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的自我意识及良好自我意识的培养

幼儿的自我意识及良好自我意识的培养
幼儿的自我意识及良好自我意识的培养

幼儿的自我意识及良好自我意识的培养

摘要

我国学前儿童自我意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的发展是随年龄的增长而发展的。自我的发展有助于幼儿妥善处理自己与环境、与他人的关系,如认识到人的态度、体验他人的情感、建立平等关系、共享社会经验、实验共同目标等。本研究主要采用质的研究,通过现场观察、资料收集等方式,对其进行了分析。本文首先是阐释了自我意识的概念及其发展,其次解构了幼儿自我意识的结构,再次分别从社会、教育的角度论述了良好自我意识对幼儿身心发展的意义,最后对幼儿自我意识的培养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幼儿自我意识自主教育培养

引言

随着我国新课改的提出,社会各界越来越重视幼儿教育,给予孩子更多的关心,让我们充分意识到幼儿良好意识的重要性。

美国心理学家弗拉威尔提出有明确自我意识的学习者能够发现和改正不良错误或行为。早在1962年,朱智贤教授在其《儿童心理学》一书中,对儿童自我意识、自我评价的发生、发展及其作用做了深刻的分析,对自我意识的实质、作用等问题阐述了自己的看法。著名心理学家维列鲁学派创始人维果斯基就

对认知思想有过精辟的论述,在《思维与言语》一书中,他指出:意识活动可以指向不同方向。本文侧重于阐述自我意识的概念及其发展,重点是对幼儿良好自我意识的培养策略,从实践方面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2.自我和自我意识及其发展

2.1自我及自我意识的概念

“自我”的概念,弗洛伊德在1895年就已提出,但直到1923年,才有了比较明确的阐述。自我是在个体成长过程中从本我那儿分化出来的。当本我的要求与现实相抵触而不能得到满足时,便产生了自我。

自我就是内心深处的自己,真实的自己,自己毫不掩饰的一面。心理学上的自我这个概念是许多心理学学派所建构的关键概念,虽然各派的用法不尽相同,但大致上共通是指个人有意识的部分。“自我”属于意识范畴,出生时婴儿的精神知识由本我构成,自我正是一个人出生之后,幼儿时代通过父母的训练和与外界打交道而形成的人格的一方面,它正视现实,符合社会需要,按照常识和逻辑行事,是本我和外界的中介。它的作用是既坚持本我的目的,以利其冲动之实现,不让本我和这些外界规范发生冲突,于是便遵照现实原则,压抑本我的种种冲动和欲望以进行自我保存,另外也尽量使本我得以升华,将其盲目冲动、情欲引入社会认可的渠道。因此,控制和统辖着本我与超我,并且为了整个人格的礼仪,与外部世界进行“调解”,以满

足人格的长远需要。

自我在心理学中就是指个体对自己存在的觉察。觉察是一种心理经验,是一种主观意识,故心理学中讲自我就是讲自我意识,两者是同义语。在我们的经验中,觉察到自己的一切而区别于周围其他的物与其他的人,这就是自我,就是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也称自我,是学前儿童社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前儿童社会化的目标就是形成完整的自我”。

自我意识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包括对自己心理倾向、个性心理特征和心理过程的认识与评价。正是由于人具有自我意识,才能使人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进行自我控制和调节,使自己形成完整的个性。

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身心状态及对自己同客观世界的关系的意识。自我意识包括三个层次:对自己及其状态的认识;对自己肢体活动状态的认识;对自己思维、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的认识。自我意识不仅是人脑对主体自身的意识与反映,而且人的发展离不开周围环境,特别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制约和影响,所以自我意识也反映人与周围现实之间的关系。

自我意识,是我们人类特有的意识,它标志着一个人的个性成熟水平。一个自我意识成熟的人,通过自我意识认识自己,并认识自己与周围事物、人的关系。

2.2自我和自我意识的发展

我国学前儿童自我意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

的发展是随年龄的增长而发展的。自我意识各因素的发生具有时间性。自我(自我意识)形成、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个体对躯体的自我意识是靠通过活动、接触,通过大脑神经活动的分化抑制过程才逐渐形成发展起来的。第二阶段:正式在与外界事物或他人交往中,通过与他人打交道,孩子通过建立联系,建立分化,才逐渐形成了自我身体(身躯)的意识。社会的自我在幼儿时期是通过游戏,扮演角色形成的,也依靠对父母行为的模仿,进入小学后是依靠学校教育,意识到与同学的伙伴关系,明确当学生的义务责任,完成作业,以符合学校的要求,才逐渐建立起社会的自我意识。

第三阶段:心理的自我是自我发展的第三阶段,从青春期开始,个体确立起自我意识,过去一切随成人尤其是随家长的观点和做法,如今表现出青年人的独立感、自我理想,个人所追求的目标,在看法和行为上带有浓厚的自主的个人色彩,形成并发展着“心理的自我”。

3.幼儿自我意识的结构

自我意识的结构是从自我意识的三层次,即从知、情、意三方面分析的,是由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节(或自我控制)三个子系统构成。因此,自我意识也叫自我调节系统。

3.1自我认识

自我认识是主观自我对客观自我的认识与评价,自我认识是自己对自己身心特征的认识,自我评价是在这个基础上对自己

幼儿园中班安全教育教案 排好队,等一等

精品教案,欢迎老师您参考使用! 中班安全教育教案《排好队,等一等》 活动意图: 随着认知水平的发展,和幼儿自我意识的不断增强,中班幼儿园与同伴、成人之间的交往日渐频繁。但是,由于他们缺少良好的交往技能,容易发生矛盾冲突,严重时还会给自己的身心健康和安全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引导中班幼儿在活动时按秩序,不推挤、会排队等待不仅能提高他们的交往能力,更能培养他们的良好习惯,避免意外带来伤害。 活动目标: 1.知道在活动和公共场所玩耍时要主动排队,耐心等待。 2.有初步自我约束的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活动流程: 1、游戏《钻山洞》,体验没有秩序带来的危险。 分别准备三个山洞:由两名幼儿来当拱门,第一次小朋友自由的钻山洞,"谁能又快,又安全的钻过每一个山洞,不能漏掉每一个山洞。" "刚才在钻山洞的时候你都发生了什么事?你看见了什么事情?" 小结:刚才幼儿自由的钻山洞,游戏过程中出现了拥挤、无序、碰撞、掉鞋等现象。 2、讨论怎样又快又安全的钻过山洞的方法。 怎样又快又安全的钻过山洞? 小结:钻山洞时,大家要从同一个山洞出发,排好队,一个跟着一个,不推不挤不掉队,这样就会又快又安全的钻过每一个山洞了。 3、播放背景音乐,再次玩《钻山洞》的游戏。 幼儿还是自由游戏,教师及时鼓励幼儿排队的行为。 小结:当很多人在做同一件事情的时候,只要大家排好队、守秩序,就会很快、很安全、很开心的把事情做好。 活动延伸:

和幼儿为需要排队的地方设计一个排队标志,提醒大家共同遵守。 活动反思: 在幼儿的意识中都知道,在幼儿园或者公共场所时要排队,但是在幼儿园的一日工作中需要幼儿排队的时间很多,喝水排队,尿尿排队,上操也要排队。大部分幼儿做的都不错,但是有一小部分的孩子还是不能很好的克制自己,总想第一个就完成任务,所以就插队影响了整个班的秩序。

儿童自我意识量表

Piers-Harris 儿童自我意识量表 (一)背景和目的: 儿童自我意识反映了儿童对自己在环境和社会中所处的地位的认识,也反映了评价自身的价值观念,是个体实现社会化目标、完善人格特征的重要保证。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观察、自我监督、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教育和自我控制等方面,它对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起着调节作用。儿童从婴儿期起自我意识就开始萌芽,至青春期渐趋成熟。如果在发育过程中受内外因素的影响,使儿童的自我意识出现不良倾向,则会对儿童的行为、学习和社会能力造成不良影响,使儿童的人格发生偏异。 Piers-Harris 儿童自我意识量表(Children's self-concept Scale)是美国心理学家DBEV 及Piers harris 于1969年编制、1974年修订的儿童自评量表。主要用于评价儿童自我意识的状况,分为六个分量表:行为、智力与学校情况、躯体外貌与属性、焦虑、合群、幸福与满足来评价儿童的自我意识。该量表在国外应用较为广泛,信度与效度较好。据心理测量年鉴第九版(MMY-9 )统计1978-1986 年收录的引用文献最多的50 个测验中,该量表排在第33位。 我们于1990年在湖南省城乡取样864 例,将此量表进行标准化。以各年龄组分量表的粗分及总分的均数和标准差分布制定常模。各分量表粗分的均数和标准差分布为:行为11.97± 2.97,智力与学校情况8. 8913. 27,躯体外貌与属性6.40±2.81,焦虑9. 35± 2.85,合群8.49±2.20,幸福与满

足7.12± 1.98,总分51.66±11.47。比较男女性别各分量表得分,发现“行为” 及“合群”分量表女孩得分高于男孩,“焦虑” 分量表男孩高于女孩,提示男孩存在较多的行为问题,女孩存在较多的情绪问题,答合心理学一般规律;各分量表及总分城市均高于农村,与Hawkins 报道高社会经济阶层的儿童自我意识高于低社会经济阶层的看法一致,提示环境因素对儿童自我意识的影响,在应用时应考虑城乡差异。 (二)适用范围 本量表适用于8-16 岁儿童。可用于临床对行为障碍、情绪障碍儿童自我意识的评价、治疗追踪,也可作为筛查工具用于流行学调查。 (三)信度和效度 信度:重测信度间隔2周为0.81,间隔三个月为0.74;Cronhach 的a 系数为0.61 (合群)-0.75 (行为),各因子内部一致性较好;大部分项目与分量表分的一致性较好,仅少数项目与总分的一致性较差,例如:我在“音乐方面不错” 、“我是一个幻想家” 、“我喜欢按自己的方式做事”等,可能与文化背景及社会赞许性有关。 效度:本量表与Achenbach 儿童行为量表、Achenbach 教师报告表、智商、学习成绩均有较好的相关,临床应用对行为障碍、情绪障碍、单纯性肥胖、躯体疾病儿童有鉴别作用。 四)量表的内容及实施方法 量表含80 项是或否选择型测题(见附件),采用统一指导语,由儿童

幼儿中班社会说课稿:有朋友真好

设计意图: 中班幼儿自我意识较强,凡事以自我为中心,不考虑别人。同时,家长往往重视孩子智力的培养,而忽视对孩子的交往能力的发展。导致在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中,许多幼儿就遇到了同伴关系的强有力挑战。因此我班开展“有朋友真好”的主题活动目的就是为了有意识的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集体意识品质。我们通过召开家长会、家访,向家长说明开展此主题的目的、意义与方法,争取家长的支持、配合,做到家园教育同步。活动过程中,重点指导家长让幼儿积极参与交往、学会交往,在交往中理解自己与集体、与别人的关系,从小养成热爱集体、关心别人的良好品质。 活动一: 一、活动内容:我有好朋友了 二、活动目标: 1、在老师、家长的引导和帮助下自己寻找好朋友,学习初步的交往。 2、感受到有朋友的乐趣。 3、向老师、家长和同伴介绍自己的好朋友。 三、活动准备:

1、取得家长的配合,引导幼儿与家附近的小朋友做朋友,并拍下与好朋友的合影照片。 2、布置用于贴合影照片的专栏。 3、《找朋友》的音乐磁带和录音机。 四、指导要点: 1、放《找朋友》的音乐,让幼儿自己寻找和选择好朋友。 2、请幼儿介绍自己的好朋友及合影照片,鼓励幼儿尽量多的向他人介绍。 3、将“好朋友”的合影照片布置在专栏里。 4、与好朋友一起表演一个节目。 活动二: 一、活动内容:打电话 二、活动目标: 1、给好朋友打电话,告诉好朋友自己最愉快的事,体会与人分享快乐的幸福。 2、给老师打电话祝贺新年,初步学习使用礼节性的交往语言。

三、活动准备: 1、鼓励家长利用周末时间,带幼儿外出游玩,以丰富幼儿的交谈内容。 2、学习打电话的方法。 3、与好朋友互换号码。 四、指导要点: 1、教师与幼儿进行“打电话”的情景表演,激发幼儿的兴趣。 2、教给幼儿一些礼节性的礼貌用语“你好”、“节日好”、“再见”。 3、幼儿给好朋友打电话,与好朋友分享自己最愉快的事。 4、幼儿给老师打电话,和老师互祝新年。 5、争取家长的支持,督促幼儿打电话。 活动三: 一、活动内容:好朋友生日会 二、活动目标: 1、在邀请朋友一起过生日的过程中,学习自主的安排活动内容。

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

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 同学们,你小时候有过这样的疑问吗:我从哪里来?我是谁?我要到哪里去?我是男孩还是女孩?这就是人们对自我的最初探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 自我意识不是生来就有的,它是个体在社会交往过程中,由于言语和思维的发展,在与他人的互动中逐渐认识自己而形成的。婴儿的自我意识处于萌芽期。初生婴儿不能把自己与周围的物体区分开来,他们吸吮自己的手指、玩弄自己的手或脚,就像吸吮乳头、玩弄玩具一样。当婴儿发现咬手指与咬布娃娃的感觉不一样时,就有了最初的自我意识,开始区分自己的身体和其他事物,发现“我”和“非我”之间有明显的分界,有了对自己身体的知觉。 当婴儿不小心把手里的玩具掉到地上,成人捡起来时,婴儿就会有意识地把玩具反复扔到地上,区分自己的动作和动作的对象(玩具)之间的关系。他们还会不断敲打汤勺、玩具,以体验自己的动作和动作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几个月的婴儿就会对镜子里的自己感兴趣,会花很长时间在镜子前研究自己。下面我们来看一个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经典试验“点红试验”。被试是9-24个月的婴儿,在婴儿无知觉的情况下,在其鼻子上涂上红点,然后观察婴儿照镜子时的反应,结果,18-24个月的婴儿中,立刻去摸自己鼻子的人数迅速增加,开始出现自我意识。在随后的实验中,在婴儿的膝盖上贴上标签,把他们放到镜子前,也得到了相同的结果。一旦婴儿能认识到自己,他们对自己的形象偏好就胜过了其他同龄小朋友的形

象。 语言的发展对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1岁左右婴儿开始学会使用自己的名字,比如问他:这个苹果是谁的?他会答:“宝宝的。”问谁想吃苹果?他会答:“宝宝吃。”这时婴儿只是把名字理解为自己的信号,在遇到叫同名的别的孩子的时候,他就感到困惑了。 2岁左右,婴儿会使用第一人称称呼自己,“我是……”“我要……”“我有……”等,这时, 婴儿不再把自己当作客体看待,而把自己当作主体认识,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心理活动。会使用第一人称称呼自己是婴儿自我意识形成的最重要标志。 此时,婴儿开始进入人生的第一逆反期,喜欢说“不”、“我自己来”,遇到什么事都想自己干,其内在原因是要听从自我的意志,体验自我的力量,希望成人接纳“我长大了”、“我很能干”的“现实”。 走过了自我意识的萌芽期,开始进入自我意识的发展期。研究表明,学前儿童自我意识随儿童年龄的增长而发展。幼儿期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要表现在自我评价、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三个方面。 幼儿自我评价的第一个特点是从依从性评价发展到独立性评价。幼儿初期,自我评价依赖于成人对自己的评价,如:他们评价自己是好孩子,是因为“妈妈说我是好孩子”。幼儿晚期,开始出现独立的评价,对成人的评价逐渐持有批判的态度。如果成人对他的评价不符合他自己的评价,幼儿会提出疑问,甚至表示对抗。 幼儿自我评价的第二个特点是从片面、表面性评价发展到全面、深刻性评价。幼儿早期的自我评价倾向于片面性和表面性,如小班幼儿说自己

儿童自我意识量表1

自我意识量表 亲爱的同学们: 下面有80个问题,是了解你是怎样看待你自己的,请根据你的实际情况回答即可,答案没有对错之分。如果你认为问题符合或基本符合你的实际情况,就在答卷纸上相应的()里划“√”,如果不符合或基本不符合你的实际情况,就在答卷纸上相应的相应的()里划“X”。 注意:1、本表不记名,请放心回答。 2、每一个问题你只能作一种回答 2、每个问题都必须回答,不可以漏题。 3、回答的是你实际上认为你怎样,而不是回答你认为你应该怎样。 4、填时请不要在表上涂改,填完后连同本表一同交回。

儿童自我意识量表评分方法 儿童自我意识量表(Children's self-concept Scale,PHCSS) 是美国心理学家Piers 及Harris 于1969年编制、1974年修订的儿童自评量表,主要用于评价儿童自我意识的状况。可用于临床问题儿童的自我评价及科研, 也可作为筛查工具用于调查, 该量表在国外应用较为广泛,信度与效度较好。2001年由中南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苏林雁教授联合国内20多家单位,将此量表进行了标准化并制定了全国常模,现已被用于儿童青少年行为、情绪的研究。儿童自我意识反映了儿童对自己在环境和社会中所处的地位的认识, 也反映了评价自身的价值观念,是个体实现社会化目标、完善人格特征的重要保证。如果在发育过程中受内外因素的影响,使儿童的自我意识出现不良倾向,则会对儿童的行为、学习和社会能力造成不良影响, 使儿童的人格发生偏异。 PHCSS含80项是否选择型测题,适用于8-16岁儿童。分六个分量表,即:行为、智力与学校情况、躯体外貌与属性、焦虑、合群、幸福与满足,并计算总分。采用统一指导语,由儿童根据问卷自己在答卷上填写。可以个别进行,也可以团体进行。主试者根据记分键计分。本量表为正性记分,凡得分高者表明该分量表评价好,即无此类问题,如:“行为”得分高,表明该儿童行为较适当,“焦虑”得分高,表明该儿童情绪好,不焦虑,总分得分高则表明该儿童自我意识水平较高。 各项目标准答案如下: 1. 否11.否21.是31.否41.是51.是61.否71.否 2. 是12.是22.否32.否42.是52.是62.否72.是 3. 否13.否23.是33.是43.否53.否63.是73.是 4. 否14.否24.是34.否44.是54.是64.否74.否 5. 是15.是25.否35.是45.否55.是65.否75.否 6. 否16.是26.否36.是46.否56.否66.否76.是 7. 否17.是27.是37.否47.否57.是67.是77.否 8. 否18.否28.否38.否48.否58.否68.否78.否 9. 是19.是29.是39.是49.是59.否69.是79.否 10.否20.否30.是40.否50.否60.是70.是80.是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详案有朋友真好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详案有朋友真好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详案有朋友真好 设计意图: 中班幼儿自我意识较强,凡事以自我为中心,不考虑别人。同时,家长往往重视孩子智力的培养,而忽视对孩子的交往能力的发展。导致在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中,许多幼儿就遇到了同伴关系的强有力挑战。因此我班开展“有朋友真好”的主题活动目的就是为了有意识的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集体意识品质。我们通过召开家长会、家访,向家长说明开展此主题的目的、意义与方法,争取家长的支持、配合,做到家园教育同步。活动过程中,重点指导家长让幼儿积极参与交往、学会交往,在交往中理解自己与集体、与别人的关系,从小养成热爱集体、关心别人的良好品质。 活动一: 一、活动内容:我有好朋友了 二、活动目标: 1、在老师、家长的引导和帮助下自己寻找好朋友,学习初步的交往。 2、感受到有朋友的乐趣。 3、向老师、家长和同伴介绍自己的好朋友。 三、活动准备: 1、取得家长的配合,引导幼儿与家附近的小朋友做朋友,并拍下与好朋友的合影照片。 2、布置用于贴合影照片的专栏。 3、《找朋友》的音乐磁带和录音机。 四、指导要点: 1、放《找朋友》的音乐,让幼儿自己寻找和选择好朋友。 2、请幼儿介绍自己的好朋友及合影照片,鼓励幼儿尽量多的向他人介绍。 3、将“好朋友”的合影照片布置在专栏里。 4、与好朋友一起表演一个节目。 活动二: 一、活动内容:打电话 二、活动目标: 1、给好朋友打电话,告诉好朋友自己最愉快的事,体会与人分享快乐的幸福。 2、给老师打电话祝贺新年,初步学习使用礼节性的交往语言。 三、活动准备: 1、鼓励家长利用周末时间,带幼儿外出游玩,以丰富幼儿的交谈内容。 2、学习打电话的方法。 3、与好朋友互换号码。 四、指导要点: 1、教师与幼儿进行“打电话”的情景表演,激发幼儿的兴趣。 2 、教给幼儿一些礼节性的礼貌用语“你好”、“节日好”、“再见”。 3、幼儿给好朋友打电话,与好朋友分享自己最愉快的事。 4、幼儿给老师打电话,和老师互祝新年。

幼儿的自我意识及良好自我意识的培养

幼儿的自我意识及良好自 我意识的培养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幼儿的自我意识及良好自我意识的培养 摘要 我国学前儿童自我意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的发展是随年龄的增长而发展的。自我的发展有助于幼儿妥善处理自己与环境、与他人的关系,如认识到人的态度、体验他人的情感、建立平等关系、共享社会经验、实验共同目标等。本研究主要采用质的研究,通过现场观察、资料收集等方式,对其进行了分析。本文首先是阐释了自我意识的概念及其发展,其次解构了幼儿自我意识的结构,再次分别从社会、教育的角度论述了良好自我意识对幼儿身心发展的意义,最后对幼儿自我意识的培养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幼儿自我意识自主教育培养 引言 随着我国新课改的提出,社会各界越来越重视幼儿教育,给予孩子更多的关心,让我们充分意识到幼儿良好意识的重要性。 美国心理学家弗拉威尔提出有明确自我意识的学习者能够发现和改正不良错误或行为。早在1962年,朱智贤教授在其《儿童心理学》一书中,对儿童自我意识、自我评价的发生、发展及其作用做了深刻的分析,对自我意识的实质、作用等问题阐述了自己的看法。着名心理学家维列鲁学派创始人维果斯

基就对认知思想有过精辟的论述,在《思维与言语》一书中,他指出:意识活动可以指向不同方向。本文侧重于阐述自我意识的概念及其发展,重点是对幼儿良好自我意识的培养策略,从实践方面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2.自我和自我意识及其发展 自我及自我意识的概念 “自我”的概念,弗洛伊德在1895年就已提出,但直到1923年,才有了比较明确的阐述。自我是在个体成长过程中从本我那儿分化出来的。当本我的要求与现实相抵触而不能得到满足时,便产生了自我。 自我就是内心深处的自己,真实的自己,自己毫不掩饰的一面。心理学上的自我这个概念是许多心理学学派所建构的关键概念,虽然各派的用法不尽相同,但大致上共通是指个人有意识的部分。“自我”属于意识范畴,出生时婴儿的精神知识由本我构成,自我正是一个人出生之后,幼儿时代通过父母的训练和与外界打交道而形成的人格的一方面,它正视现实,符合社会需要,按照常识和逻辑行事,是本我和外界的中介。它的作用是既坚持本我的目的,以利其冲动之实现,不让本我和这些外界规范发生冲突,于是便遵照现实原则,压抑本我的种种冲动和欲望以进行自我保存,另外也尽量使本我得以升华,将其盲目冲动、情欲引入社会认可的渠道。因此,控制和统辖着本我与

自我意识发展的三个阶段

自我意识发展的三个阶段 自我意识是指人对自己各种身心状况的认识及对周围事物关系的各种体验。一个人的自我意识从发生、发展到相对稳定、成熟,大约经过了20多年的时间。初生时,人们并不能区分自己和非自己的东西,生活在主客体未分化的状态;七八个月的婴儿开始出现自我意识的萌芽,即能意识到自己的身体,听到自己的名字会做出明确的反应;两岁左右的儿童,掌握第一个人称代词“我”,在自我意识的形成中是一大飞跃;三岁左右的儿童,开始出现羞耻感、占有心,要求“我自己来”(要求自主性),其自我意识有了新的发展。但是,这一时期的幼儿,其行为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以自己的身体为中心,以自己的想法和情感来认识和投射外部世界。因此这一时期的自我意识被认为是生理自我时期,也有人称之为自我中心期,它是自我意识最原始的形态。从三岁到青春期,是社会教化对个体影响最深刻的时期,也是角色学习的重要时期。儿童在幼儿园、小学、中学接受正规教育,通过在游戏、学习、劳动等活动中不断地练习、模仿和认同,逐渐习得社会规范,形成各种角色观念,如性别角色、家庭角色、同伴角色、学校中的角色等,并能有意识地调节控制自己的行动。虽然儿童也积极关注自己的内部世界,但他们主要依据别人的观点去评价事物、认识他人,对自己的认识也服从于权威或同伴的评价。因此,这一时期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被称之为“社会自我”发展阶段,也称之为“客观化”时期。从青春发育期到青年后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期。其间自我意识经过三个阶段逐步趋向成熟,这三个阶段是: 1、分化 进入青春期以后,个体的视线由外向内转移,开始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和内心体验,于是个体自我分裂为两部分:主体自我和客体自我。主体自我处于自我意识的主体地位,起观察者、评价者和调节者的作用;客体自我在自我意识中处客体地位,充当被观察、被评价和被调节的角色。经过分化,个体开始认识和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进入心理自我的发展时期,也可以说进入了自我意识发展的“主观化”的时期。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2、矛盾 自我意识的分化,引起了自我意识内部的矛盾,使青年开始感受到儿童期从未体会到的种种内心冲突和思想斗争。自我意识的矛盾最突出地表现为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矛盾。理想自我往往与主体自我相联系,反映了个体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体现了一定社会要求和道德准则的内化情况;现实自我则往往与客体自我相联系,反映了个体实际上是怎样的人,体现了个体各方面的实际发展情况。自我意识的矛盾就是当“主体自我”去考察、认识和评价“客体自我”时,常常会发现“现实自我”不能符合“理想自我”,于是出现了心理不平衡,即自我的分裂。为此,他们常常感到内心困惑、苦闷和烦恼,甚至迷茫不解。能否解决好这个问题,对青年期的心理发展将会产生重大影响。 3、统一 经过一段时间的矛盾与冲突,个体的自我便在新的水平上实现了协调与一致,即自我统一。但怎样统一,统一的性质又如何,则是个体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

幼儿自我意识的培养途径与方法

幼儿自我意识的培养途径与方法 培养农村幼儿自我意识途径的研究与 实践 顾欢华 一、问题的提出 人类已走向新纪元,未来世纪的明显特征是科学技术日益昌盛,知识发展日新月异,不同文化和价值观五光十色,相互影响。我们确信,未来时代的教育只有一个选择,既教会人们学会学习、学会选择、学会合作、学会发展,这样的教育必然是个性和情感化的。素质教育的实施需要从个性发展契入。二十一世纪的幼儿教育是以儿童发展为本 的教育。、及新出台的都特别注重幼儿个性 的发展。自我意识是组成个性的一部分,是个性形成的标志,也是推动个性发展的重要因素。儿童大约在1岁左右开始产生自我意识。儿童的自我系统主要包括3个部分:自我概念、自尊和自我控制。

而我们农村的幼儿严重的自我认识不 适当的现象,在遇到动机冲突或挫折时常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各种消极的心理防御 机制,缓解内心的困扰和不安,陷入回避矛盾、自欺欺人的境地,而对于自我评价也过低,缺乏自信心,表现为低度的自我尊重,只为自己确定很低的目标,只有很差的成就动机,常常表现为沉默寡言、不善交往、行为退缩、情绪抑郁,也常常不能够自觉掌握和调整自己的认识活动、情感态度和动作行为,这样的儿童以后很难适应复**变的社会生活,他们的个性特征和行为常会出现种种为题和障碍。 因此,只有重视幼儿的自我意识的培养,而不仅仅是认知层面,幼儿学习动力和态度的问题才有可能真正解决。而只有积极学习探索,与人合作并反观自身的愿望不止、热情不息的健康个性品质,才是一个人科学认识和心理品质培养迈向巅峰的可靠保证! 而当前的幼儿教育,尤其是农村的幼儿教育,由于家庭、环境、传统教育观念、师资等的影响,对于培养农村幼儿良好的自我

中班自我意识活动

中班自我意识活动:我也有长处 活动目标 1.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并向同伴学习他们的长处。 2.能说出并展示自己的长处,增强自信心。 3.体验展示长处给自己和别人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有关森林场景的背景图。 2.故事中动物图片。 活动过程 1.引出故事,激发幼儿兴趣。 指导语:昨天我去了一个美丽的地方,并且把它画了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地方是哪儿呢? (出示森林场景的图片) 指导语:对了,就是这个大森林,你们想不想知道,昨天在这个大森林里发生了什么事情? 2.初步了解长处的概念,并知道小动物的长处。 (1)听故事第一段。 ①教师提问:故事中的小河马怎么了?小河马室怎么说的?那你们知道什么叫做长处吗? ②师生共同小结:长处可以是自己最优秀、最擅长的地方,也可以是自己最能干、最棒的本领。小鸟在本领比赛中得了唱歌奖,它的长处就是唱歌;小猴得了爬树奖,它的长处就是爬树。

③教师提问引出故事的后半部分。 指导语:那小河马在比赛中都输了,你们觉得它有没有长处呢?是什么? (2)倾听故事的后半部分。 ①教师提问:那让我们继续往下听,听听小河马最后有没有找到自己的长处,如果有,它的长处又是什么呢?最后,小河马还明白了什么? ②师生共同总结:小河马找到了自己的长处,它的长处是游泳,愿意帮助小动物。这也使小河马明白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 (3)迁移故事寓意,说出自己的长处,并进行展示。 ①教师提问:现在小动物们都找到了自己的长处,它们想听小朋友来说一说,你们有什么长处? ②请幼儿进行现场展示。 3.提升经验,明白要互相学习别人的长处。 ①指导语:刚才小朋友都说了自己的长处,老师发现很多小朋友的长处都不一样,你们想一想有什么办法能让自己更进步一点,有更多的长处? ②师生共同小结:只有互相学习别人的长处,我们就会有更多的长处。 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回教室后把自己的长处告诉更多的小朋友。 故事:小河马找长处 森林里进行着“看谁的本领大”的比赛,许多小动物都得了奖。小鸟得了唱歌奖,小猴得了爬树奖。可是小河马在各项比赛中都输了,它羞得满脸通红,悄悄地躲在草从中哭了起来:“我,我真没长处。” 树上的小鸟看见了说:“别哭,别哭,各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我看你的嘴巴

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我长大了》设计方案

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我长大了》设计方案 1、初步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养成对他人、社会亲近、合作的态度。 2、学习关心、爱护、帮助周围的人,有同情心。 3、学习做力所能及的事情。4 、体验与人相处、沟通和合作的快乐。 5、能明白遵守纪律的重要性,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懂得尊重、关心、爱护、体谅他人,并加强幼儿的自信心及积极的对待事情的态度。二:活动内容:活动 一、谈话“我长大了”活动 二、统计“我家有几口”活动三:“大带小活动”活动形式:个别、集体、分小组展开活动活动来源:5-6岁的幼儿已形成了初步自我意识,具有一定的自我服务能力,但仅此还不够。我们应该让幼儿知道:其幼小生命是在亲人的呵护下,在众人的关心、爱护下成长的,在我们心存感激知情的同时,应该学着去关心、爱护、帮助周围的人。学习尊重他人,在与人相处、沟通和合作中产生并体验快乐。三:活动过程:活动一:谈话“我长大了” 师:小朋友,现在你们是大班的哥哥姐姐了,在幼儿园应该怎么做?在家呢? 幼儿的谈话记录: 在幼儿园“要帮助老师做事情。” “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好。” “要和小朋友友好相处。” “要帮助小朋友们做事情。” “不打架、不骂人、不抢玩具。”

“排队要快、不推不挤。” “少玩玩具,多看书,多学习,还要学会认字。” “爱护花草树木,爱护动物。” “要保持清洁,不乱扔垃圾。” “要收拾好自己玩过的玩具。” “不大吵大闹,认真听讲。” 在家里“不吵爸爸、妈妈买玩具。” “帮家里人做力所能及的事。” “要尊重老人。” “少看电视,多画画,多学习。” “自己吃好饭,不浪费粮食。” “要看好弟弟、妹妹。” “不做危险的动作,不乱吃东西。” “要讲礼貌,会倒茶给客人喝。” 活动二:统计“我家有几口” 致家长的一封信 尊敬的家长: 您好! 我们现在进行“我长大了”的主题活动,旨在树立幼儿尊重、关爱他人;能参与家庭分工及勇敢、负责任、守规则、解决问题等良好品质。 请您协助幼儿将自己近期的进步或在家会做的事用图文形式做一本书(书名自定)。请下周三带来。 注:请家长将《家园联系手册》填写好下周交来。 感谢您的支持! 大班分析:幼儿通过统计活动,能了解家庭的人口。 活动三:“大带小活动” 谈话师:你们是幼儿园大班的哥哥姐姐了,你们应该怎么帮助弟弟妹妹呢? 幼儿的谈话记录:活动小结: 在活动的开展中,孩子们的兴趣都很浓,在带弟弟妹妹时他们非常的认真、细心。幼儿知道自己已经长大了,会做许多事情,并愿意为成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例如:带弟弟妹妹玩大型玩

如何培养幼儿健康的自我意识

如何培养幼儿健康的自我意识 【摘要】在幼儿教育中,多多少少存在着对幼儿心理健康重视不够的问题。幼儿教师应该将幼儿的交往能力、自我评价意识以及愉快向上的情绪体验,作为自己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从自己的工作实践出发,从四个角度探索幼儿教育中如何培养幼儿健康的自我意识,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关键词】幼儿教育自我意识途径 培养幼儿健康的自我意识对于孩子一生的成长具有奠基性的意义。健康的自我意识的核心就是培养幼儿快乐的情感体验,快乐的孩子一定是一个善良、向上的孩子,孩子的身心发展的关键在于孩子是否拥有快乐的情绪。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应重点营造和谐宽松的环境氛围,关注孩子的学习、生活是否快乐,是否乐于表达、乐于观察、乐于表现、乐于询问、乐于体验,让孩子拥有丰富的感受和体验,让孩子在畅快的表达表现中快乐成长。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需要教师富有智慧的呵护和快乐情感的滋润。宽松和谐的情感环境、丰富多彩的感受和体验情境、自主畅快的情感表达,有利于幼儿快乐情感的培养。下面,作者从四个方面分析探讨幼儿教育视野中的快乐情感培养策略。 一、营造宽松和谐的情感环境 小草、小树的成长需要湿润的土壤和充足的阳光,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长需要宽松和谐的氛围。只有在一种友爱和愉快的氛围里,孩子的潜能才能得到充分挖掘,孩子们的表现力、创造力才会得到充分的体现。老师自觉不自觉的拥抱、抚摸、牵手,甚至会带来奇迹,将对孩子的感情最直接最真诚最大胆地传达给他们,让孩子感受到老师的爱、感受到被尊重的快乐,孩子在老师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也会学会用爱心对待其他的孩子。教师的职责就是让孩子讲课快乐的成长,因此,幼儿园应该创造和谐愉悦的情景氛围和充满爱和被爱的生活环境,使幼儿一直处于愉快的积极的情感状态之中。安全优良的气氛环境,科学的有规律的作息,使幼儿在关怀、体贴、宽松、快乐的情感氛围下,使幼儿感到平等、安全和愉快,愿意与老师进行沟通,对老师产生依赖感、亲切感,愿意接受老师的教育影响。在宽松愉悦的环境中,进行生活和学习,才能培养幼儿善良乐观、充满爱心、思维活跃、充满自信心和创造力。在这方面,教师应该在家长来园或离园接送幼儿时,必须微笑接待、耐心问候,并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具体个性品质采用相应的情感交流方法。 二、在游戏功能培养幼儿良好的情感 幼儿的一日活动离不开游戏,游戏就是幼儿一日活动的中心内容,幼儿的知识、情感都是在游戏中获得的,幼儿教师在游戏活动中融入身心健康教育的内容,就更能培养孩子的群体性和独立性。通过游戏,让儿童感受到合作配合的重要性,使孩子从家里的“小皇帝”变成平等和群的一份子,能够和其他幼儿分享快乐,提高幼儿合群的自觉性,从小培养幼儿协作意识。在进行分角色游戏中,幼儿之间

幼儿自我意识活动设计说明

我们的主题:《我们的身体》 容与要 求: 1、认识自己身体主要部位的外部特征,体验它们的作用。 2、运用测量及比较的方法,体验自己在长大,并为自己长大而高兴。 3、初步了解和积累爱护身体的基本尝试。学习保护身体的方法,体验身体健康的快乐。 活动与指导: (一)我们的脸蛋 1、散文:秘密(语言) 2、健康歌(歌曲) 3、练眼力(语言) 4、表情娃娃(数学) 5、会听声音的耳朵(科学) (二)双手真能干 1、认识指纹(科学) 2、我爱小手(科学) 3、小手歌(歌曲) 4、好看的手影(艺术) (三)我的小脚丫 1、滑稽的脚先生(歌曲) 2、小脚印(语言) 3、大鞋和小鞋 (四)我们快快长 1、我在长大 2、我长高了 3、笑呀笑(歌曲) 我们的儿歌 儿歌:脚印 小鸡的脚,尖尖的,跑来又跑去,竹叶撒满地。 小狗的脚,圆圆的,跑来又跑去,梅花落满地。 小鸭的脚,扁扁的,跑来又跑去,小扇铺满地。 小孩的脚,胖胖的,跑来又跑去,小树栽满地。

散文诗:秘密 墙角有条小缝,风儿会吹进来, 小雨会钻进来,凑近小缝仔细瞧: 可以看见蝴蝶在花丛中捉迷藏,彩虹从屋顶上浮现。 可以看见独角兽在月牙周围打转,一大把流星从天边划过。 可以看见太空战士登上火星,小精灵钻进地球的肚子。 这些都是我们的秘密,只能一个人去看,别人都不会知道。 儿歌:十个手指头 一二三,爬上山, 四五六,翻跟斗, 七八九,拍皮球, 伸出两只手,十个手指头。 健康歌 目标: 1、感受歌曲活泼、欢乐的情绪,能够较清楚的演唱歌曲。 2、感受运动身体的快乐。 过程: 1、欣赏歌曲 2、学习歌曲1)、说说歌曲中唱了些什么?2)、身体哪些地方动?3)、熟悉歌曲4)、演唱歌曲 3、歌曲表演1)启发幼儿根据歌曲创编容,说说身体的什么地方还可以动?2)引导幼儿跟随音乐,快乐的边唱边动,体验歌曲的活泼、欢乐的情绪。 4、活动结束。 身体怎么动 目标: 1、能够积极探索自己身体的运动机能。 2、感知自己身体的很多地方都能运动。 过程:1、哪些部位能动?1)、除了手、脚、脖子、屁股能够动,我们的身体还有哪些地方能动?2)、引导幼儿自由探索身体的哪些部位能动。3)、鼓励幼儿经验交流。

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教案

课时教案 编号:第10号 课时安排: 2 学时教学课型:理论课 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1) 教学目的要求(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层次): 1.能做出本节思维导图并讲解; 2.能说出自我意识的结构; 3.体验合作、探索、表达、欣赏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自我意识的结构 教学方式、手段、媒介: 教学方式:讨论法、讲授法、探究性学习。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科书,投屏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气质的概念、分类和拟合度教育 二、案例导入: 苏格拉底、雅典神谕、狮身人面像 三、学习新知: (一)自我意识概述 1.自我意识的概念 自我意识是个性社会化的结果。它是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个性发展水平的标志。成熟的自我意识变现在三个层次,即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 2.自我意识的结构 自我认识(认识成分):人对自身特点、特征的认识;自我认识包括自我观察、分析和评价。 自我体验(情绪成分):人在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对自己产生的情绪体验;基础是自我评价。 自我调控(意志成分):人对自己心理和行为的主动控制和调节。 (二)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 1.婴儿自我意识的发生和发展

2.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 (1)幼儿自我评价的发展特点 (2)幼儿自我体验的发展特点 (3)幼儿自我控制的发展特点 我国心理工作者研究了自我控制发展各个时期的年龄特征,普遍认为学前儿童自我控制开始发生的年龄转变期为4—5岁,自我控制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坚持性和自制力上。4岁之前,幼儿的自控能力普遍较弱,自我控制水平也是非常低的,他们的行为主要受成人的控制。随着年龄增长,幼儿的自我控制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三)促进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策略 1.在自我评价中树立信息 ① 多给儿童具体而真诚的赞美 ② 多给儿童公正而客观的评价 ③ 多给儿童提供更多的自我评价和评价他人的机会 2.在自我体验中享受成功的快乐 ① 鼓励幼儿的自主探索,体验成功的快乐 ② 创设表现机会,获得成就感 3.在交往中增进自我调节能力 ① 提高同伴交往的质量,在日常生活中增强自我约束力 ② 通过游戏等活动提高儿童自控能力的水平 四、学习资料:中国慕课、课本中的资源 五、辅导答疑 六、课后小结 本节课主要讲授了自我意识的概念、层次和结构,阐述了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特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使学生在日后工作中运用这些规律和特点,塑造和形成学前儿童良好和正确的自我意识。

谈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与培养

谈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与培养 我国有句俗话:“人贵有自知之明。”说的是人如果能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那是难能可贵的事情。做为社会成员的人,只有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才有可能把自己摆在社会集体中的恰当位置上,并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才有可能主动地促进自己个性的完美发展。 但是,人要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恰恰相反,它可能是人在自己的认识活动中所碰到的最困难的课题之一。如果说人一生都在不断地认识自然和社会的话,那么,人一生也都在不断地认识自己。从人的一生看,人对自己的认识往往是时而清楚,时而糊涂,能够做到大体清楚,基本正确就不错了。从人的成熟期的发展看,人对自己的认识可以说是逐步深入,最后接近于成熟。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幼儿阶段属于发展早期,这个时期的孩子对自己的认识还十分肤浅。 儿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孩子出生后的头几个月,对自己几乎没有多少认识。他不清楚自己同周围事物的界限,不知道自己是一个独立存在的社会实体,更不知道使用自己的力量,发挥自己对客观世界的影响。比如,他不知道主动地伸手抓物;他吸吮自己的小手,就像吸吮一个玩具一样,并不了解手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他在摆弄玩具时,如果从他手里把玩具拿走,他不会追寻,如果再将玩具放在他的肚皮上,他也不会主动伸手将它拿出来。放在他肚皮上的玩具就象长

在他身上的一块肉一样,成为他身体的一份。这些都说明,孩子还不清楚做为主体的自己和客观事物之间的界限。孩子为了弄清这个界限,并了解自己的独立存在,大约要经历一年多的时间。 一般认为,孩子了解自己是从看到自己的力量开始的。当孩子将玩具扔到床上后,妈妈给他捡起来,他又再次将玩具扔到床下。如此往返,他逐渐看到了自己有一种作用于其它事物的力量,感觉到自己的“与众不同”。这种力量可以在许多场合表现出来,这就不断强化了孩子的上述感觉。其后随着言语的发展,孩子开始了解自己身体各部的名称,如哪是自己的头,哪是自己的手、脚、眼、鼻、口等。这时,孩子逐渐了解了做为一个生物实体的“自我”,并把自己从众多的客观事物中区分出来。 但是,人不仅是一个生物实体,而且还是一个社会实体。做为社会实体的“自我”,孩子是在同他人的社会交往中逐渐认识的。首先,他借助于语言确立了自己的名字,并以此代表自己同他人进行语言交往。这种交往活动常常不只是为了生理的需要,而且是为了社会性的需要,如玩耍。在效中,孩子从开始使用自己的名字,进一步到掌握代名词“我”,这时他才真正把自己做为一个社会的主体从众多的客观事物中独立出来,才会真正开始积累对于“我”的认识。孩子大体要到三岁左右,才会成熟到如此程度。 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三岁左右的孩子有一种强烈地要求自己做事的愿望,遇到什么事都想自己干。这可以说是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表现。这个时期,鼓励孩子独立行动,赞扬孩子在行动中获得每一点成

中班幼儿自我管理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中班幼儿自我管理 篇一:中班幼儿自我管理的策略丁红波 浅谈中班幼儿自我管理的策略丁红波 摘要:自我管理是自我教育的基础,是幼儿的内在需要,能够帮助中班幼儿正确认识自我,发展自我。时代在发展,而不成正比的是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出现缺失或下降的现象。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尝试,探索出中班幼儿自我管理的实用方法与多种策略,如尊重与鼓励、计划与管理、问题与行动等各项措施,以更好地引导幼儿实行自我管理。 关键词:自我管理;中班幼儿;策略 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个奇怪的现象正在发生并发展着——我们的孩子很缺乏自我管理能力。究其原因,现代教育的发展误区、教育人员思想意识的偏差以及多重的家庭教育模式都干扰着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发展。 在平时不断尝试和摸索中,探索出了中班幼儿自我管理的实用方法与策略: 一、尊重与鼓励——把自我管理权利还给幼儿 中班幼儿已经具有初步的自我认识、集体认识和合作能

力。初入中班,幼儿进行重新的自选分组,组员由幼儿自选,并给新组取名,组长由幼儿协商选择和轮流。此种形式的分组、自选伙伴的目的就是让幼儿能够有一个自主的开始,既然是“我”喜欢的,就要做得更好。这种小组捆绑的方式在分组当天的午餐时已经初见成效,每个组都要争当最好的,每个成员也都很积极,因为只有做好自己,才能为小组争光。 篇二:浅谈中班幼儿自我管理的策略丁红波 龙源期刊网.cn 浅谈中班幼儿自我管理的策略丁红波 作者: 来源:《新课程·教师》20xx年第04期 摘要:自我管理是自我教育的基础,是幼儿的内在需要,能够帮助中班幼儿正确认识自我,发展自我。时代在发展,而不成正比的是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出现缺失或下降的现象。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尝试,探索出中班幼儿自我管理的实用方法与多种策略,如尊重与鼓励、计划与管理、问题与行动等各项措施,以更好地引导幼儿实行自我管理。 关键词:自我管理;中班幼儿;策略 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个奇怪的现象正在发生并发展着——我们的孩子很缺乏自我管理能力。究其原因,现代教育的发展误区、教育人员思想意识的偏差以及多重的家庭教育模式都干扰着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发展。

幼儿园自我意识幼儿优质教案

自我意识幼儿优质教案 幼儿能找出自己的优点,并且愿意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展示。了解自己在不断成长变化,体验成长带来的快乐。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自我意识幼儿优质教案,供大家参考。 自我意识幼儿优质教案1 活动目标 1、通过制作档案,帮助幼儿更明确更全面地认识自己的喜好。 2、通过交流档案,引导幼儿了解他人的喜好与自己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学习接纳、尊重他人。 活动准备 1、档案记录表人手一份;铅笔一人一支。 2、每位幼儿自带一张一寸照片;彩色水笔若干。 活动过程 一、谈话:我的喜好 1、以自由谈话的方式引导幼儿讲出自己的喜好; 教师:今天我和大家在一起玩,真的非常开心。我现在已经知道了你们的姓名、年龄和所在的幼儿园,还特别想知道你们最喜欢的是什么。你们愿意告诉我吗? 2、教师用提示性的问题帮助幼儿丰富谈话内容: 教师:你最喜欢的人是谁?你最喜欢做的事情是什么?你最喜欢玩什么?…… 二、制作我的小档案 1、教师:大家都想把你喜欢的事情告诉我,我这样一个人一个人地听,需要很长的.时间。有没有什么方法能让我更快地知道全班每

个小朋友最喜欢的事情呢?(幼儿讨论,教师及时肯定幼儿的想法) 2、出示教师事先制作好的一份小档案,引导幼儿观察: ①提问:上面有些什么?你知道它们分别代表什么意思吗? ②教师介绍每幅图画所代表的含义。 ③教师:你们想不想也为自己制作这样一份小档案? 3、幼儿在表格内贴上自己的照片,用绘图方式制作自己的小档案。 4、制作好小档案的幼儿可以互相交流一下自己档案里的内容。 三、游戏:小小调查员 1、教师讲解游戏的玩法,引导幼儿愉快游戏。 玩法:幼儿当调查员,在音乐若中模仿开汽车的动作向前行进,当音乐停止时,幼儿取出自己的档案表互相进行调查,看一看自己的档案和别人的有什么相同或不同之处,做好记录。 2、围绕调查结果组织幼儿进行讨论。 ①你有没有找到和别的小朋友一样的地方?还有没有不一样的地方? ②大家彼此之间的不一样会不会影响你们做好朋友? 四、鼓励幼儿在主动观察、了解他人的基础上,为他们制作小档案。 1、教师:你们还想为其它人制作小档案吗?(幼儿自由发言) 2、教师:以后小朋友可以为你喜欢的人制作他们的小档案,作为礼物送给他,他一定会非常高兴的! 五、教师和幼儿一起将制作好的小档案布置在班级合适的地方。 延伸活动 引导幼儿为家人或喜欢的小动物等制作档案,激发幼儿了解、探

幼儿自我意识发展指标

小班社会领域幼儿发展水平评价指标 一级指标二级 指标 三级指标评价提示评价方式评价要求 社会领域自 我 意 识 1 了解自己与他人的不 同 姓名、性别、 年龄、属相 问答 1能全部说出,并且知道的更多(优秀) 2能清楚地说出(良好) 3能说出2-3项(再努力)2 愿意自己的事自己做,相 信自己的能力 穿衣、洗手、 吃饭、入厕 观察活动 1能独立完成力所能及的事情(优秀) 2能完成4项(良好) 3能完成2-3项独立完成(再努力)3 知道遇到困难时寻求帮 助 生活、学习、突发情况问答、观察 1知道主动及时地寻求合适的帮助(优秀) 2知道寻求帮助(良好) 3不知道寻求帮助(再努力)1 有自己长大的意识,感 受成长的快乐 回忆成长的过程 (年龄、身体特征) 语言讲述 1知道自己长大,能感受到长大的乐趣(优秀) 2知道自己一天天长大,感受到身体的变化(良好) 3知道自己长大(再努力) 2 能辨别行为的美与丑。辨别行为的对错观察活动 1知道行为的对与错,并能严格要求自己(优秀) 2能辨别行为的对错(良好) 3对行为的对错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再努力)

中班社会领域幼儿发展水平评价指标 一级指标二级 指标 三级指标评价提示评价方式评价要求 社会领域自 我 意 识 1 了解自己的优缺点、尝 试表达自己的理解和判 断 一日生活观察、谈话 1知道自己的优缺点,并会表达自己理解和判断(优秀) 2知道一些自己的优缺点、但不会进行表达(良好) 3不很区分自己的优缺点(再努力)1 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并 愿意学习。 能表达出别人的优点 游戏、问答 1愿意学习别人的优点(优秀) 2知道别人的优点(良好) 3不明确别人的优点(再努力)2 有集体意识,愿意为班 级服务 班级活动观察 1愿意为班级服务,自觉处理班级事务(优秀) 2能够按要求为班级服务(良好) 3对班级工作不够积极(再努力)3 有自信心,相信自己能 把事情做好 手工活动等观察操作 1有信心,能把事情做好(优秀) 2敢于自己独立去完成(良好) 3没有信心,独立完成的能力弱(再努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