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理论的新探索和新认识

越南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理论的新探索和新认识
越南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理论的新探索和新认识

课程论文

题目:越南共产党的社会主义改革对我国的启示作者:邓将

所在学院:政法学院

专业年级:2007级思想政治教育

指导教师:李景国

职称:副教授

二〇一〇年六月二十五日

越南共产党的社会主义改革对我国的启示

200707034028 07级思想政治教育邓将

[摘要]:越南共产党继续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对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的看法日趋现实和全面。越南共产党认为,苏联模式的失败只是社会主义革命历程中暂时的挫折和反复,人类社会仍然处于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但越南推进的一系列革新对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都有重要意义,推动了越南社会主义的发展,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越南共产党;社会主义;理论

越南,地处中南半岛东部,东面与南面临海;北部与中国云南、广西接壤;西部和西南部与老挝、柬埔寨为邻。政治上,越继续坚持革新开放路线;妥善处理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问题,维护了政治社会的基本稳定;经济保持一定程度的增长;对外关系继续发展。越南经济以农为主。是坚持社会主义的国家之一。人类历史进程的曲折迂回,不同时代的主题变换以及世界格局的新旧交替改变着社会主义运动的条件、形态以及战略策略,影响着社会主义的发展进程。越南仍然高举着社会主义旗帜,并且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一、越南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和深化

革新开放以来,越南共产党在总结国内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努力探索具有越南特色的社会主义。通过革新或调整,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推动了越南社会主义的发展。革新开放以来,越南共产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深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关于社会主义经济模式和经济运行机制问题

自党的六大以来,越共对市场经济的认识有许多突破。他们认为,在革新经济管理体制的过程中,要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商品生产是人类文明的成就,并非资本主义所独有,社会主义也需要商品生产。商品生产是客观存在的,是社会主义建设所必需的,即使是社会主义已经建成,也需要发展商品生产。越南在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在具有多种经济成分的条件下,在经济生活中利用市场机制是必要的、必然的。但这种利用是为社会主义经济服务,为了发展社会主义,而不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当然,市场机制也会带来消极影响,因此,必须由国家管理。

关于经济运行机制和政策,越共认为:(1)推行市场经济并不意味着完全放弃国家计划。市场既是计划的根据,也是计划的对象。计划带有定向性,主要起决定方向的作用,在宏观方面特别重要,而市场具有直接引导经济单位选择活动领域和组织生产经营的功能。(2)逐步取消包给制,为确保国家利益,只在一些特定部门和领域维持国家的垄断经营。要确立国有企业的自主权,国家管理与实行企业自主权相结合,国家通过法律、法规和其他工具实行有效管理。同时要区分国家资产的所有者和使用者,并确定生产资料所有者和使用者在经济领域的权力。(3)由市场机制决定商品价格、汇率和利率,国家主要是利用经济办法引导市场的供求关系。(4)土地属于全民所有,实行统一管理。国家赋予农民长期土地使用权,允许土地使用权的继承和转让。(5)积极开拓国内市场,商品在全国自由流通,同时扩大对外经济联系,主动融入国际经济。

(二)、关于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和分配方式

越共主张在越南实行多种经济所有制,“不以私有制为主导”。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解放生产力,使民富国强,不断满足人民的物质需求和文化需求,扩大同国际市场的经济、科技合作与交流。越共认为,目前越南存在五种经济成分,即国有经济、合作经

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个体和小业主经济以及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并与合作经济一起,逐步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私人资本经济可以经营进出口业务和向国外投资,可以与国家经济实行联营,为其自身发展制造声势和积蓄力量。

越南坚持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但主张在现阶段要允许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以按劳动结果和经济效益分配为主,并结合劳动者对生产经营的资金投入和知识的贡献进行分配。国家资源和财政分配与使用要体现公平和效益原则。要承认各种形式的雇佣劳动的长期存在,但强调不能使之变成统治关系以至形成社会的两极分化。要合理地分配和再分配各种收入,保护劳动者的利益,鼓励合法致富,同时积极进行扶贫,避免各地区发展水平和各阶层人民生活水平差距过大,逐步实现社会公平。

(三)、关于政治革新问题

从2006年开始,越南的政治体制改革被提到议事日程。越共政治革新的主要思想有:

1、“党的建设是关键任务”

越共强调要加强党对国家和社会的全面领导,确保党在革新事业中的领导地位。党在新时期面临两大战略任务,即建设社会主义和保卫社会主义祖国。建设社会主义必须从

本国实际出发,不能教条地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不能机械地照搬外国经验;保卫社会主义祖国,并不仅仅是保卫祖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还要保卫社会主义制度,保卫人民的平安生活。要反对西方的和平演变,反对自我和平演变即反对自己队伍中的政治、思想、道德和生活方式的脱化。

2、党的自身要不断进行革新

越共十大把推行政治体制改革称之为“越南共产党领导模式革新”,并提出了许多新的主张,如越共十大修改的新党章把党的性质由原来的“越南共产党是越南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改为:“越南共产党是越南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越南劳动人民和各民族的先锋队”。即越共不仅仅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组织,而且是全体劳动人民、各个民族的政党,是每个劳动人民、每个少数民族都可以参加的政党;关于党的宗旨,十大报告指出:“党的一切路线、政

“干部、党员和职工要真正成为人民的公仆,策和国家的法律都必要反映大多数人民的利益。”

把自己放在老百姓的监督、检查之下”;在党的组织成分问题上,容许党员参与私营经济活动。

3、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廉政建设

十大报告指出:“越南共产党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如在某些领域更新思想的步伐缓慢,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思想体系、队伍建设以及在政治改革方面仍有欠缺。”因此,加强党的领导将是越南共产党的重要任务,要继续革新和整顿、强大的党,“提高越共的执政能力和战斗力”。为此,大会提出越共要集中完成以下任务:一是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马列主义和胡志明思想,进一步认识社会主义理论及越南所走的社会主义道路,提高党的政治本领和知识水平。二是确保基层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和基础作用,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素质;严格落实党内民主集中制,密切党群关系,提高监督工作的质量和效果。三是革新干部工作,党的干部必须德才兼备,忠于党、祖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有过硬的政治本领,坚定地走社会主义道路,在任何情况下不动摇,有足够的能力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四是革新领导方式,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特别是党对国家领导方式。五是加紧研究、制订、完善有关法规,明确党对国家领导的原则、内容和机制。越共十大以后,反腐败的力度进一步加强。越共中央成立了反贪污反浪费局,专门对贪污腐败行为进行监督和调查。2006年越共中央总书记农德孟曾发表文章,指出:越南反贪污腐败、反浪费斗争是一项急迫、长期而复杂的斗争,必须采取各种配套措施来落实,中央要从思想、政治、经济、法律以及道德、生活方式等方面对党员进行教育,同时要求完善有关机制、制度和规定,尤其是监督和监察制度。

4、理顺关系,健全民主法制,提高政治系统的质量和效率

一是理顺党国关系。阮文灵当政期间,对越南党和政府的关系进行了梳理,即提升国会在

政治体制中的重要性,强化其立法职能,而将党的角色大致限定在为国家发展提供基本路线和方向性的指导。近年来,越南国会的权力不断扩大。目前在越南已形成了越共总书记、国家主席、总理“三驾马车”式的政治架构,互相不得兼任。越南国会还规定:专职的代表比例要达到25%,避免兼职代表过多的弊端。二是废除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实行领导干部年轻化。越共九大规定,70岁以上的中央领导人必须退下来,60岁以上不得第一次当选为中央委员,65岁以上不得第二次当选中央委员,部的新老交替步入正轨。九大通过的新党章规定,设立中央书记处,取消原来的政治局常委制。中央总书记从中央政治局委员中产生,任期不得连续超过两届。三是完善选举制度,推进社会政治生活民主化。越共九大把越南社会主义的理想目标,由原来的“民富国强、社会公平、文明”概括为“民富国强、社会公平、民主文明”。越共党内民主不断得到发扬,党员可以对党内一些问题发表批评意见;越共中央委员会和国会还实行了质询制度;越共十大还实现了差额选举。四是健全法制,依法治国。1992年越南新宪法颁布以来,随着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法制进一步健全,党和国家以及公民的行为严格依法进行;同贪污腐败及其他社会弊端作斗争也主要是运用法律武器。

(四)、关于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和文化建设问题

越共强调要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越南实际相结合,认为越共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越南革命运动相结合的结果,胡志明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越南实践相结合的产物。越共强调胡志明思想在越南革新开放事业中的指导地位,认为胡志明思想是越南党和国家的伟大精神遗产。越共七大第一次提出“胡志明思想”是与马列主义一样的指导思想。越共九大第一次对胡志明思想进行了系统的阐述,指出我们党和人民决心沿着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和胡志明思想为基础的社会主义道路建设越南,胡志明思想是关于越南革命基本问题的一套全面、深刻的理论和政治观点体系,是在越南具体条件下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继承和发展优良民族传统价值观以及吸收人类文化精华的产物。在革新开放的过程中,越共还就如何正确解决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的关系,发挥文化对经济促进功能的问题进行了探索。1998年7月,越共八届五中全会专门讨论了关于建设和发展先进的、具有浓郁民族本色的越南文化问题。会议认为,过去有些党组织尚未充分关心建设和发展文化的领导工作,在集中精力发展经济时,尚未考虑其消极影响,尚未把文化放在合适的位置上。会议认为,文化是社会的精神基础,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而言,它既是目标又是动力。因此,要建设和发展先进的、具有浓郁民族本色的越南文化,形成高尚美好的精神生活、高水平的人民素质、发达的科技,以服务好工业化、现代化,实现民富国强、社会公平、民主文明,稳步迈向社会主义。

二、越南共产党的建设对中国共产党加强先进性建设的启示

基于党在新世纪、新阶段所处的历史方位和肩负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是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一项基础工程。尽管越南在经济政治改革中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这两个社会主义国家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经验与做法对于中国共产党加强先进性建设来说是富有启示的。

(一)、保持党的先进性必须首先对党员始终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党的先进性是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事关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和执政使命的完成。要永远保持党的先进性,就必须把对党员进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教育放在第一位。这是从前苏联共产党丢失政权的教训中得出的正确结论,也是古巴、越南共产党的自身建设对我们的启示。邓小平指出:“现在中国提出‘四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其中我们最强调的,是有理想……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凝聚力。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一切。”中国共产党党章也明确规定,党的干部应当具备履行职责所需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具有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

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意见》也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就是要自觉学习实践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保持党员先进性专题报告会上作报告时,第一条就强调“要坚持理想信念,坚定不移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因此,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要“坚持把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唯有如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才能在党的领导下,不断开拓出新局面。

(二)、保持党的先进性,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基础。各国的政治实践充分证明,一个政党一旦成为执政党,就必须以强国富民为己任。只有高度重视经济发展,积极担当起推动本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责任,努力发展经济,不断提高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才能为执政构建坚实的经济基础。如果一个政党缺乏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就不可能成为执政党,即使侥幸获得国家政权,如果领导经济发展不力,社会民生没有得到有效的改善,最终也难逃垮台的命运。这是当今世界政党政治的铁律。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之初就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战略,相继提出了“发展是硬道理”、“三个有利于”标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等指导思想,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更是把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放在根本的地位。同时,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连续20多年的经济奇迹,也为中国共产党的长期执政奠定了至关重要的基础。

3、保持党的先进性,民众对执政党的认同是一个根本条件。任何执政党的根基,都在于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同是执政党执政合法性的基础,也是巩固执政地位、保证长期执政的根本条件。据苏联解体前社会科学院的一项调查显示:被调查者中,只有4%的人认为苏共还代表工人,认为代表全体人民的占7%,认为代表全体党员的也只占11%,而认为苏共代表官僚、干部、机关工作人员的高达85%。这一统计数字表明,苏联人民绝大多数包括广大党员都不认为共产党是他们利益的代表。古巴共产党身处世界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的后院,在复杂的国际环境和强大的国际压力下仍然能够坚守社会主义阵地,关键在于他们得到了古巴人民的坚决支持和衷心的拥护。中国共产党到目前成为拥有近7000万党员的全球第一大执政党,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中国正在党的领导下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迈进,这与中国共产党在85年的历程中始终把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自己的宗旨是密不可分的。

(三)、保持党的先进性必须坚持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彻底清除腐败。马克思主义认为,执政党的党风状况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苏联、东欧共产党丢失政权,其重要原因就是作风腐败,充分印证了马克思主义观点的正确性。中国共产党特别强调党的作风建设。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就谆谆告诫全党要做到“两个务必”。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之初,就多次提醒全党,要反对干部队伍的不正之风和特殊化,警惕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袭。以后他又多次强调:“端正党风,是端正社会风气的关键。”1992年初南方谈话中,他特别指出:“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对干部和党员来说,廉政建设要作为大事来抓。”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命。”他在《关于改进党的作风》的讲话中强调:“党的作风问题,也是党的形象问题,作风不正,形象好不了,必然脱离群众、脱离实际。”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也特别强调:“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因此,“党越是长期执政,反腐倡廉的任务越艰巨,越要坚定不移地反对腐败,越要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重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意见》指导出,关于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目标之一,就是要求“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进一步增强,作风进一步改进,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本领进一步提高,党群、

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应当看到,苏共是在拥有20万党员时夺取了政权,是在拥有200万党员时打败了希特勒,却是在拥有2000万党员时丧失了政权。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苏共执政后,特别是执政后期,不注重加强自身建设,不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最终导致垮台,其中的教训十分沉痛。胡锦涛同志在建党85周年讲话中指出:“这些事实告诉人们,一个政党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我们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坚持用发展的眼光审视和评估自己,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完善自己,永不自满,永不懈怠,不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前进,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这就是我们党始终保持先进性的根本要求。”当前在全党范围内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就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举措。我们应该从上述国外一些政党的兴衰成败中,深刻认识到我们党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必然性。吸收借鉴他们的有效做法和经验,保证先进性教育活动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参考文献:

[1]阮维贵.革新理论思维:成就与问题[J],共产杂志(越南),2006,(107).

[2]阮德平.社会主义与越南的社会主义道路[M],越南国家政治出版社,2003.

[3]杨双.越共中央理论委员会副主席邓春奇谈越南当前的一些重要理论和实践问[J],世界社会主义研究动态,2004,(10).

[4]侯鹤祥.黎可漂关于一些重大问题的主要观点[J],世界社会主义研究动态,1998,(2).

[5]新加坡联合早报[N],2006-5-1.

[6]农德孟.防止和反对贪污腐败、浪费的斗争是全党全国人民的政治决心[J],共产杂志(越南),2006,(113).

越南领导体制改革的探索

赖海榕:越南领导体制改革的探索 来源:《中国改革》2011年第7期 最近20多年来,在越共领导下,越南执行革新开放政策,取得了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成就,为国际广泛瞩目。同时,越南还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采取了积极的行动,对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做出了许多迄今相当成功的探索,引起包括中国干部、群众在内的各国人士的强烈关注。 笔者并非越南问题专家,但是在从事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研究过程中,偶有涉及与越南的比较,同时作为一般的比较政治学研究者,也对越南的政治发展感兴趣,特别是关于越南党和国家领导体制建设的问题,遂有以下粗浅的观察和思考。 率先实现最高权力交接制度化 国家领导权力的持有和移转,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头等大事,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在人类进入现代社会以前,各国在此问题上采取的方式是君权神授和君权的家族继承制。在现代化进程中,人类在政治、经济、科学、人文等各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其中,政治领域的突破是在价值观上抛弃君权神授,转变为人民主权;在实际运作中抛弃权力的家族继承制,采取人民定期选举国家领导人。 在《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里,熊彼特认为,自由民主制度的最大贡献是实现了国家领导权力可以通过数选票而非拼刺刀,定期从一批人和平移交给另一批人,从而避免了因争夺权力而引发的残酷斗争乃至内战,避免了为保持无限权力而实行独裁专制。 社会主义国家自建立以来,就为如何在没有多党选举的条件下寻找合适的党和国家领导体制而努力探索,但是,应该说成效不彰。 绝大多数社会主义国家的共产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出现过这样的现象,即,某个人长期担任最高领导人,直至死亡或被推翻下台。他们没有正常的退休,没有把领导权移交给自己的同事。党和国家领导权力的持有缺乏任期限制,不能有效挑选和培养接班团队,不能把权力和平移交给接班团队,这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遭遇巨大挫折的一个重要原因。最高领导权力持有和移转的制度化是社会主义体制生死攸关的关键问题。 到目前为止,社会主义国家中,只有两个国家基本实现了最高领导权力持有和移转的制度化:越南和中国。前不久,古巴宣布将实行最高领导人两届十年的任期限制,但是未来是否真正实现还有待观察。越南实现权力制度化的时间要早于中国。自1975年越南共产党统一南方取得全国政权以来,七任总书记还没有人任职超过两届十年,六位总理(包括代总理)仅范文同任职超过两届达十一年,七位国家主席(包括代主席)仅孙德胜任职超过两届达十一年(其中有六年任期是在1975年统一南方以前)。杜梅任职总理三年,任职总书记六年,总计未超过十年。绝大多数领导人在任职届满或到达退休年龄时从领导岗位上平顺地退下来。每次最高领导职务的交接都能够和平顺利地进行。表一显示了1975年以来越南共产党历任总书记、总理和国家主席的任职情况。 越南几乎在取得全国政权之初就基本上建立起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有限任期制度、到龄退休制度、和平有序的交接班制度,这在社会主义国家里是绝无仅有的,是越南在政治体制上领先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突出之处,尽管越南在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上不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 为何能够平稳交接 越南能够较早实现党和国家领导权力持有和移转制度化,可能有四个方面的因素起了作用。 首先,有可能实现高度集权的领导人、在革命战争年代获得无上权威的胡志明,在统一以前已经逝世,此后的越南共产党内,无人具有胡志明那样的魅力和权威,越南共产党不能

中国与越南的社会主义改革理论比较及启示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b815708720.html, 中国与越南的社会主义改革理论比较及启示研究 作者:高丽 来源:《各界·下半月》2017年第04期 摘要:越南和中国一样,都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在发展基础和国情上有着相似的历史文化背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越南和中国都进行了以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为中心的改革运动。通过对中国和越南的社会主义改革理论的相同点及其不同点研究比较分析,在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主题下,研究中国与越南的社会主义改革理论的异同点对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革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中国;越南;社会主义改革;比较研究;启示 中国在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中提出改革开放政策,大力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带领中国人民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人民的生活有了巨大的改善。越南于1986年在六大上提出革新开放政策,通过对政治、经济和思想等领域进行大胆改革,越南走上了经济革新和对外开放的道路,社会经济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开始贫穷落后的国家逐渐发展起来。越南和中国有着相似的基础和背景,国情大致相同,都曾被帝国主义侵略和殖民,经济文化落后,都曾模仿过苏联高度集中地计划经济发展模式,但后期出现了许多弊端。所以通过比较研究中国和越南的改革发展之路,对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一、中国与越南的社会主义改革理论的相同点 (一)坚持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持党的领导 越南和中国在寻求和探索自身发展道路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强调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思想。越南共产党的纲领中提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这是“胡志明主席,我们党和人民所选择的社会主义目标,并决心沿着达到这个目标的道路走到底”。目前,越南共产党正在积极探索适合越南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并强调马克思列宁主义和党的领导是必须坚持的原则。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带领中國人民走向繁荣富强。“我们多次重申,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但是,马克思主义必须是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必须是切合中国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二)坚持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立足本国国情

越南的社会主义模式及其改革

越南的社会主义模式及其改革不久之前,越南给人的印象仍然是一个战争作风浓厚的,经济状况萧条的社会主义国家。然而,在其经历了革新开放,走上具有越南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后,今天的越南已经成为亚洲经济增长速度,紧随中国之后,第二快的国家。尽管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然而越南已经成为了世界瞩目的焦点,被誉为“展望”(vista)五国之一,获得了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认同。 一、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基本状况 (一)自然情况 越南位于中南半岛东部,北与中国(崇左、防城港)接壤,西南与老挝、柬埔寨交界,东面和南面临南海。海岸线长3260多公里。越南全国大约32.9万平方千米。北部地区由高原和红河三角洲组成。东部分割成沿海低地、长山山脉及高地,以及湄公河三角洲。越南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热带季风气候,高温多雨。 (二)社会情况 1、人口状况 越南全国人口约为8700万,其中男性占49.5%、女性占50.5%(2010年越南人口普查数据)。越南国内有54个民族,京族占总人口86%,大量聚集在冲积三角洲和沿海平原地区。京族作为一个最大的同系社会群体,控制国家的政治经济,

主导文化事业,对社会生活施加巨大影响。 2、政治状况 越南现行宪法规定: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国家政权属于人民,越南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和胡志明思想为指导思想。2001年十届国会10次会议对宪法部分条款作出修改,确定越南要发展“社会主义定向”的市场经济。 越南共产党是越南唯一政党,1930年2月3日成立,同年10月改名为印度支那共产党,1951年更名为越南劳动党,1976年改用现名。现有党员约248万人,基层组织4万多个,同世界上180多个政党建有党际关系。此外,越南还有祖国阵线,这是越共领导的政治联盟组织,由各政治组织、社会组织以及各阶级、阶层、民族、宗教和在海外定居的各界代表自愿组成。 国会是越南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任期5年,通常每年举行两次例会。政府是其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其司法体系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及地方法院、地方检察院和军事法院组成。 3、经济状况 越南属发展中国家。2001年越共九大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定向的市场经济体制,并确定了三大经济战略重点,即以工业化和现代化为中心,发展多种经济成份、发挥国有经济主导地位,建立市场经济的配套管理体制。经过二十年的革新,

越南政治革新的经验教训及其启示

越南政治革新的经验教训及其启示 作者:陈明凡 继中国改革开放后,越南也以1986年召开的越共六大为起点踏上了革新的征途。中国和越南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都成功地抵御了苏东剧变多米诺效应的冲击,并创造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奇迹。越南在革新过程中学习和借鉴了中国成功的经验,但越南并没有机械照搬“中国模式”,而是从本国国情出发,力求走出自己的路,特别是在政治革新方面迈出了较大步伐。研究越南政治革新的经验教训,对于我国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一 越南在政治革新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取得了初步成效。其主要经验是: 1.把理顺执政党、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作为政治革新的主线 正确处理执政党、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形成三者之间良性互动的机制,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项极其艰巨的历史任务。越共提出“党领导,人民做主,国家管理”作为政治系统建设的基本原则,政治革新始终在这个原则的指导下进行。越共强调指出:决不效仿西方国家的政治模式,决不搞多党制,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同时要改善党的领导方式。党对国家机关的领导,主要是路线、方针、政策的领导,决不包办、代替国家机关的管理职能。 越共充分尊重国会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地位。革新前,国会的任务只是把党的文件按照国家法律程序规范化。现在党不再干预国会活动,对许多问题,政治局只是提出方向性的建议,具体问题由国会讨论决定,国会对政治局的建议也可以做出修改。在国会与政府的关系上,国会强化了对政府的监督与制约作用。政府总理签署的文件需经国会讨论表决后才能生效。根据越南《国会组织法》,国会有权否决政府的提案。2010年6月,越南国会投票否决了政府关于建设从河内到胡志明市的高铁规划方案。政府关于国家重大发展规划的提案被国会否决在越南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它向人们表明了在决定国家重大问题上,国会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越南对政府的机构和职能也进行了改革。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使政府从计划经济体制下全能政府的角色向有限责任政府转变,把政府的行政管理职能与企业的经营管理职能区别开来。 为了体现人民当家作主,越共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祖国阵线和人民团体的自主精神。越南虽然只有共产党一个政党存在,但长期以来在她的身边站着一个强大的助手,即广泛的民族统一战线组织——祖国阵线。祖国阵线把各阶级、阶层、民族、宗教的广大民众团聚在党的旗帜下,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奋斗。越共是祖国阵线的参加者,也是领导者。越共高度重视祖国阵线和各人民团体在社会主义建设和革新事业中的重要作用,对其积极的、有创造性的活动给予大力支持,并虚心听取他们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意见和建议。2011年越共十一大补充、发展的《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国家建设纲领》指出:“党尊重祖国阵线和各人民团体的自主性,积极支持其活动,倾听他们的意见。党和国家为祖国阵线和各人民团体独立开展活动创造条件,使其充分发挥好社会监督和社会反辩的作用。”这里所说的“社会反辩”,是指在党的重大方针政策和措施实施前后,祖国阵线通过组织民众对其可行性和成效进行质询和辩论,从而加强了政策的公开性,提高了民众的民主参与,以保证党的方针政策更加符合社会和人民的要求。国会和政府举行会议时,祖国阵线均可派代表列席。特别是在国会和地方议会代表选举中,祖国阵线发挥了重要作用,各候选人需经祖国阵线组织群众对其进行评议,并由祖国阵线监督选举结果。此外,越共还十分重视媒体的作用,把它看作是人民的论坛,不断改进党对传媒工作的领导,并将其作为民主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2.把反腐败作为政治革新攻坚战的首要任务 腐败已成为困扰越南革新和建设事业发展的最大障碍,被越南人民称为“国难”。越南党和政府一直把反腐败看成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斗争,在政治革新进入攻坚阶段后,

越南政治体制改革

越南政治体制改革 一、改革的革历史背景 1. 多年的殖民统治,连年的战争使越南的经济基础异常薄弱。 2. 照搬照抄苏联计划经济模式,使经济发展走进死胡同。 3. 决策的失误与“二·五”计划的失败,使越南经济彻底崩溃。 二、改革的历史进程 1. 第一阶段:从1986年党的六大到1991年党的七大召开。在这一阶段,越南明确提出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实行全面革新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改革传统的管理体制,全面推进市场机制,建立符合经济规律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新体制,实行有计划的商品生产经济。 2. 第二阶段:从1991年越共七大到2001年越共九大召开。在这个阶段,越南遭受了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巨大冲击,但是越南经过在经济、政治、思想上采取了有力的措施,顶住了内外压力,继续探索适合越南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3. 第三阶段:从2001年4月越共九大到目前。这是越南的革新开放进一步深化的阶段,越共九大规划了越南革新开放的蓝图。 三、改革的特点 1. 党内民主 (1)强化了中央委员会对中央政治局和中央书记处的监督。越共规定对重大政策主张、重要干部任免、大型工程项目等决策,都要在中央委员会集体民主讨论的基础上,进行无记名投票表决。这已打破一言堂的官本位体制,形成重要的党内民主制度。 (2)越共在中央全会上实行质询制度,开创了党内民主的新形式。每位中央委员都可以对包括总书记在内的其他委员提出质询,也可以对中央政治局、中央书记处、中央检查委员会集体提出质询,直到得到满意答覆为止。 (3)提前公布党代会政治报告草案,广泛吸收党内外智慧。这从1986年“六大”开始,提前两月公布,在全党进行充分讨论,对文件作了重大修改。越共六大参考中国的改革开放,正式提出“革新开放”路线。“七大”、“八大”继续这个制度,到了2001年“九大”,越共首次通过新闻媒体提前两个月公布政治报告草案,不但在党内,甚至在全国范围广泛征求党内外意见,进行补充修改,越共“十大”前将《政治体制改革报告》交全民讨论,这不但集中了党心,还反映了民意,充分表现了执政党的责任心和自信力。 (4)实行中央委员和重要领导职务的差额选举和信息公开化。党的最高领导人,总书记有两名后选人角逐后,实行差额选举产生。选举前,将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内的所有候选人的基本情况、家庭地址、电话等向全社会公开,便于党员干部和群众直接实施监督。省委书记及所有省级干部均需有至少10%差额比例,近年来这种比例逐步增加;在全省干部大会上进行无记名投票选举产生。还允许党员干部自荐参选党政群团领导职务。 (5)越南允许共产党内有“内部派系竞争”,党内可以发出不同声音,也可容纳不同派系势力,进而实现利益的平衡。

越南的体制改革最终版1

越南的体制改革 摘要:越南,一个在世界上不起眼的国家,为了民族的富强,国家的繁荣,勇敢的顺应世界的民主潮流,走上了政治和经济改革道路。近年来,越南在改革开放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越南,一个与中国有着深刻渊源的东南亚国家。它,在东亚封贡体系中是中国的藩属国,也曾经是中国的社会主义“同志加兄弟”。而现在,在目前中国南海争端激化、危机四伏的时刻,越南作为侵占中国南海主权的好处大捞者,利益最大获取国,被愈来愈多的国人恨之入骨。除了本世纪的南海纷争和上世纪的对越自卫反击战之外,我们很少了解过越南。然而,无论是在宏观的发展模式与国家发展战略方面,还是在微观的政府管理机制、政府运行方式等方面,与中国都有太多相似地方的越南,参考了中国大陆的改革开放政策,于1986年在越南开始进行革新开放运动。 回顾越南20多年的革新历程,可以看出越南并不是一个总会给人带来“突然”和“意外”的国家,从经济上的革新开放到政府治理方面的变革与创新,再到政权体制的调整,越南的政治体制改革都是在稳步推进,经历了一个循序渐进、逐步深入的发展过程。 近年来甚至有报道说越南的政治改革步伐甚至超过中国,这些逐渐成为中国公共政治的热门话题。 一、走向革新之路

越南的革新开放,发生于80 年代初, 到1 9 8 6 年才全面铺开。政策革新,在越南语中有“刷新”之意,是指1986年越南共产党第六次大会所提出的政策、主要是经济上和思想上的改革与开放。后来逐渐深入到政治体制革新。 越南的革新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进行的。有这样一段描述:“越南位于中南半岛东部, 国土面积32.9万平方公里. 人口7 0 0 多万。从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来看, 有许多得天独厚之处, 气候适宜, 矿产资源、水资源和森林资源等都十分丰富. 另外, 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决定越户南国民受教育程度普遍较高, 并富有勤劳勇敢的精神”。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国家的统一更为越南的发展开辟了新的天地. 但是, 这些优越的条件并没有使越南走上富强之路。 20世纪80年代初越南经济社会情况很糟糕,直到19 8 8 年, 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仍低于150 美元, 是世界上人均收入最低的国家之一。 这种困境的出现不是一时半会的,而是由一些具体的原因造成的。首先,比较重要的是越南使自己被拖入长期的战争泥潭之中。二战以来,越南进行了一系列与其历史紧密联系的持续的战争。在1945年八月革命胜利后越南实现了民族独立,但为了完成南北统一,越南国土上依旧硝烟不灭,紧接的是长达9 年的抗法战争和10 年的抗美战争。与此同时,沿着南部边界的越南与民主柬埔寨之间以及沿着北部边界的越南与中国之间敌对行动的逐步升级,恶化了越南在国际社会上的生存境况。频繁的战争,消耗了其大量国力、财力和民力。这些侵略战争也使越南当时在国际环境上空前孤立,各国中止了对越的援助和

对越南社会主义改革的认识

对越南社会主义改革的认识 学院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心得体会 老师布置下任务的当天晚上,我们在学术报告厅分配了每个人的任务。我的主要任务试负责搜集整理资料,并和大家一起探讨,提出自己的观点。以前我不是很了解越南社会主义改革的相关内容,但在搜集整理资料的过程中,我对越南社会主义改革过程有了初步的认识。下面说一下我从中学到的对越南社会主义改革的认识和观点,以及与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对比。 【第一部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㈠越南社会主义革新的历史与现实 1945年9月2日,胡志明在河内的巴亭广场宣布越南独立,成立越南民主共和国。但直到1975年,胡志明领导的越南共产党在中、苏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援助下,先后战胜法国和美国殖民统治,解放了南方,才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并改国名为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此后,全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⑴有几方面因素推动了越南社会主义改革的步伐,主要分为以下六部分: 1. 原有经济体制陷入困境,经济结构严重失衡 2. 农业和工业领域基层萌动变革,闯关成功 3. 流通和分配领域联动改革失败,经济陷入混乱 4. 外交备受孤立,经济被封锁 5. 外部改革风云波及,促越南领导层内思变革 6. 最高领导的更换给越南革新带来重要契机 ⑵越南社会主义革新的成就与不足 成就: ①确立了越南社会主义的制度框架 首先,在经济领域,越南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定向的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其次,在政治方面确立把建设“社会主义法权国家”作为政治制度建设方向。 ②国家综合实力增强

经济活力增强,政治民主化加快,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国际地位得到高。 ③明确了越南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和发展方向 不足: ①经济、政治和党的建设等方面存在困难和严峻的挑战 ⑶越南社会主义革新的特征 1. 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的改革进程 2. 这是一场渐进式的全面综合的体制改革 3. 这是一场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 ㈡我的认识 我认为,越南革新是成功的。革新是一个转折点,它使越南转向了社会主义定向的发展道路。 越南革新的显著成就体现在几个方面:首先,国家的发展从过去的苏联模式转变为新的发展模式,正朝着实现民富、国强、公平、民主、文明的目标发展。经济上实行社会主义定向的市场经济;政治上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民主得到扩大;社会方面更加开放,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在扶贫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外交方面越来越深入和广泛地融入国际,国家保持了独立和主权完整。 不足主要体现在:革新进展缓慢,还不能满足现实生活和国家发展的要求;革新进程中还有一些地方未能捋清,政治革新与经济革新不能协调进行,未能解决好党的十一大报告中提出的几大关系(即越共十一大报告中提出的“八大关系”)等;而最为困难的是党风建设问题。以上不足的主要原因是:发展思维禁锢,偏重意识形态,理论上存在教条主义、主观唯意志,过于保守,胆子不够大,跟不上国内外快速发展和变革的实践要求,而那些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东西也未能很好地落实,原因是政治决心不坚定。 越南政府最为重要的经验教训就是:必须把握好宏观经济稳定性,不能追求不惜代价的高增长速度,有效使用资源,尤其是资本金;必须真正地注重和落实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最大的缺陷是:专业知识方面,缺乏财政货币管理经验,其直接后果就是造成高通胀和宏观经济不稳;在管理方面,宏观调控未能引起足够重视,运用市场机制方面缺乏经验,滥用行政措施来代替市场机制;在落实时,宏观政策和措施的落实不配套、不果断,存在言行不一、落实无效或者干脆不落实的情况。

革新开放以来越南政治民主化建设的主要举措与存在的问题

革新开放以来越南政治民主化建设的主要举措与存在的问题* 屈燕林 (红河学院人文学院,云南蒙自661100) 摘要:主要对越南政治民主化建设的主要举措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这一探讨的时间范围以越南实行/革新开放0以来的时期为限。事实上,越南的政治民主化建设正是在1986年越共/六大0以后才逐渐取得实质上的进展。 关键词:越南;政治民主化;举措;问题 中图分类号:I D5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9128(2007)04-0007-04 一越南政治民主化建设的主要举措 越南在越共/六大0以后实行/革新开放0的政策(也有人称之为/刷新0政策),大力推进经济体制的改革、努力吸引外资,使得越南的国民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在经济体制改革顺利进行的基础上,越南党和政府在社会主义政治民主化建设方面也不断有重大举措,例如,废除干部终身制、增大国会的权力等,使得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化程度大大提高,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进展。具体说,主要是以下六个方面: (一)废除干部终身制,由军事官僚体制向文官治国、专家治国体制转变 干部终身制是官僚主义的温床,一位领导人长期执掌政权,必然会使整个行政系统的人员相对稳定下来,从而造成行政人员能进不能出、能上不能下的局面,助长贪污腐败的风气。自越共/六大0以后,越南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人几乎全是在仍健在之时就卸去了领导职务的,尤其是作为党的最高领导人的中央总书记。表中所列的领导人之中只有范雄一人是在任期内逝世的,越南在废除领导任职终身的制度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这对于维护越南党和国家政策的有效性和正确性起到了比较积极的作用。让年事已高的领导同志退下来,换上年富力强者,可以避免领导人在晚年犯错误,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个重要方面。 越南还在实行文官治国、专家治国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所谓文官治国、专家治国就是让非军界人物或者说是让懂得治国方略的人担任主要领导职务。越南在南北统一后曾一度由来自军界的领导人担任领导职务(如曾任越南人民军总参谋长、国防部长的黎德英大将于1992年任国家主席;而有上将军衔的现役将军黎可漂则于1997年12月当选为越共中央总书记),后来逐步由懂得经济运行规律、厉行改革的领导人接任。例如阮文灵和杜梅被认为是/具有改革头脑的0[1]16。前政府总理潘文凯长期从事经济管理工作,政绩突出,被认为是具有改革精神的引导越南走向繁荣的新一代国家领导人的代表。可以说,越南已经基本完成了由军人政治向文官政治的转变。 (二)国会权力的增大 越南国会也日益表现出积极应用自己的合法权力的倾向,据共同社1997年7月16日的报道5越南国会也出现政治改革的浪潮6:/以-革新.路线为基础的改革开放的浪潮已波及到政治领域。过去一直是坚持一党专政体制的共产党政府-附属机构.的国会,目前正日益积极地进行审议工作,甚至出现了牵制政府政策及增加非共产党员代表的动向。0[2]国会事实上推迟了政府所提出的修建纵贯国土的高速公路的计划。武文杰总理一直充当摇旗呐喊的角色,他指出:/为了完善社会基础设施,必须修建纵贯国土的高速公路。0但是,很多国会代表相继提出了不同意见:/应该明确财源0,/首先要整修现有的道路。0结果,国会虽原则上同意政府的计划,但却做出了这样的决定:在进行专业化调查之后,在下一次国会会议上重新进行审议。另外,越南政府1996年颁布了向来自海外的汇款征税的命令,目的在于确保税收。但是,国会却做出了废除这一命令的决议,认为这样做会使资金的流动潜入地下, /对国内银行不利0。国会发挥了对政府决策的监督作用。国会还在阻止中央政府重新加强集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在1992年,中央政府曾试图将胡志明市人民委员会主席的任免权授予政府总理,人民委员会主席原先是由地方城市人民议会选举的。最终,这一举措被国会予以否决而没有实施。0[3]国会角色随着政治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正在发生重大改变,按一位西方学者的看法:/国会角色的转变反映了越南党 第5卷第4期2007年8月 红河学院学报 Journal ofH onghe Un i versity Vo.l5No.4 Aug.2007 *收稿日期:2006-12-26 作者简介:屈燕林(1977-),男(壮族),云南文山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东南亚国际问题。

越南民主改革

越南民主改革 吕洪来 越南的民主改革始于1986年,经过20年的努力,已经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越南共产党已经基本实现了党内民主 1、强化中央委员会对中央政治局和中央书记处的监督。越共规定对重大政策主张、重要干部任免、大型工程项目等都要在中央委员会集体民主讨论基础上进行无记名投票表决。 2、越共在中央全会上实行质询制度,开创了党内民主的新形式。每位中央委员都可以对包括总书记在内的其他委员提出质询,也可以对中央政治局、中央书记处、中央检查委员会集体提出质询, 直到得到满意答覆为止。 3、提前公布党代会政治报告草案,广泛吸收党内外智慧。这从1986年六大开始,提前两月公布,在全党进行充分讨论,对文件作了重大修改,正式提出革新开放路线,七大、八大继续这样做,到了2001年九大,越共首次通过新闻媒体提前两个月公布政治报告草案,不但在全党甚至在全国范围广泛征求党内外意见,进行补充修改,越共十大前将《政治体制改革报告》交全民讨论,这不但集中了党心,还反映了民意,充分表现了执政党的责任心和自信。 4、实行中央委员和重要领导职务的差额选举和信息公开化。党的最高领导人,总书记有两名后选人角逐后,实行差额选举产生。选 举前,将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内的所有候选人的基本情况、家庭地址、电话等向全社会公开,便于党员干部和群众直接实施监督。 省委书记及所有省级干部均需有10%差额比例,在全省干部大会上进行无记名投票选举产生。还允许党员干部自荐参选党政群团 领导职务。 5、越南允许共产党内有内部派系竞争,党内可以发出不同声音,也可容纳不同人物进而实现利益的平衡。 第二、越南社会已经初步具有政治民主 1、越共十大前将《政治体制改革报告》交全民讨论,政治体制改革步伐明显加快; 2、国会代表实行差额选举; 3、国会代表允许非党参选; 4、国会代表允许自报候选人参选; 5、国会代表允许竞选,候选人可以通过与选民会谈、接触或向选民报告自己如被选为国会代表后将怎样履行职责等方式进行竞选; 6、国会代表选举实行社会监督;规定候选人、社会团体代表或被委任者有权见证、监督检票和对检票提出申诉; 7、国会代表职业化,要求参选人要有履行国会代表职务、参加决定国家重大事项的能

越南改革与中国改革的对比

科学社会主义作业 公共管理学院10级思想政治教育2班郭绮菁1003200032 题目:试比较越南与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 在1986年,越南开始向市场经济转变,在这段时间里,越南采取了反通货膨胀措施、在价格、汇率、利率中使用市场机制、贸易自由化、执行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政策、改革金融银行体制等这些措施。而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越南经济正在向开放的市场经济转变。目前,越南正在摆脱计划经济,逐步向市场经济转变,经济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 越南是东南亚国家,历史上受中国文化影响最深,而在社会主义改革中,越南与中国都有着一定的相似点,但是也存在着不同点。 ①时间上的不同:中国的改革比越南早了将近十年,可以说中国在经济改革方面领先于其他的社会主义国家,它的改革本可以为其他的社会主义国家提供宝贵的改革建议,并在一定程度上鼓舞了这些国家的改革进程。 ②各国改革的外部环境的基本国情不同:由于地域、历史的差异,中国比越南受到更少的世界政治的影响,越南却受这种国际关系的强烈影响,越南直到2000年才与美国的经济关系实现了正常化,在此之后越南才迈出了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第一步。另外一方面越南加入WTO也比中国晚五年,也说明中国的改革总是走在越南的前面。 ③地方经济管理的执行效果上不同:在省级经济管理的划分中国对省级经济管理的划分与放权也比越南更早更成功。海南省如今的成绩和管理就可以说明这一点。中国很早就建立起了特区,并成为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的轴心,越南也成功的实行了经济特区,但是我们的一些经济区发展缓慢,没有产生预期中的开放。 ④强调的部分不同:中国十七大强调了环境和知识产权的问题,越南并没有像中国那样具体化和精细化,改革已经使中国经济增长保持在10%很长一段时间了,而越南仍然需要高增长率,说明发展问题在越南还不是热点。

越南政治体制形成的影响因素

第28卷第11期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Vol.28No.112012年11月 Journal of Jilin Teachers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Nov.2012 收稿日期:2012-10-11作者简介:周英华(1987-),女,甘肃金昌人,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越南政治体制形成的影响因素 周英华 (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摘要]越南社会主义民主共和国是在越南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长期的民族民主革命战争而建立 的,其革新开放前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的形成是受国内长期的战争环境、政治传统和政治体制、中国的封建王朝中央集权体制的影响,以及盲目照搬苏联模式而形成的。追溯其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模式形成的根源和影响因素,对于研究越南政治体制改革有巨大价值。[关键词]越南政治体制;战争环境;政治传统;中国政治体制;苏联模式[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9042(2012)11-0001-02The Influencing Factors in the Formation of Vietnamese Political System ZHOU Ying-hua (Marxism College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 ,Lanzhou Gansu 730070,China ) Abstract :The Socialist Democratic Republic of Vietnam was established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the Vietnamese Communist Party after a long -term national and democratic revolutionary war.The formation of highly centralized political system before reform and opening up was in-fluenced by its domestic long years of war ,political tradition and political system ,China's feu-dal centralization system ,and as well as the blind copy of “the Soviet Mode ”.Tracing back to the root an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its highly centralized political system pattern formation has a great value for the study of Vietnamese political system reform. Key words :Vietnam's political system ;war environment ;political tradition ;Chinese political system ;the Soviet Mode 一、战争环境与越南政治体制 越南历史上曾是中国的一个藩国,也经历了漫 长的封建社会发展过程。19世纪中叶, 遭受法国入侵,沦为法国的殖民地,政治经济陷入了空前困难的境地,人民处在水深火热的深渊中。不愿做亡国奴 的越南人民进行了不断的斗争和反抗, 但由于缺乏正确的革命路线以及先进组织的领导,爱国起义都以失败而告终。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印度支那共产党认为发动全国起义的主客观条件已经成 熟, 于8月16日在新潮召开了越盟阵线国民大会,选出了以胡志明为首的民族解放委员会,即越南临时政府,取得了八月革命的胜利。9月2日,胡志明 以临时政府的名义发表了《独立宣言》,宣告越南民主共和国成立,结束了长达百年的被殖民统治的历 史。但是法国侵略整个越南的野心始终未改,再次 对越南进攻, 致使越南人民进行了长达八年之久的抗法民族解放运动。1954年法国在日内瓦会议上被迫签字,越南北方获得了解放。1973年越南人民的 抗美救国战争胜利, 签订了恢复和平的巴黎协定,美军从越南南方撤走,南方获得了解放。1976年,在越南共产党的领导下,越南终于实现了全国统一和民族解放的伟大目标,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越共在 掌握全国政权后, 面临的是从领导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夺取政权的革命党向一个领导全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巩固政权的执政党的转变。但是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中,浓厚的革命色彩的影响仍然旷日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