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立方论文

光立方论文
光立方论文

目录

1 概述 (2)

1.1光立方原理 (2)

1.2 3DLED光立体的优越性以及主要应用 (3)

2设计课题硬件系统的设计 (3)

2.1 LED管脚搭接方法: (3)

2.2设计课题电路原理图 (7)

2.3设计课题电路PCB图 (8)

2.4 设计课题电路元器件布局图 (9)

2.5 设计课题元器件清单 (10)

3 设计课题软件系统的设计 (11)

3.1 3dLED光立方代码图形 (11)

3.2 设计课题软件系统程序清单 (12)

4 设计结论 (18)

4.1 设计总结与使用说明 (18)

4.2 电路的调试和调试出现的问题 (19)

4.3设计体会 (19)

结束语 (20)

致谢 (21)

参考文献 (22)

1

1 概述

1.1光立方原理

光立方也就是LED的立体阵列,一般的LED是平面的,比如一个字,而光立方则是在多个等间距的平面再组合成一个立体。这样就可以显示真3D图形。8*8*8光立方我们把它拆成8个面,如下图,每个面64个灯,或说成64束。

我们要控制这64个灯使其自由变换,然后控制每个层依次点亮即可。

图1

学过点阵的都知道,如果要控制8*8点阵,需要16个引脚,那么8*8*8点阵我们再用8个引脚充当8*8点阵的总开关即可,我们只要把64个LED灯的阴极连接在一起就可以了。

图2

2

3

1.2 3DLED 光立体的优越性以及主要应用

1. 3DLED 以其功耗低,寿命长,亮度高,视角大,可视距离远等优点而具有极为广阔的发展前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3DLED 逐渐应用于各行各业。人们对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已经不再满足于二维平面,进而转向三维平面。3DLED 的出现是一个很好的契机。

2. 3DLED 光立体极具观赏性,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要求,设计不同的图案, 展现不同的立体效果。可以说它是变幻无穷的。因其极大地观赏性,使人们在接受信息,数据的同时更加印象深刻,使信息的传输更有效率。

3. 随着3D 技术的逐步发展,3DLED 被广泛应用于现实生活中,比如LED 显示屏,LED 图像,LED 立体摄影。这些技术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电影院,会议场合,舞台设计,以及各种娱乐场所。

2设计课题硬件系统的设计 2.1 LED 管脚搭接方法:

为了保持整体的通透性,立体感,3dLED 光立方没有设计额外的支架,所有

的搭接直接用LED 的管脚。

1. 水平折弯:基本徒手可以完成,将512个LED 灯的阴极都弯曲成90度,为了焊接的统一性,折弯时尽量保持角度的统一,还要注意区分阴极与阳极,由于我们做的是共阴,所以将阴极折弯。如图3

图3 LED 灯弯曲成90度

2. 垂直折弯:为了让阴极摆出发光体一部分,使其与上下的LED 搭接,可利用尖嘴钳

对LED 进行垂直折弯。

4

3. 由点到线:自备一块木板,在上面打8*8的64个孔,每个孔的间距大约为2cm ,将折好的LED 插入一排后,其阴极正好搭接在一起,进行焊接,图4,实现LED 共阴。因为LED 很脆弱,很容易因为焊接时温度过高而烧坏LED,所以每次焊接完后都要去检查每个灯是否会亮,这是很重要的一步。

图4

4. 由线到面:将焊接好的一条一条的LED 平躺在平面上,将露出的LED 的阴极折成直角,使其可以与前后同一层LED 的阴极进行焊接,实现8*8平面的层共阴。如图5,当你插好64个灯珠后,还要在做些准备工作,只要弯折的长度适合,管脚的末端会多出几毫米搭接到临近的弯折点上,,给所有的焊点先上锡,时间不要过久,免得烧坏了灯珠。管脚上锡搞好后,再焊接时只需一手用镊子夹稳管脚,在用烙铁烫一下就好了,镊子夹的时候就先矫正了灯珠位置,确定无误后,再那烙铁补上这最后一下,第一个平面焊接好后就是这个样子:

图5

5.又面到体:将焊接好的一个一个LED面叠起来,进行焊接,如图6,实现8*8*8光

立方。一个平面搞定后,不要觉得这样就完成了,把灯取下来之前,先用万用表检查,电子表有专门检查二极管的档,比机械的要方便些。确保你焊接好的灯珠都是会亮的,焊接的时候,难免有的灯珠被烫坏或者有正负短接的地方;把灯珠在模板上取下的时候,要比较温柔,这个想必大家都会,取下之后呢,在仔细检查正面和背面有没有焊锡不够的地方(因为在模板上你只焊接到了一面,另一面肯定有焊锡不够、不均匀之处),小心的补上焊锡,这样以后就不会开焊了!要不然组装后,你再想补修开焊点,那想都不要想,所以,现在不要怕麻烦,有耐心,慢慢来!!!

需要说明的是,从第二层开始,就得注意层面的摆放了,上一层的管脚向下弯折90度后,慢慢的向下放,保证管脚不能和下一层的短接。第一二层没什么问题,第三次开始,就开始有难度了,越往后越难,因为管脚越来越密集,上层的管脚往下插的时候,要需要长时间的镊子矫正,才能完全放稳。

图6

6.8*8*8光立方大功告成。如图7。

LED的焊接,把2个LED的负极焊接在一起。注意焊接时候速度要快,要不然温度会损害LED.还有就是LED的负极不要碰到正极。

5

6

图7 7.焊接完毕通电后效果图,图8。

图8LED 通电后效果图

2.2设计课题电路原理图

7

2.3设计课题电路PCB图

8

2.4 设计课题电路元器件布局图

9

2.5 设计课题元器件清单

10

3 设计课题软件系统的设计

3.1 3dLED光立方代码图形

显示正方体6x6x6

11

12

翻转

正方体拼图

3.2 设计课题软件系统程序清单

#include

#include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uchar code f2[8][8]=

{

0x00, 0x00, 0x00, 0x00, 0x00, 0x00, 0x00, 0x00,

0x00, 0x7E, 0x42, 0x42, 0x42, 0x42, 0x7E, 0x00,

0x00, 0x42, 0x00, 0x00, 0x00, 0x00, 0x42, 0x00,

0x00, 0x42, 0x00, 0x00, 0x00, 0x00, 0x42, 0x00,

0x00, 0x42, 0x00, 0x00, 0x00, 0x00, 0x42, 0x00,

0x00, 0x42, 0x00, 0x00, 0x00, 0x00, 0x42, 0x00,

0x00, 0x7E, 0x42, 0x42, 0x42, 0x42, 0x7E, 0x00,

0x00, 0x00, 0x00, 0x00, 0x00, 0x00, 0x00, 0x00, }; //显示正方体6x6x6

uchar code f7[8][8]=

{0x00, 0x1E, 0x21, 0xC1, 0xC1, 0x21, 0x1E, 0x00,

0x00, 0x1E, 0x21, 0xC1, 0xC1, 0x21, 0x1E, 0x00,

0x00, 0x1E, 0x21, 0xC1, 0xC1, 0x21, 0x1E, 0x00,

0x00, 0x1E, 0x21, 0xC1, 0xC1, 0x21, 0x1E, 0x00,

0x00, 0x1E, 0x21, 0xC1, 0xC1, 0x21, 0x1E, 0x00,

0x00, 0x1E, 0x21, 0xC1, 0xC1, 0x21, 0x1E, 0x00,

0x00, 0x1E, 0x21, 0xC1, 0xC1, 0x21, 0x1E, 0x00,

0x00, 0x1E, 0x21, 0xC1, 0xC1, 0x21, 0x1E, 0x00, }; //花瓶1

uchar code f9[8][8]=

{0xFF, 0xFF, 0xFF, 0xFF, 0xFF, 0xFF, 0xFF, 0xFF,

0xFF, 0xFF, 0xFF, 0xFF, 0xFF, 0xFF, 0xFF, 0x00,

0xFF, 0xFF, 0xFF, 0xFF, 0xFF, 0xFF, 0x00, 0x00,

0xFF, 0xFF, 0xFF, 0xFF, 0xFF, 0x00, 0x00, 0x00,

0xFF, 0xFF, 0xFF, 0xFF, 0x00, 0x00, 0x00, 0x00,

0xFF, 0xFF, 0xFF, 0x00, 0x00, 0x00, 0x00, 0x00,

0xFF, 0xFF, 0x00, 0x00, 0x00, 0x00, 0x00, 0x00,

0xFF, 0x00, 0x00, 0x00, 0x00, 0x00, 0x00, 0x00, }; //旋转1

uchar code f21[8][8]=

{0x80, 0x40, 0x20, 0x10, 0x08, 0x04, 0x02, 0x01,

0x40, 0x20, 0x10, 0x08, 0x04, 0x02, 0x01, 0x00,

0x20, 0x10, 0x08, 0x04, 0x02, 0x01, 0x00, 0x00,

0x10, 0x08, 0x04, 0x02, 0x01, 0x00, 0x00, 0x00,

0x08, 0x04, 0x02, 0x01, 0x00, 0x00, 0x00, 0x00,

0x04, 0x02, 0x01, 0x00, 0x00, 0x00, 0x00, 0x00,

0x02, 0x01, 0x00, 0x00, 0x00, 0x00, 0x00, 0x00,

0x01, 0x00, 0x00, 0x00, 0x00, 0x00, 0x00, 0x00, };//翻转1

uchar code f26[8][8]=

{0x00, 0x00, 0x00, 0x00, 0x00, 0x00, 0x00, 0x00,

0x00, 0x00, 0x00, 0x00, 0x00, 0x00, 0x00, 0x00,

0x00, 0x00, 0x24, 0x00, 0x00, 0x24, 0x00, 0x00,

13

0x00, 0x00, 0x00, 0x18, 0x18, 0x00, 0x00, 0x00,

0x00, 0x00, 0x00, 0x18, 0x18, 0x00, 0x00, 0x00,

0x00, 0x00, 0x24, 0x00, 0x00, 0x24, 0x00, 0x00,

0x00, 0x00, 0x00, 0x00, 0x00, 0x00, 0x00, 0x00,

0x00, 0x00, 0x00, 0x00, 0x00, 0x00, 0x00, 0x00, };//爆炸1

uchar code f36[8][8]=

{0xE7, 0xA5, 0xE7, 0x00, 0x00, 0xE7, 0xA5, 0xE7,

0xA5, 0x00, 0xA5, 0x00, 0x00, 0xA5, 0x00, 0xA5,

0xE7, 0xA5, 0xE7, 0x00, 0x00, 0xE7, 0xA5, 0xE7,

0x00, 0x00, 0x00, 0x18, 0x18, 0x00, 0x00, 0x00,

0x00, 0x00, 0x00, 0x18, 0x18, 0x00, 0x00, 0x00,

0xE7, 0xA5, 0xE7, 0x00, 0x00, 0xE7, 0xA5, 0xE7,

0xA5, 0x00, 0xA5, 0x00, 0x00, 0xA5, 0x00, 0xA5,

0xE7, 0xA5, 0xE7, 0x00, 0x00, 0xE7, 0xA5, 0xE7,};//正方体拼图1

*/

/********************************

函数名:毫秒延时函数

函数功能:产生毫秒级延时

函数入口:cout 需延时的毫秒数

函数出后:无

*********************************/

void Delay_1ms(uint count)

{

uint j;

while(count--!=0)

{

for(j=0;j<80;j++);

}

}

/********************************

函数名:send_num

函数功能:将一个面的数据送入74ls573

函数入口:*p 需要送入数据的起始地址

函数出后:无

*********************************/

void send_num(uchar *p)

{

uchar i,j=0xFE;

for(i=0;i<8;i++)

{

14

P0=j;

P1=*(p+i);

j=_crol_(j,1);

}

P0=0XFF;

}

/********************************

函数名:send_dis

函数功能:将8各面的数据给别送入573并动态显示出来函数入口:无

函数出后:无

*********************************/

void send_dis1()

{

uchar i,k,j=0x01;

for(k=0;k<5;k++)

{

for(i=0;i<8;i++)

{

P2=j;

send_num(f1[i]+k);

Delay_1ms(2);

j=_crol_(j,1) ;

}

}

Delay_1ms(1);

for(k=5;k<0;k--)

{

for(i=0;i<8;i++)

{

P2=j;

send_num(f1[i]+k);

Delay_1ms(1);

j=_crol_(j,1) ;

}

}

}

void send_dis2()

{

uchar i,k,j=0x01;

for(k=0;k<2;k++)

{

for(i=0;i<8;i++)

{

P2=j;

send_num(f5[i]+k);

Delay_1ms(2);

j=_crol_(j,1) ;

}

}

Delay_1ms(1);

for(k=2;k<0;k--)

{

for(i=0;i<8;i++)

{

P2=j;

send_num(f5[i]+k);

Delay_1ms(1);

j=_crol_(j,1) ;

}

}

}

void send_dis3()

{

uchar i,k,j=0x01;

for(k=0;k<2;k++)

{

15

for(i=0;i<8;i++)

{

P2=j;

send_num(f7[i]+k);

Delay_1ms(2);

j=_crol_(j,1) ;

}

}

Delay_1ms(1);

for(k=2;k<0;k--)

{

for(i=0;i<8;i++)

{

P2=j;

send_num(f7[i]+k);

Delay_1ms(1);

j=_crol_(j,1) ;

}

}

}

void send_dis4()

{

uchar i,k,j=0x01;

for(k=0;k<12;k++)

{

for(i=0;i<8;i++)

{

P2=j;

send_num(f9[i]+k);

Delay_1ms(2);

j=_crol_(j,1) ;

}

}

Delay_1ms(1);

for(k=5;k<0;k--)

{

for(i=0;i<8;i++)

{

P2=j;

send_num(f9[i]+k);

Delay_1ms(1);

j=_crol_(j,1) ;

}

} }

void send_dis5()

{

uchar i,k,j=0x01;

for(k=0;k<5;k++)

{

for(i=0;i<5;i++)

{

P2=j;

send_num(f21[i]+k);

Delay_1ms(2);

j=_crol_(j,1) ;

}

}

Delay_1ms(1);

for(k=5;k<0;k--)

{

for(i=0;i<8;i++)

{

P2=j;

send_num(f21[i]+k);

Delay_1ms(1);

j=_crol_(j,1) ;

}

}

}

void send_dis6()

{

uchar i,k,j=0x01;

for(k=0;k<4;k++)

{

for(i=0;i<8;i++)

{

P2=j;

send_num(f26[i]+k);

Delay_1ms(2);

j=_crol_(j,1) ;

}

}

Delay_1ms(1);

for(k=4;k<0;k--)

{

for(i=0;i<8;i++)

{

16

P2=j;

send_num(f26[i]+k);

Delay_1ms(1);

j=_crol_(j,1) ;

}

}

}

void send_dis7()

{

uchar i,k,j=0x01;

for(k=0;k<7;k++)

{

for(i=0;i<8;i++)

{

P2=j;

send_num(f29[i]+k);

Delay_1ms(2);

j=_crol_(j,1) ;

}

}

Delay_1ms(1);

for(k=7;k<0;k--)

{

for(i=0;i<8;i++)

{

P2=j;

send_num(f29[i]+k);

Delay_1ms(1);

j=_crol_(j,1) ;

}

}

}

void send_dis8()

{

uchar i,k,j=0x01;

for(k=0;k<2;k++)

{

for(i=0;i<8;i++)

{

P2=j;

send_num(f36[i]+k);

Delay_1ms(2);

j=_crol_(j,1) ;

}

}

Delay_1ms(1);

for(k=2;k<0;k--)

{

for(i=0;i<8;i++)

{

P2=j;

send_num(f36[i]+k);

Delay_1ms(1);

j=_crol_(j,1) ;

}

}

}

void send_dis9()

{

uchar i,k,j=0x01;

for(k=0;k<3;k++)

{

for(i=0;i<8;i++)

{

P2=j;

send_num(f38[i]+k);

Delay_1ms(2);

j=_crol_(j,1) ;

}

}

Delay_1ms(1);

for(k=3;k<0;k--)

{

for(i=0;i<8;i++)

{

P2=j;

send_num(f38[i]+k);

Delay_1ms(1);

j=_crol_(j,1) ;

}

}

}

void send_dis10()

{

uchar i,k,j=0x01;

for(k=0;k<8;k++)

{

for(i=0;i<8;i++)

17

{

P2=j;

send_num(f41[i]+k);

Delay_1ms(2);

j=_crol_(j,1) ;

}

}

Delay_1ms(1);

for(k=8;k<0;k--)

{

for(i=0;i<8;i++)

{

P2=j;

send_num(f41[i]+k);

Delay_1ms(1);

j=_crol_(j,1) ;

}

} }

void main()

{

while(1)

{

send_dis1();

Delay_1ms(1);

send_dis2();

Delay_1ms(1);

send_dis3();

Delay_1ms(1);

send_dis4();

Delay_1ms(1);

send_dis5();

Delay_1ms(1);

Delay_1ms(1);

send_dis6();

Delay_1ms(1);

send_dis7();

Delay_1ms(1);

send_dis8();

Delay_1ms(1);

send_dis9();

Delay_1ms(1);

send_dis2();

Delay_1ms(1);

send_dis4();

Delay_1ms(1);

send_dis7();

Delay_1ms(1);

send_dis4();

Delay_1ms(1);

send_dis1();

Delay_1ms(1);

send_dis8();

Delay_1ms(1);

}

}

18

4 设计结论

4.1 设计总结与使用说明

通过这次3dLED光立方的设计,加强了我们动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我们通过这个方案包括设计了一套电路原理和PCB连接图,和芯片上的选择。这个方案总共使用了STC89C516RD, ULN2803, 74HC573八块。

我觉得做光立方设计的同时也是对课本知识的巩固和加强,由于课本上的知识太多,平时课间的学习并不能很好的理解和运用各个元件的功能,而且考试内容有限,所以在这次设计过程中,我们了解了很多元件的功能,并且对于其在电路中的使用有了更多的认识。

通过动手实践让我们对各个元件映象深刻。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动力和最终目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3dLED光立方通过程序控制512个LED灯的亮灯与灭灯,从而显现出不同的形状,因为是8*8*8光立方,我们把它拆成8个面,每个面64个灯,或说成64束。我们要控制这64个灯使其自由变换,把64个LED灯的阴极连接在一起,然后控制每个层依次点亮,达到我们预期的效果。

4.2 电路的调试和调试出现的问题

完工以后抱着很激动的心情,编写了调试的程序,主要是检查全部的灯是否会亮,但是单把程序烧写进去之后,发现有一列没有点亮,还有一列灯中有个别灯不亮,还好两列的都在边上,进而如果换灯也相对容易,我们用排除法来检查电路,首先是检查灯的线路是否虚焊,断路,果真有一列的是断路了,把它接上后这一列也亮了,还剩下另外一列,我们用同样的方法来做,从驱动电路到显示的都没有问题,而且在输入那一列的电压也正常,我们就想不通了,是什么原因呢?我们怀疑是不是有灯坏了,我们又一个一个的检查了这一列灯,经过很细心的检查,发现有一个灯确实不亮,于是我们把它换了下来,接上另外一个,果然是哪个灯的问题,原来是由于我们焊接的时候烙铁在灯旁边停留太久,把灯烧坏了,使灯无法亮起来,在电路的调试中就出现了这些的问题,相对来说还是不错的。

4.3设计体会

时代不需要飘在空中的人,机器尤甚,通过这次的光立方设计我深深体会了这句话,生活就是这样,汗水预示着结果也见证着收获。劳动是人类生存生活永恒不变的话题。通过实践,我才真正领略到“艰苦奋斗”这一词的真正含义,我想说,设计确实有些辛苦,但苦中也有乐,在如今单一的理论学习中,很少有机会能有实践的机会,但我们可以,而且设计也是一个团队的任务,一起的工作可以让我们有说有笑,相互帮助,配

19

合默契,多少人间欢乐在这里洒下,正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我们同样可以为社会作出我们应该做的一切。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使我懂得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很重要的,只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起来,从理论中得出结论,才能真正为社会服务,从而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我认为我们的工作是一个团队的工作,团队需要个人,个人也离不开团队,必须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在制作硬件时,因为要进行512个灯的焊接,时间不能过久,免得烧坏了灯珠,需要用镊子夹住灯,必须团队合作,实习中只有一个人知道原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让每个人都知道,否则一个人的错误,就有可能导致整个工作失败。团结协作是我们实习成功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保证。而这次实习也正好锻炼我们这一点,这也是非常宝贵的

结束语

经过了为期一个月的光立方设计,今天终于基本完成了,通过这一个月,还是学到了不少的知识!不仅纠正了课程学习过程中出现的许多错误,还在试验中验证了自己的一些猜想。在学习的过程中有失败,当然也有困惑,有成功,当然就有喜悦。期间参考了网上相关资料,以及查阅了相关设计工艺图,这期间最大的感受,就是做好光立方设计,不仅要细心,更要有耐心,而且富有责任心。细心能避免自己因错误,而需要大量重新工作,浪费精力和时间。耐心就是得坚持做下去,一步一步做下去,虽然还有制作过程出现了一些问题,同样的工作做了好些遍,但是自己坚持下来了,就是最大的胜利而在光立方设计期间,要使用到Keil和Protel,使我对这两个软件的使用更加熟悉,这也为我们以后毕业设计打下基础。在设计中,对于其中过程的步骤该如何进行的考虑,锻炼我们处理事情的能力。同时在这次设计,我也学到了做事情要一步一个脚印,细心处理每个细节,这样才可以顺利地完成设计。

作为一名通信专业的学生,希望多学点这方面的知识,或许设计方面不是很在行,但原理,设计方向有一定的认识对将来还是比较好的。总之,通过这次光立方设计,自己还是有收获的,希望自己以后做任何事都要有这态度.

20

光立方设计原理

黎明途电子 一.光立方原理 你的思维有多宽,光立方的动画就有多多。我猜想大家做光立方都是为了能 随性所欲的控制每一个灯珠,来实现自己想的一些精美动画。那么,让我们从光立 方的原理开始入手。一讲到原理,估计很多同学就头痛了。这里借鉴在网上找的 一些资料来帮助大家理解光立方的原理。先从点阵的点亮原理说吧,如图所示 这是一张led 的点阵图,如果我们想要点亮任意位置的led,我们只要在该位置 led所使用的列线接地,行线接上+V即可。 学过单片机的朋友,都知道数码管是怎么点亮的,其中有位选和段选之分, 通过扫描来实现所有数码管能正常工作以实现我们想要的数字。 点阵也一样,尽管是8*8的点阵,如果我们让整体能随意显示图案,那也需 要用动态扫描的方式来实现,否则无法实现对其精准的控制。所谓动态扫描,就是说我们一次只能让一行排或者一竖排的灯亮。每次只能这么点亮,8次为一个周期,从 左至右依次点一次,那么循环起来,我们看到的就是完整的图像了。

在这里,一共有8层。 想必大家对光立方的连接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纵向一束的负极性引脚是要连在一起, 而横向一层的正极性角连在一起。从扫描的角度去说,那一次也只能够点亮一层。 这里光立方的一层有64个灯,我们想成之前那个8*8的平面点阵。光立方的每一层虽然有64个灯,但是我们会有64跟线分别连接到这些灯上,从而实现一次性的对64个灯进行控制。我们将一个立体画面从下往上分为8层,每次扫面一层这样一副画面就完成了。通常单片机引脚较少,我们采用74hc595芯片进行拓展(74hc595原理请参考595用户手册)。下面来一张电路图,此图是用595进行拓展的。 (这张图是模块原理图的截图,接线不是很清晰,可以参考原理图) 在图中,数据通过串行的方式,分别传送到每一个 74hc595中,再内部控制器储存这些数据,从而实现一层64个灯同时的点亮。 描述一个固定画面的显示,需要硬件执行8次扫描的过程。 1.将第一层64个点的数据传入8个74hc595中,控制uln2803层控制芯片打开第 一层开关,使第一层点亮,这个时候,其他层是灭的。 2.等待时间t。 3.熄灭第一层,开始向74hc595中传输第二层的数据,锁存,开启第二层总控制 开关,点亮第二层。 4.等待时间t。 .......

毕业设计-物资管理系统-论文

毕业设计-物资管理系统-论文 毕业设计 <<物资管理系统>> 院系______ 专业______ 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 日期年月日 中文摘要 物资管理系统为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日常工作的调度、安排、计划。分为计划管理、物资管理、资金管理等各部门提供充足的信息和快捷的查询手段.其开发内容主要包括后台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以及前端应用程序的开发两个方面。利用DELPHI 6.0软件及其提供的各种面向对象的开发工具,建立完整性强、安全性好的数据库,开发出功能完备,易使用的应用程序。经过调试、编译与实现,该程序界面友好、程序设计风格朴素,使用起来美观大方、方便易用。尤其是系统的“报表生成模块”的功能极大的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并以快速、准确等优点取代人工操作,提高了管理工作效率。 关键词 : DELPHI 6.0 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模块物资管理系统 Utilities Management System for management of day-to-day work of the utility meter-reading fee, statements generated, the cost of the provision of adequate means of information and quick enquiries. Its development mainly to the establishment and maintenance of databases including background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wo front-end applications. Delphi 6.0 and the use of object-oriented software development tools, the establishment of strong integrity, good safety database developed functions, easy to use applications. After debugging, Translation and the realization that the process friendly interface, simple programming style, using up aesthetic generous, convenient user-friendly. In particular system "statements generated module" function greatly reduce the workload of staff, and to the rapid, accurate, and other advantages replace manually operated, and enhanced power management efficiency. Keyword : Delphi 6.0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database module utilities management system 引言 1 1 Delphi语言概述 2 1.1 Delphi简介 2 1.2 数据库系统简介 5 1.3 本应用软件的基本介绍 7 2 本应用程序的构成和开发步骤 9 2.1 可行性研 究 10

3d光立方开题报告

3d光立方开题报告 篇一:开题报告模板 郑州科技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注:课题来源要填写明确(如教师拟定、学生建议、某企事业单位项目等)课题类型:(1)A—工程设计;B—技术开发;C—软件工程;D—理论研究;E—制作(作品)(2)X—真实课题;Y—模拟课题;Z—虚拟课题; 要求(1)、(2)均要填,如AY,BY等。 篇二:3D光立方论文(设计)任务书 XXXX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篇三:3D4光立方课程设计总结(完成版) 河北联合大学课程设计报 告书 项目名称:3D4光立方 班级: XX/12/13 目录 一、摘要 二、设计目的与要求 2.1设计目的 2.2设计要求 三、方案设计

3.1硬件方案设计 3.1.2 STC89C52RC单片机 3.2软件方案设计 3.3电源模块的实现 四、电路原理图 4.1最小系统原理图 4.2各层LED引脚图 五、测试及分析 5.1 测试方法及结果 5.2 分析与结论 六、实物图展示 七、心得体会 八、参考文献 附件 一、摘要: 当今社会,随着电子行业的不断发展,单片机凭借着其极高的性能价格比,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应用广泛,发展迅猛。单片机体积小,质量小,抗干扰能力强,对环境要

就不高,价格低廉,灵活性好,已广泛的应用在工业自动化、通信、自动检测、信息家电、电力电子航空航天等各个方面。成为现代生产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此次数电课程设计,我们采用的是STC89C52RC系列的单片机,利用此单片机来控制一个“光立方”。光立方顾名思义就是一个立方体,我们采用的是4*4*4的模式,将LED 灯分成四层,利用程序来编写各种不同的效果来控制LED的亮灭,最终使得整个立方体展现不同的造型和图案,使其变得美轮美奂,绚丽多彩。 【关键词】立体点阵 STC89C52单片机 二、设计目的与要求 2.1设计目的 ⑴.进一步掌握了模电和数电的知识。 ⑵.熟悉LED点亮条件及其工作原理。 ⑶.熟悉光立方显示的原理及其相关的线路连接。 ⑷.通过此次的电路焊接和调试提高自己的动手及其分析问题的能力。 2.2设计要求 ⑴.利用单片机控制4*4*4的LED光立方显示一些3D的图形,通过编程编写一些程序控制单片机输出一些高低电平从而控制某个和某些LED等亮和暗,由此来通过灯光显示一些3D图形。设计内容包括了时钟电路、复位电路、三极管

(完整版)个人博客系统毕业设计论文40121149

人生最大的幸福,是发现自己爱的人正好也爱着自己。 摘要 随着Internet的广泛应用 动态网页技术也应运而生 本文介绍了应用ASP动态网页技术开发博客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博客系统主要为用户提供发表文章、浏览文章等功能 用户通过Internet可以发表一些自己撰写的文章以和其他网友进行交流 博客系统主要实现了文章管理的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 是打破传统报刊、杂志发表文章方式的新尝试 本系统的开发设计实现采用ASP技术 系统后台使用SQL Server 2008数据库 并通过使用ODBC技术访问 本文对博客系统进行整体分析 明确了系统的可行性和用户需求;根据模块化原理 规划设计了系统功能模块;在数据库设计部分 详细说明了系统数据库的结构和数据库的完整性、安全性措施;程序设计则采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思想 提出系统的程序设计思路 对前台与后台功能的程序实现进行了详细论述;系统测试部分 具体分析测试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实现系统功能 最后 对系统作以客观、全面的评价 并对进一步改进提出了建议 关键字:博客ASP SQL Server 2008 ODBC 目录 1 系统概述 3 1.1项目背景3 1.2系统开发的意义 4 1.2.1发布想法 4 1.2.2博客的用途4 1.3 系统开发的目标 5 1.3.1任何拥有博客的人都可以做到5 1.3.2 访问博客系统的人 可以做到 5 1.4系统概述5 1.5 系统的开发方法 6 2 系统分析8 2.1 可行性分析8 2.2 需求分析8 2.2.1 管理员登录8 2.2.2 文章管理9

2.2.3 系统信息管理9 2.3 系统的主要技术分析9 2.3.1 ASP技术概论9 2.3.2 ASP工作原理10 2.3.3 ODBC技术10 2.3.4 硬件设备及操作系统11 2.3.5 系统开发平台11 2.4 数据分析11 2.5 数据流图12 3 数据库设计13 3.1 数据库技术概述13 3.2 数据库选择13 3.3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13 3.4 数据库的完整性和安全性15 3. 4.1 数据库的完整性约束15 3.4.2 数据库的安全性16 4 系统设计17 4.1系统总体设计17 4.2公用模块的编写17 4.2.1数据库连接文件17 4.2.2用户登录和注销17 4.3客户界面的设计与实现17 4.3.1 界面头设计17 4.3.2 界面尾设计18 4.3.3首页设计与实现18

基于数据库管理系统设计_毕业设计论文

综合实践 项目名称基于数据库管理系统设计 2013年6月28日

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数据库技术是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最快,应用最为广泛的技术之一。其在计算机设计,人工智能,电子商务,企业管理,科学计算等诸多领域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已经成为计算机信息系统和应用的核心技术和重要基础。如今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化的大环境给社会更层次人员提供了国际互联,实现静态资源共享,动态信息发布的要求; 信息化对学生个人提出了驾驭和掌握最新信息技术的素质要求;信息技术提供了对教学进行重大革新的新手段;信息化也为提高教学质量,提高管理水平,工作效率创造了有效途径. 本文主要介绍学生管理系统的数据库方面的设计,从需求分析到数据库的运行与维护都进行详细的叙述。本系统利用SQL 语言作为查询语言。 关键词:学生管理系统;SQL语言; 数据库技术。

Rapid development of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atabase technology is the fastest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one of the most widely used technology. Its in computer desig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e-commerce, enterprise management, scientific computing, and many other fields has been widely used, has become the core of computer information system and applic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important basis. Nowaday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formationization environment provides more level in the society with international Internet, static resource sharing, dynamic information delivery requirements; Information to the student individual control is put forward and to master the latest information technology's quality requirement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rovides the new methods of major reform of the teaching; Informationization i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improve the management level and work efficiency to create the effective way.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student management system database design, from requirements analysis to the database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are described in detail. This system USES the SQL language as a query language. Key words: student management system; SQL language; Database technology.

光立方设计报告

光立方设计报告

一、要求 1、利用单片机控制8*8*8的LED灯显示3D图形。 2、进行实物焊接,调试。 二、设计思路 首先,8*8*8光立方是由8个相同的面组成,每一个面有64个蓝色LED灯,不同的图案又这些点连接而成。如果我们想要驱动任意一个LED灯,我们让列接地,行接正极就可以实现,因此整个立方体列共阴极,行共阳极。实际上这个就是控制512个LED 的不同灯点亮。 三、电路设计 主要分为主控模块、驱动模块、显示模块 1、主控模块 主控模块我们选用STC12C5A60S2

图1 主控电路 其中C1、C2为去耦电容防止高频干扰2、驱动模块

图2 行驱动电路 可以用一个3—8译码器选择8个不同的共阳极层,但是译码器的驱动能力差,中间可以用双P沟道MOS管APM4953来增强驱动能力。这样就可以控制点亮不同的层。 图3 列驱动电路 我们可以用5026来选择不同的列,一片5026就可以控制16列,

一共有64列,因此只需要用到4片。在每一片5026电源端上加一个电容,主要防止高频干扰。 3、显示模块 每一个LED的负端都连接在一起,构成一列;每一层的LED 的阳极连在一起。一层一列刚好可以确定一个LED灯。这样就 可以通过主控电路和驱动电路来点亮所要点亮的LED,组成我 们想要的图案。 四、元器件选择 (1)由于光立方的程序量比较大,而且要求相对比较高,因此我们决定用51系列的增强型芯片STC12C5A60S2,选择的理由: 1.无法解密,采用第六代加密技术; 2.超强抗干扰; 3.内部集成高可靠复位电路,外部复位可用可不用; 4.速度快; (2)4953的作用:行驱动管,功率管。 每一显示行需要的电流是比较大的,要使用行驱动管,每片4953可以驱动2个显示行,其内部是两个CMOS管,1、 3脚VCC,2、4脚控制脚,2脚控制7、8脚的输出,4脚控 制5、6脚的输出,只有当2、4脚为“0”时,7、8、5、6 才会输出,否则输出为高阻状态。 (3)SN74HC245DW,8路双向总线收发器,具有三态输出;74HC245八路总线收发器被设计用于数据总线之间的异步双向通信。

数据库设计毕业论文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XXXX届 ) 题目:学校图书管理系统的开发 学院: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学生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职称: 合作导师:职称: 完成时间:20XX 年月日 成绩:

XXX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正文 目录 摘要 (1) Abstract (1) 1 引言 (2) 1.1 图书管理的现状 (2) 1.2 现有图书管理系统的概述 (3) 1.3 选题的目的、意义 (3) 1.4 图书管理系统的可行性分析 (4) 1.5 系统开发运行环境 (4) 2 图书管理系统开发相关技术的介绍 (5) 2.1 https://www.360docs.net/doc/b710356540.html,的介绍 (5) 2.1.1 https://www.360docs.net/doc/b710356540.html,的优势介绍 (5) 2.1.2 https://www.360docs.net/doc/b710356540.html,的特点 (5) 2.2 SQL Server 2005 概述 (6) 2.3 Web技术 (7) 2.3.1 浏览器服务器(BrowserServer)结构 (7) 2.3.2 IIS服务器技术 (7) 3 系统总体设计分析 (8) 3.1 系统需求分析 (8) 3.2 系统实现的目标 (8) 3.3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8) 3.4 系统功能结构图 (9) 3.5 系统流程图 (11) 4 数据总体结构设计 (12) 4.1 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 (12) 4.2 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 (13)

4.3 图书管理系统的系统E-R图 (15) 4.4 数据表设计 (16) 5 图书管理系统详细设计 (18) 5.1 系统流程分析 (18) 5.2 主要模块的运行 (19) 5.2.1 登陆界面 (19) 5.2.2 图书信息管理模块 (19) 5.2.3 图书借还信息模块 (21) 5.3 系统开发的遇到的相关问题及解决 (21) 5.3.1 图书管理系统索引 (21) 5.3.2 如何验证输入的字符串 (22) 5.3.3 自动计算图书归还日期 (23) 5.3.4 系统登陆验证码的实现 (23) 6 结论 (25) 6.1 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 (26) 6.2 今后进一步研究方向 (26) 参考文献 (26) 致谢 (27)

光立方论文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创兴杯” 电子设计竞赛 参赛题目:光立方的设计与制作 小组成员: 指导教师:无 专业班级:电子Z1201班

光立方的设计与制作 摘要:光立方以发光二极管搭建成立体点阵,利用单片机控制发光二极管的亮灭,并利用延时控制发光二极管的亮灭时间,最终使得整个立体展现不同的造型和图案,呈现给观众极为丰富的视觉效果。以8*8*8的光立方为例,可以将其拆成8个点阵屏,每个点阵屏为64个灯,通过控制这512个灯让它自由的变换,然后控制每个层依次点亮,由于人眼睛的视觉暂留,使得人们感觉看到的东西是一起在亮的,这样人们就可以看到一个完整的个体。本设计是采用优于89C51的STC12C5A60S2单片机为核心控制器,74HC573和UNL2803驱动电路,完成硬件电路设计。通过软件编程控制数据下载到单片机完成设计图案的显示。软件采用自上而下的模块化设计思想,使整个系统朝着分布式、模块化、小型化方向发展,增强系统的可扩展性和运行的稳定性。如今,类似于光立方的LED显示屏应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企业招牌、娱乐场所、广场标志牌、新型的动态户外广告牌等。 关键词:8*8*8光立方;STC12C5A60S2单片机;74HC573锁存器;UNL2803芯片;FFT 1 光立方的功能及实现 1.1功能描述 8*8*8光立方能够通过编写程序实现对每一个发光二极管亮与灭进行控制,通过不同发光二极管的亮灭组合,从而形成多种多样的图案。为增强显示效果,可以有多种显示模式。其中最简单的就是图案的静态显示,此外还有多种动态显示,通过图案的不断变换以及翻转、缩放、平移、闪烁等变化产生绚丽的效果,给人丰富的视觉体验。此外,光立方还具有一系列的实用功能:它可以跟随音乐节奏显示频谱,让人能够看到音乐的旋律,给人以视觉和听觉上的享受;它可以显示当前温度,提示您注意冷暖;它可以显示时间,告诉您时间的流逝,为您提供便利;它还可以实现待机呼吸灯,既节能又是一个装饰品…… 1.2 系统组成及工作过程 光立方有8个8*8点阵,要控制8*8点阵,需要16个引脚,若有8个8*8点阵,需用8个引脚来当充当各个8*8点阵的“开关”,只要将64个灯阴极连在一起,再分别连到这8个引脚上,即可用一个引脚控制控制64个灯的亮灭,进而通过8个引脚控制512个灯的亮灭。在单片机的P0口输出显示代码,通过采用74HC573暂存的方法,来分别把64个灯的亮灭信息存到这个上面,然后再一起输出到灯上,将8个74HC573的64个输出引脚控制前面所述每一个面的64个灯,ULN2803控制每一层灯,而每层灯的阴极全连接在一起接入单片机,通过单片机主控芯片STC12C5A60S2来控制所有灯的亮灭,每一个灯的亮与灭都是由层选端口与控制端口共同决定的。整个设计主要分为三个模块,分别是主控模块、驱动模块、显示模块。 2 硬件设计

(完整版)数据库毕业课程设计(实例+论文)

[运网物流管理系统] 开发文档 [版本:2.0] 班级: 2003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班 指导老师:何迎生 二〇一七年八月二十八日星期一

摘要 《运网物流管理系统》是一个基于https://www.360docs.net/doc/b710356540.html,开发的Web物流管理管理系统。作为BS结构的web数据库管理系统,本系统具有所有BS结果系统的优点,同时又具有https://www.360docs.net/doc/b710356540.html,的高效的优势。 从技术上说,本系统采用了C#编写,充分利用https://www.360docs.net/doc/b710356540.html,强大的组件DATAGRID,结合https://www.360docs.net/doc/b710356540.html,对任务书中的物流管理的SQL Server2000数据库进行管理。通过本系统可以对数据库执行添加、删除、修改、查询等全面的操作。系统支持分页功能,能支持大量数据的存储。我利用具有高安全性的Cookie作为安全校验的依据,对用户的权限进行审核,提供系统的安全保障。 从功能上说,本系统主要分为2大模块:用户登陆模块和数据操作模块。通过用户登陆模块能对用户身份进行核实和验证,通过数据操作模块能对物流系统的相关信息进行操作,添加删除修改在一个页面内完成,直观简洁。 作为课程设计,本系统达到了设计任务的基本要求,并在其上才用了更先进的语言,提供了更强大的扩展能力和更好的执行效率,作为一个完善的系统的雏形,本系统只要进入软件开发的螺旋法则,不久之后就可以进化为一个成熟的,能让最终用户所接受的系统。 此次课程设计内容则是以c# 作为开发语言,编写https://www.360docs.net/doc/b710356540.html, 程序,c#是一门全新的语言,具有更强大的编辑和操作能力,在此过程中,我又开始了认真的从无到有的学习,通过锲而不舍的实践操作和对各种相关书籍的钻研,终于理解了c#的语言,并迅速开发出了本系统。 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我充分体会到了c#和.Net技术的强大,在学习的过程中,我认识了几个来自Microsoft 社区的MVP,在通过和他们交流和认真学习他们编写的经验文章后,我已经能更好的理解 .Net 平台

8x8x8-光立方设计报告

目录 摘要............................................................................. .. (1) Abstract....................................................................... (1) 第一章绪论............................................................................. (2) 光立方的意义: (5) 目的 (5) % 章节安排............................................................................. .. (5) 第二章基础软件技术介绍............................................................................. (6) proteus软件简介 (6) Protel Dxp技术简介 (6) Protel Dxp软件介绍 (6) Protel Dxp基本技术 (6) keil_μVision4软件 (7) 章节小结 (7) 】 第三章设计方案............................................................................. . (8) 总体设计方案 (8) 元件的选择 (9) 本章小结 (10) 第四章基础硬件设计............................................................................. (11) 74HC573芯片 (11) STC12C5A60S2 (11) ULN2803 ........................................................................... .. (13) !

(最新版)数据库仓库管理系统毕业设计论文

优秀论文审核通过 未经允许切勿外传 赣西科技职业学院 专科毕业论文(设计)(2008届专科毕业生) 题目:仓库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学生姓名:刘志强 专业名称:计算机网络 指导教师:胡洪云

二零壹零年十月

【摘要】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越来越受到企业重视。本文主要分析了库存管理系统的一些基本功能和组成情况,包括系统的需求分析、系统结构,功能模块划分以及数据库模式分析等,重点对应用程序的实际开发实现作了介绍。达到了数据的一致性和安全性,且应用程序功能完备,符合了库存管理系统作为典型的信息管理系统(MIS)的要求。同时简单介绍了Visual C++编程环境和SQL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特点,库存管理系统是企业物流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使用计算机对产品仓库信息进行管理,具有着人工管理无法比拟的优点,它检索迅速、查找方便、可靠性高、存储量大、保密性好、寿命长、成本低等,可减少更多的人力物力,这些都能够极大地提高货品库存的管理效率,也是企业库存管理科学化、正规化,与世界接轨的重要条件。因此,开发一个仓库管理系统是很有必要的,具有其特有的技术意义和管理意义。 【关键词】仓库管理;信息管理;数据库;VC++;产品管理

Storage Management System design and realization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industry, th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of the computer is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by enterprises. This article mainly analyzes some basic functions and constitution of the storage management system, including the systematic demand, structure, the function module division and the database mode analysis, etc. Especially introduces the actual development of the application program for emphasis. This system guaranteed the consistency and security of the data, and the application program functions are complete, and meeting the requirement of the storage management system as the request for the typical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MIS).Meanwhile, it briefly introduced the function characteristics of Visual C++ programming environment and SQL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 .Storage management system is an important part that should not be neglected in corporation management. Using a computer to control information of the warehouse which ’t catch up with. It is quickly inspectional, easy to search, the credibility is long, and the cost is low ECT, and can also reduce more manpower and material resource. All of these managements can infinitely raise the management efficiency of goods stock and also is a scientific and regular turn, and be in line with world of important condition of the storage management. Therefore, developing a storage management system is necessary. It Management;Database;VC++;Production Management

毕业论文:浅谈人事管理系统的数据库

数据库应用课程设计浅谈人事管理系统的数据库作者何川省(市)级电大省电大专业计算机年级 10级春学号1XXXXXXXXXX55 目录 1 系统概述 3 2 系统数据流程图和数据字典 3 2.1 用户需求调查 3 2.2 系统数据流程图 4 2.3 系统数据字典7 3 数据库结构设计13 3.1 概念结构设计 12 3.2 逻辑结构设计 12 3.3 数据库结构的详细设计14 4 物理设计15 5 用户的子模式(外模式)设计(没做)19 6 总结19 1 系统概述本文按照数据库系统设计的基本步骤,采取了事先进行需求分析,然后进行数据库的概念设计和逻辑结构设计,最后进行数据库详细设计的方法,完成了一个人事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的设计。最终,在SQL SEVER 2000完成的人事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对员工基本档案的管理、奖惩记录的管理、出勤记录的管理、职务调动记录的管理、工资管理、请销假管理。 2 系统数据流程图和数据字典 2.1 用户需求调查通过对现行人事管理系统的调查,明确了人事管理系统由档案管理、职务调动管理、奖惩管理、考勤管理、工资管理、请销假管理组成。系统功能的主要描述如下。(1)员工档案管理 1)对公司里所有员工进行统一编号;将每一位员工的信息保存在员工档案记录中。 2)对新聘用的员工,将其信息加入到员工档案记录中;对于解聘的员工,将其信息从员工档案记录中删除。 3)当员工的信息发

生变动时,修改员工档案记录中相应的属性。(2)员工职务调动管理对公司里所有员工的职务记录进行统一编号;登记员工调动前后的具体职务,以及调动时间。(3)奖惩管理对公司里所有员工的奖惩记录进行统一编号;登记员工奖惩的原因,所受奖惩类型,奖惩时间。(4)考勤管理 1)对员工上班刷卡的记录进行统一编号;登记员工上班时间、签到类型(准时、迟到)。 2)对员工下班刷卡的记录进行统一编号;登记员工上班时间、签到类型(准时、早退)。(5)请销假管理 1)对员工请假的记录进行统一编号;登记员工请假时间、请假类型。 2)对员工销假的记录进行统一编号;登记员工销假时间、请假类型,检查是否超期。(6)工资管理 1)对公司里所有员工的工资记录进行统一编号,建立工资记录表。(7)部门管理 1)对公司所有的部门进行编号,建立部门记录。 2.2 系统数据流程图经过详细的调查,弄清了系统现行的业务流程。在此基础上,构造出系统的逻辑模型,并通过数据流程图表示。人事管理系统的顶层数据流程图如图1所示。图1 注:图中虚线表示的数据流是员工信息。在人事管理系统顶层流程图中,“请假管理”和“出勤管理”两个处理框所表示的功能不是很具体,需对他们进一步细化。请假管理细化流程图如图2所示。图2 出勤管理细化流程图如图3所示。图 3 最终,经过整理后得出细化后的系统数据流程图。如图4所示。图 4 2.3 系统数据字典人事管理系统数据流程图中,数据信息和处理过程还需要通过数据字典来描述。在本文的数据字典中,主要对数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单片机的光立方的设计

郑州科技学院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基于单片机的光立方的设计 学生姓名王德敏 专业班级08 电子科学与技术1班 学号200831011 院(系)电气工程学院 指导教师(职称)朱小会(讲师) 完成时间 2012 年05月18日

郑州科技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题目基于单片机的光立方的设计 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学号 200831011 姓名王德敏 主要内容、基本要求、主要参考资料等: 一、主要内容 1.设计方案的选择和方案说明; 2.光立方的硬件构成; 3.光立方的单片机编程; 4.设计并绘制电路原理图; 5.制作实物并调试电路; 6.撰写论文; 7.撰写文献综述和论文。 二、基本要求 1.论文内容充实,有理有据,条理清晰。 2.设计制作一8*8*8的三维的发光二极管显示方阵,能够实现对每一个发光二级管实现控制。控制显示输出至少二十种显示效果。 3.研究数据表形成规律,并初步确定算法。 三、主要参考资料 1.林占江.电子测量技术.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 2.童诗白.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赵景波.Prote199SE应用与实例教程.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 4.尹勇.Multisim电路仿真入门与进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5.彭虎.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6.张毅刚.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完成期限: 2012年5 月17日 指导教师签名: 专业负责人签名: 年月日

郑州科技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基于单片机的光立方的设计 课题来源教师命题课题类型EX 指导教师朱小会 学生姓名王德敏学号200831011 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开题报告内容:(调研资料的准备,设计的目的、要求、思路与预期成果; 任务完成的阶段内容及时间安排;完成设计(论文)所具备的条件因素等。)一、调研资料准备 LED点阵显示屏已经应用到了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科技发展的脚步一 直向前,3D电影给人们带来了更加震撼的视觉体验。于是想设计出一种3D显示屏。通过学习《单片机原理与应用》一书,知道LED显示分静态显示和动态显示,以及两种显示的控制方法。加上《模电》《数电》的学习,理解了LED 共阴和共阳接法不同的驱动方法。在网站上查找相关文献时,了解LED显示技术的特色之处:一是节能(直接功耗,间接耗能),二是基本无电离辐射,三提高空间利用率。LED点阵显示屏的特点还有比数码管具有实用、便宜、亮度高等优点,而且做出来的LED显示很耐用。LED显示屏还具有亮度高、工作电压低、功耗小、小型化、寿命长、耐冲击和性能稳定等优点。LED点阵显示屏的发展前景极为广阔,目前正朝着更高亮度,更高耐气候性,更高的发光密度,形状的多样性,更高的发光均匀性、可靠性、多色化方向发展。另外在电子工程师之家看过网友发帖晒自己制做的3D光立方显示,有5X5X5的、8X8X8的、甚至还有一个16X16X16的。在爱折腾网站也曾看过有用蓝色LED和白色LDE 制作的光立方。于是我最终确定也制作一个蓝色LED显示8X8X8的光立方。 二、设计目的 在当今现代信息化社会的高速发展过程中,大屏幕显示已经从公共信息展示等商业应用向消费类多媒体应用渗透。随着宽带网络的发展,数字化的多媒体内容将在信息世界中占据主流,新型的大屏幕显示设备将代替传统电视机成为人们享受信息和多媒体内容的中心。为追求舒适、逼真、清晰的3D视频显示,为此制作出一个三维立体显示图案的LED光立方。该设计方案将打破了传统的平面显示视频的方法,该方案设计的LED显示屏显示画面色彩鲜艳,立体感强,

8x8x8 光立方设计报告

目录 摘要 (1) Abstract (1) 第一章绪论 (2) 1.1 光立方的意义: (2) 1.2 目的 (2) 1.3 章节安排 (5) 第二章基础软件技术介绍 (6) 2.1 proteus软件简介 (3) 2.2 Protel Dxp技术简介 (3) 2.2.1 Protel Dxp软件介绍 (3) 2.2.2 Protel Dxp基本技术 (3) 2.3 keil_μVision4软件 (4) 2.4 章节小结 (5) 第三章设计方案 (8) 3.1 总体设计方案 (5) 3.3元件的选择 (6) 3.4 本章小结 (7) 第四章基础硬件设计 (11) 4.1 74HC573芯片 (8) 4.2 STC12C5A60S2 (8) 4.3 ULN2803 (13) 4.4 本章小结 (13) 第五章软件设计 (14) 5.1 软件简介 (14) 5.2 程序流程图 (14) 5.3 主函数 (14) 5.4 本章小结 (14) 第六章系统调试与测试 (15) 第七章检测结果与分析 (16) 第八章总结与展望 (16) 第九章谢辞 (17) 参考文献 (17) 附录 (18)

摘要 随着电子行业的不断发展,单片机的应用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控制系统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已广泛的应用在工业自动化、通信、自动检测、信息家电、电力电子航空航天等各个方面。成为现代生产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此次我们正是利用单片机的知识,制作光立方,同时利用C语言进行编程,制作出自己想要的动画效果,并通过LED灯显示出我们编程的效果。 本次作品采用的是8*8*8的模式,大概的距离是14cm*14cm*20cm(长.宽.高),主要分为三个模块:主控模块、驱动模块、显示模块;结合单片机和C 语言的学习,我们采用的主控芯片60K STC12C5A60S2芯片,驱动电路是采用我们常用的74HC573数字芯片。 通过这次光立方的制作,我学习了许多单片机知识,进一步加强了protues、protel dxp软件学习。此外,对C语言的掌握也进一步提高。由于此次采取小组合作完成作品,在团队学习和集体协作方面上体会更为深刻了。也让我得到进一步的锻炼。 关键字:光立方 74HC573 STC12C5A60S2 ULN2803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lectronic industry, the application of SCM change control system design idea and method of the traditional fundamentally, have been widely used in various industrial automation, communications, automatic detection, information household appliances, power electronics fields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Become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modern production and living. The US is the use of SCM knowledge, build the cube, and the use of C language programming, making their own to animation, and through the LED lamp shows our programming effect. With this work is the 8*8*8 model, the distance is about 14cm*14cm*20cm (long. Wide. High), mainly divided into three modules: the main control module, a driving module, display module; based on MCU and C language learning, the main control chip 60K STC12C5A60S2 chip we used, drive circuit is used in our common the 74HC573 digital chip. Through the production of light cube, I learn a lot of knowledge of SCM, and further strengthen the Protues, PROTEL DXP software learning. In addition, also further improve the C language learning. Because of the team to take work to complete, in team learning and teamwork experience more profound. Let me get the further exercise. Keywords: optical cubic 74HC573 STC12C5A60S2 ULN28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