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问句变陈述句练习及答案

反问句变陈述句练习及答案
反问句变陈述句练习及答案

一、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1.难道我能不高声赞美白杨树吗?

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2.人们不是常说“事实胜于雄辩”吗?

人们常说“事实胜于雄辩”。

3.这么重的东西,我怎么拎得动呢?

这么重的东西,我不可能拎得动。

4.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

大千世界到处都有野花的倩影。

5.我们千千万万个普通人,不是正是这样的野花吗?

我们千千万万个普通人就是这样的野花。6、这潮湿冰冷的地面,怎么能睡呢?

这潮湿冰冷的地面没有办法睡。

6.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

这么远,箭不可能射得到。

7.这些树叶难道不是从这棵树上飘落下来的吗?

这些树叶是从这棵树上飘落下来的。

8.人的聪明与愚笨,难道是天生的吗?

人的聪明与愚笨不是天生的。

9.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

毒刑拷打不算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10.实现四个现代化,难道不是全国人民的伟大历史任务吗?

实现四个现代化是全国人民的伟大历史任务。

11.又短又软的淤泥怎么承受得住这样重的老象呢?

又短又软的淤泥不能承受这样重的老象。12.是不是应该用我的能力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一丝不苟呢?

应该用我的能力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一丝不苟。

13.这难道不是伟大的奇观么?

这是个伟大的奇观。

14.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15.这本书难道不是你的吗?

这本书是你的。

16.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呢?

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这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

17.在阳光下,一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不像海边上的浪花吗?

在阳光下,一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就像海边上的浪花。

18.大至矿井、铁路,小至椽柱、桌椅,有几个省市的建设与兴安岭完全没有关系呢?

大至矿井、铁路,小至椽柱、桌椅,几个省市的建设都与兴安岭有关系。

反问句变陈述句练习:

1、字典难道不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吗?

1、字典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2、难道那条街不热闹吗?

2、那条街很不热闹。

3、难道打仗就是为了多杀人吗?

3、打仗不是为了多杀人。

4、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

4、毒刑拷打算不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

5、实现四个现代化,难道不是全国人民的伟大历史任务吗?

5、实现四个现代化,是全国人民的伟大历史任务。

6、要奋斗就会有牺牲,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6、要奋斗就会有牺牲,这是真理。

7、杭州的西湖难道不像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

7、杭州的西湖非常像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

8、人们怎么不希望车子能停下来,不希望时间能停下来?

8、人们很希望车子能停下来,希望时间能停下来。

9、人难道可以没有一点精神吗?

9、人不可以没有一点精神。

10、我们怎么容忍破坏纪律的人和事?

10、我们不能容忍破坏纪律的人和事。

11、班主任难道不应该以身作则吗?

11、班主任应该以身作则。

12、浪费时间难道不就是浪费生命的表现吗?

12、浪费时间是浪费生命的表现。

18、看到那数不尽的青松白桦,谁能不向四面八方望一望呢?

18、看到那数不尽的青松白桦,都会向四面八方望一望。

19、王老师带病工作,我们怎能不感动呢?

19、王老师带病工作,我们非常感动。

20、李大钊同志对革命事业充满信心,怎么会惧怕反动军阀?20、李大钊同志对革命事业充满信心,不会惧怕反动军阀。

21、他呀!都老头子了,还订这些东西干什么呀?

21、他呀!都老头子了,不应该订这些东西了。

22、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

22、十万支箭,三天造不成。

23、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

23、都是你自己找的,我帮不了你的忙。

24、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

24、那浪花所奏的正是一首欢乐的歌。

25、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谆谆教导?

25、我们不能忘记老师的谆谆教导。

26、居里夫人只要在专利书上签个字,所有的困难不是都可以解决了吗?

26、居里夫人只要在专利书上签个字,所有的困难都可以解决了。

27、不耕耘怎么有收获?不学习怎会有知识?

27、不耕耘不会有收获。不学习不会有知识。

28、不劳动,连棵花也弄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28、不劳动,连棵花也弄不活,这是真理。

29、不是自家人,难道就不该互相关心吗?29、不是自家人,应该互相关心。

反问句变陈述句练习:

1、我听到这个消息兴奋吗?。

1、我听到这个消息并不兴奋。

2、这件事对于我来说难道重要吗?。

2、这件事对于我来说不重要。

3、他得到这个奖难道没有你的功劳吗?。

3、他得到这个奖有你的功劳。

4、难道他这个人不是永远不会满足的吗?。

4、他这个人是永远不会满足的。

5、作为一个小学生难道不应该遵守纪律吗?。

5、作为一个小学生应该遵守纪律。

6、这活泼的小男孩难道不是我的好朋友吗?。

6、这活泼的小男孩是我的好朋友。

7、这个困难,同学们难道不会想办法克服吗?。

7、这个困难,同学们会想办法克服的。

8、这本书真好,我怎么不喜欢呢?。

8、这本书真好,我很喜欢。

9、我们播下的种子怎么不会在自己学生的身上开花结果呢?

9、我们播下的种子,会在自己学生的身上开花结果。

10、美丽的桂林山水怎么不令人陶醉呢?

10、美丽的桂林山水令人陶醉。

11、钱在孤岛上又有什么用呢?

11、钱在孤岛上没有用。

12.要想取得好成绩,不刻苦学习怎么行?

12.要想取得好成绩,不刻苦学习不行。

13.这个故事怎能不使我感动呢?

13.这个故事很使我感动。

14. 王老师带病工作,我怎能不感动呢?

14. 王老师带病工作,我非常感动。

15、难道劳动不是最有滋味的事的吗?。

15、劳动是最有滋味的事。

16、说出的话难道可以不算数吗?

16、说出的话不可以不算数。

17、我们遇到困难怎么能退缩呢?

17、我们遇到困难不能退缩。

18、没有那两只手,这里还不是一片荒坡吗?18、没有那两只手,这里会是一片荒坡。

19、这块地里的菜秧难道不是我种下的吗?

19、这块地里的菜秧是我种下的。

20、这点小事,难道还要妈妈操心吗?

20、这点小事,不应该要妈妈操心。

21、小明真聪明,我怎么比得上他呢?

21、小明真聪明,我比不上他。

22、这件事难道我不会做吗?

22、这件事我会做。

23、难道还有什么东西比这礼物更珍贵吗?23、没有什么东西比这礼物更珍贵。

陈述句改成反问句。

1.这个困难,同学们怎能不会想办法克服的呢?

这个困难,同学们会想办法克服的。

2.下了一场大雪,地里的害虫怎能不被冻死呢?

下了一场大雪,地里的害虫被冻死了。3.难道我们在公共场所不应该保持清洁吗?

我们在公共场所应该保持清洁。

4.我听到这个消息怎么会兴奋吗?

我听到这个消息并不兴奋。

5.这件事对于我来说怎么会重要呢?

这件事对于我来说不重要。

6.他这个人怎么会满足呢?

他这个人是永远不会满足的。

7.难道我们小学生能不听老师的话吗?

我们小学生要听老师的话。

8.没有太阳,怎么会有我们这个美丽的世界?

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的世界。9.老班长说:“难道我能丢下你们不管吗?”

老班长说:“我决不能丢下你们不管。”10.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难道会怕廉将军吗?”

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更不会怕廉将军。”

11.这么感人的故事,怎能不使我流下热泪呢?

这么感人的故事,使我流下了热泪。12.难道长城不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吗?

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13.这件坏事怎么可能是他做的呢?

这件坏事肯定不是他做的。

14、又短又软的淤泥怎么承受得住这样重的老象呢?

14.又短又软的淤泥不能承受这样重的老象。

15、是不是应该用我的能力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一丝不苟呢?应该用我的能力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一丝不苟。

16、这难道不是伟大的奇观么?

这是个伟大的奇观。

17、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

真理吗?

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18、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们

感到亲切、舒服呢?

这本书是你的。

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这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

19、在阳光下,一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

桦的银裙,不像海边上的浪花吗?

在阳光下,一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就像海边上的浪花。

20、大至矿井、铁路,小至椽柱、桌椅,有

几个省市的建设与兴安岭完全没有关系

呢?

大至矿井、铁路,小至椽柱、桌椅,几个省市的建设都与兴安岭有关系。

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的方法及练习题

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的方法: 1、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是、能、会等)改为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 2、将否定句中的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改为肯定词(是、能、会等)。 3、在肯定词或否定词前面加上“怎、怎么、难道、岂”等反问语气词。 4、句尾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练习题 1、花生的品质很高尚。 2、这件事让人很感兴趣。 3、那些美好的印象,我不会忘记。 4、泪珠是人类内心纯真感情的升华。 5、你们都在忙忙碌碌地干活,我不能袖手旁观。 6、每个人都有责任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7、您对我们的深情厚谊,我们不能忘记。 8、我的时装展不得不推迟了。 9、信赖,往往能够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10、这清白的梅花是不能玷污的。 11、外公,这是您最宝贵的画。 12、梅花的精神象征着中华民族的精神。 13、每一个中国人都爱自己的祖国。 14、我买不起这么贵的书。 15、我们都喜欢看闲书。点此查看参考答案 练习二:把下面的句子改成反问句 1、这活泼的小孩是我的好朋友。 2、六小开展的师生才艺表演活动很好看。 3、顽强拼搏的运动员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4、现在的条件这么好,我们应该好好学习。 5、这件事大家都同意。 6、别人能做到的事,我们也能做到。 7、这件事大家会同意。 8、这比山高比海深的情谊,我们不会忘记。 9、这是祖国母亲对我的期望。 10、不劳动,连棵花叶养不活,这是真理。 11、你不能这样蛮横无理。 12、孙悟空的本领可真大。 13、听了老师的一席话,小刚脸红了。 14、我不会忘记我俩的友谊。 15、这场报告会使听众们感动得热泪盈眶。 练习三:请将下面的陈述句改成反问句。 1、这幅画是我们班蔡颖画的。

三年级上陈述句与反问句互改

三年级上陈述句与反问句互改练习 班级姓名 反问句改陈述句: 1、那电线上停着的几个小黑点,不正是伶俐可爱的小燕子吗? 2、如果没有人们的辛勤劳动,这里还不是荆棘丛生的荒坡吗? 3、不耕耘怎么有收获?不学习怎会有知识? 4、这位小姑娘天真美好的心灵,不正像一朵含苞欲放的花蕾吗? 5、难道我们能随意砍伐树木,破坏绿化吗? 6、学习如登山,需要有踏实苦干和坚持不懈的精神,才能登上高峰。这不 是十分清楚的道理吗? 7、字典不正是我无声的朋友和老师吗? 8、这一朵朵绚丽的鲜花不正是园艺工人辛勤劳动的结晶吗? 9、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 10、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

11、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 12、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谆谆教导? 13 居里夫人只要在专利书上签个字,所有的困难不是都可以解决了吗? 陈述句改反问句: 1、这幅画是我们班蔡颖画的。 2.不好好学习,自然不能取得好成绩。 3.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4.那奔驰的列车正是我们祖国奋勇前进的象征。 5.功课没做完,不能去看电影。 6.犯了错误就不敢向老师、同学承认,这不是一个少先队员应有的态度。 7.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8.没有革命先辈的流血牺牲,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9.小玲取得的优异成绩正是她勤奋学习的结果。

10.我们不能被困难吓倒。 11、你们没看见过这样的总理。 12、我的心绷紧紧的,这无法忍受。 13、这潮湿冰冷的地面不能睡。 14、我们是学生,应该遵守学校的纪律。 15、那平静的“湖面”就是被它踩碎的。 16、小姑娘天真的心灵,正像一个含苞欲放的花蕾。 17、这些树叶就是从这棵树上飘落下来的。 18、咱们早就分好了。 19、游鉴了长城,我受到了教育。 20、我们没有近道,和你们走的是一条道。 21、这个世界上应该有您最想要的东西。 22、人的身躯不能从狗洞子里爬出来。

反问句改陈述句练习题

反问句改陈述句练习题 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 1、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 2、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怎、怎么、难道等)去掉。 3、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等)去掉,问号改为句号。 如:我们怎能言而无信呢在改为陈述句时,将“能”改为“不能”,去掉“怎”,将“呢”去掉,问号改为句号。所改成的陈述句是:我们不能言而无信。 又如:欧阳海舍身拦惊马的英雄事迹,怎么不令我们感动呢在改为陈述句时,将“不令”改为“令”,去掉“怎么”,将“呢”去掉,问号改为句号。所改成的陈述句是:欧阳海舍身拦惊马的英雄事迹,令我们感动。 一、反问句改陈述句。 1、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2.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与舒服呢 3.海边上不是还泛着白色的浪花吗 4.我们遇到困难,怎么能退缩呢 5.说出的话难道可以不算数 6.不好好学习,怎能能取得好成绩呢 7.那奔驰的列车不是我们祖国奋勇前进的象征吗 8. 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 9、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 10、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谆谆教导 11、难道打仗就是为了多杀人吗 12、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 13、实现四个现代化,难道不是全国人民的伟大历史任务吗 二、反问句改陈述句。 1、这不恰好表明有数不尽的骆驼吗 2、马跑得越快,离楚国不就越远了吗

3、把羊圈修好,不就不会再丢羊了吗 4、它一听到弦响,心里怎么能不害怕呢 5、对浪费能源的现象,我们怎么能容忍呢 6、我怎么能忘记老师的关爱呢 7、春天一到,冰不就化开了吗 8、你怎么能这样做 9、别人能办到的事,难道我们就不能办到吗 10、生活富裕了,难道我们就能铺张浪费了吗 11、我们怎么能忘记妈妈的爱呢 12、彼得读着这份账单,怎么能不羞愧呢 13、小姑娘美好的心灵,不正像晶莹剔透的钻石吗 14、这难道不是天下奇观吗 15、天上的星星能数得清吗 16、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 17、天空塌下一大块,怎么不可怕呢 18、楚国在南边,你怎么能往北走呀 19、翠鸟背上的羽毛不正像浅绿色的外衣吗 20、雷锋精神怎么会过时呢 21、淮南柑桔一种到淮北,就又小又苦,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 22、大家都能办到的事,难道我就不能办到吗 23、那电线上停着的几个小黑点,不正是伶俐可爱的小燕子吗 24、如果没有人们的辛勤劳动,这里还不是荆棘丛生的荒坡吗

反问句变陈述句练习及答案

一、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1.难道我能不高声赞美白杨树吗 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2.人们不是常说“事实胜于雄辩”吗 人们常说“事实胜于雄辩”。 3.这么重的东西,我怎么拎得动呢 这么重的东西,我不可能拎得动。 4.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 大千世界到处都有野花的倩影。 5.我们千千万万个普通人,不是正是这样的野花吗 我们千千万万个普通人就是这样的野花。6、这潮湿冰冷的地面,怎么能睡呢 这潮湿冰冷的地面没有办法睡。 6.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 这么远,箭不可能射得到。 7.这些树叶难道不是从这棵树上飘落下来的吗 这些树叶是从这棵树上飘落下来的。 8.人的聪明与愚笨,难道是天生的吗 人的聪明与愚笨不是天生的。 9.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 毒刑拷打不算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10.实现四个现代化,难道不是全国人民的伟大历史任务吗 实现四个现代化是全国人民的伟大历史任务。 11.又短又软的淤泥怎么承受得住这样重的老 象呢 又短又软的淤泥不能承受这样重的老象。12.是不是应该用我的能力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一丝不苟呢应该用我的能力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一丝不苟。 13.这难道不是伟大的奇观么 这是个伟大的奇观。 14.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15.这本书难道不是你的吗 这本书是你的。 16.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呢 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这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 17.在阳光下,一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不像海边上的浪花吗 在阳光下,一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就像海边上的浪花。 18.大至矿井、铁路,小至椽柱、桌椅,有几个省市的建设与兴安岭完全没有关系呢 大至矿井、铁路,小至椽柱、桌椅,几个省市的建设都与兴安岭有关系。 反问句变陈述句练习: 1、字典难道不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吗 1、字典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练习要点

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练习 1、这不恰好表明有数不尽的骆驼吗? 这恰好表明有数不尽的骆驼。 2、马跑得越快,离楚国不就越远了吗? 马跑得越快,离楚国就越远。 3、把羊圈修好,不就不会再丢羊了吗? 把羊圈修好,就不会再丢羊了。 4、它一听到弦响,心里怎么能不害怕呢? 它一听到弦响,心里不能不害怕。 5、对浪费能源的现象,我们怎么能容忍呢? 对浪费能源的现象,我们不能容忍。 6、春天一到,冰不就化开了吗? 春天一到,冰就化开了。 7、别人能办到的事,难道我们就不能办到吗? 别人能办到的事,我们应该能办到。 8、生活富裕了,难道我们就能铺张浪费了吗? 生活富裕了,我们应该不能铺张浪费。 9、天上的星星能数得清吗? 天上的星星不能数得清。 10、从不同的角度看杨桃,不就看到不同的形状了吗? 从不同的角度看杨桃,就看到不同的形状。 11、字典不正是我无声的朋友和老师吗? 字典正是我无声的朋友和老师。 句子专项练习 班级姓名

一|把下列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1、这本书真好看,怎么不叫人喜欢呢? 这本书真好看,真叫人喜欢。 2、那电线上停着的几个小黑点,不正是伶俐可爱的小燕子吗? 那电线上停着的几个小黑点,正是伶俐可爱的小燕子。 3、难道我们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吗? 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 4、作为少先队员怎能不讲文明,有礼貌呢? 作为少先队员不能不讲文明,有礼貌。 5、我们是学生,怎能不遵守学校的纪律呢? 我们是学生,不能不遵守学校的纪律。 6、功课没做完,怎么能去看电影呢? 功课没做完,不能去看电影。 7、难道你们见过这样的总理吗? 你们应该见过这样的总理。 句子专项训练: 改变句型: (1)把下列句子改写成反问句。 象桑娜那样品德高尚的人值得赞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把祖国建设得更强盛,我们应该努力学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少先队员应该讲文明,有礼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下列句子改成陈述句。

反问句变陈述句练习及答案

反问句变陈述句练习及 答案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一、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1.难道我能不高声赞美白杨树吗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2.人们不是常说“事实胜于雄辩” 吗 人们常说“事实胜于雄辩”。3.这么重的东西,我怎么拎得动呢这么重的东西,我不可能拎得动。4.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大千世界到处都有野花的倩影。5.我们千千万万个普通人,不是正是这样的野花吗 我们千千万万个普通人就是这样的野花。 6、这潮湿冰冷的地面,怎么能睡呢 这潮湿冰冷的地面没有办法睡。6.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 这么远,箭不可能射得到。 7.这些树叶难道不是从这棵树上飘落下来的吗 这些树叶是从这棵树上飘落下来的。8.人的聪明与愚笨,难道是天生的吗 人的聪明与愚笨不是天生的。9.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 毒刑拷打不算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 10.实现四个现代化,难道不是全国人民的伟大历史任务吗 实现四个现代化是全国人民的伟大历史任务。 11.又短又软的淤泥怎么承受得住这样重的老象呢 又短又软的淤泥不能承受这样重的老象。 12.是不是应该用我的能力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一丝不苟呢 应该用我的能力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一丝不苟。 13.这难道不是伟大的奇观么

这是个伟大的奇观。 14.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 15.这本书难道不是你的吗 这本书是你的。 16.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呢 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这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 17.在阳光下,一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不像海边上的浪花吗 在阳光下,一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就像海边上的浪花。 18.大至矿井、铁路,小至椽柱、桌椅,有几个省市的建设与兴安岭完全没有关系呢 大至矿井、铁路,小至椽柱、桌椅,几个省市的建设都与兴安岭有关系。 反问句变陈述句练习: 1、字典难道不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吗 1、字典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2、难道那条街不热闹吗 2、那条街很不热闹。 3、难道打仗就是为了多杀人吗 3、打仗不是为了多杀人。 4、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 4、毒刑拷打算不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 5、实现四个现代化,难道不是全国人民的伟大历史任务吗 5、实现四个现代化,是全国人民的伟大历史任务。 6、要奋斗就会有牺牲,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6、要奋斗就会有牺牲,这是真理。 7、杭州的西湖难道不像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 7、杭州的西湖非常像一颗光彩夺目的

反问句和陈述句互改练习及答案

反问句和陈述句互改练习及答案(一)把下列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1、朝鲜战场上我们有多少优秀儿女献出了生命,他们的父母难道就不悲痛吗? 2、我们如果没有老百姓的支持,能有今天的局面吗? 4、我们吃的穿的,哪一样能离开群众的支持? 5、我为什么不从毛衣入手,自己设计、制作和出售时装呢? 6、在人类古老的历史长河中,有哪一个民族能像中华民族这样拥有如此丰富的书法瑰宝? 7、难道这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吗? 8、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呢? 9、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不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身边来了吗? 10、这水一不甜二不辣的,喝它顶什么用? 11、李大钊同志对革命事业充满信心,怎么会惧怕反动军阀? 12、你都是老头子了,还订这些东西干什么呀?

13、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 14、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 15、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 16、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谆谆教导? 17、居里夫人只要在专利书上签个字,所有的困难不是都可以解决了吗? 18、这些设想即使能够实现,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 19、看到那数不尽的饿青松白桦,谁能不向四面八方望一望呢? 20、海边上不是还泛着白色的浪花吗? 21、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与舒服呢? 22、我们遇到困难,怎么能退缩呢? 23、说出的话难道可以不算数? 24、难道这不是祖国母亲对我的期望吗? 25、不是自家人,难道就不该互相关心吗? 26、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27、当农民,难道就不需要文化知识了吗?

(二)把下面的句子改成反问句: 1、这活泼的小孩是我的好朋友。 2、六小开展的师生才艺表演活动很好看。 3、顽强拼搏的运动员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4、现在的条件这么好,我们应该好好学习。 5、这件事大家都同意。 6、别人能做到的事,我们也能做到。 7、这件事大家会同意。 8、这比山高比海深的情谊,我们不会忘记。 9、这是祖国母亲对我的期望。 11、你不能这样蛮横无理。 12、孙悟空的本领可真大。 13、听了老师的一席话,小刚脸红了。 14、我不会忘记我俩的友谊。 15、这场报告会使听众们感动得热泪盈眶。

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的方法及练习题

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的方法及练习题 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的方法: 1、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是、能、会等)改为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 2、将否定句中的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改为肯定词(是、能、会等)。 3、在肯定词或否定词前面加上“怎、怎么、难道、岂”等反问语气词。 4、句尾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如:雷锋叔叔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在改反问句时,将肯定词“是”改为否定词“不是”,在句首加上“难道”,句尾加上“吗”,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这样,改成的反问句是:难道雷锋叔叔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吗? 又如:我们不能浪费时间。在改反问句时,将否定词“不能”改为肯定词“能”,再在“能”前加上“怎么”,句尾加上“呢”,句号改为问号。改成的反问句是:我们怎么能浪费时间呢? 一、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练习。 1、这幅画是我们班蔡颖画的。 2、不好好学习,自然不能取得好成绩。 3、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4、那奔驰的列车正是我们祖国奋勇前进的象征。 5、功课没做完,不能去看电影。 6、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 7、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8、没有革命先辈的流血牺牲,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9、小玲取得的优异成绩正是她勤奋学习的结果。 10、我们不能被困难吓倒。 12、你们没看见过这样的总理。 13、我的心绷紧紧的,这无法忍受。 14、这潮湿冰冷的地面不能睡。 15、我们是学生,应该遵守学校的纪律。 16、那平静的“湖面”就是被它踩碎的。 17、小姑娘天真的心灵,正像一个含苞欲放的花蕾。 18、这些树叶就是从这棵树上飘落下来的。 19、咱们早就分好了。 20、游览了长城,我受到了教育。 21、我们没有近道,和你们走的是一条道。 22、这个世界上应该有您最想要的东西。 23、人的身躯不能从狗洞子里爬出来。 24、这本书真好看,叫人喜欢。 25、那电线上停着的几个小黑点,正是伶俐可爱的小燕子。 26、对于浪费能源的现象,我们不能容忍。 27、网络丰富多彩,让我们大家恋恋不舍。 28、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 29、我们都爱自己慈爱的母亲。 30、犯了错误就不敢向老师、同学承认,这不是一个少先队员应有的态度。 31、作为少先队员应该讲文明,有礼貌。

反问句与陈述句互改方法及练习

反问句与陈述句互改方法及练习 一、反问句改陈述句 (一)方法: 1、去掉反问词和语气词:“难道……吗”或“怎么(能)……呢”; 2、把“”改成“。”; 3、把原句的意思反过来;方法:(有“不”去“不”,没“不”加“不”) 4、检查修改后的句子意思应和原来的一样。 二、陈述句改反问句 (一)方法: 1、加上反问词和语气词:“难道……吗”或“怎么(能)……呢”; 2、把“。”改成“”; 3、把原句的意思反过来;方法:(有“不”去“不”,没“不”加“不”) 4、检查修改后的句子意思应和原来的一样。 三、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的方法: 1、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是、能、会等)改为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 2、将否定句中的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改为肯定词(是、能、会等)。 3、在肯定词或否定词前面加上“怎、怎么、难道、岂”等反问语气词。 4、句尾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三)巩固练习: 1、游览了长城,我怎么不受到教育呢 2、看着友人拿走自己的劳动果实心里怎么不特别喜欢呢

3、你们看见过这样的总理吗 4、看到那数不清的青松白桦,谁能不向四面八方望一望呢 5、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呢 6、今天是中秋节,我出差在外,难道不想念亲人吗 7、难道革命者在狱中的顽强乐观的精神不让人感到钦佩吗 8、香港回归祖国,怎么不是全国人民的一件大喜事呢 9、我们怎能不同情那可怜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呢 10、你做作业怎么这样粗心呢 11、澳门已经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怎么不真令人兴奋呢 12、我们怎能容忍台湾当局搞台独呢 13、这个时刻怎么不正是党的胜利人民解放军的节节胜利给他们赢来的呢 14、她从家里出来的时候,还穿着一双拖鞋,但是有什么用呢

反问句改为陈述句训练方法及练习(共100题)

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 1、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 2、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怎、怎么、难道等)去掉。 3、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等)去掉,问号改为句号。 反问句变陈述句: 1、不耕耘怎么有收获?不学习怎会有知识? 2、这位小姑娘天真美好的心灵,不正像一朵含苞欲放的花蕾吗? 3、难道我们能随意砍伐树木,破坏绿化吗? 4、字典不正是我无声的朋友和老师吗? 5、你不为我们的祖国有这样的英雄而感到自豪吗? 6、这一朵朵绚丽的鲜花不正是园艺工人辛勤劳动的结晶吗? 7、这些设想即使能够实现,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 8、难道这不是祖国母亲对我的期望吗? 9、不是自家人,难道就不该互相关心吗? 10、不好好学习,连自己都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11、当农民,难道就不需要文化知识了吗? 12、这三本书,三天怎么看得完? 13、这么多任务,我怎么完得成? 14、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谆谆教导? 15、.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嫌它不够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16、不耕耘怎么有收获?不学习怎会有知识? 17、.肺结核病人躺在床上呻吟的时候,他怎么会想到使他生病的就是那个在马路上随便吐痰的人呢? 18、字典不正是我无声的朋友和老师吗? 19、当你听到这段英雄事迹的时候,难道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最可爱的吗?你不为我们的祖国有这样的英雄而感到自豪吗? 20、白石老人看后好不吃惊,这不是自己“练笔”时扔掉的废画吗? 21、这上面明明标的是本人的名字,怎么能说是你的呢? 22、你们看见过这样的总理吗?

23、还有比事实更能说明道理的吗? 24、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25、他呀!都老头子了,还订这些东西干什么呀? 26、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 27、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 28、居里夫人只要在专利书上签个字,所有的困难不是都可以解决了吗? 29、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谆谆教导? 30、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 31、实现四个现代化,难道不是全国人民的伟大历史任务吗? 32.我们遇到困难,怎么能退缩呢? 33.不好好学习,怎能能取得好成绩呢? 34、它一听到弦响,心里怎么能不害怕呢? 35、对浪费能源的现象,我们怎么能容忍呢? 36、我怎么能忘记老师的关爱呢? 37、春天一到,冰不就化开了吗? 38、你怎么能这样做? 39、别人能办到的事,难道我们就不能办到吗? 40、生活富裕了,难道我们就能铺张浪费了吗? 41、我们怎么能忘记妈妈的爱呢? 42、彼得读着这份账单,怎么能不羞愧呢? 43、小姑娘美好的心灵,不正像晶莹剔透的钻石吗? 44、这难道不是天下奇观吗? 45、天上的星星能数得清吗? 46、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 47、天空塌下一大块,怎么不可怕呢? 48、楚国在南边,你怎么能往北走呀?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反问句与陈述句的互改

反问句与陈述句的互改教学设计 鹤山市沙坪街道中东西小学余颖珊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复习,让学生更进一步学习和运用反问句与陈述句的互改,巩固互改方法。 2、情感目标: 通过复习过程中的交流学习,增强学生合作的意识。 3、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在小组合作中能锻炼口头表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复习反问句与陈述句的互改,找到互改的方法和一般规律。 教学方法 探究法、讨论法、实习作业法。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找句子的不同点。 例句:承诺了别人的事我们要完成。(陈述句) 难道承诺了别人的事我们不完成吗?(反问句) 小结:难道、吗、?是反问句的标志。 延伸:还有其他的标志吗? (二)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1、小组合作 :说明清楚修改方法和完成练习。 ①难道我有这么笨吗? (我没有这么笨。) ②我们怎么能被困难吓倒呢? (我们不能被困难吓倒。) ③海上日出不是伟大的奇观吗? (海上日出是伟大的奇观。) ④功课没做完,怎么能去看电影? (功课没做完,不能去看电影。)

2、总结方法: 引导学生归纳反问句改陈述句的方法:反问句改为陈述句,去掉反问词和语气词,还要把肯定词变成否定词或否定词变成肯定词,问号改为句号。 ①出示例句: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教导? ②说明:肯定形式的反问句表达的意思是否定的。 ③把它换为陈述句:我们不能忘记老师的谆谆教导。 3、小组合作②:完成小组练习题1。 ①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②大晴天怎么会下雨呢? ③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忘返呢? 4、师生小结:反问句改成陈述句的方法。 (三)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1、小组合作③:举一反三,小结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的方法。 例子:①我没有这么笨。 难道我有这么笨吗? ②我们不能被困难吓倒。 我们怎么能被困难吓倒呢? 2、引导学生归纳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的方法:增加反问词和语气词,还要把肯定词变成否定词或否定词变成肯定词,句末标点符号改为问号。 3、小组合作④:完成小组练习题2。 ①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②这幅画是我们班彩颖画的。 4、.师生小结:陈述句改成反问句的方法。 区分反问句改成陈述句的方法和陈述句改成反问句的方法,注意不能改变句子原意。 (五)小组合作?:巩固方法,设计题目(例子在课文找出来),小组完成再展示。 例子:马跑得越快,离楚国不就越远了吗? 这不恰好表明有数不尽的骆驼吗? (六)小组合作?:自编题目,全班完成。 (七)板书: 1、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 ①去掉反问词(“难道”、“怎么”、“怎”、“岂”、“怎能”等)语气词(“呢”、“吗”)。 ②把肯定改成否定,否定改为肯定。 ③句末标点符号改为句号。

反问句变陈述句练习及答案

一、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1.难道我能不高声赞美白杨树吗? 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2.人们不是常说“事实胜于雄辩”吗? 人们常说“事实胜于雄辩”。 3.这么重的东西,我怎么拎得动呢? 这么重的东西,我不可能拎得动。 4.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 大千世界到处都有野花的倩影。 5.我们千千万万个普通人,不是正是这样的野 花吗? 我们千千万万个普通人就是这样的野花。6.这潮湿冰冷的地面,怎么能睡呢? 这潮湿冰冷的地面没有办法睡。 6.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 这么远,箭不可能射得到。 7.这些树叶难道不是从这棵树上飘落下来的 吗? 这些树叶是从这棵树上飘落下来的。 & 人的聪明与愚笨,难道是天生的吗? 人的聪明与愚笨不是天生的。 9.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 口。 毒刑拷打不算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 10.实现四个现代化,难道不是全国人民的伟 大历史任务吗? 实现四个现代化是全国人民的伟大历史任务。 11.又短又软的淤泥怎么承受得住这样重的老象 呢? 又短又软的淤泥不能承受这样重的老象。12.是不是应该用我的能力把我所能做到的事 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一丝不苟呢? 应该用我的能力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 更精致、更仔细、更加一丝不苟。 13.这难道不是伟大的奇观么? 这是个伟大的奇观。 14.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 理吗? 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 15.这本书难道不是你的吗? 这本书是你的。 16.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们感 到亲切、舒服呢? 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这使我们感到亲 切、舒服。 17.在阳光下,一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 的银裙,不像海边上的浪花吗? 在阳光下,一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 的银裙,就像海边上的浪花。 18.大至矿井、铁路,小至椽柱、桌椅,有几 个省市的建设与兴安岭完全没有关系呢? 大至矿井、铁路,小至椽柱、桌椅,几个 省市的建设都与兴安岭有关系。 反问句变陈述句练习: 1、字典难道不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吗? 1、字典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2、难道那条街不热闹吗? 2、那条街很不热闹。 3、难道打仗就是为了多杀人吗?

陈述句和反问句的互改习题及答案(教师版)

小学语文专题训练:陈述句和反问句的互改 一、什么是句型转换 根据表意的需要,按照一定的规则把甲句变成乙句,这叫句子的转换。 陈述句,叙述或说明事实并且具有陈述语调的句子,句末常用的标点符号是“。”。如:明天要下雨。 三、什么是反问句 反问句,就是用疑问的句式,表达肯定的观点。反问句表面看来是疑问的形式,但实际上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答案就在问句之中。反问的形式比一般的陈述句语气更强,更能引起人们的思考。反问句是修辞手法中的一种。 反问句是陈述句的改版,是为了强调语气。如:那怎么是一样的呢?这个反问句改为陈述句就是:那是不一样的。相比之下,前一个句子语气就强烈多了。 除此之外,一些反问句还要有反问词,如:难道、怎么、……除了反问词,还要在最后加上语气词如:呢、吗……而且为了表示与陈述句的区别,还要在最后加上问号(?)。且通常都要把句子(判断句)的意思倒过来后,再加上反问词。 反问和设问的区别:设问和反问都是无疑而问,但是有明显的区别:设问不表示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反问明确地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内容。设问主要是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反问主要是增强

语气,用确定的语气表明作者自己的思想。设问是自问自答,有问有答,答在问外;反问寓答于问,有问无答。 四、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的方法: 1.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是、能、会等)改为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 2.将否定句中的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改为肯定词(是、能、会等)。 3.在肯定词或否定词前面加上“怎、怎么、难道、岂”等反问语气词。 4.句尾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如:雷锋叔叔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在改反问句时,将肯定词“是”改为否定词“不是”,在句首加上“难道”,句尾加上“吗”,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这样,改成的反问句是:难道雷锋叔叔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吗? 又如:我们不能浪费时间。在改反问句时,将否定词“不能”改为肯定词“能”,再在“能”前加上“怎么”,句尾加上“呢”,句号改为问号。改成的反问句是:我们怎么能浪费时间呢? 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练习: 1、这幅画是我们班蔡颖画的。 2、不好好学习,自然不能取得好成绩。 3、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4、那奔驰的列车正是我们祖国奋勇前进的象征。 5、功课没做完,不能去看电影。

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及练习

专项复习一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及练习 课前——预习 回顾反问句的基本特征,感受反问句的作用,以及反问句与陈述句互改方法。 反问句的基本特征: 1、反问词2、语气词3、标点符号 作用:加强语气,表强调。 方法:简单回顾,课中总结。 课前预热 给句子归类: 1.花都是春天开放的吗不是的。() 2.文具盒是谁弄坏的呢() 3.难道我们不应该保护坏境吗()。 4.这件事怎么能这样做呢()

课中——展示 学路指航 反问句改陈述句 (一)方法: 1、去掉反问词和语气词:“难道……吗”或“ 怎么(能)……呢”; 2、把“”改成“。”; 3、把原句的意思反过来; 4、检查修改后的句子意思应和原来的一样。 (二)巩固练习: 要求:先独立思考,再小组研讨,展示成果,指误纠错。 1、游览了长城,我怎么不受到教育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看着友人拿走自己的劳动果实心里怎么不特别喜欢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们看见过这样的总理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看到那数不清的青松白桦,谁能不向四面八方望一望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今天是中秋节,我出差在外,难道不想念亲人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难道革命者在狱中的顽强乐观的精神不让人感到钦佩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香港回归祖国,怎么不是全国人民的一件大喜事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我们怎能不同情那可怜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的方法与练习(三年级)

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的方法与练习 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的方法: 1、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是、能、会等)改为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 2、将否定句中的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改为肯定词(是、能、会等)。 3、在肯定词或否定词前面加上“怎、怎么、难道、岂”等反问语气词。 4、句尾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如:雷锋叔叔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在改反问句时,将肯定词“是”改为否定词“不是”,在句首加上“难道”,句尾加上“吗”,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这样,改成的反问句是:难道雷锋叔叔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吗? 又如:我们不能浪费时间。在改反问句时,将否定词“不能”改为肯定词“能”,再在“能”前加上“怎么”,句尾加上“呢”,句号改为问号。改成的反问句是:我们怎么能浪费时间呢? 一、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练习。 1、这幅画是我们班蔡颖画的。 2、不好好学习,自然不能取得好成绩。 3、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4、那奔驰的列车正是我们祖国奋勇前进的象征。 5、功课没做完,不能去看电影。 6、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 7、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8、没有革命先辈的流血牺牲,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9、小玲取得的优异成绩正是她勤奋学习的结果。 10、我们不能被困难吓倒。 12、你们没看见过这样的总理。 13、我的心绷紧紧的,这无法忍受。 14、这潮湿冰冷的地面不能睡。

15、我们是学生,应该遵守学校的纪律。 16、那平静的“湖面”就是被它踩碎的。 17、小姑娘天真的心灵,正像一个含苞欲放的花蕾。 18、这些树叶就是从这棵树上飘落下来的。 19、咱们早就分好了。 20、游览了长城,我受到了教育。 21、我们没有近道,和你们走的是一条道。 22、这个世界上应该有您最想要的东西。 23、人的身躯不能从狗洞子里爬出来。 24、这本书真好看,叫人喜欢。 25、那电线上停着的几个小黑点,正是伶俐可爱的小燕子。 26、对于浪费能源的现象,我们不能容忍。 27、网络丰富多彩,让我们大家恋恋不舍。 28、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 29、我们都爱自己慈爱的母亲。 30、犯了错误就不敢向老师、同学承认,这不是一个少先队员应有的态度。 31、作为少先队员应该讲文明,有礼貌。 32、这样肮脏、零乱的地方,不会让人觉得舒服。 33、这场比赛不能让祖国再次蒙受屈辱。 34、像桑娜那样品德高尚的人值得赞扬。 35、为了把祖国建设得更强盛,我们应该努力学习。 36、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陈述句改反问句练习(方法指导及大量练习) 2

陈述→反问/反问→陈述综合练习
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的方法: 1、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是、能、会等)改为否 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 。 2、将否定句中的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 改为肯定词(是、能、会等) 。 3、在肯定词或否定词前面加上“怎、怎么、难道、 岂”等反问语气词。 4、句尾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句末的句号改 为问号。 如:雷锋叔叔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在改反问句时,将 肯定词“是”改为否定词“不是”,在句首加上“难道”, 句尾加上“吗”,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这样,改成的 反问句是:难道雷锋叔叔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吗? 又如:我们不能浪费时间。在改反问句时,将否定词 “不能”改为肯定词“能”,再在“能”前加上“怎么”,句 尾加上“呢”,句号改为问号。改成的反问句是:我们 怎么能浪费时间呢? 一、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练习。 1、这幅画是我们班蔡颖画的。 2、不好好学习,自然不能取得好成绩。 3、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4、那奔驰的列车正是我们祖国奋勇前进的象征。 5、功课没做完,不能去看电影。 6、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 7、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8、没有革命先辈的流血牺牲,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 福生活。 9、小玲取得的优异成绩正是她勤奋学习的结果。 10、我们不能被困难吓倒。
1

12、你们没看见过这样的总理。 13、我的心绷紧紧的,这无法忍受。 14、这潮湿冰冷的地面不能睡。 15、我们是学生,应该遵守学校的纪律。 16、那平静的“湖面”就是被它踩碎的。 17、小姑娘天真的心灵,正像一个含苞欲放的花蕾。 18、这些树叶就是从这棵树上飘落下来的。 19、咱们早就分好了。 20、游览了长城,我受到了教育。 21、我们没有近道,和你们走的是一条道。 22、这个世界上应该有您最想要的东西。 23、人的身躯不能从狗洞子里爬出来。 24、这本书真好看,叫人喜欢。 25、那电线上停着的几个小黑点,正是伶俐可爱的小 燕子。 26、对于浪费能源的现象,我们不能容忍。 27、网络丰富多彩,让我们大家恋恋不舍。 28、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 29、我们都爱自己慈爱的母亲。 30、犯了错误就不敢向老师、同学承认,这不是一个 少先队员应有的态度。 31、作为少先队员应该讲文明,有礼貌。 32、这样肮脏、零乱的地方,不会让人觉得舒服。 33、这场比赛不能让祖国再次蒙受屈辱。 34、像桑娜那样品德高尚的人值得赞扬。 35、为了把祖国建设得更强盛,我们应该努力学习。 36、 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 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37、我们现在不好好学习,长大了就不能参加祖国建 设。 38、任弼时同志不同意搬进新房子,他说,不能以一 个人牵动一个机关。
2

反问句改成陈述句专项练习

1、今天我们的谈话不是很好吗? 2、现在主人为我准备好了吃的、喝的,我难道还要去飞吗? 3、火烧云的景色不是伟大的奇观吗? 4、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 5、鲁宾孙在破船里拾到了许多钱,但钱在孤岛上又有什么用呢? 6、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足以表达我这时的全部感情吗? 7、在阳光下,大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树的银裙,不是像海边的浪花吗? 8、看着那数不尽的青松白桦,谁能不向四面八方望一望呢? 9、还有什么节目比得上这种顽强而鲜明的高歌曼舞呢? 10、地图上像一只雄鸡的地方,不正是那拥有长江、黄河、万里长城的国土吗? 11、谁说我不是华夏子孙?谁说我不是中华儿女? 12、霍金敢于向命运挑战的精神怎么不让我们感动呢? 13、他忽然想起老牛临死说的话,这不正是特别紧急的事吗? 14、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15、这潮湿冰冷的地面怎么能睡? 16、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怎么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 17、难道您担心我们会把您这位朝鲜妈妈忘怀? 18、去就去,你不怕,我还能怕? 19、他怎么会想到使他生病的就是那个在马路上随便吐痰的人呢? 20、大至矿井、铁路,小至橡柱、桌椅,有几个省市的建设与兴安岭完全没有关系呢?

21、母亲难道不爱吃荔枝吗? 22、浪费国家财产,谁见了不痛心呢? 23、我们会忘记母校的老师吗? 24、啊!你们瞧,那不是美丽的晚霞吗? 25、你们看见过这么劳苦这么简朴的总理吗? 26、孔子不能断定谁是谁非吗? 27、谁能想到,从这不值钱的野树上,能酿出那么高级的蜂蜜呢? 28、燕子是益鸟,专门捉害虫,你怎么能掏小燕呢? 29、商店怎么能无顾客? 30、难道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 31、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 32、这无边的春色怎么能不让人流连忘返? 33、我们怎么会忘记“抗非典英雄”叶欣呢? 34、这次春游,不是给了我们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吗? 35、谁能相信这是大自然的现实而不是大胆的梦幻呢? 36、又烂又软的淤泥怎么承受得住这样重的老象呢? 1、今天我们的谈话不是很好吗? 2、现在主人为我准备好了吃的、喝的,我难道还要去飞吗? 3、火烧云的景色不是伟大的奇观吗? 4、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

(完整版)陈述句反问句转换练习题

怎样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一、方法: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可以分成四个步骤,按着步骤去做,那肯定不会出错。下面就试试吧。 (太阳)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 先完成第一步:有“不”去“不”,没“不”加“不”。这样一改,句子就变成了“这么远,箭哪能射(不)到呢?”这时的句子根本就不通顺,但还没有完成,我不去管它。 接着做第二步:去除疑问词。这句句子里的疑问词是“哪能……呢”,我把它们都用删除记号删去,句子就变成了“这么远,箭射(不)到?” 第三步:把问号改成句号。句号表示一句话的结束,句子已经说完了,当然得加句号。到这一步,句子已经基本通顺了。 第四步,也就是最重要的一步:把句子整理通顺。一般来说,反问句在文章中起到的是一个强调的作用,那么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时,最好也要加入一些表示强调的词语,这样,句子就可以变成“这么远,箭肯定射不到。” 经过这样的四步,反问句就成了陈述句。掌握了这个方法,改句子就不难了。 二、练习: (一)把下列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1、朝鲜战场上我们有多少优秀儿女献出了生命,他们的父母难道就不悲痛吗? 2、我们如果没有老百姓的支持,能有今天的局面吗? 3、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 4、我们吃的穿的,哪一样能离开群众的支持? 5、我为什么不从毛衣入手,自己设计、制作和出售时装呢? 6、在人类古老的历史长河中,有哪一个民族能像中华民族这样拥有如此丰富的书法瑰宝? 7、难道这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吗? 8、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呢? 9、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不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身边来了吗? 10、这水一不甜二不辣的,喝它顶什么用?11、李大钊同志对革命事业充满信心,怎么会惧怕反动军阀? 12、你都是老头子了,还订这些东西干什么呀? 13、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 14、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 15、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 16、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谆谆教导? 17、居里夫人只要在专利书上签个字,所有的困难不是都可以解决了吗? 18、这些设想即使能够实现,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 19、看到那数不尽的饿青松白桦,谁能不向四面八方望一望呢? 20、海边上不是还泛着白色的浪花吗? 21、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与舒服呢? 22、我们遇到困难,怎么能退缩呢? 23、说出的话难道可以不算数? 24、难道这不是祖国母亲对我的期望吗? 25、不是自家人,难道就不该互相关心吗? 26、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27、当农民,难道就不需要文化知识了吗? (二)把下面的句子改成反问句: 1、这活泼的小孩是我的好朋友。 2、六小开展的师生才艺表演活动很好看。 3、顽强拼搏的运动员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4、现在的条件这么好,我们应该好好学习。 5、这件事大家都同意。 6、别人能做到的事,我们也能做到。 7、这件事大家会同意。 8、这比山高比海深的情谊,我们不会忘记。 9、这是祖国母亲对我的期望。 10、不劳动,连棵花叶养不活,这是真理。 11、你不能这样蛮横无理。 12、孙悟空的本领可真大。 13、听了老师的一席话,小刚脸红了。 14、我不会忘记我俩的友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