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表演

课堂表演
课堂表演

课堂表演

──阅读教学的全身心感受

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即兴表演,是促进其对课文进行全身心感受的有效手段。在初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表演,把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形象的表情身姿运动,提高的不仅仅是对课文的深入理解程度,而且是整体的语文素质。因为从教育心理的角度可以将教育目标分为三大类,即认知领域、情意领域和身体运动领域,而课堂表演恰恰能兼顾三者,具有很强的综合性。

今天,教师特别喜欢以课堂表演来提高阅读质量,还因为它十分符合小学语文教学的特点和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不同体裁的课文,有很强的故事性和形象性。如童话《小公鸡和小鸭子》《小白兔和小灰兔》《美丽的公鸡》等;寓言《狼和小羊》《狐假虎威》等;故事《“你们想错了”》《将相和》等;小说《信箱》《小珊迪》等;诗歌《渔夫和金鱼的故事》等。另一方面,天真活泼好动的儿童有很强的想象力和表现欲,他们非常喜爱表演课文的活动。

1.单项表演。即表演既没有情节,又没有多个角色,只是对课文某个词语意思作诠释。如教学《小猴子下山》,课文有一些表示小猴动作的词:“掰玉米”的“掰”,“捧桃子”的“捧”,“抱西瓜”的“抱”,“扛着往前走”的“扛”等,教师就让一年级的小朋友做这些词语的动作,不仅区别了这些动作,而且对词义加深了理解,也大大增强了阅读课文的情趣。

2.综合表演。课文表演的部分,内容比较丰富,有不同的角色,有生动的情节,有个性的对话,大多是课文的一个片断或整篇课文。这类综合表演有很高的教学价值,它可以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组合了各种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参与,有着生理感官上的快乐和满足。实践表明,这种综合表演调动和调节着以情感需要为核心的一切心理、生理因素,把认识与创造、对美的追求与体验、张扬个性与建全人格统一起来,十分有利于学生整体语文素质的提高。如于永正老师在执教《狐假虎威》一文时,指导学生课堂表演的片断实录:

师:下面两节就是写他们到森林去的情景,这两节写得非常精彩。请仔细读,等会儿请几个小朋友来表演。要想演好,必须读好。

(学生认真读书之后,老师请五位小朋友分别戴上老虎、狐狸、小鹿、兔子、野猪头饰。)师:其余的同学都来当导演,导演更了不起。各位导演看看狐狸和老虎谁在前,谁在后,为什么?请读书,根据书上的要求指导。

生:狐狸在前面走,老虎在后面走。因为书上说了:“再往狐狸身后一看,呀!一只大老虎。”

生:图上画的狐狸在前,老虎在后。

师:这两位导演读书很认真。──小兔啦,野猪啦,应在什么地方?

生:他们在森林深处,要站得远一点。

师:看来小朋友把课文读懂了,都是出色的导演。下面请一位小朋友朗读7.8两节,由五位扮演动物的小朋友表演。

(一生朗读,“狐狸”在前面大摇大摆地走,“老虎”在后面东张西望。)

师:(问“老虎”)你东张西望什么?

“虎”:我看看动物们是不是怕狐狸。(众笑)(“狐狸”“老虎”继续往前走,“小兔”“小鹿”等一见“老虎”,“呀”地一声,撒腿就跑。)

师:(问“小鹿”)你为什么跑?害怕谁?

“鹿”:我怕的是老虎。

师:不是怕狐狸?

“鹿”:谁怕它呀!(众笑)

师:同学们,不,各位导演们,对他们的表演有什么意见吗?

3.单组表演。就是教师让几个学生分任课文中的角色,上讲台表演,让全班同学当导演进行

指导、评论。如一位教师教《东郭先生和狼》一课时,在深读阶段,让4位学生分别担任东郭先生、老农、猎人和狼,拿着课本,上讲台表演,请全班同学指导和评论。单组表演比较集中,虽然参与表演的同学较少,但全班同学在任导演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指导和评论,间接参与表演,达到同样的教学效果。

4.多组表演。为了克服单组表演直接参与表演的同学较少的缺陷,可以采取多组表演的形式加以弥补;或者在多组表演的基础上,再选出其中的一组作单组表演。教学《东郭先生和狼》这一课,另一位教师就是先将全班40位小朋友分成10组,4人一组自愿结合,分别担任东郭先生、老农、猎人和狼,边读课文边讨论如何表演,然后分别在走廊或教室内试演,教师作巡回指导,并选出其中一组在讲台前表演,请全班同学进行评议。这样,扩大了表演的参与面,有更高的课堂教学效率,深得大家的欢心。

5.个体表演。就是只请一个同学上讲台表演课文片断,请全班同学作评议指导。如《秘密学习》一课中有这样一句话:“我……在一棵大树下,拨开枯叶,扒去浮土,掀开砖,把课本放进事先挖好的小坑里,然后盖上砖,铺上浮土和枯叶,看上去好像没有动过一样。”教师便让学生上讲台表演,区别“拨”“扒”“掀”……这些动作的不同,体会用词的准确和这些动作的先后顺序。教师在个体表演时辅以提问点拨,如:“这些表动作的词语意思有什么不同?在搭配上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要这样搭配?在词语的出现顺序上能不能调换?为什么?“从而把读书、思考和动作表演有机地结合起来。

6.群体表演。为了扩大课堂表演的参与面,教师应当设计尽可能让全班学生都能参与表演的教学环节。教《一粒种子》时,一位教师采用了“群体表演法”。在深读课文后,教师让学生坐在座位上边读边演动作。读到“一粒种子睡在泥土里”,“就把身子挺一挺”时,便抬起头,伸一伸腰、一副很舒服的样子;读到“他有点儿渴,喝了一口水,觉得很舒服,又把身子挺一挺”时,学生们把腰挺得更直,头抬得更高;读到“又把身子挺一挺”时,大家便站起来;读到最后,“种子又把身子挺一挺,眼前一亮,啊,好个光明的世界。”学生把两手上升,演出一派欢呼的神情。这种群体表演,往往可以调动全班学生的热烈情绪,对调控课堂气氛能起重要作用。

7.模拟表演。有些课堂表演,不是直接表演课文情节,而是改变课文内容,模拟某种生活情境,再作间接的表演。如教学《颐和园》这篇游记课文,教师模拟旅游活动,让全班学生当旅游团成员,请一位同学当导游。教师给“导游”戴上一顶旅游帽,一个无线扩音话筒和一面三角小红旗,并要“导游”把课文改变成导游词,指着投影屏幕上依次出现的颐和园景点,向全班同学作介绍。同学们可以旅游团成员的身份向“导游”提问题,由“导游”解答。如果“导游”答不出,也可以请老师或能回答的同学作答。这样的课堂表演,不仅可以训练学生在内化课文语言的同时,根据表演的需要,创造性地组织语言的表达,而且可以充分体现学生对交际言语的学习和运用。课本中凡游记一类的课文,都适宜作这种形式的表演。

8.说明表演。对一些说明文体裁的课文,我们还可以将其说明对象变成自述表演。如《新型玻璃》一文的教学,教师在引导学生深读课文的基础上,要学生以拟人化的方法作“XX玻璃自述”的表演。说明表演把说明的物件改变为生动有趣的拟人化的“自述”,对于说明文教学来说,不但能变枯燥为生动形象,而且能更好地体现说明文的教学特点,发展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9.课本剧表演。就是将课文改编为剧本,再组织演出的活动。这不仅是课堂表演的一种形式,而且已成为取材于语文课本并为语文教学服务和丰富校园文化的一种新型剧种。中国戏剧出版社就出版过《中学语文课本剧》一书,我国著名剧作家曹禺为该书作序。正如曹老所说:“学生参加演戏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演戏里的人,就必须理解他们的思想与感情,要具备活泼生动的想象,也要有一定的表演能力”,“课本剧可以启发学生潜在的智力,使他们对听课、读书发生兴趣……。”我国《剧本》杂志1990第9期,还登载过小学语文课文《金色的鱼钩》课本剧。应当说课本剧是一种相当正规的演出,它主要在课外活动时上演,但是也可以简化为课堂表演的一种形式。

小学英语经典剧本表演校本课程

如皋市石庄镇石庄小学校本课程纲要 小学英语经典剧本表演课 一、课程简介 1、课程名称《小学英语经典剧本表演课》 2、课程范畴简易英语经典剧本 3、课程内容(包括课程内容分析、重难点等) 本课程旨在通过学习英语剧本脚本,了解故事大意相关语言知识,了解中英文化异同,积累表演经验。本课程的主题内容共分为以下几大模块: 第一模块:英语故事阅读。

第二模块:了解故事大意和结构。 第三模块:学习场景词汇对话等。 第四模块:道具制作。 第五模块:英语剧的练习与展示。 第六模块:英语文化欣赏。 二、课程目标 (一)课程总体目标: 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深入了解文本,与作品进行深层次的交流,进行体验式学习,全面提升学生的英语语感和语言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进一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分享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舞台表演能力,学习舞台表演知识,初步了解舞台表演艺术。 (二)课程具体目标:

1.课堂教学方面,英语经典剧本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可以个性化地使用教材,在具体教学时不至于千篇一律。 2.剧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引领他们深度学习。“以演促写,以演促评”,能够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英语实践活动课堂充满活力,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从而使英语学习的效率更高。 3.丰富校园活动。同学们通过学习并表演经典英语剧本,进行英语剧比赛,参加艺术节,极大地提高了戏剧鉴赏能力,活动组织能力等。利用英语剧活动的综合实践,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培养他们团结协作的精神,培养他们的交往沟通能力。 三、课程内容 第一节英语剧《拔萝卜》课时:4课时 第二节英语剧《白雪公主》课时:4课时 第三节英语剧《小马过河》课时:4课时 第四节英语剧《小兔子乖乖》课时:4课时 第五节英语剧《龟兔赛跑》课时:4课时

科学教学戏剧表演应用

科学教学戏剧表演应用 一、戏剧表演的独特作用 1.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小学生大都喜好模仿,乐于表现,课堂中参与戏剧表演的学生期望自己的表演得到教师、同学的认可,从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戏剧表演正是适应了学生的这种年龄特点,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并在此过程中,改变以往教学中“满堂灌”的情形,达到活跃课堂气氛的目的。 2.为师生双方的全面发展提供平台。在戏剧表演中,参与的学生身兼资料搜集员、编剧、导演、演员多职;没有参与的同学会饶有兴趣地观看演出,听的会比以往更为认真。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会得到培养,教师对学生认知过程的规律、认知的广度和深度以及学生个性特长会把握得更为准确,从而达到教学相长、共同提高的目的。 3.促使学生健康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形成。心理学家莫雷诺认为,角色替代是一种心理技术,它让人置身于他人的社会角色,并按照这一角色所要求的方式、态度行事,以增进人们对他人社会角色及自身角色的理解,从而更有效地履行自己的角色。学生对社会或自然事物的扮演过程,有

利于其对社会及自然事物的关心。在表演过程中,在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同时,学生会学会关爱生命、关注社会,逐步提高正确地分析和鉴别事物的能力及其人文素养。 二、利用戏剧表演,创设问题情境 1.创设情境。学习的情境理论强调学习过程中个体与其所依存的物理和社会化历史情境的相互作用,强调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是形成能力以及社会化的必经途径。如在教学苏教版三年级“气候与季节”这一内容时,创设问题情境: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气候有哪些特点?动植物有哪些变化?人们的活动有哪些变化等问题。各小组学生怀着浓厚的兴趣表演完各自角色的任务后,其他组的同学对上述问题进行分小组讨论,最后请各小组中心发言人交流各自的观点。利用学生喜欢表演的心理,还枯燥乏味的原理、概念以“生命”,让妙趣横生的“动感”生物学进入课堂,能使学生以良好的情趣投入到学习中。 2.体验角色。戏剧表演不仅能使学生“走进”别人的生活世界,体验所演角色的思想、行为、需要和期望,而且还可以对自己的意识和行为进行审视。实际上,戏剧表演的过程是学生本人和不同角色之间心灵碰撞的过程,也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在表演中,学生必然要对照角色的行为选择,联系本人的实际,设想如果自己处于同样的问题情境中会怎么做。这种比较能在一定程序上打破原来价值体系的平衡,促

表演课教案[1]

表演课教案 授课地点:表演教室201 授课班级:04级影视表演班第一学年第一学期 授课教师:康爱石 上课时间:周一上午8:30——11:40 周四下午1:30——4:40 学生人数:大课30人,小课14人 教学周期:第四周——第六周(1——3周为新生军训) 教学目的: 表演教学就是要求通过系统、科学的训练方法,使学生建立正确的舞台自我感觉,就是要求像生活中对待一切事物的态度一样,去对待一切舞台虚构。因为,舞台上所有的一切都是虚构的、假使的,但训练有素的演员就能快速的,以假乱真,获得像人在生活中那样的一种自我感觉。真正地相信所有的假定,从而身临其境。 将注意力集中到应该注意的对象上,对一切虚构的舞台态度准确,舞台感觉真实,能平静自如的、内外统一的、身心一致的,紧张和松弛能像生活中那样的适度,在完成舞台任务的行动过程中,细琐感情也是那样的自然而然,合情合理的表达和流露。 这些要求是生活中人的一种本能,当已进入虚构的情境,演员就必须有能力以假乱真,这种信念感,能创造出像真实生活那样的一种艺术真实感,从而才能获得正确的舞台自我感觉。 本单元是通过无实物练习和代用实物练习,进行舞台态度和舞台感觉的训练,对事物练习的要求,一方面要求纯技术的练,另一方面要求在简单的规定情境中真实有机的运用,同时还采用大量的音乐、美术、音响效果和各种物品、积

木等教具为诱饵的练习进行训练。 通过本单元的训练,使同学们初步掌握了以下几点: 1、迅速地相信假使,从真实的现实生活立刻进入到虚构的舞台生活。 2、迅速地抓住各种诱饵,展开创造性的想象。 3、迅速地强迫自己将注意力集中到应该注意的具体对象上,排除杂念和干扰,解放思想和机体。 4、发挥学生特长,从局部带动整体,较快地建立了正确的舞台自我感觉。 教学内容:基本功素质训练 1、静坐收心练习 2、肌肉松弛练习 3、注意力集中练习 4、感知自我练习 5、发展想象练习 6、即兴适应练习 7、节奏变化练习 8、信念感练习 9、真实感练习 10、五觉训练 11、感受力训练 12、情绪记忆练习 13、激情反应练习 14、爆发力练习 教学要求: 表演训练不只是理解讲解,而是要通过一系列表演练习,引导学生进入创作状态。这些练习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思想集中,肌肉放松,信念增强,进入到一个想象的艺术创作天地之中去。让学生思想解放,想象活跃,信念增强,反应灵敏,激情奔放,整个集体从内到外都变得自由可塑,演员的“天真”、“童心”

英语课前5分钟

谈谈“英语课前5分钟” 摘要:“英语课前5分钟”常常可影响整个课堂教学效果,有计划、有步骤地利用好这5分钟,对发展学生思维,提高口语表达能力,提高课堂效率有极大的帮助。 关键词:合理安排发展思维提高课堂效率 “英语课前5分钟”常常可影响整个课堂教学效果,它的合理安排是创设教学良好情境的有力手段,可大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起到“一石激起千重浪”的作用。在多年的英语教学实践中,我一直致力于这方面的探索,把它纳入到备课的环节中,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下面谈谈我在英语教学中是如何安排这宝贵的“课前5分钟”的。 一、News Report (时事新闻报导)。 阅读能力不但对语言本身技能发展起推动作用,而且在发展思维,增强语言的敏锐性中起关键作用,因此我向学生推荐了一些有益的阅读材料,如《二十一世纪中学生英文报》(初中版)21st Century Teens。这是一份周刊,学生们从这里知道了“President Putin wasn’t always so clever.”(普京曾经很普通),Those fun-loving girl S.H.E. are coming!(S.H.E.将放歌上海),Celebrating beer in Munich(慕尼黑啤酒节),World’s best pair of feet(齐达内三度折桂“世界足球先生”), US catches Saddam, Disney’s story of brotherly love…等等。他们追踪自己喜爱的明星,他们感受到了伊拉战场的硝烟,而且体会到了英语就在他们身边。这个“时事新闻报导”我一般安排在周一,由轮到的小组(每个班我都把学生按好、中、差搭配编好学习小组)上台报道2~3篇新闻,简洁、流利、清晰的给予加分奖励,鼓励没有轮到的组“自告奋勇”上台,他们将会得到加倍的加分奖励。中学生表现欲强,大部分同学都会事先精心准备,而我对同学们提出的要求是“重在过程”、“重在参与”。 二、Enjoy Music (英文歌曲欣赏)。 课前播放音乐片断,可使学生减轻学习疲劳,减少学习压力,使学生思维集中,较快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这个节目一般安排在下午的英语课,由同学们挑选自己喜爱的英文歌曲,(3)班的汤涛同学特别喜欢Michael Jackson的歌曲,也喜欢模仿他的舞姿,每次播放歌曲他都跃跃欲试,而他的表演也总赢来同学们的阵阵掌声,另外每逢节日也可播放一些相关的歌曲,如:“Jingle Bell”“Silent Night”等,同时简单介绍一些相关的背景文化。 三、Tell stories (讲讲故事) 同学们可摘抄课外幽默、笑话、故事、谜语等,这些内容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也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拓宽了学生思维空间。这一环节要注意的问题是:故事不宜太长,讲完之后要求学生提问1~2个问题,回答正确的同学同样也给予加分奖励。可按学生的座位轮流操作,对于那些程度稍差的学生可降低要求,只要求他们背或读课文,只要他们肯开口。开口是中学生学英语要过的第一关,也是最最关键的一关。 四、Free Talk (自由会话) 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情景和话题自由交谈(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教师只提供围绕某一话题讨论时用到的单词和短语,不规定,也不提供具体的表达方式,因为语言学习虽然要模仿,但不仅仅是模仿,语言的使用过程也是再创造的过程。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创造性说的能力,又在很大程度上激发起学生积极参与练习的兴趣。在初三阶段,我经常采用这种课前5分钟的free talk。 五、Play Show (“戏剧”表演) 教材New Way(深港版)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语言材料源于生活实践,且每课都突出一个情节,完全可以把“戏剧”带进课堂,每学完一课,我都让同学们对所学课文进行缩写、改写、扩写、仿写等。同学们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由组长分配好角色,成绩差的同学也要登台亮相(一句台词也行),每次由1~2个组进行课前表演,由台下的同学来评分。例如Book II How do you feel?在医生、护士和病人的对话中,课本内容的掌握也是“水到渠成”。这极大

扮演角色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扮演角色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扮演角色这一模式是根据教学相关内容,让学生或老师表演,扮演,把游戏引入课堂,以增加教学情趣能有效地抓住学生的心理,调动学生的情感、营造轻松、愉快的气氛,确保学生在融洽、平等的情境中学习,从而最大可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做到寓教于情、寓教于趣、与时俱进,营造政治课教学的碧海蓝天,使政治课成为学生更喜爱的、充满魅力的情趣课。 尝试扮演角色创设情境模式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作用重大,如:我在讲初中政治课程学习《消费者合法权益》时,课上就是让学生扮演几个角色即一名顾客,一名售货员,一名保安进入课题学习。表演过程是:某同学到“诚信”超市买面包,认真挑选,查看商标,付款后,出门时被保安搜身,回家食用面包后中毒,要求超市赔偿。提问:小品中消费者有什么权益?超市侵犯了消费者哪些权利?假如你遇到这种情况,你该怎么办?表演体会情境,学生能够积极参与,不仅激发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还使课堂教学生动有趣。在处理与解决问题上,学生处在真正自主的状态中,他们的潜能得到激发,天性得到发展,其收获像鲜花怒放。本堂课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爆发出热情的火焰,学生纷纷发表不同的看法,教学中我采用一点优美的语言,“感时花溅泪”;而高兴的人会说“映日荷花别样红”;憔悴的人会说“人比黄花瘦”;欣赏的人会说“人面桃花相映红”;客观上“花自飘零水自流”;人在主观上却会想到“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巧妙地将本节课变得形象生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进入高潮。让他们轻松地掌握了相关知识。达到了教学学习的目的。经过这节课本人在教育教学中受益很深。角色扮演在教学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通过再现教材内容的相关情境,利用角色效应,让学生自己去琢磨、去尝试、去发现,去探究,缩短了教材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学生通过扮演各种角色,使其身临其境,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角色所面临的问题、来达到教学目的。其形式主要有:(1) 结合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自编自演小品,让学生当编导续故事。(2) 进行角色模拟。如:模拟法庭,让学生充当原告、被告、律师、法官,让其体验“假如我是……”等。角色扮演能使学生充分发挥自我潜能,主动获得知识,最终达到素质的全面提高和个性的充分发展。 二、利用角色效应,曾强了学生的感官,强化了感受,使学生由“近”感到“真”,由“真”感到“亲”,从而引起共鸣,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课堂教学生动有趣。并随着教学过程的推进,入情、动情、移情、抒情、进入学习高潮。以求主动,决定着人的思维、情感和语言的活动,让学生扮演、担当特定的、而又是与教材相关的角色,是很有意义且非常有效的。角色的出现使教学内容与学生更为贴近,让他们以特定的角色去学习教材内容,都促使学生带着情感色彩去学习。活动中学生担当、扮演“他角色”的新鲜感与情感体验,使学生们兴奋不已。学生在情感驱动下,主动投入的那种“力”,几乎是无法遏制的。这样,教材中原有的逻辑的、抽象的符号化了的内容,一下子变得那样生动、形象、真切;学生的主体意识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活动就可以有效地迅速形成,并日益强化,获得主动发展,便成现实。这正是在特定情境下,角色探究所产生的积极效果。我深知:“教材与学生”之间情感

表演课

表演课:热身训练(提高学生的热情、建立良好的创作状态) 放松练习(体会紧张和放松的区别、建立正确的放松状态) 解放天性(让学生从自我意识中解放出来,释放自己内部表演能力,从而能够解放自我释放自我) 素质训练(通过各种表演元素的综合训练,提高学生的七力五感,从而达到两性) 单人小品(通过表演真实的舞台生活,学会在舞台上真实的生活) 集体小品(观察生活练习)(通过观察生活训练提高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捕捉人物形象素材及学会交流,最重要的是在考试中能够在集体小品中充分展现自己表演的内部素质) 双人小品(观察生活训练)(观察生活练习的深入训练,能够真实热情自如的在舞台上生活演绎出活生生的舞台人生,为入学考试的复试作充分准备) 台词课:(1)气息、声音、吐字的综合训练(建立正确的舞台呼吸方法、学会正确的舞台发声、正确的吐字技巧) A.呼吸训练 B.字词训练 C.绕口令训练 (2)在能够建立起正确的舞台发音的基础上,进行文学作品(散文、小说、诗歌、寓言等等)朗诵训练(A.能够在考试中充分展现自己声音条件B.展现普通话的能力C.展现表达能力D.展现自己表演素质)

1.学会注意力集中 2.正确的创作状态建立 3.明白演员的特性:创作者、工具、作品三位一体。锻炼自己的身心,才能适应表演作为综合艺术的要求 课程内容: 1.注意力集中练习:数呼吸——在舞台上要有事情做,才能生活在舞台上。 建立舞台就是生活的意识,而不是做戏、演戏。 2.看大拇指练习:A.为自己做练习B.注意力集中不容易做到C.锻炼自己的注意力 3.坐椅子练习:A.一个人坐在那里,原因B.每个同学分头表演C.举其中一个表演最好的同学做例子——为什么做好(a有了任务b信以为真c当众孤独d注意力集中e解放自我) 4.干扰练习:A.逗笑一个同学B.给被逗笑的同学一本书让他在被干扰的情况下看完并说出内容C.分两个组,相互逗,被逗的同学要完成一个编讲故事的过程 第三课 课程目的: 1.表演和生活是同样一个过程——外界刺激引起感受,有了感受才会去行动——真听真看真感受(如接到录取通知书) 2.火热的创作状态的建立 3.想象力练习

少儿表演课教案

少儿表演课教案 单位:沈河区少年宫教师:宋志慧专业:表演 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讲述故事,以饱满的情绪演绎故事情节。 2.让学生感受故事营造的充满童趣的意境,以故事的形式去感受美好的生活。 3.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并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表演才能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对故事内涵的理解和平翘舌部分 教学难点:故事中人物的内心世界 教具:投影仪、音乐、表演教材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清点人员到位情况. 2.调整学生上课情绪。 3.提出课前要求。 二、基本功练习: 1、口型训练 2、发音练习

3、普通话训练 三、复习上节课内容 快板书《大象武术班》 四、导入新课:《驼背小龙虾》 很久很久以来,在海边的一块大礁石底下,住着一只小龙虾,小龙虾长着十二条腿,爬起来比螃蟹还快呢,它还长了一对小扇似的尾巴,喜欢嘲笑别人,还爱说粗话。 有一回呀,它看见一只大海螺,在海底下慢吞吞地爬动着,它觉得好玩极了,就轻轻一蹦,跳到了大海螺的背壶上,嘲笑大海螺说:“驼背姥,驼背姥。”大海螺不高兴地说:“去、去、去,你真不懂规矩,”小龙虾继续嘲笑说:“我就是要笑你这个驼背驼。”它还唱到:“海螺,海螺,背着大锅,锅里有啥?一块肉驼。”大海螺气得缩回了头,再也不理小龙虾了。小龙虾得意极了,它整天弯着腰,弓着背,学大海螺的样子到处表演,逗得小鱼儿哈哈大笑。 过了几天啊,出了一件怪事,小龙虾的腰伸不直了,他用力一伸:“哎哟,哎哟”。像刀割一样的疼,小龙虾赶紧弯下腰来。小龙虾着急了,脸红了,一直红到脊梁上。从此以后啊,它就变成了驼背红脊梁的模样了。它呀,再也不嘲笑大海螺了。 五、教学示范 1.故事讲述,介绍剧情

让昆曲走进音乐课堂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b5431920.html, 让昆曲走进音乐课堂 作者:朱艳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2019年第19期 摘要:被誉为“百戏之祖”的昆曲在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昆曲的“曲圣”魏良辅,曾坚持十年足不出户,潜心研究出新的“水磨调”。被他的 精神和故事所感染,近年来,良辅中学开展了以“魏良辅与昆曲”为主题的一系列昆曲进校园、进课堂活动。目前,良辅中学音乐课堂引入了昆曲教学,学生沉浸在戏曲艺术的海洋之中,“良辅精神”也逐渐扎根在学子心中。 关键词:昆曲;音乐课堂;创新;激发;传扬 中图分类号:G633.9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9)19-024-1 我校遵从新课标提出的“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的要求,积极挖掘家乡教育资源,积极引导学生传承家乡文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当我们得知在中国昆曲史上堪称谜一般人物的“曲圣魏良辅”居住在当时南戏北曲十分活跃的太仓南码头(现太仓市南郊镇)后,学校立马组织师生围绕“寻找魏良辅”和昆曲文化开始寻根之旅,开展了研究、学习、参观等一系列活动。在追寻过程中,师生逐步领悟到了良辅成功改革昆曲的精神之所在,并由此形成了自己的校园文化和学校精神,其核心就是勤研、合作、创新,让学生浸润在传统昆曲的内涵中,用传统文化精髓提升个人艺术修养,将良辅精神一代代传承下去。学校也因此改名“太仓市良辅中学”,全校师生都沉浸在如此浓厚的艺术氛围中。 一、采取多样化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为了让学生关注昆曲、欣赏昆曲、热爱昆曲,学校特邀请苏州大学潜心研究昆曲的博士生导师周秦教授来校为全校师生做讲座,此外,我们还开展校外地方昆曲表演社的艺人们进校园活动,邀请昆曲学校专业的戏曲演员走进课堂或开展讲座,让学生能结合大量的经验进行再学习,让学生体验昆曲艺术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热爱家乡的感情。 二、在音乐课堂上渗透昆曲教育 “唱念做打”是戏曲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段,我将其修改成昆曲的“念、唱、做、演”四步,并和学生一起表演。 第一步:念白,昆曲念白本身具有鲜明苏州地方韵味的戏曲特色,其念词最大的特点就要求我们的学生用苏州方言“中州韵”来诵读歌词,苏州话素有“吴侬软语”之美称。讲究声美、韵

浅析角色扮演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教育探索 在素质教育全面普及的今天,创新的教学方法被引入到小学语文课堂中,大大提高了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社会文明水平的提高,使其对于当代小学生的人文素养水平以及语言素养水平提高了更高的要求。丰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法,对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活动加以指导,才能促进课堂结构的优化以及学生的整体进步。一、角色扮演方法及其重要意义 1.角色扮演方法 角色扮演活动是一种情景模拟的活动,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小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利用丰富的手段去营造一个真实的情景,用有效的方法将小学生引入到情景中去,安排在较为真实的环境中,通过不同的活动培养小学生的学习能力,丰富小学生的学习方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角色扮演活动就是在与课文内容相符的教学情境中,发挥主观能动性,用自己的方法去表达学习内容与头脑中的想法。 2.角色扮演的教育意义 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丰富多彩,在当前的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寓言故事以及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小故事,这些内容都可以成为小学生角色扮演的资源。引导学生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去更加细致地观察教学内容,品味教学内容的意义,利用表演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会让教学活动的形象性大大提高。无论小学语文教学内容多么科学,小学生从课本中直接学到的内容终究是肤浅的。要更深入地理解课本内容,教师要引导小学生参与到课堂实践活动中,自然而然地投放更多的精力到语文学习中。角色扮演活动给小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表现机会,能够促进小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提高。二、角色扮演方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策略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角色扮演法,需要教师整合教学内容,创新教学理念,对小学语文课堂活动进行调整。用真实情境的创设,促进小学生主动扮演,有利于高效小学语文课堂的构建。 1.利用课外资源的引入,促进学生角色扮演积极拓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资源,给小学生提供丰富的语文学习内容,有利于小学生深入理解课堂学习内容。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一个阅读文章的讲解会花费一到两节课,如果教师一直围绕课本阅读文章组织课堂活动,会让小学生产生负面学习情绪,无法在课堂中集中自己的注意力。为了升华阅读教学主题,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从课外引入新的阅读文章,组织小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往往能够让小学生在表演的同时反思课本内容,更乐于将两个文章进行对比,完善个人阅读学习的思维。 比如在讲解《棉鞋里的阳光》时,文章讲述了奶奶疼爱孙子的故事,为了让小学生更真切地体会这一亲情主题,了解长辈对于晚辈无私的爱,教师可以从课外收集一些有关于亲情的小故事。将班级内的学生分成四个小组,给每一个小组一个不同的故事,用学生的角色扮演扩大阅读教学内容,提供学生的阅读见识,加强语文学习体验。 2.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学生角色扮演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给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提供了技术支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促进角色扮演活动的有效开展,教师需要关注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 首先,教师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给学生创设角色扮演的情境。一个真实的情境,对于小学生角色扮演兴趣的激发有直接作用,利用图片呈现或者音乐播放的形式,调动小学生的情感,有利于小学生忘我地融入到角色扮演活动中。像在讲解《坐井观天》时,教师可以关掉教室内的灯,只打开多媒体屏幕,用投影仪投出一束光,问学生能够看到什么。用现代教育技术给学生坐井观天的情境,促进学生角色扮演,会让教学效果更加明显。 其次,教师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录制学生角色扮演活动。演员,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项十分神奇的职业。在学生参与角色扮演活动时,教师可以利用摄像机将小学生的表演过程录下来,在课下给学生播放。为了让录像效果更好,小学生会更加投入,在自己的表情与动作上进行优化,直线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3.利用师生互动,促进学生角色扮演师生互动,是小学语文课堂的重要活动。营造民主与和谐的师生互动氛围,给小学生更丰富的情感体验,才能促进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角色扮演活动,不仅需要学生的参与,也需要教师的引导。教师积极发挥教学主导作用,引导小学生找到正确的扮演角色与表演方向,有利于角色扮演活动作用于语文教学。 像在讲解《难忘的泼水节》时,教师可以引导小学生走出教师,每人穿一件简易的雨衣,扮演傣族中的一员,共同庆祝泼水节。教师可以先问学生“泼水节是快乐的节日吗?什么样的行为是祝福的行为?”等,让小学生明确角色扮演的规则,理解他人的行为。教师与小学生一起参与到泼水活动中,共同表演,体验课文中作者表达的情感,有益于高效课堂的构建。 综上所述,积极利用角色扮演法实施小学语文教学,给小学生参与到语文课堂活动中的机会,有利于小学生语文学习观念的转变。用角色扮演的方法灵活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推动小学语文课堂成为小学生掌握语言知识点的乐园,才能让语文教学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参考文献: [1]王嘉颖.浅谈小学语文交互式课堂中的学生角色扮演[J].生活教育.2015(20) [2]胡定珠.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教学法的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5(25) [3]程洪秀.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4(10) [4]李文清,姚恒朋.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培养的实践性探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31)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角色扮演法已经在教育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角色扮演法具有趣味性与互动性,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用角色扮演法,给小学生提供趣味性的学习体验,有利于小学生语文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开发角色扮演活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并积极推广,有利于高效小学语文课堂的构建。关键词:角色扮演;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应用策略浅析角色扮演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王梅 711711 陕西省富平县齐村镇和平中心小学 . .203

少儿表演课教案

少儿表演课教案 篇一:原创少儿语言表演教案 公开课教案 (以45分钟为上课时间设定) 一、游戏:自我介绍 要求:1、家长和孩子面对面互相介绍,交朋友(介绍自己的名字,班级,年龄,兴趣爱好??) 2、引导孩子们积极举手,带着家长上台向所有孩子介绍自己,当然家长也要简短介绍自己。 3、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优点以及家长的优点。目的:以亲子互动的方式,让孩子们减少害羞感。训练交际能力,同时提高自我展示的愿望。 二、围团游戏 做完自我介绍,同学们都互相有了第一印象。为让他们更加熟悉有团结意识,老师安排学生一路纵队按圆形跑步前进,老师在圆内指挥,下达围团信号后(也就是几个人围成一团),立刻大声喊秒“1、2、3”(提示组团时间到),学生立刻停止移动,这样就会很好的控制游戏场面,不至于太混乱。为控制时间,玩两到三轮即可,最后一轮安排学生每三个人围成一团,为下一个游戏分组。 三、游戏:话语接龙 三四个人一组,第一人用“我、你、他”或“草、天、地”等 字开头说一句话,第二人用第一人话尾的字开头再说 一句话,第三人用第二人话尾的字开头再说一句话,第一人再接第三人话尾的字再开头说一句话,如此反复。比比看哪一组的孩子句子接的最快最好。(开头的字可以同结尾的字同音不同字)

例:(1)草地上有小朋友在玩。 (2)玩累了,就回家练琴。 (3)琴的声音很优美。 (4)美丽的彩虹挂在天空?? 四、团队表演游戏, 分组:每三个孩子分为一组,一个念旁白,一个扮演小羊,一个扮演狼。比一比,看看哪一组表演的最好。(要求把文章打印出来) 狼和小羊狼来到小溪边,看见小羊正在那儿喝水。 狼非常想吃小羊,就故意找碴儿,说:“你把我喝的水弄脏了~你安的什么心,” 小羊吃了一惊,温和地说:“我怎么会把您喝的水弄脏呢,您站在上游,水是从您那儿流到我这儿来的,不是从我这儿流到您那儿去的。” 狼气冲冲地说:“就算这样吧,你总是个坏家伙~我听说,去年你在背后里说我的坏话~” 可怜的小羊喊道:“啊,亲爱的狼先生,那是不会有的事,去年我还没有生下来哪~” 狼不想再争辩了,龇着牙,逼近小羊,大声嚷道:“你这个小坏蛋~说我坏话的不是你就是你爸爸,反正都一样。”说着就往小羊身上扑去。 强者要想欺负弱者,总是能找到借口的。 篇二:幼儿主持表演教案 幼儿主持表演教案 第一课时 一、老师自我介绍 1、交代主持表演是门什么样的课程。 2、说一些小朋友感兴趣的主持人模仿动画片里的经典人物, 激发学生兴趣。 二、让我认识你(熟悉学生情况,以及能让大家能简单大方的介绍自己)

绘本表演故事复习课程

《借你一把伞》、《和甘伯伯去兜风》、《蚂蚁扛蜈蚣》 《青蛙卖泥塘》 青蛙住在烂泥塘里。它觉得这儿不怎么样,想把泥塘卖掉,换几个钱搬到城里住。于是青娃在泥塘边竖起一块牌子,写上:卖泥塘!“卖泥塘喽,卖泥塘!”青蛙站在牌子下大声吆喝起来。一头老牛走过来。它看了看泥塘说:“这个水坑坑嘛,在里边打打滚儿倒挺舒服。不过,要是周围有些草就好了。”老牛不想买泥塘,走了。青蛙想,要是在泥塘周围种些草,就能卖出去了。于是它就去采集草籽,播撒在泥塘周围的地上。到了春天,泥塘周围长出了绿茵茵的小草。青蛙又站在牌子下面,大声吆喝起来:“卖泥塘喽,卖泥塘!”一只野鸭飞来了,它看了看泥塘说:“这地方是好,就是塘里的水太少了。”野鸭没有买泥塘,飞走了。青蛙想,要是能往泥塘里引些水,就能卖出去了。于是它跑到周围的山里找到泉水,又砍倒了竹子,把竹子破开,一根一根接成水管,用它们把水引到自己的泥塘里来。等泥塘里灌足了水以后,青蛙又站在牌子下,大声吆喝起来:“卖泥塘喽,卖泥塘!”可是它的泥塘还是没有能卖出去。小鸟飞来说,这里缺点儿树;蝴蝶飞来说,这里缺点花;小兔跑来说,这里还缺条路;小猴跑来说,这儿应该盖所房子;小狐狸说……每次听了小动物们的话,青蛙都想:对!对! 要是那样的话,泥塘准能卖出去。于是它照着它们的话去做,栽了树,种了花,修了路,还在泥塘旁边盖了房子。“卖泥塘喽,卖泥塘!”有一天,青蛙又站在牌子下吆喝起来,“多好的地方!有树,有花,有草,有水塘。 你可以看蝴蝶在花丛中飞舞,听小鸟在树上唱歌。你可以在水里尽情游泳,躺在草地上晒太阳。这儿有道路通到城里……”说到这里,青蛙突然愣住了,它想,这么好的地方,自己住挺好的,为什么要卖掉呢?于是青蛙不 再卖泥塘了。

三年级英语小话剧表演课

三年级英语小话剧表演 课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喜迎圣诞”三年级英语小话剧表演课-----小猫钓鱼 角色: K: Kitty(小猫曹煜青扮演)M: Mother Cat(猫妈妈刘迦楠扮演)B: Brother Cat(猫哥哥陈新宇扮演)L: Little brother Cat(猫弟弟崔响扮演) F: Father Cat(猫爸爸常浩哲扮演) Butterfly(小蝴蝶多清源扮演)Rabbit(小兔子沈子童扮演) 旁白:The Kitty’s is going camping, Kitty wants to learn fishing .Can he learn fishing 小猫一家去野营,小猫想学钓鱼,他能学会吗 K:Hello! I’m Little cat Mimi. I’m going fishing. But…(看见妈妈在……)Hi! Mummy! What are you doing Can you go fishing with me? 大家好,我是小猫咪咪,我想去学钓鱼,但是。。。你好,妈妈,你在干什么,,你能和我一起钓鱼吗 M: Sorry. I am cooking dinner. (对不起,我在做午餐) K: That’s OK! Bye! (闷闷不乐地来到哥哥身边) Hi! Brother! What are you doing Can you go fishing with me.(那好吧,拜拜。你好,哥哥,你在干什么你能和我一起钓鱼吗) B:(哥哥正在打电话): Sorry. I am answering the phone.(对不起,我正打在打电话。) K: Oh. Bye. (闷闷不乐地来到姐姐身边)(那好吧,拜拜) K:(弟弟正在画画):Hi! Tom! What are you doing Can you go fishing with me (你好,Tom,你在干什么你能和我一起钓鱼吗) L:Sorry. I am drawing pictures./…(对不起,我正在画画) K: That’s ok! Bye-bye! (垂头丧气地来到爸爸身边,爸爸在……)Hi! Dad dy! Can you go fishing with me (那好吧,拜拜。你好,爸爸,你能和我一起钓鱼吗) F: Sure! Let’s go!(当然可以,我们现在就去.) K: Great!(太好了!) (兴高采烈地来到河边开始钓鱼) Butterfly(小蝴蝶)小蝴蝶一边飞一边唱着:It’s a sunny day .I’m very happy .I can fly high .(天气真好,我好开心,我能飞很高) K:(看见一只蝴蝶马上丢下钓鱼竿): Wow! A butterfly. How beautiful! Let’s play together! Don’t run away! (哦,蝴蝶,好漂亮啊。我们一起玩吧。别跑啊!) (蝴蝶飞走了.小猫垂头丧气地回来继续钓鱼) F:(爸爸钓到一条大鱼): Look! A big fish!(哦,看,一条大鱼) Rabbit(小兔子)小兔子一边跳一边唱着: It’s a sunny day .I’m very happy .I can jump high .(天气真好,我好开心,我能跳很高) K:.(看见小兔子马上丢下钓鱼竿去追赶小兔,)Wow! A rabbit! How lovely! Stop! Stop! (哦,一只小兔子,好可爱啊,快停下,快停下!) (小兔跑进了草丛深处,小猫咪咪伤心地回到了池塘边) Oh ,I have no butterfly, no rabbit. I have no fish! Wu… (哦,我没有蝴蝶,没有小兔子,没有鱼,呜呜) All together(大家一起说):Don’t cry! Kitty! Do it with your heart. You can get fish. (不要哭泣,凯蒂。用心去做。你一定会钓到鱼的!)

表演课课程大纲

教学大纲 一、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是表演专业的主干课,学时多、学分高,既要使学生掌握本课程的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更重要的是通过不断的训练和实践掌握表演技能和技巧。 上:让学生逐步了解和初步掌握诸元素及元素间的有机联系,达到消除紧张,放松自己,解放天性,能够让学生在自己假设的规定情境中还原生活,真实地积极地有机行动,能独立完成单人行动小品的构思和表演。 下:仍是表演基础教学阶段,要求学生进一步解放天性,通过交流元素的学习,能掌握与对手进行真实有机的交流。通过动模,人模的训练初步了解人物创作的基本方法,建立正确的创作方法和观察生活能力——源于生活、还原生活到高于生活。创作并表演观察生活小品。 二、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1、理论阐述: a、什么是表演,影视表演与其他表演的根本区别,在假设的情况下以假当真、假戏真做、掩盖自己、冒充别人;

b、表演艺术的主要特征:①虚构及假定性;②当众;③是一门行动学;④再创造(二度创作);⑤是时间艺术也是空间艺术; ⑥是一门综合艺术。 基本要求:学生做好笔记,了解什么是表演及基本特征 2、游戏与练习。 要求学生通过各种游戏能初步解放天性,自如地进入表演练习:a、“发疯练习”;b、当众思维练习;c、肌肉松弛练习;d、艺术操;e、苦笑练习;f、编故事等。 3、各种表演证实练习。 内容上可做四种证实即:a、物体证实;b、环境证实;c、动作证实;d、情绪证实等。 基本要求:让学生了解与初步掌握表演诸元素及元素间的有机联系,通过练习,学生能开展想象力,增强假设能力及信念感、感应力,注意力集中等。学会对生活有逻辑有顺序的组织能力,真实的还原生活。 4、感觉练习:阐述什么是感觉,演员的三种感觉。 a、生理性感觉; b、心理性感觉; c、人物的自我感觉。 ①做各种感觉练习:包括静态种的生理感觉、动态中的各种生理感觉、情绪感觉、心理性感觉(人物自我感觉到二年级再进入)。 ②示范感觉练习:包括闻花——发现花、观花、赏花、闻花、摘

全国幼师风采大赛一等奖精品教案故事创编表演(中班语言)

故事创编表演(中班语言) 一、问题的提出:(表演游戏的目标) 表演游戏是幼儿以故事(来自于文艺作品或自己创编的故事)为线索展开的游戏活动。他们按自己的理解,运用声音、动作、手势、表情等非言语手段来扮演各种角色表现故事。所谓"自己的理解",可以理解为幼儿个体的,也可以理解为游戏小组经过讨论协商后对作品达成一致的理解与创造性表达,这对于幼儿的语言学习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由于表演游戏的内容来自语言优美的文艺作品和幼儿丰富的生活经验,加上富有变化的道具和亦真亦幻的场景,这就为幼儿创设并提供了一个融教育与情景之中的一个多角度的语言环境。那么,表演游戏是否有效地促进了幼儿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呢?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角色游戏就为幼儿创设了这样的环境,角色游戏的外部特征之一,就是"在整个游戏过程中,幼儿的语言相伴随"。幼儿在角色游戏的情景下,运用语言交流他们的需要,尽力模仿所扮演角色的语言,体现角色有特征,角色游戏为幼儿语言发展提供的练习的机会。 二、活动的由来: 三间房子搭建好之后,激起了孩子们表演的欲望,大家一起制作道具分配角色表演起来了,每个孩子在表演过程中都很投入,但发现孩子在选择角色时都喜欢扮演小花猪,由于大灰狼最后的遭遇不好,孩子都不喜欢扮演这个角色。有的孩子就提出问题:“大灰狼可不可以不死呀?”“大灰狼最后跟小猪成了好朋 友”“大灰狼也很聪明,它也会想办法对付大灰狼的”。随着孩子们表演经验不断丰富,他们对故事的情节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增加新的角色,于是,决定大家一起来改编故事并进行表演。 三、活动具体目标: (1)创编故事并制订故事表演的计划,并能按计划去完成故事表演。 (2)能运用语调、表情、动作去表现人物的形象和情感变化,发展幼儿的语感,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3)通过表演游戏扩大词汇量,积累语言经验,在日常生活、交往中迁移运用,提高自身的语言能力。 (4)培养幼儿自信、勇敢、大方的个性,能积极主动与人交谈、协商、合作与交往。

表演让小学语文课堂增姿添彩

表演让小学语文课堂增姿添彩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不同体裁的课文,它们都具有很强的故事性和形象性。从课堂实践来看,小学生的表现欲望特别强,他们喜欢表演,渴望表演,他们把表演当作一种游戏,从中可以获得无穷的乐趣。表演可以让学生在趣味盎然的语境中步入阅读过程,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一、表演的作用 (一)辅助学生理解文本。 小学语文的课文故事性都比较强,但是由于学生年龄比较小,他们不一定能很好地理解课文所表现的生活场景。通过表演,创设一定的情境,营造氛围,通过氛围感染学生,使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二)帮助教师了解课堂。 看课堂上学生是不是真正理解文本,看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是不是到位,就看在表演的过程中,学生对文本的把握是不是恰如其分。表演还是教师了解学生课堂学习状况的一种途径,是检验学生与文本对话深度的一种途径,也是教师改进自己教学方式的一种途径。 (三)搭建学生合作平台。 表演中绝大多数都是几个学生的集体表演,所以要求每个学生之间能够配合好。这种交流不仅是语言、肢体上的,更是情感、心灵上的交流,学生在表演中学会人与人之间的合作,懂得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二、表演的类型 (一)朗读式。 朗读式表演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针对人物的语言进行口头表演。这是最基本的表演方式,也是指导学生感情朗读的有效方法。让学生用表演的方式来朗读,必须首先引导学生理解文本中的提示语,并且联系全文的背景,使这种朗读自然、准确,充满生命力。 比如,在教学《鞋匠的儿子》时,指导学生朗读表演林肯面对参议员的嘲笑后的一段发言:“我非常感激你使我想起我的父亲……我一定会永远记住你的忠告,我永远是鞋匠的儿子。我知道我做总统,永远无法像父亲做鞋匠那样做得那么好。”老师们往往会引导学生抓住林肯话语中的三个“永远”来进行朗读,学生只要感情充沛地读好这三个词就能达到较好的效果。其实,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仔细读读之前那位参议员的话语:“林肯先生,在你开始演讲之前,我希望你记住,

经典英语课堂游戏1

英语游戏 1.拍单词: 把本节课重点单词先全部过一遍,让学生有更深的印象,然后将图片一横排贴在黑板上,在图片的下方划个圈,让一男一女上台来并背对老师。老师用口型对下面的同学作提示,让学生反应单词,并大声说出来。老师再将该词确认一次后,发出明确指示,让台上的两位学生转身去拍单词下面的圆圈。拍的又快又准的一方胜出得分。如:crab,T:crab,台上学生马上去拍对应图片或单词下的圆圈,又快又准的加分。 要求: a. 贴图片或单词时,让全班学生认一个贴一个。在游戏前,让全班同学再次熟悉下要比赛的单词。 b. 上台来的两位同学,面朝台下同学,老师通过口型提示,如rock,台下同学一起说rock,为防止台上同学听不清楚,老师要大声再读一次,然后发出指令,“go!”比赛选手才能去拍。 c. 在拍图前,为了活跃气氛,可让比赛选手先做点热身,如:选手对着全班时,让他们原地小跑,听到go的指令时,再转身拍词。 d. 游戏时,注意控制纪律,学生拍错的单词,一定要全班再认读一次,纠正错误。 2.猜拳(剪刀石头布)游戏: 把本节课重点单词或图片一横排贴在黑板上,叫一男一女上讲台,老师指着一个单词,如dog,台上选手开始划,边划边带领全班一起读dog,读到第三声时,出拳,赢的一方等到dog这个单词,得到单词多的队伍获胜。? 要求: 为防止选手划拳时,出拳太快,台下学生看不清,或选手划拳时,有人慢出拳,老师要控制好划拳的节奏,带领台下学生有节奏地朗读。(为保证游戏进行时划拳的节奏,短的单词老师要带,读长的单词时,口令改为one、two、three)

3 . 击鼓传花: 老师先选定一些图片或单词卡分给每组一张,然后选一首节奏明快,学生喜欢的英文歌曲,当音乐一起,拿到的卡片的同学就要马上往后传;当音乐一停,学生停止传卡片,这时手上拿着卡片的同学依次朗读出手中卡片的单词。读对的加分,然后继续游戏。 3.拼单词:是一个针对单词拼写的游戏。 如:slow/fast,先在黑板上写上slow/fast,然后把事先准备好的这两个单词的字母卡打乱顺序贴在黑板下方,男女各派一名代表上来,老师发令,这时全班一起喊slow/fast,slow/fast…两名代表开始选择字母卡拼单词,最先拼好拼准确的一方胜出。 要求: 为比赛公平起见,选择拼写的单词最好是结构相近,字母数相同的一对词。 要拼写的单词老师要先写在黑板上,拼写及字母间隔要大些,便于学生认清。注意防止选手因求胜心切而损坏字母卡。 4.大小图: 把重点单词的大图依次打横贴在黑板上,老师手里拿着对应的小图,然后选一个男生上来抽一张小图,全体女生来猜,看究竟男生手中抽中的是哪张图片。猜对了女生加分,猜错了男生加分。如:《Dinnertime》中,训练扩展句型do you want some...?句型时,把rice,bread,meat ,milk等大图贴在黑板上,手上准备对应的小图,先叫一男一女上来,男生抽一张小图,女生来指大图,如:指向rice,全班女生问?Gs:Do you want some rice?男生秀小图,如果是rice的阿小图,全体男生回答,Bs:yes,please;若不是,Bs:No,I want some... 要求: 该游戏一般多用于训练句型,通过问答形式让全班操练。 游戏时要防止学生喊加油,扰乱课堂纪律。若有学生捣乱,立刻给男方或女方减分,并乘机给另一方加分。惩罚并用,恩威并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