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当前猪常用疫苗的种类

最新当前猪常用疫苗的种类
最新当前猪常用疫苗的种类

当前猪常用疫苗的种

当前猪常用疫苗的种类

弱毒活疫苗(Live attenuated Vaccines)

本疫苗是指通过人工致弱或筛选的自然弱毒株,但仍保持良好的抗原性和遗传特性的毒株,用以制备的疫苗,如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及猪蓝耳病弱毒疫苗。弱毒活疫苗的特点是:疫苗能在动物体内繁殖,接种少量的免疫剂量即可产生坚强的免疫力,接种次数少,不需要使用佐剂,免疫产生快,免疫期长。其缺点是:稳定性较差,有的毒力可能发生突变,返袓、储存与运输不方便。

灭活疫苗(Killed/inactivated Vaccines)

本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经理化方法灭活后,仍然保持免疫原性,接种动物后能使其产生自动免疫,这类疫苗称为灭活疫苗。如O型猪口蹄疫灭活疫苗和猪气喘病灭活疫苗等。本疫苗的特点是:疫苗性质稳定,使用安全,易于保存与运输,便于制备多价苗或多联苗。其缺点是:疫苗接种后不能在动物体内繁殖,因此使用时接种剂量较大,接种次数较多,免疫期较短,不产生局部免疫力,并需要加入适当的佐剂以增强免疫效果。本疫苗包括组织灭活疫苗和培养物灭活疫苗,加入佐剂后又称氢氧化铝胶灭活疫苗和油佐剂灭活疫苗等。

基因缺失疫苗(gene deieted vaccines)

本疫苗是用基因工程技术将强毒株毒力相关基因切除后构建的活疫苗,如伪狂犬病毒TK-、gE-、 gG-缺失疫苗。本疫苗的特点是:安全性好,不易返袓;免疫原性好,产生免疫力坚实;免疫期长,尤其是适于局部接种,诱导产生粘膜免疫力。

多价疫苗

多价疫苗是指将同一种细菌或病毒的不同血清型混合而制成的疫苗,如猪链球菌病多价血清灭活疫苗和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多价血清灭活疫苗等。其特点是:对多血清型的微生物所致疫病的动物可获得完全的保护力,而且适于不同地区使用。

联合疫苗

联苗是指由两种以上的细菌或病毒联合制成的疫苗,如猪丹猪、猪巴氏杆菌二联灭活疫苗和猪瘟、猪丹毒、猪巴氏杆菌三联活疫苗。其特点是:接种动物后能产生相应疾病的免疫保护,减少接种次数,使用方便,打一针防多病。但当前在猪病的免疫预防上还是使用单苗免疫效果好,多联苗免疫效果不确切,尽可能少用。

除此之外,还有类毒素疫苗、亚单位疫苗、基因工程重组活载体疫苗、核酸疫苗、合成肽疫苗、抗独特型疫苗及转基因植物疫苗等,部份有待于进一步开发,才能用于猪病的防制实践。

2 不同工艺疫苗的保存特点

冷冻真空干燥疫苗

大多数的活疫苗都采用冷冻真空干燥的方式冻干保存,可延长疫苗的保存时间,保持疫苗的效价。病毒性冻干疫苗常在-15℃以下保存,一般保存期2年。细菌性冻干疫苗在-15℃保存时,一般保存期2年;2℃-8℃保存时,保存期9个月。

油佐剂灭活疫苗

这类疫苗为灭活疫苗,以白油为佐剂乳化而成,大多数病毒性灭活疫苗采用这种方式。油佐剂疫苗注入肌肉后,疫苗中的抗原物质缓慢释放,从而延长疫苗的作用时间。这类疫苗2℃-8℃保存,禁止冻结。

铝胶佐剂疫苗

以铝胶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大多数细菌性灭活疫苗采用这种方式,疫苗作用时间比油佐剂疫苗快。2℃-8℃保存,不宜冻结。

蜂胶佐剂灭活疫苗

以提纯的蜂胶为佐剂制成的灭活疫苗,蜂胶具有增强免疫的作用,可增加免疫的效果,减轻注苗反应。这类灭活疫苗作用时间比较快,但制苗工艺要求高,需高浓缩抗原配苗。2℃-8℃保存,不宜冻结,用前充分摇匀。

3 疫苗的接种方法

使用疫苗时要注意免疫接种的方法,如疫苗的接种方法不当,有时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当前猪用疫苗无论是活疫苗,还是灭活疫苗,最常用的疫苗接种方法是肌肉或皮下注射法,如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和猪蓝耳病灭活疫苗等皮下或肌肉注射接种。其次是滴鼻免疫接种,如伪狂犬病疫苗和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灭活疫苗等可用于滴鼻接种。再就是口服免疫接种,如仔猪副伤寒活疫苗和多杀性巴氏杆菌活疫苗等可经口服免疫接种疫苗。有的疫苗也有经穴位注射接种的,如猪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疫苗采用猪后海穴接种,效果较好。

4 疫苗稀释液的选择与使用

不同的疫苗,同一种接种方法,其使用的稀释液也不尽相同。病毒性活疫苗注射免疫时,应用灭菌的生理盐水或蒸馏水稀释;细菌性活疫苗必须使用铝胶生理盐水稀释;口服免疫可用冷开水或井水稀释。某些特殊的疫苗,需使用厂家配用的专用稀释液。使用的稀释液要尽可能减少热原反应,质量不能出现问题,否则会造成免疫接种失败。

5 使用疫苗免疫注意事项

疫苗接种前,要认真阅读瓶签及使用说明书,严格按照规定稀释疫苗和使用疫苗,不得任意变更;仔细检查疫苗的外包装与瓶内容物,变质、发霉及过期的疫苗不能使用。

⑴注射病毒性疫苗的前后各4天内不准使用抗病毒药物和干扰素等,两种病毒性活疫苗一般不要同时接种,应间隔7~10天,以免产生相互干扰。⑵病毒性活疫苗和灭活疫苗可同时使用,分别肌注,注射活菌疫苗前后7天不要使用抗生素,两种细菌性活疫苗可同时使用,分别肌注。⑶抗生素对细菌性灭活疫苗一般没有影响,可以同时使用,分别肌注。⑷正在潜伏期的猪只接种弱毒活疫苗后,可能会激发疫情,甚至引起猪只发病死亡。⑸妊娠母猪尽可能不要接种弱毒活疫苗,特别是病毒性活疫苗,避免经胎盘传播,造成仔猪带毒。⑹发高烧、老弱、病残猪只不要接种疫苗。

疫苗稀释后其效价会不断下降,在气温15℃以下4小时失效、15~25℃2小时失效、25℃以上1小时内失效。因此,稀释后的疫苗要在规定的时间内用完,不能过夜,否则废弃。

抗体水平的高低与疫苗注射剂量有正相关性,但是免疫接种时一定要按规定的免疫剂量注射,不要人为的随意增大剂量,超大剂量的接种会导致免疫麻痹,使免疫细胞不产生免疫应答。同时免疫接种的次数也不宜过多,一定要科学合理,接种次数过多,对猪只的应激越大,有时当抗体水平高时再接种疫苗会发生中和反应,反而导致猪体免疫力下降。

不要随意联合使用疫苗:从当前情况来看,灭活疫苗联合使用出现相互影响的现象比较少,有的还有促进免疫的作用。弱毒疫苗联合使用可出现相互促进或相互抑制和互不干扰等,故在没有科学的实验数据和研究结论时,不要随意将两种不同的疫苗联合免疫接种。动物机体对抗原的刺激反应性是有限度的,同时接种疫苗的种类和数量过多时,不仅妨碍动物机体针对主要疫病高水平免疫力的产生,而且还有可能出现不良反应而降低机体的抗病能力。因此,给猪群进行免疫预防时,尽可能使用单独的疫苗,少用联合疫苗与多联苗。

注射接种疫苗时,要做到一头猪一个针头,消毒后使用;注射部位先用碘酊消毒,后用酒精棉球擦干再注入疫苗,防止通过注射而发生交叉感染。免疫注射使用的针头长度要求是:哺乳仔猪为9×10(规格×毫米),断奶仔猪为12×10、育肥猪(含后备种猪)为16×38、生产种猪为16×45或38。注射完疫苗后,一切器械与用具都要严格消毒,疫苗瓶集中消毒废弃,以免散毒污染猪场与环境,造成可能存在的隐患。

6 免疫程序的制定

目前没有适用于各地区和所有养猪场的固定的免疫程序,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制定猪场的免疫程序时,要考虑当地和猪场疫病流行情况和规律,猪的种类、年龄和健康状况,猪场的生产实际与饲养管理水平,母源抗体的干扰以及疫苗的种类、性质、免疫途

野鸡常用疫苗的使用及要求

野鸡常用疫苗的使用及要求 (1)新城疫疫苗 1) 2系苗是一种新城疫弱病毒苗,对雏山鸡安全。通常对山鸡进行点眼或滴鼻,每只鸡1~2滴,接种7~10日龄的雏山鸡后,经7~9天便可产生免疫力。但其免疫力弱,免疫期较短,仅达20~30天左右。 2) 4系苗也是一种弱毒苗,但免疫力比2系强,可适用于各种年龄的山鸡。用4系苗给雏山鸡接种安全可靠,无不良反应。4系苗既可用基础免疫,也可用于加强免疫。给7~10日龄的雏山鸡点眼或滴鼻,也可用于饮水。免疫期达2~3个月。 3) 1系苗比前两种疫苗的毒力强,属中等毒力苗,一般接种60日龄以上的青年山鸡或成年山鸡。每只肌注0.1~0.2毫升,免疫期达6~12个月以上。 4)新城疫油乳剂灭活苗。可用于各种日龄的山鸡,1~3日龄雏山鸡可用背颈皮下注射,每只0.1毫升。成年山鸡每只注0.5毫升,免疫期可一年左右。舍温工作时,接种效果更好。油乳剂灭活苗安全、可靠,能使机体保持较高的抗体水平,如接种种山鸡,对其后代产生的免疫抗体能保持一段时间。缺点是接种比较麻烦,而且疫苗价格较高,所以不常采用。 (2)马立克苗一般用200毫升稀释液来稀释1000只剂量的马立克疫苗,在雏山鸡出雏24小时之内,背颈皮下注射0.2毫升,10~14天后产生免疫力,免疫期一年,如场内没有感染过此病,可以不接种。 (3)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分别为H120和H52,H120是一种弱毒疫苗,用于1~2月龄以内的山鸡;而H52为中等毒力,适用于40日龄以上的山鸡饮水。山鸡对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有一定的抵抗力,也可不用。 (4)禽出败疫苗 1)禽出败灭活苗免疫期达3个月,免疫效果不太理想。 2)禽出败弱毒苗肌肉注射,每只注1~2毫升,免疫期3~6个月,接种后有反应。 3)口服禽出败疫苗(“1010活疫苗”)经饮水或拌料口服免疫。发病群应用后,可迅速扑灭此病,在健康群中使用无不良反应。此苗用时,需连用3次,每次间隔3天,免疫期至少达8个月以上。 禽霍乱油乳剂灭活菌苗广东生物药厂生产的此苗稳定,注射后反应小,安全性好。皮下注射后,14天后产生免疫力,免疫达6个月以上,疫苗可保存1年。

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与猪轮状病毒三联活疫苗使用说明书

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与猪轮状病毒三联活疫苗使用说明书 [兽用名称] 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与猪轮状病毒三联活疫苗 商品名:无 英文名:Swine Transmissble Gastroenteritis,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and Porcine Rotavirus V accine,live 汉语拼音:Zhu Chuanranxing Weichangyan、Zhu Liuxingxing Fuxie yu Zhu Lunzhuangbingdu Sanlian Huoyimiao 【主要成分与含量】疫苗含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弱毒化毒株和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弱毒CV777株病毒和猪轮状病毒NX株,每头份疫苗病毒含量≥105.0TCID50。【性状】为黄白色或微粉色海绵状疏松团块,易与瓶壁脱离,加稀释液后迅速溶解,无异物。 【作用与用途】用于预防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与猪轮状病毒感染。主动免疫接种后7日产生免疫力,免疫期为6个月。仔猪被动免疫的免疫期至断奶后7日。 【用法与用量】每瓶疫苗稀释至5ml或10ml(根据头份数),妊娠母猪与产仔前40日后海穴位(即尾根与肛门中间凹陷的小窝部位)接种,20日后二免,每次1头份(1ml);其所生仔猪与断奶后7-10日内接种疫苗1头份。未免疫母猪所产3日龄以内仔猪接种1头份;进针深度:3日龄仔猪为1.5cm,随猪龄增大而加深,成猪为4cm。 【不良反应】无。 【注意事项】 1. 产品仅用于控制这三种病毒引起的腹泻,对于细菌、寄生虫和其他因素引起的腹泻无效。 2. 疫苗运输过程中应防止高温和阳光照射。 3. 妊娠母猪接种疫苗时要适当保定,以免引起机械性流产。 4. 疫苗稀释后,限1小时内用完。 5. 进行抗体检测,在抗体水平较低(TGE、PED中和抗体效价≤1:8,PRV中和抗体效价≤1:16)的情况下使用。 6. 后海穴位接种时,针头保持与脊柱平行或者稍偏上,以免将疫苗注入直肠内。 7. 本产品请在兽医指导下应用。 【贮藏与有效期】在-20℃以下,有效期为24个月。 【规格】5头份/瓶,10头份/瓶。 【批准文号】

各阶段猪的免疫程序图表

各阶段猪的免疫程序 一、生长肥育猪的免疫程序 1日龄:猪瘟弱毒苗超免,仔猪生后在未采食初乳前,先注射一头份猪瘟弱毒苗,隔1-2小时后再让仔猪吃初乳,这适用于常发猪瘟的猪场。 7-15日龄:气喘病苗。 10日龄: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疫苗,肌注或皮下注射。 10-15日龄:仔猪水肿苗。 20日龄:肌注猪瘟苗。 25-30日龄:肌注伪狂犬病弱毒苗。 30日龄:肌注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疫苗。 35-40日龄:仔猪副伤寒菌苗,口服或肌注(在疫区,首免后,隔3-4周再二免)。 60日龄:猪瘟、肺疫、丹毒三联苗,2倍量肌注。 二、后备公、母猪的免疫程序 配种前1个月肌注细小病毒疫苗。 配种前20-30天注射猪瘟、猪丹毒二联苗(或加猪肺疫的三联苗),4倍量肌注。 每年春天(3-4月份),肌注乙型脑炎疫苗1次。

配种前1个月接种1次伪狂犬疫苗。 三、经产母猪免疫程序 空怀期:注射猪瘟、猪丹毒二联苗(或加猪肺疫的三联苗),4倍量肌注。 每年肌注一次细小病毒灭活苗,3年后可不注。 每年春天3-4月份肌注1次乙脑苗,3年后可不注。 产前2周肌注气喘病灭活苗。 产前45天、15天,分别注射K88、K99、987P大肠杆菌苗。 产前45天,肌注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二联苗。 产前35天,皮下注射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灭活苗 猪配套免疫程序

注:什么是免疫抑制? 免疫抑制是动物免疫功能异常的一种表现,是指动物机体在单一或多种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免疫系统受到损害,导致机体暂时性或持久性的免疫应答功能紊乱,以及对疾病的高度易感。当前各种引起免疫抑制的因素广泛存在于我国猪群之中,是造成疫苗免疫失败与诱发各种疾病的元凶之一。因此,当前在防控猪病中首先要消除猪群中存在的造成免疫抑制的各种因素,重点控制好免疫抑制性疾病,提高猪体的特异性与非特异性免疫力,才能保障猪群的健康水平,减少疾病造成的重大损失。 什么是免疫麻痹? 在一定限度内,抗体的产量随抗原的用量而增加;但抗原量过多,超过一定的限度,抗体的形成反而受到抑制,这种现象称为“免疫麻痹”。有些养殖场超剂量多次注射免疫,这样可能引起机体的免疫麻痹,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儿童免疫接种常用的十种疫苗

儿童免疫接种常用的十种疫苗 1、麻疹疫苗: 麻疹疫苗是一种减毒活疫苗,接种反应较轻微,免疫持久性良好,婴儿出生后按期接种,可以预防麻疹。 【接种部位】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皮下注射。 【剂量】0.2ml 【反应】注射后局部一般无反应。在6~10天时少数人可能发热,一般不超过2天,偶有散在皮疹。 【禁忌】患严重疾病、发热或有过敏史(特别是有鸡蛋过敏史者)不得接种。 【注意事项】用75%酒精消毒皮肤,要待干后再注射;注射过丙种球蛋白者接种本疫苗至少间隔6周以上,接种麻疹疫苗至少2周后方可注射丙种球蛋白。 2、脊髓灰质炎疫苗(简称脊灰糖丸): 脊灰糖丸是一种口服疫苗制剂,白色颗粒状糖丸,接种安全。婴儿出生后按计划服用糖丸,可有效地预防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 【接种部位】口服。 【剂量】糖丸剂型1粒,液体剂型2滴 【反应】只有极少数婴幼儿服用脊灰疫苗后发生一过性腹泻,可不治自愈。 【禁忌】有免疫缺陷症禁服;在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期间禁服。对牛乳及牛乳制品过敏者禁服糖丸型疫苗,可服液体疫苗。 【注意事项】本疫苗只供口服;本品系活疫苗,切勿加在热开水或热的食物内服用;偶尔超剂量多剂次服苗对人体无害。

3、百白破制剂: 是将百日咳菌苗,精制白喉类毒素及精制破伤风类毒素混合制成,可同时预防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 【接种部位】臀部外上1/4或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 【剂量】0.5ml 【反应】①局部可出现红肿、疼痛、发痒或有低热、疲倦头痛等。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即自行消退。偶见过敏性皮疹、血管性水肿。②无菌性化脓。多系注射过浅或疫苗未摇匀,硬结不能吸收而形成注射部位化脓。③若全身反应较重,应及时到医院进行诊治。 【禁忌】有癫痫、神经系统疾患及抽风史者禁用;急性传染病(包括恢复期)及发热者暂缓注射;儿童免疫制剂,成人禁用。 【注意事项】使用时必须充分摇匀;制品不能冻结,冻结后出现凝块,不能使用;采用肌内注射,局部可能有硬结,可逐步吸收,注射第2针时应更换另侧部位;应备有1:1000肾上腺素,供偶有发生休克时急救用;注射第1针后出现高热、惊厥等异常情况者,不再注射第2针。 4、卡介苗: 采用无毒牛型结核杆菌制成,安全有效。婴儿出生后按计划接种,是预防结核病的一项可靠措施。 卡介苗是一种减毒的活菌疫苗,目的是用来预防结核病的发生。一般在结核病病例较多的国家,主张新生儿在还没有感染时接种卡介苗,以便产生对结核病的抵抗力。 【接种部位】上臂外侧三角肌中部,皮内注射。 【剂量】0.1ml 【反应】接种2周左右,局部可出现红肿侵润。若随后化脓,形成小溃疡,可用1%龙胆子涂抹,以防感染。一般8~12周

鸡新城疫疫苗种类及其使用方法

鸡新城疫疫苗种类及其使用方法 鸡新城疫(ND)是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的病毒性疾病,各种品种、年龄、性别的鸡都易感,发病率和死亡率在90%以上,是严重危害养鸡生产的最主要疾病之一。近年来,西方发达国家采取以扑杀强毒感染群为主. 鸡新城疫(ND)是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的病毒性疾病,各种品种、年龄、性别的鸡都易感,发病率和死亡率在90%以上,是严重危害养鸡生产的最主要疾病之一。近年来,西方发达国家采取以扑杀强毒感染群为主的方法,已经基本控制疾病。在我国,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以及强毒感染的普遍存在,主要通过应用疫苗进行免疫接种来控制ND的发生。由于ND疫苗种类繁多,疫苗使用方法不一,往往会因疫苗的选择和使用不当造成免疫失败,给养鸡生产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现将市售的几种ND疫苗及使用方法介绍如下: 1、疫苗的种类 1.1 中等毒力的疫苗 包括H株、Roakin株、Mukteswar株和Komorov株等,我国主要使用Mukteswar 株(即I系)。 I系疫苗使用后免疫产生快,一般注苗后3天产生免疫力,免疫持续时间长,免疫期为1~1.5年,保护力强。主要应用于有基础免疫的鸡群作加强免疫。I系疫苗多采用注射或刺种方法接种,也可采用饮水和气雾免疫。I系注苗后应激较大,对产蛋高峰鸡群有一定影响。由于I系使用后存在毒力返强和散毒的危险性,易使鸡群隐性感染,发生慢性ND,养鸡场要长期控制好ND,应慎用IV 系。 1.2 弱毒疫苗 包括Ⅱ系(B1株)、Ⅲ系(F株)、IV系(Lasota株)、V4和克隆株等。 1.2.1Ⅱ系疫苗安全,使用后无临床反应,适用于各种年龄鸡只免疫,特别是雏鸡免疫,接种后6~9天产生免疫力,免疫期3个月以上,但因多种因素影响,免疫期常达不到3个月。本疫苗可用滴鼻、点眼、饮水、气雾等方法免疫。Ⅱ系苗免疫原性较差,不能克服母源抗体的干扰,保护力不强,如遇强毒感染,对鸡群不能完全保护。据报道,在ND强毒流行的地区,1月龄雏鸡用Ⅱ系苗免疫其保护率仅为10%。 1.2.2 Ⅲ系疫苗其特点与Ⅱ系相似,主要用于雏鸡免疫,其免疫途径为滴鼻、点眼、饮水、气雾和肌肉注射,但可引起一过性的轻微呼吸道症状。 1.2.3 IV系疫苗毒力较II系、III系强,因其免疫原性好,可以突破母源抗体,抗体效价高,适用于各种年龄鸡只的免疫,目前世界各国广泛应用于雏鸡免疫。通常采用滴鼻点眼,饮水方式免疫,也可用作气雾免疫。由于其本身仍有一定的病原性,首免不能采用气雾免疫,否则会导致上呼吸道敏感细胞的病理损伤,增加病原菌的继发感染。对慢性呼吸道疾病存在的鸡群,采用气雾免疫易激发慢性呼吸道疾病的暴发。 1.2.4V4(耐高温株)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免疫原性和耐热性,可常温保存,在22~ 30℃环境下保存60天其活性和效价不变。V4苗可以通过饮水、滴鼻、肌肉注射等方式免疫。V4苗还具有自然传播性,能通过自然途径免疫在鸡群中迅速传播,产生的血清抗体较高,具备抵抗强毒攻击的能力,是防制ND的理想弱毒株。V4苗因使用效果较好,使用安全方便,目前在国外广泛应用,国内应用相对较少。 1.2.5克隆株疫苗目前市售的主要有进口的Clone-30、N-29和国产的Clone-83、N-88等几种,其中Clone-30应用较广。 Clone-30毒力低,安全性高,免疫原性强,不受母源抗体干扰,可用于任何日龄鸡。一般进行滴鼻、点眼、肌肉注射,免疫后7~9天即可产生免疫力,免疫持续期达5个月以上。

规模养猪场中常用的18种疫苗及免疫程序

猪瘟兔化弱毒疫苗的免疫程序应根据猪场猪瘟的流行与发生情况和母源抗体水平等因素而制定。同时,应加强环境、猪舍的消毒卫生,以减少或杜绝猪瘟强毒的污染。 2.猪伪狂犬病疫苗 ⑴灭活疫苗。用猪伪狂犬病病毒鄂A株接种金黄地鼠肾成纤维细胞细胞单层,收获后,经甲醛溶液灭活,加油佐剂乳化制成的灭活疫苗。该疫苗的免疫期为6个月。采用颈部肌肉注射。 免疫程序:①育肥仔猪断奶时每头3毫升;②种用仔猪断奶时每头接种3毫升,间隔28~42日,加强免疫接种1次,每头5毫升。以后每隔半年加强免疫接种1次;③妊娠母猪,产前1个月加强免疫接种1次。

⑵弱毒活疫苗。猪伪狂犬病弱毒活疫苗是利用匈牙利的 Barth-K61毒株或罗马尼亚的布加勒斯毒株,接种鸡胚成纤维细胞制成的冻干活疫苗。国内外都有相应的产品。采用肌肉注射。 免疫程序:①繁殖母猪在产前1个月接种,注射2毫升;②免疫母猪所产仔猪可在8~10周龄进行接种。后备种猪应在配种前1个月再接种1次;③种公猪每年接种2次。 ⑶基因缺失疫苗。基因工程缺失疫苗的优点是它不仅安全有效而且能够区分免疫接种猪和野毒感染猪,它为该病的控制与净化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4.猪细小病毒灭活疫苗 免疫程序:猪细小病毒灭活疫苗主要用于初产后备母猪的免疫接种,一般在后备母猪配种前1个月免疫2次,间隔2周。

5.猪流行性脑炎疫苗 免疫程序:种猪于配种前或在蚊虫到来之前(每年的4~5月份)45天,免疫接种2次,间隔2周。经产母猪和种公猪可每年注射1次。 7.仔猪大肠杆菌病K88、K99双价基因工程灭活疫苗 免疫程序:母猪产前2周肌肉注射1次。 8.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灭活疫苗 免疫程序:①商品猪场:妊娠母猪产前1个月颈部皮下注射疫苗2毫升,仔猪可通过初乳获得被动免疫力;②种猪场:除免疫妊娠母猪外,可对免疫母猪所产仔猪进行免疫接种,于7日龄和21~28日龄分别(颈部皮下注射)接种1次。

常用疫苗使用说明书汇编

常用疫苗使用说明书汇编 根据《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三部,特制定疫苗使用指导意见如下: 一、皮内注射用卡介苗 【名称】皮内注射用卡介苗(英文:BCG Vaccine for Intradermal Injection) 【接种对象】出生3个月以内的婴儿或用5IUPPD试验阴性的儿童(PPD试验后48~72小时局部硬结在5mm以下者为阴性)。 【用法用量】 1、10次人用剂量卡介苗加入1 ml所附稀释剂,5次人用剂量卡介苗加入0.5 ml所附稀释剂,放置约1分钟,摇动使之溶解并充分混匀。疫苗溶解后必须在半小时内用完。 2、用灭菌的1ml蓝心注射器(25~26号针头)吸取摇匀的疫苗,在上臂外侧三角肌中部略下处皮内注射0.1 ml。 【不良反应】接种后2周左右,局部可出现红肿浸润,若随后化脓,形成小溃疡,可用1%龙胆紫涂抹,以防感染。一般8~12周后结痂,如遇局部淋巴结肿大软化形成脓疱,应及时诊治。 【禁忌】 1、患结核病、急性传染病、肾炎、心脏病者。 2、患湿疹或其他皮肤病者。 3、患免疫缺陷症者。 【注意事项】 1、严禁皮下或肌内注射! 2、疫苗瓶有裂纹者不得使用。 3、接种对象必须详细登记姓名、性别、年龄、住址、疫苗批号及亚批号、制造单位和接种日期。 4、接种卡介苗的注射器应专用,不得用作其他注射,以防止产生化脓反应。 5、使用时应注意避光。 【贮存】于2-8oC避光保存与运输。 二、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糖丸(人二倍体细胞) 【名称】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糖丸(英文:Polionmyelitls Vaccine in Dragee Candy [Human Diploid Cell],Live) 【接种对象】主要为2个月龄以上的儿童。 【用法用量】基础免疫为3次,首次免疫从2月龄开始,第一年连续口服3次,每次间隔4~6周。4岁再加强免疫1次,每人次用剂量1粒,其他年龄组在需要时也可以服用 【不良反应】口服后一般无副反应,个别人有发烧、恶心、呕吐、腹泻和皮疹。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必要时可对症治疗。 【禁忌】1、发烧、患急性传染病者; 2、免疫缺陷症、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者; 3、妊娠期妇女。

养鸡场常用疫苗及使用方法精选文档

养鸡场常用疫苗及使用 方法精选文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

养鸡场常用疫苗及使用方法 实施程序化免疫接种,是预防家禽疫病最有效、最关键的措施之一,对规模化养鸡场来说,更应重视。每一个鸡场,都要有适合本场特点的免疫程序,一般在制订免疫程序时应考虑以下几方面的因素:当地家禽疾病的流行情况及严重程度;母源抗体的水平;上次免疫接种引起的残余抗体的水平;鸡的免疫应答能力;免疫的种类;免疫接种的方法;各种疫苗接种的配合;免疫对鸡健康及生产能力的影响等。以下是常用的疫苗及其使用方法。 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目前,我国已经成功研制出用于预防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灭活疫苗,非疫区的养殖场应定期接种疫苗,以预防禽流感的发生。 使用高致病性禽流感灭活苗免疫时应注意:(1)首先应在家禽机体情况良好的情况下进行;(2)采用胸部肌肉接种,雏鸡注射剂量每只0.3毫升,成鸡每只0.5毫升;(3)在小日龄家禽作首次免疫时,应尽量避开母源抗体高峰期。 一般来说灭活疫苗注射后机体需14天才能产生免疫保护,疫苗的免疫期为4个月。在保证疫苗质量的前提下,疫苗须在2℃-8℃条件下保存;此外,免疫接种的时间、品种、母源抗体、接种途径及相应的综合防治措施是否到位,都对禽流感疫苗的免疫效果有决定性的影响。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在疫苗免疫保护力产生前已感染了禽流感病毒,尽管接种了疫苗,同样会发生禽流感。 鸡新城疫疫苗目前我国生产的鸡新城疫疫苗有I、II、III、IV等4个品系。I系疫苗毒力较强,IV系疫苗(Lasota系)毒力次之,II系疫苗(B1系)毒力较弱,III系疫苗(F系)毒力最弱。II、III、IV系苗适用于雏鸡和成鸡,I系苗只供两个月以上的鸡使用,接种后虽然引起的反应比较重,然而免疫效力坚强,适合于疫病严重流行的地区使用。不过为安全起见,在使用I系苗之前,要先用II或III系苗进行基础免疫。

鸡球虫疫苗的合理使用及注意的问题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b618566050.html, 鸡球虫疫苗的合理使用及注意的问题 作者:仁措吉 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16年第16期 [摘要] 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提升,肉类食品和蛋类食品逐渐成为人们的主要食品,其中 鸡肉、鸡蛋价格低廉、味道鲜美,受到人们的喜爱。虽然蛋鸡和肉鸡的市场环境较好,但很容易出现球虫病,继而致使鸡群死亡,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养殖户加强对鸡球虫疫苗的应用。 [关键词] 鸡球虫疫苗使用方法注意事项 [中图分类号] S85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6)08-0239-01 鸡球虫病是指由于寄生性原虫引起的组织损伤,导致鸡的摄食、消化等出现紊乱,并出现失血情况,甚至导致鸡死亡,影响养殖户的经济效益[1]。如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有 很多养鸡场,如果其不加强对鸡球虫的防范,注重正确使用鸡球虫疫苗,将会难以控制该病情。 1 鸡球虫疫苗的特性 鸡球虫疫苗可以分为死苗和活苗,其中死苗包含虫体表面蛋白疫苗、虫体内抗原疫苗和有性繁殖阶段的抗原疫苗等,能够一定程度阻止和消灭相应的病毒。活苗包含强毒苗和弱毒苗,该两种疫苗均至少需要在体内完成3个以上生活周期或,才能够起到保护作用。养殖户利用强毒苗进行免疫保护时,应当是在雏鸡能够准确采集球虫卵囊后,通过定期投料或更换垫料的方式,控制卵囊数量,保证鸡在健康范围内反复感染病菌,继而产生球虫病免疫力[2]。但由于 该种方式先要使鸡感染球虫病,因此如果使用不当,则会导致鸡因疫苗而发病,影响鸡的健康,甚至可能在鸡群爆发球虫病。弱毒苗相对于强毒苗而言,毒性较低,因此养殖户只需要常规使用即可,无需采用定期投料或更换垫料,即弱毒苗安全性较高。 2 鸡球虫疫苗使用注意问题 2.1 鸡球虫疫苗的使用条件 鸡球虫疫苗主要是利用狍子化卵囊使鸡反复感染疾病,从而使鸡对疫病产生抵抗力[3]。 虽然狍子化卵囊自身抵抗力较强,但养殖户也需要注意对疫苗的保护,尤其疫苗必须保存在溶液中。由于活卵囊需要氧气,养殖户避免长期密封处理,同时控制好保存温度,即温度过低会致使卵囊破裂,温度过高会致使卵囊代谢旺盛,均会对疫苗效用产生巨大的影响,保存温度条件一般为2至8℃。

养猪场免疫程序和怎样使用疫苗

养猪场免疫程序和怎样使用疫苗 动物用的疫苗(生物制品),是用微生物(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钩端螺旋体等)、微生物代谢产物、原虫、动物血液或组织等,经加工制成,作为预防、治疗、诊断特定传染病或其他有关疾病的免疫制剂。动物用的疫苗,所应用的病原微生物应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经繁殖和处理后制成的制品,用以接种动物能产生相应的良好免疫力。 1、疫苗的类型 (1)传统疫苗传统疫苗是指以传统的常规方法,用细菌或病毒培养液或含毒组织制成的疫苗。传统疫苗在防制畜禽传染病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我们目前所使用的疫苗,主要是传统疫苗。传统疫苗,包括有如下主要的类型:① 灭活疫苗:又称死疫苗,以含有细菌或病毒的材料利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处理,使其丧失感染性或毒性而保持有良好的免疫原性,接种动物后能产生主动免疫或被动免疫。灭活苗又分为组织灭活苗(如猪瘟结晶紫疫苗)、培养物灭活苗(猪丹毒氢氧化铝疫苗、猪细小病毒疫苗)。此种疫苗无毒、安全、疫苗性能稳定,易于保存和运输。是疫苗发展的方向。 ② 弱毒疫苗:又称活疫苗,是微生物的自然强毒通过物理、化学方法处理和生物的连续继代,使其对原宿主动物丧失致病力或只引起轻微的亚临床反应,但仍保存良好的免疫原性的毒株,

用以制备的疫苗(如猪丹毒弱毒疫苗、猪瘟兔化弱毒疫苗等)。此外,从自然界筛选的自然弱毒株,同样可以制备弱毒疫苗。 ③ 单价疫苗:利用同一种微生物菌(毒)株或一种微生物中的单一血清型菌(毒)株的增殖培养物所制备的疫苗称为单价疫苗。单价苗对相应之单一血清型微生物所致的疾病有良好的免疫保护效能(如猪肺疫氢氧化铝菌苗、系由6:B血清型猪源多杀性巴氏杆菌强毒株制造,对由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猪肺疫无免疫保护作用)。 ④ 多价疫苗:指同一种微生物中若干血清型菌(毒)株的增殖培养物制备的疫苗。多价疫苗能使免疫动物获得完全的保护(如猪多价副伤寒死菌苗)。 ⑤ 混合疫苗:即多联苗,指利用不同微生物增殖培养物,根据病性特点,按免疫学原理和方法,组配而成。接种动物后,能产生对相应疾病的免疫保护,可以达到一针防多病的目的(如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三联苗)。 ⑥ 同源疫苗:指利用同种、同型或同源微生物制备的、而又应用于同种类动物免疫预防的疫苗(如猪瘟兔化弱毒苗、猪流行性腹泻疫苗,可用于预防各种品种猪的猪瘟和猪流行性腹泻症)。 ⑦ 异源疫苗:指利用不同种微生物菌(毒)株,制备的疫苗,接种后能使其获得对疫苗中不含有的病原体产生抵抗力(如兔纤维瘤病毒疫苗能使其抵抗兔粘液瘤病),或用同一种中一种型微生物种毒制备的疫苗,接种动物后能使其获得对异型病原体的抵抗力

养鸡场常用疫苗及使用方法

养鸡场常用疫苗及使用方法 实施程序化免疫接种,是预防家禽疫病最有效、最关键的措施之一,对规模 化养鸡场来说,更应重视。每一个鸡场,都要有适合本场特点的免疫程序,一般在制订免疫程序时应考虑以下几方面的因素:当地家禽疾病的流行情况及严重程度;母源抗体的水平;上次免疫接种引起的残余抗体的水平;鸡的免疫应答能力;免疫的种类;免疫接种的方法;各种疫苗接种的配合;免疫对鸡健康及生产能力的影响等。以下是常用的疫苗及其使用方法。 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目前,我国已经成功研制出用于预防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灭活疫苗,非疫区的养殖场应定期接种疫苗,以预防禽流感的发生。 使用高致病性禽流感灭活苗免疫时应注意:(1)首先应在家禽机体情况良好的情况下进行;(2)采用胸部肌肉接种,雏鸡注射剂量每只0.3毫升,成鸡每只0.5毫升;(3)在小日龄家禽作首次免疫时,应尽量避开母源抗体高峰期。 一般来说灭活疫苗注射后机体需14天才能产生免疫保护,疫苗的免疫期为4个月。在保证疫苗质量的前提下,疫苗须在2℃-8℃条件下保存;此外,免疫接种的时间、品种、母源抗体、接种途径及相应的综合防治措施是否到位,都对禽流感疫苗的免疫效果有决定性的影响。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在疫苗免疫保护力产生前已感染了禽流感病毒,尽管接种了疫苗,同样会发生禽流感。 鸡新城疫疫苗目前我国生产的鸡新城疫疫苗有I、II、III、IV等4个品系。I 系疫苗毒力较强,IV系疫苗(Lasota系)毒力次之,II系疫苗(B1系)毒力较弱,III系疫苗(F系)毒力最弱。II、III、IV系苗适用于雏鸡和成鸡,I系苗只供两个月以上的鸡使用,接种后虽然引起的反应比较重,然而免疫效力坚强,适合于疫病严重流行的地区使用。不过为安全起见,在使用I系苗之前,要先用II 或III系苗进行基础免疫。 近年来,我国已在推广使用鸡新城疫油乳剂灭活苗,其用法是:1日龄雏鸡用II系苗滴鼻、点眼或气雾免疫;到10日龄时,可皮下注射半剂量的油乳剂灭活苗;到120日龄上笼时,再注射1个剂量的油乳剂灭活苗。雏鸡在10~120日龄期间,如果体内抗体水平降至保护线以下时,还需进行1次IV系苗的气雾免疫。 鸡新城疫I系弱毒疫苗:适用于两个月以上幼鸡及成年鸡,又叫成鸡苗,对雏鸡反应大,不宜使用。应用时将疫苗用蒸馏水稀释100倍(冻干苗可按瓶签注明稀释,摇匀后使用)。接种时可用钢笔尖蘸取疫苗,在翅膀内侧无血管处刺种2~3次(约0.1毫升),或稀释1000倍肌肉注射1毫升。接种后3~4天即可产生免疫力,并能保持一年左右。 鸡新城疫II系弱毒疫苗:毒力比I系苗弱,多用于两个月以内的幼雏,对其他年龄的鸡(幼鸡、成鸡)亦可使用,常用滴鼻法或滴眼法接种。将疫苗稀释10倍每次给雏鸡滴入鼻孔或眼结膜内1~2滴(约0.03~0.04毫升)即可,接种后7~9天即可产生免疫力,效力可达3~5个月。接种本苗两个月后,再接种一次I 系疫苗,免疫力更佳。 将II系苗用蒸馏水稀释25~50倍,每毫升(克)疫苗可免疫80只雏鸡。喷雾时,将鸡舍门窗关紧,手持喷头均匀地喷雾。喷后让鸡群在舍内停留20~30分钟,然后再打开门窗。

猪常用十种疫苗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猪常用十种疫苗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通常使用的猪的疫苗有以下十种: 1.猪瘟兔化弱毒疫苗。致弱病毒。不论猪大小按照规定稀释后,肌肉注射1ml。用于哺乳仔猪以出生20天后第一次接种为宜,55-60天作第二次接种,免疫期为8个月左右。注射后4天产生免疫力。 2.猪肺疫弱毒疫苗。致若细菌。氢氧化铝胶生理盐水稀释后充分摇匀不论猪大小每头皮下或者肌肉注射1ml。免疫期约6个月。 3.猪丹毒氢氧化铝菌苗。死细菌(B型猪丹毒杆菌)断奶半年以上的猪(体重在10kg)及成年猪每头耳根皮下或者肌肉注射5ml。10kg以下的或者为断奶的皮下或者肌肉注射3ml?o 间隔45天后再注射3ml。注射后21天产生免疫力免疫期6个月。 4.猪丹毒弱毒疫苗。猪丹毒弱毒菌。用于注射时一律皮下1ml。接种后7-10天产生免疫力免疫期6个月。 5.仔猪副伤寒冻干疫苗。致弱细菌。出生后一个月以上的仔猪均可使用。用20%氢氧化铝胶悬液稀释后于猪耳后浅层肌肉注射1ml。 6.仔猪红痢菌苗。死细菌(C型魏氏梭菌)对初产母猪(前两胎)分别在分娩前半个月和一个月注射4-10ml。第三胎可在分娩前半个月左右注射一次3-5ml。仔猪通过哺乳获得免疫。 7.猪链球菌氢氧化铝菌苗。死细菌(C群猪链球菌)。不论大小一律肌肉注射5ml浓缩菌苗注射3ml。注射后21天产生免疫力。 8.猪蓝耳病。灭活疫苗(SD1株)(NVDC-JXA1)株颈部皮下或肌肉注射。种公猪:初次采精或配种前2~3个月首免,4ml/头,间隔20日后按同样剂量加强免疫1次,以后每6个月免疫1次。母猪:配种前21~28日首免,4ml/头,间隔20日后以同样剂量加强免疫1次。仔猪:在21日龄免疫,2ml/头。免疫期6个月。 9.猪口蹄疫疫苗。耳根后肌内注射。体重10-25kg猪每头1mL;25kg以上猪每头2mL注射疫苗后15日产生免疫力。免疫期6个月。 10.猪水泡病弱毒疫苗。鼠化致弱病毒。不分大小每头深部肌肉注射2ml。注射后3-5天产生免疫力免疫期6个月。

鸡群的六种疫苗接种方法

鸡群的六种疫苗接种方法 接种疫苗是提高鸡体抵抗传染病的主要途径,也是当前生态养鸡生产中重要的卫生防疫措施。疫苗接种方法在生态养鸡过程中常用的疫苗接种方法有以下几种。 1、滴鼻、点眼免疫法 这是使疫苗从呼吸道进入体内的方法。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法氏囊病等很多弱毒苗均采用此种方法。雏鸡应用此方法可避免疫苗被母源抗体中和,此法逐只接种,确实可靠,是较好的接种方法。其具体操作方法是:先将疫苗溶于稀释液或灭菌生理盐水中;使用标准滴管,将一滴溶液自1厘米高处,垂直滴进雏鸡眼睛或一侧鼻孔(用手按住另一侧鼻孔),应确定疫苗溶液被吸入才能够放鸡。 2、浸喙法 可以用于各种弱毒活疫苗的接种。方法是按照疫苗使用说明进行稀释,稀释后的疫苗盛放在小碗内,把需要免疫的雏鸡用手抓住后,将其喙部浸入疫苗中(疫苗水要淹没雏鸡的鼻孔),当雏鸡鼻孔处冒出气泡后将雏鸡放下。这种方法操作比较快,而且效果更可靠。 3、气雾免疫法 用专门的气雾枪或气雾器操作,使疫苗形成雾化粒子,均匀地浮游于空气中,随鸡的呼吸进入体内,达到免疫的效果。此方法省时省力,适用于群体免疫,特别是某些对呼吸道有亲嗜性的疫苗,如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等疫苗效果较好。 注意事项:疫苗必须于清凉而不含铁质或氯的清水中溶解,并在水中打开瓶盖,水的用量参见有关疫苗使用说明书。中农翎翔提醒您喷雾免疫前,关闭门窗和通风设备,气雾喷嘴朝上,将疫苗溶液均匀地喷向鸡群的头顶部,喷洒距离为30~40厘米,操作结束后约经20分钟打开门窗或风扇。最好在夜间免疫,如果白天进行则需要关上窗帘使舍内处于昏暗状态,昏暗条件下进行气雾免疫有助于保持鸡群的安静。当鸡群有潜在的慢性呼吸道病时,不能使用,以免激发该病。散养鸡群最好在晚上鸡群回到鸡舍后,关掉电灯并把鸡群相对集中在鸡舍内的某些区域,再进行此操作。 4、饮水免疫法 本方法对于大群鸡较适用,方便省力,还可避免因抓鸡而造成的应激因素的不良影响。但易造成免疫剂量不均一,免疫水平参差不齐,多能素,此外,饮水法产生的免疫力也较小,往往不能抵抗较强毒力毒株的侵袭。

养猪场常用疫苗及免疫程序介绍

养猪场常用疫苗及免疫程序介绍 1.猪瘟弱毒疫苗 猪瘟弱毒活疫苗的免疫程序:①仔猪20日龄首免,60日龄左右做第二免疫接种;②乳前免疫:初生仔猪在吃初乳前进行免疫接种,1~2小时后再哺乳,在60日龄左右做第二次免疫接种。乳前免疫不仅费时、费力,而且需要很强的责任心,因此,一般存在有仔猪猪瘟,特别是哺乳阶段易发生猪瘟和母猪带毒比较严重的猪场,建议采用这一免疫程序;③后备种猪在配种前1个月再免疫1次;④繁殖母猪在哺乳仔猪断奶时进行免疫接种;⑤种公猪每年免疫接种2次。 猪瘟兔化弱毒疫苗的免疫程序应根据猪场猪瘟的流行与发生情况和母源抗体水平等因素而制定。同时,应加强环境、猪舍的消毒卫生,以减少或杜绝猪瘟强毒的污染。 2.猪伪狂犬病疫苗 ⑴灭活疫苗。用猪伪狂犬病病毒鄂A株接种金黄地鼠肾成纤维细胞细胞单层,收获后,经甲醛溶液灭活,加油佐剂乳化制成的灭活疫苗。该疫苗的免疫期为6个月。采用颈部肌肉注射。 免疫程序:①育肥仔猪断奶时每头3毫升;②种用仔猪断奶时每头接种3毫升,间隔28~42日,加强免疫接种1次,每头5毫升。以后每隔半年加强免疫接种1次;③妊娠母猪,产前1个月加强免疫接种1次。

⑵弱毒活疫苗。猪伪狂犬病弱毒活疫苗是利用匈牙利的Barth-K61毒株或罗马尼亚的布加勒斯毒株,接种鸡胚成纤维细胞制成的冻干活疫苗。国内外都有相应的产品。采用肌肉注射。 免疫程序:①繁殖母猪在产前1个月接种,注射2毫升; ②免疫母猪所产仔猪可在8~10周龄进行接种。后备种猪应在配种前1个月再接种1次;③种公猪每年接种2次。 ⑶基因缺失疫苗。基因工程缺失疫苗的优点是它不仅安全有效而且能够区分免疫接种猪和野毒感染猪,它为该病的控制与净化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3.猪口蹄疫灭活疫苗 免疫程序:传统的灭活疫苗用于体重为10~25公斤的猪,每头注射2毫升,25千克以上的猪每头注射3毫升;浓缩苗用于体重为10~25千克的猪,每头注射1毫升,25千克以上的猪每头注射2毫升。①仔猪35日龄首免,70日龄二免,肥猪90~100日龄再免疫1次;②后备母猪经过35日龄、70日龄两次免疫后,配种前再免疫接种1次;③繁殖母猪和种公猪分别在每年的1、5、9月各免疫接种1次。 4.猪细小病毒灭活疫苗 免疫程序:猪细小病毒灭活疫苗主要用于初产后备母猪的免疫接种,一般在后备母猪配种前1个月免疫2次,间隔2周。

猪的免疫程序表

推荐猪场防疫程序表 --------------成功在防疫.效益靠管理

2、任何疫苗都可能有过敏反应(尤其是猪瘟),请备好抗过敏药物,如 肾上腺素、地塞米松等。 猪场卫生消毒制度 1、进入猪场大门和生产区大门口处设消毒池,并设人员过往消毒通道, 消毒药物可用2%的火碱溶液,消毒对象主要是车辆的轮胎和人员的鞋底。 2、大门口处设喷雾器械,消毒对象是车身和车底盘。 3、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之前,必须经过消毒间,淋浴,更换工作衣、帽、 胶鞋,脚踏消毒池进入。经批准允许入场参观人员的消毒方法与工作人员相同,并按制定路线参观。 4、空猪舍在引入猪群前应彻底消毒, 程序为:清扫杂物、粪尿,用高压水管冲洗墙壁、地面及栏架。 水冲洗干燥后可用%的过氧乙酸或2-3%的火碱溶液喷雾消毒。 对于封闭舍可随后关闭门窗及出风筒,用甲醛和高锰酸钾熏蒸消毒24小时(甲醛30毫升/立方米,高锰酸钾15克/立方米,加水15毫升/立方米)。

熏蒸时先将甲醛称好放入容器内(按猪舍面积均匀放开)。最后放入高锰酸钾,放高锰酸钾时动作要快,以免溶液溢出,烧伤皮肤。 并迅速离开现场,封闭门窗。 5、猪场过道及运动场每周可用2%的火碱溶液或1:800的百毒杀消毒一次, 饲养用具(如饲槽)必要时每周刷洗一次,同时可用%的新洁尔灭消毒。 6、母猪进入产房前,将产房彻底冲洗干净,干燥后再用消毒药喷雾消毒。 母猪进入产房前,全身冲洗干净,经过消毒、驱除体表寄生虫后再上产床。母猪分娩前用%的高锰酸钾消毒乳房和阴部,分娩后再用消毒药布擦拭乳房、阴部和后躯,并及时清理胎衣和产房。 7、作好配种时的卫生消毒工作。8、作好接产时的卫生消毒工作。 9、作好经常性的环境消毒、带猪消毒,消毒剂应按性质经常更换。 猪场卫生防疫制度 为了搞好猪场的卫生防疫工作,确保养猪生产的顺利进行,向用户提供优质健康的种猪或商品猪。必须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防重于治” 的原则。杜绝疫病的发生。现制定以下《猪场卫生防疫制度》请全体员工及外来人员严格执行。 1、猪场分生产区和非生产区。生产区包括养猪生产线、出猪台、解剖室、 流水线走廊、污水处理区等。非生产区包括办室、食堂、宿舍等。 2、非生产区工作人员及车辆严禁进入生产区,确有需要者必须经专长或主管兽医批准并经严格消毒后,在场内人员的陪同下方可进入,只可在指定的范围内活动。 3、生活区防疫制度

猪的免疫程序表

推荐猪场防疫程序表

2、任何疫苗都可能有过敏反应(尤其是猪瘟),请备好抗过敏药物,如 肾上腺素、地塞米松等。 猪场卫生消毒制度 1、进入猪场大门和生产区大门口处设消毒池,并设人员过往消毒通道, 消毒药物可用2%的火碱溶液,消毒对象主要是车辆的轮胎和人员的鞋底。 2、大门口处设喷雾器械,消毒对象是车身和车底盘。 3、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之前,必须经过消毒间,淋浴,更换工作衣、帽、 胶鞋,脚踏消毒池进入。经批准允许入场参观人员的消毒方法与工作人员相同,并按制定路线参观。 4、空猪舍在引入猪群前应彻底消毒, 程序为:清扫杂物、粪尿,用高压水管冲洗墙壁、地面及栏架。 水冲洗干燥后可用0.3%的过氧乙酸或2-3%的火碱溶液喷雾消毒。 对于封闭舍可随后关闭门窗及出风筒,用甲醛和高锰酸钾熏蒸消毒24小时(甲醛30毫升/立方米,高锰酸钾15克/立方米,加水15毫升/立方米)。 熏蒸时先将甲醛称好放入容器内(按猪舍面积均匀放开)。最后放入高锰酸钾,放高锰酸钾时动作要快,以免溶液溢出,烧伤皮肤。 并迅速离开现场,封闭门窗。 5、猪场过道及运动场每周可用2%的火碱溶液或1:800的百毒杀消毒一次, 饲养用具(如饲槽)必要时每周刷洗一次,同时可用0.1%的新洁尔灭消毒。 6、母猪进入产房前,将产房彻底冲洗干净,干燥后再用消毒药喷雾消毒。 母猪进入产房前,全身冲洗干净,经过消毒、驱除体表寄生虫后再上产床。母猪分娩前用0.1%的高锰酸钾消毒乳房和阴部,分娩后再用消毒药布擦拭乳房、阴部和后躯,并及时清理胎衣和产房。

7、作好配种时的卫生消毒工作。 8、作好接产时的卫生消毒工作。 9、作好经常性的环境消毒、带猪消毒,消毒剂应按性质经常更换。 猪场卫生防疫制度 为了搞好猪场的卫生防疫工作,确保养猪生产的顺利进行,向用户提供优质健康的种猪或商品猪。必须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防重于治” 的原则。杜绝疫病的发生。现制定以下《猪场卫生防疫制度》请全体员工及外来人员严格执行。 1、猪场分生产区和非生产区。生产区包括养猪生产线、出猪台、解剖室、 流水线走廊、污水处理区等。非生产区包括办室、食堂、宿舍等。 2、非生产区工作人员及车辆严禁进入生产区,确有需要者必须经专长或主管兽医批准并经严格消毒后,在场内人员的陪同下方可进入,只可在指定的范围内活动。 3、生活区防疫制度 ①全场员工及外来人员入场时均应通过消毒门岗,消毒池每周更换两次消毒液; ②每月初对生活区及其环境进行一次大清洁、消毒、灭鼠、灭蚊蝇; ③任何人不得从外面购买猪、牛、羊肉及其加工产品入场,场内职工及家属不得在场内饲养禽兽…如狗、猫?; ④饲养员要在场内宿舍居住,不得随便外出;不得去屠宰场,其它猪场或屠宰户,养猪户…家?逗留; ⑤员工休假回场或新招员工要在生活区隔离二天后方可进入生产区工作; ⑥搞好场内卫生及环境绿化工作。 4、车辆卫生防疫制度 ①运输饲料进入生产区的车辆要彻底消毒; ②运输车辆出入生产区、隔离舍、出猪台要彻底消毒; ③上述车辆司机不准离开驾驶室与场内人员接触,随车装人员一样更衣换鞋消毒。 5、购销猪防疫制度

肉鸡常用哪些疫苗

肉鸡常用哪些疫苗 1 马立克氏病疫苗:马立克氏病疫苗是世界上第一种有效的动物癌症疫苗,对防制马立克氏病起关键作用。有两种类型的弱毒疫苗,一种为病毒与细胞结合的疫苗如SB1苗、814苗,保存条件要求严格,需液氮保存;另一种为病毒脱离细胞的火鸡疱疹病毒疫苗(HVT),可以冻干,保存较易,使用广泛,但对超强毒马立克氏病毒(WMDV)的感染预防效果差。对于WMDV流行地区应使用2价苗或多价苗。 2 鸡新城疫疫苗:分灭活苗和活苗,活苗主要有Ⅰ系,Ⅱ系(B1株)、Ⅲ系(F系)、Ⅳ系(Lasota株)、克隆-30等。Ⅰ系为中等毒力疫苗对雏鸡毒力较强可出现症状甚至引起死亡,但能较快产生坚强免疫力,多用于2月龄以上的鸡或紧急预防接种。Ⅱ系、Ⅲ系、Ⅳ系、克隆-30为弱毒疫苗,其中克隆-30、Ⅳ系的效果好于Ⅱ系Ⅲ系。灭活苗多为油佐剂苗,效力可靠免疫期长,多用于种鸡和蛋鸡好的加强免疫。 3 传染性法氏囊病疫苗:可分为弱毒苗、中等毒力疫苗和灭活苗三类。弱毒苗安全性好但效力稍差,中等毒力疫苗效力稍好,主要用于法氏囊病严重地区。灭活苗效果好免疫期长主要用于种鸡、蛋鸡。还有法氏囊病卵黄抗体主要用于紧急预防接种及治疗。 4 鸡病毒性关节炎疫苗:有灭活苗和弱毒疫苗。灭活苗用于种鸡开产前接种,孵化后雏鸡获得母源抗体,可在3周龄内不感染。弱毒苗主要接种2周龄雏鸡。 5 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活苗有H120苗,用于雏鸡,H52苗毒力稍强,用于加强免疫。由于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血清型复杂,变异性较大,经常有新的血清型出现,所以可以选用当地流行毒株制造灭活苗或用多种毒株制造多价苗。 6 鸡痘鹌鹑化弱毒疫苗:6日龄以上雏鸡及育成鸡可应用。在鸡翅内无血管处刺种或皮下注射。 7 联苗:为了减少注射次数联苗的应用有增多的趋势。养鸡场可根据实际情况酌情选用。

猪疫苗的正确使用方法

猪疫苗的正确使用方法 近年来,我国集约化猪场不断增多,但由于养殖水平的不同,对猪场的主要疾病的免疫,有的可以达到很好的预防效果,有的却为疾病的发生提供了温床。如何科学地使用疫苗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下面具体来介绍一下:猪疫苗的正确使用方法 1.皮下注射。皮下注射是目前使用最多的一种方法,大多数疫苗都是经这一途径进行免疫。皮下注射是将疫苗注入皮下组织后,经毛细血管吸收进入血液,通过血液循环到达淋巴组织,从而产生免疫反应。注射部位多在耳根皮下,皮下组织吸收比较缓慢而均匀,油类疫苗不宜皮下注射。 2.肌肉注射。肌肉注射是将疫苗注射于肌肉内,注射针头要足够长,以保证疫苗确实注入肌肉里。 3.超前免疫。是指在仔猪未吃初乳时注射疫苗,目的是避开母源抗体的干扰和使疫苗毒尽早占领病毒复制的靶位,尽可能早刺激产生基础免疫,这种方法常用在猪瘟的免疫。 4.滴鼻接种。滴鼻接种是属于黏膜免疫的一种,黏膜是病原体侵入的最大门户,有95%的感染发生在黏膜或由黏膜侵入机体,黏膜免疫接种既可刺激产生局部免疫,又可建立针对相应抗原的共同黏膜免疫系统工程;黏膜免疫系统能对黏膜表面不时吸入或食入的大量种类繁杂的抗原进行准确的识别并作出反应,对有害抗原或病原体产生高效体液免疫反应和细胞免疫反应。目前使用比较广泛的是猪伪狂犬病基因缺失疫苗的滴鼻接种。 5.口服接种。由于消化道温度和酸碱度都对疫苗的效果有很大的影响,因而这种方法目前很少使用。 6.气管内注射和肺内注射。这两种方法多用在猪喘气病的预防接种。 7.穴位注射。在注射有关预防腹泻的疫苗时多采用后海穴注射,能诱导较好免疫反应。 (非正式文本,仅供参考。若下载后打开异常,可用记事本打开)

猪常用疫苗的使用方法

猪常用疫苗的使用方法(于锦程) 近年来,我国集约化猪场不断增多,但由于养殖水平的不同,对猪场的主要疾病的免疫,有的可以达到很好的预防效果,有的却为疾病的发生提供了温床。因此,如何科学地使用疫苗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疫苗的接种方法皮下注射。皮下注射是目前使用最多的一种方法,大多数疫苗都是经这一途径免疫。皮下注射是将疫苗注入皮下组织后,经毛细血管吸收进入血流,通过血液循环到达淋巴组织,从而产生免疫反应。注射部位多在耳根皮下,皮下组织吸收比较缓慢而均匀,油类疫苗不宜皮下注射。 肌肉注射。肌肉注射是将疫苗注射于肌肉内,注射时注意针头要足够长,以保证疫苗确实注入肌肉里。 超前免疫。是指在仔猪未吃初乳时注射疫苗,注苗后1-2小时才给吃初乳,目的是避开母源抗体的干扰和使疫苗毒尽早占领病毒复制的靶位,尽可能早地刺激产生基础免疫,这种方法常用在猪瘟的免疫上。 滴鼻接种。滴鼻接种是属于粘膜免疫的一种,粘膜是病原体侵入的最大门户,有95%的感染发生在粘膜或由粘膜侵入机体,粘膜免疫接种既可刺激产生局部免疫,又可建立针对相应抗原的共同粘膜免疫系统工程;粘膜免疫系统能对粘膜表面不时吸入或食入的大量种类繁杂的抗原进行准确的识别并作出反应,对有害抗原或病原体产生高效体液免疫反应和细胞免疫反应。目前使用比较广泛的是猪伪狂犬病基因缺失疫苗的滴鼻接种。 口服接种。由于消化道温度和酸碱度都对疫苗的效果有很大的影响,因此这种方法目前很少使用。 气管内注射和肺内注射。这两种方法多用在猪喘气病的预防接种。 穴位注射。在注射有关预防腹泻的疫苗时多采用后海穴注射,能诱导较好免疫反应。 各类疫苗特点冷冻真空干燥疫苗。大多数的活疫苗都采用冷冻真空干燥的方式冻干保存,可延长疫苗的保存时间,保持疫苗的效价。病毒性冻干疫苗常在-15℃以下保存,一般保存期2年。细菌性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