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及低温原理(2014年中期试卷)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初二历史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初二历史2014.06 (时间:50分钟总分:50分考试形式:闭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四部分,考试时间50分钟,满分50分。考生作答时,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校、座位号、考试证号填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并将答案答在规定的答题纸范围内,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2、答题时使用0.5毫米黑色中性(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蹁跹,人民五亿不团圆。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诗人兴会更无前。”诗中的“一唱雄鸡天下白”是指 A.抗日战争的胜利B.解放战争的胜利 C.新中国的成立D.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2.《人民日报》的“元旦社论”打上了鲜明的时代印记,成为民众了解党和国家政策的风向标。下列社论发表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是 A.在伟大爱国主义旗帜下巩固我们的伟大祖国 B.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 C.在“十五大”精神指引下胜利前进 D.迎接新世纪的曙光 3.小芳同学在笔记中写到:“粉碎了帝国主义分裂中国的阴谋,标志着祖国大陆基本统一,实现了各民族的大团结。”据此判断,她学习的内容是 A.西藏和平解放B.抗美援朝 C.香港回归D.澳门回归 4.在进行“中国人民志愿军一最可爱的人”研究性学习时,你认为可以作为史料运用的是①当时的文献资料②历史博物馆内存放的有关实物资料 ③电影《英雄儿女》《上甘岭》④当时的实况纪录片和照片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5.右图是1951年1月6日山东某农民领取的土地房产所有 证,他取得此证是依据 A.《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6.观察下表,探寻数据背后的历史。造成表中阶级结构数据变动的主要原因是 白城县岭下、胜利、建政三村阶级结构的变动情况表(单位:人) A.《共同纲领》的颁布B.新中国的成立 C.土地改革的完成D.抗美援朝的胜利 7.图表中为我国在“一五”时期的各部门投资比例。由此可见,我国当时

《制冷与低温技术原理》期末考试题

制冷与低温技术原理复习提纲 一、名词解释: 1.绝热节流P33:由于气体通过节流阀等节流阻元件时,其压力显著下降,流速大时间短来不及和外界进行热交换,可近似按解热处理,这一过程称为绝热节流效应 2.焦-汤效应P33:气体在节流中发生的温度变化叫做焦-汤效应 3.微分节流效应P33:根据气体节流前后比焓值相等这一特征,令其中的叫做微分节流效应 4.转化温度P35:在一定压力下,气体具有的使微分节流效应等于0的温度 5.等温节流效应P36:是等温压缩和节流这两个过程的综合 6.微分等熵效应P38:表示等熵过程中温度随压力的变化,定义为 8.性能系数P63:循环中收益能数值与补偿能数值之比 9.循环效率P64:或称热力完善度,指一个制冷循环的性能系数和相同低温热源、高温热汇温度下的可逆制冷循环性能系数之比10.单位制冷量P71:表示1Kg制冷剂完成循环时从低温热源所吸收的热量 11.单位冷凝热负荷P71:表示1Kg制冷剂完成循环时向高温热汇所排放的热量 12.理论输气量P71:压缩机按理论循环工作时在单位时间内所能供给的(按进口处吸气状态换算)的气体容积 13.有用过热P77:制冷剂在蒸发器内吸收了热量而产生的过热 14.无用过热P77:制冷剂吸收环境热量而产生的过热 15.输气系数P83:又称容积效率,为实际输气量和理论输气量的比值 16.共沸混合物P103:指当两种或多种不同成分的均相溶液,以一个特定比例混合时,在固定的压力下,仅具有一个沸点的混合物17.非共沸混合物P103:指当两种或多种不同成分的均相溶液,不论混合比例,都不会有相同的沸点的混合物 18.分馏P104:混合物因易挥发组分优先蒸发或不易挥发组分优先冷凝而引起的成分改变 19.复叠温度P132:上一子系统的蒸发温度或下一子系统的冷凝温度 20.复叠温差P132:蒸发/ 冷凝器的传热温差 21.发生过程P161:易挥发的气相中的分压力低于溶液中该组分的蒸汽压力,此组分的分子更多地进入气相 22.吸收过程P161:易挥发的气相中的分压力高于溶液中该组分的蒸汽压力,此组分的分子更多地进入溶液 23.循环倍率P173:在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中表示发生器产生1Kg水蒸气需要的溴化锂稀溶液的循环量 24.放气范围P173:Wr - Wa称为放气范围,即溴化锂浓溶液质量分数-溴化锂稀溶液质量分数 25.发生不足P173:发生终了浓溶液的溴化锂质量分数Wr’小于理想情况下溴化锂质量分数Wr 26.吸收不足P173:吸收终了稀溶液的溴化锂质量分数Wa’高于理想情况下溴化锂质量分数Wa 27.喷淋密度P176: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的喷淋量,单位为kg/m2?s 28.直接冷却P314:用制冷剂为冷源直接与被冷却对象进行热交换 29.间接冷却P314:利用冷却后的载冷剂或蓄冷剂作为冷源,使被冷却的对象进行冷却 30.气体水合物P331:当气体或挥发性液体与水作用时,造成水高于其冰点温度下的结冰现象,所形成的固体 31.低温工质P336:在深冷技术中用于制冷循环或液化循环的工质 32.液化系数P351:加工1Kg气体所获得的液体量 33.跑冷损失P354:环境介质传热给低温设备引起的冷量损失 34.分凝P399:根据混合气体中的各组分冷凝温度的不同,将混合物冷凝到不同的温度使各组分分离 35.精馏P403:将溶液部分气化或混合气体部分冷凝反复进行,逐步达到所需要纯度的分离气体方式

人教版2014-2015年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2014-2015年六年级数学上册 期末试卷及答案 学校 班级 姓名 一、填空 1、31 2 吨=( )吨( )千克 70分=( )小时。 2、( )∶( )=40 ( ) =80%=( )÷40 3、( )吨是30吨的1 3 ,50米比40米多( )%。 4、六(1)班今天出勤48人,有2人因病请假,今天六(1)班学生的出勤率是( )。 5、0.8:0.2的比值是( ),最简整数比是( ) 6、某班学生人数在40人到50人之间,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5∶6,这个班有男生( )人,女生( )人。 7、从甲城到乙城,货车要行5小时,客车要行6小时,货车的速度与客车的速度的最简比是( )。 8、王师傅的月工资为2000元。按照国家的新税法规定,超过1600元的部分应缴5%个人所得税。王师傅每月实际工资收入是( )元。 9、小红15 小时行3 8 千米,她每小时行( )千米,行1千米要用( )小时。 10、用一根长12.56米的绳子围成一个圆,这个圆的直径是( ),面积是 ( )。 11、在一块长10分米、宽5分米的长方形铁板上,最多能截取( )个直径是2分米的圆形铁板。 12、请你根据图形对称轴的条数按照从多到少的顺序,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图形名称。 圆、( )、( )、长方形。 二、判断 1、7米的18 与8米的1 7 一样长。 …………………………………………( ) 2、周长相等的两个圆,它们的面积也一定相等。………………… ( ) 3、1 100 和1%都是分母为100的分数,它们表示的意义完全相同。……( ) 4、5千克盐溶解在100千克水中,盐水的含盐率是5%。…………… ( ) 5、比的前项增加10%,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乘1.1。…………………( ) 三、选择 1、若a 是非零自然数,下列算式中的计算结果最大的是( )。

2014年期末测试普通话试卷(附答案)

2014年普通话期末考试试卷 班级姓名 一、语言文字政策法规知识题 (每题1分,共10分) 1.1982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9条明确规定:(C)。 A.国家推广普通话 B.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C.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2. 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A) A. 规范汉字 B. 通用汉字 C. 标准汉字 3. 国家机关以为公务用语用字。(B) A. 汉语和汉字 B. 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C. 中文 4.《普通话水平等级测试标准》将普通话水平划分为三个级别,每个级别内再划分为两个等 次,其中最高水平和进入最低等级的水平分别为。(A) A. 一级甲等和三级乙等 B. 一级乙等和三级甲等 C. 一级甲等和三级甲等 5.推广普通话是促使公民普遍具备普通话应用能力,。(B) A.在任何场合都说普通话,不说方言 B. 在正式场合和公共交际场合说普通话 C. 只在学校里说普通话 6.提倡公共服务行业以为服务用语。(A) A. 普通话 B. 当地方言 C. 普通话和当地方言 7.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应达到的普通话等级是不低于。(C) A. 二级甲等 B. 二级乙等 C.三级甲等 8.语文教师和对外汉语教师应达到的普通话等级是不低于。(B) A.一级乙等 B.二级甲等 C.二级乙等 9. 国家级电台电视台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应达到的普通话等级是。(A) A. 一级甲等 B. 一级乙等 C. 二级甲等 10. 普通高等学校、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普通话水平应当分别达到以上水平。(C) A.一级乙等 B. 二级甲等 C. 二级乙等 二、汉语拼音知识 (一)给词语选择正确的读音(每题0.5分,共10分) 1.号召 A.hào zhào B.hào zhüo 2.因为 A.y?n wai B.y?n w?i

国科大《制冷与低温原理》研究生期末考试题库

国科大《制冷与低温原理》研究生考试题库(2017级) 制冷与低温基础部分: 1、按照国际制冷学会的建议,普冷与低温的分界温度是多少? 答:按照国际制冷学会第13届制冷大会(1971年)的建议,普冷与低温的分界温度是120K。 2、请举出几个制冷与低温的应用领域。 答:制冷技术的应用:(1)大中型建筑物的中央空调;(2)工业空调;(3)住宅空调;(4)运输空调;(5)食品贮藏与配送;(6)食品加工;(7)化学工业和加工工业; (8)制冷的特殊应用:制冰机、滑冰场、建筑工业(青藏高原筑路采用“冻土法”); 医疗卫生(如药品疫苗冷藏保存) 低温技术的应用:(1)能源与交通(如液化天然气、核聚变中利用大型低温超导磁体对聚变反应器中的高温等离子体进行磁约束、超导列车、低温液氢燃料等);(2)航空与航天(如用液氧做火箭推进剂、高真空环境要用低温泵产生、航天飞机用液氢和液氧做推进剂、高空军用飞机上的液氧呼吸机、冷氮气的低温风洞等);(3)科学实验(超低温状态下的电子偏离实验、超导性理论的研究等);(4)工业(如液氧用于钢铁工业、金属的切割、采用纯痒进行活水处理、液氮速冻高档鱼虾、液氮还可用于汽车轮胎和橡胶制品的再利用处理等);(5)生物医疗(血细胞的低温保存、手术中低温麻醉、以及骨髓、组织、肿瘤细胞和皮肤的低温冷冻保存等)。 3、请给出氦、氢、氖、氮、氧、氩、甲烷的正常沸点温度、临界压力和临界温度数据(考 试重点)。 答:(1)氦的正常沸点温度4.25K、临界压力0.227MPa和临界温度5.15k (2)氢的正常沸点温度20.35k、临界压力1.297MPa和临界温度33.15K (3)氖的正常沸点温度27.108K、临界压力2.65MPa和临界温度44.4k (4)氮的正常沸点温度77.35K、临界压力3.3944MPa和临界温度126.15K (5)氧的正常沸点温度90.15K、临界压力5.046MPa和临界温度154.55K (6)氩的正常沸点温度87.29K、临界压力4.86MPa和临界温度151.15K (7)甲烷(R50)的正常沸点温度111.65K、临界压力4.65MPa和临界温度-190.65K 4、请给出R12、R22、R290、R600a、NH3、CO2等工质的正常沸点数据,并评述比较一下 它们的温室效应(GWP、ODP)、可燃性等。 答:(1)R12(二氯二氟甲烷)工质的正常沸点243.35K,温室效应(GWP=10890、ODP=1):对臭氧层的破坏能力很大,并且存在温室效应、可燃性; (2)R22(二氟一氯甲烷)工质的正常沸点232.39K,温室效应(GWP=1810、ODP=0.04~0.06):属于HCFC(氢氯氟烃)类制冷工质,对臭氧层的破坏能力很大、不燃烧; (3)R290(丙烷)工质的正常沸点231.08K,温室效应(GWP=20、ODP=0),对臭氧层没有破坏,温室效应危害程度较低,在空气中可燃; (4)R600a(异丁烷)工质的正常沸点261.42K,温室效应(GWP=20、ODP=0),对臭氧层没有破坏,温室效应危害程度较低,在空气中可燃; (5)NH3工质的正常沸点239.85K,温室效应(GWP=1、ODP=0):自然制冷工质,环境友好型,有一定的可燃性; (6)CO2工质的正常沸点194.65K,温室效应(GWP=1、ODP=0):有一定的温室效应、不燃; 综上,氟氯烃类制冷剂(R12和R22)的环境影响指标较差,目前R12的替代制冷

制冷与低温技术原理习题2

第四章热交换过程及换热器 一、填空题 1. 制冷机热交换设备中的传热基本可以归结为通过(),() 以及()的传热。 2. 冷凝器按冷却方式不同,可分为三类:(),()和 ()。 3. 空气冷却式冷凝器迄今仅用于()制冷机。 4. 空气冷却式冷凝器多为()结构。其根据空气流动情况不同,可分为 ()和()两种。 5. 自然通风空气冷却式冷凝器的原理为()。该种冷凝器的传热效 果()强制通风空气冷却式冷凝器。 6. 水冷式冷凝器有(),()等型式。冷却水可用 (),()或()等。 7. 壳管式冷凝器分为()和()两种。 8. 壳管式冷凝器外接接口除制冷剂和冷却水进出口外,还有主要接口及仪表,通常是 (),(),(),(),以及()。 9. 卧式壳管式冷凝器结构:由(),(),() 和()组成。制冷剂蒸气在()凝结,凝结液从 ()流出。冷却水在()多次往返流动。 10. 卧式壳管式冷凝器筒体下部有时设有集液包,其作用是()。 11. 立式壳管式冷凝器多用于()制冷装置。与卧式壳管式冷凝器相比,其 冷却水可以使用()的水,其传热系数()。 12. 套管式冷凝器中,制冷剂蒸气在()流动,冷却水()流 动。由于制冷剂同时受到()及()的冷却,其传热效果(),但金属消耗量()。 13. 套管式冷凝器无法()清洗。应当使用()的水,并定 期进行()清洗。

14. 水冷却式冷凝器的冷却水系统可分为两类:()系统和() 系统。前者的冷却水(),后者的冷却水()。 15. 蒸发器按照制冷剂在蒸发器内的充满程度以及蒸发情况进行分类,主要有三种: ()蒸发器,()蒸发器和()蒸发器。 16. 干式蒸发器是()蒸发器。在正常运转条件下,干式蒸发 器中的液体体积约为管内体积的()。 17. 根据被冷却介质不同,干式蒸发器可分为()和()两大 类。 18. 再循环式蒸发器是()蒸发器,该蒸发器中,液体所占体积约为管内总 体积的()。 19. 节流阀又称(),具有对高压液态制冷剂进行()和 ()两方面作用。常用的节流阀有(),(),(),(),及()几种。 20. 热力膨胀阀普遍应用于()制冷系统,其开度由() 温度控制,主要有()和()两种。 21. 热力膨胀阀的结构包括(),()以及() 三部分,其阀体安装在()的()管上,感温包安置在()处的()管上。 22. 毛细管常用于(),是一种()节流机构。为保 证流经毛细管的制冷剂不带水,通常在毛细管之前,安装有()设备。 23. 润滑油分离器的作用使(),较常用的润滑油分离器有 (),(),以及()等几种形式。 24. 洗涤式油分离器用于()制冷机中。离心式油分离器适用于 ()制冷量的制冷装置,过滤式油分离器通常用于()制冷量的制冷装置。 25. 集油器也称放油器,用于收存从(),(),() 和()或()等设备中分离出来的润滑油。 26. 集油器用于()制冷机中。 27. 储液器又称储液筒,用于()。根据储液器功能和用途的不同,分为 ()储液器和()储液器两类。

2014年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2014年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计算机应用 一、填空题(20分,每空1分) 1、Excel电子表格总共有65536行,用表示行号。 2、Excel电子表格的扩展名是。 3、Excel电子表格共有张工作簿,默认有张。 4、如果A1:A5包含数字8、11、1 5、32、和4,那么min(A1:A5)= 。 5、Excel2003中,储存图表有两种方式,他们是和。 6、在excel2003中,A1:C5共有个单元格。 7、ACDSEE是用于浏览的软件,千千静听是用于播放的软件。 8、图形文件包括图形文件和图形文件。 9、powerpoint2003试图方式按钮提供了普通视图、幻灯片浏览视图、视图方式切换按钮。 10、按键可以终止幻灯片的播放。 11、按住键可以绘制比较规则的多边形,按键可以移动并复制图形。 12、利用可以设计出相同的背景、颜色。 13、选择时,插入的音频文件需要单击才能播放出来。 14、按住键可以播放幻灯片。 15、利用工具栏,可以在幻灯片中绘制椭圆、直线、箭头等图形。 二、选择题(30分,每题2分)

1、单元格地址的引用中,第3行第4列到第4行第5列表示为()。 A、D3:F4 B、C4:D5 C、A3:F5 D、E4:F5 2、Excel2003中,输入函数时,先要在前面输入() A 、“* ” B “=” C “+ ”D“-” 3、当单击“文件——保存”出现另存为对话框,则说明该文件()。 A 、做了修改B、已经保存过C、未保存过D、不能保存 4、在excel中插入页眉页脚,需要()。 A、插入——页码 B、视图——页眉页脚 C、工具——页眉页脚 D、文件——页面设置 5、在excel中输入12369524876245636,则出现()。 A、1.23+16 B、1.23E+16 C、1.23+17 D、1.23E+17 6、在Excel2003中,下列运算符,由大到小的顺序,正确的是() A、%、^、+、- B、%、+、-、* C、%、*、+、^ D、%、+、/、- 7、使用windowXP自带的“录音机”软件录制的音频文件格式是() A、MIDI B、WAV C、MP3 D、JPEG 8、多媒体个人计算机的英文缩写是() A、VCD B、APC C、MPC D、DVD 9、下列不属于常用计算机的输入设备的是() A、扫描仪 B、麦克风 C、数码摄像机 D、音响 10、幻灯片的默认视图方式是() A、普通视图 B、浏览视图 C、放映视图 D、备注页视图 11、在组织结构图窗口中如果要为某个部件添加若干个分支,则应选择()按钮 A、下属 B、同事 C、助手 D、经理 12、在图表的组成元素中,()位于图表的中心区域,包括数据系列和网络线 A 、图示B、绘图区C、坐标轴D、图表区 13、在幻灯片中使用图片背景,需要打开()来设置。

课程制冷及低温原理的典型实验指导书资料

课程制冷及低温原理的典型实验指导书 课程《制冷及低温原理》的典型实验指导书 (单级蒸汽制冷机 性能测试实验指导书) 西安交通大学制冷与低温系 单级蒸气制冷机性能测试实验指导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单级蒸气压缩制冷机试验系统和制冷机的运行操作. 2,掌握小型单级制冷压缩机主要性能参数的测试方法和使用仪表. 3,了解国际标准ISO917—1974《制冷压缩机的试验》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773—86"容积式制冷压缩机性能试验方法". 4,掌握制冷压缩机的工况分析及数据整理方法,绘制性能曲线. 5,初步掌握试验工况的试验有关规定. 二,制冷压缩机的试验目的和试验有关规定:(参见GB5773—86) 1 试验项目 单级制冷压缩机性能试验主要是测试下列性能指标: (1)单级制冷压缩机的制冷量:由试验间接测得的流经压缩机的制冷剂质量流量乘以压缩机吸气口的制冷剂比焓与排气口压力对应的膨胀阀前制冷剂液体比焓的差之值. (2)输入功率:开启式压缩机为输入压缩机的轴功率,封闭式(包括半封闭式和全封闭式)为压缩电机输入功率. (3)单位功率制冷量:制冷量与输入功率的比值. 2 试验规定: (1)试验方法的规定: ①压缩机性能试验包括主要试验和校核试验,二者应同时进行测量. ②校核实验和主要试验的试验结果,制冷量之间的偏差应在±4%以内,并且以主要试验的测量结果为计算依据. ③压缩机试验时,系统应达到热平衡状态,试验时间一般不超过1.5小时.测量数据的记录应在工况稳定各点参数在一定范围内变化半小时后,每隔20分钟测量一次,直至连续四次的测量数据都符合表1的规定为止,第一次测量到第四次测量记录的时间称为试验周期,在该周期内允许对压力,温度,流量和液面作微小的调节. ④量热器冷却或加热介质的进出口温差在标定或试验时均小于6℃ 表1 试验时允许试验参数偏差的范围 参数 每一个测量值与规定值之间的最大允许偏差(±) 测量值的任一个读数相对于平均值的最大允许偏差(±) 吸气压力 排气压力 吸气温度 轴转速 电压 频率

2013-2014学年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数学模拟试卷 (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的一项代号填入下面括号内) 1.我市2013年12月21日至24日每天的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如下表: 日期 12月21日 12月22日 12月23日 12月24日 最高气温 8℃ 7℃ 5℃ 6℃ 最低气温 -3℃ -5℃ -4℃ -2℃ 其中温差最大的一天是………………………………………………………………………………………【 】 A .12月21日 B .12月22日 C .12月23日 D .12月24日 2.如图1所示,A ,B 两点在数轴上,点A 对应的数为2.若线段AB 的长为3,则点B 对应的数为【 】 A .-1 B .-2 C .-3 D .-4 3.与算式2 32 2 33++的运算结果相等的是…………………………………………………………………【 】 A .3 3 B .32 C .53 D .6 3 4.化简)3 2 32)21(x --x (+的结果是………………………………………………………………【 】 A .317+x - B .315+x - C .6 11 5x -- D .6115+x - 5.由四舍五入法得到的近似数3 10 8.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精确到十分位,有2个有效数字 B .精确到个位,有2个有效数字 C .精确到百位,有2个有效数字 D .精确到千位,有4个有效数字 6.如下图,下列图形全部属于柱体的是……………………………………………………………………【 】 A B C D 7.如图2,一副三角板(直角顶点重合 ) 摆放在桌面上,若∠AOD=150°,则∠BOC 等于……………【 】 A .30° B .45° C .50° D .60° 图2 图3 B 0 2 A 图1 图4 50c m

制冷及低温原理(2014年中期试卷)

重庆大学 制冷与低温原理 期中考试试卷 2014-2015 学年 第 1 学期 开课学院: 动力工程学院 课程号:14011535 考试日期: 2014.10.30 考试方式: 考试时间: 45 分钟 一、 填空题(20分,每空2分) 1. 压缩机吸气过热分为有用过热和无用过热,无用过热会使制冷剂单位质量制冷量__不变__(不变,减小或增大);实践表明,多数情况下,压缩机吸气过热的大部分是无用过热,为了避免大量无用过热,常采用____气液或者回热热____交换器。 2. 蒸汽压缩式制冷中,降低蒸发温度和提高冷凝温度都会使得制冷机的 COP___ 降低_____,二者中对制冷性能系数影响较为明显的是________蒸发温度___。 3. R718代表的制冷剂是____H 2O___;制冷剂选用时通常要考虑环境影响指数,通常是指___温室影响指数____和臭氧衰减指数。 4. 超临界制冷循环是循环中制冷剂的放热过程在____临界温度____以上,为非凝结相变的放热过程。 5. 为获得低温而采取两级压缩或复叠式制冷循环的主要原因有__减小压比__ 和 ____获得比单级压缩循环更低的制冷温度 ___ 。 6. 采用液体过冷循环,在相同过冷度下,过冷使制冷量和制冷系数提高的百分数与制冷剂的____比热容_______和____潜热_______有关。 7. 工作在蒸发温度5℃,冷凝温度50℃工况下的热泵循环,其理想制热 系数为 7.18 。 8. CO 2超临界制冷循环放热过程为一变温过程,有较大的___温度___滑移。正好与所需的变温热源相匹配,是一种特殊的___劳伦兹___ 循 环,用于热回收时,有较高的热效率。 9. 评价一个制冷循环与可逆制冷循环的接近程度,通常用_____热力完善度或循环效率_______指标表示。 10.压缩机和 节流阀或膨胀阀 把整个单级蒸汽压缩制冷循环分成高压和低压两部分。 二、判断题 (20分,每题2分) 1.制冷循环中应用液体过冷对改善制冷循环的性能总是有利的。 ( Y ) 2.氨制冷系统中的制冷剂管道可以用不锈钢管。 ( Y ) 3.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中高压液管是连接冷凝器和膨胀阀之间的管道。 ( Y ) 4.物质从致密态到质稀态相变时,吸收热量。 ( Y ) 5.气体绝热节流是一个典型的可逆过程,节流前后的焓值不变。 ( N ) 6.饱和空气的干球温度、湿球温度和露点温度三者相等。 ( Y ) 7.制冷循环的性能系数用来反映消耗一定的补偿能可获得多少收益能,供热系数可能大于1,也可能小于1。 ( N ) 8.双级压缩制冷循环中,高压级压缩机的输气量等于低压级压缩机的输气量。 ( N ) 9.制冷剂R600a 对臭氧层有极大的破坏作用。 ( N ) 10.制冷剂的ODP 值越大,表明对臭氧层的破坏潜力越大;GWP 越小,表明对全球气候变暖的贡献越小。 ( Y ) 命 题人: 组题人: 审 题 人: 命题 时 间: 教 务处制 学院 动力工程学院 专业、班 年级 学号 姓名 公平竞争、诚实守信、严肃考纪、拒绝作弊 封 线 密

2014年期末测试普通话试卷(附答案)

2014年期末测试普通话试卷(附答案)

2014年普通话期末考试试卷 班级姓名 一、语言文字政策法规知识题 (每题1分,共10分) 1.1982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9条明确规定:(C)。 A.国家推广普通话 B.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C.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2. 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A) A. 规范汉字 B. 通用汉字 C. 标准汉字 3. 国家机关以为公务用语用字。(B) A. 汉语和汉字 B. 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C. 中文 4.《普通话水平等级测试标准》将普通话水平划分为三个级别,每个级别内再划分为两个等 次,其中最高水平和进入最低等级的水平分别为。(A) A. 一级甲等和三级乙等 B. 一级乙等和三级甲等 C. 一级甲等和三级甲等 5.推广普通话是促使公民普遍具备普通话应用能力,。(B) A.在任何场合都说普通话,不说方言 B. 在正式场合和公共交际场合说普通话 C. 只在学校里说普通话 6.提倡公共服务行业以为服务用语。(A) A. 普通话 B. 当地方言 C. 普通话和当地方言 7.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应达到的普通话等级是不低于。(C) A. 二级甲等 B. 二级乙等 C.三级甲等 8.语文教师和对外汉语教师应达到的普通话等级是不低于。(B) A.一级乙等 B.二级甲等 C.二级乙等 9. 国家级电台电视台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应达到的普通话等级是。(A) A. 一级甲等 B. 一级乙等 C. 二级甲等 10. 普通高等学校、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普通话水平应当分别达到以上水平。(C) A.一级乙等 B. 二级甲等 C. 二级乙等 二、汉语拼音知识 (一)给词语选择正确的读音(每题0.5分,共10分) 1.号召 A.hào zhào B.hào zhāo 2.因为 A.yīn wèi B.yīn wéi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A卷)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末考试试题 课程名称 无机及分析化学 (请考生注意,本试卷共8页) 一、 是非题(判断下列叙述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中画√,错误的画×)(本大题共10小题, 每小题1分,共计10分) 1.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但不能使化学平衡移动。 ( ) 2.在EDTA 直接滴定法中滴定终点所呈现的颜色是EDTA 与被测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的颜色。 ( ) 3.两原子间可形成多重键,但其中只能有一个是σ键,其余均为π键。 ( ) 4.pH=3.87的有效数字位数是3位。 ( ) 5.0.30 mol·L -1HCl 溶液中通入H 2S 至饱和,溶液中c (S 2-)=θ 2a K (H 2S )mol· L -1。 ( ) 6.某金属离子M 2+的第三电子层中有14个电子,则该离子的外层电子构型必为3d 64s 0。 ( ) 7.可 用 于 减 少 测 定 过 程 中 的 偶 然 误 差 的 方 法 是 增 加 平 行 试 验 的 次 数。 ( ) 8.配合物中心离子的配位数就是该配合物的配位体的个数。 ( ) 9.某反应的r m H θ?﹤0,若升高温度则其平衡常数增大。 ( ) 10.分步沉淀是θsp K 小的物质先沉淀,θ sp K 大的物质后沉淀。 ( ) 二、选择题(在下列各题中,选择出符合题意的答案,将其代号填入括号内)(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30分) 1.对于下列电极反应,Cr 2O 72-+14H + + 6e = 2Cr 3+ + 7H 2O 如果增大溶液的pH 值,则该电极的电极电势: ( )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不能判断 2.[Ni(en)2]2+ 离子中镍的配位数和氧化数分别是 ( ) (A)4 , +2 (B) 2, +3 (C) 6 , +2 (D) 2, +2 3.下列溶液,凝固点由高到低的正确排列顺序为 ( ) ①0.20 mol/L NaOH ② 0.20 mol/L C 12H 22O 11 ③0.20 mol/L NH 3 ④0.20 mol/L BaCl 2 (A) ③ > ① > ④ > ② (B) ② > ④ > ① > ③ (C) ② > ③ > ① > ④ (D) ④ > ① > ③> ② 4.含有Cl - 和Br - 的混合溶液,欲使Br -氧化为Br 2而不使Cl - 氧化,应选择( ) (θ+ + ?24Sn /Sn =0.15 V ,θ ?- CI CI /2 =1.3583 V ,θ - ?Br /Br 2=1.087 V , θ?+ - 37 2 /Cr O Cr =1.33 V , θ ?+ - 24 /Mn MnO =1.51 V , θ?+ + 23/Fe Fe =0.771 V ) (A) SnCl 4 (B) K 2Cr 2O 7 (C) KMnO 4 (D) Fe 3+ 5.已知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 PbSO 4(S) Pb 2++SO 42- K sp(1) PbS (S) Pb 2++S 2- K sp(2) 反应PbSO 4+S 2- PbS+SO 42- 的K 为 ( ) (A) K SP(1) . K sp(2) (B) K sp(1) /K sp(2) (C) K sp(2) /K sp(1) (D) ( K sp(1) /K sp(2) )2 6.下列液体只需要克服色散力就能使之沸腾的物质是 ( ) (A ) O 2 (B )SO 2 (C )HF (D )H 2O 7.增大压强,能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反应是: ( ) (A )N 2O 4(g) 2NO 2(g) (B )2NO(g)+O 2(g) 2NO 2(g) (C )CaCO 3(s) CaO(s)+CO 2(g) (D )Fe 3O 4(s)+4CO(g) 3Fe (s)+4CO 2(g) 8.选择下列哪一种弱酸及其共轭碱较合适配制pH 值为5的缓冲溶液: ( ) (A )HCOOH ,41077.1-?=θa K (B )HAc ,51075.1-?=θ a K (C )H 2CO 3,112 ,71,1061.5,104.4--?=?=θθa a K K (D )NH 4+,101056.5-?=θa K 9.满足下列哪组条件的反应可自发进行 ( ) (A )r m H θ?>0,r m S θ?<0,低温。 (B )r m H θ?>0,r m S θ?>0,低温。

深圳大学《数字信号处理》2014年期末考试试卷B卷

《数字信号处理》试卷 B 卷 第1页 共2页 深圳大学期末考试试卷 开/闭卷 闭卷 A/B 卷 B 课程编号 2213991201-2213991205 课程名称 数字信号处理 学分 3 命题人(签字) 审题人(签字) 2014 年 11 月 30 日 基本题 一、判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对的打√,错的打╳。) 1.离散时间信号(或称序列)是指时间离散、幅值量化的信号。( ) 2.设)(1n x 是1N 点的有限长序列,设)(2n x 是2N 点的有限长序列,若121-+≥N N L ,则)(1n x 和)(2n x 的L 点圆周卷积能代表它们的线性卷积。( ) 3.正弦序列)sin(0ωn 一定是周期序列。( ) 4.一个稳定系统的系统函数)(z H 的极点可能在单位圆外。( ) 5.与IIR 滤波器比较,FIR 滤波器的优点之一是可以得到严格的线性相位。( )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关系式中,正确描述)(n δ和)(n u 之间关系的是( )。 (A ))()1()(n u n u n --=δ (B ))1()()(----=n u n u n δ (C ))()1()(n u n u n -+=δ (D ))1()()(+---=n u n u n δ 2.以下系统中,( )是线性、移不变系统。 (A )3)(2)(+=n x n y (B ))3()(- =n x n y (C )n n x n y +=)()( (D ))()(n nx n y = 3.已知序列)(n x 的z 变换的收敛域为21<

制冷与低温测试技术知识点整理

制冷与低温测试原理要点 2017.6 (个人理解,仅供参考) 1、300K-常温、120K-低温上限、90K-氧液化点、77K-氮液化点、20K-氢液化点、4.2K-氦液化点、2.17K-超流氦转化点<1937年卡皮查发现,特点为:无流动阻力和超强导热性>。 2、制冷技术发展两个阶段:天然冷源应用(到十八世纪中期),主动的机械制冷阶段(十八世纪中期至今)。 3、常用的低温工质:空气、氧、氮、氩、氖、氢、氦(对应1中液化温度)。 4、测量:利用某种测量工具或仪器,通过一定的方法,直接或间接地得到所需要的量值的过程。 5、数据处理:利用统计学的方法,从理论上估计随机误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也就是首先从测量序列中得一个最优概值,然后对最优概值的测量误差做出估计,得到测量值的过程。 6、测量条件:人、仪表和外界条件。 7、仪表系统:传感器、调理传输器和数据显示器。 传感器:将感受到的被测量信号转换成相应信号输出(影响单一、单值函数关系、反应快延迟小、少干扰)。 调理传输器:根据数据获取与相应部件的要求调理与传送感受件输出的信号(要求:信号稳定、精确度高、信息损失小)。 数据显示:实验者观察被测参量的数值和变化(模拟式、数字式、屏幕式)。 8、测量仪表的质量指标 绝对误差、相对误差、基本误差(规定工作条件下,仪表的最大误差与量程之比)。 量程:仪表能够测量的最大输入量与最小输入量间的范围。(最好使测量值落在仪表量程的三分之二左右) 精度:仪表在规定的工作条件下允许的最大相对百分误差,表征指示值与真值接近的程度。 灵敏度:稳态条件下输出变化对输入变化的比值。表征仪表对被测参数变化的敏感程度。 分辨率:仪表响应或分辨输入量微小变化的能力。表征引起仪表指针发生可见变化的被测参数的最小变化量。不灵敏区称为死区。 线性度:传感器校准曲线与拟合直线间的最大偏差对满量程输出的百分比。表征校准曲线接近规定直线的吻合程度。 重复性:在全量程范围内对应于同一输入值,输出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对量程的百分比。表征同一条件下,对同一输入值,仪表输出值的一致程度。 9、测量误差:测量所得数据同其真值之差 绝对误差、相对误差 真值:被测量的真实值(无限次测量时,测量值的平均值机位真值) 测量误差的来源:测量装置误差、测量环境误差、测量方法误差、测量人员误差。 测量误差分类:系统误差(测量仪表和方法造成,有规律。采用一定技术措施可以削弱或消除)、粗大误差(过失误差,操作不当引起误差。利用来伊特准则剔

《制冷与低温技术原理》期末考试题

制冷与低温技术原理复习提纲一、名词解释:

2.焦-汤效应P33:气体在节流中发生的温度变化叫做焦-汤效应 3.微分节流效应P33:根据气体节流前后比焓值相等这一特征,令其中的叫做微分节流效应 4.转化温度P35:在一定压力下,气体具有的使微分节流效应等于0的温度 5.等温节流效应P36:是等温压缩和节流这两个过程的综合 6.微分等熵效应P38:表示等熵过程中温度随压力的变化,定义为 8.性能系数P63:循环中收益能数值与补偿能数值之比 9.循环效率P64:或称热力完善度,指一个制冷循环的性能系数和相同低温热源、高温热汇温度下的可逆制冷循环性能系数之比10.单位制冷量P71:表示1Kg制冷剂完成循环时从低温热源所吸收的热量 11.单位冷凝热负荷P71:表示1Kg制冷剂完成循环时向高温热汇所排放的热量 12.理论输气量P71:压缩机按理论循环工作时在单位时间内所能供给的(按进口处吸气状态换算)的气体容积 13.有用过热P77:制冷剂在蒸发器内吸收了热量而产生的过热 14.无用过热P77:制冷剂吸收环境热量而产生的过热 15.输气系数P83:又称容积效率,为实际输气量和理论输气量的比值 16.共沸混合物P103:指当两种或多种不同成分的均相溶液,以一个特定比例混合时,在固定的压力下,仅具有一个沸点的混合物17.非共沸混合物P103:指当两种或多种不同成分的均相溶液,不论混合比例,都不会有相同的沸点的混合物 18.分馏P104:混合物因易挥发组分优先蒸发或不易挥发组分优先冷凝而引起的成分改变 19.复叠温度P132:上一子系统的蒸发温度或下一子系统的冷凝温度 20.复叠温差P132:蒸发/冷凝器的传热温差 21.发生过程P161:易挥发的气相中的分压力低于溶液中该组分的蒸汽压力,此组分的分子更多地进入气相

2014年秋季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初二地理

2014年秋季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初二地理 2015.1 (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将答案填入表中,每题2分,共40题) 1.我国人口最多的和最少的省级行政单位是 A.四川、香港 B.河北、西藏 C.广东、澳门 D.江苏、甘肃 2.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A.东北、华北、西北 B.西北、西南、华北 C.华北、华南、华东 D.东北、西北、西南 3.我国最大的省级行政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是 A.沪 B.蜀 C.新 D.藏 4.北回归线穿过的省级行政单位从东向西依次是 A.云、桂、粤、蜀 B.云、桂、蜀、台 C.台、闽、粤、云 D.台、粤、桂、云 5.我国自治区有[ ]个 A.4 B.5 C.6 D.7 6.牌号为甘G-66889的汽车所在的省区是 A.四川省 B.湖南省 C.广东省 D.甘肃省 7.我国山区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 A.1/3 B.2/3 C.3/4 D.4/5 8.下列城市降水量最多的是 A.哈尔滨 B.北京 C.武汉 D.广州 9.跨干湿地区和温度带最多的省是 A.陕西 B.四川 C.甘肃 D.新疆 10.我国伟大的祖国北京所在的干湿地区是 A.湿润地区 B.半湿润地区 C.干旱地区 D.半干旱地区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和春季 B.我国降水时间分布是东南多,西北少 C.长江中下游平原属于半湿润地区 D.上海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12.下列河流中结冰期最长的是 A.珠江 B.海河 C.松花江 D.黑龙江 13.我国四大渔场不包括 A.北部湾渔场 B.舟山渔场 C.黄渤海渔场 D.北海道渔场 14.我国水资源不均,缺水严重的地区是 A.东北地区 B.华北地区 C.西北地区 D.西南地区 15.我国南水北调的主要目的是 A.解决长江流域的洪涝灾害问题 B.解决南方和北方之间航运的问题 C.开发新的旅游资源 D.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不足的问题 16.各类海洋污染中对海洋生物危害最大的是 A.白色垃圾污染 B.污水污染 C.石油污染 D.固体污染 17.按照我国水资源的供需状况分布带,张掖市属于 A.多水带 B.丰水带 C.过渡带 D.少水带 18.地跨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高原气候区的省是 A.青海 B.四川 C.海南 D.甘肃 19.下列诗词描述南方地区的是 A.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B.“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涛风簸自天涯” C.“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D.“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20.属于西北地区文化特征的是() A.下桥流水,婉约浪漫 B.黄土深厚,民风淳朴

中石油18年8月《制冷与低温技术》第二阶段在线作业

------------------------------------------------------------------------------------------------------------------------------ 第二阶段在线作业 单选题 (共10道题) 展开 收起 1.( 2.5分)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会导致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的功耗增加? A、蒸发温度上升 B、冷凝温度上升 C、环境温度下降 正确答案:此题得分:2.5分 2.(2.5分)对于气体,等熵膨胀会产生下列哪种效应? A、冷效应 B、热效应 C、零效应 正确答案:此题得分:2.5分 3.(2.5分)在制冷剂的命名中,R50表示: A、氮 B、甲烷 C、乙烷 正确答案:此题得分:2.5分 4.(2.5分)乙烯的命名是: A、R1140 B、R1050 C、R1140 D、R1150 正确答案:此题得分:2.5分 5.(2.5分)下列哪一种制冷工质对臭氧层没有破坏? A、NH3 B、R12 C、R22 正确答案:此题得分:2.5分 6.(2.5分)下列哪一种制冷工质对臭氧层的破坏最大? A、R134A B、R22 C、R11 D、R270 正确答案:此题得分:2.5分 7.(2.5分)以下哪一种气体在常压下只增加压力就可以液化 A、甲烷 B、氢气 C、丙烷 正确答案:此题得分:2.5分 8.(2.5分)关于气体液化的理论最小功,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是根据逆卡诺循环的功耗计算得到的

------------------------------------------------------------------------------------------------------------------------------ B、原料气体压力越高,理论最小功越小 C、理论最小功与环境温度无关 正确答案:此题得分:2.5分 9.(2.5分)气体液化的理论最小功是根据下列哪一项所列过程计算的? A、等温压缩过程+等熵膨胀过程 B、绝热压缩过程+等熵膨胀过程 C、等温压缩过程+等焓膨胀过程 D、等熵膨胀过程+等温压缩过程 正确答案:此题得分:2.5分 10.(2.5分)以下哪种工质的最大转化温度高于常温而临界温度低于常温? A、戊烷 B、甲烷 C、氦 正确答案:此题得分:2.5分 判断题 (共30道题) 展开 收起 11.(2.5分)根据热力学的原理,热量不能从低温传向高温,因此必须消耗一定量的制冷剂才能制冷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此题得分:2.5分 12.(2.5分)在制冷循环中,对热量从低温向高温传递过程进行补偿的必须是机械功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此题得分:2.5分 13.(2.5分)吸附从机理上可以分为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此题得分:2.5分 14.(2.5分)确定一个点的热力状态需要两个状态参数,所以已知蒸发压力和蒸发温度就可以确定蒸发器入口点的状态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此题得分:2.5分 15.(2.5分)在蒸汽压缩式制冷系统的设计中,lnP-h图应用的比T-S图更为广泛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此题得分:2.5分 16.(2.5分)随着换热温差的增大,蒸汽压缩式制冷系统的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都会升高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此题得分:2.5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