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群众工作法

三五群众工作法
三五群众工作法

从“孟连事件”到“孟连经验”的巨变

———普洱市“三五”群众工作法的探索与实践

沈培平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党90年的奋斗历程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群众工作是我们党的传家宝,群众观点、群众立场、群众路线始终是我们党安身立命的根本。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发展阶段,群众工作都会有不同的特点和要求。面对新情况、新问题,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是对广大党员领导干部政治水平、领导能力和工作作风的重大考验。普洱市在处置孟连“7·19”事件工作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

从“孟连事件”之痛中探索实践“三五”群众工作法

2008年,普洱市爆发了震惊全国的孟连“7·19”事件,造成了严重的政治影响,严重伤害了边疆少数民族群众的感情,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成为全国党员干部警示教育的负面典型案例。此后一年多的时间里,全市各种社会矛盾突出,群体性事件此起彼伏,全市先后发生较大的群体性事件52起,党群关系、干群关系、警民关系空前恶化,边疆民族地区发展稳定受到了强烈冲击。

孟连事件及先后发生的一系列群体性事件,迫使我们深刻反思:我们的群众工作究竟出了什么问题;迫使我们深入分析: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迫使我们认真总结:怎样才能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

通过深刻反思,我们认识到,孟连事件的惨痛教训是:执政为民理念出现了偏差,党群关系出现了漏洞,群众路线发生了偏离。一是“屁股坐歪了”。丢掉了群众立场,忘记了“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把屁股坐到了老板一边”,不能公正协调企业与群众的利益关系。二是“路子走偏了”。丢掉了群众路线,自以为比群众高明,自作主张,包办代替。三是“作风飘浮了”。丢掉了宗旨意识,就像“葫芦掉井里,在下面漂着”,不深入群众,不了解群众想什么、需要什么。四是“组织涣散了”。失去了公信力,“说话不灵,办事不成”,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通过深入分析,我们体会到,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易失调、社会易失序、心理易失衡、行为易失范,群众工作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复杂性、多样性和多变性,只有不断创新群众工作制度和方法,只有从源头上彻底扭转不和谐、不稳定的被动局面,只有把群众工作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通过认真总结,我们发现,反复出现的大规模群体性事件有如下基本规律:一是道理一般在大多数群众一方;二是事件构成因素复杂多元;三是背后一般有少数别有用心的人在操纵。如何把握这些规律,解决问题,就是要坚定不移地抓根本,用党的群众工作理论武装干部;就是要坚定不移地抓落实,用扎实的工作作风把党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就是要坚定不移地抓创新,不断丰富和发展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理念和方法。

正是在这些认识的基础上,我们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对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决策部署,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规律和特点,结合孟连事件的处置,探索实践做好群众工作的新方法。

———着眼于把握民情、通达民意、化解民怨、解决民困、共建民生,建立为民服务“五项制度”,用规范的制度考评群众工作,约束干部作风,把工作做在平时

民情、民意历来都是群众工作的核心。民心就像大海里的水,可以载舟,也可以覆舟。孟连事件的发生,说到底就是我们在把握民情、通达民意、化解民怨、解决民困、共建民生方面出了问题,群众工作偏离了党的群众路线。解决这些问题,我们的做法是:一是建立民情责任区制度。全市按行政区域划分为103个乡级和1032个村级民情责任区,实行一名领导或者干部负责一片责任区,采取“确定一名民情联络员、发放一张民情联系卡、设立一个民情意见箱、公布一部民情电话、开通一个民情邮箱”的“五个一”办法,

架起了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连心桥”。

二是建立人民勤务员制度。把全市机关事业单位的干部职工、村(社区)干部和大学生村官纳入人民勤务员范畴,层层派出人民勤务员驻村驻点,规定市级单位勤务员每年驻点时间不少于20天、县级不少于1个月、乡(镇)不少于2个月。

三是建立民情联席会制度。由各级党委牵头,层层建立民情联席会议制度,市级半年召开一次、县(区)每季度召开一次、乡(镇)两个月召开一次,研究解决事关民生的重大问题。

四是建立民情巡视员制度。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巡视组深入民情责任区,收集、初核、甑别群众反映的情况;检查责任区责任人、人民勤务员履职情况;督促民情事项的处理和民生问题的解决。

五是建立民情考测评制度。以基层群众为参评主体,对民情责任人、人民勤务员履职情况及工作作风进行群众满意度考核测评,结果作为干部年度考核奖惩和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对考核测评不满意率超过三分之一的,按干管权限进行问责。

———着眼于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问题,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建立化解矛盾“五项机制”,用有效机制排查化解社会矛盾,最大限度地把不稳定因素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新的形势下,群众工作中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往往就会引发社会矛盾,用传统的思维和方法,就事论事、见子打子解决这些矛盾已经不灵了。必须通过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用好的体制机制才能够有效解决源头性和根本性的问题。我们的做法是:

一是建立重大事项维稳评估机制。对重要政策、重大改革举措、重点项目等重大事项实行经济效益和社会稳定风险双评估。2009年以来,全市对62个重大项目实行评估,其中9个项目被叫停,12个项目改为分步实施。

二是建立矛盾纠纷排查预警机制。市维稳办每月、县(区)维稳办每半月、乡(镇)综治信访维稳中心每周对辖区内的社会矛盾纠纷进行一次分析研判,提前介入,超前预警,限期化解。2009年6月,全市共排查出重大社会矛盾纠纷287件,下发维稳预警通知书139份。

三是建立政法部门督导化解机制。全市334名政法部门领导挂钩联系182个矛盾纠纷重点乡村,督导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排查出的287件重大社会矛盾纠纷,至今,已化解276件。

四是建立市县领导全员接访机制。市、县领导每周轮流接访1次,通过开门接访、现场接访、当场交办、会后督办等措施,解决信访疑难问题。2010年以来,共接待群众来访486批7329人次,协调处理重大信访问题492件,惠及群众11.5万人。

五是建立乡镇综治维稳协调机制。乡(镇)综治信访维稳中心牵头组织,整合力量,集中受理调处社会矛盾纠纷。2010年,调解矛盾纠纷4036件,成功调解3958件。

我们在建立化解矛盾“五项机制”的同时,还研究开发了政法综治维稳社会管理综合信息系统,对流动人口、刑释解教人员、非政府组织、重大矛盾纠纷等21个特殊群体和组织实施对比分析、预警提示、跟踪服务、督促落实和有效管控。确保各种潜在的社会矛盾始终处于可控制、能化解之中。

———着眼于综合运用行政、法律、市场等办法,坚持处置事件“五个到位”,用科学的方法妥善处置各类群体性事件,彻底解决问题

孟连事件的惨痛教训警示我们,群众利益的多元化带来了群众工作的复杂性、多样性和多变性,解决因利益诉求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仅靠单一的行政手段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还会导致矛盾激化。必须走出“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软办法不顶用、硬办法不能用”的困境,充分运用行政、法律、市场等综合办法,区别情况,妥善处置。我们的做法是:

一是坚持调查研究深入到位。对涉及各类群体性事件和重大不稳定隐患,采取听取汇报、个别谈话、查阅资料、问卷调查、明查暗访、民情恳谈、实地查看等方式,由各级党委、政府组织政法机关和有关部门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全面摸清情况,掌握群众诉求。对合理合法、合理不合法、不合理不合法等诉求,深入分析事因、经过和可能导致的结果,正确研判矛盾纠纷性质,把握事件发展的动态和基本趋向,科学合理地提出处理化解意见,形成内容全面、事实清楚、分析透彻、对策科学可行的调研报告,供决策参考。

二是坚持合理诉求解决到位。对社会矛盾中的群众诉求,综合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疏导、听证等办法,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明确责任人、单位和时限,因案施策,逐案化解。群众诉求合理合法的,坚决予以解决;合理不合法的,说明情况,表明态度,正确引导,争取部分解决;不合理不合法,但生活困难的,实施帮扶救助。

三是坚持思想工作细致到位。按照法律、法规和政策解决合理诉求后,对于群众的误解或政策法规上的遗憾,由党委、政府牵头,政法部门参与,整合各方面力量组成工作组进村入户、包村包组,开展法律法规和政策宣传教育。做到政策法规宣传到户,感情联系到人,关心关爱到心,与群众“面对面”、“零距离”、“心连心”,争取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对挑头闹事的重点人员,由政法部门逐一进行重点约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明之以法,打消其通过上访闹事等不法手段获取利益的念头,弱化、转化非法事件的组织者和重点骨干人员。

四是坚持法律手段跟进到位。在事前做到服务到位,送法律进村入户,教育群众学法知法守法;在事中做到引导到位,引导群众按照法律理性表达利益诉求;在事后做到处置到位,对经反复说服教育仍然挑头教唆和挑衅法律底线的人员坚决依法处理。在宣传和落实、利益调整、民生解决到位的情况下,上访群众仍然坚持既不合理也不合法的要求继续聚集上访或以过激行为闹访,严重影响正常的工作秩序和社会秩序的,坚持准确分析问题的根源、正确研判矛盾的性质,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关键人员,固定事实证据,制定处置方案。报经上级同意后,由辖区党委政府统一指挥,组织相关处置力量依法采取果断措施,快速有效处置,防止事态升级扩大。

五是坚持后续工作完善到位。事件有效处置后,坚持工作力度不减,组织力量不弱,工作标准不降,继续巩固扩大成果,积极主动做好后续工作,确保群众满意,事件不反弹。继续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强化法律法规和政策宣传,化解对抗情绪,减小处置造成的负面影响。同时,认真落实政府承诺事项的兑现,让群众受教育、得实惠。孟连事件妥善处置后,我们及时组织开展了以“送温暖、办实事、促发展、固边防”为主题的“兴边富民送温暖”活动,整合各类项目资金5600万元,753名驻村驻点干部为群众办实事679件。

“孟连事件”到“孟连经验”的重大转变

孟连事件已经过去3年了。这一事件曾经在普洱各族人民心中造成了深深的伤痛。伤痛之余,市委、市政府不消沉、不气馁、不懈怠,痛定思痛,痛定思变,通过“卧冰—破冰—融冰—除冰”等一系列群众工作,探索实践了“三五”群众工作法,从根本上扭转了群众工作的被动局面,实现了党群、干群、警民关系从离心离德到水乳交融、从剑拔弩张到唇齿相依,从“孟连事件”到“孟连经验”的重大转变,受到了中央和省委领导的充分肯定,为边疆民族地区乃至全国其他地区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探索了一条新路子。

从“孟连事件”到“孟连经验”的事实证明,群众工作始终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是我们一刻也不能丢掉的看家本领,群众路线永远是我们党的生命线。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不能丢。时代变了,党的根本路线没变。只有不断创新群众工作制度和方法,形成长效机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源于处置孟连事件工作中的“三五”群众工作法,充

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是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和科学发展观在群众工作中的具体实践,是在新的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方法的创新尝试。探索和实践“三五”群众工作法,顺应了群众工作的新形势,破解了发展稳定新难题,成就了经济社会新发展。“孟连经验”的现实意义在于:

一是我们实实在在收获了新理念。进一步认识到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最根本的是以执政为民理念为引领,最核心的是以群众利益实效为检验,最关键的是以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为保障。必须抓住根本、抓住核心、抓住关键。

抓住根本,就是要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引领群众工作。群众工作抓与不抓不一样、早抓晚抓不一样、有无长效机制不一样、主动抓与被动抓不一样,干部工作作风变与不变不一样。要把解决好各级干部对待群众的观点、立场和感情问题,作为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前提。通过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大培训、群众工作能力大提升、为民服务大行动,教育引导全市党员干部在思想上尊重群众、在感情上贴近群众、在行动上深入群众、在工作上依靠群众,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自觉把基层群众当“家人”、把群众来访当“家访”、把群众事情当“家事”。

抓住核心,就是要用维护群众利益的实效检验群众工作。正确处理好利益关系,既是群众工作的核心和根本,也是维稳工作的主要抓手。在孟连橡胶产权改革中,我们及时派出工作队,深入村组,开展利益调整工作。在充分尊重利益主体、尊重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合理界定产权和制定利益分配方案,彻底理顺了土地权属、胶树产权和利益分配关系,切实解决了群众的合理诉求,维护了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了群众、企业、政府三方满意。

抓住关键,就是要用坚强的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保障群众工作。一是把群众工作基础夯实在基层。按照“五个好”的要求,整顿后进村(社区)基层党组织99个,消除集体经济“空壳村”605个,实现了无农村党员空白村民小组的目标,不断增强了基层组织的凝聚力。二是把群众工作资源充实到基层。一次性大幅度提高村(社区)干部待遇,大幅度增加基层组织活动经费。全市所有村级组织实现新建活动场所和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全覆盖,实现了所有村民小组都有党员的目标。三是把群众工作力量根植于基层。通过领导干部挂钩联系,建立市、县领导党建联系点463个,全市991个部门单位党组织与乡村党组织建立共建点。全面实施“三培双带”工程,农村党员发展壮大到7.4万名,党员“双带”和服务能力明显增强。

二是我们实实在在收获了新成果。孟连经验在普洱大地遍地开花结果,普洱市尤其是孟连的发展稳定由此冲出困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思想观念变好了。树牢了执政为民理念,站稳了群众立场,回归了群众路线,干部观念发生了根本变化。正如年初中央维稳办杨焕宁主任在孟连调研时,群众指着我们对他说的那样:“不是我们变了,而是他们变了”。

干部作风变实了。党群干群关系融洽了,感情贴近了,在群众心里,干部已成为经常见面、联系紧密的城里“亲戚”。

工作方法变活了。群众工作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有了标准和尺度,有了目标考核和纪律约束,干部下基层成为经常性的自觉行动。孟连芒海村的群众说:“来村里的干部一批又一批,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共产党。”

基层组织变强了。党的基层组织成为群众最拥护的主心骨、最信任的代言人,广大党员干部成为群众最敬重的勤务员、最信任的贴心人。一些曾经在“孟连、江城事件”中“冲锋陷阵”的群众深切地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积极要求加入党组织。2008年至2010年9月,有84人参加了入党积极分子培训,26人成为预备党员,6人成为中共正式党员。

社会环境变优了。在全省综治维稳目标责任制考核中,从2008年“一票否决”、2009年达标靠后跃升到2010年荣获一等奖。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

重点工作和禁毒工作考核全省第一。2010年以来,全市未发生一起影响社会稳定的群体性事件,越级非正常上访批次和人数同比分别下降83.8%和77.8%,全市涉法涉诉进京重访案件办结息诉率达100%。公众对治安满意率从2008年不到80%上升到96.4%。在党风廉政考核中,领导干部测评从2008年没有一个满意到2010年全部满意。

城乡发展变快了。城乡面貌、基础建设、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经济发展跃上了新台阶。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增长14.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85.9%;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7%。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了历史性跨越。生产总值、固定资产、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速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和支出增幅分别居全省第一、第二位。

三是我们实实在在感受到“三五”群众工作法值得学、学得会、真管用。“三五”群众工作法涵盖了群众工作事前、事中、事后可能发生的矛盾和问题,是一项贴近群众、容易掌握、实在管用、互为支持、体系完善的群众工作新机制。“三五”群众工作法的探索和实践,使全市群众工作实现了变被动为主动、变零星为系统、变传统为现代。在江城橡胶产业利益纠纷调处中,我们以“调整利益,完善租赁关系”为主线,规范土地租赁合同,找到了利益分配平衡点,满足了群众合理诉求,维护了企业利益。在原思茅交运集团部分职工聚集上访处置中,我们用真心、真情、真意听取诉求,依法、依规、依政策,最大限度解决了群众诉求,对别有用心带头上访的骨干人员依法进行了量刑,有效控制了事态,妥善处置了事件。三年多来,我们还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推广运用“三五”群众工作法的成果,有效破解了改革发展进程中许多热点难点问题,维护了边疆民族地区的和谐稳定。事实证明,“三五”群众工作法经得起时间、群众和实践的检验。

实践“三五”群众工作法的启示

我们党是靠群众工作起家的,也是靠群众工作发展的。背离群众观点,丧失群众立场,脱离群众路线,放弃群众工作,改革就会失去支持,发展就会失去动力,稳定就会失去基础,社会就会失去活力。以“三五”群众工作法为核心的“孟连经验”的探索与实践,是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加强和创新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加强和创新群众工作的缩影和集中体现。通过探索和实践,给我们的启示是:

其一,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基层组织是基础。基层组织历来是各种势力与我争夺群众、渗透破坏的主阵地。任何时候,基层组织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忽略了基层,要出事;放弃了基层,要出大事。“孟连事件”就是这方面的惨痛教训。实践证明,系统推进基层组织的阵地建设、队伍建设并充分发挥作用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基础。

其二,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长效机制是保障。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必须建立长效机制,群众心里的“疙瘩”只有依靠科学合理、衔接紧密、相辅相成的制度体系来解开,才能克服群众工作的盲目性、短期性、表面性和多变性。实践证明,群众工作只有具体化、制度化、常态化,才能从根本上保障群众工作落到实处并长期坚持。

其三,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利益调整是核心。马克思说“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新的时期,经济利益诉求是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只有抓住利益调整这个“牛鼻子”,正确处理好群众的利益诉求,才能够抓住群众工作的核心。实践证明,不抓住群众利益这个核心,任何形式的思想工作和群众工作都必然是苍白无力的。

其四,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创新方法是关键。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传统惯用的宣传教育、行政方法已不够用了。只有善打组合拳,综合运用多种方法,突出市场主导性、法律权威性,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实践证明,善于运用宣传教育、行政、法律、市场经济等多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必然要求。

云南孟连建立三五工作法1

云南孟连建立“三五”工作法做好群众工作 为民服务五项制度、化解矛盾五项机制和处置事件五个到位的“三五”群众工作法,是孟连县近年来在探索社会管理、化解矛盾纠纷、做好群众工作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和有效方法。 一、建立为民服务五项制度,以务实作风做好群众工作 一是建立民情责任区制度。按行政区域划分乡级民情责任区和村级民情责任区,实行分级负责制,明确一名领导负责一片责任区,实现全覆盖。采取“确定一名民情联络员、发放一张民情联系卡、设立一个民情意见箱、公布一部民情电话、开通一个民情邮箱”的“五个一”办法,广泛收集民情,汇集民意,研究和解决民生问题,督促指导责任区抓发展、保稳定、护民生、兴文明、促党建。 二是建立人民勤务员制度。把机关及参公管理事业单位的全体工作人员、村(社区)干部和大学生村官全部纳入人民勤务员范畴,层层派出人民勤务员深入责任区以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帮助人为出发点,做好宣传、组织、教育、引导和服务群众工作。并在工作中记好民情日记,切实做到“四必熟、五必到、六必访”,即:村两委干部必熟,党员和村民代表必熟,村民小组长必熟,重点户必熟;安排工作必到,召开会议必到,发生事件必到,举行重要活动必到,解决重要问题必到;困难户必访,上访户必访,老党员必访,刑释两劳人员必访,重点人员必访,对政法工作有意见的必访。人民勤务员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的情况进行量化考核,每年评选优秀人民勤务员。 三是建立民情联席会制度。由党委牵头,整合资源、整合力量,层层建立民情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专题民情联席会议,分析研究责任区民情动态,

制定民生工作规划,出台惠民措施,协调解决重大民情事项,架起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连心桥”。县每季度召开一次,乡(镇)每两个月召开一次。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由组织、政法、农办、信访、民政、扶贫等相关部门组成,党委办公室设立联席会议办公室,负责处理日常工作。 四是建立民情巡视员制度。由人大、政协、纪检监察、政法干部和推选出的民情巡视代表组成民情巡视组。由人大牵头组织开展巡视工作,采取查阅资料、问卷调查、明察暗访、座谈走访、实地查看等方式,定期不定期深入民情责任区,收集、初核、甄别群众反映的情况,检查责任区责任人、人民勤务员履行职责情况,发现问题、提出整改;对责任区工作情况提出评价意见;督促责任区民情事项的处理、民生问题的解决;总结推广好典型好经验。民情巡视工作成为下情上达的“直通车”,干部作风的“监督哨”,推动工作的“催化剂”。 五是建立民情考测评制度。以基层群众代表为参评主体,采取召开测评会或入户测评方式,以无记名投票的办法,对民情责任人和人民勤务员履行职责、反映民意、服务群众、兑现承诺、解决民生,以及工作作风、态度等情况进行群众满意度考核测评,其结果作为干部年度考核、综合评价、推优评选、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对消极应对、知情不报、欺上瞒下、弄虚作假、流于形式、推诿搪塞、避重就轻,以及考核测评不满意率超过三分之一的,按干部权限进行问责。 二、建立化解矛盾五项机制,以责任到位做好群众工作 一是建立重大事项维稳评估机制。成立由党委、政府分管政法工作的领导为组长、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领导小

六步工作法

六步工作法 ?六步工作法?即:第一步———现场调解。群众来到?中心?诉求,?中心?有关工作人员进行现场调处,力争当场化解矛盾;第二步———分流调解。对不能当场处理的,按矛盾纠纷性质分类登记,进入人民调解或行政调解两条路径分步办理。第三步———职能部门调解。属人民调解范畴的,由司法所进行调解;属行政调解范畴的,由主管行政部门进行调解。第四步———综治办主任牵头联合调解。如职能部门调解未成,由综治办主任组织有关职能部门人员一起会商处理。第五步———综治委主任牵头联合调解。如综治办主任组织调解未成,由综治委主任(镇街党工委书记兼任)组织全镇街资源,群策群力解决问题。第六步———仲裁或诉讼过程调解。如综治委主任组织调解未成,由当事人提起仲裁请求或诉讼,仲裁机构或法庭再组织裁中或诉中调解。

乡镇政府工作主要职责 1、全面落实党对?三农?的各项方针和政策 2、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和发展农村经济 3、为农村重点提供公共服务和社会化服务,大力发展社会公共及集体公益事业 4、从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出发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大力推进农村的民主和法制建设 乡镇政府如何处理突发事件 当前的中国,是转型的中国。旧的社会观念和社会结构行将消散,新的社会观念和社会结构立足未稳,这就从根本上形成了转型时期的社会特征,并为突发性事件的形成和增多提供了深层次的社会原因。农村往往是各种矛盾最集中的区域,而首先要面对、处理这些矛盾的就是乡镇政府,如果处理不当,势必会激化矛盾,更严重的是会损害政府在民众中的形象和公信力。当然,在农村工作中遇到的突发事件大多是影响相对较小的问题,我们要做的就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就是要做到未雨绸缪、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在处理突发事件问题上传统做法的教训是没有更好的寻根追源,有效的化解危机,而是放任自流,最终导致事态的扩大,严重影响社会生产生活正常展开,在全社会造成很不好的影响;还有在面对突发性事件时,乡镇政府更多的不是想方设法解决问题,而是一味的回避问题,甚至是不惜动用派出所

三五工作法

一、为民服务五项制度 为全面掌握民情,通达民意,化解民怨,解决民困,共建民生,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警民关系,实行为民服务五项制度。 (一)民情责任区制度 全市划分为乡村两级民情责任区,实行分级负责制,所有责任区实行责任人全覆盖。市、县挂钩乡(镇)的领导为乡级民情责任区的第一责任人,乡(镇)主要领导为直接责任人;市、县直属部门和乡(镇)的领导为村级民情责任区的第一责任人,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和村(社区)委员会主任为直接责任人。县(区)、乡(镇)党政主要领导既承担本责任区责任,又对辖区内的民情负总责。责任人深入责任区开展民情调研、民情收集、民情分析、民情办理、民情回复、民情归档工作,全面了解掌握收集反映矛盾纠纷、信访案件、群众诉求等社情民意,认真梳理、分析,提出处理意见,及时帮助解决问题和困难。 (二)人民勤务员制度 全市各级机关及参公管理事业单位的全体工作人员、村(社区)干部和大学生村官都是人民勤务员,人民勤务员每年深入责任区或挂钩联系点市级单位不少于20天、县级单位不少于1个月、乡(镇)单位不少于2个月。勤务员深入责任区了解民情,做好记录访民情、解民忧、办实事好事等事项的民情日记;同时,勤务员深入群众,做到“四必熟、五必到、六必访”,即:村两委干部必熟,党员和村民代表必熟,村民小组长必熟,重点农户必熟;安排工作必到,召开会议必到,发生事件必到,举行重要活动必到,解决重要问题必到;困难户必访,上访户必访,老党员必访,刑释解教人员必访,服刑人员家庭必访,对政法工作有意见的必访。 (三)民情联席会制度 全市各级各部门定期召开专题民情联席会议。市级半年召开一次,县(区)每季度召开一次,乡(镇)两个月召开一次,遇到重大民情事项随时召开。联席会议了解掌握、收集分析本级责任区民情动态,结合实际提出工作意见和建议,研究下一级上报的有关民情事项的热点、难点问题,统筹协调有关部门解决本级责任区重大民情事项,研究制定利民惠民措施。联席会议研究事项形成会议纪要,督促责任人和有关部门抓好落实,无法解决的民情事项及时上报上级党委、政府。

“一三五”国资委支部工作法

“一三五”国资委支部工作法 一三五国资委支部工作法 一三五工作法,注重将机关党建工作与本职业务工作紧密结合,以一融、三新、五员为主要内容,通过支部工作与业务工作同轴共转,创新推进,努力实现支部工作和业务工作互为促进,素质明显提高、效能明显提升,推动党员干部立足本职、争创一流,为推进国企党建工作发挥独特政治优势,推进国有企业做强做大提供服务和保障。一融:融入中心抓党建,服务大局促发展。紧紧围绕提高科学监管水平、促进企业改革发展这一中心,把支部工作放到国资监管工作大局下去谋划,放到政工业务处室具体工作中去部署。一是坚持每月结合委务会和处务会,把支部建设与业务工作同分析、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实现支部工作与业务工作一体化。二是把提高支部党员队伍素质和全系统干部队伍教育培训工作相结合。以成为行家里手为目标、建立6项学习制度为保障,加强业务学习和理论研究。20xx年来,已组织专题轮训班两期,轮训干部xx多人,形成企业党建调研文章xx篇。三是把主题教育与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相结合。支部党员不仅当好参与者、实践者,更当好组织者、推动者。先后走访基层企业、慰问基层党员、开展便民服务xx余次,开展结对活动x次,加深了对企业基层党建工作的了解和感情,为业务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新:工作理念新、载体新、方法新。把业务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作为支部工作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以创新的思路和方法研究解决基层党建工作面临的困难和瓶颈。一是创新理念,找准突破点。为解决市属企业领导人员任期模糊、退出无序、交流不畅、职务消费不规范等长期存在的敏感问题,研究出台了企业领导人员管理办法,创新举措引入交流退出机制。实施一年多来,有x家企业的主要领导进行了调整,x名企业主

普洱市“三五”群众工作法范文

普洱市“三五”群众工作法 为民服务五项制度、化解矛盾五项机制和处置事件五个到位的“三五”群众工作法,是普洱市近年来在探索社会管理、化解矛盾纠纷、做好群众工作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和有效方法。各级各部门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坚持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维护群众根本利益,认真贯彻“三五”群众工作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高社会管理水平,促进科学发展、维护边疆稳定、增进民族团结、构建和谐普洱。 一、为民服务五项制度 为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发展,在全市深化推行“民情责任区、人民勤务员、民情联席会、民情巡视员、民情考测评”“为民服务五项制度”。 (一)民情责任区制度 1.责任区。按照行政区域,全市划分为乡(镇)、村(社区)两级民情责任区,实现责任区全覆盖。市级领导和市直部门以挂钩扶贫联系点为主要责任区。 2.责任人。实行分级负责制。市、县(区)直属部门和乡(镇)挂钩村(社区)的领导为第一责任人,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和村(社区)委员会主任为直接责任人;市、县(区)挂钩乡(镇)的领导为第一责任人,乡(镇)党政主要领导为直接责任人,实现责任人全覆盖。县(区)、乡(镇)党政主要领导既承担本责任区责任,又对辖区民情负总责。 3.工作职责。抓发展、保稳定、护民生、兴文明、促党建。

4.工作时间。村(社区)级责任区第一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每年深入责任区工作分别不少于6次和12次;乡(镇)级责任区第一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每年深入责任区工作分别不少于4次和8次。 5.工作程序。民情调研、收集、分析、办理、回复和归档。 (二)人民勤务员制度 1.勤务员。人民勤务员是指全市各级机关及参公管理事业单位的全体工作人员、村(社区)干部和大学生村官。 2.工作职责。宣传、组织、教育、引导和服务群众。 3.工作要求。各级各部门每年派出人民勤务员深入责任区察民情、问民需、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记好《民情日记》。市、县(区)、乡(镇)单位勤务员驻点工作分别不少于20天、1个月和2个月;副科级(含非领导职务)以上干部结对帮扶困难群众不少于1户,每年为群众办实事不少于3件;机关普通干部每年为群众办实事不少于1件。 4.考核评价。勤务员办实事情况,由责任区统计上报派人单位,由派人单位作为考核推优的重要依据。全市每年表彰100名优秀人民勤务员。 (三)民情联席会制度 1.会议召开。市、县(区)、乡(镇)党委分别每半年、每季度、每两个月召开1次专题民情联席会,由各级党委办牵头组织。遇有重大民情事项,可随时召开。 2.参会范围。各级联席会由组织、政法、农办、信访、民政、扶贫等相关部门组成,可根据研究事项扩大参会范围。各级党委办设立联席会办公室,负责处理日常工作。各级责任区第一责任人,每年参加责任区民情联席会不少于1次。

五步工作法

五步工作法 第一步:村干部、驻村工作队、乡(镇)包村干部入户访问。这是开展好下访群众工作的基础。走访时要认真做好《民情日志》,逐项登记群众家庭的重要信患和反映的问题。走访后要根据登记情况建立完善一家一户的民情档案。该民情档案要和“双联户”档案、驻村走访档案实行信息共享。同时,在下访中,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和诉求,能当场答复解决的,要当场答复解决,并做好解决情况记录;不能当场答复解决的,要进行认真梳理分析,提交每月一次的村级民情分析会研究办理。 第二步:支部召开民情分析会。这是村级解决问题的开始。民情分析会共分五步:村群众工作室参照民情日志登记情况收集群众反映问题――按照反映问题性质和案情种类,将问题列项分类――提请会议研究(剔除不合理、不合法的利益诉求,剔除正在办理解决中的利益诉求)――根据会议决定确定包案负贵人、限时办结要求――公示包案内容(除涉稳敏感及个人隐私案件外)。同时参包案要求,相关包案人与利益诉求群众及时取得联系,传达包案信患,稳控利益诉求主体情绪。对无能力解决的,根据分析会议决定,由专人填写《群众意见呈报单》并提交乡(镇)群众工作站,限7个工作日务必给予答复。不能答复的再报乡(镇)群众工作站集中梳理,提交乡(镇)每月一次民生工作会研究解决。

第三步:乡党委召开民生工作会。这是乡(镇)级解决问题的开始。民生工作会共分为五步:乡(镇)群众工作站收集村一级提交的无力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一-按照案情性质和种类进行梳理分类一-群众工作站拿出初步分案包案处理初步意见一-提请民生工作会议研究(剔除村一级有能力解决但呈转乡(镇)办理的问题,由乡(镇)主要负责人签字后,打回重新办理;剔除不合理、不合法的利益诉求;剔除乡(镇)或县正在解决中的利益诉求)――撰写民生工作会议纪要――公示包案分案情况(除涉稳敏感及个人隐私案件之外)――参会议决定,安排部署包案分案领导带案下访工作,包案分案领导主动与涉案当事人联系,稳定其情绪。 第四步:乡(镇)干部带案下访现场办公。这是乡(镇)解决问题的关键。根据民生工作会议要求,安排乡(镇)领导带队带案下访,实行“五个一”(针对一个问题、确定一 名领导、建立一套班子、制定一个方案、一抓化解到底)包案制度,到问题所属村委会现场解决,解决后要形成《会议纪要》,填写《乡(镇)干部下访群众工作登记表》,并在乡(镇)政务公开栏公示。对乡(镇)无力解决的问题,由群众王作站填写《群众意见呈办单》提交县联席会议解决。 第五步:县干部带案下访现场解决。这是县级解决问题的开始。县联席会议办公室对各乡(镇)呈报的《群众意见呈办单》进行集中梳理(剔除乡(镇)、村有能力解决但未解决,

“三个三”综合考评工作法促进干部担当作为

“三个三”综合考评工作法促进干部担当作为 近年来,杭锦旗着眼于深入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将综合考评作为从严管理干部的有效抓手,探索形成了以“三单管理、三项考核、三个运用”为主要内容的“三个三”综合考评工作法,着力构建指标体系层级化、考核方法科学化、结果运用导向化的综合考评机制,充分发挥考核的指挥棒作用,促进干部担当作为,激发干事创业激情,推动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着力建设一支高素质、敢担当、善作为的执政骨干队伍,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建成较高质量的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保证。 一、背景起因 (一)部分干部不担当、不作为是工作法的“启动器”。当前,全旗干部队伍总体上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有的干部精神懈怠,不思进取,不想担当作为;有的干部心存顾虑,畏首畏尾,不敢担当作为;有的干部能力不足,办法不多,不会担当作为。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全旗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如何通过考评奖优罚劣,让有为者有位、让无为者让位,真正激发干部队伍活力,推进事业发展,为百姓谋幸福,这是工作法产生的重要前提。 (二)坚决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工作法的“助力泵”。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党委和市委关于精准扶贫的部署要求,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全旗2016年国家级标准贫困人口3012人稳定脱贫,摘掉自治区贫困旗区帽子;确保2020年全旗现行农村牧区低保标准线下8954人全部稳定脱贫,人均纯收入水平比现行低保标准翻一番以上,让人民群众享受发展成果,切实提高幸福指数,这是工作法产生的重要推力。 (三)实现较高质量的小康社会是工作法的“催生剂”。目前,全旗县域经济实力处于全市末位,欠发达仍是最基本的旗情。要想实现“后发赶超”,与全市同步建成较高质量的小康社会,关键靠全旗干部队伍特别是领导干部队伍。这就要求我们建立一套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的干部考评新机制,把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选上来,把不愿为、不会为、不作为的干部调下去,确保实现全旗“十

群众工作法

当前群众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我们党一直同人民群众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都是我们党的各级组织、党员和干部带领人民群众奋斗的结果。近年来,虽然各级党委、政府从思想上高度重视群众工作,并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创造和积累了不少成功经验。但是,当前在党群关系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我们的群众工作也存在不少薄弱环节。 (-)群众观念淡薄、宗旨意识不强。少数党员干部群众观念淡薄,对群众缺乏感情,对群众疾苦漠不关心,对群众呼声置若罔闻,甚至对群众利益麻木木仁;部分党员干部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严重,好大喜功、弄虚作假,欺上瞒下,或大搞“形象工程”,罔顾群众所需;工作中不踏踏实实为群众做事,群众利益与地方发展发生矛盾时,不是为老百姓着想,而是为自己着想、为政绩着想,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有的为获得部门或小集团的利益而搜刮民脂民膏,痛伤民心民意;有的领导干部利令智昏、与民争利,把自己甚至把党放在了群众利益的对立面,如某地一领导竟对记者说出“你们究竟是为党说话,还是为群众说话”的荒谬之语。极少数领导干部以权谋私、贪赃枉法,败坏了党的形象,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 (二)工作能力缺乏,工作方法简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阶层多元化,群体利益多元化,利益冲突增多,解决难度增大。面对新情况、新形势,一些党员不加强学习,思想僵化,缺乏群众工作的本领,作风霸道。有的领导干部不会做群众工作,不懂群众心理,不了解群众愿望,不会说群众语言,工作方法简单生硬,“与新社会群体说话,说不上去;与困难群众说话,说不下去;与青年说话,说不进去;与老同志说话,说不到一起去”,引起群众的抵触和反感。在信息化背景下,有的党员缺乏运用法律手段和舆论手段来动员、组织、指导开展群众工作的能力。在少数基层党员中出现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软办法不顶用,硬办法不敢用的现象,面对复杂的群众问题束手无策,无所适从。有的党员干部群众立场不坚定,决策办事情不充分尊重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作风不民主,处事不公道,存在一些侵害群众利益的问题等等。 (三)工作作风漂浮,不愿做群众工作。少数党员干部作风漂浮,急功近利,不屑做群众工作;基层条件艰苦,不愿做群众工作;工作本领缺乏,不会做群众工作;千方百计回避矛盾,不想做群众工作;解决问题手段少,不敢做群众工作;依靠现代通讯工具,不去做群众工作;工作不出问题,不主动做群众工作。下基层蜻蜓点水、走马观花,在遇到复杂的群众问题时往往采取“拖、躲、捂、推”的办法,遇到难题绕着走;群众前门来,领导后门溜,群众烦心事,一躲了之;对群众的诉求推来推去。转来转去,让群众跑来跑去;怕暴露问题,影响升迁,掩盖矛盾蒙混过关,小事拖大、大事拖炸,失信于民、失之于民。这些问题虽然发生在少数地方、少数党员干部身上,但导致群众对党不满,严重影响党群干群关系和党的形象,挫伤了群众的积极性,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 二、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群众观点是我们党基本的政治观点,群众路线是我们党根本的工作路线。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必须牢固树立群众观点,真正做到亲民。爱民、敬民、为民。 在实际工作中,作为党员干部,不仅要培养与人民群众的感情,还要从理智上深刻认识人民群众对历史的推动作用;不仅在一般理论观念上理解如何树立群众观点,还要把群众观点、群众路线始终贯穿于我们具体的实际工作中,真正做到深入群众中,倾听群众声,解决群众事,深入研究解决影响干群关系的矛盾问题,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是我们了解民间疾苦、解决群众实际问题的情感基础。我们对群众的感情深不深,关键看我们的宗旨意识强不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并不是高不可及的理想,而是可以身体力行的具体行动。人民群众就是我们党员干部的大地

走进基层 服务群众——一线工作法纪实

走进基层服务群众 ——上海市杨浦区“一线工作法”纪实【解说】三年前,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推进杨浦知识创新区的发展历程中,杨浦区委把继承和创新与群众的血肉联系这一优良传统作为提高党的 执政能力、保持先进性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以实行“一线工作法”为抓手,通过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沉到一线,到神经末梢去联系和服务群众,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到人民群众中去集中民智,赢得支持,共同推进“传统工业杨浦”向“知识创新杨浦”的转型;到困难群众的家里去化解民忧,让干部受教育、群众得实惠。这一做法,得到了市委和中央督导组的充分肯定,并在杨浦区召开了主题为“切实转变作风,提高执政水平”的全市党政机关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大讨论交流会。 杨浦区推行实施的“一线工作法”其核心内容是: 【解说+字幕】知民情,情况在一线了解;解民忧,问题在一线解决;暖民心,感情在一线交融;听民意,干部在一线考评 【解说】三年多来,杨浦区委围绕“走进基层、服务群众、密切党群关系”,将先进性教育的实践成果转化为制度成果,并不断进行深化拓展,形成了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的服务群众的工作体系和工作机制。【解说+字幕】

一是建立了联系群众,了解诉求的机制; 二是建立了服务群众,解决问题的机制; 三是建立了目标考核,群众评价的机制。 【字幕】联系群众了解诉求的机制 ——定时、定点、定人全方位了解群众诉求,把握民情 【解说】了解诉求、把握民情是服务群众的基础前提。为此,杨浦区委全方位、立体化地搭建各类平台,最大限度地畅通社情民意的表达渠道。制定了《领导干部定点联系居委会实施办法》,全区24名局级和300多名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带领近千名机关干部,每月定人、定点、定时,深入全区300多个居民区。 【解说+字幕】定人 【解说】是指每一位党政机关的领导干部,都要深入居委会,在一线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心与心沟通; 【解说+字幕】定点 【解说】是指每一位领导干部在一段时期内固定联系一个居委会,有利于工作的延续性和服务群众的有效性;

心得体会:以过硬的作风践行“一线工作法”

心得体会:以过硬的作风践行“一线工作法” “加快发展,关键在党,关键在干部,关键在作风”。“有什么样的干部作风,就有什么样的发展局面。没有好的作风,新增长极建设就是一句空话”。市委书记在市县乡三级干部会上明确提出“一线工作法”,动员全市党员干部深入一线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新时代新长征新起点,强力推进落实“一三五”发展思路,积极投身构建发展新格局伟大实践,用更高的政治站位,用更实的干事作风,用更好的工作成绩,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答卷,是我们肩负的神圣使命,唯有忠诚老实,埋头苦干,一步一个脚印,一声一个回响,只争朝夕,时不我待,才能夺取决胜全面小康的伟大胜利。 一、锻造坚定的党性品格,是投身伟大实践的政治号令 “一线工作法”的提出,源于坚定的党性品格。有什么样的党性品格,就有什么样的政治担当,就有什么样的政治号令。投身伟大实践要求共产党人具备坚定的党性品格,锻造坚定的党性品格离不开伟大实践。大力倡导并推进"一线工作法"是针对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市委高瞻远瞩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决策,体现高度的政治站位和政治担当,它是核心看齐,它是行动指南,它是作风革命。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宁德工作时就创造了“四下基层”

工作法,直到今天,他仍然以高频次的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的工作作风,激励和感召全党同志。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早在1940年,毛泽东就曾提出“我们要用延安作风打败西安作风”。中国共产党以良好的党风带动政风、军风、民风,被外国观察家评价为“中国的希望”。锻造坚定的党性品格,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在政治上充分领悟“一线工作法”的深刻内涵,全面展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成效,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努力提高站位,迅速执行号令。要在行动上紧紧扣住“一三五”基本思路,坚持在一线工作中锤炼党性,在党性提高中推进工作。基层党的支部要善于把握政治机遇,着力提升一线工作的组织力、学习力、创新力,按党政所望、基层所需、群众所求,彰显先锋堡垒效能。要在作风上着力延长反“四风”链条,力戒形式反对空谈,哨位前移,关口前置,不折不扣抓落实,第一时间抓落实,雷厉风行抓落实,以过硬的作风、无畏的担当、创新的斗志勇做践行“一线工作法”的急先锋。 二、涵养厚重的人民情怀,是投身伟大实践的初心使命 “一线工作法”的提出,源于厚重的人民情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目标”。以人民为中心,是共产党人站在时代的历史方位上,对人民主体地位清晰的认知。人民利益重于山,人民利益大于天,共产党人矢志不渝的奋斗追求就是为了人民造福人民。人民群众在“一线”,父老乡亲在“一线”,血肉联系在“一线”,没有“一线”哪有“水

[经验交流]推行“三访三化”群众工作法 着力解决信访突出问题

[经验交流]推行“三访三化”群众工作法着力解决信访突出问题 近年来,XX市积极开展以“领导接访实效化、干部下访规范化、党员走访常态化”为主题的“三访三化”活动,突出“三访联动”、“三化并进”,着力解决了一大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实现了“干部转作风、群众得实惠、社会添和谐”的“三效齐升”目标。 一、“三访”抓联动,实现“有户必访” 对领导接访、干部下访和党员走访实行整体联动,系统推进,做到“人人都有联系户,户户都有联系人”。一是明确“联基层”职责,确保民情无遗漏。将联系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作为各级领导、干部、党员的岗位职责,采取“市级领导联县区、县级领导联乡镇、部门领导联点线、基层乡镇联村居、普通党员联户组”的方式,构建起“领导负责、干部履责、党员尽责”的服务群众工作体系和责任体系,总体实现20万党员联系全市481万群众全覆盖。二是明确“察实情”要求,确保诉求无梗阻。所有领导、干部、党员坚持写民情日记、建民情档案、发民情卡片、录民情资料,与群众结亲戚、交朋友;市县乡村四级搭建“民情直达工作室”平台,XX日报、XX电视台等主要媒体设立“民声直通车”栏目,畅通群众诉求渠道。三是明确“走访户”任务,确保服务无盲点。市级领导按月直接到联系点工作工天以上,定时听取联点市直单位情况汇报工次以上,全面了解社情民意,研究问题处置措施;干部驻点每月至少在点工作5天以上,帮助化解难题5个以上;党员每月至少走访联系10户、20名群众。四是明确“促落实”机制,确保管理无缝隙。建立自查自纠机制,对照目标查差距、对照要求找问题;建立监察监督机制,对活动实行部门专门监督、强化媒体监督、引进第三方测评;建立考核考评机制,将走访群众、服务群众、帮扶群众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述绩述效的重要依据、建立追查追究机制,双月一督查,半年一点评,对开展活动不力的单位和个人,追究相关责任。 二、“三化”求并进,实现“有难必解” 各级领导、干部、党员坚持把工作重点在回应民求、化解民忧、促进民和上,针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力求做到“三解”:能解决的立即解决,一时解决不了的做好解释,无政策法律依据又确实不能解决的做好解气工作,着力提高活动实效化、规范化、常态化“三化并进”水平。一是领导负责做好区域内的事,着眼全局解民难。各级领导把工作的“主场”延伸到车间、村组、社区,认真梳理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普遍性、全局性、重大性的问题,着眼苗头化解、源头化解,重点化解当前存在的简政放权、国企改革、征地拆迁、社会管理等急难险重问题。比如,简政放权方面,按照“减、放、快、廉”要求,扎实开展行政许可

围场县“一三五”工作法抓实扶贫脱贫基础工作规范提升工作

围场县“一三五”工作原则抓实扶贫脱贫基 础工作规范提升工作 省、市扶贫脱贫基础工作规范提升专项行动工作会议后,围场县立即动员,精心谋划,迅速部署、落实,按照“一三五”工作原则,确保全县扶贫脱贫基础规范提升工作起好步,发好力。 一即“一个核心”,以扶贫脱贫基础工作规范提升专项行动为工作核心,在原有建档立卡“回头看”的基础上继续改进、完善和查漏补缺,确保不漏评一人、不错评错退一户,使扶贫脱贫基础工作切实得到规范提升。 三即“三个清单”,牢牢把握任务清单、问题清单、政策清单三个清单,在任务中发现、分析、解决问题,在任务中落实、用好、用足政策,做到三个清单有机结合,环环相扣。对2017年建档立卡“回头看”以后确定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逐户核实,做到不错评,兼顾脱贫不稳定户、建档立卡以外低收入边缘户、大病户、重度残疾人户,举报信访户,做到不漏评,各包保小组不定期召开碰头会,交流工作经验,力求基础工作精准,少走或不走弯路,提高精准度和工作效率。 五即“五个紧盯”,一是紧盯扶持对象,确保不漏评一人。按照“精准”要求,严把关键环节,通过遍访、回访活动对建档立卡贫困对象进行反复核查比对,对贫困户进行动态识别,切实做到“该进的一户不漏”。二是紧盯“两不愁、三保障”,确保不错退一户。分析贫困户致贫原因,按照“缺什么补什么”

的原则,做到因村、因户、因人施策。对拟退出贫困户进行逐户核查评估,切实做到国办系统数据、贫困户收入账、连心卡、政策包、帮扶成效“五个吻合”,让老百姓“清清楚楚算账、明明白白脱贫”。三是紧盯产业扶贫,确保增收不漏一家。使所有贫困户家家都有产业项目覆盖,通过让贫困户入股龙头企业获得分红、建设分布式光伏和加入村级光伏电站等方式,实现每户贫困户每年都有稳定收入,同时因地制宜,选择适合本地条件,有优势、有特色的区域性的山野菜加工、畜禽养殖、农家游等特色产业项目,使潜在优势尽快转化为现实经济优势,创造最佳经济效益,贫困户持续增收,增强造血功能。四是紧盯思想脱贫,确保扶志不漏一员。随着扶贫政策“含金量”越来越高,群众中不同程度存在隐瞒收入、隐瞒住房、争当贫困户、争要扶贫政策的现象,采取入户排查、多方问询和多渠道宣传等手段,大力治理脱贫乱象,树立起“贫困户不可耻、争当贫困户可耻”的导向,有效净化了社会风气。五是紧盯帮扶责任,确保力量不漏一方。行动期间,市、县相关领导多次对工作提要求、作指示,亲自率队深入一线督导工作。层层压实责任,营造市、县包保领导、乡镇包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干部“人人有责、人人担责、人人尽责”的态势,形成了五根手指一个拳头各方总动员的扶贫格局。

”三五五“思想工作总结

“三五五”思想工作总结 目前煤炭市场正经历极度深寒期,煤炭行业正处于历史上最困难的时期,做好职工思想稳定工作是头等大事,所以开展好“三五五”思想工作尤为重要,现将支部活动推进情况总结如下: 一、实施办法: 1、支部成立由书记、队长为组长、副队长为副组长的包保小组对全队职工进行包保,分别对所包保员工做到了“底子清、情况明”,并逐个建立了电子档案;每日班前会,对当日上班人员的情况进行了解,对情绪有波动、家遇突发事件、身体不适等情况,支部及时进行有针对性地帮教,确保每一个上岗员工思想稳定。 2、支部指派专人负责,以上级下发台账记录为模板,对全队一百多名职工群众的相关信息包括员工的兴趣爱好、联系方式、亲属姓名、亲属工作单位、联系方式等做了详细的摸底调查,并收集、整理,制作了电子版档案,以班组为单位,将相应岗位人员的电子档案发给了各分管副队长,以便能第一时间了解职工群众的思想动态,支部留存整体档案,保证了工作从上至下的条理性,以及落实“三五五”工作法的实效性。 3、组织纪检委员和群众委员每周到各岗位进行走访,第一时间了解职工情绪情况,针对“长旷人员和上花班人员”,特组织支部小组到该职工家中进行谈心,给予“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的劝导,经支部集体的努力,全队现有长旷人员2名,无花班人员。 4、职工因家庭矛盾造成情绪不稳定,及时对其思想帮教,并组

织人员到家中进行询问,提出合理化建议,保证职工思想稳定,安全作业、杜绝隐患、远离三违。对不放心人班中安排经验丰富的职工采取“一对一”监护,在周二、五学习中对其进行岗前培训,提升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针对家中有事需处理的职工,我支部采取了在保证有足够人员维持安全生产的前提下,让有需求的职工轮流交替回家处理事务。如遇到家中有特殊情况,支部采取对其进行岗位调整,让该职工腾出更多时间和精力照顾家人。 5、针对困难职工采取联合谈话,解决职工实际困难。职工出现困难,支部书记会协同分管副队长一起对该同志或几名同志开展座谈,或利用党员大会或队务会对大家的疑虑和困惑开展畅谈,面对当前严峻煤炭形势开展相应的形势教育,对困难职工支部进行帮扶,充分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模范作用。 二、主要成效 1、改变工作作风,拉近干群关系。“三个知道”工作法运行以来,领导干部再也不是高高在上,让人仰视的对象,而是俯下身子,走到员工中,和大家成为朋友,与大家聊天,了解大家的所需所想,并尽所能地为大家解决问题,让员工把领导干部当成自己的亲人,有困难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自己的领导,真正拉近了干群之间的关系。 2、为员工解决后顾之忧,让员工安心踏实工作。通过“三个知道”工作法,对员工个人、家庭以及近来的一些情况进行了解,第一时间发现员工存在的问题,及时有效地帮助解决,使员工能够专心致志,没有任何心理杂念地工作。试想一下:如果员工工作、生活上有

五必访、五比谈

,“五必访”是有病住院必访,家庭有困难必访,有红白喜事必访,有家庭邻里纠纷必访,有思想不稳定必访;“五必谈”是来信来访必谈,突出问题必谈,老同志情绪低落异常时必谈,有违纪、违法和不良行为等现象必谈,有意见和反映问题必谈。 实施“五清楚”、“六比谈”、七必访”做实做细思想政治工作增强队伍凝聚力 今年来,平昌县工商局深入开展“五清楚”、“六必谈、六必访”,做实和细化思想政治工作,建立完善了关心、关怀、帮扶机制,从政治、思想、工作和生活上关心、爱护和帮助干部职工,形成惑时有人解、难时有人帮、病时有人问的良好氛围,增强了队伍的凝聚了和向心力。 “五清楚”:对职工家庭状况要清楚,即对每个职工的家庭收入、家庭成员、社会关系等方面要有所了解;对职工性格爱好要清楚;对职工工作表现要清楚,即对职工在工作中的优势和不足要心中有数,和社会交往要清楚;对取其长而补其短,发挥职工在工作中的主观能动性;对职工业余生活职工不同时期的思想变化要清楚,即掌握职工的心理变化规律。 “六必访”:即职工婚丧嫁娶必访;职工家庭发生矛盾必访,并积极进行劝说调解,消除矛盾,实现家庭和睦;职工生病住院必访;职工家庭有困难必访,并做好帮扶工作;职工出现缺勤和旷工必访,要了解原因,努力帮助其改正;职工本人和家庭因不可抗拒力量发生重大变故时,要进行深入了解,尽心尽力的对职工伸出援助之手进行帮助,确保职工渡过难关。

“七必谈”:职工思想波动必谈,找准根源,对症下药予以校正;职工受到批评必谈,主动进行教育引导,使其认识错误并加以改正;职工人际关系紧张必谈,通过谈心交流,找出原委,解开疙瘩,增进团结;职工工作变动必谈,进行新岗位的教育培训或思想开导,使其迅速适应新环境、新岗位;新职工上岗必谈,从工作、生活等多方面去关心他、爱护他,以熟带新,以身示范,使其尽快适应工作环境,熟悉岗位业务;职工完不成工作任务必谈;职工发生违章、违反工作纪律必谈,通过耐心的教导和帮助,从根本上增强职工的爱岗敬业意识。 一是工作对象全覆盖。建立了局党组成员和中层干部“一帮一”的联系制度,在OA系统上公布了联系对象的电话号码,坚持每周与职工联系一次:为方便职工与领导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设立了局长接待日,使领导的大门始终为职工敞开。 二是工作内容求拓展。机关和所、队变过去单纯的生活帮扶为现在的政治思想上关怀、工作上激励、家庭生活上关心,注重从提高建立激励、关怀、帮扶机制。退休干部何庭家年龄已近8旬,通过帮扶,倍感组织的温暖,现积极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已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同时,注重了家庭帮扶监督机制,签订了家庭廉洁监督协议书;健全完善了干部职工经常性教育,在中层干部提拔使用、党务公开、党内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和评选表彰优秀公务员、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中,充分尊重干部职工的民主权利,让其发挥主体作用,进一步增强干部职工的政治荣誉感,形成了争先创优的局面。

坚持走群众路线-四线工作法

推动“四线工作法”的实践探索 湖北省应城市在开展计划生育工作中,坚持走群众路线,做到立足基层,面向群众,积极创新,大力推行人口计生“四线工作法”,有效改进了计生干部作风、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全市计生工作整体水平得到极大提高。 一、工作在一线开展 督查指导在一线开展。应城市委、市政府始终站在讲政治的高度,支持人口计生工作。每年新春后的第一个工作大会是全市人口计生工作大会,新春后的第一个中心工作是人口计生工作。每个月,市长办公会,市委常委会都要分别听取人口计生工作情况汇报。“四大家”领导实行包乡镇、驻企业、蹲村责任制,现场办公,研究和指导各项计生工作措施的落实,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年初,市委、市政府从16个齐抓共管单位抽调16名班子成员,与市人口计生局组成联合督办专班,分别下到16个办事处、镇、场开展指导督办。市人口计生局班子成员和股、站、队长按照驻点要求,分工负责,深入所驻乡镇,重点村组指导工作,破解工作难题。 工作任务在一线落实。全市按照人口文化进机关、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市场、进农户的要求,广泛开展入户宣传、环境宣传、活动宣传、典型宣传,把计生政策、法律法规、生殖保健和优生

优育知识送到千家万户;每年市人口计生局对在对独生子女户保健费发放、高(中)考独女(两女)升学加分、奖励扶助等政策的落实上,深入村组和每个对象户家中进行登记、审查、复核,认真抓好每个工作环节,让各项优惠政策真正惠及于民;市、镇计生服务站技术人员,坚持“面向基层、深入乡村、服务上门、方便群众”的服务理念,专车、专人、专项设备,到乡镇积极开展生殖健康普查活动,对怀孕、生育、节育等重点婚育妇女跟踪访视到人。今年以来,市镇共为育龄妇女进行孕环检服务20万人次,随访服务8万人次,受到全市广大育龄群众的一致好评。 考核评估在一线进行。应城市严格实行计生工作“三线”考核评估,从调查方式、考评人员组成、评估指标设置等方面入手,探索建立健全可衡量、可操作、可落实的科学便捷的考核指标体系。“党政线”重点考核人口目标、经费保障、机构建设和计生利导政策制定等情况;“部门线”重点考核各齐抓共管职能部门的履职对计生工作的支持力度;“人口计生部门线”重点评估考核当年重点工作领域的突破、各项经常性工作的落实,求真务实和工作机制的创新情况。年初将全年主要工作任务分解落实到各乡镇、各单位,层层签订责任状。定期不定期进行抽查、考核和督办,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问题在一线解决 严肃党纪国法,加大党员干部、名人富人违法生育查处力度。应城市委、市政府敢于动真碰硬,着力加大对党员干部、名人富人的

让青春在基层中闪光演讲稿

让青春在基层中闪光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我是20**年的选调生xxxx,XX区科苑街道办事处,今天非常荣幸能站到这里,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当我看到咱们山东籍的选调生王媛媛的先进事迹之后的一些感受。 王媛媛,一个年仅25岁的山东女孩,投身的祖国的西部农村建设之中,短短的17个月,一步一个脚印,深深的走进了黔东人民的心中,在通过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体了解到她在贵州工作的事迹之后,我深深的被她那种爱岗敬业,务实奉献的精神所打动。她扎根艰苦的贵州地区,我从她身上看到了太多闪光的东西。她的事迹朴实生动、感人至深,在她身上,秉承了山东人民宽厚善良、吃苦耐劳、不畏艰辛的优良传统和胸怀大局、无私奉献、敢于担当的高尚品格。她用自己生命证明,我们“80后”是有责任,敢担当的一代。 同样都是“80”后,同样都是服务基层的选调生,在感怀之余,我不禁思索,在工作中,应该学习王媛媛身上的什么精神,应该让自己怎样投入到工作当中,才能像她一样,在基层的工作中,做出自己应有的而又不平凡的贡献。

学习王媛媛同志,我觉得首先就是要学习她那种扎根基层的工作态度。王媛媛同志坚持一线工作法,问题在一线发现,矛盾在一线解决,关心群众生活,关注党建工作,创造性地提出“1+3+1”党建帮扶模式,受到省、地组织部门相关领导的肯定。这是王媛媛同志真抓实干的真实写照。最为扎根基层的选调生,就必须要在基层工作中发现不足,查找差距,真抓实干,攻坚克难。要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工作激情,以坚定不移、不屈不挠、奋发有为的精神,带头到基层去、到党员中去、到群众中去,以真抓实干、求真务实、实事求是的好作风赢得党员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学习王媛媛同志,其次还要学习她那种心系群众的为民精神。在闵孝镇,王媛媛无时不刻不在为群众的致富着想,不管是为双屯村请老师为该村群众培训,还是她那个简单而又伟大的梦想:将烟台苹果引种到闵孝镇,让家乡的苹果在黔XX区扎根、开花、结果,都可以看出她用短暂的生命诠释着奉献、为民的境界,用平凡的工作奏响着不平凡的节拍,用实实在在的事情证明着选调生的为民情怀。毫无疑问的是,群众欢迎像王媛媛一样的选调生,群众期盼更多像王媛媛一样的选调生。因此,我们就更要切实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难题,努力争做 __政策的“宣传员”,了解基层民意的“记录员”,基层矛盾的“化解员”,解放思想的“引导员”、实用技术的“推广员”。

群众工作四小工作法经验总结

群众工作四小工作法经验总结 一、基本动因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在全党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培养生命的根基和血脉。这是从政治的高度、全局的高度、战略的高度,指出了党的群众路线的极端重要性,进一步明确了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现实紧迫性。为了确保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XX区总结过去群众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本着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原则,紧扣联系群众,养成亲民爱民的“小习惯”;紧扣服务群众,办好便民利民的“小事情”;紧扣惠及群众,营造安民乐民的“小环境”;紧扣发动群众,搭建聚民育民的“小舞台”,探索推行群众工作“四小”工作法,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做足群众工作的“小文章”。 二、主要做法 “四联四固”新方法,养成亲民爱民的“小习惯”。“四联”:上级党组织联基层党组织、领导干部挂联包片、“两代表一委员”联村包点、党员干部联组包户。“四固”:固定专班,组建由县级干部带队,“两代表一委员”、机关党

员和离退休党员干部组成的访民问事工作队;固定时间,就是每月集中开展一次下访活动和分时段、分层次、分类别走访活动,公示时间和内容,要求党员干部下基层坚持“四常访”,对困难群体常访、新社会阶层常访、行业精英常访、信访积怨者常访,“四常问”,即常问民情、常问民需、常问民苦、常问民计;固定任务,就是对每次访民问事中群众反映的各种诉求进行登记造册、分类处理,协调各方、及时化解,宣传法规、明理解惑,梳理疑难、上传研究、下达督办、反馈改进;固定考评,就是加强责任目标考核,实行月检查、季通报、半年考核、年终考评,建立基层工作记实制度,组织部门将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工作纳入领导班子和干部考核内容,采取组织考评与群众测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评,考评结果作为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 “四化同步”新阵地,办好便民利民的“小事情”。强化为民服务窗口,党群服务中心,网络服务平台建设,实现立体化、数字化、网络化、多样化“四化同步”,巩固扩大党的群众工作阵地。一是建立立体化服务平台。建立区级行政服务中心、镇办综合服务中心和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在服务项目上实现有效对接,形成区、镇办、村三级联动的立体服务网络。二是建立数字化服务平台。根据群众类别、年龄、文化、职业等因素,创新有效渠道联系服务群众。对年老的建立短信预约、应急呼叫等服务。对年青的建立短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