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穿刺引流术对胸腔积液疗效观察

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穿刺引流术对胸腔积液疗效观察
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穿刺引流术对胸腔积液疗效观察

胸腔穿刺操作规范

胸膜腔穿刺术操作规范 【意义】 胸膜腔穿刺术,简称胸穿,是指对有胸腔积液(或气胸)的患者,为了诊断和治疗疾病的需要而通过胸腔穿刺抽取积液或气体的一种技术。 【术前准备】 1、操作前应向患者说明穿刺目的,消除顾虑,签同意书; 2、询问有无药物过敏史; 3、穿刺前清洁穿刺部位,嘱患者排尿; 4、对精神紧张者,可于术前半小时给予地西泮10mg肌注。嘱咐患者在操作过程中,避免深呼吸和咳嗽,如有任何不适及时提出。 5、器械准备,包括无菌胸腔穿刺包、无菌手套、消毒用品、麻醉药品、胶布等。 6、术前检查,再次核对适应证,查看有无禁忌症。 【操作程序】 1.穿戴工作服、帽、口罩,洗净双手。 2.向病人解释穿刺目的,对于过分精神紧张者,可于术前半小时给予地西泮10mg以镇静镇痛。 3.准备消毒器械及穿刺包。 4.扶病人坐位,面向椅背,两前臂置于椅背上,前额伏于手臂上。 5.一般选择肩胛下角线或腋后线7-8 肋间作为穿刺点(必要时结合X 线及超声波检查确定,并用在皮肤上做标志)。 6.常规消毒,戴无菌手套,覆盖消毒洞巾。 7.常规胸膜腔穿刺术 a.检查器械,注意穿刺针是否通畅,胶管是否漏气及破损。 b.以2%利多卡因局部逐层浸润麻醉(注意穿刺点应选在下一肋骨的上缘)。 c.用血管钳夹住穿刺针后面的胶管,使之不漏气。 d.左手固定穿刺部位皮肤,右手持穿刺针沿麻醉部位经肋骨上缘垂直缓慢刺人,当有突破感时停止。 e.接上注射器后,再松开止血钳(此时助手用止血钳固定穿刺针防

止针摆动及刺入肺脏)。

f.注射器抽满后再次用血管钳夹闭胶管才能取下注射器。 g.将抽出液注入弯盘及专门准备的容器中。 h.抽完液后拔出穿刺针,再次消毒皮肤,覆盖无菌纱布。稍用力压迫片刻,用胶布固定。 8.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穿刺置管引流术 a.2%利多卡因逐层浸润麻醉至胸膜腔。 b.持蓝空针(y 型)沿麻醉点进针至回吸有胸水流出。 c.通过蓝空针针芯置入导引钢丝(弯头朝前)深度弯头超过蓝空针针尖即可,不要过深以免导丝打折,固定导丝不动拔出蓝空针。 d.沿导引钢丝置入扩皮器扩皮,注意力度适当,不要采取暴力,拔出扩皮器。 e.沿导丝置入静脉留置软管,深度 10-15厘米均可,胶贴固定,引流管外接负压引流袋。 f.每次放液或注药完毕后一定要用肝素封管 9.将抽出液送化验、记量。 10.术后嘱病人静卧。告诉病人有不适立即通知工作人员。 11.整理物品。 【适应症】 1.诊断性穿刺:对原因未明的胸腔积液,作胸水涂片、培养、细胞及生化学检查,从而确定胸腔积液的性质,以进一步明确疾病的诊断。2.治疗 a.减轻胸腔大量积液、气胸引起的压迫症状 b.抽取脓液治疗脓胸 c.向胸腔内注射药物。 【禁忌症】 多脏器功能衰竭者禁忌胸膜腔穿刺;出血性疾病及体质衰竭、病情危重,难以耐受操作者应慎重。 【注意事项】 1.操作前应向患者说明穿刺目的,消除顾虑;

胸腔闭式引流术的操作规范及注意事项37458

第一节胸腔穿刺术 【适应证】 1.有胸腔积液者,为明确其积液的性质或抽出胸腔积液以便检查肺部情况。 2.通过抽气、抽液、胸腔减压治疗单侧或双侧气胸、血胸或血气胸。 3.缓解由于大量胸腔积液所致的呼吸困难。 4.向胸腔内注射抗肿瘤或促进胸膜粘连的药物。 【禁忌证】 1.体质衰弱、病情垂危难以耐受穿刺者。 2.对局麻药过敏者。 3.有凝血功能障碍,严重出血倾血,大咯血。 4.严重肺结核及肺气肿者。 5.疑为胸腔包虫病患者,穿刺科引起感染扩散,不宜穿刺。 6.穿刺部位或附近感染者。 【操作方法及程序】 1.术前准备 (1)穿刺点的选择与定位:若是胸腔抽气则多选在锁骨中线第 2 前肋间,若是抽液则多选在肩胛线、腋后线或腋中线第7、8肋间。若为包裹积液或少量积液穿刺,则要依据胸透或正侧位胸片、超声定位。多发性肺大泡反复气胸导致胸壁粘连的必需根据影响学资料确定穿刺点,防止误穿肺大泡导致张力性气胸。 (2)胸腔穿刺包、局麻药物等物品。 (3)向家属及患者详细说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取得患者配合和家属理解。 2.麻醉与体位 (1)体位:抽取胸腔积液时一般为坐位,嘱患者跨坐在椅子上,面朝椅背,可如病情较重可取半卧位。抽气时一般选取半卧位。 (2)麻醉:皮肤消毒,铺单后,用1%利多卡因或普鲁卡因,先在穿刺点处做一皮丘,然后将麻药向胸壁深层浸润至壁胸膜,待注射器回抽出气体或液体证实已进入胸腔后拔出麻醉针头。 3.手术步骤 (1)局部麻醉后,应用胸腔穿刺针从皮肤穿刺进入,针头应沿着肋间隙的下部,下一肋骨的上缘进入胸腔。这样既可避免损伤肋间血管,又可作为进入胸膜腔的标志,避免进针过深而伤及肺组织。有经验的医师在针头刺入胸膜腔时能感到落空感,表明针头已进入胸腔。也可采用带有一定负压的注射器,以便更好地显示针头是否进入胸膜腔。 (2)当术者调整好针头位置,可以顺利地抽出气体或液体后,即由助手用血管钳在靠近皮肤表面将穿刺针固定,避免针头移位。穿刺针通过10cm长的乳胶管与一个30ml或50ml的注射针管连接。待注射针管抽满时,由助手用另一把血管钳夹闭乳胶管,取下注射针管排出气体或液体,如此可以避免空气进入胸腔。然后注射针管再连接上乳胶管继续抽吸。 【注意事项】 1.穿刺过程中应严密观察病人的呼吸及脉搏状况,对于有紧张心理的个别病人应事先消除畏惧,可予穿刺前半小时给予地西泮10mg或可待因0.03g以镇静镇痛。穿刺过程中如发生晕针或晕厥,应立即停止操作,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2.穿刺针进入胸腔不宜过深,以免损伤肺组织。一般以针头进入胸腔 0.5~1.0cm为宜。在抽吸过程中,肺的复张牵拉刺激会导致病人咳嗽,应将针头迅速退到胸壁内,待病人咳嗽停止后再进针抽吸。

胸腔穿刺的护理

胸腔穿刺的护理 胸腔穿刺术常用于:(1)检查胸腔积液的性质,有无特殊细胞及病原体,以确定诊断;(2)抽出胸腔积液或积气,减轻压迫症状;(3)向胸腔内注射药物进行治疗。 病情观察: 1. 呼吸困难 2. 胸痛,胸闷,气短 3. 原发病的表现(肿瘤.肺炎.心衰.肺结核.肝脓肿) 术前护理: 避免咳嗽、深呼吸、转动身体以免穿破肺泡而引起气胸;对精神过于紧张者,可于术前静卧15-30分钟,紧张或激动的患者必要时给予镇静剂,或进行对症处理。帮助患者解除紧张、忧虑和恐惧,从而保持良好的心理平衡,准备与查对备齐穿刺术所需的各种用物,严格执行“三查七对”。 术中护理: 1.穿刺中护理严格无菌操作,消毒范围必须超过洞巾边缘2 cm以上,避免洞巾移位,造 成污染。指导患者掌握正确配合操作的方法,穿刺中勿咳嗽,咳嗽时大口哈气,或咀嚼水果。胸膜活检及胸水常规检查者,标本取出后迅速送检,以便得出准确结果。持续放液者应注意观察医师抽液情况,随时调节针头位置,确保抽液顺利。 2.抽液抽气量每次胸腔穿刺时,抽吸速度不能过快、过多,以防止纵隔移位发生意外。诊断 性抽液50~100 ml即可,一般首次不超过600 ml,以后每次不超过1000 ml,注意无菌操作并防止空气进入胸腔。 3.病情观察要注意生命体征变化,患者有无头晕、心悸、胸闷、面色苍白、出汗、刺激性干 咳、甚至晕倒等胸膜反应。如有上述症状时应立即停止抽液,拔出穿刺针,用无菌纱布压穿刺部位,嘱患者平卧,予低流量吸氧2~5 l/min,心电监护。如果患者症状不缓解,予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0.3~0.5 mg,并做好记录。 术后护理: 1. 穿刺后护理穿刺完毕局部覆盖无菌纱布并按压几分钟,协助患者卧床休息,及时观察病 情,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观察局部有无渗血、渗液,疼痛剧烈者给予盐酸哌替啶镇痛。 2. 监测生命体征平稳6h后取半卧位,有利于呼吸和引流,保持胸腔引流管通畅,定时挤 压引流管,观察和记录引流量及颜色。 3. 穿刺完毕,嘱患者静卧, 24 h后方可洗澡。监测穿刺后的反应,观察患者脉搏和呼吸状况, 注意血胸、气胸、肺水肿等并发症。注意穿刺部位,如出现红、肿、热、痛、体温升高等应及时汇报医生。 健康指导: 1. 指导病人有意识地使用控制呼吸的技巧,如进行缓慢的腹式呼吸,并每天监督指导病人 于餐前及睡前进行有效的咳嗽运动,每次15-30min 2. 给予舒适的体位,抬高床头,半卧或健侧卧位,以利呼吸,遵医嘱给氧2-4L/min,氧浓度 35%-40%,并保持输氧装置通畅。 3 鼓励病人积极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以利呼吸。 4. 鼓励病人下床活动,增加肺活量,以防肺功能丧失。

中心静脉穿刺管在心衰病人伴胸腔积液的应用及护理

中心静脉穿刺管在心衰病人伴胸腔积液的应 用及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中心静脉穿刺管在心衰病人伴胸腔积液的临床应用效果及护理。方法:对63例心衰患者并发胸腔积液的危重病人(2005年1月~2009年12月),采用中心静脉穿刺管引流(观察组)34例,胸腔闭式引流组(对照组)29例。加强穿刺管及引流管的护理,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并发症各项指标。结果:中心静脉穿刺管引流效果好,并发症少,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结果表明,配合以细致的护理,中心静脉穿刺管引流方法是救治患胸腔积液危重病人的有效措施,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关键词】中心静脉穿刺管; 心衰病人; 胸腔积液; 护理 心衰病人常为慢性疾病,并存或并发胸腔积液在危重病是常见的。胸腔积液的原因很多,病人多以胸闷、气促、心率快为表现,心衰换则病情危重,上述症状尤为明显。为减轻症状,查明病因,我科采用中心静脉穿刺管引流胸腔积液,并与传统的胸腔闭式引流进行临床治疗及护理比较,结果分析如下。 1 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5年1月~2009年12月,采用中心静脉穿刺管引流心衰患者伴胸腔积液(观察组) 34例,男23例,女11例;年龄20~78岁,平均48岁。胸腔闭式引流组(对照组)29例,男21例,女8例;年龄18~79岁,平均51岁。两组年龄、性别、病因差异均无显著性。 1.2 治疗方法 均经X线或胸部CT确定积液部位及范围后,病人取半坐卧位,选择患侧腋中线第7肋间下位肋骨上缘为穿刺点。观察组采用中心静脉导管作为引流管,常规消毒铺巾,经1%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后,用穿刺针进入胸腔,回抽针管见有液体后插入导管丝,拔出套管针,经扩皮针松弛组织后,用中心静脉导管沿导丝进人胸腔10~20cm[1],抽出导丝,用宽胶布固定导管,将导管的另一端与引流袋相连。对照组采用常规胸腔闭式引流术。两组均采用对症支持治疗。 1.3 护理 1.3.1 心理护理患者对置管引流方法缺乏了解,存有疑虑,为此置管前向患者解释置管引流的优点及安全性等相关知识,消除患者的心理负担。

中心静脉导管留置胸引管

中心静脉导管留置胸引管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操作方法 实验组患者取坐位或半卧位,在B超定位点常规消毒皮肤, 2%利多卡因逐层麻醉至胸膜,穿刺针沿穿刺点肋骨上缘垂直刺入,当阻力突然减轻,回抽注射器中有积液即证明进入胸膜腔;导丝沿穿刺针进入胸腔10~15 cm后拔出穿刺针,扩张器扩张局部皮肤,借助导丝将导管导入胸腔10~15 cm,固定导管,拔出导丝,空针回抽见胸腔积液抽出证实穿刺成功。引流管局部固定,拨出导丝并接三通管、艾贝尔引流管、引流袋,最后用 3 L手术粘贴巾敷贴固定。对照组采用传统胸腔穿刺抽液治疗,第一次抽液量不超过700 ml,以后每次抽液量不超过1 000 ml。每周抽液2~3次。两组均积极治疗原发病。 统计学处理 所有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检验方法采用χ2检验,以P<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胸腔积液消失时间、住院天数及胸穿次数比较 见表1。 两组患者并发症比较 见表2。 3 护理体会 术前护理 置管前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置管的目的及注意事项,告知置管的好处为可减少穿刺次数,减少并发症,减轻患者的痛苦,从而消除患者及家属的顾虑。 术中配合及并发症的观察 协助摆好体位,常规消毒,铺孔巾、抽好局麻药。整个过程护士守候在旁,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呼吸、脉搏、血压等生命体征情况以及有无面色苍白、出冷汗、头昏等不适[3],一旦出现,应提醒医生停止操作,查明原因,就地抢救。

术后护理 ①加强巡视,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导管脱落、扭曲、受压,以保证引流通畅。②指导患者适当更换体位、轻咳,鼓励其离床活动,以利液体引流,但注意引流储藏袋不可高于引流口;或活动时夹闭引流管,防止逆行感染;避免剧烈活动,防止导管脱落。③指导患者擦身时要保持置管周围皮肤清洁干燥,如果穿刺点局部出现红肿、疼痛等症状时,需每日用碘酒、酒精消毒并更换敷料。④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性质,控制引流速度,以不超过50 ml/min的速度进行缓慢排液,一般每日引流量控制在2 000 ml以内,首次放液量不超过500 ml,每天引流3~4次,更换引流袋1次,记录24 h引流液,更换时注意夹闭管道,防止空气进入胸腔引起医源性气胸。⑤引流不畅时,让患者变换体位,如发现堵管,可用生理盐水低压冲洗或生理盐水加糜蛋白酶或生理盐水加肝素钠10~20 ml注入导管, 30 min后引流物溶解后抽出,冲洗压力不可过大,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有不适,停止操作。⑥因结核病是慢性消耗性疾病,加上引流大量的胸液,蛋白质大量的丢失,患者易引起低蛋白血症,故应指导其多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必要时静脉补充白蛋白、脂肪乳等高营养物质。⑦24 h引流液少于50 ml,B超检查胸腔积液基本放尽可拔管。拔管后压迫穿刺点5~10 min,消毒后贴敷贴。继续观察穿刺处有无渗液、渗血。拔管后继续观察患者有无呼吸困难、胸闷、胸痛, 48 h内禁止淋浴。 4 讨论 由表1显示实验组患者胸腔积液消失时间、住院天数、胸穿次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由表2可以看出实验组无胸膜粘连、损伤性气胸、胸膜反应等并发症,仅有4例引流管堵塞,经用生理盐水低压冲洗或生理盐水加糜蛋白酶或生理盐水加肝素钠10~20 ml注入导管, 30 min后引流物溶解抽出后通管,无需重新置管。与魏长春等[4]总结的100例胸腔引流管排液经验效果相近。 近年研究表明,引流管口径大小对引流效果没有影响[5],但临床上趋于用小口径导管引流治疗胸腔积液。中心静脉导管原为血管内置管,管径细,管壁光滑,对肺和胸壁损伤小,能灵活控制引流量,不影响日常活动,携带方便,同时避免了反复胸腔穿刺增加患者的痛苦和感染,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常规胸腔穿刺引流每次抽液有限,不能有效缓解呼吸困难症状,放液较多,易导致纵隔移位,并且患者需经历多次穿刺的痛苦,往往产生惧怕疼痛、肺损伤等恐惧心理,而将中心静脉导管置入胸腔并留置,操作迅速,穿刺针在胸腔内留置时间短,减轻了患者的恐惧心理。在护理中要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让患者知道导管引流的必要性,防止患者过度精神紧张,以便于更好地配合治疗。积极做好导管引流的护理,保持引流管通畅,防止导管堵塞,严格无菌操作,预防胸腔内感染。合理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可提高中心静脉导管胸腔内置管术的成功率,有效的护理措施避免了导管堵塞、脱落、继发感染等现象的发生。本方法可以安全、充分地排尽胸腔内大量积液,减少胸穿次数,减轻患者的痛苦和心理负担,减少胸腔积液残留量,防止胸膜粘连、增厚和慢性脓胸的发生,减少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胸膜腔穿刺术适应症、禁忌症与注意事项

1胸膜腔穿刺术主要作用 ① 取胸腔积液进行一般性状检测、化学检测、显微镜监测和细菌学检测,明确积液的性质,寻找引起积液的病因; ② 抽出胸膜腔的积液和积气,减轻液体和气体对肺组织的压迫,使肺组织复张,缓解病人的呼吸困难等症状; ③ 抽吸胸膜腔的脓液,进行胸腔冲洗,治疗脓胸; ④ 胸膜腔给药,可胸腔注人抗生素或者抗癌药物。 2适应症 1、诊断性:原因未明的胸腔积液,可作诊断性穿刺,作胸水涂片、培养、细胞学和生化学检查以明确病因,并可检查肺部情况。 2、治疗性:通过抽液、抽气或胸腔减压治疗单侧或双侧胸腔大量积液、积气产生的压迫、呼吸困难等症状;向胸腔内注射药物(抗肿瘤药或促进胸膜粘连药 物等)。 3禁忌证 1﹒体质衰弱、病情危重难以耐受穿刺术者。 2. 对麻醉药过敏。 3﹒凝血功能障碍, 严重出血倾向,患者在未纠正前不宜穿刺。 4﹒有精神疾病或不合作者。 5﹒疑为胸腔包虫病患者,穿刺可引起感染扩散,不宜穿刺。 6﹒穿刺部位或附近有感染。 4术前准备 1.了解、熟悉病人病情。 2.与病人家属谈话,交代检查目的、大致过程、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等,并签字。3.器械准备:胸腔穿刺包、无菌胸腔引流管及引流瓶、皮肤消毒剂、麻醉药、无菌棉球、手套、洞巾、注射器、纱布及胶布。

器械准备 5操作步骤 体位 患者取坐位面向背椅,两前臂置于椅背上,前额伏于前臂上。不能起床患者可取半坐位,患者前臂上举抱于枕部。 选择穿刺点 选在胸部叩诊实音最明显部位进行,胸液较多时一般常取肩胛线或腋后线第7-8肋间;有时也选腋中线第6-7肋间或腋前线第5肋间为穿刺点。包裹性积液可结合X线或超声检查确定,穿刺点用蘸甲紫(龙胆紫)的棉签或其他标记笔在皮肤上标记。 操作程序 (1)常规消毒皮肤:以穿刺点为中心进行消毒,直径15厘米左右,两次。(2)打开一次性使用胸腔穿刺包,戴无菌手套,覆盖消毒洞巾,检查胸腔穿刺包内物品,注意胸穿针与抽液用注射器连接后检查是否通畅,同时检查是否有漏气情况。 (3)助手协助检查并打开2%利多卡因安瓶,术者以5ml,注射器抽取2%利多卡因2-3ml,在穿刺部位由表皮至胸膜壁层进行局部侵润麻醉。如穿刺点为肩胛线或腋后线,肋间沿下位肋骨上缘进麻醉针,如穿刺点位腋中线或腋前线则取两肋之间进针。 (4)将胸穿针与抽液用注射器连接,并关闭两者之间的开关保证闭合紧密不漏气。术者以一手示指与中指固定穿刺部位皮肤,另一只手持穿刺针沿麻醉处缓缓刺入,当针锋抵抗感突感消失时,打开开关使其与胸腔相通,进行抽液。助手用止血钳(或胸穿包的备用钳)协助固定穿刺针,以防刺入过深损伤肺组

中心静脉穿刺流程图解

中心静脉穿刺流程图 分享 一何谓中心静脉?中心静脉是指距离心脏较近的大静脉,主要指双侧的颈内静脉和锁骨下静脉。如图 二为何要做中心静脉穿刺? 1迅速开通大静脉通道,便于输液、输血等抢救治疗得以顺利实施。经常在急、危病人的抢救治疗使用,在急诊科和抢救治疗时常见。 2监测中心静脉的压力,指导临床液体的输入。在休克病人和手术中的病人中使用。 3大中型手术病人,因为长时间的禁食,需要较长时间的禁食时为了进行静脉营养治疗时使用。 4为了放置临时或永久性起搏器,常用于心律失常病人。 5静脉造影或经静脉的介入治疗:如进行血液透析或血将置换过滤(血滤)、静脉支架的放置等。 6肿瘤病人常常是通过中心静脉进行化疗,为了保护外周血管并防止化疗药物的外渗而引起的皮肤坏死。 三中心静脉穿刺和置入导管的风险。 我们都知道,任何医疗操作都会存在风险,而具体风险的种类却又与你在哪个部位操作有关。从颈内静脉和锁骨下静脉解剖图上可以看出,二者均处于胸腔顶部的肺尖、动静脉是相伴而行、距离心脏近等。因此,在这里操作可以出现如下风险: 1气胸、空气栓塞:心脏在舒张时和胸腔配合至心脏和胸腔压力低于外界大气压而成负压状态,外界空气容易进入胸腔和心脏而产生气胸和空气栓塞(肺栓塞)。这是致命性的风险,一旦出现可有生命危险。 2局部血肿、血胸、局部感染、败血症:如果病人凝血功能差或者误穿动脉时

会因为动脉压力高或血液不容易凝固进入胸腔或皮下而形成血胸和皮下血肿,时间长了会出现感染导致败血症的发生。 3穿刺不成功:因为局部解剖变异或体位不恰当或选择穿刺点和进针角度不合适可以造成穿刺不成功,而多次多点多角度穿刺又可以增加上述风险出现的机率。故不主张以增加上述风险出现的机率为代价行多次多点多角度穿刺,有时换一个人穿刺时反而更容易成功而且不以增加风险的出现机率。 通过上述的介绍,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心静脉穿刺术前同意书的内容就是这么来的。由此,也可以类推其他医疗操作的风险由来。我相信:没有任何一个医生会有意夸大穿刺等操作的风险,而且也没有哪一个医生有这份闲心杜撰一份危言耸听的文书来吓唬病人和家属 四哪些医生应该掌握中心静脉穿刺? 中心静脉穿刺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专科性穿刺,尤其在遇到急救病人时,这根中心静脉导管将会成为一根救命的导管。因此,我认为:急诊科医生、内科医生、外科医生、妇产科医生、麻醉科医生都应该熟练掌握中心静脉穿刺技术。但是,因为此操作存在着高风险,很多医院包括一些很有名气的大医院,只有麻醉医生能进行此项技术,而我却认为:麻醉医生在麻醉完成后进行操作有更大的风险,因为病人已麻醉,失去感觉,如果出现气胸和血胸时,所有的人并不会知道,最后造成整个手术过程中一侧肺叶失去功能。所以,麻醉中进行穿刺是非常危险的。我科大中型手术均在术前一天进行中心静脉穿刺置管,如果有问题可立即拍胸片,了解肺及胸腔情况,以便及时处理。这样就要求外科医生能熟练掌握这门技术。 五穿刺过程及应该注意的事项。 本节应该纯属于个人体会,给医生看是很有必要的。但作为一个普通大众,多多了解无妨碍。从中,他们可以了解到:在医院里的任何一项治疗或操作均存在有一定的风险,还能了解医生是如何去规避这些风险的发生。我相信每一位医生都是这样尽力去做的,因为,一旦出现了问题对病人和所操作的医生来说,都是一种不祥的兆头。在这一点上,病人和医生都是站在同一立场上的,绝非对立! 1中心静脉穿刺前物品准备:一个已经消毒合格的静脉切开包或缝合包、肝素盐水一袋、20ml注射器一个、2%的利多卡因5ml、三通一个、肝素帽二个、单腔或双腔中表静脉导管一套、皮肤消毒消毒物品。具体见下图:

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置管及护理

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置管引流及护理 一、方法 1 材料一次性单腔中心静脉导管组1副(国产舒贝康牌);导管16G×20cm 带侧孔、穿刺针18G×70mm J型金属导丝0.89mm×60cm,Raulson注射器(中央有一带瓣膜的管道与穿刺针相通)、扩张皮肤套管,一次性使用输液器1条,500ml 滴流瓶1个。 2 改良中心静脉导管引流系统在总结了国内外报道的关于胸腔引流治疗胸腔积液方法的基础上加以改良,用中心静脉导管、一次性输液器、1个500ml滴流瓶。将一次性输液器的针头去掉,输液器滤头内的滤纸用大针头捅开,以便引流通畅,去掉输液器一端的排气小管。输液器滤头一端与中心静脉导管的三通管连接(三通管先处于关闭状态),另一端插入滴流瓶胶盖内,同时用输液管在滴流瓶的侧面做成U字型并用胶布固定。由此组成具有负压的引流系统,对胸腔积液加以持续负压引流。 3 操作步骤根据B超定位选择穿刺部位,病人坐位,常规皮肤消毒,铺无菌洞巾,2%利多卡因局部侵润麻醉;左手固定穿刺点皮肤,右手持Raulson注射器的穿刺针沿穿刺点肋骨上缘垂直刺入,当阻力突然减轻回抽注射器中有积液或气体即证明进入胸膜腔;右手用导丝推进器把导丝从注射器尾部向前推进25~28cm(进入胸腔内约5~8cm);固定好导丝,退出穿刺针和注射器;从导丝尾端套上扩皮套管,扩张导丝入皮处的针孔;用留置导管替换扩皮套管,旋转推进导管,通过皮肤和胸壁组织进入胸腔,将导管送进(进入胸腔内约3~5cm),再用注射器回抽,确定导管在胸腔内;左手固定导管,右手拔出导丝并接上三通管;在穿刺孔处碘酊消毒后敷上一小块无菌纱布,再用医用胶贴将导管粘贴于胸壁固定;将一次性输液器的针头去掉,并将输液器滤头内的滤纸用大针头捅开,以便引流通畅,用输液器滤头一段与三通管连接,输液器另一端(带有排气管的一端)插入500ml滴流瓶的橡皮盖内,同时在滴流瓶侧壁用滴流管做成U字形,并胶布固定,形成负压,即起到负压引流器的作用;连接完后打开三通管,即见胸液顺利进入滴流瓶;可随时留取新鲜胸液送检;引流速度控制在100~120滴/min,每天引流8~10h,记录引流量,如引流不畅可用注射器试抽,并注入适量尿激酶,期间通过改变体位使胸腔积液得以充分引流,当引流的液体<50ml/日时即可拔管,在拔管前可经三通管往胸腔内注入高聚生、顺铂等药物治疗,一般引流时间不宜超过1周。 二、护理 1.术前护理( 1 )患者的准备: 恶性胸水患者因胸闷、呼吸困难, 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易产生恐惧、焦虑、情绪低落, 对治疗失去信心, 针对患者的思想问题, 护士应表现出极大的耐心和同情心, 鼓励患者树立信心。由责任护士向患者讲解, 使用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置入于胸腔引流, 治疗胸腔积液有如下优点: ①只需 1 次穿刺, 减轻了痛苦, 减少多次穿刺引起的脏器损伤及胸膜休克的机会; ②可采用多种体位, 更快更彻底的引流胸液, 并有利于胸腔内给药; ③导管细而软, 对胸膜组织刺激小, 并可随意转动体位不引起疼痛; 引流袋体积小, 携带方便, 不影响活动和睡眠, 有利于患者的自我护理。同时解释引流术的目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操作时配合要点, 如穿刺时固定体位, 不说话、咳

胸腔穿刺胸腔灌注化疗

胸腔穿刺胸腔灌注化疗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胸腔穿刺+胸腔灌注化疗术护理常规 评估(Assessment) 1. 生命体征以及脉搏氧饱和度。 2. 缺氧的症状体征、呼吸困难情况。 3. B超定位以确定胸水的量或拍片确定肺部压缩情况。 4. 呼吸音情况。 5. 原有的基础疾病及患者的耐受情况。 6. 心理状况。 措施 (Treatment) 1. 说明穿刺的目的。 2. 指导患者在操作过程中保持穿刺体位,不要随意活动。 3. 安置患者取坐位,充分暴露穿刺区域。 4. 确定穿刺点。胸腔抽液患者穿刺点常取肩胛下线7-8肋间或腋中线6-7肋 间,或结合B超定位选择穿刺点。避免在第9肋间以下穿刺,以免穿透膈肌而损伤腹腔脏器。 5. 准备用物。 6. 协助医生进行穿刺。 7. 术中密切观察有无头晕,面色苍白,出冷汗,心悸,胸部剧痛,刺激性咳嗽 等情况,出现头晕,心悸,冷汗,面色苍白,脉细,四肢发凉,提示患者可能出现胸膜反应,应立即停止抽吸,使患者平卧,密切观察血压、脉博,关注患者主诉,必要时使用地塞米松。每次抽液不宜过快过多,避免使胸腔内压骤然下降发生肺水肿或循环障碍,纵隔移位等意外。首次抽液不宜超过600ml,以后每次抽液量不应超过1000ml。当透视、胸部摄片或B超检查证实肺已经复张,胸水基本排尽时,可经导管注入化疗药物,一般隔日一次,分三次进行。 8.固定引流管,避免脱出,反折,阻塞,扭曲。 9. 观察引流管通畅情况,导管周围皮肤情况,穿刺处有无出血、皮肤感染及皮下血肿等。 10. 观察引流液的性状、颜色、量,并定时更换引流袋。 11. 注意穿刺点有无渗血或液体漏出,保持敷料干洁。 12. 指导肺功能锻炼,深呼吸和吹气练习。 13.嘱患者在2h内每15min变换1次体位,以利化疗药物在腔内分布均匀,同时 静脉适当予以止吐剂、补充白蛋白和利尿剂。封管观察1~2d未再出现胸水则拔管。 教育(Education) 1. 引流管应保持通畅,避免脱管。 2. 如胸闷气急加重应告知医务人员。 3. 引流袋不能高于穿刺部位,防止引流液返流。 4. 鼓励患者深呼吸,促进肺膨胀。

胸腔穿刺术(液体)知识点

胸腔穿刺术(液体) (教辅用书:中国医学生临床技能操作指南第2版) 1.适应证 ①胸腔积液需要明确诊断。 ②大量胸腔积液产生呼吸困难等压迫症状,抽出液体促进肺复张,缓解症状。 ③胸膜腔内给药。 2.禁忌证 对有凝血功能障碍或重症血小板减少者应慎用,必要时可补充一定量的凝血因子或者血小板,使血液的出凝血功能得到部分纠正后,再行胸腔穿刺。 3.操作步骤 (1)体位:再次确认病变位于左侧还是右侧。常规取直立坐位,上身略前倾, (2)穿刺点选择 ①穿刺点主要是根据患者胸液的范围而定,常选择腋前线第5肋间,腋中线第6~7肋间,腋后线第7~8肋间,肩胛下角线第7~8肋间。穿刺点应避开局部皮肤感染灶。 ②确定后要标记穿刺点。 ③一般通过叩诊结合X线胸片确定穿刺部位,必要时可通过超声检查来进一步确定穿刺点及穿刺深度,甚至在B超引导下完成穿刺。 (3)消毒铺单 (4)麻醉 (5)穿刺 ①准备:取尾部连接一个乳胶管的16号或18号胸腔穿刺针,用止血钳夹闭乳胶管,根据麻醉时记录的进针深度,在穿刺针上估算出穿刺达到此深度后,留在胸部皮肤外的穿刺针长度。 ②穿刺:沿麻醉区域所在肋间的肋骨上缘,垂直于皮肤,缓缓刺入穿刺针,达到预定穿刺深度或有落空感后,停止穿刺。 ③回吸:用止血钳紧贴皮肤固定穿刺针,将乳胶管连接50ml注射器,松开夹闭乳胶管的止血钳,负压回抽注射器,如抽得与局部麻醉过程中颜色一致的液体时,标志穿刺针已进入胸腔。如不成功,适当改变穿刺针的深度与角度,回吸直到有液体吸出为止。 (6)抽液 第一次抽得的液体应先留取标本,分别装入各个标本小瓶内。 诊断性穿刺:穿刺抽得50~100ml液体,分别装入各个标本小瓶内,即完成操作。 治疗性穿刺:需进一步抽出胸腔内积液,但胸腔积液引流速度不能过快,首次一般不超过600ml,以后每次引流的液体量应小于1000ml。 (7)拔针 (8)穿刺后的观察 (9)标本处理:记录标本量与性质,将标本分类并标记,然后根据临床需要进行相应检查,如常规、生化、酶学、细菌学及细胞病理学检查等。 4.并发症 (1)胸膜反应 (2)气胸: 可由以下原因引起:①穿刺过深伤及肺;②抽液过程中患者咳嗽,使肺膨胀,被穿刺针刺伤;③在更换注射器或拔除穿刺针时气体漏入胸腔。 少量气胸观察即可,大量时需要放置闭式引流管。 但如患者是机械通气,气胸可能会继续发展,甚至成为张力性气胸,应注意观察,必要

中心静脉导管在胸腔积液治疗中的应用

中心静脉导管在胸腔积液治疗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5-10-27T10:35:54.173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4期作者:康琼洁[导读] 甘肃省陇西县第一人民医院传染科甘肃陇西 748100 中心静脉导管通常用于大静脉的穿刺置管,建立静脉通道,方便静脉输液,测量中心静脉压,长期胃肠外营养等。在基层医院,这项技术还未开展。2011年3月,我科将其用于胸腔积液和腹腔积液的引流,共200余例,效果理想。 甘肃省陇西县第一人民医院传染科甘肃陇西 748100 摘要:中心静脉导管通常用于大静脉的穿刺置管,建立静脉通道,方便静脉输液,测量中心静脉压,长期胃肠外营养等。在基层医院,这项技术还未开展。2011年3月,我科将其用于胸腔积液和腹腔积液的引流,共200余例,效果理想。关键词: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积液;应用胸膜腔是位于肺和胸壁之间的一个潜在腔隙。在正常情况下脏层胸膜和壁层胸膜表面有一层很薄的液体,在呼吸运动时起润滑作用。胸膜腔和其中的液体并非处于静止状态,在每一个呼吸周期中胸膜腔的形状和压力均有很大变化,使胸膜腔内液体持续滤出和吸收并处于动态平衡。若由于全身或局部的病变致使胸膜腔内液体形成过快或吸收过缓,临床即产生胸腔积液。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症状,可伴有胸疼和咳嗽。积液量少于0.3—0.5L时症状多不明显,若超过0.5L,患者可感到胸闷、气粗,胸疼随着胸水量的增加可缓解。体格检查局部叩击成浊音,听诊呼吸音减低。若积液量进一步增多,使纵膈脏器受压,患者会出现明显的心悸、呼吸困难。胸腔穿刺抽液是缓解呼吸困难,防止发生胸膜肥厚、粘连的关键。但反复胸腔穿刺抽液不但增加了患者的痛苦,而且增加了感染风险,且不能完全彻底地抽尽胸腔内积液。我科从2011年3月开始,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膜腔置管闭式引流积液,避免了反复穿刺,控制了感染,积液引流彻底,术后肺复张迅速,提高了治愈率,减少了住院日数,取得了理想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共137例(2011年3月----2014年12月),均经胸部X线和超声检查确诊为胸腔积液,包括结核性胸膜炎、脓胸、恶性胸水等。男83例,女54例;年龄17----53岁。少量积液(300ml—500ml)62例,中量积液(500ml----800ml)54例,大量积液(>800ml)21例。患者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并积极配合手术操作。 2.护理 2.1心理干预:患者入院时热情接待,就病室设施、环境进行介绍,消除患者陌生感;主动与患者沟通,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及中心静脉导管的应用知识;依据病情,医患双方共同制定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案,帮助患者克服紧张情绪,积极配合治疗。 2.2术前准备 2.2.1病人准备(1)术前检查术前每位病人均进行胸部X线检查和超声检查。X线检查其改变与积液量和是否有包裹或粘连有关。极小量的游离性胸腔积液,胸部X线仅见肋膈角变钝,积液量增多时显示向外、向上的弧形上缘的积液影。大量积液时患侧胸部有致密影,气管和纵膈推向健侧。超声探测胸腔积液的灵敏度高,定位准确。临床用于估计胸腔积液的深度和积液量,协助胸腔穿刺定位。(2)思想准备患者应有与医生密切配合地思想准备,消除惧怕、焦虑和紧张的心理状态。 2.2.2护士准备(1)术前做好病人的工作:消除其惧怕、焦虑和紧张的思想状态,取得与医生的密切配合。(2)告知病人术前应好好卧床休息;术中不要咳嗽,如有不适,应与医生说明,以使医生考虑操作时应注意什么或暂停操作;穿刺置管成功后应静卧两小时。 2.2.3用物准备备治疗盘;胸腔穿刺包;中心静脉导管;一次性使用输液延长管;闭式引流袋;消毒用品。 2.3术中配合(1)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熟悉病人病情及中心静脉导管胸膜腔穿刺置管方法,认真做好皮肤消毒。(2)穿刺过程中,必须随时观察患者的变化,如有咳嗽、脸色苍白、出汗、晕厥等,应立即告知医生停止穿刺,并让患者平卧,必要时给予氧气吸入,皮下注射肾上腺素或苯甲酸钠咖啡因等,另根据病情做相应处理。 2.4术后护理(1)指导患者翻身或活动时防止牵拉延伸管,以免中心静脉导管脱出。(2)保持引流通畅,避免延伸管扭曲、受压、折叠。(3)将闭式引流袋固定于低于胸腔开口处,防止引流液返流,继发感染。 3.结果 137例胸腔积液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均成功,无不良事件发生,效果理想。 4.讨论 胸腔积液是呼吸内科的常见病,最早出现的症状主要是呼吸困难,病人常因呼吸困难而精神烦躁、恐惧、焦虑,传统的解除胸腔积液的方法是反复胸腔穿刺抽液,患者痛苦明显,感染几率上升,并发症较多,住院时间长且费用高。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有诸多优点:(1)病人的选择面广。结核性胸膜炎、脓胸及恶性胸水量较多、生长快、需反复进行穿刺抽液或局部治疗者均可采取此种方式进行治疗;(2)避免多次穿刺的痛苦和不适,组织创伤小,拔管后无需缝合,伤口愈合快,病人住院时间短且住院费用明显降低;(3)取材方便,操作简便、迅速、安全,不需去手术室放置,可在床旁直接操作,特别对体质差、病情重的患者抢救时具有明显优势;(4)组织相容性好,不刺激损伤组织,可长期留置,且并发症少,合并感染、出血的发生率很低;(5)引流速度可控,不易引发复张性肺水肿,病人更加舒适;(6)引流充分,不易引起胸膜粘连肥厚;(7)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可在引尽胸水后行胸腔内化疗或局部注射免疫调节剂治疗。 目前,中心静脉导管在基层医院胸腔积液治疗中的应用尚未普遍推行。然而,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置管引流胸腔积液是胸腔积液治疗的重要措施,其为微创侵入性操作,可以多次引流,方便护理,在临床工作中应用可极大的提高相关疾病的治愈率,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胸腔积液影响患者的呼吸和循环功能,最终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加之其难以一次引流而完全控制,传统的护理方法难以实现病情的高效控制,并会成为造成各种并发症的根源。因此,在基层医院科学的推广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置管引流的应用,统一护理管理方法、预防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置管治疗并发症,将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时间以及减轻患者家庭负担和深入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中心静脉导管在胸腔积液穿刺中的应用及护理

中心静脉导管在胸腔积液穿刺中的应用及护理标签: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积液;穿刺 随着医疗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胸腔积液的治疗也改变了传统的切口放置引流管的治疗方式。笔者所在医院呼吸内科自2006年10月成功开展了胸腔穿刺留置中心静脉导管(PICC)抽液以来,取得了满意的成果。此种方法与传统的方法相比有着患者创口小、痛苦轻微、活动方便的优点。笔者整理了笔者所在科自2009年5月~2010年5月156例经此方法治疗的患者,穿刺成功率100%,留置过程中有16例曾一度堵管,经20 ml生理盐水脉冲式冲管后得以畅通,其余的均通畅至拔管。现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笔者所在科胸腔积液患者156例,男98例,女58例,年龄18~74岁,平均52岁。术前这些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胸痛、胸闷憋气不适等临床表现。最后由胸水检验或病理得出最终诊断肺癌75例(包括从别处转移而来的)、肺结核42例、肺炎19例﹑肺脓肿20例。 1.2方法(1)材料:采用佛山市南海百合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Y1856W-1089-160艾贝尔PICC穿刺包1个。(2)操作方法:患者取坐位,取患侧胸水B超定位点为穿刺点,打开PICC穿刺包,0.5%碘伏常规消毒穿刺周围皮肤,戴无菌手套,铺无菌洞巾以2%利多卡因由穿刺点逐层麻醉后,嘱患者勿用力屏气,均匀呼吸,用无菌穿刺针垂直刺入胸腔,有破空感后置入导丝,扩皮后插入内置管,抽出导丝,连接引流袋,缓慢引流出胸腔积液,并留取胸水标本送常规化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核杆菌及病理检查,一次抽液量不超过1000 ml,防止因胸腔压力骤减而发生肺水肿及循环衰竭。引流完毕,撤去引流袋,末端旋紧肝素帽,用肝素盐水封管,夹闭活塞。并在导管近皮肤处做记号,以便发现导管有无滑出体外。以穿刺部位为中心,再次消毒皮肤,消毒范围大于敷贴范围,平整粘贴无菌敷贴,最后将导管固定好。(3)注意事項:整个操作过程需严格无菌操作,预防感染,嘱患者敷贴处勿抓搔,引流管勿随意拉拽,以防自行拔管等。指导患者卧床休息,穿刺处疼痛耐受力差的患者可遵医嘱给予杜冷丁,肌肉注射,同时观察生命体征。 2结果 成功留置导管后,可每日或隔日进行抽液,并随时留取标本检验。待检验结果出来后,可由导管注入药物进行局部治疗,如肺癌患者注入顺铂等化疗药物;肺脓肿患者由导管注入0.5%甲硝唑200 ml胸腔冲洗,2次/d,操作简捷,减轻了反复胸腔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也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3护理

胸腔穿刺术护理常规

胸腔穿刺术的护理配合 【概念】 胸腔穿刺术是自胸膜腔内抽取积液或积气的操作,常用于检查胸腔积液的性质、抽液减压或通过穿刺胸膜腔内给药。 【适应症】 1.胸腔积液性质不明者,抽取积液检查,协助病因诊断。 2.胸腔内大量积液或积气者,排除积液或积气,以缓解压迫症状,避免胸膜粘连增厚。 3.脓胸抽脓灌洗治疗,或恶性胸腔积液需胸腔内注入药物者。 【评估】 1.操作环境是否安全、安静。 2.患儿意识状态及合作能力、凝血功能及血小板情况。 3.患儿穿刺局部皮肤有无破溃、结节、皮疹等。 【术前准备】 1.物品准备:胸腔穿刺包、无菌手套、帽子、口罩、2%利多卡因、2ml、5ml、20ml、50ml注射器各2支、肾上腺素1支、生理盐水,必要时备无菌水封瓶。 2.心理护理:向患儿及家长解释穿刺目的、操作步骤,取得信任,协助患儿克服恐惧心理,消除家长顾虑。 3.术前指导年长儿练习穿刺体位,并告知患儿在操作过程中保持穿刺体位,不要随意活动,避免咳嗽或深呼吸,以免损伤胸膜或肺组织。必要时给予镇静药。【术中配合】 1.根据病变部位,协助患儿取合适体位。抽液时,协助患儿取坐位,面向椅背,两手前臂平放于椅背上,前额伏于前臂上。抽气时,协助患儿半卧位。 2.协助医生常规皮肤消毒,局麻。 3.协助医生标记穿刺点,一般胸腔积液的穿刺点在肩胛线或腋后线第7-8肋间隙或腋前线第5肋间隙。气胸的穿刺点在患侧锁骨中线第2肋间隙或腋前线第4-5肋间隙。 4.穿刺过程中密切观察患儿有无面色苍白、咳嗽、冷汗等反应,注意询问有无头晕、心悸、疼痛等不适感。

5.穿刺处给予无菌敷料覆盖保护,胸腔闭式引流时协助连接胸腔闭式引流瓶,标记置管时间。 【术后护理】 1.记录穿刺时间、抽液抽气量、胸腔积液的颜色以及患儿在术中的状态。 2.监测患儿生命体征的变化,尤其是脉搏呼吸,注意观察有无气胸、血胸、肺水肿等并发症的发生。 3.观察穿刺部位,如出现红、肿、热、痛、体温升高或液体溢出等,及时通知医生处理,保持穿刺部位敷料干燥。 4.嘱患儿静卧休息,鼓励患儿深呼吸,促进肺膨胀。 【并发症的观察及处理】 1.胸膜反应:抽吸时,若患儿突然感觉头晕、心悸、冷汗、面色苍白、脉细、四肢发凉,提示可能出现胸膜反应。立即停止抽吸,取平卧位,遵医嘱予药物应用。 2.气胸:若患儿出现突发性胸痛,继而胸闷、呼吸困难、刺激性咳嗽等提示气胸,应立即配合医生在锁骨中线第2或第3肋间隙或腋中线乳头水平处行胸腔穿刺抽气急救,然后采用胸腔闭式引流。 3.血胸:若患儿出现面色苍白、脉搏细速、呼吸急促、血压逐步下降等低血容量休克症状考虑血胸,小量积血不必穿刺抽吸,可自行吸收;中、大量血胸配合医生行胸腔闭式引流,以促进肺膨胀,改善呼吸;并遵医嘱及时补充血容量,防止低血容量性休克,必要时开胸探查,止血。 【参考文献】 1.江载芳,申昆玲,沈颖.诸福棠实用儿科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2.赵艳伟.呼吸内科护理工作指南.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 3.尤黎明,吴瑛.内科护理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4.张素.呼吸科护士规范操作指南.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7 5.李乐之,路潜.外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中心静脉穿刺常见的并发症

中心静脉导管(CVC)维护 中心静脉穿刺常见的并发症 1.气胸:主要见于经锁骨下行锁骨下静脉穿刺术。穿刺时损伤了肺尖,发生局限性气胸,病人可无临床症状,小的肺刺破口也可自行闭合。当穿刺时难度较大,以及穿刺后病人出现呼吸困难、同侧呼吸音减低,就要考虑到有此并发症的可能,作胸部拍片,确定诊断,及早胸腔减压。 2.出血和血肿:由于动静脉紧邻,操作中误伤动脉的机会必然存在。误伤动脉后局部压迫5分钟可不引起明显血肿。但在抗凝治疗的病人或凝血功能障碍的病人,血肿形成的机会就比较多。颈部大面积血肿可引起呼吸困难。 3.空气栓塞:由于大静脉内呈负压,空气经穿刺针或导管可进入血管形成空气栓塞。改变病人体位、提高穿刺点的静脉压,即可减少发生气栓的危险。 4.血胸、水胸:穿刺过程中若将静脉或锁骨下动脉壁撕裂或穿透,同时又将胸膜刺破,血液经破口流入胸腔,形成血胸。胸腔存在负压可造成血液大量流入。若中心静脉导管误入胸腔或纵隔,液体注入上述部位,就引起水胸或水纵隔。 5.室颤:行锁骨下或颈内静脉穿刺,置入导引钢丝或导管过深,刺激心脏,可能引起心室颤动。因此,在行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时,必须在心电监护下进行。置入导引钢丝或导管时,一旦出现室性期前收缩,应后退钢丝或导管。颈内静脉穿刺前需触摸颈动脉,也可引发室颤,故应小心 6.心包填塞:多数由心脏穿孔引起的,一旦发生后果严重。穿孔与导管插入过深有关。应用较硬的导管,尖端顶住心房或心室壁,随着每次心脏收缩导管损伤心壁,从而引起穿孔。一旦导管端进入心包腔,即引起心包积液,少数伴有积血。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病人突然出现紫绀、面部颈静脉怒张、恶心、胸骨后和上腹部痛、不安和呼吸困难,继而低血压、脉压变窄、奇脉、心动过速、心音低远,都提示有心包填塞的可能。 7.感染:局部感染的发生率为2-10%。无菌操作技术欠妥,又经多次穿刺,污染的机会就会增加;局部组织损伤、血肿亦增加局部感染的机会。当临床上出现不能解释的寒战、发热、白细胞数升高、局部压痛和炎症等,应考虑拔出导管并作细菌培养。 页脚内容

教你学会如何中心静脉穿刺 附图

一何谓中心静脉?中心静脉是指距离心脏较近的大静脉,主要指双侧的颈内静脉和锁骨下静脉。如图 二为何要做中心静脉穿刺? 1 迅速开通大静脉通道,便于输液、输血等抢救治疗得以顺利实施。经常在急、危病人的抢救治疗使用,在急诊科和抢救治疗时常见。 2 监测中心静脉的压力,指导临床液体的输入。在休克病人和手术中的病人中使用。 3 大中型手术病人,因为长时间的禁食,需要较长时间的禁食时为了进行静脉营养治疗时使用。 4 为了放置临时或永久性起搏器,常用于心律失常病人。 5 静脉造影或经静脉的介入治疗:如进行血液透析或血将置换过滤(血滤)、静脉支架的放置等。 6 肿瘤病人常常是通过中心静脉进行化疗,为了保护外周血管并防止化疗药物的外渗而引起的皮肤坏死。 三中心静脉穿刺和置入导管的风险。 我们都知道,任何医疗操作都会存在风险,而具体风险的种类却又与你在哪个部位操作有关。从颈内静脉和锁骨下静脉解剖图上可以看出,二者均处于胸腔顶部的肺尖、动静脉是相伴而行、距离心脏近等。因此,在这里操作可以出现如下风险:

1 气胸、空气栓塞:心脏在舒张时和胸腔配合至心脏和胸腔压力低于外界大气压而成负压状态,外界空气容易进入胸腔和心脏而产生气胸和空气栓塞(肺栓塞)。这是致命性的风险,一旦出现可有生命危险。 2 局部血肿、血胸、局部感染、败血症:如果病人凝血功能差或者误穿动脉时会因为动脉压力高或血液不容易凝固进入胸腔或皮下而形成血胸和皮下血肿,时间长了会出现感染导致败血症的发生。 3 穿刺不成功:因为局部解剖变异或体位不恰当或选择穿刺点和进针角度不合适可以造成穿刺不成功,而多次多点多角度穿刺又可以增加上述风险出现的机率。故不主张以增加上述风险出现的机率为代价行多次多点多角度穿刺,有时换一个人穿刺时反而更容易成功而且不以增加风险的出现机率。 通过上述的介绍,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心静脉穿刺术前同意书的内容就是这么来的。由此,也可以类推其他医疗操作的风险由来。我相信:没有任何一个医生会有意夸大穿刺等操作的风险,而且也没有哪一个医生有这份闲心杜撰一份危言耸听的文书来吓唬病人和家属 四哪些医生应该掌握中心静脉穿刺? 中心静脉穿刺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专科性穿刺,尤其在遇到急救病人时,这根中心静脉导管将会成为一根救命的导管。因此,我认为:急诊科医生、内科医生、外科医生、妇产科医生、麻醉科医生都应该熟练掌握中心静脉穿刺技术。但是,因为此操作存在着高风险,很多医院包括一些很有名气的大医院,只有麻醉医生能进行此项技术,而我却认为:麻醉医生在麻醉完成后进行操作有更大的风险,因为病人已麻醉,失去感觉,如果出现气胸和血胸时,所有的人并不会知道,最后造成整个手术过程中一侧肺叶失去功能。所以,麻醉中进行穿刺是非常危险的。我科大中型手术均在术前一天进行中心静脉穿刺置管,如果有问题可立即拍胸片,了解肺及胸腔情况,以便及时处理。这样就要求外科医生能熟练掌握这门技术。 五穿刺过程及应该注意的事项。 本节应该纯属于个人体会,给医生看是很有必要的。但作为一个普通大众,多多了解无妨碍。从中,他们可以了解到:在医院里的任何一项治疗或操作均存在有一定的风险,还能了解医生是如何去规避这些风险的发生。我相信每一位医生都是这样尽力去做的,因为,一旦出现了问题对病人和所操作的医生来说,都是一种不祥的兆头。在这一点上,病人和医生都是站在同一立场上的,绝非对立! 1 中心静脉穿刺前物品准备:一个已经消毒合格的静脉切开包或缝合包、肝素盐水一袋、20ml注射器一个、2%的利多卡因5ml、三通一个、肝素帽二个、单腔或双腔中表静脉导管一套、皮肤消毒消毒物品。具体见下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