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压件检验标准(会签版)

冲压件检验标准(会签版)
冲压件检验标准(会签版)

质量作业文件

编号:BAICYX/QW028

版次:A

冲压件检验标准

编制

审核

批准

2013年月日发布2113年月日生效

北汽银翔汽车公司发布

1 目的

本标准旨在明确在整车开发和后期制造过程中对各种冲压件质量的描述、检验方法、判定标准以及对冲压件固有缺陷的记录和使用标准,为制造过程和入库质量检验提供依据。

2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北汽银翔汽车有限公司开发的所有冲压件的检验。

3 术语和定义

3.1 关键冲压件

对整车的结构、装配、生产工艺、使用性能、安全等方面有重要影响的冲压件,将这一类冲压件作为过程质量的关键环节加以控制,列为关键冲压件。

3.2 固有缺陷

针对前期产品开发过程中,因技术、工装及设计等原因导致的冲压件存在的一些工艺上无法彻底整改的缺陷,制造过程中需对这些缺陷进行固化和稳定。

3.3 冲压件分类

3.3.1 根据冲压件在车身上功能尺寸等作用分为:关键件和非关键件。

3.3.2 根据冲压件在车身上的位置不同及客户的可视程度分为:A 、B 、C、D 四个区域。

3.3.3 根据冲压件上孔在车身上的装配及工艺要求分为:一般孔、定位孔、装配孔。

3.3.4 根据冲压件上料边在车身焊接、扣合等的工艺要求分为:一般料边、焊接料边、扣合料边。

3.4 冲压件在整车上的分区定义

3.4.1 A 区

车身腰线装饰条或防擦条的上边线、前翼/后翼轮罩边线等以上部位,但不包含车身前后挡风玻璃上边缘的顶盖和天窗区域。

3.4.2 B 区

车身腰线装饰条或防擦条的下边线、前翼/后翼轮罩边线等以下部位,车身前后挡风玻璃上边缘的顶盖和天窗区域。

3.4.3 C 区

打开车门上车时能看到的部位;坐在司机或乘客座位上,关上车门后能看得见的部位;车身发动机盖、行李盖打开后看得见区域;天窗窗框,油箱加注孔入口等区域。

3.4.4 D 区

除A 、B 、C 三个可视区域,车身上被内饰件等覆盖的、客户一般所不能察觉和发现的部位。

3.5 冲压件质量缺陷类型

3.5.1 外观缺陷

包括:裂纹、缩颈、坑包、变形、麻点、氧化、锈蚀、材料缺陷、起皱、毛刺、拉伤、压痕、划伤、圆角不顺、叠料及其他。

3.5.2 影响精度品质的因素

包括:孔偏、少孔、孔径不符、少边、多料、型面尺寸不符及其他。

3.5.3 返修缺陷

包括:裂纹、孔穴、固体夹杂、未溶合或未焊透、形状缺陷、变形、坑包、刨痕、抛光影、板件变薄及其他。

3.6 检验类型

3.6.1 首件检验

在以下情况,对第一个(或几个)冲压零件的检验,称为首件检验。

a.变换品种;

b.变换材料;

c.修、换模后;

d.机器(或设备)调整后;

e.操作者换班后。

3.6.2 巡回检验

对在线制品进行随机的抽样检验,称为巡回检验。

3.6.3 末件检验

在以下情况,对最后一个(或几个)冲压零件的检验,称为末件检验。

a.变换品种前;

b.变换材料前;

c.修、换模(包括交付入库模具)前;

d.每班生产终了前。

3.6.4 验收检验

为判断受检批能否被接收而进行的检验。

4 职责

4.1 研发工艺部:负责本标准的编制、更改和执行。

4.2 冲压厂:负责按照此标准要求对自制冲压件进行检验、返修等工作。

4.3 成车质量部:负责对冲压车间生产零件进行在线抽检确认、入库检查、三坐标检测等。

4.3 供应商质量管理部:负责按照此标准要求对外协冲压件进行进货检验等工作。

4.4 研发系统:负责车型冲压件品质特性及公差要求等技术文件发布。

5 工作程序

5.1 检验的实施

5.1.1 检验依据

按零件设计图样、工艺文件及有关技术标准确定的单位产品质量特性。

5.1.2 抽样原则

在对冲压件进行计数抽检时,一般按GB2828一般检查水平Ⅱ级,正常检查一次抽样方案AQL=2.5。

5.1.3 检验规定

5.1.3.1 严格执行首件检验与末件检验。

5.1.3.2 对在线制品进行多次的巡回检验。

5.1.3.3 对每批入库产品必须经过验收检验,并依据检验结果作出正确的判断。

5.2 进货检验

5.2.1 检验程序

供应商将货物放到检验指定区域,将送货单交给检验员。检验员依据送货单、采购合同、最新技术图纸资料,对照检验标准,对产品进行常规检验(因外检无专用检具),填写检验记录。合格品入库,填写入库记录;不合格品不得入库,需予以退货或置于不合格品区域做好标识待后续处理。

5.2.2 外观质量要求,具体要求按下表列出(其中D:缺陷直径或最大尺寸):

5.3 冲压件的检验方法

5.3.1 外观检验方法

5.3.1.1 触摸检查

用干净的纱布将外覆盖件的表面擦拭干净,检验员戴上纱手套沿着零件纵向紧贴零件表面触摸。必要时可用油石打磨被探知的可疑区域并加以验证。虽然这种检验方法取决于检验员的经验,但其确实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快速检验方法。

5.3.1.2油石打磨

用干净的纱布将外覆盖件的表面擦拭干净,然后对需检查部位用油石进行打磨。油石打磨的方向基本上沿纵向进行,并且很好地贴合零件的表面,部分特殊的地方还可以补充横向的打磨。打磨用油石20×13×100mm或更大,有圆弧的地方和难以接触到的地方用相对较小的油石打磨(例如:8×100mm 的半圆形油石);油石粒度的选择取决于表面状况(如粗糙度,镀锌等),建议用细粒度800目以上的油石。

5.3.1.3涂油检查

用干净的纱布将外覆盖件的表面擦拭干净。用干净的刷子沿着同一个方向均匀地涂油至零件的整个外表面,把涂完油的零件放在高强度的灯光下检查。建议把零件

竖在车身位置上进行检查。用此法可很容易地发现零件上的微小麻点、波浪等。

5.3.2 精度检验方法

5.3.2.1检具检测

把冲压件在检具上准确固定后,利用卡尺、钢板尺、间隙尺等测量工具,对冲压件的孔径及孔位、型面尺寸、料边尺寸进行检测。同时按照检查成绩表里的检测标准,对冲压件的精度进行确认。

检具检测方法:

序号项

内容备注

1 基本

事项

准备

※检具要求外

观完好,功

能齐全。

※各工具确认

状态(调整

“0”刻度)。

※取放制件要

求轻拿轻

放,防止在

取放过程中

造成不良。

2 检测

基准

固定

制件正确、合理的定位是准确测量的基础。工件在检具上的定位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①.两孔定位:基准

面与制件自由贴合,再以工件上的两个定位孔与检具上

的定位孔共同完成定位。定位时主定位孔用圆形定位销,

副定位孔用菱形定位销。②.在工件边缘上用定位块定

位,轮廓定位点通常设置三个,即一个方向上设置两点,

与其垂直的方向上设置一点。③.孔边定位:定位基准孔

用圆形定位销定位;轮廓边或面用定位块(定位挡块)

定位。

如下图所示:

面差表

千分尺

C′F检具

PNL(制件)

间隙尺

卡尺

在制件定位前对定位孔进行检测,用游标卡尺测量其孔径并记录数据,制件以定位销和定位面定位完成后,需要测量定位面和制件的贴合状态(SPEC:0~0.2mm),边缘部位用间隙尺测量,中间无法测量的可使用橡皮泥。

如下图所示:

冲压制件与制件之间大多通过边缘的搭接、配合再通过扣合或者焊接连接在一起,进而组装成白车身。工件的面形状和修边状态直接影响到分总成、总成及白车身的品质,所以制件的面形状检测和修边形状检测是制件检测中一项重要的内容。

对于一些零件的重要部位型面可利用样板刀(TG)进行检测。如图:

制件孔种类分为:基准孔、安装孔、过孔、工艺孔

等,根据孔的重要度确定是否检测以及设定公差范围、

孔位的检测分为目视检测和划线检测两种。对精度要求

低的孔在检具上有和孔形状与位置相同的孔线,采用目

视检测;对一些精度要求高的孔,采用划线销划线检测,

用测量工具测出偏差量,并记录。

5.3.2.2三坐标、扫描仪检测

在测量支架上,利用专业测量设备对冲压件孔位置、面轮廓度等进行精确测量。

5.4 外观缺陷描述及检查方法、影响精度因素及检查方法

5.4.1 外观缺陷描述及检查方法

5.4.1.1 裂纹

检查方法:目视

对于外观件任何破裂都是不可接受的。对于非外观件仅细微的破裂允许作补焊返修处理,但返修部位是顾客不易发觉的且必须满足冲压件的返修标准。

5.4.1.2缩颈

检查方法:目视、剖解

缩颈是冲压件在成形过程中产生的潜在的危险破裂点,对冲压件的功能、强度、耐疲劳度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根据缩颈的程度判定冲压件是否合格、返修、报废等。外观件缩颈会影响整车外观,是不可接受的。

5.4.1.3坑包

检查方法:目视

坑包的存在严重影响覆盖件油漆后的外观质量,是客户所不能容忍的缺陷。大面积的坑包还影响制件的强度、耐疲劳度且无法修复,是不允许存在的。

5.4.1.4变形(突起、凹陷、波浪)

检查方法:目视、触摸、油石打磨、涂油

a 类缺陷:是用户不能接收的缺陷,没有经过培训的用户也能注意到。

b 类缺陷:它是在冲压件外表面上摸得着、看得见和可确定的。

c类缺陷:是需要修正的缺陷,绝大多数处于模棱两可的情况下,只有在油石打磨后才能看出。

5.4.1.5麻点

检查方法:目视、触摸、油石打磨、涂油

a 类缺陷:麻点集中,超过整个面积2/3 都分布有麻点。

b 类缺陷:麻点可看到、可摸到。

c 类缺陷:打磨后可见单独分布的麻点,要求麻点间距离为300mm 或更大。

5.4.1.6锈蚀

检查方法:目视、剖解

锈蚀是冲压件长期存放或者存放不当导致的生锈,对冲压件的功能、强度、耐疲劳度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5.4.1.7材料缺陷

检查方法:目视

材料厚度不符合要求,轧钢板留下的痕迹、重叠、桔皮、条纹、镀锌表面疏松、镀锌层剥落等。

5.4.1.8起皱

检查方法:目视

外观件不允许存在任何顾客容易察觉的起皱,非外观件不允许存在严重的起皱从而导致材料叠料。

5.4.1.9毛刺

检查方法:目视、卡尺或千分尺测量

毛刺的长度要求小于板料厚度的20%。

任何影响零件扣合的毛刺是不可接受的。

任何影响焊接搭边贴合程度的毛刺是不可接受的。

任何容易导致人身伤害的毛刺是不可接受的。

任何影响零件定位及装配的冲孔毛刺是不可接受的。

5.4.1.10拉伤、压痕及划伤

检查方法:目视

外观件的外表面不允许存在拉伤、压痕及划伤;外观件的内表面不允许存在影响外表面质量的拉伤、压痕及划伤。非外观件表面不允许存在潜在的导致零件拉裂的严重拉伤、压痕及划伤。

5.4.1.11圆角不顺

检查方法:目视、检具检测

圆角不顺指冲压件的圆角半径不够均匀,不够清晰光顺。外观件不允许存在;非外观件的一些装配面、搭接面圆角不顺不仅影响制件外观,严重的还影响焊接、装配。

5.4.1.13叠料

检查方法:目视

外观件不允许存在叠料缺陷;非外观件的不同程度的叠料缺陷导致客户抱怨的不允许存在;功能类冲压件的叠料还影响制件的装配和车身强度,不允许存在。

5.4.1.14打磨缺陷、打磨印

检查方法:目视、油石打磨

A 类缺陷:打磨穿了,在外表面上明显可见,所有顾客都立即可见。

B 类缺陷:能看到、摸到,在有争议的地方打磨后也能证明。

C 类缺陷:用油石打磨后能看出。

5.4.2 影响精度因素及检查方法

5.4.2.1孔偏、少孔

检查方法:将零件置于检具上,用钢板尺等检测工具对零件的孔位进行检测;三坐标测量

冲压件的孔根据孔偏移的大小、孔的作用而质量标准不同。对于定位、安装孔的位置精度要求高,一般工艺孔、过孔位置精度要求较低。冲压件少孔是产品设计和要求所不允许的。

5.4.2.2孔径不符

检查方法:间隙尺、游标卡尺

冲压件的孔直径偏差大小,根据孔的作用而质量标准不同。对于定位、安装孔的偏差精度高低直接决定了整车的装配性能。一般工艺孔、过孔位置偏差精度要求相对较低。

5.4.2.3少边、多料

检查方法:将零件置于检具上,用间隙尺、钢板尺等检测工具对零件的修边进行检测;三坐标测量

冲压件少边、多料在不同类别的冲压件上影响程度大不相同。例如:焊接边少边影响焊点分布和操作,扣合边少边或多料影响扣合后总成品质。

5.4.2.4型面尺寸不符

检查方法:将零件置于检具上,用间隙尺、钢板尺等检测工具对零件的面轮廓度进行检测;三坐标测量

冲压件型面尺寸偏差由于设计、规划等工艺水平是避免不了的,但是其偏差的大小直接决定了整车的外观配合、冲压件匹配、零部件装配等质量水平。

5.4.3 冲压件缺陷检验判定标准

以下标准,遵循“质量从严”的原则进行判定,同一问题按严重程度从严判定。

5.4.3.1外观缺陷检验判定标准

冲压件外观缺陷检验判定标准

5.4.3.2冲压件影响精度因素检验判定标准

冲压件影响精度因素检验判定标准

说明:

1、表中数值为常规值,具体数值应以不同车型不同零件的实际要求为准。

2、若检具无法测量时,必要时应配合三坐标、扫描仪等测量设备对零件精度进行确认分析,但其数据应结合数模、车身坐标等加以确定。

3、不符合上表规定的全部判定为不合格。

4、对零件精度有不良影响的因素,皆为不合格因素。

5、出现不合格时,应制订修理模具等相关措施。

5.4.3.3返修缺陷检验判定标准

返修缺陷检验判定标准

说明:

1、出现返修件时,应制订相关的返修作业指导书。

2、返修后根据返修作业指导书的标准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序生产。

6 相关文件

GB/T 2828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

GB/T 13914-2002 《冲压件尺寸公差》

GB/T 700-2006 《碳素结构钢》

GB/T1800.3—1998 《标准公差数和基本偏差数值表》

GB/T1031—1995 《表面粗糙度参数及其数值》

GB/T 6583.1 《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术语》

GB/T 13915-92 《冲压件角度公差》

GB/T 15055-2007 《冲压件未注公差尺寸极限偏差》

GB/T 8923-2009 《涂覆涂料前钢材表面处理表面清洁度的目视评定》

GB/T 708-2006 《冷轧钢板和钢带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7 相关记录

8 附录

修改

记录

修改单号修改日期修改人审批人

汽车冲压件缺陷及检验标准

汽车冲压件缺陷及检验标准 1、目的 本标准旨在明确制造过程中对各种冲压件质量的描述、检验方法、判定标准、及对冲压件固有缺陷记录和使用标准,为制造过程质量检验提供依据。 2、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乘用车制造事业部职责范围内生产的冲压件半成品和成品。 3、术语 3.1关键冲压件 对整车的结构、装配、生产工艺、使用性能、安全等方面有重要影响的冲压件。将这一类冲压件作为过程质量的关键环节去加以控制,列为关键冲压件。 3.2固有缺陷 针对前期产品开发过程中,因技术、工装及设计等原因导致的冲压件存在一些工艺上无法彻底整改的缺陷。制造过程对这些缺陷进行固化和稳定。 4、冲压件质量检验标准制定原则 一个车身上的冲压件繁多,但每个冲压件的质量要求是不一样的。为了在提高整车质量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到生产技术条件和质量成本等因素,以便能够充分提高整车生产的综合效能。 因次,制定冲压件的质量检验标准需要结合生产工艺技术条件和车身的使用性能等要求,对不同类别的冲压件制定相应的质量标准。 4.1根据冲压件在车身上功能尺寸等作用 分为:关键件和非关键件。 4.2根据冲压件在车身上的位置不同及客户的可视程度 分为:A、B、C、D四个区域。 4.3根据冲压件上孔在车身装配及工艺要求 分为:一般孔、定位孔、装配孔。 4.4根据冲压件上料边在车身焊接、压合等工艺要求 分为:一般料边、压合料边、焊接料边。 5、冲压件在整车上分区定义 5.1(A区)

车身腰线装饰条或防擦条的下边线、前翼\后翼轮罩边线等以上部位,不包括当车身前后风挡玻璃上边缘的顶盖和天窗区域。 5.2(B区) 车身腰线装饰条或防擦条的下边线、前翼\后翼轮罩边线等以下部位。 车身前后风挡玻璃上边缘的顶盖和天窗区域。 5.3(C区) 打开车门上车时能看到的部位;坐在司机或乘客座位上,关上车门后能看得见的部位; 车身发动机盖、行李盖打开后看得见区域;天窗窗框,油箱加注孔入口等其他区域。5.4(D区) 除A、B、C三个可视区域,车身上被内饰件等覆盖的、客户一般所不能察觉或发现的部位。 6、冲压件质量缺陷类型 冲压件质量缺陷类型一般分三类。 6.1外观缺陷 包括:裂纹、缩颈、坑包、变形、麻点、锈蚀、材料缺陷、起皱、毛刺、拉、压痕、划伤、圆角不顺、叠料、及其他。 6.2功能尺寸缺陷 包括:孔偏、少边、少孔、孔径不符、多料、型面尺寸不符、其他。 6.3返修缺陷 包括:裂纹、孔穴、固体夹杂、未溶合和未焊透、形状缺陷、变形、坑包、刨痕、抛光影、板件变薄、及其他。 7、冲压件的检验方法 7.1外观检验方法 7.1.1触摸检查 用干净的纱布将外覆盖件的表面擦干净。检验员需戴上纱手套沿着零件纵向紧贴零件表面触摸,这种检验方法取决于检验员的经验,必要时可用油石打磨被探知的可疑区域并加以验证,但这种方法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快速检验方法。 7.1.2油石打磨 用干净的纱布将外覆盖件的表面擦干净。打磨用油石(20×13×100mm或更大)。有圆弧的地方和难以接触到的地方用相对较小的油石打磨(例如:8×100mm的半园形油石)油石粒度的选择取决于表面状况(如粗糙度,镀锌等)。建议用细粒度的油石。油石打磨的方向基本

冲压件检验规范标准

1. 目的 明确钣金冲压生产过程产品检验、测量方法及判定标准,为产品检验提供依据 2.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所有钣金冲压半成品及成品 3. 引用文件 本规范在应用下列文件时,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明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未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最新版适用于本文件 3.1GB/T 1804 一般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公差 3.2GB/T 13916-2013 冲压件形状和位置未注公差 3.3GB/T GB/T 15055-2007 冲压件未注公差尺寸极限偏差 4. 检验条件 4.1视力要求:裸视或矫正视力1.0以上 4.2照明要求:在自然光或60W-100W的日光灯照明条件下检验,距离约50-60cm 4.3对于需要主观判断的缺陷,允许用不超过4X的显微镜,超过4X的显微镜可用来辅助分析,但不能用来接收或拒收零件 5. 缺陷分类 5.1严重缺陷:可能造成产品性能故障及安全隐患的缺陷 5.2重要缺陷:可能导致产品的可用性降低的不符合项 5.3轻微缺陷:不影响产品正常使用,产品外观、包装及运输防护等其它轻微不符合项 6. 检验方法 6.1检具测量 用钢板尺、卷尺、塞尺、卡尺、高度尺,靠模、功能规、检验工装及测量平台等测量工具,结合工艺图纸对产品的尺寸、位置、形状等部位进行测量 6.2目视检验 目视检验产品外观无生锈、凹坑、划痕、裂纹、缺料、多料、毛刺等不符合产品质量要求缺陷 7. 检验标准 7.1尺寸检验判定标准 7.1.1产品检验按照图纸公差要求接受检验

装配孔孔径尺寸D1≤30㎜ 孔径尺寸D2≥30㎜ 位置度 卡尺 功能规 D1﹢0.3㎜ D2﹢0.5㎜ ±0.25㎜ √ 一般过孔孔径尺寸D1≤30㎜ 孔径尺寸D2≥30㎜ 位置度 卡尺 功能规 D1﹢0.5㎜ D2﹢1㎜ ±0.5㎜ √ 形状位置冲压件形状位置未注公差参考GB/T 13916-2013 检具 满足装配检具适 用性 √ 方料长宽尺寸卡尺 卷尺 1:切板方料长 度尺寸L±0.5 ㎜ 2:开料对角线尺 寸偏差≤0.5㎜ √ 轮廓扭曲变形卡尺 塞尺 1:前壳成型后 扭曲变形量≤2 ㎜ 2:后壳成型后 扭曲变形量≤1 ㎜ √

冲压件检验标准

冲压件检验判定标准 一、质量判定基本定义 1、某些描述中使用的一些主观评价词汇的定义: 轻微的:指容易接受的,感觉不太明显、不太大、力量很小、不太持久的。 明显的:指较突出的、较清晰的、不用置疑的。 显着的:指非常突出的、一定觉察得到的、鲜明突出的、完全清晰可见的。 2、冲压件在整车上分区定义 汽车分三个区域:两个外区和一个内区。 A区: 汽车的上部至车身腰线,分界线为: 车身腰线装饰条或保护条的下边线 车身腰线装饰槽下边线 车身上开合件边框的有关部位: 汽车内2区的某些部位,从外面完全看的见,可根据具体情况视做1区处理 B区: 坐在司机或乘客座位上,关上车门后能看得见的部位,位于:车身腰线以上 所有上车时能看见的部位,车身周边,车身边框 以及:后侧窗,后行李箱隔板,尾门内板,车身尾门框,行李箱,发动机舱,发动机罩内表面,天窗窗框,油箱加注孔入口 所有坐在司机或乘客座位上,关上车门能看的见的,位于车身腰线以下的部位。

C区: 位于车身装饰条或保护条以下的部分、不影响客户直观视觉效果的部位。 3、检验基本条件定义: 站立,在缺陷扣分区内,在冲压件四周,离件1米进行检查允许俯身,但不能蹲下检查涉及到间隙及高低不平的缺陷,应予以测量判别。 4、检测: –是靠视觉、触觉……进行评判的.。 –只有在有疑问的情况下,才使用检具,根据间隙标准的定义或有关基本标准的定义来核实或明确某些缺陷的扣分级别: ·对间隙及高低不平的检查使用塞尺 ·对冲压件上的坑包、麻点的检查要使用面积规 ·对表面检查使用尺子 5.缺陷分类 –外观类: 裂纹,缩颈坑包,起皱麻点 变形锈蚀材料缺陷 起皱,波纹,棱线毛刺拉毛,划伤 圆角叠料压痕其它

冲压件通用检验规范

1.目的: 制定试模样品的一般检验准则,在规格、客户之外观规范及产品蓝图等没有明确规定时,以此作为检验之依据。 2.范围: 适用于本厂所有冲压件。 3.特殊规定: 3.1本文件若与蓝图及客户检验规范发生冲突,以蓝图和客户要求为准。 4.检验规定: 4.1毛刺的规定: 4.1.1所有冲制件的毛刺高度不得超过板厚的5%,不允许有毛刺的地方,必须有压毛边工 站,压完毛边后,不得有刮手的感觉。 4.1.2对于0.15~0.4MM 4.1.3 4.2平面度的规定: 4.2.1 4.2.2 量。 4.2.3 4.3由于冲孔引起的凸起。 在冲孔边缘会引起突起或凹陷,当超过尺寸界限时拒收。

生变形。 4.7紧固件 4.7.1紧固件须与基材紧密相连,符合安装程序及制程中尺寸。 4.7.2紧固件在安装中不能变形或挤压变形。 4.7.3基材安装中不能变形或凸出。 4.8螺柱(standoff) 、螺母(nut) 、螺钉(screw)压合的规定: 4.8.1所有的螺柱、螺母、螺钉与冲压件母面压合时,必须压牢,不得压偏,螺母(nut)压合 后不得与母面有间隙存在。螺柱(standoff) 、螺钉(screw)不允许高出母面。 4.8.2螺柱或螺母与冲压件母面的结合力必须符合客户规格或蓝图要求,并作推力、扭力、 拉力测试。 4.8.3螺母(nut) 、螺柱(standoff) 、螺钉(screw),进料时除按规定对尺寸,外观检查外,还 应对其硬度进行测试,硬度依据蓝图或规格。 4.8.4螺柱(standoff)、螺母(nut)与冲件基体压合后,必须用牙规检验,检验数与频率依

个别SPEC之要求。 4.9 4.10字模: 4.10.1字模清晰完整,距离460mm目视可识别清楚。压印之每一个单个字体深度一致, 深度差距在0.1mm。有疑议时送检测剖开测量。 4.10.2不允许缺齿,缺角。 4.10.3版次与蓝图及ECN版次一致。 4.10.4字模在零件中的位置及方向必须与图面一致。 4.10.5字模面之背部不能有凹陷及凸出手感,弹片例外。 4.10.6字模中每一个单个字体所使用之字型格式一样。 4.10.7上盖商标的压字深度必须在0.4±0.1mm。 4.11色拉孔: 所有的色拉孔,不允许偏位,要有倒角,其深度H要在规格之内。如图所示(图6),若有怀疑时,需用实物实配。

冲压件检查标准

冲压件检查标准 1.目的:确定冲压件的外观、线性尺寸、形位公差检验条件、检验手段的一般标准, 指导合理、经济的进行检验与品质控制;并可指导相关工艺、检验作业指导书的制订。 2.范围:本标准适用信发所有冲压件的外观、线性尺寸、形位公差检验控制。 3. 外观检验 3.1检查方法 产品及原材料的检查方法以如下条件进行目视检查,需要时可使用菲林,并可借助10倍放大镜。对所发现的外观缺陷按相应允收标准作出判定。 3.1.1 位置:检查人员的眼睛与被测对象物表面的距离:30~45cm。对测量对象表面要以垂直及45°的角度进行检查。(参照图1) 3.1.2 照明:2X36W白色日光灯在距离150~200cm处发出之光亮。 3.1.3 视力:检查人员要求正常或矫正视力在1.0以上,且无色盲。 3.1.4 时间:不得在被测对象物上停留,必须以连续的动作进行,若发现异常时,允许不超过5秒的停留时间作确认。 3.2 等级定义

根据部品所处位置分为3个等级,若需要详细的等级定义时,在相关部门协议基础上,另行规定。 3.2.1 A级面:在正常使用状态下,时常处在使用者视线范围内之面。如产品之正面、上面、侧面,或据客户要求指定为A级的面。 3.2.2 B级面:使用者在正常使用状态下不可直接目视,但时常能看到的面。如产品之后面、底面。 3.2.3 C级面:通常使用者看不到,但在如维修维护打开时能看到的面。 3.3附则: 3.3.1 [冲压部品及零件外观缺陷评判基准],见表。 3.3.2 如出现评判表中未列出之外观缺陷均作“MAJ”严重缺陷处理。 3.3.3 只靠外观基准书不能表现的缺陷,作出限度样本。限度样本从制作到登录、管理方面参见[限度样本管理规定]。 3.4评判基准 冲压部品及零件外观缺陷评判基准

常见冲压件检验标准

1 目的 对冲压件检验的方法、频次、项目和合格标准作出规定。 2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所有冲压件的检验。 3 抽样依据 3.1 除非有特别说明,抽样依据按《抽样检验计划》规定的要求进行。 3.2 若客户有要求时,则依客户的要求抽样检验。 3.3 其它未列入的项目有必要时参照国家或行业标准执行。 4 检验设备及工具 卷尺、卡尺、3M 胶带、盐雾试验箱、ROHS 测试仪,高度规,塞规 面类 外观面定义 A 级面 客户经常看到的面。如面板,机箱的上表面、正面,出给客户的零件等。 B 级面 不移动的情况下,客户偶尔能看到的面,如机箱的后面、侧面、顶部或同等面等。 C 级面 产品在移动或被打开时才能看到的面,如机箱的底面,内部零件的表面等 6 检验条件 6.1所有检验均应在正常照明光源为40W 荧光灯(相当于80-120LUX 光照),裸眼或矫正视力在1.0以上,并模拟最终使用条件下进行。检测过程中不使用放大镜,所检验表面和人眼取正常观察角度±45o角内,距离300mm 。A 级面在检测时应转动,以获得最大反光效果。B 级面和C 级面在检测期间不必转动。 6.2 A 级面停留15秒,B 级面停留10秒,C 级面停留5秒。 6.3 抽验水准(AQL): 不合格(缺陷)类别 严重 主要 一般 缺陷类别代码 A B C AQL 0 1.5 2.5 7 检查项目 外观检查、结构尺寸检查、材质检查、特定试验(包括盐雾试验、附着力试验等)、包装检查。 8 判定条件 8.1所有的机构、功能要求以图面为准,关于机构尺寸公差如图面未直接于尺寸后标注其公差,则本公司孔的尺寸公差以±0.10mm 管制,其他尺寸以±0.20mm 进行管制,除非客戶有更为严格或特別要求。QE 人員可视需要在SIP 制定時缩小其公差,以利于生产管制,如丽辰公司供货商的产品有因SIP 缩小公差管制的问题被判拒收,且可证实是丽辰公司事前未有通知厂商時,当批可以尽量吸收的原则协调处理,但供货商必须于下批改善。 8.2产品因为工艺的特性或设计结构的影响,而存在固有外观缺失(如冲压模具痕; 机壳产品等級面参考图: B 級面 两侧面 C 級面 背面、底面及內部各面 A 級面 前面及上面 A 級面

冲压件的缺陷及检验标准

冲压件的缺陷及检验标准 1、目的 本标准旨在明确制造过程中对各种冲压件质量的描述、检验方法、判定标准、及对冲压件固有缺陷记录和使用标准,为制造过程质量检验提供依据。 2、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乘用车制造事业部职责范围内生产的冲压件半成品和成品。 3、术语 3.1 关键冲压件 对整车的结构、装配、生产工艺、使用性能、安全等方面有重要影响的冲压件。 将这一类冲压件作为过程质量的关键环节去加以控制,列为关键冲压件。 3.2 固有缺陷 针对前期产品开发过程中,因技术、工装及设计等原因导致的冲压件存在一些工艺上无法彻底整改的缺陷。制造过程对这些缺陷进行固化和稳定。 4、冲压件质量检验标准制定原则 一个车身上的冲压件繁多,但每个冲压件的质量要求是不一样的。为了在提高整车质量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到生产技术条件和质量成本等因素,以便能够充分提高整车生产的综合效能。 因次,制定冲压件的质量检验标准需要结合生产工艺技术条件和车身的使用性能等要求,对不同类别的冲压件制定相应的质量标准。 4.1 根据冲压件在车身上功能尺寸等作用 分为:关键件和非关键件。 4.2 根据冲压件在车身上的位置不同及客户的可视程度 分为:A 、B 、C、D 四个区域。 4.3 根据冲压件上孔在车身装配及工艺要求 分为:一般孔、定位孔、装配孔。 4.4 根据冲压件上料边在车身焊接、压合等工艺要求 分为:一般料边、压合料边、焊接料边。 5、冲压件在整车上分区定义 5.1 (A 区) 车身腰线装饰条或防擦条的下边线、前翼\后翼轮罩边线等以上部位,不包括当车身前后风挡玻璃上边缘的顶盖和天窗区域。 5.2 (B 区) 车身腰线装饰条或防擦条的下边线、前翼\后翼轮罩边线等以下部位。 车身前后风挡玻璃上边缘的顶盖和天窗区域。 5.3 (C 区) 打开车门上车时能看到的部位;坐在司机或乘客座位上,关上车门后能看得见的部位; 车身发动机盖、行李盖打开后看得见区域;天窗窗框,油箱加注孔入口等其他区域。5.4 (D 区) 除A 、B 、C 三个可视区域,车身上被内饰件等覆盖的、客户一般所不能察觉或发现的部位。 6、冲压件质量缺陷类型 冲压件质量缺陷类型一般分三类。 6.1 外观缺陷

冲压件质量控制标准和管理办法

瑞鹄汽车模具有限公司 冲压件质量控制标准和管理办法 1、目的 本标准旨在明确制造过程中对各种冲压件质量的描述、检验方法、判定标准、及对冲压件固有缺陷记录和使用标准,为制造过程质量检验提供依据。 2、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冲压科职责范围内生产的冲压件半成品和成品。 3、术语 3.1关键冲压件 对整车的结构、装配、生产工艺、使用性能、安全等方面有重要影响的冲压件。将这一类冲压件作为过程质量的关键环节去加以控制,列为关键冲压件。 (由客户提供各车型的关键冲压件清单,形成《关键冲压件清单》。) 3.2固有缺陷 针对前期产品开发过程中,因技术规划及设计等原因导致的冲压件存在一些工艺上无法彻底整改的缺陷。冲压科与质保部结合客户的意见对这些缺陷进行固化和稳定。 4、冲压件质量检验标准制定原则 一个车身上的冲压件大概有300-600个,但每个冲压件的质量要求是不一样的。为了在提高整车质量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到生产技术条件和质量成本等因素,以便能够充分提高整车生产的综合效能。因此,制定冲压件的质量检验标准需要结合生产工艺技术条件和车身的使用性能等要求,对不同类别的冲压件制定相应的质量标准。 4.1根据冲压件在车身上功能尺寸等作用 分为:关键件和非关键件。 4.2根据冲压件在车身上的位置不同及客户的可视程度 分为:A、B、C、D四个区域。 4.3根据冲压件上孔在车身装配及工艺要求 分为:一般孔、定位孔、装配孔。 4.4根据冲压件上料边在车身焊接、压合等工艺要求 分为:一般料边、压合料边、焊接料边。 5、冲压件在整车上分区定义 如下图所示: 汽车分四个区域:两个外区和两个内区。

5.1外1区(A区) 车身腰线装饰条或防擦条的下边线、前翼\后翼轮罩边线等以上部位,不包括当车身前后风挡玻璃上边缘离地高度大于1700mm的车型的顶盖和天窗区域。 5.2外1区(B区) 车身腰线装饰条或防擦条的下边线、前翼\后翼轮罩边线等以下部位。 车身前后风挡玻璃上边缘离地高度大于1700mm的车型的顶盖和天窗区域。 5.3内1区(C区) 打开车门上车时能看到的部位;坐在司机或乘客座位上,关上车门后能看得见的部位;车身发动机盖、行李盖打开后看得见区域;天窗窗框,油箱加注孔入口等其他区域。 5.4内2区(D区) 除A、B、C三个可视区域,车身上被内饰件等覆盖的、客户一般所不能察觉或发现的部位。 6、冲压件质量缺陷类型 冲压件质量缺陷类型一般分三类。 6.1外观缺陷 包括:裂纹、缩颈、坑包、变形、麻点、锈蚀、材料缺陷、起皱、毛刺、拉毛、压痕、划伤、圆角不顺、叠料、及其他。 6.2功能尺寸缺陷 包括:孔偏、少边、少孔、孔径不符、多料、型面尺寸不符、其他。 6.3返修缺陷 包括:裂纹、孔穴、固体夹杂、未溶合和未焊透、形状缺陷、变形、坑包、刨痕、抛光影、板件变薄、及其他。 7、冲压件的检验方法 7.1外观检验方法 7.1.1触摸检查 用干净的纱布将外覆盖件的表面擦干净。 检验员需戴上纱手套沿着零件纵向紧贴零件表面触摸,这种检验方法取决于检验员的经验,必要时可用油石打磨被探知的可疑区域并加以验证,但这种方法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快速检验方法。7.1.2油石打磨 用干净的纱布将外覆盖件的表面擦干净。 打磨用油石(20×13×100mm或更大)。 有圆弧的地方和难以接触到的地方用相对较小的油石打磨(例如:8×100mm的半园形油石) 油石粒度的选择取决于表面状况(如粗糙度,镀锌等)。建议用细粒度的油石。 油石打磨的方向基本上沿纵向进行,并且很好地贴合零件的表面,部分特殊的地方还可以补充横向的打磨。 7.1.3柔性纱网的打磨 用干净的纱布将外覆盖件的表面擦干净。 用柔性砂网紧贴零件表面沿纵向打磨至整个表面,任何麻点、压痕会很容易地被发现(不建议用此方法检验瘪塘、波浪等缺陷)。 7.1.4涂油检查 用干净的纱布将外覆盖件的表面擦干净。 用干净的刷子沿着同一个方向均匀地涂油至零件的整个外表面。 把涂完油的零件放在高强度的灯光下检查,建议把零件竖在车身位置上。用此法可很容易地发现零件上的微小的麻点、瘪塘、波纹。 结合目前公司现状,采取7.1.1和7.1.2两种方法对在线生产的表面件进行检查。

DKBA04500040-C钣金冲压件质量要求

DKBA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内部技术规范 DKBA0.450.0040 REV C 钣金冲压件质量要求Specification For Sheet-metal Punching Part 2012年07月30日发布 20012年09月1日实施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All rights reserved

修订声明Revision declaration 本规范拟制与解释部门:整机工程部基础平台部 本规范的相关系列规范或文件:无 相关国际规范或文件一致性:无 替代或作废的其它规范或文件:无 相关规范或文件的相互关系:无

目录 1.技术要求 (6) 1.1.外观及表面状态一般要求 (6) 1.1.1.零件的毛刺面朝向要求 (6) 1.1.2.冲裁类平板零件圆角要求 (6) 1.1.3.零件上止裂孔、工艺槽要求 (7) 1.1.4.弯曲零件未注圆角R要求 (7) 1.1.5.翻边攻丝质量要求 (8) 1.1.6.自铆质量要求 (9) 1.1.7.零件表面的外观要求 (10) 1.2.钣金冲压件毛刺的要求 (10) 1.2.1.毛刺的高度定义 (10) 1.2.2.结构件的毛刺区域分类 (10) 1.2.3.钣金冲压件毛刺质量要求 (14) 1.2.4.钣金冲压件的熔渣要求 (15) 1.2.5.钣金冲压件的接刀痕的要求 (15) 1.3.钣金冲压件公差要求 (15) 1.3.1.公差要求 (15) 1.3.2.钣金件冲压公差等级代号及数值 (16) 1.3.3.其它说明 (20) 2.检验规则 (22) 2.1.检验类别 (22) 2.1.1.一般检验 (22) 2.1.2.补充检验 (22) 2.2.检验原则 (22) 2.3.检验规定 (22) 图目录 图 1 折弯件毛刺方向示意图 (6) 图 2 平板件的尖角示意图 (6) 图 3 止裂孔直径示意图 (7) 图 4 工艺槽口示意图 (7)

冲压件检验标准.docx

冲压件检验判定标准 一、量判定基本定 1、某些描述中使用的一些主价的定: 微的:指容易接受的,感不太明、不太大、力量很小、不太持久的。 明的:指突出的、清晰的、不用置疑的。 著的:指非常突出的、一定察得到的、明突出的、完全清晰可的。 2、冲件在整上分区定 汽分三个区域:两个外区和一个内区。 A区: 汽的上部至身腰,分界:身腰装 条或保条的下身腰装槽下 身上开合件框的有关部位: 汽内 2 区的某些部位,从外面完全看的,可根据具体情况做 1 区理 B区: 坐在司机或乘客座位上,关上后能看得的部位,位于:身腰以上 所有上能看的部位, 身周 , 身框 以及:后窗,后行李箱隔板, 尾内板,身尾框,行李箱, 机,机罩内表面,天窗窗框,油箱加注孔入口 所有坐在司机或乘客座位上,关上能看的的,位于身腰以下的部位。 C区: 位于身装条或保条以下的部分、不影响客直效果的部位。 3、基本条件定: 站立,在缺陷扣分区内,在冲件四周,离件 1 米行允俯身,但不能蹲下涉及到隙及高低 不平的缺陷,予以量判。 4、 : –是靠、触?? 行判的. 。 –只有在有疑的情况下,才使用具,根据隙准的定或有关基本准的定来核或明确某些缺 陷的扣分: · 隙及高低不平的使用塞尺 · 冲件上的坑包、麻点的要使用面 · 表面使用尺子 5.缺陷分 –外 : 裂 ,坑包,起麻点 形材料缺陷 起,波,棱毛刺拉毛,划

圆角叠料压痕其它

冲压件判定标准 判定 描述一区二区 项目 三区 外部内部外部内部 1、封闭裂纹长度≥80mm或宽度≥3mm(料厚≥);宽度≥2mm(料厚≤) 2、 不 报废封闭裂纹长度≥ 50mm;宽度≥ 2mm 裂纹 长度小于 80mm或宽度小于 3mm(料厚≥);长度≤ 80mm且宽度≤ 2mm(料厚 ≤)返工 安全件减震器////报废缩颈部位厚度 / 料厚≤ 20%且长度≥ 80mm返工 缩颈缩颈部位厚度 / 料厚≥ 20%长度≤ 80mm放行放行放行放行放行安全件减震器受力部位缩颈≥料厚的10%////报废面积≥ 8cm2或长度≥ 10cm高度≥ 3mm报废返工报废返工返工 222 面积 4cm ≤S< 8cm 上或长度 5cm≤L< 10cm面积≥ 100cm 坑包返工返工返工返工放行或长度≥ 10cm 坑包高度≥ 1mm返工返工返工放行放行零件 2/3 面积上能看到麻点或小凸包。报废返工报废返工放行麻点 零件表面用油石磨件之前用手感觉明显的麻点或麻点群。返工放行返工放行放行 锈蚀厚度≥料厚的40%报废 锈蚀 表面质量受锈蚀影响但可通过打磨修复。返工返工返工返工返工 料厚明显不符合要求,表面有明显的桔皮滑移线、镀锌层疏松、 材料缺报废锌皮脱落长度≥ 300 mm宽度≥ 5mm 陷 轻微的材料缺陷、磨件后可见的材料缺陷返工放行返工放行放行棱线、弧线度明显地不清晰、不光顺;肉眼就能看出的严重皱折、 起皱 /报废棱线错位,严重影响焊接及装配。 波纹 / 棱线、弧度不够清晰光顺;非一区内用肉眼可见的皱纹、波纹、 棱线返工放行返工放行放行棱线错位、在要求严格的部位还包括磨件后的可见波纹等缺陷。 毛刺装配面上的粗毛刺(大于料厚的45%)有危险性的粗毛刺。返工 拉毛拉毛深度≥料厚的20%或宽度≥ 2mm、长度≥ 5mm返工返工返工返工放行 压痕深度≥料厚的40%报废返工报废返工返工压痕 料厚的 10%<压痕深度<料厚的40%返工返工返工返工放行

汽车冲压件检验规范

汽车冲压件检验规范 1目的 规定了冲压件检验的评价准则,确保合格产品流入下一工序,确保产品满足顾客的要求。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冲压件质量的认可。 3术语无 4职责 检验员负责按照本准则对冲压件进行检验。 5流程图无 6规定 6.1冲压件检验区域划分,参照《整车审核工作指导书》中的附件3“车身表面区域的划分”。 6.2冲压件检验方法 6.2.1触摸检验 6.2.1.1用干净的纱布将外覆盖件的表面擦干净。 6.2.1.2检验员需戴上触摸手套沿着零件纵向紧贴零件表面触摸,这种检验方法取决于检 验员的经验。 6.2.1.3必要时可用油石打磨被探知的可疑区域并加以验证,但这种方法不失为一种行之 有效的快速检验方法。 6.2.2油石打磨 6.2.2.1用干净的纱布将外覆盖件的表面擦干净。 6.2.2.2打磨用油石(20×20×100mm或更大) 6.2.2.3有圆弧的地方和难以接触到的地方用相对较小的油石打磨(例如:8×100mm的半 圆形油石)

6.2.2.4油石粒度的选择取决于表面状况(如粗糙度,镀锌等)。建议用细粒度的油石。 6.2.2.5油石打磨的方向基本上沿纵向进行,并且很好地贴合零件的表面,部分特殊的地 方还可以补充横向的打磨。 6.2.3柔性纱网的打磨 6.2.3.1用干净的纱布将外覆盖件的表面擦干净。 6.2.3.2用柔性砂网紧贴零件表面沿纵向打磨至整个表面,任何麻点、压痕会很容易地被 发现。 6.2.4涂油检验 6.2.4.1用干净的纱布将外覆盖件的表面擦干净。 6.2.4.2用干净的刷子沿着同一个方向均匀地涂油至零件的整个外表面。 6.2.4.3把涂完油的零件放在强光下检验,建议把零件竖在车身位置上。用此法可很容易 地发现零件上的微小的麻点、瘪塘、波纹。 6.2.5目视检验 6.2.6检具检测 6.2.6.1将零件放入检具,依据检具说明书操作要求,对零件进行检测。 6.3冲压件缺陷评价准则 6.3.1开裂 6.3.1.1检验方法:目视 6.3.1.2评价准则: A类缺陷:没有经过培训的用户也能注意到的开裂,此类缺陷的冲压件是用户不能接受的,发现后必须立即对冲压件进行冻结。 B类缺陷:看得见的可确定的细微开裂,此类缺陷冲压件在Ⅰ、Ⅱ区是不能接受的,其他区域允许作补焊返修处理,但返修部位是顾客不易发觉的且必须满足冲压件的返修标准。 C类缺陷:处于模棱两可的,仔细检验后确定的缺陷,此类缺陷的冲压件在Ⅱ区内部、

冲压件通用检验规范

※※目錄※※

1.目的 制定冲压生产线的一般检验准则,在规格,客户之外观规范及产品范围等没有明确规定时,以此作为检验检验过运作之依据。 2.范围 适用于PCE,ECG的所有冲制作 3.参考文件 3.1ES04-021Compaq铁壳外观规范 3.2记录保存依QS-16 4.特殊规定 4.1本文件若与蓝图及IS,SIP,SOP,PMP客户检验规范发生冲突,以上述规格和蓝图为准。 4.2例外规定放入个别检验规格内。 4.3若个别规格要求超出(低于或松于)此文件,以个别规格为准。 5.检验规定 5.1毛刺的规定: 5.1.1所有冲制件的毛刺高度不得超过板厚的5%,不允许有毛刺的方,必须有压毛 边工序,压完毛边后,不得有刮手的感觉。 5.1.2对于0.15~0.4MM的不锈钢,马口铁及铜弹片,毛刺高度应控制在0.04MM以 下。 5.1.3 出毛刺(如图1) 5.1.4在制程中,

度大于4%时,就要做好检查记录并要求修模,但已冲零件放行。 5.2平面度的规定: 5.2.1冲件平面不允许有与蓝图不符之最严重翘曲。

5.5图面没有形位公差标注时,与该处尺寸公差相等。 5.6冲制件折弯角度必须控制±1°范围,以防止因装配、铆接、拉铆、打螺钉后产生变 形。有特殊装配的边要加严管制,并放入个别规格内列管。 5.7聚固件 5.7.1紧固件须与基材紧密相连,符合安装程序及制程中尺寸。 5.7.2紧固件在安装中不能变形或挤压变形。 5.7.3基材安装中不能变形或凸出。 5.7.4长的压件如螺柱STANDOFF,ETC须垂直度<1.5° 5.8螺柱(STANDOFF),螺母(NUT)螺钉(SCREW)压合的规定: 5.8.1所有的螺柱,螺母,螺钉与冲压件母面压合时,必须压牢,不得压偏,螺母(NUT)压合后不得与母面有间隙存在,螺柱(STANDOFF),螺钉(SCREW)不允许高出母面。 5.8.2螺母、螺柱、螺钉的料号及数量,在与冲压件母体铆合后,首件必须检验清楚,以 防止混料。 5.8.3螺柱或螺母与冲压件母面的结合力必须符合客户规格或蓝图要求,并作推力,扭力, 拉力测试。 5.8.4螺母(NUT),螺柱(STANDOFF),螺钉(SCREW),进料时除按规定对尺寸, 外观检查外,还应对其硬度进行测试,硬度依 5.8.5螺柱(STANDOFF),螺母(NUT)与冲件基体压合后,必须用牙规检验,检验数 与频率依个别SPEC之要求。 5.9对所有卡钩的规定: 5.9.1所有卡钩高度必须在检验规格之内,且卡钩的深度也应在规格之内。 5.9.2卡钩R位置变异: 如下图所示: A处不应塌下,B面不允许有斜度,C部尺寸在尺寸公差内(如图4),治具前端必须插到尺寸线与R的切点处(如图5)。

冲压件检验规范标准.docx

1. 目的 明确钣金冲压生产过程产品检验、测量方法及判定标准,为产品检验提供依据 2.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所有钣金冲压半成品及成品 3. 引用文件 本规范在应用下列文件时, 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注明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未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最新版适用于本文件 1804 一般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公差 13916-2013 冲压件形状和位置未注公差 3.3GB/T GB/T 15055-2007 冲压件未注公差尺寸极限偏差 4. 检验条件 4.1 视力要求:裸视或矫正视力 1.0 以上 4.2 照明要求:在自然光或 60W-100W 的日光灯照明条件下检验,距离约50-60cm 4.3 对于需要主观判断的缺陷,允许用不超过 4X 的显微镜,超过 4X 的显微镜可用来辅 助分析,但不能用来接收或拒收零件 5. 缺陷分类 5.1 严重缺陷:可能造成产品性能故障及安全隐患的缺陷 5.2 重要缺陷:可能导致产品的可用性降低的不符合项 5.3 轻微缺陷:不影响产品正常使用,产品外观、包装及运输防护等其它轻微不符合项 6. 检验方法 6.1 检具测量 用钢板尺、卷尺、塞尺、卡尺、高度尺,靠模、功能规、检验工装及测量平台等测量工 具,结合工艺图纸对产品的尺寸、位置、形状等部位进行测量 6.2 目视检验 目视检验产品外观无生锈、凹坑、划痕、裂纹、缺料、多料、毛刺等不符合产品质量要求缺陷 7. 检验标准 7.1 尺寸检验判定标准 7.1.1 产品检验按照图纸公差要求接受检验 7.1.2 图纸未注公差按照 GB/T 15055-2007 检验方 接受标准 项目 描述 判定标准 法 CR MA MI 0 1.0 2.5 重要 关键线性关键尺寸公差± 0.25 ㎜ 图纸标明关键尺 尺寸 卡尺 寸公差 √ 一般 一般线性尺寸 L ,当 L1 ≤ 500 ㎜,当 L2 L1 ± 0.5 ㎜ ≥500 ㎜, 卡尺 √ 尺寸 L2 ±1 ㎜ 3.2GB/T 3.1GB/T

五金冲压件检验标准

五金冲压件检验标准 1 目的 拒收之准则。本标准定义冲压件产品外观品质的基本要求,并确立允收/ 2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维盛生产的所有冲压件产品。 3 相关文件 《产品外观检验标准》。 4 定义 A级面:客户经常看到的面,如面板,机箱的上表面、正面,出给客户的零件,马口铁生产的产品等。 B级面:不移动的情况下,客户偶尔能看到的面,如机箱的后面、侧面等。 C级面:产品在移动或被打开时才能看到的面,如机箱的底面,内部零件的表面等。 5 检测条件 5.1 所有检验均应在正常照明,并模拟最终使用条件下进行。检测过程中不使用放大镜, 所检验表面和人眼呈45?角。A级面在检测时应转动,以获得最大反光效果。B 级 面和C级面在检测期间不必转动。 光源=40W荧光灯 零件表面人眼 距离500毫米 5.2 A级面停留10秒,B级面停留5秒,C级面停留3秒。

6 薄板金属件外观检验标准 6.1 允收总则 6.1.1 可接受的缺陷不能影响该零件的装配和功能,否则,将被拒收。 6.1.2 缺陷允收定义了1250平方毫米的区域内各类缺陷的最大允收数量。对于较大的零件表面,可允收数量和该表面所含1250平方毫米区域数量成正比,但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缺陷不能相连。 6.2 缺陷定义 6.2.1彩虹效应:镀锌有可能造成变色或“彩虹”效应。 /氧化:暴露在空气中的金属表面发生的化学反应。 6.2.2生锈 6.2.3变色:底色或预期的颜色发生改变,或零件表面的颜色不一致。 6.2.4刮伤:零件表面的呈条状的浅沟。 6.2.5压痕:由尖锐物件在零件表面造成的沟痕,指甲能够感受到。 6.2.6镀痕/流痕:由于镀层厚度不均匀造成零件表面上波纹状或条状异常的区域。 6.2.7痕迹:指基体材料的小坑、折弯痕或其他痕迹,涂装后仍无法消除。 6.2.8灰尘或油脂:在制造过程中产生并留在零件表面上的赃污(未清洗)。 6.2.9斑点/沙粒/绒线:涂装面或零件表面任何非预期的异物。 6.2.10凹坑:零件表面弹坑状的缺陷。 6.2.11模压痕:因成形模具在零件表面造成的工艺痕,所有零件的模压痕的位置和大小都一样,均匀分布于成形/折弯区域。

冲压件通用检验规范

1.目的: 制定试模样品的一般检验准则,在规格、客户之外观规范及产品蓝图等没有明确规定时,以此作为检验之依据。 2.范围: 适用于本厂所有冲压件。 3.特殊规定: 3.1本文件若与蓝图及客户检验规范发生冲突,以蓝图和客户要求为准。 4.检验规定: 4.1毛刺的规定: 4.1.1所有冲制件的毛刺高度不得超过板厚的5%,不允许有毛刺的地方,必须有压毛边工 站,压完毛边后,不得有刮手的感觉。 4.1.2对于0.15~0.4MM的不锈钢,马口铁及铜弹片,毛刺高度应控制在0.04mm以下。 4.1.3弯曲时,角根部端面挤出毛刺也应在料厚5%的规定之内(如图1)。 / 擠出毛刺 X ..■■■ / # (圖1) 4.2平面度的规定: 4.2.1冲件平面不允许有与蓝图不符之严重翘曲。 4.2.2平面度不得大于零件的最大对角长度尺寸的0.4%。用卡尺,刀口尺及塞尺对其进行测 量。 4.2.3图面有特殊要求平面度时,要以规格要求为准加以控制。 4.3由于冲孔引起的凸起。(图2)

在冲孔边缘会引起突起或凹陷,当超过尺寸界限时拒收。

冲压件通用检验规范 尺寸界限 —— 尺寸 一 \ 界限 (圖2) 4.4拉深引起的凹陷 靠近切边边缘的拉深引起的凹陷(如图3),在不影响装配功能和强度的情况下,可接受 —__ __ A \ OX ~77 4.5图面没有形位公差标注时,与该处尺寸公差相等。 4.6冲制件折弯角度的控制: 冲制件任何折弯边的角度必须控制土 0.5°范围,以防止因装配、铆接、拉铆、打螺钉后产 生变形。 4.7紧固件 4.7.1紧固件须与基材紧密相连,符合安装程序及制程中尺寸。 4.7.2紧固件在安装中不能变形或挤压变形。 4.7.3基材安装中不能变形或凸出。 4.8螺柱(standoff )、螺母(nut )、螺钉(screw )压合的规定: 4.8.1所有的螺柱、螺母、螺钉与冲压件母面压合时,必须压牢,不得压偏,螺母 (n ut ) 压合 后不得与母面有间隙存在。螺柱(standoff )、螺钉(screw )不允许高出母面。 4.8.2螺柱或螺母与冲压件母面的结合力必须符合客户规格或蓝图要求,并作推力、扭力、 拉 力测试。 4.8.3螺母(nut )、螺柱(standoff )、螺钉(screw ),进料时除按规定对尺寸,外观检查外, 还 应对其硬度进行测试,硬度依据蓝图或规格。 超出尺寸 尹(J I 界限不可 / ; I 接受 在尺寸界限 內可接受 A-A (圖

冲压件质量控制标准和管理办法

冲压件质量控制标准和管理办法 瑞鹄汽车模具有限公司 1、目的 本标准旨在明确制造过程中对各种冲压件质量的描述、检验方法、判定标准、及对冲压件固有缺陷记录和使用标准,为制造过程质量检验提供依据。 2、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冲压科职责范围内生产的冲压件半成品和成品。 3、术语 3.1 关键冲压件 对整车的结构、装配、生产工艺、使用性能、安全等方面有重要影响的冲压件。将这一类冲压件作为过程质量的关键环节去加以控制,列为关键冲压件。 (由客户提供各车型的关键冲压件清单,形成《关键冲压件清单》。) 3.2 固有缺陷 针对前期产品开发过程中,因技术规划及设计等原因导致的冲压件存在一些工艺上无法彻底整改的缺陷。冲压科与质保部结合客户的意见对这些缺陷进行固化和稳定。 4、冲压件质量检验标准制定原则 ——————————————————————————————————————————————— 一个车身上的冲压件大概有300-600 个,但每个冲压件的质量要求是不一样的。为了在提高整车质量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到生产技术条件和质量成本等因素,以便能够充分提高整车生产的综合效能。因此,制定冲压件的质量检验标准需要

结合生产工艺技术条件和车身的使用性能等要求,对不同类别的冲压件制定相应的质量标准。 4.1 根据冲压件在车身上功能尺寸等作用 分为:关键件和非关键件。 4.2 根据冲压件在车身上的位置不同及客户的可视程度 分为:A、B、C、D 四个区域。 4.3 根据冲压件上孔在车身装配及工艺要求 分为:一般孔、定位孔、装配孔。 4.4 根据冲压件上料边在车身焊接、压合等工艺要求 分为:一般料边、压合料边、焊接料边。 5、冲压件在整车上分区定义 如下图所示: 汽车分四个区域:两个外区和两个内区。 5.1 外1 区(A区) 车身腰线装饰条或防擦条的下边线、前翼\后翼轮罩边线等以上部位,不包括当车身前后风挡玻璃上边缘离地高度大于1700mm 的车型的顶盖和天窗区域。 5.2 外1 区(B区) 车身腰线装饰条或防擦条的下边线、前翼\后翼轮罩边线等以下——————————————————————————————————————————————— 部位。 车身前后风挡玻璃上边缘离地高度大于1700mm的车型的顶盖和天窗区域。 5.3 内1 区(C区)

冲压件检验通用标准

冲压件检验通用标准 1.钢板厚度要求,根据图纸材料栏,允差不得超过0.1MM, 并逐步完善材料牌号2.喷塑件应注意初检颜色和光面或砂面程度,再检验喷塑质量,是否有堆塑,颗粒物,漏喷,过薄过厚现象;电镀件注意镀锌件的颜色是镀白还是镀彩,镀铬的光亮程度,以封样样品或色样作为标准。缺陷判定应区别ABC面 3. 检查沉孔个数和大小是否符合图纸,必要时用沉头螺钉比较是否符合装配要求 4. 孔位检查: 用1:1图纸进行对比检查, 有技改的图纸注意检查是否技改到位,检查是否缺孔,多孔。A3图幅的1:1图纸有失真,首次校对时应采用A4图纸,以后校对采用上次封样样品。 5. 孔径检查 5.1对于生产量大的冲压件,应注意检查孔径大小,因为冲针可能磨损造成直径变小。 5.2对于轴承孔,应检验喷塑后尺寸是否符合图纸要求, 抽样用轴承座带轴承进行试套。 5.3对于螺丝孔,去除喷塑层后,M3的螺孔底孔,用2.5冲针可以轻松通过,用2.6冲孔较紧。M4的螺孔底孔,用3.3冲针可以轻松通过,用3.4冲孔较紧。螺纹底孔过紧造成攻丝困难,过松造成易滑丝! 6.成形和冲压定位精度 6.1接收板和灯架零件,要求对中性精度高,否则造成对管偏心,影响机器性能,两边对应尺寸相差不能超过0.1MM。接收板小孔和长磁头大孔是两道冲出,应分别检验对中性 6.2灯架是易变形零件,要求进出货放置整齐,避免变形,冲孔定位不得超出0.05MM,变形量不得超出0.2MM 6.3 折弯直角度应不得超过3度。 6. 4以下是冲压件的工艺,质检人员应能判定哪道工艺出现问题 左右板的工艺:落料—冲孔 接收板的工艺:落料—冲小孔—成形—冲长磁头大孔 灯架的工艺:落料—冲孔—成形 后横档的工艺:落料—冲孔—成形 手柄的工艺:落料—冲孔—去毛刺--成形 备注:有些冲压件是落料和冲孔合为一道落料,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7. 厂商标记:对于不同厂家生产的同一物料,一般有厂家区别记号,质检物料部门应能识别。这类物料要求分开放置,左右板配套使用。基本位置应检查一致性,由质检人员相互比较,提出问题,促进两家供应商改进提高。 浙江新大机具有限公司2011年

检验标准册钣金件产品外观检验标准

1目的 本标准定义维盛冲压件产品外观品质的基本要求,并确立允收/拒收之准则。 2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维盛生产的所有冲压件产品。 3相关文件 《**产品外观检验标准》。 4定义 A级面:客户经常看到的面,如面板,机箱的上表面、正面,出给客户的零件,马口铁生产的产品等。 B级面:不移动的情况下,客户偶尔能看到的面,如机箱的后面、侧面等。 C级面:产品在移动或被打开时才能看到的面,如机箱的底面,内部零件的表面等。 5检测条件 5.1 所有检验均应在正常照明,并模拟最终使用条件下进行。检测过程中不使用放大镜, 所检验表面和人眼呈45°角。A级面在检测时应转动,以获得最大反光效果。B级面和C级面在检测期间不必转动。 光源=40W荧光灯 毫米 5.2A级面停留10秒,B级面停留5秒,C级面停留3秒。 6薄板金属件外观检验标准 6.1 允收总则 6.1.1 可接受的缺陷不能影响该零件的装配和功能,否则,将被拒收。 6.1.2 缺陷允收定义了1250平方毫米的区域内各类缺陷的最大允收数量。对于较 大的零件表面,可允收数量和该表面所含1250平方毫米区域数量成正比, 但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缺陷不能相连。 6.2缺陷定义 6.2.1彩虹效应:镀锌有可能造成变色或“彩虹”效应。 6.2.2生锈/氧化:暴露在空气中的金属表面发生的化学反应。 6.2.3变色:底色或预期的颜色发生改变,或零件表面的颜色不一致。 6.2.4刮伤:零件表面的呈条状的浅沟。 6.2.5压痕:由尖锐物件在零件表面造成的沟痕,指甲能够感受到。 6.2.6镀痕/流痕:由于镀层厚度不均匀造成零件表面上波纹状或条状异常的区域。 6.2.7痕迹:指基体材料的小坑、折弯痕或其他痕迹,涂装后仍无法消除。 6.2.8灰尘或油脂:在制造过程中产生并留在零件表面上的赃污(未清洗)。 6.2.9斑点/沙粒/绒线:涂装面或零件表面任何非预期的异物。 6.2.10凹坑:零件表面弹坑状的缺陷。 6.2.11模压痕:因成形模具在零件表面造成的工艺痕,所有零件的模压痕的位置和大小都一样,均匀分布于成形/折弯区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