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地通信

车地通信
车地通信

一、背景与需求:

在当前世界环境下,交通运输越来越成为影响国民经济和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因素。因此,作为主要运输力量的铁路运输得到了世界各国的重视。特别是近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铁路运输在世界各国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同时,世界各地的城市轨道交通的需求量与建设量也再增大。另一方面,近年来全世界范围内信息网络技术发展迅猛发展,公共互联网络越来越及,人们习惯于从互联网上获取各种信息。特别是随着无线宽带接入技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希望无线网络信号能够覆盖生活的每个角落,甚至是在铁路列车上,人们希望能够在铁路列车上高速率地!快捷地接入公共互联网,从而享受网络提供的各种服务。这种铁路列车上的接入网服务要求对车地通信无线接入技术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铁路列车快速移动的情况下,用户接入后的路由问题、代理问题、快速功率控制问题和快速切换控制问题等都是车地通信的难题。

二、国内外车地通信技术研究现状:

随着铁路运输发展和信息网络的普及,近年来车地通信技术在全世界范围内有了长足的发展。目前主要的车地通信技术有专用泄漏电缆方案、蜂窝系统方案、卫星通信方案,以及wimax技术方案。

1泄漏电缆方案

泄漏同轴电缆通信就是以同轴电缆作无线电台的天线,用它进行通信,可在一定范围内产生均匀的信号场强,而不受周围环境的影响,通信可靠性高,也不存在通信盲区,接收电平稳定,不容易受到外来信号干扰,而且泄漏同轴电缆系统可以提供多信道服务。泄漏电缆方案可以为高速列车上的旅客提供稳定的2MbPs的车地通信带宽,但是其信号覆盖范围因为受同轴电缆传输损耗的限制而较小,并且实施该方案造价昂贵!安装要求高,并不适合大范围推广使用。

2蜂窝系统方案

专用移动通信系统GSM一R(GSMforRallway)就是一种基于蜂窝系统的车地通信技术方案,它在欧洲一些国家得到了应用,是一种基于GSM平台上的、专门为满足铁路应用而开发的数字式的无线通信系统,针对铁路通信车辆调度、车辆控制、支持高速车辆等特点,为铁路运营提供定制的附加功能的一种经济高效的综合无线通信系统。GSM一R方案虽然有着诸多的优点,尤其是可以提供信息的连续接入,但在移动环境下,最为关键的技术指标接入带宽只有几KbPs,并且该系统最重要的功能是提供无线列车调度,无论从带宽或安全等方面来看,均无法提供旅客信息网络服务。

3卫星通信方案

基于卫星技术的车地通信方案也在各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种技术是把卫星技术、GPRS(通用无线分组业务)和UMTS(通过移动通信系统)技术与Wifi技术相结合,为列车提供互联网服务。这种因特网接入是由卫星和覆盖了隧道及车站的地面Wifi中继器共同实现的。这是一种双向的卫星系统,当卫星不能覆盖到列车时,Wifi中继器将会接管无线接入,使上传和下载业务不会中断。卫星通信方案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高速车地通信问题,但该方案在300k/h的高时速下并不能很好地保证网络连接的稳定性。列车运行产生的电磁干扰、隧道桥梁及树枝的遮挡都可能严重干扰卫星信号。因为这种方案目前尚不成熟,无法大范围推广。4Wimax技术方案

Wimax是一种无线城域网(MAN)技术,它可向固定、游牧、便携和移动的终端设备提供宽带无线连接,还可用来连接802.11热点与因特网,提供校园连接,以及在最后1公里宽带接入领域作为Cable和DSL的替代品。由于wimax技术存在着诸多优点,譬如很远的传输距离、高速的宽带接入、优良的最后一公里网络接入服务、很好的多媒体服务,Wimax技术己经成为近几年来各国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然而,Wimax技术在列车的应用尚处于研究的初始阶段,现阶段还存在尚未解决的问题。因此,Wimax技术优势尚未在车地通信应用中完全体现,目前尚

不能大范围推广。

三、新趋势

综合上文描述,当前世界范围内尚没有一种接入方案可以很好地解决车

地通信问题,并且大范围地得到推广。在这样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尝试提出新的解决车地通信技术问题的方法。比较热门且得到实际应用的有基于无线Mesh网络的车地通信技术和无线CBTC系统车地通信技术。

1、无线Mesh网络可以看作是传统无线局域网(简称WLAN)与移动AdHoc网络相融合的产物。因为无线Mesh网络技术同时拥有WLAN络和移动AdHoc网络高吞吐率、快捷接入、自动组网、成本低廉、支持快速切换等特点。其实现方案:由车载终端无线节点移动接入沿路布置的无线Mesh网络,从而通过无线Mesh网络连接地面调度中心和公共互联网络。

2、CBTC技术,是一种在列车运行控制系统中使用的技术.利用高精度列车定位、双向大容量车-地数据通信和车载、地面的安全功能处理器实现的一种连续自动列车控制系统。基于无线通信的CBTC系统采用无线数据传输代替了轨道电路的地位,实现连续、双向数据通信.数字技术的优势在于信息量大,可同时实现多重任务的传输与交换.

两者的优点,使它们能更好地应用在车地通信场景中。

指挥车系统设计方案

通信指挥车系统设计方案西安博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029-8886311083735868 通信指挥车系统设计方案 概述 1、方案概述 通信指挥车是利用先进的大功率广播指挥系统、现代无线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图像采集及传输技术、强光照明技术等,实现指挥车与现场工作人员的通信联络、现场指挥调度等功能,是公安、消防部门针对大型现场、群众疏散、抢险救援、综合移动的指挥中心,是现代通信技术及其它高科技技术的综合运用。 2、设计原则 根据安全生产应急指挥中心初步设计要求和相关的设计标准,应急通信指挥车必须具备较强的通信功能和现场监控能力。此车具备高度的机动性、独立性和可靠性。因此,车辆的改装和系统总成的设计,必须达到以下要求: ◆车辆系统◆通信及现场监控系统 ●车厢的环境布置简洁、舒适●自动化管理和控制体系 ●动力系统有力可靠●系统的可靠性高 ●整车配置和配重合理●国际先进水平的尖端技术 ●不改变汽车底盘技术参数不切割车体●系统操作简便,易于管理 系统的功能和组成 1、车辆系统 指挥车是以普通型客车底盘作为改装平台,保证工作人员拥有宽敞舒适的工作环境,并且为系统的运行和维护提供符合技术要求的环境条件。在保证整车性能的前提下对车辆进行改装,实现符合设备技术要求的工作环境,这是改装设计的重点。基本改装措施:⑴所有设备及机架需采取防震措施; ⑵加装发电机隔音罩及消音器; ⑶车辆加装车载发电机,依靠车载发电机直接为车载设备提供5.5KW的AC220V电源; ⑷精确计算车辆上装设备配重,合理进行改装。 2、通讯系统 无线专网通讯系统,通过配备350MHZ的集群车载台可在专网情况下实现指挥中心与指挥车之间的通讯联系。还可以使用车载的GSM移动电话、GPS定位导航系统,扩大指挥车与各工作单元组的使用范围。该系统可以实现快速、灵活的现场指挥调度。 车辆配备了最新型车载GPS导航定位系统,通过5英寸液晶屏及专用遥控器进行操作,该设备集成了GPS卫星定位、DVD语音导航、GIS全国电子地理信息、可自动切换倒车监视,可在车辆行进过程中以语音方式向驾驶员播报行车路线。可充分体现现代化通信指挥车的高度集成及高度电子化优势,是通信指挥车必不可少的先进配置。 3、计算机及控制系统 通过专业车载计算机、网络交换机配予无线局域网卡、解码器可实现现场电脑组网及资源共享,也可与指挥中心交换数据信息。该系统充分发挥了计算机中央控制的功能,为今后系统升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此外,计算机还接驳车上配备的便携式打印机,可在事发现场非常方便地进行文件的处理工作。 为车载计算机及嵌入式硬盘录像机配备的液晶显示器,采用独特的升降机构,在保证防震、高强度稳定的前提条件下可在控制台面上下自由伸缩,节省了车内有限的空间,使操作控制更加现代化,使车内整体布局更加灵活科学。 车载GSM无线传真机可利用GSM/GPRS在车辆移动中收发传真,该设备还配备语音手柄,亦可作为车载移动电话使用。 利用宏控KT-AV可编程中央控制系统,用无线LCD触摸屏及专门的操作软件可实现对全车设备的集中控制,并拥有设备状态显示及一键复位功能,大大减少了车载设备控制部分占用的车内空间,高度体现了集中控制的优势。此外,车辆上装设备的控制部分除全部采用宏控KT-AV可编程中央控制系统外,亦设置了有线控制,双重控制方式可确保所有设备正常操作使用。 4、现场监控及视频传输系统

考斯特应急通信车技术方案

考斯特应急通信车技术建议书

目录 一、概述 (4) 1.1 设计、制造遵循的主要标准: (4) 1.2 车设计遵循的原则: (4) 二、车体结构改造说明 (7) 2.1车体选型 (7) 2.1.1采用的车体为: (7) 2.1.2具体性能参数如下: (7) 2.1.3底盘处理: (7) 2.2车身改造及加固 (7) 2.2.1车总体布局 (7) 2.2.2车体外部造型设计方案 (8) 2.2.3车体外观喷涂 (8) 2.2.4车身加固 (8) 2.2.5整车密封 (9) 2.2.6车体隔热、隔音防电磁处理 (9) 2.2.7车布线 (10) 2.2.8信号接口和电源接口 (10) 2.3供电系统 (10) 2.3.1设计原则: (10) 2.3.2主系统 (11) 2.3.3辅助系统 (11) 2.3.4应急供电系统 (11) 2.4车载空调系统及风道 (11) 2.5电缆盘 (12) 2.6标准机架及设备安装 (12) 2.7支撑系统 (13) 2.8会议桌 (13) 2.9接口面板 (13) 2.10车灯照明系统 (13) 2.11报警及保护系统 (14) 2.12装饰 (14) 2.12.1车装饰采用的材料和工艺 (14) 2.12.2车体外饰 (14) 2.13其他 (15) 三、配电方案说明 (16) 3.1供电方式 (16) 3.2实现方案 (16) 3.2.1配电工作原理 (16) 3.2.2供电控制、监测与显示 (16) 3.2.3照明 (16)

3.3供电设备选型 (17) 3.3.1UPS (17) 3.3.2配电盘 (17) 3.3.3电源电缆 (17) 3.3.4电源总插头 (17) 3.3.5机柜电源接线端子 (17) 3.3.6充电机 (17) 3.3.7便携式发电机 (17) 3.4接地系统 (18) 四、电子信息系统 (19) 4.1综合语音调度平台 (19) 4.2单兵无线传输系统 (19) 4.3计算机及办公系统 (19) 4.4视频及广播音响系统 (20)

部队应急通信指挥车技术方案 -1011

部 队 应 急 通 信 指 挥 车 技 术 方 案

目录
1 无线图像传输系统 ............................................................... 5 1.1 总体拓扑示意图.............................................................. 5 1.2 无线传输系统组成 .......................................................... 5 1.3 TFDM 单兵式高清发射机 ............................................... 7
1.3.1 技术说明 ........................................................................ 7
1.4 TFDM 车载高清接收机................................................... 9
1.4.1 技术说明 ........................................................................ 9
1.4.2 输入信号格式及分辨率 ................................................. 10
2 交互式一体触摸平台 .......................................................... 12 2.1 功能参数 ...................................................................... 12
2.1.1 多点触摸桌................................................................... 12
2.2 辅助显示器................................................................... 13 3 辅助设备 ........................................................................... 14 3.1 高清摄像机................................................................... 14 3.2 头戴式标清摄像机 ........................................................ 14 3.3 户外车载 15 米全向拾音器 ........................................... 15 3.4 户外 30 米长距离指向拾音器........................................ 16 3.5 单路降噪电源适配器 .................................................... 17 3.6 US-902D (UHF PLL 双频道自动选讯接收机)................ 18 3.7 PT-920B /PT-850B(腰挂式发射器) ............................... 19 3.8 CM-501(领夹式麦克风) ........................................... 19 3.9 TGM-102F 10 路 2 编组带效果专业调音台.................. 20 3.10 VGA\音频、视频矩阵切换器 ........................................ 21 3.11 视频切换特技台............................................................ 22 3.12 LCD KVM 控制平台..................................................... 23

地铁车地无线通信技术比较

地铁车地无线通信技术比较 摘要:本文从目前宽带无线技术的角度出发,探讨城市轨道交通CBTC信号系统及PIS系统所采用的车地通信实现方式。 关键词:地铁车地通信宽带无线技术信号系统 目前国内基于通信的移动闭塞系统(CBTC制式的信号系统)运用的工程实施项目越来越多,但实际开通运营的工程项目较少。信号系统是关系行车安全的系统,采用什么样的车—地通信方式,保证车—地通信的可靠性、安全性、实时性显得尤为重要。 地铁业务中信号系统的车—地通信大量采用无线通信技术。目前从业务需求的角度看CBTC 信号系统带宽需求为数百Kbps,PIS系统中的下行流的带宽需求为10Mbps级,针对车载监控业务的上行带宽为Mbps级。从轨道交通技术通信技术发展的角度出发,主要呈现了平台化、宽带化方向的发展趋势。 1、简介 无线国际标准组织主要通过不断改进调制解调方式、改进开线技术等方式以达到不丢失功能的前提下提高频率利用率,即提高带宽能力,以达到真正的宽带无线网络。从目前宽带无线技术的角度出发,主要具有3G、WiMAX、WLAN等三种技术,加之从传统2.5G网络演变并在大铁中成熟实施的GSM-R 技术。 l 3G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的标准由ITU-R提出,因为其主要工作频段在2000MHz左右,并具有最高速率为2000Kbps的业务能力,一般被称为IMT-2000。3G系统能够满足高速率传输以支持多媒体业务,它在室内静止环境可达2Mbps、在室内外步行环境可达384Kbps、在室外快速移动环境可达144Kbps。全球主流的3G制式有三种,分别为WCDMA、CDMA2000、TD-SCDMA。目前在运营商针对3G业务测试情况来看,用于车—地通信方式的宽带业务尚不理想。 l WiMAX WiMAX 的全名是微波存取全球互通(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WiMAX即为IEEE802.16标准,或广带无线接入(Broadband Wireless Access,BWA标准),是一项无线城域网(WMAN)技术。针对WiMAX的技术来看,轨道交通通信系统目前全球的使用频率主要侧重于2.5G与3.5G频段,也都是拍卖频段,技术原理也主要划分为二大类802.16d 与802.16e,802.16e从功能的角度出发可以替换802.16d,目前,从产品成熟度的角度出发,

地铁车地无线通信实施方案探讨

地铁车地无线通信实施方案探讨 发表时间:2019-09-11T15:49:08.923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7期作者:董招[导读] 摘要:目前国内轨道交通行业高速发展,地铁车地无线通信一直是地铁通信专业关注的焦点。 中建五局安装工程有限公司湖南省 410000摘要:目前国内轨道交通行业高速发展,地铁车地无线通信一直是地铁通信专业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分析频段2.4G传输时钟同步车地无线通信方案、频段1.8G近远端机同步车地无线通信方案和频段5.8G-GSU同步车地无线通信方案,提出更适合的频段5.8G分组传输网时钟同步车地无线通信方案,以及未来车地无线通信发展的前景。 关键词:地铁通信;车地无线通信;方案 引言 车地无线通信系统是城市轨道交通的重要基础设施,是地铁安全运营所必须的信息交互系统,系统的通信质量和可靠性直接决定地铁的运营状况,与人们的出行体验息息相关,是城市进行地铁建设时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近些年,随着车地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形成多种无线通信技术,如何选择合适的车地无线通信技术,满足地铁运营的需要成为设计、施工人员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 1地铁车地无线通信概述 车地无线通信网络是乘客信息系统(简称PIS系统)主干网络的延伸,PIS系统能通过组播方式实现线路播控中心到列车的信息下发,并能实现广播和寻址功能,将特定的信息发送给指定的一列或者几列列车;视频监控系统(简称CCTV系统)也能通过该网络实现将车辆客室监视信息实时上传至中心CCTV服务器,列车驾驶室显示终端能调看对应车站站台屏蔽门侧的监控图像。车地无线网络提供的双向传输有效带宽应能满足列车与中心之间的实时双向数据传输的带宽要求,保证所传图像顺畅清晰,不出现画面中断或者跳播等现象,且系统具有QoS分级控制功能。车地无线网络确保沿轨道线安装的无线接入点和在移动列车上的移动单元之间建立稳定、安全且能避免冲突的连接。在列车高速运行时,不应丢失连接和引起画面质量降低,无线设备应遵循完善的切换机制无缝切换至最合适的接入点。 2地铁车地无线通信整体规划 2.1通信信号各自独立建设LTE单网 通信信号专业各自建设一套LTE硬件传输网络,通信专业单网承载无线调度业务和列车运行紧急数据业务。考虑到信号CBTC系统对无线数据的可靠性、安全性要求更高,必须采用双网冗余的设置方式,则由通信专业为信号专业配置冗余无线数据传输通道,以满足信号系统冗余需求。优点:该方案同样整体降低本工程LTE车地无线信息传输网络的造价,实现资源的整合和充分利用,技术上满足信号系统对车地无线数据传输的要求,节约频带资源的使用宽度。缺点:信号系统与通信系统在无线数据传输系统增加了接口,同时信号系统的冗余通道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需要由通信系统保障。 2.2通信独立建设单网,信号专业独立建设冗余双网 通信专业独立建设一套LTE硬件传输网络设备,承载无线调度业务和列车运行紧急数据业务。考虑到信号CBTC系统对无线数据的可靠性、安全性要求更高,必须采用双网冗余的设置方式,信号专业独立建设一套冗余无线数据传输网络设备。优点:该方案通信信号两个系统在无线信息传输系统上完全独立,工程安装、调试,后期的设备维护都相对独立,降低了专业之间的依赖,管理上更为便利。缺点:增加了工程建设的成本,增加了无线频带资源的使用宽度。 3地铁车地无线通信实施方案解析 3.1频段1.8G近远端机同步车地无线通信方案 该方案车地无线通信采用1.8G频段,通过地面无线发射网关+车站近端机+区间光远端发射机的组合模式,地面有线网络中心交换机通过光缆与各站地面无线网管相连,这样能保证无线发射信号的频率一致,基本不存在延时。为解决列车高速在区间行驶时,列车基站信号接收器频繁切换信号源,出现不断跟信号源通讯握手的死循环模式,导致无法正常进行通信状态。区间基站采用无线接收基站和光远端发射机,在对应列车内配置车载无线接收网关、车载无线发射网关和车载通信控制器。该方案无线接收和发射通道分开,但能很好的解决高速行驶时无线信号越区切换通信故障问题。该方案带宽仍然有限,一般为30M左右,其中控制中心设备可调看单列车6路监控图像(带宽需求在12M左右),而列车播控系统能播放直播信号(带宽需求在6M左右)。但通过地面无线发射网关+车站近端机+区间光远端发射机的模式,控制中心能够实时调看低码流列车监控图像。该方案,区间光远端发射机一般800m左右安装一个,天线覆盖范围较远,但是为保持同步并解决信号越区切换问题,各站无线发射网关需敷设光缆与地面有线网络中心交换机相连,光缆数量非常大,施工成本较高。 3.2频段2.4G传输时钟同步网车地无线通信方案 该方案车地无线通信采用2.4G频段,轨旁基站与车载基站之间无线使用IEEE802.11n用于覆盖列车运行沿线,无线骨干连接带宽可达到15Mbps,而区间基站与车站交换机有线信息传输网之间的连接有效带宽为100Mbps。传输系统采用数字同步多业务传送平台(简称MSTP)和时钟同步网络(简称BITS),即MSTP+BITS同步传输方案。车站车地无线系统通过传输系统分配的1000M光通道传输至控制中心,关键在于该传输系统能提供严格的时钟同步功能,保证区间基站发射信号的同步,以至于列车行驶跨越无线覆盖区间时,基站发射信号保持同步。区间无线基站与无线管理交换机无线控制器模块之间通过有线网络进行互联,采用CAPWAP标准隧道协议,同时,在保证802.11安全的前提下采用集中控制分布式转发。 4城市轨道交通中常见的车地无线通信技术 4.1TRainCom-MT技术 该技术是由德国公司研发的城市轨道交通专用通信系统,能够在高速移动环境下保持良好的通信效率和质量,车地最大通信传输速度可达16Mb/s。但是,该系统受到保密性协议的限制,其系统升级和开发只能依靠德国公司实现,市场维护和选择方面相对教差,在国内中的应用相对较少。 4.2LTE无线传输技术 LTE无线传输技术是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车地无线通信技术,是在3G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通过对空中接入技术的改进和增强,在保有3G原有技术优势的同时,实现无线传输的低延迟、高传输速度、分组传输、向下兼容和光域覆盖。因其技术优势,LTE无线传输技术在郑州、深圳等多个城市轨道交通中有所应用。

卫星应急通信项目解决方案

卫星应急通信解决方案 2007-3-16 13:56:54 阅读531次 为了预防和减少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失,保障国家安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提高应急处置的指挥效率,公安、军队、市政、电力、地震、气象、电信、疾病控制、防火等诸多领域急需建设应急通信系统,将突发现场的视频、音频和其他数据送至指挥中心,为其获取灾情信息,进行现场指挥提供“通信畅通、现场及时、数据完备、指挥到位”的技术保障。由于通信线路的限制,通常采用卫星通信作为应急通信的主用线路,卫星通信灵活多样,机动性好,但系统建设和运营成本较高,因此系统平时应可用于一般的民用通信租赁,为商业用户提供高速率的话音、图像和数据传输,以降低运营成本;在遇突发事件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配置成满足实际需要的应急通信网,迅速转变为应急战备状态,保证各种通信指挥系统的畅通无阻。 应急通信网络应具备以下特点: 1、平战结合,注重实用性 网络建设要考虑平时应用,尽量简化中心站和远端站的配置,提高利用率,在日常的工作中,整个系统资源可以用来处理民用通信:如电视会议、数据输出、视频传输等工作;当进入应急工作状态,指挥中心和整个系统资源将全部用来应付紧急公共安全事件,能做到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最佳的资源调配和指挥,达到“一点感知,处处可知;闻警而动,处处协同;有备而战,临危不乱”的状态。 2、以实际需求为导向的应用系统建设 着眼于应急联动实际使用现状,以满足各业务部门的应用需求为前提,尽量利用和整合现有系统资源,避免重复投资,不搞“高、大、全”式的形象工程。注重网管建设,合理调配转发器资源。通过引进规范、先进的项目管理方法来保证系统的成功实施,建立科学的运行保障体系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把硬件建设放在以需求驱动的基础上。 3、支持高速率数据通信 在以往的卫星通信应用中,单链路用户数据速率达3M-20Mbps的高速率通信需求不是十分普遍,随着视频应用的日益普及,通信和互联网的各类应用速率不断提高,基于卫星通信的单链路宽带数据通信需求正越来越多。因此系统应能够支持多种类和大流量业务,可提供不低于5Mbps速率的数据通信,并具备支持大型网络的能力,适应网络覆盖全国、辐射省市、地区的日益扩大的规模要求。 4、系统安全可靠,易操作,简化接口类型和协议,避免繁复的设备组合在多媒体数据交互的过程中,尽可能选择统一、标准的接口和协议,力求

应急指挥系统建设实施方案

应急指挥系统建设方案 1.1建设背景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来临,人类面临的发展机遇增多,但面临的挑战也在增加。各种传统的和非传统的、自然的和社会的安全风险交织并存,重大自然灾害和重大生产事故频繁发生,重大疫情传播范围扩大,能源资源紧缺和生态环境恶化,恐怖主义抬头。 近几年在我国连续发生的特大事件暴露出了很多应急管理和处置方面的矛盾和问题,特别是在应急指挥调度技术相对滞后。如调度手段太多,各种调度手段之间存在通信屏障,无法实现统一的指挥调度,无法实现分级调度和协调各种现有应急平台等。如何解决上述问题,合理应对新社会条件下的突发事件,对政府的应急管理能力和处置能力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天津市北辰区高度重视公共安全工作,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常抓不懈,防患于未然。为了进一步规范应对突发事件行为,建立健全统一高效、科学规范、反应迅速、处置有力的应急体制和应对机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最大程度的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北辰区急需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一个全区统一的智慧化应急指挥系统。 1.2建设内容 项目地域范围覆盖全区478平方公里。

项目管理对象覆盖四大类突发事件,即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项目覆盖的职能部门包括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和管理中所涉及的各委办局、镇政府、街道办事处、企事业单位等。 1.2.1指导思想 以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以人为本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不断创新城市管理体制、机制。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城市管理资源,紧密结合北辰区的实际,本着全面性、系统性、科学性、可操作性的总要求,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贯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加强合作、整体联动、反应迅速、依靠科学、依法实施的原则,全面提高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实现应急管理科学化、精细化和数字化。 1.2.2建设原则 1、以人为本,减少危害的原则 始终把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作为建设智慧化应急指挥系统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秉承生命至上的理念,坚持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完善监测和预警机制,努力把应急管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2、分级管理、全面协同的原则 区委、区政府统一领导全区应急管理工作,属地为主、专业处置、分级响应、逐级提升,形成区镇两级管理、各部门分类指挥的突发事件应对体系;强化统筹

浅析车地无线通信传输系统构成及原理

浅析车地无线通信传输系统构成及原理 发表时间:2019-09-03T17:03:18.493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19年第07期作者:沈斌 [导读] 接下来本文对地铁的车地无线通信传输系统构成及原理做具体阐述,希望给行业内人士以借鉴和启发。 深圳市傲硕科技有限公司广东深圳 518028 摘要: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基于自由空间传输的无线传输技术在CBTC系统中得到了应用。无线的频点一般采用共用的2. 4GHZ或5.8GHZ频段,采用接入点(AP)天线作为和列车进行通信的手段。接下来本文对地铁的车地无线通信传输系统构成及原理做具体阐述,希望给行业内人士以借鉴和启发。 关键词:CBTC;AP;DCS;TRE 引言 早期的地铁车地无线传输系统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抗干扰能力较差,信号传输的质量较弱,在一定程度上会制约地铁运输的安全性。为了提高地铁车地无线传输系统的通信能力,需要加强技术设计。 1车地无线通信传输系统构成及原理 1.1无线网络的构成 DCS无线网络用于承载车载和轨旁CBTC系统间信号数据流的通信,它由位于轨旁的无线接入点(AP)、功分器、轨旁定向天线,及车载无线天线、车载无线调制解调器组成。 1.2无线网络系统原理 1)车地双向通信网络。每个TRE(轨旁无线设备)由红网、蓝网接入点组成,此红、蓝接入点与其各自的无线网络相连接。无线网采用802.11gq协议,采用带宽为6MHz的窄带技术,红网采用中心频率为2.472GHz,蓝网采用频点2.417GHz。2)轨旁无线网络。TRE是配置于轨旁的无线传输设备,用于与车载无线设备之间进行无线通信。TRE箱内主要有2个无线调制解调器、2个电源转换器、2个光电转换器。红色、蓝色无线调制解调器分别连接到各自的功分器上,功分器连接到定向天线上用于传输射频(RF)信号。3)车载无线网络。每辆列 车安装2个无线调制解调器,用于CBTC业务传输,每个无线调制解调器连接2个位于车体上方的天线,用于与轨旁天线进行无线信息传输。为满足列车双向行驶以及在岔区和车辆段等处保持通信,列车每端必须配置两个车载天线。车载无线调制解调器在无线覆盖区域能与无线网络快速完成握手及授权并接入,保证列车正常投入运营及故障恢复满足系统功能、性能及运营效率要求。 1.3DCS无线系统冗余结构 DCS无线网络采用冗余结构,由红网和蓝网组成。无线系统的冗余结构能保证当任一轨旁或车载无线设备故障时包括单个接入点的故障、单个轨旁设备电源的故障、单个光交换设备的故障均不影响系统的正常工作。2TD-LTE无线通信传输TD-LTE技术是3GPP标准的4G通信技术,它采用OFDM(OrthogonalFrequencyDivisionMultiple,正交频分多址)和MIMO(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多入多出)技术作为其无线网络演进的标准,系统采用全IP网络架构,支持良好的移动性,移动速率达到120km/h~350km/h时移动终端能与网络保持连接,确保其不掉线。TD-LTE宽带集群是在TD-LTE技术上,承载数字集群业务,实现了无线数字集群宽带化,实现了语音、数据、视频功能,不仅使调度通信“听得到”,还实现了调度通信“看得见”,实现了现场图像上传、视频通话、视频回传、视频监控等。系统具有上下行工作带宽可灵活配比,系统支持工作在400MHz、1400MHz、1800MHz等多个频段。TD-LTE宽带无线数字集群主要技术指标如下:呼叫建立时间:小于300ms;话权抢占时间:小于200ms;单基站覆盖半径:市区1-3Km,郊区3-10Km;带宽:支持可变带宽,1.4~20MHz;频谱利用率:上行2.5bps/Hz,下行5bps/Hz;峰值传输速率:在20MHz带宽下,下行峰值传输速率100Mbps,上行峰值传输速率50Mbps。 2视频编码技术 地铁的监控摄像头获取的数据量庞大,给主控制器带来较大的存储压力,如果仅仅依靠主控制器进行视频视距的传输将会造成主控制器的系统瘫痪,因此需要考虑在传输的过程中对视频进行压缩处理,减少视频存储的空间。MPEG-4、H.264两种视频压缩编码在近几年的发展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但是考虑到地铁无线网络传输的情况,采用H.264视频编码技术较为合适。在同等的传输码率下,H.264比MPEG-4信噪比高,H.264中的分离视频编码层具有良好的兼容性,能够适应不同的网络协议。H.264还可以改善传输的性能,通过高效率的压缩降低能耗,适用于列车无线视频传输系统。 3车-地无线通信系统 车地无线通信技术比选城市轨道交通信号CBTC系统车地通信方式主要采用WLAN技术,其发展较为成熟,应用较为广泛。但LTE技术较新,其在市域快线信号系统车地无线传输领域较WLAN有如下优势:1)可靠性:WLAN使用公共频段,干扰源多,尤其公共干扰源,无法彻底清除;且区间有源设备众多,造成整体可靠性下降。LTE与之相比,使用专有频段,可通过清频去除周边干扰源;可采用漏缆覆盖,覆盖距离广,区间设备少,整体可靠性高。从可靠性看,LTE明显优于WLAN。2)可用性:WLAN采用的IEEE802.11g协议信道利用率低,标称54?Mbit/s实际可用带宽为15~20?Mbit/s左右;LTE在5?M、10?M、20?M的峰值速率分别为:43?Mbit/s、87?Mbit/s、150? Mbit/s。从带宽的可用性考虑,LTE明显优于IEEE802.11g。3)可维护性:LTE覆盖距离远,覆盖在1.2?km左右,维护简单。可以减轻运维人员工作量,减少运维成本,可维护性优于WLAN。4)抗干扰能力:LTE专用频段,避免外部系统干扰;小区间干扰协调(ICIC)、干扰合并(IRC),解决系统内干扰问题。高速移动传输LTE支持超高速移动,如450?km/h,能提供高速的接入服务。WLAN最高支持140?km/h 以下的低速环境,随着速度提高,切换失败率升高。高速下数据传输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是衡量通信系统无线链路最为重要的指标之一。有效性的测试指标为吞吐量,系统吞吐量是指单位时间内系统从信源到信宿成功传输的数据量。可靠性的测试指标为误块率,误块率(BLER)是数据传输中数据块经过CRC校验后得到错误的概率,用于反映无线链路控制层对差错重传的要求。5)技术发展趋势和政策支持:作为新一代无线移动通信技术,LTE在厂家技术支持与研发力度上远远大于WLAN,并且国家针对LTE在轨道交通的应用,在产业政策、标准建设、行业建设等方面都给予了明确的技术支持,制定一系列标准和规范,为其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结语 移动闭塞是基于通信技术的列车控制(简称CBTC)ATC系统,利用通信技术实现车地通信并实时地传递列车定位信息。通过车载设备、轨旁通信设备实现列车与车站或控制中心之间的信息交换,完成速度控制。系统通过建立车地之间连续、双向、高速的通信,使列车命令

上海移动厢式车应急通信车改造方案(参考)

杭州尤耐韬普科技有限公司

二O一四年三月 目录 1 项目背景 (3) 2 编制依据 (2) 3 车体现状 (2) 4 改造目标 (4) 5 改造方案 (6) 5.1 车厢部分..........................................................................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 空调系统 (9) 5.3 桅杆系统 (10) 5.4 传输系统 (11) 5.5 电源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6 天馈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5.7 主设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 5.8 平衡支撑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7 5.9 监控告警系统 (20) 5.10防雷接地系统 (21) 5.11照明系统 (21) 5.12其它 .............................................................................. 错误!未定义书签。2

通信指挥车技术方案

万格应急通信指挥车技术方案 销售部 二零一六年八月

目录 第一部分、项目概述 (4) 1、1 概述 (4) 1、2 设计原则 (4) 1、3 系统功能 (4) 1、4 设计依据 (5) 第二部分、技术设计方案 (6) 2、1 概述 (6) 2、2 总体技术要求 (6) 2、3、2 车辆改装设计 (7) 2、4 系统功能设计 (12) 2、4、1无线指挥通信系统设计 (12) 2、4、1、1车载集群基站(2载频) (12) 2、4、1、2车载集群基站通过3G、4G设备与集群专网互联 (15) 2、4、2无线移动图像传输系统 (16) 2、4、2、1 3G无线图像传输 (17) 2、4、2、2 主要设备参数 (17) 2、4、3 音视频采集、显示、存储及控制系统 (18) 2、4、3、1 概述 (18) 2、4、3、2主要设备参数 (19) 2、4、4 供配电系统 (26) 2、4、4、1 概述及设计原理 (26) 2、4、4、2 电源集中控制方案 (27) 2、4、5 配套设施 (30) 2、4、5、1 电动升降杆DSG-Y8 (30) 2、5 安全性设计 (31) 2、5、1人身安全性 (31) 2、5、2车辆安全性 (31) 2、5、3设备安全性 (31) 2、5、4信息安全性 (31) 2、5、5避雷及接地 (32) 2、6 可靠性设计 (33) 2、6、1 系统构成 (33) 2、6、2 主要技术措施 (33) 2、6、3 可维修性设计 (34) 2、6、4 电磁兼容性设计 (34) 2、6、5 屏蔽设计 (36) 2、6、6 滤波设计 (36) 2、6、7 接地设计 (37)

应急指挥车卫星通信系统方案

一、项目概述 当前,突发安全生产事件发生地点不确定,部分地区通信不便,特别是发生安全生产事件时,交通通信极易中断,因此执行应急监测时,为及时发送调查、监测信息,必须配备卫星通讯设备,保证应急信息传输通畅。本项目卫星通信系统建设主要包括卫星地面中心站通信系统、静中通应急指挥车卫星通信系统两大部分。 二、项目建设目标与原则 2.1 建设目标 1、建设安监局卫星地面中心站通信系统、一台静中通应急指挥车,实现两者之间的卫星通信。并依托卫星网络,借助音视频编码设备,实现双向视频、音频、数据的实时通信。 2.2 建设原则 系统总体设计遵循“安全保密、技术先进、功能完善、实用可靠、投资合理、运行方便、扩展容易”的原则,具体如下: 1、规范性: 各类设备、通信和控制软件及协议必须符合国内外相关标准。 2、先进性: 系统设计和设备规格完全符合行业技术规范和技术发展潮流,适应主流技术发展的要求。采用当今成熟、先进的技术及设备,在功能和性能方面体现出技术发展的先进性。 3、可靠性: 系统应具有在各种情况下的高可靠运行能力。 4、安全性: 系统对于信息、设备和人身的安全上具有较高的保障。 5、电磁兼容性: 系统整体设计方案严格按照电磁兼容分析结论实施,保证整个系统的各个部分无相互干扰的协同工作。 7、可扩展性: 在技术发展和业务增加时系统具有较大的扩展能力。

8、经济性: 按照需求合理配置系统,确保系统中每一个环节的投入比例达到最高的性能价格比,最大限度地有效利用资金。 三、项目总体技术要求 ?卫星通信:采用卫星Ku波段转发器,实现中心站到任意现场的实时的视频、图像、话音及数据的传输和显示,保障省中心站对现场信息的实时掌控,为领导的指挥决策提供有效及时的现场资料和依据。 ?3G公网通信:利用中国电信或联通3G公网通信系统,实现图像、话音、数据的双向通信。 1、卫星地面中心站通信系统要求 卫星地面中心站通信系统应具有卫星音视频传输及数据通信功能,实现与应急指挥车的互联互通,实现将中心站的各种信息传输到应急指挥车。 ▲中心地面站采用三轴控制(方位、俯仰、极化)天线系统具有一键通信标自动跟踪功能。 2、静中通应急指挥车要求 1)指挥调度功能 利用专用卫星通信系统,及时接收中心站的实时信息,监视现场情况,实现语音、图像、文字数据的双向通信,确保对安全生产现场实施指挥调度。 2)现场信息采集和处理功能 适用于各种复杂环境,能够采集安全生产现场图像、声音等信息。系统具有声音(包括通信话音)、图像、数据等各种信息处理存储能力,具有编辑、发送指挥信息能力。 3)通信保障功能 系统具有电话、音视频、计算机网络等有线接口,无线宽带图像传输等多种通信设备,具有安全生产现场指挥调度和远程通信的能力。 4)辅助决策功能 为领导及时了解灾情,提供生产现场情报,为抗灾指挥决策提供依据。辅助领导分析判断情况;辅助拟制各种保障方案和预案。 5)公网通信 利用中国电信或联通3G公网通信系统,实现图像、话音、数据的双向通信。

移动应急通信系统解决方案

移动应急通信系统解决方案 主要应用领域: 该方案不仅应用于电信运营商,而且也满足非运营商的移动应急通信需要。 方案简介: 随着中国移动通信市场的不断发展,对移动应急车的需求将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作为国内实力较强的一家合资通信系统综合厂商,北京贝尔具有强大的通信系统配套和集成能力,可提供各种最新的车载传输解决方案。北京贝尔可以以主集成商的身份,集成国内外任意一家通信厂商的无线设备,为用户提供优质满意的服务。 方案组成: 本车载移动通信系统系列产品(包括:GSM/CDMA 移动应急车,移动应急卫星车等)满足GSM/CDMA运营商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车载移动应急通信系统的需要,能够提供以下功能。 (1) 提供战备应急移动通信的要求; (2) 提供视频信号的收集和传输; (3) 提供故障设备的应急处理; (4) 提供紧急救难所需的通话需求; (5) 提供紧急放号的需求,有效降低基站建置的空窗期间所流失的客源。 (6) 解决突增的话务需求量,减少平时建置高密度的固定基站,造成营运成本上的浪费。同时,根据用户的不同需要,北京贝尔为用户提供五种解决方案: (1) 车载移动应急卫星通信系统; a) 目的: 结合车载移动交换系统,通过卫星信道开通GSM/CDMA通信信道。 增加公众移动网的容量及覆盖。 提供视频、数据远程传输。 b) 车辆外形及主要性能: 卫星天线可自动对星 配备高性能卫星通信设备 可内置微波传输系统 可提供视频采集、传输设备 支持本地、远程监控 可根据用户需要个性化设计 (2) 车载移动应急CDMA基站系统; (3) 车载移动应急BSS通信系统; a) 目的: 通过A接口接入本地交换局以替代故障基站。 增加公众移动网的容量及覆盖。 结合车载移动交换系统及其他车载BTS系统独立组网。 b) 车辆外形及主要性能: 天线可平稳上升至20米 基站天线增益达到15.5或17dBi 内置微波传输系统 高灵敏度接收(-118dBm)

通信指挥车系统设计方案

通信指挥车系统设计方案 通信指挥车系统设计方案 概述 1、方案概述 通信指挥车是利用先进的大功率广播指挥系统、现代无线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图像采集及传输技术、强光照明技术等,实现指挥车与现场工作人员的通信联络、现场指挥调度等功能,是公安、消防部门针对大型现场、群众疏散、抢险救援、综合移动的指挥中心,是现代通信技术及其它高科技技术的综合运用。 2、设计原则 根据安全生产应急指挥中心初步设计要求和相关的设计标准,应急通信指挥车必须具备较强的通信功能和现场监控能力。此车具备高度的机动性、独立性和可靠性。因此,车辆的改装和系统总成的设计,必须达到以下要求: ◆车辆系统◆通信及现场监控系统 ●车厢的环境布置简洁、舒适●自动化管理和控制体系 ●动力系统有力可靠●系统的可靠性高 ●整车配置和配重合理●国际先进水平的尖端技术 ●不改变汽车底盘技术参数不切割车体●系统操作简便,易于管理 系统的功能和组成 1、车辆系统 指挥车是以南京依维柯17座普通型客车底盘作为改装平台,保证工作人员拥有宽敞舒适的工作环境,并且为系统的运行和维护提供符合技术要求的环境条件。在保证整车性能的前提下对车辆进行改装,实现符合设备技术要求的工作环境,这是改装设计的重点。基本改装措施:⑴所有设备及机架需采取防震措施; ⑵加装发电机隔音罩及消音器; ⑶车辆加装车载发电机,依靠车载发电机直接为车载设备提供5.5KW的AC220V电源; ⑷精确计算车辆上装设备配重,合理进行改装。 2、通讯系统 无线专网通讯系统,通过配备350MHZ的集群车载台可在专网情况下实现指挥中心与指挥车之间的通讯联系。还可以使用车载的GSM移动电话、GPS定位导航系统,扩大指挥车与各工作单元组的使用范围。该系统可以实现快速、灵活的现场指挥调度。 车辆配备了最新型车载GPS导航定位系统,通过5英寸液晶屏及专用遥控器进行操作,该设备集成了GPS卫星定位、DVD语音导航、GIS全国电子地理信息、可自动切换倒车监视,可在车辆行进过程中以语音方式向驾驶员播报行车路线。可充分体现现代化通信指挥车的高度集成及高度电子化优势,是通信指挥车必不可少的先进配置。 3、计算机及控制系统 通过专业车载计算机、网络交换机配予无线局域网卡、解码器可实现现场电脑组网及资源共享,也可与指挥中心交换数据信息。该系统充分发挥了计算机中央控制的功能,为今后系统升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此外,计算机还接驳车上配备的便携式打印机,可在事发现场非常方便地进行文件的处理工作。 为车载计算机及嵌入式硬盘录像机配备的液晶显示器,采用独特的升降机构,在保证防震、高强度稳定的前提条件下可在控制台面上下自由伸缩,节省了车内有限的空间,使操作控制更加现代化,使车内整体布局更加灵活科学。 车载GSM无线传真机可利用GSM/GPRS在车辆移动中收发传真,该设备还配备语音手柄,亦可作为车载移动电话使用。 利用宏控KT-AV可编程中央控制系统,用无线LCD触摸屏及专门的操作软件可实现对全车设备的集中控制,并拥有设备状态显示及一键复位功能,大大减少了车载设备控制部分占用的车内空间,高度体现了集中控制的优势。此外,车辆上装设备的控制部分除全部采用宏控KT-AV可编程中央控制系统外,亦设置了有线控制,双重控制方式可确保所有设备正常操作使用。 4、现场监控及视频传输系统 通过高解晰、低照度摄像机配予20倍自动变焦镜头及全天候防护罩(温控感应带雨刷器),并配备SPY最新型气动升降系统及SPY特制的摄像

下一代车地通信技术

用于列控系统的下一代车地移动通信技术综述 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2015 年11 月日

用于列控系统的下一代车地移动通信技术综述 一、我国铁路无线通信 1.1 我国铁路无线通信技术发展历程 我国铁路无线通信系统主要实现无线列车调度、铁路站场调车通信、铁路区间移动通信等话音通信功能,以及列车运行控制、车次号传输、列车尾部风压数据传输、道口预(报)警等数据的无线传输功能。具体包括: ①无线列车调度电话:主要有A、B、C三种制式,频率为450MHz或150MHz的单工或双工通信系统。 ②站场无线通信:在铁路的区段站、编组站使用平面调车等站场无线通信系统。③各种独立的单工通信系统:在站场内及铁路沿线由公务、公安、电力、电务维修、列检、施工等部门或单位自行投资建设的各种独立的单工通信系统。 ④集群移动通信系统:早期为模拟集群系统,目前数字集群系统,如iDEN、TETRA、FHMA 等系统。 ⑤GSM-R:欧洲铁路综合调度移动通信系统,GSM for Railway。 二、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 2.1 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概述 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涉及宽带接入和分布网络,具有非对称的超过2 Mbit/s的数据传输能力;包括宽带无线固定接入、宽带无线局域网、移动宽带系统和交互式广播网络。与传统通信技术相比,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的优势在于通话质量好、数据通信速度高以及通信费用更加便宜,可以在不同的固定、无线平台和跨越不同频带的网络中提供无线服务,可以在任何地方用宽带接入互联网(包括卫星通信和平流层通信),能够提供定位定时、数据采集、远程控制等综合功能。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是集成多功能的宽带移动通信系统、宽带接入IP系统。 2.2 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的需求 (1)更快的通信速度 速度达到10 Mbit/s~20 Mbit/s,最高可以达到100 Mbit/s。 (2)更宽的网络频谱 每个信道将占有100 MHz的频谱,相当于WCDMA网络的20倍。 (3)更灵活的通信方式 终端从功能到式样将有更惊人的突破。 (4)更高的智能化 智能性更高,不仅表现在终端设备的设计和操作具有智能化,更重要的是可以实现许多难以想象的功能。(5)更平滑的兼容性能 终端将具备全球漫游、接口开放、网络互连、终端多样化,以及能从2G、2.5G/3G平稳过渡等特点。 (6)更高质量的多媒体通信 提供的无线多媒体通信服务将包括语音、数据、影像等,大量信息将透过宽频的信道传送出去,因此也可称为“多媒体移动通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