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桌有多长》教学重点难点解析

《课桌有多长》教学重点难点解析
《课桌有多长》教学重点难点解析

《课桌有多长》教学重点难点解析

教学目标:

1.再次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

2.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

3.初步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和线的长度(限整厘米),能估计较小物体的长度。

教学重点:

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教学难点:

能正确地用直尺测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激趣揭题】

1、观看视频

师:有三位同学在课前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测量了课桌的长度,我们一起来看看(播放三段视频)

问:为什么同一张桌子,测量出的结果却不一样呢?

学生回答。

小结:看来测量的标准不同,所得的结果也就不同了。

现在我们需要一种标准的、同意的测量工具——尺子。

二)合作交流,认识厘米

1.说一说

(1)请同桌两人先商量一下用什么工具量,然后共同量一量你自己的课桌有多长。

(2)学生汇报。(学生可能会说:6枝铅笔长、3个文具盒长、4长……)

(3)讨论:大家的桌子都是一样的,为什么你们说的数却不同?要使量得的结果一样,怎么办?

师:看来测量的标准不同,所得的结果也就不同了。统一测量的工具非常重要,那你知道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一般用什么工具测量物体的长短呢?

我们需要一种标准的、统一的测量工具——尺子。

2、认识尺子

课前小研究(一):观察尺子,你都看到了什么?

介绍刻度、刻度线、厘米。

师:厘米是一种常用的长度单位,用它来测量物体的长度,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厘米(板书:认识厘米)

二、【组织活动,探究新知】

1、认识1厘米。

小研究(二)说一说,尺子上从刻度0到刻度1是多长?你还能从尺子上找到这样长的一段吗?你有什么发现?

和同桌交流,汇报:尺子上从刻度0到刻度1是1厘米。

找尺子上其他的1厘米,谈发现

总结:相邻的两个数字之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

2、感知1厘米。

师:找到这么多1厘米,你能用手比划一下1厘米吗?(学生试着比划)

师:老师课前给大家发给你们那根短短的小棒就是1厘米,拿出来,用你的大拇指和食指轻轻夹住小棒,然后用另外一只手轻轻地把小棒抽出来,注意两个手指保持不动,看看中间的间隙有多长,这段间隙的长度就是1厘米,记住1厘米有多长。(学生操作)

师:闭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想起来了吗?

生比划,师验证,同桌再互相验证。

3、找生活中的1厘米。

师:在我们的身上或许多物体的长度、宽度或厚度大约是1厘米,你能找到这样的物体吗?

(学生找,汇报)

4、在尺子上找其他的长度。

师:刚刚大家知道从0刻度到1刻度的长度是1厘米,那么从0刻度到刻度2的长度是多少?(生回答:2厘米)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师:你还能在尺子上找到2厘米吗?说一说你是怎么找的?

师:你能找到3厘米吗?能快速找到5厘米吗?

师:你们找得这么快的窍门是什么?

总结:方法1:两个数字是几个大格就是几厘米。

方法2:用后面的数减去前面的数,得几就是几厘米。

三、【自学探究,寻找方法】

师:尺子还有一个作用——用来测量物体的长度,怎么测量呢?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播放视频)

师:学会了吗?小熊迫不及待的开始测量了,同学们你们通过自学,一起判断小熊的方法对不对?

学生独立判断,小组交流,汇报交流结果。

四、【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1、学生快速说答案。

2、测量小棒的长度

师:想不想自己动手试着测量一下物体的长度?先估手中小棒的长度?再测量。

3、拓展:断尺测量小棒。

师:周老师也想测量你手中的小棒。

师拿出尺子,故意发出惊叹:糟糕,尺子断了,看来这个尺子是用不成了,扔了吧,。

生:不用扔,可以用。

师:怎么用?

让学生教老师,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总结:谢谢你们,你们太能干了,竟然变废为宝,只要另选一个起点就可以了。

师:如果以厘米为单位去量从家到学校的距离,去量特别远的距离,你们觉得方便吗?因此,我们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一般用厘米作单位;如果测量比较长的距离用厘米作单位,就很不方便了,

今后我们还要学习比厘米更大的长度单位。

板书设计:

课桌有多长

(认识厘米)

起点、刻度、刻度线、长度单位:厘米 cm

1厘米=1cm

重点难点解析

1、注重指导学生操作。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通过自己的努力,主动地获取知识。

建立1厘米的实际长度的表象是本节课的重点,对二年级学生来说,这一环节的操作指导必须细致、严密、到位才能正确建立起1厘米的长度观念。我是这样设计的:首先在尺子上找1厘米,再试着比划一厘米,然后用拇指和食指把1厘米的小棒夹住,再把小棒轻轻地抽出来,仔细观察拇指食指之间的缝隙大约是1厘米,再举起来自己看一看,闭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再次比划,老师验证、同桌验证,调整用手势表示1厘米。这样指导学生的操作,有条理,动作到位,学生在操作中感知、领悟,顺利建立起1厘米的长度观念,形成了技能。就是这样在往复用手势比量中来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

2、放手让学生探索,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凡是学生能自己探索出来的决不包办代替,凡是心学生能独立发

什么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图文稿

什么是教学的重点和难 点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什么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就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是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及由内容所反映的思想方法,也可以称之为学科教学的核心知识。 教学难点是指学生不易理解的知识,或不易掌握的技能技巧。难点不一定是重点,也有些内容既是难点又是重点。难点有时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来定,同样一个问题在不同班级里不同学生中,就不一定都是难点。在一般情况下,使大多数学生感到困难的内容,教师要着力想出各种有效办法加以突破,否则不但这部分内容学生听不懂学不会,还会为理解以后的新知识和掌握新技能造成困难。 通常意义上所说的教学难点,即是新内容与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之间存在较大的落差。 课堂教学要讲究分散重点,突破难点。教学重点要分散,既让学生易于接受,又减轻学生负担;教学难点要分析落差的距离,搭建合适的台阶。这正是教学艺术性之所在。 难点不一定是重点,也有些内容既是难点又是重点。难点有时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来定,同样一个问题在不同班级里不同学生中,就不一定都是难点。在一般情况下,使大多数学生感到困难的内容,教师要着力想出各种有效办法加以突破,否则不但这部分内容学生听不懂学不

会,还会为理解以后的新知识和掌握新技能造成困难。那么历史教学中如何突破重难点呢?一位教师结合几年的教学经验,作如下探讨性总结,以与大家交流。 他任教初一的历史学科,例如他在准备《宋代的城市生活》这一课的教学设计时,他是这样来设计本课的教学重难点的: 1、重点宋代城镇规模的扩大和城镇变化的特点,学生应有明确的认识。宋代市民的衣食住行和文化生活给我们展现了一幅宋代城市生活的画卷,同时也是两宋经济迅速发展和商品经济繁荣的真切写实,说明两宋时期是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重要阶段。这是本课的重点。 2、难点对于进入21世纪,并与世界接轨的当代青少年来说,如何体会宋代的城市生活是有一定难度的,因为,宋代毕竟离我们已有1000年左右,其历史距离感和陌生感是必然存在的,教学中的难点也在于此。 那么怎样来在教学中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呢他在设计教案的时候,对本课的内容做了一下调整,设计成“东京一日游”的形式,让学生能够跨越千年时空,来到东京城,让学生到那里面对面的接触,去体会,然后载做下课文小结,这样学生不仅掌握到本课的教学重点,而且对于难点,同学们也通过时空游览亲身体会到了。对宋代的城市生活也能完全理解了。 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确立依据及解决 我们常说一节没有重点难点的课是没有效益的课,是一节失败的

什么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什么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请结合所教学科举例说明。 教学重点就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是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及由内容所反映的思想方法,也可以称之为学科教学的核心知识。 教学难点是指学生不易理解的知识,或不易掌握的技能技巧。难点不一定是重点,也有些内容既是难点又是重点。难点有时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来定,同样一个问题在不同班级里不同学生中,就不一定都是难点。在一般情况下,使大多数学生感到困难的内容,教师要着力想出各种有效办法加以突破,否则不但这部分内容学生听不懂学不会,还会为理解以后的新知识和掌握新技能造成困难。 通常意义上所说的教学难点,即是新内容与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之间存在较大的落差。 课堂教学要讲究分散重点,突破难点。教学重点要分散,既让学生易于接受,又减轻学生负担;教学难点要分析落差的距离,搭建合适的台阶。这正是教学艺术性之所在。 难点不一定是重点,也有些内容既是难点又是重点。难点有时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来定,同样一个问题在不同班级里不同学生中,就不一定都是难点。在一般情况下,使大多数学生感到困难的内容,教师要着力想出各种有效办法加以突破,否则不但这部分内容学生听不懂学不会,还会为理解以后的新知识和掌握新技能造成困难。那么历史教学中如何突破重难点呢?本人结合几年的教学经验,作如下探讨性总结,以与同行们交流。 我任教初一的历史学科,例如我在准备《宋代的城市生活》这一课的教学设计时,我是这样来设计本课的教学重难点的: 1、重点 宋代城镇规模的扩大和城镇变化的特点,学生应有明确的认识。宋代市民的衣食住行和文化生活给我们展现了一幅宋代城市生活的画卷,同时也是两宋经济迅速发展和商品经济繁荣的真切 写实,说明两宋时期是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重要阶段。这是本课的重点。 2、难点 对于进入21世纪,并与世界接轨的当代青少年来说,如 何体会宋代的城市生活是有一定难度的,因为,宋代毕竟离我们已有1000年左右,其历史距离感和陌生感是必然存在的,教学中的难点也在于此。 那么怎样来在教学中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呢?我在设计教案的时候,对本课的内容做了一下调整,设计成“东京一日游”的形式,让学生能够跨越千年时空,来到东京城,让学生到那里面对面的接触,去体会,然后载做下课文小结,这样学生不仅掌握到本课的教学重点,而且对于难点,同学们也通过时空游览亲身体会到了。对宋代的城市生活也能完全理解了。

对外汉语语音教学的教案

对外汉语语音教案 教学对象: 初级外国汉语学习者 根本任务: 教外国汉语学习者学会b,p,m,f四个声母和a,o,两个声母以及正确朗读声调的能力。 教学内容: 1、语音学习过程中以听说为主。让学习者多听老师的发音,并在教学过程中介绍声母、韵母的发音方法。 2、在学习声母、韵母的发音后,逐渐展开声调教学 教学重点: 1.学会b,p,m,f,四个声母和a,o ,两个韵母。 2.声调 教学方法: 1. 用房屋、雨伞、半圆的形状来引导学生学习课堂内容。 2.运用模仿法,演示法(板书演示)和简明的舌位图等教识声母、韵母和声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1、老师:右下半圆bbb 右上半圆ppp 两扇大门mmm 伞柄朝上fff 以上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二、进入新课:

声母、韵母学习 (一) 声母 b p m f b:双唇、不送气、清、塞音发音时双唇紧闭,然后突然放开,软弱的气流冲破双唇的阻碍,迸裂而出,爆发成声。声带不颤动。 P:双唇、送气、清、塞音。发音时双唇紧闭,蓄积气流,然后突然放开,让强气流冲破双唇的阻碍,迸裂而出,爆发成声。声带不颤动。 m:双唇、浊、鼻音。发音时双唇紧闭,软腭下垂,鼻腔畅通。气流振动声带,从鼻腔通过形成鼻音;阻碍解除时,余气冲破双唇的阻碍,发出轻微的塞音。 f:唇齿、清、擦音。发音时上门齿轻轻接触下唇,软腭上升,堵塞鼻腔通路,声带不颤动,气流从齿缝间挤出,摩擦成声。 (二)韵母 a o a:舌面、央、低、不圆唇元音。发音时声带颤动,口形自然张大,可见上下齿,舌面中部(偏后隆起),舌位在单韵母中最低。 o:舌面、后、半高、圆唇元音。发音时声带颤动,开口度比a小,上齿或可见齿尖,下齿看不见。两唇收敛,略呈圆形,舌向后缩,舌面后部隆起,舌位比a高。 a o b → ba bo p → pa po m → ma mo f → fa fo 板书演示b﹢a →ba p ﹢a → pa 老师先领读,引导学生自己组合,并指定2—3名学生上前演示书写和读音. 二.声调 āáǎà ōóǒò 领读2遍,学生练习后,指定学生读

什么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什么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就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是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及由内容所反映的思想方法,也可以称之为学科教学的核心知识。 教学难点是指学生不易理解的知识,或不易掌握的技能技巧。难点不一定是重点,也有些内容既是难点又是重点。难点有时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来定,同样一个问题在不同班级里不同学生中,就不一定都是难点。在一般情况下,使大多数学生感到困难的内容,教师要着力想出各种有效办法加以突破,否则不但这部分内容学生听不懂学不会,还会为理解以后的新知识和掌握新技能造成困难。 通常意义上所说的教学难点,即是新内容与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之间存在较大的落差。 课堂教学要讲究分散重点,突破难点。教学重点要分散,既让学生易于接受,又减轻学生负担;教学难点要分析落差的距离,搭建合适的台阶。这正是教学艺术性之所在。 难点不一定是重点,也有些内容既是难点又是重点。难点有时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来定,同样一个问题在不同班级里不同学生中,就不一定都是难点。在一般情况下,使大多数学生感到困难的内容,教师要着力想出各种有效办法加以突破,否则不但这部分内容学生听不懂学不会,还会为理解以后的新知识和掌握新技能造成困难。那么历史教学中如何突破重难点呢?一位教师结合几年的教学经验,作如下探讨性总结,以与大家交流。 他任教初一的历史学科,例如他在准备《宋代的城市生活》这一课的教学设计时,他是这样来设计本课的教学重难点的: 1、重点 宋代城镇规模的扩大和城镇变化的特点,学生应有明确的认识。宋代市民的衣食住行和文化生活给我们展现了一幅宋代城市生活的画卷,同时也是两宋经济迅速发展和商品经济繁荣的真切 写实,说明两宋时期是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重要阶段。这是本课的重点。 2、难点 对于进入21世纪,并与世界接轨的当代青少年来说,如 何体会宋代的城市生活是有一定难度的,因为,宋代毕竟离我们已有1000年左右,其历史距离感和陌生感是必然存在的,教学中的难点也在于此。 那么怎样来在教学中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呢?他在设计教案的时候,对本课的内容做了一下调整,设计成“东京一日游”的形式,让学生能够跨越千年时空,

小学英语语音教学中的难点

小学英语语音教学中的难点——音标教学 ◆问题梳理 从教小学英语近8年,我认为语音是英语教学的起点,而掌握英语语音,音标教学是关键,音标是学习语言知识的重要基础。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惧怕音标,以至于单词不会读,或是记不住,或不能朗朗上口地读语篇,或在检测卷中大量失分于语音版块。如此,音标教学一直成为我教学中的难点。通过反思,我总结出造成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 1.相似发音易于混淆或发音不到位 对没有学过音标的小学生而言,英语发音只能单纯靠模仿。如果遇到读音相似的单词,如bed和bad,house和horse,学生仅凭模仿很难准确辨别,所以会导致一些不标准的发音甚至错误发音。而这些错误一旦形成定势将很难被纠正。针对这个方面,我认为自己不够有耐心,特别体现在低段语音教学上,有时带读几遍就算了,缺少纠音、较音环节。 2.缺少对学生用汉字标注英语单词的检查 通过调查,我发现部分学生如果不知道字母的发音规律,经常用汉字来标注单词的读音。如:two标成“兔”等。这样容易走音,并且语调生硬、不准确,不能牢固地记忆。我知道这种现象存在,没引起重视,缺少检查、整改力度。 ◆如何突破? 鉴于以上情况,作为孩子们英语语音习惯养成的引领者,我进行了深深的自我反思,找到突破口,具体陈述如下: 1.借助汉语拼音迁移出英语音标的作用 由以往下课前花几分钟解决一单元语音教学内容,到花一节课时间进行系统的语音教学,从思想上引起重视。以教学低段为例,在刚接触的初期,要向渗透音标,当然不是吧音标教学直接当做讲解的重点,而是借助汉语拼音的作用迁移出英语音标的作用。如汉语中的“青”这个字是由横、竖等的笔画组成的,它的拼音是 (qinɡ);而英语中的单词如park它是由字母p a r k组成的,音标是/pa:k / 。英文字母就像汉语的笔画,英语单词好似汉语的字或词,而英语音标就像汉

什么是教学重点和难点

什么是教案的重点和难点? 教案重点就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是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及由内容所反映的思想方法,也可以称之为学科教案的核心知识。 教案难点是指学生不易理解的知识,或不易掌握的技能技巧。难点不一定是重点,也有些内容既是难点又是重点。难点有时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来定,同样一个问题在不同班级里不同学生中,就不一定都是难点。在一般情况下,使大多数学生感到困难的内容,教师要着力想出各种有效办法加以突破,否则不但这部分内容学生听不懂学不会,还会为理解以后的新知识和掌握新技能造成困难。 通常意义上所说的教案难点,即是新内容与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之间存在较大的落差。 课堂教案要讲究分散重点,突破难点。教案重点要分散,既让学生易于接受,又减轻学生负担;教案难点要分析落差的距离,搭建合适的台阶。这正是教案艺术性之所在。 难点不一定是重点,也有些内容既是难点又是重点。难点有时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来定,同样一个问题在不同班级里不同学生中,就不一定都是难点。在一般情况下,使大多数学生感到困难的内容,教师要着力想出各种有效办法加以突破,否则不但这部分内容学生听不懂学不会,还会为理解以后的新知识和掌握新技能造成困难。那么历史教案中如何突破重难点呢?一位教师结合几年的教案经验,作如下探讨性总结,以与大家交流。 他任教初一的历史学科,例如他在准备《宋代的城市生活》这一课的教案设计时,他是这样来设计本课的教案重难点的: 1、重点 宋代城镇规模的扩大和城镇变化的特点,学生应有明确的认识。宋代市民的衣食住行和文化生活给我们展现了一幅宋代城市生活的画卷,同时也是两宋经济迅速发展和商品经济繁荣的真切 写实,说明两宋时期是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重要阶段。这是本课的重点。 2、难点 对于进入21世纪,并与世界接轨的当代青少年来说,如 何体会宋代的城市生活是有一定难度的,因为,宋代毕竟离我们已有1000年左右,其历史距离感和陌生感是必然存在的,教案中的难点也在于此。 那么怎样来在教案中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呢?他在设计教案的时候,对本课的内容做了一下调整,设计成“东京一日游”的形式,让学生能够跨越千年时空,来到东京城,让学生到那里面对面的接触,去体会,然后载做下课文小结,这样学生不仅掌握到本课的教案重点,而且对于难点,同学们也通过时空游览亲身体会到了。对宋代的城市生活也能完全理解了。

制定教学重点与难点的依据

制定教学重点与难点的依据 根据小学数学的实践,我特制定如下的重难点的依据。 1 、教材和课程标准 课堂教学过程是为了实现目标而展开的,确定教学重点、难点是为了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以便教学过程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更好地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因此,确定教学重难点首先要吃透新课标。只有明确了这节课的完整知识体系框架和教学目标,并把课程标准、教材整合起来,才能科学确定静态的教学重点难点。 2 、学生实际 学生是课程学习的主体,教学重点尤其是教学难点是针对学生的学习而言的。因此,我们要了解学生,研究学生。要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和技能的状况,了解他们的兴趣、需要和思想状况,了解他们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要判断是否为教学难点,就要分析学生学习难点形成的原因,一般形成学习难点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是对于学习的内容,学生缺乏相应的感性认识,因而难以开展抽象思维活动,不能较快或较好地理解。 第二种是在学习新的概念、新的软件模块时,缺少相应的已知概念基础,或学生对已知概念、基本操作掌握不准确、不清晰,使学生陷入了认知的困境。 第三种是已知对新知的负迁移作用压倒了正迁移作用。即已学过的知识在对学习新知识时,起了干扰作用,因而在已知向新知的转化中,注意力常常集中到对过去概念、操作的回忆上,而未能把这些概念、操作运用于新的学习之中,反而成为难点 第四种是教材中一些综合性较强、时空跨越较大、变化较为复杂的内容,使学生一时难以接受和理解,而这些内容往往非一节课所能完成,这些问题讲好了,可以循序渐进地完成教学任务,讲不好则成为生硬的说教。因此这类内容在教材处理和教学方法选择上都是难点。备课时,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及学生情况,对可能出现的教学难点做出判断,并采取有效措

新概念英语青少版Starter B 教学重点和难点

新概念英语青少版第一册Starter B 教学重点和难点 Unit 1: 那是我的爸爸!That’s my father! 常用表达:Don’t be silly! 别犯傻了。(表示某人说的话有些愚蠢或者没有意义) 语法: 1 That’s… Is that…? 那是…那是…吗?如下面例句。 2 Who’s that…? 那是谁?It’s/He’s/She’s…它、他、她是…如下面例句。 语音:字母组合er, 的发音, 如:moth er, father, sing er, teach er, hamburg er 词汇: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堂/表兄妹,男人,女人 father, mother grandfather, grandmother, , uncle, aunt, cousin, man woman 句型: 家长:那是我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叔叔(舅舅)、阿姨、堂兄(妹) 学生:That’s my father!/mother grandfather, grandmother, , uncle, aunt, cousin, 家长:那是你的老师吗?、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叔叔(舅舅)、阿姨、堂兄学生:Is that your teacher? grandfather, grandmother, , uncle, aunt, cousin, 家长:那是谁?他是我的爸爸。她是我的妈妈。它是麦克斯。 学生:Who’s that? He’s my father. She’s my mother. It’s Max! 关键句型复习; 那个男孩/女孩/男人/女人是谁?Who is that boy/girl/man/woman? 汤姆背后/前面/的女孩是谁?Who is that girl behind/in front of /Tom? 那个桌子下面的/上面的男孩是谁?Who’s that boy under/on the table? 他又高又瘦/又矮又胖。He is tall and thin/short and fat. 他的体恤是绿颜色他的帽子是蓝颜色的。 His T-shirt is green and his cap is blue. 她的裙子是红颜色的她的鞋子是白颜色的。 Her skirt is red and her shoe is white. 琳达是一个歌手。Linda is a singer. 她的哥哥是一位老师。Her brother is a teacher. 她的姐姐是一个舞蹈家。Her sister is a dancer. 那是她的妈妈,穿着一件绿色的毛线衣/红色的连衣裙/蓝色的牛仔裤/白色的上衣/黄色的围巾。That’s her mother in the green sweater/red dress/blue jeans/white coat/yellow scarf. 那是她的爸爸,拿着一个汉堡/一台电脑/电话/本书。 T hat’s her father with the hamburger/computer/phone/book.

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应注意的几个要点

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应注意的几个要点 1.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从知识点中梳理出重点 理解知识点,首先是要理解这部分内容整体的知识结构和内容间的逻辑关系,再把相应的教学内容放到知识的结构链中去理解。其次是理解整个单元的知识点,特别是要详细地知道每节课的知识点,在教学中做到不遗漏、不添加。如果知识点是某单元或某内容的核心,是后继学习的基石或有广泛应用等,那么它就是教学重点。教学重点一般由教材决定,对每个学生是一致的。一节课的知识点可能有多个,但重点一般只有一两个。 2.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从重点中确定好难点。 数学教学重点和难点与学生的认知结构有关,是由于学生原有数学认知结构与学习新内容之间的矛盾而产生的。把新知识纳入原有的数学认知结构,从而扩大原有数学认知结构的过程是同化。当新知识不能同化于原有的数学认知结构,要改造数学认知结构,使新知识能适应这种结构的过程是顺应。从学生的认知水平来分析,通过同化掌握的知识点是教学重点,通过顺应掌握的知识点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当然,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学生个体认知水平的差异,同化的知识对有的学生而言,也是学习难点,顺应的知识对有的学生而言,不一定是学习难点。总之,要根据学生实际,在把握重点的基础上,确定好难点。 3.把握教材与学生的实际,区分教学重点和难点。 分析教材,我们认为教学重点指的是“在整个知识体系中处于重要地位或发挥突出作用的内容”。因此,教学重点是基于数学知识的内在逻辑结构而客观存在的。分析学生的认知结构,我们知道教材上的重要知识点是要学生通过同化或顺应去实现的,在同化或顺应的过程中出现教学难点。由于难点与重点形成的依据不同,所以有的内容是重点又是难点,有的内容是重点但不一定形成难点,还有的内容是难点但不一定是重点。教学中,还需要教师在分析教材和学生的基础上,区分好教学重点和难点。 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几条主要策略 1.把握好重点和难点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前提。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要想在教学中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首先是深钻教材,从知识结构上,抓住各章节和每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其次是备足学生,根据学生实际的认知水平,并考虑到不同学生认知结构的差异,把握好教学重点和难点。课前的精心准备、准确定位,就为教学时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提供了有利条件。 2.找准知识的生长点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条件。 数学教学就是要借助于数学的逻辑结构,引导学生由旧人新,组织积极的迁移,促成由已知到未知的推理,认识简单与复杂问题的联系,不断完善认知结构。因此,新知识的形成都有其固定的知识生长点,找准知识的生长点,才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们可依据以下3点找准知识生长点:(1)有的新知识与某些旧知识属同类或相似,要突出“共同点”,进而突破重、难点;(2)有的新知识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旧知识组合而成,要突出“连接点”,进而突破重、难点;(3)有的新知识由某旧知识发展而来的,要突出“演变点”,进而突破重、难点。如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虽然每个策略都有其适用的题目,但是在形成新策略的过程中要综合应用已有的策略,如学习替换与假设策略时要用到画图、列表等策略,且综合法与分析法贯穿始终。所以这一单元的教学,是数学认知结构改造的过程,要突出“演变点”,进而突破重、难点。 3.采用合适的教学方式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关键。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指出:教师的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自主学习的关系,通过有效的措施,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得到必要的数学思维训练,获得

英语听力与教学难点分析

高端成人英语培训教育 https://www.360docs.net/doc/b815401359.html, 英语听力与教学难点分析 听力一直是英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对学生英语听力能力的培养直接关系着英语成绩的提高。深圳韦博教学中心探讨了当前英语听力训练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此提出了有建设性的举措。美国保尔·兰金教授统计显示,“听”占人们日常言语活动的45%,“说”占30%,“读”占16%,“写”仅占9%,可见,“听”作为信息输入技能是极其重要的。只有先听懂别人说的,才能和别人“交际”,才能体现语言这一“交际”的本质。 一、英语听力训练中的问题 目前在听力教学中,首先要明确听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短期内可能效果不明显,这是正常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实施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从“听”入手进行实质性教学,无疑是进行听力教学最为通常且行之有效的训练手段。学生们所遇到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文化背景知识缺乏,造成理解障碍。 听力是一项综合技能的测试,它是听和理解能力的总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没有无文化的语言,离开了文化,语言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学生最起码要掌握和了解西方的某些生活特点,英语民族的语言习惯、风土人情和社会文化背景知识。如有一道很简单的听句子选出正确应答语的题目,所给的句子是“Oh,your dress looks very beautiful.”,给出选择有“A.Where,where.B.No,no.I don’t think so.C.Thank you very much.”,面对这种题目,依旧有学生选择A、B答案。这就是因为他们不了解在西方当有人称赞时应该说“Thank you.”这一习惯,而采用了中国人面对称赞时要谦虚的习惯。 2.缺乏对良好听力习惯的指导。 听力的主要目的是弄懂所听材料的基本意思,而目前,部分学生在听力理解过程中有这样的不良习惯:力图把每个词、每个句子都赋予同等的注意力,惟恐漏掉一点信息。其实这是办不到的,也是不必要的。在教学过程中我还发现有的学生在做听力题时,一旦遇到一题听不懂或者难以确定正确答案,就在那一题上绕圈子,拿不定主意。此外,在听力理解的过程中,很大一部分学生未能养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而是把听到的材料转换为中文。这些习惯,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影响学生听力理解的关键。因为,在有限时间内,翻译后再理解是来不及的,特别是当两种语言出现很大的差异时,更不允许这样做。面对学生的这些情况,老师们如果能及时地给予指导,学生将会走少很多弯路。 3.忽视心理因素对听力的影响。 人的心理因素是指那些不直接参与认知过程的非智力因素,如学生的兴趣、注意力、学习情绪和态度、意志力等因素。虽然这些非智力因素不是学习过程的直接介入者,但对学习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一、当前教学流程中检查中发现的问题。 在听随堂课中,经常发现有些老师有内容来不及上,导致拖堂;有的是整堂课的气氛很平淡,缺少层次感;再有就是环节很多,上课像赶时间。究其原因,我认为:这些现象说明教师没有很好的理解教材,吃透教材,更具体的讲就是没有把握好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二、什么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指学科或教材内容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知识和技能,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简称“双基”。基础知识是指学科或教材内容中由一些基本事实即其相应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定律和公式等组成的、相对稳定的知识。基本技能是指应用基础知识去完成某些实际任务的能力,它是通过练习获得的能够在实践中应用知识的一种能力,是学科或教材内容中最重要、最常用的技能。通过反复训练达到自动化的技能称为技巧。需要指出的是,学科或教材的知识和技能体系,具有相对稳定的内在逻辑联系。这就决定了学科或教材的教学重点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深入领会和掌握教学重点的这一基本特性,有助于避免和克服确定教学重点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从而有助于正确确定教学重点。(参考语文等学科教学指导意见)教学的难点。一般是指教师较难讲请楚、学生较难理解或容易产生错误的那部分教材内容。需要指出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学难点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于作为认识客体的教材内容;然而它主要决定于作为认识主体的学生和指导主体认识客体而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即主要决定于教师和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例如,对同一项材内容,有的教师较易讲请楚,不成为难点;而有的教师较难讲请楚,成为难点。同样,对同一项教材内容,有时绝大多数学生较难理解,成为难点;有时绝大多数学生较易理解,不成为难点。因此,学科或教材的教学难点具有相对的不稳定性。深入领会和掌握教学难点的这一基本特性,有助于克服确定教学难点中的盲目性和固定性,从而有助于正确确定教学难点。 三、如何确定教学重点、难点。 1、熟悉和贯彻执行教学大纲教学大纲是教学的指导性文件。只有熟悉和贯彻执行教学大纲,才能明确本学科或课程的教学目的任务、基本内容、结构体系、

语音教学的方法技巧

语音教学的方法技巧 (一)准确性与可理解性相结合 在教学中,教师的发音要力求准确、清晰,强弱轻重有节奏,语调规范。但是,在评价学生语音学习结果时,不能追求百分之百的正确,更不能要求他们发音像native speakers那样流畅、纯正,富有异国情调,而是要宽容学生错误,因为错误是任何学习过程中自然的、不可缺少的部分。只要是可理解的发音都是可接受的,让人听懂是更为现实的语音学习目标。 (二)模仿与实践相结合 模仿是学生学习语音的重要途径。语音教学主要靠教师示范,辅以音像资料的视听。教师示范时口形、舌位要正确,并适当讲解要领,让学生在听清看明的基础上进行大量模仿和操练。形成正确的发音技能功夫,在课外如果能在真实的交际活动中练习,则能取得更大的进步。 (三)部分与整体相结合 为了方便学习,我们可以将语音教学分成若干部分(元音、辅音、重读、节奏、语调等)分别开展教学,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各个击破,也便于教师评价和反馈,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但是,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形式与意义、准确与流畅等在教学中应协调处理,不可偏废。“部分不等于整体,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因此,学习这些语言“碎片”的同时,应加强从词汇到句子再到语篇层面的听说读写活动,让学生学以致用,在运用中学习、巩固语音知识和语 音技能,发展学生的整体语言素质。 (四)集中学习与分散巩固相结合 既要有计划地安排教学内容,又要有不断复现、提高语音技能的长远打算。26个字母和48个音素,不同字母和字母组合的发音,轻重音,以及听说读写的各个教学环节,从小学到高中都要准确地把握各个阶段语音教学内容、任务和要求,常抓不懈,贯穿始终。 (五)全面性与针对性相结合 语音教学应关注语言教学的整体,全面教学英语语音的主要因素,关注学生语言素质的全面发展。但是,教学更应关注的是学生的个性,主动选择那些最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开展针对性的语音教学。此外,还应针对母语或地方方言对学生的影响和可能出现的困难进行重点操练,加强个别辅导,重在纠音,避免形成语音、语调的后遗症。 (六)趣味性与实效性相结合 语音学习是枯燥的。因此,语音教学活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要力求有趣,力避形式单一、枯燥乏味,以吸引学生的选择性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趣,才能吸引学生对新学内容的主动感知。就纠正学生语音错误而言,有趣则是裹在“良药”外的“糖衣”。因此,要处理好趣味性和有效性的关系,确保服务于有效学习。

怎样确定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

怎样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 确定教学目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物理教学准备阶段的一个重要环节。要上好一节课,使学生的学习达到预期的质量标准,教师必须事先明确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应该做什么,学习哪些内容,学习这些内容达到什么知识层次和能力水平;在教学活动中重点要解决什么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会遇到哪些困难,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等。这就同作战之前要制定作战计划一样重要。 长期以来对教学起导向作用的是教学大纲,而教学大纲所提出的要求是笼统抽象的。它不可能对每一教学内容(知识点)提出很具体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之前制定出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 一、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的作用及其特点 (一)作用 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正确与否,决定着教学过程的意义。若不正确,教学过程就失去了意义;若不明确,教学过程就失去了方向。在物理教学活动开始之前,首先要明确教学活动的方向和结果,即所要达到的质量标准。因此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是教学活动中所采取的教学方式方法的依据,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和方向。 可见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对教与学的双方都具有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控制作用。 (二)特点 物理教学中的教学目标与原来常用的教学目的是不完全相同的,而且存在很大差异。 教学目的是指通过物理教学使学生达成某一质量规格的总的规定。它指明了学生应在物理知识、能力和物理素质方面所要达到的水平。教学目的的确定主要依据教学大纲和教材要求。其着眼点是教师的教。因此它是一个一般性原则。 教学目标是指通过有计划的物理教学过程与学生活动所要实现的教学成果。它是制定物理教学计划、课程编制、教案设计以及评价教学效果的标准。教学目标的确定除依据教学大纲和教材要求外,更主要的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注意教师教的同时,更着眼于学生这个主体。因此它更具体,深广度更明确,操作性更强。 可见,教学目标与教学目的比较起来具有:整体性——概括整个教材,教学理论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合理性——根据当地或班级学生的实际水

句中语调_英语语音教学中的难点

科技信息2010年第3期 SCIENCE&TECHNOLOGY INFORMATION 1英语的句中语调 美国语音学家Pike(1979:25-27)将英语音调归纳为四级调高(pitch level)或四个声调音位(pitch phoneme),作为英语语调曲线的基本构件:1)特高调(extra high),比正常音调高两级,常表示激动或意料之外。2)高调(high),比正常音调高一级,一般用于语句中关键性的重读词。3)中调(mid),即说话人声音的正常高度。4)低调(low),比正常的音调低一级,一般用于降调末尾的非重读音节。这四级调高之间的距离并不具有数学意义上的一律性,确定性和可预测性,个体与个体之间有差异,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候也可能用不同的间距。用这四级调高中的各种调形变化来全面分析美国英语的各种语句可以得到三十多种语调(contours)。其中,出现在句中位置的语调主要有°2-3调、°2-2调、°2-4-3调、和°3-2调等(Pike,1979:45-65)。 美国英语的第一个非句末语调为°2-3调,它由二级调高降到三级调高,也叫半降调,其涵义为“未完结”。它经常出现在非句末位置的重读音节上,位于其它主调如升调或降调之前,在句中另起一个注意点。如: (1) (2) 由于半降调有“未完结”或“犹豫”的涵义,当它间或出现在句尾时,往往给人以“话未说完”之感。于是,听话人要么静等下音,要么得出结论:说话人是在犹豫,他目前所表达的观点可能会引起某种后果,他的犹豫正暗示着他对这种后果将无所适从。通过°2-3调,说话人也可能是在暗示他的下文是不言自明的。如: (3) °2-2调也经常出现在语句中间的位置上,特别是在语句较长的情况下。句中读°2-2调的音节都在二级调高上持平,即,读高平调。它大多出现在句中停顿前,并伴随着音节读音的拉长,如: (4) 其中,say读高平调,“/”表示句中停顿,“:”表示音节say被延长,符号“”表示主调的起始点。句中的“修饰语+名词”结构也常读成“高平调+半降调”的模式,如例(5)中的prepared speech。 (5) 英语中的另一个非句末语调是°2-4-3调,它由二级调高降到四级,又升到三级,故又称降升调。它经常用于句中位置,在说明文中尤其如此,如句(6)。在对话中,°2-4-3调也间或用于句中,如句(7) 。 (6) (7) 当°2-4-3调用于句尾时,它含有言外之意。如: (8) 此句的言外之意是:“他说他会去做的,但他是否信守了诺言,我不清楚。”或者是:“我相信:若能守信,他肯定会守信的,但,可能另有别的事使他不能履行诺言了。”在句末的位置过多地运用这种降升调,会使说话人显得永无定见,或过于谨慎,这种谨慎甚至会使听者发疯。 °3-2调即所谓的升调,它常用于一般疑问句的末尾表示疑问,当它用在句子中间时则表示不肯定(uncertainty),或想引起对方的悬念(suspense),如: (9) 一般来说,半降调和平调是英语最常见的句中语调。与句末语调°2-4调不同,句中语调都没有以最低的音高四级调高结尾,实验语音学的发现也证明了这种非句末语调的存在。王桂珍教授(1990:42)发现:英汉语用相似的音高形式来区分完整语句和非完整语句;在读降调的语句中,句中词语的基频高于句末词语的基频;即便是句中词语的音高有降势,也降不到最低点。 也有中国学者专门对汉语句中短语的韵律特点做过研究(林茂灿:2000):1)句中短语之后要么有停顿;要么无停顿,而只是该短语的末音节被拉长。2)后面有停顿的句中短语的末音节也有可能被拉长。3)两句中短语之间通常有基频的跃变。吴洁敏先生用听辨法得出:汉语中较长的单句也往往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句调组成,最后面的句调为成句语调,在成句语调前面的都是非成句语调(2001:330-331);句子前半部分的非成句语调多用升调(2001:333)。如: (10)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坭和水里的蛙声;坭 句中语调—英语语音教学中的难点 张锐锋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外国语学院河南郑州450011) 【摘要】本文以教学经验为基础,从英汉对比的角度揭示出,句中语调是英语语音教学中的难点。之后,又用听辨法分析了汉腔英语中句中语调的种种表现,并于最后提出了有效的教学对策与方法。 【关键词】句中语调;汉腔英语;听辨对比;整体教学法 Non-sentence-final Intonations—— —A Difficult Point in Teaching English Phonetics ZHANG Rui-fe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Electric Power,Zhengzhou Henan,450011)【Abstract】Based on teaching experience and an English-Chinese contrast,this paper has first revealed that non-sentence-final intonations are a difficulty in teaching English phonetics.Then,the sentence-medial pith performances of some Chinglish utterances are analyzed by using a perceptual method.At last,some effective methods have been proposed for teaching non-sentence-final intonations. 【Key words】Non-sentence-final intonations;Chinglish;Perceptual contrast;Integrative teaching ○外语论坛○ 549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难点的确定 教学重、难点的确定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面对和进行的工作,而能否正确的确定教学的重、难点是高效率数学教学的前提,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和关键。但我们发现,在日常教学设计时往往有许多教师不能正确地确定教学的重、难点,究其原因主要是对教学重难点的意义和特征把握不准,缺乏一些确定重难点的方法所致。为此,本文就教学重难点的含义、特征以及确定方法作些讨论。 一、教学重、难点的含义 1. 教学重点的含义、类型与特点 教学重点(简称重点)是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是课堂教学中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教学的重心所在。教学重点是针对教材中的学科知识系统、文化教育功能和学生的学习需要而言的。因此,它包含重点知识和具有深刻教育性的学科内容。重点的形成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从学科知识系统而言,重点是指那些与前面知识联系紧密,对后续学习具有重大影响的知识、技能,即重点是指在学科知识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的学科知识、技能。从文化教育功能而言,重点是指那些对学生有深远教育意义和功能的内容,主要是指对学生终身受益的学科思想、精神和方法;从学生的学习需要而言,重点是指学生学习遇到困难需要及时得到帮助解决的疑难问题。

相对于形成重点的三个方面,重点可分为知识重点、育人重点和问题重点。而按重点的地位和作用又可把重点分为全书重点、章节重点(或单元重点),还有课时重点。全书重点一般是贯穿于整个中学数学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和起核心作用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它是重点的最高层次,如“函数与方程的思想”和“函数”就是初中数学的重点,这是由于“函数与方程的思想”和“函数”贯穿于整个初中数学学习之中,是初中数学的重要数学思想和支撑初中数学的主干知识;章节重点或单元重点是贯穿于全章节或单元的主干知识、技能与方法,它的地位和作用不如全书重点大,属于中等层次;课时重点是指课堂教学时的重点。课时重点可以是章节重点或单元重点,也可以不是。如,对于学生学习中普遍存在的疑难问题,教师教学时就会专门拿一节补救课(或称为纠错课)来解决。这时如何消除学生存在的疑难问题就成为了教学的重点,即课时重点,但问题解决后,若它在后面的学习中又不起支撑和奠基作用,则它就不再是重点了。对这类只限于该节课的重点(一旦该节课学习结束后它就不再是重点了),我们称其为“暂时重点”。 数学教学重点(简称为“数学重点” )是由其在数学知识体系和数学育人系统(又可称为数学德育系统或数学文化教育系统)在学生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学生的疑难问题决定的。它是数学教材中最重要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的数学思想、精神和方法以及学生数学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一个是代数,第二个平面几何和立体几何,第三个是统计与一些杂题。 代数主要包括方程,还有一些数学的基础,例如什么质数合数什么的。特别是方程,要重点复习。 平面几何主要包括小学学的基础图形,还要记住基础概念,例如什么三角形具有稳定形,还要背公式,最总要的一点是灵活灵用。 立体几何,这是小学的难点,建议多做题。 统计等,这些都很简单,可以简要看一看 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 C=(a b)? 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 C=4a 3、长方形的面积=长?宽S=ab 4、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S=a.a= a 5、三角形的面积=底?高? S=ah? 6、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S=ah 7、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 S=(a+b)h? 8、直径=半径? d=2r 半径=直径? r= d? 9、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 c=πd =2πr 10、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πr 11、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 12、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V =abh 13、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 S =6a 14、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 a 15、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圆的周长?高S=ch 16、圆柱的表面积=上下底面面积侧面积 S=2πr 2πrh=2π(d?) 2π(d?)h=2π(C??π) Ch 17、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V=Sh V=πr h=π(d?) h=π(C??π) h 18、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 V=Sh?=πr h?=π(d?) h?=π(C??π) h? 19、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体 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2、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 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 4、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 8、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1 、正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周长=边长? C=4a 面积=边长?边长S=a譨 2 、正方体V:体积a:棱长表面积=棱长?棱长? S表=a譨?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譨譨

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解决策略

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一般来说是依据教学中的某个知识点或者教学环节比较抽象,不易理解,使知识面广而深的问题;有的则是知识内容相近、相似而容易引起学生学习过程中容易混淆的问题,或者是由于学生年龄、生活阅历、思维能力与模式、知识水平等内外因素的局限,以及客观事物的发展尚不充分而导致使所学内容难以理解的问题。 在这里,我以郭文姬老师讲授七年级语文上册中的散文《散步》一文的教学为例,就这篇文章的重难点的突破策略,谈谈我认识到的几点看法: 一、一课一难点,重难点能否突破,即在于重难点的确立 一堂课重难点明确了,突破也就有了方向,方法也就会应运而生,围绕重难点在教学环节中设计好突破的策略,才会让学生学得懂,弄得明白。 本节课中引导学生把握阅读写景抒情散文的方法,特别是比喻、拟人手法的运用,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是重难点。这个难点确立好了,那么在教学时方向就很明确。 二、注意教学中重点、难点的充分性与延展性 充分性是对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作必要的充分适度的展开与延伸,但绝不仅仅是对教材内容的简单的同义反复,教学中既要教师发挥其主导作用,又要学生发挥主动性,并把两者结合起来。教师发

挥主导作用,是指教学的方向、内容、方法和组织都要由教师来设计和决定;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自学,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要向学生直接传授知识,施行言传身教;学生主动积极性的发挥也要依靠教师引导,教师要对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做出全面的调控。学生作为认识和发展的主体,要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来,而不是消极被动地学习;对所学的知识要真正理解和善于运用,而不是生吞活剥、呆读死记。没有教师的主导作用或没有学生的主动性,教学就不会有良好的效果。 本节课老师让学生默读课文,圈点自己喜欢的写景词语或者句子,并作批注。然后,四人小组交流,分享自己的发现。接下来,由各小组中心发言人向全体学生展示自己小组的交流成果。教师反馈,及时点拨引导。课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重难点就在这个过程中一点一点地被分解并消化了。 三、课堂深刻性:即一课一得 课堂深刻性是教师和学生共同作用的结果。教师精心备课,用心上课,扮演好课堂的主导角色,学生学习积极主动,自主、合作、探究,主体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这样的课堂岂能不深刻? 然而,语文课堂是否深刻,不能简单的以完成了多少教学任务,解决了多少问题或是学生的活跃度、参与面来衡量。语文的人文性决定了它不像非文字学科那样,用单位时间内知识点掌握的多和少来判断教学效果。语文偏于感性,更注重读和悟。可以说,语文课堂深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