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创新实验竞赛题目

力学创新实验竞赛题目
力学创新实验竞赛题目

1.题目内容:小范围移动测绘装置

本产品通过固定接收装置、移动发生装置实现数据的采集,再通过相关软件建立数学模型,使信息反映在显示屏上。

所需材料:信号发生器、接收器、相关程序软件、显示器

2.测定薄壁圆筒弯扭组合变形状态下,其内力弯矩,扭矩的实验值

1)、竞赛内容:

学生利用力学实验中心设备,完成应变片粘贴、焊线、仪器组配,用弯扭组合实验装置进行加载并进行实验数据的采集,分析并整理计算,误差分析等。以实验操作、报告质量、理论与误差分析良好者为优。

2)、目标参数:

薄壁圆筒的弹性模量E、泊松比

3)、提交结果:

A、实验方案

B、实验报告

C、理论计算与分析总结

所需材料:摩矩组合实验装置一套。应变片。焊锡。导线若干

3.1)、竞赛内容:

给定等面积白卡纸,实验辅助工具及实验耗材等,学生独立完成应变片粘贴、焊线、仪器组配,自选试件固定方式,利用力学实验中心实验设备进行加载与实验数据采集,整理分析实验数据,并进行理论计算分析与实验良好验证为优2)、目标参数:

测定不同层数白卡纸弹性模量,极限拉应力,极限压应力3)、竞赛提交成果:

A、实验方案

B、实验报告

C、理论计算与分析总结

所需材料:巴西白卡纸(230克),白乳胶,蜡线,透明纸,应变片,焊锡

备注:各层白卡纸在实验时要用所给材料连接,在求受压极限应时需考虑细长对稳定的影响。

4.测定素浆的粘接能力

内容:用同等比例的沙子和水泥做三个大小相同的立方体粒,将此立方体粒至于不同的环境条件:其中一个放置实验室,用水养护28天,另外两个至于外界环境,一个用水养28天,一个用水养18天,然后用同强度的素浆向三个立方体粘东西,比如瓷砖等。

目标参数:测定三个立方体上粘结物与柱之间的粘结力。

使用目的:测定粘浆的粘结力与环境条件之间的关系。

所需材料:沙子、水泥、瓷砖、水、模板等。

5.可视化金属探测仪

在普通金属探测仪上加装一个小型脉冲雷达,通过金属探测仪搜索目标,发现目标后使用雷达达到可视化,知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大概猜测物体的属性。

所需材料:金属探测仪、脉冲雷达、显示屏。

6.网球运动员的最优化姿态测定

由于在击球整个过程中运动员手臂和手腕的转动会直接影响球的旋转速度,高度及找落点等,同时考虑到体力消耗,所以选取不同时间段,即把整个比赛时间分割不同段,再可通过高速照相机来记录运动员手臂和手腕动作的转动及其姿态变化,建立力学分析模型,从而通过力学分析来创定各个时间段运动员的最佳姿态,从而使得运动员在训练中按照最佳动作训练校正,在比赛中各个段点使用最佳姿态,从而获得击球得分的胜利。

所需材料:高速照相机。钟表等。

备注:此实验可通过各个赛事,对运动员在多局比赛中来测定,必须对不同运动员进行观察测定。

7.用力学传感器研究不同分贝大小声音对材料的影响

想到在特定场合下,不同分贝大小声音对各种材料的作用影响,会使其发生各种形变,因此可用灵敏度较高的力学传感器来测定,因此选代表性的薄木片和金属薄片濑测定各自声音分贝大小变化而随之变化的规律。本实验可为实际生活中,在特定条件场所,掌握声音对材料的优处与弊端。

所需材料:力学传感器、金属薄片、木薄片(大小形状相同)、声音发生器等。

8.探究形状对物体温度变化的影响

本实验通过对放在封闭空间测量经过加热的金属玻璃等利品在直线与弯曲时的温度变化规律得到实验结果。

所需材料:红外温度计、水浴锅、试件。

9.实验题目:测定胶合板的力学性能

实验内容:

1.弹性模量的测定;

2.拉、压、弯、扭下的力学性能,并绘制拉压下的应力--应变曲线;

3.计算机仿真分析。

目标参数:胶合板的弹性模量;σ-ε曲线。

提交成果:

(1)实验方案

(2)实验报告

(3)理论计算与分析总结

(4)计算机仿真分析结果

所需材料:三层胶合板

10.实验题目:测定木材在顺纹和横纹下的弹性模量

实验内容:

给定等长、宽、高的木材,实验辅助工具及耗材,学生独立完成对顺纹和横纹下力学性能的测定,绘制出应力—应变曲线,并通过计算机仿真分析,并与理论结果进行比较,对其进行误差分析等。以实验技能,报告质量,理论分析,计算机仿真分析与实验验证良好为优。

目标参数:测定木材在不同纹理下的弹性模量

提交成果:

(1)实验方案

(2)实验报告

(3)理论计算与分析总结

(4)计算机仿真分析结果

所需材料:木材

11.实验题目:

实验内容:

学生独立制作一个30cm(支点距离)长纸质简支梁结构,外形、截面型式、内部结构等自定。利用实验中心加力设备,在梁体跨中外施加集中荷载,以梁体结构设计制作方案精巧程度、自重、最大承载力为准评分,分值高者为优。

目标参数:完成纸质简支梁结构模型作品并试验测试。

提交成果:

(1)设计制作方案;

(2)理论计算及分析;

(3)结构模型、作品。

所需材料:巴西白卡纸(230克),白乳胶。

备注:梁截面大小要有限制,建议小于40*40平方毫米。

高中物理-高考复习-力学实验讲解及练习题(含答案)

高考复习力学实验题 一.实验题(共17小题) 1.(2016?天津)某同学利用图1示装置研究小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①实验中,必要的措施是. A.细线必须与长木板平行 B.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 C.小车的质量远大于钩码的质量 D.平衡小车与长木板间的摩擦力 ②他实验时将打点机器接到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源上,得到一条纸带,打出的部分计数点如图2所示(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未画出)s1=3.59cm,s2=4.41cm,s3=5.19cm,s4=5.97cm,s5=6.78cm,s6=7.64cm,则小车的加速度a=m/s2(要求充分利用测量的数据),打点计时器在打B点时小车的速度v B=m/s.(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2016?高港区校级学业考试)利用图中所示的装置可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实验中需要调整好仪器,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松开纸带,使重物下落,打点计时器会再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小点, (1)若实验时用到的计时器为电磁打点计时器,打点计时器的安装要使两个限位孔在同一(选填“水平”或“竖直”)线上,以减少摩擦阻力; (2)实验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接通电源的同时要立刻释放重物 B、选取纸带时要选取第1个点与第2个点之间的距离接近4mm且清晰的纸带 C、释放重物之前要让重物靠近打点计时器 D、为了使实验数据更加准确,可取多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 (3)为了测得重物下落的加速度,还需要的实验仪器是 A、天平 B、秒表 C、米尺. 3.(2017春?涞水县校级月考)某学生利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装置来测量一个质量为m=50g的重锤下落时的加速度值,该学生将重锤固定在纸带下端,让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1)以下是该同学正确的实验操作和计算过程,请填写其中的空白部分: ①实验操作:,释放纸带,让重锤自由落下,. ②取下纸带,取其中的一段标出计数点如图2所示,测出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分别为x1=2.60cm,x2=4.14cm,x3=5.69cm,x4=7.22cm,x5=8.75 cm,x6=10.29cm,已知打点计时器的打点间隔T=0.02s,则重锤运动的加

力学实验创新试题的解题策略

力学实验创新试题的解题策略 成都双流中学(610200)黎国胜 学宛新报 物理实验是高考的必考内容,一般考查学生对基本仪器的使用、实验过程是否了解、实验原理的掌握、数据处理方法、误差分析。经过若干年的演变,实验试题的分值、试题模式已基本固定。 但是历年来学生在实验方面失分较多,特别是近年出现的创新型实验试题得分率更低。实验创新型试题从不同内容、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全方位考查考生的实验能力,较好地区分和鉴别了学生的实验能力,成为试卷的难点和亮点。 实验创新型试题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更不是天上的云——来无影、去无踪。相反,它必源于教材但又高于教材。经过初步分析,我把实验创新型试题划分为四大类:实验原理创新型、测量方法创新型、数据处理创新型、新型器件(测试)创新型。不管是哪一类创新型实验试题,都能在教材中找到其原形。因此,要解答这类创新型实验试题,一是要深刻理解教材实验的原理、数据处理的典型方法,对常用仪器、仪表的使用要了然于胸。二是要培养迁移能力,在反复阅读创新型实验试题后,要能在大脑中快速检索出对应的教材实验,比较二者的异同,在试题与学过的教材实验之间建立起联系,把教材实验的原理迁移到新试题中。解题步骤就是:理解题意、联系教材、比较异同、寻找规律、正确解答。 例1:图1是“研究匀变速直线 运动”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O、 A、B、C、D和E为纸带上六个计数 点。加速度大小用a表示 ①OD间的距离为cm ②图2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出的s—t2图线(s为各计数点至同一起点的距离),斜率表示,其大小为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解析:阅读试题,迅速与教材实验建立联系,比较异同。同的部分,把教材实验的方法拿过来就用的;异的部分则需要搜寻物理规律,根据物理规律、实验目的进行分析。 本题所叙述的实验“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显然是教材实验,第(1)问的考查内容却是长度的测量,根据刻度尽的读数规则要估读一位,因此读出12mm,再估读一位0,所以结果应是1.20cm。

第九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试题参考答案

第九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试题参考答案 出题学校: 第 1 题 (15 分) (1) ω0 = (2) ?∠OAO ′ = 4 。 3Eb 第 2 题(25 分) 3π3σp d 2 σp d 2 (1) [F ] = ≈ 0.4651 。 200n n (2) 不会波动,证明见详细解答。 (3) 可以,许用荷载 多可提高 76.7%。 第 3 题(25 分) (1) α 1 =0, α 2 = arccos 100 = 45o 。 200 (2) x 2 = 200y 。 (3) 长度 2L 小于 200 mm 的杆水平放置的平衡是稳定的。长度大于 200 mm 的杆水平放置的平衡是不稳定的,处于角度 α= arccos 100 上的平衡是稳定的。 L 第 4 题(30 分) 195E πd 3ε max (1) F = 。 5248L (2) 可以,原因见详细解答。 (3) 除了温度补偿片,至少还应该贴 3 个应变片。 J 截面的上顶点处沿轴向贴一个应变片 ε(1) , 另外两个应变片 ε (2) 和 ε (3) 应该贴在 J 截面水平直径的两端处,并沿着与轴线成 45°夹角的方向 L g 75 。 2 3 10 GL

1 E πd 3(ε +ε ) 3E πd 2 (ε ?ε ) 上粘贴。M J = E πd 3ε (1) ,T J = (2) (3) ,F S J = (2) (3) 。 32 32(1+ν) 32(1+ν) 第 5 题(25 分) (1) e =。 (2) v C =???? 65 + 5482π???? gL 。 详细参考解答及评分标准 评分总体原则 各题均不限制方法。若方法与本文不同,只要结果和主要步骤正确,即给全分;若方法不同而结果不正确,各地自行统一酌情给分。本文中多处用图形解释,若试卷中未出现相应图形但已表达了同样的意思,则同样给分。计算结果用分数或小数表达均可。 本文中用浅黄色标识的公式和文字是给分的关键点,其后圆圈内的数字仅为本处的所得分值。 第 1 题(15 分) 图 1-1 为某个装在主机上的旋转部件的简图。四个重量为G ,厚度为b ,宽度为3b ,长度为 L ,弹性模量为 E 的均质金属片按如图的方式安装在轴 OO ′ 上。在 A 处相互铰结的上下两个金属片构成一组,两组金属片关于轴 OO ′ 对称布置。两组金属片上方均与轴套 O 铰结,且该轴套处有止推装置,以防止其在轴向上产生位移。两组金属片下方均与O ′ 处的轴套铰结,该轴套与轴 OO ′ 光滑套合。当主机上的电动机带动两组金属片旋转时,O ′ 处的轴套会向上升起。但轴套上升时,会使沿轴安装的弹簧压缩。弹簧的自然长 度为2L ,其刚度 k = 23G 。O 和O ′ L 处的轴套、弹簧,以及各处铰的重量均可以忽略。 (1) 暂不考虑金属片的变形,如果在匀速转动时O ′ 处轴套向上升起的高度 H = L 是额定的工作状态,那么相应的转速ω0 是多少? (2) 当转速恒定于ω0 时,只考虑金属片弯曲变形的影响,试计算图示角度 ∠OAO ′ 相对于把金属片视为刚 体的情况而言的变化量。 图 1-1 ω O A L b H O ′

2018年温州市高一力学竞赛

2018年温州市高一物理(力学)竞赛试卷 (本卷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共55分.在每小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用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表示能量的单位,下列正确的是( ) A.kg.m2/s2 B.kg/s.m2 C.N/m D.N.m 2.如图所示,小芳在休重计上完成下蹲动作,下列F-t图像能反应体重计示数随间变化的是( ) 3.由于卫星的发射场不在赤道上,同步卫星发射后需要从转移轨道经过调整 再进入地球同步轨道.当卫星在转移轨道上飞经赤道上空时,发动机点火,给 卫星一附加速度,使卫星沿同步凯道运行.已知同步卫星的环绕速度约为 3.1×103m/s,某次发射卫星飞经赤道上空时的速度为1.55×103m/s,此时卫星的 高度与同步轨道的高度相同,转移轨道和同步轨道的夹角为30°,如图所示,发 动机给卫星的附加速度的方问和大小约为( ) A.西偏北方问,1.9×103m/S B.东偏南方向,1.9×103m/s C.西偏北方向,2.7×103m/S D.东偏南方向,2.7×103T/S 4.2013年2月16日凌晨,2012DA14小行星与地球“擦肩而过”,距离地球最近约2.77万公里.据观测,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约为366天,比地球的公转周期多1大.假设小行星和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均为圆轨道,对应的轨道半径分别为R1、R2,线速度大小分别为v1、v2小以下关系式正确( ) A. R1 R2= 366 365 B. R13 R23= 3662 3652 C. v1 v2= 366 365 D. v1 v2= 3366 365 5.如图所示,A、B两物体用两根轻质细线分别悬挂在天花板上,两绌线与水平方向夹角分别为60°和45°,AB 间拴接的轻质弹簧恰好处于水平状态,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A,B的质量之比为1: 3 B.A,B所受弹簧弹力大小之比为 3 : 2 C.悬挂A.B的细线上拉力大小之比为1: 2 D.快速撤去弹簧的瞬间,A、B的瞬时加速度大小之比为1: 2 6.风速仪结构如图(a)所示,光源发出的光经光纤传输,被探测器接 收,当风轮旋转时.通过齿轮带动凸轮圆盘旋转,当圆盘上的凸轮经 过透镜系统时光被挡住.已知风轮叶片转动半径为r.每转动n圈带 动凸轮圆盘转动一圈.若某段时间Δt内探测器接收到的光强随时 间变化关系如图(b)所示,则该时间段内风轮叶片( )

材料力学实验训练题1(机测部分100题)

一、 填空题 1. 对于铸铁试样,拉伸破坏发生在___________面上,是由___________应力造成的。压缩破坏发生在___________面上,是由_______应力造成的。扭转破坏发生在___________面上,是由_______应力造成的。 2. 下屈服点sl s 是屈服阶段中,不计初始瞬时效应时的___________应力。 3. 灰口铸铁在拉伸时,从很低的应力开始就不是直线,且没有屈服阶段、强化阶段和局部变形阶段,因此,在工程计算中,通常取总应变为_______% 时应力—应变曲线的割线斜率来确定其弹性模量,称为割线弹性模量。 4. 在对试样施加轴向拉力,使之达到强化阶段,然后卸载至零,再加载时,试样在线弹性范围内所能承受的最大载荷将增大。这一现象称为材料的_____________。 5. 在长期高温条件下,受恒定载荷作用时材料发生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现象。 6.低碳钢抗拉能力_________抗剪能力。 7.铸铁钢抗拉能力_________抗剪能力。 8.铸铁压缩受_________ 应力破坏。 9. 压缩实验时,试件两端面涂油的目的是 ;低碳钢压缩后成鼓形的原因 。 10. 颈缩阶段中应力应变曲线下降的原因 11.已知某低碳钢材料的屈服极限为s σ,单向受拉,在力F 作用下,横截面上的轴向线应变为1ε,正应力为σ,且s σσ>;当拉力F 卸去后,横截面上轴向线应变为2ε。问此低碳钢的弹性模量E 是多少?( ) 12.在材料的拉伸试验中,对于没有明显的屈服阶段的材料,以 作为屈服极限。 13.试列举出三种应力或应变测试方法: 、 、 。 14.塑性材料试样拉伸时,颈缩处断口呈 状,首先 部分 破坏,然后 部分 破坏。 15.等直杆受轴向拉伸,材料为低碳钢,弹性模量E =200GPa ,杆的横截面面积为 A =5cm 2 ,杆长 l =1m 。加拉力F =150kN 后,测得 ?l = 4mm ,则卸载后杆的残余应变为 。 16.如图所示为低碳钢的ζ-ε曲线。与a 点对应的应力称为 ,与屈服阶段b 点对应

高考力学实验训练题

实验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1、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采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及车中砝码的质量用M表示,盘及盘中砝码的质量用m表示,小车的加速度可由小车后拖动的纸带打上的点计算出. (1)如图(a)为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较理想的纸带,纸带上A、B、C、D、E、F、G为七个相邻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是0.1s,距离如图,单位是cm,小车的加速度是________m/s2。(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2)以下措施正确的是()(填入相应的字母,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A.平衡摩擦力时,应将重物用细绳通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 B.平衡摩擦力时,小车后面的纸带必须连好,因为运动过程中纸带也要受到阻力[来 C.每次改变小车的质量时,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D.实验时,先放开小车,后接通电源 (3)当M与m的关系满足 _时,才可认为绳对小车的拉力大小等于盘及盘中砝码的重力. (4)一组同学在做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实验时,保持盘及盘中砝码的质量一定,改变小车及车中砝码的质量,测出相应的加速度,采用图象法处理数据.为了比较容易地检查出加速度a与质量M的关系,应该做a与________的图象.(5) 如图(a),甲同学根据测量数据做出的a-F图线,说明实验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 2、用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1)某同学通过实验得到如图(b)所示的a﹣F图象,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在平衡摩擦力时木板与水平桌面间的倾角(填“偏大”或“偏小”). (2)该同学在平衡摩擦力后进行实验,实际小车在运动过程中所受的拉力砝码和盘的总重力(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为了便于探究、减小误差,应使小车质量M与砝码和盘的总质量m满足的条件. (3)某同学得到如图(c)所示的纸带,已知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Hz. A、B、C、D、E、F、G是纸带上7个连续的点.△s=s DG﹣s AD= cm.由此可算出小车的加速度a= m/s2(加速度a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021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6物理实验第1讲力学实验及创新作业含解析.doc

第1讲 力学实验及创新 A 组 基础能力练 1.(2020·四省名校二次大联考)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某次实验通过电磁打点计时器打出纸带的一部分如图乙所示,图中A 、B 、C 、D 、E 为相邻的计数点,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有4个计时点没有画出,打点计时器所接交流电源频率为50 Hz.分别测出A 点到B 、C 、D 、E 点之间的距离,x 1、x 2、x 3、x 4,以打A 点作为计时起点,算出小车位移与对应运动时间的比值x t ,并作出x t -t 图像如图丙所示. (1)实验中下列措施必要的是_C__(填正确答案标号) A .打点计时器接220 V 交流电源 B .平衡小车与长木板间的摩擦力 C .细线必须与长木板平行 D .小车的质量远大于钩码的质量 (2)由图丙中图像求出小车加速度a =_5.0__m/s 2 ,打A 点时小车的速度v A =_0.40__m/s.(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解析】 (1)电磁打点计时器接8 V 左右交流电源,选项A 错误;实验时不需要平衡小车与长木板间的摩擦力,选项B 错误;细线必须与长木板平行,选项C 正确;实验中小车做匀加速运动即可,没必要小车的质量远大于钩码的质量,选项D 错误;故选C .(2)根据x =v 0t +12at 2可得x t =v 0+12at ,由图像可知:v 0=v A =0.4 m/s ;a =2k =2×1.4-0.40.4 m/s 2=5.0 m/s 2 2.(2020·江苏质量检测)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需要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两根细绳,细绳的另一端都有绳套(如图所示).实验中需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绳套,并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 . (1)某同学在做该实验时认为:其中正确的是( ABC )

2011全国大学生力学竞赛试题范围

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考试范围(参考) 理论力学 一、基本部分 (一) 静力学 (1) 掌握力、力矩和力系的基本概念及其性质。能熟练地计算力的投影、力对点的矩和力对轴的矩。 (2) 掌握力偶、力偶矩和力偶系的基本概念及其性质。能熟练地计算力偶矩及其投影。 (3) 掌握力系的主矢和主矩的基本概念及其性质。掌握汇交力系、平行力系与一般力系的简化方法、熟悉简化结果。能熟练地计算各类力系的主矢和主矩。掌握重心的概念及其位置计算的方法。 (4) 掌握约束的概念及各种常见理想约束力的性质。能熟练地画出单个刚体及刚体系受力图。 (5) 掌握各种力系的平衡条件和平衡方程。能熟练地求解单个刚体和简单刚体系的平衡问题。 (6) 掌握滑动摩擦力和摩擦角的概念。会求解考虑滑动摩擦时单个刚体和简单平面刚体系的平衡问题。 (二)运动学 (1) 掌握描述点运动的矢量法、直角坐标法和自然坐标法,会求点的运动轨迹,并能熟练地求解点的速度和加速度。 (2) 掌握刚体平移和定轴转动的概念及其运动特征、定轴转动刚体上各点速度和加速度的矢量表示法。能熟练求解定轴转动刚体的角速度、角加速度以及刚体上各点的速度和加速度。 (3) 掌握点的复合运动的基本概念,掌握并能应用点的速度合成定理和加速度合成定理。 (4) 掌握刚体平面运动的概念及其描述,掌握平面运动刚体速度瞬心的概念。能熟练求解平面运动刚体的角速度与角加速度以及刚体上各点的速度和加速度。 (三)动力学 (1) 掌握建立质点的运动微分方程的方法。了解两类动力学基本问题的求解方法。 (2) 掌握刚体转动惯量的计算。了解刚体惯性积和惯性主轴的概念。 (3) 能熟练计算质点系与刚体的动量、动量矩和动能;并能熟练计算力的冲量(矩),力的功和势能。 (4) 掌握动力学普遍定理(包括动量定理、质心运动定理、对固定点和质心的动量矩定理、动能定理)及相应的守恒定理,并会综合应用。 (5) 掌握建立刚体平面运动动力学方程的方法。了解其两类动力学基本问题的求解方法。 (6) 掌握达朗贝尔惯性力的概念,掌握平面运动刚体达朗贝尔惯性力系的简化。掌握质点系达朗贝尔原理(动静法) ,并会综合应用。了解定轴转动刚体静平衡与动平衡的概念。 二、专题部分 (一) 虚位移原理 掌握虚位移、虚功的概念;掌握质点系的自由度、广义坐标的概念;会应用质点系虚位移原理。 (二) 碰撞问题 (1) 掌握碰撞问题的特征及其简化条件。掌握恢复因数概念 (2) 会求解两物体对心碰撞以及定轴转动刚体和平面运动刚体的碰撞问题。 材料力学 一、基础部分 材料力学的任务、同相关学科的关系,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截面法和内力、应力、变形、应变。 轴力与轴力图,直杆横截面及斜截面的应力,圣维南原理,应力集中的概念。 材料拉伸及压缩时的力学性能,胡克定律,弹性模量,泊松比,应力-应变曲线。

2013力学竞赛动力学练习题

2013动力学练习题 (一)第一部分:三大定理练习题 1、均质杆AB 长为L 、质量为m 、,放在铅垂平面内, 其A 端靠在光滑的铅垂墙面上,另一端B 放在光滑 的水平地板上。并与水平面成600 角。此后,杆由 静止状态倒下,则杆AB 在任意位置时的 角速度为 (5分); 角加速度为 (5分); 当杆脱离墙面时,此杆与水平面的夹角为 (5分)。 ()l /()sin (g 2213?ω-= ,)l /(cos g 23?α=, )/a r c s i n (311=? ) 2、半径为r 的均质圆柱体,初始时静止在台边上,且α=0,受到小扰动后无滑动地滖下。则圆柱体离开水平台时的角度为___(6分),这时的角速度为___(6分)。 (95574arccos 0'==α;r g 72=ω) 3、图示系统中,匀质圆柱体的质量为M ,半径为R ,且在水平面上作纯滚动。匀质杆的质量为m ,长l 。该系统的自由度为______(2分),轮心速度与杆的角速度之间的关系为_________(8分)。 ( 2; ? ? 2 3cos +=M ml x ) 4、均质棒OA ,长为l ,在水平面上能绕其一固定端O 自由转动, 并驱动一个在棒前的小球C ,球与棒的质量相同。初始时小球 静止在棒前并离O 点很近,同时此棒以某一角速度旋转,假定 所有接触都是光滑的,则当小球离开端点A 的瞬间,小球 的绝对速度与棒所成的角度为: 。( 1a r c t g 2 )

5、均质圆盘,半径为R 重为P ,在圆盘中心处焊上了一半径等于r 的直杆。并知轴线和盘面垂直,杆的质量忽略不计。今在直杆AB 上缠上两根细绳(绳的质量可忽略不计)。然后将圆盘自由释放。已知:圆盘在水平自由下坠的过程中伴随有绕水平轴的转动。则圆盘下落(或转动)的规律为 C y = ?= ,圆盘下落时绳子的张力T = 。 ( 2222 T 2 22222 ;;222C C r g rg R y t t F y P R r R r R r ?====+++ ) 6、质量为M 倾角α=300的三棱柱放在光滑水平面上。一根自然长度为l ,弹性系数k =2mg/l 的弹性轻绳,其一端拴在光滑斜面上的A 点处,另一端系有质量为m 的质点。初始时质点位于A 点,系统静止,然后释放。质点的速度再次为零时它离A 点的距离为 。当三棱柱的速度达到最大时质点离A 的距离为 。绳子刚拉直时质点相对三棱柱的速度为 。 ( l 2;45l ;m M gl m M v r ++=4)(2 ) 7、如图示圆轮半径为R ,重量为P ,在其铅垂直径的上端B 点处作用 水平力Q ,轮与水平面间的滚动摩阻因数为δ,轮与水平面间的滑动 摩擦因数为μ。则轮子只滚不滑的条件是 23()23p Q p R R δδ μ≤≤+。 8、长为2a 的均质杆直立并靠在光滑的墙上,杆在垂直 于墙面的铅垂平面内倒下,开始时上端离墙。设地面光滑。 则杆子倒在地下时,杆子的质心速度为 。 ( ga 143 1 ) P O Q B

力学竞赛实验部分辅导资料

1、圆截面折杆ABC ,在AB 段上交叉贴有45°电阻应变花a 、b 、c ,如图。折杆BC 作用有垂直方向的集中力F (F 可以沿BC 杆移动),杆AB 段发生弯扭组合变形。为了分别测出杆AB 段的扭转应变和弯曲应变(分别消弯侧扭和消扭测弯),指出分别消弯侧扭和消扭测弯的接桥方式并给出一种简单实验方法证明接桥正确性。 答案:(1)消扭测弯,在不受力的自由端C 贴一温度补偿片,利用b 片和补偿片(分别接在R1和R2的位置)可以测量弯曲应起的应变。有效性试验方法是:将外力沿BC 移动仪器输出应该不变。 (2)消弯测扭,利用a 片和c 片(分别接在R1和R2的位置)实现半桥互补测量,可以测量扭转应起的应变。有效性试验方法是:将外力沿BC 移至AB 杆B 端定点此时仪器输出为零。 2、一杆同时受轴向拉力和弯矩的作用,欲消除弯矩产生的应变,只测出轴向拉力产生的应变。采用全桥的方式测量,试确定贴片方案,推导出结果并画出桥路接线图。 答案:按下图方式贴片和接桥。根据ε总=ε1-ε2+ε3-ε4 对桥臂的弯曲应变被抵消,而拉伸应变叠加。 令,拉伸时 ε拉=ε1=ε3=ε, 则 ε横=ε2=ε4=-με 所以,ε总=2ε+2με=2ε(1+μ) C F F F F R2 R1

3、图示为一种电子称的结构图,重物G 放在称盘上的任意位置,若采用在梁AB 上贴应变片的方法测量G 的重量。贴片基本准则是什么,试确定合理的贴片方式,贴片数量和接桥方式。 答案: 因为这样做使测量值与被测物的位置无关。采用4片应变片组成全桥,沿与水平轴45度的方向贴在中性层上。如图所示,在梁的正向侧表面贴R1、R2两片,在梁的背向侧表面贴 R3、R4两片,其中R2和R4投影重合,R1和R3投影重合。 4、图示梁受集中力的作用,侧表面贴有三片应变片测量线应变,请问哪一片的测量值与理论值有可能最接近,为什么? 答案:片3的测量值于理论之可能最接近,因为,此片的位置在圣维南区的边缘,应变受圣维南区影响最小。 5、欲测聚丙烯(PP )丝的拉伸应力应变曲线。因PP 丝载荷甚小,采用电子万能试验机和自制的悬壁梁载荷传感器进行实验,PP 丝上端与固定卡头连接,下端铅锤与悬臂梁的自由端连接,悬壁梁固定在试验机下活动横梁上。试验时活动横梁匀速下降,每一时刻的横梁位移U 由试验机精确给出,同时由悬壁梁根部粘贴的电阻应变片的应变值ε0来测量该时刻的PP 丝载荷F 。图中L0为 PP 线距离,悬臂梁厚度为h 。请问: (1)试验装置能否达到试验目的?说明理由; (2)如能,请帮助她完善试验方案。 答案:(1)能准确测量PP 丝的拉伸图F ——ΔL 曲线,前提是悬臂梁变形足够小,另一方面,

高考物理力学实验专题训练

一、实验题 1.某同学利用图(a )的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细绳跨过固定的轻质滑轮,两端分别挂质量为m 1=0.20kg 、m 2=0.10kg 的槽码1和2。用手托住m 1,让细绳伸直系统保持静止后释放m 1,测得m 2经过光电门的挡光时间为t 。以m 1和m 2系统为研究对象,计算并比较从静止至m 2到光电门的过程中,系统势能的减少量△E p 与动能的增加量△E k ,就可以验证m 1和m 2系统的机械能是否守恒。回答下列问题:(取g =9.8m/s 2,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1)用游标卡尺测m 2的厚(高),示数如图(b ),则d =___________cm ; (2)若t =13.7ms ,则m 2通过光电门时的速度v =________m/s ; (3)测得释放前m 2与光电门的高度差为h =0.50m ,则△E p =___________J ;△E k =___________J ; (4)本次实验的相对误差p k p 100%E E E δ?-?=?=?___________。 2.利用图(a )所示装置研究某弹簧的长度随弹力变化的关系并测定其劲度系数。一组同学将弹簧竖直悬挂于铁架台上,刻度尺竖直固定在弹簧旁,并使刻度尺的“0”刻度与弹簧上端的固定点对齐。通过改变其下端悬挂的钩码个数改变弹簧的弹力F ,记录弹簧下端对应的刻度L ,作出L —F 图像如图(b )所示,则 (1)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N/m ; (2)另一组同学在实验中刻度尺的“0”刻度在弹簧固定点的上方,你认为这对测量结果有没有影响______(填“有”或“没有”),理由是_________。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基础力学实验竞赛试题(答案)

σ来表示该材料的名义屈服极限,则正确定义名.对于没有屈服阶段的塑性材料通常用2.0p 义屈服极限的图为。 解:正确答案为[]。 σ是指当塑性线应变ε=时对应的应力,而不是ε=时对应的首先名义屈服极限2.0p 应力,因此[]和[]肯定不对。 另外,名义屈服极限是指塑性线应变等于某值时对应的应力水平,而塑性线应变是指不可恢复的、残余线应变,该线应变必须通过卸载的规律才能得到,而卸载的规律与线弹性阶段的斜直线是基本平行的,因此选项[]是正确的。()图中与点对应的线应变是该点的横坐标值,是材料加载至点时总的线应变,其中包含可恢复的弹性应变和不可恢复的塑性应变。 .铸铁圆轴受图示外力偶的作用至破坏,则断口的大致位置为。 [] 线 [] 线 [] 线 [] 线 解:正确答案为[]。 铸铁受扭破坏是由于°斜截面上的拉应力超出了铸铁的抗拉强度造成的,根据本题中圆轴受到外力偶作用的方向,可以判断出在垂直于线的方向上有拉应力的作用,因此铸铁将沿着线所给出的大致位置断开。 .如图所示两端铰支的压杆,杆件下端的折角处为刚性连接。该压杆长度因数的上限为,长度因数的下限为。

解:本压杆是一个型的折杆,与下端刚性相连的水平段对杆件下端面的转角有一定的约束,这种约束的强弱取决与这段杆件的弯曲刚度,如果刚度非常低,以致压杆的下端面可以自由转动,在这种情况下约束相当于不存在,压杆的下端仍然相当于铰支,此时μ;相反,如果水平段的刚度非常高,以致压杆的下端面不能发生任何转动,那么压杆的下端约束就相当于固定端了,此时的μ。 .低碳钢的应力—应变曲线如下图所示,则正确表示冷作时效现象的路径是,正确表示冷作硬化现象的路径是。 [] [] [] [] 解:冷作硬化是指材料受力进入强化阶段后卸载,然后马上再加载,此时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经过线弹性阶段后,直接进入强化阶段,而没有明显的屈服台阶,此后材料将按照原来的路径经过强化阶段,直至最后破坏。 冷作时效是指材料受力进入强化阶段后卸载,搁置一段时间后再加载,此时材料的线弹性阶段明显加长,而且屈服台阶明显提高,如虚线所示,进入强化阶段后,应力应变曲线将按照与线大致平行的规律通过强化阶段,直至最终破坏。 .一根横截面面积为20100mm A =的低碳钢圆杆,其屈服强度MPa s 200=σ,施加拉伸荷

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考试范围参考

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范围(参考) 理论力学 一、静力学部分 1. 掌握力、力矩和力系的基本概念及其性质。能熟练地计算力的投影、力对点的矩和力对轴的矩。 2. 掌握力偶、力偶矩和力偶系的基本概念及其性质。能熟练地计算力偶矩及其投影。 3. 掌握力系的主矢和主矩的基本概念及其性质。掌握汇交力系、平行力系与一般力系的简化方法、熟悉简化结果。能熟练地计算各类力系的主矢和主矩。掌握重心的概念及其位置计算的方法。 4. 掌握约束的概念及各种常见理想约束力的性质。能熟练地画出单个刚体及刚体系受力图。 5. 掌握各种力系的平衡条件和平衡方程。能熟练地求解单个刚体和简单刚体系的平衡问题。 6. 掌握滑动摩擦力和摩擦角的概念。会求解考虑滑动摩擦时单个刚体和简单平面刚体系的平衡问题。 二、运动学部分 1. 掌握描述点运动的矢量法、直角坐标法和自然坐标法,会求点的运动轨迹,并能熟练地求解点的速度和加速度。 2. 掌握刚体平移和绕定轴转动的概念及其运动特征、绕定轴转动刚体上各点速度和加速度的矢量表示法。能熟练求解绕定轴转动刚体的角速度、角加速度以及刚体上各点的速度和加速度。 3. 掌握点的复合运动的基本概念,掌握并能应用点的速度合成定理和加速度合成定理。 4. 掌握刚体平面运动的概念及其描述,掌握平面运动刚体速度瞬心的概念。能熟练求解平面运动刚体的角速度与角加速度以及刚体上各点的速度和加速度。 三、动力学部分 1. 掌握建立质点的运动微分方程的方法。了解两类动力学基本问题的求解方法。 2. 掌握刚体转动惯量的计算。了解刚体惯性积和惯性主轴的概念。 3. 能熟练计算质点系与刚体的动量、动量矩和动能;并能熟练计算力的冲量(矩),力的功和势能。 4. 掌握动力学普遍定理(包括动量定理、质心运动定理、对固定点和质心的动量矩定理、动能定理)及相应的守恒定律,并会综合应用。 5. 掌握建立刚体平面运动动力学方程的方法。了解其两类动力学基本问题的求解方法。 6. 掌握达朗贝尔惯性力的概念,掌握平面运动刚体达朗贝尔惯性力系的简化。掌握质

力学竞赛实验复习培训讲学

力学竞赛实验复习

力学竞赛实验复习 一、填空 1、拉伸试验进入强化阶段时,如果在某点处卸载,可得到一条卸载曲线,它与曲线起始的弹性段直线部分基本平行,卸载后若重新加载,加载曲线会沿卸载曲线上升到卸载起始点,然后曲线基本与未经卸载的曲线重合,可见,屈服载荷点明显增高了,这就是材料的冷作硬化效应。 2、材料在弹性变形阶段,其应力和应变成正比例关系(即符合胡克定律),其比例系数称为弹性模量E。它是描述固体材料抵抗形变能力的物理量,只能由实验来测定。 3、铸铁压缩时,由于剪应力的作用,试件沿斜截面断裂,但是发现断口倾角略大于45°而不是最大剪应力所在截面,这是因为试样两端存在摩擦力造成的。 4、电阻应变测量技术可用于测定构件的表面应变,根据应力与应变之间的关系,确定构件应力的大小和方向。 5、电阻应变片是一种电阻式敏感元件,一般由基底、敏感栅、覆盖层、和引线四部分组成。 6、低碳钢Q235的抗拉强度是350MPa,某铸铁的抗拉强度是300MPa,可见低碳钢Q235的抗拉性能低于(高于、低于、等于)某铸铁的抗拉性能。 7、低碳钢Q235拉伸试件直径为10mm,它的屈服承载力大约是18.5KN;10mm直径的低碳钢压缩试件它的屈服承载力大约是18.5KN,它的极限实验荷载不能确定。 8、在做低碳钢拉伸试验时,如果断口离标距端点的距离小于或等于l0/3时,由于试件夹持的影响,使延伸率的值偏偏小,因此必须使用断口移中法法来确定l1。 9、低碳钢扭转时,断口沿横截面破坏;铸铁扭转时,断口沿与轴线成45°螺旋面破坏。

10、 0.2是产生0.2%的塑性应变所对应的应力。 11、.塑性材料的 ≥5% ,脆性材料的 <5% 。 12、低碳钢的极限应力为 s ,铸铁的极限应力为 b 。 13、测量弹性模量和泊松比时,在试件两侧粘贴电阻应变片是为了 消除上下夹具不在垂直线上,试件不直等的影响。 14、采用等量加载的目的是验证力和形变之间的关系,从而验证胡克定律。。 15、电阻应变片横向效应系数H 是指 横向 灵敏系数与 纵向 灵敏系数之比值,用 百分 数表示。 16、电阻应变片的灵敏系数是指安装在被测构件上的电阻应变片,在其 轴向 受到 单向应力时引起的 电阻 相对变化与由此单向应力引起的试件表面 轴向应变 之比。 17、已知某低碳钢材料的屈服极限为s σ,单向受拉,在力F 作用下,横截面上的轴向 线应变为1ε,正应力为σ,且 s σσ>;当拉力F 卸去后,横截面上轴向线应变为2ε。问此低碳钢的弹性模量E 是多少?(12 E σεε=-) 18、在材料的拉伸试验中,对于没有明显的屈服阶段的材料,以 作为屈服极限(产生0.2%的塑性应变时的应力 or 条件屈服极限 or 名义屈服极限 or σ 0.2 ) 19、对同一材料的共6个标准试件,通过拉伸试验分别测得其断裂强度为470MPa, 480MPa, 465MPa, 380MPa, 485MPa, 475MPa. 通过平均法得到该材料的断裂强度为 (475MPa ,应该去掉有明显偏差的数据后再取平均值) 20、在对实验结果的一元线性回归分析中,(A )确定的回归方程偏差最小。 A 、 最小二乘法 B 、 端值法 C 、 平均法 21、如指定有效位数为3,则实验数据10.45(+)、10.35、9.565(-)、-9.575的修约结果分别为 10.5 、 10.4 、 9.56 、 -9.58 。 22、当应变计与应变仪连接的导线较长时,例如大于10 m 以上,由于导线本身有一定电阻值,它和应变计一起串联在应变电桥的桥臂上而又不参加变形,这将使指示应变小于真实应变,可以通过改变应变仪的 来修正。

材料力学实验竞赛模拟题

材料力学实验竞赛模拟题 (中国矿业大学) 一、试说明铸铁试件单轴拉伸、单轴压缩、扭转破坏的断口形状及破坏原因。 二、用标距50 mm 和100 mm 的两种拉伸试样,测得低碳钢的屈服极限分别为s1σ、 s2σ,伸长率分别为5δ和10δ。比较两试样的结果,则有以下结论,其中正确的是哪一个? (A) s2s1σσ<,105δδ>; (B) s2s1σσ<,105δδ=; (C) s2s1σσ=,105δδ>; (D) s2s1σσ=,105δδ=。 三、三根圆棒试样,其面积和长度均相同,进行拉伸试验得 到的εσ-曲线如图所示,其中强度最高、刚度最大、塑性最好的 试样分别是___________。 (A) a , b , c (B) b , c , a (C) c , b , a (D) c , a , b 四、测力传感器的圆筒表面沿径向和轴向分别贴有8枚应变片,接成全桥如图所示,则力F 与应变读数εd 之间的关系为__________。 (A) )1(2μ-=EA F d ε (B) ) 1(2μ+=EA F d ε (C) )1(4μ-= EA F d ε (D) ) 1(4μ+=EA F d ε 五、在材料伸长率%100001?-=l l l δ的计算公式中,1l 的量取与断口部位有关。若断口 发生在0l 之外或在0l 的两端,而与其头部之距离等于或小于 时,则实验无效,应重做。若断口到邻近标距点的距离小于 ,则必须经过折算,将断口移中,具体方法如下: 。

六、低碳钢Q235的屈服极限MPa 235s =σ。当拉伸应力达到MP a 320=σ时,测得试件的应变为3106.3-?=ε。然后卸载至应力MP a 260=σ,此时测得试件的应变为3103.3-?=ε。试求: (1) 试件材料的弹性模量E ; (2) 以上两种情形下试件的弹性应变e ε和塑性应变p ε。 七、如图所示的悬臂梁,在同一横截面 的上下表面已粘贴有四枚相同的应变片,梁 端部受有力F 的作用。试设计相应的桥路联 接方式,以分别测出F 引起的弯曲应变和压 应变,并给出计算公式。(不计温度效应, 桥臂可接入固定电阻) 八、图示一圆轴,在其两端除受扭转力偶矩e1M 外,还受有轴向力F 和弯曲力偶矩e2M 作用。欲用4枚应变片测出该圆轴的扭转力偶矩e1M ,而排除轴向力F 和弯曲力偶矩e2M 的影响。试设计应变片的布置方式、桥路联接图,并给出分析计算公式。已知圆轴直径d ,弹性模量E 及泊松比μ。 九、用直角应变花测试平面应力状态下的主应力,已知E 、μ、?0ε、?45ε、?90ε,推导主应力大小和主方向的计算公式。 十、在受扭圆轴表面上一点K 处的线应变值为:610375-?=u ε,610500-?=v ε。若已知GPa 200=E ,25.0=μ,直径mm 100=D ,试求作用于轴上的外力偶矩e M 的值。 【解答】 一、解:单轴拉伸时,沿横截面破坏,是拉坏的; 单轴压缩时,沿?45斜截面破坏,是剪坏的; 扭转时,沿?45螺旋面破坏,是拉坏的。 二、解:C 三、解:C 四、解:B 五、直径的两倍时;3/0l ;略 六、解:(1) GPa 200103.0MPa 603 =?=??= -εσE

【江苏专用】2020高考物理第一部分专题六物理实验第二讲力学创新实验——课前自测诊断卷【附答案】

第二讲 力学创新实验 ——课前自测诊断卷 考点一 实验情景的设计与创新 1.[考查重力加速度的测量] (2018·江苏高考)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测量重力加速度g 。细绳跨过固定在铁架台上的轻质滑轮,两端各悬挂一只质量为M 的重锤。实验操作 如下: ①用米尺量出重锤1底端距地面的高度H ; ②在重锤1上加上质量为m 的小钩码; ③左手将重锤2压在地面上,保持系统静止。释放重锤2,同时右手开启秒表,在重锤1落地时停止计时,记录下落时间; ④重复测量3次下落时间,取其平均值作为测量值t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④可以减小对下落时间t 测量的________(选填“偶然”或“系统”)误差。 (2)实验要求小钩码的质量m 要比重锤的质量M 小很多,主要是为了________。 A .使H 测得更准确 B .使重锤1下落的时间长一些 C .使系统的总质量近似等于2M D .使细绳的拉力与小钩码的重力近似相等 (3)滑轮的摩擦阻力会引起实验误差。现提供一些橡皮泥用于减小该误差,可以怎么做? (4)使用橡皮泥改进实验后,重新进行实验测量,并测出所用橡皮泥的质量为m 0。用实验中测量的量和已知量表示g ,得g =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对同一物理量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目的是减小偶然误差。 (2)设系统运动的加速度为a ,则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mg =(2M +m )a ,即a = mg 2M +m ,而H =12 at 2 ,在H 一定时,a 越小,则t 越长,这时测量时间t 的误差越小。因此实验要求小钩码的质量m 要比重锤的质量M 小很多,主要是为了使重锤1下落的时间长一些,选项B 正确。 (3)可利用橡皮泥平衡摩擦阻力,其方法为在重锤1上粘上橡皮泥,调整橡皮泥的质量直至轻拉重锤1能观察到其匀速下落。 (4)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g =(2M +m +m 0)·a ,又H =12 at 2,解得g = 2 2M +m +m 0H mt 2 。 答案:(1)偶然 (2)B (3)在重锤1上粘上橡皮泥,调整橡皮泥质量直至轻拉重锤1能观察到其匀速下落。 (4)22M +m +m 0H mt 2 2.[利用气垫导轨装置探究动能定理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2019·南京、盐城三模)如图甲所示,气垫导轨上质量为M 的滑块通过轻质细绳绕过滑轮与质量为m 的钩码相连,绳子的悬挂点与拉力传感器相连,遮光条宽度为d 。气源开通后,滑块在绳子拉力的作用下由静止释放,遮光条通过

中南大学力学竞赛练习题(理力)

力学竞赛练习题 1.大小为P 的两作用力如图所示,等敖于一力掳旋.则力螺旋的力的大小対 ____________ 力偶犬小为 _________ ,力蝮旋次 ___________ (左、右)赠旋■ 摩擦系数均为 tan m 。在圆柱体上作用一力矩 m ,求使圆柱体转动的最小力矩。 4.已知A 块重500N ,轮B 重1000N ,D 轮无摩擦,E 点的摩擦系数f E =0.2,A 点的摩 擦系数f A =0.5。求:使物体平衡时,物块 C 的重量Q=? 5?图示圆鼓和楔块,已知 G , r , 0 , f ,不计楔重及其与水平面间的摩擦,试求 推动圆鼓的最小水平力 F 。 6.如图所示,粗糙的水平面上有两只重量分别为 Q i 和Q 2的球,在大球的最高点作用 3.半径为r 的圆柱体重 W ,置于倾角为 A

一水平力P。求使得大球能滚过小球应满足的条件。 7?三个大小相同、重量相等的均质圆柱体如图放置,问各接触处的最小摩擦系数为多少时,可以维持其平衡? &杆AB和CD分别穿过滑块E上成45。夹角的两孔,如图所示。已知杆AB以3=10 rad/s的匀角速度顺时针转动,在图示位置时,滑块E的速度为_________________ ,加速度为________ , 轨迹的曲率半径为____________ 。(图中尺寸单位为mm)。 9?导槽滑块机构中,曲柄OA= r ,以匀角速度转动,连杆AB的中点C处铰接一滑块,滑块可沿导槽OQ滑动,AB=I,图示瞬时O、A、O i三点在同一水平线上,OA AB, AO i C= =30。求:该瞬时 O i D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 10. 牛头刨床机构如图所示,曲柄长OA=r,以匀角速度3O绕轴O转动。当曲柄OA 处于图示水平位置时,连杆BC与铅垂线的夹角忙30。。求此时滑块C的速度、加速度。 11. 质量为m的偏心轮在水平面上作平面运动,如图所示。轮子轴心为A,质心为C, AC=e;轮子半径为R,对轴心A的转动惯量为J A;C, A, B三点在同一直线上。(1)当轮子作纯滚动时,求轮子的动量和对地面点的动量矩,设V A已知;(2)当轮子又滚又滑时, 求轮子的动量和对地面点的动量矩,设V A,3已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