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研发管理——软件研发体系优化提升

软件研发管理——软件研发体系优化提升
软件研发管理——软件研发体系优化提升

软件研发管理——软件研发体系优化提升

一、研发管理面临诸多问题及解决思路

在与企业交流时,常听到一句话:研发管理问题很多、很难管!比如研发项目经常延期,研发部门经常被生产、销售等上下游部门抱怨:“他们做的产品根本没法生产,研发喜欢闭门造车,产品很难卖……”,研发人员的绩效难以考核,研发人员难以培养、研发人员如何配置才合理等等。作为一个研发管理者,在面对这些问题时,往往会产生一种无从下手的感觉。

研发管理也是一种管理,既然难管,那就说明有很多东西还没有理清、没有理顺。面对这么多的问题,从何下手才比较容易解决呢?

首先,我们可以将研发管理者面临的问题进行分类。通过对研发管理问题分类,我们可以发现研发管理者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类:研发项目管理类问题,研发流程管理类问题,研发绩效管理类问题,研发人员培养类问题,研发组织类问题。

其次,找到这几类管理问题的内在关系。通过对这几类问题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研发流程管理与其它管理类问题都有着直接的关系:流程管理都是其它几类管理的输入、是研发管理的基础。

最后,抓住研发流程管理,以此为切入点和主线,促进研发管理工作的整体改进与提升。

下面,我们着重阐述研发流程管理与研发项目管理、研发组织管理、研发绩效管理以及研发人员培养之间的关系。

二、通过研发流程优化促进研发项目管理改进

研发项目严格的说应分为技术研发及产品开发两类,但为了便于说明,本文所提及的研发项目仅指产品开发类项目。研发项目管理的内容很多专业的书籍及文章都有详细的讲解,在此就不再表述。

作为一名研发管理者或研发项目经理,他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的研发项目管理问题,但比较重要的也就就是以下几类:

●研发计划问题:研发计划不准、计划缺乏有力的监控、计划经常延期;

●研发质量问题:研发项目质量管理缺乏过程监控,经常返工,新产品问题

较多;

●研发组织与沟通问题:项目组成员之间,以及项目组与职能部门之间沟通

不畅、常出现推诿、扯皮现象;

●研发成本问题:项目成本经常超预算。

造成研发计划经常延期的问题,其根本原因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计划本身就不准确,往往是过于乐观(对需求变更及项目风险考虑不足),计划延期也就难以避免。另一类是计划本身没有什么问题,但是计划的资源(比如人手)不能及时到位。这两类原因中,往往是由于第一类原因造成计划延期的比较多。那么为何研发计划总是不准确呢?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可以先看看我们是如何做研发项目计划的吧。很多企业的研发项目计划大都是某个人(一般是项目经理),根据上面的产品上市要求,结合以往的经验,在头脑里快速的估算出来的。这样做出来的计划,其准确性也就无法保证了。那么如何提高计划的准确性呢?首先,研发计划人员必须很清楚的知道本项目要走的产品开发流程是什么(并不是每个产品开发项目都走同一个产品开发流程的),每个子流程是什么,每个活动(要

分解到一周或每天)由不同的人(具体到人)去做,分别需要多少时间。其次,还要依据流程以及以往经验,对流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风险进行评估,预估处理风险的工作量及时间。换而言之,研发计划要严格依据产品开发流程去层层细化、估算、并充分考虑到风险处理时间。这样做出来的计划,其准确度自然就会比拍脑袋出来的计划要高的多。而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有一个顺畅、规范的产品开发流程体系,这就是研发流程优化及管理的工作了。

造成研发质量问题的原因可能会比较多,但也不外乎人、机、料、法、环等方面。而这五个方面,恰恰又都是我们流程优化及管理要考虑的基本要素。同时研发质量管理更需要事前的预防以及过程的监控。要做到事前预防,就必须知道每个产品开发分别要走那些流程,每个流程中那些环节或活动经常会出质量问题,只有事前了解到这些薄弱环节及风险点,我们才可能做出相应的质量管理计划,并依据质量管理计划及流程,在产品开发过程中设置相应的监控点,以便更有效的对产品开发过程进行监控。要做到这些,也必须有一个规范的产品开发流程体系,而这也是研发流程优化及管理的工作内容了。

造成研发项目沟通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研发项目组及职能部门的职责不明确,沟通渠道不明确。有不少企业,到目前为止,还认为产品开发仅仅是他们技术部门的事情,与市场、生产等部门无关。在这种观念的误导下,研发项目组几乎是清一色的技术人员,这样一来,产品开发过程中的沟通无疑就会变得很困难,因为大家都在想:“我是在帮他们技术部门做事情,有时间就配合一下,没时间也就没办法了”。而造成这种错误的想法,主要根源是只看到了职能部门的职责而没有看到产品开发流程对各部门的要求。只要通过流程梳理与优化,我们就可以很清楚的看到,产品开发绝非是技术一个部门的事情,他需要市场、销售、生产、财务、质量等部门参与,并在产品开发过程承担着各自专业的职责。比如市场要承担着市场需求分析及验证的职责,生产要承担着可生产性需求分析、产品工艺方案设计、样品生产等专业职责。有了各部门在产品开发中的明确定位与职责,产品开发中的推诿、扯皮现象就会明显减少。

实践证明,通过持续的流程优化及管理工作,研发项目管理的计划管理、质量管理、组织与沟通管理以及成本管理水平就会不断的得到提高。

三、通过研发流程优化促进研发绩效管理改进

众所周知,研发工作结果不像销售及生产等工作那样容易被量化,所以研发绩效考核工作也是每个研发管理者很头痛的事情。如何才能更有效的、更客观的考核研发人员的工作绩效呢?

其实,绩效考核的出发点很简单,那就是我需要你贡献什么,我就考什么。所以,要想提高研发绩效考核的合理性及公平性,就必须要知道每个研发岗位在技术研究及产品开发中都介入了那些具体的流程、每个岗位在介入的流程中承担了那些关键的活动以及每个关键活动的对每个岗位的价值贡献要求(输出要求)是什么。

那么,怎么才能很清晰的知道每个研发岗位都介入了那些流程以及每个研发岗位的价值贡献呢?这就需要我们对研发流程体系进行梳理及优化。通过对研发流程体系的梳理,我们就可以明确每个研发岗位应该需要贡献什么价值。例如,A公司通过对其软件开发流程的梳理及优化,发现软件开发工程师不仅仅是要按计划进度完成代码编写,更重要的是要按要求做好软件开发及测试等相关流程中的关键活动的输出,比如模块的需求分析、模块的方案设计等。在明确了软件工

程师的这些关键活动及其输出要求后,就可以很清晰的明确其价值贡献,那就是对软件系统中的模块成功实现负责。依据这一定位及流程要求,不仅要考核其开发计划的达成率,还要考核其模块评审一次性通过率、模块/代码重用率等过程指标,这样不仅可以提高KPI的量化比率,而且还可以加强对软件开发过程的管理,提高研发绩效考核的合理性,从而提高软件开发的效率与质量。

所以,通过持续的研发流程梳理及优化,可以不断提高研发绩效管理水平。

四、通过研发流程优化促进研发招聘与培养管理改进

很多企业都感叹:研发人员太难招了!研发人员难招,可能会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有一点原因,我们往往会忽视,那就是我们自己对要招聘的研发岗位的定位不清,导致要求过高。例如,有一家软件企业(A企业),研发部门让他们的人力资源部给招聘一个软件开发工程师,要求既要又3年以上的编程经验,要懂VC、VP等多种编程语言及工具,又要有2年以上的需求分析以及架构设计工作经验,结果招了1年,也没有招到。其实,这样的结果早在他们的人力资源部的意料之中。原因很简单,做需求分析及架构设计的人认为,如果我去了,以后还要做大量的编程工作,对我而言是一种浪费、也不会有更好的职业发展,所以他们是不会去应聘的。而对编程人员来说,他们又达不到招聘要求,想应聘,也没有机会。后来,我们在为其做流程优化时,建议将软件工程师的岗位职责定位为编程以及模块级的需求分析(系统的需求分析及架构设计则由系统设计师去负责),招聘要求修改为3年以上的编程工作经验,有过5个以上模块项目需求分析及设计经验,掌握常见的需求分析及编程工具。很快,他们便招聘到了合适的软件开发工程师,不久也招到了系统设计师。

招聘到了研发人员,接下来就是要对研发人员进行培养了。现在,有很多企业的研发管理者都为研发人员成长慢而发愁。究其原因,主要是企业对研发人员的培养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表现在对研发人员的培养方式及手段单一,培训课程设置缺乏针对性。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是,我们认为有一个主要原因是由于企业忽视了研发流程建设所造成的。很多企业由于没有规范的研发流程体系,产品开发的经验教训都在研发人员个人头脑里。这样以来,对新来的研发人员来说,就缺乏一个系统的培训教材,要想进步的快,就只有靠自己不断的去摸索或不停的去问“师傅”,而不停的去问“师傅”,则往往势必会影响到师傅的工作,所以这种学习方式的效果会参差不齐。如果,企业有由研发骨干编制的研发流程体系,这样的结果就不会出现。

另外,很多企业每年都会为研发人员安排很多培训,但反馈往往都是缺乏针对性。原因是什么呢?原因就是培训需求不明确(不仅仅是培训部门对培训需求不明确,就连我们的研发部门自己有时候都说不清)。那么,怎么才能明确培训需求呢。其实很简单,就是对研发流程进行梳理,通过研发流程梳理,我们可以很清楚的发现,目前那些流程有问题(比如需求分析),那些活动有问题(比如需求评审走过场,没有起到把关的作用),以及这些问题的原因。相信这些问题的原因里,一定会有一类原因是由于相应的角色缺乏相关的能力。至此,我们的研发培训需求就会明确,明确了培训需求,培训的针对性及效果就会得到改进。

五、通过研发流程优化促进研发组织管理改进

随着研发规模的扩大,很多研发管理者就面临着如何合理设置研发部门以及研发岗位的问题。要想合理的设计研发部门及岗位,就需要对研发过程的工作进

行分类,依据不同类别的研发工作需求来设置不同的部门及岗位,所以对研发流程的梳理及优化是必须要做的功课。正如上例中的A企业,我们通过对其软件开发流程梳理、分析发现,他们目前将需求分析及系统架构设计全都交给软件开发工程师一个岗位去做,结果经常出现由于需求分析不充分、不完整,而导致后期经常返工,而且也多次出现过由于系统架构设计问题到导致后期的“大返工”或致命的问题。通过流程优化,我们建议将软件开发工程师的工作进行分类,需求分析及架构设计类工作是属于创造性的非操作性工作,而编程工作则属于非操作性的操作性工作。所以,建议将软件开发工程师岗位拆分为软件工程师及系统设计师2个岗位。

通过研发流程梳理与优化,还可以进一步明确各职能部门在产品开发中的定位及职责,有效的打破“部门墙”,从而构建一个与市场驱动的端到端的流程相匹配的研发组织架构,以快速的响应市场。

通过上述的分析,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到,研发流程管理就是研发管理的基础工作,是研发管理的一条主线,只要我们抓住这条主线、并对研发流程进行持续的优化,那么研发组织管理、研发项目管理及研发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研发管理的水平也就会不断的得到提升。

加油站服务质量优化的管理对策探究

加油站服务质量优化的管理对策探究 摘要: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优化服务质量是提高加油站核心竞争力,促进加油站稳健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因此,对目前影响加油站服务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探究提高加油站服务质量的有效策略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加油站;服务质量;优化 引言 随着跨国石油公司不断地向国内市场进军,成品油销售市场的竞争愈加激烈。越来越多的加油站出现在神州大地之上,省道、国道等成了各大石油企业的必争之地。要想在白炽化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提高核心竞争力。而对国内加油站而言,优化服务质量是最快速、最有效的提升途径之一。 1加油站服务质量优化的意义 加油站如果要实现销售目标,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就应当优化服务质量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提高顾客忠诚度。优质的服务既能够让消费者满意,又能够提高加油站的销售业绩,在加油站全面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首先,服务质量优化是加油站稳健发展的基础。高质量的服务是企业扩大市场份额的有效武器,是企业发展的持续动力。在日益激烈的加油市场竞争中,不能仅仅将“服务质量优化”作为口号,而应当将服务质量优化作为加油站发展的立足之本,将服务质量优化视为一项程序化、正规化、日常化的工作进行有效的落实。其次,服务质量水平决定着加油站的生存与发展。策划和短期投入能够在短时间内提升加油站的知名度,可是要赢得消费者的认可,获得美誉度就必须树立优质服务的理念,提高员工的业务水平。只有提升加油站的服务水平,才能够在技术、财力和经营管理都相对落后的情况下,赢得发展的空间。第三,优化服务质量是提高客户满意度的重要措施。加油站核心的资源是客户,加油站应当将满足顾客的需求作为加油站生存与发展的起点与归宿。客户获得优质服务后,忠诚度会提高,不但会成为加油站核心的消费群体,而且会成为加油站积极口碑的制造者和传播者。因此优化服务质量是加油站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2加油站服务质量缺陷 目前,加油站服务质量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加油站提供的服务和消费者所期待的服务存在着差距。加油站的顾客期望解释能力、需求分析能力、市场信息识别能力有所欠缺,基层服务人员和管理人员之间的信息传递缺乏及时性、有效性和准确性,导致企业没有能够充分掌握消费者的偏好,难以提供令消费者满意的服务。其次,加油站实际的服务水平与预期制定的服务水平之间存在着差距。加油站管理人员对基层人员的监督管理不科学不到位;管理人员没有能够认识到企业利润和顾客满意、员工满意之间的重要关系;员工素质水平不高,服务意识较低,不按照已定标准提供服务;有效的员工激励措施严重缺乏;

项目质量管理体系方案

目录 一、质量目标-----------------------------------------------------------3 二、质量保证体系-------------------------------------------------------3 三、质量管理组织体系图-------------------------------------------------3 四、质量监控程序图-----------------------------------------------------5 五、工程质量控制图---------------------------------------------------------------5 六、质量工作职责-----------------------------------------------------------------7 1、项目经理职责-------------------------------------------------------------7 2、项目副经理职责-----------------------------------------------------------8 3、项目技术负责人职责------------------------------------------------------8 4、施工员(工长)职责------------------------------------------------------9 5、计划统计预算员职责------------------------------------------------------10 6、材料物资、设备员职责----------------------------------------------------11 7、综合办公室人员职责------------------------------------------------------11 8、试验员职责---------------------------------------------------------------12 9、测量员职责---------------------------------------------------------------13 10、兼职质检员职责---------------------------------------------------------14 11、专职质检员职责---------------------------------------------------------14 七、质量管理制度---------------------------------------------------------------15 1、技术交底制度------------------------------------------------------------15 2、材料进场检验制度--------------------------------------------------------15 3、样板引路制度------------------------------------------------------------15 4、施工挂牌制度------------------------------------------------------------16 5、质量否决制度------------------------------------------------------------16 6、成品保护制度------------------------------------------------------------16 7、质量文件记录制度--------------------------------------------------------16 8、培训上岗制度-----------------------------------------------------16 9、工程质量事故报告及调查制度---------------------------------------17

浅谈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浅谈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这里的“有效”指的是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实施的有效性。按照ISO9000:XX《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中对质量的定义,质量即“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质量的主体包括产品、过程和体系。显然,一个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起码是能够满足顾客和相关方的需要及期望的体系。这里包含着对有效性的最基本的也是最终的判断标准,即对顾客和相关方需求满足的程度,程度越高,有效性则越强。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是一套系统、科学、严密的质量管理的方法,它由国际标准化组织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80个成员国和19个国际或地方组织的专家,吸纳了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质量管理理念,为各类组织提供了一套标准的质量管理模式。 在我国,各类企业组织都竞相采用这一标准进行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但实施结果却大相径庭。有的企业取得了非常好的管理效果,而更多的企业实施的最终结果只是“一纸文书”,整个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和绩效并没有得到改善。换句话讲,这类企业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不足。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企业实施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不足,怎样才能提高企业实施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活动的有

效性呢?简单归纳以下几个方面:缺乏质量理念支持;缺乏监督考核制度支持;企业的执行力度低。现分别对以上三点进行如下分析和探讨: 1. 质量理念树立 顾客对于企业的重要作用相信企业管理者都有非常的认知度。关键是,有的企业只是把这句话作为一个口号,并没有将这句话的思想贯彻到实际管理和经营过程中,自然也就不会真正实现顾客满意的要求,体系的有效性也就无从谈起。以顾客为中心,首先企业应当想办法识别顾客的需求,并且通过策划要把顾客的需求转化为企业具体的经营管理、生产过程控制的标准,并保证在转化过程没有将顾客的需求错误理解;顾客对产品和服务的反馈,企业应当及时跟踪,并做出反馈,满足顾客的期望,甚至超越顾客的期望。这些工作显然不是一两句口号就能完成的,它需要企业的所有的人员对企业与顾客的关系、自己与企业、自己与顾客的关系形成一种共识,并且把这种共识指导具体工作并达到工作目标。 影响质量理念的树立有几个关键问题,这些将直接影响和保证体系实施的有效性: 一是企业领导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识水平和态度是决定体系运行有效性的关键性因素。企业的发展取决于领导,如领导层有远见卓识,志在谋求长远发展必然要引入先进的

制度体系梳理及优化工作方法

制度体系梳理及优化工作方法 企业制度体系通常存在以下问题:其一,制度未实现归口管理,并建立相应的管理流程。其二,制度未建立统一的框架,层次不清,界面不明。由此,政出多门,制度之间难免冲突,与业务实际不符,或难以对业务开展提供指引。 明确制度归口管理部门之后,制度体系梳理及优化可从以下五个步骤展开: 1.制度资料收集与分析。 制度体系优化之初,需要对企业现行制度运行情况进行总结、分析,通过收集现行制度资料,包括管理制度、管理标准、程序文件、补充性管理规定、管理办法、作业细则、红头文件、通知等文件,提炼制度主体所界定管理、业务活动,备注制度与业务实际的适用性。 2.制度体系框架设计。 制度是企业战略目标、盈利模式落地的载体之一,通过制度授权,使流程效率得以发挥。因此,制度体系框架设计首先需要根据组织、部门职能或流程分解,形成制度框架的横向分类;其次,根据制度对具体工作的作用,形成制度框架的纵向分级。 例如,关于制度的横向分类,从企业领导决策管理、战略管理、顾客与市场管理、资源管理、生产运营管理、绩效管理等六大管理系统出发,项目组划分了决策管理、组织治理、战略管理、顾客关系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信息管理、科技管理、相关方关系管理、安全管理、环境保护管理、绩效管理、知识管理等20个制度模

块。 关于制度的纵向分级,项目组确定了管理制度、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三个层级,并根据制度规范管理事项的包含关系界定制度层级,明确了该制度在体系中的坐标,解决了仅仅以制度名称划分制度层级,以及所谓制度、规定、办法、细则等概念问题。 3.制度优化方案确定。 根据制度体系优化建立统一制度的目标,制度优化从制度结构、制度内容、格式规范、制度管理等方面展开。 制度结构方面,在前期制度资料收集、分析的基础上,将现行制度纳入制度体系框架中,判断各制度模块下框架是否完整、内容是否独立,确定制度新增、结构调整、制度废止等方案。 制度内容方面,从现行制度与业务实际的适用性以及优化空间大小、制度执行主体以及权责是否明确,确定制度内容修订方案。 格式规范方面,需要通过标准格式界定制度的关键要素,因此不同性质、各层级制度要素和表述规范都将明确界定。比如,项目组界定一级管理制度包含适用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职责、程序活动、检查与考核、报告和记录、附录等八个要素,并将流程图与记录表单作为制度附件。 制度管理方面,需明确制度建立、维护、检查与考核等管理流程。 4.制度优化编撰。 根据以上四个方面制度优化方案,项目组制定了制度汇编目录、制度修订建议及制度格式模板,组织相关部门人员编撰相关制度,并

项目质量管理措施方案

1、质量管理体系 1.1、项目质量目标概述 我公司始终坚持“质量第一”的方针,确保施工全过程始终处于受控状态,质量活动规范有序,保证工程施工质量。 (1)质量方针 规范受控,贯彻始终,质量第一,确保履约。 (2)质量目标 ①保持按GB/T19001-2000idtISO9001-2000建立的质量保证体系持续有效的运行。 ②确保产品质量合格率100%。 ③杜绝重大质量责任事故。 1.2、项目质量管理原则 (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项目组织依存于其顾客的需求。因此,项目组应理解顾客当前的和未来的需求,满足顾客要求并争取超越顾客期望领导作用。 (2)、领导作用:在这里要突出项目经理的作用,以项目经理为组织核心并协调各个部门来开展工作。 (3)、全员参与:产品质量是企业活动的各个环节、各个部门全部工作的综合反映。企业中任何一个环节、任何一个人的工作质量都会不同程度地、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产品质量。因此必须把企业所有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不断提高人员的素质,上自厂长、下至工人人人关心质量问题,人人做好本职工作,才能生产出用户满意的产品。 (4)、过程方法:过程方法实际上是对过程网络的一种管理办法,它要求组织系统地识别并管理所采用的过程以及过程的相互作用。 (5)、管理的系统方法:在质量管理中采用系统方法,就是要把质量管理体系作为一个大系统,对组成质量管理体系的各个过程加以识别、理解和管理,以达到实现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6)、持续改进:制定改进目标和寻求改进机会的过程是一个持续过程,该过程使用审核发现和审核结论、数据分析、管理评审或其他方法,其结果通常导致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 (7)、以事实为决策基础: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指有效的决策是建立在对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它要求尊重客观事实,尽量用数据说话。 1.3、项目质量管理原理: (1)系统原理; 项目是由不同的环节、不同的阶段、不同的要素所组成的,项目的各环节、各阶段、各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矛盾又相互统一的关系。因此在项目质量管理过程中,应运用系统原理进行系统分析,用统筹的观念和系统个的方法对项目质量进行系统的管理,使得项目总体达到最优。 (2)PDCA循环管理; PDCA循环可分为四个阶段 图

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后的改善和改进

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后的改善和改进 从全面质量管理到IS09000再到现在的6δ管理,企业在不断探索中希望获得一个有效的QMS,但由于对某些深层因素没有很好地把握,导致不少企业的QMS存在缺陷而难以达到预期的运行效果。 QMS运行中普遍存在的缺陷主要表现在: l 、忽视培植体系运行的文化土壤: 企业依据某种模式(比如IS09000族国际标准)建立QMS时,如果处于浅层的、被动的而不是深入的、主动的状态,那么建立起来的QMS很容易与模式倡导的思想发生偏离。当其结果达不到预想的效果时,企业管理层便容易对QMS 建立的依据产生怀疑,由于缺乏深度的检讨,管理层很容易丧失信心,从而导致企业QMS处于无所适从的紊乱状态。其实任何一种模式,如果不深刻理解它蕴涵的思想,并努力培植适合这种模式运用的管理土壤和文化状态时,再好的模式也很难发挥应有的作用。 改进建议:(1)企业管理者要有长远的、战略性的眼光,从改造企业的思想或者文化状态人手,首先明确制度管理是贯彻IS09001国际标准的关键,也是QMS有效运行的基石和准绳。(2)导人“诚实、诚信”思想,即从管理层带头,企业QMS运行的各个过程和环节完全依照企业的各项规章不折不扣地执行。(3)企业管理者必须逐步依靠规章去建立一个具有企业自身特色的质量文化,文化的建立是一个需要“耐心”的过程,不能因为管理者个人身份的变更而导致文化形态的变更,否则企业永远不可能建立属于自己的文化特征。(4)企业管理者应潜心研究企业的质量战略目标,并寻找实现这个目标所需要的、最适合企业的手段和方法,要明白任何一个管理模式必须结合企业的内外环境有机实施和推行,重要的并不是工具,而是培植使这个工具充分发挥作用的文化土壤。 2、管理职责履行不到位: 就现状而言,不少企业的QMS管理职责还未完全履行到位,具体表现是:不同层次的管理者对文件化的QMS及其过程对本部门提出了什么要求,赋予了什么职责与权限,应该如何履行这些职责与权限不甚明白,因而无法把质量职责进行有效分解、展开和落实。特别是某一过程或活动的主要负责部门与协办部门在履行某项质量职能时,往往不能把责任和活动的接口界定清楚,导致相互间的工作配合和沟通不力,出现问题时互相推诿。

优化服务环境 提升服务质量

优化服务环境提升服务质量 宁城县全力打造为民服务满意窗口 宁城县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坚持以提升为民服务质量为先导,立足群众需求为民办实事,解难题,积极打造亮点铸品牌,努力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 走出窗口听呼声,搭起“连心桥”。一是走访调研。开展干部大走访活动,深入一线,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开展调查研究,了解社情民意,记录民情日记,梳理民情台帐,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目前,共收集意见建议296条,明确帮助解决的民生事项160多个。二是保障民生。把城乡贫困群众基本生活救助、城镇失业职工就业救助、城乡居民医疗救助、城乡贫困居民住房救助等工作确定为改善民生的一项重点工作。今年建设廉租房3.2万平米、经济适用房1.76平方米;投资2.6亿元,新修和改造大宁路等城区11条路;党员干部联系包保360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就业。三是爱心帮扶。开展“一帮一,多帮一”结对帮扶活动,建立“接力帮扶”制度,确保连续性。组建“三心”服务队,即孝心服务空巢老人、贴心服务留守儿童、热心服务创业群众队。目前,结对帮扶困难群众710人次,为老年人上门义诊13次;为留守儿童开展辅导功课,送图书和安全宣传画

册2.9万余册;开展科技下乡活动6次,为群众提供技术辅导300余次,提供致富信息600多条。 打开窗口说亮话,筑造“透明墙”。一是亮身份。通过放置标牌、佩戴胸卡等形式,标明工作岗位、担任职务、监督电话,亮明党员身份,接受监督;通过展板,便民手册,电子显示屏等,公开服务事项,工作流程。推出“无职党员个性化亮牌服务工作室”,根据党员的专业特长和在群众中的影响力,实行服务场所、服务项目公示制,形成“定点、定人、定时、定内容”服务管理模式。目前,全县建立无职党员个性化服务室34个。二是亮承诺。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结合岗位实际所作出的承诺事项,普遍通过报刊,网络,公示栏等形式进行公开,最大限度增强公信度和透明度。三是亮结果。建立践诺台帐,实行销号制,完成一件,注销一件,公开一件,真正做到诺必践,践必果,确保活动实效。目前,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为民办实事20264件,解决实际问题7236件。 擦亮窗口树形象,站好“先锋岗”。一是转变作风。全面推行“七零”工作法,即服务受理“零推诿”、服务方式“零距离”、服务交流“零障碍”、服务事项“零积压”、服务质量“零差错”、服务承诺“零失信”、服务态度“零投诉”,切实解决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县法律

企业经营管理体系的优化论

在企业实行,造成一些企业在经营管理方面存在的短板,严重制约了新形势下企业的发 展。 (二)经营管理的龙头作用不突出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优秀的企业会紧紧抓住经营这条主线,销售收入、成本、利润会成为它每时每刻都关心并为之努力的目标,因为它知道自己生存靠什么。可是有些企业,尤其是承担很多社会职能的国企,经营这条主线不是很清晰。其表现就是一些部门忘掉了公司“追求效益最大化”的目标,而只斤斤计较和追逐局部利益的得失,摆不正过程和结果、局部和全局的关系,致使经营的龙头指导作用淡化。 三、新形势下做好经营管理工作对策和建议 (一)强化经营管理的手段 开源与节流是搞好经营的两条途径,是企业迅速发展起来,取得很好的经营成果,最有效的手段。开源方面首先要以创新为驱动力,不断提升产品技术含量,用全新的、满足客户的多样化的产品来提升企业实力。产品创新可以采取多种形式,要充分发挥企业中技术人员的聪明才智,从产品研发投入上加大力度,与高科技公司或与著名院校合作,满足企业在产品创新上的需求。其次要不断开拓新兴市场,通过前期的市场需求的调研,通过用户需求的引导,拓展企业产品的发展空间。尤其是新形势下,要加大国际市场的开拓力度,把企业成熟的产品推广到有市场需求

的国家。节流方面关键是成本控制。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项十分重要工作,企业在扩大市场份额的同时,只有不断降低成本,才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而有效的成本控制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成功与否的关键环节。成本管理要求系统而全面、科学和合理,要关注企业的设计成本、采购成本、制造成本、及各项费用的支出,统筹考虑,系统规划,规范执行,通过全员、全过程、全系统的控制,才能让企业提质增效,健康发展。 (二)优化经营管理的执行体系 企业发展目标明确后,必须要有一个高效的经营管理体系落实,少投入多产出,才能看到成果,得到实惠,让企业发展有竞争力。 1.指导思想 企业一切工作必须以经营为中心,经营以效益为核心。企业内所有部门和人员都必须服从于、服务于这个中心。 2.责任主体 企业经营管理体系的建立,必须要明确责任主体。首先要梳理出公司经营管理的主要业务流程,围绕主要业务流程识别出核心过程及辅助过程,按照主要业务流程这个主线,配置公司相关资源,要充分考虑企业管理现状和既有机构及职能,并参照同类先进行业做法,界定公司各部门职能,形成公司组织机构设置和部门职责。通过组织机构的明确,将经营目标真正落实到责任人。

项目质量和安全管理措施方案

1.1质量和安全管理措施方案 1.1.1项目安全施工管理保障 1 完善的项目管理组织结构 我司制定了专门的项目知识体系,培养专业项目经理人,指导项目实施,协调项目资源,监控和评估项目阶段成果的公司级项目管理部;各部门设有辅导项目管理,跟踪项目实施过程,提供项目支持的项目执行部,在每个项目执行部还配备项目信息收集、数据统计、协调配合的专职项目管理接口人员。我司经过多年项目实施的经验积累,并在实施工程中总结规范,已经形成了一个完善的项目组织管理机制,该机制为有效管理和实施项目提供了有力保障。 2 切实可行的项目管理知识体系 我司项目管理部参照PMBOK,结合行业项目特点,制定了一整套切实可行的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其中包括《项目管理实施制度》、《项目管理和实施流程》、《项目管理和实施规范》、《项目管理和实施模板》、《项目绩效评估办法》、《项目经理队伍建设规划》等。通过项目管理知识体系的有效运用,为本项目实施提供了指导性的方法论,同时通过规范化管理项目的实施,有效保证了本项目在预算范围内按时保质实现建设目标。 3 专业化项目经理队伍 我司从引进项目管理开始,就注重对项目经理资质的培养。目前我司有多名通过国际项目管理专业PMP资格认证的专业项目经理或IPMP项目经理,多名通过信产部项目经理认证资质的人员。 4 先进的项目管理信息平台 在项目管理流程化、模板化、规范化的基础上,自行开发并投入使用了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为项目资源的高效调度,项目信息的及时沟通反馈,项目进度的定期监督控制,项目风险的预防应对,项目问题的把握解决,项目质量的保证和项目总结、评估等提供了信息化解决手段和平台,逐步实现项目的体系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管理。

提升服务优化考核

营业厅是客户接触最多的实体渠道,是运营商向客户展示其产品和服务的最重要窗口,因此其服务质量高低对客户满意度的影响非常大。 但同时,作为营业厅服务的管理人员,也会经常面临困惑,推出的各类业务和活动层出不穷,服务标准每年都会有新东西,客户的期望越来越高,营业员的流动那么频繁,服务考核的压力那么大。在这样的条件下,别说提升,即便是保持营业厅现有的服务质量也是很有难度。 我们从长期接触营业厅服务质量测评和提升工作的实际经验和专业视角出发,认为做到了以下四点,必然可以帮助营业厅的服务质量获得提升和突破。 吃透服务标准,确保上下一心 在我们实际进行营业厅服务测评的工作中,我们发现,省公司与地市公司对服务质量考核标准的理解和把握上经常会出现一定的脱节,缺少沟通和反馈的通道,考核标准仅仅作为文件起到了上传下达的作用,但是并未贯彻到营业厅的服务管理者尤其是一线的管理者如营业厅厅主任和营业厅经理中去,另一方面,一线管理人员认为现有标准中不尽合理或不够完善的考核点也未能系统性地汇总到省公司,上下对如何更好地为客户进行服务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不对称。 因此,我们认为吃透服务标准是提升营业厅服务质量的第一步工作。这里所指的吃透不仅仅是针对地市公司或营业厅一线管理人员而言的,更为重要的是要上下都吃透服务标准,主要是指省公司和地市公司之间能够就服务质量考核标准有系统性的沟通和反馈,在满足集团考核需要的基础上、同时兼顾到如何更好地为客户服务,对服务标准中涉及到的每一个细节点均应深入研习并进一步细化或具体化,使标准的可操作性、与实践的吻合度大大增加。 而对于营业厅一线管理人员而言,更要吃透标准,并结合本地市本厅的实际情况,进行逐条对标。对标可以达到多个目的:首先,可用以对营业厅的实际工作进行操作性指导,如厅内必须有的硬件设施是什么、必须上墙公布的信息有哪些、哪些宣传资料是必须制作成海报的、服务完毕是否必须递送宣传资料等等;其次,可以明晰相关部门的责任,如中国移动07年提出的服务一致性问题,有不少考核点表层是落在营业厅但实际责任并非营业厅,最明显的莫如跨区现金缴费和跨区现场补卡,究竟能否实现与营业员操作的关联度不大(顶多是操作不熟练),而系统是否支撑从实质上决定了这项功能能否在营业厅实现;再次,对于标准中可能与地市实际情况存在不相容的情况,可以在第一时间提交给省公司,而省公司在结合各地市意见的基础上,可以对标准做更为适合实际情况的修订,使得标准对实际工作的指导性大大增加。 打造服务亮点,于细节处体现用心 在走访营业厅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不少营业厅能够满足集团公司、省公司和地市公司下发的营业厅服务质量标准,但是当你走进这个厅的时候,没有什么一下子能够吸引你眼球的东西,而当你离开这个厅的时候,这个厅也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让你记住;如果在厅内停留的过程中,再恰巧碰上需要等待很长时间才轮到自己、某个营业员服务态度欠佳、账单打印机或清单查询机无法正常使用,那么客户的情绪就会受到明显的影响,然后随之而产生对

优化管理体系 (1)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整合的基本方法及步骤随着ISO9000质量管理标准认证工作的深入开展,也随着国家对环保及职业健康安全的重视,企业逐步意识到环境管理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建立实施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三体系或获得三体系认证的企业也越来越多。就广西水泥企业来说获得三体系认证的组织由2003年的1家(广西东泥股份有限公司)上升为2010年的11家。企业认为开展三体系认证,将会极大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而三个体系的分别建立与认证,必定给企业带来资源的浪费、管理的复杂化等问题,因此许多企业就考虑到了将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和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结合起来,建立一体化的整合型管理体系,以有利于策划、资源配置、资源共享、减少企业的管理成本,提高管理体系的运行效率。同时向认证机构提出实施一体化审核的要求,即通过一个审核组的一次现场审核,同时获得或保持ISO9001、ISO14001、OHSAS18001认证证书。企业如何建立一个既有效同时满足三个标准

的要求,又减少工作数量和运行层次,将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整合成一个综合的管理体系呢?一、必须理解和把握三个标准的兼容性。国际标准化组织在制定ISO9000和ISO14000标准时,在指导思想上已经注意了两个标准的协调。如最早94版9001标准中的“记录控制”、“内部审核”条款前面都加有“质量”两个字,即“质量记录 控制”、“内部质量审核”等。到2000版9001标准改版时,考虑要与ISO14000标准兼容,把“质量记录控制”、“内部质量审核”中“质量”取消了,改为“记录控制”、“内部审核”,一直延用至今。OHSAS18001:2001标准与ISO14001基本上存在一一对应关系。标准条款及标题内容基本一样。采取了同样管理体系的思想与方法。因而三个标准相互趋近,具有较强的兼容性。组织在建立、实施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整合管理体系,编制体系文件时,有许多文件可以整合,从而避免文件重复,减少文件数量,降低成本,提高管理效能。二、识别三个标准的共同点。三

软件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方案详细

关于软件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 方案 参考资料: 《cmmi3级软件过程改进方法与规》 《ISO9001:2000标准》 修改记录: 作者简介: 软件企业质量经理、高级项目经理,联系方式__qq:317974257 方案说明: 参考了《cmmi3级软件过程改进方法与规》、《ISO9001:2000标准》。同时参考了业界同行写的相关方案或文章,吸收了他们的优秀见解。

1.引言 (3) 1.1软件质量概述 (3) 1.2公司软件质量现状分析 (3) 1.3软件质量管理的特点 (4) 1.4软件质量责任分配 (6) 2.软件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总体方案 (6) 2.1进一步推动软件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原则 (6) 2.2软件质量管理体系完善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8) 2.3配置管理—实施软件质量管理的重要步骤 (8) 2.4进一步完善我们的测试管理体系 (10) 2.4.1.软件测试的组织与管理规划 (10) 2.4.2.测试管理体系过程控制 (12) 2.4.2.1测试流程模型 (13) 2.4.2.2测试流程控制 (13) 2.4.2.3测试小结 (15) 2.5软件质量保证(SQA)的实施 (16) 2.5.1.SQA概述 (16) 2.5.1.SQA实施 (16) 2.5.2.SQA与SQC区别与协作 (17) 2.6全面软件质量管理 (18) 2.6.1.全面软件质量管理 (18) 2.6.2.全面软件质量管理的方法---制定质量管理计划 (19) 2.6.3.全面软件质量管理的方法---技术评审 (19) 3.结束语 (19)

1.引言 1.1软件质量概述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软件产品应用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也造就了软件行业激烈竞争的生存环境,随着软件规模及复杂性急剧加大,软件质量已经成为人们共同关注的焦点。技术是软件企业的生命,而质量则是它的灵魂,软件企业要在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软件质量保证是第一要素。由此,软件质量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软件质量是指与软件产品满足规定的和隐含的需求的能力有关的特征和特性的总和。通常来说,软件质量应该包含六方面的特性: 功能性、可靠性、易使用性、效率、可维护性、可移植性。 软件质量管理包括:软件质量计划编制、软件质量保证和软件质量控制三个过程域。质量计划就是为了实现质量目标的计划,它主要结合各个公司的质量方针,产品描述以及质量标准和规则通过收益、成本分析和流程设计等工具制定出来实施方略,其容全面反应用户的要求,为质量小组成员有效工作提供了指南,为项目小组成员以及项目相关人员了解在项目进行中如何实施质量保证和控制提供依据,为确保项目质量得到保障提供坚实的基础。质量保证(Quality Assurance ,QA)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效的人员组织形式和管理方法,通过客观地检查和监控“过程质量”与“产品质量”,从而实现持续地改进质量。质量保证是一种有计划的、贯穿于整个产品生命周期的质量管理方法。质量控制是对阶段性的成果进行检测、验证,为质量保证提供参考依据,它是一个PDCA循环过程。 1.2公司软件质量现状分析 公司的软件开发历经多个生产个环节,产生大量的中间产品,每个环节都有可能带来产品质量问题;同时由于软件产品是逻辑体,不具备实体的可见性,因而难以度量,质量也难以把控,因此如何有效地管理软件产品的质量一直是我们面临的挑战。

房地产工程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

房地产工程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 第一讲:房地产工程核心理念介绍暨房地产工程管理人才观 1房地产工程管理行业现状分析 1.1房地产工程管理行业现状背景 1.1.1一个房地产工程项目是由不同的工程管理主体(比如:承建单位、监理单位、房地产企 业、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设计院等)共同管理完成的。 1.1.2由于这些工程管理主体对房地产工程项目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或所站的角度不同,他们所 采用的工程管理方法也是不同的。 1.1.3高校的工程管理教育,基本上是站在施工单位的角度讲工程管理。 1.2作为甲方的房地产企业,采取什么样的工程管理模式才是科学合理的呢?目前,国内对房地产 企业工程管理模式的研究几乎是空白。 1.3中国房地产企业工程管理现状分析 1.3.1现状情况:各个房地产企业,因经营差异、背景区别、阶段不同等原因,采用的工程管 理方法不尽相同,可谓五花八门,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规范,相互学习与借鉴难度大! 1.3.2中国房地产企业工程管理现状也有共同的地方共同的特点 1.4房地产工程管理存在的普遍问题 1.5房地产企业做成了总承包或建筑施工总承包在房地产项目中无法胜任“总承包”的原因 2房地产工程管理核心理念剖析 2.1房地产工程管理职业经理人卢卫东先生,运用现代项目管理理论,结合多年在品牌地产企业和 民营地产企业的房地产工程管理实操经验,突破承建单位“工艺质量、工艺进度、成本控制” 的工程管理思路,建立起“产品质量、经营进度、投资控制”的房地产企业工程管理体系,以 建筑产品为中心、真正做好客户服务工作,全新演绎房地产工程 “系统协调”(落实营销与 设计意图、把好工程业务关、协助调配资金)管理模式。 2.2房地产企业与承建单位对“铁三角”认识的区别,详见链接。 2.3近期,运用现代项目管理九大体系(范围管理、集成管理、风险管理、时间管理、成本管理、 质量管理、沟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采购管理)的思路,对提升房地产工程管理水平比较适 用。 2.4房地产工程管理全程策划案例,详见链接。 3中国房地产未来的工程管理方向 3.1非核心业务外包是方向! 3.2未来房地产工程管理方向:各类投资模式下的供方管理。 4房地产工程管理实战体会,详见链接。 4.1三个要素:工程管理资源环境、工程管理理念是否统一、工程管理系统化。 4.2房地产工程管理九大技巧:运用现代项目管理九大体系(范围管理、时间管理、成本管理、 质量管理、集成管理、风险管理、沟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采购管理)的思路,详见房地 产工程管理全程策划案例。 4.3房地产工程管理四个延伸:建筑产品人性化功能开发 、建筑产品高新技术应用 、建筑产品 质量缺陷维修 、员工与供应商培训。 5中国工程管理研究课程探讨 6房地产工程管理人才观 6.1合格的工程师——熟悉本专业的技术、工序,基本了解本专业的社会工程资源,有一定的沟 通、协调能力,可以胜任一般工程师的要求。 6.2优秀的工程师——熟悉本专业的技术、工序,了解本专业的社会工程资源,了解相关专业基

质量管理工作方案质量管理体系工作方案

体系推进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推进公司自身发展建设和管理创新,全面提升公司的产品质量,优化公司管理流程,实现管理高效化、运行规范化和标准化,根据总经理提出的“全面推行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GB/T28001-201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工作,实现流程再造、管理创新和安全生产”要求,结合企业日常工作和行政效能建设,决定在公司内部全面导入“三和一”管理体系。为保证这项工作顺利开展,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做最受尊敬的企业为宗旨,以不断进取,跨越发展为统领,按照“观念求变,管理求严。技术求新,质量求精,谋划求深,服务求诚”的原则,进一步提企业的顾客满意度和其他方的满意度。 二、工作目标利用8个月左右的时间,在公司各部门全面导入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14001-2004环境管理体 系,GB/T28001-201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进一步优化管理组织、规范工作流程、优化工作环境、减少职业病以及工伤事故的发生。 三、总体原则 公司导入体系管理工作要本着“整体筹划、全面实施,科学规范、标准管理,求真务实、注重效能”的原则和“预防为主、过程控制”的要求,建立起符合ISO9001:2008、ISO14001-2004、GB/T28001-2011标准的管理体系,确保生产过程有效识别、管理和控制。

(一整体筹划、全面实施。公司导入质量管理体系是一项系统性工作,要根据公司的统一部署,结合现有的管理体系,依照体系标准的要求,前瞻性考虑并全局筹划,科学、合理地确立方针和目标,形成一整套适宜有效的工作流程和与此有关的体系文件,做到指标科学明晰、标准规范统一、操作简便易行。 (二科学规范、标准管理。公司导入质量管理体系是一项科学的规范性工作,应将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文件融于质量管理体系之中,整合部门工作职责,将管理要求转化为工作流程,形成完整的工作标准和制度、科学的工作流程和高效的工作方式,做到全员参与、全面规范、持续改进,实现管理和服务工作的标准化。 (三求真务实、注重效能。公司导入质量管理体系是一项实践性工作,导入工作要立足于提高管理和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按照PDCA(策划—实施—检查—处置模式要求,“写所策划的,做所写的,记所做的,查所记的,改所错的”,不断强化部门绩效考核,使体系运行和实际工作紧密结合。 四、工作范围 按照市公司的统一安排,确定人事行政部、供销部、生产部、技术部、财务部、设备部等6个部门和生产车间导入体系管理。 五、具体步骤根据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公司导入体系管理按照以下6个阶段18个步骤具体实施。 (一组织准备阶段(2012年10月15日—2012年10月18日

物业管理服务优化方案

安居苑A区物业管理服务优化方案

二〇一六年七月十三日

一、行政管理优化项 1、明确权责,项目经理为项目第一负责人,项目经理应对项目事物有充分的管理权,人事权、奖罚权。并向公司负责,承担项目管理目标实现的责任。 2、实行逐级负责制、逐级监督制,员工向主管负责,主管向经理负责,经理向公司负责。上级对下级有直接任命权、岗位调配权、建议奖惩权,并进行逐级监督。下级员工对上级领导的管理有异议的,可逐级申诉,项目经理有关于异议处理的最终决定权。 3、优化人事制度,确定招聘、面试、录取、入职、调薪、升职、离职的工作流程。确定招聘新人工作中各方业务关系,离职人员的离职程序。建立并完善人事档案,以备查证。 4、建立薪酬管理制度,实行薪酬确认制,明确各级员工的最高最低的薪酬构成、薪酬调整方法,激励公司员工的斗志,让各级人员明白公司的薪酬待遇提升空间。 5、建立考勤管理制度,明确考勤周期、考勤方法、工作延时加班的时间计算及调休方案。 6、建立工服管理制度,明确工服的发放、使用、折旧办法及季节变换时工服的统一更换时间。 7、设立奖惩制度,加入绩效工资,进行绩效考核,奖勤罚懒,提高员工的执行力、责任心,增强个人服务意识。 8、建立请、销假制度,设置逐级批假、销假权限,控制员工的出勤率,合理调配人力资源。

9、建立完善业主档案,业主相关的所有记录及资料要完整单独存放,并设立重点业主的管理名单。 10、建立工作记录制度,完善各方表格文件,前期重点设置客服前台工作日志、工程维修工作日志、优化秩序维护部的值班记录表格,及后续环境部的表格设立。实行事故的独立填报制度,所有工作事故均应有独立事故报告。每周检查批审工作日志,了解掌控工作进度及状态。 11、推行实施工作计划管理,设定计划内工作,每周五召开主管级以上周例会,汇总计划内工作完成情况,计划外完成工作总量。沟通工作完成情况及协调各方工作。 12、推行现场品质管理制度,前期可每月召开一次品质现场会,由经理带领各部门主管,对园区品质进行现场检查,并记录检查的相关问题,设定整改期限及后续复检等内容。进入常规管理后,可多加一次现场品质会议。 13、确定项目对外发文及内部行文规范、行文字体、格式、印章使用,确定对外发文的有效期限,期限过后由工作人员统一回收。14、设立会议室,添加会议设备,用于专项会议、员工培训及各类活动的组织实施。 15、建立时间节点制度,对每月常规必完成的文件及工作,以时间节点加以限制,提高工作效率。推行物资采购计划管理,设立采购清单表格,控制采购次数,降低采购成本。 16、设定各工作岗位的岗位职责,明确工作内容,工作权限,权限

公司薪酬管理体系优化研究

公司薪酬管理体系优化研 究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

吉林大学网络教育本科论文 A公司薪酬管理体系优化研究 The Study on Optimization Design for A Company’s Compensation Management System 陈巍 指导教师:徐颖教授 专业:人力资源管理

摘要 薪酬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薪酬的重要地位是随着国家对于分配制度的调整和劳动力市场的快速发展而逐渐体现的。薪酬管理也是企业进行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一个核心环节,合理有效的薪酬体系不但能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促使员工努力实现组织的目标,提高组织效益,而且能在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知识经济时代吸引和保留一支素质良好且有竞争力的员工队伍。 本文在探讨了国内外薪酬理论的基础上对A公司的薪酬管理体系进行了优化设计。首先从A公司的背景和概况入手,再进一步了解了A公司的薪酬管理体系的现状,分析出A公司目前薪酬管理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接下来对A公司薪酬管理体系进行了优化设计,包括设计前期准备工作,设计要注意的目标和原则,薪酬结构、绩效考核方案,最后本文还提出了在新的薪酬管理方案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障碍,相对应的保障措施。 关键词:薪酬管理;薪酬体系;绩效考核 ABSTRACT Compensation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enterprise management,the important role of compensation was reflected gradually by the adjustment of national distribution system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labor market. Compensation management is also the core part of the enterprise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and development,a rational and effective reward system not only can encourage the creativity and enthusiasm of the employees, motivate employees to achieve the organizational goals and increase the organizational benefits, but also can attract and retain a good quality and competitive workforce in the increasingly competitive talent times of knowledge economy. This paper makes an optimization design, which is based on the discussion on reward theories at home and abroad, for the compensation management system of A company .Firstly, we start fro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