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江苏省委党校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经济学复习纲要(精华)

2015年江苏省委党校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经济学复习纲要(精华)
2015年江苏省委党校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经济学复习纲要(精华)

1、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

生产力是指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它反映的是生产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

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相互结成的社会关系,他反应的生产过程中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中,生产力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生产力是社会生产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是人类发展的客观规律。

当人们把生产关系具体化到从生产到消费的全过程时,生产关系又被称之为经济制度。经济制度的总和又称之为经济基础,相应的政治、法律与意识形态又称为上层建筑。因此。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必然反映为经济基础与政治、文化等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2、政治经济学的任务和方法

政治经济学的任务是揭示经济运动的客观规律。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本质的、必然的联系。经济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政治经济学作为研究客观经济规律的学科,它具有科学性和阶级性。统一的科学性与阶级性需要采用实证性和规范性的分析方法。所谓实证性,是指求证事物的本来面目,解决“实际上是什么”的问题;规范性是指对事物的判断取舍,回答“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3、商品的两因素由劳动的二重性决定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商品的两因素是指使用价值和价值。商品首先必须是一个有用物,能用来满足人的某种需要,这就是商品的使用价值;一切商品都是劳动产品,都有生产者的劳动结晶在里面,这就是商品的价值。

劳动的二重性是指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有各种特殊的具体形态劳动叫做具体劳动,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叫做抽象劳动,抽象劳动形成价值。所以,商品的两因素是由创造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决定。

4、商品的价值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商品的价值是劳动创造的,所以商品的价值量由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量决定的。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的正常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5、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它主要有五种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储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6、价值规律的客观要求极其作用

价值规律是指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本经济规律,它的客观要求是:商品的价值量决定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必须按照价值量相等的原则进行交换。货币出现后,由于一切商品的价值都由货币来衡量,表现为价格,价值规律要求的等价交换,也就是商品的价格与价值应该相等。

价值规律起着以下三个方面作用:

一是价值规律自发的调解着社会劳动在各生产部门间的分配,调解着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二是价值规律刺激了商品生产技术的改进和生产管理的改善。

三是价值规律导致商品生产者的优胜劣汰。

7、资本的本质

商品交换发展的结果产生货币,而货币正是资本的最初表现形态,但货币并不就是资本,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关键是劳动力称为商品。

8、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转变为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由于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创造出比劳动力价值更大的新价值,能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会使原有的价值量发生变动,所以称为可变资本。转变为生产资料的那部分资本,只借助于工人的具体劳动,把它原有的价值转移到新的劳动产品中去,不会变动它的价值量,所以称为不变资本。

剩余价值同可变资本的比率,叫做剩余价值率,他又可表现为剩余劳动时间和必要劳动时间的比率,他精确的表明工人在一个工作日中,究竟有多少时间为自己劳动,有多少时间无偿地为资本家劳动。

9、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方法

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就是生产剩余价值,就是追求剩余价值的最大化。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剩余价值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绝对量所产生的剩余价值,叫做绝对剩余价值;二是在工作日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剩余劳动时间相对延长所产生的剩余价值,叫做相对剩余价值。

10、资本循环与资本周转

产业资本依次经历购买、生产和售卖三个阶段,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形式,最后回到其出发点的全过程,叫做资本循环。资本的循环,不是当做一个孤立的行为,而是当做周期性的过程来看待时,就叫做资本周转。考察资本循环,重点在于分析产业资本在其运动过程中所经历的阶段,以及在各个阶段上资本形态的变化。考察资本周转,重点在于分析资本运动所经历的时间。

资本的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之和构成资本的周转时间。资本周转时间的长短表明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它会直接决定和影响剩余价值的生产。

11、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固定资本是指厂房、机器、设备、工具等形式存在的那部分生产资本。

流动资本是指以原料、燃料、辅助材料等形式存在的和转化为工人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料。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价值周转方式的区别,决定了两者周转时间和周转次数的区别。

12、流通与交易费用

流通费用并不等于流通企业发生的费用,应该是流通过程发生的全部费用。由于交易各方利益不同及信息方面的某些特点,交易过程中会发生若干与生产成本不同的费用,即交易费用。

13、利润和利润率

利润和剩余价值本来是一个东西,即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里所创造的价值。但因为对它产生来源的看法不同,就变成了两个概念。当把剩余价值看作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时,剩余价值就转化为利润。所以,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利润率是剩余价值和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它反映资本价值增殖程度。

14、生产价格

由成本价格和平均利润构成的价格叫生产价格。生产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转化形式,资本主义社会里商品的市场价格,就是随着商品供需的变化,环绕着生产价格这个中心而上下波动的。

15、生息资本与金融资本

生息资本是指货币所有者为了获得利息而把它借给别人使用的货币资本,生息资本通常又称之为借贷资本。银行资本与产业资本相互依赖、相互渗透、融为一体而形成金融资本。

16、资本主义地租的本质

农业中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涉及三个方面:一是土地所有者;二是农业资本家;三是农业雇佣工人。资本主义地租的本质是农业资本家缴给土地所有者超过平均利润的那部分剩余价值。

17、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

资本主义再生产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要进行扩大再生产,资本家就需要将手中的部分剩余价值再当做资本来运用。资本主义积累就是剩余价值的资本化。所以,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

18、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

单个资本扩大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资本积聚,即个别资本通过资本积累即剩余价值资本化而扩大它的规模;二是资本集中。即把许多已经存在的规模较小的资本合并成为大资本。

19、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及再生产的周期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但是,资本主义的生产过剩不是绝对过剩而是相对过剩,即相对于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相对于社会购买力来说,商品产的太多了。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重复出现的,具有周期性。如果把危机当作起点,那就是:危机(衰退)、停滞(萧条)、恢复(复苏)、繁荣(高涨);然后又是危机、停滞、恢复、繁荣,如此循环不已。其中,固定资本更新是危机周期性的物质基础。

20、现代企业的新特征

一是集出资、创业和经营管理“三位一体”的资本家让位于“三者分离”的公司治理结构;二是劳资两极的简单对立让位于多元化主体构成的复杂分工体系;

三是私人富豪对资本所有权的垄断让位于资本多元化基础上的股权社会化;

四是企业劳动者的范围大大拓宽,即知识工作者和一线工人同样重要。

21、大企业创新加速的原因

一是价格竞争的作用降低了,而在非价格竞争手段中,创新是最具诱惑力的,因此大企业的创新动机有时可能更强了;

二是大企业资本实力雄厚,有能力支持较为长远的重大创新,这使得创新的质量提高;

三是大企业拥有较为成熟的推广与行销系统,对于具有市场潜力的新产品,能够比较有把握的导入市场。

22、资本主义国有经济

资本主义国有经济是资产阶级国家所有、并当做资本用于经营国有财产,主要是国有银行、

其他国有企业和国私资企业中的国有资本。它通常有三种部门:一是基础设施和基本产业部门;二是自然垄断部门;三是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行业。

23、宏观政策调节的目标

宏观政策调节的目标是充分就业、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这些目标一是通过政府的财政调节,即指财政收入、支出以及公债的决策对经济的影响;二是政府的货币调节,即指以实行可兑现的纸币制度为前提;三是收入政策,即通过政策措施对工资和物价进行目标性干预;四是经济计划和产业政策,即国民经济计划与相应的投资、税收、津贴、信贷等产业政策来实现的。

24、经济周期的新特点

一是各主要国家的再生产周期存在不平衡发展,有些国家很少发生金融危机;

二是再生产周期变形,危机时间缩短,经济周期的四个阶段的区别不太明显,同时危机在深度和广度上不像30年代大危机那样严重;

三是再生产周期中生产增长时期更明显的超过生产下降和生产停滞时期,危机时期的生产停滞和下降比较轻微。

25菲利普斯曲线

所谓菲利普斯曲线,是对经济学家菲利普斯所发现的失业与通胀之间的实证关系的概括。这一关系表示,较低的失业率和较低的通胀率是可以相互替代的,当政府通过扩大有效需求以增加就业减少失业时,就必须承受较高的通胀率为代价;反之,为了遏制通货膨胀而紧缩有效需求时,就必须使更多的工人陷入失业。

26、国际分工的概念

国际分工是指社会分工超出国界而形成的国与国之间的生产专业化。他的产生与发展取决于两个条件:一是自然条件;二是社会经济技术条件。

2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内涵

我国现在还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我们将去实现别的许多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国家工业化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段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二是我国社会主义还处于不发达阶段。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是党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离开经济建设,社会主义社会发展会失去物质基础;离开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经济建设会迷失方向和丧失动力。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两种基本形式,公有制占主体地位下的非公有制经济,一是个体经济;二是以雇工经营为特征的私营经济;三是外资经济。

28、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

社会主义公有制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而且也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公有成分。他的主体地位体现在:

一是国家和集体所有的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地位。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三是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四是公有制经济在促进社会公平、促进地区之间的协调发展、促进社会成员共同富裕和保证社会稳定方面,起着支撑和保证作用。

29、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涵

市场经济是指在市场机制调解下运行的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指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市场经济。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非纯粹由公有制经济组成,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也是它的重要组成部分。

30、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由下列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主要环节构成的:

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依托的所有制结构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二、一个全国统一、内外开发、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是社会主义体制的基础。

三、国家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有机组成部分。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应防止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那种贫富两极分化。

五、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来说是不可缺少的。

31、社会主义企业的盈利及其途径

社会主义企业的盈利,就是企业销售产品的收入减去产品成本之后的余额。他的途径有:一是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济管理,降低产品成本,增加单位产品的赢利;二是扩大生产规模,从增加产品总量来增加赢利总量;三是根据市场需要,增加价格比较有利的产品的生产,以增加企业的销售收入和赢利。

32、社会主义的资金融通

资金融通简称金融,是货币资金借贷、转让、集聚等活动的总称,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资金融通最初和大量的表现形态是信用,信用是指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我国现阶段的信用主要有四种形式,即:银行信用,它是社会主义信用的主要形式,在社会主义国家直接和间接的调控下进行,是一种集中的信用;商业信用和消费信用,他们是一种分散的信用,起到媒介和活跃商品交换的积极作用;国家信用,它是弥补财政赤字或应付预算外财政支出的特殊手段。

3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方式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方式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现阶段我国实行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34、社会主义的社会保障体系

第一部分是社会保险,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医疗保险等。

第二部分是社会救济,就是对城市中没有收入来源而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个人和家庭,由政府发放最低生活保障,保障他们最基本的生活需要。

第三部分是社会优抚,就是政府对军、烈属和残废军人的优待和优抚。

35、经济增长方式的两种基本类型

经济增长方式就是扩大再生产的途径,它有两种基本类型:外延型或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是通过生产要素量的增加来实现扩大再生产;内含型或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是通过生产要素质的提高来实现扩大再生产。

从粗放型经济增长转变为集约型经济增长,在我国必须实现以下三个方面转变:一是从主要依靠不断扩大基本建设规模转向对现有的企业的挖潜、改造、改组和扩建上来;二是从主要追求产品数量和增长速度,转向注重质量和品种,提高经济增长的实际效益上来;三是从主要依靠财力、物力和人力的投入,转移到依靠技术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

实现从粗放型到集约型转变的基本途径是:第一,注重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加强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第二,发展教育与培训事业,通过发达的基础教育和成人教育,提高劳动者和管理者的素质;第三,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形成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第四,实行适应的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着重开发经济落后的中西部地区,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在全国各地区推行产业多样化和产业的升级换代,形成有本地区特色的产业结构;第五,扩大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国内和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

36、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目标

一是保持总供给和总需求之间总量的基本平衡和国际收支的平衡,以防止和抑制通货膨胀,保持物价稳定。二是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增加就业。三是引导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37、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是生产社会化越出一国的疆界而向全世界发展,商品和各种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交叉流动和优化配置。

38、发展对外贸易的作用和经济特区

对外贸易是社会主义经济运行不可缺少的环节,是国内外经济交往的桥梁和纽带,其积极作用主要是:第一,通过对外贸易,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加速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提高本国科学技术水平。第二通过对外贸易,可以互通有无,调节余缺,加强国内外的物资交流。第三,通过对外贸易,把产品拿到国际市场上竞争,可以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第四,通过外贸出口,可以扩大再生产,增加就业;通过先进装备的进口,可以增加企业经济效益。

设置经济特区,是我国实施对外开放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有效特殊形式。各种类型的经济特区的共同特点是: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内划出一定范围,在对外经济活动中采取更加开放的特殊政策,实行各种优惠的办法,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鼓励和吸引外商、外资新办企业和其他事业,以促进本国经济发展。

39、引进先进技术的意义

我国现阶段的重点是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并坚持学习和创新相结合的原则,其重要意义在于:一是引进先进技术可以避免漫长的摸索过程,加快技术发展速度。二是引进先进技术可以减少研究和试制的费用,节省资金。三是引进先进技术可以推动国民经济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加快生产技术发展,迅速提高生产率。四是引进先进技术的过程,也是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和现代管理方法的过程,可以促进科学研究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

自我鉴定 省委党校研究生毕业自我鉴定

省委党校研究生毕业自我鉴定 作为研究生党员,无论在学习、工作还是生活上都要贯彻踏实勤奋,努力不懈的加强自己的综合素质,使自己全面发展。以下是整理的3篇省委党校研究生毕业自我鉴定,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省委党校研究生毕业自我鉴定篇一 短暂的党校学习结束了,通过近段时间的努力,使我不论是在学习方面还是思想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不过同时我也看到了很多自身的不足,现在就简要总结如下。 思想政治方面:一直以来,共产主义是我的信仰。因为我觉得一个人如果没有一种可以终生奉行的信仰的话,也就失去了自己的方向,在很多事情上会很胡涂,不知道怎么处理,日子也过得漫无目的,浪费时光。有信仰才能有动力,才有原则,才会让自己觉得很充实,才可以分辨是非。未来的世界将是这样的,自己理应为真实的未来而努力。不过学无止境,我以后也会抱着严谨的态度继续学习党的知识,关心实事和党的政策;同时平时做事从小事做起,尽量用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 学习方面:本人认为自己无论是作为一个入党积极分子,不可以只是空有一腔热忱而没有相应的能力,要有相应的知识才可以把自己的热情化为行动,才可以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所以我注意学习方面的各种问题。上课努力听讲,尽量消化自己学过的知识。认真学好专

业知识的同时注意注意自己其他非专业知识的学习,尽量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例如电脑方面的学习,我自己自学了很多,同时学会了制作网页,制作flash等。同时把学到的知识用到自己的工作上,发挥了自己的长处。 还有就是工作方面: 作为一个入党积极分子,作为一个向党组织靠拢的人,工作方面一定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本人于大二第一学期参加了班级团支书的竞选并荣幸的担当此职。在工作期间,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尽力做到自己所力所能及的一切。 同时我还认识到了自身的一些不足之处,那就是思想不够成熟,面对很多政治性的问题时容易出现幼稚的想法,虽然并没有过Ji的言论,可这是作为一个入党积极分子所不该有的。还有就是对党的了解还不足够多,今后我会在这些方面严格要求自己,争取早日使自己变成合格的党的接班人。 省委党校研究生毕业自我鉴定篇一 岁月匆匆似流水,美好的研究生三年时光马上就快结束了。经过良师的悉心指导以及自己的努力奋力拚搏、自强不息,我渐渐的成为了一个能适应现代社会要求的硕士毕业生,并为做一个知识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打下坚实的牢固的基础。回想三年来走过的那些路,有得当然也有失,有必要总结一下这三年的得失,从中继承做得好的方面改进不足的地方,使自己回顾走过的路,也更是为了看清将来要走的路。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期末考试题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复习心得:马政经的复习最主要的是搞清每个概念所包含的意 思。 把老师讲的习题和课后的每一道练习题做会,多做几套练习题就没啥大问题了。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期末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再生产过程的主要环节是() ①购买、生产、销售②生产、分配、交换、消费 ③循环、周转、社会资本再生产④危机、萧条、复苏、咼涨 2.马克思说,()学说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①劳动价值②剩余价值③劳动二重性④平均利润 3.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①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②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③个别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矛盾④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 盾 4.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时间生产的商品数量增多,因此() ①单位商品的价值量越少,价值总量不变 ②单位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值总量增加 ③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变,价值总量不变 ④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变,价值总量增加 5.在商品交换中,商品价格是以() ①买卖双方讨价还价为基础②商品供求关系为基 础 ③商品的效用大小为基础④商品的价值为基础 6.个别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和直接动机是() ①追逐相对剩余价值②追逐绝对剩余价值 ③降低劳动力价值④追逐超额剩余价值 7.“1只绵羊= 5克黄金” ,从价值形式发展阶段来看,它属于() ①简单或偶然的价值形式②扩大的或总和的价值形式 ③一般的价值形式④货币形式 8.资本积累的实质是()

①以暴力剥夺小生产者,把社会财富集中到资本家手中 ②不断用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扩大资本和生产规模,进一步无偿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

③资本家通过节制享受欲望来发展社会生产 ④资本家靠辛勤劳动发家致富9.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 ①剩余价值的实现问题②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③生产资料的实现问题④消费资料的实现问题 10.绝对剩余价值的产生是() ①个别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②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 ③工人必要劳动时间不变,延长工作日的结果 ④工人工作日不变,缩短工人必要劳动时间的结果 11.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 ①它们的价值周转方式不同 ②它们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作用不同 ③它们在生产使用价值过程中的作用不同 ④它们在流通中采取的形态不同 12.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取决于() ①总资本的大小②不变资本的大小 ③可变资本的大小④生产规模的大小 13.下列生产要素中既属于不变资本又属于固定资本的是() ①厂房、设备②原料③燃料④劳动力 14.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是() ①生产资料的私有制②商品的自由交换 ③劳动力成为商品④货币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职能 15.在资本主义生产的商品价值中() ①c+v+m都是在这次生产过程中新创造的价值 ②c+v是由旧价值转移来的,m是新创造的价值 ③c是由旧价值转移来的,v+m是新创造的价值 ④c是不变资本价值转移来的,v是可变资本价值转移来的,m是新创造的价值 16.产业资本循环要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是() ②人口增长的必然规律③资本主义的产业后备军

福建师范大学-2019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801 政治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考试大纲 参考书目:详见学校当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考查目标 (政治经济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涵盖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经济部分)和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经济部分)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政治经济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二、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题型结构 (1)简答题(共70分,5小题,每小题14分) (2)论述题(共80分,2小题,每小题40分) 三、考查范围 第一章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与发展;第二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第三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方法 第二章商品和货币 第一节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第二节劳动创造商品价值;第三节价值形式和货币;第四节商品经济的运动规律 第三章资本的生产过程 第一节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特征和前提条件;第二节资本主义的生产实质是剩余价值的生产;第三节资本主义工资;第四节资本主义再生产和资本积累 第四章资本的流通过程 第一节单个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第二节社会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第三节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第五章资本运行的具体形式 第一节产业资本和产业利润;第二节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第三节借贷资本和利息;第四节资本主义土地所有权和资本主义地租 第六章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自由竞争与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第二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第三节资本主义的国际垄断 第七章现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情况、新特征和新趋势 第一节现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第二节现代资本主义与经济全球化;第三节现代科技的发展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影响 第八章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管理专业绝密复习提纲

1.企业的目标:社会贡献、市场、利益与发展、成本、人员培训 2.企业的责任:对员工、对社区、对生态环境、对国家、对消费者 3.履行社会责任的对策:a.加强教育、培养理念、提高意识b.建立评价体系c.加强研究工作、完善法律制度、企业发展 4.企业管理的基本原理:系统、分工、弹性、效益、激励、动态、创新、可持续 5.企业管理系统的特点:统一的生产经营目标、可分性、层次性、独立性 6.分工的好处:提高效率、减少损失、利于革新、利于管理 7.企业管理学的特点:一般性、多样性、历史性、实践性 8.西方管理理论的四个阶段:传统、科学、行为、现代 9.泰勒的管理思想和理论:1.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的工作效率。2.运用科学的方法代替旧的管理经验。3.核心问题是人在精神和思想上彻底变革。 10.管理的职能:决策、计划、组织、控制、领导、激励 11.梅奥人际关系学说:企业的职工是社会人、提高士气是生产率的关键、存在非正式组织 12.马斯洛需要:生理、安全、感情、社会地位、自我实现 13.现代管理阶段的学派:管理过程、经验、系统管理、决策理论、管理科学、权变理论 14.决策影响因素:环境、过去决策、决策者对风险的态度、组织文化、时间 15.计划编制的程序:收集材料、任务分解、结构分析、综合平衡、下达计划 16.组织的要素:共同的目标、人员与职责、协调关系、交流信息 17.组织高效化标准:管理效率高,层次合理、信息准,利于决策、人员任用合理、目标和计划分解有保障 18.组织设计的依据:战略、环境、技术、规模和发展阶段 19.组织设计的原则:因事与因人设职结合、权责对等、命令统一、有效管理幅度和层次、集权和分权结合 20.组织结构的基本模式:直线制、职能制、直线职能制 21.扁平结构的特点:幅度大,层次少:信息传递快、信息准、下属主动积极 22.控制的过程:确立标准、衡量绩效、纠正偏差 23.领导的作用、素养:指挥、协调、激励。品德、知识、能力、心理 24.激励方式:目标、参与、领导者、关心、公平、认同、奖励、惩罚 25.国企改革历程:扩权让利78-84、利改税84-86、承包制90、现代企业91-94 26.现代企业制度含义:企业制度的现实形式、若干具体制度构成(法人、产权、组织、管理)、法人制是基础、产权制是核心、公司制是主要形式 27.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领导、人事、财会、破产) 28.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意义:利于政企分开、利于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利于国资保值增值、利于规范经营行为、利于走向国际市场 29.理想的公司治理结构标准:给企业家自主经营空间、从股东利益出发非私利、给投资者流动权利 30.公司治理结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人,决策、执行、监督,三权分立 31.法人治理结构的内部制衡:股东和懂事委托、董事和经理委托、四者制衡 32.现代企业环境保证:完善市场体系(商品、金融、劳动力)、健全法律制度、社会保障、转变政府职能(直接管理变宏观调控、管理企业变管理市场、) 33.企业文化的内涵:1它的核心是企业价值观2.中心是人本文化3方式是软性管理4任务是增强凝聚 34.企业文化的特点:民族、客观、独立、综合、历史 35.企业文化结构:物质层、行为层、制度层、观念层(观念决定其它层、制度是其它中介、物质层是体现 36.企业文化功能:导向、凝聚、激励、约束、辐射 37.企业战略四要素:经营范围、资源配置、竞争优势、协调作用 38.企业战略特点:全局性、指导、长远、竞争、稳定、风险 39.企业战略的层次:公司战略、经营战略、职能战略 40.企业战略的管理过程:分析、选择与评价、实施与控制 41.市场营销观念的演变:生产、产品、推销、市场营销、社会营销 42.选择目标市场的模式:单一市场集中化、有选择的专业化、产品专业化、市场专业化、完全覆盖 43.市场定位战略:特色、利益、用途、用户、竞争者、产品种类、质量 44.市场营销组合决策:产品、价格、分销(渠道)、促销(广告、销售促进、人员推销、公关) 45.生产过程的特征:生产技术(离散型和连续型)、产销关系(分离、结合)、产品与工艺的标准化程度 46.生产过程组织的客观要求:连续性、比例性、节奏性、适应性 47.清洁生产的意义: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丰富发展企业管理思想 48.生产能力的分类:设计、查定、有效的生产能力 49.影响生产能力的因素:固定资产的数量、有效工作时间、生产效率、技术工艺特征、生产与劳动组织 50.提高质量的意义:消费者权益的保障、生存与发展的基础、经济发展的战略因素 51.质量管理的发展阶段:质量检验20-40、统计质量管理50-60、全面质量管理60以后 52.质量管理的内容:确定方针和目标、建立质量体系、开展质量控制和保证、进行质量改进 53.全面质量管理的主要观点(TQC):持续改进、实现全过程质量管理、全员性质量管理、方法和工具全面、用户第一、预防为主、一切用数据说话

政治经济学期末考试重点

本学期所讲内容 ●第一章导论 ●第二章商品理论与商品经济 ●第三章货币理论与通货膨胀 ●第四章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剩余价值的创造 ●第五章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剩余价值的分配 ●第六章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发展 ●第七章经济运行机制 考试题型及分值安排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二、名词解释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五、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 复习重点内容 (一)名词解释(共33个)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具体劳动 ●抽象劳动国际储备货币 ●剩余价值率相对剩余价值 ●绝对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 ●成本价格实际工资 ●产业资本生产价格 ●资本有机构成平均利润 ●商业利润通货膨胀 ●自然垄断行政垄断 ●虚拟资本有价证券 ●政策银行投资银行 ●经济利润正常利润 ●消费者均衡边际产量 ●边际成本经济增长 ●宏观经济均衡宏观调控 ●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 ●公开市场业务 (二)各章节复习要点 ●1。政治经济学的发展简史: ●最早提出“经济”一词的人、最早提出“政治经济学”一词的人、马克思主 义政治经济学形成的标志、古典经济学家的代表作及主要思想。 ●2。价值规律的主要内容 ●3。商品的二因素与劳动的二重性。 ●4。货币的职能。 ●5。货币流通规律与纸币流通规律。

●6。现代纸币制度的主要特征。 ●7。商品经济的基本特征。 ●8。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9。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 ●10。资本的价值增殖过程。 ●11。剩余价值是如何转化为利润的。 ●12。平均利润是如何形成的? ●13。商业资本独立存在的作用。 ●14。商业利润的真正来源。 ●15。生产价格是如何形成的。 ●16。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 ●17。生产集中的经济根源是什么。 ●18。垄断形成的根源。 ●19。自然垄断行业的特征。 ●20。垄断促进经济效率提高的可能性。 ●21。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 ●22。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表现。 ●23。当代资本主义生命力延续的原因。 ●24。资本主义国有制产生和发展的原因。 ●25。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26。消费者均衡的条件。 ●27。宏观经济总量失衡的类型及表现。 ●28。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与主要手段。 ●29。中央银行执行国家货币政策的三大法宝是什么?

政治经济学考试范围总结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第一种含义:在现有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第二种含义:由社会生产和生活需要本身最终决定,并又有支付能力的市场需求直接决定了应该或必须投入到各类产品生产上去的劳动量 两者的辩证联系:第一种含义涉及价值决定,第二种含义涉及价值实现。 简单再生产 在原有规模上进行的再生产,新生产的产品仅够补偿已经消耗掉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 扩大再生产 大于原有规模的生产,新生产的产品除了用以补偿已经消耗掉的各种物质资料以外,还有剩余部分,可以追加到生产中去,借以扩大原有生产的规模。 利息 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职能资本家使用借贷资本而让渡给借贷资本家的一部分剩余价值,根本来源是雇佣工人创造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生产力P2 生产力是人类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能力,是生产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它主要包括三个要素: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合称生产资料。劳动者和生产资料是生产的基本要素。凡要进行生产,就必须将这两个要素结合起来。 劳动者是生产过程的主题,它在生产力诸要素中起支配作用。只有通过人对自身劳动力的使用,即劳动,各种生产的要素才能结合起来形成能动的生产过程,制造出对人类有用的产品。 生产资料是构成生产力的物的因素。其中,劳动资料(生产工具)承担人的劳动的传导体。劳动对象则是人们通过劳动资料将劳动加于其上的物体。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和变化是从劳动资料的变革开始的,因此劳动资料成为划分经济时代的标志。 除了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这两个基本要素外,信息、管理、科学技术等要素也在生产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科学技术运用于生产,体现在劳动技能的提高和生产资料的创新与改进上,便成为现实的生产力。 生产关系P2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相互关系,是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人与

甘肃省委党校研究生学习计划

学习计划 班级:xxx 姓名:xxx 时间:xxx 中共甘肃省委党校

学习计划 随着社会形势的飞速发展和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知识越来越多地成为适应社会发展和自身发展的重要武器。正是凭着这样的想法,我满怀热情、义无返顾地投入到学习中,更是冲着甘肃省委党校研究生部宽进严出,坚持党校姓党原则和从严治校、从严施教、从严管理的政策,我才选择了党校的公共管理专业的在职研究生学习。 学习有三个很重要的环节:阅读理解、记忆过程和学习经验积累。要全面、正确的理解所选的内容,上课认真听老师讲解是最有效的;其次就是同学之间对学习的内容展开认真的讨论,加深理解,再者就是自主学习。对于党校学生来说面授的时间实在是太少了,有限的面授时间,老师主要对学生进行导学和助学,因此,同学们把自己在学习中碰到的问题或者要求大家讨论的内容在课堂上或课后进行讨论,那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 作为一名刚入学的党校在职研究生,党校的开放式教育给了我充分的时间,让我都可以克服时间的限制共同学习,现结合实际制定一个新的学习计划: 一、上好面授课,做好课前预习工作和当堂课的笔记。 党校以自学为主,通过阅读导师指定的阅读资料和书籍,或利用网上数字图书馆进行学习,同时接受必要的面授辅导,党校面授不同于传统的面授,它的功能是“点拨”与

“解惑”。在面授课中,教师对教材的重点、难点以及疑惑进行点拨,指导我们更好地学习,课前预习可以使我们在老师上课时集中思想,把不懂、不理解的地方弄清,把有限的上课时间充分地利用起来,把老师讲的知识点、疑难点用自己的方式去消化,这样更有利于提高听课质量。阅读文字教材时直接在教材上做笔记,有助于自己理解和记忆教材内容,将教材的相应位置记下重点难点和其他有价值的信息,并与自学文字教材时的笔记内容互相对照,在做自学笔记的过程中,必须思考教材的内容,随时把自己对于难理解的内容的理解记录下来。 二、合理分配时间。 学习仅靠面授是不够的,由于课时安排紧张,面授课主要功能是“指点”,必须利用更多的时间去学习、理解知识,充分利用时间把学过的知识进行整理、总结,力求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做到“温故而知新”。 三、成立研究生学习小组,解决学习困难。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所以指导老师将同学们分别组成若干小组,并成立了以组长为核心的学习小组,有了学习小组既可以避免拉下功课,又可以互相帮助提高学习效率,大家一起讨论,共同提高,而且同学们还建立了QQ群,在QQ群里大家可以畅所欲言,提出各种学习中和科研中的难题,以便大家共同讨论解决。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政治经济学期末考试试卷答案

政治经济学期末考试试卷答案 作者:Jessie已被分享19次复制链接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10 分) 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 2、作为价值实体的劳动是(抽象劳动)。 3、准确反映资本家对雇佣工人剥削程度的指标是(剩余价值率)。 4、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是(垄断经营有限的较优等土地);绝对地租产生的原因是(土地私有权)的垄断。 5、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是(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的各个部分的价值补偿和物质补偿问题)。 6、在股份制中,实行一股一票,体现的是(出资者)主权;在合作制中,实行一人一票,体现的是(劳动者)主权。 7、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性质是由其(处于主体或主导地位的所有制形式决定)。 8、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形式是(公司制企业)。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在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中,以生产资料的形式存在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其价值被转移到新产品中去,不改变原有的价值量,因而被称为不变资本。另一部分用来购买劳动力的资本是可变资本。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创造新价值,而且能够创造出大于劳动力价值的价值,即剩余价值。由于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会发生价值增值,所以被称为可变资本。 2、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 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是单个资本增大的两种基本方式。资本积聚是资本积累的直接结果,即个别资本通过剩余价值的资本化而增大其总额的一种方式。而资本集中则是由若干分散的小资本合并成大资本的过程。 资本积累与资本集中的区别在于:(1)资本积聚以资本积累为基础,因而单个资本增大的同时,也使社会总资本增大;而资本集中是原有资本的重新组合,虽然使单个资本变大,但不能使社会总资本增大。(2)资本积聚的规模和速度最终受到原有资本积累速度和社会财富增长限制,因而其增长是缓慢的;而资本集中可以不受资本积累速度的限制,可以在较短时间有效资本合并为大资本,所以增大速度很快。 3、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经济增长是一个国家一定时期总产量(包括商品和服务)和生产能力的增加。一般用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产值的变动率来衡量。经济发展是指一个国家的经济发达程度,一般用人均收入水平来衡量。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相比包括的内容更丰富,它除了收入水平的变动,还涉及生产力水平、经济结构、市场范围等方面的变动。 4、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总值是一国一年内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它是指国家境内投资的生产资源所生产的总产出量。而国民生产总值是一年内一国居民所拥有的投入要素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 这两个概念都是衡量一国一年内经济总量变动的指标,但二者的区别在于:前者是一个国家国土范围内的生产总量,其中包括外国投资者在一个国家的投资

政治经济学考研复习知识点

政治经济学考研复习知识点 很多高校经济学专业考试包含政治经济学的内容,今天凯程考研晶晶老师就为大家整理了政治经济学的部分知识点,希望对大家的复习有帮助。 1.经济制度:在一个社会中经法律确认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它构成该社会上层建筑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一个社会的经济制度。又被称为这个社会的基本制度或基本经济制度,它规定着这个社会经济活动的总体方向和基本性质。 2.经济体制:社会经济制度或生产关系所采取的具体经济运行组织形式和经济管理体制。它决定着人们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制度基础上应该怎样从事经济活动和在怎样的相互关系下从事经济活动。 3.生产资料所有制:人们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形式,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和特点。 4.商品: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它体现一定的社会生产 5.商品经济: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社会生产的经济形式,包括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商品经济是一个历史范畴,到共产主义阶段,其会消亡。 6.劳动价值论: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反映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创造价值的唯一要素是劳动,其他任何生产要素都不是价值的源泉;形成价值的劳动是抽象劳动,即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但具体劳动不是价值的源泉;创造价值的劳动是活劳动,即正在进行的生产过程中耗费的抽象劳动。物化劳动即死劳动,只是作为过去劳动的凝结物,在新的商品生产过程中只转移自身的价值,而不能创造价值。 7.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指人们谋取物质资料的方式。生产力是生产方式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方式的社会形式。 8.生产力: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从自然界中获取物质资料的能力,生产力反映生产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9.生产关系: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和特点。生产关系包括三方面的内容:①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②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他们的相互关系;③产品分配形式。 10.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的生产效率,常用同一劳动在单位时间内生产某种产品的数量来表示。

江苏省企业研究生工作站管理办法

江苏省企业研究生工作站管理办法(试行) (省教育厅2008年11月) 江苏省企业研究生工作站(以下简称“企业研究生工作站”)是由企业申请设立、出资建设并引入高校研究生导师指导下的研究生团队开展技术研发的机构,是规模企业与高校产学研合作的重要平台,也是我省高校研究生培养的重要创新实践基地。为促进企业研究生工作站规范有效运行,特制订本办法。 一、企业研究生工作站的主要任务 (一)技术研发。企业将技术需求凝炼为相应的研究课题,通过研究生工作站,委托给相关高校的研究生团队,在导师指导下进行技术研发;或组织企业自身研发队伍与高校研究生团队合作研发,帮助企业攻克技术难题,提升集成创新、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不断开发新技术、推广新工艺、推出新产品,提高产品的性能、质量和效益。研究生团队在完成企业研发任务的同时,可在工作站开展前沿性、创新性、理论性相关科研课题研究。 (二)人才培养培训。研究生工作站所在企业积极为研究生团队提供研究设施和实践指导等条件,营造自由、宽松的学术环境,促进优秀高层次创新人才成长;高校研究生团队可根据需要,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和技术指导,开展技术人员培训等工作。

二、企业研究生工作站的申报与审批 (一)申报条件 设立企业研究生工作站主要侧重电子信息、现代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高科技农业、化工、纺织等高新技术产业和优势支柱产业领域,以及新能源、可再生能源与节能环保技术等科学持续发展急需的领域。 1.企业作为企业研究生工作站的建设主体,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具备一定的生产规模,具有技术创新的迫切需求和明确的产品研发方向,已承担县级以上科技项目; (2)建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或县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中心、工程中心,或具有相关技术研发工程实验条件; (3)具有与高校或科研院所合作的良好基础; (4)具有保证研究生团队进站后必需的生活及文体活动条件、研究生工作站运行管理的具体制度和办法以及保证研究生工作站正常运行的专项经费。 2.进站高校及相关学科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授予权,并有支持本校研究生团队及其导师进站工作的制度、政策、经费; (2)合作学科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授予权,为省级以上重点学科,并已形成配套的学科群;

2015年度江苏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

附件1: 2015年度江苏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 项目实施与管理办法 壹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 一、实施目的 实施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以下简称“创新计划”)项目,旨在为研究生提供科研机会与条件,促进其开展系统、规范的科研训练,发挥创新优势,发掘创新潜能,提高科学研究、实践能力和创新水平。 二、申报对象 1、全省普通高校全日制在读一年级硕士研究生和一、二年级博士研究生,基本完成学位课程学习,并取得合格成绩者; 2、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的申报对象主要为博士研究生; 3、已承担江苏省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者不得申报。 三、申报条件 1、申报者具有较好的科研素质与基本条件。 2、申报者所在学校、学科及其指导教师积极支持其创新课题研究工作,所在高校能够提供相应的条件保障。 3、项目选题应围绕重大理论和学科前沿问题,或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4、项目实施年限一般为1年,项目结题后,项目承担人方可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四、项目管理 1、项目由各校根据申报限额,组织自评,报省教育厅审核后,立项公布。 2、立项项目分省立省资助和省立校资助两类。省立省资助项目600项,主要资助部分基础学科和人文社会学科,其中,学术学位研究生创新计划400项、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计划200项。省立校资助项目由培养单位给予相应的经费资助。鼓励培养单位自行设立校立校资助项目。 3、委托培养单位研究生管理部门负责项目日常管理工作,包括项目经费的落实和使用、项目进展的监督检查以及结题总结等。 4、项目承担者应按照研究计划和有关要求认真完成研究任务,并承担与项目有关的学术与法律责任。 5、项目指导教师应将项目实施作为重要的培养指导职责,通过项目实施对申请者进行严格规范的科研训练。 6、项目承担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停止资助或追回资助:(1)不再是本单位研究生的;(2)不能继续开展研究工作的;(3)在科学研究中有剽窃他人科学研究成果或弄虚作假等学术不端行为的。对不如实报告情况的培养单位,取消其下一次申报创新计划项目的资格。 7、实行课题结题制度。项目实施完成后,项目承担人应及时填写《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结题报告书》(一式二份),附导师与两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本专业专家(博士生项目至少有一位具有正高职称和博士生指导教师资格的专家)的评审意见,报所在单位研究生管理部门审核、结题。省教育厅研究生教育处(省学位办)不定期对培养单位项目实施进展、结题工作进行抽查。

最新省委党校研究生学历有用吗|在省委党校XX届研究生班毕业典礼上的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十月,是一个成熟的季节,是一个收获的日子。在这稻穗飘香、硕果满枝的美好时刻,满载着领导和老师们的希望与嘱托,我们圆满完成了学业、即将顺利毕业了。此时此刻,我们既有对党校的眷恋与回忆,也有对领导和老师的感激与祝福,还有同学之间依依不舍之情。在此,我谨代表全班同学,向关心、教育、培养我们的各位领导和老师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礼! 回想三年来的学习时光,许多的场景依然历历在目。无论是领导的亲切讲话,还是老师的谆谆教诲;无论是课堂上的“润物无声”,还是课外活动中的“百般呵护”,特别是老师们侃侃而谈、风格各异深入浅出,妙趣横生的授课艺术,都给我们留下了极为深刻而又美好的印记。由于老师们都拥有博览群书、高屋建瓴的非凡学识和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治学精神,才使得我们满载而归。 党校是马克思主义的大学堂,是党性煅炼的大熔炉,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回顾三年的学习,我们深感受益匪浅,收获很大。主要表现在第一,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党和国家重大政治经济政策、全球政治经济形势分析等课程的学习,使我们全面掌握了经济管理理论体系,政策理论水平得到明显提高。第二,通过对市场经济规律、增强创新思维、提高决策能力的学习,使我们更新了观念,思维方式得到进一步转变和优化。第三,通过开展到八公山、三清山、骛源实地考察,举办春节联欢晚会,到潘集区龙窝小学献爱心活动等,更加丰富、拓展了我们所学内容,大大提升了社会实践能力。第四,通过对淮南市经济形势的分析和学习,使我们深入了解到市委、市政府加快经济发展的战略部署,进一步增强了加快淮南跨越式发展的信心。第五,在学习期间,老师们平易近人,“传道、授业、解惑”,倍受学生尊敬;同学之间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互相支持,建立起“团结友爱、亲密无间、纯洁无暇、携手共进”纯洁友谊。 各位领导、老师和同学们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三年的学习时间转瞬即逝。然而,深厚浓郁的党校情、师生情和同学情,却是恒久的。 请领导和老师们放心你们的谆谆教导,我们将永远牢记;你们的思想光辉,也将持久地释放出智慧的火花,并将结出一串串丰硕的果实。我们一定将在党校所学理论知识,自觉运用到实际之中,用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我们将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更加务实的工作作风、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开拓进取,勇于创新,争先进位,争创一流,以优异成绩向省委、市委党校汇报,向各位领导和老师汇报! 这里,我要情不自禁地说一句我们将永远感恩组织、感恩党校、感恩各们领导、感恩每一位老师! 最后,祝愿各位领导、老师和同学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事业发达、幸福安康!

《政治经济学》考试大纲

《政治经济学》考试大纲 一、考查目标 (政治经济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涵盖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经济部分)和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经济部分)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政治经济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研究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二、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题型结构 (1)简答题(共70分,5小题,每小题14分) (2)论述题(共80分,2小题,每小题40分) 三、考查范围 第一章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与发展;第二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第三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方法 第二章商品和货币 第一节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第二节劳动创造商品价值;第三节价值形式和货币;第四节商品经济的运动规律 第三章资本的生产过程 第一节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特征和前提条件;第二节资本主义的生产实质是剩余价值的生产;第三节资本主义工资;第四节资本主义再生产和资本积累 第四章资本的流通过程 第一节单个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第二节社会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第三节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第五章资本运行的具体形式 第一节产业资本和产业利润;第二节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第三节借贷资本和利息;第四节资本主义土地所有权和资本主义地租 第六章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自由竞争与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第二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第三节资本主义的国际垄断 第七章现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情况、新特征和新趋势 第一节现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第二节现代资本主义与经济全球化;第三节现代科技的发展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影响 第八章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第一节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第二节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第三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纲领和经济发展战略 第九章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所有制结构

山东省委党校研究生入学考试2020经济管理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经济管理 一、概念解释题 1. 行为科学学派。P4 行为管理学派突破了古典管理理论关于人是“经济人”的看法,提出了人是“社会人”的概念,从而建立起一个新的管理理论体系。行为管理学派没有为管理下一个清楚的定义,但从其总的理论观点来看,他们非常重视管理中人的因素,基本上是把管理看成是从人的本性出发,不断满足人的各种社会需求,协调人际关系,从而激发了人的积极性,以达到管理目标的过程。 2. 共有规律。P11 是指所有管理活动都共有的规律,也是一些具有一般性、普遍性的规律。这些规律不受社会条件或范围领域的限制,反映管理活动普遍的内在联系,其中主要有:管理的循环规律、人本规律、择优规律、组织规律、权变规律、反馈规律。 3. 管理的权变观念。P145 是指在管理条件和管理环境不断发展变化的前提下,组织应因人、因事、因事、因地权宜应变,采取与之相应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方法的观念。 4. 经济方法。P254 是指管理主体按照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运用各种经济手段(包括各种经济杠杆、经济政策),通过调节各种经济利益关系,以引导组织和个人的行为,保证管理目标顺利实现的方法。 5. 管理过程学派。 P4 管理过程学派认为管理是指“通过别人使事情做成的各项职能”,再具体一点说,“管理是对人力、原料、机器、方法、资金和市场这些基本要素的作用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的活动”,强调了管理是各项管理职能发挥作用的过程。

6. 派生规律。P11 主要是指从共有规律中派生出的规律,如从过程循环规律中派生出的如何发挥各种管理职能的规律;从人本规律中派生出的利用非正式组织和不断满足人的需要等规律;从组织规律中派生出的控制幅度规律、协调统一规律、信息传递规律等。 7. 管理的择优观念。P115 是指充分利用可能利用的条件,采取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方法,以尽可能少的投入取得尽可能满意的管理效果。具体包括以下几个要点:一要建立在客观条件允许的基础上,二要体现管理全过程的优化和管理系统的整体优化,三要坚持相对满意的准则。 8. 行政方法。P257 是指管理主体运用行政权力,按照行政层次,通过下达各种行政命令、指示、决议、规定、指令性计划和规章制度等手段,直接控制组织和个人的行为,以保证管理目标实现的方法。9. 决策理论学派。P4 决策理论学派把决策看作是管理的中心,认为决策贯彻于管理的全过程,得出“管理就是决策”的理论。 10. 特殊规律。P12 是指管理的共有规律、派生规律在各个不同社会条件、管理领域、管理业务中的特殊表现。 11. 管理系统观念。P103 是指管理主体自觉地运用系统理论和系统方法,对管理要素、管理组织、管理过程进行系统分析,旨在优化管理的整体功能,取得较好效果的观念。 12. 法律方法。P261 是指运用立法、司法和遵法守法教育等手段,规范和监督组织及其成员的行为,以使管理目标顺利实现的方法。13. 系统管理学派。P4 系统管理学派把管理组织看成是一个开放的

(完整word版)政治经济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学生习题 一、单选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A社会生产关系 B社会生产力 C社会生产方式 D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 2.决定社会经济制度变更的经济规律是() A价值规律 B剩余价值规律 C基本经济规律 D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规律 3.商品是() A劳动产品 B具有使用价值的劳动产品 C满足生产者自己需要的劳动产品 D用来进行交换的劳动产品 4.商品的价值量是由() A商品的效用决定的 B商品的供求关系决定的 C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 D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5.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生产它的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是() A.成反比 B.成正比 C.没有关系 D .有时成正比,有时成反比 6.价值形成发展到货币形式以前顺次经过() A.简单价值形式、扩大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 B.简单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扩大价值形式 C.一般价值形式、扩大价值形式、简单价值形式 D.扩大价值形式、简单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 7.货币具有价值尺度职能是因为货币本身() A具有使用价值 B是商品,具有价值 C是金银 D能够分成若干等份 8.观念上的货币可以作为() A价值尺度 B支付手段 C流通手段 D贮藏手段 9.在1只羊=2把石斧的价值形式中,2把石斧是() A处在相对价值形式上 B处在等价形式上 C既处在相对价值形式上,又处在等价形式上 D处在一般等价形式上 10.私人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的条件是() A出现了私有制和社会分工 B使用价值转化为价值 C具体劳动转化为抽象劳动 D经过商品交换 11.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是() A商品价格围绕价值波动 B商品价格经常低于价值 C商品价格总是高于价值 D商品价格往往高于价值 12.简单商品流通公式是 ( ) A.W-G-W’ B.G-W-G’ C.G-G’ D.G-W…P…W’-G’ 13.资本的总公式是() A.W-G-W’ B.G-W-G’ C.G-G’ D.G-W…P…W’-G’ 14.分析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指明价值增殖产生的具体所在() A.发生在G-W购买阶段的货币上 B.发生在W-G售卖阶段上 C.发生在购买阶段G-W所购买的商品的价值上 D.发生在购买阶段G-W所购买的商品的使用价值上 15.在生产过程中,劳动力所创造的新价值是()

事业单位考试大纲必看题库知识点《政治经济学》(2021年新版)

事业单位考试大纲必看题库知识点《政治经济学》(2021年最新版) 精选试卷/文档/模板/课件合集

事业单位考试大纲必看题库知识点《政治经济学》 (2021年最新版) 1、单选题价值规律对生产、流通和消费的调节作用的实现形式是_____。A: 市场价格围绕生产成本上下波动 B: 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运动 C: 价格根据市场供求变化围绕价值波动,从而影响各个市场主体的利益 D: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个别劳动时间的矛盾运动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是商品的价格根据市场供求状况的变化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这种价格与价值不一致的现象不仅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而且恰好是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表现形式。2、单选题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是_____。 A: 剩余价值规律 B: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规律 C: 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 D: 价值规律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依据价值量相等的原则进行。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选项A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规律;选项B是人类社会的基本规律;选项C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3、多选题商品经济的发展阶段有_____。 A: 简单商品经济 B: 发达商品经济 C: 资本主义商品经济 D: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参考答案: AB 本题解释: 【答案】AB。解析:商品经济的发展经历了简单商品经济和发达商品经济两个阶段。简单商品经济又称小商品经济,它是以生产资料个体私有制和个体劳动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生产和交换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满足生产者自身使用价值(物品)方面的需要,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之前。发达商品经济是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生产和交换的目的不仅是为了使用价值而且是为了价值(货币)。发达商品经济分为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4、多选题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因素,缺一不可。当生产者把商品卖给消费者时_____。

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入学练习题

2015年在职研究生入学练习题 《政治理论》 一、概念解释题 1.资本 2.货币 3.抽象劳动 4.生产关系 5.上层建筑 6.价值规律 7.使用价值 8.资本积累 9. 可变资本10. 实事求是11. 理性认识12. 主要矛盾 13.共同富裕14.循环经济15.民主集中制16. 自由人联合体 17. 矛盾的特殊性18. 中国各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二、辨析题 1.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2.对新事物要肯定一切,对旧事物要否定一切。 3.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排斥、相互斗争,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唯一动力。 4.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是两种根本对立的思想状态,要解放思想就不可能实事求是。 5.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 6.发展才是硬道理,这里所说的“发展”是指经济发展。 7.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8.以人为本就是以人民群众为发展的根本动力。 9.计划与市场的多少不是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 10.强调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就是要劫富济贫搞平均主义。 11.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是发展生产力。 1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13.提高立法质量,必须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 14.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

统一。 15.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只是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的有力手段。 16. 中心工作是各项工作中关键性的工作,所以只要用全力抓住它,其他工作会自行解决。 17.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18.我们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 三、简答题 1.简述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2.简述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 3.马克思关于货币职能的论述。 4.如何理解马克思揭示的劳动是创造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 5.什么是价值规律? 6.简述马克思关于资本的特殊性质的论述。 7.什么是劳动力的价值? 8.列宁是如何论述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的? 9.列宁关于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发展观的论述。 10.毛泽东是如何论述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 11.简述毛泽东关于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关系的论述。 12.毛泽东是如何阐述“一般和个别相结合”工作方法的? 13.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 14.为什么说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不存在根本矛盾? 15.邓小平是如何论述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二者之间相互关系的? 16.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三者的相互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