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健康教案

口腔健康教案
口腔健康教案

口腔健康教案

河北省鹿泉市寺家庄镇东营小学宋晓会

【设计意图】:

小学生正处在乳牙更替、恒牙萌出和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其口腔卫生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其一生的健康和生命质量。据调查,我国5岁和12岁儿童患龋率分别为66.0%和28.9%,而未治疗率分别高达97.1%、88.9%。所以,让学生懂得保护牙齿的重要性已经刻不容缓。我们班大多数学生护齿意识薄弱,吃零食现象严重。结合本班情况,我班开展了“爱牙护牙好习惯”的健康教育活动,使学生认识到保护牙齿的重要性,懂得牙齿健康要靠自己来保护,同时帮助他们掌握了一些牙齿日常护理的知识和技巧,并且注意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四个护齿好习惯,保护好32颗好牙齿,持之以恒地爱牙、护齿,让健康快乐陪伴孩子们的一生。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牙齿的基本常识,认识保护牙齿的重要性。

2、让学生了解虫牙的形成及危害。

3、让学生学会如何保护牙齿,养成四个护齿好习惯。

【教学重点】:

让学生学会如何保护牙齿,养成四个护齿好习惯。

【教学准备】:

1、教学视频

2、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一)一位同学手里拿着一个苹果,张大口咬了一口,突然用手捂着半张脸,大声叫道“哎呦”,脸上露着难受的表情。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他怎么了吗?

(学生议论纷纷,众说纷坛)

师:对,他的牙生病了,他得了“虫牙”,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畅谈牙病的痛苦)

有学生说到:牙疼不算大病,可疼起来真要命。

师说:可见大家都经历过牙疼,那你们知道为什么会引起牙疼吗?

生说:牙坏了,被虫蛀了。

师:你们知道我们牙齿的基本知识吗?知道虫牙是怎样得的呢?得了虫牙病对有人什么危害呢?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导入,简明扼要的引出课题,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学习新课。

1、教师讲授牙齿的基本知识:我们一生有2副牙齿

乳牙:20颗,出生6个月左右开始萌出,到2岁左右长齐。

恒牙:28-32颗,6岁前后开始萌出替换乳牙,到12周岁左右完成。小朋友从6岁开始恒牙萌出到12周岁左右乳牙替换完毕,这一阶段叫做替牙期。替牙期完成恒牙对乳牙的替换,是保护牙齿的重要阶段,小朋友要在这阶段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六龄牙:在小朋友6岁左右长出的最早的恒牙,共四颗,将伴随小朋友的一生。六龄牙是口腔里的柱子,也是小朋友咀嚼食物的“大将军”,承担了一生40%的咀嚼任务。六龄牙牙质脆弱而且咬合面窝沟多,最容易发生蛀牙。找牙医做“窝沟封闭”,在六龄牙表面涂上封闭剂形成保护膜隔绝蛀牙菌,保护六龄牙。除了窝沟封闭,日常护牙好习惯也很重要。

2、了解虫牙形成的原因。

(1)播放视频护齿小短片——蛀牙的形成

(2)学生交流蛀牙形成的原因:经常不停地吃零食;睡觉前还吃零食,晚上又不刷牙;喜欢吃甜食,不定期更换牙刷……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的播放,唤起学生的回忆,直观形象地了解蛀牙形成的原因。

(3)教师一边播放PPT,一边讲解:

同学们,俗称“虫牙”,又叫蛀牙。蛀牙是由细菌、食物中的糖、脆弱的牙齿和时间共同作用产生的。

如果口腔不卫生,牙齿表面就会堆积大量细菌。细菌在食物中的糖的帮助下,会产生大量的酸,时间久了,酸对牙齿进行破坏,造成龋洞,蛀牙就形成了。

板书:

食物残渣中的糖+牙齿表面的细菌酸+时间虫牙【设计意图】:形象的图片展示,结合教师的讲解,学生对虫牙的形成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4)小组交流,了解虫牙的危害。

师:你的牙齿健康吗?

健康的牙齿具备:牙齿干净

没有蛀牙

不会疼痛

牙龈颜色正常

没有出血现象

学生反馈:有一部分同学得了虫牙,那么蛀牙对我们的健康有什么危害?

如果得了牙病,牙齿的结构被破坏,便会产生疼痛和遇冷热酸甜时过敏的症状,严重影响牙齿的功能,影响嚼碎食物,增加胃肠负担,引起胃肠疾病,发炎时还能引起发烧、牙周流脓,严重者面部肿胀、发烧、张口受限。所以可不要小看牙病,要提早预防。

【设计意图】:结合学生的亲身经历,让学生理解牙病的危害,明白保护牙齿的重要性,提升了学生爱牙护牙的意识。

3、如何预防牙病的形成,并养成四个护齿好习惯。

师:怎样才能有效的地防止牙病的发生呢?

(1)小组进行讨论

(2)汇报交流,教师补充:

①早晚使用含氟牙膏刷牙,饭后漱口。

刷牙的好处:

◆刷牙能去除细菌、食物残渣,保持口腔卫生;

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三分钟,舌头也要刷到,尤其不要忘记晚上睡前刷牙哦!

儿童牙刷:儿童应该使用圆头、小头、软毛的牙刷。

含氟牙膏:指含有氟化物的牙膏。科学家发现,含氟牙膏中的氟化物能够帮助牙齿利用唾液中的矿物质对自身进行修补。晚上入睡前刷牙尤其重要,有利于防止牙齿形成龋洞。

②保持饮食平衡

健康的饮食结构和良好的饮食习惯很重要!我们儿童要多吃纤维性食物,增强咀嚼功能,应注意平衡膳食,做到不挑食,特别是多吃蔬菜和新鲜水果等纤维含量高、营养又丰富的食物。

作用:这些食物有利于牙齿的自洁作用、不易患龋病,又有利于口腔颌面的生长发育,促使牙齿排列整齐,增强咀嚼功能。

糖不是不能吃,而是要科学吃!

例如:尽量减少每天吃糖的次数,一次吃完同样的糖比分开几次吃对牙齿的伤害要小;

少喝碳酸饮料,晚上睡前刷牙后不能再吃东西;

吃完糖后,如果不方便刷牙漱口,可以咀嚼无糖口香糖,刺激唾液分泌,中和口腔酸性。

③吃完喝完后咀嚼无糖口香糖

为什么无糖口香糖不会伤害牙齿?

无糖口香糖中的甜味来自木糖醇、山梨糖醇等代糖成分,木糖醇等甜味剂不被口腔中的细菌代谢产生酸,所以不会导致蛀牙。

无糖口香糖为什么能增强唾液的护齿作用呢?

吃完东西后,口腔内酸性会迅速增加,开始侵害牙齿。餐后和零食后咀嚼无糖口香糖20分钟,可产生大量刺激性唾液,使口腔内的碳酸氢盐浓度迅速上升,有效中和菌斑酸,促进牙釉质再矿化,消除牙齿脱矿威胁,降低龋齿产生的危险性达40%,保护牙齿健康。

④定期进行口腔检查。

我们应该多久去检查口腔一次?

专业牙医建议:

小朋友每6个月接受一次口腔健康检查,

大人则每年需进行一次全面的口腔检查。

为什么要定期口腔检查?

A如果遇到蛀牙:牙医可以在蛀牙上钻洞,钻到受伤的部位,把细菌清理干净,然后用坚硬的物质把洞补好,以后不会再痛。

B发现有蛀牙时:牙医会为牙齿拍X光片。X光片可显现牙齿的内部,这样就可看清蛀牙的位置。

C如果牙齿长歪了,牙医会用牙套把它们矫正。

D如果牙齿断了,牙医会用和牙齿颜色相同的树脂进行修补。

【设计意图】:结合学生已有的经验积累及教师适时的补充说明,学生对如何爱牙护牙有了更深的了解。

4、教师总结:牙齿是人类的重要器官,拥有一付健康的牙齿,是多么的重要。通过学习,我们认识到了口腔健康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懂得“爱牙”不只是一个口号,它必须深入到了每个同学的心中,融入到我们每天的生活当中。相信每个同学以后一定会好好爱护自己的牙齿,健康快乐地生活。

三、课堂检测:爱牙知识知多少?

1、小朋友一般岁进入替牙期,颗恒牙会逐渐替换乳牙,相伴我们一生。

2、六龄牙一共有颗,是口腔里的大力士。

3、换牙期是在周岁期间,完成恒牙对乳牙的替换。这个期间是保护牙齿的重要阶段。

4、细菌和糖会作用产生破坏牙齿、导致蛀牙。

5、发现牙齿畸形后,小朋友应及时改变不良习惯及。

6、正确的刷牙方法应一天早晚各一次,每次坚持分钟。

7、“四个护齿好习惯”告诉我们要尽量减少每天吃糖次数,少喝碳酸饮料,晚上睡前刷牙后不能。

8、咀嚼无糖口香糖,是刺激分泌的好方法。

9、吃完喝完咀嚼无糖口香糖,能够刺激唾液分泌,中和口腔,帮助防止蛀牙。

10、小朋友应每个月接受一次口腔健康检查,大人要每年进行一次全面的口腔检查。

四、作业:

1、小组同学合作,制作一份爱牙护齿手抄报。

2、向家人宣传“四个护齿好习惯”。

五、唱歌:

板书:

食物残渣中的糖+牙齿表面的细菌酸+时间龋齿养成四个护齿好习惯:

①早晚使用含氟牙膏刷牙。

②保持饮食平衡。

③吃完喝完后咀嚼无糖口香糖。

④定期进行口腔检查。

【教学后记】:

在人们的习惯认识中,“牙痛不是病”,因而,只有在牙齿疼痛之后才会想到找医生。尤其是小学生对于牙病的防治意识更为薄弱。所以,在设计活动时我坚持以趣味性和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把枯燥的健康教育活动纳入情景演练,化抽象为形象,在愉悦中提升孩子们的爱牙护齿的意识。整堂课营造了积极、主动的学习氛围,从材料、形式到组织的各个环节,都是在不断地激发学生的欲望,让学生主动探索与学习,从多方面地感知、感受,促使知识内化为学生的主动行为。

口腔健康黑板报照片

口腔健康课照片

小学口腔健康教育活动教案

安宁市和平小学武家庄校点口腔健康教育活动教案 《口腔卫生与保健》 教学目标: 1.能够认真细致的观察牙齿的形状特征。 2.了解引起牙周疾病的原因,以及预防方法。 3.明白保护牙齿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难点: 发生牙周疾病的原因及预防方法。 教学准备:牙齿模型、挂图 课时: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出示一个水果。师:肯定很好吃,能不能一口吞了它?那该怎么吃? 2、咀嚼在哪里进行?(板书:口腔) 二、观察口腔 1、那到底口腔里有些什么在帮助我们咀嚼呢? 2、学生观察口腔。 3、学生汇报:口腔里有牙齿、舌头和唾液。 三、观察牙齿

1、在我们咀嚼食物时,第一个出场的就是牙齿。我们就先来观察我们的牙齿。 2、小组讨论:口腔里的牙齿该怎么观察,如何记录? 3、观察牙齿,画牙齿分布排列图和牙齿的形状。 4、为什么牙齿要有不同的形状?(能不能只有一种形状的牙齿呢?) 5、讨论牙齿的作用。观看录象了解牙齿在咀嚼活动中的协调工作。 四、牙周疾病的发生及预防 1、出示牙齿挂图进行讲解 (1)牙周疾病是常见的口腔疾病,是引起成年人牙齿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危害人类牙齿和全身健康的主要口腔疾病,患牙周病的人往往由于牙石堆积和口臭,影响仪表和社会交往。 (2)、牙周疾病是发生在牙龈、牙周膜以及牙槽骨的炎症。是由经常粘附在牙齿表面的牙菌斑中的细菌引起的,牙周疾病的早期只侵犯牙龈称为牙龈炎,主要症状是牙龈红肿、刷牙或咬硬物时出血,此时只要及时治疗,牙龈就可以恢复健康,否则可进一步发展成早期牙周炎,炎症累及牙周膜和牙槽骨,牙龈和牙齿可能分离并开始退缩。这时牙龈边缘下形成袋状称为牙周袋。内有菌斑及滞留的食物残渣,牙龈可发生红肿或流脓。因而有持续的口臭。此时如及时治疗,可使病损停止不再发展,若不进行治疗,就要发展成晚期牙周炎,牙周膜和牙槽骨进一步破坏,牙齿就要松动、移位、如不能通过治疗将牙齿保留时,就只好将患牙拨除后按上假牙。 五、如何保护牙齿 1、牙齿是我们身体重要的器官。但有些同学没有保护好牙齿,导致蛀牙。 2、什么是蛀牙(龋病牙)?怎样才能防止蛀牙? 3、学习刷牙的方法:

最新小学一年级健康教育教学案全集

一年级健康教育教案 第一课洗头、洗澡好处多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洗头、洗澡好处多。让学生了解洗头、洗澡的基本功能。 懂得洗头、洗澡的意义。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重点:了解为什么要洗头,洗澡。 教学难点:洗头、洗澡有哪些好处 教具:投影 教学内容: 导入:不经常洗头人会发臭。 新授: 洗澡的基本要点: 次数:夏季人体分泌旺盛,出汗较多,每天应冲洗1次。而冬、春、秋季天气不热,洗澡的次数可因人而异。身体较胖和皮脂腺分泌旺盛者,可适当增加洗澡次数。老年人皮脂腺分泌减少,可适当减少洗澡次数。 水温:澡水的温度应与体温接近为宜,即35~37℃,若水温过高,会使全身表皮血管扩张,心脑血流量减少,发生缺氧。孕妇洗澡时的水温更要注意不要太高,以防发生胎儿缺氧,影响胎儿发育。夏季洗冷水澡要适度。洗澡水过冷会使皮肤毛孔突然紧闭,血管骤缩,体内的热量散发不出来。尤其是在炎热的夜晚,洗冷水澡后常会使人感到四肢无力,肩、膝酸痛和腹痛,甚至可成为关节炎及慢性胃肠疾病的诱发因素。一般夏季洗冷水澡的水温以不低于10℃为好。 时间:无论春夏秋冬,洗澡时间均不宜过长,每次洗澡时间以15~30分钟为宜,以防心脑缺氧、缺血。 肥皂: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使用的肥皂有4种。硬皂,含碱多,像洗衣皂;软皂,含碱量在25%以下,像各种香皂;过脂皂,不含碱;药皂。这4种肥皂功效各不同,适应的对象也不同。硬皂适用于油腻型皮肤的人,因为它泡沫丰富,去污力强;而软皂、过脂皂适用于干燥型皮肤及婴儿;不同类型的药皂具有消毒、抑菌作用,对皮肤病患者有一定疗效。如中老年人由于皮肤含水量偏低,经常搔痒,宜用含有石炭酸的药皂;油腻型皮肤和患痤疮的人可用含有硫磺的药皂;硼酸皂则适用于婴儿,因其皮肤薄嫩。 顺序:先洗脸,再洗身子,后洗头。当你进入淋浴房后,热水一开,就会产生腾腾蒸气,而人体的毛孔遇热会扩张,所以如果当你在此时没有先将脸洗干净,脸上积累了一天的脏东西,便会趁你毛孔大门开启之时,潜入你的毛孔。久而久

口腔教育教案

口腔教育教案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口腔及个人卫生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新牌坊小学杨靓兰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保持口腔健康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刷牙的兴趣和积极性。 2.掌握牙防五步曲和刷牙的正确方法。 3.联系家长,请他们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 4.通过召开主题班会,拓展学生卫生保健知识面,增强了学生平时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的意识,进而促使学生健康意识的全面提升,为全体学生提高身体素质,预防疾病的发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教学准备: 《聪聪王子牙防历险记》视频。 教学过程: 一、动画引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那,我们就一起来看《聪聪王子牙防历险记》吧!请大家一边看,一边想:蛀牙大王为什么会蛀牙 2.学生观看《聪聪王子牙防历险记》。(约10分钟) 3.孩子们,蛀牙大王的牙齿好不好看为什么呢(不整齐、烂牙、牙齿黄、牙缝大。) 4.蛀牙大王的牙齿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呢? 二、与班内同学的健康牙齿比较。 1.老师发现有些小朋友的牙齿保护的很好,比如:某某同学,请你对着同学们笑一笑,好吗? 2.你们发现他的牙齿长得怎样(整齐、好看)你们喜欢吗 3.大家都喜欢洁白、整齐的牙齿,那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口腔及个人卫生健康”,用我们所学到的“口腔和个人卫生”的知识来保护我们牙齿,让我们拥有一口健康、整洁的牙齿。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预防疾病的发生。下面我们先来进行第一个内容的学习:维护口腔健康,提高生命质量。 三、怎样预防蛀牙? 1.用正确的方法清洁牙齿,从小注意口腔清洁卫生:这是预防“虫牙”的关键,从小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习惯,教会儿童正确的刷牙方法———竖刷牙法。 2.少吃甜的食物,改善饮食结构,平衡膳食:少食含糖量高的食物。 3.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如咬手指,吮唇、舐舌,张口呼吸,偏侧咀嚼等。这些习惯会造成儿童的牙颌畸形。 4.定期进行口腔检查:每半年去口腔医院进行口腔检查。 5.选用含氟牙膏及保健儿童牙刷。 当进食冷、热、甜、酸的食物时牙齿感到不适,就可能是蛀坏了。当蛀坏的部份深入牙髓,牙髓便会受到细菌感染而发炎,痛楚便会加剧和持续。所以,要是有牙疼,应尽快接受牙齿检查。另外,如果同学们因意外碰伤了牙齿而导致牙痛,更加应该尽快见牙科医生;如果同学们已经参加牙科保健,可以到所属的牙科诊所,寻求急症服务。睡觉前一定要刷牙,因为睡觉时唾液的分泌减小,牙齿自洁功能下降,这种环境下更利于细菌的繁殖,糖在细菌的作用下产酸,使牙齿龋坏。 四、学习正确的刷牙方法。 1.选牙刷。 刷头不宜过大,刷毛最好是软而细的优质尼龙丝(回弹力好、吸水性差易干燥、耐磨性强),刷毛的顶端应选择磨毛、呈椭圆形的,刷柄要便于把握,过细过短都不适宜。若是符合上述四个条件的,就可称之为“保健牙刷”了。 2.选牙膏。 含氟牙膏是首选。因为适量的氟化物可以降低牙釉质(俗称珐琅质)的溶解度,增强牙釉质晶体的结构强度,增强牙齿硬度,促进轻度脱矿牙釉质的再矿化,可起到预防龋齿的作用。不过,若人体摄入氟化物过多,会对健康有不利影响,为此建议3岁以下儿童慎用含氟牙膏,4至6岁儿童应在大人指导下使用,含氟牙膏的用量不宜过多,每次用量约为黄豆大小即可。 3.正确的刷牙方法。

口腔健康教育教案

口腔康健教育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保持口腔康健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刷牙的兴趣和积极性; 2、掌握牙防五步曲和刷牙的正确方法: 3、联系家长,请他们督促学生养成优良的刷牙习惯。 教学准备: 1、《聪聪王子牙防历险记》VCD; 2、牙齿模型。 3、教学挂图5张 教学过程: 一、动画引入,激发兴趣 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那,我们就一起来看《聪聪王子牙防历险记》吧!请大家一边看,一边想:蛀牙大王为什么会蛀牙? 2、学生观看《聪聪王子牙防历险记》。(约10分钟) 3、(出示课件:蛀牙大王烂牙的图片。)小朋友们,蛀牙大王的牙齿好不好看?为什么呢?(不整齐、烂牙、牙齿黄、牙缝大。) 4、蛀牙大王的牙齿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呢? 二、与班内同学的康健牙齿比较 1、老师发现有些小朋友的牙齿保护的很好,比如:张东悦,请你对着同学们笑一笑,好吗?2你们发现他的牙齿长得怎样?(整齐、好看)你们喜欢吗? 3、大家都喜欢洁白、整齐的牙齿,那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怎样保护牙齿,就能拥有一口康健、整齐的牙齿。

三、学习牙防知识 1、大名鼎鼎的兔子牙医马上就要开始环球旅行了,这次旅行,兔子牙医将要教会全世界的孩子们学会怎样保护牙齿,使你们永远拥有喜悦康健的微笑。快让我们跟着兔子牙医去旅行吧!(出示挂图)精彩的旅行结束了,在这次难忘的旅行中,你有哪些收获? 2、保护牙齿的常识:每天至少两次刷牙,前后内外都要刷到: 使用含氟牙膏和保健牙刷; 每天使用牙线,保护牙齿和牙龈; 少吃零食和甜食; 经常看牙医,让牙医给牙齿做窝沟封闭。 3、小结:看来小朋友们的收获可真不少,请同桌的小朋友再互相说一说刚才学到的牙防知识。 四、学习正确的刷牙方法 1、过渡:我们不仅要知道有关保护牙齿的知识,还要学会正确的刷牙方法。 2、老师拿出牙齿模型,边演示边讲解正确的刷牙方法。 3、现在请小朋友们拿起保健牙刷,对着小镜子练习刷牙,可以互相提醒。 兔子医生还编了一首非常风趣的《刷牙歌》,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4、老师拿出牙齿模型故意示范错误的横刷法:这样刷牙对不对?为什么?(这种刷法很难把牙缝、牙面上的事物残渣刷掉,还会破坏牙齿表面,损坏牙龈。) 5、小结:正确的刷牙方法既能纯洁牙齿,消除牙菌斑,又不损伤牙齿表面的牙釉质和牙龈组织。刷完牙后把牙刷冲洗明净,刷头朝上放在杯子里,牙刷最佳1—2月换一次。

小学生健康教育教案

小学生健康教育教案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不随地吐痰 教学目标:1.使学生懂得不能随地吐痰及其原因。 2.学生能够明白在不同情况下,要吐痰时应该怎么做,养成不随地 吐痰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吐痰的危害及在平时生活中,因该如何注意自己的行为,养成不随地吐痰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当我们在美丽的花店或者在豪华美丽的展览厅里,突然发现在地上有一堆浓痰,那么此时此刻你的心情会怎么样呢老师,父母们也经常告诉我们不要随地吐痰,那么你们知道为什么不能随地吐痰吗吐痰又有些什么害处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不随地吐痰”。 二、学习新课: 1.为什么不能随地吐痰 ①因为痰里很多细菌和病毒,能传播白喉、脑膜炎、麻疹、感冒、肺结 核等多种疾病,所以不因该随地吐痰。 ②而且随地吐痰会弄脏环境,是一种不卫生、不文明、违反公共道德的 不良行为。 A.不卫生 B.不文明 C.违反公德 有细菌、病毒影响市容自私自利 传播疾病影响形象损人不利己 2.那么我们有了痰怎么办

A.咽到肚子里去 B.吐到痰盂里 C.吐到墙角里 D.吐到地上,用脚踏掉 E.吐到废纸里,扔进垃圾筒 答案是( d e ) 原因:痰里有细菌和病毒,咽到肚子里,对人体不利。 吐到墙角里,更加提供了其滋生的环境。 吐到地上用脚踏掉,不但没有把细菌病毒杀死,反而会把细菌和病毒到到更多的地方。 三、巩固新知: 1.组织学生到讲台上把不乱吃零食的原因详细地、声音洪亮地、流利地、复述一遍,看看谁表现的最好!锻炼学生发言的能力。 2.讨论感冒有痰要怎么办/打喷嚏的正确方法应该是怎样的 3.组织学生表演,吐痰给人们带来的不便。 板书设计: 一、人为什么要吐痰 二、为什么不能随地吐痰 三、有了痰怎么办 四、智力极限 五、小表演 课后小结: 学生能够很好地掌握该次课的内容,并且能够深刻地认识到吐痰的危害性,积极性高涨。对问题的回答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来组织,表现得比较成功,在表演活动中,富有表现力的学生,表演的较形象成功。 一日三餐 教学目标:1.教育学生懂得吃饭要按时定量,讲究饮食卫生。 2.使学生养成科学进食的习惯。

口腔健康教育教案完整版

口腔健康教育教案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口腔健康教育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口腔健康知识,重视口腔卫生,了解保持口腔健康的重要性。 2、掌握四个护齿好习惯和刷牙的正确方法,激发学生爱牙护齿的兴趣。 3、联系家长,请他们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 教学准备: 1、护齿动画片VCD; 2、牙齿模型,牙刷, PH试纸(测酸碱度),照牙镜 3、一瓶益达无糖口香糖,一片巧克力 4、课件 5、课前先做“口腔健康知识调查问卷” 教学过程: 一、动画引入,激发兴趣 1、小朋友,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那我们就一起来看护齿动画片吧!请大家一边看,一边想:牙精灵为什么会牙疼 2、学生观看护齿动画片《拯救彩虹国》。(观看前4分钟) 3、小朋友们,牙精灵为什么会牙疼? (吃了太多的甜食,不注意牙齿卫生)

师:牙精灵吃了太多的甜食,又不注意牙齿卫生,所以牙疼,长期这样还会引起驻牙。我们应该如何护齿呢?多吃什么食物对我们的牙齿健康有益,本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口腔健康保健知识。 二、了解口腔的基本知识 1、课件出示,让学生欣赏健康洁白,好看的牙齿。问问孩子喜欢这样的牙齿吗为什么 2、了解人体的牙齿 ①人的一生中有两副牙齿。第一副牙齿称为乳牙,共有20颗,于出生后6-7个月开始萌出,平均在两岁左右长齐。第二副牙齿称为恒牙,共有28-32颗。 ②牙齿的结构和替换时间 牙齿的本身由牙釉质、牙本质、牙骨质和牙髓组成。牙齿的替换时间:小朋友从6岁左右开始换牙,一般先换下面的门牙,然后逐次替换牙齿。其中在6岁时,第一恒磨牙开始萌出。 3、让孩子说说牙齿的作用: (咀嚼食物、协助发音、维持面部外形) 4、介绍六龄牙的位置及保护六龄牙。 5、同桌两个人面对面笑一笑,比比谁的牙齿长得好。 让孩子说说同桌的牙齿是否长得好,如果你同桌的牙齿好,请说出他(她)的名字。然后师请两个牙齿长得好的学生到讲台来笑一笑,看看他们的牙齿长得如何,你们喜欢吗? 过渡:我们都喜欢洁白、整齐的牙齿。但是如何不好好保护牙齿,就会引起口腔疾病,影响牙齿的健康。

小学口腔健康教育活动教案(终审稿)

小学口腔健康教育活动 教案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安宁市和平小学武家庄校点口腔健康教育活动教案 《口腔卫生与保健》 教学目标: 1.能够认真细致的观察牙齿的形状特征。 2.了解引起牙周疾病的原因,以及预防方法。 3.明白保护牙齿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难点: 发生牙周疾病的原因及预防方法。 教学准备:牙齿模型、挂图 课时: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出示一个水果。师:肯定很好吃,能不能一口吞了它那该怎么吃 2、咀嚼在哪里进行(板书:口腔) 二、观察口腔 1、那到底口腔里有些什么在帮助我们咀嚼呢? 2、学生观察口腔。 3、学生汇报:口腔里有牙齿、舌头和唾液。 三、观察牙齿 1、在我们咀嚼食物时,第一个出场的就是牙齿。我们就先来观察我们的牙齿。

2、小组讨论:口腔里的牙齿该怎么观察,如何记录? 3、观察牙齿,画牙齿分布排列图和牙齿的形状。 4、为什么牙齿要有不同的形状(能不能只有一种形状的牙齿呢) 5、讨论牙齿的作用。观看录象了解牙齿在咀嚼活动中的协调工作。四、牙周疾病的发生及预防 1、出示牙齿挂图进行讲解 (1)牙周疾病是常见的口腔疾病,是引起成年人牙齿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危害人类牙齿和全身健康的主要口腔疾病,患牙周病的人往往由于牙石堆积和口臭,影响仪表和社会交往。 (2)、牙周疾病是发生在牙龈、牙周膜以及牙槽骨的炎症。是由经常粘附在牙齿表面的牙菌斑中的细菌引起的,牙周疾病的早期只侵犯牙龈称为牙龈炎,主要症状是牙龈红肿、刷牙或咬硬物时出血,此时只要及时治疗,牙龈就可以恢复健康,否则可进一步发展成早期牙周炎,炎症累及牙周膜和牙槽骨,牙龈和牙齿可能分离并开始退缩。这时牙龈边缘下形成袋状称为牙周袋。内有菌斑及滞留的食物残渣,牙龈可发生红肿或流脓。因而有持续的口臭。此时如及时治疗,可使病损停止不再发展,若不进行治疗,就要发展成晚期牙周炎,牙周膜和牙槽骨进一步破坏,牙齿就要松动、移位、如不能通过治疗将牙齿保留时,就只好将患牙拨除后按上假牙。 五、如何保护牙齿 1、牙齿是我们身体重要的器官。但有些同学没有保护好牙齿,导致蛀牙。 2、什么是蛀牙(龋病牙)怎样才能防止蛀牙 3、学习刷牙的方法: (1)刷牙是清除牙菌斑最有效的方法,一定要每天早晚认真刷,尤其要刷牙龈缘、牙齿交界处及两牙之间容易附着菌斑的部位。去除菌斑才是口腔卫生要达到的真正目的,好果再配合使用含氟牙膏,效果会更好,因为氟可以抑制菌斑,从而降低细菌对牙齿的作用。氟还能预防龋齿,使牙齿坚固。牙刷要小头磨毛的保健牙刷。并要定期更换。 (2)正确而有效的刷牙语法是竖刷法,即: 刷上牙外面时,由上向下旋转刷

小学健康教育教案三年上

小学健康教育教案(三年级上学期)

1、面对挫折,我不怕 教学目的: 1、了解挫折是普遍存在的,对任何人都不可能避免。 2、培养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学会用健康的心态去面对挫折。 3、明确应如何面对挫折,学会对待挫折的方法。 教学重点:感悟挫折是普遍存在的,树立战胜挫折的信心和勇气。对挫折有正确认识,学会正确对待挫折的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在生活、学习中正确面对挫折 教学过程: 一、热身小游戏 1.今天黎老师第一次给同学们上心理健康课,有点紧张,为了帮助张老师放松紧张的情绪,我们一起来玩一个“一边倒”的游戏吧。(由慢到快) 2.询问学生:你们觉得这个游戏玩起来有难度吗?(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谈感受) 3.刚才我们提到的难度其实也就是我们通常讲的——挫折。其实不只在游戏中,在生活和学习中谁都会遇到困难。那么遇到困难该怎么办?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板书课题:怎样面对挫折) 二、故事导入。 1、投影出示《贝多芬的故事》。 贝多芬是世界著名的音乐家,也是遭挫折最多的一个,贝多芬童年是在泪水浸泡中长大的。家庭贫困,父母失和,造成贝多芬性格上严肃、孤僻、倔强和独立。他从12岁开始作曲,14岁参加乐团演出并领取工资补贴家用。17岁,母亲病逝,这时贝多芬得了伤寒和天花,几乎丧命。贝多芬简直成了苦难的象征,他的不幸是一个孩子难以承受的。说贝多芬命运不好,不光指他童年悲惨,实际上他最大的不幸,莫过于28岁那年的耳聋。他著名的《命运交响曲》就是在完全失去听觉的状态中创作的。他坚信“音乐可以使人类的精神爆发出火花”。“顽强地战斗,通过斗争去取得胜利。” 2、思考故事中遇到了什么挫折?他是怎样面对挫折的?你有什么感受? 三.明辩道理

口腔健康教育课教案

口腔健康教育课教案 执教:张士彦 徐庄镇赵疃小学

健康课《保护牙齿》的教案 教学目的1、通过多种渠道使学生了解有关牙齿成长的一些过程、一些常见牙病和保护牙齿的知识。 2、通过教师讲解示范和学生亲自刷牙的体验,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 3、使学生愉快地参与到活动中,在活动中学生认识到保护牙齿的重要性。教育学生按正确的刷牙方法坚持早晚刷牙,养成早晚刷牙、少吃甜食等良好的卫生习惯。 重难点: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 教具准备:教师准备:电脑课件、牙齿模型、牙线、牙签。学生准备:课前搜集有关保护牙齿的资料和刷牙用具。 教学环节:主导活动主体活动设计理念 一、看图引入大屏幕出示一个小 女孩捂着脸痛苦的 样子 学生交流:看见了 什么?你牙痛过 吗?谈谈自己牙痛 通过学生身 边熟悉的情 景引入课

教师:牙齿是我们人体的咀嚼器官,对我们非常重要,这节课咱们一起学习如何保护牙齿的知识。(板书:保护牙齿)的感受。堂,明确学 习内容,激 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 二、认识牙齿的生长过 程师:现在咱们一起 了解牙齿的生长过 程,请看大屏幕。 (出示:不同时期 儿童牙齿的生长情 况。) 教师讲解。 学生仔细观看,认 真倾听。 通过观看图 片、听教师 的讲解,使 学生了解有 关牙齿成长 的一些知识 三、了解常见的牙病师:我们牙齿在生 长过程中,如果不 精心地呵护它,它 会生病的。 师:现在有些同学 已经有牙病了,到 底有哪些常见牙病 呢?请看大屏幕。 1、请同学们仔细看 看同桌的牙齿,交 流:你发现了什 么? 2、请健康牙齿的同 学和有牙病的同学 交流。 全班交流:结合你 通过观看图 片、听教师 的讲解和同 学间的观 察、交流等 活动,使学 生了解一些 常见牙病,

口腔保健教案

口腔保健教案 课题:口腔保健知识 教学目标:1.了解引起牙周疾病的原因,以及预防方法。 2.明白发生龋齿的原因及预防方法,很好地保护牙齿。 教学重点、难点:常用口腔保健知识 教学内容和过程: 一、口腔疾病介绍 1.龋病是什么 1)所谓的龋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蛀牙”。日常饮食中的糖份在一定的生态环境下,发生较为复杂的代谢活动,产生酸,停留在牙齿表面,侵蚀牙齿产生龋齿。 2)如何发现龋病? 龋病的初期,病人主要对过冷过热的饮食产生酸痛感,当细菌继续侵蚀,则会发展为牙痛,往往感觉为半边脸颊疼痛。 3)龋病的治疗 ·服用止痛剂,对症治疗,遏制疼痛。 ·请专业的医生诊治,对因治疗。 2.牙周炎又是什么 1)牙周炎的形成 菌斑、牙石、食物嵌塞、不良修复体等未能及时去除,导致牙周深层组织破坏,则可形成牙周炎。 2)牙周炎患者的症状 ·疼痛 ·酸痛 ·牙龈红肿 ·自觉牙齿上升感,牙周炎早期会有牙痒感。 3)牙周炎的治疗 ·消炎,服用消炎药 ·止痛,对症治疗 二、常用口腔保健知识

①刷牙 正确的刷牙方法是,上牙由上向下旋转刷,下牙由下向上旋转刷,上、下前牙里面要顺牙缝刷,嚼东西的牙面应前后来回刷。为了把牙面刷的较干净,必须选用刷头小、毛软而有弹性的保健牙刷。每天至少早晚各刷一次。有些食物嵌塞形成菌斑刷牙是难以去除的,最好用牙科探针轻轻剔出嵌塞食物,清洁菌斑。有人习惯用牙签,但一定不要用力太大太猛,以免刺伤牙龈甚至造成齿槽骨吸收。 ②漱口 要注意漱口,饭后或剔牙后用温水漱口可以把口腔内残留的食物残渣漱掉。我国古代主张用茶水漱口,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因为茶含有氟,可以防龋齿,还含有鞣质,对防止牙龈炎也有好处。 ③叩齿 可以增强牙齿支持组织健康,好像锻炼身体一样,也可以刺激唾液的分泌,清洗牙面。叩齿方法简单,人人都可做到。它的方法是:闭着口唇,上下牙齿上下方向咬叩运动,每次叩一百余下,每天早晨配合刷牙进行,养成习惯。 ④牙龈按摩 牙龈按摩可以促进牙周组织的血液循环,使牙齿支持组织的代谢增强,也就相应地增强了牙齿的抗病能力。牙龈按摩可以在口腔内进行,也可以在口腔外进行。在口腔内进行时,最好在早晚刷牙后做。将手洗净,伸食指进入口腔内,压在牙齿的唇颊面和舌面的牙龈上,然后自前向后做旋转揉动。以后又由后向前旋转,如此来回20次,以后在做再做另一侧,然后做舌侧。在口外进行时,将嘴唇闭上,用右手或两手手指牙在上、下唇、腮部做揉捏动作,但注意力量要达到上、下牙龈,分上、下和前、中、后六个部位,每个部位各做20余次。 ⑤咀嚼锻炼 ⑥早期治疗早期预防 课堂小结:了解口腔卫生,避免牙周疾病及龋齿的发生,使自己有洁白、健康的牙齿

小学六年级健康教育教案 全册

六年级上学期健康教育教案 1、讲究仪表美 课时:1 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什么是仪表和仪表美。 2、使学生知道怎样从个人卫 生、着装以及坐立走的姿势,语言行为举止等方面讲究仪表美。 教学重点 使学生知道怎样从个人卫生、着装以及坐立走的姿势,语言行为举止等方面讲究仪表美。 教学难点 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说怎样讲究仪表美。 教具(课前准备) 教师:观察学生在仪表方面做得好的地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收集有关资料。学生:想想自己在讲究仪表方面做得怎么样,有哪些想法和问题。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导入 1、什么是仪表?你认为人的仪表重要吗?要不要讲究仪表美? 二、学习新课 1、讲故事:《里和丈》。说说你从中明白了什么。 2、请大家阅读课文第1条到第5条,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怎样达到仪表美?我做得怎样?今后打算怎么做? 3、交流。

(1)怎样做到头发整洁?为什么不要留怪异的长发? (2)课文提到口腔卫生,牙齿洁白,这里包括了哪些要求? (3)手脚的卫生方面怎样做才有助于仪表美? (4)请女同学说说戴头饰应注意些什么才有助于仪表美? (5)为什么青少年特别要强调坐立走的姿势? 4、仪表美不仅有外在的表现,它还有哪些内在的表现呢? 5、评比推荐我们班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同学,请他们谈谈体会。 6、小结:同学们,经过热烈的讨论,我们对讲究仪表美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当然光了解是不够的。关键在于平时的行动!我们可以比一比,看谁做得最好。其实,我们讲究仪表美,不仅是关系到个人的形象,更重要的是关系到我们班级的形象,关系到学校的形象,甚至关系到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形象。 三、反馈检测 1、什么是仪表?为什么要讲究仪表美? 2、仪表美主要指哪些方面?联系自己的情况说说怎样达到仪表美。 2、游泳的卫生和安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游泳是一项非常有益于增强体质的运动。 2、让学生了解游泳时应该注意的各种事项。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游泳时的有关注意事项。 教学难点:让学生了解游泳时的有关注意事项。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评选班级游泳小能手。

口腔健康教育教案

口腔健康教育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口腔健康知识,重视口腔卫生,了解保持口腔健康的重要性。 2、掌握四个护齿好习惯和刷牙的正确方法,激发学生爱牙护齿的兴趣。 3、联系家长,请他们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 教学准备: 1、护齿动画片VCD; 2、牙齿模型,牙刷,PH试纸(测酸碱度),照牙镜 3、一瓶益达无糖口香糖,一片巧克力 4、课件 5、课前先做“口腔健康知识调查问卷” 教学过程: 一、动画引入,激发兴趣 1、小朋友,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那我们就一起来看护齿动画片吧!请大家一边看,一边想:牙精灵为什么会牙疼? 2、学生观看护齿动画片《拯救彩虹国》。(观看前4分钟) 3、小朋友们,牙精灵为什么会牙疼? (吃了太多的甜食,不注意牙齿卫生) 师:牙精灵吃了太多的甜食,又不注意牙齿卫生,所以牙疼,长期这样还会引起驻牙。我们应该如何护齿呢?多吃什么食物对我们的牙齿健康有益,本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口腔健康保健知识。 二、了解口腔的基本知识 1、课件出示,让学生欣赏健康洁白,好看的牙齿。问问孩子喜欢这样的牙齿吗?为什么? 2、了解人体的牙齿 ①人的一生中有两副牙齿。第一副牙齿称为乳牙,共有20颗,于出生后6-7个月开始萌出,平均在两岁左右长齐。第二副牙齿称为恒牙,共有28-32颗。 ②牙齿的结构和替换时间 牙齿的本身由牙釉质、牙本质、牙骨质和牙髓组成。牙齿的替换时间:小朋友从6岁左右开始换牙,一般先换下面的门牙,然后逐次替换牙齿。其中在6岁时,第一恒磨

牙开始萌出。 3、让孩子说说牙齿的作用: (咀嚼食物、协助发音、维持面部外形) 4、介绍六龄牙的位置及保护六龄牙。 5、同桌两个人面对面笑一笑,比比谁的牙齿长得好。 让孩子说说同桌的牙齿是否长得好,如果你同桌的牙齿好,请说出他(她)的名字。然后师请两个牙齿长得好的学生到讲台来笑一笑,看看他们的牙齿长得如何,你们喜欢吗? 过渡:我们都喜欢洁白、整齐的牙齿。但是如何不好好保护牙齿,就会引起口腔疾病,影响牙齿的健康。 三、口腔疾病的表现与治疗(出示课件) 1、龋病和龋齿的形成 龋齿俗称“虫牙”,是由口腔中的致龋细菌作用于糖,形成酸,酸作用于牙齿造成牙齿硬组织脱矿溶解破坏而形成。 2、牙髓炎和根尖周炎 3、牙龈炎 4、牙外伤 四、如何保护牙齿 大家都喜欢洁白、整齐的牙齿,那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怎样保护牙齿,就能拥有一口健康、整洁的牙齿。 1、早晚刷牙用含氟牙膏刷牙 ①老师拿出牙齿模型,边演示边讲解正确的刷牙方法。早晚刷牙两次,每次坚持3分钟。刷牙的方法:水平颤动拂动拂刷法,刷毛指向牙根方向,刷毛与牙长轴大约呈45度角,用短距离水平颤动的往返动作在同一个部位至少刷10次,刷咬合面时,刷毛指向咬合面,稍用力前后短距离来回刷。竖刷法刷牙,上牙从上往下刷,下牙从下往上刷,咬合面来回刷,里里外外都要刷。 ②老师拿出牙齿模型故意示范错误的横刷法:这样刷牙对不对?为什么?(这种刷法很难把牙缝、牙面上的事物残渣刷掉,还会破坏牙齿表面,损坏牙龈。)小结:正确的刷牙方法既能清洁牙齿,消除牙菌斑,又不损伤牙齿表面的牙釉质和牙龈组织。刷完牙后把牙刷冲洗干净,刷头朝上放在杯子里,一般应每三个月左右更换一把牙刷。

小学卫生健康教育教案

小学卫生健康教育教案 《预防疾病教育》 设计意图:春秋季是各种传染病流行的季节,有的孩子已有一些患传染病的体验,如水痘、腮腺炎、手足口病等,所有的孩子都有打预防针的经验。此活动旨在结合季节和孩子的生活经验,让孩子了解有关传染病的预防方法,增强幼儿预防疾病的意识。 活动目标: 1、通过讨论、介绍等让孩子了解有关一些传染病的情况及预防疾病的方法,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 2、增强孩子预防疾病的意识。 活动准备:收集有关传染病的资料; 张贴卫生部门有关传染病的宣传资料。 过程: 一、讨论:最近老师每天要给你们检查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哪些流行性传染病会出现?(如麻疹、咳嗽、腮腺炎、水痘、手足口病等。) 二、请孩子们讲述自己患传染病的经历和感受、治疗过程等。 请学生描述传染病的症状或教师介绍, 三、教师介绍传染病的症状,使学生可以自我检查(若发现症状吻合请医生诊治,要定时服药,多休息,多喝水,痊愈后才回学校上课等。) 水痘的症状有:发热,头痛,咽痛,全身倦怠等类似感冒的症状。皮疹多见于躯干,渐发展至头面部,四肢。呈向心性分部。形状为:初发为针帽大红色丘疹或丘疱疹。1-2天内变成粟粒至绿豆大水疱,多有脐窝和凹陷,周围有红晕,伴瘙痒。疱液清或混浊。该病的好发季节是春秋季。多见于儿童。 流行性腮腺炎俗称“痄腮”,是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早期病人和隐性患者均为传染源。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唾液及污染的衣物亦可传染。易感人群为4-15

岁的儿童。全年均可发病,冬、春季为流行高峰。患儿可先有发热、倦怠、肌肉酸痛及结膜炎、咽炎症状,1-2天内出现耳下疼痛,继之腮腺肿大。流行性腮腺炎多数无前驱症状,起病大多较急,发烧38℃-40℃、畏寒、头痛、咽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全身疼痛,腮腺肿胀一般以耳垂为中心,可一侧先肿,也可两侧同时肿胀,腮腺胀痛及感觉过敏,张口咀嚼及吃酸性食物时更甚,局部皮肤紧张发亮,表面灼热,但多不红。腮腺肿大多于48小时达高峰,持续4—5日逐渐消退而恢复正常。 四、讨论:疾病预防的方法。(如预防接种,多喝开水,多吃蔬菜水果,留意天气转变增减衣服,要有足够的运动和休息,保持个人的卫生清洁及进食不同营养的食物,以增强个人的抵抗能力;少到公共场所,如茶楼、电影院等。) 延伸提示: 在日常生活中提醒学生多喝开水,多吃蔬菜水果,留意天气转变增减衣服等。

口腔健康教育教案

口腔健康教育教案 执教开封市孔堂小学李志强 课时:1 教学目标: 1、知道牙齿的结构。 2、了解引起牙周疾病的原因。 3、明白发生龋齿的原因及预防方法,很好的保护牙齿。 4、教学重点、难点: 发生龋齿的原因及预防方法。 教具:挂图。 教学内容和过程: 一、认识牙齿结构 什么是虫牙(学名龋齿,也称虫蚀牙、蛀牙)? 龋齿(虫牙)是细菌与口腔内碳水化合物和糖起作用,发酵产酸使牙齿表面脱钙、溶解、破坏而形成龋洞的结果。 食物的种类对龋齿的发生有重要影响。软而粘、在口腔中滞留时间长的甜食易引发龋病。食用含纤维多的食物如蔬菜、瘦肉等对牙面有机械性摩擦和清洗作用,减少牙面菌斑的粘附,在某种程度上有阻抑龋齿发生的作用。 牙齿咬合面的点隙窝沟,两牙相接的邻接面,牙齿排列拥挤、错位、重叠,义齿卡环接触处,接触不良的套冠边缘处,最容易集聚菌斑,不易清洁,也是龋齿好发部位。 二、怎样预防龋齿? 1、每天至少彻底刷牙两次,最好是在早晨和睡前各一次。 2、使用含氟牙膏刷牙,能有效预防龋齿的发生。 3、每天用牙线清洁牙缝,把牙刷不易刷到的邻面牙菌斑清除干净。 4、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少吃奶糖、巧克力、甜点心和冰激凌等甜而粘的食物,少喝甜饮料,并尽量在正餐前后进食,吃完后一定要刷牙或漱口。 5、定期(半年左右)到医院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和维护。 三、什么是牙周疾病? 牙周疾病是指发生在牙齿支持组织(牙龈、牙周膜、牙槽骨)的一种慢性、破坏性疾病,是最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在我国,成年人发病率高达70%以上,是丧失咀嚼器官功能的主要原因。 四、牙周疾病的自我察觉 ⑴近来刷牙时刷毛上有血迹,咬物时食物上有血迹,说明开始有牙龈炎。 ⑵牙齿不松动,但牙龈红肿,一碰就出血,说明有牙龈炎。 ⑶牙齿有不同程度的松动、咬物无力、牙根暴露,说明已发展到牙周炎。 这些症状若不能很好的治疗和控制,则会造成牙齿松动脱落,直接影响咀嚼、发音和美观。 五、怎样预防牙周病? 1、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应用正确的刷牙方法进行有效地刷牙,提倡应用牙线去除牙间

小学口腔健康教育活动教案

安宁市和平小学武家庄校点口腔康健教育活动教案《口腔卫生与保健》 教学目标: 1.能够认真细致的观察牙齿的形状特征。 2.了解引起牙周疾病的原因,以及预防方法。 3.明白保护牙齿的严重性。 教学重点、难点: 发生牙周疾病的原因及预防方法。 教学准备:牙齿模型、挂图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出示一个水果。师:肯定很好吃,能不能一口吞了它?那该怎么吃? 2、咀嚼在哪里进行?(板书:口腔) 二、观察口腔 1、那到底口腔里有些什么在帮助我们咀嚼呢? 2、学生观察口腔。 3、学生汇报:口腔里有牙齿、舌头和唾液。 三、观察牙齿 1、在我们咀嚼食物时,第一个出场的就是牙齿。我们就先来观察我们的牙齿。

2、小组讨论:口腔里的牙齿该怎么观察,如何记录? 3、观察牙齿,画牙齿分布排列图和牙齿的形状。 4、为什么牙齿要有例外的形状?(能不能只有一种形状的牙齿呢?) 5、讨论牙齿的作用。观看录象了解牙齿在咀嚼活动中的协调工作。 四、牙周疾病的发生及预防 1、出示牙齿挂图进行讲解 (1)牙周疾病是多见的口腔疾病,是引起成年人牙齿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危害人类牙齿和全身康健的主要口腔疾病,患牙周病的人往往由于牙石堆积和口臭,影响仪表和社会交往。 (2)、牙周疾病是发生在牙龈、牙周膜以及牙槽骨的炎症。是由经常粘附在牙齿表面的牙菌斑中的细菌引起的,牙周疾病的早期只侵犯牙龈称为牙龈炎,主要症状是牙龈红肿、刷牙或咬硬物时出血,此时只要及时治疗,牙龈就可以恢复康健,否则可进一步发展成早期牙周炎,炎症累及牙周膜和牙槽骨,牙龈和牙齿可能分离并开始退缩。这时牙龈边缘下形成袋状称为牙周袋。内有菌斑及滞留的食物残渣,牙龈可发生红肿或流脓。 因而有持续的口臭。此时如及时治疗,可使病损停止不再发展,若不进行治疗,就要发展成晚期牙周炎,牙周膜和牙槽骨进一步破坏,牙齿就要松动、移位、如不能通过治疗将牙齿保留时,就只好将患牙拨除后按上假牙。 五、如何保护牙齿 1、牙齿是我们身体严重的器官。但有些同学没有保护好牙齿,导致蛀牙。 2、什么是蛀牙(龋病牙)?怎样才能防止蛀牙? 3、学习刷牙的方法: (1)刷牙是清除牙菌斑最有用的方法,一定要每天早晚认真刷,尤其要刷牙龈缘、牙齿交界处及两牙之间简易附着菌斑的部位。去除菌斑才是口腔卫生要达到的真正目的,好果再配合使用含氟牙膏,效果会更好,因为氟可以抑制

小班健康活动:《清晰口腔》教学设计

小班健康活动:《清洗口腔》教学设计 1、通过活动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漱口方法。 2、让幼儿知道漱口可以清洁牙齿材料准备:芝麻糖、调羹、镜子、杯子、水、水桶等。 重点难点: 让幼儿掌握正确漱口的方法 设计思路: 小班幼儿刚刚进入幼儿园,在生活自理能力和卫生习惯方面比较欠缺,缺乏自我服务的意识,而小班第一学期的培养目标主要是培养其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的养成,然后针对我们班幼儿在近阶段的出现的饭后、点心后不会主动擦脸、漱口等现象,并根据我园近阶段的要求,因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本次活动利用请客的方式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并利用儿歌的的形式帮助幼儿了解正确的漱口方法。 活动流程: 活动导人——幼儿讨论——教师总结——学习漱口方法——尝试漱口——比比谁的牙齿最干净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请客吃糖: 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礼物想不想知道是什么呀?(教师出示芝麻糖,让幼儿 品尝) “老师带来的糖好吃吗?哎呀,你们的牙齿怎么了呀?(引导幼儿发现牙齿上的黑芝麻,引导幼儿之间相互观察自己的牙齿)。 2、幼儿自由讨论清洁牙齿的办法。 3、教师总结: 牙齿脏了可以用牙刷刷牙,也可以用漱口的办法,可是幼儿园里没有牙刷,就让我们来漱口吧。那谁在家里漱过口的,请你来试一试。(请个别幼儿示范漱口) 4、请幼儿讨论漱口的方法是否正确。

5、集体学习:正确漱口的方法 (1)、教师演示:手拿小杯子,喝口清清水,抬起头,闭起嘴,咕噜咕噜吐出水。(2)、幼儿边念儿歌边学习正确漱口的方法。(空手模仿) (3)、请个别幼儿听口令做动作。 (4)、集体听口令,做动作。 6、漱口,幼儿拿好杯子喝水漱口,吐在水桶里。 7、照照镜子,比一比,谁的牙齿最干净。

小学口腔健康教育活动总结完整版

小学口腔健康教育活动 总结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小学2013年口腔健康教育活动总结 为教育引导我校学生从小树立崇尚科学、注重个人日常卫生的好习惯,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我校少先队大队部围绕培养少年儿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文明行为,组织动员全校学生积极行动起来,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一)举行校园口腔健康教育课和主题中队会。 我校结合今年爱牙日的主题,利用每周一节的健康教育课开设了口腔健康教育课程,向队员们宣传了口腔卫生的重要性,使队员们了解了牙齿的作用、发生牙病的原因、预防龋齿的方法等口腔知识,使队员们逐步形成了爱牙护齿的意识。同时,在课堂上发放了护齿小贴纸及“小小牙博士”反馈表,认真细致布置课后任务。各中队利用每周一次的班队课开展了主题队会,如“牙的自述”“健康牙齿晒太阳”等活动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受到了我校学生的喜爱。‘校园广播、张贴口腔教育挂图、张贴中队爱牙护齿海报、发放爱牙护齿书签等方式,使我校学生了解今年爱牙日的主题和保护牙齿的重要性和具体方法。 (二)开展“随时护齿,从我做起”手抄报创作活动。 我校以口腔卫生健康和护齿教育为主题,充分发挥我校学生的积极性和想象力,鼓励队员们把自己学习口腔健康知识的心得体会和自己的护齿经验,用图画和文字的形式表现出来。本次征集小报活动共收到队员们自行创作的手抄报200多份,我们从中挑选和评出了优秀作品进行了奖励。 (三)开展“小小牙博士反馈表评语征集”活动。开展“小手拉大手”、“小小牙博士反馈表评语征集”等形式,组织我校学生面向家庭、社区开展了护齿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9篇)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1.课题:做家务的能手 教学目的:使学生懂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是一种美德;从小培养爱劳动的好习惯;减轻父母的负担,增强劳动观念。 教学重点:养成爱劳动的习惯;掌握劳动的技巧。 教学难点:经常做家务 教学过程: 一、导言 同学们这节心理健康教育课,我们共同探讨如何当爸爸妈妈的小帮手。 二、质疑 1.你们在家里做家务吗经常做吗 2.能够做哪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举例说明 三、表演 具体内容:星期天,小华在家里帮助妈妈擦玻璃,费了很大的劲,才把整个房间的玻璃都擦完了,心里特别高兴,可是妈妈看见了,却责怪她说:“玻璃擦得不干净,不让你做的事,就别做,只要把学习搞好就行了”。 讨论:(1)小华和妈妈的做法对吗 (2)不对的地方应怎么做 四、小品 具体内容:奶奶正在打扫卫生,小刚放学回来了,就喊:“奶奶我渴了,快给我拿饮料。”奶奶赶紧说:“好好好,我马上给你拿去”。 讨论:小刚的做法对吗他错在哪里,他该怎么做 五、幻灯出示判断 1.小明帮助爸爸抱柴。() 2.五芳和小朋友玩,奶奶让她去打酱油,她不去。() 3.妈妈不在家,小红自己做饭。() 4.刘丽高兴时,就帮妈妈做家务,不高兴时,就不做。() 5.宋佳在班级爱劳动,在家就不干了。() 六、通过刚才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感受? 七、竞赛 1.整理书包比赛; 2.以小组为单位,选学生参加做菜比赛; 一组:做糖拌柿子; 二组:黄瓜凉菜; 三组:炒鸡蛋。 八、总结 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都懂得在家里应该帮助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从小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 九、教学后记 全班同学都能够帮助父母做家务,而且决心经常去做,并且做好。 板书设计:做家务的能手

(完整版)小学健康教育教案(全册)

健康教育教学设计 (一年级) 莱州市柞村镇大周家小学

1、洗手的好处与正确的洗手方法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洗手的好处多。为了就自己的身体健康,从小养成勤洗手,正确洗手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从小养成勤洗手的良好习惯,自己正确洗手。 教学内容和过程: 一、介绍手的作用。 1、介绍手的作用。 可由学生来说,总结到手对人是很重要的,我们要保护好手。 2、说一说手易感染细菌。 让学生说,在哪些地方手容易感染细菌,所以要勤洗手。 3、正确的洗手方法,分三步,并示范给学生看。 4、勤洗手。 饭前便后要洗手,手脏了就洗手,养成勤洗手的习惯。 二、做一做。 请同学们在前面做一做,看谁最正确,由老师和同学们来评说一下做得较好和做的不够的地方。

2、洗头、洗澡好处多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洗头、洗澡好处多。为了自己的身体健康,从小养成勤洗头、洗澡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从小养成勤洗头、洗澡的良好习惯,自己动手洗头、洗澡。 教学内容和过程: 一、介绍头发的作用。 1、介绍头发的作用。 头发有保护头皮不直接受外界刺激的作用,但头发上往往会黏附着很多污垢,刺激头皮,使人产生瘙痒感。 2、皮肤的作用。 皮肤是人体的一道天然屏障,而人体每时每刻都在出汗因此,要经常洗澡,使皮肤处于一个清洁的环境中,以利于皮肤发挥正常功能。 3、学生了解了洗头、洗澡有那么多的好处。就要从小养成勤洗头、洗澡的良好习惯。 二、说说我自己。 请同学们分别说一下自己的洗头、洗澡的习惯,由老师和同学们来评说一下做得较好和做的不够的地方。

3、不乱丢果皮纸屑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乱丢果皮纸屑的害处。从小养成不乱扔垃圾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从小养成不乱丢果皮纸屑的良好习惯,能见到不文明的行为及时劝阻并捡起垃圾。 教学内容和过程: 一、说说生活中见到的乱丢果皮的现象。 1、我们生活的学校、小区等场所,你见过谁乱丢果皮纸屑吗? 2、这样的行为对吗? 二、了解乱丢果皮纸屑的害处。 1、果皮腐烂后,散发出难闻的气味,影响人们呼吸,同时也会招引苍蝇,繁殖细菌。 2、西瓜皮、香蕉皮等扔在路上,行人不小心踩上很容易摔倒受伤。 3、纸屑等随地乱丢不仅会影响环境和市容的整洁,遇到刮风天气,纸屑还会随风飞扬,甚至影响视觉而造成交通事故。 三、落实行动。 1、我们小学生该如何做? (1)把果皮纸屑扔进垃圾桶 (2)把口香糖等垃圾用纸包好再扔。 2、遇到不文明的人或事又该怎么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