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整理人民版

高一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一节、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一、西周的分封制

1.目的:巩固西周统治。

2.分封的对象:王族、功臣和先朝旧贵族。

3.诸侯的权利和义务: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对周天子

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

4.影响:

(1)积极:西周分封制扩大了西周的统治区域,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

(2)消极:但后来诸侯国之间出现了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使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二、西周的宗法制

1.实质: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

2.目的:保证王权稳定,巩固西周统治。

3.内容:周天子以嫡长子世代继承最高执政权力,为天下的大宗。其余诸子分封为诸侯,诸侯对于周王室处于附属地位,他们对于天子为小宗,在本国则为大宗,其地

位也由嫡长子。从卿大夫到士,也形成同样的大宗与小宗的关系。因此由血缘

关系亲疏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这样的宗法等级

4.最大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5.影响:①维护了西周政治稳定。②保证了贵族的特权。

③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6、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

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相辅相成。分封制是宗法制政治上的体现。宗法制是

分封制的内核和纽带,它强化维系了分封制,维护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三、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宗法制)

2.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分封制)

3.神权和王权的结合。(商代:铜鼎和甲骨文)

第二节、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一、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背景:秦朝的统一

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21年,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结束了

诸侯割据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朝.

二、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过程

1、皇帝制度:

(1)皇帝称呼由来:秦始皇自以为功德超过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使用“皇帝”称号,确立了“皇帝”制度。

(2)特点:皇帝天下独尊,皇权至高无上,皇位世袭。

2、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度确立:

(1)三公的职责:丞相:协助皇帝助理万机;太尉:主管军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系统。

(2)九卿职责:了解即可。

(3)特点:三公之间分工明确,互相牵制,大权最后集中在皇帝手中。

(4)作用:军国大权完全操纵在皇帝一人之物,形成一套以皇权为中心的行政体制。

3、地方:全面推行郡县制

(1)背景:秦统一中国;吸取西周分封制弊端。

(2)内容:“郡”是直属于中央的地方行政设置,设郡守、郡尉、监御史等职官,分掌行政、兵事、监察职责;“县”隶属于“郡”。

(3)特点: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调动任命,不得世袭,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与分封制的最大不同)

(4)影响:

①郡县制的建立,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

政治的重要标志;

②巩固国家统一,加强了中央集权。

(5)分封制和郡县制的区别:

①分封制是与宗法制相联系的,以血缘关系为基础;郡县制是按地域划分的。

②分封的诸侯王位世袭,并有封地;郡县的官吏由皇帝任免调迁,官位不世袭,官员只有俸禄没有封地。

③诸侯国的独立性很大,容易发展成割据势力;郡县则是地方行政机构,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

4.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秦朝建立起从中央(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到地方(郡县制)金字塔般的统治机构,标志着封建中央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最高统治权掌握在皇帝一人手中。

三、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影响:

(1)对秦的影响:

①政治上:维护了地主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专制统治,有利于政治的巩固和政局的稳定。但是秦的暴政造成人民处境的恶化。

②经济上: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

③国家的统一和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上:有利于国家的统一

④思想文化上:实行思想文化专制(如“焚书”、“坑儒”和“挟书律”),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2)后世的影响:秦朝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与完善

第三节、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一、中央政治制度的演进:君权与相权

1、西汉:中外朝制度

汉武帝时期为削弱相权频繁更换丞相;同进破格选用人才,设立“中朝”(“内朝”),对抗“外朝”,“中朝”具有决策权。(拓展:中朝:针对“外朝”而言,指由皇帝的亲信左右、侍中、尚书等组成的参谋、决策机构。外朝是指由丞相、御史大夫为首的外朝官组成的官僚机构。)

2、唐代:三省六部制

(1)职能:中书省(负责草拟文件)—门下省(负责审批文件)—尚书省(负责执行)(2)作用:

①相权一分为三,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从而加强了君权。

②三省分工明确又相互制约,提高了行政效率。

3、宋朝:为分散相权,增设“参知政事”,作为副宰相;设枢密院掌管军事;设三司掌管财政。

二、地方政治制度的演进

1、西汉郡国并行制

(1)目的:巩固汉初的统治.

(2)原因:错误吸取秦亡教训;巩固统治。

(3)内容:西汉初年,刘邦推行郡县制同时,又大封同姓诸侯王,实行郡国并行制.

(4)影响:随着诸侯王势力不断增强,形成分裂势力,威胁中央集权。

(5)解决:汉武帝为强化皇权,巩固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最终解决了地方分裂势力。

2、元代行省制度

(1)原因:元朝的统一,统一后幅员辽阔的疆域需要行之有效的管理。

(2)内容:在地方设置行中书省,作为中书省的派出机构,行省之下设路、府、州、县。

(3)行省与中央的关系:

①行省成为最高地方行政区的名称,行使权力时受中央的节制。

②行省官员要定期觐见皇帝,向皇帝述职。

③为保证行省官员尽职尽责,中央以监察机构进行监督,同时采取省官互迁等形式加以控制。

(4)意义

①行省的设置,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对于加强中央集权,特别是调整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加强了中央集权)

②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③行省制度是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三、、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进

(1)世官制:①时间:先秦时期②范围:将官职限定在贵族范围内,属于贵族政治。(2)察举制:

①时间:汉代

②含义:由官吏察访合适人才,向中央推荐予以任用。(汉武帝令郡国每年举荐孝、廉各一人,建立起人才选拔制度。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主要途径。)(依据:品德和才学)③评价:虽然相对世官制有进步,但是无论从考选的对象和内容,还是从考选的方式和程序来看,都体现出封闭的特征。其形式都是以官举士,权操于上,百姓不得参与,民意无从体现

(3)九品中正制:①时间:魏晋南北朝。②含义:由世家大族担任的中正官分九等评定人才(依据:门第)。

(4)科举制:

①选拔人才方式:考试(依据:考试成绩)。

②过程:形成于隋朝。隋文帝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选拔官员;隋炀帝时设进士科,科举制形成。完善于唐朝。

③评价:

进步性:打破了世家大族的垄断,保证了行政人员来源,提高了行政效率,形成了重学风气,体现了公平公正

弊端:考试内容不出儒学经义,特别是明清八股取士,被选拔的多是缺乏进取精神和创造意识的人。

【知识拓展】

1、从汉朝到元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演变的特点

(1)在中央行政制度上,相权不断削弱,君权不断加强;

史实:①汉武帝设立“中朝”,实际削弱了丞相权力。

②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最高长官都是宰相,后凡参加

政事堂会议的其他官员也等同于宰相,实际上分散了相权。

③宋朝曾增设“参知政事”作为副相以分割相权。

(2)在地方行政制度上,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控制日益加强。

史实:①西汉初地方实行郡国并行制,后逐步削弱王国势力,解除诸侯王军政大权;汉武帝后期分全国为13作为监察区,设刺史监察诸侯和地方高官。

②元朝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使权力受中央的节制(民政、军政、税收);行省官

员要定期觐见皇帝,向皇帝述职;中央以监察机构进行监督,同时采取省官互迁等形式加以控制。

(3)此外监察制度和选官制度的发展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起了促进作用。

第四节、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一、明朝废丞相设内阁

1、废丞相

(1)原因:明太祖朱元璋鉴于历史上丞相“专权乱政”,妨碍皇帝行使权力的教训。(2)影响:加强君主专制,但皇帝政务繁多。

2、设内阁

(1)原因:废丞相后,皇帝政务繁多。

(2)创立:明成祖永乐帝设立内阁。

(3)性质: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无决策权)

(4)评价:①内阁不是中央一级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备皇帝顾问的内侍机构。

②内阁大学士职权的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

③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能对皇帝起到制约作用。

拓展:

1、【宰相制与内阁制比较】

宰相,被制度赋予决策权,地位十分巩固;

内阁,只是皇帝的内侍机构,无决策权,升降由皇帝决定,对皇权起不到制约作用2、【比较明朝的内阁制度与西方近代的内阁制度】:

明朝的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它加强君主的绝对权力,保证君主对全国的统治,进一步巩固了皇权至高无上的地位。

西方近代的内阁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产物,有助于防止专制独裁。

二、清朝军机处的设立

1.时间:清雍正年间

2、直接目的:为适应西北军务的需要。根本目的:加强君主专制。

3、职能演变:由最初的单纯处理军事逐步扩大到其他政务,成为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

4、特点:

①军机大臣均由钦定,秉承皇帝旨意办事,军政大权集中于皇帝之手;

②机构简单,人员精干,有官无吏,办事效率较高;

③政治决策封闭性特征明显。

5、作用:全国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三、君主专制制度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1、积极: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

2、消极:但妨碍了社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是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之一。

3、控制了思想文化,阻碍了中国科学技术发展。

专题二近代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第一节、列强的入侵与民族危机

一、列强打开中国国门的原因

⑴工业革命的进行,西方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急需开辟更大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根本原因)

⑵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导致内部危机严重(为列强入侵提供可能性)

⑴中英《南京条约》内容:

①割地:割香港岛给英国。

②赔款:赔款2100万银元

③开放通商口岸: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通商口岸。

④协定关税: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其中最能体现英国发动战争目的(商品输出)的条款为第③、④条。

⑵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因为自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第二次鸦片战争(见表格)

3、甲午中日战争

(1)中日《马关条约》内容:

①割地:割辽东半岛(后因俄国等干涉未能得逞)、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防大。

②赔款: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③开埠: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④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其中最能体现这一时期列强侵华目的(资本输出)的条款为:第④条。

4、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

《辛丑条约》内容:

①赔款:向侵华各国赔款白银4.5两,分39年还清,本息合计9.8两。

②划定使馆界: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

③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④拆除天津大沽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辛丑条约》后,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最能体现这一点的,是条约内容中的第③条。)

三、国门洞开的影响:使中国从一个原本主权独立的国家逐步沦为受外国支配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第二节、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一、三元里抗英斗争

(1)概况:1841年5月鸦片战争中的广州,三元里人民自发组织抵抗英国侵略。(2)意义:三元里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抵御外侮的爱国精神。

二、、黄海海战

(1)黄海海战是中日甲午战争中双方海军的一次决战,爆发时间:1894年9月

(2)清军爱国将领:海军提督丁汝昌、“定远”管带刘步蟾、“致远”管带邓世昌、“经远”管带林永升,“靖远”管带叶祖珪

(3)结果:北洋水师主力尚存,北洋大臣李鸿章命令舰队躲进威海卫军港,“避战保船”,从而失去了黄海海域的制海权,最终在威海战役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三、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1)起因:1895年,《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及澎湖列岛给日本。

(2)概况:1895年5月,在邱逢甲、徐骧领导下组成义军,与刘永福领导的黑旗军并肩作战,痛击日军,10月,台湾全部沦陷。

(3)意义:台湾军民的抗日沉重打击了日军,此后,台湾人民争取回归的斗争从未停止过。

四、义和团运动

(1)背景:19世纪末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史实: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日益高涨。由民间组织义和团发动的反帝爱国运动,打着“扶清灭洋”的旗号,到1900年春夏间在京津地区形成高潮。1900年6月,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借口镇压义和团,联合发动侵华战争。八国联军从天津向北京进犯,在廊坊附近遭到义和团和清军爱国官兵的顽强阻击,被迫退回天津。天津的义和团和清军爱国官兵也英勇打击侵略者。

(3)结果: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剿杀下失败

(4)功绩:义和团战士英勇斗争,维护国家主权,捍卫民族尊严,阻止了列强瓜分中国阴谋的实现。

◆列强未能把中国变为其殖民地的主要原因:中国军民抗御外辱,坚决维护国家主权,捍卫民族尊严。

第三节、伟大的抗日战争

一、日军侵华的罪行

1、发动战争屠杀中国人民

(1)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日本为了转嫁经济危机发动炮轰中国东北军驻地,攻占沈阳。不到半年,东北三省沦陷。标志日本局部侵华战争、中国局部抗战开始。

(2)七七事变: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北平西南的宛平城卢沟桥挑起事端,中国军队奋起抵抗,史称“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日军全面侵华战争、全国性的抗战由此开始。

(3)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日军在南京进行了为期6周的南京大屠杀,30万同胞被害。

2、违反国际法,进行细菌战、毒气战。(如七三一部队)

3、疯狂迫害占领区人民,推行“以华制华”的政策,利用汉奸,扶植傀儡政权。实行殖民统治,进行经济掠夺,推行奴化教育和愚民政策。(目的是消磨、摧残中国人的民族意识和反抗)二、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

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原因:日本大举侵华,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2)建立标志: 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布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3)作用:国共两党停止内战,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全民族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使抗战赢得了最后的胜利。

2.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⑴初期阶段:

①淞沪会战:1937年8-10月。国民党正面战场的第一场会战,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②太原会战:平型关战役(中共八路军)取得胜利,是抗战以来的首次胜利

③徐州会战:1938年春,李宗仁指挥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

⑵相持阶段:枣宜会战中张自忠捐躯、1942年初中国远征军抗日。

3.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战

(1)1937年8月洛川会议:中共中央制定了全面抗战的路线,会后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

(2)成立陕甘宁边区政府——首府延安,陕甘宁边区成为全国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枢和总后方。

(3)百团大战:1940年8月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在华北进行了百团大战。敌后战场发展成为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场。

三、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历史地位

1、胜利:1945年8月15日本政府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正式签署投降书。10月25日台湾光复。抗日战争终于取得伟大胜利。

2、原因:

①建立了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主要原因)

②中共在敌后坚持抗战,使敌后战场发展为抗日的主战场。

③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的抗战,消耗了敌人的大量有生力量。

④中国的抗战得到了爱国华侨的世界人民的大力支援,对抗战的胜利起了积极作用。

⑤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支持。

3、历史地位:(重点掌握)

①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是中国人民反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

②洗雪了鸦片战争以来的民族耻辱,捍卫了民族尊严,为新民民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③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④使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了提高。(是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重新振兴的转折点)

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第一节、太平天国运动

一、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1、背景

(1)清政府的沉重捐税和地主的土地兼并与盘剥,导致阶级矛盾尖锐。

(2)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

(3)自然灾害严重

(4)洪秀全受西方基督教的影响,将基督教与中国民间宗教相结合创立拜上帝教组织。

2、过程

(1)金田起义:1851年初,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今田村率众起义,起义军称“太平军”,建国号“太平天国”,不久,洪秀全称“天王”。

(2)永安建制:1851年9月,太平军攻占永安后,分封诸王,并由东王节制诸王,标志初步奠定了太平天国政权的基础

(3)定都天京:1853年,太平军攻占南京,改南京为天京,定都与此,标志着太平天国建立了与清王朝对峙的政权。

(4)军事全盛:1853年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进行了北伐、西征和天京突围三次战役。

进入了军事的全盛时期。

(5)天京事变:1856年天京事变标志着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6)天京陷落:1864年天京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失败。

二、太平天国的施政纲领(重点掌握)

1、《天朝田亩制度》(1853 年)

(1)内容:①土地分配:按人口和年龄平分土地;原则:“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无处不均匀”。分配方式: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②产品分配:方法: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原则:“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

(2)核心思想——绝对平均主义。

(3)目的:建立“四有二无”的理想社会。

(4)评价:

①革命性:《天朝田亩制度》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愿望,是

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②空想性:a、平分土地的方法,并不切合实际。要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封建土地所

有制和平均一切社会财富,以求人人平等,是农民平均主义的空想。

b、客观上由于战乱的形势,也使《天朝田亩制度》缺乏实施的稳定环境。

2、《资政新篇》

⑴背景:1859年天京事变后,太平天国走向衰落。

⑵目的:振兴太平天国

⑶内容:主张向西方学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中国第一个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①政治:中央集权、广开言路

②经济:发展工商业、准许私人办厂

③外交:中外自由通商、平等往来

④文教:兴办学馆、医院、福利机构

⑷评价:

①先进性: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一个改革方案,集中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找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②局限性:a 是洪仁玕个人经历的产物,不切和中国实际,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和实施条件

b 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c 当时处于战争环境,未能真正推行。

三、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1)失败的标志:1864年6月,天京陷落。

(2)失败的原因:

①主观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没有科学理论武器的指导,提出的纲领也不切合实

际)(根原)

②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3)意义:①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狠狠打击了外国侵略者;

②最早提出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一个改革方案——《资政新篇》

(4)教训: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说明农民阶级作为小生产者的代表,缺乏科学理论武器的指导,承担不起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重任。

第二节、辛亥革命

一、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

①19世纪末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②清政府在《辛丑条约》签订后,已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二、过程

1、酝酿:

(1)兴中会成立:1894年11月,孙中山在美国檀香山华侨中建立起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2)同盟会成立:1905年兴中会等骨干在日本东京召开同盟会成立大会。选举孙中山为总理,创办机关报《民报》。政治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是核心),平均地权。意义:中国同盟会是近代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2、爆发:武昌起义

⑴成功原因: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不断传播、革命派武装起义对革命形势的推动、文学社和共进会的长期工作、湖北新军的革命首创精神、资产阶级立宪派和人民群众的配合

⑵爆发:1911年10月10日发动起义,成立湖北军政府,推举黎元洪为都督,改国号为中华民国。

⑶影响:十几个省区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三、成果

1、中华民国的成立

1912.1.1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成立。中华民国定都南京。采用五色旗为国旗,改用公历,以中华民国纪年,1912 年民国元年。

2、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3月

⑴内容:

①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体现了主权在民原则)

②约法按照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参议院行使立法权,有权选举临时大总统、弹劾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行使行政权,司法权由法院独立行使。)

③实行责任内阁制。(如国务员“辅助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目的是为防止袁世凯个人专权)

⑵性质: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

⑶意义:这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

四、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1、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君主专制政体在中国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3、辛亥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提高了人民的参政议政意识,民主共和深入人心。

4、辛亥革命颁布的一系列法令措施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所以说,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

【思维拓展】

①辛亥革命成功的依据是: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和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②辛亥革命失败的依据是: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③教训: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

革命要想取得成功必须有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必须有坚强正确的革命政党;必须联合广大的农民,解决土地问题;必须建立一支人民的革命军队。

第三节、新民主主义革命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

1、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收回国家主权的正当要求遭无理拒绝。(中国外交的失败)

2、过程:(1)初期:1919.5.4—6月初,运动中心北京,主力学生,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2)后期:1919.6初开始,中心上海,主力工人。

3、初步成果:北洋军阀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罢免亲日卖国贼的职务,中国外交代

表团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4、意义:

(1)性质:五四运动是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的、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2)影响: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中国共产党“一大”

(1)召开:1921.7.23在上海召开。

(2)主要内容:

①大会规定党的任务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阶级差别,实现共产主义。

②会议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

③意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2、中国共产党“二大”——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

(1)制定时间:1922年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2)主要内容:①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②最低纲领即民主革命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3)意义:制定了中国近代以来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

(一)国民大革命(1924-1927)

1、兴起:国共合作

(1)合作的条件:

①第一次工人运动遭受严重挫折,中共认识到建立统一战线的重要性;

②在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之后,孙中山深感人民力量的伟大,决定“以俄为师”。(2)标志: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方式:党内合作

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新三民主义

(3)意义:标志着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国民革命运动迅速展开。

2、高潮:北伐战争

(1)目的: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统一中国。

(2)过程:1926年国民政府决定北伐,在各地工农群众的支持下,北伐军连克武昌、九江、南昌,1927年初,直捣南京、上海,北伐战争取得巨大胜利。

(3)意义:革命势力由珠江流域推进到长江流域,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工农运动发展迅速,提高了广大群众的觉悟。

3、失败: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1)标志:1927年蒋介石和汪精卫分别制造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2)原因:

①国民党(客观):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

②共产党(主观):年幼的中国共产党犯了右侧机会主义错误,放弃了对革命和武装的领导权。

(3)国民革命的教训:要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必须掌握革命武装,进行武装斗争。

4、意义: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二)“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

1、背景

(1)南昌起义:时间:1927年8月1日;领导人: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

意义:打响了武装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宣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诞生。

(2)八七会议:内容: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总方针,决定秋收时发动武装起义。

2、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工农红军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3、实践(内容)

(1)土地革命:在根据地开展打土壕、分田地的土地革命。

(2)政权建设:1931年10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江西瑞金成立。

(3)武装斗争:开展游击战争。

4、发展:到1930年全国建立起十几块革命根据地。

5、红军长征:

(1)原因::①直接:第五次反“围剿”失利②根本:“左”倾错误的发展。

(2)开始:1934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

(3)结束: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标志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

6、遵义会议:

(1)时间:1935年1月

(2)内容: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3)意义: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妥善处理了党内长期存在的矛盾和分歧。这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三)抗日战争

在中共的积极倡导下,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中华民族取得的了近代以来反抗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四)解放战争

1、战略反攻: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渡过黄河,千里

跃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序幕

2、战略决战:1948年底至1949年初,人民解放军连续发动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

役,基本消灭国民党主力,为解放全国奠定了基础。3、渡江战役:1949年4月21日,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横渡长江,解放南京,推翻了

国民党政权的统治。取得了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1、标志: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2、意义:

(1)它结束了数千年来中国社会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结束了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奴役中华民族的历史。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当家作主,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2)它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起一个独立、民主、富强的新民主主义国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发展方向。

(3)它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一方面有力地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另一方面也增强了世界和平的力量。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验

经验表明:由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经过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道路,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

专题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第一节、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政治建设的前提

1.历史条件:①军事上: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②政治上:国民党反动统治被推翻;③思想上:七届二中全会召开,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发表。

2.筹备:新政协的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时间:1949年9月地点:北平

(2)主要任务:筹建新中国

(3)内容:①通过《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规定新中国为新民主主义国家;②规定国旗、国歌、首都;③选举产生新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3.成立:1949年10月1日

4.意义: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为国家政治建设逐步开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石。

二、建国初期三大政治制度的确立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

(1)主要任务和内容:制定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①宪法内容: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工人阶级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国家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实行民主集中制);规定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②宪法特点: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

③宪法性质意义:1954年宪法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确立新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向和途径。

(2)意义: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建立起来。人民

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1)过程:

①初步建立:1949年举行的政治协商会议成功召开,初步建立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②正式确立: 1954年宪法明确规定政协作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形式继续存在。

③发展到新阶段: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标志着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2)性质: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组织存在。

(3)职能改变:①1949-1954年:代行全国人大职权②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其主要职能: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4)调动民主人士的参政议政热情,开创了群策群力、共同建设国家的新局面。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1)含义:在中央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按照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分别建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在自治区域内,由当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

(2)背景:以汉族为主体,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

(3)确立:①初步建立:1949年《共同纲领》规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②正式确立: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式确立为基本政治制度。

(4)主要自治区:内蒙古(1947年)、新疆、广西、宁夏、西藏(1965年)。

(5)意义:①实现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②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③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

第二节、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

一、“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政治制度的破坏的表现:

①革命委员会集党、政、军、立法、司法大权于一身,是国家政治体制建设的一次重大倒退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遭到严重破坏

③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遭到摧残。

2、教训:必须建设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完善国家的宪法和法律制度,深入持久地进行民主法制教育。

二、新时期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成就

1、完善社会主义法律制度

(1)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

(2)1980年,邓小平发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强调解决党和国家政治体制中权力过分集中的问题。体现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初步构想。

(3)1982年,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社会建设时期比较完善的宪法。成为中国在历史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2、逐步确立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1)1997年,中共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的历史任务。

(2)1999年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宪法》,正式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

3、法律体系不断完善,一个以宪法为核心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框架基本形成。

4、不断完善地方基层民主。

第三节、“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实践

一、“一国两制”构想(理论)的形成过程

(1)形成过程:

①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了争取用和平方式

统一祖国的方针,并建议两岸实行通航、通邮、通商和探亲旅游。

②1981年叶剑英发表九条声明:阐明了统一后的基本政策

③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并做了全面阐述。

④确立:1984年,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阐述了“一国两制”

这一伟大构想,获得大会通过。“一国两制”成为具有法律效力的国家基本政策。(2)含义: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3)意义:是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在尊重历史和现实的基础上提出的一项大胆的、创造性的战略构想,是邓小平理论的的重要组成

部分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

二、“一国两制”构想的实践: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1)香港:中英会谈(1983年)—联合声明(1984年)—胜利回归(1997年7月1日)

(2)澳门:联合声明(1987年)—胜利回归(1999年12月20日)

(3)意义:

①它标志在中国国土上彻底结束外国列强的占领,开创了香港、澳门和内地共同

发展的新纪元。

②标志中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重要一步,并为国际社会以和平方

式解决国家间的历史遗留问题提供新的范例。

③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事业作出新贡献。

三、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1)1979年元旦,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争取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停止炮击大小金门,实现了两岸30年来的真正停火。

(2)1980年后,海峡两岸民间交往不断加强,通邮、通航、通商的限制逐渐放松,两岸交流日益频繁。

(3)1992年10月,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史称“九二共识”。

(4)199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以推动两岸的经济交流与合作。

(5)1995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发表《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讲话,指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是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

(6)2008年12月15日两岸三通正式实现。

【知识拓展】影响海峡两岸关系的因素有哪些?

(1)有利因素:

①“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的提出;

②两岸交流频繁,联系日益紧密;

③统一符合中华民族的共同利益,两岸人民渴望统一;

④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等。

(2)不利因素:台湾岛内的分裂倾向和国外的反华势力的干涉

2、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1995年江则民《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讲话。

3、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第一节、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

(1)背景:世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初步形成并走向对峙。(2)政策: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3)基本外交方针:

①“另起炉灶”:不承认国民党同各国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要在新的基础上经过谈判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平等的外交关系;

②“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先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巩固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为与世界各国建立平等互利的外交关系奠定基础,然后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交的问题;

③“一边倒”: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二、建国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

(1)新中国成立到建国一周年已同苏联等17国建交。

(2)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1950年)。历史意义:对于促进中国经济恢复和发展、打破帝国主义孤立封锁政策,巩固中苏两国人民的友谊和合作,保障新中国的国防安全与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3)参加日内瓦会议(1954年4月):这是新中国首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周恩来就印度支那停止敌对行动提出的六点建设性意见,推动了会议的进展。

(4)参加万隆会议(1955年4月亚非会议):这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周恩来任代表团团长,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此次会议所显示的亚非人民团结一致,反对殖民主义,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增进各国人民友好合作的精神被誉为“万隆精神”。(求同存异:同指的是亚非国家团结一致共同反对殖民主义,谋求发展而不是社会意识形态相同。异指的是亚非国家的社会制度和建设的道路不同。)

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背景:1953年朝鲜停战后,国际紧张局势趋于缓和。

2、目的:为争取国际局势的进一步好转和为国内即将展开的大规模经济建设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

3、提出与修改:1953年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1954年、1955年两次修改。

4、主要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5、意义:

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我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它是我国处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参与国际事务所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

②在国际上产生了越来越广泛的影响,逐渐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第二节、外交关系的突破

一、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1)原因:①第三世界的崛起和支持②美国孤立中国政策渐渐破产。③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2)恢复: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26届大会通过了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提案,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席位。

(3)意义:①说明长期以来美国实行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②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有利于年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③改变了联合国内政治力量的对比,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二、中美关系正常化

(1)原因:①中国国际地位提高。②美国长期实行的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美国出于对抗苏联威胁③苏联对中国安全的威胁,和平解决台港问题和解决中美之间长期争端的战略考虑。

(2)过程:

①1971年4月年美国乒乓球队访华,打开了中美两国交往的大门。

②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华;

③1972年2月年尼克松访华,签署《中美联合公报》;《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标志着中美之间结束了二十多年的敌对状态,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④1978年12月两国发表《中美建交公报》,不仅承认一个中国原则,而且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⑤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交,中美关系实现了正常化。

(3)意义: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中美关系缓和是20世纪后半期中国外交形势转变的关键;中美关系的改善直接促进了中日建交。

三、中日建交

(1)原因:中美关系改善;日本对华友好政党、社团和人士的推动。

(2)过程: 1972年,田中角荣访华,签订两国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声明。

(3)意义:中日建交结束了两国长期敌对的历史,打开了两国睦邻友好的新篇章,这对两国关系的发展和亚洲与世界的和平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知识拓展】

认识中美、中日关系的改善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1)对中国:促进了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许多国家同中国建交,在国际上掀起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打破了美国孤立遏制中国的局面,中国外交打开新局面。

(2)对国际:有利于中国、美国、日本人民的利益和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缓和了世界紧张的局势,为建立新的国际关系新秩序起到积极的作用。

第三节、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

一、外交政策的调整

(1)依据: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

(2)具体表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具体表现为实行不结盟政策,进一步对外开放。

二、改革开放以来(新时期)的重大外交活动

1、在联合国中的重大外交活动

⑴谋求重大国际问题和地区热点问题合理,公正地解决。

⑵积极参与联合国的维和行动。

⑶积极倡导和实行裁军。

2.在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大外交活动

(1)出席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会议:

①1993年江泽民出席西雅图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②2001年10月,中国第一次在上海举办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2)推动建立上海合作组织

①时间与参与国:2001年,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六国在上海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

②性质:上海合作组织是一个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的新型区域合作组织。

③作用:对加强中国与俄罗斯及中亚各国的政治和经济合作,起到重要作用。中国积极参与上海合作组织的活动,并发挥了主导作用。

专题六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

第一节、民主政治的摇篮——古代希腊

一、独特自然地理环境

1、古希腊自然地理环境:海洋资源得天独厚。

(1)地貌特征:①找不到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开阔平原,连绵不绝的山岭沟壑将陆地隔成小块。

②海岸曲折,港湾众多,绿岛相连。

(2)气候特征:地中海式气候温和宜人。

2、自然地理环境对古希腊的影响

希腊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促使希腊人进行海外工商业贸易和殖民活动,逐渐形成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接受了平等互利的观念,为民主政治的产生提供基本历史条件。

二、城邦制度

1、城邦的概念:城邦面积狭小,人口不多,一般以城市为中心,包括周边若干村落。(城市国家)

2、城邦的特点:小国寡民和独立自主构成城邦的基本特征。

3、意义:城邦的狭小,使公民能更直接地参与城邦政治,更积极地追求民主权利,是民主政治产生的社会政治条件。

三、希腊的公民

1、含义(组成):一个城邦的成年男子组成。(奴隶、妇女、未成年人和外邦人不属于公民)

2、地位:公民是希腊社会的主体阶层,是城邦政治的核心力量。

3、权利:他们有资格参加各种公共活动,有权利参与城邦行政与司法事务。

4、基本素质(特点):

①珍视个人自由,敢于表现个性,不屈从于权威;

②善于从事政治和文化艺术活动,追求智慧与平等。

③具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

5、古希腊公民的素质是民主政治的重要保障。

第二节、卓尔不群的雅典

雅典民主制的建立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它是平民与贵族斗争的结果。

一、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奠定基础

⑴时间:公元前594年

⑵改革目的:缓和社会矛盾

⑶内容:

①经济:a 颁布解负令,使因贵族盘剥沦为债务奴隶的人重获自由。b 鼓励发展工商业。

②政治:a 按财产多寡将雅典自由民分为四个等级。

b由四个部落各选100人,组成“四百人会议”。

c 设立雅典最高法院——陪审法庭(行使司法权)。

⑷评价:

①局限性:改革中的中庸原则未能彻底化解社会矛盾

②积极意义: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贵族专权的局面,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

二、克利斯提尼改革——雅典民主政治的正式确立

⑴时间:公元前506年

⑵内容:

①重新划定以地域为基础的10个行政选区

②从十个选区中各选50人组成“五百人会议”

③由10个选区中各选一人组成“十将军委员会”

④实行“陶片放逐法”

⑶意义:克利斯提尼以新的行政选区制度打破了部落贵族势力对政权的控制,雅典国家由此最终形成。这次改革使雅典所有公民都有机会参与国家政治事务,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

三、伯利克里时期雅典民主政治公元前五世纪——黄金时期(鼎盛)

(1)内容:①除十将军以外,各级官职向所有公民开放,并都以抽签方式产生;

②“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和由民众组成的“陪审法庭”拥有最充分的权力;

③五百人会议的每个成员都有机会担当公民大会的轮值主席,执掌国家最高权力。

④国家为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津贴。

(2)意义: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了顶峰,被称为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

四、雅典民主政治的意义与局限

(1)意义:雅典民主政治开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在专制盛行的古代世界率先建立了较为健全的民主制度,是雅典古典时代辉煌局面出现的重要原因。

(2)局限:

①就民主的范围而言,广大奴隶、妇女、外邦人被排除在民主制度之外。实质:奴隶主阶级专政基础上的少数人的民主。

②就其形式而言,是一种较原始的直接民主,只适用于小国寡民的城邦。

③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的参政方式,很可能会导致国家权力被滥用和误用。

(3)特点:人民主权、轮番而治、直接民主。

(4)实质:奴隶主阶级专政基础上的少数人的民主

第三节、罗马人的法律

一、从罗马共和国到罗马帝国

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建立,在共和国早期贵族垄断着立法和司法大权,公元前5世纪中期,在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中制定了,公元前3世纪早期,罗马征服并统一了意大利半岛,然后向地中海地区扩张,公元前27年,罗马帝国建立,至1世纪后期,成为控制欧亚非三大洲的广阔疆域。

二、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1)十二铜表法:

①时间:公元前449年

②内容:涉及法律诉讼的程序、债务、家庭关系、财产继承、宗教以及犯罪和刑罚等方面。

③评价:是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限制了贵族的专横与特权,打破了他们对法律知识的垄断(贵族对法律的随意解释受到限制),从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平民的利益,也保留了某些不合理法规。

(2)公民法:(前509年共和国建立~前3世纪中叶)

①时间、适用范围:从公元前509年到公元前3世纪中叶,罗马产生的法律统称为公民法,它是专门适用于罗马公民的法律,也是早期罗马法的主要内容。

②特点:注重形式,程序繁琐,缺乏灵活与变通,内容上侧重于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等方面,而涉及个人财产关系等问题的私法规范不够完善。

(3)万民法:(罗马帝国时期)

①时间、适用范围:大概产生于共和国到帝国过渡过程中;适用于罗马境内各族人民。

②特点:突破了公民法的局限,变得简洁灵活而有实用有效,注重调解贸易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

③意义:万民法以广泛的适用性和实用性,较好的理顺了各种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从而巩固了罗马政权,促进了社会稳定和帝国境内各民族的共同发展。

三、罗马法的作用

(1)对罗马而言:(当时)

维系和稳定罗马帝国的统治,为统治者权力提供法律依据。

(2)对世界而言:(后世)

①罗马法在世界法制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直接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近现代法律的先驱;

②罗马法中蕴涵的“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具有超越时间、地域与民族的永恒价值。

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

第一节、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完善

一、背景:光荣革命

1、光荣革命(1)过程:1688年,议会派军队迎来了斯图亚特王朝国王詹姆士二世的女婿荷兰执政者威廉三世,并使他成为英国国王。推翻复辟的斯图亚特王朝统治。历史上把这次不流血的宫廷政变称为“光荣革命”。

(2)影响:标志从1640年开始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宣告结束,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掌握了英国议会的权力;成为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前提。

二、过程

1、确立:《权利法案》

(1)背景:1689年“光荣革命”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用他们控制议会的有利形势需要将对王权的限制法制化。

(2)内容:国王无权废止法律;不得侵犯议会的征税权;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组织常备军;国王不得干涉议会的言论自由;未按法律程序,不得拘捕臣民;必须定期召开议会。

(3)目的:限制国王权力,扩大议会的权力。

(4)意义: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司法权独立于王权的原则,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基础。(标志着君主立宪制在英国的确立)

2、发展: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⑴时间:18世纪前期,责任内阁制开始形成。

⑵特征:

①责任内阁制是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核心。

②内阁由下院多数党单独组成,内阁大臣必须是下院议员;下院多数党的首领为当然的内阁首相,他负责挑选内阁成员并拥有免职权。

③内阁实行集体负责制,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是对议会负责;阁员对外必须全体一致,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

④内阁首相的权力——手握行政权和立法创议权,是事实上的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⑶作用:内阁制的建立,使立法机构得以控制行政,有效地调节了立法权和行政权之间的关系。

3、完善:1832议会改革

①原因: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工业资产阶级为谋取参政权进行了积极斗争(根本原因)

②内容:①富有农民和城镇有产者获得选举权;②新兴工业城市的代表席位增加。

③影响: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参政权和选举权,英国议会制度朝着民主化方向迈进了一大步,保证了英国资本主义更加迅速的发展。②而工人、贫民的政治权利受到了种种限制。

三、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及意义:

1、特点(重点掌握)

⑴国王是国家元首,但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只是最高权力的象征;

⑵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是最高立法机关。

⑶内阁行使行政权,对议会负责,内阁首相事实上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2、意义:

①大大削弱了国王权力,议会逐步掌握国家权力,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②结束了英国的封建专制制度,使得英国走上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的道路。

③议会各党派在代议制下很多问题通过协商和妥协来完成,避免了不必要的暴力和内战。

④对其他国家民主制度的建设有重要影响。

【知识拓展】

1、18世纪英国的内阁制与中国的内阁制有什么不同?

(1)中国:

①内阁是君主专制进一步产生强化的产物,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行政机构,而是皇帝的内侍机构;

②阁臣升降由皇帝决定,他们的主张采纳与否取决于皇帝,不能起到制约皇权的作用。

(2)英国:

①内阁是由国王任命在议会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组成的,内阁拥有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而对国王负责;

第二节、美国1787年宪法

——美国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

一、1787年宪法的制定

1、背景:独立战争胜利后,松散的邦联使美国面临严峻的危机。

(1)政治上:国家体制松散,各州相对独立,权利过大。

(2)经济上:邦联政府无力维护本国工业和商人利益,无力偿还巨额债务。

(3)军事上:内忧外患。

2、目的:强化中央政府的权力

3、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

(1)宪法确立了美国的联邦制,联邦政府是各州的中央政府,权利大大加强,但各州在行政上仍保持一定的独立性。(联邦制原则)

(2)中央政府的构建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最高行政权属于总统;最高立法机构是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最高司法机关归最高法院。(三权分立原则)

(3)国会议员和总统由民选产生。(民主原则)

4、特点:体现了“分权与制衡”的原则。

5、评价:

⑴积极:

①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②宪法体现了“制约与平衡”的原则,避免了绝对权力的出现,一定程度上保护

了资产阶级民主;

③宪法一定程度调和了各方面的矛盾,为美国的长期稳定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

础。

⑵局限性:没有废除南方的奴隶制度;打上了种族歧视的烙印。

二、美国联邦共和政体的确立:1789年,华盛顿当选第一任总统,第一届国会诞生,美国联邦制共和政体确立。

三、美国民主共和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第三节、民主政治的扩展

一、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

1、背景: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建立

2、确立:1875国民议会以一票多数通过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共和政体确立。

(1)内容:

①1875年宪法赋予总统极大的权力。总统任职7年,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的最高统帅,有权任命文武官员、缔结条约、实行大赦等;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

②议会采取两院制,参议院通过间接选举产生,有权否决众议院通过的法律,内阁要对参议院负责。

③在此后的宪法审议中,还将《马赛曲》定为法国国歌,7月14日定为法国国庆日,并把“政府的共和国形式”永远不得动摇、“凡曾统治过法国的家族成员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等内容写入了宪法之中,从而在法律上阻断了保皇派复辟的道路。(2)作用: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是法国工业革命完成后进入工业资本主义发展时期的必然结果,为工业资产阶级提供了分享政权的机会,对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起

到促进作用。

二、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背景:德国的统一

19世纪中期,德意志四分五裂的状态,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稗斯麦的领导下,强大的普鲁士实行“铁血政策”,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完成了统一大业。于1871年德意志帝国建立。

2、确立标志:1871年颁布《德意志帝国宪法》。

(1)内容:

①宪法确定帝国联邦制国家。(帝国政府掌握军事、外交、海关和银行立法、征收间接税、颁行民法及刑法等权限,各邦则保留了一些自治权。)

②宪法确定了君主立宪政体。

规定:“联邦主席由普鲁士国王担任,称为德意志皇帝”,是国家的元首,拥有任命官吏、创制法律、统率军队、决定帝国对外政策以及主宰议会等大权。

宰相是政府首脑,由皇帝任命,只对皇帝负责。

议会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两部分组成。联邦议会是帝国的最高机构。帝国议会由普选产生,但作用很小。

(2)特点:不彻底、不完善的代议制,封建残余重.

(3)评价:

A、积极意义:

①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帝制国家建立起来,是德国社会的一大进步。

②德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B、局限性:①不彻底、不完善的代议制,封建残余重和军国主义的传统。②阻碍了资产阶级民主改革的彻底完成。

三、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19世纪70年代)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2.特征:选举;议会立法;

3.理论来源:欧美启蒙运动的民主思潮。

4.实现途径:通过改革和革命,制定宪法,设立议会。

5.欧洲大陆代议制确立的意义:①有利于欧洲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的形成;

②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③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

④对亚洲及世界其他地区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知识拓展】

1、英法美德四国政体比较一览表

专题八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

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条件

(1)经济条件: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同时也暴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2)阶级条件: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兴起(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运动,时间集中在19世纪三四十年代,标志欧洲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3)理论条件:吸收了19世纪三大优秀理论成果: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4)实践条件:马克思、恩格斯的努力

二、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1、《共产党宣言》的内容:

⑴阐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

⑵阐明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使命

⑶指出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重要性

⑷揭露、批判种种社会主义流派

⑸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2、《共产党宣言》的意义: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三、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意义

使工人运动有了科学理论指导,从此国际工人运动蓬勃开展起来,形成了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第二节、巴黎公社革命——建设无产阶级政权的尝试

一、背景:

1870年普法战争法国战败,法兰西第二帝国灭亡,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出卖国家主权遭到人民强烈反对。

二、概况:1871年3月巴黎人民发动起义,3.28巴黎人民建立了巴黎公社。

三、巴黎公社采取的革命措施:

(1)军队:公社废除了资产阶级反动军队,代之以国民自卫军。(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新的国家机器);

(2)政权:公社委员会是经普选产生的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3)民主制度:公社委员和工作人员都由选举产生,并对选民负责。在任职期间,接受选民监督,随时可以撤换。(民主选举和监督);

(4)经济:国家公职人员的最高年薪不得超过一般技术工人的工资。(最高年薪的规定)。

四、巴黎公社政权的性质:

它是无产阶级的政权,是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

五、巴黎公社的失败原因:

(1)客观原因:敌人力量的强大,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2)主观原因:无产阶级不成熟。

①公社缺乏统一的革命政党的领导,②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③更没有前人可供借鉴的经验,④没有建立工农联盟等。

(3)根本原因:19世纪70年代,不论是生产力水平还是无产阶级的政治威信,都还未达到社会主义革命的程度。

六、巴黎公社的历史意义:

(1)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地位)

(2)它打碎了旧的国家机器,建立了无产阶级自己的政权,其经验是宝贵的,教训是深刻的。

(3)公社虽然失败了,但其原则永存,精神不朽。

第三节、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一、历史进程:

1、二月革命

(1)目的:反对帝国主义战争和沙皇制度。

(2)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3)结果:①推翻了沙皇的统治

②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特殊局面——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无产阶级

的工兵代表苏维埃政权

2、《四月提纲》

(1)内容:提出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任务。

(2)意义:为俄国无产阶级革命指明了方向

3、七月流血事件

(1)结果:政权完全转到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手中,结束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2)表明:革命的和平发展已不可能,必须改变斗争策略——武装起义

4、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十月革命):

(1)革命任务: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2)性质: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3)经过:1917年11月6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开始;苏维埃二大通过《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和平法令》《土地法令》

(4)结果:成立以列宁为首的世界上第一个工兵苏维埃政府,宣告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

二、十月革命的意义

(1)性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无产阶级革命。

(2)对俄国的影响:

①政治上: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

②经济上:为把俄国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强国和实现国家现代化创造了重要前提。

(3)对世界的影响:

①对帝国主义来说:十月革命的胜利冲破了世界帝国主义阵线;

②对国际无产阶级运动来说:在一个大国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为国际无产阶级树立了斗争的榜样,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

③对民族解放运动来说: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实践指导力量。

【知识拓展】

2、十月革命的进程:二月革命掘沙皇,四月提纲指方向,七月事件灭幻想,十月革命现曙光

专题九当今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第一节、美苏两极格局

一、美苏两极格局形成的背景

1、雅尔塔体制的确立——框架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了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制,即雅尔塔体制,它勾画出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基本轮廓。

2、美苏势均力敌——基础

3、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冲突日益加剧——原因

二、美苏两极格局形成的过程(美苏冷战的局面是怎样形成的)

1、美国“冷战”政策

(1)含义: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也是“冷战”政策的特点)

(2)实质:遏制苏联和共产主义,进而向全世界扩张

(3)冷战序幕: 1946年丘吉尔“铁幕演说——揭开了美国对苏联“冷战”的序幕。(4)措施:

①政治上:杜鲁门主义;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发出了“冷战”宣言。影响:美

苏“冷战”全面展开。特点:以意识形态的分歧作为幌子,来掩盖全球

扩张的目的。

②经济上:马歇尔计划;1947年6月5日,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了“欧洲复兴计划”,

即马歇尔计划。作用:促进了西欧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同时为美国利用经

济手段控制西欧铺平了道路。实质:是“冷战”政策在经济上的表现。

③军事上: 1949年,建立以美国为首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2、苏联对抗美国冷战政策的措施

①政治上:成立“共产党和工人情报局”,以协调和统一各国党的行动。

②经济上:1949年,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旨在建立一个社会主义世界市场,与西方资

本主义世界市场相对抗。

③军事上:1955年,在波兰的首都华沙签署《友好合作互助条约》,同年成立华沙条约

组织,影响:欧洲出现了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标志着

两极格局的形成。

三、美苏冷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1、消极影响:

①两国相争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全面“冷战”与局部“热战”相交织,造成国

际局势一次又一次的紧张;

②表现:德国分裂;朝鲜分裂和朝鲜战争;古巴导弹危机;越南战争等2、积极影响:

①美苏双方势均力敌,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举例:古巴导弹危机)。

②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在长期共存中都不同程度地从对方身上借鉴了经验,吸收

了教训,并用于内部的调整和改革,推动了世界的整体发展。③两极格局下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有利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发展壮大,第三世界由此崛起。

(举例:不结盟运动。)

第二节、新兴力量的崛起

——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一、欧洲共同体的形成和扩大:

1、背景:

(1)二战使欧洲失去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

(2)美苏两极格局下,西欧受到美国的控制和苏联的威胁

(3)战后西欧国家经济发展联系日益紧密,所以要联合起来,重振雄风。

2、进程:

(1)经济一体化进程:

①1951年4月建立了欧洲煤钢共同体。

②1958年组建欧洲经济能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③1967年三个共同体合并为一个,称欧洲共同体;并朝着单一的欧洲货币体系发展。(2)政治一体化进程:

①对外:奉行共同的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以欧洲联合为基础抗衡美国的政治控制;1973年提出“一个声音说话”,努力做到步调一致。

②对内:1975年成立“欧洲议会”,直接选举产生;80年代加快共同防务合作。

3、作用:

(1)促进和推动了西欧经济的发展。

(2)增强了西欧同美苏两个越级大国抗衡的能力,动摇了美苏两极格局,促进了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二、日本崛起为经济大国

1、原因:

(1)把经济发展作为立国之本,制定符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2)依赖美国保护,发展对外经济。

(3)重视教育。

(4)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

2、表现:

(1)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进入高速发展时期。

(2)60年代末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

(3)1987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一度跃居资本主义大国之首

3、影响:日本开始谋求政治大国的目标;与美国、西欧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三足鼎立的

局面。

三、中国的振兴:

1、曲折的发展历程:

(1)1949-1956年:在恢复国民经济的基础上,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2)1956-1966年:开始进行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虽遇到过挫折,但还是取得了很大成就;

(3)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使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受到很大损失;(4)改革开放后:十一届三中全脚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2、地位和作用:中国是第三世界中唯一的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随着中国的发展壮大,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在世界政治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四、不结盟运动

1、原因:

(1)二战后,国家独立,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2)为摆脱美苏的控制和维护自己的独立(目的)。

2、兴起:

(1)人物:南斯拉夫的铁托、印度的尼赫鲁、埃及的纳赛尔

(2)时间:1961年召开了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不结盟运动正式诞生。

3、内容:①不结盟运动奉行独立自主和非集团的宗旨和原则;②坚持反新老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统治的一切形式和表现,维护世界和平;③主张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4、影响:

(1)第三世界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

(2)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3)有力地冲击了战后国际关系中的两极格局,为保卫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知识拓展】

1、两极格局“受到撼动”和“挑战”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因素

①西欧、日本经济崛起,经济上与美国竞争,政治上奉行相对独立的外交政策,美国霸主地位受到冲击。

②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③不结盟运动兴起,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崛起,也有力地冲击了两极格局。

④苏联政治、经济弊端严重,国家日益陷入困境。

⑤美苏对峙、称霸,双方力量相对削弱。

第三节、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一、两极格局的瓦解——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1、东欧剧变(了解)

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起,东欧局势发生剧烈动荡。在很短的时间内,东欧各国执政党纷纷丧失政权,社会制度随之发生根本性变化,各国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方向。

2、苏联解体

(1)标志:1991年,俄罗斯等11国领导人签署《阿拉木图宣言》,苏联完全解体。(2)影响:苏联完全解体,标志战后存在40多年的两极格局的瓦解,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加强。

二、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1、表现:

(1)美国:唯一的超级大国;试图实现“美国领导世界”;推行霸权主义:发动伊拉克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

(2)欧盟成立:①建立过程:1991年2月欧共体12月签订《欧洲联盟条约》,简称《马约》。希望将欧共体由一个经贸集团建设成为一个具有强大经济实力并执行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的政治实体;1993年欧盟正式成立;1999年1月,欧洲单一货币——欧元正式启用;欧盟努力建立欧洲独立的防务体系。

②性质:政治经济一体化组织

(3)日本:经济大国,并积极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4)俄罗斯:继承前苏联政治遗产,加强经济改革(特别是普京的务实政策)

(5)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综合国力提高。

2、当今世界格局的特点: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格局朝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美、欧、日、俄、中)

3、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①有利于国际关系的民主化;

②有利于发挥联合国的作用;

③有利于建立公平合理的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

④有利于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⑤有利于大国关系缓和;

⑥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思维拓展】

1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从中我们得到了哪些认识?

①社会主义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具有曲折性、复杂性;

②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也需要不断的改革来逐步完善;

③此次剧变仅说明苏联模式的失败,并不是整个社会主义的失败;

④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必须走符合本国国情的道路。

⑤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2、旧的世界格局已经打破,而新的世界格局却尚未形成,其原因是什么?新的世界格局的确立,将取决于何种因素?

原因:因为两极格局的解体没有世界战争的作用,现今世界新的中心崛起,相互间力量的消长、制约到均衡,需要一个缓慢渐进的过程。

因素:取决于世界大国综合国力的对比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