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与机械能 讲义

功与机械能 讲义
功与机械能 讲义

课 题 功与机械能

教学目标

掌握功的概念、机械能守恒与动能定理的运用

重点、难点

动能定理与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理解与应用

教学内容

知识达标: 一 、功

1. 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和 ;恒力做功的表达式 . 2 功是标量,但是有正功也有 ;

当力与位移之间夹角小于 900.力对物体做 ;当力与位移之间夹角于900时.力对物体 当力与位移之间夹角大于900时;力对物体做 功,对于这种情况我们还常说成 ,

3、擦力做功问题 无论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做切都分分为三种情况.正功、负、 功、不做功.请各举一例

4、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做切 必然的联系

5、合力做的功= 二、功率

1 物理意义 是用来描述 的物理量

2 公式; (l ) t

W

P =

于计算 功率 (2) αcos Fv p =当V 为 时.P 为平均功率。当V 为 时.P 为瞬时功率

3 机车的两种特殊运动

(1)机车以恒定功率运动;设运动过程中所受阻力f 不变.由于功率P= .当速度开始增大时.牵引力F .根据牛顿第 定律a= .机车的加速度 ;当其加速度等 时 机车的速度达到 .以后机车将做 运动 机车的最大速度V m =

(2)机车以恒定加速度a 起动:机车以恒定加速度a 起动后,开始牵引力 牵引 机车做 运动 此时机车的功率随速度的增大而 当其速度增大到某一值v 时.功率达到最大值P .此时有 =ma 。,若以后再使其速度增加,由于机车的功率 ,机车的牵引力将 ,从而加速度 直至加速度 ,速度达到最大.以后将做 运动 机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V m = 。 试画出上面两种运动的v —t 图象

三、功和能 动能定理

l 功和能的关系: 是 变化的量度。 (1)合力做功是 变化的量度 (2)重力做功是 变化的量度

v

t v t

(3)除重力和弹簧弹力以外其它力做功是 变化的量度 (4)分子力做功是 分子势能 变化的量度 (5)电场力做功是 电势能 变化的量度

2.动能:物体由于 而具有的能量叫动能.表达式 动能是 (状态,过程)量。动能也是 (标.矢)量

3.动能定理.内容: 表达式: 四、机械能守恒

1.重力做功的特点 与 无关.只取决于 2 重力势能;表达式

(l )具有相对性.与 的选取有关.但重力势能的改变与此 (2)重力势能的改变与重力做功的关系.表达式 .重力做正功时.

重力势能 .重力做负功时.重力势能 .

3.弹性势能;发生形变的物体,在恢复原状时能对 ,因而具有 . 这种能量叫弹性势能。弹性势能的大小跟 有关 4.机械能.包括 、 、 . 5.机械能守恒的条件;系统只 或 做功

⑴只受重力作用分析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如图所示,小球下落过程中经过高度h 1的A 点速度v 1,经高度h 2的B 点时速度为v 2,由同学用学习过的知识(牛顿定律或动能定理),分析下落过程中A 、B 两位置的机械能之间的数量关系。

A 点到

B 点,2

1222

121mv mv W G -=

由重力做功和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得:

2121P P G E E mgh mgh W -=-=

由上二式,得:

2

112P P k k E E E E -=-

移项后,得:

2211k P k P E E E E +=+ ② 即 21E E =

(2)分析守恒条件

分析讨论:泡沫球实验和黑板倾斜后球不能摆到等高处的原因。

泡沫球受到的阻力不能忽略,前面的推导过程中F G W W W +=,

2211K P K P E E E E +≠+,

从能量转化角度看,有机械能转化为热能,所以机械能将不断减少。通过实验和理论推导的证明:只有重力做功时,物体系统内的机械能守恒。(此处应说明:重力势能是物体和地球组成的系统具有的)

如图所示,在竖直向下方向运动的小球,受重力和外力作用下, 小球下落过程中经过高度h 1的A 点速度v 1,经高度h 2的B 点时速度为v 2,由同学用学习过的知识(牛顿定律或动能定理),

A 点到

B 点,对物体根据动能定理,得:

21222

121mv mv W W F G -=

+ 由重力做功和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得:2121P P G E E mgh mgh W -=-= 由上二式,得

)()(1122K P K P G E E E E W +-+=

除重力和弹力做功的物体系统内,做功是物体机械能的变化.

例1:分析下列情况下机械能是否守恒?

A .跳伞运动员从空中匀速下落过程

B .物体以8m/s 2

在空中下落过程 C .物体作平抛运动过程

D .物体在细线拉力作用下沿光滑斜面上滑过程 例2:下列情况中,物体的机械能有可能不变的是

A .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重力对物体做正功

B .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重力对物体做负功

C .物体以5m/s 2

的加速度做直线运动

D .物体以不变的速率在竖直平面内做曲线运动

例3:把一个小球用细绳悬挂起来,就成为一个摆(如图),摆长为l ,最大偏角为θ。小球运动到最低位置时的速度是多大?

分析:这个问题直接用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的公式来处理,需要用高等数学。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知道小球在摆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可以用机械能守恒定律求解。 解:

(物体重力势能大小与所选取的参考平面(零势面)有关;而重力势能的变化量是与所选取的参考平面无关的。在讨论物体系统的机械能时,应先确定参考平面。)

功的基本概念

械能守恒定律

内容:在只有重力和弹簧弹力对物体做功的情况下,物体的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物体机械能总量保持不变。

表达式:E 2=E 1或△E k =-△E p 。

使用条件(判断方法):①只受重力或弹力;

②除重力或弹力外,其它力不做功; ③除重力或弹力外,其它力做功的代数和

为零。

研究对象:物体与地球组成的系统(或物体与弹簧组成的系统)

A

l

C

O

1 、物体在水平恒力F 的作用下,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由静止前进了路程S .再进入一个粗

糙水平面.又继续前进了路程S .设力F 在第一段路程中对物体做功为W 1,在第二段路程中对物体做功为W 2.则……………………………………………………( ) A 、W 1>W 2。 B 、W 1<W 2。 C 、W 1=W 2。 D 、无法判断

2 如图所示.小物块位于光滑的斜面上,斜面位于光滑的水平地面上.从地面上看在小物块沿斜面下滑的过程中 斜面对小物块的作用力………………………………( ) A 、垂直于接触面.做功为零 B 、垂直于接触面.做功不为零 C 、不垂直于接触面,做功不为零 D 、不垂直于接触面.做功为零

3 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做加速直线运动,运动中保持牵引功率不变,行驶10s .速度达到 10m/s .则汽车在这段时间行驶的距离…………………………………………( ) A 一定大于50m B 、一定小了50m C 、一定等于50m D 、可能等于50m

4 对于水平面内做匀速圆锥摆运动的摆球,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重力做功 摆线对球的拉力不做功 B 、重力不做功.摆线对球的拉力做功 C 、重力和拉力都做功 D 、重力和拉力都不做功

5、汽车由静止开始运动,若要使汽车在开始运动一小段时间保持匀加速直线运动,则 A 、不断增大牵引功率 B 、不断减小牵引功率

C 、保持牵引功率不变

D 、不能判断牵引功率怎样变化

6、以初速度V 0竖直向上抛出一质量为m 的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是h , 如果空气阻力f

的大小恒定 从抛出到落回出发点的整个过程中,空气阻力对小球做的功为( ) A 、0 B 、-fh C 、-2mgh D .-2fh 7 如右图所示,质量为m 的物体P 放在光滑的倾角为θ的直角劈上.同时用力F 向左推劈.使P 与劈保持相对静止.当前进的水平位移为s 时,劈对P 做的功为: A 、Fs B 、

2

sin θ

smg C θcos smg D 、θtan smg 机械能

题型一、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1.如果某一物体在某一过程中机械能是守恒的,则对这句话的理正确的是 A .就是指势能和动能都不变化 B .当动能增加时,势能一定减小 C .当动能增加时,势能有可能增加 D .机械能守恒的过程是不存在的 题型二、判断一个力是否做功和做功正负

1.如图2所示,木板可绕固定的水平轴O 转动。木板从水平位置OA 缓慢转到OB 位置,木板上的物块始终相对于木板静止。在这一过程中,物块的重力势能增加了2J 。用N 表示物块受到的支持力,用f 表示物块受到的摩擦力。在这一过程中,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N 和f 对物块都不做功

B

A O

图2

F

θ

P

B.N 对物块做功2J ,f 对物块不做功 C.N 对物块不做功,f 对物块做功2J D.N 和f 对物块所做功的代数和为0

2.如图,A 、B 叠放着,A 用绳系在固定的墙上,用力F 拉着B 右移,用F′、F AB 和F BA 分别表示绳对A 的拉力、A 对B 的摩擦力和B 对A 的摩擦力,则

A .F 做正功,F A

B 做负功,F BA 做正功,F′不做功

B .F 和F BA 做正功,F AB 和F′做负功

C .F 做正功,其他力都不做功

D .F 对B 做正功,F AB 做负功,F BA 和F ′对A 都不做功

3.关于摩擦力对物体做功,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B

A .滑动摩擦力总是做负功

B .滑动摩擦力可能做负功,也可能做正功

C .静摩擦力对物体一定做负功

D .静摩擦力对物体总是做正功

题型三、恒力做功的计算 4.两个互相垂直的力F 1和F 2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使物体运动,物体通过一段位移时,力F 1对物体做功4J ,力F 2对物体做功3J ,则力F 1和F 2的合力对物体做功为 A .7J B .2J C .5J D .3.5J

5.用400N 的力在水平地面上拉车行走50m ,拉力与车前进的方向成30°角。那么,拉力对车做的功是 C A .2.0×104J B .1.0×104J C .1.7×104J D .以上均不对

6.如图,滑轮和绳的重力及摩擦不计,用力F 提升原来静止的质量为m=10kg 的物体,以大小为a =2m/s 2的加速度匀加速上升。求(1)前3秒内力F 做的功;(2)第3秒末力F 的功率.(g 取10m/s 2) 1080J 720W

题型四、功率的计算 8.质量为m 的物体从倾角为α的固定的光滑斜面由静止开始下滑,斜面高为h ,当物体滑至斜面底端,重力做功的瞬时功率为

A .mg gh 2

B .1/2mgsinαgh 2

C .mg gh 2sinα

D .mg sin 2gh

9.质量为m=3kg 的物体在F=6N 的水平力作用下,在光滑水平面上从静止开始运动,运动时间t=3s ,求:(1)力F 在t=3s 内对物体所做功的平均功率;(2)在3s 末力F 对物体做功的瞬时功率 18W 36W

题型五、机车启动问题 10.汽车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60kW ,汽车质量为5t ,汽车在水平路面上行驶时,阻力是车重的0.1倍,g 取10m/s 2,问:(1)汽车保持额定功率从静止启动后能达到的最大速度是多少?(2)若汽车保持0.5m/s 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这一过程能维持多长时间? 12m/s 16S

重力势能

题型一、重力做功的特点 1.如图,质量为m 的小球从高为h 的斜面上的A 点滚下经水平面BC 后,再滚上另一斜面,当它到达h/3处的D 点时,速度为零,此过程中重力做的功是多少? 题型二、重力势能的相对性 2.桌面离地高为h ,质量为m 的小球从离桌面高为H 处自由下落,

不计空气阻力,假设桌面为零势能的参考平面,则小球在图示位置处的重力势能

H h

A 、mgh

B 、mgH

C 、mg(H+h)

D 、mg(H-h)

题型三、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变化 3.如图,一条铁链长为2m ,质量为10kg ,放在水平地面上,拿住一端提起铁链直到铁链全部离开地面的瞬间,物体克服重力做功为多少?

题型四、机械能守恒

1.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的运动中,物体的机械能、动能、重力势能有可能发生的是

A 、机械能不变.动能不变

B 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可变化

C 、动能不变.重力势能一定变化

D 若重力势能变化.则机械能变化

2.质量为m 的小球.从桌面上竖直抛出,桌面离地高为h .小球能到达的离地面高度为H , 若以桌面为零势能参考平面,不计空气气阻力 则小球落地时的机械能为

A 、mgH

B .mgh

C mg (H +h )

D mg (H-h )

3.如图,一小球自A 点由静止自由下落 到B 点时与弹簧接触.到C 点时弹簧被压缩到最短.若不计弹簧质量和空气阻力 在小球由A -B —C 的运动过程中

A 、小球和弹簧总机械能守恒

B 、小球的重力势能随时间均匀减少

C 、小球在B 点时动能最大

D 、到C 点时小球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弹簧弹性势能的增加量 4、如图所示,有一根轻杆AB ,可绕O 点在竖直平面内自由转动,在AB 端各固定一质量为m

的小球,OA 和OB 的长度分别为2a 和a ,开始时,AB 静止在水平位置,释放后,AB 杆转到竖直位置,A 、B 两端小球的速度各是多少?

A B

C A B

O

最新经典简单机械-功和机械能讲义-中考专题复习-有答案

教学内容 简单机械 【基础知识】 1、定义:在力的作用下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 说明:①杠杆可直可曲,形状任意。 ②有些情况下,可将杠杆实际转一下,来帮助确定支点。如:鱼杆、铁锹。 2、五要素——组成杠杆示意图。 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用字母O 表示。 ②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F1表示。 ③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F2表示。 说明动力、阻力都是杠杆的受力,所以作用点在杠杆上。 动力、阻力的方向不一定相反,但它们使杠杆的转动的方向相反 ④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1表示。 ⑤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2表示。 画力臂方法:一找支点、二画线、三连距离、四标签 ⑴找支点O;⑵画力的作用线(虚线);⑶画力臂(虚线,过支点垂直力的作用线作垂线);⑷标力臂(大括号)。 3、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①杠杆平衡是指:杠杆静止或匀速转动。 ②实验前:应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

方便的从杠杆上量出力臂。 ③结论:杠杆的平衡条件(或杠杆原理)是: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写成公式F1l1=F2l2也可写成:F1 / F2=l2 / l1 解题指导:分析解决有关杠杆平衡条件问题,必须要画出杠杆示意图;弄清受力与方向和力臂大小;然后根据具体的情况具体分析,确定如何使用平衡条件解决有关问题。(如:杠杆转动时施加的动力如何变化,沿什么方向施力最小等。) 解决杠杆平衡时动力最小问题:此类问题中阻力×阻力臂为一定值,要使动力最小,必须使动力臂最大,要使动力臂最大需要做到①在杠杆上找一点,使这点到支点的距离最远;②动力方向应该是过该点且和该连线垂直的方向。 4、应用: 说明:应根据实际来选择杠杆,当需要较大的力才能解决问题时,应选择省力杠杆,当为了使用方便,省距离时,应选费力杠杆。 五、滑轮 1、定滑轮: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功和机械能(讲义及答案)及答案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功和机械能(讲义及答案)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已知ρ铁=7.9×103kg/m3,ρ铝=2.7×103kg/m3,如图所示,A端挂的实心铁块,B端挂的实心铝块,两金属块均浸没在水中,等臂杠杆平衡,若将两个盛水杯撤去,则() A.A端向下,B端向上B.A端向上,B端向下C.A端向下,B端向下D.A端向上,B端向上 2.轻质硬杆AB长50cm。用长短不同的线把边长为10cm的立方体甲和体积是1dm3的球乙分别拴在杆的两端。在距A点20cm处的O点支起AB时,甲静止在桌面上,乙悬空,杆AB处于水平平衡。将乙浸没在水中后,杆AB仍平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取g=10N/kg)() A.杆A端受力增加了15N B.杆A端受力减小了10N C.甲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增加了1500Pa D.甲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减小了1500Pa 3.如图所示,不计绳子的质量和一切摩擦作用,整个系统处于静止平衡状态。重物G1 =100N,每一个滑轮重力均为20N,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处绳子的拉力为50N B.G2=280N C.e处绳子的拉力为140N D.G2=200N 4.如图所示,一块厚度很薄、质量分布均匀的长方体水泥板放在水平地面上,若分别用一

竖直向上的动力F1、F2作用在水泥板一端的中间,欲使其一端抬离地面,则() A.F1>F2,因为甲中的动力臂长 B.F1F2,因为乙中的阻力臂短 D.F1=F2,因为动力臂都是阻力臂的2倍 5.如图所示,物体A在拉力的作用下沿水平面匀速运动了一段距离s,试比较拉力F1、F2及拉力所做的功W1、W2的大小(滑轮重、绳重及绳与滑轮之间的摩擦不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F1=2F2W1=W2 B.F1=1 2 F2W1= 1 2 W2 C.F1=4F2W1= W2 D.F1=1 4 F2W1= 1 4 W2 6.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不正确的是 A.滑块被固定在光滑斜面底端的压缩弹簧弹出后沿斜面向上运动的过程中的受力示意图(略空气阻力) B.近视眼成像情况和近视眼校正后成像情况 C.同名磁极(S)的磁场方向 D.吊桥所受拉力的力臂L1 7.如图,粗细均匀木棒AB长为1m,水平放置在O、O'两个支点上.已知AO、O'B长度均为0.25m。若把B端竖直向上稍微抬起一点距离,至少需要用力40N;则木棒的重力为() A.160N B.120N C.80N D.4ON

上海市功和机械能单元专项训练

上海市功和机械能单元专项训练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重为G的物体在拉力F的作用下,以速度v匀速运动距离为s,已知物体在水平桌面上运动时受到的摩擦阻力为物重的n分之一,不计绳重、轮与轴间的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使用该滑轮组一定省力B.拉力的功率为Fv C.额外功为1 n (2nF﹣G)s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2 G F 2.要用30N的力刚好提起40N的物体,若不计机械本身重力和摩擦,则下列简单机械可以采用的是() A.一个定滑轮 B.杠杆 C.一个动滑轮 D.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 3.如图所示,形状规则、密度均匀的木板AB放在水平桌面上,OA=2OB.当B端挂30 N 的重物G时,木板A端刚刚开始翘起,木板重为 A.10 N B.15 N C.30 N D.60 N 4.下列关于功、功率和机械效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机械效率越高,机械做功一定越多 B.机械做功越多,机械效率一定越高 C.功率越大的机械,做功一定越快 D.做功越快的机械,机械效率一定越高 5.如图所示,杠杆始终处于水平平衡状态,改变弹簧测力计拉力F的方向,使其从 ①→②→③,此过程中()

A.①位置力臂最长B.③位置力臂最长 C.弹簧测力计示数先变大后变小D.弹簧测力计示数先变小后变大 6.以下几个验证性小实验,其中有错误的是 A.冬天将玻璃片从室外拿到室内,发现它上面有一层雾,说明降低温度可以使气体液化B.将滚摆从最高点放手后,发现它上下运动,说明动能和重力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C.用弹簧测力计沿着木板将物体匀速拉动到某一高度,发现用长木板比短木扳拉动时测力计示数小,说明相同情况下斜面越长越省力 D.在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拉着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发现车轮朝下比车轮朝上拉动时测力计示数小,说明相同条件下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 7.如图所示杠杆,力F方向始终竖直向上,当此杠杆在动力F作用下,将一个由细绳系的物体由图中位置逆时针匀速转动到水平位置时,则 A.F大小始终不变B.F先变大后变小 C.F先变小后变大D.无法判断F大小的变化 8.如图所示两个物体A和B,质量分别为M和m(已知M>m),用跨过定滑轮的轻绳相连,A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若滑轮与转轴之间的摩擦不计且滑轮质量不计,则() A.天花板对滑轮的拉力大小为(M+m)g B.绳子对物体A的拉力为(M-m)g C.地面对物体A的支持力为Mg D.绳子对天花板的拉力为2mg 9.如图,小明分别用甲、乙两个滑轮把同一袋沙子从地面提到二楼,用甲滑轮所做的总功为W1,机械效率为η1;用乙滑轮所做的总功为W2,机械效率为η2.若不计绳重与摩擦,则() A.W1=W2η1=η2 B.W1<W2η1<η2 C.W1>W2η1>η2 D.W1<W2η1>η2 10.如图自行车是人们最常见的交通工具,从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来看,它应用了许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初中物理功和机械能、简单机械培优讲义八

初中物理培优辅导讲义(八) 功和机械能、简单机械 1、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二是物体在。 2、功的计算:功(W)等于的乘积。(功=力×距离) 3、功率(P):P=W\t =FV 里完成的功(W),叫功率。 4、动能:物体由于而具有的能叫动能。 5、势能分为和。 6、机械能:和的统称。机械能守恒的条件: 7、杠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转动的硬棒就叫杠杆。 8、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力臂的画法杠杆平衡的条件: 9、三种杠杆:(1)省力杠杆(2)费力杠杆(如钓鱼杠,理发剪刀等)(3)等臂杠杆(如:天平) 10、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斜面:(螺丝也是斜面的一种) 11、机械效率:的比值叫机械效率。计算公式:η=W有用/W总

A O B F A F B O F A F B B A 经典练习: 1、重50N 的物体,在20N 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前进了0.5m ,则拉力做的功是 ;重力做的功是 。 2、在右图的虚线框内画出一个滑轮组,用它举高 重G=3000N 的物体时,它的机械效率是80%,这 时所用的力F=625N ,为了使重物升高0.2m ,绳子 的另一端要下移多少距离?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机械效率越高的机械,做功越快 B 、做功越多的机械,机械效率越高 C 、功率越大的机械,做功越多 D 、做功越快的机械,功率越大 4、某同学把一本初中物理课本从课桌旁的地面上拿到桌面上,该同学对物理课本做功(功率?)最接近于( ) A 、0.2J B 、2J C 、200J D 、2000J 5、张鲁同学用100N 的力,将重6N 的足球一脚踢出去20m 远,他对足球做的功是( ) A 、2000J B 、120J C 、2120J D 、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6、“神州二号”无人飞船环绕地球108圈,顺利完成预定空间科学试验任务返回,若飞船穿越大气层时,有一段为匀速降落过程,则此过程中飞船的( ) A 、动能减小、势能增大 B 、动能不变、势能减小 C 、动能增大、势能减小 D 、动能减小、势能不变 7、下列过程中属于动能转化重力势能的是( ) A 、雪橇从山坡滑下 B 、玩具弹簧枪将“子弹”水平射出 C 、雨滴从屋檐落向地面 D 、斜向上射出的炮弹在上升过程 8、一个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 ) A 、动能一定不变 B 、势能一定不变 C 、机械能一定不变 D 、以上都不对 9、如图所示,小车沿斜面从点A 匀速运动到B 的过程中,小车的( ) A 、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加,总机械能不变 B 、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减小,总机械能不变 C 、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加,总机械能不变 D 、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小,总机械能变小 10、标出图16-3中各力的力臂。 11、如图16-4有一个始终垂直于棒的力F , 将木棒从水平地面绕一端缓缓抬起直至竖 直位置的过程中,力的大小( ) A 、逐渐变小 B 、逐渐变大 C 、保持不变 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F A B 图19-3 A B O F A F B 甲 乙 丙 F

功和机械能单元 易错题学能测试

功和机械能单元易错题学能测试 一、选择题 1.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来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与物重G物的关系,改变G物,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计算并绘出η与G物关系如图乙所示,若不计绳重和摩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滑轮组动滑轮的重力为 2N B.当G物=6N 时,机械效率约为η=66.7% C.同一滑轮组η随G物的增大而增大,最终将超过 100% D.G物不变,改变图甲中的绕绳方式,滑轮组机械效率将改变 2.如图所示,形状规则、密度均匀的木板AB放在水平桌面上,OA=2OB.当B端挂30 N 的重物G时,木板A端刚刚开始翘起,木板重为 A.10 N B.15 N C.30 N D.60 N 3.轻质硬杆AB长50cm。用长短不同的线把边长为10cm的立方体甲和体积是1dm3的球乙分别拴在杆的两端。在距A点20cm处的O点支起AB时,甲静止在桌面上,乙悬空,杆AB处于水平平衡。将乙浸没在水中后,杆AB仍平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取g=10N/kg)() A.杆A端受力增加了15N B.杆A端受力减小了10N C.甲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增加了1500Pa D.甲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减小了1500Pa 4.材料相同的甲、乙两个物体分别挂在杠杆A、B两端,O为支点(OA<OB),如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如果将甲、乙物体(不溶于水)浸没于水中,杠杆将会

A.A端下沉B.B端下沉C.仍保持平衡D.无法确定 5.如图甲所示,重为160N的物体在大小为20N,水平向左的拉力F1作用下,沿水平地面以3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乙所示,保持拉力F1不变,用水平向右的拉力F2,拉物体匀速向右运动了1m,若不计滑轮、绳的质量和轮与轴间的摩擦,则() A.物体向左运动时,拉力F1的功率P1=60W B.物体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f=20N C.物体向右运动时,拉力F2=40N D.物体向右运动时,拉力F2所做的功W2=80J 6.以下几个验证性小实验,其中有错误的是 A.冬天将玻璃片从室外拿到室内,发现它上面有一层雾,说明降低温度可以使气体液化B.将滚摆从最高点放手后,发现它上下运动,说明动能和重力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C.用弹簧测力计沿着木板将物体匀速拉动到某一高度,发现用长木板比短木扳拉动时测力计示数小,说明相同情况下斜面越长越省力 D.在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拉着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发现车轮朝下比车轮朝上拉动时测力计示数小,说明相同条件下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 7.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不正确的是 A.滑块被固定在光滑斜面底端的压缩弹簧弹出后沿斜面向上运动的过程中的受力示意图(略空气阻力) B.近视眼成像情况和近视眼校正后成像情况 C.同名磁极(S)的磁场方向 D.吊桥所受拉力的力臂L1 8.如图所示的滑轮组中,不计摩擦和滑轮及绳重,则拉力F为()

功和机械能讲义

课题功和机械能 一、上次课错题讲解 二、知识点梳理 考点1 功、功的原理、 解读:1.力学里所说的功包括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不做功的三种情况:有力无距离、有距离无力、力和距离垂直。 3.力学里规定: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公式:W=Fs 4.功的单位:焦耳,1J= 1N·m。把一个鸡蛋举高1m ,做的功大约是0.5 J 。 5.应用功的公式注意:①分清哪个力对物体做功,计算时F就是这个力;②公式中s一定是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强调对应。③ 功的单位“焦”(牛·米 = 焦),不要和力和力臂的乘积(牛·米,不能写成“焦”)单位搞混。 6.内容: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会少于直接用手所做的功;即: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7.说明:①功的原理是一个普遍的结论,对于任何机械都适用。 ②功的原理告诉我们:使用机械要省力必须费距离,要省距离必须费力,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是没有的。 ③使用机械虽然不能省功,但人类仍然使用,是因为使用机械或者可以省力、或者可以省距离、也可以改变力的方向,给人类工作带来很多方便。 ④我们做题遇到的多是理想机械(忽略摩擦和机械本身的重力)理想机械: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Fs)= 直接用手对重物所做的功(Gh) 8.应用:斜面①理想斜面:斜面光滑②理想斜面遵从功的原理;③理想斜面公式:FL=Gh其中:F:沿斜面方向的推力;L:斜面长;G:物重;h:斜面高度。 如果斜面与物体间的摩擦为f ,则:FL=fL+Gh;这样F做功就大于直接对物体做功Gh。 【针对练习】 1 (2013杭州)在甲、乙两图中,甲图地面粗糙、乙图地面光滑。质量分别为m,2m的两个物体在大小为F的恒力作用下,在力的方向上前进了相同的距离,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功和机械能》单元测试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单元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共16分,每空1分) 1、如图滑轮重小于物重(绳重、摩擦不计),使用甲图滑轮最大的好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匀速提升相同的重物,则 F 甲 _________ n 乙(后两空选填“ “=”或“ >”)。 2、工人用定滑轮将重 240N 的物体匀速向上提升,所用拉力为 250N , 5s 内重物上升4m 此 过程中,有用功为 __「,拉力做功的功率为 __忆,写出一条拉力不等于物重的原因: 3、工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一重 400N 的物体匀速提起,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80%忽 略一切摩擦及绳的伸长,则拉力的大小是 __「,动滑轮重__「;若使用该滑轮组提升 600N 的重物,其机械效率将 __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 2010年潍坊市学业水平体育测试立定跳远项目中,体重为 500N 的某同学从最高点到落 地点的过程中,重心下降的最大距离为 0.3m ,用时0.5s ,轨迹如图?则此过程重力做的功 为 _________ J ,重力的功率为 __________W 5、 高空抛物现象被称为“悬在城市上空的痛”.据报道:一个 30g 的鸡蛋从18楼抛下来就 可以砸破行人的头骨,从 25楼抛下可使人当场死亡?由此可知,鸡蛋的重力势能与 _________ 有关,下落过程是将重力势能转化为 ________________ 。 6、如图所示,a 、b 为竖直向上抛出的小石块在上升过程中动能和重力势能随高度变化的 两条图线(不计空气阻力),其中 _________ 是动能一高度关系图线,小石块上升的最大高度 为 m ,小石块在最高点时的机械能为 J 。 二、选择题(共20分,第7?1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 3分;第11、12 小题为不定项选择,每小题有一个或几个正确答案,每小题 定项选择正确但不全得 2分,不选、多选或错选得 0分) 7、如图示,已知物体 A 和B 质量相等,A 在粗糙的水平地面, 在同样大小的力 F 作用下沿F 的方向分别移动了距离 S ,则F 对物体做的功 ( A .对A 做的功多 B .对A 和B 做功一样多 C .对B 做的功多 D .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8、学习了功率的知识后,小科和几位同学准备做“比一比谁的功率大”的活动。 以下是他们设计的三套方案,其中可行的是( ) ① 控制爬楼的时间相同,测量出各自的体重、爬上楼的高度,算出功率进行比较。 ② 控制爬楼的高度相同,测量出各自的体重、爬楼用的时间,算出功率进行比较。 F 乙,机械效率n 甲 4分,全部选择正确得 4分.不 B 在光滑的斜面。现它们分别 简虞/ HI

初二物理 功和机械能(讲义及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的滑轮组,绳子的末端缠绕在电动机上,电动机转动将下方钩码匀速提起。如果加快电动机的转速,则后一次提升与前一次相比() A.功率增大、机械效率增大B.功率增大、机械效率不变 C.功率不变、机械效率不变D.功率不变、机械效率增大 2.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来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与物重G物的关系,改变G物,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计算并绘出η与G物关系如图乙所示,若不计绳重和摩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滑轮组动滑轮的重力为 2N B.当G物=6N 时,机械效率约为η=66.7% C.同一滑轮组η随G物的增大而增大,最终将超过 100% D.G物不变,改变图甲中的绕绳方式,滑轮组机械效率将改变 3.如图所示,形状规则、密度均匀的木板AB放在水平桌面上,OA=2OB.当B端挂30 N 的重物G时,木板A端刚刚开始翘起,木板重为 A.10 N B.15 N C.30 N D.60 N 4.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很多地方举行了赛龙舟活动,极大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关于赛龙舟活动,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A.运动员划水的船桨是费力杠杆

B.龙舟漂浮在水面上,说明龙舟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 C.运动员向后划水,龙舟向前运动,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划船时,水既是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5.如图,用同一滑轮组分别将两个不同的物体A和B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不计绳重和摩擦),提升A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A物体比B物体轻;②提升A的拉力大; ③提升A做的额外功多;④提升A做的有用功多 A.只有②④B.只有①③C.只有②③D.只有①④ 6.工人师傅用拉力F1将重物匀速搬运到h高处,对重物做的功是W1;若工人改用动滑轮将该重物匀速提升到h高处,拉力为F2,对重物做的功是W2(滑轮、绳的重力及摩擦力可忽略不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1=F2B.F1W1D.W2=W1 7.如图,质量分别为m1、m2、m3(m1>m2)的物体通过轻绳和弹簧连接起来,三个物体均处于静止状态.不计弹簧自重、绳重和摩擦,关于此装置的说法错误的是() A.绳子对m2的拉力大小为m2g B.绳子对m1的拉力大小为m1g C.弹簧中拉力大小为(m1-m2)g D.地面对m3的支持力大小为(m2+m3-m1)g 8.一个原来处于平衡状态的杠杆,如果再作用一个力后,杠杆仍处于平衡状态,则此力() A.必须作用于动力的作用点上 B.必须作用在支点上 C.必须作用在阻力的作用点上 D.可以作用在杠杆任一点上,但必须使力的作用线通过支点 9.用同种材料制成的物体A和B,分别挂在杠杆的两端,且G A>G B,此时杠杆平衡,如

第11章 功和机械能单元测试卷 答案详解

第11章功和机械能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 1.(3分)下列有关力做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水平力推着购物车前进,推车的力做了功 B.把水桶从地面上提起来,提水桶的力没有做功 C.书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书受到的支持力做了功 D.挂钩上的书包静止时,书包受到的拉力做了功 2.(3分)下列关于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做功越多,功率越大 B.物体做功时间越短,功率越大 C .物体做功越快,功率越大 D.物体做功时间越长,功率越大 3.(3分)小明在超市乘坐扶梯匀速的从一楼到达二楼,在这一过程中() A.小明的动能不变,势能增加,机械能减少 B.小明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C.小明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D.小明的动能不变,势能增加,机械能增加 4.(3分)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发生7.0级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造成巨大损失。关于次生灾害,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地震中心芦山的主要道路发生山体滑坡,泥石的势能转化为动能 B.芦山县玉溪河和金鸡峡已形成堰塞湖,水的势能增大 C.堰塞湖水面上的漂浮物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 D.流动的洪水具有巨大的动能 5.(3分)司机开车上坡前,往往加大油门,以提高汽车的速度。这是为了() A.增大动能B.增大势能C.增大惯性D.减小阻力 6.(3分)三位同学准备进行爬楼比赛,看看谁的功率大。他们展开了如下的讨论: 甲:只有测出各自的体重、爬楼用的时间和爬楼的高度,才能进行比较; 乙:在爬楼的时间相同时,只要测出各自的体重、爬楼的高度,就可以进行比较;丙:在爬楼的高度相同时,只要测出各自的体重、爬楼的时间,就可以进行比较。 正确的是() A.甲、乙和丙B.甲和乙C.甲和丙D.乙和丙 7.(3分)在2005年中考体能测试中,某同学选择跳绳。他在1min内跳了120次,每次跳离地面的高度为5cm。设他每跳一次所用的时间相等,则他跳绳时的功率最接近() A.5W B.50W C.500W D.5000W 8.(3分)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下落的过程中,他的() A.动能增大,重力势能不变B.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大 C.动能、重力势能都不变D.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小 9.(3分)粗糙水平面上有一个重为100N的物体,用10N的水平推力使其以3m/s的速度沿力的方向匀速运动了10s,则此过程中() A.重力做了3000J的功B.推力做了300J的功 C.摩擦力做了3000J的功D.摩擦力为100N 10.(3分)如图所示是甲、乙两个物体做功与所需时间的关系图象,由上图可知,甲物体的功率P甲与乙物体的功率P乙相比是() A.P甲>P乙B.P甲<P乙C.P甲=P乙D.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6分) 11.(8分)如图所示,表示挖掘机与人力挖土做功的快慢,我们可以采用相同,比较的方法;或采用相同,比较的方法。 12.(6分)如图所示,捻动滚摆的轴使它升高后释放,可以观察到滚摆沿着悬线向下 运动,此过程中,它的能减小,能增加。滚摆到最低点后又上升,每次

新 功与机械能 讲义

课 题 功与机械能 教学目标 掌握功的概念、机械能守恒与动能定理的运用 重点、难点 动能定理与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理解与应用 教学内容 知识达标: 一 、功 1. 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和 ;恒力做功的表达式 . 2 功是标量,但是有正功也有 ; 当力与位移之间夹角小于 900.力对物体做 ;当力与位移之间夹角于900时.力对物体 当力与位移之间夹角大于900时;力对物体做 功,对于这种情况我们还常说成 , 3、擦力做功问题 无论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做切都分分为三种情况.正功、负、 功、不做功.请各举一例 4、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做切 没有 必然的联系 例 1:两个互相垂直的力F 1和F 2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使物体运动,物体通过一段位移时,力F 1对物体做功4J ,力F 2对物体做功3J ,则力F 1和F 2的合力对物体做功为 A .7J B .2J C .5J D .3.5J 5、合力做的功= 例2:如图,滑轮和绳的重力及摩擦不计,用力F 提升原来静止的质量为m=10kg 的物体,以大小为a =2m/s 2的加速度匀加速上升。求(1)前3秒内力F 做的功;(2)第3秒末力F 的功率.(g 取10m/s 2) 二、功率 1 物理意义 是用来描述 的物理量 2 公式; (l ) t W P = 于计算 功率 (2) αcos Fv p =当V 为 时.P 为平均功率。当V 为 时.P 为瞬时功率 3 机车的两种特殊运动 (1)机车以恒定功率运动;设运动过程中所受阻力f 不变.由于功率P= .当速度开始增大时.牵引力F .根据牛顿第 定律a= .机车的加速度 ;当其加速度等 时 机车的速度达到 .以后机车将做 运动 机车的最大速度V m = (2)机车以恒定加速度a 起动:机车以恒定加速度a 起动后,开始牵引力 牵引 机车做 运动 此时机车的功率随速度的增大而 当其速度增大到某一值v 时.功率达到最大值P .此时有 =ma 。,若以后再使其速度增加,由于机车的功率 ,机车的牵引力将 ,从而加速度 直至加速度 ,速度达到最大.以后将做 运动 机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V m = 。 试画出上面两种运动的v —t 图象

功和机械能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功和机械能》单元测试 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的选项填在答题卷中答题卡对应的题号中,共15小题,每题3分,共计45分) 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运动的物体具有的能都是动能 B.一切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 C.只有势能的物体没有机械能 D.质量大的物体具有的重力势能多 2.如图所示的四幅图是某人提包回家的情景,请你判断人提包的力对包不做功的是() 3. 一台机器的功率是750瓦,它表示的意思是:() A.这台机器1分钟做的功是750瓦 B.这台机器1分钟做的功是750焦耳 C.这台机器1秒钟做的功是750焦耳 D.这台机器1秒钟做的功是750瓦 4.关于机械效率的问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做功越多,机械效率一定越高 B.单位时间内做功越多,机械效率一定越高 C.省力越多的机械,机械效率一定越高 D.额外功在总功中所占比例越小,机械效率一定越高 5.如图所示是工人师傅往高处运送货物的两种方法,物重均为500N, 滑轮重均为10N,不计摩擦和绳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的拉力等于乙图中的拉力 B.甲图中的拉力小于乙图中的拉力

C.甲图中的机械效率小于乙图中的机械效率 D.甲图中的机械效率大于乙图中的机械效率 6.沿水平方向分别拉重1000 N和500 N的两辆车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两车都前进10 m,且所用水平拉力都是200 N,设拉力对较重的车做功为W1,对较轻的车做功W2,则() A.W1>W2 B.W1<W2 C.W1=W2 D.无法判断 7.两台机器同时做功,甲机器做的功是乙机器做的功的2/3,甲做功所用的时间与乙做功所用时间的比值是4∶3,则甲、乙两台机器的功率之比是() A.2∶1 B.1∶2 C.8∶9 D.9∶8 8.大伟同学用一个距离手3m高的定滑轮拉住重100N的物体, 从滑轮正下方沿水平方向移动4m,如图14-49所示,若不计绳 重和摩擦,他至少做了多少功 A.200J B.300J C.400J D.500J 9.用滑轮或滑轮组提起同一重物如图所示,其中机械效率最高的是() 10.如图所示,要粗测小明同学做“引体向上”时的功率。下面所列的物 理量中,不需要测量的是() A.他的质量 B.单杠的高度 C.每次身体上升的高度 D.做“引体向上”的时间

机械功和机械能 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九年级物理《机械功和机械能》单元检测试题 班级:姓名:得分: 本卷中g取10N/kg 卷面共9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计27分。每小题后面共有四个选择,其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符号填写在提后的括号内) 1、小明同学站在匀速上行的电梯上由一楼升到二楼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明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 B.小明的动能大小保持不变 C.小明的机械能总量保持不变 D.电梯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2、如图1所示,一瀑布的落差(瀑布顶端和底端的高度差)约为100m。在0.1s内有18kg的水流过瀑布顶端,经过4.5s落到瀑布底端。质量为18kg的这些水从顶端落到底端的过程中,重力的功率约为() A. 4×102W B. 1.8×105W C. 1.8×104W D. 4×103W 图1 3、在“学习机械能及其转化”时,“想想做做”栏目提供了如图2所示的情景,用绳子把一个铁锁悬挂起来。把铁锁拿近自己的鼻子,稳定后松开手。头保持不动,锁向前摆去又摆回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铁锁在摆动的过程中机械能保持不变 B.铁锁摆动到最低点时动能最小 C.铁锁在下降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D. 铁锁在上升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图2 4、图3中是一个两面光滑的斜面,∠β大于∠α,同一个物体分别在AC和BC斜面受拉力匀速运动到C点,所需拉力分别为FA、FB,所做功分别为WA、WB,则:()

A、FA=FB,WA=WB B、FA<FB,WA=WB C、FA<FB,WA<WB D、FA>FB,WA>WB 图3 5、用大小不同的甲、乙两个力拉同一物体,两力所做的功W与这两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s的关系图像如图4,由图4可知, 甲乙两个力的大小关系是() A. F甲>F乙 B. F甲<F乙 C. F甲=F 乙 D. 条件不足,无法比较图4 6、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里氏9.0级地震所引起的大规模海啸,冲毁了建筑,卷走了村落,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海啸具有极大破坏力的主要原因是海啸行成的海浪具有巨大的() A.电能 B. 核能 C. 机械能 D.内能 7、在一次参观中,外地游客丁先生从渠江公园乘电梯到思源广场,在电梯匀速上升的过程中,丁先生的() A、重力势能不断增大 B、动能不断增大 C、机械能保持不变 D、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8、关于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对物体做功越多,物体受到的力越大。 B、物体移动的距离越大,物体受到的力一定越大。 C、力对物体做的功一定时,力越大,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越大。 D、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越大,力对物体做功不一定越多。

中考物理 功和机械能(讲义及答案)及解析

中考物理功和机械能(讲义及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AB为一轻质杠杆,O为支点,OB=60cm,OA=20cm 两端分别悬挂实心铝球和实心铜球,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若将两球同时浸没在水中,(铝的密度为 2.7×103kg/m3,铜的密度为8.9×103kg/m3)则() A.杠杆仍能保持平衡B.铝球一端下降 C.铜球一端下降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2.材料相同的甲、乙两个物体分别挂在杠杆A、B两端,O为支点(OA<OB),如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如果将甲、乙物体(不溶于水)浸没于水中,杠杆将会 A.A端下沉B.B端下沉C.仍保持平衡D.无法确定 3.如图所示,重为12N的物体A放在足够长的水平桌面上,通过轻质细绳与滑轮相连,不计绳重与滑轮间的摩擦,动滑轮重为2N,重为6N的物体B通过滑轮拉动物体A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为0.2m/s,2min后,物体B着地,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为3N B.1min内拉力对物体A做功为36J C.2min内B物体的重力做功为144J D.若用一个向左的拉力F使 A向左匀速运动,则F=8N 4.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很多地方举行了赛龙舟活动,极大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关于赛龙舟活动,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A .运动员划水的船桨是费力杠杆 B .龙舟漂浮在水面上,说明龙舟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 C .运动员向后划水,龙舟向前运动,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 .划船时,水既是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5.如图人们用木棒撬石块,在 C 点沿不同方向施加作用力 F 1 或 F 2 或 F 3 ,这三个力的大小关( ) A .123F F F == B .123F F F >> C .123F F F << D .无 法 判断 6.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牵引小车沿水平地面匀速前进,已知小车的重力10N G =,拉力大小15N F =,该装置的机械效率是60%,则小车与地面之间摩擦力为( ) A .27N B .36N C .18N D .270N 7.如图所示,一根直硬棒被细绳系在O 点吊起.A 处挂一实心金属块甲,B 处挂一石块乙时恰好能使硬棒在水平位置平衡.不计硬棒与悬挂的细绳质量,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A .甲的质量和密度都比乙大 B .O 点绳子拉力一定等于甲、乙重力之和 C .如果甲浸没在水中,硬棒会逆时针转动 D .如果甲浸没在水中,要使硬棒水平平衡,可将乙向右移动 8.用同种材料制成的物体A 和B ,分别挂在杠杆的两端,且G A >G B , 此时杠杆平衡,如图(a )所示,若将两物体全部浸入水中,如图(b )所示,杠杆将会( ) A .A 物体下移, B 物体上移 B .A 物体上移,B 物体下移 C .仍将保

宁波市功和机械能单元综合训练

宁波市功和机械能单元综合训练 一、选择题 1.如图,保持F的方向竖直向上不变,将杆由A位置匀速转动到B位置,在这个过程中F 将() A.先变大后变小B.始终变大C.始终变小D.始终不变 2.如图所示,轻质杠杆可绕O(O 是杠杆的中点)转动,现在B端挂一重为G的物体,在A端竖直向下施加一个作用力F,使其在如图所示的位置平衡,则 A.F 一定大于G B.F 一定等于G C.F 一定小于G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3.某同学用滑轮组提升物体,绳子自由端竖直移动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中图线a 所示,物体上升的高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中图线b所示。已知物体的质量为450g,所用动滑轮的质量为50g,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为3.2N.g取10N/kg。在0~2s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上升的速度为0.1m/s B.机械提升动滑轮做的功0.2J C.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90% D.拉力F的功率为0.64W 4.如图,在竖直向上的力F的作用下,重为10N物体A沿竖直方向匀速上升。已知重物上升速度为0.4m/s,不计绳与滑轮摩擦以及滑轮重和绳重,则拉力F的大小和滑轮上升的速度分别为() A.5N 0.8m/s B.20N 0.8m/s C.5N 0.2m/s D.20N 0.2m/s 5.利用四个相同的滑轮,组成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用同样的时间,把质量相等的重物G提升了相同的高度,所用的拉力分别为F甲、F乙,拉力做的功分别为W甲、W乙,拉力的功率分别为P甲、P乙,机械效率分别是η甲、η乙,(忽略绳重与摩擦),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W甲=W乙,P甲=P乙B.F甲>F乙,η甲>η乙 C.W甲=W乙,P甲>P乙D.F甲=F乙,η甲=η乙 6.如图人们用木棒撬石块,在C点沿不同方向施加作用力F1或F2或F3,这三个力的大小关()

初中物理 功和机械能单元测试及答案

初中物理功和机械能单元测试及答案 一、选择题 1.用图3甲、乙两种方式匀速提升重为100N的物体,已知滑轮重20N、绳重和摩擦力不计.则 A.手的拉力:F甲=F乙;机械效率:η甲=η乙 B.手的拉力:F甲<F乙;机械效率:η甲<η乙 C.手的拉力:F甲>F乙;机械效率:η甲<η乙 D.手的拉力:F甲>F乙;机械效率:η甲>η乙 2.利用四个相同的滑轮,组成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用同样的时间,把质量相等的重物G提升了相同的高度,所用的拉力分别为F甲、F乙,拉力做的功分别为W甲、W乙,拉力的功率分别为P甲、P乙,机械效率分别是η甲、η乙,(忽略绳重与摩擦),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W甲=W乙,P甲=P乙B.F甲>F乙,η甲>η乙 C.W甲=W乙,P甲>P乙D.F甲=F乙,η甲=η乙 3.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很多地方举行了赛龙舟活动,极大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关于赛龙舟活动,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A.运动员划水的船桨是费力杠杆 B.龙舟漂浮在水面上,说明龙舟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 C.运动员向后划水,龙舟向前运动,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划船时,水既是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4.如图人们用木棒撬石块,在C点沿不同方向施加作用力F1或F2或F3,这三个力的大小关()

A .123F F F == B .123F F F >> C .123F F F << D .无 法 判断 5.如图甲,轻质杠杆AOB 可以绕支点O 转动,A 、B 两端分别用竖直细线连接体积均为1000cm 3的正方体甲、乙,杠杆刚好水平平衡,已知AO :OB =5:2;乙的重力为50N ,乙对地面的压强为3000Pa .甲物体下方放置一足够高的圆柱形容器,内装有6000cm 3的水(甲并未与水面接触),现将甲上方的绳子剪断,甲落入容器中静止,整个过程不考虑水溅出,若已知圆柱形容器的底面积为200cm 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杠杆平衡时,乙对地面的压力为50N B .甲的密度为2×103kg/m 3 C .甲落入水中静止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比未放入甲时增加了400Pa D .甲落入水中静止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14N 6.用图所示装置提升重为350 N 的箱子,动滑轮重50N ,不计绳重和一切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装置不仅省力,还省距离 B .箱子匀速上升时,人对绳子的拉力为200 N C .箱子上升的速度等于绳子自由端伸长的速度 D .此过程装置的机械效率约为58.3% 7.如图所示,用24N 的水平拉力F 拉滑轮,可以使重20N 的物体A 以0.2m/s 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物体B 重10N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N 且不变.若不计轮重、弹簧测力计重、绳重和轴摩擦,则下列说法中正确是 A .地面受到的摩擦力为12N B .滑轮移动的速度为0.4m/s C .水平拉力F 的功率为4.8W D .在2s 内绳子对物体A 所做的功为4.8J 8.质量为60kg 的工人用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运送货物上楼.已知工人在1min 内将货物匀速提高6m ,作用在钢绳的拉力为400N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随货物重力的变化如图乙所示(机械中摩擦和绳重均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初二物理 功和机械能(讲义及答案)附解析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受平衡力作用的物体,因为受力平衡,合力为零,所以机械能一定不变 B.木块沿斜面匀速下落的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C.用食品夹夹取蛋糕时,食品夹属于费力杠杆 D.擦地板时,增加拖布对地板的压力是为了增大压强 2.如图所示,斜面高为1m,长为4m,用沿斜面向上大小为75N的拉力F,将重为200N 的木箱由斜面底端以0.2m/s的速度匀速拉到顶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重力做功的大小为800J B.斜面对木箱的摩擦力大小为25N C.拉力做功的功率为125W D.斜面的机械效率为75% 3.如图甲所示,重为160N的物体在大小为20N,水平向左的拉力F1作用下,沿水平地面以3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乙所示,保持拉力F1不变,用水平向右的拉力F2,拉物体匀速向右运动了1m,若不计滑轮、绳的质量和轮与轴间的摩擦,则() A.物体向左运动时,拉力F1的功率P1=60W B.物体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f=20N C.物体向右运动时,拉力F2=40N D.物体向右运动时,拉力F2所做的功W2=80J 4.农村建房时,常利用如图所示的简易滑轮提升建材。在一次提升建材的过程中,建筑工人用400N的拉力,将重600N的建材在10s内匀速提高3m。不计绳重及摩擦,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滑轮的机械效率η=75% B.滑轮所做的有用功为1200J C.滑轮自身的重力为100N D.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大小为3m 5.如图所示,一块厚度很薄、质量分布均匀的长方体水泥板放在水平地面上,若分别用一竖直向上的动力F1、F2作用在水泥板一端的中间,欲使其一端抬离地面,则()

机械功和机械能单元测试卷

机械功和机械能单元检测题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座号: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 一、选择题(21分) 1. 如图,小虎用水平向右的力推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箱子,但没有推动,则此时() A.小虎的推力小于箱子受到的阻力 B.小虎的推力大于箱子受到的阻力 C.小虎对箱子做了功 D.小虎对箱子没有做功 2. 一位中学生沿教学大楼的楼梯匀速登高了3 m,该学生登楼做的功最接近于() J J J J 3. 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下落的过程中() A.动能一定增大 B.机械能一定不变 C.重力势能一定减小 D.机械能一定增加 4.下列关于力做功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提着箱子站在地面不动,手的拉力对箱子没有做功 B.人把箱子从二楼提到三楼,手的拉力对箱子没有做功 C.汽车在水平公路上匀速行驶,汽车所受重力对汽车有做功 D.过山车向下运动过程中,车上乘客所受重力对乘客没有做功 5.起重机匀速提升重为2×104牛顿的工件,提升了100米,又沿水平方向移动了5米,起重机在这个过程中钢丝绳的拉力所做的功是:() ×105焦耳焦耳×106焦耳焦耳 6. 把篮球抛向空中,忽略空气阻力,图3 哪一图象能正确反映球离手后至落回地面前机械能(E )与篮球离地——高度(h )的关系() 7一辆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的洒水车正在洒水作业,关于该洒水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机械能不变,重力势能不变B、机械能变小,重力势能、动能变小 C、机械能不变,动能变小D、机械能变小,动能不变 二、填空题:(23分) 8. 起重机在匀速向上提升货物的过程中,物体的动能_______,势能_______,物体的机械能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拉弯的弓把箭射出去,这时弓的_______转化为箭的_______. 9.在水平桌面上滚动的小球受到桌子的支持力和重力的作用,支持力在小球滚动时______功,这时重力对小球________功。(填“做”或“不做”) 10.汽车发动机的功率80千瓦,汽车以36千米/小时的速度匀速行驶,牵引力大小是_____牛顿,如果车辆行驶的速度保持不变,这时路面对汽车的阻力为_______牛顿。 11小龙背着质量为25 kg的实验器材从实验楼的一楼上到三楼,又沿着走廊水平走了5 m到达实验室.每层楼高3 m,小龙对实验器材做功________J.若在搬运实验器材的整个过程中小龙总共做功4 500 J,则小龙自身质量为________kg.(g=10 N/kg) 12. 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重800 N的物体在10 s内匀速上升 1 m.已知拉绳子的力F为500 N,,则在这一过程中拉力做了有用功_______J,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______拉力的功率为_______w, 13、功率相等的两汽车,在相等时间内匀速通过的距离之比为3:2,两汽车 所受牵扯引力之比____________,做功之比为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