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运行方式的安全要求(正式)

电力系统运行方式的安全要求(正式)
电力系统运行方式的安全要求(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电力系统运行方式的安全

要求(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2198-81 电力系统运行方式的安全要求(正

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电力系统运行方式的安排是电网安全调度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应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1)选择最优运行方式。电力系统是由相当数量的发、输、变、供以及各种用电设备所组成的。在某一种运行情况下,如一定的负荷、频率、电压等运行参数,可能有好几种不同的运行方式,如发电厂负荷的分配、设备的检修或备用、无功电压的调整、网络的并列或解列、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的使用方式、水库放流和水位、发电厂储煤量等,但其中只能一种最优化的运行方式。对运行方式的安排,也是对即将到来的系统运行情况作一次全面研究分析,选择最安全、最经济、电能质量最好的运行方式。

(2)组织系统内所有单位协同配合。电力系统包含发电厂、变电所、电网、热力网及有关用户。所有这些发、供、用电单位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必须协同配合。运行方式相当于各单位相互协同配合的总计划,应使各部门了解当前与未来的运行情况和要求,例如高峰需大发,低谷需少发、停机或检修,可能出现的电网运行薄弱环节等,以便在电网基建和运行方式安排上尽量给予妥善安排。

严格来说,电力系统的运行情况是每个瞬间都在变化的。这表明电力系统运行情况的各节点功率、电压、电流和电网频率等参数,以及其他反映能量变换和输送过程的各种量值都在缓慢变化(由于负荷变化)或剧烈(由于事故或倒闸操作)变化着。在实际运行中,电力系统调度及运行单位,必须根据电网参数对每个瞬间的变化而及时调整运行方式,如调频厂保持正常频率,发电厂调整励磁电流以维持调度部门要求

的电压值,以及倒闸操作、事故处理等。运行方式是指具有代表性的正常方式和事故、重要设备检修等特殊方式。

安排运行方式的基本要求有如下几点:

(1)精确预计负荷,合理安排检修和分配发电出力,正确选择各种正常和检修接线方式,充分发挥系统内发、供电设备能力,以保证系统负荷需要,满足电网安全、优质、经济运行的要求。

(2)进行安全分析,及时发现问题,提出反事故措施,在事故情况下尽可能保证连续供电或缩小事故范围,减少事故损失。

(3)电力系统运行方式的安排,应以发电厂和电网的特点和可能条件出发,确定最佳运行方式。

(4)运行方式的安排还应考虑符合国民经济方针、政策的要求,如加强重要用户用电的可靠性,充分利用当地劣质燃料,充分利用水利资源,发挥水库的防洪作用,满足水电厂一游航行和工业用水等。总之,要考虑国民经济各部门的要求。

请在这里输入公司或组织的名字

Enter The Name Of The Company Or Organization Here

电力系统运行方式及潮流分析实验报告

电力系统运行方式及潮 流分析实验报告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电力系统第一次实验报告——电力系统运行方式及潮流分析实验

实验1 电力系统运行方式及潮流分析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电力系统主接线电路的建立方法 2、掌握辐射形网络的潮流计算方法; 3、比较计算机潮流计算与手算潮流的差异; 4、掌握不同运行方式下潮流分布的特点。 二、实验内容 1、辐射形网络的潮流计算; 2、不同运行方式下潮流分布的比较分析 三、实验方法和步骤 1.辐射形网络主接线系统的建立 输入参数(系统图如下): G1:300+j180MVA(平衡节点) 变压器B1:Sn=360MVA,变比=18/121,Uk%=%,Pk=230KW,P0=150KW,I0/In=1%; 变压器B2、B3:Sn=15MVA,变比=110/11 KV,Uk%=%,Pk=128KW, P0=,I0/In=%; 负荷F1:20+j15MVA;负荷F2:28+j10MVA; 线路L1、L2:长度:80km,电阻:Ω/km,电抗:Ω/km,电纳:×10-6S/km。 辐射形网络主接线图 (1)在DDRTS中绘出辐射形网络主接线图如下所示: (2)设置各项设备参数: G1:300+j180MVA(平衡节点) 变压器B1:Sn=360MVA,变比=18/121,Uk%=%,Pk=230KW,P0=150KW,I0/In=1%;

变压器B2、B3:Sn=15MVA,变比=110/11 KV,Uk%=%,Pk=128KW, P0=,I0/In=%; 负荷F1:20+j15MVA;负荷F2:28+j10MVA; 线路L1、L2:长度:80km,电阻:Ω/km,电抗:Ω/km,电纳:×10-6S/km。2.辐射形网络的潮流计算 (1)调节发电机输出电压,使母线A的电压为115KV,运行DDRTS进行系统潮流计算,在监控图页上观察计算结果 项目DDRTS潮流计算结果 变压器B2输入功率+ 变压器B2输出功率+ 变压器B3输入功率+ 变压器B3输出功率+ 线路L1输入功率+ 线路L1输出功率+ 线路L2输入功率+ 线路L2输出功率+ (2)手算潮流: (3)计算比较误差分析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手算结果与计算机仿真结果相差不大。产生误差原因:手算时是已知首端电压、末端功率的潮流计算,计算过程中要将输电线路对地电容吸收的功率以及变压器励磁回路吸收的功率归算到运算负荷中,并且在每一轮的潮流计算中都用上一轮的电压或功率的值(第一轮电压用额定电压)。 3.不同运行方式下潮流比较分析 (1)实验网络结构图如上。由线路上的断路器切换以下实验运行方式: ①双回线运行(L1、L2均投入运行) ②单回线运行(L1投入运行,L2退出)将断路器断开 对上述两种运行方式分别运行潮流计算功能,将潮流计算结果填入下表:

电力系统中变电运行安全管理

关于电力系统中变电运行安全管理的探析摘要:随着我国电力技术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电网的安全运行越来越得到电力部门的重视,若电网不能安全运行,将严重制约着企业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本文就电力系统中变电运行的设备检修安全和管理上提出相应的措施,以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关键词:电力系统;变电运行;设备检修;教育培训 中图分类号:tm7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abstract: as china’s power technology and rapid development of scientific technology, the safety operation of the power network is more and more get the electrical power to the attention of the department, if not the safe operation of the power grid, will seriously restrict th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 and economic efficiency. this paper substation running in the power system, the equipment maintenance safety and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in management, to ensure the secure and stable operation of the grid. key words: electric power system; the substation running; equipment maintenance; education training 1 设备检修是保证安全的前提 1)翻阅设备运行记录和有关技术档案。包括运行日志、缺陷记

电力系统维护操作手册

电力系统维护操作手册 一.高压开关柜运行和投运前的检查: 1.固定式开关柜投运前应检查下列内容: ●检查漆膜有无剥落,柜内是否清洁。 ●操动机构是否灵活,不应有卡住或操作力过大现象。 ●断路器、隔离开关等设备通断是否可靠正确。 ●仪表与互感器的接线、极性是否正确,计量是否准确。 ●母线连接是否良好,其支持绝缘子等是否安装牢固可靠。 ●继电保护整定值是否符合要求,自动装置动作是否正确可靠,表计及继 电器动作是否正确无误。 ●辅助触点的使用是否符合电气原理图的要求。 ●带电部分的相间距离、对地距离是否符合要求。 ●“五防”装置是否齐全、可靠。 ●保护接地系统是否符合要求。 ●二次回路选用的熔断器的熔丝规格是否正确。 ●机械闭锁应准确,柜内照明装置应齐全、完好,以便于巡视检查设备运 行状态。 2.固定式开关柜运行巡视项目: ●每天定时巡视检查。 ●遇有恶劣天气或配电装置异常时,进行特殊巡视。 ●内设备有无异常。 ●属颜色变化或观察示温蜡片有无受热融化,来判断母线和各种触点有无 过热现象。 ●检查注油设备有无渗油,油位、油色是否正确。 ●仪表、信号、指示灯等指示是否正确。 ●接地装置的连接线有无松脱和断线。 ●继电器及直流设备运行是否正常。 ●开关室内有无异常气味和声响。 ●通风、照明及安全防火装置是否正常。 ●断路器操作次数或跳闸次数是否达到了应检修的次数。 ●防误操作装置、机械闭锁装置有无异常。 3.手车式开关柜投运前检查内容: ●柜上装置的元件、零部件均应完好无损。 ●接地开关操作灵活,合、分位置正确无误。 ●各连接部分应紧固,螺丝连接部分应无脱牙及松动。 ●柜体可靠接地,门的开启与关闭应灵活。 ●二次插头完好无损,插接可靠。 ●柜顶主、支母线装配完好,母线之间的连接紧密可靠,接触良好。

电力系统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电力系统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安全生产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保证经济建设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和社会安定的基本条件,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电力的安全生产不仅是电力工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电力企业发挥社会效益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保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是电力生产建设的永恒主题。电力生产安全的总体目标是防止发生对社会构成重大影响,对生产力的发展以及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构成重大损失的事故,尤其要杜绝电力生产的人身伤亡事故。为实现这一总体目标,电力安全生产的重点工作要深入贯彻落实、健全完善安全再生产机制和安全教育机制。把搞好安全生产作为企业管理工作核心和基础,加强对电业职工的安全思想教育和安全技术培训工作,提高全员安全技术素质,以确保电力工业的稳步发展。 1、电力安全生产的含义 在电力生产中,安全有着三方面的含义:确保人身安全,杜绝人身伤亡事故;确保电网安全,消灭电网瓦解和大面积停电事故;确保设备安全,保证设备正常运行。这三方面是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有机组成部分,互不可分,缺一不可。 2、电力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和基本方针 电力工业是建立在现代电力能源转换、传输、分配科学技术基础上的高度集中的社会化大生产,是供给国民经济能源的基础行业,也是关系城乡人民生活的公用事业。电力工业具有高度的自动化和发、供、用同时完成的特点。发电、输电、配电和用户组成一个统一的电网运行系统,任何一个环节出了事故,都会影响整个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严重的事故则会使电网运行中断,甚至导致电网的崩溃和瓦解,造成长时间、大面积的停电,直接影响到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正常进行,给社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影响社会的安定,损害党和政府以及企业的形象。所以电力安全生产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为此,我国电力工业一直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并从电网的技术管理、规程制度建设、职工思想行为的规范和职业道德的建设等方面着手,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和改进安全管理工作,努力提高电力生产安全的水平。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是由电力工业的特点和电力生产的客观规律

电网运行方式

电网运行方式 变电站运行方式 1)变电站运行方式是标明变电站通过主要电力设备运行连接方式。变电站运行方式的特点是: 保证对重要用户的可靠供电,对于重要用户应采用双回路供电,就是2个独立的电源同时对用户供电。 便于事故处理,考虑部分供电设备在发生故障时能通过紧急的倒闸操作,恢复对用户的供电,对于变电站有多台变压器的,应考虑到当其中一台变压器发生故障或者失去电源时,其他的变压器能担负起失电用户的负荷转供任务。 要考虑运行的经济性,在编制各种运行方式时,尽量使负荷分配合理,减少由于线路潮流引起的电能损耗。对于双回路供电的变电站,应将双回线同时投入运行,以减少电流密度。 断路器的开断容量应大于最大运行方式时短路容量,如果断路器短路容量低于系统计算点短路容量,则当被保护区发生短路故障时,断路器由于容量过小,不能正常断开,回进一步使事故扩大,在成断路器爆炸的可能。 变电站满足防雷、继电保护及消弧线圈运行要求。 2)变电站一次主结线图 变电站一次主结线图是为了方便运行人员熟悉变电站设备接线

方式,同时在进行倒闸操作时,可按照主结线图进行模拟操作,以防止误操作事故发生,最主要的是,一次主结线图能明确反映出各电气设备实时状态。一般变电站主接线类型有如下几种: ?有母线的主接线:有母线的变电站接线可分单母线和双母线二类, 一般单母线接线又分成单母有分段、单母无分段、单母分段加旁路。双母线接线的变电站可分成单开关双母线、双开关双母线、二分之三开关双母线及带旁路母线的双母线。 供电可靠性最好的是双母线带旁路母线接线形式。 ?无母线的主要接线有:单元接线、扩大单元接线、桥型接线和多 角接线等。 通常变电站常用接线方式有:单母线或单母分段、双母线加分段、双母线带旁路。 3)各种接线图例 ?单母线接线

电力系统运行方式分析和计算

电力系统运行方式分析和计算 设计报告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11级电气1班 学号: 2 2 姓名:杨玉豪潘鸣 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 2015-01-05

0、课程设计题目A3:电力系统运行方式分析和计算 姓名: 指导教师: 一、 一个220kV 分网结构和参数如下: #1 500kV 变电站G 220kV 变电站 火电厂 #2 #3 #4#5 #6 11km 11km 30km 20km 9km 16km 25km 500kV 站(#1)的220kV 母线视为无穷大母线,电压恒定在230kV 。 图中,各变电站参数如下表: 编号 类型 220kV 最大负荷,MV A #1 500kV 站 平衡节点 #2 220kV 站 230+j40 #3 220kV 站 210+j25 #4 220kV 站 300+j85 #5 220kV 站 410+j110 #6 220kV 站 220+j30 各变电站负荷曲线基本一致。日负荷曲线主要参数为: 日负荷率:0.85,日最小负荷系数:0.64

各线路长度如图所示。所有线路型号均为LGJ-2*300,基本电气参数为: 正序参数:r = 0.054Ω/km, x = 0.308Ω/km, C = 0.0116 μF/km; 零序参数:r0 = 0.204Ω/km, x0 = 0.968Ω/km, C0 = 0.0078 μF/km; 40oC长期运行允许的最大电流:1190A。 燃煤发电厂G有三台机组,均采用单元接线。电厂220kV侧采用双母接线。发电机组主要参数如下表(在PowerWorld中选择GENTRA模型): 机组台数 单台 容量 (M W) 额定电 压 (EV ) 功 率 因 数 升 压 变 容 量 MV A Xd Xd’Xq Td0’TJ= 2H a i,2 t/(MW2? h) a i,1 t/(MW ?h) a i,0 t/h Pmax (MW) Pmin (MW) 1 300 10.5 0.85 350 1.8 0.18 1.2 8 7 0.00004 0.298 10.22 300 120 1 300 10.5 0.85 350 1.8 0.18 1.2 8 7 0.00003 0.305 10.32 300 120 1 250 10.5 0.85 300 2.1 0.2 1.5 7 6 0.00003 0.321 9.38 250 100 升压变参数均为Vs%=10.5%,变比10.5kV/242kV。不计内阻和空载损耗。 稳定仿真中发电机采用无阻尼绕组的凸极机模型。不考虑调速器和原动机模型。不考虑 电力系统稳定器模型。励磁系统模型为: 该模型在PowerWorld中为BPA_EG模型,主要参数如下: KA=40 TA=0.1 TA1=0.1 KF=0.05 TF=0.7 VRmax=3.7 VRmin=0.0 发电厂按PV方式运行,高压母线电压定值为1.05V N。考虑两种有功出力安排方式: ?满发方式:开机三台,所有发电机保留10%的功率裕度; ?轻载方式:仅开250MW机组,且保留10%的功率裕度; ?发电厂厂用电均按出力的7%考虑。 二、设计的主要内容:

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及其防范措施

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及其防范措施 摘要:当前,随着我国工农业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电力需求不断加大,同时对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和电压质量的要求也愈来愈高,这就给我们电力部门 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希望。为了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防止系统稳定破坏,需要我们充分认识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的重要性,防止电网事故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电力系统;稳定运行;频率;电压;防范措施 1.前言 电力系统稳定性的破坏是事故后影响系统安全运行的最严重后果。随着电力 系统的迅速发展,现代电网以大机组、大电网、超高压、长距离、重负荷、大区 域联网、交直流联合为特点,虽然强有力地保证了社会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但 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的系统稳定问题。如果处理不当,不但导致电力系统因不能 继续向负荷正常供电而停止运行,甚至其后果将使电力系统的长期大面积停电, 严重是还会造成系统崩溃事故,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损失。因此,现代电网对 系统的安全、经济运行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即要求系统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并 保持电力系统有足够的安全稳定运行裕度,同时也是赋予系统规划设计和电网调 度运行的一项重要任务。 2.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分类 当电力系统受到扰动后,能自动恢复到原来的运行状态,或者凭借控制设备 的作用过渡到新的稳定状态运行,即为电力系统稳定运行。 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从广义角度来看,可分为: 1)发动机同步运行的稳定性问题。根据电力系统所承受的扰动大小的不同,又可分为静态稳定、暂态稳定、动态稳定三大类。 (1)静态稳定是指当电力系统受到小干扰后不发生非同期性失步,自动恢复到起始运行状态。 (2)暂态稳定功是指当电力系统受到大扰动各同步电机保持同步运行并过渡到新的或恢复到原来稳定运行方式的能力,通常指保持第一或第二个振荡周期不 失步的功角稳定,是电力系统功角稳定的一种形式。 (3)动态稳定是指电力系统受到小的或大的扰动后,在自动调节或控制装置的作用下,保持较长过程的运行稳定的能力。 2)电力系统无功不足引起的电压稳定性问题。电压稳定是指电网电压受到 小的或大的扰动后,能保持或恢复到允许的范围内,不发生电压失稳的能力。电 压失稳可表现为静态失稳、大扰动暂态失稳、大扰动动态失稳或中长期过程失稳。 3)电力系统有功功率不足引起的频率稳定性问题。频率稳定是指电力系统有功功率扰动后,电网运行频率能够保持或恢复到允许的范围内,不发生频率崩溃 的能力。 3.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的“三道防线” “三道防线”是指电力系统受到不同扰动时,对电网保证安全可靠供电方面提 出的要求: 1)当电网发生常见的概率高的单一故障时,电力系统应当保持稳定运行,同时保持对用户的正常供电; 2)当电网发生了性质较严重但概率较低的单一故障时,要求电力系统保持稳定运行,但允许损失部分负荷(或直接切除某些负荷,或因系统频率下降,负荷 自然降低);

电力系统分析试题答案(全)

2、停电有可能导致人员伤亡或主要生产设备损坏的用户的用电设备属于( )。 A 、一级负荷; B 、二级负荷; C 、三级负荷; D 、特级负荷。 4、衡量电能质量的技术指标是( )。 A 、电压偏移、频率偏移、网损率; B 、电压偏移、频率偏移、电压畸变率; C 、厂用电率、燃料消耗率、网损率; D 、厂用电率、网损率、电压畸变率 5、用于电能远距离输送的线路称为( )。 A 、配电线路; B 、直配线路; C 、输电线路; D 、输配电线路。 7、衡量电力系统运行经济性的主要指标是( )。 A 、燃料消耗率、厂用电率、网损率; B 、燃料消耗率、建设投资、网损率; C 、网损率、建设投资、电压畸变率; D 、网损率、占地面积、建设投资。 8、关于联合电力系统,下述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联合电力系统可以更好地合理利用能源; B 、在满足负荷要求的情况下,联合电力系统的装机容量可以减少; C 、联合电力系统可以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 D 、联合电力系统不利于装设效率较高的大容量机组。 9、我国目前电力系统的最高电压等级是( )。 A 、交流500kv ,直流kv 500±; B 、交流750kv ,直流kv 500±; C 、交流500kv ,直流kv 800±;; D 、交流1000kv ,直流kv 800±。 10、用于连接220kv 和110kv 两个电压等级的降压变压器,其两侧绕组的额定电压应为( )。 A 、220kv 、110kv ; B 、220kv 、115kv ; C 、242Kv 、121Kv ; D 、220kv 、121kv 。 11、对于一级负荷比例比较大的电力用户,应采用的电力系统接线方式为( )。 A 、单电源双回路放射式; B 、双电源供电方式; C 、单回路放射式接线; D 、单回路放射式或单电源双回路放射式。 12、关于单电源环形供电网络,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供电可靠性差、正常运行方式下电压质量好; B 、供电可靠性高、正常运行及线路检修(开环运行)情况下都有好的电压质量; C 、供电可靠性高、正常运行情况下具有较好的电压质量,但在线路检修时可能出现电压质量较差的情况; D 、供电可靠性高,但电压质量较差。 13、关于各种电压等级在输配电网络中的应用,下述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交流500kv 通常用于区域电力系统的输电网络; B 、交流220kv 通常用于地方电力系统的输电网络; C 、交流35kv 及以下电压等级通常用于配电网络; D 、除10kv 电压等级用于配电网络外,10kv 以上的电压等级都只能用于输电网络。 14、110kv 及以上电力系统应采用的中性点运行方式为( )。 A 、直接接地; B 、不接地; C 、经消弧线圈接地; D 、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 16、110kv 及以上电力系统中,架空输电线路全线架设避雷线的目的是( )。

加强电网运行方式管理的策略分析

加强电网运行方式管理的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18-06-04T10:52:24.773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2期作者:黄寻李清华 [导读]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电力需求不断增加,国家大力建设电力工程。 (国网辽宁省本溪供电公司辽宁 117000)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电力需求不断增加,国家大力建设电力工程。然而随着电网的规模不断扩大,电网的智能化水平也随之不断提高,这对电网运行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传统的电网运行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当下电网的发展需求。因此,电力企业必须满足当下电网运行要求,对电网进行综合管理,从而更好地适应当下电网的运行要求。本文根据笔者工作实践,对电网运行方式管理的策略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电网;运行;方式;管理;策略 1 电网运行方式综合管理的必要性 电网运行环境比较复杂,在运行过程中,容易受到自身设计缺陷、自然因素以及人为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电力故障的发生。因此,为了确保电网安全运行,必须加强电网运行的管理。为了满足人们对电力的需求,近年来国家大力建设电网工程,中国电网规模位居世界第一。随着电网规模不断扩大,覆盖面积越来越广,电网运行管理要求不断提高。由于中国电网运行比较恶劣,大部分电网直接裸露在户外,很容易受到雷击、雨雪和大风的侵袭,电力设备出现绝缘体破裂或者接触点松动,从而直接威胁到电网的安全运行。所以,必须加强对电网运行方式的综合管理,才能确保电网在一个比较安全的环境下运行。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电网直接面向市场化,电力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电力企业如何在激烈的电力市场抢占一席之地是很多电力企业所要思考的问题。电力企业需要通过降低电网运行成本,才能够提高自身的竞争力。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很多智能变电站开始实现无人值守和少人值守,这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电力企业的人力成本。然而智能变电站建设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智能设备,这些智能设备造价比较高,所以电力企业一次性投入成本比较大[2]。如何平衡变电站投入与后期运营成本之间的关系,需要电力企业严谨的计算并进行对比分析,才能制定一套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建设运营管理方案。 2 电网运行方式综合管理存在的问题 为了给居民提供更加优质的电能,国家近年来加大对城乡电网工程的改造,极大地提高了电网运行水平。然而由于电力系统大量应用智能设备,智能设备采集大量的电力运行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这进一步增加了电网运行管理的复杂性,因此促使电力企业形成了综合性比较强的电网运行管理模式。电网运行管理涉及到电力系统的日常管理、变电设备的检修工作和电力工人的管理等内容,所以在制定电网运行管理方案的时候需要综合考虑到各个因素,然而这些因素有些是不可控的。比如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突然主变压器出现漏油现象,发生变压器起火等故障,那么电网运行管理人员需要立即找到判断该故障发生的原因,并立即安排就近技术人员进行维修。变电站检修过程中,运维管理人员要综合分析变电检修环境,上一次检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综合各个方面的因素,为变电检修工作提供参考和决策。电网运维管理涉及的内容比较多,需要运维管理人员综合各个要素作出综合判断。 2.2电网运行管理计算数据比较复杂 电网运行管理过程中,需要涉及到较多种类的资料。比如变电站规划设计资料、电力设备参数、各个区域居民用电情况、变电检修计划和检修内容等等内容,这些内容能够给电网运行提供参考。所以电网运行管理人员必须对这些资料数据十分清楚,并能够很好地运用这些数据,通过精确的计算,找到一套适合电网运行综合管理的方法,从而提高电网运行效率。 3提高电网运行方式综合管理的途径 3.1建立健全电网运行方式管理制度 电网运行方式综合管理的主体是人,因此加强对综合管理工作人员的管理。首先,要建认一套适合电网运行方式管理的制度,科学的管理制度是实现电网运行的关键。针对当前电网运行特点,明确每一个岗位的工作职责和工作内容,确保电网运行每一个环节处于可控状态。其次,做好电网运行不良方式的事故演习,从而提高综合管理人员应对事故的反应能力,并在事故演习中找到管理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最后,电力还要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做到哪一个环节出问题,都能找到相关的负责人,从而避免工作中出现相互推楼的现象。 3.2提高电网运行方式综合管理人员素质 为了确保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必须提高运行方式综合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首先,电力企业应该定期举行相关技术培训,让管理人员了解相关的电力知识,比如变压器、电流互感器和继电器等相关电力设备的结构和特点,从而对这些电气设备有一定的了解,为电力运行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电力企业应该投人部分资金,组织电网运维管理骨干到国内外知名的企业或者机构进行进修学习,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电力企业需严格按照《“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实施方案及推进计划》,加强综合型人才的培养。 3.3加强继电保护管理 继电保护装置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电力系统运行的保护伞,直接关系到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如果继电保护装置失效,可能造成严重的电力事故。因此,必须加强电力保护装置的管理。日常管理工作中,电网运行管理人员要加强继电保护装置的管理和维护,及时检查继电保护装置直流系统、分支保险、接触点是否存在问题,继电保护装置绝缘性能是否下降,发生跳闸事故以后继电保护装置的信号灯是否开启等等进行全面检查,才能确保电力故障发生以后,继电保护装置不会出现拒动、误动等现象,确保电网安全运行。其次,管理人员还要根据继电保护装置的性能制定检修计划,及时对有问题的保护装置进行更换和维修,将一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设备应用在继电保护系统中。比如将可视化技术应用在继电保护装置中,继电保护装置的分析系统中以时间为线索,并根据分析系统文件中的故障录播文件再现事故发生继电保护装置各个元件动作逻辑顺序,从而将故障发生全过程展现在管理人员面前,这样就减少了电力系统故障排查的时间,能够将电力故障时间和范围缩小,确保电网运行的安全性。 3.4建立电网运行管理数据库,实现数据共享 随着电网覆盖面积不断扩大,电力系统采集的电网运行数据越来越多,这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电网数据计算、管理难度。而各地供电公司各自为阵没有建认统一的数据库,因此无法实现数据共享。在信息时代,信息共享已经成为一种趋势。电网公司建认统一的数据库,各级电网公司将变电运行的数据上传到数据库,不仅有利于电网公司及时了解电网整体运行状态,而且还能为电网公司的发展和决策提供参

基于PowerWorld的电力系统运行方式分析和计算

基于PowerWorld的电力系统运行方式分析和计算 李应宏 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08电气2班 1 PowerWorld Simulator介绍 PowerWorld Simulator(仿真器)是一个电力系统仿真软件包,其设计界面友好,并有高度的交互性。该仿真软件能够进行专业的工程分析。而且由于其可交互性和可绘图性,它也可以用于向非专业用户解释电力系统的运行操作。 该仿真器是一个集成的产品,其核心是一个全面、强大的潮流计算程序。它能够有效地计算高达10,0000个节点的电力网络,因此当它作为一个独立的潮流分析软件包时,性非常实用。与其它商业潮流计算软件包不同,该软件可以让用户通过生动详细的全景图来观察电力系统。此外,系统模型可以通过使用仿真软件的图形编辑工具很容易地进行修改,用户只需轻轻点击几下鼠标就可以在检修期间切换线路、增加新的线路或发电机、确定新的交易容量。仿真器广泛地使用了图形和动画功能,大大地增强了用户对系统特性、问题和约束的理解,以便于用户对系统进行维护。它基本的工具包括经济调度、区域功率经济分配分析、功率传输分配因子计算算(PTDF)、短路分析以及事故分析等功能的工具。 2电力系统网络结构及参数 2.1 220kV分网结构和参数 图1 220kV分网结构和参数 500kV站(#1)的220kV母线视为无穷大母线,电压恒定在230kV。

日负荷率:0.85,日最小负荷系数:0.64 各线路长度如图所示。所有线路型号均为LGJ-2*300,基本电气参数为:正序参数:r = 0.054Ω/km, x = 0.308Ω/km, C = 0.0116 μF/km; 零序参数:r0 = 0.204Ω/km, x0 = 0.968Ω/km, C0 = 0.0078 μF/km; 40oC长期运行允许的最大电流:1190A。 燃煤发电厂G有三台机组,均采用单元接线。电厂220kV侧采用双母接线。发电机组主要参数如下表(在PowerWorld中选择GENTRA模型): 稳定计算中平衡节点用一台大发电机代替,选定GENPWTwoAxis模型,把其中的H值设得非常大(如300.000),其他都用默认参数。 稳定仿真中发电机采用无阻尼绕组的凸极机模型。不考虑调速器和原动机模型。不考虑电力系统稳定器模型。励磁系统模型为: 图2 励磁系统模型 该模型在PowerWorld中为BPA_EG模型,主要参数如下:

电力系统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5013 (安全管理范本系列) 电力系统安全管理和安全 教育详细版 In Order To Simplify The Management Process And Improve The Management Efficiency, It Is Necessary To Make Effective Use Of Production Resources And Carry Out Production Activities.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电力系统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详细 版 提示语:本安全管理文件适合使用于平时合理组织的生产过程中,有效利用生产资源,经济合理地进行生产活动,以达到实现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实现预期的生产目标。,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一、安全管理 1、重视培训教育,提高员工安全素质 重视培训教育,使职工掌握必备的技能和防范事故的基本知识,做到在自身工作范围内不出事、少出事或者即使出了事也不致造成重大的损失和社会影响。 (1)举办多种安全知识宣传活动。如安全教育室、讲座、图书展览、广告板报、播放录相片和电影、安全知识竞赛、家属座谈会等活动,向职工进行生动丰富的安全教育。举办大型学习班,都要讲授安全知识。如省电力工业局举办的多期处级干部工商管

理学习班、班组长学习班,都安排了安全知识讲座。 (2)重视对职工的法制教育。领导者要树立法制意识,正确处理安全与发展、安全与效益、安全与进度的关系,依法管理安全生产,禁止违章指挥和强令工人冒险作业。职工要牢固树立规章制度观念,自觉地、严格地执行电业生产(建设)的各项规程制度,按规程规定的程序、工序、工艺要求做好本职工作。省电力工业局经常组织安全工作规程、事故调查规程、调度规程和“两票三制”的学习考试。在重要的事故和事件中,强调引用和对照规程制度的条款进行分析,以推动职工学习和执行规程的自觉性。 (3)加强专业培训。专业的理论和实践的培训教育主要在电力院校和基层单位完成,省电力工业局只对关系全系统的“专业”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培训,达到推动和提高的目的。省电力工业局成立以来,在

电力系统三个实验

实验一:一机—无穷大系统稳态运行方式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和掌握对称稳定情况下,输电系统的各种运行状态与运行参数的数值变化范围; 2.了解和掌握输电系统稳态不对称运行的条件;不对称度运行参数的影响;不对称运行对发电机的影响等。 二、原理与说明 电力系统稳态对称和不对称运行分析,除了包含许多理论概念之外,还有一些重要的“数值概念”。为一条不同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在典型运行方式下,用相对值表示的电压损耗,电压降落等的数值范围,是用于判断运行报表或监视控制系统测量值是否正确的参数依据。因此,除了通过结合实际的问题,让学生掌握此类“数值概念”外,实验也是一条很好的、更为直观、易于形成深刻记忆的手段之一。实验用一次系统接线图如图2所示。 图2 一次系统接线图 本实验系统是一种物理模型。原动机采用直流电动机来模拟,当然,它们的特性与大型原动机是不相似的。原动机输出功率的大小,可通过给定直流电动机的电枢电压来调节。实验系统用标准小型三相同步发电机来模拟电力系统的同步发电机,虽然其参数不能与大型发电机相似,但也可以看成是一种具有特殊参数的电力系统的发电机。发电机的励磁系统可以用外加直流电源通过手动来调节,也可以切换到台上的微机励磁调节器来实现自动调节。

实验台的输电线路是用多个接成链型的电抗线圈来模拟,其电抗值满足相似条件。“无穷大”母线就直接用实验室的交流电源,因为它是由实际电力系统供电的,因此,它基本上符合“无穷大”母线的条件。 为了进行测量,实验台设置了测量系统,以测量各种电量(电流、电压、功率、频率)。为了测量发电机转子与系统的相对位置角(功率角),在发电机轴上装设了闪光测角装置。此外,台上还设置了模拟短路故障等控制设备。 三、实验项目和方法 1.单回路稳态对称运行实验 在本章实验中,原动机采用手动模拟方式开机,励磁采用手动励磁方式,然后启机、建压、并网后调整发电机电压和原动机功率,使输电系统处于不同的运行状态(输送功率的大小,线路首、末端电压的差别等),观察记录线路首、末端的测量表计值及线路开关站的电压值,计算、分析、比较运行状态不同时,运行参数变化的特点及数值范围,为电压损耗、电压降落、沿线电压变化、两端无功功率的方向(根据沿线电压大小比较判断)等。 2.双回路对称运行与单回路对称运行比较实验 按实验1的方法进行实验2的操作,只是将原来的单回线路改成双回路运行。将实验1的结果与实验2进行比较和分析。 表3-1 注:U Z —中间开关站电压; ?U —输电线路的电压损耗; △U —输电线路的电压降落

电力系统运行管理

电力系统运行管理 第一节电力系统调度管理 第四十七条各地区公司依据电力系统不可分割的特性,结合企业管理体制的实际情况,依据电力系统“统一调度、分级管理”的原则,设立电力系统运行管理机构,明确职责,制定、完善有关的运行规程、事故处理规程及电力调度规程。 第四十八条各地区公司应根据系统容量、接线方式、管理体制等,建立健全调度管理制度。 第四十九条电力系统运行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责包括: (一)编制、执行本系统的运行方式。 (二)对调度管辖设备进行操作管理。 (三)编制、批准企业调度管辖设备检修计划,并监督执行。 (四)向外系统报送有关的检修计划、提出检修申请。 (五)指挥系统事故处理,调查分析事故,制定提高系统安全经济运行的措施。 (六)参加编制、讨论、审核企业电力系统发展规划。 (七)参加管辖范围新建、改扩建工程用电设备设计方案审查、资料审查、工程验收及审核送电方案等全过程管理。 (八)管辖范围的继电保护、自动装置、通讯和远动设备的整定计算和运行管理。 (九)编制负荷平衡方案。 (十)制订限电拉路顺序及低周(低压)减载方案。 (十一)转达外系统的操作命令。 (十二)定期组织电力系统的反事故演习。 第五十条电力系统的检修管理应遵守以下原则: (一)调度管辖范围设备的检修,检修单位应提前向调度部门申报检修计划,调度接到检修申请后,应根据系统的运行状况进行批复,确定现场做好安全措施后许可开工。 96

(二)检修结束后,应确认工作结束、人员全部撤离、装设接地线等 安全措施全部拆除、工作票终结后方可送电。 (三)应采取计划检修和状态检修结合的方式,尽量与外系统配合, 避免重复停电。 第五十一条新建、改扩建设备接入电力系统首次投用时,相关单位将有关资料报电力调度,现场设备经电力调度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运行。 第五十二条电力系统调度通讯是保证系统正常运行和迅速处理事故的主要工具,必须保证调度电话通畅,调度及管辖设备变电站必须配备录音电话。 第五十三条电力系统远动监控系统是监视、控制电网运行的重要工具,必须保证遥测数据准确,遥信信号正确。 第二节调度操作管理 第五十四条各地区公司电力系统调度操作应严格执行所编制的《电力调度规程》。 第五十五条调度操作应执行预告、命令、复诵、执行、汇报、确认的程序,并做好录音。 第五十六条应做好接地线、接地刀闸的管理工作,确保操作安全。 第五十七条应根据电网运行方式的变化,及时做好保护、安全自动装置、消弧、滤波、补偿电容等设备的投切。 第三节供电质量管理 第五十八条各地区公司应制订改善、提高系统供电质量的措施,做好频率、电压的调整工作。 第五十九条各地区公司应根据电网特点,确定电压监视控制点,按电压允许偏差值的有关规定,合理采取技术措施,如调整发电机无功、变压器调分接头、投切电容器、调整运行方式等,及时调整电网电压,确保供电电压符合有关标准。 第六十条各地区公司应把谐波治理工作纳入系统正常运行管理,采取科学有效的技术措施,限制其量值,使其符合国标相关规定。 第六十一条各地区公司自备热电站应采用先进技术,确保电力系统孤网时稳定运行。 97

油田生产中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参考文本

油田生产中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参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油田生产中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参考文 本 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摘要:本文对目前油田生产过程中的日常生产用电管 理、施工临时用电管理、电气工具管理、安全检查、安全 知识宣传等一系列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提出具体对策和建 议。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油田生产;电力系统;安全运行 油田的安全生产关系着国家能源的安全可靠,而随着 油田开发难度的不断增大,工艺措施不断增加,进而对电 力的需求也日趋增多,电力需求几乎贯穿于油田生产的每 一个环节,以电换油趋势再所难免。因此,用电安全在油 田安全生产中占有及其重要的位置,抓好安全用电管理,

提高安全用电意识,减少电气事故发生的几率,防止及避免人身伤亡、设备损坏事故的发生,既有利于油田开发的安全生产和生活,也有利于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1 加强新增设备进网前源头安全管理 为了保证安全用电,杜绝新增电气设备不合格、安装不规范所带来的事故隐患,需要从源头上加强管理。从配电方案的确定,供电线路、受电端的设计、施工,电气设备的选型、安装、调试,电气设备施工的中期检查和竣工检查,投运前的交接试验等,都必需进行有效的安全用电监管。 1.1 油田生产中,当出现新增用电设备时,根据用电负荷的性质,考虑用电负荷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及对电力系统的影响,确定供配电方案。重要设备设施应尽量考虑双电源供电,并事先考虑在可能发生电气事故而造成供电中断时,如何向重要负荷提供备用电力。

电力系统线路的操作

线路操作 (一)、线路操作的一般知识 解、合环操作及解、并列操作应考虑的问题:同期性、相序正确性、相位差、电压差、潮流的变化以及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的调整配合等。如:并列必须采用同期并列方法的方式,通常同期并列采用准同期并列方法。要求相序相同、频率相等、电压差尽量小。解列操作应将解列点有功潮流调整到接近于零、无功潮流尽量小,使解列后的两个系统的频率、电压波动尽量小,均保持在允许范围之内。 并列、合环操作:并列操作必须相序相同,合环操作必须相序、相位均相同。操作前应考虑并调整并列点或合环点两侧的频率和电压,以及相关线路的潮流、使相位差、电压差尽量少,以确保操作时不致发生因环路电流或穿越功率过大而引起的潮流变化而超过继电保护装置、系统稳定限额和设备允许容量等诸方面的允许限额。 解列、解环操作,应事先检查解列点、解环点的潮流,并调整到尽量小,对解列后的小系统应调整其维持较小的功率送出,确保不因操作引起潮流重新分布而超过继电保护装置、系统稳定限额和设备允许容量等诸方面的允许限额,同时要确保系统各部分的频率、电压以及备用容量均保持在规定范围之内。 调度员应在操作前,运用调度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软件(如调度员潮流、状态分析等)对操作任务的正确性进行审核和验证,即进行模拟操作,以便提前发现解、合环操作可能发生的异常变化,及时进行调整并做好相应的预案及对策。 (二)、线路停、送电操作注意事项 一、一般线路操作 线路停电操作应先断开线路断路器,然后拉开线路侧隔离开关,最后拉母线侧隔离开关。线路送电操作与此相反。 在正常情况下,线路断路器在断开位置时,先拉合线路侧隔离开关还是先拉合母线侧隔离开关没有多大区别。之所以要求遵循一定操作顺序,是为了防止万一发生带负荷拉、合隔离开关时,可把事故缩小在最小范围之内。若断路器未断开,当先拉开线路侧隔离开关时,发生带负荷拉隔离开关故障,保护动作,使断路器分闸,仅停本线路;当先拉母线侧隔离开关,发生带负荷拉隔离开关故障,保护动作,将使整条母线上所有连接元件停电,事故范围扩大了。 二、3/2接线停送电操作 线路停电操作时,先断开中间断路器,后断开母线侧断路器;拉开隔离开关时,由负荷侧逐步拉向母线侧。送电操作与此相反。 正常情况下先断开(或合上)还是后断开(或合上)中间断路器都没有关系,之所以要遵循一定顺序,主要是为了防止停、送电时发生故障,导致同串的线路或变压器停电。 三、线路并联电抗器停送电操作 在超高压电网中,为了降低线路电容效应引起的工频电压升高,在线路上并联电抗器。因电抗器未装断路器。停、送电操作,应在线路无电压时,才能拉开或合上隔离开关。线路运行时,电抗器一般不退出运行,当需要退出并联电抗器时,应经过计算,电抗器退出后线

电力系统自动化作业

1.简述电力系统自动化的作用、发展阶段及特征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对电网的作用:电网:在电力系统中, 联系发电和用电的设施和设备的统称。属于输送和分配电能的中间环节。通常,电力系统中电力网是由不同电压等级的电力线路和变电所组成。电力网简称电网。电力网按其供电范围的大小和电压等级的高低可分为地区电力网、区域电力网以及超高压远距离输电网络等类型。按电力网的功能又常常将其分为传输网和配电网。电力系统自动化对电网的作用: 1、对电网安全运行状态实现监控 电网正常运行时,通过调度人员监视和控制电网的周波、电 压、潮流、负荷与出力;主设备的位置状况及水、热能等方 面的工况指标,使之符合规定,保证电能质量和用户计划用 电、用水和用汽的要求。 2、对电网运行实现经济调度在对电网实现安全监控的基础上, 通过调度自动化的手段实现电网的经济调度,以达到降低损耗、节省能源,多发电、多供电的目的。

3、对电网运行实现安全分析和事故处理导致电网发生故障或异常运行的因素非常复杂,且过程十分迅速,如不能及时预测、判断或处理不当,不但可能危及人身和设备安全,甚至会使电网瓦解崩溃,造成大面积停电,给国民经济带来严重损失。为此,必须增强调度自动化手段,实现电网运行的安全分析,提供事故处理对策和相应的监控手段,防止事故发生以便及时处理事故,避免或减少事故造成的重大损失。 20世纪50年代以前,电力系统容量在几百万千瓦左右,单机容量不超过10万千瓦,电力系统自动化多限于单项自动装置,且以安全保护和过程自动调节为主。例如,电网和发电机的各种继电保护,汽轮机的危急保护器,锅炉的安全阀,汽轮机转速和发电机电压的自动调节,并网的自动同期装置等。50至60年代,电力系统规模发展到上千万千瓦,单机容量超过20万千瓦,并形成区域联网,在系统稳定、经济调度和综合自动化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厂内自动化方面开始采用机、炉、电单元式集中控制。各种新型自动装置如晶体管保护装置、可控硅励磁调节器、电气液压式调速器等得到推广使用。70至80年代,以计算机为主体配有功能齐全的整套软硬件的电网实时监控系统(SCADA)开始出现。20万千瓦以上大型火力发电机组开始采用实时安全监控和闭环自动起停全过程控制。水力发电站的水库调度、大坝监测和电厂综合自动化的计算机监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