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 德国 意大利 英国的现代设计

荷兰 德国 意大利 英国的现代设计
荷兰 德国 意大利 英国的现代设计

姓名:xxx

班级:xxxx

学号:xxxxxxxxx

目录

现代设计 (2)

荷兰的现代设计..................................2-5 德国的现代设计..................................6-8 意大利的现代设计...............................8-12 英国的现代设计................................12-18 参考目录.. (19)

现代设计

1.简介

现代设计,现代主义设计,通常被称为“功能主义设计”,又称为“技术美”,或“机器艺术”。现代主义建筑是指20世纪中叶,在西方建筑界居主导地位的一种建筑思想。这种建筑的代表人物主张:建筑师要摆脱传统建筑形式的束缚,大胆创造适应于工业化社会的条件、要求的崭新建筑。因此,具有鲜明的理性主义和激进主义色彩,又称为现代派建筑。

2.解读

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人物提倡新的建筑美学原则,包括:表现手法和建造手段的统一;建筑形体和内部功能的配合;建筑形象的逻辑性;灵活均衡的非对称构图;简洁的处理手法和纯净的体形;在建筑艺术中吸取视觉艺术的新成果。

在20世纪20~30年代,持有现代主义建筑思想的建筑师设计出来的建筑作品,有一些相近的形式特征,如平屋顶、对称的布局、光洁的白墙面、简单的檐部处理、大小不一的玻璃窗、少用或完全不用装饰线脚等等。

“现代主义建筑”强调建筑要随时代而发展,现代建筑应同工业化社会相适应;强调建筑师要研究和解决建筑的实用功能和经济问题;主张积极采用新材料、新结构,在建筑设计中发挥新材料、新结构的特性:主张坚决摆脱过时的建筑样式的束缚,放手创造新的建筑风格;主张发展新的建筑美学,创造建筑新风格。

荷兰的现代设计

1.简介

荷兰是欧洲西部一个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领土狭窄,人口众多,这个国家具有非常悠久的设计传统。特别是20 世纪以来,荷兰是世界最早发展出现代设计的国家之一,1918 年荷兰出现的“风格派”运动(De Stijil)是世界最重要的现代主义设计运动之一,对全世界的现代设计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从历史发展角度来看,荷兰是现代主义设计、国际主义风格的故乡。在荷兰,现代主义设计和国际主义风格不是一种风格,而是一种民族的生活方式。对于许多国家来说,现代主义是外国的、舶来的、非本民族的,而对于荷兰人来说,现代主义是他们民族的、历史的组成部分,因而,荷兰人对现代主义并没有其他国家那种认识接受的问题,他们从出生以来,就生活在现代主义设计的空间中,所以荷兰没有其他国家存在的对现代主义和国际主义的那种强烈的反感或者否定的问题。

2.二战后的发展

荷兰的现代设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发展,基本是从两大方面展开的。一个是民间的发展,特别是以大企业为领头作用的发展,其中典型的例子是荷兰最大的企业飞利浦公司的设计部门。飞利浦公司是这个国家电器制造业的中心,是欧洲和世界最大的电器企业之一,它的设计系统完善,是荷兰现代设计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代表;另外一方面则是政府通过政府的项目,比如国营铁路、地铁系统、电讯系统、邮政系统、航空系统、财政系统等等,达到设计的高水平。关于这两个方面的内容,即荷兰最大的私人企业-飞利浦公司的设计和荷兰政府的项目。

因为领土狭窄,所以荷兰城市、设计集团之间的竞争意识非常强。这种竞争意识造成的结果并不是互相的抄袭,而是不同的发展。以荷兰的设计教育来看就可以了解这种以不同的发展、不同的设计、不同的风格和体系来达到竞争目的的荷兰方式。荷兰有两所最重要的设计学校,一所是在阿姆斯特丹的盖里·里特维特艺术学院,另外一所是在德夫特技

术学院。盖里·里特维特艺术学院立足于荷兰现代主义风格的平面设计教育,具有荷兰最好的平面设计教育体系。它的教员包括有非常杰出的设计家威廉·克罗威尔、詹·凡·图恩( Jan van Toorn)等人,他们集中发展现代主义设计对干问题解决的这个原则基础上的设计课程,启发学生对干问题解决的思维,使这所学院具有鲜明的特色。德夫特技术学院的工业设计系具有世界上各所设计学院中最多的教员,这所学院并没有按照盖里·里特维特艺术学院那样集中平面设计,而是集中于工业设计,一方面继承了荷兰“风格派”的传统,另外一方面则继承欧洲的现代主义设计的广阔传统,形成更加国际化的教育体系。在其它城市的设计学校,比如在布里达市(Breda)和飞利浦公司( PhlliPs)所在的恩多文市(Eindhoven)的学校近来发展与上述两所学校不同的、比较轻松和具有当代特点的设计风格,以此为教育的中心,这种以不同的侧重点发展竞争型的设计,是荷兰设计的一个特点。荷兰的设计基本是以城市为中心发展起来的,到目前为止,荷兰各个城市都有自己的设计流派,市政单位对于本市的设计非常重视,从项目上、资金上往往给予支援,比如这个城市的博物馆设计项目、歌剧院海报、市政重大活动、旅游项目等等,都尽量给本地设计师设计,从而促进了以市为中心的设计发展,也形成了荷兰各个市之间不同的流派。比如完全设计事务所所在的阿姆斯特丹市,就把这个城市的国际机场标志和其它平面设计交给完全设计事务所处理,其它城市也有类似的方针,以刺激本市设计的发展和形成本市的形象,这一点在平面设计上反映得最充分。

荷兰设计家虽然有“风格派”这个现代主义设计背景的有利条件,但是,由于“风格派”太出名,以至使他们想建立自己设计的面貌也非常困难,国际对荷兰的设计往往简单和武断地认为是“风格派”的影响,而忽视了荷兰当代设计家本身的创造,这个问题使荷兰当代设计家们非常苦恼。也正是因为如此,荷兰当代杰出的设计师们往往不为荷兰以外的设计界知道和认识,比如平面设计家格特·顿巴(Gert Dumbar ,为顿巴设计事务所的创建人)、保罗·舒特玛(Paul sch 。itema)、杰拉尔德·哈德斯(Gerard Hadders)、兹瓦特(zwart)等等,他们被“风格派”的阴影完全遮住了。

3.设计展示

荷兰的设计是现代主义基础上的发展,高度次序性、功能性、理性主义,加上精细的细节处理,微妙的色彩计划,丰富的艺术特征,荷兰的设计是世界当代设计中最杰出的代表之一。

虽然荷兰的设计师,包括景观师、建筑师和规划师,有着各自不同的设计观点,但是

在一件事情上,他们的认识是一致的:自然和人造不绝对是对立的。自然通过技术正在变得完美,城市正在无法控制地扩展成城市森林。

Marcel Wanders无疑是荷兰近年来最耀眼的设计师之一,除了他惊人的创作力与生意头脑,他强烈的个人风格、电影明星般的外貌以及掷地有声的谈吐,一洗人们对工业设计师的刻板印象。

荷兰的现代家具桌椅设计。设计经典,注重细节。除了不同的颜色,魅力和美丽隐藏

在其简单的功能之中。

Black Pearl黑珍珠公寓坐落于荷兰西南部港市鹿特丹,由建筑师Marcia Argyriades 设计而成,Studio Rolf.fr 和Zecc Architects对其进行了别致的革新,为房屋打造了一个具有流畅的,毫不拘束外形的无与伦比的空间。

德国现代设计

1.简介

德国的设计具有非常悠久的发展传统。德国是现代设计运动的发起国之一,早在本世纪初,德国的设计先驱已经从建筑设计着手,从事现代设计的探索和试验。在纳粹取得政权之后,德国这批现代设计的先驱都基本移民到美国,从而在美国推动了现代设计的发展,造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的国际主义设计的发展和兴盛,现代设计与德国是分不开的。

战后德国的设计在短短几十年中有很大的发展,1953 年联邦德国一批设计教育家在乌尔姆市成立了德国战后最重要的设计学院-乌尔姆设计学院,通过学院进行理性主义设计教育,培养出新一代工业设计师、平面设计师、建筑设计师,对于促进德国总体设计水平的提高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2.工业设计

德国的工业企业一向以高质量的产品著称世界,德国产品代表优秀产品,德国的汽车、机械、仪器、消费产品等等,都具有非常高的品质。这种工业生产的水平,更加提高了德国设计的水平和影响。德国的汽车公司的设计与质量则更是世界著名的。这些因素造成德国设计的坚实面貌:理性化、高质量、可靠、功能化、冷漠特征。通常来说,与别国汽车相比,德国汽车体现着他们民族的理性、严谨,对细节一丝不苟的态度;同时,作为汽车的发源地,还往往带有有一种自信和从容(尤其是奔驰);而深厚的技术积累也让德国汽车在速度和激情方面丝毫不落下风。

德国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尝试走两条道路:一是德国式的理性主义,主要为欧洲和德国本身的市场;二是国际主义的、前卫的、商业的设计,主要为广泛的国际市场。

3.平面设计

在平面设计方面,德国也同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德国功能主义、理性主义的平面设计也是从乌尔姆设计学院发展起来的。德国的几个重要的设计中心,比如杜塞尔多夫、斯图加特、科隆、法兰克福等等,都有非常强有力的平面设计集团。

德国的平面设计具有明快、简单、准确、高度理性化的特点,但同时也有沉闷的、缺乏个性的倾向。德国平面设计与德国的工业产品设计一样,虽然杰出,但是毫无幽默感、毫无文化个性可言。

长期处于前民主德国内部的西柏林对于前联邦德国的这种设计原则非常不满,因为西柏林的孤立环境,造成了西柏林平面设计的特殊发展。西柏林设计强调人情味道,强调设计的风格特点,强调个性和文化品味,具有艺术的、幽默的特色,在沉闷的德国设计之中,西柏林平面设计非常突出。

从西柏林平面设计的探索开始,一批以西柏林为中心的设计家创造出一个新的设计流派来,称为“新德国设计”( New German Design) ,以非正统德国理性主义为中心,他们的家具设计、室内设计、平面设计都具有生动的特点。

4.建筑设计

德式建筑简洁大气,对人的活动空间非常注重,无论是建筑物的外部,还是建筑的内部,都通过有层次的空间营造来满足人的需要,这些空间包括走廊、中庭、院落等。同时追求工业设计的工艺高度甚至是艺术高度,对精确、尺寸性的到位有极高的要求。

较为纯正的德国建筑设计,具备几个基本特点:一是外形简练、现代、充满活力,色彩大胆而时尚,属于现代简约派;二是功能讲求实用,任何被认为是多余的装饰都几乎被摒弃;三是材料品质精良,采用德国原装进口的材料和新技术,关注环保于可持续性发展;

四是注重细节设计。

此外,德国人非常重视建筑物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统一,风格十分精美精致。总体而言,德国现代建筑简朴明快,色彩庄重,重视质量和功能,在现代世界建筑上占有重要地位。德式建筑风格是最历久弥新的,即使经历百年,这种建筑风格也不会被历史所淘汰,反而会随这岁月的积累变得更加珍贵。

5.拓展

包豪斯设计学院于1919年成立于德国的魏玛,这是一个闻名德国乃至欧洲的文化名城。包豪斯设计学院是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包豪斯为现代设计教育的发展开创了一个新的里程碑,并且使所有的设计师意识到为大众设计和为工业化设计才是设计的真正目的。

意大利的现代设计

1.简介

意大利人视设计为一种文化、哲学,而不仅仅是理论与实践。20 世纪意大利的设计是意大利文化、艺术、政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意大利时髦的家具、服装、电子产品、家用电器、办公室用品、汽车、装饰品等等,为意大利赢得世界各国的称颂。意大利通过短短的半个世纪,把自己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废墟上建成一个工业大国,而它的设计在促进国家繁荣富强的过程当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目前,意大利的设计是杰出设计的同义词。

意大利不抄袭他人,一直专心地发展出自己的设计体系来,因而形成一个与众不同的、非常意大利化的设计系统,得到世界的首肯。意大利的设计具有非常悠久的传统,但是,

它的现代设计则是在战后才得到世界的公认。意大利的现代设计具有非常特别的民族特征,同时也强调个人的表现,与高度统一的、非人格化的德国现代主义设计完全不同,是现代设计中一个非常特殊的典型。

在意大利,设计包含的面相当广泛,因此评论家把设计分成大众文化层次的设计、高级文化的设计、看得见的设计、看不见的设计等等各种内容,相当丰富与复杂。这是意大利设计与其它的国家不同的另外一个方面。意大利设计长期以来都保持大众化与高贵化两个完全不同的层面,基本径渭分明。这应该说是意大利设计的一个很大的特点。

2.战后的发展

意大利的现代设计是战后为发展国家经济而发展起来的,因此,自从开始现代设计活动以来,它的设计就有一个非常鲜明的目标:为增加产品出口服务。而意大利长期的主要市场是欧洲各国,因此,造成了它的设计集中在北方的为出口而形成的制造业都市中心:米兰、都灵。这两个城市是它的设计的中心的中心。这种强烈的区域限制,也是意大利设计的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

意大利在战后出现了一系列世界级的设计明星,比如汽车设计家、建筑设计家、时装设计家、家具设计家、首饰设计家等等,这些人具有真正的明星效应,他们在设计产品上签名,他们被新闻媒介作为对象来追踪隐私,他们被意大利人和其他国家追逐潮流的人们视为与电影明星一样的偶像,这种高度重视少数设计大师的社会风气,也都是别的国家很少能够与之相比的。意大利设计大师层出不穷,这种明星满天的现象,应该也算是意大利设计的另外一个奇怪的特点。

3.工业设计

意大利的工业产品设计,或者称为工业设计达到世界最高水平,它的汽车、缝纫机、办公用品、家具、家用电器等等,都是世界上最好的设计,意大利最杰出的工业设计师中,大部分是学建筑出身的。从事工业产品设计的意大利设计师,因为出身背景大部分是建筑师,或者工程师,因此对干工业产品的结构、性能掌握得非常好,同时也从来都具有挑战性:不断运用新的技术、新的材料设计出新的形式,满足新的市场需求。这种工业技术和造型能力浑然一身的特征,是外国工业产品设计师比较少有的。

意大利的理性主义设计对于国家经济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为生产成本低,而便干大批量生产,对于促进国家经济有非常大的好处,有不少头脑清晰的知识分子为了发展意大利本身的现代设计,主张和推动现代主义、理性主义发展。

意大利的家具设计具有相当强有力的传统。1954 年的米兰三年展显示,它的家具日益与工业生产方式与形式靠拢,而不再仅仅依靠传统的手工艺特点,这是意大利家具设计的一个空前重大的突破。

意大利的家具大部分是由建筑设计师设计的。原来的家具基本是地方生产、定货制作,并且具有相当的艺术和个体特征,直到1947 年为止,大约9 概的意大利家具厂只有5 个工人,完全是家庭作坊式的生产。50 年代以来,开始出现了比较大规模的工业生产家具中心,一些公司逐步转向工业化生产方式,对意大利的家具设计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与家具密切相关的灯具也是意大利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出口产品,设计人员在这个项目上可以得到非常大的自由,任意发挥。50 年代前后,有一些小型公司成立,专门生产灯具,比如阿特鲁斯公司、阿列多鲁斯公司、奥鲁斯公司、斯提诺沃公司(stilnovo)等等。不少建筑家出身的设计师在设计家具的同时,也进行灯具的设计工作。

在设计方面,比较重要的一个新方向是塑料家具的设计。由于新的塑料材料的出现,给家具设计师带来更大的创造弹性。不少设计师开始为企业设计塑料家具,得到非常特别的成就。另外一个特点是灯具设计的进一步发展。不少重要的意大利设计师都设计了不少非常有特点的新灯具,与斯堪的纳维亚的灯具完全走不同的路线,树立了自己的面貌,引起各国重视。

意大利汽车工业的发展与劝年代末、60 年代的公路建设发展是分不开的。国内市场的需求,刺激了生产质量和数量,意大利的小型汽车开始在欧洲市场与法国的雷诺“道芬”、西德“大众·甲壳虫”竞争。

意大利的豪华汽车依然是两家,即阿尔法·罗密欧和兰西亚公司。意大利的豪华汽车采用基本极其小批量生产的方式,按照顾客定货制造,从生产方式来看,与工业化以前的手工业生产没有什么区别。由于批量小,人工与材料、时间耗费巨大,因此,这些汽车的价格都极其昂贵,绝对不是一般平民百姓,甚至中产阶级可以享有的。意大利汽车设计行业在50 、60 年代又出现了4 个最重要的汽车设计大师,即阿尔别多·比列利、维多利奥·瓦列塔、吉乌塞柏·比昂齐(Giuseppe BianChi)和吉亚尼·安吉利,他们与以前的几个大师一起,成为世界上阵容最为强大的豪华轿车设计集团之一。

意大利的设计虽然有相当一个部分的是确为大众服务的,比如菲亚特汽车,但是,由于长期的传统习惯,设计的主要目的还是为昂贵的市场和上层消费者服务的。意大利人习惯把设计看作是文化的部分,而文化长期以来是受过教育的人才能享受、拥有的,因此,设计自然也是为有高收人、有良好文化教育背景的阶层服务的。

意大利的主流设计与工业生产在此期间依然紧密结合,不断提高意大利设计的水平,一些主流设计的新人也开始涌现,比如玛利奥·贝里尼(1935-),他为奥利维蒂公司设计的棱角分明的新打字机,改变了原来美国体系打字机圆角的基本模式,创造了一种既是现代的,也是意大利的工业产品新模式。

4.室内设计

意大利具有世界最高水平的室内设计,不少国家的室内设计无非是建筑的一个附庸,并没有能够成大气候,而意大利的室内设计不但水平高,并且独立成为一个专业,发展迅速,令人侧目。意大利室内设计水平之高,使它的设计师们不但广泛受到国内欢迎,而且国外定货接踵而来,络绎不绝,广受喜爱。这也促进了意大利室内风格在世界的流传。

60 年代,世界风行的除了美国风格外,就是斯堪的纳维亚风格,后者的人性味赢得广泛欢迎,但是,经过意大利设计师十多年的努力,70 年代,意大利的设计风格,或者被时

髦地称为“chic”的意大利设计,开始取代斯堪的纳维亚风格,成为世界设计一个非常流行的潮流。

比萨斜塔

全球闻名的意大利比萨斜塔自然在榜上首当其冲,它修建于1173年,由著名建筑师那诺·皮萨诺主持修建,是比萨城的标志。开始时,塔高设计为100米左右,但动工五六年后,塔身从三层开始倾斜,直到完工还在持续倾斜,在其关闭之前,塔顶已南倾(即塔顶偏离垂直线)3.5米。

英国现代设计

1.简介

英国具有悠久的设计传统。但是,在20 世纪20 、30 年代期间却落后了,正当德国、俄国、荷兰人努力发展现代设计时,英国人却在为设计定义喋喋不休地争论,停留在理论的探讨上,而没有能够在设计实践上发展,因此,英国的现代设计有相当一个时期是落后

于国际水准的。英国产品设计的落后,除了以上原因以外,还有一个主要的原因,是英国的制造业在70 年代以来不断衰退。工业设计依附存在和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制造业,如果一个国家的制造业不发达,工业设计也断然不能发达。英国在战后已经基本丧失了战前的世界超级大国地位,国力逐步衰退,而国家经济的主干之一的制造业则更加一撅不振。传统工业,如机械制造、造船、冶金等等,作为夕阳工业而被新兴工业取而代之,而英国在新兴工业上则远远落后干美国、德国这些国家。因此,工业设计必然落后。

英国独立设计事务所发展却很有特色。英国虽然在总体上比美国差很多,但是,具体到比较前卫的设计行业来看,则依然是非常先进的。1960年代的波普设计运动就开始在英国,代表了设计最富于前卫的一个流派,与正统的国际主义、现代主义设计分庭抗礼。

英国政府对于设计是重视的。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英国政府已经成立了旨在促进设计水平的英国设计协会。这个政府机构组织各种设计展览,设计会议,同时出版世界最重要的设计杂志《设计》(Design),对于促进英国的设计水平,起到重要的作用。

拿破仑曾经说过:每个英国人都是个小店东。他的这个说法,起码指出英国人的两个特征:一是生性节俭,不舍得花费;另一个是勤于小买卖、小生意,零售业发达。这两个特点,其实是英国杰出的零售业室内设计、商店室内设计、橱窗设计、与销售有关的平面设计产生的主要原因。英国人与美国人虽然语言相同,文化上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他们在个人消费上却有很大的差别:美国人习惯花费,不讲究储蓄,物质丰富,而普遍沉溺于丰裕之中,购买时漫不经心,讲究方便、舒服,对干设计好坏不太经意,设计品味一般来讲比较平庸;英国人天性节俭,不习惯大手大脚地乱花钱,购买时比较细心选择,对于设计比较讲究,特点是对设计所表达的社会象征性看得很重。因此,虽然从总体来看,英国的现代设计并不太强,但是,具体到商业室内设计和展示设计来看,英国则具有很特别的优势。

比较具有国内和国际影响的室内设计集团是康兰设计集团。这个集团从事大量的商业室内设计和企业形象设计,成绩显著。由于伦敦的高街(High Street) 是英国高档零售业的中心,因此,康兰设计集团也被评论界称为“高街风格”( H igh street style),不少英国重要的室内设计家都为高街的高级时装店和其他奢华的商店设计,除了康兰集团以外,还有罗德尼·费舍、斯提华德·迈科尔、戴维·戴维斯(David Davies)等人。

由于具有促销的传统,因此英国的广告行业非常发达,世界最大的几家广告公司中,有不少是英国公司,比如1995 年到1996年度世界名列第一的广告公司WPP(马丁·索雷Martin Sore11主持的公司)和世界第二的广告公司萨奇与萨奇(aatchi)等等,都是英国公司。WPP 广告公司的年营业额接近30 亿美元,而萨奇与萨奇也达到18 亿美元。这些广告公司的存在,使英国具有一支庞大的广告设计队伍,同时,因为这些广告公司的活动范围是国际性的,因而,英国的广告从业员也最具有国际活动能力。英国的这种世界性商业活动结果,造成了大批外国设计公司都把总部设在伦敦,以便利用英国的国际能力来接触外国市场。90 年代中,世界上最大的10 家设计公司中的8 家都在伦敦有设计办事处,或者干脆把总部设在伦敦。这些公司并非英国公司,很多都是美国公司,但是以伦敦作为设计咨询的中心,有利于这些企业接触世界各国的企业,发展业务,因此,英国自然成为提供国际性设计服务、设计咨询服务的中心。

英国的这种设计挑战,对于美国垄断的大型设计咨询业来说,很难造成动摇作用,真正形成自己有力的设计力量的英国独立设计业是平面设计。除了布洛迪以外,还有沃尔夫·奥林斯等人,都非常具有自我特点。

与意大利人不同,英国对于凡是与“文化”这个字眼联系的设计问题都非常怀疑,他们不喜欢把设计当作文化来看,因为“文化”这个词近来已经成为商业化的代名词了,采用文化这个字眼,会有商业化的嫌疑。因此,英国设计家往往采用“传统”这个字眼,比

较不容易与商业化联系上。而传统这个字眼,则又比较与古典的、历史的、英国的内容联系,因此,英国设计家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强烈的设计风格历史化倾向,也自然对战后现代主义,或者国际主义设计风格,特别是米斯·凡德洛的“少则多”原则非常反感。国际主义在英国的发展非常有限,这个背景应该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2.工业设计

大部分杰出的英国工业设计家都与家具设计有关,从他们的设计上可以看出英国设计家反国际主义、反米斯、主张部分传统复兴的趋向,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设计家有贾斯帕·莫利森( Jasper Morrison)、马修·希尔顿(Matthew Hilton)、洛德?阿拉德(Rod Arad)、马丁·瑞安(Martln Ryan)等等。英国的建筑设计却非常出色,70 年代以来,出现了好几个重要的世界级设计大师,其中包括采用高科技风格设计的里查·罗杰斯(Richard Rogers,设计了巴黎的蓬皮杜文化中心)、诺尔曼·弗斯特(Norlnan Foster,设计了香港的汇丰银行大厦等)、后现代主义的大师詹姆斯·斯特林(James Stirling,设计了德国斯图加特的国家现代艺术博物馆等)等等。他们都是当代最重要的设计大师,大量在英国以外从事设计活动,非常有影响力。与英国比较落后的工业设计相比,英国的建筑设计具有特殊的国际水平。

英国家具设计师Matthew Hilton将在本月的“100% Design London ”中展出他的作品,一张Fracture桌子,一对Tapas椅子,一对Manta椅子以及Hepburn沙发。这些作品曾获“100% Design/Blueprint Design Award”。

提起英国家具,人们可能马上联想到那些造型复杂、奢华气派的古典风格的家具。其实,席卷世界的简约风潮,吹过大英土地后,英国的家具也开始简约起来。虽然,家具的造型简约得不能再简约,但她们那沉稳的色调与精致的构图及组合形式,却给人一种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在灰色的氛围里,那些本来并不靓丽的色彩,却呈现出了一种内敛的美妙。这是繁华过后的沉静,一种淡淡散发高贵的低调。

曲线优美的布艺沙发,或许有些朴素,但脚下玲珑的玻璃瓶,却赋予了空间一种空灵气息。

英国人很珍视自己的家,因而也很在意对家的装饰。但在英国人头脑里,却似乎少有装修的概念,因为英国很少有家庭专门请装修队来装修自己的房子。考虑到英国的劳动力非常昂贵,素质高的装修队员,收费都非常高,所以大部分家庭都是自己动手装修,他们认为自己装修的最大好处就是,能在房屋装修中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

英式建筑空间灵活使用、流动自然。

蓝、灰、绿富有艺术的配色处理赋予建筑动态的韵律和美感

参考书目

序号书名作者出版社出版日期1 《设计荷兰》林佳桦山东画报出版社2010.9

2 《德国设计图典》(Marion Godau)

(Bernd Polster)

李菲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4

3 《意大利设计》梁梅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1

4 《英国设计图典》PennySparke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4

现代艺术之父

现代艺术之父——塞尚 20世纪的美术史上究竟有多少大师对艺术史有过杰出的贡献?塞尚是我第一个想要说的。然而最初,塞尚却并没有给我留下多少印象。吸引我的是古典主义画家安格尔及一些印象主义画家莫奈、雷诺阿等。只记得塞尚曾画过一些并不优美的浴女和一些歪歪斜斜的静物,也弄不懂评论家为什么给他封上一个“现代艺术之父”和“美术史上一位划时代的艺术大师”的称号。但是,他既然被认为是“现代艺术之父”就必然有一定的理由,这就是我今天想要说的。 保罗.塞尚出生于法国普洛文斯,原习法律而后献身艺术的塞尚,一生的艺术生活,都从自身接触自然而来。他的早期努力和社交行为一样无能,美术学院认为他毫无才华而拒绝了他。然而,他后来挣扎一生发现了富有凝聚力的绘画方式和观念在美学领域影响了20世纪的许多艺术家和文化运动,尤其是立体派。塞尚被看作是后印象派的代表作家,在印象派流行时期他非常活跃,他也被称为“近代绘画之父”。 直到今天在一般人眼里塞尚也不是什么特别了不起的人物。大概是塞尚的画并不“优美”和如人们所看到的那样“真实”;而且他也没有像毕加索、凡高和高更那样有许多传奇故事。塞尚和同时期的毕加索、梵高和高更等画家比起来名气不如他们响亮,作品的知名度也很低,普罗大众可能都不能说出一幅塞尚的代表作的名字出来,但是他却被历史给了更高的地位,这是因为塞尚带给后人的贡献和影响更为深远。我想艺术史是这样评价一个人的,看一个人是不是大师,重要的是看他的贡献及对后人的影响。同样是大师,也要看谁的贡献更大、影响更深远。 塞尚是第一个冲破文艺复兴传统的束缚,打破了以前的绘画观念,使西方绘画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的,为现代美术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塞尚当时所追求、探

意大利的现代设计

情、食物,甚至设计本身的一种方式。归根结底,它是一种象征生活完美的乌托邦方式。”他本人在设计中即把建筑、美学、技术和对社会的兴趣融为一体,意大利的现代设计包含着除实用之外的设计师的思想、追求、理想、愿望和幻想。在一个不断增长着压力和不友好的世界上,意大利的设计师提出,家具已不仅仅只提供一个休息和放置物品的空间,它还意味着恢复失落的情绪和提供一个舒适的避难所。很多设计师把“为一个没有时间做梦的世界提供梦想”作为设计理想。如意大利年轻的设计师马西默?尤萨?基尼(Massimo Iosa Ghini)把他设计的带扶手的沙发称为“妈妈”,意味着这一沙发能提供给人以保护感、温暖感和舒适感。正是这些设计理念使意大利设计在展示其实用特点的同时,还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实用之外的东西。意大利的设计让我们看到了设计师头脑的重要性。尤其是在今天,人们开始意识到文化的重要性时,意大利设计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 60年代,世界风行的除了美国风格外,就是斯堪的纳维亚风格,后者的人性味赢得广泛欢迎,但是,经过意大利设计师十多年的努力,70年代,意大利的设计风格开始取代斯堪的纳维亚风格,成为世界设计一个非常流行的潮流. 意大利优秀的艺术文化传统奠定了意大利设计起飞的坚实基础。 "善于斡旋在过去和未来之间",意大利设计师们懂得如何来继承发扬祖先的遗产,如何恰当地处理传统和创新的关系,不为潮流所左右,也不为传统所束缚。由于他们能将实用主义和技术知识与坚实的古典文化相结合,从而使他们的设计从战后至今都打上了自己的烙印,表达了

一种充满想象和个性的设计文化,富于人性和诗意的价值。尽管意大利人步入现代工业国家的愿望是那么急切和强烈,但他们没有忘记自己是谁。在工业化的进程中,他们一方面引进现代批量生产方式,一方面又尊重传统工艺。正是由于他们能坚持民族特色,才使意大利成为首屈一指的设计力量。 设计无疑是艺术与技术的结合,意大利设计不仅表现在善于处理过去和未来的关系,还表现在能赶上技术进步、新材料发现和新机器发明的步伐。意大利设计师引以自豪的是他们能与工业界保持密切的关系,并能将革新融人他们的设计。设计师的职业化,高度的审美敏感性,超常的空间层次感,对材料价值的重视,环境形象的连贯知觉,以及杰出悠久的工艺和技术传统,构成了与众不同的意大利设计意大利现代设计学派的形成,是植根于意大利优秀的传统艺术文化土壤中,一步一步地积累起来的。意大利是欧洲艺术的摇篮,是文艺复兴的发源地,也是现代艺术流派诞生的温床。在20世纪世界现代艺术设计发展史中,意大利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设计风格发源地。二次大战后迅速崛起与腾飞的意大利设计学派以艺术与科技、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引领着全球的设计时尚与潮流。意大利设计的世界性影响是通过50年代诸如尼佐里(Marcello Nizzolil)、庞蒂(Gio Ponti)和科隆博(Colombo)这样的产品设计大师,奥利维蒂和卡西纳这类著名品牌公司,《多姆斯》(Domus)这样的设计类杂志、米兰三年展和米兰家具博览会这样的国际性展览会,以及各种出版物的传播树立起来的。

德国现代设计

德国现代设计 德国的设计具有非常悠久的发展传统。德国是现代设计运动的发起国之一,早在本世纪初,德国的设计先驱已经从建筑设计着手,从事现代设计的探索和试验。在纳粹取得政权之后,德国这批现代设计的先驱都基本移民到美国,从而在美国推动了现代设计的发展,造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的国际主义设计的发展和兴盛,现代设计与德国是分不开的。 战后德国的设计在短短几十年中有很大的发展,1953 年联邦德国一批设计教育家在乌尔姆市成立了德国战后最重要的设计学院-乌尔姆设计学院,通过学院进行理性主义设计教育,培养出新一代工业设计师、平面设计师、建筑设计师,对于促进德国总体设计水平的提高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这所学院得到斯图加特市政府的支持,从50 年代到1968 年关闭为止,迅速完善了设计教育的体系,提出理性设计的原则,与企业联系,发展出系统设计方法,形成了所谓的“乌尔姆哲学”,它的作用有如包豪斯设计学院(Bauhaus)在战前的作用一样,不仅仅是德国现代设计的重要中心,同时对世界设计也起到推动作用。德国著名灯具公司艾科(Erco Linghting Company) 的总经理克劳斯?容根?马克(Claus -urgen Maack)曾经说:今天所有的设计师,包括一些甚至不知道乌尔姆在什么地方的人,都在这个或者那个方面受到乌尔姆传统的影响。到底是德国传统形成了乌尔姆,还是乌尔姆传统铸造了德国设计品味,这个问题迄今依然是理论家争议的主题之一。 把乌尔姆精神变成设计现实的是德国通用电器的重要企业布劳恩公司(Braun)。这家公司早在50 年代就已经开始与乌尔姆建立了密切的学术交流和设计交流关系,它的设计人员,比如汉斯? 古格洛特(Hans Gugelot)、迪特?兰(Dieter Rams)都与学院有密切的教学关系,他们建立了把学院的思想灌输到布劳恩产品设计的渠道,在设计中灌输了乌尔姆强调的人体工程学原则,从而发展出高度理性化、高度秩序化的产品,影响德国其他企业的设计,继而影响到其他西方国家的设计。现在的工业设计,无论是美国还是香港的产品,都具有明显的人体工程学人一机适应的特点,这应该说是乌尔姆一布劳恩体系的成功。促进这个原则的最主要人物就是布劳恩公司的设计领导迪特.兰姆斯。 兰姆斯不是独一无二的设计家,德国长期以来强调设计中的功能主义原则,强调设计的民主特色,反复提倡“好的造型”( gute form,是德国设计理论的先驱赫尔曼?穆特修斯H.Muthesius提出的),造成整整几代德国设计家对干设计责任的高度重视,因而,理性原则、人体工程原则、功能原则对他们来说是设计上天经地义的宗旨,不能因为商业主义的压力而放弃。这与其他西方国家常常出现的那种在商业压力下放弃设计基本原则的情况大相径庭。 德国的工业企业一向以高质量的产品著称世界,德国产品代表优秀产品,德国的汽车、机械、仪器、消费产品等等,都具有非常高的品质。这种工业生产的水平,更加提高了德国设计的水平和影响。意大利汽车设计家乔治托?吉奥杰罗为德国汽车公司设计汽车,德国生产的意大利设计师设计的汽车,却比同一个人在意大利设计的汽车要好得多,因而显示出问题的另外一个方面:产品质量对于设计水平的促进作用。德国不少企业都有非常杰出的设计,同时有非常杰出的质量水平,比如克鲁博公司(Krups)、艾科公司、梅里塔公司( Melitta)、西门子公司等等。德国的汽车公司的设计与质量则更是世界著名的。这些因素造成德国设计的坚实面貌:理性化、高质量、可靠、功能化、冷漠特征。 德国的企业在80 年代以来面临进人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德国的设计虽然具有以上那些优点,但是以不变应万变的德国设计在以美国的“有计划的废止制度”为中心的消费主义设计原则造成的日新月异、五花八门的新形式产品面前,已经非常困窘了。因此,出现了一些新的独立设计事务所,以为企业提供能够与美国、日本这些高度商业化的国家的设计进行竞争的服务。其中最显著的一家设计公司,就是上面提到的“青蛙设计”。这家公司完全放弃了

美国现代设计之父 Eliel Saarinen 伊利尔·沙里宁

―让人们看看你的城市,人们就能说出这个城市居民在文化上追求的是什么。‖ 伊利尔·沙里宁(Eliel Saarinen,1873~1950),美国著名建筑师、杰出的建筑理论家。知识广博、文笔绚丽,以《形式的探索》涓涓而述艺术中深奥复杂的问题,句句亲切感人。出生芬兰,1923年移居美国,1934年创办匡溪艺术学院并任院长,《形式的探索》即在匡溪完成。伊利尔·沙里宁提出了一种介于二者之间又区别于二者的思想――有机疏散理论。(OrganicDecentralization)伊利尔·沙里宁的―有机疏散‖思想最早出现在1913年的爱沙尼亚的大塔林市和1918年的芬兰大赫尔辛基规划方案中,而整个理论体系及原理集中在他1943年出版的巨著《城市:它的发展、衰败与未来》中。 在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家具设计、工业设计等几乎所有设计领域的综合成就,而且因为他同时培养了一批顶尖级大师。这种培养不仅发生于他的祖国芬兰和北欧,更结硕果于大洋彼岸的美国。老沙里宁(以区别于他的儿子埃罗沙里宁或称小沙里宁)移居美国后创办的克兰布鲁克设计学院开创了具有美国风格的新工业设计体系,并成为美国建筑与家具设计师的摇篮,美国在二战后的现代家具设计大师大多毕业于这所学院,如伊姆斯夫妇、小沙里宁、伯托埃等一批划时代人物,他们的杰出的设计成就,使得美国现代家具在20世纪50年代初迅速崛起,走在世界现代家具的前列,由此,老沙里宁也被称作美国现代设计之父。 伊利尔·沙里宁建筑设计理念: 伊利尔·沙里宁知识广博、文笔绚丽,以《形式的探索》涓涓而述艺术中深奥复杂的问题,句句亲切感人。在这些文字后面,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形式演变的骨骼——有迷茫、有探索、有成熟、有衰落,更有无数的误导和干扰,使得形式的发展起伏跌宕、波波折折。真诚的探索者历经几千年,一直做的都是同样的事情——是的,当形式经历了漫长的探索豁然绽放的那一刻,真诚的心便可以听见这种美丽的声音。沙里宁是分散大城市的积极倡导者,霍华德的―田园城市‖、奥地利建筑师瓦格纳(OttoWagner)的维也纳中心规划以及英国建筑师恩温的伦敦花园新村的规划,对沙里宁有机分散规划思想的酝酿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伊利尔·沙里宁―有机疏散‖理论具有明显的个性特征。他认为城市混乱、拥挤、恶化仅是城市危机的表象,其实质是文化的衰退和功利主义的盛行。城市作为一个有机体,其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其中必然存在着两种趋向――生长与衰败。应该从重组城市功能入手,实行城市的有机疏散,才可能实现城市健康、持续生长,保持城市的活力。―有机疏散‖理论把城市规划视为与城市发展相伴相随的过程,通过逐步实施―有

德国现代设计特征

在二十世纪初期,随工业技术的迅速发展,新技术、新设备不断产生,极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但世界围所奉行的设计理念并没有把多数的普通大众作为自己的服务对象,而只是认为设计是一种高高在上的艺术形式,当时英国的“艺术与手工艺运动”以及欧美国家的“新艺术运动”都把定位于为权贵服务的精英主义。后来在欧美国家同时兴起的现代主义设计是一次真正的设计上的革命,通过这次运动,设计才第一次成为为大众服务的,为大工业化、批量化生产服务的活动。在这一次带有主义性质的设计革命中,德国作为现代设计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以自己独特的风格和鲜明的设计特征为德国的设计发展乃至世界的设计发展都起到了无法估量的作用。 德国现代设计特征 引言 历史上每一次设计改良都伴随着设计思潮的改良而进行,就有如革命一般。1851年伦敦海德公园的“万国博览会”带给人们的是对于机械化产品美学质量的下降的担忧和不满,随之而来的艺术与手工艺运动使设计家能够静下心来思索如何才能使艺术与技术相结合,但是很可惜,这场运动从实质上使反对工业化时代的大机器生产特征的,因此并没有探索出一条全新的设计思路和设计方法,后来的一些运动也没有很好地探索出一种设计改良的方法。直到一战后1919年包豪斯设计学校的出现才使这种现象有了本质上的改观,艺术家不再单纯是艺术家,而工业家也逐渐意识到设计对于产品开发和生产组织管理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包豪斯设计学校的一些设计探索与纳粹政权的“种族清洗”计划有所抵触,因此在1933年被强行关闭。但是包豪斯设计学校在这方面的探索对于德国以及世界的影响却是无法估量的,他第一次系统地探索了在工业化时代中如何将技术与艺术完美结合的一种理念和具体的方法。 包豪斯设计学院 包豪斯设计学院于1919年成立于德国的玛,这是一个闻名德国乃至欧洲的文化名城。包豪斯设计学院是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包豪斯为现代设计教育的发展开创了一个新的里程碑,学院经十多年的努力成为欧洲现代主义设计的中心,并把欧洲的现代主义设计运动推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虽然在1933年学院被纳粹政府以莫须有的罪名强行关闭,但是学院创始人格罗佩斯所创立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式却影响了全世界的设计教育,并且使所有的设计师意识到为大众设计和为工业化设计才是设计的真正目的。 乌尔姆设计学院 1953年在德国的乌尔姆市成立了德国二战后最重要的一所设计学院——乌尔姆设计学院,通过学院的理性主义设计教育,培养了新一代的工业设计师、平面设计师、建筑设计师,学院完善了包豪斯设计学校开创的现代设计教育的模式,并进一步提出了理性设计的原则,开创了系统设计方法。德国艾科灯具公司的总经理容根?马克曾说:“今天所有的设计师,包括一些不知道乌尔姆在什么地方的人,都在这个和那个方面受到了乌尔姆传统的影响。”这足以证明乌尔姆设计学院的设计探索对于世界设计的影响。 而德国最重要的家用电器企业布劳恩公司在产品设计中则完美地贯彻了乌尔姆设计学院的设计精神,强调人体工学原则,以高度的理性化、次序化原则作为自己的设计准则。布劳恩公司的迪特?兰姆斯是这种设计精神的代表人物。 德国的功能主义设计 德国设计长期以来强调设计中的功能主义原则,强调设计中的特色,并反复提倡“优良造型的原则”(即著名设计家穆泰修斯及德意志制造联盟的理论精髓及设计准则),正是这种思想造成了几代德国设计师对于责任感的高度重视。设计中的理性原则、人体工学原则、功能原则对于他们而言是设计上天经地义的宗旨,绝对不会因为商业的压力而放弃。德

德国的设计风格简介

德国的设计风格简介 长期以来,德国的设计保持着功能良好、理性可靠的形象,德国的设计师们通常把设计看作是可以让世界变得更加合理和有序的有效手段,他们的设计作品自然是重技术、重功能、强调系统性、逻辑性和秩序感的。德国设计的这种总体特征在平面设计领域也不例外,在其平面设计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简洁明确、高度理性化和功能化的特点,平面设计语言往往严肃工整、简单明了、主题突出。纵观世界现代平面设计的发展历程,德国平面设计无论在技术方面还是风格方面都为现代平面设计的发展成熟作了巨大的贡献。 20世纪初,德国平面设计师卢西恩伯哈德开始强调在设计中做减法,强调简化的造型,他的作品和风格预示着现代主义的刺激和活力发。伯哈德1905年为普莱期特火柴公司设计的招贴中,仅采最简洁的两根火柴的视觉形象来有力地突出信息。同时,色彩成为了重要的视觉传达元素,文字所使用的鲜明的蓝色和黄头的大红火柴,与深棕色背景形成对比,给人较强的视觉感受。在后来的多幅作品中,伯哈德反复使用了通过平涂的简洁产品形象和产品名称来创作招贴的方法。 几乎同一时期,慕尼黑的“德国工业同盟”把包括平面设计在内的德国设计进一步推向了简洁清晰和功能化。其代表人物彼德贝伦斯被誉为德国现代设计之父,开创了现代平

面设计图形语言的先河。他在无装饰线字体方面作出了创新,为AEG公司设计了一系列简洁严谨、高度统一的标志、广告、产品目录等,成为了最早的企业形象设计成功范例。 1919年成立的包豪斯设计学校,在20世纪现代设计史上所居的地位迄今未有任何团体和机构能够超越。而莫霍伊纳吉、约翰尼斯伊顿和赫尔伯特拜耶等人则对包豪斯的平面设计思想和教育体系的形成功不可没。约翰尼斯伊顿开设的基础课程包括色彩科学性和理性的现代设计教育的重要奠基人。作为包豪斯优秀毕业生的赫尔伯特拜耶则通过在字体、书籍封面、插图和海报等平面设计领域在出色表现让包豪斯的设计理念在设计实践中得到完美。莫霍伊纳吉不仅将包豪斯的设计基础课教学系统进一步科学化、合理化,同时凭借其在20世纪30年代成功的设计实践和移居美国后的一系列实验与教学探索影响了整整几代设计师。

德国现代设计

德国现代设计 德国是现代主义设计的发源地。德意志制造联盟、包豪斯等设计实验在德国的活动为现代设计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二战后,德国设计在短短十几年间就取得重大发展。1953年德国一批设计师在乌尔姆市建立乌尔姆设计学院(the Ulm Institute of Design)开始重新振作自己的设计事业和设计教育事业。 一方面德国人希望能够通过严格的设计教育来提高德国产品设计水平,为振兴德国战后凋敝的国民经济服务,使德国产品能够在国际贸易中取得新的主导地位;另一方面,则是有感于德国发动的现代主义设计在美国的发展与初衷相违背,开始向商业主义、实用主义转化。 德国人一向把设计看作是社会工程的工具,设计应该首先考虑为国家、国民的利益服务,而不仅仅是商业利益。何况现代主义在德国开始时,具有强烈的社会主义色彩,明确提出为劳苦大众服务的方向和目的,这个设计宗旨到美国以后发生了质的变化,成为单纯的商业推广工具。他们希望能够重新建立包豪斯式的试验中心,把设计作为一种为国为民的学科进行严肃、认真的研究和讨论,从而达到提高德意志民族和联邦德国物质文明总体水平的目的。这种努力是战后德国最重要的设计学院--乌尔姆设计学院成立的直接动因。 1949年,平面设计家奥托·艾舍(Otl Aicher,1922年)提出建立战后的新设计教育中心,他的这个提议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1953年被称为战后包豪斯的德国乌尔姆(Ulm)艺术学院建立,地点就在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诞生的小城市乌尔姆,由于准备工作的拖延,直到1955年才正式开始招生,校舍建筑是由包豪斯早期毕业生、平面设计的重要人物马克斯·比尔(Max Bill,1908年)设计的,他同时担任第一任校长。 马克斯·比尔长期在瑞士从事平面设计工作,是战后平面设计影响最大的一个设计师,他具有和格罗佩斯一样的雄心大志,要把这个学院办成联邦德国最杰出的设计教育中心。在他和教员的努力下,这个学院逐步成为德国功能主义、新理性主义和构成主义设计哲学的中心,虽然学院已经关闭多年,但是它所形成的教育体系、教育思想、设计观念直到现在,依然是德国设计理论、教学和设计哲学的核心组成部分。有些理论家把这个学院的影响作用与

现代设计艺术史复习资料.pdf

第一章工业设计产生的历史背景 1、设计在人类文明各个时代的不同特点是由科技发展水平决定的,设计史的研究必须结合科学史来进行。——填空p12 2、欧洲19世纪初全面爆发的工业革命(产业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转折点,它是西方从封建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的标志。——填空p13 3、产业革命工艺方面的变化有:采用新的基本原料,主要是钢铁;采用新的能源,包括燃料和动力(如煤、电力、石油、蒸汽机和内燃机)。——填空p13 4、“发明”一词当然地意味着一种新的设计或工艺,没有活跃的思维是不可能有所发明的。——什么是发明?(填空)p14 第二章工艺美术运动——工业设计的萌芽 1、在产品的装饰上,威廉·莫里斯坚决反对如同1851年水晶宫博览会展出的有些不伦不类的产品装饰,而主张采用哥特式风格,即讲究简单、朴实无华、功能良好;主张艺术家向自然学习。在装饰上他特别推崇自然主义,采用大量的卷草、花卉、鸟类为装饰主题。——填空p38 2、威廉·莫里斯在近代设计史上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主要贡献是在设计观念上,提倡整体设计思想,主张实行以建筑为主体、全面处理室内外生活环境、以生活为中心的设计思想;在实践上,他倡导并且亲自组织了设计与制作一贯制的做法,反对艺术家只停留在纸面上,主张艺术家、技术家、工匠相结合。——填空p38 3、简答题:p40 —41 第三章新艺术运动——工业设计发展的初级阶段1、安东尼·高迪早期的设计风格具有强烈的阿拉伯摩尔风格特征,也就是其设计生涯的“阿拉伯摩尔风格”阶段。设计上不单纯复古,而是采用折衷处理,把各种材料混合利用,比较典型的是建于1883 —1888年间,位于巴塞罗那卡罗林区的文森公寓。P57 2、安东尼·高迪的设计生涯与企业家居里家族的支持是分不开的,高迪从居里家族的图书馆中了解到约翰·拉斯金、威廉·莫里斯的设计思想和设计作品以及拉菲尔前派的作品,并接触了有关中世纪建筑的文献。 P57 3、安东尼·高迪从中年开始,逐渐摆脱阿拉伯摩尔风格和哥特式风格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特征。P58 4、安东尼·高迪代表作(米拉公寓)风格:部件全部利用动植物纹样造

荷兰工业设计简介.

荷兰工业设计简介 荷兰是世界上最早产生现代主义设计的国家之一 一荷兰的设计意识: 荷兰的狭窄的生存空间是荷兰设计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背景。1 , 400 万人挤在一个只有41 , 000 平方公里的国土上,这个情况使荷兰成为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国家之一。国家的大部分领土低于海平面,因此不得不建造巨大的堤坝来防止洪水、潮汐的侵袭。因此,可以说整个国家都不得不被设计,否则民族的生存都成问题,这种情况,使荷兰人具有极高的设计意识。 1、设计的全民意识。由于荷兰的地理状况和生存条件,荷兰很早就开始建设运河、水闸、排水设施。荷兰建设的基础是建立在设计之上的。因此,荷兰的设计无论是产品、建筑,还是平面设计,都具有非常高的设计水平。 2、设计的现代意识。荷兰是现代主义设计的故乡,在荷兰现代主义并不是一种设计风格,而是民族的生活方式。荷兰是国际主义的最后发展场所。20 世纪初的重要现代主义运动“风格派”在荷兰产生,绝对不是偶然的现象。荷兰“风格派”、苏联的构成主义和德国的包豪斯是形成现代主义设计的三个基本支柱,荷兰的现代设计起源应该说是与荷兰“风格派”分不开。 3、设计的竞争意识。由于荷兰领土狭窄,荷兰城市之间、设计集团之间的竞争意识非常强。各城市都有自己的设计流派,形成本城市的形象。这种竞争意识也表现在设计教育方面,荷兰有两个重要的设计学院,一是阿姆斯特丹的盖里.里特维特艺术学院,另一个是德夫特技术学院。前者是立足于荷兰现代主义的平面设计教育,而后者则立足于工业设计方面。 4、民间设计与政府资助项目并行发展。 二战后,民间设计与政府项目的设计并行发展。就民间设计看,是以大企业为先导,如世界上庞大的电器企业之一的菲力普公司的设计部门,是荷兰现代设计的一个杰出代表。私人设计事务所十分活跃,如巴顿设计事务所、克罗威尔的" 完全" 事务所,他们大部分为本国设计。国营铁路、地铁系统、电讯系统、邮政系统、航空系统、财政系统的设计均由政府统筹,保证其达到设计的高水平境界。 荷兰的现代设计是采用一种私人企业与国家企业双轨式的发展模式进行的。战后,部分大型企业开始设立了工业设计部门,带动了整个设计的发展,形成荷兰私人企业的工业设计发展模式。 二荷兰设计的特点: 1 高度次序性 2 功能性和理性 荷兰是西欧的一个工业高度发达的国家,因为工业的发达,也直接促进了它的工业设计、平面设计的发展,荷兰具有相当高水平的设计。由于它与德国等国家的长期密切关联,因此荷兰的设计也具有明显的理性主义、功能主义特征。这种特征可以从它的最大的企业飞利浦公司的产品与平面设计中看出来。 3 精密的细节处理、巧妙地色彩设计、丰富的艺术倾向 田野的平坦、几何式的城市规划和运河网、笔直的堤坝,都是荷兰历史的组成部分,它们造成了荷兰人对于理性风格的习惯与爱好,这逐渐形成了荷兰设计的主要风格特征。而设计因为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因此设计师的地位在荷兰也相当高,这是荷兰与别的国家在设计上相当不同的地方。如果说相似,荷兰的设计状况与丹麦比较相近。这两个国家

意大利的现代设计

意大利的现代设计 意大利人视设计为一种文化,哲学,而不仅仅是理论与实践.意大利虽然在早期现代设计发展过程中形象并不突出,但在二战以后,尤其是在年代以后,意大利成为现代设计最具活力的地方,意大利设计师们的创造性才能极大地丰富了现代设计的内容。意大利还是激进设计运动的发源地,从年代的设计到年代的后现代设计,意大利的设计师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意大利著名作家和艺术评论家乌贝托 艾科()在谈到意大利设计时不无自豪地说“如果说别的国家有一种设计理论,意大利则有一套设计哲学,或许是一套设计思想体系。”但这套设计思想体系的历史并不悠久,由于二战期间意大利的墨索里尼成为希特勒的同盟,意大利饱尝了战争之苦,二战结束时,意大利几乎是在一片废墟上重建家园。年代末的意大利设计还完全是为了满足人民生活需要的功能主义的大 批量产品。进入年代,意大利设计即开始实施“实用加美观”的设计原则,年的米兰三年展向世界展示了意大利已开始自己的设计运动,“艺术地生产”()成为意大利设计师的新口号。经过设计师们的努力,年代名为“意大利,家用产品新风貌”的展览在美国现代艺术博物馆等地展出,从此确立了意大利设计的世界性地位。由于意大利设计师的杰出成就,意大利甚至形成了“设计引导型生产方式”,使意大利的设计和生产形成了良性循环。这种生产方式既肯定了设计师的才能也提高了整个国民的生活质量。

意大利的许多设计师出身建筑师,毕业于米兰理工学院或都灵建筑学院。这种教育体制也许更能发挥设计师的潜力,所以意大利的设计师大都多才多艺,同一个设计师既可以设计豪华典雅世界一流的法拉利跑车,也可以设计普通的意大利通心粉式样。 意大利的设计师在每一件设计品中既注重紧随潮流,重视民族特征地方特色,也强调发挥个人才能。与其它国家一样,意大利也经历过现代设计的各种运动,如功能主义,波普设计等,但每一种风格他们都可以产生出许多的变体来,而后便成为了意大利式样,因而使他们的设计显得多姿多彩。意大利的设计既不同于商业味极浓的美国设计也不同于传统味极重的斯堪底纳维亚设计。他们的设计是传统工艺、现代思维、个人才能、自然材料、现代工艺、新材料等等的综合体。与其它国家的设计师相比,意大利的设计师更倾向于把现代设计作为一种艺术和文化来操作。意大利设计师不断推陈出新,年代即开始引导世界设计新潮流,从年代的激进设计、反设计到年代的后现代设计运动,意大利设计师一直走在世界设计的前沿,他们在设计领域展现的创造力,使别国的设计师眼花缭乱。 在意大利设计师的作品中,我们不难看出其中所蕴涵的设计思想和创作意图。与别的设计师不一样,意大利的设计师喜欢为自己的设计命名,著名的意大利设计师埃托 索托萨斯()说过:“设计对我而言……是一种探讨生活的方式,它是一种探讨社会、政治、爱情、食物,甚至设计本身的一种方式。归根结底,它是一种象征生活完美的乌托邦方式。”他本人在设计中即把建筑、美学、技术和对社会的兴趣融为一体,

世界现代设计史-习题 附答案

卷一 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 1、英国得“工艺美术”运动就是由“工业设计之父”___倡导得。(威廉·莫里斯) 2、作为“新艺术”发源地得法国,在开始之初就形成了两个中心:一就是首都巴黎;另一个就是___。(南斯市) 3、哥特式、____与日本艺术就是新艺术运动得三大源泉。(罗可可式) 4、在现代主义设计运动中,表现最突出得就是德国,其次就是__与荷兰。(俄国) 5、____就是德国工业联盟得奠基人与整个活动得开创者。(穆特修斯) 6、20世纪初,就在德国现代主义设计迅速发展时,荷兰也出现了具有相同设计风格特征得运动——_____。(“风格派”运动) 7、美国于20世纪30年代创造性地形成了一种风行美国乃至世界得新设计风格——_____。(“流线型风格”) 8、装饰艺术得历史渊源:对________、从传统艺术得创新中获得创作灵感、舞台艺术得影响、汽车设计样式得影响。(对埃及古代装饰风格得借鉴) 9、进入20世纪50年代,意大利得设计形成了自己得艺术风格。这便就是意大利吸收美国流线型而形成得(“意大利线条”)、 10、_______被称为“后现代主义设计”理论得真正奠基人,也就是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师得代表之一。(罗伯特·文杜里)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工艺美术”运动 工艺美术运动起源于英国19世纪下半叶得一场设计运动。由诗人兼文学家、设计师、被人誉称为“工业设计之父”得威廉·莫里斯倡导宣传。以往得设计包括英国在内得机械制品丑陋不堪,设计低劣,同时过分讲究装饰,矫饰做作得维多利亚之风在设计中不断蔓延,从而使传统得装饰艺术设计失去了造型基础而成了一个为装饰而装饰,画蛇添足得东西。工艺美术运动就就是在此状态日趋严重下发生得,它就是以追求自然纹样与哥特式风格为特征,旨在提高产品质量,复兴手工艺品得设计传统。 2、曲线风格 曲线风格就是新艺术运动中形成得一个风格派,与它同时存在得还有直线风格。曲线派主张师从自然,以模仿自然界动植物纹样得线条进行装饰。无论就是物体得形状,还就是物体得表面装饰,都以流畅、优雅、波浪起伏得线条为主。其中以法国与比利时为代表,德国,荷兰,西班牙以及英国得利尔兹利也归为曲线派,美国舞蹈家洛伊·富勒得舞姿成为设计师创作得主要灵感。 3、俄国构成主义 俄国构成主义,又称结构主义。就是由一小批先进得知识分子与设计师致力于满足新社会制品构成得需要,力图用表现新材料本身特点得空间结构形式作为绘画与雕塑得主题,以致使作品特别就是雕塑很像结构物,因而被称为“构成主义”。它就是在俄国十月革命前后得政治变革环境中诞生得,立体主义与未来主义就是它得两大源泉,代表人物有马列维奇、列捷西斯基、塔特林、佩夫斯纳等。她们得许多作品就是半抽象或抽象性得,主张用长方形、圆形、直线等构成半抽象或全抽象型得画面或雕塑,注重形态与空间之间得影响。 4、彼得·贝伦斯 德国工来联盟中最著名得设计师就是彼得·贝伦斯,她就是工业联盟得发起者之一,常被称为第一位工业顾问设计师,她最有代表性得设计都与德国最有代表性得企业——德国通用电器公司联系在一起,她全面负责该公司得建筑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与产品设计,为公司树立了一个统一得完整得企业形象,不仅开创了现代公司标识体系得先河,而且她与公司得合作开创了欧洲现代工业与艺术设计相结合得先河。她主张对造型规律进行数学分析,坚持理性主义美学原则,培养了包括格鲁皮乌斯、米斯与勒科西布埃等在内得众多世界著名得建筑师与设计师。

第二章 现代设计的萌芽

第二章现代设计的萌芽与 “工艺美术”运动 1.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是由“工业设计之父”_________倡导的。(威廉·莫里斯 一、填空题 1.“工艺美术”运动起源于19世纪末,理论指导家是约翰.拉斯金,主要人物是威廉.莫里斯。 2.1860年威廉·莫里斯“红房子”建成,引起设计界的兴趣和称颂,具有哥德风格特色,这座建筑和内部的用品风格,为“工艺美术”运动奠定了基础。 3. 约瑟夫.帕克斯顿用钢铁和玻璃建造的水晶宫在1851年伦敦第一个国际博览会开幕,开创了两种新材料的应用,引起了褒贬不一的看法。 4. 莫里斯是工艺美术运动的奠基人,是真正实现约翰·拉斯金思想的一个重要设计先驱,是拉斐尔前派的一个重要成员。 5.工业革命最早在英国完成,工业革命的成功也在该国家展示。 6.以英国诗人、文艺批评家拉斯金和画家、工艺美术家莫里斯为代表的传统派,一面在理论上展开了批评和宣传,一面积极致力于设计实践。他们不满当时机械化产品的粗糙、简陋,认为真正的工艺品应该既实用又美观,企图恢复中世纪传统作坊生产生产的手工艺品的标准的手工艺和完美而精致的设计。 7莫里斯和艺术家福特·布朗、爱德华·柏斯·詹斯、画家但丁·罗瑟蒂、建筑师飞利浦·韦伯共同组成了艺术小组拉斐尔前派。 8. 1888 年在伦敦成立的“艺术和手工展览协会”,开始不断地举行一系列展览,向英国公众提供了一个了解好及高雅设计品位的机会,从而促进了工艺美术。运动的发展,不仅开始影响到欧洲其他国家,也影响到美国。 9.工业革命具备两个基本要素,一个是对旧传统的摒弃,另一个是对机械生产的肯定。 10.德国建筑家歌德佛雷特.谢姆别尔参观水晶宫后,写了两本书,提出这个展览的反对意见。他因此成为德国第一个提出设计革命的人。P53下 二选择题 1.“工艺美术”运动重视中世纪(B )的风格,将其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来源。 A罗马B哥特C拜占庭D巴洛克 2.“工艺美术”运动由诗人兼文学家,被人誉称为“工业设计之父”的( A )提倡宣传好身体力行。 A威廉·莫里斯B菲利普·韦伯C查尔斯·沃赛D阿瑟·马克穆多 3.在1861年成立了莫里斯、( C )福克纳三人姓氏命名的商行,简称MMF商行。 A约翰·拉斯金B菲利普·韦伯C马克·马歇尔D查尔斯·沃赛 4( A )是“工艺美术”运动影响最大的领域。 A家具设计B室内设计C金属设计D平面设计 5马克穆(A )是比较早的具有影响力的工艺美术风格的平面设计作品,它是一本季刊,其设计以流畅的黑白线条装饰图而见长。

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章节题库-世界现代设计(二)(圣才出品)

第11章世界现代设计(二) 一、填空题 1.1953年在二战的废墟上,______成立,他们发展了包豪斯的传统,提出了科学与技术相结合的新理性主义设计思想。 【答案】乌尔姆设计学院 2.德国纳粹党时期比较重要的设计师有斐迪南·波什于1934年开始着手设计的“大众汽车”,他在着手设计时,尽量压缩车体外形,采取简单的流线型风格,好像甲虫一样,因此被称为“______”。 【答案】甲壳虫 3.被誉为是“德国设计之父”的设计师是______。 【答案】彼得·贝伦斯 4.布劳恩公司作为德国最著名的大型家电公司之一,由马克斯·布劳恩于1921年创建于德国的______。 【答案】法兰克福 5.在系统设计方面作出巨大贡献的设计师是______和______。

【答案】古格洛特兰姆斯 6.20世纪20年代的______,以及一系列重要的现代主义设计运动,使德国成为现代主义建筑、现代主义设计和现代丰义设计教育的摇篮。 【答案】包豪斯 7.战后西德重要的设计人物之一是______,他的两个重要的建筑设计得到世界广泛好评,一个是柏林爱乐交响乐团的音乐厅,另外一个是卡塞尔德大都会剧院。 【答案】汉斯·沙隆 8.1972年为德国慕尼黑举办的世界奥林匹克运动会设计全部标志的是德国杰出的设计家______。 【答案】奥托艾舍 9.荷兰“______”,俄国的______和德国的包豪斯是形成现代主义设计的三个基本支柱。 【答案】风格派;构成主义 10.荷兰的“风格派”产品设计中一个重要的人物是家具建筑设计师______,他设计的红蓝椅成为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的重要经典作品。 【答案】里特维特

荷兰顶级设计师教育背景

Karel Martens 卡尔?马藤斯(Karel Martens)是荷兰现代设计的奠基人之一,字体设计的特殊贡献者,功能主义的代表人物。他出生于1939年,1961年于荷兰阿纳姆(Arnhem)艺术学院毕业,毕业后他便成为一个自由平面设计师,专攻印刷体裁。与此同时,他还自发地做一些没有委托人的平面设计和三维造型设计工作。 卡尔?马藤斯自1977年起开始教平面设计。他的第一个委任是在阿纳姆艺术学院,并在那里一直工作到1994年。然后在1994年到1999年间他得到了马斯特里希特(Maastricht荷兰东南部城市)的杨?凡?艾克学院(Jan van Eyck)的垂青。自1997年起,他被耶鲁大学艺术学院平面设计系聘为访问讲师。1998年,他和Wigger Bierma一起在阿纳姆艺术研究院成立了字体版面研究所(Werkplaats Typografie),用于开展研究生教育。自2001年起,他和阿曼德?莫斐斯(Armand Mevis)、Paul Elliman一起作为这个研究所的美术指导。2006年研究所被授权为一个硕士项目。 机器 理查德?尼森,1972年生于荷兰沃尔丹的小镇Edam,1996年毕业于格利特?里特费尔德学院(Gerrit Rietveld Academy),届时起便成为一名自由设计师,1999年至2001 年间与哈门?林伯格(Harmen Liemburg)共同组成了著名的Goldenmasters组合。2005年与Esther de Vries合作创立Niessen & de Vries工作室。2002年至2007年间任教于格利特?里特费尔德学院。曾为Jennifer Tee、How to plays乐队、Ad de Jong、阿姆斯特丹市立博物馆、苹果、Rijksgebouwendienst、SKOR、SNCF、olkswagen、和VPRO等客户工作过。 艾斯特?德弗里斯,1974年生于荷兰海牙市,1998年毕业于格利特?里特费尔德学院。届时起,便成为一名自由设计师,2005年起与理查德?尼森成立Niessen & de Vries工作室。2005-2007任教于海牙市的皇家艺术学院。曾为荷兰邮局、阿姆斯特丹市立博物馆、海牙市立美术馆、德巴列、Juul van den Heuvel、奥克?德弗里斯(Auke de Vries)、Ad de Jong、SKOR、法国国营铁路公司(SNCF)等客户工作过。 伊玛?布 伊玛?布是一位书籍设计的拓荒者。早年的伊玛?布在AKI艺术学院学习平面设计。毕业后在海牙的荷兰国家印刷出版局工作了5年。1991年,她在阿姆斯特丹创立了自己的工作室,主要从事以书籍为载体的创作。 教学: 阿恩海姆Beeldende Kunsten学院、阿姆斯特丹Rietveld设计学院、恩斯赫德Kunst en Industrie学院(AKI)、美国普维敦斯罗德州岛设计学院、加利福尼亚艺术学院、美国芝加哥艺术学院、美国耶鲁大学设计学院、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纽约的美国平面设计研究院、美国葛兰布鲁克艺术学院、伦敦字体设计师协会、海牙Stroom hcbk学院等。

现代设计史(新)

1.1851年在伦敦海德公园举办了首届世界博览会,约瑟夫?帕克斯顿 设计了著名的“水晶宫”。 2.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创始人是威廉?莫里斯。而理论奠基人是 约翰?拉斯金。 3.马克穆多设计的《玩具马》是比较早的具有影响的工艺美术风格的 平面设计,它是一本季刊,其设计以流畅的黑白线条装饰插图而见 长。 4.19世纪,对新古典主义风格进行挑战的主要代表风格是哥德风格。 5.莫里斯的平面设计具有浓厚的复古倾向。 6.体现新艺术运动风格的图形主要是涡旋形、曲线。 7.格拉斯哥四人设计集团的代表人物查尔斯?马金托什设计了著名的 高背椅子。 8.西班牙代表设计师安东尼?高蒂设计了圣家族教堂、巴特罗公寓等 闻名世界的建筑。 9.法国是“新艺术”运动的发源地,这场运动在法国的发展具有两个 中心,一个是巴黎,另一个是南锡。 10.奥地利新艺术运动的代表是前卫的艺术流派维也纳分离派,其口号 是为时代的艺术,为艺术的自由。 11.最极端最具有宗教气氛的新艺术运动代表的是西班牙。 12.新艺术运动的三大源泉是哥特式、罗可可式、日本浮世绘(江户时 期)。 13.新艺术运动中“直线派”的代表人物是马金托什。 14.格拉斯哥四人设计集团包括赫伯特·马克奈、马金托什、麦当娜姐 妹。 15.新艺术运动的风格包括:维也纳分离派、青年风格、自由风格等。 16.“工艺美术运动”与“新艺术运动”的共同特征的是反对维多利亚 式的矫饰风格、反对工业化大生产、受日本的浮世绘的影响。 17.新艺术运动中非常前卫和激进的代表人物比雅兹莱是英国人。 18.充满自然主义特征的巴黎地下铁入口的设计者是“六人集团”之一 的吉马德。 19.巴黎的新艺术运动设计中心影响最大的有三个,即“新艺术之家” 设计事务所、“设计之家”设计事务所和“六人集团”。 20.比利时的新艺术运动在比利时设计史上被称为“先锋派运动”。 21.法国的“新艺术”运动与英国“工艺美术”运动都反对机械化的批 量生产。 22.沙利文是芝加哥学派的中坚代表人物,提出了“形式追随功能”口 号。 23.纽约“装饰艺术”风格最集中体现的作品是洛克菲勒中心大厦。 24.“装饰即是罪恶”是由设计师阿道夫?卢斯提出的,代表作是《装 饰与罪恶》。 25.对装饰艺术产生重要影响的是古埃及艺术。 26.装饰艺术运动发轫于法国巴黎。 27.被称为“没有时间限制的风格”的法国装饰艺术风格玻璃设计师是 拉里克。 28.在新艺术运动传入美国以前,美国的建筑设计领域已形成了芝加哥 学派。 29.在影响装饰艺术运动的各种因素之中,包含原始艺术的影响、舞台 艺术的影响、汽车的影响。 30.装饰艺术风格的美国建筑有:新图华特大厦、克莱斯勒大厦、帝国 大厦等。 31.几乎所有的现代主义设计都集中体现在奢侈品的是法国设计。 32.好莱坞风格是装饰艺术运动在美国的延伸与发展。 33.美国本土出现的第一个最重要的设计流派是芝加哥学派。 34.彼得?贝伦斯被视为德国的现代设计之父。 35.德意志工业同盟1907年成立于慕尼黑,是一个积极推进工业设计 的团体,其代表人物是彼得?贝伦斯。 36.德国功能主义设计的真正开创者是穆特修斯。 37.1907年,德国通用电气公司AEG聘请设计师彼得·贝伦斯担任公 司的艺术顾问。 38.在1907年为德国电器公司设计了世界最早的完整的企业形象系统 的是彼得·贝伦斯。 39.德国工业同盟的宗旨的是提倡艺术与工业、手工艺结合、强调走非 官方路线、主张标准化和批量化。 40.格罗佩斯、赖特、柯布西耶和米斯四人被称为现代主义的第一代设 计大师。 41.现代主义设计的内容有民主主义、精英主义、理想主义、乌托邦 主义。 42.美国著名设计家赖特的有机建筑观念大约是1880年代形成的。 43.赖特在都市中的建筑具有强烈的反都市化倾向。 44.1929年在巴塞罗那国际博览会上,由米斯?凡德罗设计的巴塞罗那 椅子,使他一举成名。 45.提倡机器美学的是勒·科布西耶设计的作品有马赛公寓、朗香教堂 等。 46.勒·科布西耶宣称,设计和写作一样,应该建立在科学和所谓的“放 之四海而皆准”的法规中。 47.流线型设计思潮起源于美国,后发展至世界。 48.阿尔?瓦阿图是有机功能主义的代表,芬兰现代主义设计的奠基人。 49.芬兰阿尔瓦·阿图的设计理论包括三个主要方面:信息理论、表现 理论和人文风格。 50.1918年,荷兰的几个具有前卫思想的设计家和艺术家聚在一起, 以《风格》为宣传阵地,开始探索艺术和设计的新方法和新形式, 形成了对现代设计影响很大的设计运动。 51.第三国际纪念塔的设计师是塔特林。 52.荷兰设计师里特维特设计了红蓝椅。 53.包豪斯校舍的设计者是格罗佩斯。 54.包豪斯的第一任校长是沃尔特·格罗佩斯。 55.完整的建筑物是视觉艺术的最终目的,是格罗佩斯在《包豪斯宣言》 中提出的。 56.包豪斯的第三任校长是米斯·凡德洛。 57.由格罗佩斯担任校长,以双轨制教育为特点的阶段是魏玛时期。 58.1925年马谢?布鲁尔设计了世界上第一把钢管椅子,为了纪念他和 老师瓦西里?康定斯基的友谊,这把椅子被命名为“瓦西里椅子”。 59.包豪斯最早担任基础课教育的三位全职教员是伊顿、马科斯、费宁 格,他们都是形式导师。 60.包豪斯在德国被解散后在美国得以继续发展。 61.荷兰“风格派”的创始人是杜斯博格。 62.荷兰在20世纪初期最重要的现代主义设计是“风格派”运动。 63.荷兰风格派的代表人物,创作了非对称式绘画《红、蓝、黄》的是 蒙德里安。 64.20世纪,飞利浦公司是荷兰电器制造业的中心,是欧洲和世 界最大的电器企业之一。 65.荷兰的现代设计受德国影响,也具有明显的理性主义、功能主 义特点。 66.里特维特的“红蓝椅”属于风格派风格。 67.俄国构成主义的代表人物有塔特林、马列维奇等。 68.俄国构成主义设计代表作“第三国际大厦”的设计者是塔特林。 69.苏联初期的具有探索和前卫意义的设计流派是构成主义。 70.俄国构成主义影响包豪斯基础教育的一个因素,是担负包豪斯 教员康定斯基。 71.受到俄国构成主义的影响的设计风格有蒙太奇、李西斯基的平 面设计、迈耶的建筑设计等。 72.俄国构成主义者把结构当成是建筑设计的起点,这个立场成为 世界现代主义的基本原则。 73.在设计中特别强调逻辑关系和次序的是德国设计。 74.德国人对于设计的最大贡献是将设计与民族文化相结合。 75.现代主义设计起源于建筑设计。 76.为反对正统德国的理性主义设计,西柏林成立了一个新的设计 流派新德国设计,以设计强调生动感和趣味性。 77.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是包豪斯学 院。 78.现代主义设计是从建筑设计发展起来的。 79.现代设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迅速发展,到90年代已经 进入高度成熟的阶段。 80.二战后德国的设计中,西德与西柏林的设计原则是不一致的。 81.1936年,沃尔特?提格为柯达公司设计了世界上最早的便携式 相机,初步形成现在照相机的雏形。 82.雷蒙?罗维是20世纪美国工业设计史上最伟大的设计师,他被 誉为“美国工业设计之父”。 83.曾经担任国家宇航员顾问,为改进航天器内部环境提出重大建 议的设计师是雷蒙?罗维。 84.被称为“万能设计师”的设计师是雷蒙德?罗威。 85.“流线型风格”是美国20世纪30年代工业设计的一种流行风 格。 86.早在1927年,通用公司汽车总裁斯隆为了应付福特汽车公司 的市场竞争,最早成立了“外型与色彩部”,这个活动是企业 本身设计部门成立的开端。 87.第一位登上《时代》周刊的设计师代表人物是雷蒙?罗维。 88.美国设计师罗维的作品有:可口可乐瓶、灰狗长途汽车、“幸 运”牌香烟包装等。 89.美国的平面设计师是世界上最为活泼和趣味的一种,这也与严 肃的欧洲风格和浪漫的法国风格来比,都具有很大的差别。 90.一开始就沾满了实用主义的商业气息的是美国设计。 91.“最美的曲线是销售上涨的曲线”,是设计师罗维的名言。 92.工业设计成为独立的职业,开始于1940年左右。 93.最早提出“国际主义”风格一词的人是飞利浦?约翰逊。 94.西格莱姆大厦是世界上第一座玻璃盒子的高层建筑。 95.国际主义首先在建筑设计上得到确立。 96.“波普艺术之父”是理查德?汉密尔顿。 97.时装设计是波普文化最集中体现的方面。 98.波普设计的发源地是英国。 99.意大利设计家吉奥?庞蒂在米兰设计的佩莱利大厦,被誉为建 筑上国际主义的里程碑。 100.1972年山崎宾在美国的普鲁蒂-艾戈住宅的拆毁,被认为是现 代主义的结束。 101.发表《为真实的世界而设计》的作者,美国著名设计理论家是 维克多?巴巴纳克。 102.汉斯?华格纳采用中国明代家具风格设计的“中国椅子”具有 很高的艺术品位。 103.意大利的设计中心是米兰。 104.丹麦家具大师安尼?雅各布森的作品有蚁椅、天鹅椅、蛋椅。 105.瑞典是斯堪的纳维亚国家中最早出现自己的设计运动的国家。 106.瑞典设计师威廉?盖茨的设计往往独具匠心,在坚持功能主义 的同时赋予设计作品新颖、美观的外形。 107.在斯堪的纳维亚五国中,瑞典是最早出现自己的设计运动的国 家。 108.二十世纪50年代意大利的家具设计代表了都市风格,斯堪的 纳维亚的家具则是平民的、乡村式的。 109.艾托?索扎斯是意大利战后最具有传奇色彩的设计师,设计风 格新奇多变,是后现代主义阶段“孟菲斯”设计的主要倡导者。 110.意大利的前卫设计组织包括阿齐组公司、阿基米亚、孟菲斯。 111.意大利人视设计为一种文化、哲学,而不仅仅是理论与实践。 112.进入20世纪50年代,意大利吸收美国流线型设计发展成为“意 大利线条”日本设计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传统与现代双轨 并行的体制。 113.20世纪50年代意大利最重要的设计刊物是《多姆斯》。 114.奥利维蒂是意大利的重要设计公司。 115.与日本传统文化三个基本立场相关的是wabi、sabi、shibui。 116.日本家具设计的特点是喜欢不经装饰的裸露的材料、喜好开放 的空间、喜好模数系统。 117.乌尔姆设计学院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欧洲最重要的设计学院。它 的教育思想和教学体系的核心内容是把现代设计完全建立在 科学技术基础之上,培养科学型的设计师。 118.乌尔姆设计学院的第一任校长是马克斯?比尔。 119.系统设计在乌尔姆设计学院十分流行。 120.针对米斯?凡德罗主张的少则多,后现代主义者提出了少则烦。 121.弗兰克?盖里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个解构主义的建筑设计家。 122.巴黎蓬皮杜艺术和文化中心,外形是纵横交错的裸露的钢管管 道,像个炼油厂,设计者在设计中运用的美感特征是美的模 糊感。 123.罗伯特?文图里被称为“后现代主义”理论的真正奠基人,也是 后现代主义设计的代表人物之一。 124.针对柯布西耶提出的“房屋是居住的机器”,后现代主义者提 出了“房屋是有思想的空间创造”.。 125.针对米斯?凡德罗主张的少则多,后现代主义者提出了少则烦。 126.典型的后现代主义设计有悉尼歌剧院、太平洋设计中心、戴西 住宅。 127.约翰?伍重设计的著名代表作品是悉尼歌剧院。 128.贝律铭的设计作品有北京香山饭店、法国卢浮宫水晶金字塔、 香港中银大厦等。 129.把后现代主义“建筑风格”引用小产品设计上的一种风格,称 为微建筑风格。 130.后现代主义设计运动是从建筑设计中开始的。 131.解构主义作为设计形式,最先出现在建筑行业的设计领域。 132.后现代主义的意识形态基础是以都市为中心的文脉主义。 133.温图利在他的著作《建筑中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中,明确地提 出了建筑上的后现代主义主义。 1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工艺美术运动是起源于英国19世纪下半叶的一场 设计运动,其起因是针对家具、室内产品、建筑的工业批量生产所造成 的设计水准下降的局面。这场运动的理论指导是作家约翰·拉斯金,而 运动的主要人物则是威廉·莫里斯,他与其他艺术家共同组成了艺术小 组拉菲尔前派。到了世纪之交,工艺美术运动变成一个主要的设计风格 影响因素,它的影响遍及欧洲各国,促使欧洲的另外一场设计运动—— 新艺术运动的产生。 2新艺术运动:新艺术运动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洲和美国产生 并发展的一次影响面相当大的装饰艺术运动,一次内容很广泛的设计运 动。是设计上一次非常重要、具有相当影响力的形式主义运动 3芝加哥学派:芝加哥学派,包括建筑学科,经济学科,传播学科, 芝加哥社会学派,气象学的芝加哥学派等五个学派,他们对于美国对于 整个世界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4 勒·柯布西耶的建筑五要素自由平面、自由立面、水平长窗、底层 架空柱、屋顶花园 5德国工业同盟;穆特休斯、贝伦斯等人,成立德国 第一个设计组织——德国工业同盟 工业同盟的宗旨:①提倡艺术、工业、手工艺结合;②主张通过教育、 宣传、努力把各个不同项目的设计综合在一起,完善艺术、工业设计和 手工艺。③强调走非官方的路线,避免政治对设计的干扰④大力宣传和 主张功能主义和承认现代工业⑤坚决反对任何装饰⑥主张标准化的批量 化。 6荷兰风格派: 四个特征:①把传统的建筑、家具和产品设计、绘画、 雕塑的特征完全剥除;变成最基本的几何机构单体,或者成为元素②把 这些几何结构单体,或者元素进行结构组成,形成简单的结构组合。③ 对于非对称性的深入研究与运用④非常特别地反复运用纵横几何结构和 基本原色和中和色。 真正的风格派是变化的、进步的,它的精神是改革和开拓,它的目的是 未来,它的宗旨是集体与个人、时代与个体、统一与分散、机械与唯美 的统一的努力。 7包豪斯建立宣言内容:完整的建筑物是视觉艺术的最终目的,艺术家 最崇高的职责是美化建筑,今天,他们各自孤立地生存者着,只有通过 自觉,并且和所有工艺技术人员才能达到自救的目的。建筑家,画和雕 塑家必须重新认识,一栋建筑史各种美观的共同组和的实体,只有这样, 他们的作品才能灌注进建筑的精神,以免流为“沙龙艺术” 8包豪斯;包豪斯是1919年在德国成立的一所设计学院,也是世界上第 一所完全为发展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包豪斯的第一个校址在魏玛, 第二个校址是迪索。包豪斯是由德国现代主义设计、现代建筑的奠 基人沃尔特·格罗佩斯1919年创立的学院。 9有计划的废止制度:这是一种通过不断改变设计式样造成消费者心里 老化的过程,其目的是促进消费者为了追逐新的式样潮流,而放弃旧式 样,改换新式样的积极市场促销方式 10波普设计:波普艺术作为对抽象表现主义的叛逆登上了艺术舞台,这 也是美国就重要和独特的艺术形式。代表人物劳森伯格受到作曲家凯奇 的影响,试图以一种新的艺术形式来抹平艺术与生活的区别,艺术家应 该自由的反映客观现实,不受传统的约束。 11国际主义风格:国际主义设计源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经过德国、 荷兰、俄国的一批建筑家、艺术家、设计师的努力探索,现代主义设计 在德国包豪斯设计学院时期达到顶峰,出现了工业产品设计、平面设计、 舞台设计等等各个方面的现代主义设计发展,无论是意识形态上还是形 式上,都呈现区域成熟的面貌。 12罗伯特·温图利①奠定建筑设计上后现代主义基础第一人②提出 了”少则烦“,设计了温图利住宅—后现代主义的形式宣言 13解构主义;当时一位哲学家德里达[1]基于对语言学中的结构主义的 批判,提出了“解构主义”的理论。他的核心理论是对于结构本身的反 感,认为符号本身已能够反映真实,对于单独个体的研究比对于整体结 构的研究更重要。在德里达看来,西方的哲学历史即是形而上学的历史, 它的原型是将“存在”定为“在场”,借助于海德格尔的概念,德里达将 此称作“在场的形而上学”。“在场的形而上学”意味着在万物背后都有 一个根本原则,一个中心语词,一个支配性的力,一个潜在的神或上帝, 这种终极的、真理的、第一性的东西构成了一系列的逻各斯(logos), 所有的人和物都拜倒在逻各斯门下,遵循逻各斯的运转逻辑,而逻各斯 则是永恒不变,它近似于“神的法律”,背离逻各斯就意味着走向谬误。 14减少主义风格。是米斯.凡斯德洛以“少则多”的原则特征,在形式 上维持和夸大现代主义的某些特征。就是一种美学上追求极端简单的设 计风格,一种加尔文式的简单到无以复加的设计方式。 15后现代主义设计:后现代主义是50年代美国反文化活动开始的,因 而把“波普”运动作为后现代主义的起源看待。从意识形态上看,设计 上的后现代主义是对于现代主义、国际主义设计的一种装饰性的发展, 其中心是反对米斯·凡德洛的“少则多”减少主义风格,主张以装饰手 法来达到视觉上的丰富,提倡满足心理要求,而不仅仅是单调的功能主 义中心。设计上的后现代主义大量采用各种历史的装饰,加以折衷的处 理,打破了国际主义多年来的垄断,开创了新装饰主义的新阶段 16。高科技风格:特指两个不同层次的内容:一是技术性的风格,强调 工业技术的特征,二是:高品位的。高科技风格源于20世纪20-30年 代的机器美学,反映了当时以机械为代表的技术特点。高科技(high tach)是在建筑形式上突出当代技术的特色,突现科学技术的象征性内 容,以夸张的形势来达到突出高科技的是社会发展动力的目的。这个风 格,在建筑上和工业产品设计上都有很突出的表现。高科技风格的实质 在于把现代主义设计中的技术因素提炼出来,加以夸张处理,形成一种 符号的效果,赋予工业结构,工业构造和机械部件一种新的美学价值和 意义。 17安东尼·高蒂的设计风格及其来源:属于新艺术建筑风格。 18巴塞罗那米拉公寓的设计特色:安东尼·高迪:西班牙建筑师著名设 计之一。非线性建筑形状。曲线形分格,整个建筑没有一条直线和一 个平面,整个造型具有自然山丘的地形特色,于是具有非线性建 筑之说的特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