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项目

省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项目
省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项目

省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项目

(储备)立项指南

一、扶持重点

按照农业生产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发展要求,重点围绕“两区”建设及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着力提高生态循环农业科技的覆盖率和成果转化应用水平,加强各类先进适用技术和综合集成配套技术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实施一批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及农业废弃物处理利用技术模式示范推广项目,建设一批产业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布局合理、示范带动效应明显的生态型、循环型和节约集约型农业发展模式示范片(点)。重点扶持:

1、多样化增效、高效节水灌溉、肥水同灌、设施栽培、品质优化、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种养加一体化,以及节约集约型农业生产、绿色防控、非化学农业投入品和可降解农膜推广应用等有利于当地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先进适用的高效生态农业循环技术及模式;

2、不同作物合理轮作、间作、套作及种养结合等新型农作制度模式;

3、农作物秸秆(包括桑枝、果枝)、食用菌种植废弃物等农业废弃物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利用,农业投入品及包装物回收利用,以及“三沼”综合利用技术模式。

二、扶持条件和建设标准

(一)扶持条件

1、项目重点落实在省级粮食生产功能区、现代农业园区,并优先支持实施创建的省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内的项目和“菜篮子”产品生产及保障型蔬菜基地、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绿色食品生产示范基地建设项目。

2、当地领导重视,项目实施有扎实的保障措施,生态循环示范推广工作基础较好,自筹资金有保障。

3、区域产业特色鲜明、布局合理,发展潜力较大,项目实施有利于产业生态布局、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生态循环农业发展。

4、生态循环技术模式先进、实用,有相应的技术操作规程或高效生态农业(种养殖)技术模式,示范效应明显,可学、可看、可推广。

(二)建设标准

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及农业废弃物处理利用技术模式推广应用项目示范点(片)要按以下要求实施创建:

1、投入集约节约。设施栽培、滴灌喷灌、肥水同灌等节约型农业技术及相应设施设备得到应用。

2、生产全程清洁。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100%,有机肥覆盖率达80%以上,氮肥使用量比建设前减少10%,病虫害统防统治覆盖率达100%,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率达100%,绿色防治技术推广率达40%以上。

3、废物资源利用。农牧结合等农作制度和农业废弃物产业循环利用模式得到应用,畜禽养殖排泄物、农作物秸秆、食用菌种植废弃物利用率达100%,废弃农膜回收利用率达95%以上,农药瓶、袋等农业投入品包装物回收处理率达100%。

4、产品安全优质。农业标准化生产覆盖率达100%,主导产品无公害农产品或绿色食品覆盖率达100%,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同步提高。

三、支持对象、补助标准

支持对象原则上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村经济合作社、专业种养大户、国有示范农场、农业企业等现代农业主体,以及开展农技推广应用的推广机构。优先支持对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有较大作用的主体。

生态循环农业发展资金单个项目补助标准不低于25万元,自筹资金不少于50%。

四、建设和申报要求

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工程项目实施要与省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创建紧密结合,重点落实在省级粮食生产功能区、现代农业园区内,坚持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发展,通过创建示范项目,以点带面推动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和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一)项目建设要坚持规模化、标准化和生态化发展,着力加快培育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产业覆盖面大、对农民增收效果明显的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带和设施装备良好、技术模式先进、产品质量安全、经营机制创新、管理服务到位的示范基地,以不断提高其示范引导效应;坚持在原有基础上拓展提升,推进集中连片、规模化开发和基地产业集聚发展,符合生态循环和可持续发展要求,并鼓励在非耕地、地力差的地块发展设施农业;同时,按照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政策联动的要求,对使用违禁投入品或连续两次生产环节抽检不合格的生产经营主体,不予立项支持。

(二)业主及时编写《农业财政资金项目标准文本》和项目实施方案简表,并附项目核心基地在婺城区内的位置图、拟实施项目区当前的图片资料(用于项目竣工验收和绩效评价时项目实施效果对比),前一个生产周期的生产记录档案,项目承担单位证明(法人证明、营业执照、工商部门预核准的证明、其他主体证明等),用地证明,各类基地、产品通过认证以及获奖证明,多年生作物产业需由乡镇出具不在粮食功能区的证明。对单个农业企业支持额度较大的,必须在项目实施方案中单独列示资金的补助方式及具体用途等。同时,业主申报时需区别轻重缓急,根据扶持产业和项目的重要性进行排序。

(三)实行项目库制度。各地要以当地产业建设规划为依据,根据《浙江省现代农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选择重点培育的产业进行项目储备,并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要求,进一步明确项目建设地点、建设规模、建设内容和扶持环节等,有计划、有重点地优选和储备一批项目,由区初选后符合要求的项目纳入项目库。项目单位申报时必须对项目的真实性负责。

2017年省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项目(储备)扶持环节和补助标准

项目名称重点扶持内容补助标准

三沼综合利用项目沼肥利用工程重点扶持田间池、污水泵、槽罐车、沼液输送管网等沼肥利用设施建设。

省补助资金控制在

25万元以内

沼气利用工程

重点扶持纯沼气发电机组及沼气净化、储存系统等利用沼气发电设施建设。

省补助资金控制在

10万元以内重点扶持沼气输气管网、沼气贮气柜、灶具、流量表、消防设施、安全警示标

志等利用沼气整村集中供气示范工程建设。

省补助资金控制在

30万元以内

秸秆综合利用项目秸秆能源化

利用设施

重点扶持利用农业果枝或农作物秸秆压块成型燃料的设备、气化装置等经费支

出。

省补助资金控制在

20万元以内

秸秆基料化

利用设施

重点扶持利用秸秆等农业有机废弃物生产食用菌的菌包及粉碎机、拌料机、装

袋机、高效灭菌设备等。

省补助资金控制在

30万元以内

秸秆收集中

重点扶持农作物秸秆收集、贮运等所需的秸秆粉碎机、运输车、抓机、捡拾打

捆机、灭火器、地磅秤以及库房等设施。

省补助资金控制在

30万元以内

设施农业太阳能利用工程太阳能光热

利用设施

重点扶持太阳能供热装置及辅助设施建设(包括太阳能集热管、支架、冷热水

循环管线、水箱、水泥墩等设施)。

省补助资金控制在

20万元以内

太阳能光电

利用设施

重点扶持太阳能电池板、控制器等太阳能发电设备的经费支出。

省补助资金控制在

20万元以内

- 4 -

- 5 -

某某有限公司生态循环农业项目摘要

**市**县**公司生态循环农业项目摘要 一、申报主体基本情况 **公司成立于**年**月**日,注册地为**省**县,注册资金**万元。是一家集饲草种植、肉牛养殖、农产品加工贸易、文化旅游为一体的现代农牧综合性企业。 经过几年发展,公司现已在**县建立了现代化养殖示范基地,通过推行“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动养殖户养殖能繁母牛培育犊牛,现已实现入社社员**户,入社母牛**万头,带动全县**户农户配套种植青贮饲料玉米**亩。公司产业基础良好、发展思路清晰、现有循环模式相对成熟,是**市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方面的代表性企业,具备实施区域生态循环农业项目的条件。 二、项目区域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分析 (一)项目建设地点 项目建设实施地点:**县**乡。 根据《**省农业厅办公室关于申报2017年农业综合开发区域生态循环农业项目的通知》和《农业综合开发区域生态循环农业项目指引》等文件要求,本项目实施区域拟安排在**省**市**县**乡,项目覆盖农田面积1万亩以上,畜禽饲养规模达万头猪当量。 **乡位于**县西南部,乡政府驻地距县城35公里,与高速公路

最近距离**公里,下辖**个村委会,**个自然村,属**地带,最高海拔**米,最低海拔**米,年平均气温**,年降雨量**毫米。全乡国土总面积**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亩,天然草场**万亩,人工草场**万亩,人均占有耕地**亩。 (二)项目区生态环境现状 项目区位于**乡,隶属**省**市**县,位于**县西南部,森林覆盖率**%,平均海拔在**米左右,气温**℃,降雨量**毫米,集中在**月份。辖**个村委会**个自然村**个村民小组,辖**户,**人,农业从业人口**人,国土面积**平方公里,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公顷,有效灌溉耕地总面积**公顷,有水库塘坝**件,农业灌溉用水**万立方米;农业机械总动力**万瓦特,联合收割机**台,占全县的**%;薄膜使用量**吨,占全县的**%;农药使用量**吨,占全县**%;2015年末,**乡农作物播种面积**公顷,占全县的**%,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公顷,占全县的**%,实现粮食总产量**万公斤,农民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公斤,该乡大牲畜出栏**头,占全县的**%;其中:肉牛、猪、羊、禽分别出栏**头、**头、**只、**羽,分别占全县的**%、**%、**%、**%。农业总产值**万元,农村经济总收入**万元,实现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项目区是**县粮经作物生产和肉牛等畜禽养殖重点区域,周围内及周边无大中型厂矿企业的“三废”污染,植被

关于加快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建议

关于加快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建议

关于加快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建议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就是践行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峰会的具体行动,也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要求,为了实现“节能减排”“低碳经济”和“绿色消费”、“生态文明”的目标,现就我县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作如下建议性发言:一、我县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生态循环农业,是一种新的农业发展模式,是以生态学原理及其规律为指导,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按照循环模式进行生产的农业。发展生态循环对于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近年来,我县大力实施全省首批循环经济试点县,坚持以市场化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农民增收为目标,不断深化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切实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在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是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的生态农业产业体系初见成效。重点

培育优质粮油、现代畜牧、优质林果、优质蔬菜、两杂制种、优质棉花、蚕桑、食用菌、优质中药材等主导产业,促进了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全县现有农产品加工企业56家,农村专业合作组织337个,年农产品销售收入多亿元。川蜀柠檬、麦加牛肉、清见桔橙、优质榨菜、玉牌调味品等特色农产品畅销全国大中城市,全县无公害农产品市场占有率达60%以上。二是以环境优美为特征的农业生态安全体系基本形成。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43.2%,农林病虫害综合防治率达100%,河流水质达Ⅲ类以上,被国家环保总局授予全国生态环境示范县称号。 三是以标准化为基础的生态农业监督服务体系日趋完善。加强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推进重大动植物疫情统防统治,全县新建、改建乡镇动物防疫体系20个,建成县城农产品检验检测站1个,检疫免疫率达到100% 四是以“猪—沼—果”为重点的生态循环农业不断发展。采取政府引导、产业带动、循环发展的方式,加快“气通”工程建设,大力推广金华西山坪、广兴猫儿坝等地“猪—沼—果”、“猪—沼—药”、“猪—沼—菜”与建家建园相结合模式,促进了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目前,我县已建沼气池8万余口,常年使用约占7.3万口,年产沼气3000万立方米,沼气的发展和应用,促进了农民生活方式的转变,发展了生态循环农业,给农村带来了巨大变化。

生态农业循环农业示范园项目建设方案

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园项目 实施方案 (此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修改编辑)

目录 一、项目概述 (2) 二、项目背景 (3) 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4) 四、市场分析 (9) 五、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10) 六、项目定位和选址 (10) 七、项目建设目标和技术路线 (10) 八、项目建设内容及投资 (10) 九、资金筹措 (11) 十、建设期限和实施进度安排 (13) 十一、运行机制 (13) 十二、效益分析 (14) 十三、结论 (14)

一、项目概述 1、项目名称: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园项目 2、建设单位:xx市xxx区xxx镇双庙村委会 3、主管单位:xx市xxx区农业畜牧局 4、建设地点:xx市xxx区xxx镇双庙村 5、建设年限:2年 6、建设规模及内容 本项目总占地面积1000亩,建设内容概括为“四园一线”,“四园”即生态农业示范园、畜禽养殖园、农业科普园、农产品工业园;“一线”即休闲农业旅游线,项目以“绿色餐厅”为中心,通过田间路网,将各园区之间进行有机结合,构建“北部以自然生态和果蔬采摘为主线,中部以农业科普展示、苗木观赏为主线,南部以农产品加工、畜禽养殖为主线”的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园区。 7、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 项目总投资6000万元,其中争取政府扶持2000万元,自筹4000万元。按建设内容划分,生态农业示范园计划投资1000万元;畜禽养殖园计划投资1800万元;农业科普园计划投资1200万元;农产品工业园计划投资1500万元;“绿色餐厅”计划投资500万元。 8、效益分析: (1)经济效益分析 项目建成后,年均销售收入可达到5000万元,年均利润可达到1300万元,投资利润率为22%。投资回收期为4.62年。可以看出投资风险小,回报率高,项目建设切实可行。 (2)社会效益分析

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农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农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可编辑-完整版 编制单位:xx市工程咨询中心

目录 第一章总论 (1) 1.1项目背景 (1) 1.2项目概况 (4) 1.3结论 (8)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10) 2.1项目建设背景 (10) 2.2项目发起缘由 (11) 2.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2) 2.4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3) 第三章项目市场分析及价格预测 (16) 3.1项目市场分析 (16) 3.2项目产品价格预测 (19) 第四章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24) 4.1项目建设规模 (24) 4.2项目产品方案 (25) 第五章项目场址选择 (26) 5.1场址现状 (26) 5.2场址条件 (27) 第六章项目工程设计方案 (30) 6.1项目工程设计原则 (30)

6.2项目工程技术特点 (30) 6.3项目工艺流程及说明 (30) 6.4项目生产设备方案 (39) 6.5项目工程建设方案 (44) 第七章原、辅助材料及能源供应 (46) 7.1项目原、辅助材料消耗 (46) 7.2项目能源消耗 (46) 7.3主要设备能源消耗指标 (47) 第八章总图布置与公用、辅助工程 (49) 8.1项目总图布置 (49) 8.2场内外运输 (50) 8.3项目建筑设计 (51) 8.4公用、辅助工程 (51) 第九章项目节能节水 (55) 9.1项目节能节水的必要性 (55) 9.2项目节能措施 (55) 第十章环境影响评价 (59) 10.1环境质量标准 (59) 10.2场地环境现状 (59) 10.3项目对环境的影响 (60) 10.4环境保护措施及治理方案 (62)

常宁市兰江乡100亩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基地建设项目申报书

常宁市聚宝盆生态农业科技推广专业合作社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财政补助项目 申 报 书 项目名称:常宁市兰江乡100亩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基地建设项目项目单位:常宁市聚宝盆生态农业科技推广专业合作社 目录

第一章总论 (3) 1.1项目提要 1.2 项目责任单位简介 1.3 项目建设目标 1.4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1.5 项目特点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6) 2.1 农业行业大环境背景 2.2 常宁市及湘南地区环境背景 第三章项目可行性分析 (9) 3.1 国家政策可行性 3.2 农产品市场可行性 3.3 农业技术可行性 3.4 新品种推广的可行性分析 第四章项目建设方案 (10) 4.1项目建设方针 4.2 项目实施步骤 第五章项目区基本情况 (11) 第六章项目效益分析 (11) 5.1 经济效益 5.2 社会效益

5.3 生态效益 第七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12) 第八章财政资金的使用 (15) 第九章总论 (16) 第十章附录……………………………………………………… 附表2-3-1 财政补助项目申报单位基本情况表 附表2-1 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财政补助项目汇总表 附表2-2 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财政补助项目投资与效益情况表 附表2-3 财政资金使用明细表 附图1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 附图2 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复件 附图3 合作社中国银行开户许可证复件 附图4 合作社组织机构代码证复件 附图5 合作社生态农业循环模式示意图 附图6 合作社组织机构代码证 附图7 合作社风采照 第一章总论

1.1 项目提要 1 项目名称:常宁市兰江乡100亩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基地建设 2 项目责任单位:常宁市聚宝盆生态农业科技推广专业合作社 3 项目建设地点:常宁市兰江乡元山村元山组 4 项目负责人:刘贞禧 5 估算总投资:468.38万元 6 技术依托单位: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常宁市农科所 1.2 项目责任单位简介 常宁市聚宝盆生态农业科技推广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9年5月,现有固定资产288万元,流动资金50万元,创社以来,一直致力于特种野猪和湘黄鸡的养殖和育种工作,以及对生态循环种养模式的探索,并获得湖南省林业厅颁发的《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合作社目前已建有生产示范基地20余亩,建有20立方沼气池5座,农业技术培训室5间,现有存栏特种野猪种猪100头,湘黄种鸡1000只。为发展需要合作社与常宁市正雄职业技术学校合作,依托正雄职校农学师资力量,培训农民。在培训方面,已做出不少成绩,并于2010年元月,经常宁市教育局、民政局批准注册成立“常宁市农民工培训学校”,专门从事农民农业生产方面及农业相关技能培训工作。合作社现以“合作社+农户社员+培训学校”的组织形式,集产、学、研、示范、推广为一体,发展农业产业化,致力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带动一方百姓致富,并为人类社会提供更多更好更安全的绿色有机食

2020年区域生态循环农业项目申报内容,申报流程与方法

2020年区域生态循环农业项目申报内容,申报流程与方法 一、申报对象 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二、申报部门 农业农村部、各县级农业管理部门 三、申报方式 申报对象可单独申报、或者联合申报项目 四、审批权限 按照“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要求,将项目审批权限全部下放省级部门 五、申报数量 每省份3-6个 六、扶持资金规模 单个项目1000万元左右 七、申报条件 1、申报对象须在工商部门注册1年以上、具备可持续经营能力; 2、通过信用中国网、中国政府采购网等查询,没有不良诚信记录或被列入监管黑名单;具有专门从事生态环境保护的专业人员和较强的技术力量; 3、须委托专业机构作为技术依托单位,协助开展项目区域生态环境监测和实施综合养分管理计划等; 4、项目区域为特定行政区域(至少为1个乡镇),边界清晰,相对集中连片;对于不能完成整乡镇推进的项目,要求项目覆盖农田面积不低于1万亩,畜禽饲养规模不低于1.5万头猪当量。 八、项目申报范围及要求 1、项目所在区域必须是农业综合开发县; 2、项目所在县(市)级人民政府对生态循环农业发展高度重视,已制定生态循环农业发展规划或畜禽粪便、秸秆等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稻渔生态种养等相关规划; 3、项目所在县(市)级人民政府建立了推进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组织协调机制,开展过生态循环农业管理制度创新与探索; 4、对农牧渔业大县,以及列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农业综合改革试验区、国家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的县市及开展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试点、种养循环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的县市给予优先扶持,适当向中西部生态保护与建设重点地区倾斜。

九、申报项目 1、农副资源综合开发项目:包括农副资源饲料化、农副资源肥料化、农副资源基料化、农副资源燃料化项目; 2、标准化清洁化生产项目:包括农业标准化生产设施、农田保育设施、稻渔生态种养设施、农药化肥氮磷控源治理设施等项目; 3、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项目:主要是根据养殖场清粪工艺、配套农田消纳面积等,因地制宜选择一种或几种循环利用模式,实现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达标排放。 十、申报流程 1、自下而上,逐级上报原则。 2、项目申报单位可单独申报或联合申报项目,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并附相关区域材料,由当地农发部门逐级联合报送至省级农业部门和,评审后报送至农业农村部和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审查。 十一、申报材料 ① 申报单位(含协作单位)营业执照复印件; ② 经中介机构审计的连续两年的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及财务报表附注); ③ 审计报告、所得税税收缴款书或免税证明复印件、开户银行出具的存款证明; ④ 项目单位现有基地、养殖设施、农业生产废弃物处理设施及仪器设备清单(须注明具体规格、数量、单价等); ⑤ 项目建设需占用土地的土地使用证明或土地租赁协议复印件,如项目内容覆盖多个建设地点,每个建设地点均应提供土地使用证明文件; ⑥ 项目申报单位自筹资金承诺函; ⑦ 项目区域规划图、建设地点规划设计平面图和单项工程设计平面图; ⑧ 项目申报企业与技术支撑机构签订的技术委托协议书复印件。与协作单位签订的合作意向协议书复印件。 ⑨ 申报单位为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或国家级扶贫龙头企业认定文件复印件。

打造生态循环农业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打造生态循环农业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农业部第28期处级干部任职培训班第二组报告 盐茶古道、丽水金沙。5月28日,农业部第28期任职班第二调研组走进贵州省金沙县,重点就如何平衡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开展了专题调研。10天的时间里,调研组深入4个乡镇8个村、6个龙头企业、5个合作社、1个家庭农场、农家书屋、道德讲堂、廉政文化艺术作品展厅、文化广场、钱壮飞烈士陵园等,与基层干部、农技人员、家庭农场主、普通农民、种养大户、返乡创业青年、企业负责人等进行座谈与交流,就美丽乡村创建的基本情况、存在问题与建议进行了深入研究,感触颇深。 一、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显著 (一)基本情况。“头枕赤水,脚踏乌江,你是八百年打鼓场。玉水金山,盐茶古道,铃声唤起穿梭的马帮。玉水金沙,金山金沙,你是我魂牵梦绕的家乡......”这首《爱在金沙》,以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跨越时空的磅礴气势,诠释了“盐茶古道、丽水金沙”的历史、现实与未来,展现了美丽金沙的骄人风采。 金沙县位于贵州省西北部,是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的东大门。全县总面积2528平方公里,辖25个乡(镇、街道)、241个村(社区),总人口66.7万人,耕地面积128.71万亩,林地保有量198.5万亩,森林面积178.27万亩,森林覆盖率52.03%,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大县。境内有煤、铁、硫、磷、硅等19种矿藏,其中煤炭储量72.77亿吨,是全国50个重点产煤县、“西电东送”工程能源基地之一。金沙酒文化源远流长,“金沙回沙酒”连续蝉联“贵州十大名酒”称号,为中国驰名商标。金沙茶文化

历史悠久,清池茶在汉代被列为宫廷贡品,“清水塘”牌清池翠片荣获“贵州十大名茶”称号,金沙被命名为“中国贡茶之乡”。金沙是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中国西部百强县、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区、“中国贡茶之乡”。2014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159元,比贵州省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488元,比毕节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936元。 (二)主要做法。近年来,金沙凭借厚重的历史文化积累和无污染的青山绿水,不断开拓创新。从2013年开始,按照农业部、贵州省和毕节市关于开展美丽乡村创建工作的有关要求,以“循环经济、立体农业、生态环保”为核心理念,重点围绕“富在农家增收入、学在农家长智慧、乐在农家爽精神、美在农家展新貌”,广泛开展“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活动,正在描绘一幅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的多彩画卷,力求做到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以实现绿水青山生态美与金山银山百姓富的有机统一。 1.加强组织领导,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保障 一是成立领导小组。金沙县委、县政府成立了由毕节市政府副市长、金沙县委书记丁翊强同志任第一组长,县委副书记、县政府县长卢宏同志任组长的“金沙县‘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三年行动计划工作领导小组”。 二是各部门分工负责。金沙县领导小组办公室建立台账,细化每一个创建点的建设内容,负责创建工作的统筹、协调和调度。明确了城乡规划局、住房城乡建设局、农牧局、环保局、文明办、纪检监察部门和民生监督特派组各部门的职责,其中农牧局负责创建点产业谋划布局、产业项目的组织实施及农业科学技术的培训指导等工作。

100亩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基地建设项目申报书

100亩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基地建设项目申报书

目录 第一章总论 (3) 1.1项目提要 1.2 项目责任单位简介 1.3 项目建设目标 1.4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1.5 项目特点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6) 2.1 农业行业大环境背景 2.2 **市及湘南地区环境背景 第三章项目可行性分析 (9) 3.1 国家政策可行性 3.2 农产品市场可行性 3.3 农业技术可行性 3.4 新品种推广的可行性分析 第四章项目建设方案 (10) 4.1项目建设方针 4.2 项目实施步骤 第五章项目区基本情况 (11) 第六章项目效益分析 (11) 5.1 经济效益

5.2 社会效益 5.3 生态效益 第七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12) 第八章财政资金的使用 (15) 第九章总论 (16) 第十章附录……………………………………………………… 附表2-3-1 财政补助项目申报单位基本情况表 附表2-1 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财政补助项目汇总表 附表2-2 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财政补助项目投资与效益情况表 附表2-3 财政资金使用明细表 附图1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 附图2 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复件 附图3 合作社中国银行开户许可证复件 附图4 合作社组织机构代码证复件 附图5 合作社生态农业循环模式示意图 附图6 合作社组织机构代码证 附图7 合作社风采照

第一章总论 1.1 项目提要 1 项目名称:100亩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基地建设 2 项目责任单位:某生态农业科技推广专业合作社 3 项目建设地点:元山村元山组 4 项目负责人: 5 估算总投资:468.38万元 6 技术依托单位:农业大学、畜牧兽医研究所、**市农科所 1.2 项目责任单位简介 某生态农业科技推广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9年5月,现有固定资产288万元,流动资金50万元,创社以来,一直致力于特种野猪和湘黄鸡的养殖和育种工作,以及对生态循环种养模式的探索,并获得湖南省林业厅颁发的《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合作社目前已建有生产示范基地20余亩,建有20立方沼气池5座,农业技术培训室5间,现有存栏特种野猪种猪100头,湘黄种鸡1000只。为发展需要合作社与**市正雄职业技术学校合作,依托正雄职校农学师资力量,培训农民。在培训方面,已做出不少成绩,并于2010年元月,经**市教育局、民政局批准注册成立“**市农民工培训学校”,专门从事农民农业生产方面及农业相关技能培

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及模式创新【论文】

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及模式创新 摘要:随着世界生产能力的提升,传统农业对于环境的破环愈加严重,各国都在寻求更加环保的生产方式,寻求科学可持续的农业生产。文章通过分析我国生态循环农业的特点,指出其存在的不足,为寻求更加合理的发展方式提出一些模式创新的建议与措施。 关键词:生态循环农业;可持续发展;分析;模式创新 生态循环农业是一种结合现代的生态学以及经济学等学科的专业知识,将先进的科技发展成果以及现代化的管理技术放置于传统的农业生产中,应用现代的技术成果对农业技术进行改造,以提升农业的现代化水平,从而以此获取更高的经济成果、对环境更加友好、生产更加高效的进步点。生态循环农业就是一种结合生态发展理论的实践,利用可持续发展理论为依托,引入循环经济的技术,推动各种资源在农业上得到更加科学的、可持续的应用和分配。对于生态循环农业而言,就是转变传统农业仅仅追求高效益,不重视环境保护,资源高效利用的观念,追求更加科学全面的目标:更高的产量、更好的质量、更加的环保。将和谐的观念注入农业生产中,在三种更好的追求中寻求一个平衡点,使得传

统农业向更加绿色环保、可持续的方向转变。只有更加重视生态,才能获得更高的效益,农业才能健康长久的发展。在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一些农业发展较为领先的国家开始出现了一些关于农业发展的新观念,其中就有生态农业的思想开始形成。随着对于生态农业这一方向的进一步研究,生态农业开始有了快速的进步。在91年举办的国际农业与环境会议上,与会代表对于农业可持续发展进行了一些深入的解释,在这基础上,生态循环农业的研究逐渐被人们重视,且随着研究的深入,生态循环农业逐渐获得世界范围内的认同。我国的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晚于其他国家,在起步阶段一直以其他国家为蓝本,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农业也亟待发展进步。本文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解读,对于其中的问题进行思考讨论,给予一定的科学解答,以求基于中国农业生态循环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一、我国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现状 农业生产在人类发明农药与各种化肥杀虫剂之时有过一次巨大的进步,依托各种农药化肥的加持下,农产品的产量有着非常巨大的提升。但是随着产量提升的同时,因为农药的大批无节制的利用,越来越多的有毒物质开始进入生态循环之中,毒素在农作物与大量动物体内积累浓缩,随着人

生态循环农业商业计划书

生态循环示范基地项目建设 商业计划书 二零一一年七月 目录 一、总论4 1.1、项目定义4 1.2、计划目标5 二、项目基本情况6 2.1、项目背景6 2.2、项目选址7 2.3、区位条件7 2.4、项目占地面积7 三、技术可行性和成熟性8 3.1、技术可行性8 3.2、项目的成熟性和可靠性9 四、实施方案12 4.1、开发计划12 4.2、建设规模和布局12 4.3、生产工艺方案12 4.4、生产方案13

4.5、销售方案13

五、投资预算 15 5.1、固定资产投资估算15 5.2、流动资金估算16 5.3、投资总规模17 六、效益分析 18 七、资金筹措 26 八、风险分析 27 九、项目拓展 29 一、总论 1.1、项目定义 本生态循环养殖采用综合利用生态链式养殖模式,项目以蝇蛆养殖消耗、处理动物粪便等废物为循环基础,是以蝇蛆动物活性蛋白作为畜、禽等动物饲料添加剂为核心的绿色、环保、安全的现代工厂化、规模化生态养殖项目 生态链式养殖循环示意图

1.2.1总体目标 生态循环养殖项目计划总投资8600万元,项目建设内容: 养殖部分建设期为9个月,项目完成生产达到设计规模,将形成年产动物活性蛋白1500吨;饲养纯种母猪250头,年出栏5000头(约500吨)三元商品猪;育雏、育成和蛋鸡年存约10万只,其中蛋鸡约7万只,年产鸡蛋2140万个(约850吨)。 种植部分占地约1520亩,建设周期约3年时间,项目完成形成蔬菜种植面积700亩,年产量2000吨;果树种植面积210亩,年产量480吨,粮食种植面积610亩,年产量218吨。 生态展示体验中心占地约50亩,建设周期暂定一年,项目完工运行,预计年收入近2000万元

农业综合开发区域生态循环农业项目省级项目储备方案编制工作

关于开展2018年农业综合开发区域生态循环农业项目省级项目储备方 案编制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畜牧、渔业)厅(局、委)、青岛市农委 按照《农业部办公厅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印发农业综合开发区域生态循环农业项目指引(2017—2020年)的通知》(农办计〔2016〕93号,以下简称《项目指引》)要求,经商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同意,现将2018年区域生态循环农业项目省级项目储备方案(以下简称“省级方案”)编制要求通知如下。 一、请各省(区、市)农业厅(局、委)抓紧牵头组织编制区域生态循环农业项目省级方案,省级方案应该包括本省推进生态循环农业的基本情况、目标、项目布局、资金投入、预期效益、工作机制和保障措施,并附每个申报项目达到建议书(含绩效目标)深度的说明材料等(见附件)。 二、承担2015年度、2016年度农业综合开发区域生态循环农业项目建设的省份,省级方案还需详细总结在建项目执行情况和竣工项目验收情况,具体包括项目建设、资金使用、项目管理、监督检查、绩效目标管理以及循环模式总结等。 三、畜牧、渔业部门独立的省份,农业厅(局、委)要主动沟通,统筹协调,将不同部门的建设需求统一纳入到项目方案中。同时,要做好与省级财政(农发)部门的协商配合。 四、纳入省级方案的项目要符合《项目指引》确定的申报程序和条件。地方农业(畜牧、渔业)厅(局、委)要会同财政(农发)部门严格把关,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把区域代表性强、生态循环模式好、主体带动能力强的项目纳入储备范围。每省(河北省除外)申报项目个数不超过5个,河北省环京津贫困地区不超过10个。支持重点:一是正在创建国家

现代生态循环农业

现代生态循环农业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现代生态循环农业 一、前言 目前,传统生产和消费活动中残余物几乎全部进入公共领域,重新返回大气圈和生物圈,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农业生产的增长也是以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为代价的。为了解决传统生产方式带来的诸多弊端,在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循环农业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循环农业模式形成生产因素互为条件、互为利用和循环永续的机制和封闭或半封闭生物链循环系统,整个生产过程做到了废弃物的减量化排放、甚至是零排放和资源再利用,大幅降低农药、兽药、化肥及煤炭等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量,从而形成清洁生产、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生产格局。 二、定义 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就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和物质多层次利用技术,在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上,实现较少废弃物的生产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农业生产模式。循环农业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农作方式,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只有不断输入技术、信息、资金,使之成为充满活力的系统工程,才能更好地推进农村资源循环利用和现代农业持续发展。 三、作用 可以实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再利用”。最大限度地利用进入生产和消费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达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相协调,并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目标。 三、遵循原则: (一)是“减量化”,尽量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物质量,节约资源使用,减少污染物排放。 (二)是“再利用”,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利用效率,减少一次用品污染。 (三)是“再循环”,物品完成使用功能后,能够重新变成再生资源。 (四)是“可控化”,通过合理设计,优化布局接口,形成循环链,使上一级废弃物成为下一级生产环节的原料,周而复始,有序循环,实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再循环”,最大限度地利用进入生产和消费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有效防控有害物质或不利因素进入循环链,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达到经济发展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相协调,并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目标。 四、几种常见的生态循环模式

XX农场生态农业循环产业园项目方案书

XX农场生态农业循环产业园项目方案书 一、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XX农场生态农业循环产业园项目 2、项目地点:根据政府规划确定 3、项目实施单位:XX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4、项目实施理念:项目通过畜禽养殖和畜禽粪便的有效利用,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实现“猪-沼-电”、“鸡-沼-电”、“牛-沼-电”等生态循环经济模式。 5、具体建设内容:建设奶牛、肉牛、生猪、鸡、鸭、鹅、兔等养殖项目和畜禽粪便发酵制沼气发电项目。项目通过秸秆饲料饲养牛、猪和鸡等家禽,再通过畜禽产生的粪便进行厌氧发酵制沼气,用于发电供园区和居民使用,产生的沼渣、沼液则制成有机肥回用于农作物种植,实现园区资源闭路循环。 二、项目具体规划 XX农场生态农业循环产业园项目,主要是筹建一个园区,建设两个基地,实施8个项目,总投资9.8亿元,共占地2000亩。 1、构建一个园区:XX农场生态农业循环产业园。 2、建设两个基地: (1)养殖基地 (2)畜禽粪便综合利用基地 3、实施8个项目 表2.1-1实施项目一览表

三、项目经济效益预估 XX农场生态农业循环经济产业园总投资9.8亿元,年产值8.8亿元。具体经济指标预估如下:

注:各分项项目经济分析见下文 四、项目背景 1、项目所在地情况 XX农场始建于1954年,为松江省富锦县国营农场第四作业区。1956年,改为黑龙江省地方国营富锦农场,划归省国营农场管理厅领导。同年5月,改为XX农场。1958年划归合江农垦局领导。1968年6月,组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编为第三师第二十五团。生产建设兵团新建第六师,改隶第六师领导。1976年2月,撤销生产建设兵团,更名为建三江农场,隶属建三江农场管理局领导。1978年恢复XX农场原名。下设7个分场,全场总人口2.8万人。XX农场地处三江平原腹地,地势低平,坡降平缓。外XX河流经场区南部,场区多为沼泽地,是黑龙江垦区规模较大的农场。全主要种植小麦、大豆、水稻和玉米,1992年粮食总产量5.6万吨。畜牧业以养奶牛、菜牛、猪为主,兼养鹿、家禽等。场办工业有啤酒厂、肉鸡屠宰厂、麦芽厂及粮油加工厂等。1992年末全场总人口3.3万人。场部所在地XX镇,也是建三江农垦管理局的驻地。场部内总人口1.45万人,已形成较大规模的农垦城镇。 XX农场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同时拥有大量的平原和潜丘,劳动力廉价,在农业及其相关产业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当地正在加大农业现代化的步伐,对农业新科技的需求极为迫切。当地多样的农业资源再加上优越的地理交通条件,为生态农业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园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2、项目规划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畜牧业发生了巨大变化,肉类已占据世界第一位,畜牧业总产值已占农业的35%左右,用于畜牧业发展的粮食达

农业综合开发区域生态循环农业项目指引

农业综合开发区域生态循环农业项目指引(2017-2020年)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新发展理念,推动资源利用高效化、农业投入减量化、废弃物利用资源化、生产过程清洁化,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和可持续发展,农业部和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研究决定,在总结以前年度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从2017年起集中力量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推进区域生态循环农业项目建设。根据中央有关文件精神和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相关政策,现对项目建设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中央提出的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以解决一定区域范围内农业生产、生态循环突出问题为导向,充分利用现有的农业生产条件和产业基础,发挥农业部门行业技术优势和农业综合开发财政资金引导作用,科学合理地选择生态农业循环模式,开展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农副资源综合开发、标准化清洁化生产等方面的建设,促进农牧结合、种养循环,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二)基本原则 一是整体化设计。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抓住关键、系统谋划、综合设计生态循环农业建设项目,确保产业链条、资源利用循环通畅。 二是菜单式选项。对照整体化设计的建设内容、循环模式与项目基础条件,根据“填平补齐”原则,菜单式选择所需建设内容,确保循环模式通畅。 三是区域性推进。在县域内选择核心区域整体推进,力争打造一批生态循环农业乡镇,并向周边辐射带动。 四是市场化运作。通过政策和资金引导,支持符合条件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参与项目建设并负责项目运营。 (三)建设目标 1.总体目标 2017年-2020年建设区域生态循环农业项目300个左右,积极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生态保育型农业发展,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标准化生产水平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 2.绩效目标

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1莘县生态农业发展现状 1.1基本情况。莘县地处山东省西部,冀鲁豫三省交界处,全县辖20个乡镇和4个街道办事处,1154个行政村,10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93万人;总面积1416km2,其中耕地面积9.2万hm2(139万亩),农业人口人均耕地0.099hm2(1.49亩),是聊城市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县(市、区)。1.2自然生态条件。莘县地理位置是北纬35°25′~36°46′,东经115°20′~115°44′。气候条件优越,属暖温带季风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春季温暖,夏季湿热,雨量充沛,秋季晾爽,雨热同期。年平均日照约为2231.1h,年平均辐射量1.177×107kJ/m2,光热资源比较丰富。年平均气温14.03℃,无霜期天数历年平均215d,年降雨量455.2mm 左右。气候条件非常适合农作物生长。1.3农业发展现状。近年来,莘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原则,充分挖掘农业产业优势,加速实现新旧动能转换,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树品牌,以品牌拓市场,抓特色,上规模,提档次,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特色产业在农业和农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农业发展整体格局呈现蓄势待发、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莘县农业以粮食、瓜菜、食用菌、畜禽养殖和林果等产业为主,农业发展的产业基础雄厚扎实,尤其是瓜菜菌产业十分发达,栽培面积和产量位居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莘县农业虽取得了骄人的成就,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在生态循环农业方面,全县区域范围内还存在着发展不均衡、不充分和不完善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3.1化肥使用及污染防治情况。莘县常年使用化肥总量约为7.56万t,平均每亩使用化肥约60kg,有效利用率仅为30%左右,每年有近5万t化肥对土壤或地下水造成污染,连年积累进而造成农产品化肥残留超标。近几年,通过推广测土配方施肥、耕地质量提升、水肥一体化、化肥减量增效和有机肥替代化肥等技术,有效的遏制了化肥污染的上升趋势。1.3.2农药使用及污染防治情况。莘县大田作物农药使用主要以杀虫药、除草剂为主,设施蔬菜农药使用以杀菌剂为主。莘县常年小麦、玉米播种面积之和为190万亩,蔬菜常年播种面积100万亩,是用药的主体,每年使用农药超510t。近年来,通过推广农作物病虫草害的综合防治、化肥减量增效和温室蔬菜病虫害的生态防治等技术,实现了农药使用量由零增长呈逐年下降趋势的转变。1.3.3农膜使用及污染防治情况。莘县是“中国蔬菜第一县”“全国优秀食用菌生产基地县”,露地蔬菜和花生种植面积较大,农膜使用量逐年增加,

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情况汇报提纲

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情况汇报提纲——章丘市盛泉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 2014年6月 章丘市盛泉生态农业示范园创建于2010年6月。四年来,始终坚持走生态循环农业的路子,收到了显著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规划布局 (一)规划目标:依托现有特点和优势,以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为宗旨,以环境建设为基础、以农业科技为支撑、以加工营销为龙头、以产业化开发为形式,建成环境优美、设施先进、技术领先、品种优新、产品优质、高效开放,集展示示范、龙头带动、教育培训、休闲观光于一体,三次产业相融合,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的现代化生态循环示范农业示范园区。 现已经累计投入人民币1200万元。计划到2018年,开发面积2000亩,增加投入2191万元人民币,打造成一个农业科技孵化平台和产业密集区。资产总额达到50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3000万元以上;年销售收入1亿元;企业的总资产报酬率达到8%;资产负债率低于60%;带动农户的数量达到2000户以上;主营产品产销率达93%以上。争创山东省级农业龙业企业。 (二)功能定位: 园区的主要功能包括: 展示示范功能:通过项目建设,把国内外先进适用的生态循

环农业技术、生物工程技术、设施栽培技术、节水灌溉技术、集约化种养技术、农产品精加工技术以及信息管理技术等引进园区进行展示示范,以带动区域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应用。 龙头带动功能:一是园区引进的国内外优良品种进行工厂化种苗的快速繁育,以种苗为纽带,带动周边名特优品种的普及与推广;二是推行“三沼”综合利用技术,以沼气为纽带,把种植业与养殖业有机地结合起来;三是通过园区在加工、销售方面的独特作用,以经济为纽带,把周边农民组织起来参与种植和养殖业的生产,逐步形成以园区为龙头的产业化生产流通体系,促进和带动区域农村经济健康发展。 教育培训功能:把农业高新技术培训作为园区的主要功能之一,依托设施蔬菜科技示范培训中心,进行农业科技培训和对青少年的教育等。 休闲观光功能:利用新型农业设施和高新技术展示的现代气息,加上园林化的整体设计和常年进行的名特优瓜果、蔬菜、花卉、特种珍禽、水生植物和土猪养殖的生产与示范,形成融科学性、艺术性、文化性为一体的、天人合一的现代化农业休闲观光景点。 (三)功能分区: ①观光采摘区 观光采摘区是园区最主要的效益来源,是园区生存和发展的

生态循环农业种养科技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标准案例

生态循环农业种养科技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中咨国联出品

目录 第一章总论 (9) 1.1项目概要 (9) 1.1.1项目名称 (9) 1.1.2项目建设单位 (9) 1.1.3项目建设性质 (9) 1.1.4项目建设地点 (9) 1.1.5项目负责人 (9) 1.1.6项目投资规模 (10) 1.1.7项目建设规模 (10) 1.1.8项目资金来源 (12) 1.1.9项目建设期限 (12) 1.2项目建设单位介绍 (12) 1.3编制依据 (12) 1.4编制原则 (13) 1.5研究范围 (14) 1.6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14) 1.7综合评价 (16)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可行性分析 (18) 2.1项目提出背景 (18) 2.2本次建设项目发起缘由 (20) 2.3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20) 2.3.1促进我国生态循环农业种养科技园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21) 2.3.2加快当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21) 2.3.3满足我国的工业发展需求的需要 (22) 2.3.4符合现行产业政策及清洁生产要求 (22) 2.3.5提升企业竞争力水平,有助于企业长远战略发展的需要 (22) 2.3.6增加就业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的需要 (23) 2.3.7促进项目建设地经济发展进程的的需要 (23) 2.4项目可行性分析 (24) 2.4.1政策可行性 (24) 2.4.2市场可行性 (24) 2.4.3技术可行性 (24) 2.4.4管理可行性 (25) 2.4.5财务可行性 (25) 2.5生态循环农业种养科技园项目发展概况 (25) 2.5.1已进行的调查研究项目及其成果 (26) 2.5.2试验试制工作情况 (26) 2.5.3厂址初勘和初步测量工作情况 (26)

快速了解国内外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快速了解国内外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生态循环农业的诞生可以说是必然的。自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人们将农药化肥运用于农业后,各种有害的、难以降解的化学物质进入生物圈,土壤、空气、水等都受到了污染,人类也不例外,因吃了农作物而死的案例越来越多。于是,生态循环农业应运而生。 生态循环农业是指以不使用任何有害化学物质为核心,以“农林牧副渔并举,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为原则,按照生态学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化技术成果和管理手段,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现代化农业。 2016年10月10日,农业部和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下发了《关于印发农业综合开发区域生态循环农业项目指引(2017-2020)的通知》,提出从明年起集中力量推进区域生态循环农业项目建设,科学合理的选择生态农业循环模式,2017-2020年建设300个左右的区域生态循环农业项目。 一、常见的国内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1、鸡-果树-鱼种养结合模式:此模式基本可达到养殖“零污染”,降低饲养成本,兼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其运作方式是:鱼池淤泥和鸡粪用作果树肥料,鸡通过捕虫食草帮助果树除草、防虫,同时通过每天冲洗鸡舍,将鸡舍中的鸡粪冲洗到鱼塘中,为鱼提供天然有机养料。 2、南方猪-沼-果生态农业模式:即把植物生产、动物消化和微生物还原三者有机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模式。户建一口沼气池,年出栏3~5头猪,种1~2亩果树。其运作方式是:猪粪尿入池,产生的沼气用于农户日常做饭、照明,沼肥(沼渣)用于果树或其他农作物,沼液用于拌饲料喂猪,果园套种蔬菜和饲料作物。养猪可以换成养牛、养羊等养殖业,果树可以换成粮食、蔬菜、经济作物等种植业。 3、种养加功能复合模式: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三位一体的复合循环农

发展多元化食用菌循环生产模式 构建生态循环型现代农业

发展多元化食用菌循环生产模式构建生态循环型现代农业 食用菌是典型的循环农业,一方面利用农林业产生的废弃物生产食用菌,为人类提供可食用的优质蛋白与健康食品,一方面其培养基废料又可用作有机肥料、饲料及生物质能源等,有效延长了农业产业链,促进了农业生态环境的优化,成为构建生态循环型现代农业的典型行业。发展食用菌产业,在推进形成“废弃物—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链条,实现农业产业大融合中,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意见》及《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的精神,按照国务院印发《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要求,近年来,中国食用菌协会深入调研,全面了解全国食用菌产业循环经济的现状及发展,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的生态循环农业理念,加快开发农林废弃物等原料的综合利用技术,积极鼓励和支持食用菌农业生产者采用节能、节水、节药的先进种植方式,建立健全食用菌菌糠等废弃料的回收及再利用机制,大力提升菌糠利用科技水平,并通过建立“高标准、高起点、高水平”的食用菌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区,打造现代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典型和样板,引导各地方借鉴示范区发展食用菌循环经济的好做法和好经验,初步形成了各类示范区互为借鉴、互相补充、竞相发展的良好格局,在加快推进食用菌产业化进程中推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努力克服传统粗放经营对生态环境资源的污染和损害,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实现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一、我国食用菌循环经济产业的发展现状 中国是世界上食用菌资源最丰富、品种最多、生产量、贸易量、消费量最大和从业人员最多的国家。近年来,在党和国家的关心和重视下,各级地方政府充分认识发展食用菌产业的优势和可行性,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中积极把食用菌列为主导产品,政策上大力倾斜,人力财力物力上积极扶持,使食用菌生产品种和生产方式日趋多样,出现了特色品种家庭作坊式栽培、优势品种区域化种植、大宗品种工厂化规模生产的多元化现代农业栽培模式。 根据国家《循环经济促进法》的相关要求,近年来,各省市县政府部门、龙头企业、菇农、科研院所等食用菌循环经济理念逐步提高,各地因地制宜,依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