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在地理学科中渗透德育教育

怎样在地理学科中渗透德育教育
怎样在地理学科中渗透德育教育

一、指导思想:

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人的培养在于教育,德育则是教育的首位。“成才先成人,树人要树魂”。德育是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德育是我国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不仅为学生思想观点的确立和品德行为的养成提供了丰富的感性经验和坚实的知识基础,而且它采用的潜移默化、熏陶感染、“细水长流”、点滴浸润的方式,也为学生的接受、领悟和内化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是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

二、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就是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要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针对学生的德育基础,结合学生的实际开展德育教育。因此在地理学科的教学中,有责任也应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培养,以期能使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品性,不断规范自己的行为。

三、措施方法:

如何做好“地理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工作,首先是教师树立自觉的意识,这是根本的前提;其次是要认真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恰如其分地确定渗透的内容;第三是在渗透过程中要顺其自然,避免说教,要做到润物细无声。

1.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体现的人格魅力。德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教师的仪表等都可以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比如,为了上好一堂地理课,老师做了大量的准备,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这样学生不仅学得很愉快,而且在心里还会产生一种对教师的敬佩之情,并从老师身上体会到一种责任感,这样对以后的学习工作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2.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

⑴通过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教学,指导学生辩证地、历史地分析地理问题,初步树立物质运动、量变到质变、对立统一、实事求是等科学观点,形成自然界

物质循环、能量转换的观念,教育学生同社会上存在的封建、迷信、僵化、唯心的愚昧落后现象作斗争。

⑵通过我国和世界资源、能源、工农业生产、人口、城市等概况教学,使学生了解我国经济建设的伟大成就,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正确理解世界能源问题、粮食问题、人口问题产生的原因,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

⑶按系统地理的形式,从环境结构机制等方面正确阐明人地关系,让学生了解世界和我国的资源、人口、环境现状,形成合理利用与保护自然资源,节约能源和用水,人口发展要同社会和经济发展、同资源环境相适应,防止污染,保持和改善环境等正确的资源观、人口观和环境观。使学生懂得国土开发需要与国土整治同步,必须按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办事的道理,懂得共同创造适于人类生存的美好环境的重要意义,树立国土观念和全球观念。

⑷结合我国当前当地的实际,采用地理考查、社会调查等方法,对学生进行有关政策和法制教育;使学生明确合理使用每一寸土地,决不放松粮食生产、实行计划生育、保护环境等基本国策;了解我国在森林、土地、矿产、水资源和控制人口、环境保护、经济建设、对外开放等方面的基本方针、法规;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和公民意识,增强宣传、执行国家有关政策法令的自觉性。

⑸通过我国资源开发、工农业生产、城市建设、国土整治的现状和远景规划的教学,对学生进行国家前途和革命思想教育,树立为实现“四化”、振兴中华、建设富强、文明、民主的社会主义祖国而献身的志向。

2.注意激发,培养学生真挚情感,确保教学中德育渗透有效化。

在德育过程中,动之以情,既是晓之以理的继续,更是持之以恒、导之以行的基础,因而使受教育者获得真挚情感,仍是教育成功的关键,是提高德育渗透效果的保证。教师可以通过富有情感的教学,巧妙的教学手段,激发培养学生真挚情感,使学生能更深刻地感受文章蕴含的真、善、美,从而充分利用教材的情感因素,积极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激发培养学生爱祖国、爱自然、爱生活的真挚情感,使学生在学习中不单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而且得到思想品德熏陶,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情操。激发学生心底的真挚情感,能使学生逐渐脱离低级趣味,而产生高尚的情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自觉追求真、善、美。

⑴以人地关系为主线进行国情教育

地理作为一门科学,它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都是从自然与人文等诸多地理要素所反映的客观事实出发,运用科学原理和方法进行论证。所以,进行国情教育,抓住人地关系这一主线。从地理角度认识国情,即认识我国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以及我国人地关系的基本状况。在教学中,贯穿反映人与环境的对立统一关系,良性循环与恶性循环的关系,及如何正确解决这些矛盾等问题。在国情教育中,坚持以知国—爱国—报国为教学目标的正面教育,讲清我国国情的优势:辽阔的国土、壮丽的山川、富饶的物产、多样的气候,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日新月异的经济建设……同时,又要实事求是地让学生认识到,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少,人口文化素质不高等国情劣势。既使学生明确国情优势,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感,又使他们了解了国情劣势,激发他们的忧患意识和责任心。

⑵在分析地理事物和现象中,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思维方法

辩证唯物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是研究自然科学的理论依据。辩证唯物主义是地理德育的思想基础和方法。认识人类、资源、环境、社会与发展的辩证关系,能够更好地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内容丰富、内涵深刻。在教学中,加强以下观点的教育:物质观,教材中涉及的内容有“宇宙是物质的”、“大气的物质组成”、“陆地环境的物质组成”、“自然资源的物质属性”等;运动观,教材中涉及的内容有“地球的运动”、“大气的运动”、“海水的运动”、“陆地水的循环和转化”、“地壳物质循环”、“生物循环”等;联系观,教材中涉及的内容有:“日、月、地三者的关系”、“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地理环境为人类提供资源”、“自然灾害及其防御”、“工业、农业、交通和商业的区位选择”、“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全球性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影响”等;发展观,教材中涉及的内容有:“天体演化”、“气象气候变化”、“海陆变迁和地表形态的变化”、“工业、农业、交通、商贸、旅游等的发展”、“城市聚落的形成”、“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产生”等。自然地理的各章节普遍贯穿了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这给教师挖掘教育点,抓住时机,画龙点睛,培养学生用唯物辩证法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辩证思维的素质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⑶以传授知识为契机,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把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掌握的基本规律,同生产、生活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和思想方法,是智能培养的需要,也是地理学科渗透德育的重要内容。在教学中,注意把所讲授的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及从电视、报纸等媒体中获取的有关自然现象和生产活动的信息相结合。

3.利用课外辅导进行德育渗透

课外辅导如开展培优扶差,批改作业,指导练笔等,这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深化、巩固,当然也是地理教学进行德育渗透的另一途径。课堂教学是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的一种教学活动,对知识分析、理解及德育渗透难免要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影响教育教学效果的提高,而课外辅导,相对限制少,他使教师更容易因材施教,这努学生的性格特点、知识现状进行少数或个别的辅导,这样教育教学更有针对性、更具体、形象。不仅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连效果也得到增强,例如培优抚差,因为对象使学生群体的两极,人数较少,这就方便了教师有针对行的辅导,自然德育渗透也能更具体、实在、形象、直接。作业批改,教师可以通过评语,知道学生,鼓励学生树立信心,确定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不断增强自身的道德情操。并将它化作学习进步的动力。

语文学科渗透德育工作总结

语文学科渗透德育工作总结 大民中心校贾慧德育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是学校教育的永恒主题,对培养青少年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社会公德,法纪观念和文明习惯,逐步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起着主导作用。在各个学科中都蕴含着德育材料,尤其是语文学科,德育材料更是丰富而生动,在语文教材中,很多篇章,或真实生动地展现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或热情讴歌我们民族的精神,或精彩地描绘美丽多娇的祖国山河,或深刻阐述生命义……,因此,在具体的语文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语文教材优势,进行德育渗透,让德育与智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得到思想品德熏陶,促使青少年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一、在语文教学中,坚持文道结合的原则,让学生获得思想品德教育 坚持文道结合的原则,让学生获得思想品德教育能更具体、形象各个学科的知识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的思想观点,思想形成了学科知识的内在属性,它们互相融合,互相渗透,脱离了教材,谈品德,德育是空洞的说教;反之,没有德育的教学,智育也是苍白的。因此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为了更好地实施教学,落实教学目标,德育结合,文道结合是要的,对于具有丰富而生动德育教材学科的语文学科而言,这一点更是关键,语文教师可以通过介绍写作背景,指导朗读,引导学生欣赏,归纳总结等方式,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一定写作技巧的同时,能更具体形象地获得思想教育教学效果。学生在学习中,不单掌握一定的语文学习技能,而且在潜移默化中,逐渐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二、在语文教学中,注意激发,培养学生真挚情感,使之成为积极向上的动力,也确保教学中德育渗透取得更大效果。 在德育过程中,动之以情,既是小之理的继续,更是持之以恒导之以行的基础,因而使受教育者获得真挚情感,仍是教育成功的关键,是提高德育渗透效果的保证。在于文学科那些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即使一块块的情感天地,教师可以通过富有情感的教学,巧妙的教学手段,激发培养学生真挚情感,使学生能更深刻地感受文章蕴含的真、善、美,从而充分利用教材的情感因素,积极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激发培养学生爱祖国、爱自然、爱生活的真挚情感,使学生在学习中不单掌握一定的语文知识技能,而且得到思想品德熏陶,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情操。总之,激发学生心底的真挚情感,才会使学生逐渐脱离低级趣味,而产生高尚的情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自觉追求真、善、美,树立远大的目标,并为之而奋斗。 三、深挖教材中德育因素,加强对学生品德熏陶 教材中德育的内容,不可能像学科知识那样处处明显,它往往是内在的、深层的,个别隐蔽的,思想教育是渗透在学科知识的方方面面,与学科知识融二为一,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不能仅停留在那些表面的内容上,而应当是深入挖掘教材内在的德育因素,语文学科的德育,材料虽然丰富,同样需要我们多方面深入挖掘,以提高德育渗透的成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欣赏文中字、词、句;理解句中句式的作用及其变换、文中修辞、标点符号的运用,使学生能意识

初二地理学期教学工作总结6篇

初二地理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初二地理学期教学工作总结1 星转斗移,转眼一个的结束,回顾本学期的,有的喜悦,也有失败的教训,为使今后的工作做得更好,现如下。 一、初二地理学科目的要求 地理主要是掌握学科知识的基本、原理和规律,懂得地理的,教会学生阅读地图,并熟悉它们,为学生今后参加打下基础。地理第三册主要从区域地理的角度,用事实,使学生不同地区的居民,如何利用当地的条件,发展生产和促进社会进步,以及不同的地区所出现的程度不同的、资源、人口等问题。 二、学生 本学期初二x个班共有学生xxx人,由于学生信息闭塞,知识面狭窄,对外界了解甚少,加上基础又是不在同一平线上。给学生地理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从xx市质检的统测来看,平均分仅为54分,及格123人,教学成绩仍不够,还需多多努力。 三、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针对学生实际,我在教学中认真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加紧学习大纲,贯彻大纲,进一步转变观念,素质教育,开展对教材的研究,解决问题,深化教学改革。 2、加紧对自身素质的提高,做到认真备课,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传授知识和技能。 3、加快教学方法研究,在教学中认真吸收别人的教学方法,大胆尝试,加以变通,并从理论的角度,加以深华。 4、加快教学手段革新,教学中继承和发展传统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合理部分,利用语音室教学手段于教学。 四、取得的成绩

针对近年来地理统考的研究、分析,及时组织复习,先后模拟测试3次,估计平均分在75分左右。 五、存在的问题 本学期进入复习以来,加之在学生前期,耽误了最为宝贵的复习阶段的,没有能组织系统的复习,不可避免会给教学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影响。 六、今后的努力目标 今后的教学工作,应以素质教育为突破点,培养学生技能。 初二地理学期教学工作总结2 星转斗移,转眼又到期末,回顾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既有激动和喜悦,也有失落和无奈。为使今后的工作做得更好,现总结如下。 1、本学期我主要担任七年级四个班的地理教学任务。七年级同学刚刚踏入中学课堂,本身就需要一个适应过程。虽然同学们在小学的科学、品德与社会课程中,已经了解一部分地理知识,但马上要完整、系统地学习地理知识,同学们显得力不从心、无从下手。因此,在本学期地理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充分发挥地理趣味性的功能,从七年级学生的年龄出发,尊重他们的语言习惯和审美情趣,尽量避开生涩的地理专业术语,摒弃板着面孔说教的教风,尽可能多地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感受到地理就在是鲜活的,就在身边。 一学期下来,同学们对地理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并逐渐产生了兴趣,他们开始了解到了地球和地图知识、陆地和海洋知识、天气与气候知识、居民与聚落知识、发展与合作等自然地理知识,也开始慢慢认识到学习地理与生活的关系,认识到了学习地理的重要性。 2、认真备课,努力上好每堂课。 ⑴能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教材,把握全册教材的知识体系、教学要求,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学生。为此,我除了读好教师用书之外,经常上网搜索有关地理方面的知识,包括课例,反思,经验,课件,试题和知识材料等等。 ⑵教学的主阵地在课堂,上好每节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因此,我紧抓课堂教学不放松,向45分钟要质量。

小学生德育教育心得体会3篇【精品】

德育只有紧扣时代主题,大力促进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德育才能显示其时代特征,体现其超越性的本质属性。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小学生德育教育心得,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对一个人的成功影响很大,它是形成学生健全人格的基础,是学生成人、成材的前提。现在的小学生辨别能力较差,模仿能力极强,一些不文明的脏话可以毫不顾忌地说,不文明的行为也因为年幼无知而轻易地被大人原谅,有的孩子待人长幼不分。很多学生在家长的溺爱下,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作业本上写错的字都是家长代劳擦了,作业写完了,本子、书文具盒放在书包里的事都是家长代劳的。等等,等等,长此以往,造成学生做事没有方向,动作磨蹭,有始无终,丢三落四的坏习惯,自理能力极差。俗话说:“播下行为,收获习惯;播下习惯,收获性格。”怎样帮助一年级孩子走好入学的第一步,使孩子们养成良好的习惯,非常重要。 一、养成教育要从点滴抓起。 古人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要求学生从点滴小事做起。由于一年级的学生都是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的新生,入学后,他们首先感到非常新鲜,尤其是刚开学前几周,新的学习环境、新的学习伙伴、新的学习方式,使他们异常兴奋。原来幼儿园一直窝在教室里分不清楚上下课的他们,仿佛终于尝到了什么是自由的滋味,每到下课,他们就冲出教室,如同出笼的小野兽在操场狂奔,结果可想而知,重则头破血流,轻则大哭小叫。下课是这般模样,那上课呢?有的自由漫步,有的大声交谈,有的嘴里吸着果冻条,有的才坐下又像弹簧一样跳起来冲了出去,原来他刚想起来要上厕所了,他们仿佛置身世外桃源,外面的铃声,从外面走进来上课的老师,他们全都没有看见没有注意,或者说看见了还是继续他们的事。等等事例举不胜举。真庆幸校长的开明,发了一个小喇叭,不然我真的不知道我要用多少分贝的音量才能让他们听见我说话,让他们知道上课了,要安静了。开学的几周,我感觉自己像一个老太太,每天唠叨着:听见铃声进教室,坐神气等老师,下课要及时上厕所,要做好课前准备。上课说话要举手,不能随便离开座位。不能随便扔垃圾,见到垃圾要随手捡起来,校园内里慢步地行走。见到老师主动行礼问好,上学不要迟到,服装穿戴整齐,有病有事要请假……总之,什么事情都要细细关照,什么事情都要手把手教,什么事情都不忘示范指导。 二、养成教育要坚持不懈。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非一日之功。这些对于大一点的孩子来说很简单,可是对于一年级刚入学的孩子来说,让他们做好并不容易。小孩子看懂了,学会了,还不等于他们会按要求去这样做。要想让他们养成习惯,必须经过长时期的坚持才能形成,还要经常检查,经常指导,力求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地。“习惯成自然”是需要一定时间的,因此,作为一年级孩子的班主任,我们要持之以恒,要有耐性。我们需要经常在孩子们耳边耐心唠叨,并且以身示范,让孩子们耳听目染,学会跟着做。看不懂的就一对一,手把手的教。学生不良习惯矫正一次不成,二次仍收效不佳,可不能灰心无辄。要知道矫正一个坏习惯,养成一个好习惯的过程,就好似一个漫长的较量的过程。我们只有坚持才能胜利,持久才有收获。 有的学生做作业动作慢,坐姿不正;有的学生握笔姿势错误,屡教不改;有的学生坐立不稳,东张西望……这些坏习惯不是一天、两天养成的,你要一下子让他改正过来,是不可能

德育学科渗透方案

德育学科渗透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指导,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推广为契机,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充分发挥学科教学的德育功能,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二、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原则 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原则,是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它概括了德育的实践经验,反映了德育过程的规律性。 1、方向性与科学性统一的原则 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灌输正确的思想观点和道德规范,培养健康的感情和积极的行为;要注意将思想品德教育与我国现实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结合起来,与学生日常生活、学习、劳动结合起来,由小见大、由近及远、就事论理,使他们真正领悟和掌握正确的观点、原理和方法;要树立素质教育的观念,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生理心理素质和职业技能素质;还要重视发展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必须坚持科学性。知识技能及其所渗透的观点与方法,都应当正确反映客观现实,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事例和数据要真实可靠,规律和原理要提示事物的本质,说理要实事求是、合乎逻辑、贴切自然,不牵强附会、不生搬硬套、不“穿靴戴帽”随意发挥。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只有坚持方向性和科学性和统一,才具有说服力,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2、体现学科特点的原则 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有其共同的地方:都是以知识为载体,寓德育于知识的学习和训练过程之中。由于中学各门学科所研究的对象和范围不同,学科的性质也不一样,课程的内容构成以及教学的方式方法自然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各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在内容、形式和方法上也就有自身的

数学德育渗透工作总结

数学德育渗透工作总结2012-2013(下) 高玉琴 马友营中心小学

数学德育渗透工作总结 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指导我们,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要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这充分说明了德育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肯定也必须重视德育教育。那么怎样才能在数学教育教学中更好的渗透德育教育呢,我认为有下面的一些方法。 一、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体现的人格魅力。德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教师的仪表等都可以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比如,为了上好一堂数学课,老师做了大量的准备,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这样学生不仅学得很愉快,而且在心里还会产生一种对教师的敬佩之情,并从老师身上体会到一种责任感,这样对以后的学习工作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在初中数学教材中,大部分思想教育内容并不占明显的地位,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例如在教学数据收集复习的有关知识时候,可以列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一些数据让学生进行练习,这样一方面学生掌握了知识,另一发面也

从中体会到我们国家取得的辉煌成就。在教学时分秒时可以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在教学圆的有关知识时,可以介绍圆周率是我国的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祖冲之计算出来的,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的计算精确到小数点后6位小数的人。并讲述了祖冲之在追求数学道路上的感人故事,这样既可以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转化为为祖国建设事业而刻苦学习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学生培养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刻苦钻研的献身精神。可以说是一举多得。这样的例子在数学中还很多,只要教师充分挖掘教材,是可以找到德育教育的素材的。 三、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在数学中,有很多规律和定律如果光靠老师口头传授是起不到作用了,这时候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共同思考,总结。这样不断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能力等。拿教学方法来说,我们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这种学习法共享一个观念:学生们一起学习,既要为别人的学习负责,又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学生在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前提下进行学习。在这种情景中,学生会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关系,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还可以从小让他们养成严肃看待他人学习成绩的习惯。 四、利用数学活动和其他 形式进行德育教育。德育渗透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上,应与课外

工作总结班级德育工作总结.docx

班级德育工作总结 篇一: 班级德育工作总结 德育过程作为一个动态系统来考察,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是教育者用社 会所要求的品德规范影响受教育者,启发他们自觉接受教育,形成教育者所期望 的思想品德过程,笔者认为,德育过程只有做到知、情、行的统一,才能收到预 期的德育效果。 知、情、行是彼此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转化的。一般地说,“知”的培养是基础;“行”的实现是关键和标志;“情”起中介和“催化剂”的作用。因此,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必须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 恒”,促进四要素统一和谐地发展。 思想品德教育只考虑认识过程是远远不够的,通过班会或团队活动向同学们正 面宣传提倡什么,限制什么,禁止什么是需要的,但抓住时机,创设自然融洽环境,努力激发学生自身的“内应力”与道德情感则是另一回事。在校内、教室是学生 接受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场所。教师在这儿,有的通过别开生面的班会活动,有的 挖掘学科自身的教育因素,有的则根据学生个性与心理特征,因势利导,达 到各种教育预期目的。但也应看到,由于对学生“主体需求是内化的原动力”这一 点认识不足,在如何把社会首先规范内化为学生自己的品质方面研究得不够,我 们的某些方面教育就显得脆弱与生硬。学生在那种正面教育场合,有时很难放开 自己,他们经常只是首先意识的被动接受者,即使安排有学生在活动中发言,所

的也常是此刻我此什么,而非内心真所感,不能期望种形成会达到很好的效果。其,真能触到学生灵魂的教育常常是不露痕迹。它不生在操上,生在十分,而且生在事先无所准的最自然的生活与情境中。 因此,行情感教育,是德育工作者打开学生心灵的启器,是“知”与“行”的中介和“催化”。 (一)以情育情,以情人 情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具有感染性,也就是,情能情。即在一定的和范内,情感可以感染到其他的人,使之生同的或与之相系的情。新建的 98 公关班, 有两位女同学因小事生口角,而言相向,在班上掀起然大波。事后,我不是武断 地各挨五十板,而是找当事人心平气各地了解情况,并打算抓住个机,召开一个 主班会。班会以小位,安排了 学生喜道的歌曲、典故、、名人名言等目,着“ 、友情、 情” 行了的比,学生情高,竟相参与。当活行到高潮,我 在黑板上写了“大家庭中的你、我、他”几个大字,着音机里出了《相相 》的歌曲,再一次引起了全班同学的情感共。随着如潮般的掌声,那两个同 学不而同地走上台,四只手地握在一起?? 通次班会,同学到同学,要互相“包容”,只有一心,班条“大船”才能利到达成功的彼岸。而且,增了集体的凝聚力,形成向上的班。 (二)以知育情,以情促知

德育教育心得体会(1)

德育教育心得体会 对青少年开展富有成效的思想道德教育,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修养和行为习惯,为他们以成为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的公民打下坚实基础,是新时期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新课题。在当前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社会发展迅速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这对学生的思想产生极大的影响,给学校的德育工作带来相当大的难度,带来新的挑战。我们如何应对新的形势迎接挑战,有效的开展中学生的德育工作?这是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不得不深思的问题。在这里我结合自己的实践谈谈几点心得体会: 一、加强自身道德修养,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一个好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到知识,更要让学生领悟的做人的道理,学会做人。教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产生深刻影响,因此教师应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和职业素养,为学生树立榜样,这就要求每一位教师要树立为人师表的荣誉感,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要保持较强的勤奋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要有良好的行为习惯,特别是在日常生活中更要当好学生的表率。例如,教师要求学生不将粗话,要讲文明礼貌,要求学生不乱仍纸屑、果皮,不随地吐痰等等,教师首先应要求自己做到这一点,也就是说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要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教师绝对不

做。 “言传不如身教”在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说一百遍不如做一遍给学生看有效。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要言传,还要身教,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因此我们教师要强化自身修养,以文明的言行,高尚的品格去影响学生,时时、事事、处处为学生以身立教,以德育人,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 二、开展形式的课外活动、社会实践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创设广阔平台 课外活动是思想道德教育的第二课堂,是思想道德教育行之有效的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课外活动是为学校教育目的,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在课堂以外对学生实施多种影响的教育活动。让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受到教育,启发与鼓舞,是提高德育工作时效性的有效途径,课外活动多以集体的方式进行,是学生自愿参加。因此,他们会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这就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团结互助的团队意识及集体主义精神,克服困难的毅力。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既可以提高学生的素质修养,开拓视野,同时也起到思想道德教育的作用。在“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中,我组织本班同学开展“讲文明、树新风、争做符合时代要求的青少年”的评比活动,组织学

高一地理学科个人德育渗透总结

高二地理学科个人德育渗透总结 2014——2015学年度上半年 王启东 在本学期的教学过程中,始终遵循五育并举,德育为首的原则,做好德育工作.地理学科具有极其丰富的德育教学内容,德育教育又是搞好教学工作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形成良好学风的关键.现将德育工作总结如下: 一、结合国情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中, 用美的语言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并通过介绍科学家热爱祖国的事迹,介绍我国地理上的科学技术贡献,介绍我国现代的科学技术成就.讲述祖国建设的发展前景及其对青年一代的殷切期望.进而豪情满怀,树立远大志向,好好学习,为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 二、结合本地实际,进行热爱家乡的教育 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的地理知识,了解家乡的地理环境和地理特点,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来阐述地理知识,认识其存在的差异,同时培养学生探究,求实的科学精神,使学生潜移默化的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结合乡土实际和特色,教育学生热爱家乡,立志建设家乡.并为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奠定基础. 三、培养科学态度地理学是一门社会科学.地理教学 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有重要作用.以身作则,培养学生尊重事实,严肃认真,按科学规律办事的态度.鼓励学生从实际出发,独立思考,积

极参与各种科学活动. 四、培养刻苦的学习精神,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 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是需要动脑,动手,并克服一定困难才能达到的.特别需要读图分析,有的学生有畏难情绪.因此,刻苦学习的精神不仅对学生当前学好地理是必要的,对他们今后的成长也有重要意义.因此,我在教学中经常鼓励学生克服困难培养刻苦学习的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地理的习惯,对学生的学习很重要,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勤有思考,勇于实践的习惯,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的习惯,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习惯,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习惯. 五、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教育学生正确对待我国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 进一步养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依法规范自身行为和影响他人,并以力所能及的实际行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和能源.将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观教育渗透在教学过程中.总之,在这个学期的教学实践中,我更加体会到了德育工作的重要性.积极用良好的思想道德武装学生的头脑并结合地理教育的实际加以运用.在以后的教学中,这项工作还要长抓不懈,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015年2月27日

学科德育渗透工作总结

学科德育渗透工作总结 学科德育渗透工作总结 不经意间,工作已经告一段落,回顾这段时间,我们的工作能力、经验都有所成长,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工作总结了。怎样写工作总结才更能吸引眼球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学科德育渗透工作总结,欢迎大家分享。 学科德育渗透工作总结1 为了贯彻落实德育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我们在学科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方面做了些努力,下面就如何实施切实可行的课程引领策略,使得“德育在学科中”得到很好的体现,谈谈我们的思考与实践体会。 一、挖掘内容,优化教学 课堂是实施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一种全员性策略,教师要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诸方面渗透德育教育来优化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1.认真研究教材,期初制定工作方案。 每学期初我们分别召开各年级任课教师会议和学科教研组长会议,探讨各学科的德育教育点。语文、社会、思想品德、英语等学科要充分发挥人文学科的优势,

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和基本国情教育;数学、自然等学科,要通过中国和世界科技发明与发展的典型事例,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态度教育,爱国主义和思想品德教育。音、体、美、劳等学科也要结合学科特点,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心理素质,激发爱国主义情感,磨练意志品质,培养团结协作和坚忍不拔的精神。明确了各科的德育教育点,各教师制定学期工作计划,由教务处统一检查。 2.注重教学细节,落实每个环节。 有人说“细节决定成败”,德育渗透也同样如此。德育渗透在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从课前准备到课上有规矩地回答问题,到作业本的使用等方方面面,我们要求教师要在细上下功夫,要高处着眼渗透德育教育。比如为了提高学生的作业质量,细化德育工作,我们要求教师要写好每本学生作业本的批语,使作业批语成为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教师要注意规范用语,尽量多使用鼓励语言。我们还专门对教师的作业布置与批改作检查,有的老师确实批语写得很好,学生的作业本不但有等级标志,还有“你做得好极了!”、“你的答案真精彩,老师也没有想到”等批语。这样的批语确实暖人心。对于作业批改不认真,作业量过多的教师我们通过教研组长反映给教师,希望及时改正。为了更好地落实德育教育,我们还组织了七、八年级“绿色作业班”评比。我们还积极开展教研活动,比如09年12月举行了以“教研活动课题化”为主题的教研活动,号召全校教师说课、上课、听课,使学科的德育教育真正细化,落到实处。 二、学习交流,真情奉献。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现代教育越来越需要教师拥有深厚的人文素养,它将直接关系到教育事业的生命,这也是学科教学德育渗透向深度发展的基础。因此,我们在今年3月还邀请了上海市特级教师张人利校长来我校就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搞好学科德育教育,培养同学们自主、探究、合作的能力等方面作了探讨,使老师们获得较大的收获。

学生德育教育心得体会范文四篇

学生德育教育心得体会范文四篇学生德育教育心得体会一对青少年开展富有成效的思想道德教育,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修养和行为习惯,为他们以成为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的公民打下坚实基础,是新时期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新课题。在当前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社会发展迅速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这对学生的思想产生极大的影响,给学校的德育工作带来相当大的难度,带来新的挑战。我们如何应对新的形势迎接挑战,有效的开展中学生的德育工作?这是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不得不深思的问题。在这里我结合自己的实践谈谈几点心得体会: 一、加强自身道德修养,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一个好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到知识,更要让学生领悟的做人的道理,学会做人。教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产生深刻影响,因此教师应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和职业素养,为学生树立榜样,这就要求每一位教师要树立为人师表的荣誉感,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要保持较强的勤奋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要有良好的行为习惯,特别是在日常生活中更要当好学生的表率。例如,教师要求学生不讲粗话,要讲文明、讲礼貌,要求学生不乱扔纸屑、果皮,不随地吐痰等等,教师首先应要求自己做到这一点,也就是说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要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教师绝对不做。 “言传不如身教”在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说一百遍不如做一遍给学生看有效。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要言传,还要身教,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这一点我就深有体会,在我任教的班级中,同学们以前不注意教室的清洁,经常在教室里面乱扔纸屑、果皮,特别爱讲粗话,虽然班主任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效

中学地理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中学地理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摘要】地理学科有着丰富的德育内涵,是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本文就针对当前教育形势,结合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从地理学科特点及地理学科教学中几方面来探讨德育渗透的主要目标、内容、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地理教学德育教育渗透途径、方法 【正文】 教书育人是教育的主旋律。可是近年来,许多家长和教师都把目光集中在了学生的学习成绩上,却忽视了学生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形成,所以“教书育人”就只剩下了“教书”。也有许多人错误的理解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思品教师的事,与自己所教学科无关。这也是教育陷入误区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实,每个教育工作者都肩负着教书育人的双重任责任。我们应该结合自己所教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将德育融入教学活动中。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工作在教育第一战线的任课教师,必须要时刻树立德育教育为先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传授学科知识文化,更加重要的是要指导学生如何做人、做个怎样的人。 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界的物质及它们的运动规律,在中学阶段,学生已经积累了不少的感性认识,建立了很多关于自然界知识的图式,这为他们顺利学习地理知识,形成地理技能奠定了基础,也就是说,学生接触地理知识之前,头脑中就已形成了许多前科学概念,为地理学习提供了心理准备。另外,中学地理教学以自然世界为基础,直观性很强,而且跟学生实际的生活联系密切,这正好符合中学生好动、好奇、好学的特点,教学中如能充分利用这些有利的心理条件,对德育内容进行渗透,就能促使学生在发现新奇地理现象与已有知识存在矛盾时,去探索现象的因果关系,形成学习地理的直接动机。 德育是教师有目的地正确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活动,它体现和规定着教育的方向,是当今社会素质教育的灵魂。如何在当今多元文化纷呈、个性张扬的时代做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是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学校不仅是科学知识传播的摇篮,也是德育的主阵地。地理学科有着丰富的德育内涵,理应担当德育教育的重要角色。因此,做为一名地理教师,要把德育作为地理教学中的灵魂,自始至终将德育贯穿于整个地理教学之中。如何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素质教育,值得我们去思考。 一、地理德育教育的主要目标 德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的教育。基于国家地理课程标准中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具体要求,中学地理德育教育的主要目标:使学生获得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

学科渗透德育教育工作总结

学科渗透德育教育工作总结 理化初级中学陈会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是把教育放在首位,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客看需要,亦是我国教育方针的要求。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各学科教学实施德育渗透。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作为教师必须了解: 一、学科德育渗透的主要内容: 1、渗透文明礼仪教育 2、渗透良好学习、生活和劳动习惯教育 3、渗透社会美德教育 4、渗透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 三、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主要途径: 1、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内容。学科中包含着丰富的德育信息和内容。教师针对教材进行挖掘利用。列入备课必须环节之中。 2、教师自身学识和教学风范对学生的影响。大到教师治学的严谨性,规范性,远大志向和为人处世的方法,小到仪表形象都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 3、针对学科特点进行德育渗透。如文科类重点是传承中华美德、时事政治、法律知识等方面,对于理科类重点是从科学探究等方面培养学生的求知欲。 4、开展学科活动。我校针对学生实际进行广泛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艺术节活动、辩论会、演讲、“唱响红歌”合唱比赛等。 5、德育渗透工作与德育科研紧密结合。在十一五德育科研工作中,将十一五课题:传承中华美德培养学生文明行为的研究与各学科的德育渗透进行研究探索,涌现出许多好经验和多篇优秀论文。进一步促进了德育渗透的有效实施。 6、注重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即,将只教书不育人的错误观念转变为既教书更要育人!特别是在授课过程中的教师行为要求,包括组织教学环节、教会学生生存的技能、为人处世的方法、文明礼仪的示范等。 7、加强对广大教师师德规范的要求。制定了《佳春中学教师仪表规范要求》,组织教师学习《师德规范》,开展师德演讲会,评选师德先进等活动, 8、要求教师总结在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经验。目前,我校已有多篇文章在各科教育学会上获奖。 综上所述,学科德育目标是教学大纲和中小学德育纲要的综合要求。学科教师在日常教学中

学校德育工作总结(多篇范文)

学校德育工作总结 学校德育工作总结 我校奉上级的指示,本期于二月2日放寒假,学校德育工作总结。在这学期来。我校的德育工作是以上级文件和我市的德育工作实施意见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决定》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精神。以十六大会议精神为指导方针,认真学习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进一步增强我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认真抓好我校全体师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真正把德育工作落到了实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教育和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革命传统的教育。坚持以《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小学生守则》及我校的《中小学生一日常规》教育为基础,认真抓好各年级班的团、队活动课的教育。进一步开展了雏鹰行动活动,并重视把加强学生思想品质和道德教育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切实把思想教育、品德教育放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进一步更新观念,开拓进取,不断推动我校的德育工作向前发展。 一、认真学习了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讲话,狠抓了对教师的思想素质建设,促进了我校德育工作不断地向前发展。 进一步建立建全了教师的学习制度,定期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了十六大会议精神及江总书记三个代表讲话和《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等方面的指示,增强了全体教师的认识,进一步提高每个教师的思想素质。促使全体教师树立了教书育人的好思想,认真重视在各学科的教学中把思想品质教育和道德教育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并切实重视把思想品德教育放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来抓。寓德育于教学之中,促使广大教师进一步明确了学校每个教师都是德育工作者。进一步要求各年级班的班主任在班务工作中不断出新点子,增强班务工作的管理,使我校的德育工作不断地向前发展。 二、进一步强化德育工作的管理,狠抓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这个环节,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 1、我校进一步遵照“德育工作意见”的精神,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我校中小学德育工作的主旋律,是常抓不懈的主要内容;从开学初,我校就要进一步把建好国旗班、“升好国旗、唱好国歌”的三好活动作为重点来抓。在原来的基础上,进一步建好升国旗的班,训练好升旗手,努力做到升旗仪式规范化,并重视了国旗下的教育活动,努力做到了主题活动的内容深刻、丰富,形式多样,并很有实效;要求学生努力做到了唱国歌的歌声宏亮、整齐一致;并进一步深刻地理解了国歌的含义和国徽的意义。促使广大学生更加地热爱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组织广大学生进一步了解家乡的变化和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成绩,将广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

德育教育后心得体会300字

德育教育后心得体会300字篇一:德育教育心得体会800字 中学优秀教师师德教育培训心得800字 xx年8月29日,学校组织了全校教师进行关于《没有爱就没有教师》的影视教育和请到了顺德职业技术学院聂沉香教授来为我们进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讲座。通过此次教育,对初入教坛的我来说起到了启明的作用。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和总结。 首先德育处播放了全国特级教师,被誉为国宝级的教师-----霍懋征。霍懋征从教六十年,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精湛的教学艺术,无论在哪一个学校、教哪一个班的学生都能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她的数学教学深入浅出,形象直观,探究规律举一反三,学生学习积极性极高,掌握知识灵活,一道应用题能用多种方法解答,学生的作业经常做到一周无错误,每次测验几乎全班同学都能得到满分。霍老师其中有一条至理名言:“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这句话与中国教育家陈鹤琴的教育思想有着密切的一致性。他们的思想都让我这位来到初级中学的新老师深受启发。我认为这是我应尽的责任,把每一位学生教育好。从五十年代起,霍懋征在语文、数学教学中创立了有自己独特风格的“讲读法”,以“讲”为主,以“读”为辅,善于抓住教学规律的重点、难点部分,

从学生实际、教材实际出发逐步进行引导,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凡是听过霍懋征讲课的领导和同志武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有的教育界的老前辈在称誉霍老师的教学时说:“懋征的教学真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视频中,霍老师,以一些例子讲到了小学教育的重要性和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艰巨性。她主张课堂教育应该精讲多练,应该充分激励学生,学会赏识学生的才能,同时期待学生的成长。霍老师说:“人生只有三天:昨天,今天,明天。昨天已经离我们远去,我们不能懊悔,应该珍惜今天,努力学习,努力做好今天的事情,为了更美好的明天。”这段话使每一位学生和老师都读懂了人生的真理,学会了抓紧时间的重要性,使我受益匪浅。 第二部分是听取了顺德职业技术学院聂沉香教授的讲座,讲座题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聂老师从调查问卷出发,向我们发出了一个问题。“现在社会上的三大流氓职业是哪三个?”答案出乎意料,教师职业竟然拍到第三。都说教师是天底下最神圣的职业,到目前由于社会上一些教师负面的新闻影响到了我们教师的形象,使我们教师的地位也出现下滑,也存在了一些老师出现职业问题。 聂教授还举例了很多生活中的例子,图文并茂地向我们展示了社会上教师的种种问题。然后她总结说出现这样的

浅谈在地理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浅谈在地理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广州市黄埔区新港中学邝艳红 【摘要】:针对当前教育形势,结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本文试图从地理学科教学中来探讨、研究德育渗透的内容、途径和方法,并阐述了作者的观点。 【关键词】:德育教育地理教学渗透途径、方法 《中学德育大纲》中指出:各科教学是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最经常、最基本的途径,它对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各科教师均要教书育人,寓德育于各科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之中,把《德育大纲》的贯彻实施,看作是各科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江泽民同志在谈到“以德治国”时,也曾告诉我们:“我国的教育工作必须以德育为核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所以,在过度物质化和竞争激烈的今天,加强青年学子的思想品德教育和道德修养尤为重要。工作在教育第一战线的任课教师,必须要时刻树立德育教育为先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传授学科知识文化,更加重要的是要指导学生如何做人、做个怎样的人。 初中地理学科具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双重性特点,蕴藏着丰富情感的素材,有利于德育教育的渗透、开展。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地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要建立在充分说理的基础上,要讲求科学、合理和实效,德育内容就必须采用丰富的地理科学知识,避免空洞的说教。另外,在地理教学知识体系的基础上,要充分挖掘德育因素,揭示其德育作用,并将德育因素系统化形成统一的教学整体。 一、地理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内容 初中地理教学的德育教育内容是非常丰富,主要归纳如下几点: 1、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教育。 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地处寒、温、热地带,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教师可以生动地运用教材中的内容,向学生讲述各种资源的种类、数量,它们在世界上的地位、经济价值等。通过上述资料的介绍,激发起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2、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 在地理教学内容中,涉及到很多环境保护的问题,教师要充分运用这些素材和资料,在教学活动中加强对学生的保护环境的教育,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减少废物的排放、清洁环境卫生、清新空气和保护各种资源,从而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水平。 3、正确的人口素质教育。 人口问题是世界三大问题之一,人口不断增长,会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存、发展带来极大的压力和挑战。因此,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渗透提高人口素质的教育,帮助学生去了解世界各国的人口问题以及解决人口问题的对策,从而树立起“少生、优生、优育”的科学人口观念。 4、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的教育。 教师可以通过在课堂教学中或者成立地理兴趣小组、实验小组,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地理事物和现象,进行实验或实践等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让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去探索生命的奥秘,掌握知识文化,提高能力,发展特长,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5、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教育。

《学科教学渗透德育的实践研究》课题总结

《学科教学渗透德育的实践研究》课题总结 在周校长、唐校长等领导的科学决策和大力支持下,在课题组成员的全面参与和积极探究中,学校课题研究在本期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和深化,真正开创了课题工作求真务实的良好局面。 一、采取了多种有效办法 1、规范了研究过程 工作组规定参研教师一般采取“发现问题——申报方案——行动研究——反思总结”的究模式开展小专题研究。把教师的眼光引向自身,引向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关注自己,审视自己,研究“真”问题,从中提炼出一个值得研究的小专题。好词好句每个研究小组将专题研究与学生现阶段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问题结合起来,与自己急需解决的教学问题结合起来,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期初有研究计划(或方案),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学习理论学习、问题讨论,提交研究小结或研究过程资料,参研教师每期至少上一节高质量的专题研讨课,并组织相关参研教师集中听课、评议、反思。谚语这些措施,规范了老师们的研究过程,归纳出“小专题研究”的“五化”特点——切口问题化、内容个性化、方法通俗化、周期短小化、承担者个别化。鼓励教师多写读书笔记、教学后记、教育叙事等,避免他们在研究中走弯路。 2、发挥科研骨干的作用 根据老师们申报的小专题,精心挑选,重点扶植,细心指导一批业务精、能力强、富有创新意识的骨干教师开展小专题研究,并让这些教师发挥辐射作用,提高小专题研究的整体水平。例如刘老师的《学科教学渗透德育的案例研究》,张洪英老师的《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李红琼老师的《语文学科渗透德育之我见》,杨琼老师的《课堂教学中环保教育的德育渗透》、谢慧兰老师的《课堂语文活动在育人中的作用》等,在促进参研教师养成反思教学的习惯,获得解决困惑的策略,转变教师的德育思维方式方面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3、坚持以小专题研究为主,同时开展多种类型的研究

关于德育教育的心得体会

关于德育教育的心得体会 关于德育教育的心得体会 关于德育教育的心得体会1 职业学校的生源和素质不言而渝,尽管国家大力提倡发展职业教育,但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以及资金的不到位,职业教育举步维艰,被看作教育体系的支流,是正规教育的补充,是低层教育,从而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具有自卑心理,相继引发出”在职校读书无用”的思想,造成大面积学生不思进取,得过且过;同时,招生工作套路的不健全和义务教育的快慢班体系必然造成职校生素质差.因此,面向全体学生,大面积转化学困生和行为偏差生,使学生低进同出,高进优出,成为职业学校办学的战略方针和生存之本.我从教务转到政教处,就把上述问题作为课题对待,积极拓展工作思路,努力创新德育方法. 一、抓好两支队伍建设 这两支队伍一是班主任队伍,二是学生会队伍。 班主任工作决定着德育工作的质量,提高班主任德育素质和德育管理能力是我抓好班主任队伍建设的重点。 组织班主任学习现代德育理论,破除管学生的旧德育观,树立理学生的新德育观。 完善班主任职责、培训、考核和奖励制度,实行自荐、竟聘上岗,学校择优录用制度。对新班主任采取见习班主任制度,进行以老带新。

坚持周例会、月学习、专题研讨会和班主任培训制度,增长班级管理知识,开拓视野,提高抓不良倾向和处理偶发事件的能力。 建立班主任工作激励机制。学年两次定期对班主任工作进行全面检查,把班主任工作的质量分层次记分,公开奖励和表扬优者。 积极发动、组织班主任参加德育科研活动,每学期对优秀德育方案、优秀德育论文给予表扬并向各报刊推荐。 另一支队伍学生会,是学生开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主要力量,是建设良好校风、学风的一支不可缺少的队伍,是学校开展德育工作有力帮手。 接手政教工作初我就萌生了建立学生会的念头。在我走访了很多学校,学习了他们学生组织建设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决定拟订学生会章程、学生会干部工作制度,采取学生自愿申请、政教处面试、学生评议、班主任推荐的综合考评模式组建学生会干部队伍;采用职责明确,分层培养、专项培训,个别指导、以老带新,共同进步的培训套路;同时对干部队伍的培养渗透于各种管理之中,渗透于学生各类活动的组织和开展中,让学生会干部在实践中探索并通过直接经验的获取,产生态度情感体验,实现自我教育。 在实际工作中,突出学生主体,让他们自己想自己做,走在学校管理的前台,使他们逐步建立自信、学会沟通、善于理解、勇于创新,学生会现已经成为我校学生管理的一支生力军,实现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目标。 二、建章立制,进行序列教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