以来,我校化学教学一直重视学生实验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充分利用校内外化学资源,组织学生参与化学研究性学习活动和校本课程活动,组织化学兴趣小组活动。近几年,我校化学教师先后开发并实施了《仪征市区水质状况的调查》、《化学课外趣味实验》《化学与生活》等校本课程,组织开展了一大批化学研究性学习课题,如《食品中碘元素含量的测定》、《食品中亚硝酸钠含量的测定》、《变蛋的制作》、《原电池原理的探究》等,对课程开发和研究性学习的课题研究有心得体会和实践基础。为了更好地开展化学课程改革和实验,学校更新了实验室,开齐开足所有选修课程中的实验课,学生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同时,增长了化学学科知识,提高了化学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3.化学学科区域引领的教学影响 化学课题组成员先后多人次在扬州市、仪征市“骨干教师培训”培训活动中承担教师培训、讲座任务。多次面向全省、扬州市开设示范课、研讨课,将学校在课程二次开发和教学研究方面的成果向省内外辐射。辅导学生参加江苏省、扬州市高中生化学竞赛、江苏省中学

生态园开发项目规划实施方案

生态园开发项目规划实施方案 **县**生态园开发项目实施方案 目录 一、项目区概况 (3) 二、项目开发的必要性和意义 (3) 三、开发方式 (4) 四、产权归属………………………………………………4 五、设计方案及建设内容 (5) 六、工程概算及资金不源 (10) 七、工程进度 (12) 一、项目区概况 **位于**县城东北面,因形似“马鞍”而得名。三面临江,一面环山,**犹如一匹骏马镇守着这方土地。**背山紧临金沙江,山脚是正在修建的溪洛渡水电站,面山将整个县

城揽抱怀中。在**上,既可俯瞰整个县城风貌,又可把金沙江收于眼底。**面山绝大部分为宜林荒山,青山多为农民耕地,总面积为850.0亩,其中面山面积为334.0亩,背山面积为516.0亩,耕地面积400亩,荒山面积450亩。**的地形地貌和所处的地理位置,将其打造成一个精品生态园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二、项目开发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需求更加丰富,追求多元化、立体性的生活方式,以减轻工作压力,调节生活平衡的愿望与日俱增。但是,**县境内目前尚无一处公园或可供人们工作之余休闲娱乐的场所,建设一个集休闲、娱乐、观光和健身于一体的**生态园已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要把**县城建设成为山城、水电、园林、湖滨旅游城市,就必须充分依靠区位优势和现有资源,把**融入川渝经济区和川南旅游规划圈;要把**融入川南旅游规划圈,就必须以溪洛渡水电站为中心向周边逐步延伸建立具有**特色的景区景观,就要建立集休闲、娱乐、观光为一体的公园、生态园、农家乐等,以支撑县域旅游产业,变被动覆盖为主动融入。 其三,建立城乡结合部的生态公园,不仅能提高城市品味和城镇文化,还能拉动和辐射城乡协调发展,推动周边旅游景区的开发。**生态园建设既能把库区旅游与城市旅游融

潮州市生态茶园建设方案

潮州市生态茶园建设方案 茶叶,和丝绸、陶瓷一起,历史上是世界认识中国的三大中华文化符号产品。潮州单丛茶,不仅是中国茶叶中的名品,还因融入了人文精神,形成完整的“潮州工夫茶”文化,在名茶中更加出众。当下,它正和潮州工夫茶具及茶道传播到国内外,在茶叶消费市场上越来越受欢迎,茶叶销售量价逐年增长,成为我市北部特色经济示范区的主要产业和山区农民脱贫奔康的重要途径。潮州单丛茶作为潮州文化的典型代表,既具有茶的食品属性,也承载有特殊的潮州文化属性,即作为日常消费的大众饮品(如“柴米油酱醋茶”的茶,属于生活必需品的范畴)和作为文化现象的文化饮品(如“琴棋书画诗酒茶”的茶,属于文化产品,类似奢侈品范畴),形成两个差异很大的细分市场。大众饮品注重标准化批量化,文化饮品注重差异化个性化,两种细分产品运作得好,可以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对于文化饮品茶,凤凰人在古树茶和香型茶方面已做到一定的水平,“一株茶树可以讲一个故事成为一种产品”;而大众饮品茶却成了潮州单丛茶产业发展的短板,急需补上。虽然两种类型茶叶在种植和加工以及市场营销方式上都存在不同,但对茶叶的安全和品质的要求和其他食品并无二致。为保证茶叶产品质量和食品安

全,提高我市茶叶产品的长期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生态茶园,发展生态茶业”成为一种必然,也自然成为发展潮州单丛茶产业最重要的基础性措施,特别是在操作层面上能够作为农业部门服务茶产业发展的工作抓手,因此显得更加有必要。 鉴于此,市农业局特提出建设生态茶园方案。 一、生态茶园的含义 生态茶园是指依据植物生态学和茶树栽培学的原理,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充分利用光、热、水、气和养分等自然资源,提高光能和生物能的利用率,有效、持续地促进茶园生态系统内物质和能量的循环,极大地提高生产能力,达到优质、高产、高效益的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新种植模式。 建设生态茶园的思路是对传统茶叶生产理念的继承与发展,强调人们必须对自然规律的认可和遵守,强调“天人合一”的自然宇宙观,茶与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一切取之自然,回归自然,最终能够生生不息,实现生态文明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建设生态茶园有利于营造适宜茶树生长的理想地域小气候,促进生态平衡,提高茶园水土保持能力,改善茶园土壤物理性状,恢复地力;有利于茶园有益生物的繁衍,有效控制和减少病虫害发生,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是生产无公害茶、绿色食品茶、有机茶的理想模式。

教学基地校实施方案

教学基地校实施方案 以新课改的理念为指导思想,进一步深化高中学科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发挥基地校在学科教学中的示范作用,发挥基地校骨干教师的引领与辐射作用,搭建高中历史学科教研交流平台,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高历史学科的教学质量。 1、学科基地校工作,要从有利于学科教学研究、提高学科教学质量,使学科基地校成为全市学科教学研究和课堂教学改革的研究中心。 2、加强学科教研组自身建设,以骨干教师为引领,共同研究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新的研究成果,加快教师专业成长,充分发挥教研组在基地建设中作用。 1、抓教研,学科的教研工作是基地校建设的核心工作。主要研究教材、研究考试、研究学科特色,研究最新教研成果等问题。 2、抓学科基地校教师培养,通过培训、听报告、交流、示范性听课和上课、评课活动来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水平。十二中历史教师整体实力较强,老中轻比例协调,高级教师5名,一级教师4名:其中有中心组成员2名,市骨干2名。全组教师共同努力编制出了符合本校学生特点的导学案,学科教师探索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积极性较高,在学科教研活动中能真正发挥他们的引领示范作用。

3、抓基地特色,十二中是我市历史悠久以文科见长的一所名校,通过加强学科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和研究工作,导学案的设计和编写工作。从理论和实践出发,重振学校历史学科特色,让历史学科能成为抚顺市历史教育研究的中心和基地。 4、加强交流和协作。作为学科基地一方面应该是该学科建设的高地,另一方面,也应该是兄弟学校历史教师交流的主要平台。要定期举办学科的教研工作活动。通过交流学习,促进我市高中历史教学水平共同提高 5、分工合作。高三教师研究高考复习方案及复习课导学案的编制;高二教师研究学业水平考试复习方案及选秀教材导学案的编制;高一教师研究研究性学习及必修教材导学案的编制。 1、每周至少到校一天听课三节、与教师交流;并定期参加组内教研和集体备课。 2、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本实施方案。 3、加强校本研究,组织教师研讨复习方案、研究性学习和导学案的编制 4、开展学习交流活动。定期举办教研交流活动,探讨自己在历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撰写学习交流体会等。 5、听课和上示范课以及组织外出学习或校际间学习交

农业生态园策划实施方案

农业生态园策划方案 1 项目基本情况 1.1. 项目名称 农业生态园 1.2 项目承办单位情况 承办单位:农业发展 项目负责人:王洪友 公司地址: 1.3 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 根据新规划设计方案第一期项目建设总投资5000万元。其中已经自筹1000余万元用于项目建设。拟引进资金4000余万元,希望对方以现金方式出资。 本生态观光园区按原规划设计总投资:2060万元,经权威评估公司评定项目价值:4662.64万元(北京廉明资产评估二00八年七月十四日)。按新规划设计第一期总投资:5000万元,项目价值:1.2亿元(附新老规划预算对照表)。 利用外来资金方式: 定额回报、合资、合作等多种方式。 1.4 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 该项目于2003年开始筹建。现已修建完成:围墙、古烽火台70%、大雄宝殿基础已完成、地下防空洞已完成50%、山门主体已完成、农家院共五套其中两套主体已完成另外三套基础已完成、5千立方米水

库已完成、园区己植树2万株、果木采摘园、两侧耳房、山门台阶已完成、三相电源己到位。现已投入资金1000余万元。 2 项目概况 该项目是经省、市发改委批复备案的在建设项目。依靠地区旅游资源优势,建成后集旅游观光、休闲、娱乐、农林牧渔为一体的高科技农业生态观光园。总占地面积1730亩(第一期230亩,二、三期至高速公路约1500亩)。计划设立绿色产品生产基地,改造荒山野岭,建设景观,发展农、林、苗、果、鱼养殖,建设成高效农业生态观光园。 市农业发展明代烽火台景区是集古代建筑、农林于一体的农业生态观光园,距享有盛名的盂姜女庙景区仅1.5公里,作为该景区的延伸,该农业生态观光园项目将有十分强劲的旅游、观光吸引力。 本观光园具体建设项目有: 1、修复古建古代烽火台(在不影响古建前提下加装现代电子技术体现古代狼烟效果) 2、建设地下防空人防工程(建设面积约5000平方米,战时用于人防工程使用、平时加装迷宫设计用于旅游娱乐) 3、畜牧业养殖示基地。其中建设现代化猪舍20间,面积约为1500平方米;牛舍10间1300平方米;驴舍10间1400平方米;鸡舍50间2000平方米;鸭舍2000平方米,鸽舍1000平方米。 4、养鱼池6座,面积1000平方米。 5、蔬菜大棚20个约20000平方米。

劳动基地建设规划方案

劳动基地建设规划方案 辉南县实验小学 劳动实践基地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资源。为全面落实国家三部委《关于加强农村学校劳动实践基地建设的意见》及省颁《吉林省中小学劳动教育技术大纲》,扎实有效开展好我校综合实践教育工作,丰富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内容并实现资源共享,发挥校外实践基地的多功能作用,搞好社会实践和劳动技术教育两部分内容的教学工作。根据省市县主管部门的文件精神和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制订本规划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农村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建设工作的有关精神,牢固树立勤工俭学“育人、服务”的工作宗旨,加强学生劳动实践教育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加强学生的劳动观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在劳动实践中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造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工作思路 加强宣传工作,提高师生对新形势下开展劳动技术教育工作的认识,进一步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努力促进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挖掘潜力,整合资源,使劳动实践场所建设步入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三、目标及任务: 1、提高基地的建设水平,使基地美观、实用。 2、提高基地的示范作用、育人功能和社会服务水平。 3、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家乡的情感。 4、“以育人为主,创收为辅”,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提高劳动技能。 四、领导机构: 为了保证我校劳动基地建设有序高效运行,学校建立了以一把手校长为组长,有关班子成员和相关专业教师为成员的领导机构,具体如下: 组长:薛娟 副组长:赵桂春 成员:姜英忠张冰钟妍 刘艳梅李冰郑立丽 董丽王晓勇 五、建设方案: (一)建设与规划目标 1、以学校原有的三处劳动实践基地——红领巾一条街、楼前楼后生态园、葡萄基地为学生劳动实践活动中心;坚持以实践基地为主要活动场所,广泛吸纳社会各界的资源支持,开发活动主题,搭建素质教育平台,实现教育资源共享,确保学生,开展校外劳动实践活动。

茶叶低产园实施方案

- -- 东驰贸易都匀市东驰毛尖茶厂 2010年低产茶园改造 实 施 方 案

东驰贸易都匀市东驰毛尖茶厂 目录 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依据 二、企业概况及项目建设条件 三、项目建设规模、实施地点及改造技术方案 四、项目进度安排及效益分析 五、项目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六、项目总结

低产茶园改造实施方案 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省茶产业发展意见(黔党发[2007]6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市茶叶生产状况,进一步做大做强茶产业,带动广大茶农增收致富,现提出低效益茶园改造转产的具体实施方案。 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依据 (一)都匀市茶产业发展的需要 都匀市属于西部陆城市,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实力薄弱,工业化、市场化水平较低,经济发展必须因地制宜,以市场为导向,立足于发挥自身优势,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建立具有发展前景的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培养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壮大“都匀毛尖”这一知名品牌,将其培育匀的特色经济支柱产业。 (二)提高全民健康保健水平的需要 自古以来,人们都将饮茶作为缓解身心压力的一种方式,其恬静、淡雅的韵味能有效的缓解生活中的精神压力。如今,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增大,人们对身体健康的重视也日渐加强,而茶叶中的很多成分对人体健康都具有一定的作用,这就带动了现代茶产业快速发展。都匀毛尖茶,因其特殊的生长环境,茶叶中的茶多酚、儿茶素、氨基酸的含量均比其他同类茶叶高,加上独特的加工工艺,能使茶叶中的有机物质得到充分的转化,形成了都匀毛尖茶的独有韵味,是上佳的保健饮品。 (三)农民脱贫致富的需要 由于未改造的茶园亩产低,茶叶收入在农户总收入中所占的比例还不大,如

普通高中物理学科基地建设实施方案-教育文档

普通高中物理学科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新形势下为加快推进区域学科基地建设,构建区域学科研究共同体是课改的期待,是教育的必然。近年来,学校高考战线捷报频传,优质教育快速发展,社团活动丰富多彩,外来考察络绎不绝,初步呈现出“高品质,特色鲜明,有相当影响力”高位运行的良好态势。特色教育已成为学校继高考之后的又一品牌。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被评为“甘肃省物理学科基地”,承担着为我省高中物理教学发展先行先试的重任,成为教师专业化发展和提升的重要途径与阵地,为促进区域学科发展提供平台与保障,受到主管部门的高度关注。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为保证学科基地建设各项工作有序进行,现拟定基本实施方案如下: 一、建设目标 (一)全面提高物理科学素养,鼓励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科学素养,提高实践操作能力,积极参加各类优质课、示范课教学活动,获得省级及以上奖项,努力成为学校科技教育的专业人才和领军人才。 (二)学校物理教育特色鲜明 1. 以活动为载体,以社团为主阵地,以任务为导向,紧盯目标,正常开展物理科技教育系列活动。积极开发利用校内科技图书、科技展室、实验室、计算机房、社团活动室等教育资源。 2. 指导教师开设学科竞赛、机器人竞赛等校本课程;编写

科技校本教材。形成教育组织、实施、激励机制,相关工作专人负责,正常运行。 3. 工作人员富有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各成员分工完成教学案例、教学课件、教学知识模块等内容,然后通过网页、博客和QQ群等途径实现资源共享。 二、组织机构 (一)科技特色实验学校建设领导小组,主要职责是召开会议、督促指导、成果验收、经费保障等,组成人员:基地负责人、核心组成员和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 (二)甘肃省物理学科基地。提供专业技术指导,并承担物理学方面的实验创新、课题研究、科普宣传、师资建设等任务。 (三)顾问机构:韩独石工作室。 三、建设进程 (一)提升阶段:师徒结对,取长补短。通过“课例式”教学研究,优化课堂教学。按照“编教材―进课堂―结对子―重反馈”模式,集中对课型深度研究,摸索并探讨出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首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重新整合教材,通过深入物理课堂,找出其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对症下药。青年教师在上课前要将教案交老教师审查合格后方能上讲台讲课。再次,基地建设工作开展以来,优先安排青年教师跟随老教师结成教学师徒关系,随时请教,逐步提升教学教研能力,快速成长起来。老教师可随时抽查青年教师的课堂,一旦发现问题及时提出解决方案;另外,

四川南江生态茶业科技园规划建设实施方案

四川南江元顶子生态茶业科技园 规划建设方案 (草稿) 一、项目规划区域 项目规划区域以元顶山为核心向四周辐射,涉及一场(元顶子茶牧场全部)、二镇(元潭镇的石寨子村、九泉村、五梁村,下两镇的东垭社区、碓盘村、七岭村)、一乡黑潭乡(南鹰村、元顶村),面积达到平方公里。 二、项目规划区现状(待补充) 1、具备一定的产业基础 2、生态旅游资源丰富 3、人文景观 三、园区规划原则 以现代生态农业理念指导,深度挖掘资源潜力,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建成一个“茶业主导,全产业链协同发展;多业融合,林、茶、牧三业循环;多元旅游,自然人文有机融合;产村相融,农业农村同步发展”的具浓郁川东北风情、特色鲜明、效益显著综合性园区。

四、园区规划目标 (一)总体目标 经过3~5年发展,建成一个“技术先进、生态优美、产村相融、避暑养生”的综合性现代生态茶业科技园,引领秦巴山区茶产业发展。(二)具体目标 1、茶业主导 (1)全产业链协同发展:南江大叶茶树品种选育与扩繁、生态茶园、现代加工、产品销售、茶文化休闲体验等全产业链协同发展; (2)茶叶产品合理搭配:“元顶子”品牌名茶为引领,优质茶为主体,深加工产品为补充。 2、多业融合 (1)林、茶、牧三业有机衔接,充分发挥山地森林、草业资源丰富特点,大力发展林下养殖、林茶间作,三业循环; (2)第一、二产业与休闲观光、文化体验、避暑养生等多元旅游产业融合,实现传统产业与现代旅游业的互动促进,协同发展。 3、多元旅游 (1)充分利用区域自然景观资源的独特性、稀缺性,打造元顶山景区,发展原生态观光旅游; (2)充分发挥茶作为传统文化载体的优势,发展茶文化展示、体验和休闲旅游;

基地建设实施计划方案

农业良种培育中心与标准化生产技术示基 地建设实施方案 为了着力提升我公司科技创新水平,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切实增强酉阳优势特色农业产业良种培育和生产技术水平,巩固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依靠科技助推青花椒种植产业化建设,促进酉阳县域经济进发展,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思路和目标 (一)总体思路 以党的十八大和自治区党委九届十三次全会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强基础、提能力、促发展、惠民生”的总体要求,提高农业自主创新能力核心,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科技支撑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根本目的,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着力发展优势特色农业产业,着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着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建设农业良种培育中心和标准化生产技术示基地(下简称标准化基地),引导科技要素和现代生产经营要素向农村一线集聚,为我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二)功能定位 农业良种培育中心,围绕特色农作物、林业、畜禽、水产开展种质资源的创新利用、优良新品种的选育繁育技术研究,建立新品种中试与示基地,为新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示基地,突出新品种、新组合的应用,配套开展先进适用技术的集成标准化示,促进农业产业生产技术的升级。(三)总体目标 “十二五”期间,重点围绕粮食、甘蔗、桑蚕、木薯、香蕉、柑橘、葡萄、油茶、罗非鱼、奶水牛等农业产业,建立30家农业良种培育中心和50个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示基地,增强科技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能力,为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农业良种培育中心:扶持一批基础好、创新能力强的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型农业企业,建设良种培育中心,加大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力度,攻克一批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培育和推广一批优良新品种。 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示基地:建设一批科技含量高、技术先进、示带动性强的种、养以及加工标准化基地,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加快区域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政府推动与市场导向相结合。要加强在政府引导推动农业良种培育中心和标准化生产技术示基地建设的协调和管理作用,营造良好的政策扶持环境,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合理配置科技资源,形成合力。 (二)坚持统筹规划与突出重点相结合。既要根据产业的特点和科技需求进行统筹设计,统一规划,分期、分批组织良种培育中心和标准化基地的建设,也要根据不同区域、不同产业发展的特点,因地制宜,突出重点,集中力量,加快建设。

项目申报书(茶园改造)-唐春华

2016年省级农业专项资金项目申报书 项目名称:低产茶园改造项目 项目实施单位:汉阴县双坪镇硒韵茶叶合作社 项目法人: 联系电话: 县级主管单位:(盖章) 联系人: 联系电话: 市级主管单位:(盖章) 联系人: 联系电话: 填制日期:

1. 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1.1 项目背景 为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切实增加茶区农民收入,促进我省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根 据省农业厅、省财政厅《2016 年茶产业发展项目申报指南》文件精神,申报实施低产茶园改造项目。 1.2 必要性分析 1.2.1 实施本项目是落实国家产业政策和区域发展规 划,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为了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业健康 持续发展,国家及地方出台多项农业产业政策,促进农业产 业结构调整,壮大产业规模,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茶叶 产业是我国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产业,也是汉阴发展的特色优 势产业之一,对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 用。 1.2.2 实施本项目是调整产业结构,带动农民增收和脱 贫致富的需要。 以合作社为龙头,基地为载体,农户为纽带,实施老茶 园改造,有利于充分发挥区域农业资源优势,提升茶园品质

质量,全面整合基地资源,实现茶园标准化、规模化、集约 化生产,创建“一村一品”,促进土地升值和增值,调整和优 化农业产业结构,带动群众多元化就业和增加收入,推动脱 贫致富进程。 1.2.3 实施本项目是完善产业链联结,促进茶产业快速 发展的需要。 本项目实施后,将充分整合合作社基地资源,按照“生 产、加工、销售”产业链和“合作社+ 基地+ 农户”的现代农业经营模式,有利于茶叶种植规模化、加工专业化、经营 一体化,实现农户与合作社互利互惠和双赢。 1.2.4 实施本项目是促进合作社发展壮大的需要。 目前,合作社正处于发展初级阶段,资金不足,通过申 报实施本项目,将全面整合基地资源,提高基地规模化、标 准化和商品化生产水平,为开发合作社绿茶自主品牌和系列 产品,加快茶产市场化步伐,做大、做强、做优绿茶产业, 为合作社的发展长期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1.3项目单位基本情况及优势 1.2.3 基本情况 2.1.1 合作社基本情况 汉阴县硒韵茶叶种植合作社成立于年月。现有入社茶农户,社员余人,拥有老茶园面积亩,近年来新建(种

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xxx有限公司 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文件编号: 受控状态: 分发号: 修订次数:第 1.0 次更改持有者:

**州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2010-2020年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进一步加快**州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改革步伐,根据省委组织部《关于印发<**省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组字〔2011〕168号)精神,依托州委党校,利用**城“**”研制基地和现代畜牧业发展优势,在我州建立爱国主义和现代畜牧业干部教育培训基地的要求,挂“**省爱国主义和现代畜牧业干部教育培训基地(暂定名)”的牌子。现结合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培训基地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有利于全面贯彻落实中央《2010—2020年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精神。《纲要》根据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对今后十年的干部教育改革作出了全面部署,建立教育培训基地有利于整合优势资源,形成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干部教育培训格局,全面落实《纲要》精神。 (二)有利于实现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的培训目标。党校是学习、研究、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以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阵地和党性锻炼的熔炉,是培训轮训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的主阵地、主渠道。中共**州委党校肩负着“一校两院”的职能,建立教育培训基地,立足**,面向全省,延伸全国,更加有利于实现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培训目标,更好地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服务。 (三)有利于进一步整合**州干部教育培训资源。近年来,

**州的各项建设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也开创了新局面,但与中央的要求、事业的需要、干部的期望相比仍然存在一定差距,建立干部教育培训基地有利于整合**干部培训资源,强化培训,提高培训效果和培训资源的利用率,同时也可由过去分散培训向集中正规培训过渡,向干部培训一体化、规范化迈进。 (四)有利于合理利用特色培训资源和开放办学。**州有着独特的干部教育培训优势资源和开放办学的条件。一是**城被确立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二是**州现代畜牧业发展已初见成效,也总结出了一些值得借鉴的成功经验。三是**州有闻名的**湖、沙岛、名曲《***》诞生地---美丽的***草原,有着独特的地文景观、水文景观、气候生物类景观、历史遗产景观、现代人文吸引物景观、**湖北岸生态景观、人与自然、鸟与自然和谐的特色等等,纯真自然、原汁原味。这些都是干部教育培训的特色资源优势。四是党校干部教育实行请进来、走出去的教学方式,从省、州党政领导干部和专家学者中聘请了一批客座教授,具备各类业务技术理论的人才融入党校,师资力量不断增强。 二、建设培训基地的原则 坚持围绕大局,服务科学发展,服务干部健康成长;坚持大力整合和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综合建设,满足干部培训需求;坚持突出特色,合理布局,打造品牌;坚持从实际出发,大胆创新,分步长期建设。 三、建设目标 将依托**城“**”研制基地和现代畜牧业发展优势。建立爱国主义和现代畜牧业干部教育培训基地。理清发展思路,立足当前、着眼未来、办出特色、创出品牌,经过几年努力,把干部教

生态茶园示范基地建设项目申报书资料

四川省珙县鹿鸣茶业有限公司《生态茶园示范基地建设》 项 目 建 议 书 四川省珙县鹿鸣茶业有限公司 二0一一年六月二十日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名称:鹿鸣茶业生态茶园示范基地建设 1.2项目申报单位:四川省珙县鹿鸣茶业有限公司 1.3项目建设单位:四川省珙县鹿鸣茶业有限公司 1. 4项目申报日期:二0一一年六月二十日 1.5项目建设理由: 珙县县委、政府历来对茶业开发非常重视,把茶业当成支柱产业来抓,而且珙县群众有着丰富的茶叶生产、管理、加工经验。珙县鹿鸣茶业有限公司是宜宾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其“鹿鸣”系列茶叶获农业部无公害食品认证,其中,鹿鸣牌“鹿鸣雾芽”获“2000年中国(成都)国际茶博览会金奖”、鹿鸣牌“鹿鸣翠芽”获第六届“中茶杯”四川茶区唯一的特等奖,“鹿鸣”茶以其独特的品质深受消费者喜爱,产品供不应求,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公司2010年生产茶叶800吨,销售收入3680余万元,年创税利580万元,可以有效地带动全县茶叶发展,已经形成“公司+协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格局,茶业已经成为珙县经济增长的又一突破点。 1.6项目建设区域:珙县的石碑乡、玉和苗族乡、下罗乡1.7建设内容及规模 生态化标准化茶园6000亩(石碑乡2000亩、玉和、下罗乡

4000亩) 1.8建设期限 2011年7月——2013年4月 1.9投资概算 地方财政承诺:200元/亩补助(其中市级100元,县级100元) 项目总投资1600万元,其中:茶园建设1271万元,茶园的2年抚育管理投资273万元,技术培训费及其它64万元。 1.10主要经济指标 珙县茶业单位面积投资标准2670元/亩,规划设计、技术培训、检查、监督等占总投资的3.5%,通过项目的实施,茶业基地建成3年后,每亩可产优质鲜叶1200斤,2.52元/斤,茶农收入3024元/亩。 1.11综合评估 通过对项目区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科研保障体系、组织管理、工程各项技术措施的施行等方面的论证,充分说明建设标准化无公害茶叶示范基地技术可行、经济合理、风险小,能够达到预期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二章项目区基本情况及背景 2.1自然概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