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丝绸之路与千年商道

南方丝绸之路与千年商道

南方丝绸之路,是巴蜀丝绸输往印度、中亚并进一步输往西方的最早线路。那么,这条浸透着无数先民汗水的艰难商路,可以追溯到历史深处的哪个源头呢?作为民间商贸往来的这条重要通道,到底承载着什么样的历史功能?

历史镜像01

沿着丝路朝历史的深处走去
2000多年前,北方古丝绸之路上,驼铃声声,商队连绵,大漠漫漫,关山险阻,东起长安,西至罗马。
而在更早,勤劳朴实的四川商人也像盐一样,撒在南方丝绸之路上,与之相生相伴,生生不息。与“官方”的北方丝绸之路相比,南方丝绸之路则是一条内涵更丰富、旅程更诡谲、环境更恶劣的生死之路。世世代代延续走在这条路上的,无论男人还是女人,更多是我们勤劳坚韧的四川先民。
跨越2000年,“古丝绸之路”又焕发勃然生机。今天,无论是欧盟,还是中亚;无论是俄罗斯,还是北非,都通过“一带一路”与中国紧密相连。
带着缅怀,怀着敬意,我们打捞那条早已消失在历史尘埃里的“南丝之路”,因为南丝之路是巴蜀丝绸输往印度、中亚并进一步输往西方的最早线路。这条因丝绸传播而形成的线路,不仅对我国早期西南地区的经贸繁荣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对南亚、东南亚、中亚等地的经贸繁荣也有深远的影响。
千百年来,茫茫崎岖山道上,南方丝绸之路的跋涉者,既是生意人,也是探险家,他们凭借自己的刚毅、勇敢和智慧,用心血和汗水浇灌了一条通往外部世界的生存之路、探险之路和人生之路。
云水激荡,山川奇峻,南方丝绸之路的自然地理环境,滋养涵化了生息其间的西南古族的民族文化性格,也造就了南方丝绸之路鲜明的区域特色、民俗风情和历史内涵。
曾几何时,一个个充满神秘色彩的驿镇,像珠子一样被古道串联起来,在它们沧桑的外表中,写满了令几代人叨念不停的往事:青石板上深深的马蹄印,踩踏出来的远不止是一条驿道,而是一道贯古通今的商贸文化脉络。
是的,在我们很多人的心中,那隐隐约约的马蹄声和马铃的叮当声,总是像跫音一样响在脑际、响在记忆深处,那一代代孜孜不倦、勇于开拓的粗犷马帮,依然沿着丝路,在历史的深处跋涉着,步履从未停息……

蜀布、邛竹杖、蒟酱见证蜀与南部地区贸易往来
汉武帝建元三年(公元前137)前后,西汉时张骞出使西域,他历经艰辛,到达大夏时,却惊奇地发现了蜀布和邛竹杖,并在回国后建议皇帝通身毒道。在《史记·西南夷列传》里有着记载:
及元狩元年,博望侯张骞使大夏来,

言居大夏时见蜀布、邛竹杖,使问所从来,曰:“从东南身毒国,可数千里,得蜀贾人市。”或闻邛西可二千里有身毒国。骞因盛言大夏在汉西南,慕中国,患匈奴隔其道,诚通蜀,身毒国道便近,有利无害。
在《汉书·张骞传》里,这一段故事的记载要更详细一些,都提到,在大夏见到的蜀布、邛竹杖是通过贸易到达的。张骞因此推测有一条路从蜀通往身毒,并出于安全和近的考虑,建议汉武帝开通这条蜀与身毒的道路。
在东南边的番禹发现了四川传过去的蒟酱。蜀中特产一东一西的流传,说明了有一东一西的途径从四川出去,这两条途径都是南丝绸之路的组成部分,东为五尺道,西为零关道。

司马相如通西南夷蜀王故事佐证道路早已存在
汉武帝采纳了司马相如的建议,一开始派了唐蒙通西南夷,但是唐蒙失败了。后来,司马相如担此重任,他成功了,通到夜郎国,西南地区的几个少数民族:冉、駹、邛、筰、斯榆等的政权首领都依附汉朝,“请为内臣”。司马相如通零关道,修桥通到邛、筰。
司马相如非常之人,做非常之事,成非常之功。司马相如通西南夷,并非凭他一己之力,上万巴蜀百姓也参与其中,西南山区地势险要不输蜀道,烧山崩石、遇水搭桥,通路之艰辛难以想象。
如果说这是官方文书中第一次出现有关蜀地通向云南和国外印度、越南等的记录,其实此前,还有其他的证据佐证南丝绸之路的存在和走向。
当初秦灭巴、蜀前,巴、蜀政权虽与中原有沟通,但都独立于中原政权存在,那时,蜀就已经与中国南方的滇、夜郎(贵州)与国外的越南有往来。公元前316年,秦灭蜀,蜀王子安阳王率兵将约3万人南迁,进入越南北部红河地区,建立越南历史上的“蜀朝”,很有可能就是经南丝绸之路到达的。

四川人的布茶盐铁不同时期来往货物有区别
与北方丝绸之路为官方开辟不同,南方丝绸之路其实是源于民间贸易往来而发展起来的。
在汉代,这条路上输出的代表商品,就有相当具有蜀地的地方特色。以张骞的介绍和司马迁在《史记·西南夷列传》里的补充,当时这条路上,产自蜀地的、知名的物品有:蜀布、邛竹杖和蒟酱。
关于蜀布究竟是什么,学术界并无定论,有三种可能性:一说为黄润布,黄润布为麻织,扬雄左思曾称道为“一端数金”,价值相当高;一说为横断山脉的少数民族织的布,比如罽宾人所织的罽布;还有一说就是成都市场上的蜀缎,丝织品。
到了唐朝,在汉代的贸易基础上,又有了新的特点。丝绸、瓷器、茶叶、盐成为这条路上主要的交易

货品,而在原来蜀身毒道的基础上,逐渐向西发展,形成“茶马古道”。邹一清说,与以前货物的搬运主要靠人力相比,马帮在这条路上开始兴盛繁荣,马匹驮着蜀地的茶、盐等土特产往南往西,运回来少数民族地区的土特产。
成都是最早人工种植茶树的地方,并且在唐代,形成了煮茶、饮茶的方式,茶叶成为国人最主要的饮料,因为能提供维生素,茶叶不仅在巴蜀大地内部相当流行,也是周边尤其羌藏等生活在高原的少数民族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品。
当时,茶和盐一样,官方发放茶引作为茶商行商的重要凭证,而民间贸易的发展,使得茶引成为可以相互证明、交换并进入钱庄流通的“有价证券”,成为“飞钱”,宋代的纸币“交子”,就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所以这条路上的交易,也促进了成都平原商品经济和市场的发展繁荣。除开茶、马以外,铁器也是这条路上的重要贸易物品,铁犁从汉到唐,都有流通。
但是大唐以后,中央政府在与西域交流时,更加看重北方与海上的丝绸之路,南方丝绸之路的交易转为民间贸易为主,虽然一直存在,但记载较少,给人一种“衰落”的错觉。

城镇发展与文化交流南方丝绸之路有丰富内涵
南方丝绸之路因源自民间贸易且在民间贸易中发展,与官方主导的北方丝绸之路相比,这条路有更丰富的内涵。
从地理上来讲,南方丝绸之路和藏羌彝民族走廊是重合的。司马相如通西南夷后,巴蜀文化相对周围少数民族文化更为强势和先进,将邛、筰、冉、駹、夜郎等民族文化板块纳入了巴蜀风俗圈以内。
唐蒙和司马相如通夜郎、通零关道的举措,其实是最早的对西南的开发。谭继和介绍,在这些主干道上,商贩贾人进行贸易往来,在道路两旁出现了集市,这些集市在商品交易中进一步发展为镇、城市,唐朝,在汉代零关道的基础上,往四面八方延伸出触角,形成四通八达的路网体系,可谓“五里一村、十里一镇”。这条路促进了整个四川地区的古典城镇化——汉代奠定基础,唐时形成网络,宋朝进一步发展形成城镇体系。
南丝绸之路的交流作用,其实体现在两个方面,除了西南内部的相互交流,还有西南地区和南亚、东南亚地区国家和民族的交流。这种文化交流,突出地表现在宗教的相互交流上。
佛教传入中国,其实有南、北两条路线,南方的路线就是沿着南丝绸之路,按印度东北部——缅甸北部——云南西部——成都——长江中下游的路线传播,沿途的佛像造像、石刻是一种见证。

南丝之路“线路图”“三路”分别为西路、中路和东路,其中

西路在国内部分又分为“两道”牦牛道和五尺道,也分为东、西两条。
【路线】
长期以来,由于缺乏详细的文字记载,南方丝绸之路这段历史并未受到重视。随着出土文物的发掘,这条丝路轮廓才日渐清晰:早在先秦时期,这条道路就成了串通长江上下、融通南北丝路、沟通东西两洋的重要通道,被分为“三路两道”。
南方丝路
历 史 镜 像 02
“南丝路”历史曾被忽略
在云南省晋宁县,坐落着占地5000多平方米的石寨山古墓群,是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至汉代(公元前206-公元220年)滇王及其家族臣仆的墓地。在1996年最后一次考古发掘后,这里建起了博物馆。如今站在山坡上眺望,仿佛仍能瞥见千年前的盛况。
上个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这里先后进行了14次大规模考古发掘,清理古墓50座,出土文物4000余件。而在这些出土的青铜器物中,不乏有与三星堆青铜器物相似的特点,三星堆青铜文化早于滇文化,滇文化从蜀文化中采接了这些文化因素,并不是没有可能。因此这条沟通滇、蜀以及两者对外域经济文化交流的国际商道,学术界称之为“南方丝绸之路”或“西南丝绸之路”(下称“南丝路”)。
然而由于缺乏详细的文字记载,这段历史并未受到重视。随着出土文物的发掘,这条丝路轮廓才日渐清晰。老官山出土蜀锦提花机
近年来,以蜀文化和滇文化中的中亚、西亚文物或风格近似的文化因素被大量发现,这条丝路也初见端倪。
印度有一位学者曾指出,早在公元前四世纪,中国的丝绸就已经传到了印度。据这位学者考证,印度孔雀王朝月护王的大臣憍胝厘耶,在其著作《政事论》里提到“Cinapatta”一词,意思是中国生产的成捆的丝。Cinapatta由“Cina”和“patta”,经过研究,Cina应该还原为成都。
而在希腊、德国等多个国家,考古发掘了公元前五六世纪的中国丝绸。这足以说明早在先秦时期,中国丝绸就在对外输出了。2013年,在成都老官山汉墓出土了4台蜀锦提花机的模型,再次印证了南丝路的起点在巴蜀地区。这4台蜀锦提花机是西汉织机的模型,在西汉时期,蜀锦提花技术已经相当发达。到云南再经缅甸到印度
南丝路分为‘三路两道’,“三路”分别为西路、中路和东路,其中西路在国内部分分为“两道”——牦牛道和五尺道,也分为东、西两条。
所谓西路,从四川西南地区入滇,折行至大理,然而再一路西行,经保山、腾冲,抵达缅甸八莫,或从保山出瑞丽进抵八莫,再过印度阿萨姆地区,经巴基斯坦、阿富汗,再入中亚、西亚等地。这条路线在历史上又被称为“

蜀身(yuán)毒(dǔ)道”,纵贯亚洲,是古代欧亚大陆最长、历史最悠久的国际交通大动脉之一。
中路是一条水路,从成都平原入滇后,利用红河下航越南,水陆分程的起点为步头。在《蛮书》卷6中曾有记载:“通海城南十四日程至步头,从步头船行沿江三十五日出南蛮。”这是沟通云南与中南半岛最古老的一条水路。东路则从成都平原出发,行至云南、贵州,南下至广西、广东,经广州、泉州等地出南中国海,与海上丝绸之路汇合。段渝认为,自先秦到明清,西路和中路都是沟通四川与印度、东南亚的重要路线。“两道”会聚,跨入外域
“西路”中的“两道”分别为牦牛道和五尺道。牦牛道即为西道,从成都平原沿牦牛道南下,经今邛崃、雅安、荥经、汉源、越西、西昌、会理、攀枝花、大姚,西折至大理。五尺道即为东道,从成都南行至今乐山、犍为、宜宾,再沿五尺道经今大关、昭通、曲靖,西折经昆明、楚雄,进抵大理。两条道路在大理会为一条,再继续西行,经保山、腾冲,出德宏抵达缅甸八莫,或从保山出瑞丽进抵八莫,跨入外域。

【马帮】
南方丝绸之路,这个现在被屡屡提及的古道,早在秦汉之前便有。南方丝绸之路主要分为三条,东路、西路、在北方还有一条小路。走这南方丝绸之路可是十分的不易,要穿过方圆100平方公里的横断山脉,还有大渡河、安宁河、雅砻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六条大江河穿流而过,可以说,这条南方丝绸之路既是一条神秘的古路,也是一条文化之路、历史之路。
 三条古路连接东西方文明
 南丝绸之路的三条之路,西路经临邛到青衣(芦山),秦汉时被称为临邛道,再经严道(荥经)到牦牛(汉源),这一段为始祖道,接下来由牦牛到越嶲(西昌),再过会无(会理),达到大理,称为牦牛道或是灵官道。随后由大理到南涧到永平,为博南道,再由永平到滇越(腾冲)为永昌道,最后再由此到身毒(印度),缅甸和越南等地,此为南方丝绸之路的主路,秦汉时以牦牛道代称。东路也顺岷江而下,经南安(乐山)到达僰道(宜宾),这段水路称为岷江道。随后经南广(高县),石门关到朱提(昭通),名为石门道,最后经威宁,味县(曲靖),谷昌(昆明)到大理与西路汇合。这条东路,在秦时被称为“五尺道”。而北边的小路历史最为悠久,早在先秦之前,古蜀人便穿大渡河而来,由宝兴到灌县,再到广汉,这是一条古蜀人之道。
这条南方丝绸之路沟通着古蜀地各个部落之间的物资交流,也联通着中国与西亚、东南亚和南亚之间的商贸往来,又被

称为蜀身毒道或蜀布之路。“这条南方丝绸之路早在西汉之前就存在,有资料表明公元前14世纪便已存在,是条千百年来都存在的神秘之路,是多少人用自己的血和汗,乃至生命摸索出来的。”
蜀人用自己生产的蜀布、丝绸、铁器、漆器,换回南亚的象牙,印度洋的海贝,南方的马匹等等。在西汉时,南方丝绸之路曾一时中断,司马相如打通未果,在东汉时才得以重新开放。从此,这条高山远水间的小道,便如一条纤细但必不可少的血管一样,是连通着东西方的经济文化大陆桥,华夏文明也得以翻过崇山峻岭,名扬海外。用血汗丈量路途的背夫背妇
在南方丝绸之路的牦牛道上有一条格外崎岖的始阳道,这一段多是沿山栈道,分外崎岖,连马匹都不能通行,只能靠人力背运的方式,因此造就了一种特别的职业——背夫与背妇。直到现在,在沿途的天全县,依然存在着“背”这种计量方式。当时沿着山边的栈道,只有桌子宽,马匹不能通行,当地又很贫瘠,因此还有女人来做背妇这个辛苦活。除了大嫂、媳妇以外,四五十岁的婆姆也去。背茶背盐,少则70、80斤,多则100多斤,有时还要爬行。
由于山道狭窄,这些背妇有一套固定的行头。背上背着尖底竹篓,底部稍尖的竹篓在山道上周转灵活,手里拿着木棒,木棒下端接一截铁杵。这铁杵在休息时,可以顶在背篓底下,背妇们得以背着背篓,靠在山边,歇一口气。经年累月,一尺多长的铁杵被磨的只有三五寸长,直到现在,始阳道狭窄的石板路上还留着千百年来,背夫背妇们的铁杵留下的深深的窝痕。除此之外,背妇们还必备一个汗刮子,多用铜片或铁片制成。天热的时候,豆大的汗珠就滴在石板路上,背妇们根本来不及擦,用这个汗刮子是防止汗水进入眼睛。而艰苦的路途更是让这些女人无法解手,她们背着东西,只能站着小便,内急时,只能用笋壳接着。
尽管路途是如此的艰辛而遥远,背夫与背妇们依然苦中作乐,他们唱着山歌,淳朴清新,颇有情趣,歌中饱含着他们的喜怒哀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