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大齐工业走廊肇东段整体规划(全文)

哈大齐工业走廊肇东段整体规划

按照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哈大齐地区重度盐碱地等未利用地开发利用规划(2005~2020年)的批复及省委副书记、副省长栗占书同志在哈大齐工业走廊调研结束时的讲话,肇东市人民政府对肇东段132.5平方公里的重度盐碱地进行了近期、中期和长期的建设规划。

一、指导思想、发展原则、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和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优化资源利用为核心,以提高资源生产率和降低废弃物为目标,以高新技术和优化产业结构为动力,坚持项目立区、科技强区、开放活区,充分发挥肇东市区域内的资源优势和地域优势,重点发展好粮食生化工程项目、医药生物工程项目、农副产品开发项目、新型建材产业的开发项目,努力扩大经济总量,提高经济质量,把哈大齐工业走廊肇东段开发建设成为区域产业的主导区、可持续发展的先行区、哈大齐工业走廊的示范区。

(二)发展原则

坚持改革开放、招商引资、优化资产、扩大资本总量,大力发展非国有制经济,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实施科学的管理机制。

坚持循环经济理念,以产业链发展关系安排项目,发挥区域废弃物的资源优势,扩大区域内企业的产业链条,使肇东市的物流、能源按着模拟自然生态运行,形成循环、企业共生网络,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坚持资源集约利用,实施资源节约和替代技术、能量梯级利用技术、绿色再造技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科技先导型、资源节约型、生态保护

1

型之路,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提高能源、水和土地等资源利用率,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坚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与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依法管理与政策激励相结合,通过市场引导生产要素整合,资源优化配置,实施政府推动与社会参与相结合,创造公正、平等的市场秩序和优良的产业发展环境。

坚持立足发挥比较优势,突出特点,确立重点支柱企业,近期加快现代医药生物工程项目、新型材料项目的建设,同时要加快粮食生化产业的发展,促进绿色食品工业、畜产品深加工的开发和石化工业产业项目的开发。

(三)发展规划

肇东市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西北部,距省城哈尔滨53公里,是全国产粮大县,是畜牧业发展的重点市县。按照《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方向暂行规定》、《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和有关专项规划,依托肇东市的资源、地域优势,本着优势发展、重点突破的原则,重点发展粮食深加工、畜产品深加工、特色农产品深加工;依托肇东市盛产优质甘草及适应中草药种植的气候、土壤条件,开发中草药深加工;依托地下石油矿产资源丰富的优势,开发石油化工项目。根据省政府黑政函(2005)3号文件批复,我市重度盐碱地等未利用地共7块,按照肇东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规划建设5个项目区,即肇东经济技术开发区(含尚家工业用地、经济开发用地)、宋站项目区、安民项目区、姜家项目区、五站项目区。我市根据划分地域的资源优势和地域条件,确定五个项目区重点发展的产业方向。

二、产业发展方向

1、生物

生物工程属高新技术产业,肇东市具有开发建设生物工程的资源优势和

2

基础条件。我市现已有多家企业在生物工程的开发建设上有了长足的发展,根据肇东市的资源优势,在生物工程的应用上重点开发生物农药、生物助乳剂、生物助长剂、家畜良种胚胎基因生物工程、畜禽脏器生物提取工程、粮食深加工生物工程等。

2、医药

依托肇东市现有医药行业的群体优势,重点开发中药材的深加工产业,对适应肇东区域内的土壤气候条件的甘草、黄芪、桔梗、龙胆草、板蓝根等中草药作为重点开发。

3、农副产品深加工

依托我市的农牧资源优势,以发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特色食品为核心,以提高农牧业生产效率和生产效益为目的,重点发展特色种植业、养殖业深加工产业,实施产业化发展,实现循环经济的战略目标。在种植业上重点开发玉米深加工、大豆深加工、胡萝卜、西红柿、大蒜等深加工产品。畜牧业重点发展以牛奶为主的乳产品深加工,以猪、牛、羊、鹅、鸡、鸭等为主的肉制品及副产品的深加工,形成循环经济发展的产业链条。

4、新型材料

新型材料重点依托塑料、纤维、灰渣等废弃物为原料,利用合成技术生产新型建材、包装材料和农用新材料,并采用氟碳喷涂技术,提高产品的质量,扩大产品的应用领域。

5、石化工业

肇东市辖区内的地下石油、天然气资源储藏量较大,并已与大庆石油总公司合作多年,已具备开发石油副产物及天然气资源基础,依据现有的条件和优势,重点开发石油副产品的深度开发和天然气资源的利用。

3

三、产业区域的划分

1、肇东经济技术开发区

该开发区位于肇东市政府所在地西郊,哈大高速公路与肇昌公路的西侧。

该区规划面积101.2平方公里(包括尚家工业用地9.5平方公里、高新技术开发用地一期53.6平方公里、高新技术开发用地二期38.1平方公里)。根据该区所处的资源优势、地理位置及对周边市县的辐射能力,确定该区发展的主要

产业方向及产业分区规划。该区划分4个功能区、2个服务区,配套1个技术研发中心。

①生物、医药工业园区

该区规划占地面积8平方公里,区内规划2个小区,一是生物工程园区,二是现代医药园区。

生物工程园区:肇东市粮食总产量每年都在30亿斤以上,其中玉米产量在20亿斤以上,发展玉米深加工产业具有丰富的资源优势。目前,肇东市玉米深加工产业已初具规模,年加工玉米达100万吨以上。依托我市的生物工程产业优势,规划生物工程产业园区占地面积4平方公里。

现代医药园区:规划占地面积4平方公里。肇东市中草药资源比较丰富,目前在省中医药研究所工程技术人员的指导下,甘草野生变家植的栽培技术已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种植面积已达到2万多亩,甘草的初加工产品已进入德国、韩国市场。园区以福和药业、华富药业为基础,将进一步开发中草药深加工和生物医药及化工合成医药项目。近期将规划甘草冻干粉针、甘草酸、甘草黄酮产品项目的建设,目前已有黑龙江省汇丰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等一批符合GMP标准的现代化医药企业落户在肇东经济开发区,实现肇东市中草药开发的产业化生产。

4

②农副产品加工园区

该园区依托肇东市的农业资源优势,重点开发种植业、养殖业产品深加工产业。该区规划占地面积6平方公里,2004年已有黑龙江肇东顺达绿色农副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入驻开发区,新建葵花植物深加工项目,项目总投资3625万元。依托该企业为雏型,重点开发生产绿色葵花子、白瓜子和绿色大米、小麦、玉米、大豆等植物的深加工系列产品,以及肉驴、野生禽类动物的饲养深加工产品。

③新材料工业园区

该区规划占地面积4平方公里。重点发展化工新材料、纳米新材料、环保材料、新型建筑材料等,按照近期与远期发展相结合分两步实施。2004年已有黑龙江中林绿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入驻开发区,建设塑木纤维复合材料生产项目,项目总投资1.6亿元人民币,采用国外生产工艺,年设计生产能力生产各种规格的系列产品18900吨。该园区将以肇东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软、硬环境为依托和肇东市对高新技术产业的优惠政策,加强与高校科技单位的合作,通过招商引资加快园区的产业开发,力争在3年内把新材料项目区建设成高起点、高水平、高质量、功能完善、设施配套的新材料生产基地。

④韩国工业园区

韩国工业园区属综合产业开发区,该区占地面积4平方公里,其主要功能是为韩国投资商提供项目用地。由于韩国的国土资源面积小,可开发利用的工业建设用地十分紧张,所以该项目区的设立具有很好的前瞻性,同时根据目前肇东市与韩国经济往来的发展势头,该区将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⑤产业发展功能服务区

该区规划占地2平方公里,该区的主要功能是为入区企业提供信息、物

5

流、生活及行政性服务。在项目服务上,新建开发区综合办公楼,成立供电分局、公安分局、行政执法分局、土地分局、规划分局等,建立入区项目审批大厅,对项目涉及的审批及需向国家呈报的建设内容实行“一站式”审批、呈报服务。

⑥生活商服区

该区规划占地2平方公里,主要功能是为入区的企业员工及国内外企业法人、工程技术人员提供一个环境优雅的居住条件,在生活服务上,拟设立医院、学校、超市、住宅区等服务性设施。

⑦研发中心

该中心规划用地面积1平方公里,主要为入区企业新产品开发提供研发试验基地,同时吸收国内大专院校及科研单位利用园区兴办新技术研发中心和中试基地。

⑧预留项目区

该区按区内项目分区规划预留项目用地74.27平方公里,根据分区项目的开发速度和用地情况给予补充,以保证分区项目建设和发展。

2、宋站重度盐碱地开发项目区(畜产品深加工园区)

肇东市宋站镇位于肇东市的北部,距肇东市政府所在地30公里。规划项目区位于宋站镇的西部,宋安公路的两侧,距该镇3.5公里。该区规划面积

4.03平方公里。根据该区及周边区域的宣化乡、安民乡具有畜禽业发展的优势和宋站已有肉牛、白鹅深加工的历史,加之目前以上产业的基础条件已具备的功能设施,该区拟定为畜产品深加工园区,重点开发建设肉牛、肉羊、白鹅深加工生产项目。

3、安民重度盐碱地开发项目区(中草药深加工园区)

6

安民乡位于肇东市的西北部,距肇东市政府所在地35公里。项目区位于安民乡的东部5公里处,位于宋安公路的两侧,占地面积12.91平方公里。

该区依托安民乡具有栽培中草药的资源优势,拟定为“中草药深加工园区”。

目前安民乡在黑龙江省中医药研究所付克治研究员的指导下,甘草野生变家植的栽培技术研究已获得成功并得以推广,目前栽植面积已超万亩,初加工产品已销往韩国、日本等国家。在该项目的辐射下,桔梗、黄芩等中草药已有大面积种植,为了充分开发这一资源,该项目区拟定为“中草药深加工园区”。

4、姜家重度盐碱地开发项目区(果菜深加工园区)

该区位于肇东市政府所在地南部,距政府所在地3.5公里,该区占地面积9.48平方公里,辐射周边姜家镇、里木店镇、肇东镇、太平乡等乡镇,以上乡镇具有蔬菜种植传统和棚室经济发展的基础,每年蔬菜的种植面积超万亩,棚室蔬菜面积3000多亩。姜家镇的大蒜、里木店镇的红辣椒、太平乡的胡萝卜、肇东镇的西红柿可谓远近知名,棚室中的葡萄(美国提子)产量在满足市场供应的基础上,其富余量也极待深度开发。为了加快果菜经济发展,使农民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该区拟定为果菜深加工园区。

5、五站重度盐碱地开发项目区(哈尔滨、肇东联益项目区)该区位于肇东市的东南部,与哈尔滨市毗邻,距哈尔滨市区15公里,分布在哈肇公路(301国道)的两侧,该区规划面积4.81平方公里,依托该区的地理优势,拟定该区为“哈尔滨市、肇东市联益项目开发区”。该区的主要功能为哈尔滨市超容项目和市内企业扩建项目及城市规划需异地搬迁的项目提供建设用地。在该区的开发上,两市之间可借助各自的优势共同发展,效益共享。

7

四、分时限建设规划

根据省发改委对盐碱地哈大齐工业走廊开发的时限要求和省委栗战书书记到肇东市考察工业园区提出的可先行开发20平方公里为一期项目用地的要求及目前肇东市的经济现状,以及招商引资工作的开展力度和目前项目的基础设施现状,对项目区的建设做出如下规划。

1、启动期规划时限为2005年9月—2007年9月,时限为2年。计划启动4平方公里,重点启动肇东经济开发区的农副产品加工园区、生物医药工业园区、新材料工业园区、韩国工业园区及功能服务区。项目区重点开发的项目为:①农副产品深加工园区:黑龙江省肇东顺达绿色农副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建设投资3625万元的葵花植物深加工项目;内蒙古自治区伊利集团投资

3.8亿元,占地33.5万平方米,年产30万吨液体奶项目;哈尔滨欣欣大庄园有限公司投资2.0亿元的畜产品加工项目。②生物医药工业园区:黑龙江省汇丰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建设投资12603.85万元的兽药生产项目。③新材料工业园区:哈尔滨中林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投资16640万元建设肇东斯博莱德复

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8900吨塑木纤维复合材料生产项目;大连双丰公司投资4000万元的塑料编织项目;温州一品公司投资5000万元的彩印包装项目。④功能服务区建设建筑面积5150平方米的综合服务办公楼一处,并完成10平方公里的道路、供电、通讯、供水、排水等工程建设规划和设计方案的实施,力争2006年末完成启动区基础设施的建设,完成建设投资8亿元。其中:

①完成供水工程,建设供水管线两条,输水管直径800毫米,其中:水源管线

13.7公里,净水管线13公里。建供水泵站一处,配套供水机组4套(两投、两备)。②完成排水工程,其中:建设排水泵站一处,配套排水设备4台套(两投、两备)。输排水管线102120米,同时投资1000万元8

建设区外引水排放干渠,配套区内排水工程。③完成启动区道路建设投资2500万元,其中:建设路基宽18米、路面宽9米的道路7.3公里、建设路基宽21.5米、路面宽12.5米的道路0.55公里.④新建66/10KV变电所一座,主变容量20000KVA变压器2台,10KV出线12条,建筑面积310平方米,供电线路45公里。⑤建设供热中心一处,供气半径10平方公里。建设1台130t/h蒸汽锅炉和1台116MW热水锅炉,配套25MW背压汽轮机组1台。建设4.5公里蒸汽管网、11公里的热水一级管网和5个热力站,供热面积100万平方米,实现工业供气负荷30t/h。

2、近期规划时间为2008~2010年。完成肇东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建设面积20平方公里,并完成项目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6亿元。

3、中期规划时间为2010~2015年。分别完成肇东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建设面积42平方公里。宋站“畜产品深加工园区”2.72平方公里,姜家“果菜产品深加工园区”3平方公里,安民“中草药深加工园区”6.5平方公里,五站“联益工业项目区”2.8平方公里,并完成以上项目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5亿元。

4、远期规划时间为2015年~2020年。计划分期完成肇东经济技术规划建设面积39.27平方公里。宋站“畜产品深加工园区”1.31平方公里,姜家“果菜产品深加工园区”6.48平方公里,安民“中草药深加工园区”6.41平方公里,五站“联益项目区”2.01平方公里,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5.4亿元。

五、保障措施

1、着力推进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围绕“七通一平”(道路、电力、供水、排水、供汽、供热、通讯畅通和场地平整),规划开发区的基础设施,为承载产业、承接项目奠定基础。启动区规划投资14亿元,其中建设5个项目投资9

6亿元,基础设施投资8亿元。道路工程建设,规划工业走廊项目区主次干道12条56公里,计划总投资1.42亿元,拟分年度逐步实施。现已投入资金560万元,完成了部分路基抬高工作。电力工程建设,拟规划建设66KV输变电工程,新建变电所一座,配套主变和送电线路,计划投资1,353万元,现已投资130万元在开发区新架设输电线路9.15公里,新增设3个100KVA变压器。

通讯工程建设,规划建设开发区分局,由网通负责投入资金,保证工业走廊项目区企业通讯畅通。现已投入资金100余万元,新装512线交换机和传输设备、电源设备,敷设8.1公里光缆线路,新上一个宽带节点。给水工程建设,新建开发区供水公司,规划建设2条¢800mm的净化水管线13公里、源工业用水管线13.7公里及给水设备,计划投资6,874万元。排水工程建设,我们已初步完成了开发区排水管网的规划,今年将启动建设。规划开发区至肇兰新河排水管线¢1800mm长度11公里,新建排水泵站等,计划投资1.266亿元,拟一次建成。供汽供热工程建设,拟在工业走廊项目区建设热电联产项目,为项目区提供工业蒸汽,为工厂厂房和商服区住宅小区供热。计划投资4.5亿元,供电20000KW,拟通过招商引资建设。上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总投资8亿元,资金将通过多渠道解决。在场地平整上,开发区内场地已全部平整完毕,具备项目土建施工条件。到2010年,规划投资60亿元,其中建设45个项目投资40亿元,基础设施投资20亿元。

2、加大开发区引建项目力度。为使开发区真正成为肇东经济发展的强劲“隆起带”和“增长极”,我们放大肇东的资源、地缘、人缘优势,瞄准国内外500强企业集团,全力招引科技含量高、创税能力强、拉动作用大,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优先发展方向的重量级大项目入区,带动开发区建设迅速启动、全面推进。目前,肇东市工业走廊项目区项目建设已经启动,入区在建

10

企业15户,计划投资13.8亿元,已投入资金2.14亿元。

3、严格开发区运行管理。为使开发区的每寸土地都发挥最大效能,我们按照“能种金决不栽银”原则,严把项目入区关、土地占用关、建设投产关。

一是对土地实行集中控制。为了保证开发区整体规划的实施和项目建设用地,肇东市组织力量对全市132.5平方公里的碱土草地进行调查、确认。对现有开发区一期53.64平方公里碱土草地的土地权属进行了一次全面彻底的摸底调查和清理整顿,废止草原违法发包合同,取消非法占用土地,制止违建乱批行为,严格管理,控制土地使用权,保证开发区规划的全面实施。二是坚持项目入区标准,不盲目追求数量。对所有申请入区项目,我们都进行严格审查,看投资是否达到规模、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避免盲目“圈地”现象发生。对入区项目,两年内不能按申请用地面积建设,造成土地闲置的,开发区有权无条件收回项目用地。三是成立了开发区管理机构。

市委、市政府确定了一名市委副书记、一名政府副市长主抓开发区工作,配齐配强开发区工作人员,较好地发挥了开发区管委会的管理、服务职能。现在入区企业办事不出区,全部实行现场办公。

4、放开开发区发展环境。肇东市对入区项目给予特殊的政策扶持,打造政策“洼地”。在用地政策方面,对符合条件的入区企业提供生产建设用地,由开发区负责协调国土资源部门办理征地手续。办理土地使用权证时,地方收取的土地出让金由市财政一次性全额补助给企业,用于企业扩大规模和科技开发。在财税政策方面,对达到一定投资规模的项目,企业三年内上缴增值税地方留成部分和五年内上缴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由市财政年末一次奖励给企业用于技术创新。在行政收费政策方面,项目基本建设所涉及的市属行政性收费全部实行零收费,服务性收费按最低标准的40%收取。市委、市政11

府在开发区环境建设上,态度非常坚决,谁损害投资者利益、谁砸肇东的“牌子”,就挪谁的“位子”。我们还对投资者车辆发放了“绿色通行证”,给投资者发放了“绿卡”,使外来投资者在我市放手投资兴业。市委成立了创建优良经济发展环境办公室,严查严处破坏发展环境的行为和领导干部。

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