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安琪园设计说明05.02

01安琪园设计说明05.02
01安琪园设计说明05.02

合肥市瑶海区安琪园小区环境综合整治工程

安徽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

ANHUI INSTITUTE OF BUILDING RESEARCH & DESIGN

建设单位 :合肥市瑶海区住宅小区综合整治办公室

工程名称 :合肥市瑶海区安琪园小区环境综合整治

工程编号 :18JY02

设计阶段 :初步设计

出版日期 :2018.04

安徽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

项目负责人:

建筑:

给排水:

电气:曹苑注册公用设备师(给排水)刘超一级注册建筑师

郭俊工程师

赵明工程师

李峰工程师

第一篇建筑总体设计工程概况

安琪园小区位于瑶海区长江东路,东至栈塘小区,西至蓝天毛巾厂,南临长江东路,北至天使园小区。

小区建成于2000年代,辖属于七里站街道东七社居委;总用地面积1496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3640平方米,共7栋居民楼,20个单元,240户,约768人。

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屋面防水保温、外墙防水洁化、楼道洁化、修整楼道灯、更换屋面落水管(入地)、围墙修缮,修整道路、改善雨污排水、油污分离、小区路灯、绿化补种(树)、健身设施、增设机动停车位、非机动车库翻建、增设垃圾桶、宣传栏、配置小区物业管理用房、杆(管)线迁移/入地、楼道扶手修缮、修缮传达室、新装大门/道闸、增设电子监控、改造及粉刷围墙、院落围墙修缮与粉刷、安装楼道防盗门、增设移动式灭火器、增设室外消防栓。

项目位置示意图如下:

安琪园小区住宅现状情况统计表

栋号单元数层数户数

占地面积

(m2)

建筑面积

(m2)

建设年代结构类型外墙状况屋面落水管屋顶形式

屋顶状

1# 3 6 36 570 3410 2000年砖混涂料外墙已破损半坡漏水2# 3 6 36 590 3520 2000年砖混涂料外墙已破损半坡漏水3# 4 6 48 795 4770 2000年砖混涂料外墙已破损半坡漏水4# 2 6 24 420 2520 2000年砖混涂料外墙已破损半坡漏水5# 2 6 24 420 2520 2000年砖混涂料外墙已破损半坡漏水6# 2 6 24 400 2400 2000年砖混涂料外墙已破损半坡漏水7# 4 6 48 750 4500 2000年砖混涂料外墙已破损半坡漏水

合计20 240 394523640

一、设计依据

1.《合肥市老旧小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意见》

2.《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

3.《老旧小区环境综合整治居民需求调查表》

4.《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

5.建筑、道路、水电气、消防等各专业设计规范

6.项目建议书及甲方提出的整治设计要求;

7.甲方提供的现状地形图及相关资料;

8.《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

9.《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10.《屋面工程技术规范》(EB50345-2012)

11.《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12)

12.《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

13.《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

14.《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169-2012)

15.现状测绘图及实地调研资料

16.其他相关标准、规范、规定

整治改造内容及方案

通过现状分析和改造条件的评价,此次改造的基本内容及措施为:

1、房屋主体

1.1安琪园小区住宅部分和配套用房等均为涂料外墙,外墙均不同程度污染、粉化、剥落,外墙裂

纹及脱落现象。此次改造对建筑原有外立面重新设计,喷涂真石漆,详见建筑效果图。

1.2 屋面防水:安琪园小区小区住宅均为坡屋面,幼儿园等辅助用房均为平屋面,平屋面、坡屋面

均进行屋面防水处理,防水等级为I级,顶层住宅露台部分按上人平屋面进行屋面防水处理。

1.3楼道洁化:现状住宅楼道内墙壁污浊,“牛皮癣”现象严重,此次整治建议粉刷洁化;具体内

墙面粉刷做法详见大样。

1.4修整更换楼道灯:现状大部分住宅楼道灯老旧损坏,整治建议修整更换新型节能灯具。

1.5小区单体楼单元门全部更换,安装防盗门(门禁磁卡),入口处增设成品奶报箱,告示栏,由

建设单位选型。

1.6小区楼道内无移动灭火器材,需要增设,小区雨落管、雨水斗破损严重,均更换。

1.7对实体院墙修补、粉刷,做法参见大样图;铁艺院墙整修,整修内容为:铁艺栏杆除锈、刷防锈

漆2道、再刷调和面漆2道、更换破损铁艺栏杆,铁艺院墙的实体墙身修补、粉刷,做法见大样图.

1.8本次仅为小区环境综合整治,不涉及单体楼主体结构的改造、加固、修补等设计。

2、公共设施

2.1改善雨污排水:结合小区现状排水方式以及周边市政道路管道情况,雨污水内部分流具体见雨、

污水排水施工图。单体楼原有接阳台排水的雨水立管保留、并改为阳台排水管,破损部分更换,断开与原有雨水斗的连接;新增屋面雨落水管一套、原有雨水斗更换,新增雨水管与新雨水斗相连,所有雨水立管及阳台排水管全部入地、分别接入雨污水管网,连接管管径为De110,更换破损落水管;原有接阳台洗衣机排水管接入小区污水管网。洗衣机排水管接入小区污水管网。

2.2更换垃圾桶:现有垃圾桶数量不足,且均有破损,此次整治根据单体楼规模设置垃圾桶,具体

位置见整治总平面图。

2.3小区原有非机动车库翻建,详见图纸。2.4 路灯修整:小区路灯十分缺乏,整治建议增设路灯系统,具体见电图。

2.5小区新增成品艺术造型宣传栏1处,甲方选样,位置见整治总平面图。

2.6 幼儿园更换整体塑胶地面,外立面喷涂真石漆,增设防护栏杆,位置见总平面图。

3、道路改造

对原有道路停车进行优化,拆除一些破旧花池,增加停车位。拓宽道路,满足行车要求,改造后停车位77辆。

3.1 设计标准路面设计标准轴载为BZZ-100KN,设计车速≤20km/h,交通等级为轻,设计年限10年。

3.2 依据现有小区内部道路网系统,在不改变原有路网及高程系统的情况下,进行小区道路建设,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尽量拓宽原有路面,便于车辆通行。小区位于市政道路的出入口,设置减速让行交通标志。小区出入口内侧设置限速交通标志,以利交通安全。根据甲方建设要求:

1.沥青路面做法:40厚细粒式沥青混凝土面层,粘层(PC-3型),50厚中粒式沥青混凝

土,乳化沥青透层(PC-2型)、封层(PC-1型),双向玻璃纤维格栅,200厚C30混

凝土(按4-6m分仓跳格浇筑),200厚级配碎石,素土压实路基。沥青路面压实度、

强度要求:沥青上、下层压实度≥96%;沥青混合料动稳定度,上面层改性沥青≥2800

次/mm,下面层(普通沥青)≥1000次/mm。砼面层弯拉强度≥4.5MPa,级配碎石压实

度≥94%;7d抗压3.0~3.5MPa;土基回弹模量E ≥25MPa。

2.人行道和停车位采用透水砖铺装,透水砖路面结构层为:200*100*60预制透水砖,30

厚1:3干硬性水泥砂浆,200厚C25水泥混凝土,200厚透水级配碎石,素土压实;透

水砖路面强度:抗压Cc50,抗折≮Cf50,防滑R2防滑指标BPN≥70。

3.3为确保车辆分道行驶,起到合理引导车辆的作用,本次小区整治道路沿线设置标线。全线

的标线类型如下:

1. 道路标线材料采用热融性道路专用漆。

2. 车行道分界线:白色虚线,宽15厘米,采用2米实线,4米空档。

3. 车行道边缘线:设在车行道两侧与路缘带之间,白色实线,宽15厘米。

4. 中心单黄色线:设置道路中间位置以划分上下行方向,交叉口为黄色实线,宽15厘米,

路段采用4米实线,6米空档,宽15厘米。中心单黄线设置为震荡标线。

4、小区景观绿化

一:设计理念

人的生活离不开环境,居住环境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空间。本次设计中,强调生活,文化,环境的连接,以达到美化环境,方便生活的目的。因此,处理好“自然---住宅---人”的关系,就是本次设计着重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设计构思

尊重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以人为本,为人服务。

人具有社会属性,有了人的存在必然会产生一系列的活动,人作为活动的主体,我们必须了解人与环境之间的联系,尊重人们之间的活动,遵循居民的居住心里和居住行为的轨迹,并坚持以人为中心,以“为人”为服务轴线,使人和环境之间达到和谐统一。

三:规划布局

1:小区原地貌存在的问题

本次设计改造的安琪园小区属于老旧小区,小区内设施陈旧,园建破损严重,植物茂盛但缺乏疏理,可供人群聚集活动的空间地面破旧损坏。

2:规划指导思想

力求布局合理,设施齐全,经济实用;创造一个具有文化内涵的居住小区。

在小区整体性的前提下,贯彻“以人为本,尊重自然”的原则,考虑实施性及可操作性,保留及改造的需要,以建设舒适性居住空间环境为规划目标,满足住宅的居住性,舒适性,安全性,耐久性和经济性。

四:具体设计实施

1:安琪园小区的景观改造主要分为一个区块

1):1#楼南侧原健身广场区域

2:改造实施

1):1#楼南侧原健身广场区域:原广场地面铺装破旧,绿化种植杂乱,整体空间利用率不足。本次改造重新规划此区域。将场地划分为休闲广场空间,运动广场空间,绿化空间,使得空间布局更加合理和清晰。通过不同的铺装形式及不同的用材将场地空间串联,使空间布局更加整体、紧凑。并且根据空间关系设计长条石坐凳,增添石桌凳,满足了居民休憩需求。对原有树木也进行了保留,新建种植池,搭配补植色叶和开花树种,丰富绿化景观效果。通过重新对此区域的规划设计,让广场更具美感的同时,功能分区也更合理化,形成小区重要的中心景观休闲区域。

5、消防设施

5.1疏通消防通道:小区原消防通道的设置基本畅通,此次整治结合道路翻新予以适当的梳理完善,

见总平面图。

5.2增设移动式灭火器:住宅楼道无移动式灭火器,此次整治建议每层每单元设置手提式磷酸铵盐

灭火器MF/ABC2两具。

6、小区安全

6.1小区实体围墙内侧进行修补、粉刷,总长以实际测量为准,粉刷颜色由甲方定;小区铁艺围墙

整修,整修内容为:铁艺栏杆除锈、刷防锈漆2道、再刷调和面漆2道、更换破损铁艺栏杆,实体墙身修补、粉刷,做法见大样图;

6.2小区入口更换车行及人行道闸1个,甲方选样确定;位置见整治总平面图。

6.3小区入口更换成品岗亭,幼儿园附近增设成品巡逻岗亭,尺寸详见总平面图,甲方选型。

7、燃气入户、水电表出户

小区燃气入户、电表、水表均已完成出户。

第二篇给排水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

《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DB50015-2003)2009版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 (2003年版)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2006年版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6年版

《埋地聚乙烯排水管管道工程技术规程(GECS164:2004)》

《城镇检查井盖技术规范》DB34/T118-2010

《合肥市城镇检查井盖技术导则》

《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

二、项目概况

小区排水现状:现有排水体制为雨污合流,大部分雨水口、窨井及排水管已堵塞,排水管管径偏小,排污不畅,导致暴雨季节,小区污水横流。部分排水管、窨井破损严重,化粪池也已多年未清掏。

三、设计内容;

1、小区总体排水整治设计

拆除现有混凝土排水管、窨井、雨水口,清通所有单元楼污水出户管、化粪池,对小区雨污水系统进行重新设计,采用雨污分流制。

雨水:该小区雨水暴雨强度公式采用合肥市暴雨强度公式q=4850(1+0.846lgP)/(t+19.1)^0.896,其中P取3年,径流系数取0.60,t=t1+t2:地面集水时间取t1=5min。经计算,雨水管道设计管径为De315~De600。雨水接口井为雨水井YS8296,井底标高为22.41,埋深2.4米,DDN1200@1800,地面标高24.81。

雨水口设置为平箅式单(或双)蓖水口雨水口,详见16S518-8、9,雨水口连接管均采用De315,i=1.0%坡向检查井。

污水:拆除原有排水管道、检查井,清掏原有化粪池。餐饮含油废水接入新增隔油池。重新设计小区污水管道。原有出户管破损较多,全部更换。

小区内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小区原有污水管网。污水管径为De315,接口井分别为污水井WS8144,井底标高16.243m,井底标高为23.00,埋深1.6米,管径D600,地面标高24.60。

2、屋面雨落水管、雨水斗更换

单体楼原有雨水立管保留、并改为阳台排水管,破损部分更换;原有雨水斗更换,新增屋面雨落水管一套,与更换雨水斗相连;单体楼原有雨水立管改为厨房排水管,更换为铸铁管与原有住户厨房排出管连接;原有雨水斗更换,新增屋面雨落水管一套,与更换雨水斗相连;所有雨水立管及阳台排水管、厨房排水管全部入地、分别接入雨污水管网,连接管管径为De315。更换破损落水管;原有接阳台洗衣机排水管、厨房排水管接入小区污水管网。

排水立管需根据管道损坏程度进行更换,厨房排水立管为DN100的柔性铸铁管,雨水排水立管为管径De110的UPVC管。

3、管材

室外排水管均采用HDPE双壁波纹管,管材应符合国标GB/T18477.1-2007和GB/T19472.1-2004的要求,管材环刚度等级为S2≥8KN/㎡;

管道基础和接口:HDPE双壁波纹管管道基础采用砂基础,接口采用橡胶圈接口。采用球磨铸铁井盖。机动车辆行驶和停放的道路、场地采用重型井盖;非机动车道、人行道、绿化带采用轻型井盖。

4、消防

小区原有室外消火栓核实是否损坏或是否通水,如不通水,应及时通知业主申请开通。根据规范要求,另增设室外消火栓两个,由市政部门设计及施工。

第三篇电气设计说明

1、概况

该工程为合肥市瑶海区安琪园环境综合整治工程。

2、设计依据

1、《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

2、《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95-2007

3、《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

4、《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4-2011

5、《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

6、《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50134-2015

7、《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 50343-2012

8、《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JGJ/T163-2008

9、其它专业所提供的图纸和条件

10、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任务书及有关设计资料

3、设计范围

3.1 路灯照明系统

3.2 小区监控系统

3.3 楼道照明系统

3.4 汽车充电桩系统

4、设计内容

1、路灯照明系统:小区内增加路灯照明系统,采用高效节能的荧光灯,防眩光灯罩,保证照度的均匀性并有效限制眩光。

2、自行车库照明系统:自行车库内增加路灯照明系统,采用高效节能的单管荧光灯,保证照度的均匀性并有效限制眩光。

2、小区监控系统:在小区主要进出口、主要道路交叉口及道路末端安装监控摄像头。监控主机设于小区警卫室内。

4、汽车充电桩系统:根据小区整治范围及新增车位的数量,给予部分停车位预留汽车充电桩电源及埋管,桩体及配线由后期业主根据小区需要配置。

5、设计说明

1、照明布设:

路灯单侧布置在绿化带上,标准灯距定为30米。设计按30米布灯,遇喇叭口、分岔口、楼道口酌情适当调整。开挖灯杆、配电箱及接地极的基坑时,事先查清无地下管线。

2、照明设施技术要求:

1)灯杆设计和制造应符合GBJ17-88钢结构设计规范,GBJ50017-200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以及国家行业标准或市级以上标准局批准的企业标准。

2)路灯灯具和光源

灯具选用国产或合资企业生产的优质产品,防护等级:IP65;外壳耐腐蚀性能:Ⅱ类;电器绝缘等级:ClassⅠ。灯具效率大于70%,一体化灯具配套的镇流器、补偿电容等电器,补偿后的功率因数不小于0.92。

3)照明及动力配电箱

户外路灯照明配电箱放置于小区值班室内,沿值班室侧墙壁挂安装。

室外汽车充电桩配电箱安装在室外,箱底须做高出地面200mm的混凝土基础,外壳须带防雨装置。

3、照明用电

1)电源:本工程电源为三相四线制.电压380/220伏,照明及动力电压偏差范围在+5%~-10%。

2)配电: 系统采用TN-C-S方式.用户照明支路为单相三线,并在其照明及动力支路上设置漏电保护装置,其动作电流为30mA,详见配电系统图。

3)配线: 一般照明配线采用VV22-1KV型绝缘电缆,室外电缆采用穿PE管埋地敷设,过道路处套钢管人行道下埋深不应小于0.5米,绿地及车行道下埋深

不应小于0.7米,敷设时应在电缆上下各铺以100mm厚的软土或沙土。室外

电缆埋置与各类管线的距离须满足《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第

8.7.2.6条的规定。

4、接地与防雷

1)电缆进线处须做重复接地,室外灯具线路在首端末端及分支处的PE线也须重复接地, 配电柜外壳.金属灯杆.灯座及穿线钢管等须与PE线可靠连接, 接地电阻不大于4欧姆。

2)屋面避雷带损坏处,屋面避雷带直径10热镀锌圆钢明敷,每1000设直径10热镀锌圆钢支架,避雷带高出檐口150,用支持卡固定,卡子间距为,直线段1000,转弯处为300。防雷线与屋面金属构件(水.风管.等)相焊接。屋面所有外露的金属物、件均须与就近避雷带焊接.均采用热镀锌,焊点须作防腐处理,地上部分刷防锈漆一道,银粉漆两道。

5、视频监控系统

1)在小区警卫室配备16路嵌入式硬盘录像机和键盘对系统进行实时控制,配备显示设备显示器对图像进行实时监看,配备16路嵌入式硬盘录像机对所有图像进行实时录像,录像时间保存一个月。

2)系统传输:采用UTP5视频线进行信号传输,具体见监控系统图。

3)设备防雷:室外摄像机信号传输需加装防雷器设备,枪机加装二合一防雷器。4)系统供电:摄像机由UPS电源直接供电,UPS电源设置在小区警卫室,摄像机分支电源线采用RVV2*1.0线缆,主干电源线采用ZRVVR3x4。

6. 楼道照明系统

1)楼梯间照明,采用声控延时开关控制,吸顶LED节能灯。

小区现状

小区路牙石破损严重

小区地表破损严重

小区停车乱

小区绿化杂乱

城市设计构思说明

某市居住區城市设计 某市居住區的开发建设,对于这座城市来说,无疑是一个新的契机,而对于规划设计来说,则是一次重大的挑战。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将成为居住區规划建设的关键,也是我们思考的重点: 规划应通过何种“结构方式”来处理社区与城市的关系? 如何通过环境和建筑的塑造来表现基地的特色?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方式、开发规模、开发内容、形态组合如何? 如何将其打造成为这一地区乃至更大区域的宜居典范? 社区邻里空间与景观特色如何体现,如何满足多样化的居住生活需求? 愿景与目标 运用景观都市主义的理念与方法, 塑造带有都市水环境特色的、城市街区式的资源型景观社区 以及具有高品质居住环境和完备的公共服务设施的理想之城 我们期望把某市居住區建设成为: 一个融合当代新城开发的先进理念与实践的经验 具有高品质社区环境与理想城市结构的宜居之城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们将其设计成为: 1.特色鲜明、可记忆的城市意象 2.充满活力、混合使用的公共中心 3.适宜步行与交往的街道与广场 4.多样化、资源型的居住环境 5.连接山水的开放空间与景观网络 6.完善、便利的公共设施与服务 7.高质量、多元化的水环境 8.生态友善的绿色之城 9.可持续的宜居之所、低碳之城 设计理念 景观都市主义:景观以更积极的姿态介入城市结构的形成与城市空间的营造,与规划、建筑相互整合而形成的城市综合环境,更能决定城市的物质形态与城市体验。 景观在这里不是一个独立的环境要素,而是开放的、组织城市形态和功能的空间结构和触媒(催化剂)。

设计构思 基于以上设计理念,本案的整体设计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 整合连接——整体城市结构与系统的衔接、补充与完善 带状公园——顺应基地脉络,强化基地生态 复合中心——营造特征鲜明的城市中心与邻里生活中心 水景网络——用水环境连接各个中心,并形成路径的特色 重塑记忆——经典要素与场所的塑造 整合连接——整体城市结构与系统的衔接、补充与完善 我们的设计致力于对某市居住區整体结构的完善以及社区与城市关系的统筹。强调其与新城功能的整合互补和路网的相互衔接。 基地被城市道路分成上、中、下三个片区,每个片区均相对独立和完整。由此,我们在基地中部设计了一条纵向的社区生活主干道,在将三个功能片区相连接的同时,也将北部的姚江公园、中部的中央公园以及西南角的滨水绿地公园串联起来,成为整个基地中富有特色的一条花园生活街道 带状公园——顺应基地脉络,强化城市生态 规划保留并改造贯穿基地中部的河流,并以此为主脉,形成整个区域的中央公园,将其打造成居住區的自然生态核心和公共活动中心,以其作为功能分区的潜在边界,由此决定了居住區的景观生态特质。 复合中心——创造特征鲜明的城市中心与邻里生活中心 规划沿中央公园(中部水系和中央绿化景观带),通过建筑间的紧密联系形成相关功能集聚并适度混合,创造明确的、且具有强烈的空间质感和情境的城市中心,并在三个功能片区中结合现状水系,形成各自片的邻里中心,由此构建一种开放的网络化结构,从而产生自然的引力来诱发城市生活的交叠和互动,形成丰富多元的生活图景。 水景网络——以水环境连接各个中心,并形成路径的特色 规划将原纵向穿越基地的两天条水系保留和连接,由此将基地三个功能片区和三个公共中心,以及三个公园通过环境连接在一起,由此形成各具特色的环境和网络。 重塑记忆——经典要素与场所的塑造 规划通过建筑间的关联整合,使城市环境回归人性尺度,营造一个连续变化的开放空间系统,并力求在其间重塑和再现经典的传统居住的空间和意象。中央街道,城市中央公园、邻里公园这些美好的场所,将成为这里生活美好记忆的地方。从而使其具有传统居中空间中生动而细腻的品质,真正融入并激发充满活力的新城生活。

建筑施工图设计总说明

建筑施工图设计总说明 一、设计依据 1、方已审核通过的建筑设计方案。 2、甲方来往的书信,传真等文件。 3、国家现行建筑设计的有关规范、标准《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95-2005 版) 《办公楼建筑设计规范》 (JGJ67-2006 )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 GB50067-97.2003 年版) 《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 (JGJ100-98 ) 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02-2003 ) 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113-2003 )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等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 (JGJ50-2001 ) 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丽园公司4 号楼6、抗震设防烈度:七级 2、建设地点:长葛市创业园死号地7 、建筑耐久年限:一级五十年 3、建设单位:长葛市电力公司8、主要结构类型:框架剪力墙结构 4、使用功能:办公、会议

5、建筑类别及耐火等级:一类高层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 三、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 四、总平面

1、本工程设计标高士0.000相当于黄河高程标高83.7M,室内外高 差0.900M。 2、建筑定位放线,土方工程、管道布置、道路、广场、绿化等均按总平面图施工。注意各工种之间的配合,注意现有城市及小区的各种管线的走向与位置,避免现有管道造成损坏。 五、建筑注意构造做法要求 (一)防水 所以防水工程均应按《中南地区通用建筑标准设计—建筑配件图集》设防施工。凡防水材料均应采用非焦油型,凡卷材不宜采用热熔法施工,而宜采用冷粘贴工艺施工。所以上下水管、电缆等穿越地下室外墙时应埋设防水钢套管(相见大样图)施工时应与各设备专业工程图纸紧密结合。 凡图注明使用防水砂浆者,均为1:2水泥砂浆内掺水泥重量的5%无机铝盐防水剂(BS1). 各防水材料、隔热材料要求采用优质产品,施工时应严格遵守有关生产厂家规定的施工技术要求。 对后浇带、施工缝、穿墙管道、预埋件、预留连接口等薄弱环节、易漏部位,应精心施工、确保整体防水层的连续性,卷材防水层应全面封闭,并高出室内地面标高150mm。 必须有专业公司对特殊部位防水构造作深化设计,经设计院认可后, 由专业施工队施工,并负责保证质量。 1、屋面防水 屋面防水等级H级;做法详见“建施-2 ”、“建筑构造统一做法表”。防水层次:

涵洞施工设计说明

放水涵洞设计总说明 一、概述 本图放水涵洞轴线位于大坝桩号0+565处,设计流量1.5m3/s。进水口采用开敞式C30钢筋混凝土矩形槽结构,长度8m。洞身采用C30钢筋混凝土箱涵结构断面尺寸为1.5×2.0m,壁厚0.50m。底板高程为174.80m,洞身长度为60.52m,分为8节。其中竖井段长8.5m,竖井塔身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外轮廓尺寸为7.5×3.1m,壁厚度为0.8m。竖井底板顺水流方向长8.5m,宽5.1m,厚0.8m,底板顶高程为174.80m。分缝采用高压闭孔泡沫板,缝内设桥型紫铜止水及表面压板橡皮止水。竖井与进出水口之间通过钢筋混凝土箱涵连接。竖井内安装检修闸门和工作闸门,高程183.70m处设检修层和启闭机房。放水洞下游出口段设平坡段、陡坡段和消力池,长度分别为4m,4m和5m,出口段总长23.0m(包括与渠道连接段),其中平坡段与陡坡段采用1:4的陡坡与消力池连,接消力池深度0.5m,将放水洞与下游灌溉渠道连接。 放水洞工作闸门和检修闸门采用1.5×2.0m潜孔式平面钢闸门,均为后止水。配用LQ-300KN手电两用螺杆式启闭机2台,互为备用。 二、技术标准与设计规范 (一)《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17; (二)《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274—2001 (三)《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L191-2008 (四)《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SL203-97 (五)《碾压式土石坝施工规范》(DL/T5129-2013) (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 189-2013) (七)《新泰市田村水库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泰安市水利勘测设计 研究院,2015年3月三、主要材料 (一)混凝土 1、水泥:由于该工程的砼主要用于涵闸并有抗冻要求,所以宜使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应采用高品质的强度等级为52.5、42.5的硅酸盐水泥。 2、细骨料:砂的细度模数宜在2.4~2.8范围内。天然砂料宜按粒径分成两级,人工砂可不分级。 3、粗骨料:碎石应采用连续级配,碎石最大粒径不应超过钢筋净距的2/3和构件断面最小边长的1/4及素混凝土板厚的1/2同时不宜超过40mm。 4、外加剂:对有抗冻要求部位的混凝土必须掺用加气剂,并严格限制水灰比。在保证满足混凝土强度及抗冻指标的前提下,确定混凝土的含气量。使用外加剂必须与水混合配成一定浓度的溶液,各种成分用量应准确。 5、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C30,抗渗等级为W6,抗冻标号F150。(二)普通钢筋 普通钢筋采用HRB400钢筋,钢筋应符合《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GB1499.1-2008)和《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2013)的规定。凡需焊接的钢筋均应满足可焊性的要求。 HRB400钢筋主要采用了直径d=12、16、18、20、22和25mm五种规格。(三)其他材料 1、钢板:应符合《碳素结构钢》(GB/T700-2006)规定的Q235B钢板。 2、粘土技术指标:1<Cc<3,Cu>5,粘粒含量为15~30%,最大粒径不大于5cm,连续级配,根据碾压实验所确定的碾压参数进行严格控制。 3、伸缩缝止水所有材料、品种、规格、尺寸应满足设计要求,紫铜片为72号软铜片,其抗拉强度不小于200N/mm2,延伸率不低于30%;橡胶止水材料采用防100橡胶牌号,其性能应满足规范要求的各项指标。 四、工程设计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2006_条文说明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 JTG D20—2006 (条文说明) 2006-07-07发布2006-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发布

1 总则 1.0.1 制定规范的目的。 1.0.2 制定规范的依据。 遵照交通部要求,本次修订《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J 011—94)[以下简称《路规》(94)]工作与修订《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 01—97)[以下简称《标准》(97)]同步进行,故本稿是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以下简称《标准》(2003)]所规定的公路分级、控制要素、路线和路线交叉基本要求及其主要技术指标而编制的。 在2004年召开的全国公路勘察设计工作会上确立了公路设计六点新理念,本稿遵照会议精神进行了补充、完善。其后按部公路司关于设计规范与设计细则分别编制以及交公便字[2006]162号“关于《公路路线设计规范》修改意见的函”等的要求,重新进行了调整与修改,删除了本设计规范中有关“如何做”等方面的内容。 1.0.3 规范的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和改建公路,旅游、厂矿等专用道路可参照执行。 1.0.4 路线走廊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应遵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近远结合、综合利用的原则予以利用。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应慎重研究并确定公路路线走向和走廊带。路线设计应综合考虑各种相关线性工程的关系,尽早做出规划,处理好已建工程和新建工程的关系和布局。在确定公路等级时应根据公路功能,并遵循照顾发展与适度超前的原则,处理好同其他工程的关系,以合理确定公路走廊。 1.0.5 设计方案是路线设计的核心。在进行总体设计过程中,应对采用不同设计速度及其对自然环境等带来的影响进行论证。当有多种方案时,应作同等深度的技术经济比较。 1.0.6 路线选定应特别强调对工程地质等自然条件的调查,在此基础上方能进行路线线位及主要平、纵面技术指标的选定。 “沿线小区域气候”是指公路沿线由于区域地形所形成的雾区、风口、暴雨中心等。 1.0.7 加强环境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是重要的国策,应减少因修建公路而带来的对环境、自然景观的影响,提高公路环境质量。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应特别注重线形的视觉诱导和线形的连续性,以及同沿线环境相协调,以增进舒适和安全感。 1.0.8 路线线形设计的各单项技术指标是按相应公路等级的设计速度规定的最小值。在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后所进行的组合设计必须符合第9章线形设计的有关规定。线形设计中应根据地形、地质、技术难度及其工程量大小等具体情况进行优化。一项设计并不是各项技术指标都符合规定就是好设计;也不是各项技术指标都符合最低限度要求其工程造价就最省。因之其关键就在于设计者将各种因素综合地进行考虑,创造性地进行“各种技术指标的组合(即设计)”。设计质量与水平的高低,就在于是否能结合工程实际在高限与低限之间科学合理地选择技术指标,以及遇有特殊问题时能否作出特殊处理。 公路透视图可以是某点的路线透视图,或某路段的连续路线透视图,或采用三维模型技术制作的虚拟公路透视图等。对路线线形设计的评价与检验,可采用公路透视图以检查线形设计同沿线景观的配合与协调。 公路透视图是一种最有效、最丰富的表达语言。运用计算机生成的三维模型透视图及其图像处理技术,不仅可以更为形象地进行工程评价,同时亦可用于向公众展示项目建成后的情况,征询意见,进行沟通,帮助公众直观地理解意图并作出反应。 1.0.9 《标准》(2003)在设计上引入了运行速度的概念,要求对线形设计受地形条件或其他特殊情况限制的地段,采用运行速度进行检验,以改善技术指标或采用必要的交通安全技术、管理措施。因为运行速度考虑了公路上绝大多数驾驶者的交通心理需求,以车辆的实际运行速度作为线形设计速度,从而有效地保证了路线所有相关要素,如视距、超高、纵坡、竖曲

台州市椒江区商业中心城市设计说明资料

台州市椒江区商业中心城市设计简要说明项目概况 台州市位于浙江省中部沿海,北接宁波、绍兴,西南连温州,西邻金华、丽水,东邻东海,辖三区两市四县,陆域面积9411平方公里,人口约546万。台州市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气候温和,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常年平均气温16.6℃-17.7℃,年平均降水量1632毫米\主导风向西北风,夏季为东南风,夏季影响本市的台风风力10-12级。 台州市城市空间形态特色为环绿心组团式城市,城市总体布局结构为“一心(绿心)六脉(六条生态廊道)四组团(椒江组团、黄岩组团、路桥组团、滨海工业组团)”,总面积1536平方公里,现状市区人口149万,城镇人口约70万。台州市市政府驻地为椒江,椒江组团是台州市的政治、经济、文化、金融、科研中心,邻港工业基地,椒江组团包括椒江老城区、台州经济开发区、洪家、章安-前所等,规划2020年城市建设用地53平方公里,城市人口50万人。 椒江区商业中心规划用地位于椒江老城区核心地段,东起解放北路(现状红线宽度36米),南至中山西路(现状红线宽度28米),西到轮渡路(现状道路红线26米),北以工人路(现状红线28米)为界,总用地面积约为32.2公顷。规划用地现状较为混杂,内有大量的民房,还有办公、商业金融、文化娱乐、学校等公共设施,也有部分企业用地。规划用地内现状居民约1600户,住宅建筑面积约12万平方米,另有商业建筑约5万平方米。 项目工作流程 我们的工作不能仅仅停留在商业地块和具体建筑设计阶段,我们需要通过研究地域文脉、商业业态、消费行为,技术和理念、实施策略来更理智更科学地建设城市面貌,整合城市要素,复兴商业空间。 1、区位条件 椒江区商业中心位于椒江旧城商业最繁华的地区。 从地理位置上来讲,是椒江老城区的核心地段的公共活动空间,拥有良好的交通区位条件。 从自然景观区位条件来看,本片区南依凤凰山,北与椒江相距仅400米之遥。拥有靠山面江的良好景观区位条件。

完整版(施工图设计说明)

XX市XX城XX路南半幅16m宽道路工程 施工图设计说明 (道路部分) 1、工程概况 1.1工程规模、建设范围 XX市XX城XX路按照XX城城区路网规划总体要求,道路红线宽度控制为40米,道路区域为填海区,填海造城一期工程海堤填筑刚合拢,现在已形成16m宽的道路路胚,原路基范围内未进行地基处理,直接吹沙填筑,高度有4m~5m左右。为了加快XX城内部城区建设,根据建设单位要求,XX路近期先实施16m,远期按照40m道路红线宽度修建。本次设计XX市XX城XX路南半幅16m宽道路工程起点位于XX市XX路与XX路交叉口处(K0+30.234),道路沿海堤前进,终点位于XX桥(K4+578.114),本次修建长度全长4.547公里。 1.2工程自然条件情况 1.2.1地形地貌 本线路位于XX市将新建的XX城城区内,道路总体走向为由东向西方向。XX 市XX城将在围海填筑基础上形成城市,现已完成海堤填筑,整个地形比较平缓。 1.2.2水文条件 本工程沿线无大河流,路线受海洋潮汐影响较大。 1.2.3工程地质 本工程沿线地质主要是填海区,而且是在刚填筑的堤坝上,工程地质条件较好,主要是刚完成堤坝填筑,路基不够稳定,沉降影响较大。1.4 设计内容及文件组成 根据签定的设计合同,我院承担该项目的设计内容为:道路、排水、管线综合等。 2、设计依据 2.1设计依据 2.1.1道路设计合同 2.1.2建设单位提供XX市XX城海堤填筑施工图 2.1.3XX市XX城区域路网规划――总平面图 2.2采用规范 2.2.1《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 2.2.2《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J014-97) 2.2.3《公路路基设计规范》(D30-2004) 2.2.4《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44-91) 2.2.5《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 2.2.6《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3、道路工程设计 3.1设计原则 3.1.1服从现状区内现状用地规划,满足各条道路规划红线的要求,保证道路实现其交通、景观、艺术功能,维护区内规划布局的合理性、完整性、可持续性。 3.1.2遵从功能合理、结构安全、经济实用的原则。 3.1.3根据地形与地块功能分区,道路竖向设计与周边地块开发有机结合。 3.2主要设计标准

涵洞设计要领

涵洞设计要领 首先,我们在普通、简单的涵洞设计中,会出现很多错误或者是瑕疵,图面上或多或少总会出现一些问题。 第二,我们设计解决难度较大的涵洞的能力不足,不能考虑到多方面的影响因素,更多时候,只是扮演一个绘图者的角色,并没有理解涵洞真正的设计意图,解决实际需要,设计出来的涵洞不够合理。 第三,我们的涵洞设计效率比较低。 需要改进以上的一些问题,在此我总结了下自己在实际设计操作中的一些涵洞设计经验和心得,希望能与大家交流和探讨,看是否有能帮助上大家的地方。 第四,我们要把涵洞的结构搞清楚,要有空间想象力,所谓的画法几何,不行的话,去找书看看,只有这个搞明白了,才知道这么设计合理,有些不明白的东西怎么去处理。 一、拿到一个涵洞首先要做的工作是查找资料:我们拿到一个涵洞一定不能急着开始绘图,查找资料是一个重要的过程,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再开始设计会让自己事半功倍,而以下是资料里面需要我们读取的信息。 1、涵轴断面: 是主要的信息来源,我们的设计就是基于涵轴断面而来,因此一定要仔细分析。包括地面线信息,既有涵长,既有涵标高,也包括丈量表里面的既有涵高度,双线的线间距或者是接长涵洞的线间距。 2、路基帽子或纵断面: 轨底到路肩高度,路基宽度,线路坡度,路肩高程,要注意看是否受竖曲线影响。 3、平面图: 涵轴断面所给出的地面信息是有局限性的,所以分析平面图是设计出合理的涵洞的重要步骤,我们可以从平面图上确定我们的标高,涵洞位置等,发挥自己的空间想象能力,在平面图上构思自己所设计出的涵洞,从全局出发,综合考虑排水,行车,多线的影响等等信息。 4、调查表:

调查表是我们比较容易忽视的资料,其实很多涵洞的特殊性就体现在调查表上,一定要看清楚调查表上所写的情况,看是否有我们需要特殊处理和注意的地方,避免我们考虑不周而造成涵洞不合理设计,比如看清楚是否有淤积,既有涵洞的材料,是否需要特殊处理出入口等等。 5、地质资料: 我们需要从地质资料上了解水文信息和是否具有侵蚀性等。 尽可能的从资料里面发掘对我们设计有用的信息,是高速优质设计涵洞的前提,如果发现有资料不齐,或资料有误的情况,一定要尽快寻求设计负责人解决落实。 二、掌握了我们需要的设计信息后就可以开始设计。最最重要的一点是,出草图之后不要急于去修改图面。首要的是要把图面上的数据核对一遍。仔细核对后没错再开始修改。这是血的教训啊。。。。 1、资料填写: 涵洞的设计并没有太大的难点,仔细是我们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我们需要把资料准确无误的反映到设计中,一定要自己仔细检查复核资料是否输入错误,比如检查地面线是否与涵轴断面一致,路基宽度和路肩高度是否有误等等。 2、出入口的选择: a、一般情况下我们都采用八字墙出入口形式; b、入口如果在挖方内可以采用端墙式,注意斜交是没有端墙式的; 3、铺砌的选择: a、一般和地面平齐采用标准铺砌; b、在地面以下采用梯形槽; c、灌溉用途或有侧沟等情况,如果在地面以上需加矩形槽; d、入口在挖方地段,有时候需要设急流槽跌水井,看具体情况而定。 4、标高的确定:标高确定是涵洞里面的难点,要综合考虑以下的因素确定: a、排洪涵洞,要保证水流能与上下游顺接,入口要能进水,出口能出水; b、保证最小临界坡度; c、保证最小填土厚度; d、尽量减少填挖方量;

城市设计说明

城市设计说明 一、背景 随着中部崛起、中原经济区国家战略的实施,中部地区已逐渐成为全球产业转移的新热点,内生与外资双轮驱动效应日益增强。而禹州地处中原经济区核心圈层,临近郑州、空港经济区等两大区域经济增长中心,城市经济发展良好。同时禹州市是著名的夏都、药都、钧都,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根据许昌总体规划,禹州定位为许昌市域副中心,是夏文化、钧瓷文化传承中心、全国重要的中药材集散地、中原经济区重要的文化旅游目的地以及中原经济区核心区域重要节点,描绘了禹州作为中心城市职能的宏伟目标与蓝图。 随着郑万高铁与禹州站点的规划建设,禹州将全面进入高铁经济发展的快车道,并积极融入以郑州为中心的高铁半小时经济生活圈内。郑万高铁将对禹州交通、旅游、对外开放、拉动产业升级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并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的动力,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然而,长期以来,禹州市经济发展走的是一条资源型经济扩张的路子,随着资源的不断消耗及环境污染,经济发展不可持续,城市面临极大的城市转型压力。另一方面,现状禹州人口密集,城市拥挤,城市综合服务能力薄弱,既不能满足产业转型发展需求,也与日益增长的市民生活服务需求和许昌市域副中心的总体发展定位不相匹配。禹州亟待进行城市空间外延拓展,培育城市综合服务职能。 而颍北新区位于颍河以北,与老城区隔河相望,区位条件优越,土地资源储备丰富。是禹州未来城市发的城市核心区域,也是未来支撑禹州城市功能升级的核心区域。因此,在此背景下,禹州市规划局组织编制《禹州市颍北新区概念性城市设计》,以应对新区发展形势的变化,切实指引新区的开发建设工作。本次城市设计全面分析了颍北新区发展态势、系统评价了区域及场地现状资源、详细解读了已有规划指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颍北新区建设

施工图设计说明书(定稿)

施工图设计说明书 1、工程概述 1.1工程位置及建设意义 硅谷大街拓宽改造工程位于范家屯镇的东南部,为范家屯镇与长春市区联系的主要通道。该工程的建设将更近一步的推动沿线的基础设施建设,带动沿线开发区的经济建设和发展。 1.2设计主要内容及工程规模 本次设计研究范围为道路工程、桥梁工程、排水工程及所涉及的相关问题。 工程起点桩号K0+600,终点桩号K4+360,全长3760m。 主要工程项目如下: 道路:包含K0+600—K4+360段的道路工程、路内排水工程、土方工程。 道路标准横断为双幅路形式:中央分隔带8米,行车道16米×2,路肩0.5米×2。道路的右幅利用原有道路,本次设计只包括中中央分隔带和左幅路及左侧路肩。 排水管线:道路左侧新建雨水管线共3572.5米。 桥梁:新建2座中桥,K1+411中桥为4孔16米,K4+313.08中桥为3孔16米,桥右幅为原有桥梁,本次只设计包含左幅。 本次施工图设计内容包括:1、道路平面、横断面设计;2、道路纵断面设计;3、路基、路面设计;4、排水设计;5、桥梁工程设计;6、附属工程设计。 2、设计依据及技术标准 2.1设计依据 1、本设计委托单位:公主岭市范家屯镇人民政府。 2、道路工程中线规划坐标及横断 3、《城市道路设计规范》(GJJ37-2012) 4、《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5、《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6、《给排水标准图集》(2006年版) 7、《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CJTGD50-2006) 8、《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 9、《道路工程制图标准》(GB50162-92) 10、《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3年版) 11、《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条文》建设部 12、《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 13、《范家屯镇城镇总体规划(2009―2020)》 14、《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11-2011; 15、《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CJJ166-2011; 2.2施工及验收规范、标准 1、《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 2、《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一及脸收规范》(GB50268-2008) 3、《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G850141-2008) 2.3主要技术标准 2.3.1、道路工程技术标准 (1)道路等级:城市主干路I级 (2)设计车速: 60Km/h (3)荷载标准: 双轮组单轴载BZZ-100 (4)结构设计年限: 15年 (5)路面结构:沥青混凝土路面 (6)最大纵坡:1.958% (7)最小纵坡:0.014% (8)最小坡长:220米 (9)最小凸曲线半径:6000米 (10最小凹曲线半径:7700米 (11)最小竖曲线长度:68.6米

桥梁、涵洞设计说明

第六篇桥梁、涵洞工程设计说明书 1 初步设计批复意见执行情况 本次施工图设计时对初步设计审查意见逐一进行了认真研讨、科学论证,具体执行情况如下 表。 初步设计审查意见执行情况一览表表6-1 序号初步设计审查意见执行情况 1 同意扬之河大桥推荐采用3x40m装配式预应力砼连续T梁方案,建议涵洞位置结合水系、地貌及汇扬之河桥施工图阶段采用3x40m装配式预应力砼连续T梁方案;涵洞位置已结合水系、地貌及 2 优化桥梁结构设计,根据地质勘察报告复核桥梁桩基单桩承载力值,并考虑施工条件。已根据桥位位置处的地质勘探报告,复核了桩基单桩承载力及其桩长。 3 桥梁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各类管线的设置。 桥梁设计中主要考虑弱电及照明管线等,并考虑 其对桥梁主体结构的荷载作用。 2 执行的规范及标准 2.1 执行规范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2、《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3、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4、《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5、《公路桥梁抗风设计规范》(JTG/T D60-2004) 6、《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 B02-01-2008) 7、《公路建设环境影响评价规范》(JTG B03-2006) 8、《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 50476-2008) 9、《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技术规范》(JTG/T B07-01-2006) 10、《桥梁用结构钢》(GB/T 714-2000) 2.2 技术标准 1、设计荷载:公路-I级。 2、设计行车速度:40 km/h。 3、桥面宽度:单幅为0.5m(护栏)+9.0m(行车道)+3.25m(非机动车道)+2.0m(人行道),单幅宽14.75m。 4、横坡:双向2% 。 5、纵坡:最大纵坡2.45%,最大竖曲线半径2600m 。 6、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系数:本段路线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系数为0.05g。 7、设计洪水频率:1/100,百年一遇洪水位27.2m。 8、有无通航要求:无。 9、安全等级:一级,对应于结构重要性系数取为1.1; 10、环境条件Ⅱ类,环境平均相对湿度RH=80%。 3 沿线桥涵分布情况 线路设大桥1座,即扬之河桥,左线桥长125.7m,右线桥长126m;涵洞4道,其中圆管涵

道路毕业设计说明

第1章绪论 1.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通过毕业设计,使学生对公路建设程序和内容有一个系统的、全面的了解,培养学生独立进行路线、路基路面结构及有关设施设计、计算的能力。 公路交通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实力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国民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必不可少的公共基础设施。公路建设的发展速度对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拉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高等级公路在中国内地的出现和发展走过了几十年的历程,在今天,高等级公路和全国公路网正在为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供着便捷、和高效率的运输服务。 1.2 项目概况 1.已知资料 路段初始年交通量见表1-1(辆/昼夜,交通量年平均增长率7.0%) 表1-1 交通量表 2.路线所处地理位置及地质情况 (1)地形地貌 路线总体呈现出由南到北先逐渐变高再逐渐变低的走势,跨越了两个地貌特征区。此路段前半段地形开阔平坦,为剥蚀堆积垄岗平原区,地面高程在370~390m之间。路段位于平原微丘区,地势较高,地面高程稍高,高程在390~420m之间。 设计路段无不良地质路段,地层产状平缓,岩层略有起伏,部分地区形成开阔的背斜和向斜,断裂不甚发育,且规模较小。 (2)工程地质 路线全部位于安徽省内的微丘区地带,路线地质构造相对较简单,地质相对稳定,未发现大的不良地质现象,仅局部发现有软土呈零星分布,一般

深度为0.5~2m,分布范围十几至几十米。沿线主要地层为花岗岩,呈全风化、强风化等。 (3)水文地质 测区内水系发育,地表水丰富,湖泊鱼溏众多。路线跨越梅目水库上游小河一条和部分小沟,集水面积均不大。地下水主要是裂隙水,其次是松散岩类孔隙水,路线地下水的补给来源于大气降水和地表水。 (4)气候、气象 路线地处安徽中东部偏西,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平均温度不高,阳光充足而湿润。雨水分布季节性强,雨季期为4~9月,夏季受季风影响,多雨,易照成洪涝灾害。 1.3路线设计标准及技术指标的确定 1.3.1 确定各车型换算系数 高速公路以小客车为折算标准见表1-2: 表1-2 各汽车代表车型与换算系数表 1.3.2 交通量计算 初始年交通量: N =3100+1.5×1000+900×2+1500+(850+1000)×1.5+1000× 2.0+900×3+95×3=15660辆/日 远景设计年限交通量N: N= N 0×1 ) 1(- +n k

安阳市彰德路城市设计说明书

安阳市彰德路(南段)城市设计 说明书 第一章规划背景 Planning Background 安阳,作为中国的七大古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与浓厚的文化底蕴。 近年来,京珠高速公路、安林高速公路的开通,安阳市行政区划调整和行政中心东迁,给城市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同时,2006年安阳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成功,更给安阳的城市规划与建设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根据安阳市新一轮总体规划的编制,从城乡统筹区域协调的角度确立了安阳的区域定位和空间格局,进一步推动了安阳市的建设与发展。 彰德路(南段)的城市设计就是在这样良好的规划背景下呼之欲出。 第二章项目区位与规划范围Location And Boundary 一.宏观区位Macro-Location 安阳市地处河南省城市空间体系的北部顶点位置,在河南的北部发展轴线上与核心城市郑州的相对距离最为合适,有利于培养新的增长极。同时,又地处晋冀鲁豫的四省交汇处,是四省交流的重要平台城市。 二.微观区位Micro-Location 彰德路(南段)位于安阳市区的中南部,是联系城市南北区域的主要干道之一。 基地西侧是国家铁路运输大动脉——京广铁路线; 基地北部为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殷墟保护区; 东南方向为安阳的高新技术开发区。 季节性河流——洪水河在文昌大道附近横穿基地范围。 三.规划范围 Boundary 本次安阳市彰德路(南段)城市设计的设计范围北起校场路,南至安林高速,同时还包括彰德路两侧纵深方向各进一个街坊的用地。规划总长度5850米,规划用地面积4.8平方公里。 第三章基地现状分析 Field Survey 本次城市设计主要通过现场踏勘的方法对基地现状进行了解,内容涉及用地性质、道路交通、建筑、绿化、城市家具等方面。通过现场踏勘,掌握与彰德路相关的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对彰德路的现状进行分析与评价。 一.现状用地性质分析 Present Land Use 在规划范围内,现状用地性质主要包括居住用地、行政办公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教育科研用地、道路用地、市政设施用地、耕地等。 现状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和仓储用地主要分布在文昌大道以北的用地上。 教育科研用地(安阳大学)位于文昌大道和黄河大道之间。 纺织工业用地位于黄河大道和弦歌大道的之间,彰德路以西的地块上。 其余用地均为村镇用地和耕地。 根据甲方意向,除纺织工业园外,其它工业用地和仓储用地全部置换为居住用地。同时,可一并考虑与居住功能相配套的其它功能项目。 二.现状建筑分析Present Architecture 根据甲方意向,现状居住用地中建筑质量较好、层数在6层以上的住宅可以保留。即:华府教师小区、世纪花园、恒基花园等为保留的住宅小区。 现状行政办公建筑,如安阳地税局和安阳交通局,全部保留。 安阳大学的部分校舍已经建成。校园的总体规划亦编制完成。 纺织工业园的部分厂房已经建成。 另外,甲方还提供在规划用地范围内已有详规的方案。 三.现状道路交通分析 Present Road And Transportation 彰德路是自安林高速进安阳城的主要通道,它承但着较繁忙的过境交通运输功能。但随着安阳

施 工 图 设 计 总 说 明

施工图设计总说明 Ⅰ设计说明 一. 工程概况 项目名称:日溪乡党洋村畲族文化公园 二. 设计依据 1. 现行国家颁布有关工程建设的各类规范、规定与标准。 2. 业主提供的基地现场有关现状基础资料。 3. 业主认可的方案设计有关文件(其中包括业主反馈信息、方案设计与扩初设计评审会意见)。 三. 设计范围 园林景观设计 四. 设计深度 1. 参照“建设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规定”中建筑施工图设计深度的要求。 2. 本设计单位内部技术管理条例中有关规范要求。 五. 一般说明 1. 本工程设计除注明者外,标高采用绝对标高(业主提供),坐标采用何种坐标系,均与标高一致为业主所提供的数据;图纸中所标的尺寸均以毫米(mm)为单位,标高以米(m)为单位。 2. 除图纸中注明者外本设计所指距地高度均指距离完成面高度。 3. 本工程铺装地面的排水坡度应设在1%左右,若出于景观需要,可将排水坡度设定在2%~3%在的范围;景观道路的路面横坡坡度设定在1%~2%,最小纵坡度设定在0.5%以上,以确保路面排水畅通。 4. 所有地面工程、墙体工程及综合工程中的驳岸与景石布景工程,应在主体工程、地下管线完工后,方可进行施工。 5. 特殊工艺如雕塑、喷泉、艺术假山、钢及膜结构等等,其详细施工图纸与施工安装应由专业队伍负责,但须同时向设计单位提供相关的施工图纸,并由专业队伍派人员赴现场施工或配合土建施工。 6. 各种施工安装必须严格遵守国家颁布的有关部门标准及各项施工验收规范的规定,并与结构、水电、绿化等专业施工图纸密合切地配合。 (二). 图例 本工程设计图纸中总平面图、分区图、铺装平面图、植物配置图、景观灯具及城市家具布置图均示有图例说明。 六. 土建说明 (一). 材料要求 1. 结构材料 1) 混凝土材料:除图纸中注明者外,本工程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应采用C20,垫层(在钢筋结构下)为C15;钢筋混凝土若用在景观道路与铺地上,预制的为C20,现浇的为C25;若用在构筑物、园建小品及水池等等上,预制的为C15,现浇的为C20~25;钢筋采用HPB235,应符合国家标准有关规定。 2) 砖砌体材料:除图纸中注明者外,本工程所用的砌体均为MU10非粘土砖,规格为240×115×53mm,M5砌筑砂浆;如果墙体厚度为1/4标准砖,则采用1:2.5水泥砂浆砌筑;用于基础及承重砌块不得使用轻集料混凝土砌块。 3) 金属件材料:除图纸中注明者外,本工程所用的圆钢、方钢、钢管、型钢、钢板等均采用Q235--AF钢;不锈钢材应符合国家标准中的有关规定;焊接及焊接材料也应符合国标中的有关技术规定,焊缝应满焊并保持焊缝均匀,无裂缝、过烧现象,外露处应挫平、磨光;焊条用E43系列,焊缝高度6mm,钢与不锈钢之间的焊接采用不锈钢焊条;各金属构件表面应光滑平直、无毛

涵洞设计说明书

加桩号盖板涵设计说明书 1、设计采用的规范和依据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2)《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3)《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2005) (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5)《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 D63-2007) (6)《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 044-89) (7)《公路涵洞设计细则》(JTJ/T D65-04-2007) 2、设计技术标准 1、计算行车速度:20km/h。 2、汽车荷载等级:公路—II 级。 3、高程:1956年黄海高程系。 4、坐标:1954年北京坐标系。 3、主要材料 C30混凝土涵洞盖板、涵顶铺装,C25混凝土涵洞台帽,C20片石混凝土涵台基础,M15浆砌片石涵洞身,M7.5浆砌片石一字墙身及基础、洞口铺砌、截水墙。 采用HRB335钢筋和HPB235级钢筋。HPB235钢筋标准应符合《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GB1499.1-2008的规定;HRB335级钢筋标准应符合《钢筋混凝土用钢第二部分热轧带肋钢筋》 GB1499.2-2007的规定,凡需要焊接的钢筋均应满足可焊要求。 4、涵洞设计 (1)涵洞布置情况 涵洞的布置以不改变原有水利灌溉系统为前提,排灌通畅为原则,并根据实地调查的有关资料及地方要求,结合桥梁的设置情况,综合考虑布设涵洞。涵洞型式依据地形地质条件、材料供应情况等,选用钢筋混凝土盖板涵。 (2)盖板涵设计要点 1)装配式钢筋混凝土预制板按两端简支板计算内力,不考虑涵台传来的水平力。2)计算车辆荷载引起的竖向土压力时,车轮按其着地面积的边缘向下按30度角扩散,当几个车轮的扩散线重叠时以最外边扩散线为准。 3)预制板宽分为99cm中板和99cm边板两种。 4)计算涵台内力时,按一端简支,一端固定的竖梁计算。 5)台后荷载换算成土柱高度,计算台后土压力。 6)涵洞基底土承载力小于设计要求时,须进行地基处理,在基地设置砂砾、碎石垫层,提高地基承载力,达到要求后方可进行施工,垫层范围、厚度根据地基承载力算确定。 7)涵洞洞口形式采用一字墙。 8)盖板上的帽石采用C20混凝土。 5、施工说明

通信线路设计说明

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 1.中国移动淄博分公司《2010年中国移动GSM网配套本地传输网工程》可研的批复。 2.中国移动淄博分公司下达的关于本工程的设计委托书。 3淄博分公司提供的相关资料及淄博邮电勘察规划设计院设计人员现场勘测资料,截止日期为2010年11月8日。 4.会同中国移动淄博分公司相关人员共同商定本工程设计方案。 二、工程概况 本工程2010年中国移动淄博GSM网配套本地传输网工程线路安装单项工程。 本单项工程涉及共计18个点。需要引接光缆的有3个点分别为,张店、周村、临淄本工程引接直埋光缆5.3公里,引接架空光缆2.35公里。工程总投资.99,国内需要安装的设备费71561.89,建筑安装工程费.37, 三、设计范围及内容 1. 2010年中国移动淄博GSM网村通配套本地传输网工程线路安装单项工程,光缆线路的敷设安装,测试要符合有关的技术标准, 技术要求, 防护措施。 2.本设计与设备安装单项工程的分工,以光配线架(ODF)为界,光配线架以内(包括尾纤制作,局站设备,电源配置安装)由设备安

装单项工程负责,光配线架以外由其它单项工程负责。 四、光缆建设方案及路由选择 本光缆线路工程建设方案及路由选择,根据淄博联通分公司光环路建设原则和淄博的现状确定以架空和直埋的敷设方式为主,具体路由按旗、县、区划分,分别叙述如下: 1、乐通基站:12芯光缆从机房引出沿原有杆路向西敷设200米然后新建南新建杆路2.05公里至基站。 2、金林:光缆由至乐通AG设备光缆打断后引出沿油田围墙向东敷设1.7公里至查金林基站。 3、朱和基站:12芯光缆从主干光缆上引出(标石195),向东敷设300米后沿原有管穿过铁路然后沿铁路向南敷设 五、本工程主要工程量表 1、乐通基站工程量表: 项目名称单位数量 架空光(电)缆工程施工测量百米23.500 立8.0米木电杆山区综合土梢径φ140mm根41.000 木杆另缠法装7/2.6单股拉线山区综合土梢径φ 条12.000 140mm 三四线位 电杆地线拉线式条41.000 安装吊线保护装置米10.000 木电杆架设7/2.2吊线山区千米条 2.350 水泥杆架设7/2.2吊线平原千米条0.050 架设架空光缆丘陵、城区、水田12芯以下千米条 2.350 增装支撑物终端支撑物套 1.000 光缆成端接头芯24.000 用户光缆测试12芯以下段 1.000 2

城市设计设计说明

某城市生活区城市设计说明 一、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某城市生活区城市设计。 2、建设地点:苏南某城市市郊保税区附近。 3、建设性质:本项目是一个集商业文化住宅一体化的规划设计,属于市中心城区北侧的一个职工生活区,功能齐全,绿色低碳,智能化先进。综合体东侧的港华路为红线宽度40米城市干通,其他三侧道路红线宽度为20米,交通十分便利。基地东侧有一宽度为20米的规划河道,东侧绿线控制为10米宽,视野开阔而风景迷人。基地地势平坦,有小河穿过。要求打造符合城市居民、精英白领和进城务工者等不同人群生活需求,求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的生活社区。 二、设计依据 规划区域为苏南某城市市郊保税区。 国家有关城市规划、建筑设计法规、标准、规范等。三、设计理念 人作为自然的产物,处于天地之间,社会之中,对于自然具有依赖性和亲和力,随着人们对自然的渴望,都希望营造一个幽美典雅的环境。因此,设计中以生态环境优先为原则,充分体现对人的关怀,坚持以人为本,大处着眼,整体设计。在规划的同时,辅以景观设计,最大限度的体现生活区本身的底蕴,设计中尽量保留生活区原有的积极元素,加上合谐亲切的人工造景,使市民乐居其中。四1. 组传线2. 布合中以3. 系汽通为4. 间建间

5. 公建布局 生活区的公建采用集中布置的模式。这样既可让各个组团的居民方便快捷的使用,又可在生活区中形成一种聚心力。公建层数主要为两到三层,局部高出,中央公建以商业和社区服务为主,风格统一,采用较稳重的暖色调,以简洁、热情的方式为居民营造出一个安全、轻松、方便的休闲场所。 6. 绿化景观规划 本设计在绿化设计中力图通过绿化带的形式营造出不论身在何处都有绿色相伴的氛围。能绿化的地方尽量设置绿化,位于生活区中心的主绿地为各组团的市民提供了休闲、聚会的好地点。力求 使每个组团市民在拥有一处相对封闭的绿地基础上还可以享受大面积的完全开放的共享空间。 总的来说,在宏观上注意与周围环境协调统一,在具体设计上追求个性化和多样性。设计在结合地形及围边环境的前提下,通过对原有特色的尊重,力图实现健康、愉悦、时尚的主题,构建成为一个现代开放、成熟的人文生态区,成为一个散发着朴实气息的、使人们乐居其中的田园社区。 五、住宅设计 1.布局 为了使用户充分享用通风采光,规划以一梯两户的多层住宅为主,还有小高层和高层的点缀。各类住宅设计考虑到高层次的居住质量标准以及需要层次的多样化,基本户为四室二厅。 2.户型 我们在设计中注重自然规律,首先考虑住宅的朝向、通风,采用南厅,北厨模式,有穿堂风的布局,使冬季能享受阳光、夏季能避开骄阳,又充分引活卧分观 布 朝 玻 厅量的 供 屋集 每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