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考试马概历年真题答案讲课稿

自学考试马概历年真题答案讲课稿
自学考试马概历年真题答案讲课稿

2011年4月全国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答案

41.简述意识的本质。

答:意识从本质上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是社会的产物。

(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2)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意识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一。

(3)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从意识的起源和本质可以看出,意识依赖于物质,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

(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2)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3)意识是社会的产物。从起源上说,人类意识是社会性的劳动创造的。在人类意识产生之后,个人只有在一定社会群体中生活,接受群体意识的影响,才能形成自己的意识。

42.如何理解人民群众范畴?简述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

答:(1)人民群众指顺应社会历史潮流、能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推动历史进步的一切社会力量,是推动历史发展的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总和。这个范畴既有量的规定性,又有质的规定性。从量的规定性来看,它是指社会成员的大多数;从质的规定性来看,它是指一切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社会力量。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内容是变化发展的,在不同国家或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2)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②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③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1)人民群众范畴既有量的规定性,指社会成员的大多数,又有质的规定性,指一切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社会力量。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国家或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容。

(2)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4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是什么?

答:(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实质上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经济危机的根本特点是商品生产过剩,这种过剩不是与劳动者的实际需要相比的生产绝对过剩,而是与劳动者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即货币购买力相比的相对过剩。

(2)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资本主义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当这个矛盾达到十分尖锐的程度,就会引起经济危机的爆发。

(3)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有两种主要表现形式。一种表现是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另一种表现是资本主义生产无心扩大的趋势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

(4)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性爆发的生产过剩危机,经济危机期间最根本的现象和典型特征是商品生产过剩。其他现象如:商品滞销、物价下跌、生产下降、工厂倒闭、工人大量失业等等,都是直接或间接地由生产过剩这个根源引起的,都是生产过剩在经济生活各方面的具体体现。

44.简述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

答:(1)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

(2)金融资本的形成与金融寡头的统治相关。

(3)资本输出在经济生活中占重要地位。

(4)国际垄断同盟在经济上瓜分世界。

(5)垄断资本主义列强瓜分和重新瓜分世界。

45.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是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

答:(1)社会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的低级阶段,是走向共产主义社会的必由之路。

(2)实现共产主义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如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全体社会成员文化教育的普及和道德品质的极大提高等,只有在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经过长期奋斗才能创造出来。不经过社会主义社会的长期发展,

不具备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条件,就不可能实现共产主义。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试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原理,并说明中国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意义。

答:(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因为:第一,真理是主体对客体及其本质的正确反映,检验真理就是要判明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是否相一致。第二,实践是人的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它能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对照,从而使认识得到检验。一般来说,人们按照一定的认识去行动,如果取得了成功,就证明这种认识是正确的,如果遭到失败,就证明这种认识是错误的。

(2)我国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实质是要不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问题。只有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才能冲破教条主义的束缚,坚持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东西,放弃被实践证明是错误的东西,真正做到实事求是。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不可能做到实事求是,就会亡党亡国。

47.试述商品的价值量是如何决定的。

答:(1)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2)形成商品价值的劳动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的。复杂程度不同的劳动所生产的各种商品,其价值量的确定,是通过把一定量的复杂劳动换算为多倍的简单劳动来实现的。

(3)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包含在该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成正比,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2011年1月全国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答案

41.简述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和根本方法。

答:(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人的一生中,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但系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是自觉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2)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马克思主义揭示了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普遍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孕育、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指明了无产阶级的世界历史使命,为工人阶级推翻资本主义旧世界、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新世界指明了方向和道路。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3)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一个人的素质,特别是一个民族的素质,关系到民族与国家的命运和前途。人的素质是多方面的,包括政治素质、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等。在各方面素质中,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起着统领作用。学习马克思主义,有助于全面提高人的素质。

(1)理论联系实际之所以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首先,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决定的。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础,马克思主义来源于实践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它的科学性和旺盛的生命力的根源就在于它同实际紧密结合。其次,这是由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决定的。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全在于应用,不论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是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或是全面提高人的素质,都是为了在实践中更好地运用马克思主义。(2)所谓理论联系实际,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为指导,去观察和分析社会实际、工作实际和思想实际。我国今天面临的最大社会实际,就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我们党制定路线、纲领、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3)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反对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两种倾向。

42.简述真理和真理的相对性的含义。

答:(1)从广度上看,任何真理只能是对客观世界某一部分的某些方面的正确认识。在广度上是有限的.是受条件制约的。需要进一步扩展。(2)从深度上看,任何真理都只是对客观世界某一部分一定程度、一定层次近似正确的反映,在深度上是有限的,是受一定条件制约的,认识有待于深化。

43.简述上层建筑的两个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

答:(1)上层建筑分为政治上层建筑和观念上层建筑两部分。政治上层建筑指政治法律制度以及军队、警察、法院、监狱、政府机关等设施,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一套组织。观念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艺术、道德、宗教、哲学等各种服务于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2)政治上层建筑与观念上层建筑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相互转化。首先,观念上层建筑决定政治上层建筑。政治上层建筑是在一定的思想理论指导

下建立起来的,是统治阶级的有意识行动的产物,它随观念上层建筑的变化而变化。其次,政治上层建筑一旦形成,又会成为一种强大的、既成的物质力量,反过来影响观念上层建筑。例如,社会主义的政治法律制度建立起来之后,就广泛地宣传马克思主义,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武装人们的头脑。

44.如何理解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答:(1)商品是通过人的劳动生产出来的,因而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也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所决定的。这种劳动的二重性就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2)生产一定使用价值具有特定性质、目的和形式的劳动,就是具体劳动。具体劳动创造出使用价值,不同的具体劳动创造出不同的使用价值。(3)生产商品的劳动,从另一方面来看又是抽象劳动。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就是抽象劳动。商品的价值是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也就是抽象劳动的凝结。抽象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实体。所以,生产商品的抽象劳动创造了商品的价值。(4)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商品生产者的同一劳动过程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它们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统一的,并不是各自独立存在的两种劳动或两次劳动。商品生产者在从事具体劳动的同时,也就支出了抽象劳动。具体劳动是生产商品劳动的自然属性,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劳动的社会属性。

45.资本主义垄断阶段的竞争与自由竞争阶段的竞争有什么不同?

答:(1)垄断产生后竞争依然存在。首先,竞争是商品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和核心机制,有商品经济就必然存在竞争。资本主义经济是发达的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竞争当然不会消失。其次,从垄断资本主义社会中现实的经济主体来看,虽然在某些部门存在着垄断组织,但也还存在未形成垄断的部门及大量的非垄断企业,这些经济主体之间必然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关系,即使是已形成垄断的部门,也绝大部分是几个垄断企业并存,它们之间本质上依然是相互竞争的关系。(2)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不但存在着竞争,而且竞争的主体、形式、内容和激烈程度,都较之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有新的发展。从竞争的范围来说,大体有: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垄断与非垄断企业之间的竞争,垄断组织内部的竞争,非垄断企业之间的自由竞争等。(3)垄断阶段同自由竞争阶段竞争的不同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竞争的目的不同,垄断时期竞争的目的是为了获取高额垄断利润。②竞争的手段有了新的变化,不但以前的各种竞争手段在继续使用,而且由于垄断的存在,各种凭借垄断地位采取的新的竞争手段层出不穷、花样翻新。③竞争的激烈程度和后果不同,由于垄断组织的实力及其所采用的手段与自由竞争阶段的企业是不可同日而语的,竞争的激烈和持久及其造成的破坏,也大大超过了自由竞争阶段。④竞争的范围不同,垄断阶段的竞争不仅存在于国内,而且扩展到了国外,除了经济领域的竞争外,还在政治、军事、文化等领域展开激烈的竞争。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试述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的原理,并说明这一原理对科学研究的指导意义。

答:(1)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对立的。它们是事物的联系和发展中两种不同的趋势,二者产生的原因不同,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也不同。必然性产生于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居于支配地位,决定事物发展的前途和方向。偶然性产生于事物的非根本矛盾和外部条件,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居于从属地位,加速或延缓事物的发展进程。(2)必然性和偶然性又是辩证统一的。第一,必然性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由此为自己开辟道路,没有脱离偶然性的纯粹必然性。第二,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必要补充,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并受其支配.没有脱离必然性的纯粹偶然性。第三.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3)掌握必然性和偶然性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因为偶然性是受必然性支配的,必然性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和前途.所以我们必须通过科学研究发现必然性,不要被偶然现象所迷惑。其次,因为必然性是通过大量偶然性表现出来的,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所以在科学研究中,要抓住偶然性提供的机遇,揭示偶然性背后隐藏的必然性。在实际工作中,也要注意利用一切有利的偶然因素去推动工作,防止和消除不利的偶然因素的影响,做到有备无患,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47.试述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基本特征。

答:(1)邓小平把社会主义的本质概括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是对社会主义根本性质的科学概括,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发展。中国共产党人在进一步的探索中认识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要求。(2)在社会主义实践中,特别是中国的改革开放实践中,人们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认识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最根本的一条。社会主义的根本

的和首要的任务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极大地提高生产力水平。第二,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所有制不同,社会主义必然建立在公有制的经济基础之上。这是因为只有以公有制为基础,全民所有制为主导,才能把握社会主义方向,引导全社会向社会主义方向发展。第三,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是按劳分配,这是由社会主义所有制关系决定的。按劳分配的具体形式在社会主义的不同发展阶段可以有所不同,但这一分配关系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之一。

第四,社会主义事业要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共产党的领导,建立起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第五,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与文明发展程度应该较之资本主义更先进更发达,更能体现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社会的进步和繁荣,它是社会主义国家综合国力的标志。

2010年10月全国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号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参考答案:D

2:参考答案:C

3:参考答案:A

4:参考答案:B

5:参考答案:B

6:参考答案:C

7:参考答案:C

8:参考答案:A

9:参考答案:D

10:参考答案:B

11:参考答案:B

12:参考答案:B

13:参考答案:C

14:参考答案:B

15:参考答案:D

17:参考答案:C

18:参考答案:D

19:参考答案:A

20:参考答案:B

21:参考答案:D

22:参考答案:A

23:参考答案:A

24:参考答案:B

25:参考答案:D

26:参考答案:D

27:参考答案:A

28:参考答案:C

29:参考答案:A

30:参考答案:A

二、多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号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参考答案:B,C

2:参考答案:B,C

3:参考答案:C,D

4:参考答案:A,B,C

5:参考答案:A,B,D

7:参考答案:B,C

8:参考答案:C,D

9:参考答案:A,B,C,D

10:参考答案:A,B,C,D

三、简答题 (本大题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参考答案:(1)主体和客体之间具有实践关系,即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2分)

(2)主体和客体之间具有认识关系,即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2分)

(3)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主体对客体具有能动的改造作用,这种能动性又受到客体的制约。(2分)

2:参考答案:(1)人类从自然界的奴役下解放出来,摆脱盲目自然力的支配,成为自然界的主人。(2分)

(2)人类从旧的社会关系中解放出来,摆脱一切剥削压迫和旧式分工的束缚,成为社会关系的主人。(2分)

(3)人类从剥削阶级的思想观念下解放出来,摆脱传统观念和传统思维方式的束缚,成为社会意识的主人。(2分)

3:参考答案:(1)二者表现的经济关系不同:剩余价值率表示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程度,利润率表示预付总资本的增殖程度。(2分)

(2)二者的数量不同: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利润率是剩余价值与预付总资本的比率。(2分)

(3)剩余价值率清楚地表明剩余价值的来源是可变资本,利润率则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实来源。(2分)

4:参考答案: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主要有三类:

(1)国家直接掌握的垄断资本,也就是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国有经济、国有企业。(2分)

(2)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结合,即国有资本与私人资本结合在一个企业中。(2分)

(3)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2分)

5:参考答案:(1)生产方式是人类借以向自然界谋取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2分) (2)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2分)第一,生产方式是人类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根本动力和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第二,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第三,生产活动是形成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第四,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社会制度的更替。(2分)

【评分参考】

(1)要点回答准确完整,可以得满分。

(2)回答要点所用词语、句式、前后顺序与试题答案不同,只要意思正确,就应给分。

(3)要点回答不完整也应酌情给分。

四、论述题 (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参考答案:(1)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在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主义的斗争中产生,反映了社会进步的要求。(3分)当时的资产阶级思想家提出了许多先进的理论和观念,是人类思想的一次大解放,具有历史进步意义。(2分)

(2)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建立在资本主义经济基础上,为资本主义制度服务,本质上是维护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思想体系。(3分)在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后,特别是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从整体上丧失了其历史进步性。(2分)

2:参考答案:(1)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第一,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只有认识了规律,按规律办事,才能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卓有成效地改造世界。不顾或违背规律,必然受到规律的惩罚。(4分)第二,认识和利用规律又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2分)

(2)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我们必须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实践热情与科学的求实态度结合起来。既要充分发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又要实事求是,按规律办事,坚决反对无视规律,盲目蛮干。(4分) 【评分参考】

(1)考生答题所用词语、句式与试题答案不同,只要意思正确,就可给分。

(2)要点回答完整,阐述充分,可得满分;阐述一般,可得7~9分:没有阐述,可得4~6分。

(3)要点回答不够完整,但所回答的要点论述较好,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加1~3分,每小题得分不得超过满分。

(4)政治观点有严重错误,所答题目不给分。

2010年7月全国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答案

41.简述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三个组成部分及其直接理论来源。

答:(1)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

(2)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19世纪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

42.简述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对立的主要表现。

答:(1)联系观点和孤立观点的对立。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主张用联系的观点看世界。形而上学认为世界上的事物都是彼此孤立的,它用孤立的观点看世界。

(2)发展变化观点和静止不变观点的对立。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都处于不停的运动、变化、发展过程中,主张用发展的观点看世界。形而上学认为世界上的事物在本质上是不变的,它用静止不变的观点看世界。

(3)承认事物内部矛盾和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对立。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内部都包含着矛盾,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形而上学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认为事物的变化是外力推动的结果。

43.超额剩余价值是怎样生产出来的?单个企业能够稳定长期地获得吗?

答:(1)超额剩余价值指的是个别资本家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使自己商品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比一般资本家多得的那部分剩余价值。其来源本质也是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

(2)超额剩余价值的产生具有二重来源:一方面来源于本企业工人创造的价值和剩余价值,这主要是个别企业通过采用先进技术设备,采用先进生产方法,提高劳动生产率产生的;另一方面,也来源于企业外部转移来的价值和剩余价值,这主要是个别企业通过活劳动支出的减少和物化劳动的节约,提高劳动生产率之后商品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产生的。

(3)个别资本家获得超额剩余价值,只是一种暂时的现象。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在各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中实现的。个别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结果使所有资本家获得相对剩余价值。所以超额剩余价值是相对剩余价值的特殊形式。因此,单个企业无法长期稳定地获得超额剩余价值。

44.简述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

答:(1)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首先,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其次,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利和利益斗争的作用,是推动资本主义变化的重要力量。再次,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影响。最后,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对资本主义的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2)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①从生产力方面看,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生产率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社

会财富迅猛增长,经济保持了较长时期的相对稳定发展;

②从生产关系方面看,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在所有制关系、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三方面都做了一系列的调整;

③从上层建筑方面看,政治制度与法制有效结合,国家管理经济和社会的职能增强,资产阶级的民主形式

进一步扩大,公民权利的内涵与外延有新的扩展,意识形态中的分歧逐渐减弱,多元化的价值取向更加鲜明。

(3)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

①当代资本主义虽然发生了许多新变化,但它的经济基础仍然是资本主义的私人占有制。

②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

③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

生了变化。

45.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是在曲折中前进的?

答:(1) 一方面,社会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所以社会发展有决定性。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发展就体现了社会规律的必然趋势。另一方面,人的自觉活动可以认识社会规律、利用社会规律,在社会主义遭受挫折时经受锻炼,坚定信心,促使社会主义向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2) 第一,事物发展是否定之否定即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过程。第二,必然性和偶然性是辩证统一的。第三,新事物必然会战胜旧事物。社会主义是新事物,它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它经历一个长时间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原理的具体表现,但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新事物同旧事物的斗争有一个由弱到强、反复较量、逐步取代或战胜旧事物的过程。总之,社会注意的发展总趋势是前进的,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前进。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用认识反复性的原理,说明我们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答:(1)认识的反复性是由以下原因决定的。首先,从客体方面来考察。其一,客观事物本身往往是多种价值矛盾的统一体,每一个矛盾的双方以及各个矛盾之间的相互作用,都有很多特点和非常复杂的情况,这就决定了事物本身的复杂性。其二,事物的矛盾有个展开和发展的过程,事物的本质并不是一开就显露在外面,而是要经历一个过程才逐渐暴露出来。其三,任何事物都是具体的,都是存在于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得。客体的这些特点,决定人们对它的认识必须经历反复的过程。其次,从认识主体来考察,人的认识受到主体的生理因素、知识水平、生活经验、认识能力及其立场、观点、方法的限制。主体的这些特点,决定其必须经过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获得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

(2)我们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逐步摆脱了计划经济观念影响,认识到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以我们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47.试述级差地租产生的条件、原因和源泉。

答:(1)土地是资本主义农业中的基本生产资料,各个不同地块的土地,其肥沃程度、地理位置等方面的差别,是土地形成不同的等级。资本主义级差地租就是与土地不同等级相联系的地租,它是由农业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超额利润所构成的。

(2)级差地租形成的条件是土地肥沃程度、地理位置等生产条件的差别。土地有肥沃程度、地理位置等生产条件的差别,同量资本投入面积相同但生产条件不同的土地,其劳动生产率和价值收入便不相同。

(3)级差地租形成的原因是对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是指在土地有限,特别是优等和中等地有限的条件下,土地作为经营对象被农业资本家使用后所形成的对土地的经营性垄断。首先,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使得经营优等和中等地的农业资本家都能获得形成级差地租的超额利润。其次,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使资本主义农业中可以长期稳定地获得形成级差地租的超额利润。所以,经营优等和中等地所获得的超额利润,可以长期地和稳定地存在,成为一种固定的收入,因而这个超额利润便能稳定地形成级差地租。

(4)形成级差地租的源泉是耕种优等和中等地的农业雇佣工人所创造的超额剩余价值。土地是一种自然资源,不能创造出任何价值和剩余价值,因而级差地租不是来源于土地本身。形成级差地租的超额利润,是耕种优等和中等地的农业雇佣工人所创造的超额剩余价值。这些农业雇佣工人的劳动是一种具有较高劳动生产率的劳动,它是作为加强的劳动起作用的,能够在一定的劳动时间内创造出较多的价值,从而可以创造出形成级差地租的超额利润,因而耕种优等和中等地的农业雇佣工人所创造的超额剩余价值即是形成级差地租的源泉。

2009年10月全国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答案

41.简述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

答案:1).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2).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集中表现为它的彻底的批判精神。

3).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表现为它力求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如实的认识世界不带任何偏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还在与它的深刻性,对任何一个领域都不是浅尝辄止。

4).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都是一实践性为基础的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和归属

42.简述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含义及二者的辩证关系。

答案:真理是个发展过程,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这是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真理的绝对性或绝对真理的含义:

(l)就真理的客观性而言,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都包含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承认客观真理,也就必然承认绝对真理;

(2)就人类认识的本性来说,完全可以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的客观世界,每个真理的获得都是向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承认世界的可知性,也就必然承认绝对真理;

(3)从真理的发展来说,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承认认识发展的无限性,也就必然承认绝对真理。真理的相对性或相对真理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的正确认识是有限度的:

(l)从广度上说,它只是客观世界的一定范围、方面的正确认识,有待于扩展;

(2)从深度上说,它只是对特定事物的一定程度、层次的近似正确的认识,有待于深化;

(3)从进程上说,它只是对事物的一定发展阶段的正确认识,有待于发展。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同一客观真理的两重属性,任何客观真理都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相互联结、相互包含的,绝对真理寓于相对真理之中,相对真理包含着绝对真理的成分和颗粒。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真理是由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永无止境的过程,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是从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这就要求我们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和一切科学理论。

43.怎样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答案要点: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指科学技术在生产力结构是占第一位的决定因素;

(2)现代科学技术是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3)现代科学技术日益成为生产过程的一部分;

(4)现代科学技术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其信息量日益膨胀,更新速度加快,不断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更新。44.简述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作用。

45.加快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有什么影响?

答: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对剩余价值生产具有重要影响。

(1 )影响年剩余价值量。预付资本周转速度的加快,一般来说其中的预付可变资本周转速度也加快,也就是一年中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越多,而剩余价值是由发挥作用的可变资确良本产生的,这样,以年来计算的剩余价值的数量即年剩余价值量就会增加。

(2 )影响年剩余价值率。年剩余价值率是一年内生产的剩余价值总量同一年内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预付资本周转速度的加快,则一年中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越多,从而年剩余价值率也就越高。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为什么说我国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答案:(1)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是执政党发动,自己领导,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的自觉行为。(2)改革是坚持在社会主义制度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和方面。

(3) 改革是改革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中具体制度的一切弊端,以适应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4)改革要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47.试述利息率的决定因素。

答案:一般而言,平均利润率是贷款利率的最高界限。利率随着利润率的变化成正比;资金的供

求关系,当资金供大于求时,利率下降,反之则上升;国家的经济政策,当政府为实现刺激就业增加与经济增长时,通常采取一定的措施降低利率,而当政府为抑制通货膨胀时,通常采取一定的措施提高利率;物价水平,利率随着物价水平的上升而提高,随着物价水平的下降而降低;国际利率水平,主要由于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使得国内利率必然随着国际市场利率的变化而变化。

2009年4月全国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答案

单选题

1-5 BCADB 6-10 ADCBD

11-15 DCDAD 16-20 BBCBB

21-25 CACDA 26-30 ACAAB

多选题

31 BCD

32 ACD

33 ACD

34 ABCD

35 ABCD

36 AB

37 AC

38 BCD

39 AB

40 ACD

简答题

41 (1)“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3分)(如果答“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又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也给3分。)

(2)列宁的物质定义具有重要意义:它指出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它指出物质是可以被人们认识的,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它指出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3分)

42(1)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是对事物的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理性认识是认识的

高级阶段,是对事物的本质和内部联系的反映。(2 分)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既相区别,又相联系,二者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关系。(1 分)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联系表现在: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

到理性认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3 分)

43(1)这一划分揭露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和资本主义的剥削实质。(2 分)它说明剩余价值不是

由全部资本产生的,而是由可变资本产生的,工人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2

分)

(2)这一划分为揭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根据。(2 分)

44.(1)国家直接掌握的垄断资本(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国有经济、国有企业)。(2 分)

(2)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结合(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国有资本与私人资本结合在一个企业中的经济形式)。(2 分)(3)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资本主义私人企业的外部起作用)。(2 分)

45 (1)在这些国家发展生产力,赶超发达国家,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2 分)

(2)在这些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2 分)

(3)这些国家的建设和发展面临资本主义国家的严峻挑战。(1 分)

(4)这些国家对社会主义建设客观规律的认识需要一个长期过程。(1 分)

论述题

46 (1)考生答题所用词语、句式与试题答案不同,只要意思正确,就可给分。

(2)要点回答完整,阐述充分,可得满分;阐述一般,可得6~8 分;没有阐述,可得3~5 分。

(3)要点回答不够完整,但所回答的要点论述较好,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加1~3 分,每小题得分不得超过满分。

(4)政治观点有严重错误,所答题目不给分。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2 分)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促进社会向前发展;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消极的阻碍作用,延缓社会的发展进程。(2 分)

(2)观念形态的文化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2 分)

(3)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够培育民族精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推动教育和科学的发展。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4 分)

47(1)资本周转速度对年剩余价值量有影响作用。(1 分)产业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影响到一定数量的预付资本在一定时期内所能带来的剩余价值量的多少。(2 分)由于全部预付资本中的可变资本是剩余价值的源泉,所以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可变资本周转的速度越快,带来的年剩余价值总量就越多。(2 分)

(2)资本周转速度对年剩余价值率有影响作用。(1 分)产业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影响到一定数量的预付资本的年剩余价值率的高低。(2 分)资本周转速度越快,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就越多,年剩余价值总量越多,年剩余价值率就越高。(2 分)

全国2009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与答案详解

课程代码:0370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答案】B

【解析】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不是彼此孤立、互不联系的,而是组成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科学体系,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处于核心地位的则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教材15-16页。

2. 【答案】B

【解析】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19世纪的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教材5页。

3. 【答案】A

【解析】物质和意识哪个是本原、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这在哲学上属于本体论问题。如何回答这个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凡是认为物质是本原的、第一性的,意识是派生的、第二性的哲学,属于唯物主义;凡是认为意识是本原的、第一性的,物质是派生的、第二性的哲学,属于唯心主义。教材35页。

4. 【答案】D

【解析】列宁指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见教材40页。

5. 【答案】C

【解析】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宇宙的根本规律,因为:①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力;②贯穿于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它们的钥匙;③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④承认不承认对立统一规律以及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斗争焦点和根本分歧。见教材56页。

6. 【答案】D

【解析】实现意识能动作用的根本途径是人的社会实践。见教材85页。

7. 【答案】A

【解析】认识客体是指人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见教材100页。

8. 【答案】C

【解析】在实践中,人们先是产生感性认识,在感性认识积累的基础上,产生了理性认识,然后在理性认识的指导下去进行新的实践,即一个完整认识过程的是实践——认识——实践。见教材105页。

9. 【答案】B

【解析】正确地反映客体的认识就是真理,认识和对象(客观实际)相一致、相符合,这是真理最根本的规定性。见教材113页。

10. 【答案】B

【解析】五种社会形态划分是根据生产关系的不同性质划分社会形态,即: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是它的第一阶段)。见教材147页。

11. 【答案】D

【解析】生存方式是人类借以向自然界谋取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是特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见教材134页。

12. 【答案】C

【解析】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①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最明显地表现在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中;②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还表现在同一社会形态的量变过程中。见教材158页。

13. 【答案】A

【解析】社会革命的最深刻的根源,就在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以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即社会基本矛盾。见教材159页。

14. 【答案】A

【解析】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见教材186页。

15. 【答案】D

【解析】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见教材191页。

l6. 【答案】C

【解析】根据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作用不同,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不发生价值量的变化,叫做不变资本(c);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量的变化,实现了价值增值,叫可变资本(v)。见教材201页。

17. 【答案】B

【解析】资本积累是指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源泉。见教材205页。

18. 【答案】C

【解析】君主立宪制分为议会君主制和二元君主制两种类型。见教材210页。

19. 【答案】D

【解析】流通时间包括购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等生产要素的购买时间和销售产品的销售时间。见教材228页。

20. 【答案】B

【解析】不同生产部门之间平均利润的形成,是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见教材241页。

21. 【答案】D

【解析】平均利润分割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借贷资本家获得的利息,另一部分是职能资本家获得的企业利润。因此,利息与企业利润成反比。见教材251-252页。

22. 【答案】A

【解析】在资本主义农业中,形成绝对地租的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农业中的土地私有权垄断。见教材260页。

23. 【答案】C

【解析】股票价格实际上是股息收入的资本化。股票价格取决于股息和银行存款利息率两因素。股票价格与股息成正比

变化,与存款利息率成反比变化。用公式表示为:股票价格=股息/存款利息率。见教材255页。

24. 【答案】B

【解析】资本输出的形式有多种,从资本形态上来看大体有两种基本形式,即借贷资本输出和生产资本输出。见教材284页。

25. 【答案】C

【解析】当代国际垄断组织的形式以跨国公司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垄断同盟为主。见教材286页。

26. 【答案】D

【解析】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当代资本主义虽然发生了许多新变化,但的它经济基础仍然是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目前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说明它在总的量变过程中,已经发生了某些阶段性的部分质变。见教材296-297页。

27. 【答案】A

【解析】1921年春,列宁结束战时共产主义,转而实行新经济政策。首先恢复和发展商品经济。见教材310页。

28. 【答案】B

【解析】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最高纲领和最终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见教材334页。

29. 【答案】C

【解析】在俄国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俄国无产阶级于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在彼得格勒举行了十月革命武装起义,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见教材309页。

30. 【答案】A

【解析】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最高类型的民主。社会主义民主是绝大多数人的民主,它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见教材320页。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答案】BCD

【解析】“注意分寸”、“掌握火候”、“适可而止”、“过犹不及”等,都是要求在实践中坚持适度原则。“因地制宜”反映的哲学原理是根据矛盾的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见教材66页。

32.【答案】ABCD

【解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①社会实践不断提出新的需要、新的研究课题,推动认识的发展。②社会实践为认识不断提供新的经验和新的观察、研究的物质手段。③社会实践推动人的思维能力的发展。见教材95-96页。

33.【答案】ABD

【解析】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和上层建筑的性质;②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见教材145页。

34.【答案】ABC

【解析】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表现在:①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②人们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③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见教材174-175页。

35.【答案】ABC

【解析】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包括:①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再生产劳动力;②劳动者繁育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延续劳动力的供给;③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用以培训适合资本主义再生产所需要的劳动力。见教材198页。

36.【答案】ABC

【解析】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Ⅰ(v + m)= Ⅱc,即第一部类的可变资本加剩余价值之和同第二部类的不变资本相等。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引申条件:①Ⅰ(c + v + m)= Ⅰc + Ⅱc,即第一部类一年中所生产的全部生产资料的价值,应当等于两大部类不变资本价值的总和。②Ⅱ(c + v + m)= Ⅰ(v + m) + Ⅱ(v + m),即第二部类一年中所生产的全部消费资料的价值,应当等于两大部类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的总和。见教材233页。

37.【答案】ABCD

【解析】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①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②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③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是按劳分配。

④社会主义事业要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共产党的领导,建立起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建立社会主义政治文明。⑤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见教材323-324页。

38.【答案】BCD

【解析】见教材277-278页。

39.【答案】ABCD

【解析】无产阶级革命史迄今人类历史上最广泛、最彻底、最深刻的革命,是不同于以往一切革命的最新类型的革命。这是因为:①无产阶级革命是要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的社会革命,这是以往不同私有制之间相互取代所发生的革命不可比拟的;②无产阶级革命是最终要彻底消灭一切阶级剥削和阶级统治的革命;③无产阶级革命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

④无产阶级革命是不断前进的历史进程,最终目标是使人得到全面发展,实现共产主义。见教材305-306页。

40.【答案】ABCD

【解析】共产主义社会具备了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①人们完全摆脱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阶级压迫的束缚。全体劳动者都成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劳动成果也属劳动者所有。②人民完全摆脱了旧式分工的束缚。可以根据个人的意愿和社会需要来自由选择职业和变换工作。③人们完全摆脱了仅仅是谋生手段的劳动的束缚。劳动不再是奴役人的手段,而成了解放人的手段。④人们完全摆脱了接受教育和训练的限制。全民教育高度普及,人们的潜在才能和各种爱好,都有了通过学习培训和深度教育而得到发挥和提升的机会。见教材347-348页。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简述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

答:(1)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2)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集中表现为它的彻底的批判精神,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上。

(3)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①在于它不带任何偏见,力求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如实地认识世界,揭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并根据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还在于它的深刻性;③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科学性,不仅仅在于它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而且还在于它经受了实践的检验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4)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和严格的科学性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把革命性和科学性统一于一身,

自考马概真题及答案

自考马概真题及答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JINGBIAN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370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 ?作为马克思恩格斯一生最重要的理论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的是 A.唯物论和辩证法学说B?唯物论和劳动价值学说 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D?唯物史观和阶级斗争学说 2.承认世界的统一性的哲学都属于 A.—元论B?二元论 C.唯物论D.唯心论 3?列宇的物质定义表明,客观实在性是D A?生命物质的共性B?自然物质的共性 C.有形物质的共性D?一切物质的共性 4?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属于D A?本质和现象的关系B.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C.量变和质变的关系 D.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5?唯物辩证法提供的最根本的认识方法是C A?逻辑分析法B.阶级分析法C?矛盾分析法D?精神分析法 6?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态度依据的是B A.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观B?辩证否定的原理 C.历史唯物主义群众观 D.对立统一的原理 7?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之间最基本的关系是A A?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B.相互依存的关系 C.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D.相互作用的关系 8?作为认识的初级阶段,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是B A.概念、判断、推理 B.感觉、知觉、表象 C.分析、归纳、综合 D.识记、联想、假说 9?真理的发展是一个D A?从主观真理走向客观真理的过程B?从局部真理走向全面真理的过程 C?从具体真理走向抽象真理的过程D?从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10?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B 亠一切从实际出发B?实事求是 C.理论联系实际D?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通过B A.对个体心理素质的影响实现B?对物质生产的影响实现 C.对个体生理结构的影响实现 D.对民族气质的影响实现 12?生产关系范畴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A A?经济关系B?政治关系C?思想关系D?血缘关系 13?在上层建筑的各种要素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是C A?艺术B?宗教 C?政治D?哲学 14?唯物史观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D

自考马概真题及答案

自考马概真题及答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370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O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作为马克思恩格斯一生最重要的理论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的是 A.唯物论和辩证法学说 B.唯物论和劳动价值学说 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D.唯物史观和阶级斗争学说 2.承认世界的统一性的哲学都属于 A.一元论 B.二元论 C.唯物论 D.唯心论 3.列宁的物质定义表明,客观实在性是D A.生命物质的共性 B.自然物质的共性 C.有形物质的共性 D.一切物质的共性 4.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属于D A.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B.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C.量变和质变的关系 D.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5.唯物辩证法提供的最根本的认识方法是C A.逻辑分析法 B.阶级分析法 C.矛盾分析法 D.精神分析法 6.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态度依据的是B A.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观 B.辩证否定的原理 C.历史唯物主义群众观 D.对立统一的原理 7.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之间最基本的关系是A A.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 B.相互依存的关系 C.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D.相互作用的关系 8.作为认识的初级阶段,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是B A.概念、判断、推理 B.感觉、知觉、表象 C.分析、归纳、综合 D.识记、联想、假说 9.真理的发展是一个D A.从主观真理走向客观真理的过程 B.从局部真理走向全面真理的过程 C.从具体真理走向抽象真理的过程 D.从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 10.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B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实事求是 C.理论联系实际 D.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11.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通过B A.对个体心理素质的影响实现 B.对物质生产的影响实现 C.对个体生理结构的影响实现 D.对民族气质的影响实现 12.生产关系范畴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A A.经济关系 B.政治关系 C.思想关系 D.血缘关系 13.在上层建筑的各种要素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是C A.艺术 B.宗教 C.政治 D.哲学 14.唯物史观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D

毛概自考历年论述题及答案

2015年10月 26/33:简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答案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紧密联系中国具体实际,创造性地制定出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形成理论,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优秀文化的土壤之中,和中国民族的特点相结合,用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形式表现出来. 27/33:“三个主体、三个补充”设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案 (1)在工商业经营方面: 国家经济和集体经济是主体,一定数量的个体经济是补充。 (2)在生产计划方面: 计划生产是主体,按照市场变化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的自由生产是补充。 (3)在社会主义的统一市场里: 国家市场是主体,一定范围内的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是补充。 28/33:简述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原因。

答案 (1)要用相当长的时间发展社会生产力,去实现别的许多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建立社会主义的物质技术基础; (2)要用相当长的时期来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3)当前时代的特点和国际环境,使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经历更长的时期. 29/33:简述中国梦的实现途径。 答案 (1)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M精祌。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3)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30/33:简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答案 (1)中国工作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2)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 (3)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31/33:简述“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意义。 答案 (1)体现了照顾历史实际和现实可能的灵活性,有利于保持港、澳、台地区的

2018毛概考试题目和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第一次使用“思想路线”这一概念的是( ) A陈独秀B李大钊C毛泽东D刘少奇 2、明确提出“关于主观主义”的问题的文献是( ) A《古田会议决议》B《井冈山的斗争》C《反对本本主义》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3、毛泽东初步界定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含义的文章是( ) 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B《井冈山的斗争》 C《反对本本主义》D《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4、毛泽东对党的思想路线进行系统哲学论证的著作主要有( ) A《论持久战》和《新民主主义论》B《矛盾论》和《实践论》 C《论联合政府》和《反对本本主义》D《改造我们的学习》和《反对本本主义》 5、最早从思想路线的角度系统阐述坚持实事求是重要性的是( ) A毛泽东B周恩来C刘少奇D邓小平 6、最早对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进行马克思主义界定的文章是( ) A《反对本本主义》B《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C《改造我们的学习》D《新民主主义论》 7、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全党得到确立的标志是( ) A秋收起义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B遵义会议和毛泽东领导地位的确立 C长征胜利结束和三大红军会师D延安整风和党的七大 8、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继续强调实事求是,他认为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是( ) A理论与实践的统一B政策和策略的统一 C民主和集中的统一D军事和政治的统一 9、党的思想路线得到重新确立的标志的会议是党的( ) A十一届三中全会B十一届六中全会C十二大D十二届三中全会

10、邓小平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这段话特别强调了( ) A实事求是的重要性B解放思想的重要性 C与时俱进的重要性D求真务实的重要性 11、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 A实事求是B解放思想C与时俱进D求真务实 12、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指出: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 ) A坚持纯洁性和增强战斗力的决定性因素B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 C坚持民族性和增强凝聚力的决定性因素D坚持民主性和增强向心力的决定性因素 13、强调“必须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的领导人是( ) A毛泽东B邓小平C江泽民D胡锦涛 14、我们今天讲一切从实际出发,其中最大的实际就是( ) A中国已经是一个经济十分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 B中国目前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中国在国际上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 D中国已经是一个全面的小康社会的国家 15、毛泽东一贯倡导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思想,他把这种“相联系”比喻成( ) A实事求是B有的放矢C洋为中用D实践出真知 16、理论联系实际,要求我们必须重视实践,实践的主体是( ) A人民群众B英雄人物C社会精英D劳苦大众 17、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是( ) A一切从实际出发B理论联系实际C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D密切联系群众 18、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是( ) A一切从实际出发B理论联系实际C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D密切联系群众 19、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验证条件和目的是( ) A一切从实际出发B理论联系实际C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D密切联系群众

自考马概真题及答案教学教材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370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 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 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 作为马克思恩格斯一生最重要的理论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的是 A. 唯物论和辩证法学说 B.唯物论和劳动价值学说 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D.唯物史观和阶级斗争学说 2. 承认世界的统一性的哲学都属于 A. 一元论 B.二元论 C.唯物论 D.唯心论 3. 列宁的物质定义表明,客观实在性是D A. 生命物质的共性 B.自然物质的共性 C.有形物质的共性 D. —切物质的共性 4.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属于D A. 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B.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C.量变和质变的关系 D.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5. 唯物辩证法提供的最根本的认识方法是C A.逻辑分析法 B.阶级分析法 C.矛盾分析法 D.精神分析法 6. 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态度依据的是B A.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观 B.辩证否定的原理 C.历史唯物主义群众观 D.对立统一的原理 7. 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之间最基本的关系是A A.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 B.相互依存的关系 C.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D.相互作用的关系 8. 作为认识的初级阶段,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是B A.概念、判断、推理 B.感觉、知觉、表象 C.分析、归纳、综合 D.识记、联想、假说 9. 真理的发展是一个D A.从主观真理走向客观真理的过程 B.从局部真理走向全面真理的过程 C.从具体真理走向抽象真理的过程 D.从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 10. 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B A. —切从实际出发 B.实事求是 C.理论联系实际 D.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11. 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通过B A.对个体心理素质的影响实现 B.对物质生产的影响实现 C.对个体生理结构的影响实现 D.对民族气质的影响实现 12. 生产关系范畴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A A.经济关系 B.政治关系 C.思想关系 D.血缘关系 13. 在上层建筑的各种要素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是C A. 艺术 B. 宗教

大学毛概考试简答 论述题重点汇总(2020年九月整理).doc

简答题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 答:a、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b、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c、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 2、为什么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就是无产阶级专政? A、性质相同。都是以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国家政权;都是绝大多数人享有民主权利而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的新型民主、新型专政的国家政权。 B、作用、职能相同。都承担着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扩大人民民主,镇压敌对势力反抗,保卫和巩固革命成果,领导和组织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的职能。 C、历史使命相同。都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逐步消灭一切阶级差别和社会不平等,为未来过渡到共产主义创造条件。 3、为什么必须在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答:原因: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人口分布格局没有变。历史和现实表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国情、顺乎民意,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助于把国家的集中统一和少数民族自治结合起来;有助于把国家方针政策和少数民族地区具体特点结合起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已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并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作为一个法治国家,党和政府必须依法行事。

依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以马列主义民族理论为指导,结合中国民族问题的实际,而采取的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我国之所以采取这一制度,既是由我国的具体历史条件和民族特点所决定的,又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族学说和国家学说的重大发展和贡献。 4、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战略地位: ①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优越性的重要体现 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基本目标和主要任务 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有巨大促进作用 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保证和条件 ⑤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意义: ①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②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③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党执政理念的升华。

2014年4月自考马概真题加答案

全国201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370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O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作为马克思恩格斯一生最重要的理论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的是 A.唯物论和辩证法学说 B.唯物论和劳动价值学说 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D.唯物史观和阶级斗争学说 2.承认世界的统一性的哲学都属于 A.一元论 B.二元论 C.唯物论 D.唯心论 3.列宁的物质定义表明,客观实在性是D A.生命物质的共性 B.自然物质的共性 C.有形物质的共性 D.一切物质的共性 4.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属于D A.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B.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C.量变和质变的关系 D.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5.唯物辩证法提供的最根本的认识方法是C A.逻辑分析法 B.阶级分析法 C.矛盾分析法 D.精神分析法 6.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态度依据的是B A.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观 B.辩证否定的原理 C.历史唯物主义群众观 D.对立统一的原理 7.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之间最基本的关系是A A.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 B.相互依存的关系 C.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D.相互作用的关系 8.作为认识的初级阶段,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是B A.概念、判断、推理 B.感觉、知觉、表象 C.分析、归纳、综合 D.识记、联想、假说 9.真理的发展是一个D A.从主观真理走向客观真理的过程 B.从局部真理走向全面真理的过程 C.从具体真理走向抽象真理的过程 D.从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 10.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B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实事求是 C.理论联系实际 D.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11.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通过B A.对个体心理素质的影响实现 B.对物质生产的影响实现 C.对个体生理结构的影响实现 D.对民族气质的影响实现 12.生产关系范畴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A A.经济关系 B.政治关系 C.思想关系 D.血缘关系 13.在上层建筑的各种要素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是C A.艺术 B.宗教 C.政治 D.哲学 14.唯物史观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D A.人的价值追求 B.人的政治立场

马概真题分章练习第二章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分章练习 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2013.4.7.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相比较,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有两个缺陷,一个是缺乏辩证法的观点,另一个是()P102 A.缺乏实践的观点 B.缺乏反映论的观点 C.缺乏一元论的观点 D.缺乏可知论的观点 2013.4.8.与理性认识相比较,感性认识有两个特点,一个是直接性,另一个是()A.客观性 B.能动性 C.抽象性 D.形象性 2013.4.9.真理具有客观性,被称为客观真理,是因为()P114 A.真理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B.真理是对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C.真理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 D.真理是大多数人承认的客观事实 2013.4.10.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具有确定性,又具有()P119 A.普遍性 B.特殊性 C.不确定性 D.绝对性 2012.10.7.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区别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是()P104 A.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B.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C.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D.认识是一个发展过程 2012.10.8.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P110 A.感觉—知觉—表象 B.概念—判断—推理 C.认识—实践—认识D.实践—认识—实践 2012.10.9.作为真理的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与时俱进的,这是因为真理具有()P116 A.相对性 B.能动性 C.绝对性 D.普遍性

马概自考问答题汇总

绪论 练习本上参考答案 1、简述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P16) 答:(1)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2)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集中表现为它的彻底的批判精神。(3)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表现为它力求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如实地认识世界,不带任何偏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还在于它的深刻性,在任何一个领域都不是浅尝辄止;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也在于它经受了实践的检验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4)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都是以实践性为基础的。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和归宿。 2、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和理论品质。(P14-19) 答:(1)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的理论体系,简要地说,它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立的;马克思主义不仅包括它的创立者的理论,还包括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继承人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形成一个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科学体系。(2)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3、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P2-4) 答:(1)马克思主义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成为主导趋势,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各种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充分显露,无产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争取自身和人类解放的斗争的历史时代。(2)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的发展,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和各种社会矛盾的激化,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客观条件;工人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准备了阶级基础。(3)工人阶级肩负着资本主义的掘墓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的历史使命。工人阶级为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迫切需要革命理论的指导。马克思、恩格斯正是适应工人阶级解放斗争的需要和时代的需求,创立马克思主义的。 4、结合实际说明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P10) 答:(1)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实践经验的总结、科学成果的升华,所以它必然会随着时代的改变、实践的扩展、科学的进步而不断丰富和发展其自身。在马克思主义产生160多年来的历史过程中,它的创始人和后继者总是根据变化了的实际情况,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从而形成了一部内容丰富并持续向前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史。(2)马克思、恩格斯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而且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者。马克思主义问世以后,他们又通过总结实践经验、理论研究和与反马克思主义观点的论战,不断把自己的理论推向前进。(3)马克思、恩格斯逝世以后,列宁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条件下,在领导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在同第二国际修正主义的斗争中,继承、捍卫、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即列宁主义阶段。(4)马克思主义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传入中国,在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二、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 2、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P5-P9)

全国2018年4月自考马概真题及答案解析

绝密★考试结束前 全国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3709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第一部分选择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历史时代及其提出的各项任务,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 A.主观条件B.客观条件 C.理论基础D.理论前提 2.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既表现为它具有彻底的批判精神,又表现为它具有() A.完整的理论体系B.严密的逻辑结构 C.鲜明的政治立场D.崇高的社会理想 3.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在于如何问答() A.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B.世界可否被认识的问题 C.世界的存在是怎样的问题D.世界统一性的问题 4.实践作为一种感性物质活动,强调的是() A.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B.实践具有主观性 C.实践具有能动性D.实践具有历史性 5.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中,本质和现象反映了() A.事物之间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B.事物的内在要素和结构方式的关系 C.事物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关系D.事物的根本性质和表面特征间的关系 6.意识的能动性最突出的表现是,意识活动() A.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B.能通过指导实践改造世界 C.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D.能影响人的心理活动 7.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承担者,认识主体所具有的突出特点是() A.能动性B.社会性 C.历史性D.客观性 8.脱离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这句话强调的是() A.认识过程中摹写与创造的统一B.认识过程中感性与理性的统一 C.认识过程中真理与价值的统一D.认识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9.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路线,就必须在工作中坚持() A.一切从实际出发B.—切从主观的愿望出发 C.一切从理论出发D.—切从臆造的规律出发 10.除了生产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另一对社会基本矛盾是() A.社会存在于社会意识的矛盾B.社会生产和社会消费的矛盾 C.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矛盾D.先进意识和落后意识的矛盾 11.既承认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又承认历史发展的选择性,这属于() A.历史唯物论观点B.相对主义观点 C.历史循环论观点D.折衷主义观点 12.阶级产生的根本前提是() A.用暴力掠夺他人财产B.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出现剩余产品 C.用特权侵吞共有产品D.由于产品分配不公出现两极分化 13.下列关于人的本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人的本质是发展变化的B.人的本质是现实具体的

2017最新公共基础知识题库:毛概试题及答案解析(三)

2017最新公共基础知识题库:毛概试题及答案解析(三) 1、单选题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条件是_____。 A: 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 C: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D: 十月革命开辟的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新时代 2、单选题1964年,周恩来总理代表党和政府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奋斗目标是在_____ A: 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 B: 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上 C: 五届人大一次会议上 D: 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上 3、单选题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实质是_____。 A: 农民革命 B: 资产阶级革命 C: 无产阶级革命 D: 反帝革命 4、单选题毛泽东同志在_____中提出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 A: 《改造我们的学习》 B: 《反对本本主义》 C: 《反对党八股》 D: 《整顿党的作风》 5、单选题毛泽东提出中国共产党正确处理同各民主党派之间关系的方针是_____。 A: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B: “互相合作、政治协商” C: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D: “团结一批评一团结” 6、单选题毛泽东曾在不同场合多次谈到,调查研究由两种方法,一种是走马看花,一种是下马看花。走马看花,不深入,还必须用第二种方法,就是下马看花,过细看花,分析一朵花。毛泽东强调“下马看花”的实际意义在于_____。 A: 解决实际问题必须要有先进理论的指导 B: 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国的实际,才能找出规律 C: 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适合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 D: 运用多种综合方法分析调查研究的材料

7、单选题毛泽东在“八七”会议上提出的著名论断是_____。 A: 兵民是胜利之本 B: —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C: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D: 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8、单选题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_____。 A: 资本主义 B: 新民族主义 C: 社会主义 D: 共产主义 9、单选题党内的矛盾和斗争基本上是_____。 A: —种政治斗争 B: —种思想斗争 C: 一种路线斗争 D: —种阶级斗争 10、单选题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的处理物质利益、分配方面的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是_____。 A: 团结——批评——团结 B: 统筹兼顾、适当安排 C: 调整、巩固、提高 D: 三者兼顾、国家利益至上 11、多选题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鲜明特点是_____。 A: 科学性 B: 独创性 C: 完整性 D: 发展性 12、单选题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_____。 A: 暴力革命 B: 独立自主 C: 自力更生 D: 实事求是 13、单选题毛泽东明确界定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是在_____一文中提出的。

全国2016年4月自考马概真题及答案解析

绝密★考试结束前 全国2016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3709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第一部分选择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就是要() A.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解决实际问题 B.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寻找解决现实问题的直接答案 C.把马克思主义当作现成的公式裁剪历史事实 D.一切从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出发 2.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 A.丰富的B精神的C.发展的D.实践的 3.我们党制定和执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以及对外开放方针的理论基础是() 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的原理 B.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 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 D.事物发展的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 4.下列选项中,表示要坚持适度原则的是() A.因地制宜B.对症下药C.注意分寸D.实事求是 5.“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是说() A.规律仅仅存在于自然界B.规律是无法认识和把握的 C.规律不具有客观普遍性D.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6.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在于是否承认() A.人的认识是先于经验而获得的B.思维能够正确地认识现实世界 C.人的认识是从外部世界得来的D.思维能够能动地认识现实世界 7..“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话强调的是() A.直接经验是知识的唯一来源B.书本知识是根本不可靠的 C.间接经验是知识的唯一来源D.真理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的 8.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真理的发展是一个() A.从主观真理走向客观真理的过程B.从局部真理走向全面真理的过程 C.从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D.从具体真理走向抽象真理的过程 9.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从个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表达是() A.富强、民主、文明、和谐B.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C.爱国、敬业、诚信、友善D.创新、包容、开放、进取 10.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上,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是() A.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B.反映论和先验论 C.机械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D.唯埋论和经验论 11.下列各项中,属于技术社会形态序列的是() A.原始社会B.封建社会 C.工业社会D.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

2019年4月自考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真题解析

2019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真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科学体系,其中处于核心地位是()。 A.辩证唯物主义B.历史唯物主义 C.政治经济学D.科学社会主义 【答案】D 【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经济学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处于核心地位的则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2.世界观是()。 A.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观点B.人们对精神世界的根本看法和观点 C.人们对物质世界的根本看法和观点D.人们对外部世界的根本看法和观点 【答案】A 【解析】所谓世界观,就是人们对包括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3.“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这个谚语说的是()。 A.时间具有一维性B.物质运动具有持续性 C.时间具有有限性D.物质运动具有顺序性 【答案】A 【解析】时间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和顺序性。所谓持续性是指任何一个事物的运动都要经历一个或长或短的过程;所谓顺序性是指事物的运动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出现有一个先后顺序关系。时间的特点是一维性,即时间总是朝着一个方向向前发展,既不是循环,也不是倒退,具有不可逆性。 比如“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光阴好比河中水,只能流去不流回”等。 4.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 A.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B.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C.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D.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答案】B 【解析】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是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是实事求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矛盾。 5.在意识问题上,唯心主义的错误在于()。 A.忽视意识的主观特征B.抹煞意识的主观特征 C.夸大意识的能动作用D.否认意识的能动作用 【答案】C 【解析】唯心主义:意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所以唯心主义是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毛概期末考试选择试题汇总

團毛概期末考试试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 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在(A ) 、 坚持与时俱进B、坚持党的先进性 A 、 C 坚持执政为民D、坚持党的领导 、 2 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B) 、 A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D、“三个有利于”标准 C 、 3 消灭剥削的物质前提是(B) 、 A 实行公有制B、生产力的高度发达 、 C 实行人民民主专政D、实行按劳分配 、 4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是指(B)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 B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C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 D、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共产主义社会 5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的关键是(A ) 、 A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 B 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不动摇 、 C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 、 D、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D 、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我国的工业化任务还没有完成,总体上看,现在还处于( C )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重点和难点在( D ) 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党在 农村的基本政策,必须长期坚持。稳定和完善这一双层经营体制的关 键和核心是(A ) A 、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 B 、完善农村所有制结构 C 、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 D 、发展规模经济 10、改革开放以来,对社会主义可以实行市场经济在理论认识上重大 突破是(D ) A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 B 、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C 、市场经济是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 D 、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基本制 度的范畴 1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A ) 6 、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是(D ) A 、 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 B 、 实现工业化、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 C 、 实现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现代化 7、 A 、 农业社会B 、现代化工业社会 C 、 工业化中期阶段 D 、工业化高级阶段 A 、 大城市B 、中等城市 C 、 小城镇D 、农村 9、

2019年10月马概真题及答案解析

绝密★考试结束前 全国2019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3709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第一部分选择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在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中,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是()。 A.马克思主义哲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C.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D.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2.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的()。 A.科学性决定的B.革命性决定的 C.实践性决定的D.阶级性决定的 3.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 A.实践的B.多样的C.可知的D.变化的 4.自觉能动性是实践的一个基本特点,这表明实践是()。 A.主体纯粹的思维活动B.主体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C.主体感性的物质活动D.主体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 5.与自然规律相比,社会规律是()。 A.通过人的活动实现的B.不能正确认识的 C.盲目自发地起作用的D.可以认为改变的 6.意识是人脑的机能,这说的是()。 A.人脑是意识的唯一源泉B.意识不具有客观性 C.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D.意识不具有主观性 7.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是()。 A.主体对客体的自由选择B.主体对客体的自由创造 C.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D.主体对客体的科学评价 8.下列各项正确说明真理问题的是()。 A.真理是因人而异的B.有用的就是真理 C.真理是凝固不变的D.真理是有价值的 9.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路线,就是必须坚持()。 A.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B.一切从主观愿望出发 C.一切从个人需求出发D.一切从集体意志出发 10.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通过()。 A.对个体意识的影响实现B.对物质生产的影响实现 C.对群体意识的影响实现D.对公序良俗的影响实现 11.在劳动资料方面,最能标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因素是()。 A.信息传递系统B.生产工具 C.自动控制系统D.动力系统 1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两对基本矛盾,它们之间是()。A.相互决定的关系,无主次之分B.相互平行的关系 C.相互制约的关系,有主次之分D.相互孤立的关系 13.下列各项属于技术社会形态系列的是()。 A.自然经济社会B.商品经济社会 C.产品经济社会D.信息社会 14.商品经济是()。

自学考试毛概模拟练习卷和答案解析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思想概论》模拟练习卷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第一个提出思想科学概念的人是( ) A大钊B独秀C蔡和森D王稼祥 2.对新主义革命理论的系统阐述,标志着思想( ) A开始萌芽B初步形成C达到成熟D继续发展 3.做到实事的基本前提是( ) A一切从原则出发B一切从实际出发 C认识与实践相统一D主观与客观相统一 4.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 ) A封建社会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D新主义社会 5.中国革命由旧主义向新主义转变的标志是( )。 A辛亥革命B新文化运动C五四运动D国民革命运 6.第一次明确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革命纲领的会议是( ) A中共一大B中共二大C中共三大D中共四大 7.新主义革命总路线的核心是( ) A无产阶级的领导B人民大众的参与 C工农联盟的巩固D人民军队的建设 8.中国共产党将减租减息政策改为没收地主地分配给农民政策的文件是( ) A中共闽西一人决议B五四指示

C中国土地法大纲D中华人民国土地法 9.人民战争武装力量体制是( ) A主力部队和地方部队相结合B军官和士兵相结合 C军队和地方相结合D正规军、地方军和民兵相结合 10.解放战争时期的统一战线是( ) A人民统一战线B工农统一战线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国民革命联合战线 11.中国革命统一战线最根本的问题是( ) A政策和策略问题B工农联盟问题 C资产阶级问题D领导权问题 12.随着过渡时地总路线的提出和实施,人民统一战线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了( ) A对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上 B对生产资料的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上 C开展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上 D巩固新主义制度上 13.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各党派的性质是( ) A新主义政党B各阶级的联盟 C资产阶级政党D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联盟 14.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政权是( ) A联合政府B三三制政权C国防政府D自治政府 15.新主义国家(人民专政国家)的政体是( ) A人民代表大会制B议会制 C政治协商制D委员会制 16.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中,党派是( )

全国2016年10月自考马概真题及答案解析

绝密★考试结束前 全国201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3709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第一部分选择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 A.理论特征B.理论核心C.理论品质D.理论前提 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B.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C.物质和时间的关系问题D.物质和空间的关系问题 3.客观实在性是()。 A.自然物质的个性B.一切物质的共性 C.物质的具体形态D.物质的存在形式 4.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根本对立和斗争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 A.联系具有复杂多样性B.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C.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D.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5.“注意分寸”“掌握火候”“适可而止”等说法,都是要在实践中坚持()。 A.适度原则B.辩证否定观C.实事求是D.科学发展观 6.假象同真相一样,也是客观存在的。这是一种()。 A.辩证法的观点B.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C.形而上学的观点D.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7.人们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 A.发展个人的兴趣爱好B.实现对自身能力的改造 C.满足人类的求知欲望D.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8.“没有理性,眼睛是最坏的见证人”。这句话强调的是()。 A.仅同事物的现象相符合的不一定是真相 B.只要同事物的现象相符合的就是真理 C.只要观察事物的外部联系就能获得真理 D.只要观察事物的偶然联系就能获得真理 9.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时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A.从国家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论的凝练 B.从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论的凝练 C.从家庭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论的凝练 D.从个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论的凝练 10.在现代生产力系统中,经济管理和预测决策属于()。 A.独立的实体性因素B.运筹性的综合因素 C.渗透性因素D.准备性因素 11.下列各项中属于社会心理的是()。 A.政治与法律B.哲学与宗教C.科学与艺术D.风俗与习惯 12.阶级斗争的根源在于两个阶级之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