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树的栽培技术

梨树的栽培技术
梨树的栽培技术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梨树的栽培技术

作者姓名:

专业:现代农业管理

主考学校:甘肃农业大学

准考证号:

指导教师姓名及职称:

甘肃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印制

2015年7月

梨树的栽培技术

现代农业

管理

本科论文

梨树的栽培技术

The Cultivation Technique of Pear Trees

曹丽琴

Cao Liqin

甘肃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研究学院自考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目录

摘要 (3)

关键词 (3)

1 栽培地势与坡向选择 (3)

2 树形的选择 (4)

2.1低矮树形 (4)

2.2纺锤形 (4)

2.3单层高位开心形 (4)

3 栽培的环境条件 (5)

3.1温度 (5)

3.2光照 (5)

3.3水分 (5)

3.4土壤 (5)

4 定植 (6)

4.1定植前准备 (6)

4.2定植时间 (6)

4.3定植方法 (6)

5开花结果 (6)

参考文献 (8)

致谢 (8)

梨树的栽培技术

梨树的栽培技术

曹丽琴

(甘肃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现代农业管理 730070)

摘要:本文通过对梨树栽培中的地势与坡向选择、树种的选择,栽培所需的环境条件、定植以及开花结果管理等方面的研究,论述了梨树的栽培管理技术。

关键词:梨树;栽培;定植

梨(Pyrus spp)为蔷薇科梨属植物,多年生落叶乔木果树,原产于我国。梨是我国重要的果树之一, 我国梨树品种繁多,栽培历史悠久,分布遍及全国。梨树结果早,一般2-3年开始投产,6-7年就能进入盛果期,适应性强,栽培容易,无论山地、田块、滩涂均可种植,丰产性好,基本无大小年现象,盛果期每亩可不变在2000Kg以上,寿命长,一般可达20-30年,最长达80-100年。梨果实营养丰富,脆嫩多汁,酸甜可口,风味浓郁,为生食之佳品。除生食外,还可加工罐头、梨酒、梨干、梨脯等,深受群众欢迎,并可加工成罐头、梨汁、梨酒、梨膏、梨脯等;还有止咳化痰、滋阴润肺、解酒毒等药用功效。因此,梨树栽培技术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和药用价值。

1 栽培地势与坡向选择

梨树对地形、地势、土壤的要求不严,不论山地、滩地、砂土地、红黄壤地、盐碱地、微酸性土上都能适应。但以土壤疏松较肥沃的砂壤土、砂土、壤土为宜,要求地势高旷、排水良好、土层深厚、地下水位较低,这样结果质量好。

山地和丘陵地地形复杂,尤其是山区,气候和士壤变化大,有垂直分布的特点,栽植梨树需考虑海拔高度、坡度大小及坡段坡向等。南方可利用山地气候的垂直差异,选择适合梨树生长的地段栽植,云南地区,梨树栽种在海拔 1500 ~ 2000 米地段,坡度不宜超过 30 度,以 5 ~ 10 度的缓坡为宜。在海拔 400 米、坡度 15 度以下的低山缓坡地更适合桃树生长。坡向以南坡为好,与北坡相比,阳光充足,气温回升快,相对湿度较低,土壤中温、湿度变化较大,物候期早,可明显提高果实品质。据观测南北坡气温相差 2.5 ℃左右, 10 厘米深的土温相差 1.4 ℃ -1.9 ℃, 80 厘米深处南坡比北坡高 4 ℃ -5 ℃。不宜选用山岙谷地,因日照少、温度低、湿度大易造成

甘肃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研究学院自考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徒长,影响花芽分化,降低产量。低洼谷地,冷空气沉积,易遭受晚霜袭击,特别是花期,严重影响开花,造成落花落果。地下水位高,土壤粘重的园地易引起流胶病,导致树势衰弱。土壤应选择通透性良好的砂质壤土,土层较厚,含丰富的有机质。

2 树形的选择

在梨树的栽培中,梨树的种类显得很重要,我国梨树品种繁多我国科技工作者长期以来不断的通过引种和选优进行品种改良梨树品种,更新换代加快以黄冠、中华玉梨、玉露香、秦酥、晋酥、红南果梨、红安久等为代表的新品种在生产中推广应用,展示出良好的适应性和强有力的市场竞争力,在品种日新月异的同时,我国梨树栽培的良种化进程明显加快。

2.1低矮树形

矮化密植是梨树栽培发展的方向,因矮化密植能充分利用土地和空间,使果树早果、丰产稳产、优质,这就要求与之相适应的低矮树形。国内外大量试验和实践证明,纺锤形、单层高位开心形、扇形和圆柱形等是适合密植的低矮树形,这些树形有共同的特点:矮化、小形、扁窄、结构简单。骨干枝级次少、管理容易、有干有轴、无主无侧。

2.2纺锤形

主干高60厘米,树高不过 3米,冠径2-2.5米,有一个中心干,上下着生10-15个大分枝,称为枝组,枝组的粗度和长势不超过主干。中心干每 20 厘米留一分枝,无明显层次,向四方均匀分布,自然错落着生,互不影响,与主干角度70-80度,适于每公顷栽植990-1665株的密植园。

2.3单层高位开心形

为河北梨树研究中心推出的树形,干高 60-80厘米,中心干高 1.6-1.8米,树高 3-3.5米,在中心干上均匀排列着 12-15 个长轴式大型结果枝组,无明显层次,最终叶幕厚度2-2.5米,行内树篱的厚度为2.5米,行间树篱的间距为1.8-2米,下部枝组角度70-80度。乔砧密植梨树栽培多采用这种树形。欧美各国多用扇形,树体采光面积大,有利于提高果树器官的有效功能,便于机械化管理,且增产潜力大。日本的

梨树的栽培技术

整形多种多样,树形有水平形、杯状形、漏斗形、折衷形等,能将树高控制在3米以内,果品丰产优质。

3 栽培的环境条件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梨树栽培方式逐渐由乔化稀植向矮化密植变革。密植是获得早期丰产、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有效栽培方式,它可以增加叶面积,有效地利用光能,经济利用土地。生产上常用的栽植密度可归纳为3种。一、普通密植:株行距为4米、5米,每公顷栽500株;二、中度密植:株行距为2.5-3米× 4米,每公顷栽1000-833株;三、高度密植:株行距为1-2 米×3 米,每公顷栽3333-1667株。要根据品种特性、果园地势、土壤特点、管理技术水平、机械化程度确定合适的密度。梨树对地形、地势、土壤的要求不严,不论山地、滩地、砂土地、红黄壤地、盐碱地、微酸性土上都能适应。但以土壤疏松较肥沃的砂壤土、砂土、壤土为宜,要求地势高旷、排水良好、土层深厚、地下水位较低,这样结果质量好。

3.1温度

梨树喜温,生育需要较高温度,休眠期则需一定低温。梨树适宜的年平均温度秋子梨约为4-12℃,白梨及西洋梨约为7-15 ℃,沙梨约为13-21℃。当土温达0.5 ℃以上时,根系开始活动,6-7 ℃时生长新根;超过30℃或低于0℃时即停止生长。当气温达5℃以上,梨芽开始萌动,气温达10℃以上即能开花,14 ℃以上开花加速。梨的耐寒力也不同,原产中国东北部的秋子梨极耐寒,野生种可耐- 5 2 ℃低温,栽培种-30-35℃;白梨类可耐-23-25℃;沙梨类及西洋梨类耐-20℃左右。在山东莱阳茌梨花器的受冻临界温度,现蕾期为-5℃,花序分离期为-3.5 ℃,开花期1-2天为-1.5-2℃,开花当天为-1.5℃。

3.2光照

梨树为喜光果树,年需日照在1600-1700小时之间,梨叶光补偿点约为1100勒克斯(lx ),光饱和点约为54000勒克斯(l x )。

3.3水分

梨树生育,需水量较多。蒸腾系数为284-401,每平方米叶面积蒸腾水分约40g 左右,低于10g时,即能引起伤害。秋子梨、白梨、西洋梨类耐湿性差,沙梨类耐湿性

甘肃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研究学院自考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强。在沙壤土中当土壤水分含量在15-20% 较适于根系生长,降至12% 则根系生长受抑制。

3.4土壤

梨树对土壤的适应性强,以土层深厚,土质疏松,透水和保水性能好,地下水位低的沙质壤土最为适宜。梨树对土壤酸碱适应性较广,pH值在5-8.5范围内均能正常生长,以pH 5.8-7为最适宜;梨树耐盐碱性也较强,土壤含盐量在0.2%以下生长正常,达0.3%以上时,根系生长受害,生育明显不良。一般杜梨要求偏碱,而沙梨和豆梨要求偏酸。一般采用嫁接繁殖。供嫁接的砧木种类较多,常用的有杜梨、秋子梨、豆梨、沙梨等。提倡适度密植,一般梨园行距不小于4-5m,株距不小于2-3m 。

4 定植

4.1定植前准备

梨苗定植前平整土地,若有条件,则可以进行全园深翻后再整地,整地结束,根据生产方案先确定株行距。一般来说,梨树栽植株距为2-4米,行距为4-5米,每亩需苗33-83株,但如果要在行间套种其他作物则可将行距拉大为6-7米。此外,为获得早期丰产并实现高效栽培的目的,前期生产可进行矮化密植,矮化密植常用的行株距为1.5米×1米、2米×1.5米或3米×2米等。行株距确定后要作标记,并依此开挖定植穴或定植沟,定植穴的大小为80立方厘米(即长、宽、深各为80厘米),定植沟的大小为80厘米深、80厘米宽。挖定植穴或定植沟有利于梨苗根系的生长。

4.2定植时间

梨苗的定植时间分为秋植和春植,华东及以南地区以11月中下旬秋植较好,这样在来年春季萌芽前,根部已先愈合好并发出新根,缓苗时间短,苗木生长快。而在北方,由于冬季温度过低,土壤深度冻结,不利于苗木成活,所以一般采用春植。总体而言,梨树苗发根力较强,定植成活率较高。

4.3定植方法

梨苗定植时,应先将基肥拌上一部分土壤填入定植穴或定植沟中,有条件的地方可在施基肥前,在定植穴或定植沟的最底层填放一些稻草、秸秆等材料以增加土壤透气性、透水性。基肥填入后,再在定植穴或定植沟中填土至接近地表处,最后将梨苗放入

梨树的栽培技术

穴中覆土,注意苗的根部要舒展开,且不能与肥料直接接触,否则容易导致烧苗现象,覆土到一定高度时轻提苗木,使土壤小颗粒漏入根部的间隙与根系充分接触,踏实后充分灌水,灌水后再覆一层土以保墒。

5 开花结果

大多数梨品种自花授粉坐果率低或不能结实,故一般需要配置授粉品种树,授粉品种应具有如下几个特点,即花粉量较多,花期与主栽品种基本一致或早1-2天,并能与主栽品种相互授粉且亲和力强,同时授粉品种的果实经济性状应内外品质优良、经济价值较高。配置授粉品种树时,作为授粉树的梨品种不宜过多,否则管理不方便,但对于规模较大的梨园可适当配置几个授粉品种,以满足梨园内早熟、中熟、晚熟各类品种的授粉需要,以确保各品种均能获得优质丰产。一般情况下,授粉品种与主栽品种的配置比例为1:1至1:4。配置时既可采取行间配置的方法,亦可采取行内适当配置的方法。盆地梨花芽一般在3月上中旬开绽,经过现蕾、花蕾分离,最后花瓣伸展而开花。川中丘陵区梨的开花期为3月中下旬。梨树开花迟早及花期的长短因品种、气候变化、土壤管理不同而异。同一品种因年份不同,开花期迟早差异较大,但不同年份,不同品种的花期迟早仍相对一致。四川盆地早花型的代表品种为苍溪雪梨,中花型的代表品种为金花梨、丰水,晚花型的代表品种为翠冠、幸水、西子绿。梨每个品种的初花期多为2天左右,盛花期为4天左右,盛花期至末花期各品种差异较大。授粉受精。梨是异花授粉的果树、自花(同品种)授粉不能结实或结实率很低,在建园时必须选配与主栽品种授粉亲合力强、花粉量大、花粉发芽率高、开花期较主栽品种早1―2天或同期的品质中等以上的品种作授粉品种。梨是坐果率较高的树种,在树势较强,能正常授粉受精而管理得当的前提下,一般都能达到丰产的要求。但不同品种间坐果能力差异很大。按1个花序坐果3个以上者为强(如黄花、金花梨),2个为中,1个为弱。坐果率高的品种往往由于坐果过多,负载过重,而造成大小年结果或隔年结果现象。坐果率低的品种,往往由于坐果量少而达不到丰产的要求

甘肃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研究学院自考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参考文献

[1]沈根华,王晓庆,骆军,张绍铃,钱培华,金风雷.大棚栽培对梨花粉量及花粉生活力的影响

[J]. 上海农业学报,2008年03期

[2]蔡美艳,陈丹霞,颜利荣,张仙平,黄雪燕.梨大棚栽培期温度环境变化规律的要求[J]. 现代

农业科学,2008年10期

[3]王涛,陈伟立,陈丹霞,黄雪燕,金伟.翠冠梨简易大棚高效栽培试验[J]. 中国果树,2009年

03期

[4]夏小明.梨树的科学管理[N]. 山西科技报,2009

[5]王博.大棚桃树早春管理[N]. 山西科技报,2005

[6]刘旭.成熟期不同的梨品种果实生长发育机理探讨[D]. 四川农业大学,2008

[7]余宏章. 梨树增产关键在养根护根[N]. 农民日报,2010

参考文献缺少页码范围,如下篇文献中:

马瑞. 番茄主要病害的发生与防治.农业科技与信息[J].2005,(1):34~35

2005表示时间,(1)表示是第4期,34~35即表示该文献在该期刊中的34~35页,

你的参考文献部分只有年,缺少多少期和页码或有时间和期,无页码范围。

梨树的栽培技术

致谢

本文是在武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完成的。他严肃的科学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深深的感染和激励着我。从课题的选择和论文的最终完成,武老师都始终给予我细心的指导和不懈的支持。同时,在此次毕业设计过程中我也学到了许多知识。

因此,我要衷心的感谢武老师对我的无私指导,使我得以顺利完成论文。还要感谢父母一直以来的支持,另外,我还要感谢舍友以及给于帮助的老师们。在此,我向你们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

梨树矮化密植高产栽培技术

梨树矮化密植高产栽培技术 梨树矮化密植栽培具有投产早、品质优、产量高、效益好的显著特点。近年来,随着新品种的引进、新技术的推广,梨树矮化密植栽培技术越来越受到梨农的欢迎。为此,笔者将多年来的山地梨树矮化密植实践技术归纳如下: 1、重施基肥。山地土质差、瘠薄、有机质含量低。种植前挖好栽植穴,长1米、宽1米、深0.8米,株施有机肥25—lOO公斤,加入磷、钾肥1—1.5公斤,生石灰2.5— l公斤,混土分层施下。以后每年9—10月结合施基肥,扩大定植穴,深翻改土,增加肥力。旺果期,在施基肥时加入适量速效氮肥,以利恢复树势。 2、适时追肥。幼树以速效性氮肥为主,薄肥勤施。从发芽前到6月,每月一次,每次每株施0.1—0.2公斤。成年树每年追肥3次,时间在芽前、幼果、壮果三期;以壮果肥为重点,6月中、下旬施,每株氮肥0.25—0.5公斤,加入0.5一l公斤的磷钾肥。壮果肥能有效提高梨果的产量和品质,同时促进花芽分化,为下年梨果丰产创造条件。 3、合理修剪。梨树矮化密植栽培在整形上采取“小骨架篱壁形”。该整形方法既矮化树形,有利于节省劳力,又能充分利用空间早结果,结果面大。主干距地面30—40厘米,留2—3个主枝,伸向两边行间。中心主枝上部无主枝,直接着生大侧枝。株间大侧枝相互拉枝,60厘米以上留第二层侧枝,再拉枝形成绿篱。在修剪上多留枝,增加叶面积,加速生长同时及早多形成花芽,早果、多果、以果压树、控制高度。 4、疏花疏果。商品生产,质量第一,水果也如此。具备味美、色艳、果大,才有竞争力。生产大型果,除了各项管理工作外,疏花疏果也是一个重要措施。一般情况下,一个花芽留1—2幼果大部分都能发育成标准大果。不疏的则大部分都能是小果,很少有大果。同时疏果的梨树在结大果的同时还能形成较多的花芽。比不疏果的梨树花芽一般多54.7%,这就是下年丰产的物质基础。 5、保叶养树。梨树明年产量高低和果型大小与今年梨叶脱落早晚关系密切。正常落叶在11月底,叶芽大、花芽饱满、质优。果实的大小源于果肉细胞的多少和每个果肉细胞的大小。落叶提早,果肉细胞少,迟则多,因而保叶到正常落叶时向,不提早脱落,就成为翌年产量高,果形大的关键。 6、防旱抗旱。密梨果实中含水分85%以上,平方米面积制造1克物质需水400以上。而果实成熟前1个月是果实迅速膨大期,约在6月下旬至7月旬需水最多。正直夏季高温干旱季节严重影响当年产量、质量和果实的大小。因此,梨园在6月底以前进行铺草防旱。用杂草、稿杆、绿肥等在树冠下地面复盖20—30厘米,及时喷灌或浇水抗旱。 7、病虫防治。梨黑星病、黑班病和军配虫是为害梨园的大敌。梨黑星病、黑班病的防治方法是发芽前

梨树种植资料介绍

1梨园建立 园地选择与规划无论平地、丘陵、山区、河滩都可发展梨园,但应考虑运输、灌溉等条件。果园地址选定后,应结合地形、地势、道路、渠道和防护林等,将果园按2-10hm2不等划分为若干小区。丘陵坡地,小区长边尽可能与等高线平行,有利于水土保持,便于管理。梨树从苗木落叶后至发芽前都可栽种,根据不同地形、地块确定种植密度,一般株行距为3m×4m。种植技术 按株行距定点挖穴,一般沙质土,穴宽80cm、深50-60cm;水稻地穴宽80cm,深40-50cm即可。先放入30-40cm厚的稻草、枝条或绿肥等,并将表土加入踏紧,再施有机肥(猪、牛粪)50-80kg或砻糠鸡粪20kg或纯鸡粪10kg需腐熟,并加钙镁磷肥1-2 kq(碱性土壤可用过磷酸钙)与土混合填入,做成馒头形。种植前需将梨苗粗根剪去2-3cm,促进新根发生,并将嫁接处薄膜解除,以免影响主干生长。种植时嫁接口应露出地面5-10cm,踏实根际土壤,立即浇足水。风口地带,需设立支柱,防范倒伏。 2 土、肥、水管理技术 土壤管理土壤深翻熟化是梨树增产技术中的基本措施。深翻改土时间一般在秋季果实采收后,到冬季落叶前进行,其方法有扩穴、全园深翻、隔行或间株深翻。深翻深度一般以30-40cm为宜,有条件的地方可采取隔年轮翻,1、3、5年在原穴的两侧开深宽左右的深沟,2、4、6年在另两侧开深沟,结合施入基肥。一般100kg梨果最少需有机肥(猪、羊厩肥)100kg,再混入磷肥。 肥料管理除基肥外,一般在生长期还应适时追施3次追肥,第1次花后肥,于4月中下旬施入,促进枝叶生长,花芽分化和果实膨大;第2次果实膨大肥,于5月中旬~6月上旬施入;第3次采后肥,于8月下旬一9月中旬施入,增加叶色,延长叶片寿命,恢复树势。此外,可结合喷药施入适量氮、磷、钾等肥根外追肥对及时恢复树体营养水平,效果非常明显。常用浓度尿素%%、过磷酸钙%、硫酸钾%-1%、磷酸二氢钾%%,还有腐熟人尿5%-10%、草木灰浸出液3%-10%(不能与农药混用)。盛果期梨树全年施肥量一般情况下不能低于斤果斤肥的标准。化肥按氮:磷:钾1::的比例平衡施肥。

梨树丰产栽培技术

纪 梨, 其 中 黄 金 梨 栽 培 面 积 为 53 3hm , 666 7m 产量可达 1500kg; 二十一世纪梨栽培 面积为 80hm , 666 7m 产量可 达 2000kg 。现 落叶果树 DECIDUOUS FRU ITS 2011 ( 2 ) 梨树丰产栽培技术 张 霞 ( 山东省东平县林业局, 271500) 东平县梨树主栽品种为黄金梨和二十一世 2 2 2 2 将梨树丰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园地的选择 建园时, 应综合考虑当地的气候、土壤、灌 溉、交通、地势和地形等条件。绝大多数梨品种 适宜栽培区气 候条件为年均气温 7~ 14 , 最 冷月平均气温不低于 - 10 , 极端最低温度不 梨苗粗根剪去 2~ 3cm, 促进新根生长, 解除嫁 接处薄膜, 以免影响主干生长。栽植时嫁接口 露出地面 5~ 10cm, 踏实根基土壤, 浇足水。风 口地带设立支柱, 防范倒伏。 3 土肥水管理 土壤深翻熟化是梨树增产技术中的基本措 施, 在秋季果实采收后到初冬落叶前进行。其 方法有扩穴, 全园深翻, 隔行或间株深翻。深翻 深度一般以 30~ 40cm 为宜。 在保证基肥的基础上, 应根据树体生长规 低于 - 20 , 大 于 或 等 于 10 有效积温为 律适时追肥。第一次在萌芽至开花前追肥, 促 4200 , 年日照时数平均 2490 小时, 年降水量 800~ 1000mm, 无霜期 190天以上。土壤疏松, 肥沃, 排水良好的砂壤土最适宜梨树生长。 2 梨树的栽植 2 1 栽植密度及种植技术 梨树从苗木落叶后至发芽前都可栽培。根 据不同地形, 地块确定栽植 密度, 为 了早期高 产, 最好采取 计划密植, 目前推广的 株行距为 进枝叶生 长及 花器 发育, 初 结果 树株 施尿 素 500g, 盛果期树株施 1000~ 1500g, 但树势旺时 可不追肥。第二次于花后至新梢停长前追肥, 促进新梢生长和叶片增大, 提高坐果率及促进 幼果发育。初结果树株施磷酸二铵 500g, 盛果 期树株施 1kg, 第三次于果实迅速膨大期追肥, 株施 1~ 1 5kg 三元复合肥或 1 5~ 2kg 果树专 用肥。 2m 3m 或 2 5m 4m 。 梨的耗水量较大, 每生产 1g 干物质需蒸腾 2 2 配置授粉树 梨多数品种有自花不结实现象, 建园应配 置授粉树。主栽与授粉品种配置比例最好是 2 ︰ 1, 至少需 4︰ 1, 才能达到丰产稳产。 2 3 栽植技术 栽植穴宽 80cm 、深 50 ~ 60cm 。每穴每株 保证农家肥等 有机肥料 50 ~ 100kg, 加 1kg 磷 肥。梨苗要求生长健壮、根系完整。栽植前将 284~ 401g 水。梨树 一年 中有 4 个重 要需 水 期, 如果不降水则应灌溉: 一是萌芽期至 5月下 旬, 萌芽开花和新梢速长, 80% 的叶面积要在此 期形成; 二是亮叶期至胚形成期 ( 5月至 7月中 旬 ) , 此时是光合作用最强的时期 (幼树和旺树 应当适当控水 ); 三是果实膨大期至采收 ( 7月 中旬至 9月中旬 ) , 以 促使果实膨大和 花芽分 化; 四是采 果后 至 落叶 期 (即 9 月中 旬 至 11

梨树的栽培管理技术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b65246466.html, 梨树的栽培管理技术 作者:秦丽霞张亚宾 来源:《农家科技下旬刊》2018年第03期 摘要:梨树是我国的重要果木,其种植历史可以追溯到4000年以上,在我国具有非常广泛的分布。梨树的果实口感好、营养高,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为进一步改善我国的种植效益,对梨树的栽培管理技术进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 关键词:梨树;生长条件;栽培管理技术 梨树是一种落叶果树,具有较好的风土适应性。因此梨树也成为我国众多区域内种植的重要经济果树。因此对其栽培管理技术进行研究,可以进一步改善我国梨树果实的品质,不断提高果农的经济效益。 一、梨树生长条件分析 1.梨树生长环境分析。梨树在生长过程中对温度有一定要求,一般高温可以促进梨树的生长。梨树在落叶之后需要在低温环境下,完成休眠。不同的梨树品种对温度的需求有所差异,同时梨树的耐寒能力也不同。梨树开花时间较早,因此春季气温下降,可能会对梨树的授粉结果造成影响。梨树果实在开始发育后,需要通过光合作用提供营养,同时昼夜温差的加大,可以合成高品质糖分,提高果实品质。 2.梨树对光照的需求分析。梨树在生长过程中对水分的要求较高,同时对光补偿点要求较高。另外,梨树耐湿性好,可以在降水量较高的区域生长,降水量适量增加,还能改善果实品质,增加口感效果。但在果实成熟前,如果水分过高、光照不强,将会导致果实糖分含量较少,整体品质下降。尽管梨树对土壤的要求不高,酸碱性土地以及含盐量较高的土地都可以生长,但当土壤过于贫瘠时,将会导致梨树果实的品质下降。另外,梨树着果期间如遇大风将会导致损失。 3.种植梨树育苗技术分析。梨树幼苗通常采用的是嫁接方式进行繁殖,对于生长环境较为相似的品种,可以通过嫁接,完成培育。 二、梨树的栽培管理技术 1.梨树栽植技术。(1)授粉梨树的配植。对于种植园的选择应该尽量保证土壤含量以及 相关参数的科学性,通过整地做好土壤结构的改良工作,做好合理密植。对于新建的梨园,应该选择品质较好的树种进行种植,同时控制好授粉树的比例。梨树需要通过配植授粉保证品种,通常需要将主要栽植品种与授粉品种处于相同的行数。还可以通过交错配植或者采用梅花形状布置进行配置。(2)栽植技术。在进行栽植前,应该科学设置株距进行打点,同时结合实际的环境以及地理条件进行栽植。通常可以选择秋季栽植,在栽植前应该对土壤中的成分进

梨树栽培技术

梨树栽培技术 (一)梨树地势与坡向选择 梨树对地形、地势、土壤的要求不严,不论山地、滩地、砂土地、红黄壤地、盐碱地、微酸性土上都能适应。但以土壤疏松较肥沃的砂壤土、砂土、壤土为宜,要求地势高旷、排水良好、土层深厚、地下水位较低,这样结果质量好。 山地和丘陵地地形复杂,尤其是山区,气候和士壤变化大,有垂直分布的特点,栽植梨树需考虑海拔高度、坡度大小及坡段坡向等。南方可利用山地气候的垂直差异,选择适合梨树生长的地段栽植,云南地区,梨树栽种在海拔1500 ~2000 米地段,坡度不宜超过30 度,以 5 ~10 度的缓坡为宜。在海拔400 米、坡度15 度以下的低山缓坡地更适合桃树生长。坡向以南坡为好,与北坡相比,阳光充足,气温回升快,相对湿度较低,土壤中温、湿度变化较大,物候期早,可明显提高果实品质。据观测南北坡气温相差2.5 ℃左右,10 厘米深的土温相差 1.4 ℃-1.9 ℃,80 厘米深处南坡比北坡高 4 ℃-5 ℃。不宜选用山岙谷地,因日照少、温度低、湿度大易造成徒长,影响花芽分化,降低产量。低洼谷地,冷空气沉积,易遭受晚霜袭击,特别是花期,严重影响开花,造成落花落果。地下水位高,土壤粘重的园地易引起流胶病,导致树势衰弱。土壤应选择通透性良好的砂质壤土,土层较厚,含丰富的有机质。 桃果鲜嫩柔软,为尽早投放市场,宜在城镇近郊,交通方便地段,就近鲜销,亦可设置集游乐观光、赏花品桃为一体的观光果园、自采果园,使人们在初夏品尝" 仙桃" 。加工品种及较耐贮运品种应集中成片栽培,以利批量发放,为加工厂及时提供原料,为边远缺桃地区提供优质商品桃。 (二)低矮树形 矮化密植是梨树栽培发展的方向,因矮化密植能充分利用土地和空间,使果树早果、丰产稳产、优质,这就要求与之相适应的低矮树形。 国内外大量试验和实践证明,纺锤形、单层高位开心形、扇形和圆柱形等是适合密植的低矮树形,这些树形有共同的特点:矮化、小形、扁窄、结构简单。骨干枝级次少、管理容易、有干有轴、无主无侧。 一、纺锤形 主干高60 厘米,树高不过 3 米,冠径 2 -2.5 米,有一个中心干,上下着生10-15 个大分枝,称为枝组,枝组的粗度和长势不超过主干。中心干每20 厘米留一分枝,无明显层次,向四方均匀分布,自然错落着生,互不影响,与主干角度70-80 度,适于每公顷栽植990-1665 株的密植园。 二、单层高位开心形

梨树种植资料介绍

梨园管理技术以及要点 1梨园建立 园地选择与规划无论平地、丘陵、山区、河滩都可发展梨园,但应考虑运输、灌溉等条件。果园地址选定后,应结合地形、地势、道路、渠道和防护林等,将果园按2-10hm2不等划分为若干小区。丘陵坡地,小区长边尽可能与等高线平行,有利于水土保持,便于管理。梨树从苗木落叶后至发芽前都可栽种,根据不同地形、地块确定种植密度,一般株行距为3m×4m。种植技术 按株行距定点挖穴,一般沙质土,穴宽80cm、深50-60cm;水稻地穴宽80cm,深40-50cm即可。先放入30-40cm厚的稻草、枝条或绿肥等,并将表土加入踏紧,再施有机肥(猪、牛粪)50-80kg或砻糠鸡粪20kg或纯鸡粪10kg需腐熟,并加钙镁磷肥1-2 kq(碱性土壤可用过磷酸钙)与土混合填入,做成馒头形。种植前需将梨苗粗根剪去2-3cm,促进新根发生,并将嫁接处薄膜解除,以免影响主干生长。种植时嫁接口应露出地面5-10cm,踏实根际土壤,立即浇足水。风口地带,需设立支柱,防范倒伏。 2 土、肥、水管理技术 土壤管理土壤深翻熟化是梨树增产技术中的基本措施。深翻改土时间一般在秋季果实采收后,到冬季落叶前进行,其方法有扩穴、全园深翻、隔行或间株深翻。深翻深度一般以30-40cm为宜,有条件的地方可采取隔年轮翻,1、3、5年在原穴的两侧开深宽左右的深沟,2、4、6年在另两侧开深沟,结合施入基肥。一般100kg梨果最少需有机肥(猪、羊厩肥)100kg,再混入磷肥。 肥料管理除基肥外,一般在生长期还应适时追施3次追肥,第1次花后肥,于4月中下旬施入,促进枝叶生长,花芽分化和果实膨大;第2次果实膨大肥,于5月中旬~6月上旬施入;第3次采后肥,于8月下旬一9月中旬施入,增加叶色,延长叶片寿命,恢复树势。此外,可结合喷药施入适量氮、磷、钾等肥根外追肥对及时恢复树体营养水平,效果非常明显。常用浓度尿素%%、过磷酸钙%、硫酸钾%-1%、磷酸二氢钾%%,还有腐熟人尿5%-10%、草木灰浸

梨树矮化密植栽培技术

梨树矮化密植栽培技术 梨的营养价值丰富、种植前景和发展非常乐观,梨种植户将全力打造优秀的绿色健康食品,梨树矮化密植栽培技术是怎样的呢?为了使果树提早挂果,早上市场,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在加强常规管理的前提下,进行矮化密植栽培,根据花芽分化的原理和特点,在夏季进行拉枝造型,打破果树内源激素的平衡,促进花芽分化,使果树提早挂果,让果园提早投产,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我场于2000年3月份种植的黄花梨,2002年已开始投产,最高株产66个约10公斤,比常规管理的梨树提早2-3年投产,其特点为:树势较弱,树冠较小,单株产量低,亩产高,提早试果,提前投,投产与营造树型树冠同时进行,节约养分,节省投资........。具体措施如下: 一、果园建设根据梨树耐贫瘠,适应性强的特点,结合我场高坡低产茶园急需改造的实际,确定将梨园建在海拔900-1020米的低产茶园内。首先砍伐茶树,然后根据山势,沿等高线进行规划,按行距x株距为4米x3米的规格用石灰划线,标明种植穴的位置,除指定用作生物梗的茶桩外,其余全部挖除,并对全园进行深翻平整。严格按90厘米x90厘米x90厘米的标准挖定植穴,并将表土和心土分开堆放。定植穴挖好后,先在穴底垫15公斤杂草。树叶和秸秆,再用表土填至2/3处踩紧,然后均匀撒上2公斤磷肥,再回填一层薄土。定植时间10月至次年3月均可,以阴雨天为最佳。根据我场气候特点,结合高坡不利于浇定根水的实际,我们选择在低温多阴雨的2月底至3月中旬栽培,定植时要将根部泥土踩实,填土高于地面20厘米左右,呈馒头状,同时确保嫁接口高出地面。 二、整形修剪为了节约养分,提倡少剪多拉,以拉代剪,四季拉枝修剪,

梨树栽培管理技术

梨树栽培管理技术 西北苗木网2012-03-29日信息: 梨原产我国,为我国主要果树之一,除生食外,还可加工罐头、梨酒、梨干、梨脯等,深受群众欢迎。梨树结果早,一般2-3年开始投产,6-7年就能进入盛果期,适应性强,栽培容易,无论山地、田块、滩涂均可种植,丰产性好,基本无大小年现象,盛果期每亩可稳定在2000Kg以上,寿命长,一般可达20-30年,最长达80-100年。 一、优良品种介绍 (品种介绍仅供参考) 幸水:产于日本静岗县,系菊水×早生藏杂交育成,树势较强健,树姿半开张。果实扁圆形,平均果重200-250g,果皮浅黄褐色,均匀一致,果肉白色,肉质细而松脆,汁多,味甜,含可溶性固形物12%,品质上等,8月中下旬成熟,早果丰产,稳产,抗黑星病和黑斑病,要求管理水平较高。 丰水:日本品种,系n-14×八云杂交育成。树势较强健,树姿开张,发枝力强,枝长易下垂。腋花芽及短果枝易形成,丰产。果实圆形,有棱沟3-4条,平均果重250g左右,果皮锈褐色,阳面微红褐色,果面粗糙,果心中大,果肉浅黄白色,肉质细而脆嫩,汁多味甜,含可溶性固形物12-13%,品质佳,抗黑星病和黑斑病,8月中下旬成熟,易发生日灼病,果实不耐贮运。 筑水:1970年日本果树试验场从丰水与八幸的后代中选出,1988年命名。果实圆形,整齐,平均果重250g左右,果肩微凸,萼部呈棱突起,果皮黄绿至浅褐色。果肉白色,果心小,肉质细脆,甜汁多,石细胞少,品质上等,树势中等,发枝力强,早果,丰产,稳产,可与幸水、丰水互为授粉树,7月下旬成熟。 新高:日本品种。平均果重350-400g,果大,近圆形,果皮黄褐色,肉质细酥松脆,香甜味浓,汁多,品质上佳。9月上中旬成熟,耐贮,早果,丰产,抗病性及适应性均强。 翠冠:用幸水×6 号杂交育成,树势强健,树姿直立,花芽易形成,结果性好,丰产。果实圆形,整齐一致,平均果重250g,大果重650g,果皮暗绿色,分布有锈斑,果肉白色,肉质细脆,与幸水肉质相似,果心较小,汁多,味甜,含可溶性固形物12-13%,比幸水风味好,品质佳。7月底8月初成熟,耐贮运。 清香:用新世纪×三花梨杂交育成,树势中庸,树姿较开张,新梢嫩枝绿色,成熟枝红褐色,花芽、叶芽、叶片均较小是其主要特征。果实长圆形,果形大,平均果重280g,大果重950g,果皮褐色,较光滑,果肉白色,肉质略紧密,汁多味甜,含可溶性固形物13-15%,果心特小,似小核桃,可食率高达93%,成熟期8月中旬,耐贮运。 二、栽培技术 1、梨园建立

梨树栽培管理技术完整版

梨树栽培管理技术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梨树栽培管理技术 2012-03-29日信息: 梨原产我国,为我国主要果树之一,除生食外,还可加工罐头、梨酒、梨干、梨脯等,深受群众欢迎。梨树结果早,一般2-3年开始投产,6-7年就能进入盛果期,适应性强,容易,无论山地、田块、滩涂均可种植,丰产性好,基本无大小年现象,盛果期每亩可稳定在2000Kg以上,寿命长,一般可达20-30年,最长达80-100年。 一、优良品种介绍(品种介绍仅供参考) 幸水:产于日本静岗县,系菊水×早生藏杂交育成,树势较强健,树姿半开张。果实扁圆形,平均果重200-250g,果皮浅黄褐色,均匀一致,果肉白色,肉质细而松脆,汁多,味甜,含可溶性固形物12%,品质上等,8月中下旬成熟,早果丰产,稳产,抗黑星病和黑斑病,要求管理水平较高。 丰水:日本品种,系n-14×八云杂交育成。树势较强健,树姿开张,发枝力强,枝长易下垂。腋花芽及短果枝易形成,丰产。果实圆形,有棱沟3-4条,平均果重250g左右,果皮锈褐色,阳面微红褐色,果面粗糙,果心中大,果肉浅黄白色,肉质细而脆嫩,汁多味甜,含可溶性固形物 12-13%,品质佳,抗黑星病和黑斑病,8月中下旬成熟,易发生日灼病,果实不耐贮运。 筑水:1970年日本果树试验场从丰水与八幸的后代中选出,1988年命名。果实圆形,整齐,平均果重250g左右,果肩微凸,萼部呈棱突起,果皮黄绿至浅褐色。果肉白色,果心小,肉质细脆,甜汁多,石细胞少,品质上等,树势中等,发枝力强,早果,丰产,稳产,可与幸水、丰水互为授粉树,7月下旬成熟。 新高:日本品种。平均果重350-400g,果大,近圆形,果皮黄褐色,肉质细酥松脆,香甜味浓,汁多,品质上佳。9月上中旬成熟,耐贮,早果,丰产,抗病性及适应性均强。 翠冠:用幸水×6号杂交育成,树势强健,树姿直立,花芽易形成,结果性好,丰产。果实圆形,整齐一致,平均果重250g,大果重650g,果皮暗绿色,分布有锈斑,果肉白色,肉质细脆,与幸水肉质相似,果心较小,汁多,味甜,含可溶性固形物12-13%,比幸水风味好,品质佳。7月底8月初成熟,耐贮运。 清香:用新世纪×三花梨杂交育成,树势中庸,树姿较开张,新梢嫩枝绿色,成熟枝红褐色,花芽、叶芽、叶片均较小是其主要特征。果实长圆形,果形大,平均果重280g,大果重950g,果皮褐色,较光滑,果肉白色,肉质略紧密,汁多味甜,含可溶性固形物13-15%,果心特小,似小核桃,可食率高达93%,成熟期8月中旬,耐贮运。 二、栽培 1、梨园建立

最全梨树高产栽培技术

最全梨树高产栽培技术 梨树为我国主要果树之一,除生食外,还可加工罐头、梨酒、梨干、梨脯等,深受群众欢迎。梨树结果早,一般2-3年开始投产,6年就能进入盛果期,盛果期667平方米可稳定在2000kg以上。 一、梨园建立 园地选择与规划无论平地、丘陵、山区、河滩都可发展梨园,但应考虑运输、灌溉等条件。果园地址选定后,应结合地形、地势、道路、渠道和防护林等,将果园按2-10公顷不等划分为若干小区。丘陵坡地,小区长边尽可能与等高线平行,有利于水土保持,便于管理。梨树从苗木落叶后至发芽前都可栽种,根据不同地形、地块确定种植密度,一般株行距为3m×4m。

二、种植技术 按株行距定点挖穴,一般沙质土,穴宽80cm、深50-60cm;水稻地穴宽80cm,深40-50cm即可。先放入30-40cm厚的稻草、枝条或绿肥等,并将表土加入踏紧,再施益生源中微量元素菌肥与土混合填入,做成馒头形。种植前需将梨苗粗根剪去2-3cm,促进新根发生,并将嫁接处薄膜解除,以免影响主干生长。种植时嫁接口应露出地面5-10cm,踏实根际土壤,立即浇足水。风口地带,需设立支柱,防范倒伏。 三、土、肥、水管理 1、土壤管理 土壤深翻熟化是梨树增产技术中的基本措施。深翻改土时间一般在秋季果实采收后,到冬季落叶前进行,其方法有扩穴、全园深翻、隔行或间株深翻。深翻深度一般以30-40cm为宜,有条件的地方可采取隔年轮翻,1、3、5年在原穴的两侧开深宽0.8m左右的深沟,2、4、6年在另两侧开深沟,结合施入益生源基肥。 2、肥料管理 除基肥外,一般在生长期还应适时追施四次追肥。第一次花后肥,于4月中下旬施入,促进枝叶生长,花芽分化和果实膨大,每亩可施用藻蓝蛋白冲

梨树省力密植栽培技术

农 业栏目编辑:卞瑞鹤投稿邮箱:hexiesannong@https://www.360docs.net/doc/b65246466.html, 王东升吴中营郭献平宋瑜慧吕珍珍 本文对梨树省力密植模式的品种选择、砧木选择、授粉树配置,以及栽植株行距与行向、苗木选择、土肥水管理、花果管理、整形修剪等栽培全过程中采取省力技术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品种与砧木选择 品种选择原则:顶端优势明显,直立性强,树势较弱,刻芽成枝率高,新梢开张角度大,果台副梢较长,连续结果能力强等。 乔化密植适宜品种主要有红香酥、黄冠、玉露香、圆黄、华山、晚秀、翠冠、雪青、新梨7号、早酥、酥梨、鸭梨、苏翠1号与长势弱的西洋梨等主栽品种。 矮化苗适宜品种有长势旺的中梨1号和红茄等西洋梨。 砧木选择:砧木以杜梨为宜,也可选用豆梨与秋子梨,用矮化砧木最好。 授粉树配置 授粉品种应选择与主栽品种花期一致、花粉量大、亲和力高、商品价值高的品种,配置比例1∶1~1∶4。 栽植株行距与行向:实行宽行密株,株行距为0.8m~1.2m×3.5m~4.0m,平原南北行向栽植,缓坡地(坡度小于25°)南北行向或沿坡地栽植,坡度大的丘陵与山地沿等高线栽植。 苗木选择及定植:选择根系完整、粗壮的苗木进行栽植。雨量大的地区(豫南)或低洼地应起20cm~30cm 的高畦栽植。栽植前要先挖宽与深均为80cm~100cm 的沟并施有机肥改良土壤。冬季土壤封冻前或春季土壤解冻后,挖长、宽、深均为30cm的小坑栽植。 定植后管理:栽后灌足水,并覆膜保墒,及时检查成活率并补苗。 土肥水管理 行间生草:梨园行间提倡种植鼠毛草、毛叶苕子、早熟禾、紫花苜蓿、三叶草与黑麦等绿肥作物,定期刈割(留茬10cm~12cm),采用翻压、覆盖等方法将其转变为梨园有机肥。 如种植黑麦,要避开梨树的追肥区域,于秋季施基肥后播种,亩用种量6kg,第二年梨套袋前翻耕;之后,夏季自然生草,高度超过30cm时应刈割或碾压平,在秋施基肥时一同翻入地下;然后种黑麦,翻耕,夏季自然生草,如此反复进行。 果园覆盖:在树下覆盖厚约15cm~20cm的草、地布或可降解黑地膜,幼树期宽50cm~60cm,成龄树宽100cm~120cm。 施基肥:10月~11月施入最佳,幼树可结合深翻改土进行,亩施1000kg~1500kg经过发酵的有机肥,在树行两边撒施后用旋耕耙或深耕机旋耕拌匀。 土壤追肥:第一年,在新梢长到20cm时开始追肥,每隔25天~30天追施一次,连施3~4次,每次每株25g~50g,前期以尿素与磷酸二铵等氮肥为主,后期以氮、磷、钾三元复合肥为主。开沟施入,也可穴施。第二年,原则上不追肥,控制新梢长度在20cm~50cm。进入第三年结果期后,第一次在萌芽前,第二次在果实膨大期,第三次在果实生长后期。原则上,按每生产100kg果分期施有机无机复合肥(N:P2O5∶K2O=0.43∶0.23∶0.48)6kg~8kg。选用溶解性好的肥料采用肥水一体化追肥,如滴灌或施肥枪施肥,平原地区可用微喷带上面覆盖地膜进行。也可采用机械条状播施,深10cm~15cm,施肥后灌水。 叶面喷肥:花期喷施1次0.1%~0.3%硼砂溶液;开花以后结合喷药进行,喷施2次0.1%~0.3%硼砂溶液;4~7月,树势弱的喷0.2%~0.3%尿素溶液2~3次;果实膨大期与成熟前喷施0.2%~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 花果管理 液体授粉。在3月底至4月初,喷2次。花开30%左右时授第一次,花开50%左右时授第二次。 配方:100kg水、13kg蔗糖、10g硼酸、50g硝酸钙、20g黄原胶、40g精花粉(即13%蔗糖+0.01%硼 57 农村·农业·农民2019.1B

梨树矮化栽培技术与科学整形

一、种植矮化早熟梨的矮化新技术 矮化梨树栽培,管理过程方便以及抗灾能力强:修剪、拉枝、疏花、授粉、疏果、喷药、套袋采摘等等操作省工省时、大风刮倒树与枝、吹落梨果,所以实行矮化势在必行。 1、苗木的选择与消毒。购梨苗时应选择品种纯正,叶芽饱满,根系多而完整,没有病虫害,离嫁接口10厘米处径粗0.8厘米以上的当年壮苗为好。栽培前将苗根部用600倍液多菌灵混合黄泥浆浸泡一下,以利杀菌有利成活。 2、挖穴与栽培。栽培梨苗前,先丈量好行距与株距。每亩667平方米,栽培55株是4×3米的行植株;每亩栽83株是4×2米的行植株。挖穴视土壤条件而定,一般大小深浅在60-80厘米为宜,地下水位高,土壤肥沃深厚的挖浅些,地下水位低,土壤贫瘠的挖深些。挖穴时必需将表肥土和生土分开堆放,栽培时将表肥土先填入穴中,生土培在表层。栽培时每穴施入25公斤左右的有机肥,为防止以后肥料腐烂下陷,基肥和土必须踏实。再覆盖一层肥土,把梨苗根部放入穴中,把根系向四周展开,盖上肥土,手握梨苗上下提抖几下,使泥土与根系粘贴紧密,然后踏实,浇水培土。嫁接部位应露出地面,栽前千万要将嫁接薄膜剥除以免影响生长。 3、剪梢定杆。为了打破传统的高定杆,多层形栽培模式,所以矮化首先得从科学定杆做起,如单层开心形矮化栽培,定杆在离嫁接口30厘米处,选择3-4个芽,剪去以上梢头。以后生长出3-4个主枝,分别拉成50-60度的角度。每个主枝左右相隔培养4-6个侧枝,成年整株树冠控制在2.5米以内。 二、矮化套袋梨树的科学整形修剪 梨幼树的整形修剪方法,梨树为喜光性较强的树种,幼树生长旺盛,顶端优势特别强,翠冠、幸水、丰水,枝条角度较为直立,分枝角度小,萌芽力高。黄花、清香较开张,形成短果枝容易,一般2-3年开始结果,5-6年丰产。针对梨树的以上生长结果特性,对于矮化密植未结果幼树一般采用3个主枝呈开心形拉枝成50-60度的角度,原则上对主枝轻剪,侧枝多留缓放,以利扩冠早成花芽。除疏除多余主枝外,一般不疏枝,新梢生长期采取2-3次摘心,抹背除生芽。早熟翠冠梨生长期结合环刻或环剥,刻芽目伤等科学管理。尽快增加枝量和形成花芽的最快手段是拉枝坠枝。 结果树的科学修剪方法,套袋梨园,尤其是全树套袋的情况下,整形修剪方法都有别于无袋栽培。套袋栽培要求树体矮化树高2米左右,不超过2.5米。套袋栽培是一种高技术,规范化的精细栽培方式:若树体过高,人工授粉、疏花疏果、套袋、采摘、喷药、拉枝、修剪等操作极为不方便,不但费工费时而且效果不好。对抗灾防风也有害处。最好操作时站在地面能够举手而劳。才算得上矮化树体。 套袋栽培要求高光照树形的树体结构,梨果套袋后由于纸袋遮光势必影响树

梨树简介及其栽培习性

梨 梨(pear)蔷薇科梨属,多年生落叶果树,乔木。学名Pyrus spp.。 起源与分布东方梨的绝大多数种原产于中国。根据《诗经》的记载至少有3000年左右的栽培历史。1972年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发掘出距今2100年前的梨果以及有关梨的记载的竹简。至6世纪时,梨树栽培管理经验已相当丰富,《齐民要术》一书即对梨树的繁殖方法“插梨”(梨的嫁接)有较详记述。19世纪以来,中国梨引种到欧美及日本各地栽培。 西洋梨原产欧洲中部到东南部、高加索、小亚细亚,波斯北部等地。在瑞士“湖滨居地”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野生梨遗核。古希腊时代,已经明确区别梨的野生种和栽培种,且有梨的栽培方法记述。罗马时代加图(M. P. Cato,公元前235~前150年),记录有6个梨品种,可见西洋梨在欧洲栽培也有2000年以上历史。西洋梨在欧洲栽培早期发展缓慢,16世纪后,由于育成较多的优良品种,栽培数量逐渐增多,1630年以后,由欧洲移民引至美国栽植。1872~1873年日本从美国引入,但栽培数量不多。中国栽培西洋梨已有100多年的历史,1870年前后,美国教士倪氏(john L.Norius)引入苗木于山东烟台试植,由于适宜当地风土条件,生长结果良好,逐渐在烟台、福山、牟平一带栽植,成为中国西洋梨的主要产区。 梨也是世界主要果树之一,各大洲均有分布,亚洲、欧洲产量最多。 中国梨栽培面积和产量仅次于苹果。全国各省(自治区)均有分布。河北、山东、辽宁三省是中国梨的集中产区,栽培面积约占一半左右,产量占60%左右。 特征与特性梨品种不同,但其形态特征,生长结果习性和物候期有其共同特点。 形态特征主干在幼树期树皮光滑,树龄增大后树皮变粗,纵裂或剥落。嫩枝无毛或具有茸毛,后脱落;2年生以上枝灰黄色乃至紫褐色。冬芽具有覆瓦状鳞片,一般为11~18个,具茸毛或无;花芽较肥圆,呈棕红色或红褐色,稍有亮光,一般为混合芽;叶芽小而尖,褐色。单叶,互生,叶缘有锯齿,托叶早落,嫩叶绿色或红色,展叶后转为绿色;叶形多数为卵圆形或长卵圆形,叶柄长短不一。花为伞房花序,两性花。果实有圆、扁圆、椭圆、瓢形等;果皮分黄色或褐色两大类,黄色品种中有些阳面呈红色;秋子梨及西洋梨果梗较粗短,白梨、沙梨、新疆梨类果梗一般较长;白梨萼片脱落,洋梨、沙梨、新疆梨萼片宿存、残存或脱落;果肉中有石细胞,内果皮为软骨状;种子黑褐色或近黑色。 生长结果习性梨寿命长,可达100年以上。根系发达,垂直根深可达2~3米以上,水平根分布较广,约为冠幅2倍左右,少数可达4~5倍。 梨干性强,层性较明显。幼树中心领导枝优势明显,易产生上强下弱;枝条多直立生长,树冠呈圆锥形,结果后逐渐开张,成圆头形或自然半圆形。芽形成当年一般不易萌发;芽萌发率高,成枝力因品种而异,一般较低。1年生枝除基部发育枝外,几乎所有明显的芽均能萌发抽枝,但抽生成长枝的数量则极少,一般顶端第一枝生长特强,第二、三枝按顺序明显减弱,以下多数成为中、短枝。梨新梢停止生长较早,除幼树外,一般很少有二次生长。广东、云南等亚热带地区,由于气温高,雨水多,1年可有三次生长。梨隐芽多而寿命长,枝条衰老或受损伤以及受某种刺激后,能萌发抽枝。 梨结果早,结果期长,有些品种2~3年即开始结果,盛果期可维持50年以上。结果枝按长度分为短果枝、中果枝和长果枝。花芽有顶花芽和腋花芽之分,以顶花芽结果为主。绝大多数品种以短果枝结果为主,有的品种短果枝结果后逐渐形成结果枝群,结果枝群寿命较长,可维持10年之久仍结果良好。梨多数品种先开花后展叶,少数品种花叶同时开放或先展叶后开花。一花序中边花先开,中心花后开;顶花芽坐果率较高,腋花芽坐果率较低。 梨花粉受精后,果实开始发育,花托发育为果肉,子房发育为果心,胚珠发育为种子。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前期主要是细胞分裂,组织分化,后期则是细胞膨大和果肉成熟。梨花芽分化期为6月上旬至9月上旬,一般短果枝早于中、长果枝,顶花芽早于腋花芽。成年树早于幼树及生长强旺的树。梨根系生长每年有两个生长高峰:第一次生长高峰出现在新梢停止生长时;第二次高峰出现在9月至10月。在适宜条件下,梨根系可周年生长,无休眠期。 物候期梨树因分布范围广,因而物候期差别很大。就开花期而言,四川会理,梨树一般于2月上中旬开花,吉林延边5月中旬开花;鸭梨在湖南长沙于3月上旬开花,辽宁北镇在5月上旬开花,各地花期相差近两个月。同一地区栽培的梨树,因种类、品种不同,物候期也有差异,从芽萌动到开花,秋子梨类品种最早,白梨类品种稍晚,沙梨类品种晚于白梨类,而以西洋梨品种为最晚,变动范围约为10天左右。 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梨不同种类对环境条件要求不同形成各自的生态分布区。

梨树的栽培技术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梨树的栽培技术 作者姓名: 专业:现代农业管理 主考学校:甘肃农业大学 准考证号: 指导教师姓名及职称: 甘肃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印制 2015年7月

梨树的栽培技术 现代农业 管理 本科论文 梨树的栽培技术 The Cultivation Technique of Pear Trees 曹丽琴 Cao Liqin

甘肃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研究学院自考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目录 摘要 (3) 关键词 (3) 1 栽培地势与坡向选择 (3) 2 树形的选择 (4) 2.1低矮树形 (4) 2.2纺锤形 (4) 2.3单层高位开心形 (4) 3 栽培的环境条件 (5) 3.1温度 (5) 3.2光照 (5) 3.3水分 (5) 3.4土壤 (5) 4 定植 (6) 4.1定植前准备 (6) 4.2定植时间 (6) 4.3定植方法 (6) 5开花结果 (6) 参考文献 (8) 致谢 (8)

梨树的栽培技术 梨树的栽培技术 曹丽琴 (甘肃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现代农业管理 730070) 摘要:本文通过对梨树栽培中的地势与坡向选择、树种的选择,栽培所需的环境条件、定植以及开花结果管理等方面的研究,论述了梨树的栽培管理技术。 关键词:梨树;栽培;定植 梨(Pyrus spp)为蔷薇科梨属植物,多年生落叶乔木果树,原产于我国。梨是我国重要的果树之一, 我国梨树品种繁多,栽培历史悠久,分布遍及全国。梨树结果早,一般2-3年开始投产,6-7年就能进入盛果期,适应性强,栽培容易,无论山地、田块、滩涂均可种植,丰产性好,基本无大小年现象,盛果期每亩可不变在2000Kg以上,寿命长,一般可达20-30年,最长达80-100年。梨果实营养丰富,脆嫩多汁,酸甜可口,风味浓郁,为生食之佳品。除生食外,还可加工罐头、梨酒、梨干、梨脯等,深受群众欢迎,并可加工成罐头、梨汁、梨酒、梨膏、梨脯等;还有止咳化痰、滋阴润肺、解酒毒等药用功效。因此,梨树栽培技术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和药用价值。 1 栽培地势与坡向选择 梨树对地形、地势、土壤的要求不严,不论山地、滩地、砂土地、红黄壤地、盐碱地、微酸性土上都能适应。但以土壤疏松较肥沃的砂壤土、砂土、壤土为宜,要求地势高旷、排水良好、土层深厚、地下水位较低,这样结果质量好。 山地和丘陵地地形复杂,尤其是山区,气候和士壤变化大,有垂直分布的特点,栽植梨树需考虑海拔高度、坡度大小及坡段坡向等。南方可利用山地气候的垂直差异,选择适合梨树生长的地段栽植,云南地区,梨树栽种在海拔 1500 ~ 2000 米地段,坡度不宜超过 30 度,以 5 ~ 10 度的缓坡为宜。在海拔 400 米、坡度 15 度以下的低山缓坡地更适合桃树生长。坡向以南坡为好,与北坡相比,阳光充足,气温回升快,相对湿度较低,土壤中温、湿度变化较大,物候期早,可明显提高果实品质。据观测南北坡气温相差 2.5 ℃左右, 10 厘米深的土温相差 1.4 ℃ -1.9 ℃, 80 厘米深处南坡比北坡高 4 ℃ -5 ℃。不宜选用山岙谷地,因日照少、温度低、湿度大易造成

梨树高效栽培技术

梨树高效栽培技术 梨原产我国,含有人体多种必需物质,营养价值很高,堪称“百果之宗”。梨还 是一种观赏树木,纯洁清香的桃花给人无限的想象,也是旅游观光果园的首选风景树种之一。因此,梨的发展生产,是有可观的双重效益。以下详细介绍梨树的栽培与管理技术。 1、选园 梨对土壤要求不严,沙土、壤土、粘土都可栽培。但以土层较深、土质疏松、排 水良好、地下水位不高的沙壤土为好。梨耐盐碱能力较强,可以在pH值分别为5.4?8.5的土壤上栽培。 2、定干 春季土壤化冻后到萌芽前进行栽培,最好在土壤反浆前栽培。幼苗根系在水中浸 泡10?24h,并蘸0.0%生根粉溶液,穴深30aii,宽30cm,回填土用有机 肥与土混合的粪土,边埋边踩,提倡用三埋两踩一提。栽后及时灌溉浇透水,待 水下渗后及时进行封土定干,干高50?70cm。 3、土肥水管理 果园土肥水十分重要,它可使树势健壮稳定,促进成花,减少落果,丰产优质,克服大小年,增强抗逆性,改善微生物分解活动和根系吸收等。梨树的枝叶多集中于一次形成,花芽分化开始早,根系深广而稀疏,生长反应较慢,加强梨园土肥水管理,是稳产、高产的保障。 3.1幼龄梨园 采用沿定植穴外缘逐年深翻扩展,这样不致因深翻伤根,可不分季节进行深翻换土,有灌溉条件的,准备添加杂草、秸秆,最好在秋收后及初冬进行深翻。成龄 树梨园,在9月下旬采果后,根系生长高峰之前,结合施基肥深翻。适时适宜 深翻,增施有机肥,可提高土壤孔隙度和透气性,增强土壤肥水能力,改善土壤结构和优良度,还可将地下害虫或越冬虫卵翻到地表而冻死,减轻虫害。

3.2基肥 在梨采收后施,如混入适量的速效氮肥,效果会更好。秋施基肥能使次年坐果率提高,补充树体因大量结果所消耗的营养,可按树的大小每株施有机肥3?5kg, 过磷酸钙5?10kg,硝鞍1?2kg,有条件时每株配施硅钙镁钾1.5-2.5kg,施 肥深度要达25cm以下。追肥要早,以速效肥或有机肥为主,最好与深翻或灌水相结合。在萌芽后、开花后分次施用。大年树在春季及时加一次追肥,以利花芽分化。施肥量应根据树体的营养水平和产量而定,氮磷钾的比例是1:0.5:1? 3.3要根据树龄、树势、结果量和气候情况,掌握灌水时期和灌水量。 春季自萌芽前至新梢生长期,当土壤含水量低于15%时,应及时灌溉。自6月 至9月适时灌溉。秋季落叶前后,可于果实采收后、落叶后各灌溉一次,以利树体安全越冬。 4、修剪 梨树的树形较多,主要有主干疏层形和延迟开心形等。 4.1主干疏层形,主要特点是:幼树时留主枝较多,第二层主枝常作为过渡层主 枝利用,大树以后去掉,由第三层主枝成为第二层。第一层主枝3~4个,第二 层2个,第三层2个,以上每层2个,层间隔80?100cm,每主枝留侧枝2?4个,干高50?70cm。这种树形结构符合梨的特性,幼树修剪轻,整形容易,长势快,结果早,丰产。 4.2开心形。这种树形无中干,有树干顶端分生3?4个主枝,每主枝呈30?35度角延伸,冠内光照好,整形容易。 4.3梨幼树时期,以培养合理骨架、加快长树扩冠、快速成形的原则。因树修剪, 随枝作形,有形不死,无形不乱,因势利导,培养主侧枝。结果期树修剪任务主要是维持树势结构,继续培养树的骨干枝和结果枝组,使树势健壮高产、稳产。

梨树周年栽培管理历(0001)

梨树周年管理历 休眠期(12~2月) ①清园:刮除树老皮、翘皮,剪除病虫枝梢,清扫果园枯枝落叶、病虫僵果、杂草,带出果园烧毁,破坏梨木虱、黄粉蚜、叶螨、康氏粉蚧、梨茎蜂、黑星病等病虫害越冬场所,消灭病虫害发生源。地下部分刨翻树盘,消灭在土中越冬的象甲类、金龟子等害虫。

②修剪:幼树对长枝轻修剪缓放,对直立的比较强壮的枝条要拉平,对于中短枝要保留,加强对枝梢的利用以扩大梨树树冠;盛果期树对长势比较旺的枝要适度的进行控制,进行疏除和短截,将直立枝去除,留下斜生枝,使更多的花芽得以留下,形成稳定的中庸树势;衰老树回缩部分要重新选择背上枝,对下垂枝要进行回缩,, 剪去弱枝促进主枝的生长,使老树恢复树势。 萌芽期(3月) ①早春清园:休眠期未完成刮皮工作的果园继续做好此项工作;发芽前全树喷一遍3~5度石硫合剂,以压低病原基数;上年梨木虱发生严重的梨园,在越冬成虫出蛰盛期可喷溴氰菊酯、阿维菌素等药剂,兼治其他害虫。 ②土壤管护:早春表土解冻后,可在梨园内实行浅中耕(深度5~10cm),并结合镇压,以保持土壤水分,提高地温。由于春季北方多干旱,应积极

推广果园高垄覆膜集雨保墒技术和果园覆草技术,以达到抗旱、增产、提质的效果。 ③肥水管理:土壤解冻后至发芽前,尽早进行花前追肥,以速效氮肥为主,可配合淋施海精灵生物刺激剂,花前7~10天灌1次透水防霜冻。 花期至展叶期(4月) ①花前复剪:大年树,花量多,复剪时可将一部分中短果枝轻短截或破顶花芽,以花换花;小年树,冬剪时误认为有花而实际无花的一些中长枝未动剪的,应进行中短截,促使发枝,不让其当年成花,以调节产量,克服大小年。 ②花期肥水:花期喷施硼源库+海精灵生物刺激剂,以提高坐果率。花后追施氮磷肥,可促进梨树枝叶生长,为花芽分化,果实增大创造条件;花期不宜灌水,, 灌水会降低土壤温度,易引起落花。

梨树种植

梨树种植管理技术 一、灌根脱毒(毒素和病毒),防治病毒病和细菌性病: 用第二号农用链霉素混合液。梨树普遍带病毒,某些地区或某个品种带毒树高达百分之百。但有的是隐性,有的是显性。在果期灌后7-10天左右,从果皮和叶面的色泽,果个大小,就会看到明显变化。对梨树危害最大的黑星病、黑斑病、锈病、轮纹病、各种叶斑病和早期落叶,因早落叶引起的秋天二次开花的发生,大大减轻。一旦发生病害,防治也极为容易。若在采果前30天左右灌根,当年即可获得可观的效益。灌根后梨树,树势强健,单果一般增大三分之一左右,产量一般增加1倍左右。对小果、僵果、畸形果,防治效果显著,大大提升梨果外观和内在品质。越是病毒病严重的梨树,其变化越大,差别亦越大。 二、增加梨树坐果,防治大量落果: 用第六号多菌灵混合液喷施树枝叶,在刚谢花后幼果期,10天左右防1-2次,可防因黑星病等真菌性病害引起的大量落果。而蚜虫等害虫也是引起落果的又一因素,因此务必加杀虫药灭虫,将防落果,治病,治虫一道完成。 三、防治落叶、落果和烂果: 防治梨树黑星病、黑斑病、锈病、炭疽病、火疫病、轮纹病和各种叶斑病引起的落叶、烂果,用第七号粉锈宁代森锰锌混合液。可在发病前预防,也可在初发病期防治。因上述病害一般是交替发生,混合发生,反复多次发生,果农应针对病害具体情况掌握防治次数。 四、防治梨树果实的褐腐病、黑腐病和火疫病等烂果病: 用第八号速克灵代森锰锌混合液喷枝叶。防褐腐病和黑腐病,可在发病前预防,也可在初发病期防治,可7-10天,连续防治2次即可。除病果不能恢复外,可使病害不再扩散传染。防治梨树火疫病,用第二号农用链霉素混合液+硫酸铜

25克+20%井岗霉素1袋(15克),可在初发病期灌根1-2次。(含硫酸铜的混合液不能喷叶面) 五、果实防早衰,二次脱毒,二次壮果: 梨树壮果,增大果个,美容果皮,提升果实品质,并防裂果,用二号农用链霉素混合液+20%锌肥50克+5%硼肥50克。该混合液是防病毒与补充微量元素的混合液,故有十分显著的效果,可在中、大果期,10-15天一次,防2次即可。喷后7-10天,可使无光泽的果皮、早衰果、早衰叶,转绿,果皮和叶面油光发亮,光洁圆润,果个快速膨大,延长叶面寿命,防秋天二次开花。对套袋果的效果同样极佳,因营养并不被果皮吸收,而由叶面吸收的。 六、防治梨树的各类害虫: 用第十号防虫混合液喷全株,也可将杀虫药加进以上各混合液里治虫。 注:在一个生长年度内,可加5%硼肥50克共2-3次,谢花后应加硼肥。20%锌肥50克,共2-3次,在新梢、嫩叶期加锌。磷酸二氢钾100克,共2-3次,在果实开始膨大期加。弱势树者加尿素共2-3次。而旺树和成果期不加尿素。由果农自主决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