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情表电子课文

陈情表电子课文
陈情表电子课文

陈情表电子课文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the office on December 22, 2012

精读

李密原是蜀汉的旧臣,不愿为官事晋,情有可原。不过,既要坚辞官位又不使当朝猜疑不满,这便是一篇很难作的文章了。《陈情表》高人一筹的地方是:既能以情动人,给人一字一泪的感觉,同时辅之以理,借朝廷“以孝治天下”为由,给自己的行为找到严正的理据。至于他特意表明自己“不矜名节”,则用意更深。文章抒情说理、遣词造句皆巧妙得体,阅读时,可反复体味。

5 陈情表○1

李密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Array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

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

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

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莀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

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

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1选自《文选》卷三七(中华书局1977年版)。原题作“陈情事表”,后简称为“陈情表”。陈,陈述。表,古代臣下呈给帝王的一种文书。李密(224-287),一名虔,字令伯,晋犍为武阳(今四川彭山)人。曾仕蜀汉,蜀亡后,晋武帝佂他为太子洗马时,他写了这篇表。○2[臣密言]开头先写明上表人的姓名,是表文的格式。当时的书信也是这样。○[险衅(xìn)]艰难祸患,指命运不好。险,坎坷。衅,祸患。○4[夙遭闵(mǐn)凶]小时候就遭到不幸。指自己幼年父死母嫁。夙,早时。闵,通“悯”,指可忧患的事(多指疾病死丧)。凶,不幸。○[见背]弃我而死去。○[行年四岁]年纪到了四岁。行年,经历的年岁。○[舅夺母志]舅父强行改变了母亲想守节的志向。这是母亲改嫁的委婉说法。○[悯]悲痛、怜惜。○[不行]不能走路。这里是说柔弱。○[零丁]通“伶仃”,孤独的样子。○[成立]成人自立。○[鲜]没有。鲜,本指少,这里是“无”的意思。○[门衰祚(zuò)薄]家门衰微,福分浅薄。门,家门。祚,福分。○[晚有儿息]很晚才有儿子。息,子。○[外无期(jī)功强近之亲]没有什么近亲。外,指自己一房之外的亲族。古代以亲属关系的远近制定丧服的轻重。期,穿一周年孝服的人。功,穿大功服(九个月)、小功服(五个月)的亲族。这都指关系比较近的亲属。强近,勉强算是接近的。○[应门]照应门户。○[五尺之僮]五尺高的小孩。汉代的五尺,相当于现在的三市尺多。○[茕茕(qiónɡqiónɡ)孑(jié)立]孤单无依靠地独自生活。茕茕,孤单的样子。孑,孤单。○[形影相吊]身子和影子互相安慰。吊,安慰。○[夙婴疾病]早被疾病缠绕。指得病多年。婴,绕。○[蓐(rù)]同“褥”,草垫子,草席。○[废离]指停止侍奉,离开。废,废止。○[逮奉圣朝]意思是,到了晋朝建立。逮,及,至。奉,承奉。圣朝,指晋朝。○[沐浴清化](自己)受到晋朝清明的教化。沐浴,这里指蒙受。清化,清明的教化。○[前太守臣逵]从前太守名逵的(姓不详)。太守是郡的最高行政长官。○[察]考察和推举。○[孝廉]汉代以来荐举人才的一种科目,举孝顺父母、品行方正的人。汉武帝开始令郡国每年推举孝廉各一名,晋时仍保

留此制,但办法和名额不尽相同。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

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

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

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

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

○,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

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

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

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

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以臣尽节

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

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

幸,卒保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

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思考·练习

一、背诵全文。

二、本文写得真切感人,句句得体,可谓入情入理。阅读时要仔细体会。

○[后刺史臣荣]后来刺史名荣的人(姓不详)。刺史是州的最高行政长官,这里指益州刺史。○[秀才]汉代以来选拔人才的一种察举科目。这里是优秀人才的意思,与后代科举的“秀才”含义不同。○[供养无主]供养祖母之事没人来做。主,主持,做。○[辞不赴命]辞谢未接受任命。○[拜臣郎中]任命我为郎中。拜,授官。郎中,尚书省的属官。○[寻]不久。○[除臣洗(xiǎn)马]任命我作太子洗马。除,授予官职。洗马,即太子洗马,太子的侍从官。○[猥(wěi)]自谦之词,犹“鄙”。○[当侍东宫]担任侍奉太子的职务。当,任、充当。东宫,指太子,因太子居东宫。○[非臣陨(yǔn)首所能上报](皇帝恩遇优厚)不是我杀身所能报答的。陨首,头落地。○[具以表闻](把自己的苦衷)在奏表中一一呈报。具,详尽。闻,使上闻。○[切峻]急切严厉。切,急切。峻,严峻、严厉。○[逋(bū)慢]有意回避,怠慢上命。逋,逃脱。慢,怠慢、轻慢。○[郡县]指郡县的官员。○[州司]州官。○[急于星火]比流星的坠落还要急。指催逼得十分紧迫。星火,流星的光。○[日笃]一天比一天沉重。笃,病重。○[告诉不许]申诉不被允许。告诉,申诉(苦衷)。○[狼狈]形容进退两难的情状。○[伏惟]俯伏思量。古时下级对上级表示恭敬的用语,奏疏和书信里常用。伏,俯伏。惟,想。○[故老]指年老而有功德的旧臣。○[矜(jīn)育]怜惜养育。○[少仕伪朝]年轻时作伪朝的官。伪朝,对晋称被灭掉的蜀国。○[郎署]郎官的衙署。李密在蜀国曾任郎中和尚书署。署,官署,衙门。

○[本图宦达]本来就希图官职显达。○[不矜名节]并不想自命清高。矜,自夸。名,名誉。节,节操。○[过蒙拔擢(zhuó)]受到过分的提拔。过,过分,指屡次迁升。拔擢,提拔,提升。○[宠命]恩命。宠,恩荣。○[优渥(wò)]优厚。○[盘桓]犹疑不决的样子。○[希冀]希望、企图。这里指辈非分的愿望。

○[日薄西山]太阳接近西山。用日落比喻人的寿命即将终了。薄,迫近。○[奄奄]气息微弱、将要断气的样子。○[危浅]活不长。危,危弱。浅,指不长。○[朝不虑夕]早晨不能想到晚上怎样。这是说随时都可能死亡。○[更相为命]相依为命。更相,交互。○[区区]拳拳。形容自己怕私情。○[废远]废止奉养祖母而远离。○[乌鸟私情]乌鸦反哺之情。比喻人的孝心。晋成公绥《乌赋·序》:“夫乌之为瑞久矣,以其反哺识养,故为吉鸟。”(《艺文类聚》卷九二)○[愿乞终养]希望求得奉养祖母到最后。○[辛苦]辛酸悲苦。

○[二州牧伯]这里指太守逵和刺史荣。二州,指梁州和益州。牧,古代称州的长官。伯,长。○[所见明知]所看见的,明明白白知道的。○[皇天后土实所共鉴]天地神明实在也都看得清清楚楚的。鉴,察。○[矜悯]怜恤。○[愚诚]愚拙的诚心。○[听]任,这里指准许、成全。○[庶刘侥幸,保卒余年]或许能够使刘氏侥幸地寿终。卒,终。○[生当陨首]意思是,将来要不惜性命为国出力。○[死当结草]《左传·宣公十五年》记的一个故事说,晋大夫魏武子临死时,嘱咐他儿子魏颗(huǒ)把武子的爱妾杀了殉葬。魏颗没有照办而把她嫁出去了。后来魏颗与秦将杜回作战,看见一个老人结草,把杜回绊倒,杜回因此被擒。魏颗夜间梦见这个老人,自称是那个再嫁之妾的父亲,特来报恩的。后世用结草代指报恩。○[犬马怖惧之情]这是臣子谦卑的话,用犬马自比。

○[拜表]拜上表章。

三、本篇是早期的骈体文,句式以整句为主,骈散结合;对仗而不刻意追求,读来朗朗上口,自然流畅。试举例说说这种特点。

高二年级语文课文翻译及知识点:《陈情表》(Word版)

高二年级语文课文翻译及知识点:《陈情表》 (2021最新版) 作者:______ 编写日期:2021年__月__日 【陈情表原文】 臣密言:臣以险衅(xn),夙(s)遭闵(mǐn)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xng)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mǐn)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sho)多疾病,九岁不行(xng),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b)叔,终鲜(xiǎn)兄弟;门衰祚(zu)薄,晚有儿息。外无期(jī)功强(qiǎng)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tng)。茕茕(qing)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yng)疾病,常在床蓐(r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di)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ku)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xiǎn)马。猥(wěi)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bū)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dǔ);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jīn)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hun)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zhu),宠命优渥(w),岂敢盘桓(hun),有所希冀(j)!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gēng)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yu)四,祖母今年九十有(yu)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jīn)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陈情表翻译】

陈情表原文及翻译

陈情表原文及翻译 陈情表原文: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

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陈情表翻译: 臣子李密陈言:我因命运不好,很早就遭遇到了不幸,刚出生六个月,父亲就弃我而死去。我四岁的时候,舅父强迫母亲改变了守节的志向。我的祖母刘氏,怜悯我年幼丧父,便亲自抚养。臣小的时候经常生病,九岁时不能走路。孤独无靠,一直到成人自立。既没有叔叔伯伯,又缺少兄弟,门庭衰微、福分浅薄,很晚才有儿子。在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在家里又没有照应门户的童仆,生活孤单没有依靠,只有和自己的身影相互慰问。但祖母刘氏又早被疾病缠绕,常年卧床不起,我侍奉她吃饭喝药,从来就没有停止离开她。 到了晋朝建立,我蒙受着清明的政治教化先前有名叫逵的太守,察举臣为孝廉后来又有名叫荣的刺史推举臣为优秀人才。臣因为供奉赡养祖母的事无人承担,辞谢不接受任

高二文言文《陈情表》原文及译文

高二文言文《陈情表》原文及译文 【一】 《陈情表》原文: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待汤药,未尝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猥以微贱,当待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以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事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以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卒保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陈情表》译文: 臣李密言:臣子因命运不好,小时候就遭遇到了不幸,刚出生六个月,我慈爱的父亲就不幸去世了。经过了四年,舅舅又逼迫母亲改了嫁。我的奶奶刘氏,怜悯我从小丧父又多病消瘦,便亲自对我加以抚养。臣子小的时候经常有病,九岁时还不会走路。孤独无*,一直到成家立业。既没有叔叔伯伯,也没有哥哥弟弟,门庭衰微福气少,直到很晚才有了儿子。在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在家里又没有照管门户的僮仆。孤孤单单地自己生活,每天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相互安慰。而刘氏很早就疾病缠身,常年卧床不起,我侍奉她吃饭喝药,从来就没有离开过她。

《陈情表》阅读答案

《陈情表》阅读答案 陈情表是臣子向君主陈述情怀、表明心曲的一种文体。臣子向皇上表达忠心和为国效命的诚意,要动之以情;要帝王接受自己的请求,又要从其心理需求出发晓之以理。小编在此整理了《陈情表》阅读答案,希望能帮助到您。 陈情表(元末明初)简祖英 ①臣祖英九岁失怙①,惟慈亲鞠育,逮长知训,冀或用世,以酬罔极之恩,臣之志也。向叨食元祿,为何左丞参佐,适值三山强寇②,剽掠广城,一门妻女,死节五人;而老母陈氏,为所拘囚。臣祖英隐忍不能即死,其有愧石苞殉国③也多矣。 ②兹遇圣朝维新,征讨不服,率土效顺,咸蒙嘉休。乃者三山逆寇,悉婴铁锁,臣母得以生还,虽臣祖英不孝之罪固所难逃,而得以展区区乌哺情私者,陛下之赐也。臣母子离散复完,白骨复肉,铭感圣德,彻于肝肺,虽九死其能报耶!陛下又复甄录④,寄以民社⑤,此正臣殒首效命之秋也。而臣俯顾自惭,不敢拜命者,以罪戾已深,不宜职在民牧。 ③钦惟圣朝,以孝道治天下,禄秩不容及不孝之徒;以仁心怀远人,匹夫无有不获之愿。况臣事元朝,叨为元臣,幸已逃诛。母年逾耄,孤苦特甚。尤宜恻怛而钦恤者也。伏望圣慈,收回成命,矜其爱日之短,俾遂归养之图,则臣母子拭目清平,讴歌德泽,为赐多矣。 ④今臣四十有九,老母年八十有一。鹤发垂堂,西山之日已薄;

弃亲赴任,不孝之罪弥深。苟违亲而事主,陛下安所用之?果尽奉欢之期,然后复求仕进,以尽忠罄节,非惟遂人子之私,亦圣朝孝理之道也。 【注释】①失怙:死了父亲。②三山强寇:指元末起兵于三山(今佛山)的邵宗愚割据武装,被何左丞所灭。③石苞殉国:石指石奢,苞指赵苞。石奢:楚昭王相,行县,道有杀人者,相追之,乃其父也;纵其父,自刎而死。赵苞:鲜卑侵略汉国,把汉将赵苞的母亲置于阵前,赵苞仍按时进击,他母亲和妻子都被鲜卑杀害,赵苞随后呕血而死。④甄录:甄别录用。⑤民社:此指地方官。 《陈情表》阅读题目: 24.本文借鉴了蜀汉末西晋初(填人名)的《陈情表》。(1分) 25.第1段用了石苞殉国的典故,对其分析不恰当是( )(2分) A.陈述隐忍苟活的惭愧。 B.表明忠孝难全的矛盾。 C.解释食元俸禄的原因。 D.表达家国兼爱的情怀。 26.对2段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乌哺情思,陛下之赐,表达对明朝饶恕自己罪过的感恩。 B.母子离散复完、罪戾已深,旨在说明不就任的原因。 C.母子离散复完、白骨复肉,深切表达对不孝罪过的惭愧。 D.殒首效命之秋也,表达死后也要为朝廷奔走效命的忠心。 27.分析第3段是怎样说理的。(4分) 28.表起先只用于陈情,以第4段为例说明这种表的特点。(3分) 《陈情表》参考答案:

陈情表阅读练习及答案

陈情表阅读练习及答案 《陈情表》阅读原文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独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待汤药,未尝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

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陈情表》阅读题目 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2分) A. 形影相吊(慰问) B. 但以刘日薄西山(迫近) C. 夙婴疾病(经常) D. 则刘病日笃(沉重)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A. 臣具以表闻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B.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C. 欲苟顺私情苟非吾之所有 D.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11.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晋武帝征诏李密为太子洗马,李密不愿应诏,就写了这篇申诉自己不能应诏的苦衷的表文。

《陈情表》教案

《陈情表》教案 高二语文备课组 2016年10月10日 教学目标: 1、熟读全文,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的实词、虚词、古汉语句式; 2、鉴赏本文融情于事的表达方式和形象精粹的语言;学习本文结构思路的缜密、严谨。 3、体会本文凄切委婉的陈情技巧,理解“忠”“孝”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 1、在吟诵中解读作者的“情”字,体会本文悲恻动人的原因。 2、把握本文陈述的层次及语言特色,体会情之深,理之透。 3、理解作者当时的处境和李密祖孙间真挚深厚的感情以及对“忠”“孝”的理解。 教学时数: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三课时 一、作者介绍 李密(224-287),西晋犍为武阳人,又名虔,字令伯。少时师事著名学者谯周,以学问文章著名于世。曾出仕蜀汉担任尚书郎,屡次出使东吴,很有才辩。晋武帝征为太子洗马,李密以祖母年老多病,辞不应征。 二、背景介绍 此表是西晋初晋武帝泰始三年(公元267)写的。魏国后期,魏的实权落在司马氏手里,到魏元帝曹奂咸熙二年(公元265),司马炎代魏即帝位,改国号为晋,年号泰始。在此之前两年,蜀汉(刘备建立的政权)已经灭亡(孙吴到公元280年才灭亡),李密的家乡由晋统治。李密有学问,所以晋武帝想征他做官。 三、文体知识 表,是臣子向皇帝陈述己见的一种奏章。古代臣属进呈帝王的奏章的统称。它包括奏、议、疏、表、对策等。《文章有体序说》:“七国以前,皆称上书,秦初改书曰奏。汉定礼议,是有四品:一曰章,以谢恩;二曰奏,以劾;三曰表,以陈情;四曰议,以执议。” 四、题解 陈——陈述、禀报 情——①情况(事实)②衷情、隐情、(孝情、忠情)③情理(忠孝之道)表——奏章(“表”是古代的一种文体,虽是公文,但并不是为了表达对国家大事的意见主张,而是臣子为了向皇帝表述自己的请求。) 所以“陈情表”就是“禀告自己苦衷的奏章。 五、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 1、朗读课文,正音。

【课外阅读】李密《陈情表》遮蔽不愿出仕的动机

【课外阅读】李密《陈情表》遮蔽不愿出仕的动机 李密(224-287) 字令伯,一名虔,犍为武阳(今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县)人。西晋文学家。初仕蜀汉,后仕西晋。有《陈情表》流传于后世,被传颂为孝道的典范。 李密6个月大时丧父,由祖母刘氏抚养成人。泰始三年(267年)晋武帝立太子,下诏征密为太子洗马。李密祖母已96岁,年老多病。他向晋武帝上表,陈述家里情况,词语恳切,委婉动人。晋武帝为李密的一片孝心所感动,不仅同意暂不赴诏,还嘉奖他孝敬长辈的诚心。 李密在祖母去世服期满后出仕。曾任温县(今河南温县)县令、汉中太守等职,后罢官归田。六十四岁病卒。踏访故里 2011年初夏的一个清晨,细雨中的西蜀丘陵带着纵深的水汽起伏而来,那些蛰伏在岩石、山泉以及舌根的未及言说的春意,让人联想起望帝的逸事。按照四川省作协赴彭山县采风团的安排,去的第一站就是位于龙安村的李密故里。 出保胜乡西南约7公里,到达龙安村。这里四面环山,九峰罗列,龙安村一直被人们看作风水宝地,说它左有青龙山,右有白虎山,后面有龙眼睛山,前面有逗宝山。山头海拔510米,与平地的相对高度不过50米而已。之所以名曰“龙安”,是此地有始建于唐代的龙门寺。尽管村民们相信,在龙门寺大雄宝殿弥勒坐像右侧有一幽深石洞,四壁呈鳞甲状,数里开外的眉山东坡区某村一处烧火,烟却从这龙洞口冒出来。这不但是龙的栖居处,也是命名村名、寺名的唯一“圣动物”。 龙门寺大雄宝殿门外有一块雕有精美图案的石碑,镌刻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的圣旨,说明了重修龙门寺有关事宜。这块石碑厚约40厘米,高1.40米,一直被农民铺在猪圈里,前些年才被隆重“请出”,成为镇村之宝。 在殿前道光圣旨石碑的旁边,还树立李密造像。村民们说,寺外原是李密故宅的荷塘。我眼前的“荷塘”只剩一池的浮萍,将一座三孔古石桥围了个密不透风。龙门寺虽是李密的故居,但李密于晋太康八年(287年)逝世后,却是葬于今天彭山县凤鸣镇的龙门桥村,民国《彭山县志·疆域》载:“治北龙门桥去不一里,即为晋李密墓。碑为咸丰六年(1856年)知县李吉寿题”。李密墓经过历代维护,到1954年县文管所还修葺墓碑,可叹的是李密墓在

高二语文《陈情表》人教版

高二语文《陈情表》人教版 【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陈情表》二. 教学目的:1. 体会作者至真至诚的亲情忠情2. 赏析本文文思缜密,脉络分明,陈情于事、寓理于情的构思艺术和骈散结合的语言艺术(一)作家作品:李密(224~287),名虔,字令伯,晋初散文家。武阳(令四川彭山县)人。祖父李光曾为蜀国朱提太守。父早亡,被祖母刘氏收养。为人正直,颇有才干,长于《春秋左氏传》。曾仕蜀汉侍郎。蜀之后,李密被晋武帝征为太子洗马,辞命不从。祖母死后,出任太子洗马,官至汉中太守。后被谗免官,死于家中。(二)写作背景:这篇散文选自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的《文选》,原题为《陈情事表》。晋武帝征诏李密为太子洗马,李密不愿应诏,就写了这篇申诉自己不能应诏的苦衷的表文。李密是一个亡国贱俘,四次征诏,四次拒绝,这就很容易使武帝产生疑虑,以为李密是怀念旧朝、不满新朝,才会采取这样坚决的态度。在封建社会里,违抗君命是大逆不道的行为,更何况是一个“至微至陋”的蜀汉降臣。而相传晋武帝看了此表后很受感动,特赏赐给李密奴婢两人,并命郡县按时给其祖母供养。(三)表表是古代臣子陈述己见的奏章。是古代的一种文体。是古代臣属给

君王的上书。内容多是劝进、辞免、庆贺、贡物等。它与一般上书奏折的不同在于常含有表示陈情、诉说心曲的意思。如诸葛亮的《出师表》。文章言辞恳切,真挚动人。人言读《出师表》不哭者不忠,读《陈情表》不哭者不孝。千百年来,人们常以忠则《出师》,孝则《陈情》相提并论,可见李密的《陈情表》具有相当强烈的感人力量。三. 文章简析:1. 概括每段大意,说说各段之间的联系。第一段:叙述自己的遭遇和家庭的困境。开篇以“臣以险衅,夙遭闵凶”八个字概括幼年时期的不幸遭遇,落笔十分凄楚。接着写“险衅”、“闵凶”的具体内容:“六月”丧父,“四岁”母亲改嫁,由祖母抚养成人。然后叙述家庭的孤独单薄,叔伯兄弟,远近亲属,一概没有,只有祖孙二人相依为命。段末点明“臣侍汤药,未曾废离”,暗含为了尽孝无法应诏之意。第二段:叙述朝廷多次征召和自己的进退两难。首先以“逮奉圣朝,沐浴清化”表达自己对朝廷的忠,再叙述多次征召的经过,段尾以“供养无主”“刘病日笃”来说明自己欲仕不能,忠孝难全,进退两难的境地。第三段:述祖孙更相为命的关系,说明自己并非欲全名节而辞不赴命。本段一开始就摆出圣朝的施政纲领:“以孝治天下”,那么自己有祖母需要照顾,理应留在祖母身边,以尽孝道。又贬抑自己“本图宦达,不矜名节”,最后申述不能奉诏就职的原由。

陈情表 对照翻译

陈情表对照翻译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臣子李密陈言:臣子因命运不好,小时候就遭遇到了不幸,刚出生六个月,我慈爱的父亲就不幸去世了。经过了四年,舅父强行改变了母亲原想守节的志向。我的奶奶刘氏,怜悯我从小丧父又多病消瘦,便亲自对我加以抚养。臣子小的时候经常有病,九岁时还不会走路。孤独无靠,一直到成人自立。既没有叔叔伯伯,也没有哥哥弟弟,门庭衰微福气少,直到很晚才有了儿子。在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在家里又没有照管门户的僮仆。孤孤单单地自己生活,每天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相互安慰。而祖母刘氏很早就疾病缠身,常年卧床不起,我侍奉她吃饭喝药,从来就没有停止侍奉离开过她。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到了晋朝建立,我蒙受着清明的政治教化。前些时候太守逵,推举臣下为孝廉,后来刺史荣又推举臣下为秀才。臣下因为没有人照顾我祖母,就都推辞掉了,没有遵命。朝廷又特地下了诏书,任命我为郎中,不久又蒙受国家恩命,任命我为洗马。像我这样出身微贱地位卑下的人,担当服待太子的职务,这实在不是我杀身捐躯所能报答朝廷的。我将以上苦衷上表报告,加以推辞不去就职。但是诏书急切严峻,责备我逃避命令,有意怠慢。郡县长官催促我立刻上路;州官登门督促,十万火急,刻不容缓。我很想遵从皇上的旨意立刻为国奔走效劳,但祖母刘氏的病却一天比一天重;想要姑且顺从自己的私情,但报告申诉又不见准许。我是进退维谷,处境十分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祖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我想圣朝是以孝道来治理天下的,凡是故旧老人,尚且还受到怜惜养育,何况我的孤苦程度更为严重呢?而且我年轻的时候曾经做过蜀汉的官,历任郎中和尚书郎,本来图的就是仕途通达,无意以名誉节操来炫耀。现在我是一个低贱的亡国俘虏,实在卑微到不值一提,承蒙得到提拔,而且恩命十分优厚,怎敢犹豫不决另有所图呢?但是只因为祖母刘氏已是西山落日的样子,气息微弱,生命垂危,朝不保夕。臣下我如果没有祖母,是活不到今天的;祖母如果没有我的照料,也无法度过她的余生。我们祖孙二人,互相依靠,相濡以沫,正是因为这些我的内心实在是不忍离开祖母而远行。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臣下我今年四十四岁了,祖母今年九十六岁了,臣下我在陛下面前尽忠尽节的日子还长着呢,而在祖母刘氏面前尽孝尽心的日子已经不多了。我怀着乌鸦反哺的私情,企求能够准许我完成对祖母养老送终的心愿。我的辛酸苦楚,并不仅仅是蜀地的百姓及益州、梁州的长官所亲眼目睹、内心明白,连天地神明也都看得清清楚楚。希望陛下能怜悯我愚昧至诚的心,满足臣下我一点小小的心愿,使祖母刘氏能够侥幸地保全她的余生。我活着当以牺牲生命,死了也要结草衔环来报答陛下的恩情。臣下我怀着牛马一样不胜恐惧的心情,恭敬地呈上此表以求闻达。

《陈情表》高三语文教案

《陈情表》高三语文教案 自己整理的《陈情表》高三语文教案相关文档,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第一节课 首先,导入主题 通过介绍作者和后人对本文的评价来介绍。

李密早年丧父,母亲改嫁。赖的奶奶刘没养过人。李密孝顺地服侍他的祖母,所以他在村里被命名为“孝顺”。 李密为人正直,文名好。他年轻时是蜀汉的学者,表现出很高的外交能力。为了稳定局势,晋武帝打出了“以孝治天下”的大旗。所以,李密被地方推荐为“孝顺”、“秀才”,却因为伺候奶奶而不去应召。后来晋武帝叫他给太子洗马,很迫切,于是写了一张表,又一次委婉地说婉拒,理由是他奶奶年纪大了,没人照顾。

文章真挚感人。读《出师表》的人不哭不忠,读了不哭不孝。千百年来,人们常常把忠诚《出师》和孝顺《陈情》相提并论,可见施密的作品具有相当强的感动力。 第二,引导学生明确单词,理解全文 第三,反复阅读课文,思考这篇文章中“情感”的含义。

导读:这篇文章的题目是《表》是一种奏折,是臣下用来请君主陈感谢他的。“陈”是陈述的意思。情感:(1)情境(事实);(2)告白(孝、苦、忠);(3)合理(忠孝)。 第二节课 教学要点:

1.引导学生欣赏到这篇文章的意境,思想性强,思路清晰,富有表现力,情理之中; 2.引导学生欣赏结合自然本质的生动形象的语言。 教学过程:

先一起读课文,想一想:为什么是“陈”?“陈”什么? 提示:陈为什么用原文回答:除了洗马部长,他不能上岗。(没想到晋朝当官了) 陈什么——用原文回答:被谋杀;更多的生活;不能废远;愿意乞求帮助。(陈述年纪轻轻的孤独感,祖孙两人的依赖,自己的孝心。——

《陈情表》原文和译文

《陈情表》原文和译文 原文: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祖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译文: 臣子李密陈言:臣子因命运不好,小时候就遭遇到了不幸,刚出生六个月,我慈爱的父亲就不幸去世了。经过了四年,舅舅又逼迫母亲改了嫁。我的奶奶刘氏,怜悯我从小丧父又多病消瘦,便亲自对我加以抚养。臣子小的时候经常有病,九岁时还不会走路。孤独无靠,一直到成家立业。既没有叔叔伯伯,也没有哥哥弟弟,门庭衰微福气少,直到很晚才有了儿子。在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在家里又没有照管门户的僮仆。孤孤单单地自己生活,每天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相互安慰。而刘氏很早就疾病缠身,常年卧床不起,我侍奉她吃饭喝药,从来就没有离开过她。 到了晋朝建立,我蒙受着清明的政治教化。前些时候太守逵,推举臣下为孝廉,后来刺史荣又推举臣下为秀才。臣下因为没有人照顾我祖母,就都推辞掉了,没有遵命。朝廷又特地下了诏书,任命我为郎中,不久又蒙受国家恩命,任命我为洗马。像我这样出身微贱地位卑下的人,能够去服待太子,这实在不是我杀身捐躯所能报答朝廷的。我将以上苦衷上表报告,加以推辞不去就职。但是诏书急切严峻,责备我逃避

李密《陈情表》简明英《陈情表》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陈情表(甲)李密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陈情表(乙)简明英 钦惟圣朝,以孝道治天下,禄秩不容及不孝之徒;以仁心怀远人,匹夫无有不获之愿。况臣事元朝,叨为元臣,幸已逃诛。母年逾耄,孤苦特甚。尤宜恻怛而钦恤者也。伏望圣慈收回成命矜其爱日之短俾遂归养之图则臣母子拭目清平讴歌德泽为赐多矣 今臣四十有九,老母年八十有一。鹤发垂堂,西山之日已薄;弃亲赴任,不孝之罪弥深。苟违亲而事主,陛下安所用之?果尽奉欢之期,然后复求仕进,以尽忠罄节,非惟遂人子之私,亦圣朝孝理之道也。 注:禄秩,官员俸禄的级别。 2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但以刘日薄.西山薄:迫近 B.听.臣微志听:劝告 C.鹤发垂堂 ..,西山之日已薄垂堂:靠近屋檐的地方 D.不孝之罪弥.深弥:更加 2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设九宾礼于.庭 B.陛下安所用之.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C.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请以.战喻 D.苟违亲而.事主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29.下列对选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段(甲)字里行间融入了作者强烈的感情,在写到自己和祖母相依为命的深厚亲情时,

《归去来》《陈情表》原译文逐句对照翻译-精编版说课讲解

《归去来》《陈情表》原译文逐句对照翻译-精编版

4.《归去来兮辞(并序)》原译文对照翻译 序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 【译文】我家贫穷,耕田植桑不够用来维持自己(生活)。 幼稚【幼稚:古今异义词,孩子】盈室,瓶无储粟, 【译文】家中孩子满屋,米缸里没有存粮 生【生:名作动,维持】生所资【资:凭借】,未见其术【术:本领,技术】。 亲故多劝余为长吏, 【译文】维持生活要依靠一定的能力,可是我没有找到那种本领。亲戚朋友大都劝我去做个职位较高的官, 脱然【脱然:轻快的样子】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 【译文】我也欣然有这个念头,可是求官没有门路。恰逢有接受任命出使外地的事,诸侯【指地方官吏】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以:连词,因为】余贫苦, 【译文】地方大吏把爱惜人才当作美德,叔父因为我家境贫苦(就加以推荐),遂见【见:被】用于小邑【被动句】。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 【译文】于是(我)被委任到小县城做官。在那时战乱未停,我心里惧怕到远地做官。 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以:用,拿】为酒。 【译文】彭泽县距离家有百里路程,获取俸禄的田地收获的粮食,足够用它酿酒,故便求之【之:代做官这件事】。及少日,眷然【眷然:思念的样子】有归欤之情。 【译文】所以就接受了去那里做官的任命。等到过了些日子,便留恋故园,有了辞官回家的想法。 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矫厉:造作勉强】所得。 【译文】为什么?我本性质朴,这不是造作勉强能够改变的。 饥冻虽切,违己交病。 【译文】饥饿受冻虽然迫切,但是违背自己的本意(去做官),身心都感痛苦。

尝从人事【人事:做官】,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怅然:惆怅感慨】慷慨,【译文】曾经做过官,都是为糊口饱腹而役使自己。在这时惆怅感慨, 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 【译文】深深有愧平生的志愿。还是希望等到庄稼成熟,便收拾行装连夜离去。 寻程氏妹丧于武昌【介后】,情在骏奔, 【译文】不久,嫁到程家的妹妹在武昌去世,去吊丧的心情像骏马奔驰一样急迫,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 【译文】自己主动弃官离职。从农历秋天八月到冬天,做官共八十多天。因辞官这件事顺了心意, 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 【译文】写了这篇文章叫《归去来兮》。这时候正是乙巳年(晋安帝义熙元年)十一月。 辞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译文】回家去吧!田园将要荒芜了,为什么不回去呢? 既自以心为【为:被。】形役【被动句】,奚【奚:为什么】惆怅而独悲? 【译文】既然自己让内心被形体役使,为什么如此伤感失意而独自伤悲呢? 悟已往之【之:助词,取独】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译文】认识到过去的错误已经不可挽回,知道未来的事还可以补救。 实迷途其【其:表揣测,大概】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译文】确实走入迷途大概还不远,觉悟了现在归田的做法是对的而曾经做官的行为是错的。 舟遥遥以【以:连词,而,表修饰】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译文】船在水面上轻轻摇荡着前行,微风吹拂着衣裳。 问征夫以前路【介后,应为“以前路问征夫”】,恨【恨:遗憾】晨光之熹微。【译文】拿前面的路途询问行人,遗憾的是早晨的光芒隐隐约约。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译文】刚看到自己简陋的家门,一边满怀欣喜一边奔跑。家仆欢快地迎接,孩子在门前

《陈情表》阅读练习及答案

《陈情表》阅读练习及答案 《陈情表》阅读训练 1、指出各句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逮奉圣朝,沐浴清化。逮:及,至 B、凡在故老,犹蒙矜育。矜:怜惜 C、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笃:更加 D、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薄:迫近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A、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 B、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C、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B、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3、分析比较下列句中“以”的意义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②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③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④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B、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C、①和④相同②和③不同 D、①②③④各不相同 4、选出翻译准确的一项是()

①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②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A、①生下小孩六个月,父亲离开了他。 ②我小时候常生病,九岁还不能走路,孤独无靠,直到长大成人。 B、①生下来只六个月,父亲就去世了。 ②我小时候常生病,九岁还不行,孤独无靠,直到长大成人。 C、①生下来六个月,父亲就去世了。 ②我小时候常生病,九岁还不能走路,孤独无靠,直到成家立业。 D、①生下来六个月,父亲就去世了。 ②我小时候常生病,九岁还不会走路,孤独无靠,直到长大成人。 5、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最能够表达李密动之以情向晋武帝提出辞官的一组是() ①茕茕孑立,形影相吊。②诏书切峻,责臣逋慢 ③人命危浅,朝不虑夕④母、孙二人,更相为命 ⑤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⑥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④⑥

陈情表原文及翻译

陈情表原文及翻译 李密 臣密言:臣以险衅(xi n),夙(su)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叔伯,终鲜(xian)兄弟,门衰祚(zuo)薄,晚有儿息。外无期(j i)功强(qiang)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qiong qiong)孑(jie)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剌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xian)马。猥(谦词)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bu) 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陈情表翻译: 臣李密上奏; 我因为命运坎坷,幼时就遭遇不幸。生下来六个月,慈爱的父亲就抛下我去了;过了四年,舅舅强迫我母亲改嫁。祖母刘氏可怜我孤单体弱,亲自抚养我。我幼年时身体多病,九岁还不能走路,孤苦伶仃,直到成人自立。既没有叔伯,又没有兄弟,门庭冷落,福分浅薄,年纪很大才有了儿子。外面没有关系较近的亲戚,家里没有照应门户的僮仆。孤孤单单,无依无靠,只有自己的影子相伴相慰。而祖母早就缠绕着疾病,经常卧床不起。我侍奉汤药,不 曾停止和离开过。 等到侍奉圣明的当朝,我沐浴在清明的教化之中。前些时候有太守臣子逵,访察并推举我为孝廉;后来剌史臣荣举荐我为秀才。我因为侍奉祖母无人,辞谢没去就职。皇上的诏书特地下达,授予我郎中的官职,不久又蒙朝廷赐国恩,任命我洗马的职务。我凭着微贱的身份,居然担当侍奉东宫太子的职务,这不是我掉脑袋所能报答的。我用表章上奏,辞谢不去就职。现在诏书急切严厉,责备我逃避职守,轻慢皇命;郡县长官逼迫我,催我上路;州官也上门来催,比星火还急。我想遵奉诏书赶快上任,但祖母的病一天比一天加重;而想暂且曲从个人私情,却申诉又得不到许可。我的处境,实在是狼狈不堪。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jin)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zhuo),宠命优渥(wo),岂敢盘桓(h uan),有所希翼。但以刘日薄西山,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呼吸微弱,生命已是危险短暂,早晨不能预料晚上。我没有祖母,无法活到今天;祖母没有我,无法来了结余生。祖孙二人,相依为命,因此我一心一意不忍弃她而远行。

《陈情表》高考文言文阅读读练习及答案(二)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1—3题。(8分)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以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事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1)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2)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 (3)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4)但以刘日薄西山 2.下列加点的词语均属于古代升降官用法,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至微至陋,过蒙拔擢 A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B诏书特下,拜臣郎中 C寻蒙国恩,除臣洗马D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3.下列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 A至微至陋,过蒙拔擢猥以微贱,当侍东宫 B州司临门,急于星火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C是以区区不能废远亲贤臣,远小人 D但以刘日薄西山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 答案: 1.(1)及,至(2)考察和推举(3)不久(4)迫近 2.D(D为降官,其他为升官。) 3.D(A均为形容词,低微;B均为介词,表比较;C均为形容词活用作动词,远离;D前为介词,因为,后为连词,常与“无”连用,和在一块译为“不能够”。)

陈情表朗读陈情表课文原文

陈情表朗读|陈情表课文原文 臣密言:臣以险衅(x n),夙(s )遭闵(mǐn)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x ng)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mǐn)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sh o)多疾病,九岁不行(x ng),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b )叔,终鲜(xiǎn)兄弟;门衰祚(zu )薄,晚有儿息。外无期(jī)功强(qiǎng)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t ng)。茕茕(qi ng)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yīng)疾病,常在床蓐(r );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d i)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ku )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xiǎn)马。猥(wěi)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bū)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dǔ);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jīn)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hu n)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zhu ),宠命优渥(w ),岂敢盘桓(hu n),有所希冀(j )!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gēng)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y u)四,祖母今年九十有(y u)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jīn)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shēng)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注释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以:因

陈情表原文及对照翻译

《陈情表》 李密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译文】臣李密陈言:我因为命运不好,很早就遭遇到不幸。刚出生六个月,父亲就弃我而死去。我四岁的时候,舅父强迫母亲改变了守节的志向。 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译文】我的祖母刘氏怜悯我孤苦体弱,亲自抚养我。臣小的时候经常生病,九岁时还不能走路。孤独无依,直到成人自立。 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译文】既没有叔叔伯伯,又没有哥哥弟弟,门庭衰微福分浅薄,很晚才有儿子。在外面没有勉强算是关系比较近的亲戚,在家里又没有照应门户的童仆,孤孤单单无依靠地独自生活,自己的身体和影子相互安慰。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译文】而祖母刘氏早被疾病缠绕,常年卧床不起,我侍奉她吃饭喝药,从来就没有停止而离开她。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译文】到晋朝建立,我蒙受着清明的政治教化。先前有名叫逵的太守推举我做孝廉,后来又有名叫荣的刺史推荐我为优秀人才。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译文】臣因为供奉赡养祖母的事没人承担,辞谢没有接受任命。朝廷诏书特地下达,任命我做郎中,不久承蒙国家恩顾,任命我做太子的侍从。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译文】我凭借卑微低贱的身份,担当侍奉太子的职务,这不是我杀身能报答朝廷的。我用上表的方式详细地让朝廷知道这件事,推辞不去担任职务。 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译文】诏书急切严峻,责备我回避上意怠慢不敬。郡县长官逼迫并催促我上路;州县长官来到家门,(催促)比流星坠落还要急迫。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译文】我想奉旨(为皇上)奔走效劳,但祖母刘氏的病一天天加重;想要姑且顺从自己的私情,但申诉不被允许。我进退两难,确实是非常苦闷。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译文】我想晋朝用孝道治理天下,凡是年老而德高的旧臣,尚且受到怜悯抚育,更何况我孤单凄苦的程度特别严重。 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译文】况且我年轻时曾在蜀汉做官,历任郎中和尚书郎的官职,本来就是谋求做官显达,并不顾惜名声节操。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译文】现在我是一个亡了国的低贱的俘虏,十分卑微浅陋,受到过分的提拔,恩宠优厚,怎敢犹豫不决,有非分的企求呢! 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译文】只是因为祖母刘氏寿命像太阳落山一样即将终了,气息微弱,生命垂危,早上不能想到晚上会怎样。我如果没有祖母,没有办法走到今天;祖母如果没有我(的照料),也没法度过她的余生。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译文】祖孙二人,互相依靠而维持生命,因此我因为这种真挚的私情也不能废止侍养祖母而远离他。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译文】我现在四十四岁,祖母现在九十六岁,因此我向陛下尽忠效命的日子长,回报赡养祖母刘氏的日子短。我怀着像乌鸦反哺一样的私情,乞求能够准许我完成给祖母养老送终的心愿。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译文】我的辛酸苦楚,并不仅仅是蜀地的百姓及益州、梁州的长官能看见并且明白知道,天地神明,确实都能明察。 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译文】希望陛下能怜悯我愚拙的诚心,成全我微小的心愿,或许能使祖母刘氏侥幸地保全她的余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