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规律:能量守恒定律的建立

概念规律:能量守恒定律的建立
概念规律:能量守恒定律的建立

参看录像转视频材料《能量守恒定律建立》27′ 

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的建立 

(初期思想萌生于17世纪的力学研究;定律完成于19世纪40年代) 

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的建立,是继牛顿力学建立之后近代物理学发展中又一次伟大的综合。它和生物进化论、细胞学说一起,被称为19世纪中叶的“三大发现”。 

一、能量原理产生的时代因素 

1.从“活力”到“功”(跳转1) 

能量原理发展的前史表明,对运动转化过程定量化的认识,在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初期,是以一个动力学定理的形式出现的,一直被称为“活力守恒原理”。早在17世纪初,伽利略已经发现了摆球的等高性,并且提出了“等末速原理”。1669年,惠更斯在弹性碰撞的研究中,提 出了这个量,并得出在完全弹性碰撞中,在碰撞前后不变的结论。年,莱布尼兹把称为“活力”,并断言宇宙中真正守恒的

mv m v 1686mv 2i i 2

2 量正是活力。到18世纪初,在约翰?伯努力利的著作里,就一再提到“活力守恒”。18世纪中叶后,欧勒已经认识到,在有心力作用下,从一个定点开始运动的物体,在它通过任意途径到达离辏力中心有同样距离的任何位置时,其活力都相等。“活力守恒”实际上是能量守恒原理的一个特殊情况。

语,定出其单位为千克?米,并提出了机械过程中的能量守恒的原理:功的代数和的二倍等于活力之和;任何时候都不能从无中产生功或 

活力,功和活力也不能转化为无。科里奥利主张,活力应表示为,12

mv 2 因为这样一来,它在数值上就等于所能做出的功。这样功这一概念,就从机械效率的研究中引入了物理学。 

至于“能”的概念,最早是由约翰?伯努利在1717年使用的。1807年,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建议将mv2称为能量,不过他的意见在很长时间里未能引起重视,科学家们仍然用“力”这个词来表示能量。 

 

2.“永动机”幻想的破灭 

永动机之不可能实现,是导致能量原理建立的另一重要线索。 

早期一个很著名的永动机设计方案,是13世纪法国人亨内考(V.de Honnecourt)提出的“魔轮”。他在一个轮子的边缘等距离地装上12根活动杆,杆端装以重球。他设想,当轮子转动起来后,由于右侧的垂球离轮心更远,特别是重球向右甩出的作用,就会压使轮子永不停息地转动下去。但实际上轮子转动一两圈后就停了下来。 

 

后来,意大利的达?芬奇(1452—1519)根据同样的原理,制造了一个“重球永动机”,利用轮辐的特殊形状,使右边的球滚向轮子的边缘,而左边的球会自动滚向中心。本以为在两边重球的作用下会使轮子失去平衡而转动不息,但试验的结果却是否定的。达?芬奇敏锐地由此得出结论:永动机是不可能实现的。但17世纪时,英国一个关在伦敦塔下的犯人马尔基斯,却重新制造了一个类似的装置,转轮的直径大约5

米,内装40个弯曲轮辐,每个轮辐间放一个重25公斤的钢球。他用这个装置向国王查理一世作了表演,受到国王的嘉奖而特赦了他。其实这个转轮只能靠惯性维持短时间的运转。 

 

16世纪70年代,意大利一个机械师斯特尔提出一个“螺旋汲水器永动机”设计方案:由高处水槽中流出的水,冲击水轮机转动,在带动水磨工作的同时,通过齿轮组带动螺旋汲水器,把流到下面蓄水池里的水重新提升到上面的水槽中。如此周而复始,整个系统就可以不停地运转下去,并完成有效的工作。一时间,形形色色的自动水轮机方案纷纷提了出来,但是没有一个能把流到下面的水全都提升上去;所以,上水槽的水很快流完了,机器也随之停转。 

 

17世纪,英国人维尔金斯把磁力和重力结合起来,设计出了“磁力—重力永动机”。如图所示,在立柱上端放一个大磁体,立柱旁边倚靠着一个斜面和一个弧形轨道,斜面下放一个铁球,斜面上下各开一个可以通过铁球的圆孔。维尔金斯设想,由于大磁体的吸引,铁球会沿斜面滚上去;当它滚到上面的圆孔处时,由于重力的作用会掉落下来,并沿着弧形轨道滚向下方;由于惯性的作用,铁球会绕过弯曲的地方钻出下方的圆孔,然后又被磁体吸引上去。这样,铁球不就可以连续上下滚动了吗?这个设想当然不可能实现。因为,如果磁体的磁力特别强,可以把铁球吸引上去,那么就不会让它再滚落下来的。 

 

层出不穷的永动机设计方案,都在科学的严格审查和实践的无情检

验下一一失败了,以致法国科学院在1775年作出决议,认为永动机是不可能制成的,并严正声明:“本科学院以后不再审查有关永动机的一切设计”。 

3.自然现象之间联系和转化的普遍发现(跳转2) 

18世纪未到19世纪中叶,自然科学上一系列重大发现,广泛揭示了各种自然现象之间普遍的联系和转化。 

1798年伦福德的钻炮实验和1799年戴维的摩冰实验,证明了机械运动向热的转化;而18世纪蒸汽机的发明与使用,又实现了热运动向机械运动的转化。 

 

1821年塞贝克发现了温差电现象(热电偶),1834年珀尔帖又发现了其逆效应,1840年焦耳定律的发现,都证明了电运动和热运动之间的相互转化。 

 

1800年伏打电堆的发明以及随后发现的电解现象,完成了电运动和化学运动之间的转化。 

 总之,到19世纪40年代前后,欧洲科学界普遍酝酿着一种思想氛围,以一种联系的观点去观察自然现象。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以西欧为中心,从事七八种专业的十多位科学家,分别通过不同途径,各自独立地发现了能量守恒原理。在这些天才人物中,迈尔、焦耳和赫姆霍兹更是声誉卓著的佼佼者,对这一普遍原理的确立,作出了奠基性的贡献。 

(跳转4) 

二.迈尔—从自然哲学走到伟大定律面前的人(跳转5) 

 

1840年,德国青年医生罗伯特?迈尔(R.Mayer,1814—1878)在一艘从荷兰驶往爪哇的船上作随船医生,他发现热带地方病员的静脉血像动脉血一样鲜红;他还听船员们讲暴风雨后海水比较热。这些现象促使迈尔去思考各种自然力之间的相互转化。 

1841年回国以后,他一直思考着这个问题。据说有一天他和朋友在马路上看到一辆四匹马拉的车奔驰而过,他问朋友马的拉力产生了什么效果,朋友回答说使车子的位置了生了移动。他反问说如果马拉车回到原处呢?难道说马的拉力就没有任何效果了?他认为,马是靠食物的氧化产生体力来拉车的,车又通过磨擦使路面和车轴发热,它们之间必然有一种确定的关系。 

 

在1842年发表的《论无机界的力》的论文中,迈尔从“无不生有,有不变无”和“原因等于结果”的哲学思考出发,并把物理上的“力”和化学上的“物质”类比,由“物质不灭原理”得出“力是不灭的、可转化的、无重量的客体”的结论。在进一步的论述中,迈尔又提出了下落力、运动力和热互为当量的思想,并强调了确定热的机械当量的必要性。他根据当时已知的气体的定压比热和定容比热的测定值,给出了1千卡=365千克米的结果。 

1845年,迈尔自费出版了《论有机运动与新陈代谢》。在这篇论文中,他首先肯定了力的转化与守恒定律是支配宇宙的普遍规律。接着迈尔考察了五种不同形式的“力”,即“运动的力”、“下落力”、“热”、“电”和“化学力”,描述了运动转化的二十五种情况,作出了否定热质和其他无重流质的结论。他根据当气体的温度发生确定的变化时,定压过程中吸收的热量大于定容过程中吸收的热量的事实,计算出热功当量的数值为J=367千克米/千卡,相当于J=3.48焦耳/卡。这个计算方法

实际上就是后来所说的迈尔公式C

P-C

=R的另一种形式。 

迈尔还把自然力的转化与守恒的原理推广到生物机体中,指出了在机体内发生着化学力转化为其他自然力的复杂过程,并说明地球上的各种力都是太阳供给的,如植物把太阳的光和热转化为化学力,动物通过消化食物又把这种化学力转化为体热和肌肉运动的机械力。 

(跳转6) 

三.焦耳—用精密实验给定律奠定坚实基础的第一人(跳转7) 焦耳(J.P.Joule,1818—1889)是曼彻斯特一个酿酒商的儿子和业余科学家。很早就关心各种物理力的转化问题。 

 

焦耳注意到电机和电路中的发热现象,促使他对电流的热效应进行了定量实验,1840年得出了著名的焦耳定律。 

 焦耳想到,磁电式发电机的感生电流应该与来自化学电源的电流一样地产生热效应。他使一个线圈在电磁体的两极之间转动产生感应电流,线圈放在量热器内。这个实验完全证实了热可以由磁电机产生。焦耳从这个实验立即领悟到热和机械功可以互相转化,在转化过程中遵从一定的当量关系。这样,“探求热和失去或得到的机械功之间是否有一个恒定的比值,就成了十分有意义的课题”。焦耳在磁电机线圈的转轴上绕两条细线,跨过两个定滑轮后挂上几磅重的砝码,由砝码的重量和下落距离可以计算出所作的功。他共做了十三组实验,得出了一个平均结果:“能使1磅水的温度升高华氏1度的热量,等于(并可转化为)把838磅重物提升1英尺的机械功。”这个值相当于460千克米/千卡。这个结果被总结到他1843年8月21日宣读的《论磁电的热效应和热的机械值》论文中。 

 1844年,焦耳又做了测定空气在压缩和膨胀时产生的热量变化的实验,求得了热功当量的平均值798磅码/英热单位。 

 

1847年6月,在牛津举行的英国科学促进协会的会议上,焦耳争取到了简单介绍他的最新实验的机会。焦耳报告了他用砝码下落带动铜制的翼轮分别搅动水、鲸脑油和水银的实验,分别测得热的机械当量为781.5磅码/英热单位,782.1磅码/英热单位和787.6磅码/英热单位。这个报告由于受到当时已很有名气的青年物理学家W.汤姆逊(W.Thomson)从热质说观点提出的质询而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后来,焦耳继续进行摩擦生热的实验。1849年6月21日,他通过法拉第把论文《论热的机械当量》送交皇家学会。在这篇论文中,焦耳全面地整理了他用摩擦水、水银和铸铁的方法测定热功当量的实验结果,最后得出两个重要结论: 

“第一,由物体(不论固体或液体)的摩擦所产生的热量总是与所消耗的力之量成正比; 

第二,要使1磅水(在真空中和55°F—60°F时称量)的温度升高1°F,需要消耗相当于使772磅的重物下落1英尺的机械力。” 

 

焦耳测定热功当量的工作一直进行到1878年,先后采用不同的方法做了四百多次实验,以精确的数据为能量守恒原理提供了无可置疑的实验证明。1850年,焦耳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 

四.赫姆霍兹——以理论物理学的模式对定律作出数学论证的第一人(跳转9) 

 

德国年青的科学家赫尔曼?赫姆霍兹(H.Helmholtz,1821—1894)是从对永动机的否定出发,去思考自然力之间的真实关系这一问题的。 

1847年,赫姆霍茨自费出版了《论力的守恒》这一著名的著作,从物理假设和已有的物理理论出发,导出可与经验相比较的结论,论证了这一基本原理。 

在“导言”中,赫姆霍茨首先提出了建立这一原理的两个出发点:“或者从不可能借自然界物体的任何组合的作用而获得无限量作功的力这一原理出发;或者假定自然界中一切作用都可以归结为引力和斥力,其强度仅取决于相互作用的质点间的距离。” 

赫姆霍茨认为自然科学的基本任务就在于“把自然界种种现象归结

为固定不变的吸力或斥力,它们的强度取决于距离。”他他把这种中心力看作自然界种种变化的“始终不变的终极原因”,并证明了这种力的保守性,指出:“某质点在有心力作用下位移时,其活力的增加等于与它距离的改变相对应的张力的总和。”他证明了这种力的保守性同永动机的不可能实现彼此是同一的,并得出了更普遍的“力的守恒原理”:“当自由质点在吸力和斥力(它们的值取决于距离)的作用下而运动的一切场合,所具有的活力和张力的总和是守恒的。” 

赫姆霍茨具体研究了能量守恒原理在各种物理、化学过程中的应用,指出,在万有引力作用下产生的一切运动(包括天体的运动和地球上有重物体的运动),用不可压缩的固体或液体传递的运动(如由简单机械所传递和改变的运动),完全弹性固体和液体的运动(包括菲涅耳用活力守恒定律导出光的折射和偏振),波的吸收和辐射热等都符合“力的守恒原理”。赫姆霍茨通过非弹性碰撞、摩擦等过程研究了“热的力当量”,指出在这些情况下,如果发生了活力的损失,那就会产生其他形式的“力”,首先是热。因此,“热的数量可以通过机械力来使之增加,因此,热现象不可能用一种物质推论出来,不可能以这种物质的存在为条件,而只能从某些熟知的有质体的变化和运动中,或者是从无质体如电或以太的变化或运动中推论出来。” 

关于化学反应中热的产生,赫姆霍茨指出黑斯定律是力的守恒原理的一个特例。他还分析了电和磁的现象,得出了不同情况下能量的表达式;并从力的守恒原理出发,否定了长期以来引起激烈争论的关于伽伐尼电流的来源的“按触说”。在论文的最后一部分,赫姆霍茨讨论了把力的守恒原理应用到生物机体中去的可能性。 

这样,赫姆霍茨就系统地证明了力的守恒定律“与自然科学中任何一个已知现象都不矛盾”,他确信“这个定律的完全证实将是不远的未来物理学家们的基本任务之一”。 

五.伟大的运动基本定律(跳转10) 

1853年,W.汤姆逊重新恢复了“能量”概念,并给予它一个精确的定义:“我们把给定状态中的物质系统的能量表示为:当它从这个给定状态无论以什么方式过渡到任意一个固定的零态时,在系统外所产生的用机械功单位来量度的各种作用的总和。”这样,格拉斯哥的力学教授兰金(William John Rankine,1820—1872)就首先把“力的守恒原理”改称为“能量守恒原理”。大约到了1860年左右,这个原理才得到普遍承认,而且很快成为物理学和全部自然科学的重要基石,任何一种科学理论,都必须经受住能量守恒原理的检验。不过,这一重要原理的发现者们都只是从量上强调了能量的“守恒”。1885年,恩格斯首先指出了这种表述的不完善性,他把这个原理改述为“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准确而深刻地反映了这一定律的本质内容。 

附件1: 

从“活力”到“功” 

能量守恒定律的前史表明,使转化过程定量化的模式在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初期,是以一个动力学定理的形式出现的,一直被称为“活力

守恒”原理。早在17世纪初,伽利略已经发现了摆球的等高性,并且提出了“等末速原理”;惠更斯在1669年关于弹性碰撞的研究中,提出了 mv m v 2i i 这个量,并得出在完全弹性碰撞中这个量在碰撞前后不变2∑ 结论。1673年他又在关于摆的研究中证明了靠重力运动的物体系的公共重心不可能高于运动之初的重心位置;他还由此作出了用力学的方法不可能造出永动机的结论。17世纪末,在莱布尼兹掀起的与笛卡儿学派关于“运动的量度”的争论中,把mv2称为“活力”(vis viva),而且断言,宇宙中真正守恒的量正是活力。到了18世纪初,在约翰?伯努利(Johann Bernoulli,1667—1748)的著作里,就一再谈到“活力守恒。”他指出,活力在表面上消失时,必是转变成另一形式了,比如在非完全弹性碰撞中,物体不能完全恢复原状,都分活力被保存在压缩体内了。到18世纪中叶后,欧勒已经认识到,在有心力作用下从一个定点开始运动的质点,在它通过任意途径到达离辏力中心有同样距离的任何位置时,其活力都是相等的。到19世纪初,“作为成熟的知识建立了如下的命题:在一个彼此有向心力作用的质点系统内,活力仅仅取决于系统的位形和依赖于位形的力函数。”① 

“活力守恒”原理在力学的发展中起过独特的作用,它实际上是能量守恒的一个特殊情况。前述这些论断虽然还不能算作是对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确切表述,但却为后来能量守恒原理的确立,特别是对赫姆霍兹、迈尔能量守恒思想的形成有很大的帮助。 

不过,“活力”在18世纪是被当作一个形而上学的概念使用的,活力守恒最初也是围绕在宇宙里到底是什么量表征出运动的守恒性这个形而上学的问题被理解的,所以mv2还没有被人们看作是物理学的一个基本的定量单位。在实际的力学问题和关于机械效能的讨论中,人们更多地是采用力与路程的乘积这个更具有力学直观性的物理量。不过在早期的力学研究中,由于是与活力守恒的直觉认识联系在一起的,人们更多注意的是物体的竖直位移。在伽利略、惠更斯关于落体、斜面和摆球运动的理论中,物体的速度都单值地与一定的高度变化相联系。莱布尼茨也是把与重量和高度的乘积等值的运动作为基本量来考察运动的量度“活力”的。1738年,丹尼尔?伯努利(Daniel Bernoulli,1700—1782)在对他所提出的“伯努利方程”进行说明时指出,活力守恒就是“实际的下降等于潜在的上升”。直到1743年,达兰贝尔在《动力学论》中才超脱出竖直位移,提出一个含有“功”的胚胎性概念的较普遍的公式, 说作用于一个物体系的力将会增加其活力,其中是质量为m u u m i i 2i i ∑ 的物体在该力作用下沿着力的方向运动所可能获得的速度;但达兰贝尔还没有赋予力乘距离以更一般的意义,也没有为他规定名称。 

1782年,L?卡诺(Lazare Carnot,1753—1823)在《略论一般机器》中才把力乘距离称为“潜活力”、“活性力矩”,并写道:“我称之为活性力矩的那种量,在机器运转理论中起着很大的作用。因为一般说来,正是这个量人们必须尽可能予以节省,以便从一个作用(即一个能源)中导引出一切为它所能发生的[机械]效应。”①这使这个量在动力学理论中具有了新的重要性。但是,直到1820年前后,当这个新的动力学观点在法国出版的一系列有关机械技术理论的著作和论文中得到更

为充分的阐明时,“功”才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重要概念。特别是在分析机器的运转中,功的概念是被作为一个基本参数看待的,显示出了它的重要性。法国工程师萨迪?卡诺用升高的重量与升高的高度的乘积来评价机器的功效,他把这个乘积称为“作用矩”;法国数学家蒙日(Comtede P?Monsge,1746—1818)把功称为“动力效应”。法国物理学家科里奥利(G.G.Coriolis,1792—1843)在《对机 

器效率的计算》()一书中,坚决主张活力应表示为,因为1829mv 212

 这样一来,它在数值上就会等于它所能作的功②,这就是现在所说的动能。科里奥利多次用了“功”这个词。法国工程师彭塞利(Jean Victor Poncelet,1788—1867)可能是受到科里奥利的影响,在1829年的《工程机械学导论》中,明确地推荐了“功”这一术语,定出其单位为千克?米,并明确地形成了机械运动中的能量守恒原理:功的代数和的二倍等于活力的和;任何时候都不能从无中产生功或活力,功或活力也不能转化为无,而只能组成无。……总之,这一时期许多人都用力和距离的乘积作为衡量发动机功率大小的标准。这样,“功”这一概念就由于19世纪初科学家们对机械效率的重视而被引入了物理学。 

“功”这一概念及其测量单位的确定,活力被重新定义为,12

mv 2 这就为改造“活力守恒定律”——即用所做的功等于所产生的动能来表示守恒定律——创造了条件;而只有经过这样的改造,活力守恒才能为运动转化过程的定量化研究提供明确的观念模型;“功”的概念的形成,也找到了各种物理力与“某一标准的可量度的关系”,使最终定量地编织出各种物理力相互转化的网络得以实现。 

从概念的准备来说,“能”和“势函数”的概念,也是从力学的研究中首先形成的。1717年,约翰?伯努利在叙述虚位移原理时,已经用“能量”这个词来表示虚功。后来托马斯?杨在1807年出版的《自然哲学和机械技艺讲义》中建议将mv2称为能量①。不过,他所提出的能量概念,在很长的时间里很少引起人们的注意。直到19世纪40年代,人们还是用“力”的概念来表示能量。 

“力函数”或“势函数”,是动力学中的另一个重要概念。1738年,D.伯努利在《流体动力学》中建议用“位势提高”来代替“活力”概念,认为这可以使一些哲学家(科学家)更易于接受;因此他引入了“势函数”这一术语,并指出可以用势函数导出力。1755年,欧勒在关于流体力学的研究中,引进“速度势”函数S,从而将理想流体的分速度u、v、w分别表示为 

u S x v S y w S z

===??????,,, 由此得出了“欧勒方程”: 

??????2222220S x S y S

z

++= 它表示不可压缩流体的连续性运动中的物质守恒。 

1777年,法国数学家和物理学家拉格朗日(J.L.Lagrange,1736—1813)把引力的研究提高到数学分析的高度,指出空间任一点上

万有引力的分量可以简单地用某个函数V的微商的负值表示,即 

f

V

x

i

i

=?

?

?

. 

1782年,他又证明函数V满足下述方程: 

??

?

?

?

?

2

2

2

2

2

2

V

x

V

y

V

z

++=. 

后来,拉普拉斯把上式表为 

?2V=0 . 

1813年,泊松根据库仑力和万有引力都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的数学相似性,把上述方程推广到静电学中,并给出它一个更一般的形式 ?2V=-4πρ。 

ρ为“荷”的密度。 

1828年,英国数学家格林(G.Green,1793—1841)明确提出“势”的概念,指出泊松所说的V就是势函数。1834年英国物理学家哈密顿(W.R.Hamilton,1805—1865)也引进了“力函数”(“功函数”)以表示只与相互作用着的粒子的位置有关的力。他还把现在说的“势能”称为“张力之和”,而把动能称为“活力之和”。到了40年代,由于德国数学家和物理学家高斯(C.F.Gauss,1777—1855)的工作,“势”这个新函数才得到了普遍的应用。 

杨仲耆、申先甲:《物理学思想史》 附件2: 

自然现象之间联系和转化的普遍发现 

18世纪未到19世纪前半叶,包括物理学在内的整个自然科学进入到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随着研究范围的不断扩大,自然科学上完成的一系列重大发现,日益揭示出各种自然现象之间的普遍联系和相互转化,这成为这一时期自然科学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 

在各种自然现象的联系和转化中,机械运动和热运动的联系和转化是十分普遍的,所以在实践中早已被古人所了解。史前时期的人类已经掌握了火钻法、火锯法、火犁法等用摩擦获得人造火的技法。17—18世纪热力机(蒸汽机)的发明与改进,又把热转化为机械运动,从而使这个转化过程完成了循环。但是在“热质说”思想的影响下,人们并没有从中领悟出机械运动和热之间的相互转化。1798—1799年伦福德的钻炮实验和戴维的冰块摩擦实验为机械运动向热的转化提供了实验证明,戴维在1812年更明确地认识到:“各种不同类型的运动是可以不断相互转化的,既然如此,就不存在任何特殊的运动形式”;“热现象的直接原因是运动,它的转化定律和运动转化定律一样,同样是正确的”。①不过,他们的立作并没有摧毁热质说的基础,直到半个世纪之后,他们的工作才受到重视,并且正是以机械运动和热的转化为能量转化与守恒原理的提出奠定了重要的实验基础。 

一个历史的巧合是,为19世纪相继涌现出来的关于自然现象的联系与转化的一系列发现创造了条件的一个前导性发现,恰恰出现在新世纪

的第一年,这就是1800年出现的伏打电堆。这个发明本身就是化学运动转化为电运动的一个证据。虽然伏打(A.Volta,1745—1827)本人坚持以不同金属的“接触”来说明这一装置中电推动力的来源,但有不少科学家(特别是在法国和英国)当时就已认识到了伏打电是电池内部化学反应的转化物,电流的获得是以化学亲和力的丧失为代价的。①无论如何,伏打电堆的发明使人们第一次得到了比较强的稳定持续电流,引发了电化学、电磁联系等一系列重大的发现,加深了人们对光、热、电、磁、化学变化以及机械运动之间的关系的认识,而伏打电池中的转换过程只不过是整个转化链条上的第一环。 

通以电流的导线很快就灼热起来,这是在伏打电堆发明之后人们立即就发现了的。1805年,里特(J.W.Ritter,1776—1810)用实验演示了用上百对金属板做成的电池使铁丝迅速灼热的现象。戴维则注意到了接通和断开电路时有电火花产生。1809年,他用两千对金属板做成一个很大的电堆,使强电流通过两根炭棒得到耀眼的弧光;他还发现电流通过细的铂丝时也会激发出微弱的光亮,而铂丝则在空气中被很快烧掉。 

在伏打电堆发明的当年,英国的尼科尔逊(W.Nicholson,1753—1815)和卡里斯尔(A?Carlisle,1768—1840)就将连接电极的导线侵入水中,在二极上分别析出了氢和氧;戴维也从同一年开始了关于电解的定量研究,并由此认识到电流会消除化学亲和力,使复杂的化合物解离成简单的成份。1834年法拉第(M?Faraday,1791—1867)得到了电解中的电化学当量定理。这样,电与化学之间的能量转换就完成了循环。 

1820年后,一系列更为惊人的能量转换过程接二连三地发现出来。 

关于电与磁之间的相互联系和转化的发现,是19世纪前半叶最重大的物理学成就之一,它为电磁场理论的建立奠定了最重要的基础。自从1600年英国科学家吉尔伯特(W?Gilbert,1540—1603)指出了电现象与磁现象的区别,断言二者是截然无关的两种基本现象以后,在二百来年的时间里人们都把这两种现象看作是相互孤立的。到18世纪末,库仑还持有这一观点。1820年4月,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H.C.Oersted,1777—1851)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才揭示了电与磁的内在联系。他的发现启发了不少人去寻找这一现象的逆效应,即磁向电的转换,终于在1831年由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于是电与磁之间的相互转化实现了循环。 

古人早就发现了摩擦生电的现象。从17世纪以来,人们根据这一现象制造出了摩擦起电机以获得大量的静电荷;而静电荷之间的作用力又可使物体发生运动,这是机械运动和电之间的相互转化。奥斯特的发现表明,电流产生了磁,磁又产生了动能,可以使磁针发先转动。受到这一发现的启发,法拉第于1821年将小磁针放在载流导线附近,发现小磁针的磁极受到电流的作用后有绕电流作圆运动的倾向,由此制成了一种“电磁旋转器”。这样,机械运动和电运动之间的联系与转化通过多种途径实现了循环。 

关于热和电之间的转化,首先由德国物理学家塞贝克(T.J.Seebeck,1770—1831)揭示出来①。为了验证关于电流的磁性的某种猜想,塞贝克用铜导线和铋导线连成一个闭合回路,把一个金属结握在手中使两个

金属结之间出现了温度差,结果发现导线上出现了电流,因为旁边的小磁针偏转了。他又通过冷却另一个金属给获得了同样的效应,而且发现,二结之间的温度差越大,产生电流的效应就越强。13年后,巴黎的珀尔帖(J.C.A.Peltier,1785—1845)惊人地实现了这个转换过程的逆效应:电流既可以生热,也可以致冷。在由铜导线和锑导线连成的回路上,当电流由锑流向铜时,铜锑结点加热了10℃;而在电流由铜流向锑时结点上则冷却了5℃。这样,热和电之间的转化也完成了循环。1840年焦耳、1842年楞次都定量地研究了电流通过导线时生热的现象,即电流的热效应,得到了著名的焦耳一楞次定律。 

1800年,天文学家赫谢尔(F.W.Herschel,1738—1822)发现了太阳的红外光①。因为当他在连续的太阳色谱的各个部分放上温度计时,发现在红光之外的部分温度最高,他由此认为,太阳的热是由服从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的“射线”引起的,这个观点很长时间得不到物理学界的赞同。但是梅隆尼(M.Melloni,1798—1854)利用更加精密的测温仪器温差放大器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热辐射确实具有不同的种类,热射线的多样性正如可见光线的多样性一样。他在1834年指出:“对视觉器官而言,光仅仅是一系列能被感知的热的征状,反之也一样,不发亮的热辐射可以证明是不可见的光辐射。”②1846年,他在维苏威山上用一个直径为1米的多区域光带透镜和温差电堆及电流计,从月光中得到了微弱的热的征状。他的工作弥合了关于大自然中两个被人们认为是显然分离的方面的基本联系。 

拉瓦锡(A.L.Lavoisier,1743—1794)和拉普拉斯早已了解到化学反应的热现象的重要性。他们证明了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等于它的逆效应中所吸收的热量。李比希(J.Liebig,1803—1873)对发酵和腐烂过程中热的来源作了深入的探讨。1840年,彼得堡科学院的亥斯(G.H.Hess,1802—1850)提出了关于化学反应中释放热量的重要定律:在一组物质转变为另一组物质的化学反应中,不管反应过程是分几步完成的,释放的总热量是恒定的。拉瓦锡还曾证明动物发出的热量和动物呼出的二氧化碳气的量之比,大致等于烛焰产生的热和二氧化碳气的量之比。李比希则由此认识到,动物的体热和动物进行活动的能量,可能都来自食物的化学能。 

此外,1801年里特在发现了太阳光谱中的紫外线之后,研究了紫外线的化学作用。特别是涅普斯(J.N.Niepce,1765—1833)于1827年发明的摄影术经他的助手达格尔(L.J.M.Daguerre,1789—1851)改进之后于1839年创造的“达格尔照相法”,更是轰动一时,揭示了光的化学作用,1839年,法国的E.A.贝克勒尔(E.A.Becquerel)发现光照射稀酸液中的金属板极能够改变电池的电动势;1845年法拉第发现强磁场使光的偏振面发生旋转。这些现象都从许多侧面表现出了不同运动形式之间的联系和转化。 

日益增多的关于各种现象之间相互联系和转化的事实,使人们逐渐把探索的目光转向从彼此分离的事物中去发现前此未知的相互联系。比利时著名物理学家、“耗散结构”理论的创立者伊里亚?普里戈金(Ilya Prigogine,1917—)在他与伊?斯唐热(Isabelle,Stengers)合写的《从混沌到有序》中概括说: 

“十九世纪初是以前所未有的实验活动为特征的。物理学家认识到,运动不仅是引起空间中物体相对位置的变化而已。在实验室中识别出来的许多新过程渐渐组成了一个网络,最终把所有这些物理学新领域与另一些更加传统的分支比如力学联系起来。新效应的一个完整网络渐渐被揭露出来。科学的视野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在扩展。”① 这样,在19世纪40年代前后,欧洲科学思想中已普遍蕴涵着一种气氛,促使那些敏感的科学家以一种联系的观点去观察自然。正如玛利?萨玛维尔(M?Sommerville)在1834年出版的著名的通俗著作《论物理科学的联系》的前言里所说: 

“现代科学的进步,特别是在最近五年内,是很显著的,表现在它倾向于……把[科学的]那些有关的分支联系起来,……[以致今天]存在这样一个统一的结合物,如果不懂得其他一些分支,就不能精通某一分支。”② 

大约到了19世纪30年代,物理学迅速地动摇了从17—18世纪形而上学的土壤里孕育出来的种种“力,和“无重流质”等概念的基础。各种自然力相互联系和转化的新看法,自觉或不自觉地渗透到科学家们的思想中。1834年法拉第在题为《化学亲和力、电、热、磁以及物质的其他动力的联系》的讲演里说道:“我们不能说(这些力中的)任何一种都是其他各种力的原因,我们只能说,它们都有联系,而且是由于一个共同的原因”。他还用九个演示实验说明“任何一种(力)从另一种中产生,或者彼此转化”。③化学家摩尔(C.F.Mohr,1806—1879)在1837年的《论热的本质》中也提出:“除了已知的54个化学元素外,在事物的本性中还有一个因素,那就是力。它在不同的环境中可以表现为运动、化学亲和力、内聚力、电、光、热和磁,而且从这些形式的任何一种,都可以引发出所有其他的形式。”④英国物理学家格罗夫(W?R?Grove,1811—1896)在1843年所作的《论各种物理力的联系》的讲演中,也明确指出:“我在本文力图确立的论点就是,各种不同的、不能称量的因素.........即热、光、电、磁、化学亲和力和运动 其中[任何一种]作为一种力,都能产生或转化为其他(那些)因素;因此,热可以通过介质或不通过介质而生电,电可以生热;其他亦然。” 

2.自然界广泛联系的哲学折射 

自然科学上这一富有特色的发展趋势,在哲学上被极为敏感地反映出来。哲学家甚至先于科学家在这种趋势刚刚露出苗头时,已经开始谱写大自然广泛联系的奏鸣曲。 

这种哲学思潮的典型代表,就是流行于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的有机体论的德国“自然哲学”。这种“自然哲学”以有机体作为他们的宇宙科学的基本隐喻,试图寻找一种能解释一切自然现象的统一原理。他们把整个宇宙看作是某一根本性的力的历史发展的产物,因而自然界的各种力都可以从根本上看作是同一个东西。 

(杨仲耆、申先甲:《物理学思想史》) 附件3: 

自然界广泛联系的哲学折射 

1. 黑格尔的“自然哲学”体系以及科学与哲学的分离 

德国古典哲学最伟大的代表黑格尔(G.W.F?Hegel,1770—1831)认为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出现以前,就存在着一种精神本原——“宇宙精神”(“绝对精神”),它是能动的,不断发展的。它在自我发展的过程中经历了逻辑阶段、自然阶段和精神阶段;与此相适应,黑格尔的哲学体系也就由逻辑学、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三个基本部分组成。在他看来,自然界是绝对精神“外化”、或派生出来的,是“理念”的外在或他在的存在,因此他的自然哲学就是研究自然界中的观念的科学,通过这种研究以求达到思维与存在、主观与客观、精神与自然的矛盾统一。由此建立了他的包罗万象的被他视为“科学的科学”的自然哲学体系。 

黑格尔把辩证法从外部注入自然,以“概念的变化”来代替自然在时间上的发展,认为“自然必须看成许多阶段构成的体系,其中一个阶段必然从另一个阶段产生,并且后一阶段是它所从出的前一阶段的真理”。①他把自然分为三大阶段,即力学、物理学和有机学三个阶段。在对这三个发展阶段的具体讨论中,黑格尔提出了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不可分,物质与运动不可分,热来自物体内部的振动,电与磁的相互转化,光的连续性与间断性的统一,动物的各个部分之间的有机联系等一系列合理的思想。 

黑格尔对当时已有的自然科学成果是尚切熟悉的,因而他对自然科学的概括和分类比起当时的唯物主义者合在一起还更加富有成果。但他不可避免地带有矫揉造作、用幻想谬误代替事实、用先验的方法构造科学成果的弊病。这些缺陷掩盖了其合理的思想,一度造成了科学和哲学的分离。物理学家赫姆霍兹在1862年曾回忆这种“分离”的状况时写道: “近年来有人指责自然哲学,说它逐渐远离由共同的语文和历史研究联结起来的其他科学,而自辟蹊径。其实这种对抗很久以来就明朗化了,据我看来,这主要是在黑格尔派哲学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至少是在黑格尔派哲学的衬托下,才更加明显起来。上一世纪末,康德哲学盛行的时候,这种分裂局面从未有所闻。相反地,康德哲学的基础,与物理科学的基础正复相同,……” 

赫姆霍兹接着分析了黑格尔的“同一性哲学”的假说,他说:根据这一假说,人的心灵,即使没有外界经验的引导,似乎也能够揣度造物者的思想,并通过它自己的内部的活动,重新发现这些思想,‘同一性哲学’就是从这一观点出发,用先验的方法构造其它科学的成果。” 

赫姆霍兹对此评论说: 

“本来自然界的事实才是检验的标准。我们敢说黑格尔的哲学正是在这一点上完全崩溃的。他的自然体系,至少在自然哲学家的眼里,乃是绝对的狂妄。和他同时代的有名的科学家,没有一个人拥护他的主张。因此,黑格尔自己觉得,在物理科学的领域里为他的哲学争得像他的哲学在其他领域中十分爽快地赢得的认可,是十分重要的。于是,他就异常猛烈而尖刻地对自然哲学家,特别是牛顿,大肆进行攻击,因为牛顿是物理研究的第一个和最伟大的代表。哲学家指责科学家眼界窄狭;科学家反唇相讥,说哲学家发疯了。其结果,科学家开始在某种程度上强调要在自己的工作中扫除一切哲学影响,其中有些科学家,包括最敏锐

的科学家,甚至对整个哲学都加以非难,不但说哲学无用,而且说哲学是有害的梦幻。这样一来,我们必须承认,不但黑格尔体系要使一切其他学术都服从自己的非分妄想遭到唾弃,而且,哲学的正当要求,即对于认识来源的批判和智力的功能的定义,也没有人加以注意了。”① 这种分离,对于科学和哲学来说,都是不幸的,当然也是不可能持久的。特别幸运的是,由于另一位哲学家的工作,德国的“自然哲学”依然发挥了它对当时科学思想发展的积极影响。 

2 谢林“自然哲学”的天才科学预见 

弗里德里希?谢林(Friedrich Wilhelm Joseph Schelling,1775—1854)在大学时期就系统进修了物理学、化学和医学,后来研究了数学和康德的自然哲学。1797年出版了他的《自然哲学观念》。1798年出版了《论世界灵魂》,1799年又完成了《自然哲学体系初步纲要》,并在大学里系统讲授自然哲学,他的自然哲学著作得到了歌德(J.W.Von Gothe,1749—1832)和一些自然科学家的肯定,并深受大学生们的欢迎。 

青年哲学家谢林从伽伐尼、伏打、库仑的电学理论,李希滕伯(G.F.Lichtenberg,1742—1799)的化学理论和沃尔夫(C.F.Wolff,1734—1794)、哈勒(A.von Haller,1708—1777)的生物学理论中汲取营养,充实和改造自己的哲学;他非常注意当时自然科学中关于各种过程的联系和转化的发现,并力图沿着泛神论的途径概括这些自然科学成就,揭示各种自然现象的统一性,用思维的方法描绘出一幅自然界发展的图画。他用“绝对的统一性”这种神秘的联系来代替自然与人之间的现实的联系,让自然与人都从这个神秘的本原中产生出来。他认识到发展是由矛盾推动的,矛盾是运动的源泉。他从阳电与阴电的发现得出结论说“原始的二元性”、对立力量的统一构成一切自然过程的观念、本质,说“贯穿在整个自然界里的正是一种普遍的二元对立,而我们在宇宙里发现的只不过是那一原始对立流传下来的一些后代,宇宙本身就存在于它们中间”。①“那个原始对立必须被假定为是从普遍的同一产生出来的”。②这样,整个自然界的发展过程就被归结为两种力量的矛盾不断解决又不断产生的过程,它由低级到高级地经历了质料、无机物和有机物三个主要阶段。“正是同一个普遍的二元对立,从磁的两极性开始,经过电的现象,变为化学的异质性,并最后在有机自然界表现出来”。③ 

在最低级的质料阶段,谢林和康德一样,认为斥力是自然界的第一种基本力,引力是阻滞斥力的另一种基本力。但他不满足于康德单纯用力学解释天体起源的机械论观点,而把宇宙看作是具有精神活动的有机整体,存在于扩张与聚集的交替变化之中。对于无机物,谢林认为磁是正力与负力的统一,电是两种对立的力在不同物体上的分布,化学过程则是两种对立的力重新得到的统一,它通过氧化和脱氧而过渡到有机物。在这些带有臆测性质的论断里,包含了谢林关于磁、电和化学过程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的有价值的思想。实际上,在1799年出版的《自然哲学体系初步纲要》的“导言”里,他就明确提出:“磁的、电的、化学的、最后甚至有机的现象都会被编织成一个大综合体……它伸延到整个大自然”。“毫无疑问,只有一种力量以其各种不同的形式,出现在光、电等现象中”。①1800年,在伏打电堆发明之后,他更进一步把流电看作

是无机界和有机界”两个自然的真正的边缘现象”。② 

谢林和他的追随者的“自然哲学”学说,在19世纪前30年内,在德国及其邻近地区的大学里占据支配的地位,对当时的科学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虽然这种“自然哲学”是用理想的、幻想的联系来填补实际上的空白,但也说出了一些天才的思想,包含了一些有见识的、合理的东西,预测到了许多未来的发现。它所包含的一些谬见和空想,并不比当时经验主义的自然科学家的非哲学思考中包含得更多。这种哲学和自然科学家们的发现一起,一一否定了燃素、热质、光粒子、电流质、磁流质等种种“无重流质”,推动了关于种种自然现象之间联系的确立,推动了19世纪物理学理论的重大综合和突破。 

实际上,在19世纪初,创立符合于自然科学发展已达到的水平的新的、辩证的思维方法的任务,已经提出来了。但当时的唯物主义者都不可能完成这一任务,因为他们几乎毫无例外的都受到机械论和形而上学思想的严重束缚;而广大的自然科学家们尽管不断作出证实辩证法和驳倒形而上学的发现,但在思想上却沿袭了17—18世纪形成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因而不仅不能正确理解他们所作出的发现的辩证意义,甚至还力图把这些发现硬塞到旧的形而上学的框架中去。因此,这个任务只好落到像康德、黑格尔和谢林这些具有自然演化观点、提出了辩证法的规律和范畴的德国古典哲学家们的身上。虽然他们的学说中的合理内核被掩盖在矫揉造作、扭曲颠倒的外衣之下,但19世纪中叶前后自然科学和物理学上所取得的重大进展,正是循着这种反映了自然界的辩证性质的思想路线展开的。 

(杨仲耆、申先甲:《物理学思想史》) 附件4: 

迈尔,J.R. 

迈尔,J.R.(Julius Robert Mayer 1814~1878)德国物理学家,能量守恒定律的发现者之一,热力学与生物物理学的先驱。1814年11月25日生于符腾堡(今巴登-符腾堡)的海尔布隆,他的父亲是个药店主。1832年进蒂宾根大学医学系。1837年因参加一个秘密的学生团体而被停学一年,致使神经受到刺激。第二年复学后获得医学博士学位。 

1840年2月到1841年2月,迈尔作为船医远航到东印度,发现在热带地区海员的静脉血液比在欧洲时要更红一些。根据A.L.拉瓦锡的燃烧理论,迈尔认为,在热带人的机体只需要吸收较少的热,从而机体中食物氧化过程减弱,静脉血液中留下了较多的氧,因此颜色较红。这使他联想到食物中化学能与热能的等效性。他听到海员们说海水在暴风雨时比较热,由此又联想到热与机械运动的等效性。 

1841年,迈尔回到海尔布隆,利用做医生的余暇研究自然力(即能量)的守恒与转化问题,写了《论热的量和质的测定》一篇论文,于这年6月16日寄给由J.C.波根多夫主编的《物理学与化学杂志》。论文中迈尔根据G.W.F.von 莱布尼兹“因等于果”的命题,认为力(即能)是自然界运动变化的原因,而因等于果,自然力在量上是不灭的,只是质发生变化。论文的思辨性较强,但用质量与速度的积来表示运动力(即

功能关系能量守恒定律专题

功能关系能量守恒定律专题 一、功能关系 1.内容 (1)功是的量度,即做了多少功就有发生了转化. (2)做功的过程一定伴随着 ,而且必通过做功来实现. 2.功与对应能量的变化关系 说明 每一种形式的能量的变化均对应一定力的功. 二、能量守恒定律 1.内容:能量既不会消灭,也 .它只会从一种形式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 . 2.表达式:ΔE减= . 说明ΔE增为末状态的能量减去初状态的能量,而ΔE减为初状态的能量减去末状态的能量. 热点聚焦 热点一几种常见的功能关系 1.合外力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增量,表达式:W合=E k2-E k1 , 即动能定理. 2.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少;重力做负功,重力势能增加.由于“增量”是终态量减去始态量,所以重力的功等于重力势能增量的负值,表达式: WG=-ΔEp=Ep1-Ep2. 3.弹簧的弹力做的功等于弹性势能增量 的负值,表达式:W F=-ΔEp=Ep1-Ep2.弹力做多少正功,弹性势能减少多少;弹力做多少负功,弹性势能增加多少. 4.除系统内的重力和弹簧的弹力外,其他力做的总功等于系统机械能的增量,表达式: W其他=ΔE. (1)除重力或弹簧的弹力以外的其他力做多少正功,物体的机械能就增加多少. (2)除重力或弹簧的弹力以外的其他力做多少负功,物体的机械能就减少多少. (3)除重力或弹簧的弹力以外的其他力不做功, 物体的机械能守恒.

特别提示 1.在应用功能关系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若只涉及动能的变化用“1”,如果只涉及重力势能的变化用“2”,如果只涉及机械能变化用“4”,只涉及弹性势能的变化用“3”. 2.在应用功能关系时,应首先弄清研究对象,明确力对“谁”做功,就要对应“谁”的位移,从而引起“谁”的能量变化.在应用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时,一定要明确存在哪些能量形式,哪种是增加的,哪种是减少的,然后再列式求解. 热点二对能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和应用1.对定律的理解 (1)某种形式的能减少,一定存在其他形式的能增加,且减少量和增加量一定相等. (2)某个物体的能量减少,一定存在其他物体的能量增加,且减少量和增加量一定相等. 这也是我们列能量守恒定律方程式的两条基本思路. 2.应用定律解题的步骤 (1)分清有多少形式的能[如动能、势能(包括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电势能)、内能等]在变化. (2)明确哪种形式的能量增加,哪种形式的能量减少,并且列出减少的能量ΔE减和增加的能量ΔE增的表达式. (3)列出能量守恒关系式:ΔE减=ΔE增. 特别提示 1.应用能量守恒定律解决有关问题,关键是准确分析有多少种形式的能量在变化,求出减少的总能量ΔE减和增加的总能量ΔE增,然后再依据能量守恒定律列式求解. 2.高考考查该类问题,常综合平抛运动、圆周运动以及电磁学知识考查判断、推理及综合分析能力. 热点三摩擦力做功的特点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能量守恒定律简介

能量守恒定律简介 世界是由运动的物质组成的,物质的运动形式多种多样,并在不断相互转化正是在研究运动形式转化的过程中,人们逐渐建立起了功和能的概念能是物质运动的普遍量度,而功是能量变化的量度。 这种说法概括了功和能的本质,但哲学味道浓了一些在物理学中,从19世纪中叶产生的能量定义:“能量是物体做功的本领”,一直延用至今但近年来不论在国外还是国内,物理教育界却对这个定义是否妥当展开过争论于是许多物理教材,例如现行的中学教材,都不给出能量的一般定义,而是根据上述定义的思想,即物体在某一状态下的能量,是物体由这个状态出发,尽其所能做出的功来给出各种具体的能量形式的操作定义(用量度方法代替定义)。 能量概念的形成和早期发展,始终是和能量守恒定律的建立过程紧密相关的由于对机械能、内能、电能、化学能、生物能等具体能量形式认识的发展,以及它们之间都能以一定的数量关系相互转化的逐渐被发现,才使能量守恒定律得以建立这是一段以百年计的漫长历史过程随着科学的发展,许多重大的新物理现象,如物质的放射性、核结构与核能、各种基本粒子等被发现,都只是给证明这一伟大定律的正确性提供了更丰富的事实尽管有些现象在发现的当时似乎形成了对这一定律的冲击,但最后仍以这一定律的完全胜利而告终。能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告诉我们,尽管物质世界千变万化,但这种变化决不是没有约束的,最基本的约束就是守恒律也就是说,一切运动变化无论属于什么样的物质形式,反映什么样的物质特性,服从什么样的特定规律,都要满足一定的守恒律物理学中的能量、动量和角动量守恒,就是物理运动所必须服从的最基本的规律与之相较,牛顿运动定律、麦克斯韦方程组等都低了一个层次。 定律内容 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别的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别的物体,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其总量不变。能量守恒定律如今被人们普遍认同,但是并没有严格证明。 1)自然界中不同的能量形式与不同的运动形式相对应:物体运动具有机械能、分子运动具有内能、电荷的运动具有电能、原子核内部的运动具有原子能等

(九年级物理教案)能量守恒定律

能量守恒定律 九年级物理教案 “”教学目标 a. 知道能的转化在自然界中是非常普遍的,并能举一些能的转化的例子 b. 知道的内容,并能用它来说明一些简单的问题 C. 建立朴素的唯物主义观,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分析:本节内容是对本章及以前所学物理知识从能量的观点进行了一次综合、深化和再认识.教材首先分析自然界中各种能量之间的转化,揭示它们之间的本质联系:能量,并分析一系列熟知的能量转化的事例,指出能量的转化与守恒.最后阐述了能的转化与守恒定律的普遍性和重要性. 教法建议 建议一:是一个实验规律,列举能量转化的实例,是学生理解和掌握能量守恒的基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已知知识,对这些实例中的能的转化进行具体分析.

建议二:在教学过程中,应重点强调定律的两个方面:转化与守恒.另外还要强调该定律的普遍性和重要性,可列举19世纪的自然科学史对学生进行教育. “”教学设计示例 课 题 教学重点 能量转化与守恒 教学难点 对能量转化与守恒的理解 教学方法 讲授 知识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能量的多样性 对应于不同的运动形式,能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二、能的转化 不同形式的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做功的过程是能的转化的过程 ●三、 能量既不可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四、的普遍性和重要性 ●五、作业 课本P27练习3 列举不同形式的运动 列举不同的过程 有意识引导学生体会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总结规律 讲述19世纪三大自然规律

能量守恒定律及应用

【本讲教育信息】 一、教学内容: 能量守恒定律及应用 二、考点点拨 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普遍遵守的守恒定律,它在物理学中的重要地位是无可替代的,而用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的观点解决相关问题是高中阶段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是历年高考必考和重点考查的内容。 三、跨越障碍 (一)功与能 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即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转化,而且能的转化必通过做功来实现。 功能关系有: 1. 重力做的功等于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即P G E W ?-= 2. 合外力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增加量,即K E W ?=∑ 3. 重力、弹簧弹力之外的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机械能的增加量,即E W ?=其它 4. 系统内一对动摩擦力做的功等于系统损失的机械能,等于系统所增加的内能,即相对动内s f Q E E ?==?=? (二)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1. 内容:能量既不能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而能的总量不变。 2. 定律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理解: (1)某种形式的能减少,一定存在其他形式的能增加,且减少量和增加量相等。 (2)某个物体的能量减少,一定存在另一物体的能量增加,且减少量和增加量相等。 这也是我们应用能量守恒定律列方程式的两条基本思路。 (三)用能量守恒定律解题的步骤 1. 分清有多少种形式的能(如动能、势能、内能、电能等)在变化。 2. 分别列出减少的能量减E ?和增加的能量增E ?的表达式。

3. 列恒等式减E ?=增E ? 例1: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小铁块A 以水平速度0v 冲上质量为M 、长为l 、置于光滑水平面C 上的木板B 。正好不从木板上掉下。已知A 、B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此时长木板对地位移为s 。求这一过程中: (1)木板增加的动能; (2)小铁块减少的动能; (3)系统机械能的减少量; (4)系统产生的热量 解析:在此过程中摩擦力做功的情况:A 和B 所受摩擦力分别为F 、F ',且F =mg μ,A 在F 的作用下减速,B 在F '的作用下加速,当A 滑动到B 的右端时,A 、B 达到一样的速度A 就正好不掉下 (1)根据动能定理有:mgs s f E B KB μ=?=? (2)滑动摩擦力对小铁块A 做负功,根据功能关系可知)(l s mg s f E A KA +=?=?μ (3)系统机械能的减少量mgl mv mv mv E E E μ=+-= -=?)2121(212220末初 (4)m 、M 相对位移为l ,根据能量守恒mgl s f Q μ=?=相对动 例2:物块质量为m ,从高为H 倾角为θ的斜面上端由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滑至水平面C 点处停止,测得水平位移为x ,若物块与接触面间动摩擦因数相同,求动摩擦因数。 解析:以滑块为研究对象,其受力分析如图所示,根据动能定理有0)cot (sin cos =---θμθθμH x mg H mg mgH 即0=-x H μ x H = μ 例3:某海湾共占面积7100.1?2m ,涨潮时平均水深20m ,此时关上水坝闸门,可使水 位保持在20 m 不变。退潮时,坝外水位降至18 m (如图所示)。利用此水坝建立一座水力发电站,重力势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为10%,每天有两次涨潮,该发电站每天能发出多少

能量守恒定律应用

【本讲教育信息】 一、教学内容: 能量守恒定律及应用 二、考点点拨 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普遍遵守的守恒定律,它在物理学中的重要地位是无可替代的,而用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的观点解决相关问题是高中阶段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是历年高考必考和重点考查的内容。 三、跨越障碍 (一)功与能 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即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转化,而且能的转化必通过做功来实现。 功能关系有: 1. 重力做的功等于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即P G E W ?-= 2. 合外力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增加量,即K E W ?=∑ 3. 重力、弹簧弹力之外的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机械能的增加量,即E W ?=其它 4. 系统内一对动摩擦力做的功等于系统损失的机械能,等于系统所增加的内能,即相对动内s f Q E E ?==?=? (二)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1. 内容:能量既不能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而能的总量不变。 2. 定律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理解: (1)某种形式的能减少,一定存在其他形式的能增加,且减少量和增加量相等。 (2)某个物体的能量减少,一定存在另一物体的能量增加,且减少量和增加量相等。 这也是我们应用能量守恒定律列方程式的两条基本思路。 (三)用能量守恒定律解题的步骤 1. 分清有多少种形式的能(如动能、势能、内能、电能等)在变化。 2. 分别列出减少的能量减E ?和增加的能量增E ?的表达式。 3. 列恒等式减E ?=增E ? 例1: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小铁块A 以水平速度0v 冲上质量为M 、长为l 、置于光滑水平面C 上的木板B 。正好不从木板上掉下。已知A 、B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此时长木板对地位移为s 。求这一过程中:

功能关系能量守恒定律

一.几种常见的功能关系及其表达式 二、两种摩擦力做功特点的比较 [深度思考] 一对相互作用的静摩擦力做功能改变系统的机械能吗?

答案 不能,因做功代数和为零. 三、能量守恒定律 1.内容 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别的物体,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2.表达式 ΔE 减=ΔE 增. 3.基本思路 (1)某种形式的能量减少,一定存在其他形式的能量增加,且减少量和增加量一定相等; (2)某个物体的能量减少,一定存在其他物体的能量增加,且减少量和增加量一定相等. 1.上端固定的一根细线下面悬挂一摆球,摆球在空气中摆动,摆动的幅度越来越小,对此现象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摆球机械能守恒.( ) (2)总能量守恒,摆球的机械能正在减少,减少的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 (3)能量正在消失.( ) (4)只有动能和重力势能的相互转化.( ) 2.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有一半径为R 的圆弧形轨道,半径OA 水平、OB 竖直,一个质量为m 的小球自A 的正上方P 点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小球沿轨道到达最高点B 时恰好对轨道没有压力.已知AP =2R ,重力加速度为g ,则小球从P 至B 的运动过程中( ) A .重力做功2mgR B .机械能减少mgR C .合外力做功mgR D .克服摩擦力做功1 2 mgR 3.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物体A 、B 通过一轻质弹簧相连,开始时B 放在地面上,A 、B 均处于静止状态.现通过细绳将A 向上缓慢拉起,第一阶段拉力做功为W 1时,弹簧变为原长;第二阶段拉力再做功W 2时,B 刚要离开地面.弹簧一直在弹性限度内,则( ) A .两个阶段拉力做的功相等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四章 第三节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教学目标 1.知道能量守恒定律。 2.能举出日常生活中能量守恒的实例。 3.有用能量守恒的观点分析物理现象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分析能量的转化,知道能量守恒定律。 2.用能量守恒的观点分析物理现象。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复习设疑,导入新课 出示以下两个问题,学生思考回答: (1)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知道的能的形式有哪几种?(机械能、内能、电能、化学能、光能、生物能,等等) (2)在“机械功和机械能”的学习中,我们分析了机械能的转化问题,请你对此谈谈自己的认识,并举例加以说明。 设疑引学:既然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那么,自然界中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是否也可以互相转化呢?在转化过程中能量又遵循何种规律呢? 这就是今天我们要一起来研究的问题。 推进新课 一、能的转化 1.指导学生完成下面四个小实验,观察实验发生的现象,讨论其能量转化情况: (1)来回迅速摩擦双手。 (2)黑塑料袋内盛水,插入温度计后系好,放在阳光下。 (3)将连在小电扇上的太阳电池对着阳光。 (4)用钢笔杆在头发或毛衣上摩擦后再靠近细小的纸片。 讨论得出:(1)机械能转化为内能。(2)光能转化为内能。(3)光能转化为电能再转化为机械能。(4)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及内能。 教师分析:摩擦生热,摩擦是机械运动现象,生热是热现象,摩擦能够生热,说明机械运动现象和热现象有联系。 学生分析其他实验后得出:光现象、热现象、电现象与机械运动现象之间都有联系。 2.除了电能与化学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外,还能举出其他形式的能相互转化的例子吗?请分别对机械能和内能、机械能和电能、电能和内能、电能和光能进行讨论。 (学生讨论,教师巡回指导,具体事例参照如下: 机械能→内能:自行车、汽车在刹车时摩擦生热;汽油机、柴油机在压缩冲程中,汽缸内气体因被压缩而发热等。 内能→机械能:内燃机在做功冲程中,高温高压燃气推动活塞做功;爆竹爆炸时,火药燃烧产生的内能使爆竹炸飞和升空。 机械能→电能:水电站的水力发电,水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电能→机械能:电动机通电后转动,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电能→内能:电炉、电熨斗、电热水壶等通电后,电能转化为内能。 电能→光能:白炽灯通电后发光,发光二极管通电后发光等。 光能→电能:太阳能电池等。) 二、能量守恒定律 演示实验:将乒乓球从一定高度落下 观察分析:为什么乒乓球弹起的高度越来越低?损失的能量到哪儿去了? 讨论得出:机械能越来越小,通过摩擦把机械能转化成了内能。 从而引出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消灭,也不会凭空产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

能量守恒定律及应用讲课讲稿

能量守恒定律及应用 【本讲教育信息】 一、教学内容: 能量守恒定律及应用 二、考点点拨 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普遍遵守的守恒定律,它在物理学中的重要地位是无可替代的,而用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的观点解决相关问题是高中阶段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是历年高考必考和重点考查的内容。 三、跨越障碍 (一)功与能 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即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转化,而且能的转化必通过做功来实现。 功能关系有: 1. 重力做的功等于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即P G E W ?-= 2. 合外力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增加量,即K E W ?=∑ 3. 重力、弹簧弹力之外的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机械能的增加量,即E W ?=其它 4. 系统内一对动摩擦力做的功等于系统损失的机械能,等于系统所增加的内能,即相对动内s f Q E E ?==?=? (二)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1. 内容:能量既不能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而能的总量不变。 2. 定律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理解: (1)某种形式的能减少,一定存在其他形式的能增加,且减少量和增加量相等。 (2)某个物体的能量减少,一定存在另一物体的能量增加,且减少量和增加量相等。 这也是我们应用能量守恒定律列方程式的两条基本思路。 (三)用能量守恒定律解题的步骤 1. 分清有多少种形式的能(如动能、势能、内能、电能等)在变化。 2. 分别列出减少的能量减E ?和增加的能量增E ?的表达式。 3. 列恒等式减E ?=增E ? 例1: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小铁块A 以水平速度0v 冲上质量为M 、长为l 、置于光滑水平面C 上的木板B 。正好不从木板上掉下。已知A 、B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此时长木板对地位移为s 。求这一过程中:

能量守恒定律

能量守恒定律 定律内容: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别的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别的物体,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其总量不变。 1)自然界中不同的能量形式与不同的运动形式相对应:物体运动具有机械能、分子运动具有内能、电荷的运动具有电能、原子核内部的运动具有原子能等等。 (2)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摩擦生热是通过克服摩擦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水壶中的水沸腾时水蒸气对壶盖做功将壶盖顶起,表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电流通过电热丝做功可将电能转化为内能等等”。这些实例说明了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且是通过做功来完成的这一转化过程。 (3)某种形式的能减少,一定有其他形式的能增加,且减少量和增加量一定相等.某个物体的能量减少,一定存在其他物体的能量增加,且减少量和增加量一定相等。 三维空间的直角坐标系 1.作为坐标系必须满足三要素:原点、单位和方向,三维空间的直角坐标系关键一个问题是方向,二维平面直角坐标系怎么排列都行,三维时三个相互垂直的坐标轴方向该如何排列呢,出现了两种情况,为了明确,我们采用的是右手螺旋法则,即的方向顺序按拇、食、中指排列见图7-12.空间直角坐标系建立以后。涉及一系列术语,它们的坐标表达()为1)、原点(0,0,0)2)、坐标轴X轴(,0,0) Y轴(0,,0) Z轴(0,0,)3)、坐标面 XOY 面(,,0 ) YOZ面(0,,) ZOX面(,0,)4)、卦限:三个相互垂直的坐标面把三维空间分成了八个卦限,各卦限内点()由其取值的正负来分见图7-2。3.注意同一个解析式在不同的空间坐标系下有不同的含义。例如:一维直线上表示一个点二维平面上表示一条直线三维空间上表示一个平面在三维几何空间这个点集与三元数组集合由坐标系的建立使之成为一一对应了,以后不引起混淆时,我们常不加区别的说()为几何空间中的一点,或几何空间的点是()。二、上两点间的距离、邻域、区域等概念1.上两点间的距离一维直线上的两点间的距离是绝

能量守恒定律

一. 教学内容: 第九节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第十节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 二. 知识要点: 1. 会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计算物体运动的速度。掌握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原理。通过用纸带与打点计时器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体验验证过程和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 理解能量守恒定律,知道能源和能量耗散。通过对生活中能量转化的实例分析,理解能量守恒定律的确切含义。 三. 重难点解析: 1. 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实验目的: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实验原理: 通过实验,分别求做自由落体运动物体的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和相应过程动能的增加量。若二者相等,说明机械能守恒,从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EP=△EK 实验器材 打点计时器及电源、纸带、复写纸、重物、刻度尺、带有铁夹的铁架台、导线。 实验步骤: (1)如图所示装置,将纸带固定在重物上,让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

(2)用手握着纸带,让重物静止地靠近打点计时器的地方,然后接通电源,松开纸带,让重物自由落下,纸带上打下一系列小点。 (3)从打出的几条纸带中挑选第一、二点间的距离接近2mm且点迹清晰的纸带进行测量,记下第一个点的位置O,并在纸带上从任意点开始依次选取几个计数点1、2、3、4…,并量出各点到O点的距离h1、h2、h3…,计算相应的重力势能减少量,mgh。如图所示。 (4)依步骤(3)所测的各计数点到O点的距离hl、h2、h3…,根据公式vn= 计算物体在打下点l、2…时的即时速度v1、v2…。计算相应的动能 (5)比较实验结论: 在重力作用下,物体的重力势能和动能可以互相转化,但总的机械能守恒。 选取纸带的原则: (1)点迹清晰。 (2)所打点呈一条直线。 (3)第1、2点间距接近2mm。 本实验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安装打点计时器时,必须使两个纸带限位孔在同一竖直线上,以减小摩擦阻力; (2)实验时必须保持提起的纸带竖直,手不动。待接通电源,让打点计时器工作稳定后再松开纸带,以保证第一点是一个清晰的点; (3)打点计时器必须接50Hz的4V?D6V的交流电; (4)选用纸带时应尽量挑选第一、二点间距接近2mm的点迹清晰且各点呈一条直线的纸带;

九年级物理能量守恒定律

能量守恒定律学案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能量守恒定律。 2.能举出日常生活中能量守恒的实例。 3.有用能量守恒的观点分析物理现象的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自己做小实验,发现各种现象的内在联系,体会各种形式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 2.通过学生讨论体会能量不会凭空消失,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生自己做小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对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为建立科学世界观和科学思维方法打基础。 3.通过学生讨论锻炼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 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强调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是自然科学中最基本定律。学习运用能的转化和守恒原理计算一些物理习题。 学习难点: 运用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对具体的自然现象进行分析,说明能是怎样转化的。

学习过程: 一、思考: 我们知道刀具在砂轮上磨削时,刀具发热是因为通过摩擦力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在暖气片上放有一瓶冷水,过一段时间后水变热,这是通过热量传递使这瓶水内能增加。 思考:这些实例中,物体的内能为什么增加了?是凭空产生的还是由其他形式能转化来的? 二、新课学习 1.能的转化 想想做做:按照书中的操作,观察发生的现象,说一说发生了那些能量的转化。 (1)摩擦手,手发热:能转化为能。 (2)黑塑料袋盛水,阳光下,温度升高:能转化为能。 (3)连在太阳电池的小电扇对着阳光,转动起来:能转化为能。 (4)钢笔杆摩擦后会吸引小纸片:能转化为能。 看来各种形式的能,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仔细观察下面的能量相互转化的图示,你能不能找到更多的实例?

11能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能量守恒定律 考点规律分析 (1)能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某种形式的能减少,一定存在其他形式的能增加,且减少量和增加量一定相等;某个物体的能量减少,一定存在其他物体的能量增加,且减少量和增加量一定相等。 (2)能量守恒定律的适用范围 能量守恒定律是贯穿物理学的基本规律,是各种自然现象中普遍适用的一条规律。 (3)能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 ①从不同状态看,E 初=E 末 。 ②从能的转化角度看,ΔE 增=ΔE 减 。 ③从能的转移角度看,ΔE A增=ΔE B减。 典型例题 例(多选)从光滑斜面上滚下的物体,最后停止在粗糙的水平面上,说明() A.在斜面上滚动时,只有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B.在斜面上滚动时,有部分势能转化为内能 C.在水平面上滚动时,总能量正在消失 D.在水平面上滚动时,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总能量守恒 [规范解答]在斜面上滚动时,只有重力做功,只发生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A正确,B错误;在水平面上滚动时,有摩擦力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总能量是守恒的,C错误,D正确。 [完美答案]AD 利用能量守恒定律解题的基本思路 (1)明确研究对象及研究过程。 (2)分清有哪几种形式的能(如机械能、内能等)在变化。 (3)分别列出减少的能量ΔE减和增加的能量ΔE增的表达式。 (4)列等式ΔE减=ΔE增求解。 利用能量守恒定律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有多少种能量变化,分析时避免出现遗漏。 举一反三 1.自由摆动的秋千摆动幅度越来越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机械能守恒 B .能量正在消失 C .只有动能和重力势能的相互转化 D .减少的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但总能量守恒 答案 D 解析 秋千在摆动过程中受阻力作用,克服阻力做功,机械能减小,内能增加,但总能量不变。故选D 。 2.如图所示,一个粗细均匀的U 形管内装有同种液体,液体质量为m 。在管口右端用盖板A 密闭,两边液面高度差为h ,U 形管内液体的总长度为4h ,拿去盖板,液体开始运动,一段时间后管内液体停止运动,则该过程中产生的内能为 ( ) A.116mgh B.18mgh C.14mgh D.12 mgh [规范解答] 去掉右侧盖板之后,液体向左侧流动,最终两侧液面相平,液体的重力势能减少,减少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内能。如图所示,最终状态可等效为 右侧12h 的液柱移到左侧管中,即增加的内能等于该液柱减少的重力势能,则Q =12h 4h mg ·12h =116mgh ,故A 正确。 [完美答案] A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11.1《能量守恒定律》优质教案

1.能量守恒定律 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出示课件:五一假期,我们会去逛公园放松心情,而荡秋千图片便是其中的一个项目.荡秋千时若不加外力自己会停下来,这是为什么?那么怎样才能使秋千越荡越高?从学生的交流、讨论中引入新课。 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形形色色的能量 展示教材图 11 - 1 - 1 ,让学生观察并寻找能量的足迹,并思考:这些过程中,能量都由什么形式变成了什么别的形式?它们遵循什么规律呢? 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或者纠正。

教师:我们今天就要找出,在能量不断转化、转移的过程中遵循的规律。 学生观察,并展开积极讨论。 指出能量转化的过程中,能量的各种形式。 探究点二不同形式能量的相互转化 1.能量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举出一些例子,如:太阳灶将太阳能转化为水的内能;人踢球,人自身储存的化学能通过人体做功,转化为皮球的机械能,等等。要求学生回忆,并举出一些例子。 2.能量是可以转移的。 举出一些例子,如:打台球时,两颗台球之间发生了动能的转移;人们通过热水袋取暖,就是热水的内能转移至人体。要求学生回忆,并举出一些例子。 教师:那么,大家就根据你们的理解,寻找能量的足迹吧!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图 11 - 1 - 2 ,开展“能源转化的识别”活动。 对于这个活动,教师可以在课前提供一个表格,以供各个小组填写。让小组代表回答本小组的讨论结果,并进行总结:能量是可以在不同的物体之间转移的,也可以转化成其他不同的形式的能。 学生思考,并抢答。学生思考,并举出一些例子。 学生以四个人为一个小组,讨论分析图 11 - 1 - 2 中各种能量的名称。并分析其中的转化与转移过程。推举代表,表述本小组的讨论结果。 探究点三能量守恒定律 首先,让学生自行阅读教材中的对话部分。进而,配合多媒体,向学生简单介绍焦耳测定热功当量的实验。并举一些别的例子,如荡秋千过程中,如果没有别的损耗,每次秋千总是能够回到原来的高度等等。举例中,也可以向学生指出,能量转化过程中,往往存在损耗,

能量的守恒与转化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教学设计 一、课标要求: 1.通过实例了解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 2.能简单描述各种各样的能量和我们生活的关系 3. 通过实例认识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互相转化。 二、教学重点 1. 各种形式的能的转化 2. 能量守恒定律 教学难点 1.区别能量转移和能量转化 2.能量守恒定律的具体应用 三、学情分析本节内容是在学生认识生活中常见的电能、机械能、光能、内能、化学能等常规能源的基础上,对生活中常见能量转化与转移进行粗略的分析与总结,学生很容易把转化的方向弄反;容易把能量守恒理解为局部的 四、教学过程 (一)能量的转化 (1)自然界存在着多种形式的能量。 (2)在一定条件下,各种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和转移 演示1:划火柴 演示2:用铁锤敲打铁丝 方法点拨:在判断能量是如何转化时,可先找出是哪一种形式的能量减少了,哪一种形式的能量增加了,增加的那一种形式的能量就是由减少的那一种形式的能量转化而来的。 在自然界中能量的转化也是普遍存在的。例子分析: 1. 小朋友滑滑梯; 2. 在气体膨胀做功的现象中; 3. 在水力发电中; 4. 在火力发电厂; 5. 电流通过电热器时; 6. 电流通过电动机。有关能量转化的事例同学们一定能举出许多,请同学分析课件中的图片的能量转化… (二)能量的转移 演示3:把铁丝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运动的甲钢球撞击静止的乙钢球,甲球的机械能转移到乙球。在这种转移的过程中能量形式没有变。 (三)能量守恒定律 演示3:滚摆实验 问:滚摆越滚越低的过程中,机械能发生了什么变化?减少的机械能到哪里去了呢? 大量事实证明,在普遍存在的能量的转化和转移过程中,消耗多少某种形式的能量,就得到多少其他形式的能量。 科学工作者经过长期的实践探索,直到19世纪,才确立了这个自然界最普遍的定律——能量守恒定律:… 讲解:尽管有的时候,物体某种形式的能量,可能转移到几个物体或转化成

高中物理能量守恒定律【高中物理能量守恒定律公式

高中物理能量守恒定律【高中物理能量守恒定律公式 在高中物理学习过程中,能量守恒属于一项极为重要的知识点,熟练掌握这一内容对于提高学生的物理知识分析能力有很大帮助,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中物理能量守恒定律公式,希望对你有帮助。高中物理能量守恒定律公式 1.阿伏加德罗常数NA=×1023/mol;分子直径数量级10-10米 2.油膜法测分子直径d=V/s {V:单分子油膜的体积,S:油膜表面积2} 3.分子动理论内容: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大量分子做无规则的热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4.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r10r0,f引=f斥≈0,F分子力≈0,E分子势能≈0 5.热力学第一定律W+Q=ΔU{,W:外界对物体做的正功,Q:物体吸收的热量,ΔU:增加的内能,涉及到第一类永动机不可造出} 6.热力学第二定律 克氏表述:不可能使热量由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它变化; 开氏表述: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并把它全部用来做功,而不引起其它变化{涉及到第二类永动机不可造出} 7.热力学第三定律:热力学零度不可达到{宇宙温度下限:-摄氏度} 注: 布朗粒子不是分子,布朗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温度越高越剧烈; 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 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但斥力减小得比引力快; 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在r0处F引=F斥且分子势能最小; 气体膨胀,外界对气体做负功W0;吸收热量,Q>0 物体的内能是指物体所有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对于理想气体分子间作用力为零,分子势能为零; r0为分子处于平衡状态时,分子间的距离; 其它相关内容:能的转化和定恒定律/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环保/物体的内能、分子的动能、分子势能。高中物理能量守恒知识点 功是一个过程量,与力在空间的作用过程相关。恒力功的计算公式与物体运动过程无关;重力功、弹力功与路径无关。功是一个标量,但有正负之分。 功率P:功率是表征力做功快慢的物理量、是标量:P=W/t 。若做功快慢程度不同,上式为平均功率。注意恒力的功率不一定恒定,如初速为零的匀加速运动,第一秒、第二秒、第三秒……内合力的平均功率之比为1:3:5……。已知功率可以求力在一段时间内所做的功W=Pt,这时可能是变力再做功。上式常常用于分析解决机车牵引功率问题,常设有以下两种约束条件:1)发动机功率一定:牵引力与速度成反比,只要速度改变,牵引力F=P/v 将改变,这时的运动一定是变加速运动。2)机车以恒力启动:牵引力F恒定,由P=Fv可知,若车做匀加速运动,则功率P将增加,这种过程直到P达到机车的额定功率为止。 能:自然界有多种运动形式,与不同运动形式相应的存在不同形式的能量:机械运动--机械能;热运动--内能;电磁运动--电磁能;化学运动--化学能;生物运动--生物能;原子及原子核运动--原子能、核能……。动能:物体由于有机械运动速度而具有的能量Ek=mv2/2 能,包括动能和势能,都是标量。都是状态量,如动能由速度决定,重力势能由高度决定,弹性势能由形变状态决定。都具有相对性,物体速度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有不同的结果,相应的动能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有不同的动能。势能相对于不同的零势能参考面有不同的结果,势能有可能取负值,它意味着此时物体的势能比零势能低。

功能关系能量守恒定律

第4课时功能关系能量守恒定律 学习目标: 1.知道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掌握重力的功、弹力的功、合力的功与对应的能量转化关系. 2.知道自然界中的能量转化,理解能量守恒定律,并能用来分析有关问题. 【课前知识梳理】 一、几种常见的功能关系 功能量的变化 合外力做正功动能增加 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少 弹簧弹力做正功弹性势能减少 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少 其他力(除重力、弹力外)做正功机械能增加 二、能量守恒定律 1.容: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别的物体,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2.表达式:ΔE减=ΔE增. 【预习自测】 1、用恒力F向上拉一物体,使其由地面处开始加速上升到某一高度.若该过程空气阻力不能忽略,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力F做的功和阻力做的功之和等于物体动能的增量 B.重力所做的功等于物体重力势能的增量 C.力F做的功和阻力做的功之和等于物体机械能的增量 D.力F、重力、阻力三者的合力所做的功等于物体机械能的增量 2、如图1所示,美国空军X-37B无人航天飞机于2010年4月首飞,在X-37B由较低轨道飞到较高轨道的过程中 A.X-37B中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X-37B的机械能 B.X-37B的机械能要减少 C.自然界中的总能量要变大 D.如果X-37B在较高轨道绕地球做圆周运动,则在此轨道上其机械能不变 3、如图2所示,ABCD是一个盆式容器,盆侧壁与盆底BC的连接处都是一段与BC相切的圆弧,B、

C在水平线上,其距离d=0.5 m.盆边缘的高度为h=0.3 m.在A处放一个质量为m的小物块并让其由静止下滑.已知盆侧壁是光滑的,而盆底BC面与小物块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1.小物块在盆来回滑动,最后停下来,则停下的位置到B的距离为 A.0.5 m B.0.25 m C.0.1 m D.0 【课堂合作探究】 考点一功能关系的应用 【例1】如右上图所示,在升降机固定一光滑的斜面体,一轻弹簧的一端连在位于斜面体上方的固定木板B上,另一端与质量为m的物块A相连,弹簧与斜面平行.整个系统由静止开始加速上升高度h的过程中 A.物块A的重力势能增加量一定等于mgh B.物块A的动能增加量等于斜面的支持力和弹簧的拉力对其做功的代数和 C.物块A的机械能增加量等于斜面的支持力和弹簧的拉力对其做功的代数和 D.物块A和弹簧组成的系统的机械能增加量等于斜面对物块的支持力和B对弹簧的拉力做功的代数和 【突破训练1】物块由静止从粗糙斜面上的某点加速下滑到另一点,此过程中重力对物块做的功等于A.物块动能的增加量 B.物块重力势能的减少量 C.物块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和物块动能的增加量以及物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之和 D.物块动能的增加量与物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之和 考点二摩擦力做功的特点及应用 1.静摩擦力做功的特点 (1)静摩擦力可以做正功,也可以做负功,还可以不做功. (2)相互作用的一对静摩擦力做功的代数和总等于零. (3)静摩擦力做功时,只有机械能的相互转移,不会转化为能. 2.滑动摩擦力做功的特点 (1)滑动摩擦力可以做正功,也可以做负功,还可以不做功.

第二十章 能源与能量守恒定律

一、关于栏目 1.思维点拨:主要是介绍本节的重要知识点和应注意的事项,一般在200-300字左右。 2.轻松练习:主要是与本节知识相关的基础训练题,题型能够是选择、填空、连线等题型,一般控制在8个小题,题号连续编排。 3.实验探究:主要是与本节知识相关的科学探究试题,能够是实验题、简答题、计算题,一般控制在2-3个试题。 4.自我评价:是一章后面的自我评价,一般适合45分钟,题型能够是选择题(6-8个)、填空题(4-5)、探究题(1-2)、计算题(2-3)。其中实验题包含在所列的题型中,总题量在13-18个左右。 5.图的序号例如:用6-1表示,一次类推 二、关于其它 (一)编写进程 1.2012年5月11日以前交稿件,要做到齐、清、定“ 3.2012年5月15日以前审定完稿件, (二)稿件要求 1.按照编写范例实行编写。 2.稿件的呈交方式为电子文件,录入采用word文档的形式。页面设置纸张规格:采用A4;页边距上下均采用2.54、左右采用2.50。答案按照字数的1:1.5留空。答案放在最后,计算、简答、探究只要最后结果或提示。不能略。 2012年4月26日 第二章声音与环境 2.1 我们怎样听见声音 【思维点拨】 1.声音的发生 声音的发生是因为发声体的振动而发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 真空不能传声,声音必须靠物质传播,这种物质我们称之为介质.一切气体、液体、固体物质都能做传播声音的介质. 3.声速 声音在各种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是不同的;同一种物质中,因为温度的不同,其声音的

传播速度也不同. 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通常我们说话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就是指这个速度. [注意]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但物体的振动不一定能引起人耳的听觉;另外,有物体振动,但没有传播声音的介质,人耳听不到声音. 2.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大,在气体中最小. 3.发声的振动记录下来,需要时再让物体按照记录下来的振动规律去振动,就会产生 与原来一样的声音,这样就能够将声音保存下来. 【轻松练习】 1.“山间铃响马帮来”这句话中,铃响是因为铃身受金属珠子的撞击而发声,在山间小路上人们听到远处传来的铃声,是通过传入人耳。 2.音叉振动时,邻近的空气粒子随音叉振动,形成一系列疏密相间的形状向四周传播,这就是 。 3.人潜入水中,仍然能听到岸上人的讲话声,著名音乐家贝多芬晚年失聪,他将硬捧一端抵在钢琴盖板顶上,另一端咬在牙齿中间,通过硬棒来“听”钢琴的弹奏,根据以上两例,请说出传声物质除了气体外,还有和。 4.科学家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s收到回波信号,海洋中该处深度为 m。(声音在海水中传播速度是1500m/s),用这种方法不能用来测量月亮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其原因是。 5.玻璃鱼缸中盛有金鱼,用细棍轻轻敲击鱼缸上沿,金鱼立即受惊,这时鱼接收到声波的主要途径是。 A.鱼缸——空气——水——鱼 B.空气——水——鱼 C.鱼缸——水——鱼 D.水——鱼 6.雷雨来临时,电光一闪即逝,雷声却隆上持续,这是因为。 A.雷打个不停 B.雷声经过地面、山岳、云层多次反射造成 C.电光比雷声的速度快 D.以上说法都不对 7.人们倾听地声,利用岩层发生形变时的地声异常来预报地震这是利用了。 A.地震声不能由空气传到人耳 B.固体传播声音快 C.固体传播声音慢 D.以上说法都不对 8.百米赛跑时,终点计时员必须看发令枪的烟火就开始计时,如果计时员听到枪声才开始计时,所记录的成绩与运动员的实际成绩相比,一定。 A.少了0.294S B.多了0.294S C.一样 D.少了2.94S 9.把一个鼓平放后,在上面放上一些纸屑,然后用力敲打鼓面使之发声,这时会看到什么现象?此现象说明了什么? 10.有经验的土著居民在打猎时,经常伏身贴地,他能听到一般人站立时不易觉察的动静,并且能即时发现猎物,结合所学知识,试分析其道理。 【探究实验】 10.有经验的土著居民在打猎时,经常伏身贴地,他能听到一般人站立时不易觉察的动静,并且能即时发现猎物,结合所学知识,试分析其道理。

能量守恒定律与能

高中物理课堂教案教案年月日

生:能量耗散和能量守恒并不矛盾,能量耗散表明,在能源利用的过程中,即在能量的转化过程中,能量在数量上并没有减少.但是可利用的品质上降低了,从便于利用变为不便于利用了. 师:这说明什么问题? 生:这说明能量的耗散从能量转化的角度反映出自然界中宏观过程的方向性.师:我们为什么要节约能源呢? 生:正是因为能量转化的方向性,能量的利用受这种方向性的制约,所以能量的利用是有条件的,也是有代价的. 生:节约能源同时开发可再生能源. 师:通过下面材料的阅读。加深你对能源的理解. (多媒体播放世界能源的解决途径)(参考案例) 世界能源问题的解决途径是什么?能源,是人类敕以生存和进行生产的不可缺少的资源.近年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能源消费的增长.能源问题已被列为世界上研究的重大问题之一.解决世界能源问题的根本途径,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是广泛开源,其二是认真节流.所谓开源,就是积极开发和利用各种能源.在继续加紧石油勘探和寻找新的石油产地的同时,积极开发丰富的煤炭资源,还要大力开发水能,生物能等常规能源,加强核能、太阳能,风能、沼气,海洋能,地热能以及其他各种新能源的研究和利用,从而不断扩大人类的能源资源的种类和来源.所谓节流,就是要大力提倡节约能源.节能是世界上许多国家关心和研究的重要课题,甚至有人把节能称为世界的“第五大能源”,与煤、石油和天然气、水能、核能等并列.在节能方面,在有计划地控制人口增长的同时,重点要发挥先进科学技术的优势,提高各国的能源利用效率.如果世界各国家和各地区都能改进各种用能设备,不断提高能源的质量规范和降低单位产品的能耗,加强科学经管,适当控制生活能源的合理使用,就能使能源更加有效地用于生产和生活之中,从而解决人类面临的能源问题. [小结] 新课程更多地与社会实际相联系,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本节“思考与讨论”对能源问题做了讨论,这是一个质疑的范例.它引导我们考虑能量转化和转移的方向性.从物理学的角度研究宏观过程的方向性,在现阶段只需用一些简单的实例,让学生初步地体会一下就可以了.例如:摩擦力做功的过程,要损耗机械能而生热,产生的热不可能全部转化为机械功.在其他的宏观过程中也是如此,例如:两种气体放到一个容器内,总会均匀地混合到一起,但不会再自发地分离开来.通过实例说明.在能量的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量是守恒的,但能量的品质却降低了,可被人直接利用的能在逐渐减少,这是能量耗散现象.所以,能量虽然守恒,但我们还要节约能源.对功能关系的理解 [例1]一小滑块放在如图所示的凹形斜面上,用力F沿斜面向下拉小滑块,小滑块沿斜面运动了一段距离。若已知在这过程中,拉力F所做的功的大小(绝对值)为A,斜面对滑块的作用力所做的功的大小为B,重力做功的大小为G,空气阻力做功的大小为D。当用这些量表达时,小滑块的动能的改变(指末态动能减去初态动能)等于多少?,滑块的重力势能的改变等于多少?滑块机械能(指动能与重力势能之和)的改变等于多少? 解读:根据动能定理,动能的改变等于外力做功的代数和,其中做负功的有空气阻力,斜面对滑块的作用力的功(因弹力不做功,实际上为摩擦阻力的功),因此ΔE k=A - B+C - D;根据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关系,重力势能的减少等于重力做的功,因此ΔE p= - C;滑块机械能的改变等于重力之外的其他力做的功,因此ΔE = A – B – 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