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经济师公路运输讲义《第二章》

第二章运输方式与综合运输

第一节运输方式及其技术经济特性分析

一、运输方式及其分类

1.运输方式的概念:

运输方式是从事运输活动所采用的某种手段或方法,这些手段或方法主要表现在运输基础设施及运输工具上。

2.运输方式的分类:五大运输方式

简记为:“公、铁、水、航、管”

表2—2 五种运输方式运输方式使用的工具从事运输的地点

公路汽车和其他运输工具在城乡道路上

铁路以机车为牵引,客/货车为运载工具沿轨道上

水路船舶(或其他水运工具,如竹筏) 水道,在河流或海洋上运输

航空飞机或其他飞行器在空中

管道大型钢管、泵站、加压设备设在地下、架空、水下等位置

注意:

1)公路:就陆上运输来说,“公路运输"与“道路运输"的涵义已经趋于一致。道路运输的涵义相对要比公路运输更广泛一些。

2)铁路:通俗的称为火车。以机车为牵引,客/货车为运载工具,沿轨道运输。铁路运输系统包括线路、机车、车辆、通信信号以及其他相关设施设备。

3)水路:分内河运输和海洋运输。海洋运输又分为沿海运输和远洋运输。

4)航空:长途客运的一种重要方式。

5)管道:按敷设方式分埋地、架空、水下;按输送介质分原油、成品油、天然气、油气混输、固体物料浆体;按其在油气生产中的作用,油气管道又分为矿场集输管道,原油、成品油和天然气的长距离输送干线管道,天然气或成品油的分配管道等。

二、运输方式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五个衡量指标:运送速度、运输成本、劳动生产率、燃料消耗量、始建投资

1。运送速度:指旅客、货物在运输过程中平均每小时被运送的距离。

在途时间指,对客运来说是从检票、上车到下车为止;对货运来说是从装货开始到卸完货终止。

从远距离运输讲,运送速度从高到低依次是飞机、火车、汽车、轮船;从近距离运输讲,运送速度最高的是汽车。

影响运送速度的因素:

√技术速度:

√营运速度:

√始发和终到作业时间:装卸作业、列车船队编组解体所需时间等。该部分时间占整个运输时间的比重越大,运送速度越低。

√途中作业时间:如途中停靠上下客时间,途中作业时间占整个运输时间的比重越大,运送速度越低。

2.运输成本:指运输生产部门在完成一定运输任务时成本和费用的支出.

(1)单位运输成本:是平均每一单位运输工作量支出的费用。(元/千吨公里)

运输成本是一个综合性指标,反映了:劳动生产率的高低、燃料的节约与浪费、设备利用率的高低、运输组织工作的改进.

(2)运输成本的划分:

根据运输业的特殊性:①固定设施成本、②移动设备拥有成本、③运营成本。

√固定设施成本:如铁轨、公路、机场、管道等的建设、维修养护及使用成本。

√移动设备拥有成本:机车车辆、卡车、船只、飞机等的购置、维修、折旧费用.管道是唯一仅使用固定设备的运输方式.

√运营成本:根据与运输量是否有关。

①直接运营成本:燃料、直接运营人员的工资等;

②间接运营成本:辅助、管理人员的工资等。

(3)运输成本的影响因素:运输工具的类型及利用程度、载重量、运距、货运密度、货物种类、运输方向均衡度等.

3。劳动生产率:指一定时期内劳动者的劳动效率。

劳动生产率的高低主要决定于单位运输工具的装载量及运输线路通过能力的大小。

4。燃料消耗量:以各种运输方式所完成的每单位运输工作量的平均燃料消耗来计算.

5.始建投资:指运输设施设备的初始建造价值。

在比较各种运输方式的始建投资时,首先是比较建设线路投资和运输工具投资。

三、各种运输方式技术经济特性的比较分析

方式技术速度运输成本劳动生产率运输能耗线路投资

铁路 2 4 4 4 6

内河 5 2 2 2 3

海运 4 1 1 1 1

公路 3 5 5 5 4

民航 1 6 6 6 2

管道 3 3 3 5

(1)运送速度:

长途:航空有明显的领先优势,火车、汽车、船。

短途:汽车的最快。

(2)运输成本:

主要从运量、运距两方面来考察.

铁路:与运量无关的成本占50%,因此运量小时单位成本很高,运量大时成本大幅下降。装卸作业成本占18%,因此运距短成本高,运距长成本大幅下降.

内河:高的可变成本和低的固定成本。

运量大,成本会增加.

由于装卸作业占成本的40-50%,因此运距短成本高,运距长成本下降.

海运由于运距较长,因此成本在所有方式中最低。

汽车:较高的可变成本和较低的固定成本。固定成本要略高于水运.

航空:低的可变成本和高的固定成本。

管道:与铁路类似,固定成本高,可变成本低.规模经济效益明显。

综合而言,水运的单位运输成本较低,而汽车较高,航空的运输成本最高。

(3)劳动生产率:

从高到低依次是水、管、铁、公、航.

(4)运输能耗:

速度越高,阻力越大,单位能耗越高。

(5)始建投资:

从线路建设投资看,从大到小依次是:铁路、管道、公路、内河、航空、海运。

从运输工具投资看,从大到小依次是:飞机、轮船、火车、汽车。

(6)其他方面:安全性、机动性等.

第二节各种运输方式的合理分工与运输结构

一、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

1.铁路:

√优点:运输能力大;运输成本低;能保证运行的经常性和持续性;运输的地区局限性小;统一管理指挥,准时高速;安全可靠;规模优势明显.

√缺点:始建投资大周期长;装卸作业时间长;机动性差;固定投资大,停运后不易转让回收。

2.公路:

√优点:覆盖面广;机动灵活;方便,“门到门”;资金周转快,回收期短;抢险、救灾及战时的最有效运输方式。

√缺点:单车作业量小,相对成本高;运行持续性差;不安全;有污染.

3.水路:

√优点:通航能力不受限制,可运载超大型货物;航道投资小;易扩建;运载能力大;劳动生产率高;运行持续性强,可远距离运输。

√缺点:速度低;受天气影响大;受航道限制,灵活性差;需要其它接驳方式。

4。航空:

√优点:速度快;机动性大;舒适安全;建设周期短、投资少,只需要有飞机和机场。

√缺点:飞机制造昂贵;能耗大;运载成本和运价高;受天气影响,雷雨等;短途中运送速度优势不明显,宜中长途运输和鲜活、高价值货物运输.

5。管道:

√优点:运量大;建设投资相对小,占地少;不受气候影响,稳定;易于自动化和集中遥控;环保.

√缺点:灵活性差,调节运量及方向的幅度小;运输对象单一;运输工具不能移往他处使用;部分油品长期积存在管道内,占用成本。

二、各种运输方式的合理分工与协作

一个国家的交通运输业采用哪种分工与合作模式,取决于国家的自然、经济、地理及运输结构类型.

我国:幅员辽阔,路海疆域广大→ 建立综合的交通运输体系

1.各种运输方式的适用范围

铁路:幅员辽阔的大陆国家;铁路建设比较发达的国家;大宗货物运输;中长距离货运;中长距离客运;城际间或市郊客运、通勤等。

公路:中短途客货运,集疏的有效方式;高附加值、多批次、少批量货运.

水路:时间要求低的大宗、廉价货物的中长距离运输。

航空:高附加值的、贵重、鲜活、急需的远距离货物运输。

管道:流体货物,如石油、天然气。

2.各种运输方式的协作

(1)可能性:各种运输方式各具优缺点,相互补充,使协作成为可能。

(2)必要性:一个完整的运输过程不是一种运输工具所能完成的。

(3)原则:

√充分满足需求原则

√总体效益最优原则

√衔接便利顺畅原则

√可持续发展原则

(4)方式:构建综合运输体系,发展联合运输。

三、运输结构

1.运输结构的涵义(要求掌握)

(1)涵义:

运输结构是指运输部门内外部相互联系的各个方面和环节的有机比例和构成。

√内部:各种运输方式内部各环节的构成比例。

√外部: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一个分工和协作。

(2)层次:宏观、中观和微观。

√宏观:从国民经济整体考察→运输能力与需求的适应程度,投入产出比

√中观:从运输行业内部考察

√微观:从每种运输方式内部的各个环节考察

(3)要求:

◆宏观要以中观和微观为基础

◆中观和微观要服从宏观的要求

2。运输结构的内容

(1)运量结构:各种货物品类的货运量比例;各种性质的旅客占客运量的比例。

(2)区域结构:各种运输方式的营运线路长度、运输工具数量、客货运量在区域分布情况。

东部地区99.35万公里

中部地区120.25万公里

西部地区126.10万公里

总里程345.7万公里

(3)技术结构:科技含量。如:装卸手段的机械化程度等。

(4)投资结构: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投资比例,反映投资方向,发展重点.

(5)运力结构:各种运输方式运能的比例关系。

3。运输结构的影响因素

1)客运结构的影响因素

√经济发展水平和阶段

√各种运输方式的运行速度

√国土面积、地理位置、人口数量及分布

√运输方式的服务质量

√国家的经济政策和运输政策

2)货运结构的影响因素

√需求结构(产业结构)的变化

√供给因素的变化

√国家的经济政策

√其他:地理位置、资源分布及生产力布局

4。运输结构的优化

(1)结构优化的原则:适应需求!!!

▲适应产业结构的需求

①资源密集型产业结构:运输结构就要考虑运量大、规模大,对运输方式选择要求重载化和大型化。

②资金密集型产业结构:运输结构要考虑运量小、批量小、速度快,对运输方式选择要求小型化、灵活化和快捷化。

▲适应人民生活水平的需求

▲适应实际的需求

▲适应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需求:少投入高回报。

(2)结构优化的对策

①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②要注重先进的经济增长方式;③要设立综合管理

体制;④要保持合理的运价体系.

第三节综合运输及运输网的布局

一、综合运输与综合运输体系

1.综合运输

综合运输是各种运输方式有机结合、相互协作、连接贯通、分布合理的综合运输体,是综合组织管理各种运输方式进行运输生产的一种现代化运输形式和系统工程.由3部分组成:①运输网络及运载工具;②运输代理企业;③运输管理部门。

2。综合运输体系

也称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是指各种运输方式在社会化的运输范围内和统一的运输过程中,按其技术经济特点组成的分工协作、有机结合、连接贯通、布局合理的交通运输体系.

√在五种运输方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通过运输过程的本身要求联系起来的

3.综合运输体系的组成

1)运输方式构成:公、铁、水、航、管。

2)设备构成:固定设备和移动设备.

√固定设备:线路、土木建筑及相关技术设备,如通讯设备è投资大、建设周期长

√移动设备:动力装置和载运设备,飞机、轮船等

4。联合运输

联合运输是指在一个完整的货物或旅客运输过程中,不同运输企业、不同运输区段、不同运输方式和不同运输环节之间的衔接和协调组织。

①水运接转公路运输

②坐汽车,从市到市,再换汽车从市到乡村

③坐飞机,需要转机,从南航换海航

④运输过程中涉及的运输协作组织等

特征:全程性、简便性、代理性、通用性、协同性

类型:

划分标准类型

按运输对象分类旅客联运、货物联运

按运输方式不同单一方式联运、多种方式联运(多式联运)

按联运的起终点不同国际联运、国内联运

5。国际多式联运International multimodal transport(IMT)

▲是在集装箱运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按照多式联运合同,至少以两种不同的运输方式,将货物从一国境内运至另一国境内指定交付地点的货物运输。

▲优点:责任统一、手续简便、降低运营成本、加速货运周转等。

二、运输网及运输网布局的原则和内容

1。运输网及运输网密度

(1)运输网:

在一定空间范围(国家或地区)内;

网是由“点”和“线”组成的:一种或多种运输方式的运输线路和运输枢纽;

按照一定的原则和要求所构成的。

■运输枢纽:是线路与线路的结合部.

划分标准类型

按组成要素单一运输方式的运输网、综合运输网

根据地理条件、行政区域国家级交通运输网络è运输通道

省级交通运输网络è主干道与国家网络的衔接

县市级交通运输网络

(2)运输密度:è衡量运输网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

指一定土地面积,或一定人口平均拥有的某种运输方式的线路里程数。

可用恩格尔系数表示:人均密度和单位面积密度的几何平均数。

式中:d恩格尔系数,L运输网长度,S面积,P人口,sd综合运输网密度,Q国民生产总值。

2.运输布局的依据与原则

(1)运输布局的概念(掌握)

运输布局是研究各种运输方式的合理分布和合理配备以及发展规律。

√从宏观上讲是根据区域的自然条件、资源分布、生产力水平、人口分布等来配置运输问题。

√从微观上讲是把某种运输设施落实到具体的位置上,并合理的配置移动设备。

(2)运输布局的依据

◆国家经济的发展水平

◆自然条件:海拔高地势不平的地方,运输建设就少,因为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

◆科技水平

◆国防、旅游和环境因素等

(3)运输布局的原则(3条原则):运输通道原则;综合运输原则;运输效益原则

■运输通道是指在某一长条地域内,存在流向相同的密集交通流量,有多种运输方式为其服务。

■综合运输原则是指“优势互补"、“因地制宜”、“协调配合”

■运输业的投入是各类资源;

■运输业的产出是人和物的“位移".

这种位移可以表现为:

“有形的”:运量、周转量、吞吐量、营业收入和利润等

“无形的”: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的直接/间接影响

3。运输布局的内容

(1)运输线路的布局

掌握3大要素:运输线路的走向、运输线路的类型和运输线路的技术标准。掌握线路类型的选择:

数量大、价值低、距离长è水运、铁路

运量小、运距短è公路

运距长、贵重è民航

石油、天然气的运输è管道

(2)运输场站的布局

■场站在运输网中的布局

例:县级的客运场站都设置在国省干道附近.

■场站内各种运输设备的布局

例:北京西客站,站厅设在什么位置,售票口设在什么位置。

三、运输布局的基本方法(3种方法)

1.运输发展四阶段法

随着经济发展的程度:

“封闭经济”è经济快速发展è经济高度发展è最高层次“点”阶段è“线”阶段è“网”阶段è高度优先连接阶段2.最小生长树规划法:类似运输发展四阶段法

3。空间运输联系定量分析法

1)运输联系强度的计算

2)根据运输联系强度规划运输通道

3)对运输通道节点的要求

①既是区域经济活动中心,又是集散中心

②必须是运输干线上的主要运输枢纽

③必须同属于一个规划层次

经济师中级运输(公路)基础讲义-道路运输系统

考试目的、重点和难点: 考试目的: 测量考生对道路运输系统的概念、基本内容的认识和了解程度;对路网、场站、车辆、运输组织管理、智能运输等子系统的构成、技术标准、功能、任务和职责等方面知识的了解程度。考生通过本章的学习,对道路运输系统的构成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了解,为进一步学习和掌握道路运输生产的特点和规律奠定基础。 重点内容: (1)道路、公路的概念、公路分类及分级的依据 (2)公路网及其组成 (3)汽车客运站及其分类、分级的依据及基本标准、汽车客运站的具体业务 (4)汽车货运站的分类、分级 (5)汽车的分类及其使用性能含义 (6)道路运输行政管理组织结构 (7)智能运输系统的构成及各部分的含义 难点: (1)公路的技术等级 (2)汽车的分类及使用性能指标的含义 (3)道路运输行政管理组织结构 一、路网系统 (一)道路及其基本组成 1.道路及公路的概念 道路的概念。 公路的概念。 2.公路技术等级 将公路分为两类五个等级的依据。 例题:公路交通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公路某断面的()。(05年真题) A.客货流量 B.客货周转量 C.机动车数量 D.汽车数量 答案:D 第一类为汽车专用公路,包括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第二类为一般公路,包括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 各个等级的一些具体数据指标。 3.公路的基本构成 公路是一种线型工程造物,主要包括路基、路面、桥梁、涵洞、隧道和其他辅助建筑物。 (1)公路路基(路基横断面的三种基本形式) (2)公路路面(按使用特性分,可分为四级) (3)桥隧建筑物 路面等级与交通量、车速的关系(见书本第142页的表7-2) (二)公路网及其组成 1.公路网及公路网密度 公路网是指由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不同等级公路组成的线路网络。 公路网密度是衡量公路网的一项主要指标,是指单位国土面积或单位人口拥有各类等级公路的数量。

中级经济师 第二章 运输方式与综合运输

第二章运输方式与综合运输 1、 不同运输方式有着不同的技术经济特点,铁路的缺点表现在()。 A:运行持续性差 B:始建投资大,建设时间长 C:调节运量及改变方向的幅度较小 D:受气象影响大,经常性较差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铁路运输的缺点。A选项是公路运输的缺点,C选项是管道运输的 缺点,D选项是水路运输的缺点。 2、 水运业的成本结构是()。 A:高可变成本和高固定成本 B:低可变成本和低固定成本 C:高可变成本和低固定成本 D:低可变成本和高固定成本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水运业的基本成本结构。水运业的成本结构是:高可变成本和低固 定成本。 3、 为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运输网发展的状况,通常采用()综合指标衡量。 A:单位国民生产总值运输网密度 B:恩格尔系数 C:单位面积运输网密度 D:人均运输网密度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运输网密度的衡量指标——恩格尔系数。 4、 运输布局的主要内容包括运输线路布局和()。 A:运输枢纽布局 B:运输了工具布局 C:运输网络布局 D:运输场站布局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运输布局。运输布局的主要内容包括运输线路布局和运输场站布局。5、 航空运输的最大特点和优势是()。 A:运量大

B:机动灵活 C:服务周到 D:速度快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航空运输的特点。速度快是航空运输的最大特点和优势。 6、 综合运输体系是各种运输方式在社会化的运输范围内和统一的运输过程中,按其()组成分工协作、有机结合、连接贯通、布局合理的交通运输综合体。 A:技术经济特点 B:在运输结构中所占比例 C: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D:完成的运输量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综合运输体系的概念。综合运输体系,也称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是指各种运输方式在社会化的运输范围内和统一的运输过程中,按其技术经济特点组成的分工协作、有机结合、连接贯通、布局合理的交通运输体系。 7、 运输通道是指存在流向相同的密集(),有多条运输线路和多种运输方式参与运输的长条地域。 A:运输量 B:物资量 C:客流量 D:交通流量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运输通道的概念。运输通道是指在某一长条地域内,存在流向相同的密集交通流量,有多种运输方式为其服务。 8、 对于运输结构要考虑运量小、批量小、速度快,对于运输方式要选择小型化、灵活化和快捷化,这适应了()产业的需求。 A:资金密集型 B:产品密集型 C:人员密集型 D:资源密集型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运输结构优化的原则。当产业结构是以资金密集型为主时,运输结构要考虑运量小、批量小、速度快,对运输方式的选择要求是小型化、灵活化和快捷化。 9、 在比较六种运输方式的始建投资时,从线路建设投资来看,投资最大的是()。 A:航空运输 B:公路运输

中级经济师公路运输讲义《第二章》

第二章运输方式与综合运输 第一节运输方式及其技术经济特性分析 一、运输方式及其分类 1.运输方式的概念: 运输方式是从事运输活动所采用的某种手段或方法,这些手段或方法主要表现在运输基础设施及运输工具上。 2.运输方式的分类:五大运输方式 简记为:“公、铁、水、航、管” 表2—2 五种运输方式运输方式使用的工具从事运输的地点 公路汽车和其他运输工具在城乡道路上 铁路以机车为牵引,客/货车为运载工具沿轨道上 水路船舶(或其他水运工具,如竹筏) 水道,在河流或海洋上运输 航空飞机或其他飞行器在空中 管道大型钢管、泵站、加压设备设在地下、架空、水下等位置 注意: 1)公路:就陆上运输来说,“公路运输"与“道路运输"的涵义已经趋于一致。道路运输的涵义相对要比公路运输更广泛一些。 2)铁路:通俗的称为火车。以机车为牵引,客/货车为运载工具,沿轨道运输。铁路运输系统包括线路、机车、车辆、通信信号以及其他相关设施设备。 3)水路:分内河运输和海洋运输。海洋运输又分为沿海运输和远洋运输。 4)航空:长途客运的一种重要方式。

5)管道:按敷设方式分埋地、架空、水下;按输送介质分原油、成品油、天然气、油气混输、固体物料浆体;按其在油气生产中的作用,油气管道又分为矿场集输管道,原油、成品油和天然气的长距离输送干线管道,天然气或成品油的分配管道等。 二、运输方式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五个衡量指标:运送速度、运输成本、劳动生产率、燃料消耗量、始建投资 1。运送速度:指旅客、货物在运输过程中平均每小时被运送的距离。 在途时间指,对客运来说是从检票、上车到下车为止;对货运来说是从装货开始到卸完货终止。 从远距离运输讲,运送速度从高到低依次是飞机、火车、汽车、轮船;从近距离运输讲,运送速度最高的是汽车。 影响运送速度的因素: √技术速度: √营运速度: √始发和终到作业时间:装卸作业、列车船队编组解体所需时间等。该部分时间占整个运输时间的比重越大,运送速度越低。 √途中作业时间:如途中停靠上下客时间,途中作业时间占整个运输时间的比重越大,运送速度越低。 2.运输成本:指运输生产部门在完成一定运输任务时成本和费用的支出. (1)单位运输成本:是平均每一单位运输工作量支出的费用。(元/千吨公里) 运输成本是一个综合性指标,反映了:劳动生产率的高低、燃料的节约与浪费、设备利用率的高低、运输组织工作的改进. (2)运输成本的划分: 根据运输业的特殊性:①固定设施成本、②移动设备拥有成本、③运营成本。 √固定设施成本:如铁轨、公路、机场、管道等的建设、维修养护及使用成本。

(整理)公路运输专业道路客运站

公路运输专业道路客运站 本文为2013年中级经济师考试公路运输经济专业的备考必看知识点,希望本文能够帮助您更好的全面备考2013年经济师考试! 第二节道路客运站 一、客运站及其分类 表7-4 客运站的分类 划分标准类型 按车站规模划分等级站、简易车站、招呼站 按车站位置和特点划分枢纽站、口岸站、停靠站、港湾站 按车站服务方式划分公用型车站、自用型车站 二、客运站功能与等级 1.客运站的主要功能 (1)运输服务功能:包括运输生产组织、客流组织、运力组织、运行组织。 (2)运输组织功能; (3)中转、换乘功能; (4)多式联运功能; (5)通信、信息功能; (6)辅助服务功能:提供餐饮、娱乐、购物等服务。 2.汽车客运站分级 根据汽车客运站设施和设备配置情况、地理位置和设计年度平均日旅客发送量(日发量)等因素,将车站等级划分为五个级别以及简易车站和招呼站。 表7-5 客运站的分级 一级车站①日发量在10000人次以上;②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其所辖市、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如无10000人次以上的车站,可选5000人次以上具有代表性的一个车站;③位于国家级旅游区或一类边境口岸,日发量在3000人次以上的

二级车站①日发量在5000人次以上,不足10000人次;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所在地,无5000人次以上,可选3000人次车站一个;③省级旅游区或二类边境口岸,2000人次以上的车站 三级车站日发量在2000人次以上,不足5000人次的车站 四级车站日发量在300人次以上,不足2000人次的车站 五级车站日发量在300人次以下的车站 简易车站达不到五级车站要求或以停车场为依托,具有集散、停发班车功能的车站 招呼站达不到五级车站要求,具有等候标志和候车设施的车站 注:①站级划分是以日均站务工作量为依据的,以日均发送旅客人次数为计量单位。 ②行李包裹收发量按一定比率折算为旅客发送量,1件次折合1人次。 ③短途旅客按一定比率折算为长途旅客发送量,如2:1。 三、客运站布局 客运站位置的选择应结合其所在城市或区域交通系统的布局,并与城市中心,生活居住区的布置综合考虑。 一般而言,汽车客运站的设置应满足如下要求: (1)客运场站能与市内集疏道路系统有机结合,便于旅客的集散; (2)长途客运场站应依托公路主骨架布设,与公路主骨架有快速、方便的通道; (3)客流主要产生点和有较大换乘客流的节点,可作为备选地址; (4)在火车站、机场及港口附近,可能需要设置专门的公路集疏客运场站; (5)大城市枢纽需要设置多个客运站时,可考虑按衔接线路方向设置。 四、客运站服务规范

2022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指南第二章

2022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指南:第 二章 考情分析 本章属于西方经济学的根底学问,主要叙述无差异曲线、预算约束线以及消费者均衡和需求曲线等学问。对于大局部人来说,此局部学问比拟抽象,在学习的时候以记忆为主,并加强理解。 本章主要考点 1.效用的含义和分类 2.消费者偏好的根本假定 3.无差异曲线的外形和根本特征 4.商品边际替代率及其递减规律 5.消费者预算约束的含义及其影响因素 6.预算线的外形和变动特性 7.消费者均衡的含义和条件 8.价格变动的两种效应

重点、难点讲解及典型例题 考点一效用理论 (一)效用和效用论 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足分析消费者行为的不同方法,基数效用理沦是运用边际效用论分析的,而序数效用理论是用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约束线来分析的。二者得出的分析结论根本是一样的。 (二)边际效用理论 根据基数效用理论,既然效用是可以计量的,所以效用可以区分为总效用和边际效用。 总效用指消费者在肯定时期内,从商品或效劳的消费中得到的满意程度的总和。也可以说是指消费者在肯定时间内从若干数量的商品或效劳的消费中所得到的效用量的总和。 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增加一个单位的商品消费时所带来的满意程度的增加或者效用的增量。用公式表示就是:MU=△TU/△Q,其中MU表示边际效用。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肯定时间内,随着消费某种商品数量的不断增加,消费者从中得到的总效用是在增加的,但是以递减的速度增加的,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当商品消费量到达肯定程度后,总效用到达值时,边

际效用为0。假如连续增加消费.总效用不但不会增加,反而会渐渐削减,此时边际效用变为负数。 【例1·单项选择题】基数效用理论运用()来分析消费者行为。 A.本钱曲线 B.预算约束线 C.无差异曲线 D.边际效用论 【答案】D 【解析】此题考察基数效用论的分析方法。基数效用理论运用边际效用论进展分析。 【例2·单项选择题】消费者增加一个单位的商品消费时所带来的满意程度的增加或者效用的增量叫做()。 A.总效用 B.基数效用 C.序数效用 D.边际效用 【答案】D 【解析】此题考察边际效用的概念。 考点二无差异曲线 (一)消费者偏好的綦本假定依据消费者行为的某些共同特征,也

年中级经济师考试运输经济公路专业与实务重

年中级经济师考试运输经济公路专 业与实务重 自2021年5月8日至9日,全国年中级经济师考试正式 开考。作为中国经济领域的专业人才评价和选拔机制之一,年中级经济师考试已成为我国经济学领域学术水平、职业素养和实务能力的重要标志。 今年考试的一个专业方向是运输经济。其中,道路运输经济是一个重点领域。和其他交通运输方式相比,公路交通方式的良好特点在于:通路面广泛、车型可众、运转方便,价格低廉等。因此,公路交通面对的社会经济问题和政府监管措施显得格外关键。 从发展的角度看,目前我国公路交通发展的特点是规模的大、速度的快、网络的完善等。其中,大规模的公路建设带来了很多的机遇,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 因此,在公路交通运输领域,年中级经济师考试的出题人,越来越注重运输经济学的知识、理论基础和实务运用。同时,也不可避免地要求考生对现有的运输政策、监管政策、行业标准等有一个全面、透彻的认识。 在具体的考试中,公路运输经济的相关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公路交通运输市场的制度与政策

随着我国公路交通领域市场化与开放的深入发展,对公路运输市场的监管和调节,不仅仅是基于经济原理和市场常识,更是涉及到制度的设计和政策的调整。考生应了解政府部门的激励政策、财政支持政策、监督管理政策等,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与规章制度,这对于正确把握公路交通运输市场的发展趋势,以及为企业、用户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都至关重要。 二、公路运输经济实务 公路运输经济实务又可以分为市场运作实务、物流组织实务、安全管理实务等几类。具体考察内容包括: 1、运输企业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及其影响因素。 2、企业财务管理和经营决策中的主要问题及其优化方 案。 3、运输市场竞争状况分析及对策设计。 4、物流管理体系、流程、规程、流程控制等。 5、安全管理体系、应急预案、检查监督等。 三、货运物流与公路建设 在公路交通领域,货运物流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公路建设是货运物流高效运行的基础保障。这方面的考察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货运物流基础理论与实际运作; 2、城市货运运输组织和交通管理、城际物流及多式联 运;

经济师考试(中级公路)复习:运输及其生产特点

一、运输的概念与效用 1.运输的概念:人和物的载运和输送。 从运输经济学的角度:运输是指劳动者使用运输工具和设备,在运输线路上实现人与物空间场所变动的有目的的活动,是重要的社会生产活动。 劳动者:从事运输业的人 劳动工具:运输工具和设备、运输线路 劳动对象:人和物 劳动成果:实现空间场所变动 区分交通与运输:交通是各种运输和邮电通信的总称。交通的概念比运输更宽泛。 2.运输效用: 运输最基本的效用是能够克服产品的生产与需求之间存在的空间和时间上的差异,产生空间效用和时间效用。 时空效用举例:荔枝运输。 二、运输的分类 运输的分类 分类方式类别 按其在社会再生产的过程中的作用和位置不同生产过程运输、流通过程运输 按运输经营活动的性质及服务对象营业性运输、非营业性运输按运输的对象旅客运输和货物运输

按运输的方式(运输设备和运输工具) 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 营业性:面向社会的,收取费用的; 非营业性:面向本企业、本单位内部的,自用型运输。 三、运输生产特点 6大特点:派生性、同一性、开放性、增值性、无形性、同一性 1.运输生产的派生性 运输需求是派生需求,不是为了生产而生产,而是为了满足其他的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2.运输生产过程与消费过程的同一性 运输产品的生产和消费两种行为是同时进行的,运输所生产的使用价值与它的运输生产过程同始同终。 3.运输生产的开放性 运输生产过程是一个点多、线长、面广、流动、分散,多环节、多工种的联合作业过程。 4.运输生产的增值性 创造“场所效应”,提高产品的使用价值。 5.运输产品的无形性 运输产品是一种无形的服务,而不是有形的商品,无法用触摸或肉眼感知它的存在。 6.运输产品的同一性 各种运输方式生产的是同一的产品,即运输对象的位移。

2022年经济师中级运输(公路)基础复习:车辆运用(3)

2022年经济师中级运输(公路)基础复习:车辆 运用(3) (一)提高营运车辆工作率 1.提高车辆的完好率 2.削减车辆的停驶率 削减车辆停驶率的一些途径:(1)……;(2)……;(3)……;(4)……。(二)提高营运车辆的平均车日行程 提高营运车辆的平均车日行程的途径 (三)提高营运车辆行程利用率 空驶行程的三种状况。 提高营运车辆行程利用率的详细途径:(1)……;(2)……;(3)……;(4)……;(5)……;(6)……。 (四)提高营运车辆吨位利用率 营运货车亏载的缘由。 (1)货物特性 (2)货物包装状况 (3)不能拼装运输 (4)装载技术的缘由

提高营运货车吨位利用率的详细方法:(1)……;(2)……;(3)……。(五)提高营运车辆拖挂率 提高营运车辆拖挂率的主要途径: (1)配备足够数量的各种挂车 (2)实行不同的行车津贴 (3)严格执行定车定挂的制度 (六)调动企业职工的乐观性 (1)打算统计人员 (2)业务调度人员 (3)维护修理人员 (4)站务人员 (5)驾乘装卸人员 (七)改善车辆运行的外部环境 例题:某汽车货运企业2022年4月份拥有额定吨位5吨但比容不同的厢式货车4辆,4月份完成的有关指标为:车辆工作率80%,平均车日行程200公里,载重行程14400公里,空驶行程4800公里,车辆吨位利用率80%。该月完成的货物运输任务中,货物的平均密度小于厢式货车的平均比容。该企业6月份签订了1728吨货物的运输合同,其平均运距为50公里,合同运输的货物平均密度与厢式货车的平均比容相当。 请依据本案例的条件,答复以下问题:(05年真题)

(1)该企业2022年4月份的车辆行程利用率为()。 A.65% B.70% C.75% D.80% 答案:C (2)该企业2022年4月份的车辆实载率为()。 A.50% B.60% C.64% D.68% 答案:B (3)该企业2022年4月份车吨月产量为()吨公里。 A.57600 B.14400 C.4800 D.2880 答案:D (4)该货运企业2022年4月份车辆吨位利用率较低的最主要缘由是()。

2023年中级经济师考试精选笔记公路运输运输需求

2023年中级经济师考试精选笔记《公路运送》:运送需求 一、运送需求及其特点 1.运送需求旳概念 指在一定期期内,运送服务旳购置者(旅客、货主)向运送市场所提出旳一种有货币支付能力旳规定。 从两个方面分析: (1)基本条件:①具有实现位移旳愿望;②具有支付能力。(缺一不可) (2)需求是自愿旳:这是市场经济下自由让渡原则旳基本规定。 2.运送需求旳实质(两个方面) √需求旳空间效用:本质上是对“位移”旳需要,这个需求是无形旳。 √需求旳经济性:需求能否实现,取决于经济性。 3.运送需求旳类型(理解) 表3-2 运送需求旳类型

4.运送需求旳特点(6个,本节重点) (1)无形性:需求是通过获得无形旳服务而得到满足旳。 (2)广泛性:运送需求波及到平常生活旳方方面面。 (3)派生性:依赖于本源性需求而产生旳。 (4)波动性:一定期期内运送需求量在时间分布上展现出来旳不均衡性。 (5)替代性:指实现方式旳可替代性。 (6)多样性:由于需求者旳差异引起旳。 二、运送需求旳形成及影响原因 1.运送需求旳产生 (1)旅客运送需求旳产生:(可以概括为2个方面) 源于生产领域:由于公务/商务旳出差。 源于消费领域:探亲访友、旅游。 (2)货品运送需求旳产生:(来源于3个方面) 自然资源地辨别布不均衡,“资源地”与“生产地”分离。 生产力布局与消费群体旳空间分离,“生产地”与“消费地”分离。 地区间商品品种、质量、性能、价格上旳差异。 2.影响运送需求旳原因(6个) (1)社会原因:人口数量及构成、人口构造、人旳生活方式及习俗等。 (2)经济原因:经济发展与运送需求呈正有关关系。

最新中级公路运输专业知识道路运输企业组织机构模式

2014年中级公路运输专业知识道路运输企业组织机构模式

2014年中级公路运输专业知识:道路运输企业组织机构模式 您更好的全面备考2014年经济师考试,祝您学习愉快! 道路运输企业组织机构的一般模式 有5种模式,主要掌握每种模式的优缺点和适用情况。 模式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介绍: 1、直线制 各职位按垂直系统直线排列结构简单、关系明确、权力集中、命令统一、决策迅速、管理幅度大要求各级主管人员必须有较高的个人能力,且各项工作由领导者亲自处理,陷入繁杂工作规模小、生产技术与工艺过程简单、市场范围不大、产品单一的小型企业。 2、职能制 按职能实行专业分工管理有助于加强各项专业管理,发挥职能作用,弥补领导者的管理能力不足易形成多头领导,造成管理混乱,削弱统一指挥。 3、直线-职能制 综合直线型和职能型的优点发展起来的集中领导、统一指挥、便于调配自由、职责分明、各主其事、有利于提高效率等下级的主动性不易发挥、互通情报少、职能部门与直线部门易发生矛盾、权力过于依赖不易授权企业规模不太大,产品品种不太复杂,工艺稳定,市场销售状况易掌握的企业。 4、事业部制

也称为部门化机构,原则是集中决策、分散经营各事业部分别对自己所辖部门负责,独立经营单独核算。最高管理机构只保留人事决策、财务控制等大权规模较大、品种较多、各产品之间工艺差别较大、技术比较复杂、市场广阔多变的企业。 5、矩阵制 由专门从事某项工作的工作小组形式发展起来的使管理的纵向联系和横向的联系、集权化和分权化很好的结合起来,加强各部门协作,提高下层管理的灵活性,又使上层管理集中于重大决策由于项目负责人责任大于权力,因此当纵横双方意见分歧时,横向领导难以展开工作创新任务多、以科技开发为主和生产经营多变的企业。

2019年经济师考试《中级公路》重要考点:物流的基本效用

2019年经济师考试《中级公路》重要考点:物流的基 本效用 (二)场所效用 供给者和需求者之间往往处于不同的场所,也就是说,供给者和 需求者所处的空间位置不同,“物”从供给者到需求者之间有一段空 间差。物流活动通过把货物从供给者处搬运到需求者处,提供了产品 的场所效用,物流扩展了市场的边界,因而增加产品的经济价值,这 就是场所效用。场所效用的产生主要通过运输,例如把农产品从农场 通过铁路或公路运输到消费者需要该产品的市场,便产生了场所效用,同样,当把钢材运送到需要的工厂,也产生了场所效用。 (三)时间效用 “物”从供给者到需求者之间有一段时间差,由改变这个时间差 创造的价值,称为“时间效用”。时间效用的实现能够通过如下三种 方式:缩短时间、补充时间差、延长时间差。例如,运输也能在某种 水准上产生时间效用,通过快速地把货物送到消费地,采用航空运输 来代替仓库,增加了时间效用,因为时间效用强调减少备货时间,它 在当今的商业环境下显得越来越重要。 (四)占用效用 这与市场营销中的产品推销相关,推销是一种直接或间接地与顾 客接触,增加顾客想拥有商品的愿望的一种努力。物流在经济活动中 的作用取决于占用效用的存有与否,因为时间与地点效用只有产品需 求存有时才有意义。反过来,市场营销也依赖物流,因为只有依赖时 间与地点效用的产生,才能使占用效用得以实现。 (五)服务效用

物流活动为客户提供运输、仓储、包装、配送、流通加工等基本服务,通过服务使货物价值得到增值所产生的效用。如物流活动为制造商或分销商完成一定的加工作业,贴标签、制作并粘贴条形码;对物流各个环节及各种物流作业的信息实行实时采集、分析、传递'为货主提供各种作业明细信息及咨询信息等。

2012年经济师考试《中级水路运输》辅导:第二章(4)

第二节运价的结构与形式 一、运价的结构(重点) 运价结构是指运价体系各部分构成及其相互关系。有以下几种形式的运价结构: (一)按距离别的差别运价结构(里程运价结构) 这是根据运输里程而制定的运价结构体系。按运输作业过程可以把运输支出划分为始发到达作业费、中转作业费和运行作业费三个部分,随着运距的增加,运输总支出也在增加,然而随运距成比例增加的只是中转作业费和运行作业费,不管运距多长,始发到达作业费是不变的。由此,运距越长,分摊到单位运输里程的始发到达作业费就越少,运输成本也就越低。根据这种特点,运输部门可以实行按距离别的递远递减差别运价结构。 经典例题:运输里程而制定的运价结构体系,如按运输作业过程可以把运输支出划分为( )。 A.平均作业费 B.始发到达作业费 C.中转作业费 D.不可预计费 E.运行作业费 【答案】BCE 【答案解析】在按距离别的差别运价结构中,根据运输里程而制定的运价结构体系。按运输作业过程可以把运输支出划分为始发到达

作业费、中转作业费和运行作业费三个部分。 按距离别制定差别运价,运价率与运输距离的关系有以下四种情况: 1.运价率随运输距离的延长一直递远递减,与运输成本的递远递减情况基本一致。 2.运价率在一定运距范围内递远递减,超过一定范围,则保持一稳定水平。这主要是对运距过长运输的一种运价限制,鼓励一定运输方式的合理运输。 3.运价率在一定范围内递远递减,超过这一范围则递远递增。这同样是为了限制不合理的过远运输。 4.运价率不随运距的变化而变化,始终保持同一水平,又称为纯里程运价。 属于里程运价结构(距离别的差别运价结构)变形的还有以下几种类型的运价结构: 1.邮票式运价结构。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对运输对象就像贴邮票邮信那样,不论运输距离长短,制定相同的运价,收取同样的运费。某些货物的运输,市内客运中的公共汽车、电车、地铁等都采用此种运价结构。 2.基点式运价结构。基点运价是把某一车站作为基点,运费总额是发送站到基点的运费加上由基点到终点站的运费。许多运价的特点是都有一基点运价,并将它与其他地点的运价建立一定的关系。基点式运价结构是不同运输方式以及不同运输线路之间竞争的结果。这种

中级经济师-公路、第十一章道路货物运输-第一节公路货流及其分布特点及第二节道路货物运输作业及组织方式

第二节道路货物运输作业及组织方式 【本节考点】 【考点】道路货物运输作业 【考点】道路货物车辆运行组织形式 【考点】道路货物运输经营许可 【考点】道路货物运输作业 按货物运输过程的不同阶段,可将货运作业划分为发送作业、途中作业和到达作业。 1.货物发送作业 (主要由受理托运、组织装车、核算制票三部分组成) (1)受理托运:受理托运必须做好货物包装,确定货物质量和办理单据等项作业。 货物包装:属于货主或托运人的职责范围,应按国家标准以及有关规定进行包装。凡在搬运、装卸、运送或保管过程中,需要加以特别注意的货物,托运方除必须改善包装外,还应在每件货物包装物外表明显处,贴上货物运输指示标志。 货物的质量:不仅是企业统计运输工作量和核算货物运费的依据,与车辆载重量的充分利用,保证行车安全和货物完好也有关。分为实际重量和计费重量。 托运单:是发货人托运货物的原始依据,也是车站承运货物的原始凭证,它明确规定了承托双方货物的名称、规格、件数、包装、质量、体积、货物保险价和保价费率、发货人姓名和地址、货物装卸地点以及承托双方有关货运事项。 (2)组织装车 ■装车前必须对车辆进行技术检查和货运检查,确保运输安全和货物完好。 ■注意码放货物,改进装载技术,在严格执行货物装载规定前提下,充分利用车辆载重量和容积。 ■装完后严格检查货物的装载情况是否符合规定。 (3)核算制票 发货人办理货物托运时,应按规定向车站交纳运杂费,并领取承运凭证——货票。 货主向运输部门支付托运货物的基本费用即为运费。汽车运输部门向货主收取运费以外的其他费用称为杂费。 货票:是一种财务性质的票据,是根据货物运单填记的,汽车运输货票内载明了货物装卸地点,发货人姓名和地址,货物名称、包装、件数和质量,计费里程与计费质量,运费与杂费等。

最新中级公路运输专业知识:公共交通运营调度

2014年中级公路运输专业知识:公共交通 运营调度

2014年中级公路运输专业知识:公共交通运营调度 本文为2014年中级经济师考试运输公路专业的备考必看知识点,希望本文能够帮助您更好的全面备考2014年经济师考试,祝您学习愉快! 城市公共交通运营调度 1.调频法:即调整行车频率。 1)提前发车:即压缩停站时间,比如,车辆误点到站了,原本应该8:00到站,8:05发车,结果误点8:02分才到站,原本应该车站停靠5min,为了保障车辆能准点发车,就压缩停站时间,8:02分到站,只停3分钟,保证8:05发车。这就是提前发车。 2)拉长行车间隔:一般发生在车辆提前到站的情况下,为了恢复正常的车距,延后发车。 3)放站发车:如果误点时间比较长,超过了规定的停站调节时间的,就要采取放站发车方法。 所谓放站发车,就是由调度员指定误点车辆,使其开出去以后不停靠若干常规中途站的运行方法,比如大站快车、区间车。从而缩短周转时间。 4)区间调头:在行车途中某个地点调头,以赶上预定的行车时刻表,也是缩短周转时间的方法 5)调整车序:比如两辆车一前一后,结果运行几个周期后,后面的车超过前面的车,这时就要调整车序,将两车的顺序重新调整,以恢复原来正常的运行次序

6)填补车次:有的车辆途中发生故障了,尤其夏天,看到有的公交车抛锚了,这时就要有某些备用车辆来填补。 2.调能法:即调整线路的运输能力。来适应运量变化的需要 1)调整车次:也就是调整发车频率 2)调整车数:抽停或增加一部分车辆的做法 3.调线法:即改变原来的行驶路线。 比如:线路中经过的某一路段在翻修,不能通车,或者临时发生交通事故,阻塞了交通情况 1)绕道行驶; 2)分段行驶:就是以阻塞点为界,将线路分为两段,分别开行区间车; 3)缩短行驶路线:当阻塞点为始末站时,截去两端的做法; 4)跨线行驶:相邻两条线,A和B,A线是前半段客流大,B是后半段客流大,那么就可以跨线行驶,车辆走A线的前半段,走B线的后半段,以平衡和挖掘运力。 4.调站法 即通过调整车辆的停靠站数来解决沿途客流不均,以达到载客均匀的目的。 线路两端客流多,中间客流少——〉采用直达快车。 客流在线路上某几个站点较大——〉采用大站快车。 5.调程法 ● 即通过调整车辆行驶里程的方法,弥补高断面的运能不足问题。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学习讲义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学习讲义XXX 2021 中级经济师_经济基础知识_研究讲义 精品汇编资料 内部真题资料,考试必过,答案附后 前言 一、经济师考试科目和考试时间 1.考试科目 初级和中级均2个科目,具体是:《经济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与实务》注:初、中级《专业知识和实务》科目均分为工商管理、农业经济、商业经济、财政税收、金融、保险、运输(水路、公路、铁路、民航)、人力资源、邮电经济、房地产经济、旅游经济、建筑经济等15个专业。 2.考试时间:2011年经济师考试时间为11月5日。考试分上下午两个半天进行,各个科目的考试时间均为2个半小时(150分钟)。 二、2011年中级经济基础知识教材的变化2011年教材变化比较大,具体变化如下: 章节变化内容

常识点“需求函数、需求规律和需求曲线”和“供给规律和供给曲第一章线”变化常识点“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删除“资本有机构 成”这一条 第二章基本未变 第三章删除知识点“企业的组织形式” 第四章新增一节“垄断竞争市场和寡头垄断市场中生产者的行为”第五章知识点“信息不对称与市场失灵”内容完全变化知识点“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内容发生较大变化。新增知识第六章 点“简单的百姓收入决定”。新增末节“总需求与总供给” 章节名称变更新增一节“经济发展”“经济周期和经济波动”单独第七章作为一节,并进行变更和补充“价格总水平”和“就业、失业”调 整到第八章 删除原第八章内容,从原第七章分离出来“价格总水平”和“就第八章 业、赋闲”作为一章删除常识点“赋闲的经济影响” 第九章

删除知识点“国际贸易的含义和分类”新增知识点“倾销与反倾 销” 一、增加知识点:1.公共物品的定义及其融资与生产。2.公共选择第十章 与政府失灵。二、删除知识点:公共财政的含义及其特征。 1、增加常识点:1.如何理解财政付出数据。2.中国的当局付出分第十一 章 类改革。3.公共挑选学派的解释。二、删除常识点:财政付出的原 则。三、变化知识点:1.财政支出分类方法。2.中国财政支出结构 存在的题目。3.大力撑持生态情况建设。 一、增加知识点:1.财政集中度与宏观税负。2.税制要素。 3.拉弗第十二 章 曲线与征税的限度。4.国债的负担与限度。5.李嘉图等价定理。

2021年中级经济师考试必考重点知识复习讲义(精华版)

2021年中级经济师考试必考重点知识复习讲义 (精华版) 黑字部分是题干,红字部分是答案,经济法不用去书上找,直接记。 主观题注意关注的问题(在下面都有) 一、合伙企业(合伙事务执行+合伙人权力义务) 二、公司法(董事会、监事会、股权转让) 三、票据法(票据权利取得、抗辩权的限制、伪造、背书内容) 四、合同法(买卖、租赁、借款合同、抵押、保证内容) 五、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扣除项目+禁止扣除项目+税收优惠) 第一章总论 【重点一】法律行为的分类(P10) 【重点二】无效vs可变更、可撤销民事行为种类

【重点三】代理 1.在无权代理的情况下,只有经过被代理人的追认,被代理人才承担民事责任。未经追认的行为,由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 2.表见代理:无权代理人的代理行为,客观上使善意相对人有理由相信其有代理权的,被代理人应当承担代理的法律后果。 【重点四】经济仲裁 (一)仲裁概述(P19) 1、没有仲裁协议,一方申请仲裁,仲裁组织不予受理。 2、裁决作出后,当事人就同一纠纷再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二)仲裁协议 1.仲裁协议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 2、有效的仲裁协议:排除法院的管辖权(必须在首次开庭前提交仲

裁协议,否则法院应当继续审理); 3、仲裁协议独立存在,合同的变更、解除、终止或者无效,不影响仲裁协议的效力。 4、当事人对仲裁协议的效力有异议,一方请求仲裁,另一方请求法院,由法院裁定。 (三)仲裁程序(P21) 1、仲裁应当开庭进行。当事人协议不开庭的除外。 2、仲裁不公开进行。当事人协议公开的,可以公开进行;但涉及国家秘密的除外。 3、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发生法律效力。(不签收意味着拒绝调解) 4、裁决应当按照多数仲裁员的意见作出,不能形成多数,裁决应当按照首席仲裁员的意见作出。 提示: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 5、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重点七】诉讼 (一)诉讼管辖 1.地域管辖(P23) (1)一般地域管辖(原告就被告原则) ①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法院管辖。 ②同一诉讼的几个被告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在两个以上人民法院辖

中级经济师运输经济(公路)专业知识与实务知识点梳理

2017中级经济师运输经济(公路)专业知识 与实务知识点梳理 运输效用及运输的概念 (一)运输效用 1.运输的目的:实现旅客和货物在空间上的移动 2.运输的效用:克服产品的生产与需求之间存在的空间和时间上的差异,产生时间效用和空间效用 (1)空间效用:通过空间位置的移动,实现增值 (2)时间效用:及时的运输产生时间成本节约和由产品时效性带来的效率 (二)运输的概念 1.概念:指劳动者使用运输工具和设备,在运输线路上实现人与物空间场所变动的有目的的活动 2.交通与运输两个概念的比较 运输的分类(4种分类方式) (一)按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作用分 1.生产过程运输 2.流通过程运输 (二)按运输经营活动性质分 1. 营业性运输 2. 非营业性运输 (三)按运输对象分 1.旅客运输 2.货物运输 (四)按运输方式分 公路运输、铁路运输、航空运输、水路运输、管道运输 运输生产特点(6个特点) (一)运输产品的同一性:人和货物在空间的位移。 (二)运输生产过程与消费过程的同一性:运输产品的生产和消费两种行为是合而为一的,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结合在一起的。 (三)运输生产的开放性:运输生产活动渗透到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并且具有生产的外部性,运输生产与外部环境不断发生物质、信息、能量交换。 (四)运输生产的增值性:可以创造“场所效应”,提高产品的使用价值。 (五)运输产品的无形性:运输服务时无形的,无法用肉眼或触摸感知它的存在。 (六)运输生产的派生性:运输生产不是为了生产而生产,是为了满足其他的生产和生活需要。运输需求是一种派生需求,是为了实现生产、生活中的本源性需求。 运输方式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一)运送速度 1.含义:旅客、货物在运输过程中平均每小时被运送的距离 运送速度=客、货运输距离/客、货在途时间 2.影响因素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