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冲突论亨廷顿为美国构建的意识形态策略

文明冲突论亨廷顿为美国构建的意识形态策略
文明冲突论亨廷顿为美国构建的意识形态策略

2003年第3期

第19卷(总第109期)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Journal of PLA N anjing Institute of Politics

No.3,2003

Serial N o.109V ol.19 文明冲突论 :

亨廷顿为美国构建的意识形态策略

赵秋梧

(南京陆军指挥学院,江苏南京210045)

摘 要:当代,文化问题已成为涉及国家利益的重大问题,文化策略体现着一个国家的意识形态策略。亨廷顿的 文明冲突论 以文化为出发点,以国家意识形态为原则,以国家利益为最终归宿,为美国及西方实现 后殖民主义 提供新的理论基础,本质上是为美国构建的一种意识形态策略,以达到美国重建世界秩序的目的。

关键词:文明冲突论;文化认同;意识形态策略

中图分类号:B0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 9774(2003)03 0048 04

冷战后美国学者亨廷顿提出了 文明冲突论 ,引起了一场文化讨论的冲击波。他试图以 文明 为主要工具构建 政治地图学 ,由 文明 及宗教等符码来承载其政治意图和目的。从某种意义上说, 文明冲突论 本身就是亨廷顿为美国构建的一种意识形态策略,是一种国策性的意识形态文本。

一、文化认同的意识形态内核

意识形态是国家利益的重要方面。美国自立国后就很重视维护、传播自己的意识形态,尤其是冷战后,在世界上推行本国的意识形态成为美国对外政策的重要目标之一。深谙美国政治的亨特认为,经济利益,官僚机构的压力,既定的民族习性,以及国际环境,都会在由观念变为行动的过程中发挥作用。 但是,最终,这些因素毕竟还是第二位的,意识形态仍明显的是解释美国人在世界事务中的看法与行动的出发点。 1 (P185)当亨廷顿用包容性很强的范畴 文明 或 文化 诠释当今世界冲突的根源时,自然也不会从美国人固有的意识形态情结中解脱出来,他只是改变了意识形态的表现形式或手段而已,将意识形态的阵地由原来的政治领域转移并扩张到了文化领域。

亨廷顿提出,冷战后文化的冲突比政治的冲突更深刻,与冷战时期国家之间通过意识形态结盟不同, 在新的世界,文化认同是一个国家结盟或对抗的主要因素 。 2 (P133) 我们只有在了解我们不是谁,并常常只有在了解我们反对谁时,才了解我们是谁 , 2 (P129)即认同只能在与 他者 的关系中界定。失去了政治对手之后的美国,急于寻找到新的对手以重新确立自己的身份、建构新的认同。在这样的情况下,亨廷顿认为,现代化促使以儒教文化为核心的亚洲和伊斯兰世界的力量不断发展,刺激了本土认同和文化复兴,对西方文明形成了强有力的挑战。正是在文化的旗帜下,他为美国及西方文明设定了新的敌人 儒教文明与伊斯兰文明联盟。

当亨廷顿用 文化冲突 置换 政治冲突 ,以文化上的认同和归属取代意识形态的对立时,文化的包容性与广泛性就会模糊乃至消解鲜明的政治意识形态性,但这并不能抹煞文化内在的意识形态性。意识形态作为文化中具有普适性的因素,是一种确立并维护一定信仰和价值的模式。文化间的冲突归根结底隐含着意识形态的内核。对此,亨特说得很

收稿日期:2003-02-30

作者简介:赵秋梧(1970 ),女,江苏海安人,南京陆军指挥学院作战指挥系教员。

明确, 一种意识形态之所以能持续存在,可能要归功于某种文化的推动力,而这种文化起初并无显著作用。 1 (P14)文化冲突并不都归结于意识形态冲突,但亨廷顿执着于 我们 和 他们 的简单两分法,将文化冲突当做了意识形态冲突。冷战时期的 我们 与 他们 体现着鲜明的政治性,是显性的意识形态在起作用。冷战后,这种政治意识形态上的对立双方 我们 与 他们 ,被亨廷顿以文化重新界定:不属于同种文明就不可能有文化认同, 我们 与 他们 必然发生冲突。显然,这丝毫没有摆脱冷战时期的政治简单化思维模式。

将文化认同与美国的文化背景结合起来考察,可以进一步认识亨廷顿以文化为世界分界线的良苦用心。亨廷顿注意到,来自其他文明的移民拒绝融入西方社会,继续坚持他们原有社会的价值观、习俗和文化,若不能同化移民,美国内部就可能存在冲突并造成分裂。由此,亨廷顿指出, 还需要战胜美国存在的崇尚多样性及多文化主义的思想。 3 即美国必须在国内控制来自非西方社会的移民,摒弃多元文化主义以加强西方文化的认同。只有用统一的文化、统一的意识形态来聚合多种文化,形成统一的价值观,才能使美国真正承担起对西方文明的责任。毋庸置疑,文化(包括种族、民族或意识形态的内容等)会帮助社会个体重新建立认同感,在相当程度上使社会支离破碎的各部分重新凝聚在一起,能够最有效地防止社会的崩溃。 4 (P82)文化认同的这种政治功能在种族和文化的多元化危机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但是,为了求得国内的文化认同,解决国内的多元文化危机,亨廷顿一味夸大文化的政治功能,把文化的作用提升到决定一切的高度。他抱着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的偏见,要求排除异己文化以达到认同目的,只不过是以文化认同来掩盖其政治图谋,归根结底还是为美国的国家利益服务。

二、文明形态划分的势力重组意念

亨廷顿将重建世界秩序的重任赋予文化,以宗教为基本原则,将世界划分成八种不同的文明。宗教一向是美国文化的基本因素,近年来移民的增加使美国国内种族和宗教趋向多元化,对以基督教为立国之根基的美国政治文化带来了一定冲击。同时,席卷全球的宗教热,包括传统宗教的复兴和新兴宗教的崛起,也引起了亨廷顿的注意。因此,他以宗教为基点重新组合当今世界的各种力量,有着深刻用意。

宗教产生以来,具有的广泛社会意义使其相对独立性愈加鲜明。同时,它无可避免地与意识形态产生了紧密联系。 某种特定宗教中的各种意识形态要素,即某种宗教的信仰和价值系统的各方面,都带有作为其主要载体的阶级和地位群体的印记,并且,它可能一直围绕着他们的利益而变化。但是,这是一个双向的过程,载体本身又部分地由意识形态所决定并带有它的印记 。 5 (P11)鉴于此,某种宗教信仰越来越可能侵入国际事务,其本身在国际关系中也会成为对外交往的动力。亨廷顿突出精神因素在政治冲突中的作用, 在现代世界里,宗教是主要的,可能是惟一的感召和动员人们的核心力量 。 2 (P353)由此,他把宗教当做界定文明的一个主要特征。

于是,宗教的复兴在冷战后世界的意识形态真空中便显得极为自然而又富含政治意味。 东西方所造成的政治思想冲突正在被文明间的文化和宗教冲突所取代 , 2 (P40)人们在发生冲突时不仅强调本文明的认同,还强调对方的文明认同。当人们以宗教为认同时,宗教就代替意识形态并起到了意识形态的作用,使各个集团结合在一起,有助于把公众、支持者、参与者组织和统一起来,并加强各种社会联盟,在社会政治活动中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力。 从现象学角度看,意识形态常与宗教仿佛有天然的姻缘关系 。 6 (P237)的确,意识形态能赋予人一种道德崇高感和类似宗教的归宿感,宗教所唤起的 认同感 当然也体现着某种意识形态性,说到底就是一种 利益认同 。亨廷顿把非西方宗教的复兴当做是非西方社会反对西方化的最强有力的表现。在他眼中,这种复兴是非西方社会对西方以及与西方相关的世俗的、颓废的文化的一种坚决拒绝,是独立于西方文化的宣言。这样,他把宗教力量的变化上升为潜在的意识形态冲突,势力较大的 最虚伪 的儒教和 最偏执 的伊斯兰教就被描绘成异族,成为 正义 象征的西方基督教文明的 死敌 。把宗教基础视为更重要的和决定性的文化因素,暂且抛开学理上的缺陷不说,这种做法无疑是在政治上对意识形态势力的一种重新组合。

三、西方 非西方范式的绝妙心计

亨廷顿认识到非西方文化的经久生存能力,也感觉到若干非西方民族的巨大潜能及其根深蒂固的独立性,由此对西方在未来世界中能否维持其优势地位表现出极度忧虑。他关注的焦点说到底仍是世界政治中可能发生的变迁问题,而且这种变迁被明

确地同 西方对非西方 这一范式联系在一起。事实上,这种世界政治架构并非后冷战时代的新范式,而是冷战时期东方-西方范式的新版本。

长久以来,随着西方对世界的 开发 范围的扩大,东方早已由一个地理概念变为一个政治概念,而与之相联系的 东方学 也成为服务于西方的一种潜在的意识形态理论。在西方人眼中,亚洲一方面是被打败和遥远的 异邦 ,另一方面又代表一种潜在的危险,它的神秘文化在西方科学体系里无法解释和操作,而且可能在未来对西方构成挑战。这样一种对世界的二元对立的基本地理划分(东、西两半的分立)的意识形态色彩,通过西方对东方的种种霸权表现出来。冷战将世界分割成彼此对立的两个集团 西方与东方,这时期的国际格局是以政治集团的阶级性即以意识形态的对立为划分依据,西方 东方这一格局的意识形态性赫然彰显。

如此一来,西方对东方的认识,在学术和国际政治上虽然有着不同的视角,但最终是殊途同归。 东方学 这一理论随着西方国家的扩张也自然地成为一种政治知识文化,其意图就在于理解和控制、操纵甚至吞并与西方不同的东方。它的话语与政治权力的关系不是直接的,但在与不同的权力的交换之中存在,因而创造了一种利益关系并且使这种利益关系得以维持。结果,文化上的西方-东方认识模式只不过是对另一种霸权的(地理上的扩张)新的表述话语而已, 7 (P7-10)并暗合了政治上的意识形态的对立。亨廷顿用西方 非西方的范式来代替西方 东方范式,只不过是用另一套话语体系表达了同样的意思。

亨廷顿认为, 西方和非西方 这一提法较 西方和东方 更为恰当,它至少暗示存在着许多非西方,冲突的对象变得模糊、泛化。这样,具有鲜明意识形态色彩的 东方 被亨廷顿以模糊的、外延更大的 非西方 所取代,过去范围较小的 东方集团 现在被扩大到了 世界的其余 。这种认识框架是对意识形态冲突的一种解构,但从他对各种文明的分析来看, 西方 实际上意味着政治上的自由民主主义, 非西方 则意味着权威主义或专制主义。这种划分完全是意识形态上的,与冷战时划分 东方 与 西方 如出一辙。用西方 非西方来说明一种广泛意义上的对立,其实是新世界图景下冷战旧机制发挥作用的新形式。西方是 我 ,东方是 他 ,过去二者是两个明显的对立面,是一种非 我 即 他 的尖锐的对立关系,两种意识形态的对立使两者的斗争白热化。而现在西方还是西方, 非西方 已由 他 变成 非我 了, 非我 自然不是我,但却是除 我 以外的其他人,这样, 非西方 的语词形式的转变,导致了其内涵的扩大及模糊化,先前的直接对立关系由此变得十分微妙。细究起来,西方 非西方范式看似不再以意识形态性为划分依据,本质上仍然体现了冷战时期的对立模式。暂且不论这种划分是否客观,单就以 非西方 取代 东方 来看,显然是一种意识形态策略。 文明冲突 同冷战一样,以权力为直接对象,以意识形态为原则,以利益为归宿。

四、意识形态 文化帝国 的构型:从文明冲突到文化霸权

当一种意识形态企图统治世界,期望建立一个观念的 文化帝国 ,这种构想就会以军事、经济、文化等多种手段,通过推行一种普世观念来实现。意识形态 文化帝国 追求的是一种文化霸权。文化霸权,从一定意义上说,源自历史悠久的 西方中心论 。 西方中心论 在很多情况下是出自潜意识中的一种文化权力欲。它倾向于通过寻找和排斥外界的 敌人 来确立自身的意义,维持自身的一统性,因而产生了 以自己为中心的倾向 。 8 文明冲突论 实际上是 西方中心论 的一种反映。表面上,亨廷顿主张西方应弃绝普世主义,接受多样性和寻求共同性。可同时他又认为在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文化和文明的多样性对西方、特别是对美国的西方文化普世信念形成了挑战,强调自身文化价值观的非西方文明 对西方造成了威胁 。亨廷顿断言,伊斯兰社会和华人社会都反对西方,它们可能会联手发展军事能力以抗衡西方的军事优势,这显然与美国的国家利益不相符合。因此,西方必须联合起来,拉拢其他靠近西方文明的国家,以此来抵制伊斯兰和亚洲国家的发展,保护和促进西方 独一无二 的文明的利益和价值观。在亨廷顿那里,隐晦至深的宗旨是为了维护西方文明的优势地位,而遏制非西方文明发展的策略,最终是要用美国精神摧毁民族国家的价值认同,增强美国文化作为世界各国的 榜样 的文化和意识形态力量,以建构美国意识形态的 文化帝国 。 文明冲突论 虽然没有公开主张文化霸权战略,但它本身构成了文化霸权的意识形态基础。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西方对消费主义文化的扩张其实就在构建意识形态 文化帝国 。弱势国家无力抵制发达国家的汹涌而入的商品大潮,其间隐藏的消费主义意识形态及西方价值观由此大行其道。全球化进程和态势不仅加

强了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而且也为强化美国的政治霸权和在意识形态上的优势地位创造了良好条件。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集团到处推行发源于欧洲的文化价值观念,宣称自由主义权利最合乎人性,它不仅是人类共同应有的价值理念,还提供了自由市场经济的动力,并把这种理念作为国与国之间交往和国际政治、经济结构安排的原则。这种通常所谓的国际社会标准,实质上是以西方世界为标准,背后隐藏的还是文化霸权。詹明信一针见血地指出, 这股全球化的发展倾向,直接因美国的军事与经济力量的不断扩张而形成,它导致一种霸权的成立,笼罩着世界上所有的文化。 9 (P430)

西方在政治上提出自己的规则并试图使之全球化,当这些规则被利用而具有工具性之时,当它们负载着一定的目的而成为价值判断标准之时,便变得非常危险 可能走上亨廷顿所说的 文明冲突 ,这就是价值观的自适应性, 9 11 事件便是最好的证明。 文明冲突论 是一种非常具有欺骗性的理论,是顺应着美国在冷战后的战略需要而产生的。以 9 11 事件为里程碑,美国会进一步发现 文明冲突论 对美国自身的 合理性 而自觉地将其作为美国国际战略的理论基础。

总之, 文明冲突论 其实是为意识形态找到了一个新的载体 文明或文化。冷战的终结,的确是拆除了世界政治中带有浓厚人为色彩的意识形态对立和军事对立的堡垒,世界各国仍是按照冷战后时代的主要特征、自我民族特定的经济利益和权力平稳关系以及地理位置和资源互补情形来确定国家利益,而绝非主要依据文明属性来确认这种利益。 文明冲突论 虽旨在超越政治意识形态的对立,却又陷入了另一种 文化 的意识形态对立。所不同的是,享廷顿以同类文明组成的集团对抗取代了以相同政治意识形态组成的集团对抗。后冷战时代,意识形态之争并未终结,只是换了一个新的形式。 文明冲突论 的主旨便是从美国的国家利益出发,构建了现阶段美国的意识形态策略,为其构筑冷战后世界新秩序提供了一种新的参照框架。

责任编辑 杜永吉

参考文献:

1 迈克尔 H 亨特.意识形态与美国的外交政策 M .北

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

2 塞缪尔 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M .北

京:新华出版社,1999.

3 查德 鲁本斯基、雅勒 克罗克.向亨廷顿质疑 J .外交

政策,季刊.1994年秋季号.

4 哈拉尔德 米勒.文明的共存 对塞缪尔 亨廷顿 文

明冲突论 的批判 M .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5 罗伯特 鲍柯克、肯尼思 汤普森编.宗教与意识形态

M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

6 王逸舟.当代国际政治析论 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

社,1995.

7 参见爱德华 W 萨义德.东方学 M .北京:三联书店,

2000.

8 参见海因里希 贝克、吉塞拉 希密尔贝尔主编.文明:从

冲突 走向和平 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

9 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 M .北京:三联书

店,1997.

On Hu ntington s The C lash of Civilizations

Zhao qiu w u

Abstract:Huntington s T 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talks about cultures and cultural recog nition.What are actually ex pressed are the principle of national ideology and the ultim ate goal of national interest of America. T he book provides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realization of American later colonialism and for the formation of its ideolog y.America is striving for a new world order.

Key words:clash of civ ilizations,cultural recognition,ideological strategy

美国的意识形态外交

美国的意识形态外交 学过外交学的人都知道,外交学有一个基本理论,就是:外交活动的根本目的是最大限度地追求国家利益。 依照这一理论,国际上的外交活动都是围绕着本国的国家利益进行的。所谓国家利益,一般是指以经济利益为主的领土、资源、市场等可计量利益以及国家安全等不可计量的利益。 这个理论有一句名言,叫做“国家之间只有永恒的利益,没有永恒的敌人或朋友”。这句名言一直被讲述外交和参与外交实践的人们奉为圭臬。 这个理论一般来讲是正确的,可以说非常形象与深刻地讲明了外交的目的与实质。它尤其适用于世俗化国家。所谓世俗化国家,是指政治经济社会已摆脱宗教控制的国家,用这一理论来读解这些国家的外交,可以非常清楚地明白他们外交的来龙去脉,明白其目的与实质。 比如,日本就是一个典型的世俗化国家,除了在古代一个非常短暂的时期外,宗教从来没能够统治其政治、经济以及社会生活,近代日本的外交,就一直遵循着利益原则。它的典型的利益外交的实例,是三十多年前超越意识形态障碍并且不顾盟主国美国的反对而与中国建交。 三十多年前主政日本的首相田中角荣,从国家利益出发,舍弃与台湾的“外交”关系,不顾国内右派的威胁与反对,也不顾不愿被搅乱战略步伐的盟主国美国的反对,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一般人理解,田中角荣与中国建交是出于对中国的友好感情的缘故,中国媒体以及日本左派媒体也都喜欢炒作这种感情,但在其背后,其实是政治家们及其所代表财团对建交之后所获好处的精确算计。田中角荣及所代表的财团看到,与台湾相比,中国大陆丰富的廉价资源和潜在的广袤市场更有利于日本国家和企业的发展,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实际上为日本企业就近获得发展资源和进入中国市场铺平了道路。这是日本外交史上利益外交的一篇杰作,充分体现了世俗国家的利益主导型外交风格。 这种理论在中国也一直很有市场,很受许多学者及外交家的追捧和信奉。中国也属于政教分离、社会世俗化的国家,对利益论外交有强烈共鸣。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外交的务实色彩愈见浓厚,意识形态色彩愈见淡薄,利益外交论愈发受到学者或专家的推崇。在近期的很多外交声明以及论文中,我国的学者和有关人员都公开地不加掩饰地把国家利益当做外交活动的正当性依据。在联合国大会的某次发言中,中国代表在对某提案表示反对态度时,提出的理由与根据是:它不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我们很多外交人员在与不同意识形态国家的人员交往时往往提出“国家利益为重”的原则,即超越意识形态或国家体制障碍,寻找利益的共同点。 但是,这种理论也有其薄弱之处,就是它不能涵盖偏重意识形态国家的外交,尤其是不能涵盖宗教影响强烈或者政教合一的国家的外交,利益论不能解释这些国家外交的实质与目的。 偏重意识形态或宗教色彩强烈的国家的外交,其行动取向深受意识形态以及宗教信仰的影响,其目的往往不是为了获取经济利益,而是为了实现其意识形态或宗教的目的。作为极端外交行为的战争,这些国家,尤其是宗教国家进行的战争,往往不是争夺领土或资源等逐利性战争,而是宗教战争。 在当今世界举足轻重的美国人的外交,其实也一直是偏重意识形态的外交。

浅析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我对文明冲突的初步理解 ——浅析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山东大学刘效恩 举世震惊的“ 9.11 ”事件把声名赫赫的哈佛大学教授塞缪尔·亨廷顿在1996 年出版的《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再次推到了前台,又一次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文明冲突”热。美国政府对“ 9.11 ”事件所作出的强烈反应及在军事、外交政策上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恐怖主义不断升温的现实,似乎应验了亨廷顿在书中的论断“未来的冲突将由文化因素而不是经济或意识形态所引起,而最危险的文化冲突是沿着文明的断层线发生的那些冲突” ①在全球媒体的大肆报道和渲染下,一场文明之间的战争似乎剑拔弩张。然而这一切真的就是西方文明与伊斯兰文明或其他文明冲突的结果吗?世界真的会出现文明之间的战争吗? 文明的概念及内涵 要理解文明的冲突,首先要弄清文明的概念。文明这一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讲,它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讲,它指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是动态的历史现象,具有阶级性、民族性。亨廷顿认为文明是“人群文化上的最高层的组合,是人们拥有的除了那种区别人类与其他动物的认同的文化认同的最广泛的水平”实际上他在谈论文明的冲突时,文明这一概念包括三大要素。一是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这是文明的原义。二是文明的主体——人,即有共同的文化认同的人群。三是人和文化的载体——区域。基于这种理解,亨廷顿把当代世界划分为8 个文明,即中华文明、印度文明、斯拉夫东正教文明、伊斯兰文明、西方文明、拉丁美洲文明及可能存在的非洲文明。(少了一个文明) 文明之间的关系:冲突还是融合 在划分世界主要的文明之后,亨廷顿又用大量的篇幅论证了不同文明必然冲突的观点。第一,文明的不同不仅是实在的,而且是基本的。历史、语言、传统及最具重要性的宗教,使各种文明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第二,由于“地球越来越小”,不同文明体系间的交往日益增多,将导致文明的冲突更为剧烈。第三,世界范围内的经济现代化和社会变迁过程不仅使人们脱离了地域认同,也弱化了对民族国家的认同。这就使宗教认同乘虚而入,填补真空成为新的、更为强烈的认同对象。第四,西方的双重作用使文化意识大为增强。一方面是西方文化处于权力的顶峰;另一方面作为其结果是非西方文化出现寻根现象,强调本土文化、本土价值。第五,与政治或经济特征差异相比,文化差异更为持久,更难妥协。最后,经济区域主义正在增强,地域性经济集团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性持续增强。但是,经济地域主义只

论20世纪以来西方主流意识形态的演变及其功能.

论20世纪以来西方主流意识形态的演变及其功能 [06-01-13 16:18:00 ] 作者:佚名编辑: studa9ngns 西方政治童识形态包括自山主义、法西斯主义、无政府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等等许多流派,其中占主导地位的是自山主义意识形态。它以个人主义为核心,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为基础,集中体现着资本主义的政治关系、政治行为、政治体制和政治价值观,对西方各国的内政外交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资本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自山主义,20世纪以来发生了深刻的变革。30年代的“罗斯福新政”和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撤切尔主义"、"里根革命," 是两次不同类型的自山主义改革,标志着20世纪自山主义在基本政策层面上的两次重大转型。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这两次转型使自山主义脱离了19世纪传统的自山放任形态,极大地影响了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使资本主义在20世纪维护和保持了自己的发展势头和活力。 一.西方主流意识形态的形成和第一次转型 Is西方主流意识形态的形成 西方主流意识形态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渊源可以追溯到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 14-16世纪,资产阶级刚刚形成,本身的力量十分软弱,尚不能直接提出夺取政权的要求。他们首先在思想童识形态领域展开了斗争,用人文主义思想反对封建神学,以理性为武器批判封建特权和等级制度,用人性反对神权,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用理性反对蒙昧主义。文艺复兴运动推动了列一场反封建反教会斗争一宗教改革运动的发生、发展。通过这场斗争,资产阶级初步形成了新的意识形态。主要代表人物及其理论有马基雅弗里的共和政体论;马丁?路德的信仰自山和思想自Ifl;加尔文改革教会的民主思想;在宗教改革时期的一些思想家提出的人民自山、人民主权等思想;法国一些思想家提出的自山状态、自然权力、人民主权、政府源于契约思想等等。这些理论观点为近代西方主流意识形态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材料。 17至18世纪,在欧美许多国家相继发生了山资产阶级领导的人民群众广泛参加的反封建革命运动。一些资产阶级思想家,为适应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和建立新社会制度的需要,提出了以“自然权利”说、“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思想为核心的学说。美国的《独立宣言》和法国的《人权宜言》所体现的人权原则和包括的公民基本权利,构成近代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重要内容。其最显著的特点,是把各项权利,诸如自山权、平等权、参政权、财产权等,均说成是一切人的、普遍的权利。所有这些为西方主流童识形态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基本原则并成为其重要内容。 任何类型的社会意识形态,都是一定经济基础的社会反映,上层建筑服务于经济基础。西方主流意识形态是以私有制为基础,以保障私有财产不可侵犯为U 的的,是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发展的必然产物,它的核心是以个人为中心来对待社会和他人的个人主义。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曾生动而形象地揭示了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特征,他们指出:“资产阶级在它已经取得了统治的地方把一切

美国意识形态的新趋势(1).

美国意识形态的新趋势(1) 冷战结束已经十来年了。苏联从80年代中期即开始出现意识形态的演变,以后戈尔巴乔夫的所谓"政治新思维",进一步削弱了苏联作为美国意识形态对手的地位。当时国内外都有一种说法,一种希望,就是国际关系中的意识形态将要淡化,各国将以自身的经济利益和安全利益为出发点来决定自己的外交政策。一些观察家的预想是,各国在经济上的相互依存将带来越来越多的政治对话和文化沟通,国家间矛盾虽然不可避免,但主要将以经济竞争的形式表现出来,其中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矛盾可能激化,成为主导性的矛盾。美日、美欧之间的"经济战"是这种观点的主要依据。另一些观察家则预料世界将走向"春秋战国时代",各国将不再像冷战时代那样,以意识形态的异同来决定自己在国际上的远近亲疏,而是注重自身的安全利益,甚至不惜为资源、领土而战。1991年的海湾战争即是这种见解的佐证。这两种观点殊途同归之处,在于都认为冷战时期那种两大阵营之间的意识形态纷争是国际关系中的一种特殊形态,而未来的国际关系将进入一种常态(国家间为经济利益而合作或竞争),或者恢复另一种常态(各国为维护自身安全而斗争,某些大国争夺霸权),因而有了国际关系中意识形态将要"淡化"的期待。从冷战后的历史进程来看,美国非但没有淡化其外交政策中的意识形态色彩,反而在许多方面突出宣传其价值观。美国的思想库和学术界不断推出各种引起争论但有广泛影响的政治观点,如弗兰西斯*福山的"历史终结论",萨缪尔?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宣扬以推进各国"民主化"来维护世界和平的"民主和平论",以及"人权高于主权"的论调等等。这些观点的视角不同,结论也不同,但都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意识形态,一般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的系统的思想观念,代表了某一阶级或社会集团(包括国家和国家集团)的利益,又反过来指导这一阶级或集团的行动。社会条件改变了,阶级或集团的利益基础和行为改变了,反映这些条件和利益、指导行为的意识形态也会随之调整变化。就此而言,意识形态可以转变,但很难"淡化"或消失。冷战时期两大意识形态的斗争,同当时以美国和苏联为首的两大政治经济营垒的利益之争相互配合,因此显得异常激烈。但是这不等于说在其他历史时期阶级国家就不高举意识形态的大旗。例如美国总统威尔逊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极力宣扬"民主"和"民族自决";列宁和斯大林领导下的苏联高举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和民族解放的旗帜。这就是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所说的"两大势力竖起了两面大旗"。希特勒靠标榜“国家社会主义”(译为"民族社会主义"更为恰当)起家,德国、意大利、日本的法西斯主义同英美资本主义的争夺世界霸权,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种意识形态争斗。在20世纪的国际关系中,意识形态斗争是一种常态,而非冷战时期所独有。一、美国意识形态演变的的全球化背景在不同的国际环境和历史条件下,国家间意识形态斗争的内容是不同的。一些学者将冷战结束后的现时代称为"全球化时代"。本文姑且接受这一说法,进而分析全球化对美国意识形态的影响。全球化进程的加速,首先是由经济力量推动的。全球经济系统是比全球政治系统更为活跃、更为开放的系统。全球政治系统由主权国家组成,是一个相对稳定和相对封闭的系统。从纯粹经济学的角度看,领土疆域的政治划分,各国关税制度的设立和政治制度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造成了资源配置的不尽合理。冷战时期两大阵营的政治对立和军事对抗,更是经济发展和国际经济合作的巨大障碍。当冷战结

论二战后美国的意识形态外交

马克思主义认为,意识形态是与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直接相联系的观念、观点、概念的总和,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文学艺术、宗教、哲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等意识形式。意识形态的内容,是社会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和人与人的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的反映。意识形态的各种形式起源于以生产劳动为基础的社会物质生活。 对于意识形态,国内外的很多学者试图分别从世界观、信念或手段的角度进行不同的解释,拟定不同的含义。但无论从哪个方面加以解释,意识形态都可以看作是某一政府所作所为的思想理论或是价值观的基础,又或是对于某一政府所作所为做出的合理的或是不合理的解释。这里所说的“所作所为”既是指对内政策,也包括对外政策。因此,意识形态也影响着一个国家外交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这其中,美国也不例外。美国的意识形态对美国的外交政策和外交模式可谓影响深远。 追溯美国意识形态产生和发展的根源,我们会发现,美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宗教、历史等各个方面的因素都影响着这个国家意识形态的产生和发展,并且打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美国形成了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的对外政策,“天定命运(选民意识)”、“美国例外(孤立主义)”和所谓的“利他主义”等等。而这些特点独立存在,并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构成了美国一套独特的政治逻辑,并对美国的外交政策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回顾二战后的美国外交史,意识形态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影响时而清晰,时而模糊,但都如影随形,从未离去。因此,必须客观而细致地分析美国外交政策中的意识形态因 素。 一、冷战时期的意识形态斗争促使苏联解体 二战结束后,新的世界格局形成,那就是世界被划分成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20世纪中期,随着“马歇尔计划”的实施,东欧“铁幕”徐徐坠下,长达几十年的“冷战”爆发,两大阵营之间的对立从政治、军事、经济,延伸到思想文化领域等各个层面,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的意识形态的分歧和对立日益严重。 在这种极端对立的政治格局下,“冷战”时期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奉行的外交政策不可避免地呈现出鲜明的“意识形态”特征,可以说,意识形态是这一时期统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外交活动的“灵魂”,美国也不例外。“冷战”期间,美国经历了九任总统,无论民主党入主白宫,还是共和党执政,美国政府始终认为,“意识形态斗争”是和平状态下能够采取的最为有效的斗争形式之一。具体来说,美国政府利用人员和组织往来,绕过“铁幕”,通过专门设立的电台,传播言论自由、思想自由的理论;通过激化民族矛盾,分裂社会主义阵营;通过价值观输出、文化渗透等各种手段,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实施“意识形态外交”。 几十年后,也就是20世纪最后的十几年里,东欧巨变、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世界格局再次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美国针对苏联和东欧国家实施的“意识形态外交”是导致这一巨大变化的主要因素之一。冷战结束后,美国学者弗朗西斯·福山称,“西方自由民主已取得最终胜利,再没有什么意识形态力量可以挑战西方的自由民主”。〔1〕西方国家认为,东欧和苏联发生的一切都是杜勒斯提出的“和平演变”战略 论二战后美国的意识形态外交 解立楗 (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北京 100018) [摘 要]意识形态属于思想意识的范畴,可以从世界观、信念或手段的角度进行不同的解 释。意识形态可以看作是某一政府所作所为的思想理论或是价值观的基础,又或是对于某一政府所作所为做出的合理的或是不合理的解释。意识形态影响着一个国家外交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二战结束后的“冷战”时期,意识形态是统领两个阵营外交活动的“灵魂”,美国针对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展开的意识形态外交促使了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发生。“冷战”结束后,美国将意识形态外交的重点转向中亚地区的独联体国家,提供资金培植亲美势力,瓦解原有的国家政治结构,促成了多个国家的“颜色革命”。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美国利用国际经济交往和贸易活动,有意识地进行文化和意识形态的扩张和输出。同时,美国借助信息和网络技术,对意识形态输出加以伪装,提高了意识形态外交的效率和速度。 [关键词]美国;意识形态;颜色革命;知识产权;网络和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D8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234(2012)06—0112—02 [收稿日期]2012—10—22 [作者简介]解立楗(1977—),男,山东龙口人。制片人,编辑,研究方向:新闻传播与国际关系。 2012年第6期理论观察N o.6,2012(总第78期) Theoretic Observation S erial N o.78 112——

意识形态的主要内涵和特征

意识形态的主要内涵和特征 主要内涵 意识形态一词出现之初,是一个纯粹的学科名词,无涉于价值判断。1796年,法国哲学家特拉西把意识形态定义为“观念的科学”,是一种哲学研究。在文义上,ideology一词是由“观念”(idea)和“学科”(ology)两字结合而成。特拉西尝试探索内在思维和观念的起源,希望意识形态此学科最后能和动物学、生理学一样,享有同样的学科地位。 一开始,意识形态一词并不引起很多人的注意,在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用“意识形态”来概括“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精神现象”后,该词才在东方流行起来。与此同时它的内涵和指涉陷入了混乱的状态:大多数学者都从功能主义角度出发对它进行定义,使得它越来越偏离特拉西的原意。许多学者将它同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和文化认同联系起来,指涉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各种价值凭依,而为了实现统治,这种凭依可以是扭曲事实的。 马克思、恩格斯将意识形态看成“虚假的意识”与“观念上层建筑”。“意识形态”意指系统地、自觉地、直接地反映社会经济形态和政治制度的思想体系,是社会意识诸形式中构成观念上层建筑的部分。马克思所理解的意识形态是具体社会中人对物质实践的一种理解和把握,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这种理解和把握总是不可避免地带有局限性——即“虚假性”。从意识形态的功能上看,它们都在真实地维护自己的生产关系、既有的社会秩序和剥削利益。意识形态主要是受阶级性制约的观念形态,也可以说是反映阶级的社会利害关系的思想体系,是一种自我欺骗或欺骗他人的思想观念或理论体系,是一种虚假的、颠倒的意识,是对颠倒的现实的反映。它的主要任务就是维持统治阶级的统治——它的目的不是揭示现实生活的真相,而是竭力把这种真相掩藏起来,以维护它所支持的统治阶级的统治。 曼海姆试图将社会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的原貌区分开来,于是就有了“知识社会学”。曼海姆对历史上出现的各种“意识形态”内涵和指涉进行整理和分析后指出,存在着两种意识形态类型:与阶级利益相关的特定意识形态和与价值无涉的总体性意识形态。特定意识形态就是社会意识形态或国家意识形态,而总体性意识形态则并不包含对弄虚作假的怀疑,它是在不考虑其动机形成的情况下,对某个时代或者某个社会群体在特定社会情境中形成的特殊思想进行形式色彩的功能分析,以及对精神之诸结构性差异进行客观描述。尽管曼海姆企图将总体性意识形态与特定意识形态相分割,去掉其政治性和工具性,但总体性意识形态的分析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利益格局的分析,因此这种分割是不成功的。 约〃埃尔斯特对意识形态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他认为一种意识形态是一组信念或价值观,它们可以通过某一社会集团的地位或者利益得到解释。而这种信念或价值观隶属于某种更为一般化的、有偏见的信念群。他认为马克思从功

试析文明冲突论

试析“文明冲突论” 摘要:"文明冲突"与"文明和谐"一直是人们讨论的热烈话题,有的从文化角度进行探讨,有的从国际政治关系角度进行探讨等。本文则从价值角度对美国学者塞缪尔·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进行评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塑造世界"文明和谐"的可能及中国面对"文明冲突"和"文明和谐"应择之路。 关键词:文明文明冲突文明和谐 "文明冲突论"的始作俑者,乃美国著名学者塞缪尔·亨廷顿(Samuel ·Huntington)。在冷战刚结束、苏联解体不久,亨廷顿就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早期提出了后来一直在许多国家的政界和学术界争论不休的"文明冲突"理论(ClashofCivilization)。1993年夏季号《外交》(ForeignAffairs)季刊发表哈佛大学著名教授塞缪尔·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The ClashofCivilization?》一文,并引起学术界广泛而激烈的竞说争鸣;亨廷顿本人随后也不断发表文章和出版专著,进一步为自己的观点进行申辩和解释,其中包含了作者对自己个别观点的修改。这些观点集中在《不是文明,又是什么?》(IfNotCivilization,What?)(《外 (The WestCivilization:Unique,交》季刊1993年冬季号),《西方文明:是特有的,不是普遍的》 NotUniversal)(《外交》季刊1996年冬季号),以及专著《文明冲突与重建世界秩序》(TheClashofCivilizationandtheRemakingofWorldOrder)。亨廷顿还就文明冲突问题,在不少国家、大学、学术机构作过专题演说,但主体观点仍未突破他在上述学术文献中表达的思想。 我国学术界对亨廷顿的观点的反应是敏感而及时的,且经历了并仍在经历着复杂的论争,以至于"文明冲突论"在中国学术界的争论,已大有从一个"敏感"的学术命题,转变为一个" 敏感"的国际政治和意识形态问题之势。正因如此,我们打算从亨廷顿的观点本身和哲学、国际政治学方法论的角度谈以下三点。 一、对亨氏"文明冲突论"之价值评析 我国大多数学者认为,亨廷顿教授的许多观点,特别是他研究国际政治的方法论,在学术上有其独到之处,并承认,亨氏所讨论的问题,在现实国际关系中,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具有重大潜在影响的问题,但同时强调,亨氏文明冲突论的结论有失偏颇,且有为美国当权者谋划称霸世界之嫌。 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的核心观点有以下几点。其一,未来世界的国际冲突的根源将主要是文化的而不是意识形态的和经济的,全球政治的主要冲突将在不同文明的国家和集团之间进行,文明的冲突将主宰全球政治,文明间的(在地缘上的)断裂带将成为未来的战线;国际政治的核心部分将是西方文明和非西方文明及非西方文明之间的相互作用。冷战后的国际政治秩序是同文明内部的力量配置和文明冲突的性质分不开的。同一文明类型中是否有核心国家或主导国家非常重要;在不同文明之间,核心国家间的关系将影响冷战后国际政治秩序的形成和未来走向。其二,文明冲突是未来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胁,建立在文明基础上的世界秩序才是避免世界战争的最可靠的保证。因此,在不同文明之间,跨越界限(CrossingBoundaries)非常重要,在不同的文明间,尊重和承认相互的界限同样非常重要。其三,全球政治格局正在以文化和文明为界限重新形成,并呈现出多种复杂趋势:在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多极的和多文明的全球政治;不同文明间的相对力量及其领导或核心国家正在发生重大转变,文明间力量的对比会受到重大影响;一般来说,具有不同文化的国家间最可能的是相互疏远和冷淡,也可能是高度敌对的关系,而文明之间更可能是竞争性共处(CompetitiveCoexistence),即冷战和冷和平;种族冲突会普遍存在,在文化和文明将人们分开的同时,文化的相似之处将人们带到了一起,并促进了相互间的信任和合作,这有助

中西方意识形态的斗争

中西方意识形态的斗争,本质上是价值体系的较量 张峰认为,当前我国同西方敌对势力的斗争主要集中在意识形态领域。意识形态是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实施西化、分化的前沿。我们同各种敌对势力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本质上是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与资本主义价值体系的较量。 价值观问题在美国对外政策中一贯占有重要地位,正如约瑟夫·奈指出的:“自从建国初期开始,美国人就一直为将我们的价值观与我们的其它利益相结合而绞尽脑汁。”美国学者J·斯帕尼尔也指出:“我们的政治领袖们反映了美国社会的价值观念,每当他们在执行国家的对外政策中似乎要漠视这些价值观念时,他们总会受到政府行政部门、国会、反对派以及新闻界人士的批评。” 正因为价值观在软实力中的重要作用,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往往以其文化、外交政策为载体,向世界宣扬和推行其价值观。他们认为,“如果美国代表了其他人想效仿的价值观,那么我们领导世界所付出的代价会变小”。 长期以来,美国习惯于将“民主”、“自由”价值观作为与军事、经济相辅相成的称霸手段。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把向全世界推行美国政治价值观作为其施政的三大战略目标之一;美国前总统布什表示要在推行“民主”上加大投入,对中东地区进行“民主”改造。不少西方国家把传播其政治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作为扩大国际影响的手段。 资本主义价值观念体系的核心是“个人主义” 张峰指出,资本主义价值观念体系的核心,是“个人本位”或“个人主义”。它肯定个人生命、自由、私有财产等,是不可侵犯的“天赋人权”,认为社会的一切权力都导源于个人对自己生活的基本权利。只有个人才是实在的,整个社会的结构和关系通过个人之间的交往,特别是通过商品交换来形成。资本主义的价值观念表现在社会制度和社会规范方面,是反映私有制基础上的商品自由竞争、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自由”观念和功利主义观念。笼统地说,这种强调个人利益和个人权利至高无上的观念似乎并没有什么不妥。但由于历史传统的不同、国情的不同、社会制度的不同,将这种价值观移植到中国这样一样社会主义的东方大国,却是不可行的,甚至是灾难性的。举一个例子,冰岛议会去年7月27日颁布一项法律,正式承认同性恋婚姻合法。同一天,冰岛女总理约翰娜·西于尔扎多蒂率先与她相恋多年的同性伴侣乔尼娜·莱奥斯多提尔完婚,成为合法“夫妻”。这件事情在冰岛国内几乎没有什么反对的反应。道理很简单,根源于长期形成的西方价值观,个人的权利至高无上,只要不违法,什么事情都是可以做的,其他人无权利说三道四。试想一下,这件事情如果发生在中国,该是一种什么情景。近期,欧洲一些国家的政要性丑闻不断,却依然当政,毫无愧疚,根源恐怕也是西方价值传统对个人权利的这种宽容甚至纵容。 西方敌对势力推行其价值观的一个常用手法,就是将西方自由主义的特殊价值和做法,冠之以“普世价值”推上神坛。他们在自由、人权等所谓的普世价值的口号下肆意干涉他国内政,挑动其发生内乱,引起社会动荡。上溯苏联东欧剧变,前至中亚的颜色革命,近到在利比亚的“奥德赛黎明”行动,无不显示出西方所谓的“普世价值”潜移默化、推波助澜、分化瓦解的作用。西方敌对势力的这种盗用“普世价值”名义的策略,确实很有效,也使得不愿唯其马首是瞻、俯首称臣的国家和人民处于尴尬难堪的境地:你不承认他们那套价值,你就是不

好莱坞电影中的意识形态侵略

好莱坞电影中的意识形态侵略 记得高三时物理老师给我们放了一部短片,是美国勇气号登陆火星的模拟动画。当视频播到勇气号伸出一个摄像头时,老师把画面暂停下来。然后,他指着贴在摄像头上面的美国国旗说:“美国的意识形态侵略真是无处不在,就连一个小小的摄像头都不放过!不信你看看美国电影,几乎每一部片都有美国国旗的镜头。其实美国的爱国主义教育比中国要好得多,我们每间课室都挂国旗,又不见你们望她两眼!” 这番突如其来的演讲说得慷慨激昂,听得我们目瞪口呆,从来没想过平时安安静静的物理老师居然是一位如此有正义感的人。经他这么一说,我从此彻底改变了对美国电影的看法。本来我不相信每一部片都有美国国旗的,但留意了之后,星条旗飘扬的数量真是让我反胃。于是,我开始用批判的眼光看好莱坞电影,结果越看越吐血,发现电影中意识灌输不是一般的强,除了国旗之外,还有诸多地方表现出大美国主义的思想,若不仔细研究,还真容易被它影响。 下面,就大略分析一下好莱坞电影到底是在哪些方面不声不响地改变了我们的思维的。国旗: 《与狼共舞》:当主角来到边界驻地时,发现驻地已经变成一片废墟,只有破烂的国旗还插在地上,随风飘扬。 《毕业生》:当达斯汀·霍夫曼跑去他女友那间大学时,俯视镜头前的景物顺序是:美国国旗、喷泉、喷泉下的达斯汀·霍夫曼和他身后的教学楼正门。 《夺宝奇兵4》:当印第安那·琼斯与凯特·布兰彻驱车进入美国仓库重地时,哨兵站上便插着美国国旗。 《西雅图夜未眠》:这个不是美国国旗,而是美国地图,不单只在片头片尾出现,还在汤姆·汉克斯家里挂着,用来随时教小孩地理。 《十二怒汉》:当审判终于结束后,走出法庭,美国国旗高高飘扬。 《独立日》:实在不得不提《独立日》,据我看来,它是宣扬美国精神最典型的一部。 就粗略统计,国旗的镜头足足有6个之多! 1、一开场,月球上插着美国国旗,前面是一块碑,写着联合国的话:We came in peace for all the mankind. 2、华盛顿硫磺岛战役纪念碑雕塑上飘扬的美国国旗 3、脱衣舞台背景都挂着美国国旗

文明冲突论的评析

文明冲突论的评析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是国际社会发生巨大变动的重要历史时期。东欧剧变,两德统一,苏联解体,两极格局轰然坍塌,世界历史进入冷战后时代。地区争端、宗教纷争和民族冲突时有发生,成了冷战后世界不稳定的主要根源。 1993年夏天,美国《外交季刊》夏季号发表哈佛大学着名教授塞缪尔·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一文,从理论的高度,提供了“文明冲突论”的判断,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沸沸扬扬的关于文明冲突论的讨论热潮。 第一部分分析了文明冲突论提出的历史背景。 第二部分重点分析梳理了亨廷顿文明冲突论的主要理论内核:文明是文明冲突的基本单位;世界政治正在沿着文明线重组为一个多文明的世界;未 来冲突将在不同文明的国家和集团之间进行;建立在多文明基础上的国际秩序是防止文明冲突爆发的最可靠的保障。本文认为,文明冲突论通过引入文明这一概念,赋予文明一种“文化实体”的角色,并将此作为国际政治分析的一个基本单位,让文明运动起来,实现了对全球政治的逻辑勾画。因此,文明冲突论可以说是冷战结束以来少有的原创性研究成果之一,它不仅打开了长期以来被国际政治学界所忽视的一扇重要的“研究窗口”,而且提供了透视冷战后全球政治的一个比较重要的分析方法。 第三部分重点分析了文明冲突论存在的问题:文明能否成为国际政治分析单位?文明之间是否必然导致冲突?是否应把冷战后世界文明结构作阵营 化理解?世界文明冲突的可能性有多大?本文认为,文明之间的冲突更多的是一种精神上或者思想上的冲突,更多的是一种内心的体验,这种体验在冷战后能否发 展成为现实的国际冲突,存在着许多不确定的因素。 第四部分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关注文明冲突论的学术价值。本文认为,尽管文明冲突论存在许多问题,我们还是不能抹杀亨廷顿在理论上的贡献。文明冲突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创性思考,它提出了一个人们长期以来没有研究、事实上急需研究的重大理论问题。文明冲突论对于冷战后的国际现象在文明视角下进行了新的思考,开始研究冷战结束以来众多地区冲突的深层根源,这对加深 对冷战后国际冲突的认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明冲突论从全球政治范式的角度重新对国际政治进行思考,对文明冲突的可能性进行了有意义的研究,提高了 人们对于这个问题的注意力,使得该理论本身具有了十分重要的现实政治意义。

文明冲突论

5.请通过对下面两段话的理解,谈谈你对“文明冲突论”的认识和对当今世界国际秩序的看法。 亨廷顿在“文明冲突论”指出,导致未来冲突的根本原因是文化的差异,人类在经历了君主冲突,民族国家冲突和意识形态冲突后,将进入文化冲突的阶段。 这种观点是有着其现实依据的,当今世界正朝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国家与国家间,区域与区域间的竞争正逐渐演变成一场文化软实力的较量。特别是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文化正以着前所未有的速度,在整个世界范围内,跨时间,跨空间的传播。近半世纪以来,恐怖袭击接二连三,中美冲突时隐时现,这些都无不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在世界范围内大肆宣传其民主的普世价值观与的文化入侵紧密关联。 然而,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也存在着片面性。当今世界,除了文明之间的文化冲突之外,更多的是文化的融合交融。近几十年来,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与日韩的崛起,东亚文化与西方文化在猛烈碰撞间不断交融,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崇尚于西方的民主文化思潮,也有越来越多的西方人开始关注与中国儒家的中庸之道。 我认为,文明冲突最终导致的是文明的融合,而非是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胁。在科技的推动下,文化与思想的交换正在不断冲破文化间的隔阂,走向文化多元化与一体化并存的稳定局面,即文化在保留自己特性的同时更具包容性,文明与文明之间将相互影响,相互依存。 当今世界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伊斯兰复兴运动,中印的崛起,这些无不挑战着现有的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主义国家建立的国际秩序。这种国际秩序是建立在西方自由民主的普世主义基础之上的,这种价值观认为,西方文化是世界正统文化,一切与其相悖的文化都是错误的,这是种明显的大国沙龙主义。然而这种片面的主义却主宰着当今国际秩序,也正是这一点,造成了当今世界的复杂与不稳定。随着西方经济的衰退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兴起,一种新的基于多元文化的国际秩序正在逐渐浮出水面。

宗教与美国意识形态掌控

2010年第3期总第156期 林区教学 Teach i n g of Forestry R eg i o n N o .32010G eneral N o .156 宗教与美国意识形态掌控 夏 禹 (哈尔滨理工大学马列部,哈尔滨150080) 摘 要:美国是一个宗教化程度较高的国家。宗教在国民道德素质的提高,以及国家的政治生活、社会生活的正常运转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了达到促进社会稳定,巩固阶级统治,实现阶级利益等目的,美国政府在意 识形态掌控中注重充分利用宗教的各项功能。而在实践中美国宗教所表现出的积极与消极作用的两面性,对于我国和谐社会建设时期开展好宗教工作有预示作用。 关键词:美国;意识形态掌控;宗教功能 中图分类号:B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6714(2010)03-0070-03 收稿日期:2010-02-28 作者简介:夏禹(1975-),男,黑龙江双鸭山人,讲师,从事意识形态问题研究。 自建国开始,美国历届政府就一直极力关注意识形态掌控问题。从思想政治教育、媒介宣传、政府管制,到对异己意识形态的批判、对社会舆情的控制,其途径繁多且效果明显。而宗教由于其自身的独特性,它在美国意识形态掌控中的地位亦十分突出。 一、宗教与美国社会 美国宗教与美国意识形态、政治、社会公共生活关系紧密,它体现了宗教与美国国家命运息息相关,这成为美国政府实施意识形态掌控必须借助宗教力量的重要原因。 1 美国宗教与意识形态的关系 美国意识形态内涵广泛,而宗教作为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形式,它是美国意识形态形成的最初也是最基本的形式。在美国没有宗教就没有美国精神世界的一切。在美国人的精神世界领域,宗教发挥着心灵慰藉的作用;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宗教是美国国家的意识形态;在社会群体心理层面上,宗教是美国民族的统一道德观和价值观;从 民族精神出发,宗教充当着美利坚民族的精神支柱[1]4 。另外,宗教与美国意识形态构成中的重要部分 民族主义相结合形成了宗教民族主义,它在美国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其影响至今在美国政治及社会生活中仍十分明显。源于宗教思想或与此紧密相关的美国例外论、国家认同、国家伟大思想及国家使命意识等,都使美国民族主义具有成为一个强大的意识形态教条的所有特质。这也使美国成为在20世纪下半叶的大国中最具意识形态色彩的国家。尤其在对外关系上,美国除了追求国家利益之外,还谋求改变其他国家的政治思想意识、制度和生活方式等,这也最终衍生出美国外交中的干涉主义。可以说,美国宗教民族主义为美国社会制度的建立和美国在世界上履行自己的神圣职责提供了强有力的力量源泉,并且它也为美国对外领土扩张和文化输出提供了道德依据。 2 美国宗教与政治的关系 政教关系是美国政治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涉及美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民权的基本概念,以及政府与社团组织、利益集团、公民个人之间的关系原则,它对美国社会的各方面都存在着非常现实的影响。而了解政教关系对于理解美国社会的传统价值、民权思想与宗教自由观念也具有重大意义。可以说政教关系从一个特殊的角度综合反映了美国社会的内部结构。在二者关系的处理原则方面,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确立了政教关系的政教分离原则与宗教信仰自由原则。在经历了200多年的实践后,它已经得到了美国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并在现实生活中显示着强大的生命力。首先,政教分离杜绝了官方教会存在的可能,从根本上消除了宗教冲突和宗教迫害,避免了因宗教分裂导致的社会分裂。由于各教派及信仰者社会地位平等,这为其和睦相处提供了条件。而宗教非政治化也使世俗政权的更迭和宗教组织内部的变化不会相互影响,减少了社会动荡的可能性。在宗教自由实践方面,政府的态度是不进行干预。但这也不是绝对的,政府会为了维护国家及公众利益而在法律的严格监督下对宗教团体及个人采取措施。总体而言,宗教自由实践原则维护了公民权利,增强了美国人对国家的认同和忠诚,巩固和促进了社会的稳定。然而,美国虽然确立了政教分离原则,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法律上的规定并不能阻止宗教对美国政治的影响。对此,法国的政治学家阿历克西 托克维尔曾说:!宗教在美国不直接参与社会政治,但它却被看成是国家 政治机构最主要的部分。?[2]35 作为宗教色彩十分强烈的国家,宗教影响已经渗透到美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同时,政治统治集团出于满足自身利益需要的考虑也有向宗教无限接近的愿望。因此,美国宗教与政治相互影响的现象将长期存在亦在情理之中。 3 美国宗教与社会公共生活的关系 宗教在美国具有社会道德源泉与社会服务提供者的功能。基督教传统源远流长,它凝聚了西方基督教文明的 70

亨廷顿“文明冲突论”评析

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自问世至今已有十多年的时间。从1993年《文明的冲突?》一文发表到《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的出版,亨廷顿对他关于“文明的冲突”的论断完成了一个系统的阐述。他的理论从一开始就在学术界引起极大的争议,并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不断掀起讨论的热潮。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是对冷战后世界政治局势的一种分析和预测。他把“文明的冲突”作为理解后冷战时代世界局势的范式,认为冷战后世界范围的冲突将主要是不同文明间的冲突,文化或文明将成为国际上合作或分裂的基础。学者们从国际关系的角度对“文明冲突论”作了大量的研究,部分学者则针对文化之间是否只有冲突、文化冲突的实质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关于“文明冲突”的争论似乎已经过了它的热议期,那么,现在再来谈论或分析“文明冲突论”是否还有价值?笔者认为,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发展,全球化已由经济领域向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延伸,文化的全球化也进入理论研究的视野,全球化时代各种文化的冲突与共生问题成为了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文明冲突论”作为一种代表性的理论观点,对其进一步分析研究对于深化认识文化全球化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本文试从全球化的角度对亨廷顿“文明的冲突”理论进行剖析,以期深化对这一全球化文化理论的认识。 一、“文明冲突论”的背景 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的前言中,亨廷顿就明确指出:“这本书不是也不打算成为一本社会科学著作,而是要对冷战之后全球政治的演变作出解释。它渴望提出一个对于学者有意义的和对于决策者有用的看待全球政治的框架或范式。”①因此,冷战的结束是学界关于“文明冲突论”研究的一个重要时代背景。随着1989年柏林墙的拆除和1991年苏联的解体,持续近半个世纪之久的冷战结束了,覆盖全球的东西方对抗终止了。战后国际关系由此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后冷战时代”成为当时人们描述冷战后世界最常用的词汇。“文明冲突论”即是亨廷顿对后冷战时代世界局势的分析与预测。 与此同时,我们还应该注意到,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在原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解体以后经济自由化的浪潮席卷全球,市场不再受国家边界的限制,资本可以在国际上自由流通,跨国公司为寻求更廉价的劳动力和更低税率的市场将资本从一国转向另一国;再加上网络、多媒体等信息技术在各领域的巨大扩张,给人们造成时空急剧压缩的感觉,世界正变成“地球村”,这个过程就是通常所说的全球化。关于全球化,研究者出于学科背景的不同对它的理解也不相同。目前,学术界一种狭义的观点通常将全球化视为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金融全球化”开始,然后逐步向经济贸易、政治、社会文化等领域扩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世界正在成为一个“地球村”;市场规模和范围不再局限于民族国家而扩大至整个世界;一些可观察到的社会趋势,如个人取向的行动正在蔓延、青年人生活方式的国际化、老龄人口的急遽增加等,正在发挥着决定性的影响。据此,西方发达国家以经济领域为代表的关于全球化的后果有三个假设:在高新科技压力下人民需求的同质化;价格竞争的同质化;贸易经济的同质化。以日裔美国学者福山“历史终结论”为代表的观点,则把这种经济全球化的后果极大地向社会政治领域延伸。他认为,苏联的解体和社会主义阵营的崩溃标志了冷战的结束,同时也意味着今后的世界将是一个不再有意识形态对立的世界,从而进入了一个自由主义、民主政治、市场经济等欧美式理念渗透整个地球的时代,“战斗圈内

文明冲突论の读后感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冷战之后,人们开始寻找一种新的意识形态或者某种能为绝大多数人所认可的共同体,很多政治家和学者立足于政治体系和经济制度的研究,然而塞缪尔亨廷顿却另辟蹊径,从文化的角度去建构一个世界政治的思维框架,从文化的角度解读了国界关系。 全书共分为5个部分: 第一部分标题:一个多文明的世界。作者认为,冷战之后,全球政治趋向多级和多文明化,世界将由七个或八个主要文明构成。分别是西方文明,中华文明,印度文明,日本文明,伊斯兰文明,拉美文明,东正教文明以及可能的非洲文明。国际行为的主体将是文明的核心国家。这一看法类似与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中提出的以文明为研究历史的单位而不是国家或民族。现代化不同于西方化,既不会形成任何意义上的普世文明,也不会导致非西方社会西方化。 第二部分,标题:变动中各文明力量的对比。作者旨在强调世界各文明之间的权利平衡正在变更。传统意义主导世界进程的西方文明正在衰落。与此同时,亚洲文明与伊斯兰文明正日益壮大。非西方文明都在重新肯定自身文化的价值。西方文明在世界所占的比重正日益缩小。 第三部分标题:正在行成的文明秩序。作者认为,全球政治秩序正沿着文明界限进行重组,在文化上相似的民族和国家正在融合。反之亦然,世界逐渐远离由意思形态和超级大国关系来界定的时代,新世界的基础是文明。 第四部分也是全文的核心,即文明的冲突。作者从不同层面上提出了可能发生冲突的两种形式,断层线冲突和核心国家之间的冲突。这里作者提出了一个在全书中很重要的概念,断层线,通俗解释即文化分界线,代表信仰不同宗教不同神的人民两端。 第五部分即文章终尾:文明的未来。作者对全球文明的未来做了展望,并对如何避免冲突给出了自己的建议,以及人类如何在多极多文明的世界内共存。本书一经面世便引发了全面的争议浪潮,褒贬不一,见仁见智。 作者看到世界文明有西方文明(基督教)、中华文明(儒教)、印度文明(印度教)、日本文明、伊斯兰文明、斯拉夫文明(东正教)、拉丁美洲文明、非洲文明组成。每种文明都有自己的独特性,而非普世的。正是由于文明之间的独特性,才会有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这种冲突也正是造成世界不稳定的罪魁祸首。作者在本书中认为,要想消除这中不稳定的状况,重建世界和谐的秩序,那么各种文明就应该和睦相处,各文明核心国就要遵循三个原则:(1)尽量避免干涉其他文明的冲突;(2)互相协商遏制和休止彼此文明的断层线战争;(3)努力探寻并扩展与其他文明在价值观、惯例和习俗方面单色共性,学会如何在复杂的多文明的世界内共存。 其次我想谈一下自己对西方国家并没有走上自我毁灭的道路的理解。西方国家在经历了一系列自由经济的危机后,西方国家尝试着让市场在一定的规范下运行,并没有让其“自由放任”下去。因此,我觉得市场是需要一定的秩序来维护的,正如只有大家都遵守交通规则,才能顺利地到达目的地,最关键的是建立规则的人如何做,最理想的状况是可以平衡好自由市场与社会秩序的关系,可是这需要一个“超级大脑”的保障,不然很容易产生决策失误而走上奴役或者自由市场大混乱的结局,也许正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西方国家往往采取多党制来避免决策的偏颇,尽管执政党在更换,一种稳定的制度却演变出来,这种制度一方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