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方法的中国》读书笔记

《作为方法的中国》读书笔记
《作为方法的中国》读书笔记

《作为方法的中国》读书笔记

沟口雄三是日本研究中国思想史的著名学者,他以鲜明的批判性和独辟蹊径的研究视角闻名于世。其中《作为方法的中国》作为其著述中论战性最强的一本,为我们提供了全新的思考和研究角度。全书作为一个论文集被分为三个部分,本人在阅读中又重新加入自己的理解并整理如下。

一、近代中国像

(一)被扭曲的近代中国像

在战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洋务—变法—革命”这一阶段论模式被当作理解中国近代化过程的基本框架。按照以往的主流观点,洋务运动因甲午战争的失败而夭折,取而代之的是中体的变革,也就是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变法派以树立立宪君主制为目标而进行的戊戌变法,但新政仅仅维持百日便以失败告终。此后,主张“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章炳麟和孙文等革命派开始登上历史舞台。这就是上述阶段论所包含的大致内容,即从保守、反动到进步的阶段论。

沟口雄三指出,以上基本都是从毛泽东革命出发对历史的回顾,其中已经混入了历史唯物主义和进化史观的历史价值观念,理论和评价先入为主,因此制造出了一个主观性的“近代中国”,而这只是一直以来被扭曲的近代中国像。近代中国的研究迫切地需要确立一个广阔深远的视角,以历史现实主义的方法来透视清代史和现代中国。也就是说要抛弃所有的偏见和成见,脚踏实地地根据事实来俯瞰从清初直到毛泽东革命这一长达三百余年的历史过程。毕竟,近代中国最直接地继承的正是清王朝的历史文化遗产。我们在考察近代中国时,清朝的研究必定是无法缺少的第一步。

(二)中国基体展开论

正如上文所述,在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问题上,曾经有很多人都以“洋务—变法—革命”这一有名的阶段论为依据,即把洋务看作是视图通过引进西方的工业(西用)来温存清朝专制体制(中体)的阶段;把变法看作为因洋务的失败而试图变革王朝体制、树立立宪君主制的阶段;把革命视为进一步否定清朝体制走向共和制的阶段。沟口雄三在《关于近代中国像的重新探讨》一章中通过对这一阶段的重新思索,对过去的近代中国研究的方法论和态度加以批判性的考察。

沟口雄三将战后与上文所提的阶段论密切相关的一些研究中国近代的立场

和方法整理为六大类型,即近代论式的、超近代论式的、历史唯物论式的、人民(农民)论式的、政治性的以及民族感情论式的。后两种类型由于性质问题,沟口没有进行分析,只是就前四种类型结合上述阶段论来进行考察。他通过分析指出,上述前四种方法和立场,在有意识或无意识里仍旧残存着把旧中国视为“落后”的看法。然而“中国到底是不是落后”作为一个一般命题原本并不成立。因为这里所说的“落后”是以欧洲、日本作为参照对象对比得出的评价,具体来说就是比较生产指数、国民收入等数据。但这种数据上的比较与中国的文明、历史落后与否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况且,就算是以数据来说明问题,中国的先进和落后都只能以其自身作为参照来进行比较,而与欧洲、日本等第三者毫无关系。由此,沟口指出了“守旧—洋务—变法—革命”这一假说的最大缺陷就在于对中国这一历史基体缺乏洞察,抛弃了其自身的事实。这一假说之所以能流行不衰,就在于不管是专家还是一般民众,日本人对于“中体=…落后?”这一欧洲透视法始终深信不疑。

在上述基础上,沟口提出了自身的立场,即基体展开论的立场。所谓“基体论”,就是说中国有中国独自的历史现实和历史展开,这体现于长期持续的种种现象在不同时代里的缓慢变化上,所以中国的近代应该从近代与前代的关联来把握。其关键就在于,沟口认为中国有中国固有的展开。而且这里他所说的“中国”,是指南北混合,辽、金、元、清等异族与汉族不断冲突混淆的过程中,在发生变形的同时被牢牢继承下来的“基体”。所谓“固有的展开”,就是指以基体自身的内因为契机的辩证法式的展开。在这里他要强调的是,人们不应该把中国近代看作是所谓“西方冲击”的承受者,而应该将其理解为“旧中国”的蜕化过程。这是因为“西方的冲击”虽然是一股强大的力量,但中国的近代化过程中发生的种种运动,仍是“旧中国”基体的延续。对此,沟口做出了很详细的论证,指出在中国的近代化过程中,虽然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日常伦理、民间习俗等方面都受到了“西方冲击”的作用,但这种冲击并没有破坏甚至瓦解前近代以来的结构,而是往往在中国被赋予了独特的含义,并最终以中国独特的形式出现。可见,西方很多先进的思想虽然有其普遍性的价值,但就其形态来说并不一定具有普遍性,也并不代表可以完全照搬到中国。总而言之,中国是在自身的基础上实现近代化过程的。我们在考察中国近代的时候,首先应该以受到西方冲击之前的前近代的历史

因素为基础,从其独自性出发,来探究其变化和发展的具体形态。换句话说,就是要在中国自身的历史和文化的语境中考察中国自身。

在表明自身的立场之后,沟口重新审视了“守旧—洋务—变法—革命”这一阶段论假说。他首先要求消除顽固、固陋和开明、进步等关于守旧和洋务的评价,继而从变法、革命、洋务三者在时间和阶段上的前后关系中把变法、革命抽离出来,看作是洋务中的政治部分。这样,就可以重新对洋务、变法和革命进行界定:变法就是洋务具体实践过程中对军事工业甚至政治制度、国家体制进行全面改革的具体内容,革命又是变法中尤其是政治领域内的变革。因此,从范围上来看,甚至可以把“洋务—变法—革命”整理为范围从大到小的不同领域。

二、考察“中国近代”的视角

(一)“中国近代”的相关概念

要理解沟口雄三所主张的新的考察“中国近代”的视角,首先需要明确他所论述的相关概念。

(1)中国的“封建”和近代

在论述“封建”这一概念的时候,沟口首先总结了明治时期的日本人在回顾江户时代时所认为的“封建”的含义:第一,“封建割据”,即闭塞的、排他性的、寡头专制的村落主义;第二,“封建专制”,即“人民”在政治上、社会上没有权利的状态;第三,“四民不平等”,即世袭或固定的身份等级秩序。从这三点可以看出,日本人头脑中的“封建”概念是根据江户时代的政治、社会制度以及与此相关的种种政治、社会关系而形成的,是一个贬义的概念。但是在中国,“封建”是三代遗制之一,在其产生之初是一个褒义的概念,它包含着一种理念,即温暖的政治渗透于各个角落、上下往来畅通无阻、有德者位居高位的秩序井然的状态。和日本一样,“封建”这一概念在中国也与制度相关;但和日本相反,在中国,制度本身就被视为理想。

现在说起的“封建”,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作为制度论的封建,上文提到的日本和中国的封建观就属于这一方面。第二,作为时代区分论的封建,它是欧洲和日本的时代划分中的一个时期,在近代之前,与近代相衔接,在回顾的时候由于从近代的视角出发而往往成为被否定的对象。第三,历史发展阶段论中的封建,即从进化史观的角度来考察,认为近代比封建时期更为进步,境界更高。

第四,生产关系论里的封建,即地主、领主和农民之间的对抗关系——地主、领主垄断生产资料,农民则是封建剥削的对象。欧洲和日本的封建无论从时期还是发展阶段来看都在近代以前,并且其社会是制度论和生产关系论、即所谓封建性的上层建筑和封建性的经济基础相对应的社会。“封建”这一概念包含的四个方面的关系在这一点上是极为自然的。

然而,中国的封建和日本、欧洲却是完全不同的。在中国,被称之为封建的时代到周代基本上就已经结束了。因此,所谓封建就是领主制、就是和近代相衔接的前一个时代的常识性知识,与中国的现实是不相合的。但是现在的许多研究者却接受了诸如“中国是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国家”、“中国革命是反封建、反帝国主义的革命”之类的说法,也就是认同了前近代中国是封建社会这一前提。这种观点其实只涉及了“封建”这一概念的第四个方面的内容,即生产关系论的封建,这显然是不全面的。事实上,正如本段开始所提及的,“封建”在中国作为一种包含了理想政治状态的概念,历来是被推崇的。至少在晚清以前,封建社会往往是人们所想要重新恢复的理想时代。由此,在中国,“封建”所包含的四个方面的内容中前两个和后两个之间是有一个断层的,这就是中国的“封建”不同于欧洲和日本的封建的根源所在。

从制度论的角度来看,在中国,“封建”一词由于其所包含的理想的政治制度,从明末到清初都是人们努力想要重建的。明末以降,出现了黄宗羲等人在“封建”的名义下对皇帝专制的批判和试图利用封建制等级结构的多层性反过来限制皇帝专制绝对权力的尝试。清代的封建论则是在围绕官制的讨论中出现的。到了晚清,封建甚至被等同于地方自治。但由于统治阶级对于地方自治所怀有的恐惧心理,清代虽然出现了诸多的封建论,乡官的设置最终也没有成为现实。不过,虽然在政治上的地方自治未能实现,但在经济上,地主阶级却日益掌握实权,并最终通过经济上的力量而使地方自治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实现。此后,随着主张实行地方自治的人数的急剧增加,自治论进一步上升为省级自治,最终走向了辛亥革命时期的各省独立宣言,导致了清朝的崩溃。那么,我们甚至可以把清代封建论的演变看作是一股革命的潮流。

从制度论的“封建”转化为生产关系论的“封建”,这种转换的契机来源于晚清从欧洲传来的时代区分论和发展阶段论。从严复翻译的《天演论》和《社会通诠》

等的出版开始,以夏商周三代为理想状态的复古史观被推翻,封建作为一种分封制度,也不再等同于自治。此后,陈独秀又忠实而急进地照搬了《社会通诠》的理论,封建也就被看成是时代划分上的古代,而且是一种残存于现代的遗物,是中国历史阶段论上的落后。在这里,“封建”的含义从最初的制度论加进了时代区分论和发展阶段论的内容。此后,随着马克思主义的渗入,“封建”完全转变成了生产关系论上的用语。在这一变迁的过程中,“封建”一词由褒义转为贬义,并广泛为人们所接受。

至于近代,沟口指出,它在以往和“封建”一样,被所谓的近代主义者、马克思主义者限定在了历史发展论和生产关系论的范畴,特别是马克思主义者把近代等同于资本主义化。至于时代的区分,则往往将中国与欧洲近代相遇的时间看作是其近代的开始,因此鸦片战争就被看作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但由此一来,中国的近代化过程也就成了半殖民地化的过程。因此,沟口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即亚洲的近代应该从自生的近代和外来的近代两个方面来把握,不管是外来的还是自生的近代,都应该包括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近代化过程。

(2)天下、国家、生民与国民

中国虽有数千年的历史,却只有众多的王朝而没有一个统一的国名,如果一定要说有,也只有“天下”。中国直到晚清都没有产生国家意识,创建近代国家显得尤为艰难。

其实,中国并非自古就没有“国家”这种说法。但古时候中国所谓的“国家”一般指的是作为统治领域、机构的国和统治者的家,也即朝廷。民与这里所说的“国家”之间是没有关联的。民是天生的自然存在的“生民”,王朝=国家只不过是构架在生民之上而已,所以生民并不会被卷入王朝=国家的命运。国家=朝廷的命运是由君臣等所谓的肉食者来负责的,但是天下的存亡,则是人人有责的。国亡而民不亡,天下亡则民也亡。所以与国相比,天下有着更优越的地位。

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欧洲“国家”入侵中国,为了与其对抗,中国不得不创造出与其类型相同的国家与国民,于是天下和生民也就不得不被包摄于国家和国民之中。中国的“国家”和“国民”正是由于纳入了天下和生民,因而表现出与欧洲和日本的巨大差异。在建设强大的独立国家的过程中,由于“天下的生民”被套进了国家和国民的框架里,使得原来具有的世界普遍性遭到了扭曲。也正是因

为如此,天下、生民和国家、国民往往被视为“近代”的落伍者,最终也没能上升为一种主义。

(二)考察“中国近代”视角的转换

明治维新后日本的中国学研究,存在着两种主流倾向:一是对中国的蔑视、批判和否定的方法态度,二是以竹内好为代表的同情和支持的方法态度。前一种态度是对中国没有像日本那样以追随欧洲的方式来处理其所谓的亚洲后进性而产生的否定和批判。后一种态度则是从相反的视角对前一种态度的否定,这是一种全新的思路:中国把因为缺乏欧洲式的近代而造成的落后作为前提或条件,结果反而实现了日本所没有实现的自下而上的彻底的社会革命,即在政治上建立了反帝、反封建的共和主义体制,在思想上根本打倒了作为封建体制教学的儒教道统。这种观点,试图通过扭转“先进—落后”的视轴,把落后看成是不同层面的、新的所谓第三种先进。但从本质上来说,上述两种观点都是在“先进—落后”的框架内追寻、解决问题,其最终指向是以西方文明作为评判中华文明的标准。也就是说,二者都有一个共同的心理预设,即以西方为中心,来解读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和文化。从这两种观点出发,我们都只能取道欧洲的视线,而不能实实在在地根据中国自身历史的发展演变来研究真实的中国。

由此,沟口雄三提出了新的考察视角,即结合中国以前近代为基础的“异”于欧洲的独特性来考察“中国近代”。也就是说,我们在考察“中国近代”时,没有必要以欧洲为媒介,因为中国本身就拥有独特性,应该在中国历史和文化发展自身的脉络中凸显中国社会的演进。

三、建构“作为方法的中国学”

(一)沟口雄三中国学研究的新视角

文中沟口雄三对于中国学研究的根本立场和对现实问题的思考,体现了他独特的研究视角。

第一,多元化的研究视角。沟口在他的研究中始终贯穿着他的基本学术立场,即要彻底撇开“西方中心”的世界一元化价值观,否定西方近代原理的普遍性和唯一性,以平等原理和多元世界来看待东方和西方,在亚洲内部寻找亚洲自身的近代,从中国历史中发现中国固有的原理。

第二,近代内发式视角。内发式近代是指欧洲资本主义入侵以前已经在中国

内部酝酿成的中国历史进程。沟口认为,中国王朝体制的瓦解是由于内部的历史动力而引起的,只是恰好在其瓦解之时遭到外国文明的入侵,由此加剧了中国局势的混乱。在这个瓦解的过程中中国历代王朝的统治理念却经历了清末的大同思想、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和后来的社会主义的相互扶助理念等等,最终基本上得到了继承。可以说,近代中国作为一个人民共和制的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它所继承的是其自身的历史和文化遗产。

第三,欧洲价值体系相对化。长期以来,欧洲中心论被当作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被人们不断拿来试用,这不仅影响了中国各学科的研究,也影响到海外汉学的发展。沟口雄三由此反对由来已久的欧洲中心论,不再像过去那样以欧洲为标准随意解释中国的古代,而是以中国为媒介,把现代日本、亚洲乃至世界问题化并对其质疑。

(二)以中国为方法,以世界为目的

《作为方法的中国》一书,其主旨就在于“以中国为方法,以世界为目的”。以中国为方法,就是以世界为目的。换句话说,以中国为方法的世界,就是把中国作为构成要素之一,把欧洲也作为构成要素之一的多元世界。通过中国这副眼镜来观察欧洲,批判以往的“世界”,在将欧洲相对化的同时,也将自己相对化,要用这种连同日本一起相对化的眼光来看待中国,并通过中国来进一步充实我们对其他世界的多元性的认识。而以世界为目的就是要在被相对化了的多向性的原理之上,创造出更高层次的世界图景。

19世纪以后,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和西学东渐,亚洲固有的学术受到欧美思潮的毁灭性颠覆,失去了文化的自我。在整个西方学术话语体系中,亚洲沦为一个供研究和解剖的“对象”,而不是有着自觉研究思绪的“方法”。即使是后来有学者提出“非欧洲”的主张,也仍然是欧洲中心主义的表现之一。针对这种欧洲中心主义的研究思路,沟口雄三创造性地提出“作为方法的中国”,也就是要抛弃西方的研究方法,代之以独特的研究视角,从中国本土的经验中重新构建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也就是说,从中国自身的独特历史和文化中研究中国,在中国历史的内部逻辑中,建立起一个观察点,从而为人类文明的发展提供多元化的解释。

“以中国为方法,以世界为目的”,主旨就在于通过对中国的独自性原理的发现,来使欧洲的原理相对化,在“集合多远特殊化的前提下结构…世界?图景”。这

种全新的认识论以历史求真的态度破除了“欧洲=先进”的意识形态预设,从而为真实地认识世界提供了一个认识论的基础。但是,沟口的立场并不是狭隘的民族或种族立场,而是一种更为博大和宽广的人类立场。他要求站在人类普遍性的立场、多元性的要求和看法之上来开始中国研究。他所理解的普遍性,不是过去所被人们默认的欧美中心主义的“普遍性”,而是不同民族、种族的话语之间多元化的视野交融,是各种特殊性之间的普遍性。自此,西方的特殊性不再被误认为是世界的普遍性,非西方的历史经验也不再被笼统地看作世界的普遍性。在这种全新的研究视角中,西方经验返归为一种特殊性,东方经验也自有其特殊性,只有对整个东西方的特殊性经验进行观察和比较,才能真正认识和定义“近代化”这一具有普遍性的历史内涵。

总而言之,《作为方法的中国》为我们研究中国思想史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思路,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范本。书中许多创造性的研究,对以往一些通行于国际学术界的观点和认识方法提出了强有力的挑战,其研究成果,值得瞩目。

城市的精神读后感-匠人精神读后感

城市的精神读后感:匠人精神读后感 第一篇:城市的精神读后感 城市的精神读后感 因为膝盖受伤和后期恢复的需要,不得不搁置了今年所有的旅行计划。但开阔眼界、调养身心、涤荡精神、学习他人之智慧也并不是只有身临其境才可以。某种意义上讲,读书其实是一种更便捷、更有效的方式。尤其当作者是一位在某个专业领域有建树的领军人时,通过他的视野来解读这个世界,又何乐而不为呢? 《城市的精神》是两位外籍政治哲学家贝淡宁和艾维纳合着的一本深度解读城市精神内核的书。两位作者都是外籍身份的中国大学教授,都有着在世界各地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历,作者对书中提及的城市的人文历史和文化特征都有着准确的描述和细致的考察,向读者展现了世界众多大城市及其居民表达出的自身的独特习性和价值观。整卷翻完,受益良多。 书中,作者选取了耶路撒冷、蒙特利尔、新加坡、香港、北京、牛津、柏林、巴黎、纽约共九个城市进行深入解读,这几个城市无一例外的在某一方面有着自身独特的、鲜明的特点,如柏林——宽容、巴黎——浪漫、北京——政治、纽约——抱负。作者对城市的建筑和物质外观着墨很少(点到为止),也没有宏大叙事的行政精神,而是着力体现自治的、自由与自我的自下而上

的市民精神,一种真正的城市精神。笔者在感慨作者视野思维宽广深刻的同时,也不禁对以往自己对一些城市的肤浅认知而深感惭愧。 比如巴黎。相信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与其他任何城市相比,巴黎更是一个充满浪漫梦想的城市。只是,我们解读“浪漫”,巴黎人又解读“浪漫”,两者是否一致?我们对巴黎浪漫的印象或许来自于好莱坞电影中巴黎街头接吻的青年男女、或许来自于巴黎街角的悠闲舒适的咖啡馆、亦或许来自于法国总统的花边新闻。但实际上,受访的巴黎本地人对巴黎的浪漫(好莱坞版本的浪漫)假设充满怀疑甚至敌视。巴黎人的浪漫精神体现在:他们看待日常生活的途径是贬低物质享受,赞美英雄的个人主义,尊重传统而非消费主义,尊重道德而不是建立在经验基础上的思考,将反正统思想的态度理想化,不怎么关心表面的社会地位。在巴黎,讨论金钱或社会地位等话题是令人反感的;卢梭对摆脱社会规范束缚的个人自我的理想化和对现代文明的压迫和不平等的攻击成为19世纪浪漫主义的关键主题;一位在巴黎出生并成长的中国古典政治学者远离巴黎后最想念的是巴黎的思想生活、对话和娱乐;在巴黎,观点变成了理想,任务变成了让现实适应理想,而不是让理想适应现实。 比如柏林。如今的柏林,作为德国的艺术、文化和自由中心的声誉日隆,除了成为文化中心外,柏林一直在进行从历史中吸取教训的迷人工程。这些工程包括建立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反犹运

中华寓言故事读后感

中华寓言故事读后感 时间:2018-05-21 10:52:05 | 作者:李论?u 《中华寓言故事》这本书是由许多的寓言故事组成的。书中的故事看似很简单,普通,但是每一个故事都包含着一个个深刻的道理。而且教育我们要做一个诚实守信、团结友爱的人。其中有:井底之蛙、守株待兔、揠苗助长、愚公移山和五十步笑百步经典寓言故事,每个故事读让我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但最让我受启发的是愚公移山和井底之蛙这两个故事。 愚公移山讲的是:从前有一个老人,名叫愚公,年龄快九十岁了。但在他家的们前有两座大山挡着,所以出行很不方便。于是愚公有个想法:想把这两座山挖走。他下定了决心,第二天早晨,早早的开始拿起锄头挖山。他天天挖呀挖,过了一个月,还是没有什么进展。隔壁的邻居劝他说:你真是太愚蠢了,山怎么能挖走呢?你是不可能吧山挖走的。可愚公却说:“虽然我年龄大了,快挖不动了。但是还有我的子子孙孙帮我挖,总有一天,我会把山给挖走的。于是愚公子子孙孙和家家户户的人都来帮愚公挖山。终于有一天,山被挖平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干任何事,只要你坚持,一定会成功。 书中井底之蛙故事也使我受益匪浅,故事比喻见识狭小、目光短浅的人。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不要孤陋寡闻、夜郎自大和安于现状,把自己的一个小角落当做整个世界,而要谦虚有礼,客观地评价自我,不要自以为是。要多看、多听、多想,不断努力学习新的知识,开阔视野,拓宽思维,努力做到高瞻远瞩、放眼长远。 这也如同我们学习一样,只学好课本上的“死”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去多读一些有益的课外书籍、报刊杂志,这样可以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否则就会成为一只目光短浅的“井底之蛙”。我们应该做到:“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用自己的双眼去观察这个多变的世界。 整本寓言故事书,虽然每个寓言故事看似短小,普通。但每一篇都蕴含着一个哲理,耐人寻味,使人深受启发。也使我感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中华古代文化的魅力所在。

中国寓言故事阅读【6篇】

中国寓言故事阅读【6篇】 【篇1】中国寓言故事阅读 尹绰和赦(she)厥同在赵简子手下做官,赦厥为人圆滑,会见风使舵,看主人的脸色行事,从来不说让主子不高兴的话。尹绰就不是这样,他性格率直,对主子忠心耿耿尽职尽责。 一次赵简子带尹绰、赦厥及其他随从外出打猎,一只灰色的大野兔窜出来,赵简子命随从全部出动,策马追捕野兔子,谁抓到野兔谁受上奖。众随从奋力追捕野兔,结果踩坏了一大片庄稼。野兔子抓到了,赵简子十分高兴,对抓到野兔的随从大加奖励。尹绰表示反对,批评赵简子的做法不妥。赵简子不高兴地说:“这个随从听从命令,动作敏捷,能按我的旨意办事,我为什么不能奖励他呢?”尹绰说:“他只知道讨好您而不顾老百姓种的庄稼,这种人不值得奖励。当然,错误的根源应该是在您的身上,您不提出那样的要求,他也不会那样去做。”赵简子心里闷闷不乐。 又一次,赵简子因头天晚上饮酒过多,醉卧不起,直到第二天已近晌午,仍在醉梦中。这时,楚国一位贤人应赵简子3月前的邀请前来求见,赦厥接待了那位贤人。为了不打扰赵简子睡觉,赦厥婉言推辞了那位楚国人的求见,结果使

那位贤人扫兴而去。赵简子直睡到黄昏才醒来,赦厥除了关心赵简子是否睡得香甜外,对来人求见的事只是轻描淡写地敷衍了几句。 赵简子常对手下人说:“赦厥真是我的好助手,他真心爱护我,从不肯在别人面前批评我的过错,深怕伤害了我。可是尹绰就不是这样,他对我的一点缺点都毫不放过,哪怕是当着许多人的面也对我吹毛求疵,一点也不顾及我的面子。” 尹绰听到这些话后,依然不放过赵简子。他又跑去找赵简子,他对赵简子说:“您的话错了!作为臣下,就应帮助完善您的谋略和您的为人。赦厥从不批评您,他从不留心您的过错,更不会教您改错。我呢,总是注意您的处世为人及一举一动,凡有不检点或不妥之处,我都要给您指出来,好让您及时纠正,这样我才算尽到了臣子的职责。如果我连您的丑恶的一面也加以爱护,那对您有什么益处呢?丑恶有什么可爱的呢?如果您的丑恶越来越多,那又如何能保持您美好的形象和尊严呢?” 赵简子听了,似有所悟。 可见,真正的爱护并不是一味讨好,而是在发现对方的缺点错误后,能真心指出并帮助其改正,使之不断完美起来。【篇2】中国寓言故事阅读 古时候有一个叫工之侨的人,他发现有一棵的梧桐树,于是将它砍下来做成了一张琴,这张琴能够弹奏出好像金

《城市建设艺术》读书笔记

一、作者简介 (一)生平 卡米诺·西特(Camillo Sitte)奥地利人,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著名的建筑师和城市设计师。他于1889年出版《城市建设艺术》(The Art of Building Cities)一书,当时在技术领域取得了很多成就,而在艺术领域的成就几乎为零,壮观的纪念性建筑往往屹立在缺乏构思的、尴尬别扭的环境之中,该书批评了当时在城市设计中盛行的形式主义刻板模式,认真总结了中世纪城市空间艺术的有机和谐特点,努力探索城镇建设的内在规律。他非常强调城市空间要和自然环境相协调。 (二)影响 他的这些理论都是从大量分析中世纪欧洲城镇的实例中总结出来的,对后代影响很大,形成了“城市的艺术”(Civic Art)这一专门领域。对伊里尔·沙里宁(Eliel Saarinen)的“有机生长理论”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国外许多近现代城市设计著作如《城市艺术》(Civic Arts)、《城镇设计》(Town Design)、《城市空间》(Urban Space)等都引用他的论述。英国建筑师吉伯德设计哈罗新城时,不能不说是受到西特的城市艺术学说的影响。” (三)地位 西特的《城市建设艺术》在西方规划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学术界常常将西特和他的这本书与现代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的开端紧密联系在一起。“将西特称为现代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的第一人,将此书称为现代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的第一本经典著作是不为过誉的。” 二、历史背景 西特考察了大量中世纪欧洲城市的广场和街道,总结出这些街道和广场的特点:以人为基本出发点,提供了大量宜人尺度的公共空间,人们乐于在户外交流、活动。而他当时所处的时代是工业革命以来的大发展,城市不再以人为基准点而是汽车,快速路为设计原则。而当时建筑的内部变得日益舒适,从而使人们失去了对在外部空间中进行露天活动的欲望,导致许多人不愿意外出活动。他针对这一现状并结合中世纪的城市原则,归纳出适应当时条件的城市建设艺术原则,提出了一条在城市内形成一种具有文化和情感刺激的室外生活环境的美学途径,同时也奠定了建筑应是反映时代条件的有机的城市形态环境的一部分,注重城市空间形态与形体的设计。 西特认为:如果我们能得到一些建筑物间的开敞空间,步行者就会从漫长的隧道式的街道中得到解脱,小的开敞广场就能使朝向他们的建筑物与之产生一定的关系,这些室外空间就能提供改善了的外观,以及为生活和工作在建筑物中的占有者提供阳光和空气。 三、文章核心内容 本书作者在研究中世纪广场和城市平面的基础上找寻它们美的因素,然后总结一些原则,这些原则被人理解后,就在实际中加以利用。 (一)建筑物、纪念物及公共广场之间的关系 在中世纪,重要的建筑物往往集中于一个地方并有喷泉、纪念物和雕塑的装饰。这一形象能唤起人们的历史记忆并能在内心深处得到共鸣。广场和其周围的建筑物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每个广场都有适当的比例,装饰广场的雕塑等与广场的比例是在一个体系内的,两者相辅相成,整合出一个更高层次上的宜人空间,吸引的大量市民的参与。而当时西特所生活的环境却是另一番景象。各个重要的建筑松散地布置着,广场和其周围的建筑缺乏联系,公共广场也游离于这一整体之外,充其量只是一些停靠机动车的地方,不再有人的参与,严格意义上可以说:“广场已经‘死去’。”此外、广场的比例也

《走向新建筑》读书笔记知识讲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走向新建筑》读书笔记 摘录: 建筑成了时代的镜子。 现代的建筑关心住宅,为普通而平常的人关心普通而平常的住宅。它任凭宫殿倒塌。这是时代的一个标志。 为普通人,“所有的人”,研究住宅,这就是恢复人道的基础,人的尺度,需要的标准、功能的标准、情感的标准。就是这些!这是最重要的这就是一切。这是个高尚的时代,人们抛弃了豪华壮丽。 作为一种有造型激情的东西,建筑在它的领域里,也要从头做起,要使用那些易于打动我们意识的、易于满足我们视觉欲望的因素,并且把它们处理得使它们的形象能以精致或粗犷、动乱或宁静、淡漠或热衷来清楚地影响我们; 体块是一种能充分作用于我们的感官,并使我们能够借以感知和量度的因素。 表面是体块的外套,它可以消除或丰富我们对体块的感觉。 平面是体块和表面的生成元,是它,不可更改地决定了一切。 建筑是一件艺术行为,一种情感现象,在营造问题之外,超乎它之上。营造是把房子造起来;建筑却是为了动人。当作品对你合着宇宙的拍子震响的时候,这就是建筑情感,我们顺从、感应和颂赞宇宙的规律。 我们正处于一个建设时期,一个重新调整以适应于新的社会和经济条件的时期。我们正在绕过一个海岬,新的前景只有在彻底修正现行的手段和确定合乎逻辑地建立起来的新的结构基础之后才能恢复伟大的传统路线。 有序布局是把轴线分等分级,也是目标的分等分级,意图的分类。 如果说数字计算的结果使我们感到满意和和谐,这是因为它们来源于这轴线。如果,根据计算,飞机的外形像一条鱼,像自然物体,这是因为它重新找到了轴线。如果独木舟、乐器、涡轮机,这些实验和计算的成果,在我们看来都像“有机的”现象,这就是说,像某种生命的载体,那是因为它们排列在轴线上。 现代的工程师,首先追求功能而把形式放在第二位,但他的成果总是造型美观的。优秀的现代画家为造型而追求造型,如果他有必要的能力,成品在造型上就会令人满意。 读后感: 看完《走向新建筑》,这是柯布西耶创作的一本现代建筑学的纲领性书籍。但是由于这本书语言的速度很快,而且是跳跃式的,没有明晰的条理。所以作为初学建筑的学生不能理解的足够清楚。所以我主要是感受柯布破旧立新的英雄主义激情和对建筑的热情。 柯布的美学观是完全现代主义的,特别偏好当时的立体主义以及某些未来主义。他认为真正的美必须是抽象的,他不停的提到“体块”“比例”“几何”,最反对的就是装饰,特别是住宅里面各种没用的各种风格的家具和装饰。 另外,柯布在开篇就提出的“工程师的美学”其实可以归结到一种自然美。因为工程师是忠于数学的,忠于自然规律的,所以是美的,柯布大力赞美了飞机、汽车和轮船的设计,对比建筑的落后。柯布还提出“住宅是居住的机器”,这是流传最广的一句话。 但是柯布从来没有认为所有的建筑都是这样,他在提倡“工程师的美学”的同时,又说“凸凹曲折是建筑师的试金石。他被考验出来是艺术家或者不过是工程师。柯布并没有让建筑师变成工程师,而是一个考虑到这些因素并超越他们而成为一个艺术家。这种艺术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艺术家,他不在意风格、不在意古典的一整套东西。而是从使用者的真实需要出发,首先正确地建造,然后艺术地建造。 这本书其实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号召建筑师向工程师学习,另一部分是确立现代

《城市建筑学》读书笔记

《城市建筑学》读书笔记 内容简介:《城市建筑学》这本书1966年发表,到1982年第三版再版,随后译成西班牙语、德语、葡萄牙语和法语。1982年译成英语,1987年艾森曼主持再版。《城市建筑学》,原以为本书研究的对象本是建筑,其实是城市。这里的建筑不仅包括城市中不同的建筑和城市的视觉形象,还包括城市的建造过程。这本书包括3版的序言、绪论与四个章节。阅读过程中感觉此书的内容略显晦涩,不太好理解,读完整本书以后再看序言比较有帮助。 作者简介:阿尔多罗西,理论家、创作者、艺术家、教师兼建筑师,在他的祖国意大利以至国际范围内获得了很大的声望。1990年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奖者。代表作品:卡洛菲利斯剧院,弗雷德里希大街公寓,威尼斯水上剧院,圣卡罗公墓等。 《城市建筑学》,原以为本书研究的对象本只是建筑,其实说的是城市中的建筑发展本身,城市中的建筑的自主性问题,城市中的建筑学自身的发展。 全书分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分类和类型学的问题。第二部分是不同的元素来分析城市的结构,第三部分是研究城市建筑和留有其印记的场所及城市的历史,第四部分讨论城市动力的基本问题和整治作为选择的问题。

一、城市建筑体的结构主要内容摘录: 因为,城市建筑物的一个普遍特征,就是能使人们会到下面的重要议题上来:个性、场所、设计和记忆。——《城市建筑学》第一章第1节城市作为人造的产品自身的建筑构成,所有那些真正转变了自然的作品构成。——《城市建筑学》第一章第3节 第一部分中强调形式感染我们,同时又赋予城市以结构,想象力和几何几亿是城市建筑物的典型特征,强调类型对于城市的意义,但试想如果城市的每一栋建筑物都具有各自的类型都具有一种纪念性,那城市真的还有意思吗?这时的城市是否又回归平庸呢?罗西指出与城市建筑体相关的主要问题:个性,场所,记忆和设计本身,但没有提到功能,但是否真的去评价城市的时候可以忽略功能呢?功能是从一种需求出发,虽然在时间的向度里,功能有它的不确定性,但从功能考虑是基于一种社会性的考虑,如果建筑脱离了他的社会性,那它存在的意义有何在?如果城市全是一种精神愉悦,而不是功能的满足,那我们也只能走向死亡。在这一部分罗西阐述了类型学的观点。多数关于城市的描述集中在其形式方面,城市建筑体虽然只能是城市的某一方面,但却是讨论问题最为具体的实际出发点。每个城市建筑体都有其独特性,其特性取决于什么?更多取决于形式而不是材料,更取决于其在时空中发展出来的复杂属性。新建的建筑就因

中国寓言故事读后感300字(精选4篇)

中国寓言故事读后感300字(精选4篇)中国寓言故事读后感300字(精选4篇)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国寓言故事读后感300字(精选4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国寓言故事读后感1寒假里我读了一本书,书名叫《中国寓言故事》,里面有很多寓言小故事,让我学了很多的道理,其中大王嫁祸和孔雀爱尾这两个故事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刻。 大王嫁祸讲的是一个人去砍柴,遇到一个小沟涨水了,过不去。看到不远处有一座庙,庙里有个神像,他就把神像搬到了河中央把他推到,走了过去。又一个人走了过来,发现神像被人脚踩过了,于是他把神像擦的干干净净放回原地。住在庙里的小鬼让小鬼惩罚他们,神像不敢惩罚第一个人。这个故事告诉我,你越不怕他,他越拿你没办法,你越怕他,他就有办法对付你,让我联想到,遇到困难不要怕,

你越怕他越解决不了,要迎难而上才能克服困难。 孔雀爱尾讲的是孔雀非常爱自己的尾巴,休息的时候都要把尾巴放好,有一天下雨了,孔雀也把尾巴收起来怕被雨淋湿,一个猎人来抓他们,其他孔雀张开翅膀飞走了,有一个孔雀怕翅膀淋到雨没有飞,结果被猎人给抓住了。这个故事告诉我的是,孔雀太喜欢自己的尾巴了,因小失大得不偿失。 这本书的每一个小故事都很短,但每一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对我们学习、成长很有帮助,所以我要多读书。 中国寓言故事读后感2在学校的读书节活动中,我读了《中国寓言故事》这本书,这本书中都是些什么文章?是告诉我们道理的?还是胡扯八道?让我来告诉你吧!《中国寓言故事》是告诉我们道理的。比如“拔苗助长”是告诉我们事物的发展都有自己的规律,违背了规律,就必然失败。还比如“守株待兔”是告诉我们不要因为一次偶然,就等着下一次一百分之一的偶然了。再比如“狐假虎威”讲的是不能借别人的威风来占领地位的。“黔驴技穷”告诉我们,不要装腔作势,要切实学习过硬本领,不然迟早会被揭穿的。“螳螂捕蝉”写的是不能只顾眼前的利益,不计后果。“杞人忧天”告诉我们千万不要陷于毫无根据的忧虑之中。“因小失大”告诉我们贪图小利的'人往往成为别人利用的对象而贻笑大方。“骥遇伯乐”告诉我们人要得到应有的爱护和赏识。

中国寓言故事精选

中国寓言故事精选 河的中央有一个小洲,洲上长着一株桃树,树上结满了桃子。 狐狸想吃桃子,可是过不了河。 猴子想吃桃子,也过不了河。 狐狸便和猴子商量,一同设法架桥过去,摘下桃子,各分一半。 狐狸和猴子一同花了很大力气,去扛了一根木头来,从这边架到河的小洲上,成了一座独木桥。 这座桥太狭了,两个不能同时走,只能一个一个过去。 狐狸对猴子说:“让我先过去,你再过去吧!” 狐狸走过去了。黑心的狐狸想独自一个吃桃子,便故意把木头推到河中去了。 接着,狐狸哈哈笑起来,说: “猴子,请你回去吧,你没有口福吃桃子!” 猴子非常生气,可是它也马上笑起来说: “哈哈!你能够吃到桃子,可是你永远回不来啦!” “猴子,我们是好朋友,请你替我想个法子让我回去吧!” 猴子连一句话也不回,管自走了。 庄子家已经贫穷到揭不开锅的地步了,无奈之下,只好硬着头皮到监理河道的官吏家去借粮。 监河侯见庄子登门求助,爽快地答应借粮。他说:“可以,待我收到租税后,马上借你300两银子。”

庄子听罢转喜为怒,脸都气得变了色。他忿然地对监河侯说:“我昨天赶路到府上来时,半路突听呼救声。环顾四周不见人影, 再观察周围,原来是在干涸的车辙里躺着一条鲫鱼。” 庄子叹了口气接着说:“它见到我,像遇见救星般向我求救。据称,这条鲫鱼原住东海,不幸沦落车辙里,无力自拔,眼看快要干 死了。请求路人给点水,救救性命。” 监河侯听了庄周的话后,问他是否给了水救助鲫鱼。 庄子白了监河侯一眼,冷冷地说:“我说可以,等我到南方,劝说吴王和越王,请他们把西江的水引到你这儿来,把你接回东海老 家去罢!” 监河侯听傻了眼,对庄子的救助方法感到十分荒唐:“那怎么行呢?” “是哇,鲫鱼听了我的主意,当即气得睁大了眼,说眼下断了水,没有安身之处,只需几桶水就能解困,你说的所谓引水全是空话大话,不等把水引来,我早就成了鱼市上的干鱼啦!” 远水解不了近渴,这是人们的常识。这篇寓言揭露了监河侯假大方,真吝啬的伪善面目。讽刺了说大话,讲空话,不解决实际问题 之人的惯用伎俩。老实人的态度是少说空话,多办实事。 燕国青年心想,学不好的原因肯定是自己原来走惯了的老姿势和步法,于是,他下决心丢掉自己原来的习惯走法,从头开始学习走路,一定要把邯郸人的步法学到手。 可是,一连过了好几个月,燕国青年越学越差劲,不仅连邯郸人的走法没学会,而且还把自己原来是怎么走路的也全忘了。眼看带 来的盘缠已经花光,自己一无所获,他十分沮丧,于是只好回家了。可是他又忘了自己原来是怎样走路的,竟然迈不开步子了。无奈, 燕国青年只好在地上爬着回去,那样子好不狼狈。

城市地理学读书笔记

城市地理学读书笔记 【篇一:城市地理学读书笔记】 《城市地理学思想与方法》(柴彦威著)笔记几点 前言:这本书,是一本很好地了解城市地理学思想史的书。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科学的思想和方法就是科学研究的武器。这本书,让我了解到研究城市地理问题的方法论。在我国,城市地 理学的研究由于历史等各种原因,所以我们了解到的很多关于城市 地理学的思想史是舶来品。我所熟悉的时间地理学,后现代主义以 及芝加哥学派,人本主义的城市地理学方面的研究。我总感觉这样 的思想下提出来的城市模型在我们国家存在吗?理论和我的认识有 一定的出入(也可能是我知道的太少,观察的太少)。 本书,我主要从几个经典的学派整理出笔记,并对一些我感兴趣的 城市地理学方面很出色的大家做了简单的了解。读完此书,还是颇 有感触,“是人创造了城市,还是城市创造了人”,是本可以提高自 身地理素养的书。 关于学派的笔记 (一):经验主义及其在城市地理学中的应用 就经验主义的方法论而言,经验主义方法论是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传 统模式,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重观察,通过调查及实地研究,进行经验判断与评论,进而得出结论。二是强调归纳与综合。 经验主义来源于17世纪英国人洛克的系统性阐述。洛克主张,人的心志本是空白的表格,后来其经验足迹在上面。经验主义否定了人 拥有与生俱来的观点或不用借由经验就可以获得知识。经验主义者 观点,由感受得到的经验,必须经过适当的归纳或是演绎,才能铸 成知识。经验主义的两个学派,温和的经验主义与激进的经验主义,前者部分认为,意识的技能诸如记忆想象和语言的冠能是内在的能力,后者认为,意念的内容和整过过程都是不可能存在的内部能力,而只能习得而来。 经验主义在城市地理学中的应用案例,一是对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 模式归纳,例如,19世纪20年代开始,美国芝加哥学派以美国大城市为例,对城市社会空间结构做出大量描述性分析,将现实的城市 社会空间结构归纳为抽象的空间结构。二是少数民族聚居区的经验 主义研究,其中约翰斯顿对少数民族聚居区的经验主义研究在城市 地理学中应用为典型案例。三是城市规划与设计中的经验主义,雅

建筑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对于一名学习建筑的人来说,懂得什么是建筑是十分重要的。于是我便去看了一些建筑理轮的书籍,例如《建筑:形式、空间和秩序》(程大锦),《拙匠随笔》(梁思成),《建筑空间组合论》(彭一刚)。这些书籍让我深刻的了解了建筑,让我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让我懂得了建筑的内在涵义。 常常有人把建筑和土木工程混淆起来,以为凡是土木工程都是建筑。也有很多人以为建筑仅仅是一种艺术。还有一种看法说建筑是工程和艺术的结合,但把这艺术看成将工程美化的艺术,如同舞台上把一个演员化妆起来那样。这些都是不全面的,不正确的。梁思成在《拙匠随笔》中这样给建筑下定义:建筑是一门技术科学——更准确的说,是技术科学,社会科学,美术等相结合的产物。建筑上问题都必须全面综合地从工程、技术上予以解决。因此建筑师需要具备各方面的能力。在建筑创作的过程中,除了要从社会科学的角度分析并认识适用的问题,使建筑与环境更加和谐,更加适合人的居住。建筑也需要用技术科学来坚固、经济的实现一座座建筑以解决这适用的问题。但是建筑更注重的是设计,建筑师本身就是一名美术家,从艺术的角度解决美观的问题,使建筑的外形更加美丽,更具有独特的美。这些需要美学的角度来欣赏,来设计出美的建筑。因此建筑师要具备各方面的能力和要求,我们只有现在努力学习各方面的专业知识才能有机会成为一名优秀的建筑师。 建筑师不仅要有艺术的美感,有良好的技术科学技能,更要了解中外的建筑历史和建筑特征。作为一名中国人,更应该了解中国的建筑特点,了解具有民族性的中国传统建筑特点,梁思成在《拙匠随笔》中讲述了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 (一)个别建筑,一般有三个部分构成:下部的台基,中间的房屋本身和上部译状伸展的屋顶。(二)在平面布置上,中国所称的一“所”房子是有若干座这种建筑午以及一些联系性的建筑物为要这一个或若干个庭院或天井建造而成的。(三)中国的建筑以木材结构为它的主要结构方法。房身以木材做立柱和横梁,成为一副梁架为主要结构。(四)斗拱:用以减少立柱和横梁交接的剪力,以减少梁的折断之可能。这是中国建筑中最显著的特征。(五)举折,举架。(六)屋顶在中国建筑中素 (七)中国建筑大胆地用朱红作为大建筑物屋身的主要颜色。来占着极其重要的位置。

小学读物《中国寓言故事》读后感参考范文5篇

小学读物《中国寓言故事》读后感参考范文5篇 《中国寓言故事》读后感篇一 寓言是智慧的花朵,它的花瓣是一个个美丽的故事,它的花蜜是蕴含在故事的道理。 最近我读了《中国寓言故事》。《中国寓言故事》是由许多有趣的小故事组成的,这些故事虽然短小、简单易懂,可是每一个故事里面都阐述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使人回味无穷。它使我懂得了很多道理,受益匪浅。 《中国寓言故事》里有许多则好的寓言,如:《打草惊蛇》《井底之蛙》《画龙点睛》,其中我最喜欢的则是《五十步笑百步》,故事中的梁惠王最终还是觉悟了,这一点我很喜欢。 这本书告诉了我很多道理,《晏子的车夫》告诉了我做人要谦虚,《南橘北枳》告诉了我凡是心怀鬼策的人,都是从损害别人动机出发,但最后往往会以害己的结果而告终的。《校人烹鱼》告诉我为人处事一定要诚实。《二人学棋》告诉了我无论学什么本领,都必须专心致志,持之以恒。《画蛇添足》使我明白了做一件事情,必须有具体的要求和明确的目标,要以清醒坚定的意志去完成它,不要被胜利冲昏头脑。《不龟手药》告诉我相同的东西不同的用法,会有不同的结果,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一件事情,这样才更全面、周到。《屠龙之技》让我知道了脱离了实际需要的技能和学问,学得再好也是没有用处的。

寓言正在着力于弘扬中华美德,而我也会越来越喜欢《中国寓言故事》。 《中国寓言故事》读后感篇二 《寓言故事》中有许多故事,故事内容虽然很简单,却蕴涵着许多深刻的道理。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驮盐的驴》这个故事。 这个故事讲了一只驴子,帮助商人驮货物。第一次它驮的是盐,盐很重。到了小河边,驴子不小心摔了一跤,跌到了河里,它好不容易才爬了起来,这时他发现背上的盐轻了好多。商人埋怨驴子,你毁了我好多的盐。驴子才不管呢,反正盐很轻了,它轻轻松松把盐驮到了家。第二次,商人又带驴子去运货,这次运的是棉花。虽然棉花很轻,但是棉花很多,也很重,驴子想没关系,到了小河边就好了,再摔一跤,就会变轻的。到了小河边,驴子故意叫了声“哎哟”,然后摔进了河里。驴子想今天我要在水里多待一会儿,让货物轻一点。谁知没等驴子站起来,它就被河水淹死了。 可见,驴子做事不动脑筋,认为所有的东西都会被水融化。从这个故事中,我明白了做任何事情都要认真思考,不能像文中的驴子那样愚蠢。 《中国寓言故事》读后感篇三 今天晚上,我读了一篇有趣的寓言故事,题目叫《狐狸、狼与狮子》。这个故事主要讲的是狼和狐狸是最好的朋友。一天,他俩捉到一只小鸡,狐狸出于礼节,把小鸡让给狼吃;狼为了面子,把小鸡让给狐狸。可是到了关键的时候,来了一头雄狮,狼连忙把小鸡送给狮

中国寓言故事有道理

中国寓言故事有道理 从前有这样两户人家,一家是齐国人,姓国,十分富有;一家是 宋国人,姓向,非常贫穷。姓向的听说姓国的很有钱,便专程从宋 国跑到齐国,向姓国的请教致富的方法。 姓国的告诉他说:“我之所以发家致富,是因为我很善于‘偷’。我只用了一年的工夫就有了吃穿;两年下来就相当富足;三年过后, 我的土地成片、粮食满仓,我成了方圆百里之内的大户。从那时起,我便向乡邻施舍财物,大家都得到了我的好处。” 姓向的人听了十分高兴。可是他以为姓国的致富走的是偷盗这条路,他以为姓国的所说的“偷”就是到处翻越人家的院墙,凿开人 家的房间,凡是眼睛所看到的、手能拿到的,就可以拿走归自己所有。于是他回家以后,到处偷窃。没过多久,他因被人查出了赃物 而判罪。姓向的人不但清退了全部赃物,而且被判罚没收他以前积 累的所有家产。 姓向的把自己的失败归咎于受了姓国的欺骗,于是就到齐国去,找到姓国的责备他说:“你骗我,我去偷怎么就犯了法呢?” 姓国的听了哈哈大笑,说:“你是怎么去偷的呀?” 姓向的听了这番话,惭愧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看来,明智的人懂得如何用辛勤劳动、用自己的双手去向大自然索取,创造财富;愚蠢的人才会想到用非法手段,走“捷径”去攫取 别人的劳动成果使自己致富。这种人,到头来还是要栽跟头的。 赵襄王向王子期学习驾车技巧,刚刚入门不久,他就要与王子期比赛,看谁的马车跑得快。可是,他一连换了三次马,比赛三场, 每次都远远地落在王子期的后面。

赵襄王赛车时心不在马,终致失败的教训说明: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专心致志,集中精力,掌握要领,不计功利,努力将每一件事情做好。如果过于患得患失,为名利所累,往往会事与愿违,把事情的结果弄糟。 我国唐代著名诗人李贺,天赋极好,7岁时就能写出很精彩的诗歌、文章,受到当时一些有名望的人的赞赏,被认为是小神童。尽管李贺聪颖过人,可他依然十分努力,从无丝毫的懈怠,作文、写诗都非常严肃认真,从不马虎草率。 李贺回到家,他母亲赶紧叫仆人端上热过的饭菜,可是李贺依然没有慌着去吃饭,而是将白天写的那些草稿从锦囊中取出来,及时修改、整理,然后誊写清楚,集中放入另一绣花锦囊之中,这才吃饭、休息。李贺天天如此坚持不懈,只要不是因病或家里办重大的红白喜事,他都从不停止这样做。 一天晚上,待李贺回家做完这一切躺下睡着后,他的母亲来到他的房间,取过锦囊将里面的东西全倒出来,一看,竟都是些诗稿、笔记,除此以外,别无他物。他母亲想到这孩子一向体弱多病,再看他倒床便睡的疲惫不堪的样子,十分心疼又担忧地叹息道:“这孩子真是非要把心呕出来才肯罢休啊!” 李贺虽然很年轻时就去世了,可他的很多诗作却成为人们喜爱的传世佳作,为了这些佳作,他真正是到了呕心沥血的地步。 李贺的故事告诉我们,天赋再好也一样需要后天的勤奋努力,做文章不能凭主观想象,而是要仔细观察生活、体会生活。 有一个人背着一把大弓,四处游历。他那张弓确实是漂亮,雕花的弓弯,上好牛皮条做的弓弦,可就是空背在背上,英雄无用武之地。有人上前好奇地问他说:“为什么只见你有弓而没有箭呢?”那人骄傲地回答说:“我的弓是最好的弓,可惜还没有发现可供它使用的箭!” 又有一个人拿着一支箭,到处转悠。他那支箭的确是支好箭,箭头包着银,锐利而闪闪发亮,箭尾上带着漂亮的羽毛。可是这支箭只能一天到晚提在这个人手中,不能实现它高远的理想。有人走过

城市建筑学读书笔记

《城市建筑学》读书笔记 姓名:学号:13131008 班级:城规A班 在学习《建筑初步》这门课程之后,对建筑的了解也慢慢的加多,也有较大的兴趣想要更加深入的认识建筑的内容。因为是城规专业的缘故,所以在对建筑的认识基础上自然而然地会跟城市联系起来。最后,我选择了《城市建筑学》这本书来读,想要对城市建筑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在这之前,我是看过了书的简介,和作者的简历,发现这本书的内容丰富,与我们学习的专业联系也很紧密。 《城市建筑学》这本书是作者阿尔多·罗西在1966年发表。这本书在当代建筑理论界引起过巨大反响。罗西是意大利理性主义建筑运动的领头人,也是当今最有影响的一位理论家。《城市建筑学》是建筑和城市理论相结合的一部重要著作,深受建筑师和设计师欢迎的一部理论论著。罗西在本书中对现代建筑运动进行了重新评价,同时也分析了城市建设的规则和形式。在书的前言中得知作者的成就如此多,于是,我也在网上查阅了相关资料,发现这本书将为我国城市规划师、建筑师等专业人员及相关专业在校师生提供许多启发和教益,是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开发等专业很实用和具有极好参考借鉴价值的图书和教学参考书。所以我更加确定了,我选读的这本书将会让我受益良多,更加适合我的专业需要。 《城市建筑学》这本书书分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分类和类型学的问题。第二部分是由不同的元素来分析城市的结构,第三部分是研究城市建筑和留有其印记的场所及城市的历史,第四部分讨论城市动

力的基本问题和整治作为选择的问题。在正文中,罗西有很多句子是在说城市是具有很多建筑才有的特征的,比如城市和建筑一样,都是“人的构筑物”、是“一个艺术品”,是“一个整体”、是“由几个部分有机结合起来的”、是“一个建造的过程”、是“在使用的过程中会逐渐积累人的痕迹和记忆的”,等等。罗西在很多地方都给人感觉是想好好阐述一下这些城市具有的“建筑性”的。所以,我想建筑的集合就是城市吧,即使现在有在上城市原理这门课程,但是对城市的概念还是很模糊,到底怎样建筑集合拆能称作建筑?不过在读了这本书之后,我好像觉得城市的定义有那么的了解了一些。城市必须被理解为建筑,不仅是所有建筑物的总合,而且是一个历时的建造。我们在研究中描述城市的形式,其形式由一切实存的社会事实和经验所规定,建筑又是形式的具体显现。 这本书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罗西降到城市的个性,场所,记忆和设计本身,但没有提到功能,但是去评价城市的时候怎么可以忽略功能呢?功能是从一种需求出发,功能有它的不确定性,但从功能考虑是基于一种社会性的考虑,如果建筑脱离了他的社会性功能,那它存在的意义有何在?如果城市全是一种精神愉悦,而不是功能的满足,那我们也只能走向死亡。但是罗西却给了我们一个全新的视角去审视建筑学本身,去更深层次的分析城市建筑特征及其复杂的美学意图和需求。建筑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所以建筑美学对一个城市的底蕴起着一个非常大的作用。 在罗西的哲理中,建筑类型与人类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一种生

建筑师的二十岁读后感

《建筑师的二十岁》读后感 《建筑师的二十岁》对于我们专业的同学来说确实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在我们初识建筑的时候,能够了解到英雄级大师级人物的经历对我们也是一种正确的导向,不至于让我们在茫茫求学之路上迷失了方向,失去了自我。 对大多数建筑工作者来说,二十岁正是求学的年龄。而在大学期间的经历,恰恰是今后孜孜不倦谈论的话题。我们的二十岁,也正是所选择事业的起点,解那些大师在20岁——这个与我们年龄相仿时的学习经历和所思、所想,对我们的职业规划,人生规划都有着非常大的帮助。 在这本书中,我更是对大师们的思想,经历,人生的道理,学术的哲学深深折服。也深深了解到了要成为一名杰出建筑师必备的素质修养。这也给正处于摸索中的我指明了追求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 (一)对建筑诚挚的热爱 作为一名建筑业的同学,也是致力于在建筑事业中有长足发展的追求者,对建筑自然要有着一种发自内心的诚挚的热爱,如此在今后的道路中才能有源源不断的动力。看书中的大师们,不管是出身建筑世家的皮亚诺,还是平民草根成就卓越的贝聿铭,都怀揣着对建筑深深地热爱。 在进入CAUP前,填写高考志愿时确实有过迷茫,有过犹豫。然而最终还是选择了同济建筑。到而今,想起当时做出的决定,也从未后悔,甚至于感到非常幸运。建筑是一门涵盖门类非常广的专业,而且它绝不仅仅局限于理论的学习,也不是纯粹的实践,而是在理论和实践当中不断地培养不断地激发一个人最本真的创造性,从而使得自己的思想不再受原理概念的束缚,这一点至今深深吸引着我。不仅如此,建筑学同时也一直在探讨着一个人对于生活,对于自然,对于世界最本质的理解。在各种高端的理论当中也从不乏艺术气息。我爱上了建筑,它的魅力在于并不在于一个建筑本身的构成外形,而在于它表达的思想,传达的信息,以及给人的启示甚至是震撼。这没一样都这的人深深地思考和反思。 (二)从事建筑事业的纯粹性 看《建筑师的二十岁》,了解到大师们的生活并非开始都风光无限。贝聿铭曾漂洋过海,在异域的文化中苦苦挣扎着前行;弗兰克盖里由于家境窘迫做过卡车司机,上过夜校……然而生活的困难并没有阻止他们在建筑道路上的脚步。之所以成就卓越的原因还在于他们追求的是一种纯粹的建筑。 在我的身边,从来不乏这样一种人,为了金钱走上了建筑的道路。我想这样的人今后的路会越走越窄,不会有长足的发展。他们的思想被物质的欲望紧紧束缚,不

中国寓言故事精选文字版(最新)

【篇一】中国寓言故事精选文字版 越国没有车,越国的人也一直都不懂得该如何造车。越人很希望学会造车的技术,好将车用在战场上,增强本国的军事力量。 有一次,一个越人到晋国去游玩。野外空气新鲜、风景美丽,他一路走一路看,不知不觉到了晋国和楚国交界的郊野。忽然,不远处的一件东西将他的视线吸引过去。“咦,这不是一辆车吗?”这个越人马上联想起在晋国见到过的车。这东西确实是辆车,不过毁坏得很厉害,所以才被人弃置在这里,这车的辐条已经腐朽,轮子毁坏,輗(ni)也折断了,车辕也毁了,上上下下没有一处完好的地方。但这个越人对车本来看得不真切,又一心想为没有车的家乡立一大功,就想办法把破车运了回去。 回到越国,这个越人便到处夸耀:“去我家看车吧,我弄到一辆车,是一辆真正的车呢,可棒了,我好不容易才搞到的呢!”于是,到他家去看车的人络绎不绝,大家都想一睹为快。几乎每一个人都听信了这个越人的炫耀之词,纷纷议论着说:“原来车就是这个样子的啊!”“看上去怕不能用吧,是不是损坏过呢?”“你不信先生的话吗?车一定本来就是这个样子的。”“对,我看也是。”这样,越人造起车来都摹仿这个车的形状。 后来,晋国和楚国的人见到越人造的车,都笑得直不起腰来,讥讽说:“越人实在太笨拙了,竟然将车都造成破车,哪里能用呢?”可是越人根本不理会晋人和楚人的讥讽,还是我行我素,造出了一辆辆的破车。 终于有一天,战争爆发了,敌人大兵压境,就要侵入越国领土了。越人一点也不惊慌,从容应战,他们都觉得现在有车了,再没什么可怕的,越人驾着破车向敌军冲过去,才冲了没多远,破车就散了架,在地上滚得七零八落,越国士兵也纷纷从车上跌落下来。敌军趁乱杀将过来,把越人的阵形冲得乱七八糟,越人抵挡不住,死的死,逃的逃,投降的投降,兵败如山倒。可是直到最后,他们也不知道自己是败在了车上。 向别人学习当然是对的,但是应该有所选择,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要是连糟粕也一并纳入怀中,就会栽跟头了。 【篇二】中国寓言故事精选文字版 传说古代在很远很远的北方,大地以草木为毛发,而那个地方气候异常的寒冷,草木不生,于是人们把那个地方叫“穷发”。 在那个草木不生的地方,有一片大海,是大自然造就的一片辽阔的水域。在这片水域中,生活着一条硕大无比的鱼,这条鱼的身体有几千里宽,而它的身体有多长呢,谁也说不清楚,这条大鱼的名字就叫做鲲。有一天,这条大鱼变作了一只鸟,也同样是大得不可思议。这只鸟的脊背有泰山那样高大,双翅一展,就像是挂在天空的云彩遮住了半个天空,这只鸟名叫鹏。

走向新建筑读书笔记

走向新建筑读书笔记 【篇一:建筑读书笔记】 《建筑:形式、空间和秩序》读书笔记 建筑艺术是指按照美的规律,运用建筑艺术独特的艺术语言,使建 筑形象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具有象征性和形式美,体现出名 族性和时代感。以其功能性特点为标准,建筑艺术可分为纪念性建筑、宫殿陵墓建筑、宗教建筑、住宅建筑、园林建筑、生产建筑等 类型。从总体来说,建筑艺术与工艺美术一样,也是一种实用性与 审美性相结合的艺术。建筑的本质是人类建造以供居住和活动的生 活场所,所以,实用性是建筑的首要功能;只是随着人类实践的发展,物质技术的进步,建筑越来越具有审美价值。 造型艺术之一。建筑,它是建筑物和构筑物的统称,工程技术和建 筑艺术的综合创作,各种土木工程、建筑工程的建造活动。从而可知,建筑是人类为自己创造的物质生活环境。即人类生活所必需的 居住和活动的场所,也是为满足人们生活、生产或从事其他活动而 创造的空间环境。建筑艺术,是一种立体艺术形式。是通过建筑群 体组织、建筑物的形体、平面布置、立体形式、内外空间组织、结 构造型,亦即建筑的构图、比例、尺度、色彩、质感、和空间感, 以及建筑的装饰、绘画、雕刻、花纹、庭院、家具陈设等多方面的 考虑和处理所形成的一种综合性艺术。 建筑起源于人类劳动实践和日常生活遮风雨、避群害的实用目的, 是人类抵抗自然力的第一道屏障。作为人类重要的物质文化形式 之一,车尔尼雪夫斯基一针见血地指出:“建筑作为一种艺术,比其 他各种实际活动更专一无二地服从美感要求。”而建筑艺术的审美特征,主要是技术与艺术相结合、实用与审美相统一,建筑空间与实 体的对立统一,静态的、固定的、表现性的、综合性的实用造型艺术,内容表现上的正面性、抽象性和象征性,建筑与环境的协调等。从而可知,建筑艺术与其他造型艺术一样,它主要通过视觉给人以 美的感受。同时,建筑艺术是一种立体艺术形式,故建筑艺术形象 具有特殊的反映社会生活、精神面貌和经济基础的功能。历代建筑 艺术与它所处的历史时代、地理气候、民族文化和生活习俗密切相关,同时受到材料、结构。施工技术的制约,中国建筑体系是以木 结构为特色的独立的建筑,在城市规划、建筑族群、单体建筑一级 材料、结构等方面的艺术处理均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尤其近现代中

《走向新建筑》读书笔记

《走向新建筑》读书笔记 摘录: 建筑成了时代的镜子。 现代的建筑关心住宅,为普通而平常的人关心普通而平常的住宅。它任凭宫殿倒塌。这是时代的一个标志。 为普通人,“所有的人”,研究住宅,这就是恢复人道的基础,人的尺度,需要的标准、功能的标准、情感的标准。就是这些!这是最重要的这就是一切。这是个高尚的时代,人们抛弃了豪华壮丽。 作为一种有造型激情的东西,建筑在它的领域里,也要从头做起,要使用那些易于打动我们意识的、易于满足我们视觉欲望的因素,并且把它们处理得使它们的形象能以精致或粗犷、动乱或宁静、淡漠或热衷来清楚地影响我们; 体块是一种能充分作用于我们的感官,并使我们能够借以感知和量度的因素。 表面是体块的外套,它可以消除或丰富我们对体块的感觉。 平面是体块和表面的生成元,是它,不可更改地决定了一切。 建筑是一件艺术行为,一种情感现象,在营造问题之外,超乎它之上。营造是把房子造起来;建筑却是为了动人。当作品对你合着宇宙的拍子震响的时候,这就是建筑情感,我们顺从、感应和颂赞宇宙的规律。 我们正处于一个建设时期,一个重新调整以适应于新的社会和经济条件的时期。我们正在绕过一个海岬,新的前景只有在彻底修正现行的手段和确定合乎逻辑地建立起来的新的结构基础之后才能恢复伟大的传统路线。 有序布局是把轴线分等分级,也是目标的分等分级,意图的分类。 如果说数字计算的结果使我们感到满意和和谐,这是因为它们来源于这轴线。如果,根据计算,飞机的外形像一条鱼,像自然物体,这是因为它重新找到了轴线。如果独木舟、乐器、涡轮机,这些实验和计算的成果,在我们看来都像“有机的”现象,这就是说,像某种生命的载体,那是因为它们排列在轴线上。 现代的工程师,首先追求功能而把形式放在第二位,但他的成果总是造型美观的。优秀的现代画家为造型而追求造型,如果他有必要的能力,成品在造型上就会令人满意。 读后感: 看完《走向新建筑》,这是柯布西耶创作的一本现代建筑学的纲领性书籍。但是由于这本书语言的速度很快,而且是跳跃式的,没有明晰的条理。所以作为初学建筑的学生不能理解的足够清楚。所以我主要是感受柯布破旧立新的英雄主义激情和对建筑的热情。 柯布的美学观是完全现代主义的,特别偏好当时的立体主义以及某些未来主义。他认为真正的美必须是抽象的,他不停的提到“体块”“比例”“几何”,最反对的就是装饰,特别是住宅里面各种没用的各种风格的家具和装饰。 另外,柯布在开篇就提出的“工程师的美学”其实可以归结到一种自然美。因为工程师是忠于数学的,忠于自然规律的,所以是美的,柯布大力赞美了飞机、汽车和轮船的设计,对比建筑的落后。柯布还提出“住宅是居住的机器”,这是流传最广的一句话。 但是柯布从来没有认为所有的建筑都是这样,他在提倡“工程师的美学”的同时,又说“凸凹曲折是建筑师的试金石。他被考验出来是艺术家或者不过是工程师。柯布并没有让建筑师变成工程师,而是一个考虑到这些因素并超越他们而成为一个艺术家。这种艺术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艺术家,他不在意风格、不在意古典的一整套东西。而是从使用者的真实需要出发,首先正确地建造,然后艺术地建造。 这本书其实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号召建筑师向工程师学习,另一部分是确立现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